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毒物分类及治疗一刺激性气体

毒物分类及治疗一刺激性气体

毒物分类及治疗一刺激性气体
毒物分类及治疗一刺激性气体

毒物分类及治疗一--刺激性气体

中毒表现:(急性中毒)

1. 眼和上呼吸道炎症:出现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流涕,咽痛,咽部充血、水肿,发音嘶哑,呛咳,胸闷等。

2. 窒息状态: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和喉鸣。

3. 呼吸道炎症:刺激性阵发性呛咳、胸闷、胸痛、气急等。

4. 肺水肿:

----肺水肿前期(早期)出现呛咳、气短、呼吸困难,并伴有烦躁、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肺水肿期呼吸极度困难呈端坐呼吸,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出冷汗,皮肤苍白,口唇及指端紫绀,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恢复期肺水肿经"急风暴雨"式的抢救治疗后,如治疗得当,一般3~4日症状减轻,体征消失。7~10日基本痊愈。部分毒物(如八氟异丁烯、氨等)所致肺水肿,可留有部分间质纤维化,以及肺功能轻度或中度减退。

----并发症可发生休克、酸中毒、脑水肿和心肌损害,或出现中毒性肾病、肝病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见的肺部继发症有肺部感染(细菌性和霉菌性)、肺不张、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肺纤维化等,此外还有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咯血等。

诊断:

1.有明确的毒物接触史。

2.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心悸、胸部紧束感,咯泡沫痰。

3.实验室检查: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低于60mmHg。白细胞增高。治疗:

1、一般对症处理

⑴迅速将患者移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换去污染的衣服,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黏膜。保持安静,给予镇静剂,密切医学观察24~72小时。如发现患者呼吸加速、轻度紫绀、烦躁不安,可按肺水肿处理,给予吸氧,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⑵局部治疗

----眼灼伤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炎症显著而无角

膜损伤时,可滴0.5%可的松眼药水,一般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

----皮肤灼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酸灼伤可用2~3%碳酸氢钠湿敷,碱灼伤可用硼酸水湿敷。一些无机氯化物遇水产生氯化氢和热量,易扩大烧伤面积,应先尽快用布类把液体吸干,再用水彻底清洗。清洗时注意保温。

2、肺水肿的治疗

⑴吸氧常用鼻导管法。氧流量开始为2~4L/min,以后逐渐增至5~8L/min,氧气要适当加温,并充分湿化,以减少刺激;亦可采用附有活瓣和气囊的面罩或气帐给氧。上述给氧效果不佳时,可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此外,在持续低氧血症不能纠正时,可应用机械呼吸器。

⑵消泡解痉肺水肿时产生大量泡沫痰阻塞气道,一般应用50~70%酒精加于氧气湿化瓶中;或喷雾吸入消泡净(二甲基硅油)气雾剂。防治支气管痉挛应用氨茶碱0.25g加于10~25%葡萄糖液20ml内静脉注射,亦可用喘定0.25~0.5g肌肉注射。此外局部超声雾化吸入,每次10~15ml,视病情每日4~8次。雾化剂配方:地塞米松5mg+氨茶碱0.25g+庆大霉素8万单位+5%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或4%硼酸加至50ml。

⑶改善血管通透性尽早、足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肺水肿早期:

第一天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200mg~400mg分次加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或静滴。

中度肺水肿:

第一天地塞米松20~30mg或氢化可的松400mg~600mg分次加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或静滴。

重度肺水肿:

第一天地塞米松30~50mg或氢化可的松600mg~1000mg分次加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或静滴。以后按病情酌减,到胸片肺水肿吸收及体征基本消失时停药。

⑷利尿、脱水剂宜小剂量使用甘露醇等晶体脱水剂,可降低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而提高静脉压。肺水肿时毛细血管已有损害,用脱水剂可加重血浆渗出,应慎用或不用。而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限制肺静脉氧分压的降低及减少血管周围间隙内的水肿液。

⑸并发症的防治

----肺部感染必须早期、足量、较长时期应用二联抗生素;雾化吸入和气管内滴入相结合。

----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可采用常规抽气或封闭式引流等措施。

----坏死黏膜的脱落主要发生于氨及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应鼓励患者咳出,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取脱落、坏死的黏膜组

织,以防气管阻塞。

----防治电解质紊乱应纠正过度换气所引起的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缺氧后,钾由细胞内外流,钠由细胞外内移,可出现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应及时防治。

----中毒性心肌损害、休克主要应以纠正低氧血症,辅以糖皮质激素、能量合剂等保护心肌药物。

----心力衰竭纠正缺氧。心肌损伤和缺氧时,对洋地黄的耐受性降低,易发生中毒,应慎用。

毒物分类及治疗二--氮氧化物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32382525.html, 2006-06-02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f32382525.html,

中毒表现:

1、化学性支气管炎咳嗽,肺可闻及散在干罗音,X线胸片

可见肺纹理增强。

2、化学性肺炎持续性咳嗽,双肺可闻及干性罗音,X线胸

片可见点片状阴影。

3、急性肺水肿可分为刺激期或症状缓解期,即在吸入NO2

浓度较高时,有一过性刺激性咳嗽、胸闷等,经治疗和休息病情好转,但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后,上述症状加剧并出现肺水肿。

症状缓解期的长短与吸入毒物量有关;进入肺水肿期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急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发绀、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X线胸片可有点片状或大片状阴影改变。

