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

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

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
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

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

一、全球化是时代的产物

英国史学家E·H·卡尔说:“我们一生下来,这个世界就开始在我们身上起作用,把我们从纯粹的生物单位转变成社会单位”。因此,“在研究历史之前,应该先研究历史学家。……在研究一个历史学家之前,应该先研究他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历史学家是单独的个人,同时又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1这样,为了认识和研究全球历史观,就首先有必要对其产生的时代作一必要的回顾和分析。全球历史观的产生和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问题虽然在最近一二十年因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才凸现出来,但并不等于在此之前就不存在了,只不过它作为一个过程逐渐表现出来,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全球化始于何时,与其说这是一个史实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理论问题。正因为如此,才日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有人认为“全球化”这个概念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广泛使用,但全球化进程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希腊,因为正是从那时开始,希腊古典文明开始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还有人认为全球化的开端是和基督教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圣经》关于世界和人类的起源的论述中,阐释了整体性世界的思想。但是,更多的人们认为,将15世纪末作为全球化的进程的开端似乎更合理。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地理大发现”,它不仅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开辟了道路,而且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的割裂和孤立状态,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开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在世界开始连成一体的基础上有了“世界的”历史,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那样:“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关闭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由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马克思曾强调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

1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9、44页。

是结果”。1

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地理大发现”,特别是始于18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欧洲工业化进程彻底结束了各地区和民族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趋势。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人类在20世纪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性的战争,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总体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不断加强和深化,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是如此。这一切表明,“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即指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全球化概念现在所指的那些过程和行动在多个世纪里一直在发生着,尽管存在某些间断”。3但是,上述所言及的内容只是与全球化问题有关,还不是本文所讨论的“全球化”。“全球化”是在20世纪中期以后才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但它也不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以往的一切就不难看出,我们今天所说的“全球化”,不过是上述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的社会生活国际化的继续和发展;如果我们对自远古以来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进行哲学的思考,同样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般认为,全球化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多年来,“全球化”始终是一个有歧义的概念。“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发展;还有人认为,全球化表明了由于金融资本的增加而带来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新型对立关系,或者说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之间的重新分离。一些人把全球化看作是世界贸易的扩张,包括南方的新兴国家(伴随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策略),而另一些人则强调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交流的扩大。”1此外,还有人强调全球化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或制度,它反映了世界交流和世界市场的巨大扩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1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4-255页。

3罗兰·罗伯森著:《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1阿兰·伯努瓦:《面向全球化》,转引自王列等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页。

展,但不像早期现代阶段那样容易直接感知。

2001年1月中旬,由人民日报社、香港全球化合作基金会、信息产业部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球化论坛在海南三亚开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专家学者,对全球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所谓全球化,应当是指由于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直接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高新科技的广泛扩散和辐射,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厄内斯特·威尔逊教授则指出,对世界经济发展来说,全球化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趋势、一个过程。2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给论坛的贺词说: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了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的改善、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传播与提高,为个人和国家提供了新的经济机会。……全球化除了创造更大的市场外,必须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在去年九月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今天人类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确保全球化成为服务于所有人民的积极力量,这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责任。我们必须兑现我们的承诺,只有这样,所有国家才能完全参与到新的全球经济中。跨越“数码鸿沟”需要不同成员共同努力。1从上述诸多观点中不难看出一种共同的认识,即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全球化已经产生了并继续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如果说19世纪末的出现的经济生活国际化趋势是与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全球化则同当代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说互联网称作是“加速全球化进程的兴奋剂”。

科技革命使大量科学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历史进程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是难以估量的。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2不仅如此,科技革命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历史思维也不例外。3正因为如此,人们有理由说“全球历史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科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但它首先是时代的产物,即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所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延续至今,在20世纪下半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只有真切地了解全

2吕志勋:《全球化到底是什么?》,《解放军报》,2001年,1月15日。

1《人民日报·人民网》,2001年1月12日三亚专电:《第二届全球化论坛开幕》(特派记者李丹报道)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2页。

3参见拙文《科学革命和历史思维》,《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

球化是现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对其给与高度的关注,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全球历史观,并借鉴其有益的内容为中国历史科学建设服务。

二、全球化意识形态

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是西方最早关注和阐释全球化的学者之一,早在1990年,他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即指出:全球化是一个必定在社会科学的辞典中占据关键位置的术语。他的理论被称为“激进现代性的全球化理论”,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西方政府决策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他说:所谓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即此地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的,反之亦然”。2在吉登斯看来,这种巨大的“时——空”变化,并非仅仅局限在经济生活中,所以他强调全球化“在建立国际间新秩序和力量对比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1“全球化不只是在一个‘外在’(out there)的现象。它不仅指大规模全球体系的产生,而且指日常生活每一环节的变革。因此它是一个‘内在’(in here)的现象,甚至影响着个人认同的亲密行为(intimacies)”。2吉登斯提出“乌托邦现实主义”(utopian realism),即“超越左与右”的“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在西方颇有影响,它是形式上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混合”,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

今天,人们在讨论全球化的后果时,不再局限于经济全球化,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全球化,即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美国国防部前助理部长约瑟夫.奈称之为的“软力量”。在奈看来,硬力量指的是军事、经济等物质杠杆,软力量指的是意识形态、文化和道德诉求。冷战的胜利和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全球化是通过“软力量”实现的。

