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行为金融学读书笔记

行为金融学读书笔记

行为金融学读书笔记
行为金融学读书笔记

行为金融学读书笔记

【篇一:行为金融学笔记】

第一章

1、有限理性: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有限理性概念的主要提倡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simon)。

2、行为金融学的概念: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

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行为金融学在借鉴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

会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金融活动当事人的心理因

素为基本特征的理论体系。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学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在

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态度的

心理特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

第二章

1、心理账户的概念: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帐方式和心理运

算规则。而这种心理记帐的方式和运算规则恰恰与经济学和数学运

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

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q: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对收入和支出的不同认识

1.传统经济学的认识: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对各种

收入和支出是等同视之的:工作的工资、股票的红利以及买彩票中

的奖金,甚至包括赌钱得来的赌金,在人们心理上是完全相同的;

在支出上,无论是买衣服、食品还是买车买房,不管用现金买还是

刷信用卡,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是基本一致的。

2.行为经济学的认识: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在获得收入或进行

消费时,总是会把各种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列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去,而不是像现实的会计学那样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统筹管理;相

应的,不同账户内收入的价值是不同的,不同账户的支出策略也是

不同的。

2、心理账户与税收政策(分析)

q:关于“减税”主要有以下三种具体的方式:

第一种是调低税率,即直接减少人们上缴的税金金额,比如告诉普

通纳税人,明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将由现在的25%降低到20%。这

是最简单的减税方法。

第二种是税金返还,如出口退税,纳税人的出口商品原先按照规定

的税率25%纳税,但征税之后,政府又按照一定比例(比如5%)将税金退还给原纳税人。

第三种方法则是纳税人首先仍按照原定的25%税率缴税,在经过一

段时间以后,政府会以诸如“财政结余”等等名义给正常纳税人一笔

资金,其数量就相当于5%的税金。然而,

政府并不会直接告诉纳税人这笔钱与其缴纳的税金的关系。

解析:第一种方法,采取直接的减税政策,尽管从成本、核算、手

续等角度看其相比退税和给钱的政策更加便捷,但是这样做却无法

改变这笔少缴纳的钱在人们心目中的性质。

第二种退税的方式效果会好些,但本质上与第一种类似,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效果比较适中,国内消费需求不会因此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种方法则是先上缴与以往数目相同的税金,这样这笔钱就不再

属于自己的“血汗钱”心理账户了,之后过一段日子,却意外收到政

府给予的似乎与税金无关的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普遍会感到自

己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大家自然就倾向于将其用于消费。

3、银行代发工资(自己整理)

第三章

1、锚定效应 (anchoring effect):又叫沉锚效应,是一种重要的心

理现象。就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

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心理学研究显示,我们具有一种很强的倾向:经常运用最近取得或者根据先前熟悉的

信息来解释事物。行为金融学中将这种倾向定义为锚定。

q:房地产市场的锚定效应(地王)

锚定效应,人们总是倾向于把时间上在前的一件事情看着自己决定

的参考依据(无论它是否与决策有关)

2、评价:

(1)锚定效应虽不可避免,但有利有弊

(2)选择正确的锚定点

3、双周供

金融产品投资分析内容主要有四个: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心理分

析和学术分析。一般撰写金融产品类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也从这些分

析内容入手。

金融产品投资分析内容:心理分析。心理分析的投资分析包括两个

方面,个体心理分析和群体心理分析;个体心理分析基于“人的生存欲望”、“人的权力欲望”、“人的存在价值欲望”三大心理分析理论;群体心理分析基于群体心理理论与逆向思维理论。

按月还款的话,合同中会显示总共需要还款的月份数,按双周还款

的话,合同中则会显示总共需要还款的周数。按照国内的商业习惯,我们把周数折算成月份数或者是年数,因此在折算出来的月份数或

年数中会出现小数点,实际客户只需以还款计划书为准即可。

第四章

1、过度自信:指人们过高估计了自身的能力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了解自己能力的方式上存在着自我崇拜的

偏见与误区。当成功的时候,人们往往相信这是来源于自己的能力;当失败时,又往往把失败归咎于运气、环境或者他人。这种偏见与

误区会导致人们对自己的能力与知识过于自信,从而影响决策。

2、成因:

(一)心理成因

1.规律情结:人类倾向于从无序中看出规律,尤其是从一大堆随机

的经济数据中,推出所谓的规律。

2.控制错觉:控制错觉也是产生过度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控制错

觉的最主要原因是“主动选择”。做出主动的选择,会让人错误地认

为自己对这项投资有控制力。

(二)职业与过度自信

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些职业领域往往与过度自信相联系,如外

科医生和护士、心理学家、投资银行家、工程师、律师、投资者和

职业经理人在判断和决策中会存在过度自信的特征。

(三)专业知识与过度自信

1.专家的过度自信:在一定的任务难度下,人们的专业知识高低影

响其自信程度。当任务难度小,可预测性非常高时,专家一般比普

通人校准得更好。但当任务难度增大,可预测性非常低时,专家比

新手更加过度自信。

2.个人特长与过度自信:当我们把某种自身的特长和股票投资以某

种特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

3.学术规范与过度自信

(四)性别与过度自信

男性比女性更加过度自信

3、资讯幻觉

(1)资讯越多越好:传统的观念是,资讯越多越好。其实,过多资

讯对投资者来说并无帮助,有时反而更像一种噪声。

(2)混淆理论“利好”与实际“利好”

第五章

1、框定偏差的涵义: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可

能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影响。当人们用特定的框定来看问题时,

他们的判断与决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

框定,这就是所谓的“框定依赖”(framing dependence)。

2、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

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

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偶然的、非本质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

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

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

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近因效应指在

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的现象。

近因效应是否和第一印象互相矛盾呢?其实,它们并不矛盾,而是

各自有着适用的范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与陌生人(或陌生情

况)交往时,第一印象影响较大,而在与熟人(或熟悉情况)交往

时,近因效应则有较大影响。

【篇二:《为什么你炒股赚不到钱行为金融的投资启示》

读书笔记】

《为什么你炒股赚不到钱:行为金融的投资启示》我们自己作为投资

者的心智局限:

我们总是被自相矛盾的心理需求所困扰,并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投机

豪赌的陷阱。

投资者们可悲的人性:我们惧怕风险,又渴望高额利润,所以我们

才会相信那些高额回报的神话,并落入麦道夫骗局却不能自拔;

我们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但却总是一味地陷入羊群之中;

正是我们的疯狂催生了非理性繁荣与破碎的泡沫;我们中的很多人

自认为自己是为了财富而投身投机豪赌的漩涡时,其实只不过是为

了满足某种内心的需求;