4、并发症主要有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支气管扩张

及肺不张等,少数病人发生支气管哮喘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根椐明确的接触史,症状及X线片表现确定。

1、观察对象由于氮氧化物气体所引起的肺水肿为迟发性病

变,潜伏期为6~72小时,有密切接触史者应列为观察对象;

2、轻度中毒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出现胸闷、咳嗽、咯痰

等,可伴有头晕、头痛、无力、心悸、恶心等症状。X线胸片表

现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3、中度中毒呼吸困难、胸部紧迫感、咯血丝痰、轻度发绀

等。X线胸片表现为化学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局限性

肺水肿。

4、重度中毒出现呼吸窘迫,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明显发绀,或严重窒息,两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胸片表现为肺泡性肺水肿,阻塞性毛细支气管炎。

治疗:

1.轻、中度中毒

移离现场,吸氧;氨茶碱0.25g+50%GS40ml iv ,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2.0+地塞米松10mg 静滴;青霉素800万单位加入液体静滴;对症处理。

2.重度中毒

移离现场,吸氧;雾化吸入(碱性药物);消泡剂吸入(1%二甲基硅油);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正压给氧;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为:早期、短程、足量,可10%GS500ml+氢化考的松200mg+维生素C2.0g 静滴;抗炎治疗;对症处理。

毒物分类及治疗三--氰化物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32382525.html, 2006-06-02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f32382525.html,

中毒表现:

乏力、头晕、头痛、胸闷、恶心、耳鸣、眼花、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等。

诊断:

明确的接触史,迅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等临床表现,结合尿硫氰酸盐测定,即可确

定诊断。

治疗:

迅速脱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吸氧,吸入亚硝酸异戊酯,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5~10g,呼吸困难者加压给氧;

有眼或皮肤等污染者,必须彻底清洗用清水或5%硫代硫酸

钠溶液;经消化道中毒者,给予5%硫代硫酸钠溶液反复洗

胃。

入院后:抢救原则与现场抢救基本相同。

轻者:吸氧,50%GS50ml加硫代硫酸钠4.8g静脉注射;

10%GS500ml+细胞色素C30mg+肝泰乐1.0g静脉点滴;口服

镇静、保肝药物。

重者:吸氧,亚硝酸钠300mg、硫代硫酸钠3.2g静脉注射,10%GS1000ml+硫代硫酸钠12g+氢化考的松300mg+

能量合剂等静脉点滴,对症处理。

*注:用药时应根据病情分次给药,并注意亚硝酸钠过量引起血压下降、头晕、心悸等副作用。原则上轻症不用亚硝酸钠,仅反复应用亚硝酸异戊酯即可。

法医毒物分析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鲁士蓝反应是用于下列哪一项检验的常用方法(a) A. 氰化物 B. 砷化物 C. 一氧化碳 D. 硫化氢 2. 在毒物分析检验中直接应用光谱法常常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c) A. 直接应用光谱法无法定量 B. 直接应用光谱法检测需要对照品,而其他方法不用 C. 毒物分析检材往往很复杂,而光谱法本身不具有分离能力 D. 光谱法所需仪器极其昂贵 3.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研究和鉴定的主要任务是(c) A. 毒物的性质 B. 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 C. 毒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D. 中毒的方式 4.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鉴别不同物质的主要依据是(a) A. 紫外吸收光谱不同 B. 密度不同 C. 分子量不同 D. 颜色不同 5.怀疑砷、汞等金属毒物急性中毒时,可直接分离检验体外检材的方法是(b) A.二氯化钯显色反应 B. 雷因许试验 C. 光谱法 D. 显微结晶试验 6.UV光谱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意义分别是(c) A.吸收度、时间 B. 时间、波长 C. 吸收度、波长 D. 波长、吸收度 7.在毒物分析工作中,为了排除阴性干扰物的存在和验证实验是否可靠,常需进行(b) A.空白对照试验 B. 已知对照试验 C. 验证试验 D. 筛选试验 8.检材已腐败,用溴化汞试纸检验砷或磷化锌时,要干扰反应的是(c ) A.氢氰酸 B. 溴化汞 C. 硫化氢 D. 砷化氢 9.砒霜属于(b) A.挥发性毒物 B. 金属毒物 C. 气体毒物 D. 有机毒物 10.下面哪一条不符合选作随行参比标准物的要求(b) A.母体结构与待测物的不同 B. 与待测物属同一类毒物 C. 与待测物有相似的紫外吸收 D. A、B、C项都不符合 11.检识敌敌畏和敌百虫可用(c) A.硫酸铜反应 B. 间苯三酚-硫酸反应 C. 间苯二酚-氢氧化钠反应 D. 氯化铁反应 12.分离比重不同混为一体的浑浊组分可利用(d) A. 过滤方法 B. 蒸馏方法 C. 升华方法 D. 离心方法 13.在薄层色谱法中,常将固定相和流动相分别称为(a) A. 吸附剂、展开剂 B. 展开剂、吸附剂 C. 萃取剂、吸附剂 D. 展开剂、稀释剂 14. Beer-Lambert定律成立的条件是光源必须为(c) A.可见光 B.紫外光 C.单色光 D.混合光 15. 下列各种检材中,属体外检材的是(b) A. 脑脊液 B. 呕吐物 C. 尸体腐泥 D. 玻璃体液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6. 法医毒物分析工作的主要特点有(abcde) A. 分析目的的不明确性 B. 检材的一次性和多样性 C. 分析方法的应变性为揭露犯罪事实提供科学证据 D. 涉及多学科 E. 肩负法律责任 17. 某些情况下,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形状或峰位可发生变化,使化的常见因素有(abe) A. 酸碱性 B. 溶剂 C. 湿度 D. 光的强度 E. 光的纯度 18. 检验砷化合物可用(abde)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 5044-85 国家标准局 1985-04-02发布,1985-12-01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 1 基本定义 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 分级原则 2.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 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 分级依据 3.1 急性毒性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或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 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一般以接触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慢性中毒后果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致癌性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3.6最高容许浓度主要以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按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表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 ━━━━━━━━━━━┯━━━━━━━━━━━━━━━━━━━━━━━━━━━ │ 分级 指 标├──────┬──────┬─────┬─────── │Ⅰ│ Ⅱ│Ⅲ│Ⅳ │(极度危害) │(高度危 害) │(中度危害)│(轻度危害) ──┬────────┼──────┼──────┼─────┼───────急性│吸入LC50,mg/m^ 3│<200 │200- │2000- │>20000 毒性│经皮 LD,mg/kg │<100 │100- │500- │>2500 │经口 LD50,mg/kg │<25 │25- │500- │>5000 ──┴────────┼──────┼──────┼─────┼────── 急性中毒发病状况│生产中易发生│生产中可发生│偶可发生中│迄今未见急 │中毒,后果│中毒,预后良│