10余年前,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曾指出要警惕“全球化”正在变成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那么,在历史研究领域中该如何警惕呢?事实证明,明确全球史观是认识全球历史的一种新的“方法”,而不是以西方主流文化为核心内容的

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56—57页。

1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族党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年,第36页。2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8页。

历史观念,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明确“全球史观”只是历史认识中的一种新的方法,从这样一种方法出发,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认识,会做出不同的历史价值判断;相反,若把“全球史观”当作一种“全球化”的历史观念,那就难免陷入西方意识形态——全球化意识形态的陷阱中去。

全球化使国家利益开始突破本土地理疆界向全球拓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等西方大国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出发,确定战略控制范围,首先提出了“利益边疆”(或“战略边疆”)概念,全球化则进一步催生了利益边疆。利益边疆相对于传统意义的领土边疆而言。领土边疆是国际法公认的主权国家行使对内最高管辖权的地域界限。这条地域界限往往以边界线的形式表现出来。边界线内外有着绝对的、原则的区别。而利益边疆则没有明确的地域指向性,它突出的表现形态之一是地域的不确定性。西方理论家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要保证国家的“安全”,必须使自身的“利益边疆”远远大于“地理边疆”。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有《超越民族国家》、《在全球化压力下的欧洲的民族国家》等著述。他的“主权终结理论”的立论基础,是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在他看来,全球化已使“民族国家”这一陈旧的概念过时;因全球化的到来,民族国家的主权不断萎缩,并被架空;全球化使社会福利国家妥协面临着终结;全球化使主权国家行使自己权力的能力日益丧失和削弱。为了应对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主权的挑战,必须“超越民族国家”,建立“世界公民社会”,今天,这个社会已经处于萌芽之中。在西方,与哈贝马斯“超越民族国家”大同小异的理论还有“非领土化的国家”、“非民族国家化”、“虚体国家”,和“超越民族国家的治理”和“没有政府的治理”等等。在一些西方理论家看来,随着民族国家主权的衰落,一个体现了新的“全球规则”和“全球结构”的全球化的“帝国”正在形成。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说:“一个已经形成疆界和基础的世界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右翼民众主义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兴起,可以说就是对此做出的反应”。他在《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所要强调的是:“民族国家是未完成的国家……谁在世界性的超级游戏中只打民族国家的牌,谁就输”。“世界主义国家——我们已经作了各种不同的论证——是通过与全球公民社会的融合而形成的国家”。1在这里,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全球化”,已经

1乌尔里希·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及扉页。

“不再是民族国家的社会空间之间的日益紧密的相互交织,而是民族国家的社会空间的内在的全球化本身”。2乌尔里希·贝克对“全球化”的这种新定义,继吉登斯

之后在西方有广泛的影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西方,无论是对安东尼·吉登斯、哈贝马斯,还是对乌尔里希·贝克的理论,都有一些人提出质疑或进行批判。例如,英国学者贾斯廷·罗森伯格在《质疑全球化理论》一书中,对吉登斯的代表作《现代性的后果》进行研究后,得出“全球化理论庙宇的坍塌”1的结论,虽然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奠基性的作品之一。

世纪之交,法国学者布迪厄的《遏止野火》问世,在作者看来,“全球化”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宣传的产物,正像“野火” 一样在世界蔓延,势不可挡地成为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布迪厄对“全球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全球化”口号本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人为宣传,而新自由主义是跨国公司的意识形态。“全球化”是跨国公司摧毁各民族国家经济主权乃至政治主权,在经济上控制全球的战略口号。作者反复强调:“全球化”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种有预谋、有组织实施的“政治行为”,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灌输工作”在人们心目中强加的信仰。2,德国雷根斯堡独立讲师格拉德·博克斯贝格等在《全球化的十大谎言》中,同布迪厄一样,对“全球化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全球化的十大谎言中,第一个谎言就是所谓“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到处都在像念经似的重复着: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向我们走来。考虑全球化的利弊毫无必要,因为全球化已不可阻挡。没有什么能够阻止这一趋势,人们只能从中争取最好的东西。而所谓最好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投资者和企业家享受的最好的结果,……这是一种由政治意愿而决不是命运所决定的发展”3,这里所说的“政治意愿”有具体的内容,显然是在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范畴之内“政治意愿”。

伦敦经济学院政治学教授戴维·赫尔德等认为: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

2蒋仁祥等:《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译后记》,见乌尔里希·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9页。

1贾斯廷·罗森伯格:《质疑全球化理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8页。

2参见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3格拉德·博克斯贝格等:《全球化的十大谎言》,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45—46页。