由于心理的恐惧,我们总是对损失视而不见。

我们只有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我们才能超越极限,正确认知财富,

回避投机的陷阱。

给自己一面观照内心的镜子

我们的希望:通过投资,我们想要获得的不仅是高额收益。我们希望

拔得头筹,跑赢市场。我们希望拥有发家致富的愿景,我们还希望

消除对贫穷的恐惧。我们希望感受投资获利的骄傲之情,同时又不

想舔舐伴随亏损而来的遗憾之痛。我们希望体验对冲基金带给我

们的荣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基金带来的浩然正气。我们还想给子

孙后代留下财富。

第1章我们希望利润大于风险

就像我们寻找价格合理的午餐一样,找到利润等于风险的投资并非

难事。但问题是,我们想要的是免费午餐,不是价格合理的午餐。

为此,人们正孜孜不倦地寻求利润大于风险的投资标的。

第2章我们有思想,有些思想荒诞不经

认知偏差误导我们,让我们相信自己可以轻松找到利润大于风险的

投资。后见之明就是一个这样的错误,在它的引导之下,我们以为

自己是预言投资胜利者的先知,事实上我们只能对这样的事实拥有

后见之明。

第3章我们有情绪,有些情绪把我们引入歧途

如同认知偏差一样,情绪也为我们勾画了利润大于风险的美好前景。兴高采烈之时,我们会放大利润而无视风险;恐惧之中,我们会夸

大风险并对利润视而不见;异想天开的倾向,会让我们对投资能力

和机会夸夸其谈。

第4章我们希望参与游戏,取得胜利

即便深知自己难以获胜,寻找大于风险的收益这个游戏也会让我们

心驰神往。参与这样的游戏让我们意气风发,超越巅峰,一切尽在

掌控。胜利更是让我们欣

喜若狂。

第5章我们抱团并激起泡沫

兴奋之余,我们群起涌入一些股票;恐惧之中,我们一哄而散地撤出。我们激起泡沫,并让泡沫破裂。我们抱团的本能还为诈骗开启

了大门,骗局中,先来的傻瓜骗取后来的傻瓜,最终大家同归于尽,陷入亏损。

第6章我们需要自律和心理账户

我们不会像对彩票奖金挥金如土一样,把心理账户中的血汗钱挥霍

一空。心理记账有助于实现自律。如果我们需要支付今天的房租,

心理账户就会阻止我们在绚丽夺目的新车前驻足。

第7章我们既想未雨绸缪,又想及时消费

我们试图在存得太多和存得太少之间找到平衡。心理账户帮助我们

划分出了什么钱可以花,什么钱得省下来。自控能力则帮助我们控

制好花钱和省钱这两种相互冲突的渴望。

第8章我们希望获得财富,远离贫穷

不愿冒险的投资者会购买保险;乐于冒险的投资者会购买彩票。然

而大部分的人既买保险也买彩票,既买安全债券也买有风险的股票。我们既想获得财富又想抵御贫穷,这两桩心愿影响着我们的投资决策。

第9章我们的心之所想相似却不相同

有些投资者侧重于追求财富,有些侧重于抵御贫穷。究竟是更看重

追求财富还是更看重抵御贫穷,这取决于我们的性格、生活经历和

文化背景。

第10章我们都不愿面对亏损

收益带来自豪,亏损令人悔恨。了断亏损尤其痛苦,因为止损意味

着放弃扭亏为盈的希望。正因如此,我们乐意迅速地兑现收益,对

了断亏损却是一拖再拖。

第11章我们不愿交税

有的投资者认为交税是天经地义的,愿意如实交税;有的投资者则

将避税、逃税视为精明能干的象征。有的人认为税收会被官僚挥霍,为此颇为不满。还有的人为了节省4000美元的税款,愿意放弃

5000美元的收益。

第12章我们渴望地位与尊重

对冲基金只向富人开放,因而投资对冲基金可以委婉地表明自己的

身份地位。但财富不一定能换来尊重。女性投资者在一个世纪以前

就因为被忽视而深感不满,但时至今日,她们的处境依然未得到显著的改善。

第13章我们希望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有的社会责任投资者愿意为了维护人权而牺牲利润,有的愿意为了保护环境而牺牲利润。激发我们进行社会责任投资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感,还包括宗

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慈善之心。

第14章我们要公平

无论是在体育项目,还是在投资领域,抑或是其他行业,我们都想公平竞争。我们抵制那些对待员工不公的商店,抗议不公平的投资行为,宁愿放弃利润,也不愿与信不过的基金经理打交道。

第15章我们想在孩子和家庭上投资

我们要求孩子在学校表现优异,并为他们预存大学学费。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担心他们没钱支付孩子们的大学学费,而有钱的父母则担心孩子们会认为花不是自己挣的钱是理所应当的。

第16章我们要培训,要建议,也要保护

我们对自己以后的财务状况负有越来越重大的责任。我们求助于理财咨询师、互联网、政府以及其他投资者来获得知识,受到保护,得到建议。有些建议行之有效,有些建议则并不可取。有些建议我们一直采纳,有些则被淘汰了。有些人投资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有优势,有些人则是受认知失误的影响,还有些人是想要享受交易带来的刺激。不管怎样,从认知失误中辨别真相很重要,而把认知失误和自己的渴望区分开也很重要。要记住,投资是超越金钱、关乎生活的。

【篇三: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从大的学术源流看,《非理性繁荣》属于行为金融学的范畴,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技术分析理论(特别是道氏理论)的基础;如果技术分析从前被人认为有点像看云识天气的话,那么行为金融学将以前的看云识天气向气象学转变。尽管这也许只是刚开始。同时从“非理性”的角度看,巴菲特所代表的价值投资流派,其上游其实也是行为金融学。如果没有市场先生的定价错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就很难实施。所以,我们看到,价值投资、技术分析以及行为金融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对手,即有效市场理论。

事实上,本书研究的主要是投机市场的行为、人类的易犯错误性以

及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对股市和房市做了深刻的剖析。首先本书

对股市和房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接着研究了导致市场泡沫的

结构性因素、文化因素,市场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并对学术界的

一些解释做了介绍,最终探讨了投机性泡沫对投资者及政府的影响。第一部分:摘要

一、是否存在“非理性繁荣”这种现象——大前提

是否存在非理性繁荣一直都是学术界在争论的一个问题。作为这一

论断的主要支持者的希勒是这样认为的:非理性繁荣是投机性泡沫

的心理基础,而投机性泡沫是这样一种情况,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

了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

逐步扩散,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

投机行列,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一味地沉浸在对其他投

资者发髻的羡慕与赌徒般的兴奋中。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群体性的

非理性状态(虽然其中有个别或者部分冷静理性的人或者反向赌徒),同时投资者对于资产的实际价值完全不顾,其后果就是价格

远远偏离实际价值。

事实上这里的实际价值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是这种主观性可以

通过历史数据来消除,因为我们要证明的是非理性繁荣这一现象是

否存,而不考虑其存在的历史时间和空间,因此只要其在历史上存

在过,那么就可以作出结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希勒要研究的是这

种现象,而不是去做预测。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现象将来必然还会出现,因为理性

只是一种假设,一种理想状态,非理性则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

二、发生非理性繁荣的原因

(一)诱发因素

股市和房地产的投机性泡沫为什么会发生呢?显然这不是由单个的

原因直接导致的,它的构成因素众多,盘根错节,最终导致了这一

泡沫的发生。而且希勒认为所有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个体的买卖行为,最终影响到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而实现其对市场的影响。

希勒列出了可能促使市场泡沫产生的12个因素,并做了论证阐释。

这些因素如下:

1)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与业主社会。

2)政治和文化的变迁促进了商业的成功。

3)新的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浪潮,对于人类的未

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现有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希

勒指出它的出现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现有企业的利润,。因此,就

股市的繁荣而言,重要的不是互联网革命对于人们现实生活所产生

的无法言喻的深远影响,而是这一革命所引起的公众反应。

4)支持性货币政策与格林斯潘对策;历史数据表明,扩张性货币政

策并不是必然支持股市或者楼市泡沫,但是中央银行的姿态是一个

重要的作用因素。

5)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

6)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股市上升会导致更多的财经媒体出现,导致更多财经报道;同时,强化了的媒体财经报道导致了对股

票需求的增长,其作用正如消费品的广告一样。在熊市,那些财经

类媒体对股票市场的关注程度也在下降。

7)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

8)固定缴费养老金计划的推广。

9)共同基金的成长。

10)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当通货膨胀很高时,名义利

率也很高,但实际利率并不高,按说股市不应对高名义利率有任何

反应,但股市仍倾向于走入低谷。这是因为存在一种“货币幻觉”,

或者说公众对货币标准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迷惑不解。

11)交易额的增加。

12)赌博机会的增加。这其实是一种助推器,涨时助涨,跌时助跌。(二)反馈和放大机制

一)反馈理论

希勒认为,市场自身具有反馈和放大机制,放大机制是通过一种反

馈环工作的,反馈环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篷齐过程”,过去的价格上

涨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及期望,这些投资者进一步抬升股价,以吸

引更多的投资者,这种循环不断进行下去,因此造成对原始诱发因

素的放大反应。

关于反馈理论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

上涨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发生反

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使投资者的信心增强,通常认为这种反馈

主要是对价格持续增长模式的反应,而不是对价格突然上涨的反应。

同时反馈有两种不同的模型,最为基本的类型是价格-价格反馈。另一种是价格-gdp-价格反馈,即财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人们自身的心理因素同样作为这个复杂反馈模型的一部分对经济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向所有存在的东西一样,泡沫并不会突然破灭,也会出现负泡沫,及反馈机制既有双向性。