工业毒物的分类参考文本

工业毒物的分类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业毒物的分类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一般条件下工业毒物,常以一定的物理形态(固 体、液体或气体)存在。但在生产环境中,随着反应或加 工过程的不同,则有下列五种状态可造成环境污染。 (1)粉尘为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大于0.1 μm者,大都在固体物质机械粉碎、研磨时形成。如制造铅 丹颜料的铅尘、制造氰氨化钙的电石尘等。 根据粉尘的性质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 合性粉尘。 (2)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为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状 固体微粒。直径小于0.1μm的,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 的蒸气在空气中氧化凝聚而成。如熔铜时放出的锌蒸气所 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铬时产生的氧化铬烟尘等。

(3)雾为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多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散而成。如铬电镀时的铬酸雾、喷漆中的含苯漆雾等。烟尘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4)蒸气为液体蒸发或固体物料升华而形成。前者如苯蒸气,后者如熔磷时的磷蒸气等。 (5)气体生产场所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常温常压下的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从预防生产中毒角度出发,按其性质的作用来区分工业毒物较为适宜。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刺激性毒物酸的蒸气、氯、氨、二氧化硫等均属此类毒物。刺激性气体和蒸气尽管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但它们直接作用到组织上时都能引起组织发炎。 (2)窒息性毒物窒息性毒物可分为窒息及化学窒息性毒物两种。前者如氮、氢、氦等,后者如一氧化碳、氰

(2)--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含答案)

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古蔡氏法常用于检验() A. 砷化物 B. 氰化物 C. 一氧化碳 D. 硫化氢 2. 血中CO饱和度是指() A. 血中CO的百分含量 B. 血中HbCO的百分含量 C. 血中HbCO在血红蛋白总量中所占的比率 D. 血中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 3. 以下属于抗凝血杀鼠剂的是() A. 毒鼠强 B. 氟乙酰胺 C. 溴敌隆 D. 四二四 4. GC色谱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意义分别是() A. 峰强度信号、保留时间 B. 保留时间、波长 C. 峰强度信号、波长 D. 保留时间、吸收度 5. TLC是下列哪种方法的英文缩写()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B. 薄层色谱法 C. 气相色谱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6.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鉴别不同物质的主要依据是() A. 紫外吸收光谱不同 B. 密度不同 C. 分子量不同 D. 颜色不同 7. 检材已腐败,用溴化汞试纸检验砷或磷化锌时,要干扰反应的是() A. 氢氰酸 B. 溴化汞 C. 硫化氢 D. 砷化氢 8. 在固相净化柱中,添加无水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A. 吸附脂肪组织 B. 吸附水分

C. 吸附色素 D. 吸附待测组分 9. 溴氰菊酯用GC分析时,最好用() A.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 B. 电子捕获检测器 C. 火焰光度检测器 D. 热导检测器 10. 为了检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可能引进干扰物,同时便于阳性结果的辨别,常常进行() A. 已知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验证试验 D. 预试验 11. 在薄层色谱法中,R f值表示() A. 样品斑点展开的距离 B. 吸附剂的极性大小 C. 展开剂的极性大小 D. 分离度 12. HNO3-H2SO4有机质破坏法中,硫酸的作用不包括() A. 保持酸度 B. 氧化 C. 脱水 D. 提高反应温度 13.下列各种检材中,属体内检材的是() A. 胃内容物、呕吐物、排泄物 B. 排泄物、呕吐物、组织 C. 血液、组织、尸体腐泥 D. 呕吐物、胃内容物、血液 14.下列毒物中不能用NaOH反提净化的毒物是() A. 巴比妥 B. 吗啡 C. 敌鼠 D. 敌敌畏 15. 在毒物分析中直接应用光谱法常常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 A. 直接应用光谱法无法定量 B. 直接应用光谱法检测需要标准对照品,而其他方法不用 C. 毒物分析检材常很复杂,而光谱法本身不具有分离能力 D. 光谱法所需仪器极其昂贵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6. 根据不同的原理,毒物分析方法可分为() A. 形态学方法 B. 仪器分析法

