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视网膜脱落术前护理措施

视网膜脱落术前护理措施

视网膜脱落术前护理措施

视网膜脱落术前护理措施

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分为原发性视网膜脱落和继发性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范围大的需要手术治疗,视网膜脱落术前护理措施如下。

1、卧床休息,尽量少用眼,比如看手机、玩游戏等,尽量少做。

2、多向医护人员了解一下手术相关知识,减少焦虑情绪。

3、术前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记得手术的前一天一定不能吃太饱,避免影响手术进程。

4、术前按照医护人员的嘱咐按时用药,学会正确的点眼药水的方式。

5、术前做好个人卫生工作,洗好头,洗好澡,换好干净的衣服。

视网膜脱落的术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的话,有一个好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手术的效果,大家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哦。

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81例患者术前访视与调查了解术前出现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性采取有效地心理护理。结果:通过采取有效地心理护理,术后随访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担心,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 in front of surgery patient technique psychological nursing yang cuimei abstract:objective:in front of discussion surgery patient technique psychological nursing effect.methods:from june,2008 the surgery treats the psychological question to my courtyard to june,2009 which in front of 81 example patient technique making a house-call and in front of the investigation understanding technique appears,and pointed adopts effectively psychological nursing.results:through adopts psychological nursing,after the technique makes a follow-up visit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to reach 100% effectively.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patient s psychology effectively anxious and the worry,enhances the surgery effect. keywords:in front of surgery patient technique