基本的争论之一”。他不是一般性地表示拥护或者反对全球化,而是强调如何实现“被驯服的全球化”。他在《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中文版序言中说:“在关键的问题上,‘全球化终结’观点错误地把全球化简单地视为一种经济现象、从世界经济的循环运动的停滞(installing)中看到所谓的‘衰退’。这种观点忽视了全球化的文化、技术和军事的维度,而这些维度却显示了更加复杂的画面。如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所主张,后‘9·11’世界秩序更多地应该从‘全球化的冲突’来解释,而不能认为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进程。总之,全球化继续塑造着我们的世界,但却是以前所未有的自相矛盾的方式塑造着我们的世界……”。1作者认为,现在宣布“全球化终结”未免太早,但同时也不盲目地、乐观地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过程,而是要着力回答“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到底在何种程度上、在什么意义山被全球力量与进程即通常所说的‘全球化’所重构了”,特别是全球化的政治所引发的问题。

在西方,关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并不仅仅停留在学者的争论中,而且也表现在具体的政治社会中,在纽约、热那亚等地,多次发生大规模的反全球化的示威活动。以上说明,在探讨“全球史”时,对客观存在“全球化意识形态”,诸如“国家的角色”、“民族文化的命运”、“世界经济的本质”、“全球治理的角色”、“全球不平等的程度”、“全球治理的伦理基础”、“对全球化的各种政治反应”等给予必要的关注是必要的。

上述全球化意识形态的各种问题,不可能不对“全球史”的认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首先,正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史的研究。2000年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挪威奥斯陆举行时,“全球史的前景:概念和方法论”被列为会议的三大主题之一。来自70多个国家的1800余名史学家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因为这个问题的研究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可以看得见的变化,全球化趋势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史研究的发展。英国历史学家P·K·奥布赖恩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回顾了自古代希腊起历代史学家为撰写全球史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分别就历史规律性问题、文化冲突与交融、国别史与全球史的关系、全球史学的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2005年7月,刚刚在悉尼结束不久的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全球化以及全球史、历

1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页。

史学和跨文化交流等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的关注。

三全球史

全球历史观所以要强调“全球”,是针对西欧为中心或欧美中心历史观的“中心”而言的。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中心。因此,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应以西欧的历史来认识和剪裁。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都是“西欧中心”或“欧美中心”的陪衬,这些地区和国家的人民,都是欧美“白种人的负担”。

应该指出,西欧中心理论并不是西方史学古已有之的,早在14世纪初,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在其名作《帝制论》中,就提出了世界历史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人们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他认为他所撰写的历史不是“罗马”的历史,而是“世界”的历史。他在《通史》中写道:“我所叙述的历史,始自第140‘奥林匹亚德’。……从这时候起,各国的历史开始成为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意大利、利比亚、希腊以及亚洲,各地所发生的史事都是互相影响的。而所有那些史事的发展倾向,最后是要归于统一……”。1只是到了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的一些史学家最早提出了西欧中心理论。以后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史学家兰克,法国社会学家孔德,美国历史学家海斯、穆恩、韦兰等人的发展,使其系统化。“白种人是世界历史的主角”成为西方史学中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20世纪初,西欧中心论开始受到挑战,1918年,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其代表《西方的没落》中,提出“文化形态史观”(或称“历史形态学”),他认为历史研究的单位是“文化”,并将生物学概念引入历史研究中,为人们描绘出一幅多中心、而不是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文化图景。他认为曾出现8种独立的文化系统,即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墨西哥和西方文化,西方文化只是其中之一。他还以此体系来代替以西欧为中心的“古代——中古——近代”世界历史体系。此后,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继承、

1转引自郭圣铭编著《西方史学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3页。

发展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1934——1961年,其多卷本《历史研究》陆续问世。汤因比强调把人类历史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因此他同样不是以民族国家,而是从世界性的角度出发,以“文明”(或社会)作为历史研究的单位。他认为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有26种文明(或社会)得到了发展,西方基督教文明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5种停滞的文明,以及一些流产的文明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战略力量的深刻变化导致了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其核心内容是苏美两极格局代替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均衡格局。

另一方面,战后分裂的欧洲经历了重建和繁荣时期,克服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的危机,逐渐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诞生了一系列民族民主国家,并在世界上日益发挥这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不再限制接受新会员国,国际政治经济的联系空前密切。

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使雅尔塔体系不复存在。

正是在雅尔塔体系建立并在建立后又逐渐告别这个体系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全球历史观”在50年代西方各种重构世界史的潮流中为人们所关注,而8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则使其进一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英国史学家G·巴勒克拉夫在其论文集《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1955年)中,最先明确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又在《当代史导论》(1967年)、《当代史学主要趋势》(1978年)、《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1978年)等著述中对其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认为: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历史已经不够了,因此西方史学需要“重新定向”,史学家应该“从欧洲和西方跳出,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1他认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他的全球性”,世界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2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3。他特别强调考察世界历史进程时,应该有“全球性眼光”,因为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

1 G·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Geoffery Barraclough,History in a Changing World ,Oxford,1955),第27页。

