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

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

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
公安决策学名词解释

1、决策:是人们针对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方案选择

和执行的过程。

2、公安决策:是指公安机关及其领导者或特定主体(指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从维护社

会政治稳定、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针对面临所要解决的任务或问

题,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方案设计、选择和执行活动。

3、决策意志:是指决策者在确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状态。

4、公安决策科学化:是指有一套科学完善的决策咨询机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和支持系

统,在科学决策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实际情况所进行的决策。

5、公安决策民主化:是指重大的公安决策,不是由某一领导者或领导集体随意拍板,而是

通过群众参政议政、集体多方智慧,作出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

6、经验决策方式:主要是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胆略和经验所作出的决策。

7、科学决策方式:是指决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决策科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决策对象的规

律性,坚持决策的原则,遵循决策的程序和方法,发挥决策体制的功能,

使决策成为有科学依据并取得最佳效益的活动。

8、公安决策法制化:是指整个公安决策系统的运行机制必须受到法律的调整和支配的状态。

9、逻辑论证方法:是指经过长期实践概括出来的,可作为初步检验决策可靠程度的原则和

方法。

10、辩证思维方法: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客观世界的辩证性、规律性,并把它运用于思

维而形成的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其基础。)

11、系统(思维)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12、整体性原则:是指把所要决策的问题看成是由多种要素有机组合的整体。

13、结构性原则:是指要重视对构成决策问题内部的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组合。

14、层次性原则:是指要认识和区分所要决策的问题内部存在的层次,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15、相关性原则:是指要把握所要决策的问题与相关方面的联系合作用,并协调好相互之间

的关系。

16、最优化原则:是指从多种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出最优的系统方案,使系统处于优化状态

达到最优的结果。---是科学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17、调查研究方法:是调查和研究的统称,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方面。调查是指人们

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和分析,从而取得对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的过程。

为了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客观实际情况进

行深入了解,从而掌握第一手材料的过程。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

18、经验思维:是以经验为依据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最基础,最一般

19、公理(相对真理):是指由实践反复证实并被公认为正确的认识。

20、公理思维(静态状态):就是从相对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判断和演绎,从而得出结

论的思维方式。

21、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认识新领域,开创认识新成

果的思维活动。

22、创造性思维方法:就是运用已有的思想材料,去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方法。

23、综合创造法:指在对相同或类似的事物进行纵横比较对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

究而得出崭新结论的创造方法。

24、联想创造法:指从别人或一件事得到启示,然后围绕决策问题进行联想,从而获得新的

主意的创造方法。

25、推理创造法:指对那些相对静止的决策问题,通过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

到新见解的创造方法。

26、离题创造法:指对某些决策问题绕开原来题目进行研究,摆脱思维定势框框,从而开阔

思路找出新方案的创造方法。

27、移植创造法:指把适合于一定范围,一定方面的经验方法和技术等扩展到自身的决策问

题,从而获得明显和意想不到的效果的创造方法。

28、效益性原理:是指在公安决策实施中所投入的一切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

现预期的最佳社会效益。

29、效率:是指决策方案实施中所消耗的能量与所获得成果的比率。

30、效果:是指通过决策方案实施所产生的结果。

31、效益:是指决策方案实施后实际产生的效果与所付出的代价(成本)之间的差值。

32、系统和统筹原理:是指必须把决策看成一个系统,协调好构成决策的各个方面、各个要

素之间的关系。

33、政治原则:是指一项公安决策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

34、客观原则:是指公安决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5、可行原则:是指一项公安决策应当切实可行,通过努力能够实现。

36、选择原则:是指一项重要的公安决策应当拟定多个方案,并且进行对比选优。

37、具体决策原则:是指一切重大的公安决策,都必须通过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38、个人决策体制:在专制社会中,许多组织的决策活动是由头人、统帅、官长等个人包办

的,

(家长是决策体制)决策权力全部掌握在决策者个人手里,谋士、军事等智囊人物参与决策活动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决策者开明纳谏的程度。

39、公安决策机制:是指在公安决策过程中,承担决策任务的机构和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

和决策权力的运行机制,是公安决策活动的权限分配、组织结构、机构设置、

协调机制、监督方法等规范化、制度化和非人格化的形式。

40、公安决策系统:是指由拥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者和领导机构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对

