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卧拉

卧拉

卧拉
卧拉

产品描述

应用范围:卧式拉力试验机适用于拉伸试验及恒负荷拉伸,可用于锚链,钩环、电瓷瓶、钢丝绳、电缆、光缆、棒材、绳类等制品或材料的拉伸强度测试。

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卧式拉力试验机采用机架整体钢板焊接框架结构,单出杆双作用油缸通过两拉杆加力架施加试验力,前后夹头液压夹持试样,高精度负荷传感器测力,根据试样规格长度后夹头体可有级调整拉伸空间,计算机根据可根据用户需要编程控制试验步骤,屏幕显示试验力及试验曲线,按试验方法的要求自动处理试验数据,本机主要适用于专用构件及金属标准试样的拉伸试验及压缩试验。

一、整机组成:

整机由:主机部分、伺服油源系统、控制柜部分、电气系统、测控系统、防护部分、附具部分等组成。二、主机部分:

主机部分主要由油缸、油缸座、小横梁、前后拉头体及高精度负荷传感器等部件组成。油缸座固定在钢板焊接框架与后移动夹头体形成受力框架,前夹头体和后加头体上装有楔形拉伸夹具用以夹持试样的两端,单出杆双作用低摩擦油缸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推动小横梁、拉杆及前夹体移动,从而将试验力施加到试样上。后夹头体与受力框架之间采用插销连接,后拉头带有移动小车、用于后加头体手动移动、调整试验空间、并采用手动穿销固定试验空间。

三、伺服油源(泵站)系统:

油源系统由油泵电机组、油箱(含阀组及配套设施)、管路系统、强电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油泵电机组采用负载自适应型节能油路系统,平面布局,整套系统按照节能、布局简洁的原则进行设计,并配电子式油温、油位计,精密压力过滤器,空气滤清器等并带有油温、液位、油阻指示装置,根据油路的使用要求配相应高精度的滤油装置并配备独立风冷却装置

四、控制、测量、显示系统

采用液压式试验机专用控制软件驱动伺服阀控制试验力的加载,操作方便;

负荷传感器测量试验力;

计算机屏幕显示各类试验数据,绘制试验力-时间等曲线,曲线自动数据处理;

具有完整的文件操作及数据存储功能,试验数据以ASCⅡ码方式完成,便于用户二次数据处理;

详细资料请咨询济南上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武当元始派的内功修炼(图解)

武当元始派的内功修炼(图解) 内家拳功,源于道家,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养生,全形。在内功修炼上有二:一是养气,一是练气。养者,涵养培养之意,练者,锻炼运使之意。夫气,以心为体,心以气为用。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一气之源,但有虚实动静及有形无形之区别。气者,即中气也,中气者何?即道家所谓“元阳”,医经(黄帝内经)所谓“元气”,以其居人身脏腑之内,故国(武)术家名之曰“中气”,此气即人先天真一之气,为全身营养活动之根源。静坐家修养之。假名“内丹”,国(武)术家锻炼之,则名“内功”。今将武当元始派秘传的内功修炼公诸于世,广结善缘。 一、丹田功 本派丹田功之法称“点火炼丹炉”(武火急烹与文火温养),采用的功架叫“立鼎封炉桩”(丹炉桩与金鼎桩)。此仅将“丹炉桩”与“武火急烹”介绍如下:

丹炉桩 因其形似炼丹炉,故名。两腿两脚并齐站立,双膝弯曲下蹲,但不超出脚尖。两成掌,相叠贴盖于小腹丹田处.(图1)要求:舌抵上腭,精神贯注,气沉丹田。 武火急烹 本法具有神速功效,能在较短时间内激发丹田神火(真元),打通全身滞碍之处,丹田有热气鼓荡之感。 1、按上述姿式站好,双目垂帘,留一点光亮感,眼观鼻尖,由鼻尖观心窝,由心窝观脐下小腹丹田内,想有一黄色“呀”字。燃烧以热。 2、松静观想,待呼吸平和,乃用鼻轻轻吸清气一息,深吸至满,同时小腹上提内收;气足后,猛从喉部咽下一口气,如咽物将气送往小腹丹田内,紧紧压往,提闭谷道,保持不呼不吸。如有漏隙,则仍用鼻息收之。一气下来,必令全身发热,闭气当尽全力,但不可故意用力强