二)篷齐骗局分析

事实上篷齐骗局是价格反馈的一个有力例证。

成功的篷齐骗局往往向投资者编制一些赚大钱的故事,从逻辑上将不合理的赚钱模式通过故事转为合理,从而对追求财富的人产生极大的诱惑力。而且最初投资者通常能够获利,然后会不断有新的投资者涌入,这样新进入的投资者的的资金被骗局制造者用来支付之前投资者的报酬,可见他们充分利用了时差,是美国国债运作模式的良好学习者与继承者。

在市场繁荣的景象中,往往有精心设计用以骗人的假象、骗局以及操纵市场行为,如安然、帕玛拉特公司以及中国当年的亿安科技、上海梅林、银广夏、琼民源等。每一场牛市过后,总有一些公司的欺诈行为暴露出来。除了故意的欺诈外,还会有大量的有意无意的误导,或者制造概念、题材以及财富神话,如互联网泡沫期间的讲故事。

有的时候,即使没有故意的欺诈,仍存在自然发生的反馈,例如关于股市的神话,人们记住正面消息,忽略负面消息,自然事件的发生引发类似篷齐骗局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欺诈和误导也是市场泡沫的必要组成部分,当估值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故事作为支撑。

(三)文化因素

在讨论文化因素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时,本书主要讨论了新闻媒体和新时代的经济思想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作为市场的一部分,他们一直为了生存而相互竞争,他们传播的内容早已失去了处女般的纯真,而是以吸引公众注意力为最高目的的,因此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口头传播潜力的新闻上,以使公众成为稳定的客户群体,因此金融市场必然吸引媒体,媒体因此也就成了金融市场的走狗与渲染者。

但是,新闻媒体的讨论类似于“众声喧哗”,什么观点和情况都可能出现,基本不做充分、深入的讨论,只是为了迎合公众趣味;同时

公众也不关心理论和深刻的分析,在新闻媒体提供的泛滥的数据和

信息面前,公众往往关注权威或者名人的观点。

从历史数据看,重大新闻日与重大股价变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大多数重大价格变化日没有重大新闻。反映危机的新闻事件可能伴

随重大的股市价格变化,但并不显著。但这主要是因为媒体是一种

事后行为吧,而且媒体报道内容总是具有选择性的,他只会选择那

些对自己有利得新闻。

希勒通认为,新闻报道不可能是最初股价重大变化的原因,尽管它

对市场股价变化十分重要,新闻报道导致了股价的进一步反馈,使

反馈效果比其他情况下持续的时间更长。新闻报道最多只是连锁事

件的引发者,他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力,并产生了累计效应,使投

资者更多关注,引起连锁反应。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希勒论证了新闻媒体的报道不是反转(崩盘)

的原因,但是与里根总统时代的布兰迪委员会关于1987年崩盘的调

查报告有些不同。布兰迪报告认为新闻媒体对某些事件的报道可能

引发了最初的下跌,而希勒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没有证据显示这

一点。有严肃的研究指出,新闻媒体对某些事件的报道通过促使最

初的价格下降而点燃大崩溃的导火线是有可能的。

一个充满泡沫的市场崩盘是必然的,这个结论大概没有争论。问题

是什么导致了最初的下跌?这也许不可能确定,也就是说非常偶然,很可能是一次蝴蝶翅膀的振动;即使现在来看过去的几次反转,包

括2007年6124点的反转,都很难搞得清楚。市场存在理性的力量,也存在非理性的力量,而且总是在此消彼长的变动之中。只要有非

理性的力量,整个市场就是非理性的,或者说非理性的力量总是叠

加在理性力量的基础上。理性的力量在某些阶段能够使市场正确反

映市场事件和信息的意义,带动非理性的力量,但并不总是如此,

在某个时刻,反馈放大机制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媒体推波助澜,最

终导致理性的力量失去控制。

不言而喻,新闻媒体是全球各地的金融市场连接起来的重要原因,

这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存在某种关联性和相似性。

二)新时代的经济思想

每一次大牛市总是伴随着一种流行观念——未来比过去更好。这是

一种普遍弥漫社会的乐观主义,人们总是认为“新时代”即将来临,

因而信心百倍,昂首向前,却不知自己早已在前面给自己挖了一个

万劫不复的坑。但关于“新时代”思想的讨论和传播也不是股价最初

上涨的原因,事实上是股市创造了新时代理论,作为回报新时代理

论成了股市的助推器。

书中提到了20世纪初以来的美国几次大牛市的乐观主义气氛或者“新时代”理论,包括20世纪最初十年、2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90年代,论证了新时代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的支撑是不存在的,

股市的崩盘以及相应的经济萧条证明了这一点。但人们总是相信新

时代经济思想的魔力,忘记了之前的惨痛教训。而且公众对市场的

极度乐观和过度自信部分源于新时代思想,并且本身也构成新时代

思想的一部分。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十年以来,重视风险的人多了,风险观念增强,

公众包括专家对股市泡沫有更多的关注,但是并未改变大局,新时

代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他们最多只是让人们感觉到不确定,直到

引起连锁反应,成为向下反馈机制的先兆,

历史情况表明,公众心中的新时代思想会在股市反转后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在新时代思想终结后,社会思想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纳粹、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对人口爆炸和增长极限的怀疑和恐惧等就

是这些极端的良好体现。

三)新时代与全球泡沫

在本书中希勒收集整理了截至1999年36个国家的股市历史涨跌幅

数据,包括年度实际股价涨幅的前25位,跌幅前25位,5年内实

际股价上涨的前25位、下跌的前25位。希勒对这些上涨和下跌期

间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对股价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在这些案例中,有一部分是由每个或者某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场外因

素促成了真正的新时代的开始,从而导致了股市的大幅波动,即使

有人认为市场对这些因素做出了过分的反应,但也很难找到确凿的

证据。一部分案例中,股价大幅度的上涨则根本无法归因于世纪经

济变量的变化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因此,媒体对这些现象的阐

释主要集中于对股市的长期趋势或市场心理的解释。但是我觉得希

勒的部分分析似乎过于主观了,如对印度和法国案例的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经过了一个长时期(如5年)上涨的股票(赢家股票),通常在同样长的下一个时间段中表现不好。反之(输家股票)亦然。这个统计结果表明,上涨(下跌)的通常会下跌(上涨)。

这里时间跨度的长短很重要,一年的时间周期,往往不能得出这个

结论。希勒说,如果没有发生新的影响股价的外生因素的变化,而

价格发生逆转,那说明所谓新时代的概念是站不住脚的,在这种情

况下,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

历史数据显示,股价的大幅上涨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结果,随之而来

的往往是大反转。希勒认为,牛市结束前后,通常会伴随金融危机,这两者之间在时间上的相互关系以及金融危机的相对确定性,通常

掩盖了心理或者社会原因的牛市终结的影响,研究者通常忽略了投

资者对新闻的过度反应以及价格进一步上涨或者下跌的反馈环机制。所以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不能忽视大范围投机性泡沫出现的

可能性。

(四)心理因素

股票的市场价格并不完全是由基本面来决定的,绝大多数人甚至对

股市的正常水平一无所知,那么是什么决定了股市的水平呢?是什

么支撑着股市?为什么股市变化如此之快?

