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教育教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A)。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2.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B)。

A.单维性

B.不可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逻辑性

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B)。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B)。A.25%

B.50%

C.75%

D.100%

5.(A)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基本、越概括,则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布鲁纳

B.桑代克

C.贾德

D.维纳

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C)。

A.比特

B.字节

C.组块

D.词

【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组块是指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1.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 A )。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加涅

D.布鲁纳

12.布鲁纳对( A )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

A.启发式教学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

D.程序教学

13.( C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A.课堂纪律

B.学生守则

C.课堂常规

D.班级日常规范

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表明课堂气氛具有( B )。

A.不可知性

B.独特性

C.即时性

D.独创性

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 )。

A.准则与控制

B.约束与规范

C.指引与导向

D.加强与规范

16.通过( C )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性对角色混乱

3.认知—结构学习论在教学中主张(C)。

A.探究法

B.班级授课制

C.发现法

D.讨论法

4.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C)。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5.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6.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A)。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7.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C)。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B)。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9.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A)。

A.学校

B.心理咨询室

C.医院

D.课堂

10.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B)。

A.心理测验

B.会谈

C.观察法

D.自述法

11.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B)。

A.讲解法

B.练习

D.课堂问答

12.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B)。A.外部行为

B.心理变化

C.目标活动

D.操作技能

1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D)。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16.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B)。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7.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A)。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8.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创始人是(B)。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桑代克

D.华生

10.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D)。

A.缺少学习技能

B.过度焦虑

C.注意力缺陷

D.对学习不感兴趣

1.智商(IQ)等于(A)。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2.(D)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A)。

A.认知测验

B.人格测验

D.成就测验

4.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D)。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0.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B)。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1.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2.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自己的一贯努力,其归因是(A)。A.内部、不稳定、可控制的

B.外部、稳定、不可控制的

C.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的

D.内部、稳定、可控制的

1.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桑代克

B.詹姆斯

C.罗杰斯

D.巴甫洛夫

2.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A)。A.1903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00年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A)。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4.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B)。

A.《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5.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

A.不同的学习结果

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

D.学习水平的优劣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6.课堂的三大要素是(BCD)。

A.教师

B.学生

C.学习过程

D.学习情境

7.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有(ACD)。

A.班级

B.帮派

C.小组

D.少先队

8.课堂气氛有哪几种类型?(ABD)

A.积极的

B.消极的

C.放任的

D.对抗的

9.教学评价包括以下哪些步骤?(ABCDE)

A.确实评估目标

B.搜集有关的资料

C.描述并分析资料

D.形成价值判断

E.作出决定

10.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AD)。

A.常模参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5.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有(ABCDE)。

A.深度加工材料

B.有效运用记忆术

C.进行组块化编码

D.适当过度学习

E.合理进行复习

6.交互式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生哪几种策略?(ABCD)

A.总结

B.提问

C.析疑

D.预测

E.复习

7.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ABCD)

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

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

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

8.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BCD)A.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B.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C.提供多种变化,促进知识的概括

D.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E.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9.问题解决的特点是(ABC)。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唯一性

E.固定性

10.对专家与新手的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具有哪些特征?(ABCDE)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1.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ABCD)。

A.定向性与顺序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2.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BCD)。

A.探索内驱力

B.好奇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E.尊重内驱力

9.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心理学技术包括(ABCD )。

A.说服

B.群体约定

C.榜样学习

D.奖励与惩罚

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ABCE)。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的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学校的规章

E.对教师的期望

2.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ACE)。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计划性

D.随意性

E.可比性

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ABCDE)。A.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B.教材的呈现

C.课堂练习

D.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E.教学策略的运用

4.问题解决的两类型是(BD)。

A.认知性问题解决

B.常规性问题解决

C.发展性问题解决

D.创造性问题解决

E.理论性问题解决

5.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ABCE)。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强迫性甩头发

D.强迫性焦虑

E.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6.教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影响课堂气氛?(ABCD)

A.接受

B.反馈

C.输入

D.输出

7.课堂纪律的类型有(ABCD)。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8.下列哪些形式属于正式评价?(BD)。

A.观察

B.测验

C.谈话

D.问卷

9.教学评价包括哪三个方面?(ABC)

A.认知

B.情感

C.技能

D.道德

1.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ADE)。

A.专制型

B.开放型

C.说服型

D.放纵型

E.民主型

2.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BDE)。A.效果强化

B.直接强化

C.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E.自我强化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8.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CDEAB)

