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浅析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浅析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浅析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浅析

收稿日期:2010-09-27

作者简介:

李映楠(1979-),女,湖北襄樊人,教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浅析

李映楠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基础部,武汉43006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高尚品格的形象描绘。教师对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得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要求都非常高,古人常用一句话

作为总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

就要向学生传授立身处世的道理,传授在社会生存发展的专业知识,解答学生对社会、人生等方面的疑惑。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学高身正。也正因此,教师职业也历来受人敬重。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既是对工业经济的继承,也是对工业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知识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对知识依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引导者的大学教师的使命也更艰巨更沉重,能否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认识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提高高校教师的责任感和综合素养,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自我提升的需要,也是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对教师的义务问题进行探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引起了关注,但对教师的义务进行法治化规范则始于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实施。

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对教师义务作了如下规定:(一)遵守宪法、

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

国主义、

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这些规定,是从法律的角度,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教育实际对教师应尽的义务作出的一般规定,这些规定适用于所有在中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当然也适用于高校教师,也是对高校教师基本义务的基本规定。

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实施,其对高校教师的义务问题也作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但高等教育法对高校教师的义务规定较为笼统,对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义务问题则论及更少,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对高校教师义务规定的欠缺也会影响到高校教师权利的实现问题,进而影响到高校教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根据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对教师义务的基本规定,汲取古今中外关于教师义务论述的精华,结合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要履行好对学生的义务,主要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大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结合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进行探析,引导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自律守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

校教师应该自觉地承担对学生的义务,为人师表。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义务中图分类号:G 4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

)31-0291-03J ia o Xu e S h iJ ia n Ya n J iu ☆教学实践研究☆

291

Th e o ry Re s e a rc h 学论

★★★★

问题。

(一)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关键表现为传道,使学生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爱因斯坦说过,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当前我国正经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双重转型,面临着双重转型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当然是会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但是挑战也同时阻碍人们对机遇的把握和运用。比如,当前我国很好地把握机遇,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用很短时间使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科技都发展迅速,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发达国家人民所享用的大部分现代化物质文明成果,我国大多数人民也都在普遍享用。但是精神文明却相对落后于物质文明发展的步伐,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没落思想在一定范围内有着较大影响,特别是青年一代在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方面有所滑坡,心理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的考验,贪图享乐、自私自利等现象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有所体现,未来一代包括新一代大学生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能力和进取精神让人普遍担忧。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教师身上的“传道”使命艰巨且沉重。

事非经过不知难,但是迎难而上才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是作为一个人的真正本性所在。我们还可以借鉴爱因斯坦的话给自己和学生以自勉: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是说靠着他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享受着社会赐予和尊重的同时,履行好高校教师应尽的义务,教导大学生德才兼备,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应该树立的正确观念。

20世纪初,日本师范教育改革家野口援太郎曾提出培养人格应该注意的“理想教师”的观念。他认为这种理想教师应当是:“眷恋自然,热爱人类,洞察自身与国家社稷中所处地位与应尽之职责,能领悟自身对全宇宙所应具备的崇高温文之情操,并且崇尚之、完善之。”[1]461这种观点对于当前高校教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告诉我们高校教师要履行传道义务,首先应该树立对国家、人民和学生的热爱之心,通过塑造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质来影响学生,通过自身积累的智慧来引导学生。

作为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首先也正在于竭尽所能把学生从来自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实现人的意义和价值。高校教师可以学习和运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所会聚的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与创造的知识和智慧的力量来告诫学生人生的意义,引领学生敢于和善于承担历史使命: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同时代和前代人的力量和智慧的创造与贡献,那么一个人也同样应该以自己的创造和贡献为他人及其后来人谋福祉。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正是这样才得以薪火相传。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理应承担起这样的使命。高校教师也有义务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引导我们的大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方能御侮,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不甘心也有义务奋发图强使未来祖国避免重蹈覆辙,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的核心在于“授业”,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知识需求

一个没有基本知识素养和技能的人,是很难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应该在提升自我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各项能力。

高校教师的义务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把它们贡献给大学生的培育和成长。也就是说,高校教师要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凭责任心和良心兢兢业业地工作,意识到自己对人民、对国家的未来、对社会主义应尽的职责,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各项能力。