公安决策方案的最后抉择权,是现在公安决策体制的核心,在公安决策活动

中处于支配地位。

41、集体抉择:是指具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班子,以集体多数通过的形式作出选择方案的决

定的抉择方式。

42、个人抉择:是指由具有公安决策权的领导个人,对其分管的工作问题自主决定,并对方

案执行后果负责的抉择方式。

43、取零:是指公安决策系统完全不采纳咨询系统的意见,而根据自己全面掌握的情况提出

相反的观点,并作出决策。

44、公安决策咨询系统:是指由各种不同专业人才和专家学者组成,采用各种现代化的科学

(智囊系统、思想库)技术和方法,以其集体智慧对公安决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并提出多种具有可行性的决策方案,专门为领导者的公安决策工作服务的决策研究机构。

45、公安决策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综合体,在各级公安决策系统和咨询系统

周围,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专门从事有关情报信

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等工作,为公安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组织机

构。

46、公安决策支持系统(DSS):是指以公安工作的日常事务处理系统的各种数据和相关信

息为基础,有机组合众多决策模型,并配置知识库、方法

库有关软件,综合利用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预测,通

过人—机交互方式,由各种模拟结果提炼出不同的解决方

案,有辅助各级领导者开展公安决策工作的计算机系统。

47、公安决策程序:是对公安决策过程客观规律的表述,是公安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遵

守的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过程。

48、决策问题:是指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存在的需要缩小或消灭的差距。

49、决策目标:是决策为了解决问题希望达到的一种成果。

50、浴盆曲线:是指一项决策执行中存在的早期失效、随机失效和损耗失效的现象。

51、公安决策执行:是指为了实现公安决策目标,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总

结进行贯彻落实决策方案的活动过程。它是一种按照管理职能依次推进、

层层落实、操作性强的管理活动。

52、指挥:是指公安领导者或领导机构运用领导权力,通过命令、指示等信息传递,组织所

属机构及民警按照统一要求执行决策和计划的职能活动。

53、严密组织:是指为了保证公安决策预期目标的实现,按照计划对公安组织内部各构成要

素进行合理配置,使其得到对合理利用的活动。

54、工作总结:是指公安决策执行经过各个环节之后,为了明确决策目标的实现成果和汲取

经验教训而开展的活动。这是公安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55、控制:是指公安领导者为保证决策、计划目标的实现,在执行过程中所采取的监督、检

查、反馈、调解等一系列的活动。四个方面理解:

从时间上看,控制是公安决策执行中的管理活动。

从目的上看,控制在于防止和纠正在决策、计划执行过程中偏离目标的情况发生

从手段上看,控制有监督检查反馈调节等

从范围上看,大至战略决策的贯彻和实施,小至某一项业务、某一项具体工作的

开展,某一财务发放使用等

56、协调:是指对公安决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调节,使各个

局部步调一致,把力量统一到实现决策、计划目标的活动中。

57、公安决策执行的监督:是指有监督权的组织和人员对决策执行的各环节、各阶段和各部

分,从内容、时间和方式上进行监察和督导,以防止偏离决策目

标轨道的活动。

58、追踪决策:是指当原有决策经过一段执行后,发现客观情况或主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或者主客观情况虽未发生变化,但原决策根本错误,决策目标无法实现时,

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变更。

59、决策修正:是指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对决策目标和方案进行适时的一般性调整。

60、零次情报:就是未经加工、在非正式信息交流渠道中进行着“瞬时”横向交流的情报。

其最显著特征是具有直观性。

61、公安决策信息分析:是指一种以公安决策信息为研究对象,根据拟解决的特定决策问题

的需要,收集与之有关的决策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得出有

助于解决决策问题的新信息的科学劳动过程。

62、公安决策信息:就是关于公安工作及其相关事物运动状态的表征和描述,是公安决策主

体接收和发出的各种信号中反映公安工作活动规律及其新的变化情况等

的总称。

63、软科学:是指一门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它以阐明现代社会复杂的政策课题为目的,应