诚然,人们的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外在因素总是通过

对个体的影响来影响股价。这样貌似是人的行为最终决定了股市。一)股市的心理定位

希勒认为,大多数人在发生金融波动期间要比通常认为的盲从、恐惧、疯狂等非理性状态更为明智。严谨的心理学研究也显示的确存

在一些心理定位模式,说明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这些行为模

式并不是人们无知的结果,而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智

慧的长处和局限。投资者总是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但是当他们无

法把握自己行为的准确性时,有限的能力和特定的行为模式就会决

定他们的行为。

投资者存在两种心理定位,数量定位和道德定位。根据数量定位,

人们判断股票或其他资产定价是否正确,根据道德定位,投资者将

投资于股市的情感或直觉力量与他们的财富和当前的消费需求相权衡。

投资者的数量定位给出投资者认为股市应该达到的水平,人们以此

为标准来衡量股市是定价过高合适过低以及是否应该买进。在判断

股价水平时,最可能的数量定位就是记忆中离现在最近的价格,因

此数量定位的影响会使得股价日复一日地趋同。其次,过去的股价

也是一个参考,这一点也成为股价发展势头会被逆转的原因之一。

第三,股价在最近达到的顶峰和最近的整体水平对投资者数量定位

的影响,有助于解释市场中的一些异常行为。第四,如果投资者的

注意力转移到过去的某个时点,那么当时的价格变化可能也会成为

数量定位。事实上金融市场中的许多异常现象实际上都是由于人们

倾向于把便于参考的数字作为数量定位所导致的。

投资者的道德定位令其在保持投资和消费的需要之间做出取舍。只

有在人们有充分的理由不去消费新近获得的财富时,股市才会达到

非常高的水平。有大量心理学证据表明,投资者的推理过程大部分

不是数量型的,而是往往试图寻找一些简单、牢靠的原因来作为决

策的理由,并因此导致了决策的偏差。

需要指出的是数量定位和道德定位的心理倾向并不是恶习,但确实

会导致偏差。而且人们往往具有走向过度自信的强烈趋势。对于过

度自信心理倾向的原因,存在不同的看法。或许和注意力或者记忆

力有关,人们往往只能关注或者记住他的推理的最后一步,或者人

们很多时候是通过寻找其他已知事物的相似性来判断概率的,但他

们忘了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或者与事后聪明这种心理倾向有关。

过度自信往往导致投机市场的一种“异想天开”的思维模式,人们往

往会感到某些特定的行为会让他们交好运,即使这些行动实际上对

运气并无任何帮助。比如直觉、风水或者某件特定的服装的颜色等。人们有时会以一些毫无逻辑的想法为基础,做出一些严肃的决定。

另外代表性启发也是过度自信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附注中希勒引用

了经济学家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将“代表性启发”这种现象发展成为

投资者选择性过度自信理论和心理学上的期望反馈理论。研究认为,一旦投资者看到股票朝相同的方向运动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渐渐认

定这种趋势代表了他们看到的其他经济数据的发展趋势。根据保守

心理原则,人们改变观点通常很慢,正因为如此,投资者做出这个

趋势将继续的结论需要花些时间。偏执性代表和保守心理之间的相

互影响决定了投机反馈前进的速度。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笔记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维理解 世界》 读书笔记 作者信息 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学而时嘻之”博主 Part One反常识思维 “反常识”思维 芦山地震中人们批评媒体报道过于煽情,其实煽情可以获得更多的捐款。 2007年的一个实验,在实验调查结束后给每位受试者5美元作为报酬,并且附有一封呼吁给非洲儿童捐款的募捐信。这个信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一串统计数据,第二个是一个小女孩贫穷的故事。事实证明,第二个版本能收到更多的捐款。 “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斯大林 因此,人们相对于数字,对故事更感兴趣 【想到说服别人,光列举一大串的数字是没有用的,不妨试试故事说服】 Tradeoff:取舍思维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复杂,好的东西虽然多,但却不能全部都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1

Tradeoff——清楚利弊——妥协! 计划生育——不美,灭绝人性——但人口暴涨才是灾难 【妥协才是智慧,直直冲,同无头苍蝇有什么区别,就像有些人喜欢争那一口气。一口气有什么用?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点包容。】 Tradeoff——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 伦敦奥运会组织者给运动员准备了15万个安全套,竟在开幕仅仅五天之内用光,梁文道、蒋方舟、阎连科三位评论。梁:我从来都是公开支持性产业和性工作者。蒋:拥有优秀基因就会花心。阎:中意认为以毒攻毒,性可能也是一个疏通渠道。然而,五天15万个就是每天6次的水平,真相就是被拿去当纪念品! 【魏老师讲过:“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而且不要只看到表象就肆意评论,不懂,就别说,说了就错!】 别想说服我! 《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蒙洛迪诺 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另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 【一旦对方站在对立面,那么怎么说服都很难咯】 2

金融学读书笔记

保荐代表人考试金融模块 ——《金融学》读书笔记 保荐代表人考试学习委员会金融模块协调处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形态的演变 铸币、银行券、纸币、存款通货、电子货币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货币制度构成 1、货币制度 指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包括: (1)币材的确定 (2)货币单位的确定:货币单位名称和单位“值” (3)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主币与辅币 (4)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发行的管理 (5)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2、货币制度相关概念 (1)无限法偿 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2)有限法偿 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3)格雷欣法则 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4)货币替代 信用货币制度下,本外币之间出现币值不稳定时,趋软的货币就会被抛售,趋硬的货币被抢购、收藏。

注:①人民币是中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主币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和分,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②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信用货币 –人民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形式存在 ③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人民币的发行 –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和商业银行业务库的管理来实现 (二)国际货币制度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达成,1973年崩溃 –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2、浮动汇率体系(牙买加体系) 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 3、货币局制度 钉住锚货币;发行准备 4、美元化 本币被美元取代 5、欧元(欧洲货币制度)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成立 –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 –2002年1月欧元现钞正式流通,同年7月原有货币停止流通 第二章信用 一、资金流量分析 Y=C+I+X-M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金融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金融学大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身份证号: 所在学校及学院: 班级及专业: 学号: E-mail: 目录 引言 第一章: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4.个人性格 2.职业兴趣 5.职业价值观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6.胜任能力 自我分析小节 第二章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2.学校环境分析 3.社会环境分析 4.职业环境分析 第三章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1.职业目标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第四章具体实行计划 第五章评估调整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前言 当今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规划变得越发重要,对于企业,它们是如何选择人才,关于自己,如何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变得成功变得有意义,职业生涯规划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即将跨入社会,即将面对激烈的职业竞争,我们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如何才能在社会里生存下去职业生涯规划将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有了规划,才有方向。 第一章认识自我 基本情况

就读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学院:金融学院 就读专业:金融学 预计学历:研究生 个人爱好 我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大学生,平时会在空闲的时间里弹弹琴,在弹琴的过程中可以消除我的负面情绪,修身养性,我喜欢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音乐里,激情也好,乐观也好,我总是在寻找积极的情绪投入到音乐中。 我还喜欢读书,读一些向上的书籍,读书就是完善自己的过程。我很喜欢想东西,比如走在路上我就会思考,无论是数学还是文学,我都会想一想,尝试着找到自己的想法进而帮助自己理解一些知识。 当然我不是一个死板的人,我还喜欢打篮球,在打篮球的过程中,我会努力为球队做贡献,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动作,不论是传球还是自己进攻,我都会果断的做出选择。旅行也是我的爱好,到处走走,见不同的事,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迅速的适应环境。 职业爱好:金融方向的职业,以及有挑战性有激情的职业。 在我自己对自己的爱好进行了大体认识后,通过一个测试来进行一个自我的评估 性格类型: 根据北森朗图职业规划测评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我是属于公关型性格---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

怪诞行为学读书心得

怪诞行为学读书心得 怪诞行为学读书心得 怪诞行为学读书心得1 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你真的会失控?一时冲动就没道理可言?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怪诞行为学》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改变。 这是一本能让你恍然大悟的书,用行为经济学家的另类视角看世界,从此你看待生活的眼光会全然不同。 读书笔记作者简介: 韩志英新东方国内外考试部管理培训生 前几天看了一本《怪诞行为学》,书本中的很多理论和道理解决了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比方说书中讲到的为啥我们有时候下决心去减肥,但是一看到有好吃的甜点送过来就忍不住了呢?为什么有时候去购物,计划的只买一件衣服,但是去了之后发现买回来很多原本不需要的东西?为什么花50美元的阿司匹林比5美分买的阿司匹林见效更快?等等这些问题,可能之前我们没有思考过原因,不过这本书告诉了我们why. 书中提到了黑珍珠的例子,先开始不为人知,后来和那些珍贵的红宝石,绿宝石相衬下显得熠熠生辉,一下提升了黑珍珠的价值。还有让当红的明星佩戴黑珍珠,就会提升出黑珍珠的价值,这也是一种