憋。 3、实在闭不住时,仍不能一气吐出,吐快了,心气顿散,上气发虚,更不能松驰,一松弛,督脉气能突然失昏,必使头晕目眩,眼显金花,身体大虚。正确法应该紧握两拳,然后渐渐发声吐气,发“呀”音,这种音能使头部气能下潜小腹作功点,使气益中。每次闭息吐声后,需略有休息,使心脏狂跳渐缓,呼吸平和时,再行下一次闭息。 4、如上法闭上三至七遍,全身经脉大通,小腹内“呀”字黄色火焰引动腹内暖气洋洋,开始作主自己运动,此际宜放松,姿式不变,呼吸细匀而长,仍不时行轻微的咽气闭息,以打通尚有淤滞之细微脉结。练习此法,在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反应,①小腹内有跳动感。②有热胀感,愈胀愈充实。③热气滚动感。④热气鼓荡感。⑤强烈鼓荡感:开合,渐渐大起大伏,强于肺呼吸,渐渐肺呼吸停止胎息产生,全身渐发热发胀。至此,宜行“日月精华”之法。练此功期间必须禁止性生活,否则丹田气无法升华,通关透窍无能为力。同时还要做固精止漏之功,以防夜失走丹。 此功虽是入门下手法,但病弱者不宜,另有法门;心脏功能不好者,禁炼;老年者当须行“生精强精”法。 二、周天功 习本派周天功可直接通周天,无须用意引气。小周天指打通任督二脉而言,只要按要领做,气就从命门开始沿督脉上行,在小周天路线上进行循环;大周天指十二经脉的循行,依法练习,气就自然沿大周天路线运行。 1、小周天功 ①预备式:两脚开立大于肩宽的两倍,两膝弯曲,坐胯松腰,成马步蹲桩。同时两臂从体侧缓缓上举,手心向上,直臂举至头顶上方时,反掌相合,慢慢下落,合掌当胸,略停片刻(图2)。然后按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的顺序逐对分开,双手放下,垂于体侧,并

常用卧位

常用的卧位及适用范围 1.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1)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等病人。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及肺部并发症。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以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2)方法:去枕仰卧,头部应转向一侧,将枕头横置于床头。 (2)中凹卧位 1)适用范围: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2)方法:抬高病人头胸部l0°~20°,抬高下肢约20°~30 (3)屈膝仰卧位 1)适用范围:①腹部检查的病人,腹肌放松,利于检查;②导尿的病人,利于暴露操作部位。 2)方法:病人仰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2.侧卧位 (1)适用范围:灌肠、肛门检查、臀部肌内注射、配合胃镜检查等。 (2)方法:侧卧,下腿稍直、上腿弯曲,一手放于枕旁,一手

放于胸前。 3.半坐卧位 要求:摇床:由平卧位转变为半卧位时,先摇床头,再摇床尾。由半卧位转变为平卧位时,先要床尾,再摇床头。 (1)适用范围:①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下降,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可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使静脉血回流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②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的吸收。③腹部手术后病人,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④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可减少局部出血。 (2)方法:摇床,先摇起床头支架呈40°~50°角,再摇起膝下支架。放平时先放膝下支架,再放床头支架。 4.端坐位 (1)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极度呼吸困难,病人被迫端坐。 (2)方法:病人坐在床上身体稍前倾,床上放一小桌,桌上放软枕,病人可伏桌休息。并将床头摇高,使病人背部也能向后依靠。 5.俯卧位 (1)适用范围:①腰、背部手术或检查。②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2)方法:病人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部两侧,两腿伸直,在

各种卧位

各种卧位 各种卧位包括:去枕仰卧位,休克时卧位,屈膝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卧位,截石位。 1、去枕仰卧位:用于昏迷及全麻未醒的病人(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疼痛)。 2、休克时卧位:(仰卧中凹位)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利于呼吸,抬高下肢利于静脉血回流。 3、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或导尿。 4、侧卧位:灌肠。 5、半坐卧位: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胸腹盆腔手术或有炎症的病人;腹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术后减轻缝合张力;减少颈部颜面术后出血。 6、端坐位:心衰、心包积液、哮喘发作病人。 7、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手术。{来源:考{试大} 8、头低脚高位:胎膜早破;肺部引流、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引流;下肢、骨盆骨折行牵引术;严重的失血性休克。 9、头高脚低位:颈骨骨折牵引、开颅或头外伤后防止出血;预防脑水肿减轻颅内压。 10、膝胸卧位: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胎位不正和子宫后倾。 11、截石位:用于会阴、肛门部的检查、治疗、手术。 病人的卧位与安全护理 一、病人的卧位 卧位是病人卧床的姿势。卧位与论断、治疗和护理有密切的关系,正确的卧位对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卧位的性质 1.主动卧位病人在床上自己采取最舒适的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者,如意识丧失或极度衰弱的病人,必须由护士帮助更换卧位。 3.被迫卧位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所采取被迫的卧位。 (二)常用的几种卧位 1.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将枕横立置于床头。适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病员,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用于脊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可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约10度-20度,抬高下肢约20度-30度,适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 (3)屈膝仰卧法病人采取自然仰卧,头下垫一枕头,两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曲屈,使腹肌放松,适用于胸腹部检查。 2.侧卧位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必要时两膝之间、背后、胸腹前可放置一软枕。 用于灌肠、肛门检查。侧卧与平卧交替可预防褥疮。 3.半坐卧位病人卧床上,以髋关节为轴心,上半身抬高与床的水平成40度-50度角(自动床、半自动床、或手摇床),再摇起膝下支架。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若无摇床可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将病人上半身抬高,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枕垫在膝下将两端带子固定于床两侧,以免病人下滑,放平时应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 半坐卧位适用于以下情况:

临床常用卧位

临床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 (1)昏迷或是全身麻醉为清醒的病人,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是肺部感染。 (2)椎管内能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6h)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安置方法 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平方,将枕头横立于床头。 2.中凹卧位 使用范围 适用于休克病人。抬高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增加新排出量而缓解休克。 安置方法 抬高病人头胸部曰10~20°,抬高下肢约20~30°, 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 用于胸腹部检查,实施导尿术及会阴冲洗的病人。该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 安置方法 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曲,并向外分开。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 (二)侧卧位

适用范围 1.用于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检查及臀部肌肉注射等 2.预防压疮。侧卧位于仰卧位交替,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预防压疮发生,同时 便于擦洗和按摩受压部位,使病人舒适。 3.对单侧肺部疾病患者,根据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是健侧卧位。 安置方法 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部,上腿弯曲,下腿稍伸直。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病人,稳定卧位,增进病人舒适和安全。 (三)俯卧位 使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3.缓解肠胀气所致腹痛,采取俯卧位时,腹腔容量增大,可用于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安置方法 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酌情的腋下用小枕支托。 (四)半坐卧位 适用范围 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2.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用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

卧位测试题汇总

卧位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二三四总分 一、名词解释(4×5=20) 1.卧位: 2.主动卧位: 3.被动卧位: 4.被迫卧位: 下列需采取被动卧位的病人是()1. A:心包积液的病人B:心力衰竭的病人C:瘫痪的病人D: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E:胎膜早破的病人病人采取被迫卧位是为了()2. A:保证安全:减轻痛苦B C:配合治疗D:减少体力消耗E:预防并发症 3.休克病人需采取()A:中凹卧位:侧卧位B :去枕仰卧位C D:头高足底位E:屈膝仰卧位心力衰竭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4. A:防止污染,预防膈下脓肿:促进病人舒适B C:减轻水肿,改善肺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D :使冠状血管扩张,改善心肌营养E 5.颈部手术后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利于局部引流A. B:促进血液循环 C:利于伤口愈合 D:防止膈下脓肿 E:减少局部出血 6.为病人进行膀胱镜检查时应安置的体位是() A:截石位 B:头低足高位 C:膝胸卧位 D:去枕仰卧位 E:头高足底位

7.下列不需使用保护具的病人是() A:昏迷 B:骨折 C:躁动 D:幼儿 E:谵妄 8.长期卧床病人易引发并发症不包括() A:肌肉萎缩 B:静脉血栓 C:压疮 D:坠积性肺炎 E:腹泻 9.椎管内麻醉或腰穿抽脑脊液后去枕仰卧位的目的是()A:预防颅内压减低 B:坚轻脑缺氧 C:增加脑血液循环 D:预防脑缺血 E:防止昏迷发生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端坐位时,床头支架将床头抬高70~80° B:半坐卧位时,应抬高床头支架成30~50° C:头低足高位,床尾应垫高15~30m D:头高足底位,床头应垫高15~30m E:中凹位时,应抬高病人头胸部约30°,抬高下肢约20°11.颅脑术后病人头部卧于健侧主要是为了防止() A:引发呕吐 B:出现头痛 C:出现休克 D:产生脑疝 E:产生惊厥 12.为病人胃镜检查时,护士应为其安置何种卧位() A:半坐卧位 B:坐位 :俯卧位C. D:侧卧位 E:仰卧位 13.支气管哮喘病人为减轻呼吸困难可采用() A:侧卧位 B:端坐位 C:头高足底位 D:膝胸位 E:截石位 14.护士单人为病人翻身侧卧,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病人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膝