2 G·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页、第242页

3 G·巴勒克拉夫主编:《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三联书店1985年,第13页。

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分,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在《当代史导论》中,他首先从“结构的变化和本质的区别”入手阐释了当代史的本质,他说:“当代史的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即它是世界史,而不是某些地区的历史。因此,如果我们不采用全球性的眼光,就不能够理解塑造世界史的诸种力量。这意味着,采用全球性的眼光并不仅仅是通过增强论述欧洲以外地区事物的章节来补救我们关于当代史的传统观点,而是对有关整个世界格局的各种传统看法和论断予以重新审视与修正”。面对美洲、非洲、中国、印度和其他欧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已经发生的重大变化,“再用传统的历史发展模式来解释显然已不合时宜,因此有必要提出新的整体历史格局来取而代之”。1在他看来,对以西欧中心论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史学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因此他在《当代史导论》中,对“现代”和“当代”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将19世纪最后10年作为“现代”向“当代”过渡的重要年份,并明确反对突出“西欧中心”的“上古——中古——近代”或“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叙述方法。《当代史导论》充分体现了他的“全球眼光”,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新的历史视野和新的历史评价标准。他从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冲击,作为新世界催化剂的工业制度和帝国主义;相形见绌的欧洲,人口因素的重要意义;从欧洲均势到全球政治时代,朝向全球联系的局势的演变;从个人主义到大众民主,技术社会中的政治组织;对西方的反抗,亚非对欧洲霸权主义的反应;观念的挑战,共产主义理论和苏联的范例的影响,以及当代世界的文学和艺术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世界的历史,全球的历史。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有多种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著作问世,G·巴勒克拉夫认为,其中以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和W·H·麦克尼尔的著作最为优秀。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两卷本《全球通史》出版后约30年,《全球通史》第7版在1999年问世。两种版本相比较,可以看出第7版的内容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

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题为《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的“致读者”中说,“每个时代都要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书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

1G·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页。

在变化节奏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他在具体回答为什么在世纪之交要撰写新版本的《全球通史》时说:“答案与出版第1版的理由是相同的,还是那句话:新世界需要新史学。20世纪60年代的后殖民世界使一种新的全球历史观成为必需,今天,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的世界同样要求我们有新的史学方法。60年代的新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殖民地革命的产物,而90年代的新世界则正如教皇保罗六世所言,是‘科技的神奇影响力’的结果。科技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难以抗拒的影响令人信服地证明着它的存在”。1科技革命,特别是计算机文化的普及是全球化的基础、前提和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全球史的基础、前提和动力。

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第7版本《全球通史》中,提出并回答了这样一些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全球统一性的开始”,“从世界历史看地区与全球的统一”;“全球统一性的巩固”、“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等。上述这些内容,在30年前初版时是不曾有的,所以增加了这些内容,则是L·S·斯塔夫里阿诺斯对30年来人类社会现实发展的回应,是一位严肃的历史学家从“新世界需要新史学”这一命题出发,对全球化进程的一种积极的历史思考。

2004年3月23日,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美国加州拉荷亚谢世,享年91岁。我们在研读《全球通史》这部在全球史方面具有奠基意义的史学名著时,也不能不看到这部作品的局限,继吴于廑教授之后,刘德斌和高毅两位教授也分别在《全球通史》第7版中文本的序言中,正确地指出了“西方中心论”在L·S·斯塔夫里阿诺斯史学思想和在这部著作中的表现。2之所以如此并非偶然,英国史学家E·H·卡尔说:“我们一生下来,这个世界就开始在我们身上起作用,把我们从纯粹的生物单位转变成社会单位”。因此,“在研究历史之前,应该先研究历史学家。……在研究一个历史学家之前,应该先研究他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

1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7版)上,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18页。

2例如,吴于廑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的导言中指出:包括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内,“近代西方史学的缺陷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克服”。刘德斌说:“尽管他一直在努力突破西方中心论的窠臼,但由于他特殊强调西方是1500年以来世界的动力之源,所以人们就对他是否真正地突破了西方中心论产生了怀疑”。高毅认为,L·S·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书的基本结构和某些基本概念的使用上,之所以出现了一些差池,其原因“很可能还是‘西方中心论’的余毒所致”。

历史学家是单独的个人,同时又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3总之,任何人都是历史的产物,不可能超越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L·S·斯塔夫里阿诺斯也不例外,他和同时代的任何一位历史学家一样,在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会有全球化意识形态这样或那样的痕迹。

事实表明,30余年来的全球化进程,并非是“全球”的全球化过程,而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过程;“全球史”也不是“全球”的全球史,而是仍直接或隐含保留有“西方中心论”的全球史。全球化的过程,是资本主义不断调整其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容量的过程,而且事实上在一些方面也见到成效,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固有矛盾。这一切不能不影响到全球史。

四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

关于历史记忆问题,是近年西方学者在历史哲学或历史认识理论中讨论较多的问题之一。例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阿兰·梅吉尔在2005年初完成的新作《历史认识论》中,即有专节讨论“历史记忆”问题,涉及到“有记忆的历史”和“无记忆的历史”等等。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也有专著《历史与记忆》。这些著作更多地是理论上的阐释,也包括不同观点的讨论。例如,雅克·勒高夫认为,记忆有历史的“原材料”的特点,无论是思维中的、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它是历史学家汲取的活素材。而阿兰·梅吉尔则对此持有异议,他认为把记忆作为史实的唯一来源是有很大潜在危险的。“记忆是历史的必不可缺的条件(conditio sine qua non )并不意味着记忆是历史的一个基础,更谈不上它是历史唯一的基础”。2本文限于篇幅和内容,不去讨论雅克·勒高夫和阿兰·梅吉尔不同的观点,但是由此却可以看出,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欧洲,历史记忆问题已经成为历史认识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