心理护理的目的及程序

一、心理护理的目的:人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由于环境改变都会产生病人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护理人员在与病人交往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具体说来,就是: 1、解除病人对疾病地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协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患者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通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1、躯体需要:是指生理病理的需要。如对空气、休息与睡眠、饮食与水、排泄、活动、安全等的需求。 2、感情的需要:由于陌生环境,接触新异的检查与治疗,与亲友分离所致,需要亲人探视与关怀,医护人员同情与关心。 3、受尊重的需要:要求他人尊重自己,重视自己。 4、被接纳与社交的需要:适当的活动及精神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迅速消除陌生感。 5、精神上的需要:有事业心的人,希望继续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事业上的成就。 6、提供信息的需要:了解疾病的知识,自己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及作用、手术效果,主管医生、护士水平、预后等。 三、心理护理程序:即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护理,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及反馈功能的过程。,综合即指要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处理病人的心理反应;动态是指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的心理反应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变化进行护理;决策是指根据病人的心理反应作出心理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反馈是指采取措施以后的结果可以反过来产生影响;根据问题地变化进一步制定决策。心理护理按照护理程序作为护理实践中的工作方法,能够保证病人得到完整的、连贯的、具有专人负责的管理。护理程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1、估计:即收集主、客观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和列出心理护理诊断。 2、计划:在列出心理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后,制定心理护理目标;根据目标作出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决策,即心理护理计划。 3、执行:即将心理护理计划的具体措施付诸实施。 4、评价:即检验预期效果是否过达到,列出执行措施后出现的反应;再将反应与原来制定的护护理目标进行比较、以观察是否达到要求;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心理反应重新估计。通过交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的信任,准确掌握病情和有关护理问题及心狸反应,在交谈过程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交谈时要注意具有合适的环境、时风地点(僻静);和谐的气氛,使病人感到亲切,愿意诉说自己的痛苦和困难;护士要注意仪表,并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同情、关怀的心情,心平气和地进行交谈。一注意谈话技巧十首先自我介绍,说明交谈的目的,让病人自己叙述,护士主要是倾听以估计病人的反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手术前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适应能力,有密切联系。因此,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患者的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使患者接受手术时处于最佳状态,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并取得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密切配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预期的康复。因此,手术前必须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1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 多数患者怕过手术关。术前焦虑是患者普遍的情绪反应。有的患者,一旦知道自己将要施行手术时,便产生焦虑、恐惧、精神紧张、坐卧不安。他们怕麻醉、怕疼痛、怕残废、怕毁容、更怕死亡。有的患者担心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怕影响家庭触及自己的是事业成败等。接近手术日,他们食不知味,夜不成眠,尽管手术前的夜晚吃点安眠药。多数患者仍难入睡。有的患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刚进手术室便大汗淋漓,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处于虚脱状态,不得不停止手术。有的患者误认为术前签字是医生推卸责任的凭证。因此,他们内心疑虑加重,多方打听手术的经过,疼痛的程度等。结果将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食欲。还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对手术不利。有的患者在术前就写了遗嘱,作了后事安排。还有的患者甚至信天命,拼命运。例如:有1例外科患者,某某,男,22岁。因机器辗伤右上肢,需做截肢手术。术前他对其父亲说:”医生怎样交底,你都签字,我豁出去了。”手术前的这些不良心理。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手术效果。加重术后情绪障碍或引起并发症等。 2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待手术前患者放入一般心理状况。我们应搞好医患的心理沟通,叩开患者的心灵大门。患者入院后第一眼看到的是住院环境,第一句听到的是医护人员的询问,第一口饭菜的味道,第一次接受治疗的感受。……这些直接或间接式的第一印象,都会产生首因效应,严重地影响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在言语和行动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要亲切关怀照顾患者,以精良的技术得到患者的信赖。才可能有心理上的信赖。才可能有心理上的沟通。使患者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用科学知识进行疏导和解释,使患者能正确对待手术。手术是有一定创伤的治疗措施。在实施前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家属及单位领导的同意。在决定采用手术治疗后,可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及疾病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解释手术治疗的目的。告诉其手术性质,麻醉的方式,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发生哪些问题,碰到问题怎么解决等。例如:在局部麻醉下行腹部手术,应告诉患者在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有不舒服或疼痛感,应尽量放松或做几次深呼吸,可以减轻。若无好转,可以告诉医生,对术后如需要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仪器者。术前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前心理_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前心理护理 1、术前患者心理特点 无论手术大小,无论手术何等平常,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无论手术的把握度有多高,手术对忠者来说都是较强烈的精神应激源。患者在此种应激源的刺激下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四肢发凉.全身发抖.意识围狭窄,感觉过敏,精神紧,对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械等恐惧,甚至出现病理心理反应。 (1)焦虑心理:这是患者术前担心手术会带来影响自身安全和其他不良后果的一种心境。术前之所以会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的心理反应,是因为患者对手术治疗疾病的目的、意义、预后、必要性、迫切性等没有足够的认识,加之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以及以往刀割创伤的体验,盲目产生担忧和惧怕。 患者术前主要的焦虑心理特点有:一是对手术表现为害怕,二是对手术表示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发生意外、出现残废或损害等。一旦确定需做手术治疗,患者即对手术产生种种猜测,或查看、打听有关手术的问题,急切盼望早日用手术解除疼痛。同时,又表现为揣揣不安,情绪不稳,四肢酸软,茶饭不思,睡眠障碍。一旦安排了手术日,则情绪更为紧,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即使在手术口前的当晚服用安眠剂,仍难以安静人睡。有的患者可能出于精神上的过度紧,在进入手术空后出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症状,表现为大汗淋漓、心跳加快等。

恐惧焦虑反应可分为三级:I级:有轻度紧和担心,表现尚属自然,安静,无食欲、睡眠改变,约占手术患者的26%。II级:中度紧、担心,表现出不自然,睡眠欠佳,胃纳量有改变,约占手术患者的44%。皿级:严重的紧和担心,坐立不安,睡眠差,胃纳 少,约占手术患者的30%。 (2)抑郁心理:手术对患者来说.意味着脏器组织的破坏或丧失,可因此而引起负性情感增强,表现出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心境。由于每个人的个性及手术部位和性质不同.可以产生轻重不等、表现不一的各种情绪变化。如有的可仅为心情压抑,不开心,一般人并未能觉察出来;有的可强作笑颜,极力掩饰自己的不快,以免对家人造成压力,在表情上则有可能被人觉察出不自然;严重者可表现为兴超索然,情绪低沉,忧心仲仲,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甚至忧郁沮丧,悲观绝望,大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 (3)猜疑心理:由于手术特别是大手术,可能使患者的生活、工作规律发生改变,由此可产生对任何事物均异常敏感,而且将信将疑,甚至处于偏信和否定的矛盾状态之中。这是由于自我防卫和自我暗示作用的结果。术前对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细心观察,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讲自己的病情严重或无法救治,对别人的安慰和关心认为是暗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或担心误诊,伯手术部位搞锗了,甚至否认自己患病。 (4)择优心理:患者为了满足安全的需要.迫切希望具有高水平的医生为自己做手术,同时也希望得到技术熟练、态度和蔼的护理人