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

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 1、去枕仰卧位:用于昏迷及全麻未醒的病人(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疼痛)。 2、休克时卧位:(仰卧中凹位)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利于呼吸,抬高下肢利于静脉血回流。 3、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或导尿。 4、侧卧位:灌肠。 5、半坐卧位: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胸腹盆腔手术或有炎症的病人;腹部术后减轻缝合张力;减少颈部颜面术后出血。 6、端座位:心衰、心包积液、哮喘发作病人。 7、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手术。 8、头低脚高位:胎膜早破;肺部引流、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引流;下肢、骨盆骨折行牵引术;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床尾垫高15~30cm)。 9、头高脚低位:颈骨骨折牵引、开颅或头外伤后防止出血;预防脑水肿减轻颅内压。(床头垫高15~30cm) 10、膝胸卧位: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胎位不正和子宫后倾。 11、截石位:用于会阴、肛门部的检查、治疗、手术。 多种管道的护理对策 必须保证进出通畅,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不通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易误导观察结果。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如无物流出应检查可能管道被堵塞。 1.标志分明,各种管道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 2.准确留置,有的管子要做到准确留置,如鼻导管吸氧,对立即给氧病人以9.5cm为固定插入长度;对定时给氧及按时更换鼻导管的病人测鼻尖至耳垂长度的2/3插入较为适宜。鼻饲管插入长度男性为42~43cm,女性40~41cm为宜,注入食物后,其食道蠕动及括约肌功能仍存在,不会发生食物返流及呕吐。 3.固定牢靠,维持其良好的固定,妥善安全放置。严防脱出或误拔,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防止污染。病人搬移,因卧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4.保持清洁,经常观察管道有无松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血液污染。特别是侵入性的管道的护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皮管置时过久或被污染、腐蚀应调换皮管,保持清洁。 5.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侵入性管道处的敷料应每日更换1次。 6.严密检查各引流管各衔接处,以免漏气及脱出,局部皮肤的变化,有无液体外溢。 7.有效地防治各种留置导管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并积极预防与处理。 8.严格统计并记录出入液量,输液输血滴数要控制,从而保持输入量和引出量平衡。 9.如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持负压状态。

偏瘫患者的正确卧位

偏瘫患者的正确卧位 脑卒中急性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待病情稳定48~72小时后康复治疗即可与临床诊治同时进行。目的是预防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部静脉炎及关节挛缩和变形,同时为恢复期功能训练作准备。 一、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 偏瘫早期的康复治疗中,正确体位能预防和减轻偏瘫典型的屈肌或伸肌痉挛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如上肢屈曲并肩胛带后缩,下肢伸展伴髋关节外旋。因此,在床上肢体宜置于抗痉挛体位 ①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 ②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 ③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 应避免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二、肌肉按摩 按摩对患侧肢体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并可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对防治废用性或营养性肌萎缩,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作用。按摩动作应轻柔、缓慢而有规律。 三、被动活动关节 对昏迷或完全偏瘫的病人,应作患肢关节的被动活动,以利于防治关节挛缩和变形。活动顺序应从近端关节至远端关节,活动幅度应由小逐渐至全范围,每日二次,直至主动运动恢复。避免粗暴而造成软组织损伤,要多做一些抗痉挛的模式的活动,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伸髋,屈膝,踝背伸等。 四、床上活动 早期床上活动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使患者尽快从被动活动开始,通过自助的活动过渡到主动的康复训练程序上来。急性期主动型训练都是在床上进行的目的是使患者独立完成各种床上的早期训练后达到独立地完成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位的转换 ①上肢自助被动运动: ②桥式运动:仰卧位,两腿屈曲,双腿平踏床面,伸髋并将臀部抬离床面。

道禅动功养生五式心法

心法要领:小腿用力抖动,膝以上肢体保持松软自然状态,意守涌 泉,冥想病气由内而外、从头到脚引入地心,默念【病气入地三尺 化为灰】! 医学原理:a:统一频率的振动可以统一身体内在的磁场,减少代谢产生的墒值。 b:振动的过程可以增加骨的密度,使体内的精微物质进一步的融缩。 c:振动可以开通人体的经脉,对肾经与膀胱经的作用最明显。 d:抖动可以排毒。通过脚底涌泉穴将病气排出,入地三尺化为灰。治疗功效:振荡经气,顺气理经,培气固元,补精填髓。小腿有节律的抖动,可以带动全身细胞的振动,使凝结的病气和壅带的气机活动开来,病气 在意念和呼吸的导引下通过脚底的涌泉穴排出体外。 2、扩胸式 动作特点:双膝微屈,含胸拔背,双手自然伸展,内合至胸前,吐出肺气,抬头挺胸,同时双手呈弧线向外展开,要求尽量外展到极致,配合吸气, 头向后仰。 心法要领:含胸为合,扩胸为开,如抱太极,开胸接气,气送丹田。呼气时用意念将气送向丹田,当真气向上冲时,呼气往下压,腹部压力增高,真 气自然溢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凡有疾病之处,均经元气疏通修补。

医学原理:a:后天呼吸的气过了膻中就是先天的真气。 b:经常做扩胸式可以开阔人的胸襟。 d:扩胸有开通中脉的作用。 治疗功效:强健心肺,扩充肺活量,开阔心胸,舒气解郁。扩胸可以最大限度的接纳自然界的清气,含胸吐气用意将接纳的清气送入丹田化为人体的真 气,通过扩胸的训练逐步可帮助心肺功能较弱者增强心肺的功能。 3、踢腿式 动作特点:单脚离地(男子先起右脚,女子先起左脚),至内向外旋转三圈,然后向上抬起,顺气弹出,同时双手沿踢腿方向外展。 心法要领:以意领气,以气动腿,气从膻中发出,贯通而下。 医学原理:a:身体的每一个关节、每一个地方都可以发力,身体要象弓一样,要把身体每一处都可以象弓一样随时发力。 b:人体是一个X形交叉的结构,左半脑支配右半身,右半脑支配左 半身。踢右踢可以开通左边的胸腹,踢左腿可以开通右边的胸腹。治疗功效:调理脏腑,开通中脉,顺经理气,舒筋活血。人体是X形交叉结构,踢腿可以带动对侧的脏腑气血运行,达到协调脏腑机能的作用。 4、甩手式 动作特点:双腿分开,与肩同宽,沉肩坠手,双手前后交叉甩开,同时配合双膝屈伸的动作。 心法要领:手要松,气要沉,肢体左右摆动的时冥想身有一股暖流缓缓从头到脚流遍全身。 医学原理:a:人体的气的运行,是按照8字的双螺旋规律运行的。双手划8字模仿身体气机的运行。