用信息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社会工程、经营工程等正在急速发展的,

与决策科学化有关的各个领域的理论或方法,依靠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包括人

和社会现象在内的广泛范围的社会对象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学科群。

64、广义的公安决策信息开发:是指任何能够改进和加速公安决策信息资源交流与利用的活

动,包括发掘信息来源,开拓信息渠道、建立信息存库,加

速信息流动等工作。

65、狭义的公安决策信息开发:是指不断重组和加工决策信息内容本身,是一种创造和生产

新的决策信息的活动,即在理解原有信息的基础上,扩展联

系,挖掘内核,转换思路,进而产生和运用新的决策信息,

使决策信息内容本身释放潜能,为公安决策活动服务。66、预测:就是依据历史和现实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的发展趋、规律和结果所

作的主观估计或判断。

67、德尔菲:是从专家会议演化而来。它是一种通过对专家进行匿名、多轮的函询来征求专

家意见的预测方法。

68、头脑风暴法:利用一种特别的形式的专家会议,通过专家微观智能结构之间的信息交流,

互相启发,引起“思维共振”,互相补充,产生效应,形成宏观的智能结构,

并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未来信息。

69、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很好的定性预测法。此种方法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及评价标准、

直至备选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利用求判断矩阵特征

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各元素对上一层此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用加

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出各备选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层次分析法特别

适用于具有分层交错目标系统的决策和预测问题。

70、移动平均数法:是以近几期实际值的平均数作为下一期预测值的预测方法。

71、指数平滑法:就是用一个与权数变化规律相符的指数来代替权数,并以前一期的误差为

依据,从误差相反的方向对预测值进行修正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72、相关——回归分析预测方法:是一种通过研究引起未来状态变化的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

作用,寻找客观环境与未来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方法。73、等概率法:赞成使用等概率法的人认为,既然对各自然状态的概率都不知道,那就平均

分配这些概率好了。有几种自然状态,每个自然状态的概率就是几分之一,

这样就可以按风险型决策的期望值求解法来做决策。---不常用

74、后悔值法:决策者往往有因决策不当而后悔的经验,因此,如何设法使后悔的程度尽可

能小也是一种决策方法。其主要通过计算后后悔矩阵来进行选优决策。---

可采用

75、对抗型决策:就是研究决策者在对抗竞争场合下,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争取尽可能好

的结果的决策方法,又称对策论。

76、确定型决策问题:决策方案面临一个确定自然状态

77、随机型决策问题:决策方案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确定自然状态所做的决策

78、风险型决策:决策者根据经验或科学的计算能够获知每一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所做的决策

79、不确定型决策:决策者无法获得各个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所做的决策。

80、对抗型决策:当决策者所面临的自然状态中出现敌对的一方,并且敌对的一方总是在寻

找对我方最不利的状态,即敌方也在做决策时,这种决策叫----

81、规划论:是研究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有效的利用或调配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

以期更好的达到预定目标的数学方法,有线性规划---最常用、最重要,整数

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

82、统筹方法:是一种网络分析的方法,就是利用网络图对大型综合性的活动进行合理的计

划、安排和管理的方法。两弹、人造卫星工程

83、效用值:同等量的得失,在不同的场合,它的价值在人们主观心理上具有不同量的意义。

这种主观心理上的价值,就是---

84、悲观法:又称最大最小准则。它是从最坏的可能考虑,来寻求最好的结果,是一种保守

的优化选择方法,----常用

85、乐观法:又称最大最大准则。它是基于对未来完全抱乐观的希望,以不放过任何一丝获

得最大收益的机会的原则来做决策的额。---很少采用

86、乐观系数法:悲观法虽然可行,但太过保守,应根据决策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决策者对风

险的承受力进行适当的调整,于是设定了一个乐观系数,记为a。这是一个

在0和1之间的数字。以a=1表示完全乐观,即乐观法。以a=0表示完全悲

观,等同于悲观法,在具体决策时根据情况选定a,然后利用a来计算各方

案益损值的期望值,并通过比较期望值大小来选优方案。-----可推荐

87、决策硬技术:以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为基础的决策技术。

88、决策软技术:包括决策模拟和专家咨询两方面。决策模拟方法是决策硬技术软化,有模

拟法,探试法、推演法。

89、公安战术:是指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维护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所采取的具体原则、方法和

手段。

90、公安战略:是指公安机关为了保障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保卫国家安

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方面所制定实施的全面性控制和长远性发展

的宏观对策。

91、专项治理战术:是指针对某一时期出现的某一类突出的犯罪活动或治安问题所进行的专门

治理。

92、区域治理战术:是指强化基层基础工作,达到扭转社会治安被动局面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93、立体防御战略:是指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机关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打