GBZ2.1中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汇总表.pdf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汇总表(供参考) 序号中文名英文名化学文摘号 (CAS ) 毒物危害指数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1安妥Antu86-88-4THI=49中度危害(III 2氨Ammonia7664-41-7THI=51高度危害(Ⅱ级)32-氨基吡啶2-Amminopyridine504-29-0THI=44中度危害(III 4氨基磺酸铵Ammonium sulfamate7773-06-0THI=17轻度危害(IV 级)5氨基氰Cyanamide420-04-2THI=49中度危害(III 6奥克托今Octogen2691-41-0THI=12轻度危害(IV 级)7巴豆醛Crotonaldehyde4170-30-3THI=51高度危害(Ⅱ级)8百草枯Paraquat4685-14-7THI=45中度危害(III 9百菌清Chlorthalonil1897-45-6THI=33轻度危害(IV 级) 10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按 Ba Barium and soluble compunds,as Ba 7440-39-3(Ba)THI=44中度危害(III 级) 11倍硫磷Fenthion55-38-9THI=46中度危害(III 12苯Benzene71-43-2THI=68极度危害(I 级)13苯胺Aniline62-53-3THI=51高度危害(Ⅱ级)14苯基醚(二苯醚)Phenyl ether101-84-8THI=21轻度危害(IV 级)15苯硫磷EPN2104-64-5THI=54高度危害(Ⅱ级)16苯乙烯Styrene100-42-5THI=43中度危害(III 17吡啶Pyridine110-86-1THI=46中度危害(III 18苄基氯Benzyl chloride100-44-7THI=63高度危害(Ⅱ级)19丙醇Propyl alcohol71-23-8THI=45中度危害(III 20丙酸Propionic acid79-09-4THI=32轻度危害(IV 级)

工业毒物的分类

工业毒物的分类 在一般条件下工业毒物,常以一定的物理形态(固体、液体或气体)存在。但在生产环境中,随着反应或加工过程的不同,则有下列五种状态可造成环境污染。 (1)粉尘为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大于0.1μm者,大都在固体物质机械粉碎、研磨时形成。如制造铅丹颜料的铅尘、制造氰氨化钙的电石尘等。 根据粉尘的性质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2)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为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状固体微粒。直径小于0.1μm的,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氧化凝聚而成。如熔铜时放出的锌蒸气所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铬时产生的氧化铬烟尘等。 (3)雾为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多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散而成。如铬电镀时的铬酸雾、喷漆中的含苯漆雾等。烟尘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4)蒸气为液体蒸发或固体物料升华而形成。前者如苯蒸气,后者如熔磷时的磷蒸气等。 (5)气体生产场所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常温常压下的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从预防生产中毒角度出发,按其性质的作用来区分工业毒物较为适宜。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刺激性毒物酸的蒸气、氯、氨、二氧化硫等均属此类毒物。刺激性气体和蒸气尽管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但它们直接作用到组织上时都能引起组织发炎。

(2)窒息性毒物窒息性毒物可分为窒息及化学窒息性毒物两种。前者如氮、氢、氦等,后者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3)麻醉性毒物芳香族化合物、醇类、脂肪族硫化物、苯胺、硝基苯及其他化合物均属此类毒物。该类毒物主要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4)无机化合物及金属有机化合物凡对人体有毒理作用而不能归于上述三类的气体和挥发性毒物均属此类。如金属蒸气、砷与锑的有机化合物等。

工业毒物的分类有哪些

工业毒物的分类有哪些 工业毒物分类方法很多,有的按毒物来源分,有的按进入人体途径分,有的按毒物作用的靶器官分类。 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法。一般分为: ①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是最多的一类; ②卤族及其无机化合物,如氟、氯、溴、碘等; ③强酸和碱物质,如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等; ④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如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光气等; ⑤窒息性惰性气体,如氦、氖、氩、氮等; ⑥有机毒物,按化学结构又分为脂肪烃类、芳香烃类、卤代烃类、氨基及硝基烃类、醇类、醛类、酚类、醚类、酮类、酰类、酸类、腈类、杂环类、羰基化合物等; ⑦农药类,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硫等; ⑧染料及中问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 按毒物的作用性质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等。 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靶器官)可分为:神经毒性;血液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全身毒性等毒物。有的毒物具有二种作用,有的具有多种作用或全身性作用。 工业毒物的形态有哪些 1.气体。在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氯、溴、氨、一氧化碳、甲烷等。 2.蒸气。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蒸气,如水银蒸气、苯蒸气等。

3.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如喷洒农药和喷漆时所形成雾滴,镀铬和蓄电池充电时逸出的铬酸雾和硫酸雾等。 4.烟。为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镉时产生的氧化镉烟尘,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等。 5.气溶胶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医|学教育网整理,直径大多数为0.1 μm~10 μm. 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等微粒,统称为气溶胶。 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研究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发病原因,且便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选择车问空气中有害物采样方法。生产性毒物无论以哪种形态存在,其产生来源则是多种多样的,进行调查时,应按生产工艺过程调查清楚。