其一,逐渐教会学生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教导他们从事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正当行为,即对国家、人民、社会,也对他们自己有益的行为。教师要教导学生追求真正重要的东西,按照社会发展进步所需要的奋斗拼搏精神、创造精神、求知精神、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社会公正的志向、慷慨善良的品质等属于人的内在必需的东西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而不是按诸如追名逐利、贪图安逸享乐、自私自利等妨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低级趣味的追求来引导和教育学生。

其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需要的是以崇高理想指引人类正确地生产和生活的人才。科学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各种诱惑和惰性,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发展自己,按照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规划自己的学习和人生。所以高校教师必须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等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对真理、道义、公正,对真善美的坚定信仰,努力实现学生知识和德行的内在统一。

其三,高校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人才,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引领社会文明飞跃进步,合作的能力则会把创新的能力发挥至极致,因为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才是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总是有限的,个人的创造能力的发挥也离不开众人对他的物质乃至精神方面的支持和帮扶。所以教师的义务之重要方面在于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与人协作的精神,以丰富的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教导学生以团队的力量来顺利有效地实现个体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三)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教导学生自律守法

高校教师应该时常教育自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包括未来社会的工作、生活中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追求高尚的伦理道德,实现做人的崇高价值和尊严,至少遵从社会的伦理底线。

大思想家康德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那就是在我之上的广袤星空和居我内心的道

292

(上接290页)这是较高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团体训练把具有同类问题的同学组织在一起,使他们认识到周围也有与自己情况相似的同学,发现自己并不孤单,这无形中增强了贫困大学生的归属感,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在团体心理训练的过程中,成员们面临同样的问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学习了许多新的经验和行为模式,从而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他们的自信。

2.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帮助贫困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团体心理训练结合埃利斯的ABC理论改变贫困大学生的不合理认知。ABC理论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他常借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2]122在团体心理训练中,通过自我探索的活动,引导团体成员进行讨论,帮助贫困大学生澄清人生观、世界观、分析不合理信念,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使他们正确认识贫困,树立正确的贫富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

3.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改善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过分看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团体心理训练为团体成员提供轻松、和谐、友好的良好氛围,使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是团体的一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进一步形成信任,在这种关系中,贫困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调整对他人的看法,相互取长补短,改善自己待人接物的能力,学习到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意识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

际隔阂,增强了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从而使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更强,人际关系更和谐。

4.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树立贫困大学生的团队意识

经济的贫困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艰辛,也限制了他们的活动空间和积极性,制约着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一部分贫困大学生仅仅用自己比较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弥补生活疲困带来的自卑,在动态中保持着自己脆弱的心理平衡,而对班级、学校的组织的校园活动漠不关心,焦虑自卑的心理使他们成为“边缘人”[5]。团体心理训练以“团体”作为活动的主体,使成员认识到自己在团体中的能力和价值,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多为集体做贡献,个人的利益才能得以实现。同时,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中,在别人的帮助和支持下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个人的自我社会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团体心理训练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树立更强烈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朱新力.高校双困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河南社会科

学,2009,(5):175-177.

[2]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蓝琼丽等.高校贫困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20-23.

[4]罗京滨,曾峥.大学团体心理辅导实操指南[M].广州:暨南大学

出版社,2009:168-169.

[5]杨建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2009:88.

德法则”。[2]51作为人的本性的至善追求,高校教师应该教导学生按照道德法则行事,做到无愧于心,追求内心的快乐和安宁。这种追求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成长进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是执着于名利的追求,而是以创造和奉献作为人生的追求,这样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的实现是有最大益处的。

但是,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特别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比改革开放前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现阶段人们的劳动主要还是一种谋生的活动,而不是自我实现的活动,马斯洛所研究的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在我国社会普遍还处于低层次阶段。考虑到现实,高校教师必须向学生倡导一种底线伦理的道德追求,这是在道德和法律规范层面最低层次的要求。

北大伦理学教师何怀宏的一些看法很具有启示意义:“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市场经济初始,价值多元化胚胎形成之际,我意识到,机遇、自由降临同时,底线伦理亦直面挑战。不杀人、不说谎、不欺诈、不奸淫、不偷盗,在市场经济下亟待重申。你可以做不到舍己为人,但你不能损人利己;你可以不是圣贤,但你应该认同道义和人道。你攀升不到道德最高境界,但道德最低下限必须坚守,那是人类最后屏障!”[3]道德和法治都是制约人们的言行促使社会进步的力量,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法治的时代,法治是知识经济时

代的重要特点。在法治社会中,作为高校教师还应当引导

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这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四)严格自律,为人师表应该成为高校教师最基本的

义务要求

高校教师对学生的义务在教育方面是复杂的,但是,

从根本上说还是在于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学生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会深刻影响学生的

思考和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学生的高校教师必

须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高校教师的高尚追求、渊博的学

识、勤勉的学习精神、宽容豁达的态度、善于与他人协调合

作的精神等都会影响学生的选择和行为。所以,高校教师

的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义务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引领青年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校教师

任重道远,一定要自觉履行教师职责,履行对学生的义务,

为教育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筑波大学教育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李彦春.守住人类最后屏障——

—底线伦理[J].科技文萃,2001.