焦虑病人心理放松护理措施

焦虑病人心理放松护理措施 焦虑病人常表现坐立不安,并伴有失眠现象,临床上多见于焦虑性神经症病人,常服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及抗抑郁药,单纯使用药物控制焦虑性失眠起效慢,故对病人配合心理放松护理措施。 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人表现神经紧张、发抖、肌肉紧张、心悸,并常伴有失眠,对自己夜间睡眠担心、惊恐,往往询问要吃了安定药还睡不着怎么办?经常询问医生护士药物有没有副反应等。经医务人员保证后仍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知所措。 焦虑失眠只是病人自己觉察到的症状,要警惕它可能掩盖着的重要疾病。因为焦虑失眠的原因可能在于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焦虑现象见于神经症病人如恐怖性焦虑障碍、混合性焦虑和抑郁障碍、强迫性障碍,临床上许多躯体疾病可以出现焦虑症状,如甲状腺疾病、心脏疾病、脑血管病、长期应用激素、手术前应激等。 焦虑病人进行心理放松护理措施。是指导焦虑伴失眠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行为护理——放松训练。用呼吸放松运动、紧张放松运动能使焦虑失眠病人焦虑情绪改善,缓解失眠状态。 心理放松护理首先要与病人一起分析出现焦虑失眠的起因,让病人认识到睡眠前的焦虑紧张情绪是造成焦虑失眠或醒后再次无法入睡的很重要因素,如学会运用一些放松疗法可能有助于缓解再次入睡,其次让病人认识到放松是心理行为的放松,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放松,而不是强制性的放松,认识到焦虑失眠病人越是强迫自己入睡越是会出现焦虑无法入睡现象。 在心理护理中辅导病人进行放松训练是必要的,简单地进行深呼吸放松运动,每次30 min~40 min,指导病人进行深而慢有规律的呼吸,健康教育结合有控制的腹式呼吸对失眠症病人有独特疗效。有的病人不放心,可以观察到这时病人的上眼睑有轻微跳动,这时应鼓励病人进行下去,1次、2次……慢慢地病人就学会了呼吸放松技巧,感到眼睑越来越沉重,同时指导病人掌握控制紧张放松的方法,如捏紧拳—松开,体会松弛的感觉。当然,用肌电值测验紧张放松前后肌电值能使病人能更好地放松,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地帮助病人放松,缓解焦虑[4]。放松护理中病人可能无法坚持10次~30次的放松训练,其中可能疗效有反复。但充分让病人认识到心理放松护理是建立在行为条件反射基础上,是一种放松学习的结果,掌握主动建立条件反射原理,使病人焦虑失眠现象得以缓解。 应观察病人的反应,如出现咳嗽、躯体扭动、呼吸不均匀往往提示放松不成功。需要减慢心理放松护理的进程。在每次放松训练结束后与病人进行讨论,了解放松训练中的感受,解除阻抗情绪,让病人认识到放松训练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消除病人的恐惧,鼓励病人及适当的保证对护理中出现的焦虑情绪有一定的缓解。及时对病人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知识,以免病人担心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