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加强立体的治安防控体建设,搞好经

常性的控制、管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94、正面打击战略: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对立体防御战略的强

有力的保障。

95、动态控制战略: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人、财、物、信息大流动的客观

实际,调整内部结构,合理布警,建立新型的动态控制运作系统,实际公安

工作由静态管理为主到以动态管理为主的战略转变。

96、整体协作战略:是指树立控制犯罪、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全局观念,在公安决策中,

互通信息、互相协作、携手运作,提高公安机关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实现

社会稳定的战略目标。

97、科技强警战略:是指在增强公安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坚持走依靠科学技术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供科

学技术支撑。

98、统一行动战术:是指针对某一时期、某一空间内的刑事犯罪,特别是流窜犯罪和团伙犯罪

活动所采取的统一时间、统一打击治理的技术。

99、“短平快”战术:是指针对某一时期内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犯罪活动和治安问题,见微知著、主动出击的战术。100、公安决策者素质:是指公安决策者个人有效地从事公安决策活动所应具备的思想、观念、知识、能力、法纪、道德、艺术、体魄等方面的基本条件。

101、公安决策艺术:是指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的,非规范化的,具有创造性的,给人以美好感觉体验的各种技巧、手段和技能。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英文版)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CHAPTER 1 Scarcity : 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 Economics :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Efficiency : the property of society getting the most it can from its scarce resources. Equity : the property of distributing economic prosperity fairly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 Opportunity cost : whatever must be given up to obtain some item. Marginal changes : 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to a plan of action. Market economy : an economy that allocates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Market failure : a situation in which a market left on its own fail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Externality : the impact of one person’s actions on the well-being of a bystander. Market power : the ability of a single economic actor (or small group of actors) to have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market prices. Productivity :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from each hour of a worker’s time. Inflation : an increase in the overall level of prices in the economy. Phillips curve : a curve that shows the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Business cycle : fluctuations in economic activity, such as employment and production. CHAPTER 2 Circular-flow diagram : a visual model of the economy that shows how dollars flow through markets among households and firms.

管理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行使管理职能,调动和配置组织资源,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及过程。 企业流程再造:即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将以职能为核心的传 统企业改造成以流程为核心的新型企业。 知识管理:对组织的集体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的规划,并通过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和环节的过程。 企业社会责任: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或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将精细化的操作、控制、核算、分析、规划、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中的管理模式。 柔化管理:是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依据信息 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管理和运 营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从而创造优势的管理模式。 决策:是指组织为使未来行动目标优化或达到某种满意程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上佳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过程,即管理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 在所指定的若干方案中选择的过程。 程序化决策:是对常规的、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也就是对例行问题进行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对不经常发生的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所做的决策,也就是对例外问题进行的决策。 风险性决策:管理者在决策事件中面临者不可控因素,各种备选方案会出现多种不同结果,到底会出现哪种结果不能确定,但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即概率) 是预先知道的。无论选择哪个方案都存在风险,只能在计算各种方案不同的 自然状态(发难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损益值的情况下,比较各方案损益值后 在进行的决策。 计划:是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工作内容及方式的预案,也就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而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组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有机群体。 非正式组织: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或生活中,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基础的而自发形成的群体。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跨度,是指一名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的数量。直接管理的下属多,称为管理幅度大或跨度宽。实际反映管理者直接控制和协调业务活 动的多少。 管理层次:又称组织层次,是组织内部管理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的等级划分。实质反应组织内部纵向分工的关系,各个层次担负不同的管理职能。 事业部制:是一种具有分权性的组织形式,在公司总部下设一层独立经营的“事业部”,实行统一政策,事业部是独立经营的一种组织体制。

教育学名词解释(20200524071808)

教育学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 各种影响和作用。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从作用的反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 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2.正向功能: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3.负向功能: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业。 4.显性功能: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 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5.隐性功能:隐性功能是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 6.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 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 体功能或固有功能。 7.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 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也称工具功能。 8.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 规则。 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 关系。 10.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 统一综合。 1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 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12.教学: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 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13.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 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 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教学具体方案。 14.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