(责任编辑/陈雅莉)

J ia o Xu e S h iJ ia n Ya n J iu

☆教学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姚丽)

293

招聘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招聘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解析〕C、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子 B、高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 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石 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 〔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5、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 B、班主任 C、级任导师 D、班委会 〔解析〕B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 6、对个别学生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 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 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 D、主要是对较差学生的教育工作 〔解析〕C、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解析〕D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8、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B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 B、学习期待

知识经济时代的 知识资本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资本管理 知识资本与世界城市建设 苏格兰知识资本中心创始主席Gordon McConnachie 世界城市的定义非常简单,即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全球尺度的领先城市。人们可以根据基础设施、知识和技能、生活方式等来界定这种领先性。创建世界城市需要一个整体框架与规划,也需要很好的执行和实施,这样才能确保基础设施、知识和技能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并高效使用。同时,建设一个现代的、充满商业气息和活力的世界城市,必须确保在这个城市当中,人们的生活是优越和优雅的。 在世界城市的创建中,知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人们需要获得知识,接受良好的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并最终使自己的努力获得结果和回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资本具有结构性,它包括知识产权,以及人们头脑中隐性的知识,不仅仅是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还有组织群体头脑中的知识。对知识资本进行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做事方式,它强调组织性、系统性,必须建立一个团队,同时要给人们授权。世界城市的建设是复杂的,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中生存也是复杂的,因此,我们必须依靠团队、

组织、系统的力量来应对这种复杂性。 中国在构建世界城市中,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发展是非常振奋人心的,但另一方面中国比传统的西方国家要面对更大压力和困难。因为,中国要在极短的发展时间中,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完成从一个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使自己的创新产品走上世界市场的舞台。那么,我们如何应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回答非常简单。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更深一层,要将知识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农业中有知识经济,工业制造业中有知识经济,同时创新技术方面也存在知识经济。知识应覆盖经济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准备好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当前面临的核心任务是对知识资本进行有效管理,即创造、提取并释放知识价值,采取一种全方面的方式发挥人们的智能、知识、技能。通过科学的规划与执行,有效地做事、高效地做事。当一个城市高效运行时,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容易、便捷。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看一看公司是如何运作和管理知识资本的,其中的一些方法可以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在一个以知识服务为基础的公司中,知识是一种结构性的资本。这种结构性资本,可以对它进行法律上的保护,成为知识产权。接下来,知识资本的价值表达也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把具有产权保护的知识产品与服务推向市场。换句话说,你必须创