心理护理对于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于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术前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普外科患者120例,这些患者必须通过手术来治疗疾病,其中包括胆囊切除手术、腹股沟疝、肛肠外科手术等,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取术前心理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另一组只采取常规术前护理。结果在手术之前一段时间采取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术前焦虑水平明显降低,且血压收缩压、心率等并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焦虑水平明显升高,血压收缩压、心率等明显升高。结论对于普外科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使患者的血压、心率等保持稳定,有利于手术效果的提高。 标签:心理护理;普外科手术;术前焦虑患者 手术是治疗普外科疾病患者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据相关统计,60%以上的普外科患者在手术前会产生焦虑。术前焦虑是指患者对即将进行的手术产生的焦躁、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焦虑严重者经常伴有出汗过度、胸闷气短、血压上升、食欲不振等症状,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焦虑是一种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患者对于手术没有采取正确的应对态度。进行普外科手术之前应该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普外科手术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57例子;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0.4 ±6.7)岁;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48例,高中及中专文化水平35例,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37例;胆囊切除患者51例,疝气修补26例、肛肠类手术43例;随机将12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例患者,第一组为观察组,术前不仅进行常规护理,而且进行心理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术前只进行常规护理,不采取心理护理;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手术类型等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对照组、观察组术前常规护理以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为例,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两组患者,我们采取了以下同样的护理措施: 1.2.1一般护理在进行胆囊炎切除手术之前,护理人员一定要指导患者戒烟、戒酒,以免给手术带来不利影响,影响手术效果;在饮食方面,尽量不让患者吃酸、辣以及多渣的食物,可以增加饮食次数,减少每次的进食量,饮食中的营养搭配要合理,要富含维生素、容易消化。 1.2.2常规检查护理患者在手术之前要做常规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化验血、尿、大便等,还要进行心电图、胃镜、胸片、肝肾功能等的检查。 1.2.3术前准备①在患者进行手术的前1d,医生、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是

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

(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 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我国的医学心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在心脏科某病室,病友们给将临手术的病友送桃子罐头,用意是祝福病友能从阎王爷那里“逃”回来。一旦有病友死在手术台上,后来做手术的病友就更加恐惧不安。一次在心脏科的一个病室里,其中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死在了手术台上,另外两个待手术的女孩就都偷偷写下了遗书。大量临床观察和均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如准备在局麻下做腹部手术,就应告诉病人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牵拉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致惧怕。又如需作气管插管,或术后放置鼻饲管的病人,因将影响说话,应事先告诉他们到时如何表示自己的需求。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病人,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并突出强调他本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病人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另外做过同类手术病人的信息,对术前病人的情绪影响较大,护士可有针对性地组织交流。病房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情况,在病人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在术前让病人看一下术后观察室,介绍一下术后护理措施也是有益的。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并可使病人正视现实,稳定 情绪,顺应医护计划。 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得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病人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 应有的心理准备。 由于病人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病人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病人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的护士都应注意意识清楚病人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

浅述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浅述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手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如今很多疾病,都必须通过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无论何种手术,对病人都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刺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因此,手术病人除了承受疾病的刺痛外,还要经历一些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紧张、焦虑、恐惧不安、对麻醉师和术者的期望和信任等。严重的消极心理反应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产生并发症,因此,护士应及时了解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减轻病人的消极心理反应程度,使病人顺利渡过手术难关,取得最佳手术效果。 一、手术病人常见的几种心理特征 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1. 紧张、恐惧心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2. 焦虑心理 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怕麻醉、怕疼痛,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缺乏思想准备,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不能配合手术。另据研究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无焦虑者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病人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靠,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预备。