常用卧位

常用卧位 1. 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枕头横立于床头。适用范围: 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采取此种卧位,以避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采取此种卧位,以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病人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适用范围: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 (3)屈膝仰卧位: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 适用范围:腹部检查或作导尿术及会阴冲洗等。 2.侧卧位 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臀部肌内注射时,应下腿弯曲,上腿稍伸直,使臀部肌肉放松)。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病人。 适用范围: ①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 ②臀部肌内注射。 ③预防压疮: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使病人舒适,并变换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发生。 3.俯卧位 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酌情在腋下用一小软枕支托。 适用范围: ①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②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③缓解胃肠胀气所致腹痛。 4.半坐卧位 ①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成30°~50°角,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病人的足底,以免其足底触及床档;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②靠背架法: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病人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枕,垫在膝下,中单两端的带子固定于床缘,以防病人下滑,床尾足底垫软枕。放平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适用范围: ①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②急性左心衰竭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利用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 ③心肺疾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人:半坐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也减轻,使呼吸困难得到改善。 ④胸腔、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其一可促进引流;其二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因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性较弱,这样可达到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的作用,减轻中毒反应。同时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其三可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促进舒适,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⑤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利于向站立过渡。

卧位测试题

卧位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 1.卧位: 2.主动卧位: 3.被动卧位: 4.被迫卧位: A:心包积液的病人 B:心力衰竭的病人 C:瘫痪的病人 D: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 E:胎膜早破的病人 2.病人采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A: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 C:配合治疗 D:减少体力消耗 E:预防并发症 3.休克病人需采取() A:中凹卧位 B:侧卧位 C:去枕仰卧位 D:头高足底位 E:屈膝仰卧位 4.心力衰竭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污染,预防膈下脓肿 B:促进病人舒适 C:减轻水肿,改善肺循环 D: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E:使冠状血管扩张,改善心肌营养 5.颈部手术后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A:利于局部引流

B:促进血液循环 C:利于伤口愈合 D:防止膈下脓肿 E:减少局部出血 6.为病人进行膀胱镜检查时应安置的体位是() A:截石位 B:头低足高位 C:膝胸卧位 D:去枕仰卧位 E:头高足底位 7.下列不需使用保护具的病人是() A:昏迷 B:骨折 C:躁动 D:幼儿 E:谵妄 8.长期卧床病人易引发并发症不包括() A:肌肉萎缩 B:静脉血栓 C:压疮 D:坠积性肺炎 E:腹泻 9.椎管内麻醉或腰穿抽脑脊液后去枕仰卧位的目的是()A:预防颅内压减低 B:坚轻脑缺氧 C:增加脑血液循环 D:预防脑缺血 E:防止昏迷发生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端坐位时,床头支架将床头抬高70~80° B:半坐卧位时,应抬高床头支架成30~50° C:头低足高位,床尾应垫高15~30m D:头高足底位,床头应垫高15~30m E:中凹位时,应抬高病人头胸部约30°,抬高下肢约20°11.颅脑术后病人头部卧于健侧主要是为了防止() A:引发呕吐 B:出现头痛 C:出现休克 D:产生脑疝 E:产生惊厥 12.为病人胃镜检查时,护士应为其安置何种卧位() A:半坐卧位 B:坐位 C:俯卧位