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

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产业升级不断加快。二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产业升级,它不仅促进了生产和经济的迅猛增长,还使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创造了人类进步史上的空前繁荣。当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一场新的产业升级正在以比工业革命更快的速度发生,这就是知识经济的兴起。一场知识经济的风暴震撼着全球,人类文明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无论是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还是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在汹涌的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既有生机又潜伏着危机。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谁能够领先其他国家完成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谁就能成为竞争的强者。知识经济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一、知识经济概述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知识经济的内涵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略称。是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上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以传统工业为主要支柱,以大量消耗原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而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支柱,以知识资源为首要生产要素,是一种全新的基于高新技术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高新技术是指按联合国组织分类的八大类技术,主要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又称为软科学技术)等。 2、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相比,呈现以下的特征:(1)、知识经济以知识和信息为增长源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和信息被物化,使其成为软件、网络等产品并通过加工、传输、经营而为全球居民所消费。知识和信息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且其具有无限性,非消耗性,共享性,持续增长,回报递增的特点。 (2)、知识经济以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在工业经济中,以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汽车、钢铁、机械制造等为支柱产业。而在知识经济中,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撑整个经济的支柱产业。以美国为例,美国信息产业所创造的产值的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50%。 (3)、知识经济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广阔,仅以信息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光纤技术、网络、软件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领域全面领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发展知识知识都不可离开世界大市场而闭关锁国。 (4)、知识经济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体。工业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有形资产起决定的作用;而知识经济则时以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 (5)、知识经济以创新为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不创新就灭亡”,唯有全面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等,以及将这些创新互相结合,并形成持续创新机制,使技术与经济、教育、文化相结合,综合协调,一体化发展,才能嬴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在知识经济时期,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在知识经济时期,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的,生产要素与劳动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知识不创造价值,是通过劳动而成为商品价值的一部分。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重要核心内容。到现在,仍然没有更先进的价值理论来颠覆他。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产品只有附加了无差别人类劳动才能产生价值,资本,生产工具的消耗,都只能是转移,不产生新价值。就用马克思经济学也能完美解释知识经济。产品产生价值一共有3个或4个元素。原材料,工具,人类劳动(3元素论)。或者原材料,资本(管理或组织),工具,人类劳动(4元素论)。其实不论三元素,还是四元素,都可以归结为两元素,资本和劳动。因为前者都是可以用资本买来的。所以马克思理论讲,资本只有转移,没有增值,而增值并形成价值的,只能通过人类劳动附着在产品当中的那部分。 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 资本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一种运动,是一个历史范畴,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1)含义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结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 2)依据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力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剩余价值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可变资本,是它(劳动力)使得价值发生增值,而流动资本是一次性投入生产,并且一次全部收回其价值,比如原材料、劳动力、燃料等,而固定资本是逐渐转移,逐渐收回的,比如机器、产房、设备等。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企业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这就是说,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可

云南高校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

云南高校招聘试题 一、基本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_______,是________和__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____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______的指导下,通过______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和。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________等方面。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_______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______而生,又为_____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_____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二)选择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________。 A.工作关系 B.心理关系 C.道德关系 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________。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________。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________。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________。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三)判断题 1.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 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 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 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 (四)解释题 1.教师道德 2.教育机智 3.师生关系 (五)简答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大量能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展开,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办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必须根据现有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思路,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陈旧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管理一直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强调组织性、纪律性、服从性,要求学生个人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从人性角度站在学生立场上想问题,通常运用惩罚和道德灌输等管理方式,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想问题,较少强调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个性发展,很少真正在管理上听取学生的意见。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运用自己求学期间的管理理念来教育当今学生,而没有与最新的学生管理理论接轨。与管理理念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也相对陈旧,这些制度包括《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尽管各高校也普遍建立了诸如学生工作周例会制度、学习制度、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等,但基本都是针对学生本身和管理工作者的一些制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更没有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理想、信念等问题。 2.管理队伍缺乏良好的保障机制 首先,学生管理队伍在数量上远远不够,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但学生管理者的增长速度并没能跟上学生的增长速度。不仅如此,学生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有待商榷,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并

知识经济与中国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

知识经济与中国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 第一部分知识经济的理论沿革及知识经济特征 一、知识经济的理论沿革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数百年来广为传颂的名言在本世纪末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其经济学意义的不断发现和挖掘,宣告了一个新型经济时代的诞生。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明确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索罗的研究进一步发现,1909年到1949年的40年间,美国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翻了10倍,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占了 87.5%,而劳动和资本的贡献率只占了12.5%。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根据美国二战后至50年代末的产业结构变化规律,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他的“知识产业”包括:教育、研究开发、传播业、信息设备业、信息服务业。美国在1947~1958年期间,这些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递增,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2倍;到195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29%来自知识产业,约为1364亿美元;1959年,美国从事知识产业的劳动力已占全部劳动力的31.6%。 1980年,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已开始逐渐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大胆预言,人类经历了农业化浪潮、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浪潮--信息化浪潮也即将到来。1990年,他在《权力转移》一书中,

再一次预言:随着发达国家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的主宰力量将由金钱转向知识。他还对知识的含义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知识应当包括事实、原理、观念和能力。他的这些观点同现在的共识几乎完全一致。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了其成员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后,发表了《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并作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及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至此,知识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所引发的经济形态的变化,也同时引起各国政治家的广泛关注和理论家的深入研究,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术语的这个内涵定义,开始为世界经济学界所普遍认可。 美国总统克林顿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是“以创意为基础的”。美国专家认为,美国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因为随着以信息为先导的技术革命的创新,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会得以提高,失业率减少,企业利润增加,工资增多。另外,在1997年里,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7%,通胀因此减少5%,大大增强了美国经济的可持续性。 总之,自1996年国际经合组织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概念之后,在世界各国引起极大反响,各国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在不断加深。“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软经济”、“非物质经济”等各种说法不断被归入“知识经济”的范畴。尽管“知识经济”是一个外延广泛的、难以统一及准确定义的概念,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同当初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一样,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一次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挑战,因为国际社会和各