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及应对措施

临 床 护 理 CH INESE COMMUN I TY DOCT ORS 192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第14期(第10卷总第191期) 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及应对措施 姜容德 130052吉林省长春市心理医院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患病人数有上升的趋势。临床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联想困难、工作效率下降,还有焦虑不安、激越紧张、自责或内疚感等,严重时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行为,以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笔者针对抑郁症的常见临床症状具体心理护理和应对措施如下。 临床症状 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无愉快感:抑郁症患者总是感觉高兴不起来,情绪低,悲伤,感到绝望、无助、无望,对前途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无出路,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常见的叙述是感到自己的现状、疾病无法好转,对治疗失去信心等。对各种以前喜爱的活动缺乏兴趣,如:文娱、体育活动、业余爱好等。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 精力减退,思维迟缓,工作效率下降:抑郁症患者总是感觉疲惫不堪,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常常拿东忘西,思维缓慢,在行为上表现运动迟缓,工作效率下降。 焦虑不安,紧张激越:焦虑与抑郁常常伴发,而且经常成为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观的焦虑症状可以伴发一些躯体症状,如胸闷、心律加快、尿频、 出汗等,躯体症状可以掩盖主观的焦虑体验而成为临床主诉。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但又不知道自己因何烦躁。 自责、自罪、自杀:病人对自己既往的轻微过失和错误痛加责备,认为自己的一些作为让别人感到失望。认为自己患病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严重时病人会对自己过失无限制的“上纲上线”,达到妄想的程度。常常感到活着没意思,生不如死,并反复寻求自杀。 心理护理及应对措施 对于抑郁症患者医务人员首先应主动热情,以诚挚温和的态度与患者及家属接触,认真听取患者的内心体验和各种疑虑,给予解答和心理上的疏导,令其产生信任感,从而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型或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愿意接受医务人员的帮助,并对医务人员的言语深信不疑。 要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要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去体验病人所经历、遭受的挫折痛苦,从而理解病人的表现,并将自己的理解反馈给病人,对病人的不幸遭遇应表示同情,对其所处的逆境要给予关怀。这样病人因得到医务人员的理解、同情、关怀,其痛苦的心情会减轻些,并会产生遇知音之感而欣慰。对病人的疾病恐惧要给予真诚的有说服力的安慰,对其不幸的挫折遭遇须给予劝解引导。要鼓励病人与疾病作顽强斗争的精神,调动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和医生共同取得病人的合作和提高疗效。要以疾病的科学知识理论为根据,有针对性地去解释病人的症状,病态心理,以消除病人对疾病不必要的疑虑,解除其精神上的沉重疾病包袱和束缚,使其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的前景,增强治好病的信心和勇气。启发病人去思考他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战胜疾病。并设法让病人把积压在心中的思想负担和忧伤、苦闷、压抑等不良情感体验发泄出来,以减轻其精神上的负担促使其心理得到平衡。对于病人的隐私应给予病人以保密的保证。 对重症抑郁患者要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靠近护理站,加强巡视,必要时设专人护理,要严密观察病人的言语、动作和行为表现,以及非言语的情感表现,早期发现病情动态先兆,如病人的消极谈论,衣袋里的遗书墨迹,要做到心中有数。抑郁状态有昼重夜轻的规律,尤其注意在早晨,或工作忙碌的时刻。洞察病人的情绪反常变化,是十分重要的启示,如某抑郁病人一反常态,情绪突然开朗,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在病室里表现活跃。这种突变可预示病人的企图,用以蒙骗他人的伎俩,实现自杀的目的。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报告。这种情况尤其可能发生在病情的缓解期,此时病人的运动性抑制减轻,病人有能力去实现自杀计划。另外一定注意病人的服药情况,防止留药后一次吞服发生意外。在缓解期要动摇病人的自杀企图,淡化自杀意念,从而引导正确的人生社会行为,化消极为积极。并一定要争取与家属合作,使他们了解疾病的特征及家庭护理知识,医务人员要和家属、病人建立同盟,这样可以避免疾病的复发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中国抑郁障碍 防治指南.2003:1~94. 2 龚绍林,编著.抑郁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对不合理收费应像农业税那样取消 笔者的母亲曾经是“赤脚医生”,所以,本人对“赤脚医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我至今记得,母亲那时根本没有属于她自己或者是我们的时间,因为病人随时都在等待她的救治———就算她自己病了,她也要支撑起病体完成“救死扶伤”的责任。 “赤脚医生”正是今天乡村医生的“前身”。 乡村医生继承了“赤脚医生”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续写了为一方水土奉献青春、奉献爱心的感人事迹。 然而,如今乡村医生的执业环境之差超乎我们的想象。请看这份针对乡村医生的 “收费单”:执业许可证1600元/3年,验证费400元/年,管理费150~350元/月,药品统一管理费1500~4000元,消毒监测费400元/年,乡村医生培训费300元/年,药监部门收取500元/年。简直把乡村医生当成“唐僧肉”了!如此重负,谁堪承担? 呼吁应当像取消农业税一样取消那些对乡村医生的不合理收费,尽最大可能减轻他们的负担。并且,应当向乡村医生提供包括公共卫生服务费在内的服务经费,尤其是增加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福利待遇,使他们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感受社会对他们奉献的回报。(詹晓波)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3-01T16:56:53.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顾荣慧[导读] 术后1个月避免体力劳动,维持日常自理即可。待心功能恢复后逐渐加大活动量。 顾荣慧(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介入放射科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337-02 【摘要】目的通过射频消融术和射频消融的护理,去除患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烦恼,避免这些药物可能存在的剂量或用药时间相关的副作用,也可去除因反复心律失常对患者生理与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关键词】射频消融护理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射频消融的概念、目的、意义、手术方法、手术环境。请手术成功的患者亲自介绍体会,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意事项。同时根据患者提出的问题和引起焦虑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以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1.2 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1.3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肝肾功能、心肌酶、感染排查等。 1.4 术前一天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药物除外)、术晨双侧腹股沟及前胸部备皮。 1.5 多次做心电图检查,连续记录多个心律失常的形态,便于与术后心电图比较。行24小时动态心电检查,观察心律失常的形态和规律。 1.6 术前2周或3-5天停用抗心律失常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停药时间)。停药期间如有心动过速发作,立即给予24小时心电监护,可静脉推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可口服,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1.7 术前3天口服抗凝药。 1.8 备齐术中使用的麻药、肝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以及抗心律失常的各种抢救药物。 1.9 备齐并调整多导生理记录仪、刺激仪、射频仪、除颤仪、吸引器、氧气、气管插管、无菌手术包及术中所用的消融导管等材料。 2 术中护理 2.1 核对患者信息准确无误后,平卧手术床,双下肢外旋,小儿全麻,使用约束带约束,头偏向一侧。 2.2 建立静脉通道。 2.3 连接心电监护、无创血压、血氧监测仪,必要时吸氧。 2.4 手术过程中遵医嘱给药,配合大夫完成手术。 2.5 手术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做好记录。 2.6 手术结束时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沙袋压迫止血。 2.7 如果患者是小儿,待麻醉清醒,呼之能应后才能离开介入室,送回病房,转运过程中双下肢伸直,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3 术后护理 3.1 局部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小时,卧床24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卧床期间避免用力咳嗽、大笑、抬头、收腹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3.2 心电观察:术后进行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尤其有无室性心律失常。每30分钟测一次血压,连测6次。经常询问病人有无胸闷心悸等。 3.3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远端肢体的颜色、温度和感觉。 3.4 预防感染,患者术后静脉滴注或口服抗菌素3-5天,每天测体温4次,连测3天。 3.5 并发症观察 3.5.1 心脏压塞:一旦发生心脏压塞,连续抽吸,加止血和凝血药物,一般数小时能停,如仍持续大量活动性出血,立即心外手术。 3.5.2 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置入永久起搏器。 3.5.3 周围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一般发生在穿刺部位股静脉和股动脉内。 3.5.4 气胸,少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可行抽气引流。 4 健康教育 4.1 保持心情舒畅,戒烟酒,饮食清淡。 4.2 术后1个月避免体力劳动,维持日常自理即可。待心功能恢复后逐渐加大活动量。 4.3 严格按医嘱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6个月。 4.4 学会自己测脉搏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5 定期复查心电图,3个月内每两周门诊复查一次。