各种卧位及护理

各种卧位及护理 (一)卧位 不当的姿势和卧位是引起身体不适的原因之一,。适当地安置病人,维持正确的姿势和卧位,不但可以协助病人感到舒适,而且还可以预防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 1、卧位的性质 (1)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主动、被动和被迫三种卧位。 1)主动卧位:病人在床上自己采用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称为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成为被动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的病人。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醒,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为被迫卧位。如肺心病病人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2)根据卧位的稳定性,可分为稳定性卧位和不稳定性卧位。 1)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大,重心低,平衡稳定,病人感到舒适。如平卧位。 2)不稳定性卧位:支撑面小,重心较高,难以平衡。病人为保持一定的卧位造成肌肉紧张,易疲劳,不舒适。如两腿幷齐伸直,两臂也在两侧伸直的侧卧位。 2、舒适卧位的重要性及作用舒适卧位是指病人卧床时,感到轻松自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处于合适的位置。维持舒适卧位的重要性和作用如下: (1)协助被增加身心舒适,达到完全休息的目的。 (2)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降低关节的压力和活动限制,维持正常的功能位置,避免关节和肌肉挛缩。 (3)至少每2h变换卧位1次,并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能避免骨突处皮肤破损,预防发生压疮。 (4)某些卧位能减轻症状,起到协助治疗的作用。 (二)常用卧位 1、仰卧位(supine position)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①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病人,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病人,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实施】协助被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防御身体两侧,枕头横放于床头。 (2)中凹卧位 【适用范围】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保持祈祷通畅,有利于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实施】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 (3)屈膝仰卧位 【适用范围】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 【实施】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曲起,并稍向外分开。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 2、侧卧位(side-lying position) 【适用范围】①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检查等。②预防压疮。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 【实施】病人侧卧,两臂曲肘,一手放于枕边,一手放在胸下,下腿伸直,上腿弯曲。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病人,稳定卧位,使病人舒适。 3、半坐卧位(fowler's position)

武当密传五形功——虎 形[1P]

武当密传五形功——虎形[1P] 武当 虎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威猛而仁性的象征。虎在五行中属土,常习练虎形养生功,可健脾胃,强筋骨。 第一式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两手下垂,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舌上顶,松肩沉肘,脚趾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闭目调息使之心平意静。 第二式引气归元 两手缓缓分开,手心相对上抬,于胸前至丹田处画平圆,动作要求叙缓而平稳。 呼吸深沉,吸气时身体下沉,呼气时身体上浮,反复三次;做到吐故纳新,引气归入丹田。 第三式寅虎洗漱 原地旋腰,身体前倾,重心移至右腿;双手手心朝上,平托至面前,握成双拳,下按至丹田处;同时重心移至左脚,转腰,松拳,转腕上托,再握拳下按…… 反复三次。 做这一式时,要求动作沉稳,拧转圆活,张弛分明。 第四式伏虎听风 腰向左拧,左脚随之后撤至右脚后跟处,右脚脚尖点地,两手以肘为轴,逆时针画圈收于腹下,同时屈腿,身体下沉。 第五式猛虎扑食 右脚前迈,膝盖弯曲,并尽量外伸,着地踏实后,左脚适时跟上;同时两手成弧形向前推,与肩平;而后手臂微曲沉肘,身体下沉,向后平坐。 做这一式时,出掌前推时呼气,手臂回曲时吸气。 第六式立虎静观 侧拧腰,两手腕转成相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十指张开,手臂圆张;同时左脚略伸,后根着地。 做这一式时,要求头上顶,脚根后顶,膝盖外顶。 第七式猛虎咽食 侧拧身,身体下沉,并向后平收,重心前移;双手以腕为轴,十指朝下,顺膝前推,并顺转成“伏虎听风”势。 之后,把“伏虎听风”、“猛虎扑食”、“立虎静观”和“猛虎咽食”连起来反复做三遍。 第八式猛虎回头 做完上式的“猛虎咽食”后,左脚内扣,腰朝后拧转;同时,右手下按到腰,左手上抬至与面部平行。——这是一个转体换方向的动作,做完这一式后,朝原来的反方向把“伏虎听风”、“猛虎扑食”、“立虎静观”和“猛虎咽食”连起来反复做三遍。 第九式收式 做收式时,直接从“猛虎咽食”收转,转身后,两脚移至与肩宽,双手在两侧合至面前,下按至丹田,而后变掌收于体侧,收腿直立,凝神调息。

常用的卧位

常用的卧位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①全身麻醉为清醒或昏迷病人。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一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二引起病人窒息或肺部并发症。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 2.中凹卧位 (1)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2)要求:病人头胸部抬高约10°~20°,下肢抬高约20°~30°。 3.屈膝仰卧位 4.适用范围:①腹部检查的病人,可使腹肌放松,便于检查。②病人导尿时,可以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 1.适用范围 (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臀部肌内注射。 (3)预防压疮。 2.要求: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庞,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一扩大支撑面,增进舒适和安全。 (三)半坐卧位 1.适用范围 (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 (2)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3)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4)腹部手术后的病人。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2.要求 摇床: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成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

(四)端坐位 1.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 2.要求: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讲床头太高70°~80°。膝下支架抬高15°~20°。 (五)仰卧位 适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 (2)脊柱手术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3)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六)头低足高位 适用范围 (1)肺部分泌物引流,适痰液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牵引时,利于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5)颅内压高者禁用。 (七)头高足低位 适用范围 (1)颈椎骨折的病人做颅骨牵引时做反牵引力。 (2)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3)颅脑手术后的病人。 (八)膝胸卧位 适用范围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治疗。 (2)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3)促进产后子宫的修复。 (九)截石位 适用范围 (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妇科检查、阴道灌洗等。 (2)产妇分娩。