明星效应,这也就是很多营销广告,先期打入市场时要和当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品挂高,从而制造噱头,吸引消费者。这个时代每天都会有很多新产品产生,不怕人们去评论,只怕人们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的存在。所以进入市场的第一步就是要吸引消费者。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就是要让客户渴望做一件事,只需要让做这件事的机会变得难以获得即可。当我们想进入学校办一场讲座的时候,如果不需要花费成本就可以直接听课,那么去的人会很少。而如果采取微信抢票的方式,或者是花费一定的成本去才能获得票,就会有很多人宁愿花费个多小时排队得到这张票。这就是运用了这个理论,让得到票的机会变得难以获得,就会让你渴望做这件事。对于我们而言,办讲座就是想吸引更多的学生去看,只有让学生觉得这个票是不容易获得的,他们才会珍惜这个机会。 另外一个理论讲的是价格魔力,为什么同样的阿司匹林我们会认为50美分的比5美分的效果更好?说明了我们心里的预期结果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信念和预期不但会影响人们对于视觉、味觉和其他感官现象的认识,还会让人们发现预期能够改变他们的主观甚至客观体验,从而对他们有所影响,有时这种影响非常巨大。在医药方面,我们发现一分钱,一分货,你付多少钱,就有多大疗效,价格能够改变体验。如果我们看到半价商品,本能地会断定它的质量比全价的差,事实上是我们把它看得差了,它也真的就差了。 关于拖沓的恶习以及自我控制。看了这一部分,我明白了原来拖沓的习惯是很多原因造成的,很多人也一直受着这个因素的影响,所

金融的逻辑读书心得

《金融的逻辑》读书心得 《金融的逻辑》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时刻关注社会转型问题,并籍此审视中国社会的传统与未来。陈志武先生在序言中从自身经历出发,说明了从“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看待金融的重要性。以这样社会化的角度,他得出了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一观点,这是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新的认识,这能够解释当今中国很多经济问题发生的逻辑,比如说,为什么市场愿意付给投行如此高的佣金,为什么像百度、腾讯、无锡尚德这样的公司,市值都是几十亿美元,不仅远高于其实际投入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而且比那些投资花费巨大的武钢、一汽、二汽等,更值钱等等社会热点问题。而在后面的众章节中,提到的为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这个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 人类发展的历史总是向着民主,自由的方向发展。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每一次改革的背后都是个人渴望平等,自由,民主,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就是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陈志武先生在书中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美国建国以及几百年来的迅猛发展,从实际揭示了民间富有是自由、民主、法治的基础,也才能实现社会整体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从立国之初,就要靠金融和债务市场,逼着政府求助于金融债券、求助于民间税赋,国债的存在与交易给市场提供了评估政府政策与制度优劣的具体工具,于是自由民主从这片土地上孕育,现代民主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盛放。而对照中

国的历史,我们常常会说国力强盛,但却并未说到百姓拥有的财富多,看似强盛,却没有把经济发展的成果让每个人切实享受到,国库钱越多、朝廷银库越满,皇帝肯定能专制,而且也会更专制,国富民穷必然迫使老百姓为了生存而求着政府,饭碗都控制在政府手里。 想到当今中国的现状,陈先生提出了中国的民主法治,国有资产应该被民有化、以平等分配的形式分回给全国公民,而不是利用金融危机强化国家对各种财产和资源的所有权。我想当今国家的许多举措也正是向着这一方向迈进,政府简政放权,从政治的角度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从经济的角度,国企股份制改革,让市场去调节经济的发展,优化配置资源,让人们的钱包鼓起来。而民富是自由、民主与法治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催生民主法治发展的格局,人们的话语权得到重视,切实的利益得到保障,政府受到人民的监管,政治更加清明。在这样良性循环的模式中,中国政府可能要进一步弱化自己的权利,逐渐过渡为适合经济发展的“小政府”。 金融市场的作用之大,每个身处于环境中的我们都切实感受到了。享受到它的好处的同时,也要防范风险的产生,它是一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历史产物。沉下心来,认真对待它,将它放在规范的笼子里,让它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工具。

读书心得体会《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3822645.html,)/心得体会范文/读书心得体会《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在读完《管理行为》后我做了《管理行为》读书笔记来充实我的生活,提高自身能力。 《管理行为》作者简介:西蒙是管理学界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他的理论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之一。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研究大部分基于西蒙的思想。 他的贡献在于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管理行为》是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主要内容: (1)决策制定和管理型组织;(2)决策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3)管理行为中的理性;(4)组织的均衡;(5)权威的角色;(6)沟通;(7)

效率准则忠诚与组织认同;(8)组织的剖析初读此书,觉得内容很多而且有些理论不是很好理解,但是作者都能用很生动的例子解释其中的道理,所以读完此书让我大概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对于决策的分析,那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决策是本书所论述的中心内容,在前言中西蒙就有说“决策与管理几乎是同义的”“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的词汇必须从人类抉择的逻辑学和心理学中导出”可见一开始西蒙就定下了全书的基调即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在管理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其实很好理解,管理者的一个决策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例如:60年代福特汽车的经理爱奥酷卡认为公司新车的发展方向要进军青年人市场,因此设计符合美国年轻人的风格,从而使公司大获成功。而与之相反的是最近的日本丰田公司大量召回问题汽车严重亏损的案例,是因为之前其经理过度的成本控制决策,虽然前期使公司获利,但是为车子质量问题埋下了严重隐患,导致现在问题爆发。因此可见决策的重要性。 那么究竟如何作决策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呢?《管理行为》中提到了很多,我对于其中三个方面很认同而且很受启发。 首先是作者提到了有限理性这个观点,对此,西蒙的研究中有一个著名的“蚂蚁”比喻:一只蚂蚁在海边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块的沙滩上爬行,蚂蚁爬行所留下的曲曲折折的轨迹,绝不表示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 《怪诞行为学》读后感 人总是以为自己是理性的,却往往在不经意间为自己的不理性买单。 有时候我们想买一件商品,发现有三种不同的价位可供我们选择,一种低档位的,一种中档位的,另外一种非常高档位的。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选择中档位的。 这就是商家的陷阱,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让我们选择中档位的,高档位的只是用来诱惑我们的。 精致的餐具、优美的环境会让我们觉得食物更美味了;漂亮的衣服、精致的包包也会让我们觉得更加美丽自信;我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非常聪明可爱的;如果我们预先听到过对一件事物的评论,我们就会在面对它的时候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也叫锚定。 作者丹·瑞斯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理性的。在日常生活中是这样,在经济行为中也是这样。 我们愿意为了10美元的东西能省5美元而花费精力,但不愿意为1000美元的东西省5美元而费劲; 大多数的人都有拖沓的恶习,给他一个底线,或者外部的声音作为控制,就能很好的改善;

幸福感并不是和自己的薪资有关,而是和周围人的薪资有关。如何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就要改变自己的比较系统,不要攀比; 在不涉及金钱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作弊;也许你不会拿办公室里的一角钱,但你觉得拿一支铅笔是没有影响的。 读这本书让我对自身以及人性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恨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认知都会陷入自己的锚定范围内,容易被困在问题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思考这件事情,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对它的判断,我们应该怎样做取舍,应该以什么为重心,我们的目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什么是可以被砍掉的? 我想,人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在明晰的规划中,找准自己的目标,拒绝拖延,拒绝其他枝枝杈杈的干扰选择,一次次反省和复盘自己的错误,从而能够找到正确的路坚定地走向自己的目标!