A.智力水平较高

B.富于幻想

C.性格内向

D.遇事犹豫、拘谨、比较固执

E.自我克制过于严重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9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_小学儿童发展__和__教育__领域里的__各种心理现象及其__发展变化_的规律。

5.“身教重于言教”是__替代性强化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8.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有研究表明,坐在教室_前面几排_以及_中间几列__的学生似乎是最积极的学习者。

9.一般来说,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按领域原则来安排课堂空间,第二种是__按功能安排课堂空间___。

10.合作学习的成效取决于___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作用。

8.教学目标是___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9.教学结果的__测量__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1.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_接受学习_和__发现学习_。2.小学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___教师__和__同伴__。

3.童年期又称_学龄初期__,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学习需要和__学习期待_。

10.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_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原理。

4.儿童在__3__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6.知识学习过程一般包括_知识的理解、知识保持和__知识的应用__三个阶段。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3.合作学习: 在这种学习活动中,两个学生一组,一节一节地轮流向对方总结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着,纠正错误和遗漏。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变换角色,直到学完所学材料为止。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如何培养儿童记忆能力?

(1)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

(2)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

(3)合理组织复习。

(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

3.简述教会小学儿童学习迁移有哪些基本策略?

(1)建立迁移的认知结构。小学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现顺序,对促进小学儿童建立认知结构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①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②建立横向练习,使教材综合贯通;③从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组织序列化。

(2)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能力。认知策略是个体面对新的问题时,个人调节与监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为了在教学中训练小学儿童的认知策略能力以促进小学儿童的迁移,应努力做到:①注意小学儿童的心理状态;②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③多方面应用概括出来的原则。

六、论述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答案要点】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知识记忆得越牢固、越准确,提取的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有效的思维方法或心智技能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多种形式的练习,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与广泛性。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和分析各种假设、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

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一 [ 2012-4-5 9:02:00 |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教育现实的需要 近年来,全国上下加紧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但一件件惨烈的学生安全事故仍然在我们的身边发生:2009年11月27日桂林市一民办学生持刀将一学生捅伤致死;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8死26伤;2010年5月全国发生多起校园周边及校园内学生伤害事件,死伤数十人,面对歹徒我们的学生毫无自救能力,有些学生竟无逃跑意识……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儿童意外伤害每年导致9万人死亡,75万人伤残。更令人惊心的是,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触目惊心的校园安全伤害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严重暴露出中小学生对生命安全的漠视,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明显不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危险也与日俱增,纵观学校教育,虽然学校安全教育天天喊,但由于传统教育认识的偏差,使教育机构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偏重于认知教育,而忽略对生命个体存在价值和生命质量的关注。安全教育工作停留在消极的保护状态,生存教育出现缺失,造成小学生安全意识弱;生存、自护、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低下;缺乏应对能力,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全面发展。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需进一步探索。 2.地理位置和生源现状的需要 我校位于桂林市北辰路37号,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学生1001人,农民工子弟占全校学生的2/3,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且位于交通主干道,比邻桂林火车始发站,地理位置复杂,外来人员聚集,安全隐患较多,学生家长大部分忙于生计,对学生疏于照顾和教育,学生的安全自护意识较弱,通过此研究,重点提升城乡结合部农村小学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规范学生的安全行为。 3.教材特点的需要 2007年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安全教育重点。此后,一些地区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分年级编写了一部分教材,供中小学使用。认真分析这些教材,发现内容大多取材于城市,重点供城市学生使用。而对于广大的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小学生来说,很多教材不完全符合农村教学实际。本课题着力通过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开发出一套适合城乡结合部农村学校实际的《安全教育读本》。 4.教育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各种危机却频频而至,无论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还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无论是人类无序竞争所带来的弱肉强食、互相残杀,还是人们为了追求成功而遗忘的幸福……无不腐蚀剥落着人的生命感,威胁着人的生命存在。面对着人类的问题和灾难。国际上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若要避免经济上和生态上的祸害,就必须从生命安全教育做起,学校教育尤其要重视和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本课题力图通过生命安全教育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危机、勇敢面对困难,珍惜自我的生命,能奉献于社会,这将是我们教育的元基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提高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安全教育目的,让学生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拥有美好的生命,拥有快乐、成功的人生,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任务和职责。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套) (一) -06-26 18:20:57 来源:信阳考试网作者:编辑组信阳考试网【大中小】浏览:802次评论:0条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共20分) 1.1632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3.中国学校课程的雏形”六艺”是指 A.”诗、书、礼、乐、射、数” B.”诗、书、礼、乐、御、数” C.”礼、乐、射、御、书、数” D.”礼、乐、射、御、诗、画”