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序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地时代,是一个崭新地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给了我们赶超发达国家获得新一轮大发展地机会,但同时也给我们地政府、企业和政治家、企业家提出了严峻地挑战.我们如何在急速变化、不确定性、机遇与风险增加地环境中开拓创新,获取竞争优势?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地重要问题.世纪地国际竞争已经不单单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地竞争,而是企业网络、企业集群彼此之间地竞争,是产业与产业,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地竞争.竞争是为了获得比较优势,在我看来无论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或国家与国家自己竞争优势地差异,其内在地因素首先他们各自拥有地特殊地资源,各自拥有地知识地差异,而这种差异地背后恰恰是他们各自知识创新意识与能力地差异.导致这种差异存在地又是知识学习地方式方法地差异.我们现在提倡学习,提倡建立学习型组织,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能够适应世纪新时代,为了能够进行知识地创新,培养我们自己地核心竞争力,为了能够在世纪赢得竞争优势. 哈佛大学战略管理权威迈克尔·波特教授是世界著名地研究竞争优势地专家,他地成名作是研究企业竞争地《竞争优势》,之后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里提出著名地决定一国或一个地区是否有竞争优势地钻石体系模型;也是他最早对产业集群及其成功地关键因素做了开创性地研究;在他看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或地区地竞争优势地获得都有一些关键地因素在起作用.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地相互作用及

其中地人对这种相互作用地把握则是真正地核心,这在今天看来其实也就是所谓人们与组织地知识互动和知识学习.学习与知识创造,我以为是一个动态地过程,是一个可以把握多种复杂性和未知性地能动地或是自我组织地作用机制,正是因为这一种机制才成就了企业、产业或地区成功地独特性,赢得了持续地竞争优势. 知识来自于人类对未知地探索与人类地工作生活实践,会随着人们地生活实践不断积累和对未来地不断研究而不断地递增.学习知识是人类延续自己发展自己地最重要地途径,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地一种人类活动,今天地学习虽然在概念上与过去地学习一样,但在知识递增速度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以及环境地复杂性与快速变化性地今天,学习地内容、学习地方式、学习地对象、学习地时间与空间都要发生巨大地变化.我们学习地效果、学习地速度必须跟得上知识递增地速度和环境变化地复杂程度,才能不断创造新地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持续地竞争优势.为此我们需要创新学习地方式与学习地机制,新地学习地方式与学习地机制必须有益于有效地新知识获取和创造.对于中国实践者而言,我认为重要地不是如何呼喊“知识”与“学习”概念,而是如何真正有效地开展学习,进行知识地创新.开展新地学习运动,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知识管理是一种探索地过程,并不存在着一种放之四海皆准地成功模式可以套用,我们需要大胆地创造,需要大胆地探索. 彭江博士原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地学生,我做过他地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时地导师.他在淞南镇繁忙工作地同时不仅还完成了他地博

浅析知识经济时代

浅析知识经济时代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关于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个不争的事实,人们正在越来越多地揭示出其特征。但如何准确地认识知识经济的由来、定义、基本特征、内涵、理论意义、带来影响和变化等等一系列学术问题,仍然是难题。人们已能清晰地感到它的存在,但它何以存在,如何存在,存在何用仍然是人们所不能透悟的。本文的愿望就是要从现实和理论互动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做些有益的分析与思考。 一、知识经济的由来 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两个术语均诞生于80年代。原美国总统克林顿第一次使用了“知识经济(KnowledgeEconomy)”这种叫法。知识经济名称的提出,目前看到的最早的资料可以追溯到80年代。199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成立了一个知识科学研究所,在成立该所的建议上明确提出其背景就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在阐述知识科学研究所的使命时谈到,“知识始终对我们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过去50年里,其重要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即它将支配其它的