经济学原理经典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 2 需求:买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 3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5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6最高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 7最低限价: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 8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即每一单位新增的商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用量的增量。 10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1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特定用途以后,在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可能给选择者带来的最大收益。 12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能力 13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14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5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6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非分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17外部性:生产或消费一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比如:污染) 1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二、简答题 1、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外部性:污染市场势力:垄断 2、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3.画一张循环流向图,确认模型中对应于下列每种活动的物品与劳务流向和货币流向的部分。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时间、信息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决策、激励与创新,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 3、管理职能: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者的职能。 4、环境复杂性程度:环境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5、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构成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经济政策,它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系统,主要是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4个要素构成。 6、战略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7、决策:决策是决策者为达到某种预订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制定出若干行动法案,对此作出一种具有判断性的选择,予以实施,直到目标实现。 决策的简单定义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8、5W1H: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Who—谁去做?人员 When—何时做?时间 Why—为什么做?原因 Where—何地做?地点 How—怎样做?达到目标的方式、手段 9、程序:程序是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方法的计划,它详细列出必须完成某类活动的方式,并按时间顺序对活动进行排序。 10、目标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就是要通过企业目标体系的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把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合理地组织起来,把上下左右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把每个人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形成一个为实现企业总目标而相互紧密协作地有机整体。通过这个有机整体的运转,就能把整个企业的人、财、物和供、产、销等各项管理工作协调起来,朝着企业总目标健康地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全国公安信息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1月公安信息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办公室的工作效率,对办公室工作进行支持的一种( C ) A.计算机设备B.计算机硬件C.计算机软件D.信息系统 2.计算机病毒与正常软件的相同点是() A.都是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B.都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染性C.都具有小巧依附性D.都具有潜伏性3.从目前来看,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主要有生命周期法和() A.仿造法B.研究法C.原型法D.购买法 4.衡量信息在决策活动中的作用的一种替代方法是信息的() A.效用度B.满意度C.精确度D.误差度 5.用来连接多个网段的数据交换设备是() A.集线器B.中继器C.交换器D.路由器 6.信息时代的“一线通”是指() A.FDDI B.ISDN C.VSAT D.EIS 7.目前利用电话线使用计算机传输数据的基本设备是() A.信号转换器B.调制解调器C.声/电转换器D.载波传输器 8.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研究时,公安机关就是信息的接收者即() A.信源B.信道C.信宿D.社会信息源 9.从信息的关系模型看,处于最外层层次的信息是() A.语用信息B.语法信息C.语义信息D.全信息 10.信息论未能 ..解决的问题是() A.信息的波形B.信息量C.信息的内容D.信息量度公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按照存储的信息内容来划分,计算机检索系统包括() A.联机检索B.数据检索C.速报检索D.文献检索E.事实检索12.在进行信息分类时应坚持的原则有() A.科学性B.完整性C.系统性D.扩展性E.兼容性13.公安信息资源的特点主要有() A.动态性B.伸缩性强C.政治性D.社会性E.可以不断提取14.在公安信息反馈控制系统中,构成主控系统的有() A.信息收集部门B.信息反馈部门C.信息处理部门D.决策部门E.执行部门15.信息使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 A.信息的传递B.信息的处理C.信息内容是否正确D.信息是否公开E.是否针对用户的问题16.在手工信息处理阶段,事务处理就是对组织中的事务活动进行的处理工作,包括() A.记录B.文档化C.传播D.修改D.归纳 17.目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形式有() A.用户交换开发 B.购买现有软件C.用户自行开发D.委托开发E.用户与专业软件开发者的合作开发18.信息自身的安全包括信息的() A.间接性B.完整性C.可用性D.共享性E.保密性 19.公安的信息化就是对公安机关中的信息进行() A.系统化B.理论化C.分散化D.集成化E.自动化 20.目前所说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指狭义的信息技术,其核心部分有() A.生物技术B.化学技术C.计算机技术D.通信技术E.传感技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l.由特定的符号或自然数所表示的数据称为__________数据。 22.公安信息处理的系统性要求,就是要保证信息的__________,提高信息成品的有序化程度。 23.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表示,这些用来表示信息的物质载体被称为信息的__________。 24.将基带信号从载波上卸下来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培训资料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3、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4、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它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及其日常行为的一种总体性评价与概括性认识,也是驾驶群体内部或个体自身对其职业所持有的价值认识与情感认同。 5、观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 6、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7、个案研究: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 8、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9、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10、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 11、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盒途径,系统的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12、人的发展:是指作为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的起点状态到生命的终点的全部人生中,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身心两个方面的整体的积极变化过程。 13、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攒在和运行的一整套原则) 14、操行计量评定法:是指使用以百分位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评价者根据一定的积分标准和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 15、体育: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1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曼昆-经济学原理-概念归纳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归纳——上下册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 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 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三、绝对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四、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2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29、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公安信息学名词解释