4.提出”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5.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6.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教师、学生、教材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7.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社会生产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8.”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是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9.马克思主义认为,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1.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这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2

教育学考试题(二)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 1.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明显的和隐含性,因而只能在学生进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之后 才能得到具体体现。 2.荀子认为是否重视教师的作用与国家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他说:“国将兴,必;国将衰,必。” 3.班集体是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4.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二是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工作。 5.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连续性强,时空领域大,因此必须抓好工作计划和具体执行计划的制定。 6.说服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主要是通过、讲道理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7.通常,人们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的的数量,把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和。 9.教育目的的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这是核心部分;二是。 10.教育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的经费,它通常包括和教育基本建设费两部分。 11.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只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因素和决定因素。 12.原始形态的教育是与劳动紧密结合的,而古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3.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①《论语》②《劝学》③《学记》④《进学解》 14.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①凯洛夫②夸美纽斯③昆体良④赫尔巴特 15.学校正式出现在()

农村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 调查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农村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1、调查背景及目的 注重小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看——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起步阶段,善与恶,丑与美,好与坏,错与对的评判标准往往是不全面或不深刻的,这就呼唤着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成长”。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中关于教育的重要性千百年来为后人所传颂着。家庭,是教育的启蒙;学校,是教育的引路人。 2、调查结果及分析 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家庭现状看主要存在这么几个方面的教育问题: 2.1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小学生父母有的外出务工,家中一般只留下老人和读书的孩子,这些孩子他们无论是寄宿于学校还是留守在家庭,大都缺少母爱,缺少父母的亲子之情,得到的是祖辈的溺爱、宠爱、偏爱,极易形成“畸形心理”。这就呼唤农村学校必须加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2.2多数家长综合素质低下,影响孩子成长。 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你要教育学生成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这些学生家长大部分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他们大多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在他们的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谈到辅导功课,很多家长反映,现在的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这种情况,数学学科显得更为严重。这些家长大都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必须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意愿。他们的教育简单粗暴,打骂孩子是普遍现象。家长重视孩子学习成长但缺乏引导方法,培养目标盲目。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上是不惜血本的,为孩子请家教,报名参加了一个又一个课外兴趣班,自己则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殊不知,这样做孩子是否愿意,是否真的有效,结果可想而知。 2.3家长推卸教育责任,孩子成长抛在一边

代课教师转正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代课教师转正考试小学教 育学试题及答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解析】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是世界上最早实行义务教育的国家。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解析】孔子所说的“学”即“学习”,“思”即“思考”,因此他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普及性、基础性和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另外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平衡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奖励制度

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奖励制度 (试行稿) 为了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在家长、社会的信度和效度,从本学期开始,试行科任教师奖惩制度,具体办法如下: 一、教育教学质量奖 (一)教育质量奖 1.班级评为校级“模范班集体”的条件 (1)班主任被评为模范班主任。 (2)本班各门主科在期末镇质量测评均在前三名。 2.被评为“模范班集体”的班级,学校给该班级颁发奖牌。(二)教学质量奖 1.镇质量测评奖 (1)学校所有教师有教学效果分,均采用在学区组织的期末质量测评的学生均分除以学区所有班级均分,再乘以量化考核中的教学效果的标准分。详见《教师量化考核方案》。(2)学校科任教师,在镇统一组织的期末质量测评中,所任学科单科奖,按照镇教育办统一考核发放。 2.区质量测评奖 荣誉和奖励归测评班级或科目的教师,学校加相应分数。 二、教师荣誉、科研奖 1.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奖,