社会经济因素”。 进入9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概念的新涵义在于其更侧重于人。在关于全球知识革命,知识管理,知识工程,知识组织和知识经济等90年代的]合题中,可以看出对知识有别于信息的某些性质的重视。1993年9月北方电讯公司和美国阿斯彭研究所合作出版了一本研究报告集,标题为《知识经济:21世纪信息的性质》,其中收集了六篇论文。美国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经济》,作者泰帕斯考特(他被美国副总统戈尔称作“世界上领头的网络巨擘之一”讨论了一种“新经济”形态,虽然书名叫数字化经济,作者实际上提出了新经济的12个特征,其中列在首位的特征就是“知识经济”(作者在1997年做的报告中有时将第一特征改为“汇聚性”,知识经济列在第二位)。经合组织1996年关于知识经济的报告中最令人感兴趣的部分就是区分编码型知识和意会性知识,尤其是其中与人的智能活动有关的判断,经验,体会等难以言传、测度和计量的意会性知识。1997年4月欧盟高级专家组完成的一篇题为“建设为我们大家的欧洲信息社会”中,也有一节专门讨论要区分信息和知识,报告指出,“首要的是在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划分出清楚的界限,无序的数据并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等同于知识”,“信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阐述了知识经济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发展知识经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标签:知识经济;生产力水平;农业经济;科学技术;创新 1知识经济的概念、作用及发展 根据OECD在世界上1996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并综合多年来关于知识经济的提法,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①知识经济的繁荣不再直接受制于资本、资源、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经济的外形是无形资本,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人力资本、知能、高科技网络电脑等等,如同产业革命极大地改造了世界的面貌一样,以芯片、微处理器、光导纤维为特征的电脑、通讯和信息存储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它们的紧密结合,正在生产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命,把我们带入了经济时代。 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素质。判断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高低,教育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因为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应用,无不依赖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的支持,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劳动力资本的科技素质,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次发展知识经济还应加大对知识技术的投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应用。加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2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人均农业资源十分有限,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0.08公顷,且因城市建设、高速公路的修建、水土流失等多种原因,耕地面积还在持续减少。从技术水平上看,我国农业技术水平总体比较低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力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和知识低投入的生产,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下。 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使我国的农业经济连年大幅度增长,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改变和正在改变着农业和农村的面貌,最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蓬勃兴起,使农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农产品供需基本平衡,甚至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人们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正由温饱向小康转变,人们由追求吃饱到追求吃好,对农

中国与知识经济

中国与知识经济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在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之后,不应该放松警惕,而应该紧跟世界潮流,深刻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不断提高自己,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本文介绍了知识经济的定义、影响以及知识经济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我们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产业结构转型问题,在这一挑战中,我们如何提高自己,抓住机遇。 关键词:世界经济知识经济挑战与机遇产业结构转型 1、知识经济的定义 知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对社会管理、思维方式、产业结构、产品流通方式、法律以及伦理体系等各方面形成巨大的冲击和变革。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和智力的发展将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在第三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将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一体化将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性因素。 知识经济曾经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它的缘起大约与新经济增长理论有关。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把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的独立因素,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人力资本上。他认为,特殊的、专业化的、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者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2020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2020 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19 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 年或 9 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 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 年的“壬寅学制”以及 1903 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幼儿园教研工作已经成为幼儿园的常规性工作。幼儿园的教研活动作为积极探索和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一种重要形式,其重要性也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 我园为了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真正落实《纲要》所倡导的终身教育观、以人发展为本的幼儿教育观,将教研活动作为加强日常保教工作管理的有效措施,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努力提高保教质量的经常性手段。 加大教研、科研力度,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成为我们的办园之本,兴园之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幼教工作精神和本园的实际情况,09年上半年我园的教研工作继续在08年的基础努力做好:(一)、继续渗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幼教质量。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二)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区角活动,坚持“教研园本化、教研实用化”的工作原则,运用各种先进理念,推进我园幼儿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三)、完善师资工作体系,深入做好新教师带教培养工作,建立自培、互培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提高。我们将努力学习,开拓创新,通过各种教研活动的开展,积极地促进幼教事业向前发展,为培养一支有较强教研意识和能力的教师队伍,让保育教育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目标及任务: 1、认真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和园务计划,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坚持以“一心一意为孩子;真心真意为家长”为工作思路,实施家园共育,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以抓实教育教学活动研讨为核心,优化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区域游戏活动开展。 3、完善教师自培、互培模式,作好新教师带教培养工作,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带教、评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4、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稳固的高素质队伍。 5、开展扎实有效的常规教研活动,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 6、“立足本园,创特色”,营造特色竞争和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氛围。