小额信贷读书心得

《小额信贷》读后感 小额信贷是一种以城乡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规模的金融服务方式,旨在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七亿人提供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小额信贷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兴盛于80年代。而小额信贷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穷人具有资金需求、正规金融机构与穷人之间供需差异大以及政府贴息及民间捐赠效果不理想。小额贷款最大的不同在于不需要提供任何的抵押和质押品,大大降低了贷款门槛,扩大了受众范围。小额信贷的特点:1、以低收入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实行小额短期贷款和分期还款制度,以市场经济作为基本的运行环境,要求贷款利率和其他收费至少能够冲抵机构的资金成本和管理费支出,从制度上消除了贴息贷款的各种弊端。2、小额信贷在设计方面兼有非正规信贷方式和正规信贷方式的优点,如通过家里与用户的紧密关系、确定方便的交易时间和地点、参与性的监测等方式,增强用户的信任感,降低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另一方面又具有正规金融机构管理规范性和严密性的有点,是指通过精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在不需要担保的条件下,为低收入者提供信贷服务,同时减少非正规信贷的高风险。3、贷款项目的选择、发放、回收等活动完全在公开状态下进行,鼓励和组织低收入者参与信贷项目的选择、管理、监督和实施的全过程。重视对低收入者的储蓄动员和组织,把对低收入者进行技术培训和支持视为实现目标的内在要求。4、与正规金融机构建立必要的联系。

目前,小额信贷中最为常见的两类客户群为工薪人群和小微企业主。他们的典型特征就是资产很“轻”,很难从既有的金融体系中获得信贷资金支持。一般需要的贷款额度也不高,大都集中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之间。在信贷的需求方面主要存在着:1、不确定性高,主要表现在资金需求的不确定;2、资金需求具有短、晓、频、急的特点;3、贷款方式偏向于信用贷款;4、对于小微企业主来说,他们能承担比较高的利率等特征。对客户资质的审核也是小额信贷机构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之一。贷款风险管理主要分为贷前风险管理和贷后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主要通过专家方法,最常见的和最具代表性的是5C评价法,即从借款人的品德、经营能力、资本。资产抵押、经济环境5个层面来进行贷前风险管理。而这些层面的调查分析是为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 通过对《小额信贷》的学习,让我明白中国小额信贷的发展任重道远。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额信贷之花将盛开在中国的广阔田野。

《怪诞行为学4》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怪诞行为学4》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怪诞行为学4》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我撒谎的N个理由——《怪诞行为学4》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最近读了《怪诞行为学》的第四册,名为“诚实的真相”,整本书通过一些实验探究了导致人们不诚实的原因以及如何克制和限制不诚实行为,这本书也解答了我的几个问题: Q1:主导欺骗的动因是什么? 1)人们通常认为欺骗方式的三要素是:从罪行的获利、被抓住的可能性、被抓后可预料的惩罚,但实际上引发欺骗的本质是某人的经验系数,即欺骗行为是否会伤害个人的诚实形象; 2)经验系数是如何影响犯罪几率的:私欲合理化能力增强(这件事对我是非常有利且合理的),会导致经验系数增加,进而导致犯罪的几率也会增加。 Q2:为什么锁防不住小偷,却还是要锁呢?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每当忘记密码时都会悔恨不已——为什么要设置这么负责的密码,最终只是把自己锁住了,那么既然锁不住小偷,还有锁/密码有何用呢? 实际上锁/密码起到的是监督作用,防的是小人,这些小人大多数时候诚实,但有可能会因为未上锁而偷窃的人,所以还是乖乖上锁/密码。

Q3:为什么有些签名位置在表头、有些在表尾呢?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注意到签名位置不同对于诚信行为的影响,比如说托福考试确认时的前面位置是在整张表的前面的、尽管生活中更多的签名位置在表尾;本书也设计了实验对签名位置与诚实行为的关联进行了探究。 简单来说,表头签名起到的是到的提醒作用,而在表尾则是确认信息。 Q4:为什么减了一天肥,到了晚上就想吃夜宵呢? 1)自我耗竭理论:抵制诱惑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精力,自我耗竭会使得我们的部分理性和道德感降低。 2)一整天的工作让人疲惫,所以到了晚上更容易屈从于个人欲望,意志力降低、控制欲望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最终导致我们的诚信水平下降。 Q5:为什么说没有人能抵挡住所有诱惑呢?那么要如何对诱惑进行抵制呢? 1)每天控制冲动的简单行为却削弱了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耗竭理论),因此我们更容易受到诱惑的影响; 2)这里有两种抵制诱惑的方法: 方法一:理性自我放纵 当面对诱惑时,理性的人有时也应该屈从诱惑; 因为理性的人这样做就可以使自己的精神不至于有太多消耗,能对将来的诱惑保持足够的意志力。

《区块链》读书心得

《区块链》读书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区块链》内容简介及读书心得 一本深入浅出,科学严谨的区块链专业著作,火币技术副总裁、国内领先的区块链查询及数据服务平台“”创始人张健倾情奉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清华金融评论》主编廖理推荐。 文明向前发展,有些成果的出现乃是必然。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接踵而至。现在,区块链来了。从极客的创造到风投的宠儿,从比特币的“野蛮生长”到金融机构的争先恐后——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它为何产生解决了什么问题自身将如何发展区块链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应许它将创造什么又将重塑什么这是一本高屋建瓴的书,你将从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听到历史轰轰向前的车轮声。 区块链技术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区块链技术投以了极大的热情,很多人也听说了这个概念,但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你想把这个概念讲清楚,它并不是说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它有很深的背景,有很深的渊源,而且它还有出现的必然逻辑,还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未来。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做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工作,但是这个普及工作毕竟面很窄,我希望有一个很公开的书籍,本书从各个方面全面地介绍区块链这项技术,从它的起源、发展、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它的未来,就是从方方面面去介绍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市面上缺少这样一个东西。 内容解密如下: 解密一: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是价值互联网 区块链技术构建的价值互联网将深刻改变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改变我们的生活。什么叫价值互联网呢我们现在面对的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讲,其实它是一个信息复制的互联网,或者说信息传递传播的一个互联网,但是这个信息传递是不包含所有权的,或者说它不关心信息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这个信息本身它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复制,所以你发现互联网诞生以来,有些行业就受到了冲击,比如唱片业。 解密二:货币仅仅是区块链要解决的很小部分 因为货币本身是一种比较纯粹的价值形式,也就是它本身可能并不需要有价值,但是它可以交换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如果我们去探究这其中的道理,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比特币的创始人在创建比特币的时候,他发现并没有比特币可以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所以他必须要构建这样一个基础设施。他想做这样一个电子货币,但是市面上并没有可以点对点传输价值,并不依赖第三方的基础设施,于是他就构建了一个分布式账本,或者叫P2P的,去中心化的记帐系统。区块链解决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货币只是其中的一个,它的地位当然是比较核心的,但是远远不止于货币。

《管理行为》读后感

读西蒙著《管理行为》有感 周冰彦 201500640245 如导言所说,本书是为组织观察者与组织设计者而撰写,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组织环境中度过的,我们也都是组织观察者,因此本书适合所有人阅读。作者西蒙时管理学界内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的有限理性理论在书中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第四版对每个章节都做了较为细致的评论与延伸,作者所处的年代已经变迁,放在这个新的时代仍然适用但需要与新的发展所结合。通过阅读本书,我对管理行为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已经不是仅仅在表面上对待管理学模棱两可了。 由于学习管理学仍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对作者的观点提出个人意见和深刻 的想法,本报告对大致内容进行浅层的概括并挑选出个别对我印象深刻的部分进行自我提问与解释。 管理理论既包含决策,又包含执行,所有的行为都是有意无意选择的结果,在管理中的行为必须有目的,有价值。出现两种定义:导向最终目标选择的决策为 “价值判断”;包含最终目标实现的决策为“事实判断”。这两个定义从第一章出现,而在以后几乎每一章都提到,也是整本书让我感到比较困惑的两个名词,在管理学中地位可想而知。决策无法实现所有的目标,因此需要权衡并寻找一个共同衡量尺度。管理行为这个复杂的过程因而需要组织力量来完成团队任务,这就要求组织的协调,专门技术,职责等来完善效率。影响组织人员行为,有一软一 硬两种方式,作者在拓展中总结出权威、组织忠诚、效率准则、建议和信息、培训几个方面如何影响组织成员的决策。 作者在对某些公认的管理原则上作出了矛盾分析。1.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并不 能靠泛泛追求而实现效率的提高,高度专业化、职能化在官僚体制中较为典型, 每个员工只负责自己擅长的一项特定工作,超出公认专业范围的工作无法胜任,然而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呆在自己的职位上,当其任期过久而升职时,

怪诞行为学读书心得

怪诞行为学读书心得 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你真的会失控?一时冲动就没道理可言?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怪诞行为学》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又该如何改变。 这是一本能让你恍然大悟的书,用行为经济学家的另类视角看世界,从此你看待生活的眼光会全然不同。 读书笔记作者简介: 韩志英 ___国内外考试部管理培训生 前几天看了一本《怪诞行为学》,书本中的很多理论和道理解决了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比方说书中讲到的为啥我们有时候下决心去减肥,但是一看到有好吃的甜点送过来就忍不住了呢?为什么有时候去购物,计划的只买一件衣服,但是去了之后发现买回来很多原本不需要的东西?为什么花50美元的阿司匹林比5美分买的阿司匹林见效更快?等等这些问题,可能之前我们没有思考过原因,不过这本书告诉了我们why. 书中提到了黑珍珠的例子,先开始不为人知,后来和那些珍贵的红宝石,绿宝石相衬下显得熠熠生辉,一下提升了黑珍珠的价值。