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

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 1. 古蔡氏法常用于检验() A. 砷化物 B. 氰化物 C. 一氧化碳 D. 硫化氢 2. 血中CO饱和度是指() A. 血中CO的百分含量 B. 血中HbCO的百分含量 C. 血中HbCO在血红蛋白总量中所占的比率 D. 血中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 3. 以下属于抗凝血杀鼠剂的是() A. 毒鼠强 B. 氟乙酰胺 C. 溴敌隆 D. 四二四 4. GC色谱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意义分别是() A. 峰强度信号、保留时间 B. 保留时间、波长 C. 峰强度信号、波长 D. 保留时间、吸收度 5. TLC是下列哪种方法的英文缩写()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B. 薄层色谱法 C. 气相色谱法 D. 高效液相色谱法 6.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鉴别不同物质的主要依据是() A. 紫外吸收光谱不同 B. 密度不同 C. 分子量不同 D. 颜色不同 7. 检材已腐败,用溴化汞试纸检验砷或磷化锌时,要干扰反应的是() A. 氢氰酸 B. 溴化汞 C. 硫化氢 D. 砷化氢 8. 在固相净化柱中,添加无水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A. 吸附脂肪组织 B. 吸附水分 C. 吸附色素 D. 吸附待测组分 9. 溴氰菊酯用GC分析时,最好用() A.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 B. 电子捕获检测器 C. 火焰光度检测器 D. 热导检测器 10. 为了检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可能引进干扰物,同时便于阳性结果的辨别,常常进行() A. 已知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验证试验 D. 预试验 11. 在薄层色谱法中,Rf值表示() A. 样品斑点展开的距离 B. 吸附剂的极性大小 C. 展开剂的极性大小 D. 分离度 12. HNO3-H2SO4 有机质破坏法中,硫酸的作用不包括() A. 保持酸度 B. 氧化 C. 脱水 D. 提高反应温度 13.下列各种检材中,属体内检材的是() A. 胃内容物、呕吐物、排泄物 B. 排泄物、呕吐物、组织 C. 血液、组织、尸体腐泥 D. 呕吐物、胃内容物、血液 14.下列毒物中不能用NaOH反提净化的毒物是() A. 巴比妥 B. 吗啡 C. 敌鼠 D. 敌敌畏 15. 在毒物分析中直接应用光谱法常常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 A. 直接应用光谱法无法定量 B. 直接应用光谱法检测需要标准对照品,而其他方法不用 C. 毒物分析检材常很复杂,而光谱法本身不具有分离能力 D. 光谱法所需仪器极其昂贵

工业毒物的形态和分类

工业毒物的形态和分类 (一)工业毒物的形态 1.气体。在生产场所的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氯、溴、氨、一氧化碳、甲烷等。 2.蒸气。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蒸气,如水银蒸气、苯蒸气等。 3.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如喷洒农药和喷漆时所形成雾滴,镀铬和蓄电池充电时逸出的铬酸雾和硫酸雾等。 4.烟。为直径小于O.1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镉时产生的氧化镉烟尘,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等。 5.气溶胶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0.1m~10m。 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等微粒,统称为气溶胶。 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研究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发病原因,且便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选择车问空气中有害物采样方法。 生产性毒物无论以哪种形态存在,其产生来源则是多种多样的,进行调查时,应按生产工艺过程调查清楚。 (二)工业毒物的分类 工业毒物分类方法很多,有的按毒物来源分,有的按进入人体途径分,有的按毒物作用的靶器官分类。 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法。一般分为:

①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是最多的一类; ②卤族及其无机化合物,如氟、氯、溴、碘等; ③强酸和碱物质,如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等; ④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如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光气等; ⑤窒息性惰性气体,如氦、氖、氩、氮等; ⑥有机毒物,按化学结构又分为脂肪烃类、芳香烃类、卤代烃类、氨基及硝基烃类、醇类、醛类、酚类、醚类、酮类、酰类、酸类、腈类、杂环类、羰基化合物等; ⑦农药类,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硫等; ⑧染料及中问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 按毒物的作用性质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等。 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靶器官)可分为:神经毒性;血液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全身毒性等毒物。有的毒物具有二种作用,有的具有多种作用或全身性作用。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844-85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 1基本定义 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 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分级原则 2.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症状、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分级依据 3.1急性毒性 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或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一般以接触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 慢性中毒后果 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 致癌性 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 3.6最高容许浓度 主要以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 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GA57-1992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