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镇级、校级分别奖励奖金6分、5分、4分、3分、2分、1分。〔注:同时获两项的以最高一级标准发奖金,以学校逐级推选上去的学校不重复奖;直接获得学校以上的奖,学校给予奖励。以上奖项参加评选的教师:(1)德育考核优秀。(2)必须参与校本研修。(3)教师量化考核前十名者。否则,没有资格参加评选。〕 2.学校鼓励教师积极、主动承担教研教改论文和校本研修,大胆尝试教研教改实践。 (1)教学论文:参加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论文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分、分、分;参加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论文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分、分、分;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论文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1分、分、分;参加国家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论文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分、1分、分。 (2)校本研修:全校教师必须参与校本研修(否则,不能评优树模,进升职称和职务)。完成一个国家正规大课题奖励5分(小课题奖励4分);完成一个省级正规大课题奖励4分(小课题奖励3分);完成一个市级正规大课题(校本研修)奖励3分(小课题奖励2分)。完成一个区级正规大课题(校本研修)奖励2分(小课题奖励1分)。

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城乡结合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完全区别于城区小学及农村小学,笔者结合自身任教经历,分析了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现状与策略 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城市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的中心区域不断地向周围扩散,城市的生产要素也随之不断地向周边移动,从而形成城市建成区与郊区接壤的城市边缘地带——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的小学与城市小学、农村小学不同,其学生主要来自本地居民和外地迁入流动人口家庭,学生生源情况相对复杂。由于生源的特殊性,周边环境的特殊性,再加上特有的家庭教育,这些特点给当地的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从自身任教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碰到问题谈起,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对策,望对改善城乡结合部这一特殊区域的小学英语教育有所裨益。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师资严重短缺,缺乏专业英语教师 自2001年秋实施《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以来,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已经全面普及,专业英语教

师需求缺口较大,城乡结合地区的小学更是如此。城乡结合地区学校的财政一般较为紧张、编制有限,引进合格英语专业教师条件有限,英语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教师短缺的现象,并存在有以下特点: 1、师资紧缺,教学任务重。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任教科目多,整体任务重;其次是任教年级交叉,“班级多、内容杂”。城乡结合地区的许多家长不想让孩子在农村读书,但又不想或者负担不起高昂的择校费,于是大批的孩子涌入了城乡结合部的小学里,使得该区域的小学英语教师更加短缺,任务更加繁重。英语教师教学任务如此繁重,往往使得教师们疲惫不堪,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再者由于财政、编制等原因,各个学校为减轻学校负担,他们的一般做法是从现有的教师中培养英语师资,多数老师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由于未经过正规训练,他们语言知识薄弱,语言技能匮乏,再加上乡音浓重,夹杂方言,以讹传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方法也延续其他课程的“简单讲授、重复练习法”,在实践中缺少观察研究的视角,钻研能力低,而任教几年的专业老师出现职业懈怠现象,使得原有的专业知识淡忘,教师应付教学任务的现象比较普遍。 2. 教学设施的配置及利用不足、搁置严重,教学模式单一 英语教育特别是小学生的英语教育,更应该通过视听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小学教育学试卷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2010-08-07 20:57:18|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在 17 世纪,埘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捕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 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答案: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沦上二奠定了班级授课制的 理论基础。 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答案: C.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3、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答案: A.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 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 C.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 他在教学中主张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课堂中心。 6、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 赫尔巴特 B. 瓦根舍因 C. 怀特海 D. 克伯屈 答案: B. 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塔合曼乡寄宿制小学 教学管理制度 一、课程管理 (一)课程设置 1、学校应严格三级课程管理,务必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自治区、地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与选用校本课程。学校有义务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与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与互补性。 2、根据教育部与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所在村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二)校本课程 1、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与校外有关机构或人员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就是教师,对教师提出一专多能的要求,将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遵循非教材化的原则。 (三)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各学校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得用其它课程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在课时安排上可贯彻固定安

排与弹性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 2、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要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 3、要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校内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以及信息化课程资源等,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二、教学活动管理 (一)教学计划 1、应按照培养目标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与工作计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制定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得到贯彻实施。 2、开学一周内,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工作安排与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配档。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放假,保证每学期授课的周数。学校应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行事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3、教研组应根据区教研中心学科组教研工作安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围绕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在开学第一周讨论制定完毕,并报教导处备案。应有计划地对各教研组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与督促其落实。