历史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历史著作的基本任务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存记忆和传承记忆。古代希腊史学的脱胎于散文记事。那些古老的散文作家有闻必3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9、44页。

2阿兰·梅吉尔:《记忆与历史》,《学术研究》,2005年第8期,第88页。

录,将散于民间的系谱、神话、传说记载下来,传承下去。所以西方史学自萌生时期起,就将史学和记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希罗多德在《希波战争史》(《历史》)写道:“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纳苏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所达成的那些伟大成就,使之不致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不彰,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其应有的光彩,特别是为了要把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记载下来,以永垂后世”。1中国古典史学也是如此。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学著作《春秋》问世,首先得益于商周以来的各种史料文献的积累。孔子正是大量使用了《鲁春秋》的文献资料,所以有《春秋》问世。这部著作“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具体体现了中国远古以来通过历史记忆的传递而形成的历史意识。始于中国史学童年时期的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始终不曾中断,这也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表现出坚韧顽强的生存能力和融会更新的发展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这里所谈的“历史记忆”,既不是进行有关这个问题的理论探讨,也不是进行相关的中外学术史的总结,而是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回答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即如何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的视角出发,去认识日益引起人们越来越多关注的全球史问题。在这里,我们与西方学者所谈的“历史记忆”有着重要的差别,即我们所说的“历史记忆”,更多地是说民族的历史记忆,是社会主体,而非仅仅是历史认识主体的历史记忆。

中国史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中国传统史学,还是当代中国史学,都以其拥有名扬中外的史家、史著,以及完备的修史制度、丰富的史学体裁和史学思想,以及进步的、科学的历史观念而令世人瞩目。自先秦以来,中国史学十分重视史实的记录、搜集、整理,这是形成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宝贵的资源。中国史学的重要特点和优点之一是经世致用,司马迁谈及他撰写《史记》的旨趣和目的时,明确提出是“述往事,思来者”,以及“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在探讨全球史的问题时,我们尤其应该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因为探讨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不能封闭在历史学家的书斋中,而是将这个问题放在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思考。

1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67页。

2《史记·自序》、《史记·报任安书》。

强调历史研究的现实感,并不是中国史学所独有。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那种认为西方史学所以“高明”于中国史学,主要表现为西方史学从来不关注现实问题,而是什么“科学化”、“国际化”和“多学科化”,这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这要么是武断、无知,要么是在误导天真的青年。因为“科学化”、“国际化”和“多学科化”,只是一种现象或手段,而这种现象或手段的实质,还是如何更好地回应现实,回答现实生活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1999年,斯特恩斯等著有《世界文明史》,这是在美国广泛流行的一本世界史教科书,作者在回答为什么要学习世界史时说:“原因显而易见,美国的人口构成在不断地改变,这增加了对国际状况理解的需求。……第二,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不断增长,它在太平洋沿岸、加勒比海岸和大西洋长久以来就是一大势力,但是美国将它的利益划定在欧洲。在20世纪后半叶,参与了三场亚洲战役后,再加上全球范围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往来,美国及其公民已经拥有了全球观念。这一观点强调当前国际事务和所有文明的重要性”。2这样,就不难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这种强调并非是多余,因为这是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强调中华文化的独立性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在西方,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和未来,并不是在20世纪才开始的。述及19世纪的西方史学,德国“兰克学派”的客观主义史学的影响最大。人们一般只看到兰克和兰克学派所主张超然的、不偏不倚的“客观主义”,以及撰写历史时应做到“如其实在所发生的情形一样”,而忽略了德国近代史学所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正是经过兰克及其弟子们的系统阐发和传播的结果。兰克所代表的近代德国史学中的民族主义倾向,和德国等欧洲民族国家的建构有着直接的联系,不可能脱离政治环境、社会氛围和宗教观念的影响,不存在所谓的“客观”。不仅是兰克,同时代德国其他的历史学家也是如此,特别是“普鲁士学派”成员的表现就更为突出。正如美国历史学家G ?G ?伊格尔斯所言:“在1830到1871年德国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历史学家在这些关键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前所未见的。如果我们对历史学家们的角色不加重视,我们就无法写出德国的历史和德国自由主义的历史”。1从这一事实出发,我们不难了解西方史学关

2参见汉娜·西斯勒:《世界史:理解现在》,《学术研究》,2005年第3期,第89页。个别处译文有修正。1转引自王晴佳:《论民族主义史学的兴起与缺失》(上),《河北学刊》,2004年第4期,第132页。

注现实传统的历史渊源。这一传统并没有因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改变,相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新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个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来往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个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世界文学”是指“世界文化”。“世界文化”是相对于封闭的、孤立的“民族”或“地域”的文化而言,首先是相对于那个封闭的、孤立的历史时代而言。正是由于近代世界和中古世界相比发生了剧变,所以各个民族的文化开始有了“世界”的内容,而这种“世界性”的内容,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此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不是用“世界文化”来否定或代替“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形成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民族文化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而更加突出民族文化的时代感和时代精神,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发生新的转换。在这里,并不存在着与民族文化相悖的单一的“世界文化”。