GA57-92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 Levels,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Hypertoxic Substance 自 1993-7-1 起执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剧毒物品定义、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 本标准适用于公安机关对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 2 引用标准 GB7694-87 危险货物命名原则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6944-86 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 3 术语、符号 急性口服毒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成熟的雌雄性白鼠做试验,经口摄入,在14天内能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使用的毒物剂量,结果以每公斤体重的毫克数表示(mg/kg)。 急性皮肤接触毒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在白兔裸露的皮肤上持续接触24小时,在14天内能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使用的毒物剂量。结果以每公斤体系的毫克数表示(mg/kg)。 急性吸入毒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成熟的雌雄性白鼠做试验,连续吸入1小时后,在14天内最可能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使用的毒物的蒸气烟雾粉尘的浓度。就粉尘和烟雾而言,试验结果以每升空气中的毫克数表示(mg/L)。就蒸气而言,试验结果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毫升数表示(mL/m3)。 V:指20℃时,标准大气压下的饱和蒸气浓度以每立方米的毫升数为单位。 4 剧毒物品定义 指少数侵入机体,短时间内即能致入(编者注:应为“人”字)、畜死亡或严重中毒的物质。 剧毒物品动物试验中,经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mg/kg的固体、液体,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LC≤2mg/L 的固体或液体,以及吸入半数致死浓度符合下述标准液体或气体: V≥LC和LC≤300mL/m3 5 剧毒物品的分级 5.1 以急性毒性指标为主,适当考虑剧毒物品的的理化性质和其它危险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将剧毒物品分为A、B两级。 5.1.1 A级剧毒物品:具有非常剧烈的毒害危险,急性毒性符合5.2项中A级标准的;或急性毒性符合5.2项中B级标准,无明显颜色、气味、味道,易被用于投毒破坏的,及具有遇水燃烧、爆炸、催泪等其它危险性质,易引起治安灾害事故的。 5.1.2 B级剧毒物品:具有严重的毒害危险,急性毒性符合5.2项B级标准,可能引起治安灾害事故的。 5.2 剧毒物品急性中毒性分级标准

(国内标准类)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13.63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1 基本定义 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 分级原则 2.1职业性接触毒物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 分级依据 3.1急性毒性 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 和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一般以接触性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慢性中毒后果 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致癌性 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 3.6最高容许浓度 主要以TJ 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

剧毒物品分级 分类与品名编号

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 (GA57-9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剧毒物品定义、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 本标准适用于公安机关对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 2 引用标准 GB7694-87危险货物命名原则 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 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 3 术语、符号 急性口服毒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用成熟的雌雄性白鼠做试验,经口摄入,在14天内能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使用的毒物剂量,结果以每公斤体重的毫克数表示(mg/kg)。 急性皮肤接触毒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在白兔裸露的皮肤上持续接触24小时,在14天内能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使用的毒物剂量。结果以每公斤体重的毫克数表示(mg/kg)。 急性吸入毒物的半数致死量LC50:用成熟的雌雄性白鼠做试验,连续吸入1小时后,在14天内最可能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使用的毒物的蒸汽、烟雾或粉尘的浓度。就粉尘和烟雾而言,试验结果以每升空气中的毫克数表示(mg/l)。就蒸汽而言,试验结果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毫升数表示(ml/m3)。 V:指20℃时,标准大气压下的饱和蒸汽浓度以每立方米的毫升数为单位。 4 剧毒物品定义 指少数侵入机体,短时间内即能致人、畜死亡或严重中毒的物质。 剧毒物品动物试验中,经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50mg/kg的固体、液体,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LC≤2mg/l的固体或液体,以及吸入的半数致死浓度符合下述标准液体或气体:V≥LC 和LC≤300ml/m3 5 剧毒物品的分级 5.1以急性毒性指标为主,适当考虑剧毒物品的理化性质和其它危险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权衡,将剧毒物品分为A、B两级。 5.1.1A级剧毒物品:具有非常剧烈的毒害危险,急性毒性符合5.2项中A级标准的;或急性毒性符合5.2项中B级标准,无明显颜色、气味、味道,易被用于投毒破坏的,及具有遇水燃烧、爆炸、催泪等其它危险性质,易引起治安灾害事故的。 5.1.2B级剧毒物品:具有严重的毒害危险,急性毒性符合5.2项B级标准,可能引起治安灾害事故的。 5.2 剧毒物品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生产性毒物分类

生产性毒物的分类 一是按照存在形态分类: 固态:如氰化钠、对硝基氯苯。 液态:如苯、汽油 气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无定形气体,如氯溴、氨、一氧化碳和甲烷等。通常蒸汽压的液体也是毒物,如氯丙烯。 蒸汽: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或液体的物质,由固体升华或液体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蒸汽。如苯蒸汽、汽油蒸汽等。金属汞也可变为汞蒸气。 雾:通常称为气溶胶,系指悬浮于空气中的细小液滴。如各种酸蒸气冷凝的酸雾、喷漆作业中苯的漆雾等。 烟:系指直径小于0.0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融铅时产生的铅尘。 气溶胶:指悬浮于空气中,直径为0.001~0.01(μm)的固体微粒,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等颗粒统称为气溶胶。化工行业常见的有含铅、铬的颜料粉尘等。 二是按化学构成分类: 金属与类金属:如铅、苯、锰、砷等。 有机化合物:如苯、苯胺、四氯化碳等。 高分子化合物单体:指分子量高达几万乃至几百万的大分子量化合物。如天然气、煤焦油、石油裂解气等。高分子化合物均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过聚合或缩合而成。如聚氯乙烯的单体氯乙烯、聚丙烯腈的单体丙烯腈(jing).此外还有稳定剂、固化剂、发泡剂、溶剂等。 三是按用途分类: 有机溶剂。工业生产中经常应用的有机溶剂有百余种。如芳香烃(ting)的苯、甲苯、四氯化碳等,脂肪烃的汽油、煤油等。 农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及其他有害植物,调剂植物生产的药剂。如滴滴涕(DDT)、六六六、杀虫眯、巴丹、溴甲烷