常见卧位

患者的卧位 卧位即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时所采取的卧床姿势。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需要位置调整相应的卧位。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悉各种卧位的要求及方法,协助或指导患者取正确、舒适和安全的卧位。 一舒适体位的基本要求 舒适体位是指患者卧位时,身体各部位均处于合适的位置,感到轻松自在。为了协助或指导患者卧位正常而舒适的位置,护士必须了解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并能按照患者的实际需要使用合适的支持物或保护性设施。 1卧位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使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的负重部位,关节维持于正常的功能位置,体内脏器在体腔内拥有最大的空间 2体位的变换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每2小时变换一次。 3身体活动在无禁忌的情况下,患者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做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4受压部位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5保护隐私当患者卧床或护士对其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均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需要适当地遮盖患者身体,促进患者身心舒适。 二卧位的分类 根据卧位的平衡性,可将卧位分为稳定性卧位和不稳定性卧位。卧

位的平衡性与人体的重量,支持面成正比,而与重心高度成反比。在稳定性卧位状态下,患者感到舒适和轻松;反之,在不稳定性卧位状态下,大量肌群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疲劳,患者感到不舒适。 根据卧床的自主性,可将卧位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三种。 1主动卧位即患者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称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恢复患者。 2被动患者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常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痪的患者. 3被迫卧位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改变卧位的能力,但于疾病的影响或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称被迫卧位。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根据卧位时身体的姿势,可分为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等。下面介绍的常用卧位主要依据此种分类。 三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 又称平卧位。根据病情或检查,治疗的需要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1.去枕平卧位 (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 然放平,将枕横于床头。 (2)使用范围 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醒的患者。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

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的功法名称及演习

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的 功法名称及演习 “五行”,是中国古代世界生成论的重要哲学观点,认为太极是阴阳二气的结合物,由太极分化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结合,产生了有具体形象的五行万物。古代哲人认为,“木、火、土、金、水”作为事物的五种元素,本身具有运动和变化的性质。五行的特点就在于它互有对立面,能互相配合运行,并生出事物的种种变化。 古代医学也引入了五行学说,并把构成世界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官的“目、舌、口、鼻、耳”,五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一一对应,并指出,养生保健,务必遵循五行规律;遵循五行规律,务必辩证有度。所以说,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是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出自武当道门修养炼性的养生功法。 什么是武当山精神养生 ?最近更新: 2011-06-08 12:45 ?浏览次数:76 次 ?转帖到: ? 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

健康水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 使人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 调神养生法 1. 1、清静养神 清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因神气清净而无杂念,可达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 清静养神的方法 少私寡欲: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减少私心、欲望,从实际情况出发,节制对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则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心地坦然,心情舒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养心敛思:养心,即保养心神;敛思,即专心致志,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逐烦恼。只有精神静谧,从容温和,排除杂念,专心致志,才能做到安静和调,心胸豁达,神清气和,乐观愉快,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和工作,而且能使整体协调,生活规律,有利于健康长寿。 2. 2、立志养德 正确的精神调养,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进行道德风貌的修养和精神调摄,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 坚定信念:首先要立志,树立起对生活信念,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

常用卧位的姿势和适用范围及案例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模立于床头 (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等病人。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1)姿势:用垫枕抬高病人的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因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3.屈膝仰卧位 (1)姿势: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 (2)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该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 1.姿势: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使病人感到舒适与安全 2.适用范围: (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3)臀部肌内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可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4)单侧肺部病变者,可视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 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 1. 姿势 (1)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病人的足底,增进病人舒适感,防止足底然及床尾栏杆。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2)靠背架法:如无摇床,可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病人下肢屈膝,用大单包裹膝枕垫于膝下,大单两端固定于床缘,以防病人下滑;床尾足底垫软枕。放平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 2.适用范围 (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2)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此卧位借助重力作用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決血和心脏负担,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同时,有利于脓液、血液及渗出液的引流。

患者的卧位与舒适

患者的卧位与舒适 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的需要时所采取的卧位姿势。正确的卧位对减少疲劳、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悉各种卧位的基本要求,协助或指导患者采取舒适、安全、正确的卧位。 一、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 舒适卧位,即患者卧床时,身体各部位均处于合适的位置,感到轻松自在。为了协助或指导患者卧于正确而舒适的位置,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并按照患者的实际需要使用合适的支持物和保护性设施。 1.卧床姿势应尽量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体重平均分布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关节维持于 正常的功能位置,体内脏器在体腔内拥有最大的空间。 2.体位变换应经常变换体位,至少每两小时变换一次。 3.身体活动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患者身体各部位每天均应活动,改变卧位时应进行全 范围关节运动练习。 4.受压部位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5.保护隐私当患者卧床或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均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根据需要适当地遮盖患者的身体,促进患者身心舒适。 二、卧位的分类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将卧位分为主动、被动和被迫三种。 1.主动卧位即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 位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2.被动卧位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常见 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3.被迫体位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 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如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卧位。 三、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 也称平卧位。仰卧位的基本姿势为患者仰卧,头下置一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根据病情或检查、治疗的需要可分为: 1.去枕仰卧位 (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置。将枕横立于床头 (2)适用范围 1)昏迷或全身麻醉为清醒的患者。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采用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中凹卧位