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或家庭教育方法不妥,以致很多学生在习惯养成和学业成绩方面存在问题。我区部分学校是城乡结合部学校,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不同于城市学校,也不同于农村学校,是处在两者之间的独立群体。这方面的研究就其现实性来说很值得研究。 标签:城乡结合独立群体家庭教育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它的主要社会特征是:经济较为发达,外来人口多,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以及不同文化素质的人群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在本论文中,城乡结合地区特指烟台开发区。 二、研究的必要性 从大方面讲,我区部分学校是城乡结合部学校,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不同于城市学校,也不同于农村学校,是处在两者之间的独立群体。生源十分复杂:绝大部分是菜农、农民、进城务工者的子女,有一部分留守儿童。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或家庭教育方法不妥,以致很多学生在习惯养成和学业成绩方面存在问题。立足实际情况,我确立这一论文题目,旨在引导家长利用家校合作搞好家庭教育,从而促使学生成长。如前分析,这方面的研究就其现实性来说很值得研究。 三、合作的现状 1.学校方面 我们学校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建立了非常好的平台,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1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重要途径,是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也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对某些教育问题达成共识的最佳时机。 1.2举办家长开放日。我们学校在每学期中期会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请家长们参观学校的环境、班级和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和学生取得的荣誉,让家长对学校有个全面的了解。让家长们走进课堂,看看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自己孩子的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让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B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B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D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0.小学生的思维C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共99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共 99 页) 1. 下面哪点不是对学生的真爱: () (1.5 分) A. 坚持教育民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Y B. 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 C. 对有个性的学生要进行改正、教育 D. 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情感 -… ★标准答案: C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5 分 评语: 2.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标准答案: B ☆考生答案:A 4…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3. 激发内发动机的途径不包括() A. 创设情境 ■ B. 实施发现学习 C. 开展合作学习一 D. 适当开展竞赛--…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C ……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4. 因“材施 教 ” A. 差异性 云端天籁论坛 ) E" U& o, z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1.5分)…达+… A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5 分 评语: 5. 在 17 世纪, 育家是()。 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 (1.5分) A. 北欧的尼德兰 B. 捷克的夸美纽斯 C. 法国的斯图谟 D. 德国的福禄培尔 ★标准答案: B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6. 下列哪一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 (1.5 分) 1.5 分) 1.5 分)

D. 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标准答案: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云端天籁论坛 r5 e l* ?( W A. 惩罚为主, 教育为辅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34538106.html,' r/ V" V5 c7 W' a+ \7 r4 e+ k 3 D B.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 C. 教育惩罚并重 ★标准答案: B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5 分 评语: 10. 在实施班主任工作评价时, ( A. 确定标准 云端天籁论坛4 ”…” B. 组织动员 C. 收集资料 F” ■网—? D. 分析判断 云^- " ★标准答案: B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1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1.5 分) 1.5 分) A. 课堂教学 B. 课外教育 C. 课外活动 ( x" W, W! A4 \1 B ) u$ R D.家庭教育…- '-a%? ★标准答案: A 云端天籁 论坛马蹄达达2 H3 M3 l. ?5 Y# V ☆考生答案: C 4 E7 f% m' K6 t4 Y* q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7. 设身处地的、像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的技术是 (1.5 分) A. 真诚 B. 尊重 C. 接纳 D. 同感 ★标准答案: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 8. 课外校外教育是 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 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 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 在学校之外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云端天籁音 画文学网专属论坛( g/ ?: U1 C' R7 p4 Z D C 0 分 评语: 1.5 分) D )是评价的前提。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标 准答案: B

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的文化重塑

城乡结合部小学教育的文化重塑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新农村进程加快,乡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涌向城市边缘地带包围城市的城郊地区――当代城乡结合部,这里正逐渐形成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群体,同时也孕育出了一个学生群体。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有其独特性。对这类学生如何教育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就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特性,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作一些探究。 一、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成因 1.道德观念薄弱。多数学生的集休主义意识不强,对长辈不够尊敬,缺乏爱心,自私自利的思想较为严重;在性格情感上,不少学生的性格较为孤僻,情感较为脆弱。受以上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堪忧: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各科最基础的知识掌握不够;学习上缺乏毅力与意志力,没有学习的自觉性,缺乏拼搏意识;作业习惯较差,或者不能按时完成,或者是敷衍了事,没有改错的习惯;在课堂上不爱思考问题,没有掌握思维的方法,