如果说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那么,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样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另一股潮流。史学被称为“文化中的文化”,具体到“全球史”,也不可能只有一个模式的全球史。如果说只有一种“全球史”,那只能是按照西方中心的史学观念和西方意识形态塑造的全球史。我们所说的全球史,是中国史学中的全球史。全球史的内容毫无疑义以全球性为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却不存在全球统一或唯一的认识。中华民族有自己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其他民族也是如此。

民族的历史记忆是发展着的历史记忆,也是开放的历史记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的历史记忆会有不同的内容,会不断地发展变化。这不仅仅是自身社会历史发展的折射,是历史与现实的呼唤,同时也是在汲取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果。那种担心强调民族的历史记忆,会导致文化保守主义或狭隘民族主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

义的认识,是完全多余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要借鉴外邦文化、吸收外邦文化,但同时要保持民族的主体性、独立性。必须资外以宏内,不能徇外而蔑内。如果失去了民族文化的独立性,那就沦为外邦文化的附庸!如果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文化的正常发展也将是不可能的”。1这在历史研究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的历史研究只是一味地复制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发展我们自己的历史记忆没有任何意义,相反是一种削弱,甚至是破坏的作用,那么这种研究的价值又在那里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有属于自己民族历史记忆中的全球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全球史的研究,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历史记忆,使我们历史记忆的宝库中有更加丰富的资源,从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做出更加积极有益的贡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的改造与复兴》,见《文化与价值》,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253页。

全球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逐步推进,视全球化为美国化或帝国主义化,主张对其全面拒斥的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但不少人思想的钟摆又偏向了另一个极端,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全球化自然会到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是全球化的自然结果。陷入这一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对全球化进程给予科学的定位分析,未能明晰全球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对此,本文试做初步分析。 一、“世界历史”与初级阶段全球化 盛行于当代的全球化,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便拉开了序幕。对于全球化的发端,马克思在思想史上首次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给予了阐述,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这种分工又会扩大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又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则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即全球化。所以,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但是,全球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既是其主体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进程,又是其主体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过程。全球化进程常常受到其主体主观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由此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全球化进程至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处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因此,当代全球化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烙印。基于此,当代全球化可称为初级阶段的全球化。 初级阶段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效应:其一,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推动经济市场化,发展高科技,倡导民主与法治观念等,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二,全球化也加速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畸形发展,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不平衡发展问题、移民难民问题、跨国犯罪问题和地区冲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具体而言,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文明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物质文明方面,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直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同时,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的本性是尽快地增值,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确立了旨在保护其利益、非公正的经济体系,使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市场机制和运作手段方面的优势,直接表现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两极分化。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是资本积累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 第二,在制度文明方面,作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动,资产阶级对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制度体系中的社会体制是最活跃的部分,既为基本制度服务,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凝聚着人类制度建设的共同智慧和经验,是全人类共同贡献、共同分享的文明成果。随着全球化的拓展,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超越其欧洲的起源,席卷整个世界;民主与法治日益成为各国共同的政治追求,对人的尊重,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已经成为普遍的政治价值,而专制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基本制度实行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生

经济全球化的论文: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经济全球化的论文: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经济步入高速发展轨道,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资源、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互补性进一步增强,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于是世界经济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整体。这种趋势我们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探寻经济全球化的源头,可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市国家出现了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资本家、冒险家渴望得到欧洲之外的特产(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将欧洲的商品销售到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以图发财致富;同时又要绕开控制了东西方商路的奥斯曼土耳其,所以以葡萄牙、西班牙为首开始了探索到达东方的新航路的历程。经过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探索,到达东方及环球航行的新航路开辟出来。新航路的开辟,彻底宣告世界各地隔绝状态的终结,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也是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征服掠夺的过程。美洲大片的庄园被开辟出来,导致了“三角贸易”的兴起与繁荣;欧洲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非洲,但交换的是近亿的黑奴;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等整船整船地运往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世纪,英国逐步征服了印度,大肆掠夺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并把棉布等商品倾销到印度。由此可见,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繁荣与非洲、美洲、亚洲有着密切的联系,欧洲不再是独立地发展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科学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劲的动力。1765年,英国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用于纺织部门,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随后,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火车、汽船相继发明问世,生产效率获得飞速提高。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销往国外,亚非拉地区成为其工业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东方从属于西方。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汽车、电报、电话、飞机等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促使垄断组织形成、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1869年埃及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并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并被美国控制,这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利了列强攫取世界范围内的利益,把世界经济活动从时间、空间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便捷、快速。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优势互补、互相依存,日益紧密地形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东西方两大集团剑拔弩张局面消失,世界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力量在不断增长,成为有效扼制美国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世界局势得到缓和,各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中取胜。 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是国际金融的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更加现代化,国际资金流通速度随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强。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 副本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 1、在原始社会时期,贫富分化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产品的积累 B、交换的扩大 C、生产力的发展 D、剥削的产生 2、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3、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法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皇权意识的增强 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4、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5、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列强在华利趋于一致 D、该政策不影响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 6、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它颂扬的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7、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8、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9、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0、当今美国交替上台执政的两党是() ①民主党②自由党③共和党④联邦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平民的民主 B、贵族的民主 C、奴隶主的民主 D、国民的民主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反复的根据原因是() A、新贵族具有保守性 B、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发展水平不高 C、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 D、资产阶段缺乏斗争经验 13、“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明()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天津高考10题)右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答案】D 【考查点】北美自由贸易区 2.(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30题)近年来,“大宗商品源源不断从其他新兴经济体流入中国,这些国家由于出口激增收入增加进而增加对中国制成品的消费——中国通过自身的高速增长,打开了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阀门”。这一材料表明 A.中国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中国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加深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答案】C 【考查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非选择题 3.(2013年广东高考38题)(27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12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检测(一)新人教版必修1