武当龙虎龟鹤功

龟形 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是先行先知的灵物,长寿而智慧,沉稳而恬静。龟在五行中属水,常习练龟形养生功,可生津强肾,身体绵软灵活。 第一式起式 身体自然直立,两腿微曲,双脚适分; 两手下垂,虎口圆张。头轻灵上顶,腭内收, 舌上顶,松肩沉肘,脚趾抓地,提肛。 要求呼吸自然,闭目调息使之心平意静。 第二式引气归元 两手缓缓分开,手心相对上抬,于胸前 至丹田处画平圆,动作要求叙缓而平稳。 呼吸深沉,吸气时身体下沉,呼气时身 体上浮,反复三次;做到吐故纳新,引气归 入丹田。 第三式浑元一气 双手由丹田处,往上提至胸前,向前平 撑开双臂抱圆,中指相对,手心朝内。要求 含胸拔背,沉腰坐跨,身体成圆形;呼吸自 然,有气从丹田行至全身,上下浑元一气之 感。

第四式霸王举鼎 双肘内合,双手腕内旋,手心朝上托起,至头顶后,十指相对;要求双手尽力朝上顶,全身上拔,有与天气相接之势。之后,紧握双拳,拳心朝向面部,翻拧下拉;同时全身下沉。 第五式伏地寻根 手至胸前散开双拳,腰下弯,同时,手背顺贴着腰部上举,转肩手心朝下,手触地后双手十指相对上提,起腰直立;做这一式时要有抓取大地灵气之感。 第六式玄龟揽月 双手上提,经胸、面部上举至头顶,双手经过胸部时翻腕,手心朝上,尽力朝上托顶,同时身体上拔,到极点时,仰头转腕十指朝天;而后手习相对,双手下坠。要求做这一式时眼随手走,双腿微屈,腰下沉,并配合呼吸。 第七式金龟戏水 腰朝右方旋转,右手随腰,左手同时前伸画小平弧后回至腰间,同时以右脚根为轴内扣,重心移至右腿,左脚随腰伸落于前方适当处,以站稳为宜;右手以肩为轴,从腰侧移至前腭高度。 连续作完以上动作后,换方向,即左脚内扣,重心慢移至左腿,右手画弧下按至腰,左手由下拧转后上托至面前腭角高度。 这一式要反复做三遍。 做这一式时,要求双膝弓弯,腰腿下沉,

武当道教回春功的养生功效

武当道教回春功的养生功效 武当道教的回春功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经常练习能使人气血通畅,精神状态好转,调理人体内分泌功能,可以延缓人体的衰老,使人恢复青春的活力。 首先,回春功的腹式呼吸可以吐故纳新,使人体气血经络通畅。这种以腹式顺呼吸并配合俯仰和转肩的特定的吐纳形式,通过全身放松、引体向上、屈体向下的运动,使人体全身关节经络得到活动,有节制地开放全身平时闭锁的毛细血管,大大有利于体内细胞交换气体、吐故纳新。通过腹式呼吸,不仅能较充分地吸取新鲜空气(道家称之为活气),又能较充分地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道家称之为死气),使人体气血流通,活血化瘀。由于吸入新鲜空气增多,肌体供氧充足,体内浊气滞留减少,各部分组织的细胞趋于活跃,新陈代谢旺盛,促使人体整个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第二,回春功可以舒筋活络,调节内分泌机能,改善性荷尔蒙的分泌。通过全身的抖动既可以使全身的关节获得弹性松动,有效防治关节炎,又可以对内分泌腺起到震动刺激作用,使性荷尔蒙的分泌增长并调节其平衡,性机能失调获得改善,恢复青春的活力。 第三,回春功可以协调脏腑,健脾和胃。回春功通过人体的俯仰、伸屈以及全身的抖动,促进胃肠的蠕动,对脏腑器官进行调节,改善消化器官和泌尿器官的代谢功能。胃肠功能的好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回春功的动作加速肠胃的蠕动,有利于增强肠胃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的功能,同时肾和膀胱随着之微微颤动,可增强其功能,减少有机盐的沉积,预防肾结石的产生,控制排尿的神经功能也得到调整,练习回春功会使肠胃和泌尿器官通达舒畅,祛病延年。

第四,回春功可以怡性养神,醒脑明目。回春功服气之后和抖动之前有一段虚静的修炼,它能使人全身内外放松,内心平静,神态安宁,能改善脑部血液的供应,增强大脑的记忆功能,改善人的精神状态。所以,一般练习回春功后人会感觉浑身舒畅,精神焕发,眼睛清亮。在工作间隙练习,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武当道家功夫馆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4103959.htm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