手术病人术前焦虑评估与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术前焦虑评估与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6-04-27T15:55:37.46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作者:李丹 [导读] 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麻醉科为能够缓解手术病人在手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对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康复率。 李丹 (河南省驻马店市解放军第一五九医院麻醉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目的:对手术病人在术前焦虑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展开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5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并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手术种类以及学历分为4组,对这4组病人进行术前焦虑评估,并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对4组病人进行术前术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比其术前术后的SAS评分。结果:对4组手术病人进行评分后,了解到手术病人在手术治疗前1天的SAS评分与入院时SAS评分相比有所升高,病人心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经过心理护理后,手术病人在出院前,SAS评分都有所下降。结论:为降低手术病人术前存在的焦虑情绪,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病人在手术中的配合程度以及术后的身体康复。 【关键词】手术;SAS;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142-03 为能够缓解手术病人在手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对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康复率,文章将选取本院在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5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并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手术种类以及学历分为4组,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15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并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手术种类以及学历分为4组,其中男性病人有84例,女性病人有66例;14~30岁的青少年有35例,45~55岁的中年有78例,60岁以上的老年有37例;手术种类包含了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2例,子宫全切手术30例,疝修补术28例,下肢静脉曲张术20例、结肠癌根治术20例;学历包含了小学学历51例,中学学历79例,大专以上学历20例,所有手术病人在一般性资料上并无显著的差异性,统计学无意义[1]。 1.2 方法 ⑴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手术病人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要衣着整洁、言语文明的热情接待新入院的手术病人,详细的向其介绍在手术治疗住院期间的规章制度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帮助手术病人建立一个良好的、舒适的治疗环境,加强与病人的之间的交流,从而获得手术病人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⑵加强与手术病人的沟通与宣教。护士在为手术病人进行护理期间,要加强对于手术病人住院病房的巡视,并且在进行巡视的期间,需要多与手术病人进行沟通,对其提出的担忧问题进行解释。如手术病人情绪较为低落,护士人员可选择手术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帮助手术病人转移在手术治疗前存在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如手术病人有任何想不通的想法,护士应当站在手术病人的角度,帮其分析问题,纾解心理的担忧。且护士人员还需要对手术病人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与疾病相关内容的宣教,帮助手术病人提高对于自身疾病以及手术治疗过程的认知度,从而降低手术病人存在的心理焦虑程度。 ⑶进行心理疏导。在手术前需要充分的获得手术病人的信任,帮助与鼓励手术病人将心中存在的想法说出来,并且在能力范围内尽量的满足手术病人所需要的心理需求。加强与手术病人亲友的联系,帮助其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周遭的关爱,从而消除手术病人所存在的焦虑情绪,树立起对于手术治疗的信心。 ⑷加强手术病人家属的术前宣教。手术病人的家庭、社会背景等因素会对其手术治疗的效果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就比如手术病人家属在了解到病情后,如果很自然的流露出悲观、难过的情绪,反而会加深手术病人的不安情绪与疑虑。且病人家属对于手术的评价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病人对于手术是否成功的认知。而手术病人家属积极的暗示以及鼓励,也能够达到医药难以达到的作用,从而帮助手术病人降低不安与焦虑的情绪[2]。 1.3 疗效判定 在手术前与手术后均为4组手术病人进行SAS评分,SAS评分中每个项目按照1~4级进行评分,评定时间为入院、手术前一天以及出院三次。填表时由病人自行填表评估,将28个项目分数相加后得到的分数乘以1.25,并且在四舍五入之后取得整数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为50分,且分值越高,手术病人焦虑的倾向也就越明显,每一组在进行对比时均是采取平均分进行比较[3]。 1.4 统计学分析 四组手术病人经过护理后的SAS评分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对4组手术病人进行评分后,了解到手术病人在手术治疗的前1天的SAS与入院时SAS相比有所升高,病人的心理负担有所增加,心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经过心理护理后,手术病人在出院前,心理焦虑评分都有所下降,详情见表。