还有让当红的明星佩戴黑珍珠,就会提升出黑珍珠的价值,这也是一种明星效应,这也就是很多营销广告,先期打入市场时要和当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品挂高,从而制造噱头,吸引消费者。这个时代每天都会有很多新产品产生,不怕人们去评论,只怕人们都不知道有这个东西的存在。所以进入市场的第一步就是要吸引消费者。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就是要让客户渴望做一件事,只需要让做这件事的机会变得难以获得即可。当我们想进入学校办一场讲座的时候,如果不需要花费成本就可以直接听课,那么去的人会很少。而如果采取微信抢票的方式,或者是花费一定的成本去才能获得票,就会有很多人宁愿花费个多小时排队得到这张票。这就是运用了这个理论,让得到票的机会变得难以获得,就会让你渴望做这件事。对于我们而言,办讲座就是想吸引更多的学生去看,只有让学生觉得这个票是不容易获得的,他们才会珍惜这个机会。 另外一个理论讲的是价格魔力,为什么同样的阿司匹林我们会认为50美分的比5美分的效果更好?说明了我们心里的预期结果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信念和预期不但会影响人们对于视觉、味觉和其他感官现象的认识,还会让人们发现预期能够改变他们的主观甚至客观体验,从而对他们有所影响,有时这种影响非常巨大。在医药方面,我们发现一分钱,一分货,你付多少钱,就有多大疗效,价格能够改变体验。如果我们看到半价商品,本能地会断定它

金融的读书笔记

金融的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金融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一起来看看吧! 篇1:金融的读书笔记近日读完了罗伯特.席勒教授的金融和好的社会又有些对于金融新的认识,其中有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首先此书从结构上来看,这本书被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事在金融这个体系下各个职业对于其的作用性,其中包括银行家,股票经纪人,法律金融顾问甚至是我们金融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乍看之下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个不同的职业构造出了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第二部分更是席勒教授对于金融这个体系的全面剖析与对于未来金融发展对于我们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而对我个人来说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是一下几方面:第一,自从xx年次贷危机之后所有的底层的老百姓把所有的矛头指向了金融街甚至有出现过解散现有金融体系的声音出现,也有占领华尔街这样的行动。但是我们是否仔细想过这真的全是金融或者金融从业人员的错误吗?金融产品真的是一无是处吗?我们的金融从业人员真的全都是写无比丑恶的人吗? 其实不然任何东西都是有其两面性的,就如原子技术一

样,它能够给人提供最高效和清洁的能源的同时,可以制造足以毁灭地球的武器。所以说一味的认为金融是一无是处的这种观点是带有极度主观意愿和愤怒在其中的。话句话来说,这种观点是具有很强的偏导性的。不可否认,不管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来自于金融这个体系,但是从深层次来看危机的本身来说都是一些大胆的金融创新。以美国次贷危机来举例,银行向普通民众贷款使其能够购买住房,然后以住房合同打包出售给债券机构,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以债券的形式向公众出售。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个产品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样电子产品。而这种复杂的程序恰恰是为了躲避现有法律规范,走入法律的灰色地带。但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只是我们的监管机构没有办法及时的制定相关的规则来规范这个市场,如同一列21世纪的快速列车行驶在18,19世纪的铁轨上一样。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车毁人亡,与其说这是金融体系的问题不如说是我们人性的弱点(当然金融界应该承担相当大的责任),而这种弱点体现在一般民众身上就是坚信房价是永远不会下跌的这个神话上的。正是这个神话让当时的美国民众极度的乐观,使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贷款购买他们无法承受的信贷,但如同人类的历史跌宕起伏一般,房价本身也有这种性质,而民众的乐观助长了泡沫的形成,最终这个可以匹敌1929年大萧条的危机出现了!而

金融学读书笔记

付初222008121 财务管理—2班 金融学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下一轮全球金融》 书籍简介: 作者马丁·沃尔夫,英国《金融时报》副总编辑和首席经济评论员,英语诺丁汉汉大学经济学教授。本书《下一轮全球金融》主要内容是关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前的全球金融动态,数据分析主要从2000年到2007年。与此同时马丁·沃尔夫也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走向,特别是金融体系改革建立全球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与期许。正如中文译本上的副标题一样,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必读书”,因为对过去的分析总结影响未来的决策与走向。 全书共分为八章,标题分别是经验与教训:金融危机之后;金融自由化:陷阱?还是谈坦途;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从危机到失衡;暴风雨前的寂静;走向调整和国内改革;走向全球改革;走向更稳定的世界。 上世纪末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及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国家,从经常账户赤字变为经常账户盈余,富余的资本开始流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而改变了80、9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主要债务人的经济格局。这是本书中主要观点——储蓄过剩和货币过剩造成经济失衡,产生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前提和事实基础。文中作者提到全球储蓄过剩即“世界其他地方储蓄大大超过投资,也可以说是世界与美国的分离”,全球储蓄过剩数量已经达到除美国之外世界其他地方储蓄总额的1/6,其结果就是造成实际利率下降的趋势,这也导致美国必须承受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实际利率偏低的事实表明美国没有将赤字引向投资而是转向消费领域。总结货币过剩的含义即为“世界上的储蓄者都是被动的受害者,挥霍的美国人是失衡的代理人,而美联储并非一个英雄的角色。” 本书关注了由于宏观经济力量特别是全球储蓄泛滥与其相关的国际收支失衡而导致的压力,分析研究了货币政策背后的含义并检视了相关力量对于国内债务特别是美国居民债务所造成的影响。在书中最后两章中作者强调了全球金融改革的重要性。全球的金融需要以国家内部金融的健康发展为有力保障,对如何将闲置资金正确的引入需要投资的发展中国家而不引起该国的金融动荡并尽量避免风险,书中都做了有意义的论述。同时涉及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IMF的体制改革及选举权的重新分配及非正式集团的改革,包括G7和G20集团。 在这本书中,作者没有从微观层面具体介绍对金融危机的形成,而是从宏观角度告诉我们是否能对盈余资本进行合理利用是金融发展健康持续与否的关键。 就全书的写作风是严谨的,作者不是一味回答问题而是更多的提出问题,全书围绕作者是否预见到了规模如此之大的危机?本书对于各种想象的分析是否有用?本书的政策建议是否还使用?这些分析对于中国的读者和政策制定这什么用?这四个问题做了论述,也不断的让我在阅读的时候积极思考。下面就是我对于书中内容及观点的一些理解,同时间接或直接的回答上述问题。 读后感: 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对全书内容的预计是对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的解读,但是继续下去发现该书主要是在宏观层面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做了分析。金融危机不是最近的新产物,它与经济的发展是伴生的,而且每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不是空穴来风,都与之前的全球经济发展,政府的财政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本书就将重点放在了次贷危机发生的前十年,即1998年至2007年,对这段时间内全球不同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做了总结,包括不同经济体的发展走向和未来规划。 因为金融危机发生最频繁的时间正是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十年,许多人,包括许多经

西蒙管理行为读书笔记

目录 一、作者的介绍............................................2 二、《管理行为》的内容.....................................2 三、《管理行为》对我国行政决策的启示 .......................3