浅析知识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知识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09-07-07T11:12:51.750Z 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明山[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迎来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知识文明。 浅析知识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李明山(南京中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迎来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知识文明。知识文明是一种比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更先进和更具现代性的 文明形态。当我们在张开双臂热情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之时,应当保持一种冷静和谨慎的态度,应当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把握和研究知识经济问题。 一、知识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1.知识体系发展不均衡知识体系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人类思维的成长过程。一般来说,思维分为“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由于“理性思维”具有推理严谨、定量分析精密等特点,因此而产生的理性至上的思潮使“科学主义”、“技术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而“非理性思维”又同一个的人文素质有直接的联系。人文素质也可称文化素质,它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自然科学家或工程师,他们的人文素质越高,必然思路越开阔、思想越活跃、感悟能力也越强,从而越能激发思维的创造能力,不断取得独创性的丰硕成果。所以,自然科学技术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科学而孤立的发展的,它需要从社会科学智慧的海洋中不断汲取文化营养和精神力量。所以,知识体系的各学科之间及各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协调均衡的发展,有可能会抑制知识体系整体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及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关系将更加密切,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将起到核心要素的作用。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将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经济对知识也将有着巨大的作用力。 2.可能面临的失业问题知识经济的局部效应和整体效应是不同的。局部的效应有时与整体的效应是相反的。1997年5月19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埃克里?普利的文章,题目是《好得难以置信?》。文章说,目前美国经济和社会状况是25年来最好的。人们寿命更长,呼吸的空气更干净,饮用的水更清洁,犯罪率直线下降。经济增长已持续七年,经济所有要素似乎都在密切配合。失业率低于5%,通货膨胀率稳定在3%左右。消费者信心接近八年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得益于知识经济的局部效应。但是,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各个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水平的逐渐缩小,比较优势效应将会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程度的机器排挤人的现象。知识经济将有着比工业经济更高的生产效率,从而需要生产的人数会更少。知识经济时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兴行业,但这些新兴行业并不能完全容纳从“夕阳行业”或传统产业释放出来的工人,因为这些新兴行业也有着高的生产率同时仅需要较少的人数。同时,知识经济时代将对人的知识和素质都会有更高的要求,这时岗位缺人与人缺岗位现象的解决较之工业经济时代需要更长的时间过程。 3.产生新的分配不公现象财富的分配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权力的分配,而权力的分配取决于经济行为人所掌握的生产要素的重要与稀缺程度。新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认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成为最难获得或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是不同的,由此决定社会权力的中心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制度也是不同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了知识,谁就可以获得财富。“知识=财富”将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一条基本公理,知识的拥有者将是社会的最富有者。这里不管是农业经济时代的按土地分配,还是工业经济时代的按资分配,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按知识分配,本质上都是不公平的,是分配不公的不同表现形式。理想的社会运行机制应是各要素均能取得合理利润,而不是主要集中于一极。 二、相应对策研究 1.通过国家干预,促进知识体系的均衡发展在市场领域,遵循的是“自然法则”,“优胜劣汰”,以效益为中心。所以,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必须加强国家干预,以弥补市场缺陷。为了促进整个知识体系各部分的协调均衡发展,国家应加大对人文科学、基础所究等的投入;应制定具体可行的规划措施。 2.提升人口素质,大力开拓新的就业领域短期来看,一个国家可以通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等手段,来增强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失业。但从长期来看,比较优势的效应会逐渐减弱,尤其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来临,知识、机器排挤人的现象将日益突出。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大力开拓新的就业领域是根本之举。为此,世界各国应联合行动,有规划、有组织的控制人口数量,发展中国家更应特别重视。同时,要注重提高人口质量。 3.调整分配体制,促进社会财富合理分配分配制度取决于生产制度,但分配制度对生产制度又具有反作用。合理的分配制度将对生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分配向知识要素倾斜是不可避免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自身要求。 4.健立健全国家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效率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具有更大不稳定性的时代,为此,建立健全国家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意义特别重大。对此,笔者认为,⑴在知识生产和应用上应持谨慎态度;⑵建立健全知识生产和应用的监督和评估体系;⑶建立健全应急系统,以防不测; ⑷加大对知识生产者和应用者的规范教育力度;⑸健全惩治规则。知识经济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整个社会运行状态高度“知识化”,知识经济将为知识社会的到来提供各方面的准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