等。 化工原料:无机化工原料如盐酸、硫酸、磷酸和纯碱,有机化工原料如苯类、烯类、醛类、酚类。 四是按对人体的危害分类: 窒息性气体:指能使机体发生缺氧的气体,可分为单纯性缺氧和化学性缺氧两类,前者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后者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刺激性气体:指对眼或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作用的化学性气体或蒸汽。如氟化氢、氨、氯、光气、臭氧等。 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的毒物:如苯、苯胺、砷化氢等。 主要作用于肝脏系统的毒物:如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三硝基甲苯等。 可作用于心肌的毒物:如一氧化碳、氨、有机氟的裂解气及热解物。 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物:如铅、汞、锰、丙烯酰(xian)胺、有机磷、氟乙酰胺等。

法医毒物分析

法医毒物分析 1.毒物(Toxicant):是指进入生物体后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化学物质。 毒物的概念具有相对性:毒物、食物、药物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转化。 2.按毒物化学性质及应用范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 (2)挥发性毒物如氰化物、乙醇、甲醇、苯酚与苯甲酚、苯胺与硝基苯等; (3)合成药毒物如苯骈二氮杂卓类、吩噻嗪类、巴比妥类、苯丙胺类、甲丙氨脂等;(4)天然药毒物如阿片类、大麻、可卡因、乌头类、马钱子、颠茄类、斑螯类等; (5)杀虫药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五氯酚钠等; (6)杀鼠药如有机磷酸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五氯酚钠等; (7)金属毒物如砷、汞、铅、钡、锌等化合物; (8)水溶性无机毒物如强酸类、强碱类、亚硝酸盐等。 3.毒品:通常引用的是新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4.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药物。 5.中毒(posi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乃至死亡。

6.毒物作用的影响因素:(1)起作用的剂量(基本条件)、中毒量、致死量;(2)作用途径与方式,给药途径和方式不同可导致完全不同的的结果(有无、快慢、强弱等);(3)个体因素。 7.毒物分析(Toxicological analysis):指对涉及和疑及的物质及代谢物进行定性检识和定量检测。 8.毒物分析基本任务:①预防性毒物分析;②突发性毒物分析。分析所送检材中是否含有某种或某几种药毒物(定性);对药毒物及(或)代谢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定量)。 9.毒物分析的特点:①分析目的不确定(法医毒物分析工作有的是属于验证性质的,有的是属于侦查性质。)②分析方法的应变性;③检验材料的特殊性。 10.各种检材的采集:①体外检材;②血液;③呕吐及胃内容物;④尿液及粪便;⑤肝和其他器官;⑥毛发和指甲;⑦尸体腐泥。 11.常用毒物分析方法: (1)形态学方法:方法原理:利用检材外观形态或现为形态特征进行辨认、比对;方法特点:简便、快速,能在一定程度上筛选和鉴别的作用,为侦查或检验提供线索。 (2)动物试验法:利用毒物的毒性及毒理作用机制,通过观察染毒实验动物是否死亡或其中毒表现,初步判断建材中是否含有剧毒物或可能含有哪种毒物;方法特点:简便易行、结果直观、可初步筛查、判断毒物类别。

(整理)化学毒物的分类及其危害.

化学毒物的分类及其危害 一、毒物的概念 ●凡是量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能引 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者,称为毒物。 ●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并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 二、生产性毒物的分类 ●(一)按存在形态,生产性毒物的分类如下: ●固态。例如,氰化钠、对硝基氯苯。 ●液态。例如,苯、汽油。 ●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一氧化碳、氯气、氨气、硫化氢等。 ●蒸气。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或液体的物质,由固体升华或液体蒸发而形成的气 体,称为蒸气。如苯蒸气、汽油蒸气、磷蒸气等。金属汞也可变成汞蒸气。 ●雾。通常称为气溶胶,系指在悬浮于空气中的细小液滴,多为高沸点的液体加 温蒸气然后冷凝而成。如各种酸蒸气冷凝的酸雾、喷漆作业中苯的漆雾等。 ●烟。系指直径小于0.1um的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冶炼金属时,高温熔化 的金属散出蒸气,在空气中氧化凝聚而成,如熔铅时产生的铅烟。 ●气溶胶。系指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10um的固体微粒,悬浮于空气中的粉 尘、烟和雾等颗粒统称为气溶胶。 ●由于行业不同、工种不同,接触毒物的形态也往往不同。即便是同一种毒物, 如铅,也可有铅烟与铅尘之分。 ●(二)按化学构成: ●金属与类金属。如铅、汞、锰、砷、磷等。 ●有机化合物。如苯、二硫化碳、苯胺,四氯化碳、汽油等。 ●高分子化合物有关单体。商分子化合物是指分子量高达几百乃至几百万 的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均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过聚合或综合而成。