心理护理的程序

心理护理的程序 2008-7-21 16:15【大中小】【我要纠错】 心理护理的程序由心理调查,提出问题/诊断、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效果评价五个步 骤组成。 1、心理调查 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病人的个性特征,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产生的 原因和发展规律,这一过程即称为心理调查。 心理调查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开始,是对病人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测定和掌握。心理护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作。护士、病人、护理计划及实施,构成了护理系统 的三要素,其中护士是第一要素。 心理调查是制定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的重要依据。心理调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心理护理的成败,好的心理调查能正确反应病人的心理状态,能使治疗者有针对性的找出问题、制定计划、消除不利因素、加速康复,反之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2、提出问题/心理诊断 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查后就要提出问题/诊断。人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同一体,只有当与其外界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才能维持身心健康。当一个人患病时,疾病就是一种不良的刺激,轻者可使病人感到挫折,重者可导致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使病人的情绪发生波动。由于所患疾病的病种、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个体对疾病抵抗能力,以及个性、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不同,病人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就千差万别。但是,由于健康是人类的共同需要,所以当病人知道了自己患了病,在心理上必然有反应,并有共同的心理活动 表现,如焦虑、抑郁、孤独感、否认等方面。 3、制定计划 (1)明确心理护理的目标如果在对病人进行心理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病人的心理状态。那么就要根据各种不同病人的心理活动,制定计划,采取各种方法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及时适当的让病人与家属、同事、亲友会面,已满足病人对爱和对社会的需要。 (2)采取适合心理护理目标的具体措施明确了心理护理的目标。护士就应想办法设法制定具体的行动,以达到心理护理的目标,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护士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实 现心理护理目标起主要作用。 (3)写出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计划,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心理护理必须有一个周密的计划,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此计划应满足病人心理、 生理需要。 4、实施计划