1.警务:泛指警察(公安部门)的事务性工作,包括警察行为和内部的行政管理。 2.公安信息:是指反映警务及其活动过程的全部信息,或者定义为“公安信息是有关公安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3.语法信息:是指由符号之间组成的结构及其相关关系,它是信息形式。 4.语义信息:是信息包含的内容以及信息在逻辑上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5.语用信息:是指信息的价值和效用。信息的价值和效用依赖于接受者的判断和使用要求。6.侦查法:是指从学科领域借鉴而来的信息收集方法。主要包括现场勘查法、搜查法、隐蔽身份调查法、秘密力量收集法、技术侦察法、询问法。 7.公安信息储存:是指把经过描述、定义和揭示后的公安信息按照顺序和格式要求进行存放、保管的过程。 8.公安信息检索:是指从已储存的公安信息中查找出用户所需公安信息或者其他线索的过程。9.数据检索:是一种直接查找某个特定数据的过程。 10.事实检索:是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一系列情况的检索。 11.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对象是文献本身,即查找含有所需内容的文献。 12.查全率:是指被检出满足提问要求的信息数量占全部文献库中具有满足要求的信息总量的百分比。 13.信息分析:是指以社会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为手段,通过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职能活动。 14.内容整理:主要是指对信息资料的分类、数据的汇总、观点的归纳和总结等,分别称之为分类整理、数据整理和观点整理。 15.信息分析方法:是指信息分析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和技巧的总和。 16.定性分析法:一般来说,在信息分析研究工作中,定性分析是根据大量数据、资料和其他有关信息找出研究对象的内涵、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联系,是形成概念、观点,作出判断和得出结论所必须依靠的基本方法。目前,定性分析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归纳和演绎的方法。 17.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旨在利用数字方法和工具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出现现象和事物内在的数量关系。 18.信息传输:通过一定的方法、媒介,把信息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输。19.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互相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集合体。 20.系统:系统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由一些元素,按照一定的法则或结构组织起来的一个集合体。 21.TCP/IP协议:TCP/IP作为一种网络协议,规范了网络上的所有通信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的数据往来格式以及传输方式。因此,TCP/IP广泛应用于实现不同机种和异种操作系统的互联,是Internet基础协议。 22.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为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存储数据结构、生成与数据库相关的报表和报告,以及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软件。 23.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输出等活动的总和。 24.数据处理系统:是指能够执行数据处理活动的计算机系统。 25.管理信息系统:广义来讲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用来为组织各管理层提供和决策信息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狭义来讲,是指专门用于专门用于管理控制层的信息系统。 26.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信息系统,它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将办公室中的信息处理集成起来,对办公室中的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储存、信息利用、信息反馈等进行整合处理。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期末重点+真题) 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要素(考研真题)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包括三种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深入地认识这三个要素,一个方面对“教育”概念认识的一个深化,另一方面也为教育形态的认识提供了概念基础。 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期末重点)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非制度化的教育 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 制度化教育 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业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家庭教育 是指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期末重点+考研真题) 是指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依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纪律、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等一系列行为,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适应一定社会或阶段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社会教育 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实验教育学(考研真题)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生物起源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论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劳动起源论 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第二章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考研真题) 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个体功能 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作用。 教育的正功能 是教育在促进社会和人发展上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教育的负功能 是指教育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愿望相反的效果。 教育的本体功能: 指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即教育的职能(教育自身具有的能力或承担的职责)。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期末重点+考研真题) 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本身就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整理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名词解释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 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2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29、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0、需求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1、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32、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33、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34、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35、供给量: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量。 36、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37、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8、供给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9、均衡: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 40、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管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除了有经济上的需求外,还有友谊、受人尊重等社会因素方面的需求,社会性需求的满足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们。 2、网络组织结构:是一种“外部化”的组织结构,它只有很小的中心组织,并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销售等等业务。 3、学习型组织: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性的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 4、影响力: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人们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从而使人们情愿地,真心地为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努力。 5、决策方式:决策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资源的方式。 6、结构性维度:描述组织的内部特征状态的参数。 7、决策树:是用二叉树形图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工具。 8、网络计划方法:网络计划方法,是把一个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作业(或称活动),然后根据作业的先后顺序、逻辑关系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分别轻重缓急,从而对项目整体进行控制和调节,更好地监控项目的进度,发现可能的瓶颈环节,以及必要时调度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9、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10、决策方式体系:决策方式体是由以下三方面构成:1)明确区分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决策问题类型;2)指明各种问题的具体决策责任人;3)规定决策责任人在进行决策时所采用的决策方式。 11、管理人假设:遵循令人满意准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12、事业部结构组织: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即按产品或地区设立事业部或大的子公司,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较完整的职能机构。 13、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 14、职权:职权是由于处于更高层次的管理者的授权而获得的(需要一定的程序)——权力链。 15、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把人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工作就是为了获得报酬。