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因此,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2.家庭教育缺失。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95%左右只有初中或初中未毕业的知识水平,对教育的认知偏差较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不够,家庭生活与教育的环境不理想。家庭教育的方法欠科学,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仍然是高压式的“棍棒教育”等。在与学校校沟通方面,许多家长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不了解,对于学生的要求往往是家校不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三方面:(一)区域环境因素。城镇周边地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人际关系淡漠。小学生本就模仿性强,没有识别能力,不能辨其真伪,因而就良莠不分,不假思索地仿照,养成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气。(二)家庭教育滞后。城乡结合部的家长素质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家长不注重对子女的正确教育,同时也不具备正确、科学教育孩子的素质和方法。 二、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改变策略 目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已初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现就针对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特点,提出如下思想品德教育策略: 1.净化周边环境。学校、社区、公安密切配合,整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2.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3.提出德育的体谅模式的学者是(B )。 A.科尔伯格 B.彼得?麦克费尔 C.班杜拉

4.下列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D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D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D )。 A.连续性 B.示范性 C.长期性 D.创造性 7.下列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将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C )。

B.布鲁纳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8.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D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9.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 )。 A.说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C)。 A.成立了班委会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教师专业知识试题:精选知识点练习 1.中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这里教师所运用的记忆规律是( )。 A.多感官参与 B.学习程度适当 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及时复习 2.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容为“六艺”,“六艺”包括( )。A.礼、乐B.射、御C.文、算D.书、数 3.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提高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4.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 )。A.亲知B.熟知C.闻知D.说知E.见知 5.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兰贝制 C.特朗普制 D.文纳特卡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教材。(判断题) 8.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判断题) 9.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判断题) 10.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ABD。 3.【答案】ABC。 4.【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墨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5.【答案】C。 6.【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教学相长出自《学记》。 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8.【答案】×。 9.【答案】×。10.【答案】√。 2015教师招聘《教育学》班级管理单选题练习三 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答案:B 2、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答案:B 3、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答案:B 4、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班主任工作总结 B、建立学生档案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答案:D 5、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A、学校B、教师C、教育容D、学生答案:D 6、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答案:A 7、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答案:D 8、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答案:A 9、教学管理的核心是()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答案:C 10、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型的领导方式 D、型的领导方式答案:A 11、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答案:A 12、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小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

小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 小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一、师德考核要求: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育人”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为了更好地做到教书育人,提高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以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要求全体教师自觉遵守,树立以德立教、为人师表的思想,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严禁有损师德,有损学校声誉,有损教师形象的现象发生。考核方法:一学期来,如无违反师德规定,期末奖励100元。如有家长、学生、社会群众或上级部门来电、来信或来人向学校反映有违反《规范》等现象,并经学校调查核实,学校将根据社会、家长反响大小,造成的后果轻重程度扣除100—500元,并给以相关处罚。二.出勤考核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表”,坚守岗位,做到有事请假、有病请假,请假必须持书面请假条,病假三天以上同时还须医院证明及病历卡。半天假由教导处批准,一天以上假由校长室批准,并交教导处备案。考核方法:1、旷课一节扣10元、二节加倍,依次类推;病假连续15天以上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产假、婚假、男教师陪产假以及父母丧假按上级部门文件规定执行。 2、教师长期公出学习、培训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3、学校需要指派部分教师在休息期间完成学校的限期任务,一般以精神鼓励为主,加班费原则上半天20元。教师之间代课属于互相帮助,但为体现教师的劳动价值,给予每节课10元的补贴,代班主任一天5元,代班主任一星期以上,由原班主任按班主任月津贴的日平均数补贴。三.业绩考核要求:教师业绩大小体现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认真教学,努力提高学科质量,尽力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考核办法:1、学校设学期考核奖,50元为一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在去年的基础上高一级加50元。依次类推。如所教学科质量差,引起班级学生、家长申斥,经调查核实,学校将根据情况扣除100-500元。2、设辅导奖:教师指导学生团体或个人获奖的奖励标准四.师能考核要求: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教师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加强业务进修,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积极开展教育科研,积极参加高学历进修,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和理论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考核办法:1、教师的学术论文、案例、教学设计、优质课、基本功竞赛奖励各项标准(教坛新秀、课题按以上标准的2倍计发)。五.综合先进1、每学期进行一次先进班集体、先进班主任评比,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三级,分别给以每月60、40、20的奖励。2、每学年进行一次文明办公室和优秀教师评比(评比细则另订),给先进年级组、文明办公室50元奖励。3、每学年按10%的比例进行优秀教师评比,给以50元左右物质奖励。 4、在学校评比的基础上推荐参加上一级同类先进的评比。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下载使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