一、作者的介绍 赫伯特·西蒙,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济组织决策管理大师,第十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他倡导的决策理论,是以社会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内容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被授于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管理行为》的内容 在管理理论众多的探索者中,有幸享有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大奖的人只有《管理行为》一书的作者西蒙。一本管理学的书怎么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呢?这是我拿到《管理行为》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疑问,在阅读本书之后我觉得西蒙的《管理行为》一书的内容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是“有限度的理性”和“令人满意的准则”;其次是决策过程理论。西蒙提出,现实生活中个人和组织的决策需要一定程度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都是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的。理想中的完全理性会导致人们寻求决策的最优解。而现实生活中的有限理性则导致人们寻求满意解。西蒙将组织内部的活动分为经常性和非经常性两类,前者的决策为程序化决策,后者的决策为非程序化决策,所有的程序化决策过程都可以概括为:界定问题;明确目标寻找为达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比较并评价这些方案;做出决策;在执行决策中进行检查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的目标。 西蒙认为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而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选择过程。决策包含两个因素:事实因素和价值因素,这连个因素包含于所有的具体的决策中。这一特点决定了,决策是对实现特定目标而言的,管理的任务要关注的是特定目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笔记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维理解世界》 读书笔记 作者信息 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学而时嘻之”博主 Part One反常识思维 “反常识”思维 芦山地震中人们批评媒体报道过于煽情,其实煽情可以获得更多的捐款。 2007年的一个实验,在实验调查结束后给每位受试者5美元作为报酬,并且附有一封呼吁给非洲儿童捐款的募捐信。这个信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一串统计数据,第二个是一个小女孩贫穷的故事。事实证明,第二个版本能收到更多的捐款。 “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斯大林 因此,人们相对于数字,对故事更感兴趣 【想到说服别人,光列举一大串的数字是没有用的,不妨试试故事说服】 1

Tradeoff:取舍思维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复杂,好的东西虽然多,但却不能全部都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Tradeoff——清楚利弊——妥协! 计划生育——不美,灭绝人性——但人口暴涨才是灾难 【妥协才是智慧,直直冲,同无头苍蝇有什么区别,就像有些人喜欢争那一口气。一口气有什么用?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点包容。】 Tradeoff——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 伦敦奥运会组织者给运动员准备了15万个安全套,竟在开幕仅仅五天之内用光,梁文道、蒋方舟、阎连科三位评论。梁:我从来都是公开支持性产业和性工作者。蒋:拥有优秀基因就会花心。阎:中意认为以毒攻毒,性可能也是一个疏通渠道。然而,五天15万个就是每天6次的水平,真相就是被拿去当纪念品! 【魏老师讲过:“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而且不要只看到表象就肆意评论,不懂,就别说,说了就错!】 别想说服我! 《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蒙洛迪诺 2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绝不仅是金融学的一些知识和理论,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是如何通过生动的事例得以体现的,可以学习如何方便、高效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如何利用工具对五花八门的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金融学思维,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来认识和剖析我们周围的世界。其次,这本教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加深了我们对实际金融体系的了解。米什金教授长期供职于美联储,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和运作机制了如指掌,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国金融风情画卷的同时,米什金教授还对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米什金教授在最近几版中特别增加了对中国情况的介绍,其中有些内容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却能够启发我们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 1、导言 ●金融市场:资金从拥有闲置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财务 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所有金融机构都受到政府严格监管。 2、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将资金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家庭、公司和政府那里,引导至因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经济主体那里。 金融中介机构种类有商业银行、契约性储蓄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和退休基金等;投资中介公司如投资银行、财务公司、共同基金等。 3、货币是在商品、劳务支付和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与收入和财富是有区别的。 4、债务市场:利率、利率行为、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经济中最受关注的变量之一 利率的市场均衡:人们愿意购买债券的数量和人们愿意出售债券的数量相等,此时债券价格成为均衡价格或市场出清价格,对应该价格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或市场出清利率。由于存在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市场总是趋于均衡状态。 ●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无法或不愿意履行承诺的利息支 付或本金偿付;无违约风险债券是指国债这种没有违约风险的债券;风险溢价是指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的债券之间的利差。 ●利率的期限结构:到期期限是影响债券利率的另外一个因素。风险结构相同, 期限不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一条线,即为收益率曲线,三种理论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和流动性溢价理论。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读书心得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读书心得 在我们学校师堂明老师的推荐下,我在寒假去图书馆买了《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原书第2版)这一本书进行阅读。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原书第2版)是由美国的撒普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这本书思路清晰,利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模型。撒普想告诉我们的交易原则,如果能被严格遵守,那么大量的投资者、交易者都会从中获的益处,这应该是一部有洞察力的投资参考作品。书作者是国际公认的交易心理学方面排名第一的大师,拥有15年的交易商和投资顾问经历,曾经与世界上一些顶级的交易商和投资者一起工作,并且完成了对各种类型的交易商和投资者的上千种心理评价。 一、证券交易领域最佳著作之一 范 K.撒普博士是国际上公认的交易心理学方面排名第一的大师。《通向财务自由之路》被认为是证券交易领域三本最佳书之一。《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对于交易者和投资者,都十分有用。 《通向财务自由之路》指出,无论是交易者还是投资者,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和目标的方法,摆正心态,这样才会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该书要达到的两个目标是:帮助你找到圣杯的秘密;帮助你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成功的交易系统。 二、圣杯的秘密 交易者或投资者都在寻找圣杯。圣杯系统是一个能完美地追随市场以及总是正确的神秘的交易系统,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没有损失。事实上,这样的系统是不存在的。 成功的投资需要内在控制甚于其他,这是通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成功交易的关键要素是自我控制。圣杯的真正含义在于它告诉你秘密就在你自身。 交易有三个组成元素:心理状态、资金管理和系统开发。范 K.撒普博士认为心理状态是最重要的(大概占60%),其次是资金管理/头寸确定(大概占30%),而系统开发是最不重要的(只占约10%)。 三、条条大路通罗马 开发出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必须选择一个有效的理念。该书在考察了各种交易实战之后,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长期趋势跟踪、基本面分析、价值投资、波段交易、价差交易、套利、周期等等。 范 K.撒普博士认为,这些理念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有效(或更有价值),对任何一个理念也不会表达任何个人倾向;只要你有一个期望收益为正的系统,你就可以利用任何理念进行交易。 关于趋势跟踪,我个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大多数市场在大部分时间里是没有趋势的,可能只有在15%-25%的时间里是有趋势的。这让我想起了《股票作手回忆录》主人公Livermore的一个交易策略,当市场犹疑不决或是上下振荡的时候,他总是呆在场外。该书反复提到的涉及基本面分析的两个系统是:欧奈尔的CANSLIM系统和巴菲特的公司模型。 四、交易系统应当适合大环境 范 K.撒普博士认为把大环境的评估作为系统开发的一部分是至关重要的。适合大环境的几个互不相关的系统有可能构成一个非常不错的交易计划,如果大环境有所改变,应该多开发几个系统来使用。该书第二版相对第一版,增加了整

《西方管理学名著导读》读书笔记

《西方工商管理学名著提要》读书笔记 一、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 丹尼尔·A·雷恩是美国管理学家和管理思想史学家,《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通过考察管理思想的背景、概念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描述管理思想从最初非正式的时代直到当今社会的演变。为此,本书概要地叙述了管理思想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并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趋势和活动,此外还说明了占主流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价值及体系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全书分为4大部分:早期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代;社会人时代;现代。 (一)早期管理思想 工业革命以前,人们通过有组织的努力设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使管理作为一种活动开始兴起,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形成产生了对军事、家庭、教会和国家的管理职能的狭隘的看法,文化的新生为工业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工厂制度和管理的问题,并且形成了两大派别:以欧文为代表的注重人的问题和以巴比奇、迪潘、蒙哥马利和尤尔的注重组织和方法。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工业革命是以普尔的承认人的问题和以麦卡勒姆、普尔的注重组织和方法为代表。内战后,工业开始发展,制度化管理的实行拉开了走向科学管理的序幕。 (二)科学管理时代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对系统化的关注日益增强,泰罗率先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巴思、库克、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埃墨等人提出要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工人个人情况的关注,并且这种理论在学术界、企业和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管理向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同时,法约尔和韦伯未被认可的工作也使得管理向管理和组织机构理论的方向发展。明斯特贝格的工业心理学,以及改善企业条件、福利运动推动了人事管理的发展,在社会学伦理和工业社会学的前身和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共同促进了管理学向行为研究和霍桑试验方向发展。 (三)社会人时代 在早期的行为科学家和修正主义者思想的基础下产生了霍桑试验和人际关系学说,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成员心理测试,团结力学,社会激励,参与领导等一系列理论的发展,使得管理学向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发展。 福利特的理论、霍桑试验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推动了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发展,揭示了把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融合在一起的重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