教育学基础中的社会化名词解释

教育学基础中的社会化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2.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5.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6.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7.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 8.个体发展:广义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狭义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

9.遗传: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 10.环境: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11.个体的能动性:是人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活动的倾向和能力。 12.白板说:洛克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快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13.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需要。 14.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能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15.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四版名词解释

Chap1 Principle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scarcity: 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 economic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efficiency: the property of society getting the most it can from its scarce resources. equity: the property of distributing economic prosperity fairly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 Principle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opportunity cost: whatever must be given up to obtain some item. marginal changes: 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to a plan of action. Principle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Principle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Principle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market economy: an economy that allocates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Principle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market failure: a situation in which a market left on its own fail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externality: the impact of one person’s actions on the well-being of a bystander. market power: the ability of a single economic actor (or small group of actors) to have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market prices. Principle #8: 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tivity: th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produced from each hour of a worker’s time. Principle #9: 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2016公安信息学知识点全覆盖讲解

第一章绪论 信息:1、通俗定义:就是音讯情况数据情况报道事实情报知识新闻和消息。 2、狭义:用来消除不确定 警务:广义,泛指(公安)部门的事物性工作,包括警察行为和内部行政管理。 公安信息:反应警务及其活动过程的全部信息。或:有关公安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应。 从信息的层次看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信息表现特征:1、语法信息;2、语义信息;3、语用信息。全信息: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的总和。也成为信息。 语法信息:由符号之间组成的结构及其相关信息。 语义信息:符号所表达的含义,即信息包含的内容以及信息在逻辑上的真实性和精确性。 语用信息:信息的价值和效用。 信息的语用作用影响因素:1、语法信息的结构是否合理并且符合接受者的接受条件,能否被接收者所理解。2、语义是否明确。3、信息本身是否有价值。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现代信息科学对还没有被利用上的东西统称为数据。 公安信息与公安情报:公安信息指反应警务及其活动过的全部信息。公安情报志指对外保密的那部分公安信息。 公安信息的特征:1、广泛性;2、随机性;3、时效性;4、复杂性;5、可信性。 公安信息资源:狭义,指信息本身的集合。广义,(信息管理时)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而且包括相关的信息技术设施信息工作者组织机构和政策法规等。 公安信息资源评价:1、公安信息资源的质量。2、数量。 公安信息资源的类型:1、按记录载体分为实物型信息和文献信息。2、按公安业务分为治安管理类刑侦管理类,涉外管理类交通管理类办公管理类全国快速查询类禁毒、经济犯罪国内安全保卫和消防等。3、按和管理层级分为管理信息与基础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决策所需的信息如统计信息。基础信息:公安工作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那部分信息,如人口信息,场所物品信息激动车辆信息、案件信息。4、按时间分为实时信息和滞后信息。5、按运动状态分为动态与静态信息6按开发状态分为潜在信息资源和现实信息资源。 潜在信息资源:存在于个人大脑中的信息资源,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的被社会共享的资源形态。公安信息资源的功能:1、社会治安治理功能;2、管理与协调功能;3、辅助决策功能;4、创新功能;5、警务公开功能。 公安信息管理:是对公安信息、公安信息活动过程、公安信息结构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