期末检测 ( 一 ) ( 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源头可追溯到 ( ) A.世袭制度B.等级制度C.宗法制度D.分封制度2.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存在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当时政权的纽带 3.右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 A.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B.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 C.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D.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列强侵华签约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重庆被辟为通商口岸密切相关的是 ( ) 5.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 A.颁布实行《天朝田亩制度》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 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6.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 A.推动了中国政治、思想进步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7.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 )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给日本②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的出路④五四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右图是江苏画家刘元 1938 年创作的漫画,同年发表在《抗日漫画》第十期上,此画表达的宗旨是 (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质教案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课标要求: (1)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影响;简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概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和查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历程等,了解“从GATT到WTO”的过程,

围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并对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讨论;开展课堂讨论或辩论:经济全球化对本地区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解决经济全球化出现的问题?从多角度去分析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通过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性。教学课时: 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发展的趋势 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全球化的影响? 教学建议: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而20世纪则是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世纪。尤其是20世纪末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1)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1) 1、全球化的内涵 (1) 2、全球化的特征 (2) (二)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 3、西方文化的特点 (4) 三、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二重性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4) 1、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4) 2、全球化促进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 (5) 3、全球化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改造 (5)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6) 1、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 (6) 2、全球化深刻影响青年的文化消费 (6) 四、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 (7) (一)寻找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 (7)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8) (三)创新传统文化 (8)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立与国际潮流密切相连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和必然发展趋势,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等。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大力发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20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nable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ife become more closely linke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realiz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s an objective fac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 thought pattern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历史教案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教案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参考教案 考纲: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课标: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导言:通过北京奥运会主题曲引入第5单元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复习,指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实际上是具有有效机制的经济体系形成。 教学过程: 一、探讨历史背景 1、必要性:世界经济秩序混乱,需建立有效机制,稳定经济,维护世界安全。 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的2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导学生分析出建立有效机制的必要性。 2、可能性:欧洲衰退;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确立经济霸权;达成共识;军事合作的胜利…… 通过教材中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出可能性。 二、掌握形成过程 概况: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主要包括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货币金融体系中包括两个正式的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贸易体系中最开始也是要成立国际贸易组织,但由于彼此间分歧太大,最后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不是正式经济组织,但起着经济组织的作用)。它们的规定对成员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概括起来也就是两大体系,三个支柱。 问题一: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稳定国际货币金融秩序的呢? 1、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固定汇率制 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区别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两个组织的功能? 课堂抢答:(这些问题要向哪个组织求助) 1、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一落千丈,贬值一半以上…… 2、2008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 3、2008年10月,欧洲小国冰岛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第一个牺牲品, 整个国家濒临破产…… 4、1980年我国为及加强理工科高等教育和科研活动…… 5、中国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及改善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基础设施… 6、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拉开序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

最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及答案2套 期末检测(一)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源头可追溯到( ) A.世袭制度B.等级制度C.宗法制度 D.分封制度 2.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大、小宗都存在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当时政权的纽带 3.右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 A.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B.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 C.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D.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4.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列强侵华签约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与重庆被辟为通商口岸密切相关的是( ) 5.有学者说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颁布实行《天朝田亩制度》B.建立与清政府相抗衡的政权 C.提出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D.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6.有人这样评价辛亥革命的作用:“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这表明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在于( ) A.推动了中国政治、思想进步B.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迫使清帝退位D.建立了完善的民主制度 7.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

世界历史全球化

1:“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今天的全球化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马克思就曾把他所处的时代概括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和理论表征,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打破狭隘地域性限制的“世界性”或“国际性”特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③他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例如,“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这样,马克思就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著名命题。《共产党宣言》形象地描绘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整个世界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的生动画面:“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 马克思还揭示了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这样,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全球化”这个概念,却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具有的全球扩展的本性及其所包含的内在矛盾。 在当代,马克思当年所描绘的“世界历史”进程大大加快了,以至全球化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而强烈的关注。许多人认为,由于国际贸易地域的扩大,相互作用关系日益频繁,金融市场的全球网络化,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持续革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等全球问题所要求的联合行动,跨国行动主体(如洲际非政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的出现,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贯彻人权的要求,文化产业的全球流动和跨国文化冲突等因素,全球性的生成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经验事实,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加强。这一切,正如德国著名社会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知识点整理

.精品文档.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知识点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二)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为了进行有效地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①分封: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 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 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③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对士实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秦朝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这

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精品文档. ①秦王嬴政,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 权,都由皇帝总揽。 ③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 ④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2)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①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是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全面推行郡县制。 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作用: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影响: 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