●(三)按用途,生产性毒物的分类如下: ●有机溶剂。工业生产中经常应用的有机溶剂有百余种。如芳香烃:苯、甲苯、 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等。 ●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 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如常见的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 ●化工原料。无机化工原料,如三酸(盐酸、硝酸、硫酸)和二碱(纯碱、烧碱); 有机化工原料,如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二醛(甲醛、丙烯醛)和二酚(酚、甲酚)。 ●(四)按对人体危害,生产性毒物的分类如下: ●窒息性气体。单纯性缺氧、化学性缺氧,也就是“内窒息”。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的化学性气体或蒸气。 ●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的毒物。如苯、苯胺、砷化氢等。 ●主要作用于肝脏的毒物。如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三硝基甲苯等。 ●可作用于心肌的毒物。直接损害心肌的毒物有砷、钡、有机汞、氯乙烷等;间 接损害心肌的毒物有一氧化碳、氨、有机氟、有机氟的裂解气及热解物、裂解残液气等。 ●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物。有金属及类金属,如铅、汞、锰及四乙基铅、有机 汞、有机锡等。有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等;有机化合物,如二硫化碳、正已烷、丙烯酰胺等;农药,如有机磷、氟乙酰胺等。 三、生产性毒物的分布特点 ●分布面广 ●多种毒物同时存在 ●在化工厂的生产环境空气吵,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毒物中,甚至还有其他 职业危害因素。因此,在实际中需考虑毒物的联合作用。 ●接触毒物的浓度或剂量与工种有关。 四、毒物的危害 ●(一)毒性指标 ●毒性是化学物质损害机体的能力,在毒物的影响下,机体表现出各种功 能障碍,或应激能力下降、维持机体内稳态能力降低以及对其他环境有害因素的敏感性增高等。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一、毒物的来源、形态、分类、毒性 (一)来源——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料 1、原料、辅助材料(投入物) 2、中间产物(过程物) 3、成品、副产品、废物(产出物) 4、夹杂物(杂质) (二)形态与接触机会 1、固态,块状、粉末状。 2、液态,常压下液态、加压液化、溶液。 3、气态,含易挥发液体的蒸气。

4、雾,液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 5、尘,固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 呈现块状固体且不升华或液体且难挥发则不易扩散到空气中,则接触机会小于气、雾、尘。 (三)分类 1、按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 2、按作用性质分类 3、按受损害的器官、系统分类 (四)毒性——引起生物体损害的能力 1、毒性的指标 以引起实验动物某种反应的剂量来衡量毒性大小 绝对致死剂量(LD100)或浓度(LC100)

半数致死剂量(LD50)或浓度(LC50)最小致死剂量(MLD)或浓度(MLC)最大耐受剂量(LD0)或浓度(LC0)2、毒性的分级 按毒性大小为5级 (1)剧毒(4)低毒 (2)高毒(5)微毒 (3)中等毒 3、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按生产与使用中危害性大小为4级 Ⅰ级(极度危害)

Ⅱ级(高度危害) Ⅲ级(中度危害) Ⅳ级(轻度危害) 二、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一)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经呼吸道吸入 2、经皮肤吸收 3、经消化道食入 (二)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1、吸收,毒物进入血循环。 2、分布,随血流分布至各器官。

3、转化,毒物经生物化学过程转变为代谢产谢。 4、排出,经肾、肝胆、肺、唾液腺、汗腺、乳腺排出体外。(三)损害作用中毒、局部刺激、腐蚀、致敏、致癌、致畸、致突变 (四)中毒 1、急性中毒:短时、大量毒物进入人体,发病急、变化快 2、慢性中毒:长时、少量毒物进入人体,较长时间才出现症状 3、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 (五)症状 1、呼吸系统 2、消化系统 3、心血管系统 4、神经系统 5、泌尿系统 6、生殖系统 7、皮肤 8、其他

法医毒物分析

第一节毒物与中毒 1、毒物分析:法医毒物分析是以分析化学尤其是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为基础,以能损害生命正常活动的毒物为对象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定,从而服务于国家法制建设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毒物(toxicant):凡是对机体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而损害生命正常活动,引发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乃至造成死亡的物质称之为毒物。 3、毒物的来源:自然界植物、动物、矿物、菌类人工合成工业产品、副产物、废弃物(不包含微生物和生物体产生的毒素)。 4、中毒: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poisoning),由毒物所产生的中毒反应称为毒性作用。 5、毒性作用条件 (1)毒物的成分 (2)起作用的剂量安全剂量中毒量致死量 中毒量:毒物引起个体中毒并出现中毒症状的剂量;造成死亡的剂量称为致死量(LD)某一毒物能引起某种动物的群体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成为全数致死量(LD10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 (3)作用途径与方式摄入途径吸收和分布特性给药的浓度和速度 (4)受作用的生物体同生物体的种属有关 (5)个体因素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态、身体素质以及生活习性 6、毒品(drug, illicit drug) 毒品是属于法学范畴的概念,它是由法律规定要受严格管制的一些药毒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中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定义的三要素非法性(法律属性)、危害性(社会属性)、成瘾性(自然属性) 7、药物滥用 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有依赖性(dependence)药物。 8、毒物的分类 分类原则依据毒物的理化性质、毒理作用、用途以及来源进行分类 常见种类 气体毒物 CO H2S (中毒速度最快) 挥发性毒物CN- C3HOH C2H5OH 合成药毒物巴比妥类吩噻嗪类(临床药物最多) 天然药毒物乌头类颠茄类(生物碱最多) 金属毒物砷/汞/钡/铬/铊/铅(最难排出体外) 农药鼠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毒鼠强(中毒案例较多) 水溶性毒物强酸/强碱/NO2- 9、分析方法: 形态学方法、毒理学方法、免疫分析法、理化分析法、仪器分析法 10、法医毒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对各种检材中有关毒物进行分析鉴定,判明有无毒物、何种毒物、多少毒物以及毒物与事件的关系等,为澄清当事人在事件中是否负有法律责任提供依据,为涉及中毒案件提供侦破线索和证据。 11、法医毒物分析的特点: (1)分析目的不确定(验证、侦查、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