高中历史《世界经济全球化》教案设计

世界经济全球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2、理解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对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作用。 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能力目标 运用大量的文字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难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其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2、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归纳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手段】 投影仪、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 讲授新课: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及其分布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把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类型。其差异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向发展中国输出产品、资本和技术,在上处于核心地位;发展中国家技术相对落后,人均收入低,向发达国家提供原料和燃料,在世界经济中相对处于边缘。 说明:①核心和边缘反映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核心指经济发达、工资高、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剥削其他国家和地区;边缘国家则经济落后,技术简陋,生产单一,经济上遭受先进地区的剥削。 ②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存在分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A高收入的石油出国,如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东南亚的文莱等,人口少,人均财富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B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如亚洲的新加坡、韩国、我国的台湾、拉丁美洲的巴西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10000美元; C其他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在1000美元以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发达国家即所谓的北方,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美国、加拿大)以及部分亚洲国家(日本)和大洋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此外还包括非洲的南非。发展中国家即所谓的南方。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注意:世界经济格局以南北两类国家为代表,这种发达国家集中在北部,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南部的世界经济事实状分布现象(或称空间格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不平衡则表现为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2、世界经济核心和边缘格局的形成 世界经济的核心地区首先出现在西欧。15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人开始对掠夺和殖民扩张,欧洲经济开始向外扩散。欧洲人的经济活动逐步扩大到拉丁美洲、非洲、北美、印度、东亚、大洋洲,到20世纪扩展到全球,形成一个欧洲人的世界经济。 在欧洲经济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也加入核心地区。 在欧洲经济向外扩散的过程中,拉美、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相继变成边缘地区。 注意:(1)世界经济核心和边缘地区的形成过程,实质就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外进行掠夺和殖民扩张的结果。 (2)当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以经济发达国家为核心和以发展中国家为边缘的特征,是欧洲经济活动向外扩用的结果,其实质是长期的武力征服、殖民掠夺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在经济上处于剥削和不平等的地位,经济相对落后。 (3)第一次技术革命后世界经济的核心在欧洲;第二次技术革命后扩大到北美;第三次技术革命扩大到日本。在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过程中,世界经济活动的范围在扩大,核心区在扩大,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欧洲、北美、日本、澳大利亚等核心区,亚洲、拉美、非洲等边缘区。由此可见,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思考:当今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中的南北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答题卷

必修1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 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按唐制,中男(16至2l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 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 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4.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 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 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5.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 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 的人有①奴隶②妇女③外邦人④儿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回到1875年, 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 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 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最早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是

高中历史重要微知识点第24课1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测试题含答案

第24课 1 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 1.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主导地位,是最大受益者。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加紧密。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跨国公司发挥主要作用 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提高 ③冷战以后局部冲突减少 ④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冷战后,局部冲突逐渐增多,并且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③④不符合史实,①②正确,选A。 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②通讯技术的创新 ③垄断组织的形成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各国之间的实际距离没有“拉近”,世界也没有真的变“小”。人们之所以有了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交通工具的变革和通讯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彼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更加快捷。 4.肯德基(KFC)因其独有的美味,被中国消费者公认为“顾客最常惠顾的”西餐,并在中国名列前十个国际著名品牌的榜首,已成长为中国餐饮业规模最大,收益最好的第一餐饮品牌。肯德基(KFC)在华迅速发展反映的本质是() A.中国人饮食结构西化 B.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侵蚀 D.餐饮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扩张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所反映的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KFC在中国的发展体现了D项。 5.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徐冠华说:“目前全世界有86%的研发收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们的计算机的毛利只有5%,贴牌手机的专利费要占到售价的20%”。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有() ①发达国家垄断了科技市场 ②发展中国家应抵制全球化 ③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倒退 ④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是机遇也是挑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市场、利润被发达国家主导,这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更是挑战,②③明显错误,选B。 6.(2017·海南省普通高中基础会考)读下图,该图反映了( ) A.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 C.全球化趋势 D.单极格局 解析:C。材料体现了美国通用汽车的生产由很多国家共同完成,这体现了生产过程的全球化趋势,答案为C项。 7.美国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有日本人说:“我认为这些洋娃娃不应该像以前那样被认为是美国娃娃。现在的孩子玩的洋娃娃是利卡(一种日本女孩喜欢的娃娃)和芭比的结合。”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大国 B.日本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很深 C.发达国家始终主导着世界市场 D.经济全球化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解析:D。美国公司为打开日本市场,结合日本的娃娃利卡,对芭比娃娃玩具作了改进,这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课本重点分析 1.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性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性: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2)消极性: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例如: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很多国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政局动荡。 (3)中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1

年中国上海成功的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领导人会议;同年,中国也正式成为WTO的一员。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课本难点分析 1.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原因 (1)形成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迅速发展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认可。(5)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特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④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⑦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负面影响:①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三、学法指导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期末水平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门下省和尚书省 C.政事堂和门下省 D.中书省和尚书省 2.一名日本人在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 A.贵族制和制 B.贵族制和平民制 C.君主制和寡头制 D.寡头制和僭主制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中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B.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C.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 D.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据此,请回答7、8题: 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