心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

心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 心理护理的程序由心理调查,提出问题/诊断、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效果评价五个步骤组成。 1、心理调查 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必须掌握病人的个性特征,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这一过程即称为心理调查。 心理调查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开始,是对病人心理活动状态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测定和掌握。心理护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作。护士、病人、护理计划及实施,构成了护理系统的三要素,其中护士是第一要素。 心理调查是制定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的重要依据。心理调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心理护理的成败,好的心理调查能正确反应病人的心理状态,能使治疗者有针对性的找出问题、制定计划、消除不利因素、加速康复,反之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2、提出问题/心理诊断 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调查后就要提出问题/诊断。人是一个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同一体,只有当与其外界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才能维持身心健康。当一个人患病时,疾病就是一种不良的刺激,轻者可使病人感到挫折,重者可导致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使病人的情绪发生波动。由于所患疾病的病种、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个体对疾病抵抗能力,以及个性、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不同,病人所产生的心理

问题也就千差万别。但是,由于健康是人类的共同需要,所以当病人知道了自己患了病,在心理上必然有反应,并有共同的心理活动表现,如焦虑、抑郁、孤独感、否认等方面。 3、制定计划 (1)明确心理护理的目标如果在对病人进行心理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了解了病人的心理状态。那么就要根据各种不同病人的心理活动,制定计划,采取各种方法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及时适当的让病人与家属、同事、亲友会面,已满足病人对爱和对社会的需要。 (2)采取适合心理护理目标的具体措施明确了心理护理的目标。护士就应想办法设法制定具体的行动,以达到心理护理的目标,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护士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实现心理护理目标起主要作用。 (3)写出切实可行的心理护理计划,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心理护理必须有一个周密的计划,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此计划应满足病人心理、生理需要。 4、实施计划 在实施计划中,护士应以病人为中心,在与病人交谈时,鼓励病人多谈。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使护理更有针对性。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将每一项结果及反应记录下来,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计划,对计划进行评价,对不合理计划及时修正。 5、效果评价 (1)由主管护士长来评价由主管护士长来评价,护士长根据病人的病情来评价,护士提出的心理问题是否准确、恰当,制定的措施是否有

心理护理目标与实施

心理护理目标与实施 心理护理目标定义:是针对病人的护理诊断,希望通过心理护理达到的病人的心理状况的改变。心理护理目标同时也是检验心理护理效果有效性的标准。 心理护理目标的分类:(1)长期目标:需要长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才能达到的目标。一般是中期及短期目标的最终结果。长期目标一般是6个月以上才能达到的目标。(2)中期目标: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分目标。一般是3~6个月能达到的目标。 (3)短期目标:是3个月内能达到的目标,是病人在短期内所能达到的具体目标的描述。 心理护理目标书写的注意事项:(1)心理护理目标的确定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即描述病人行为、情绪、认知等方面的改变而不是描述护士的行为。(2)内容必须是病人心理状况及心理需要,必须有确切、可衡量的行为动词。不能使用无法测量的行为动词。(3)必须有相应的确切时间安排,时间安排越早越好。 选择恰当的护理措施 选择心理护理措施需要注意:(1)心理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心理护理措施要求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近年来美国护理界提倡心理护理措施最好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即选择最好的科研支持的护理措施。(2)心理护理措施的可行性:所选择的护理措施必须在时间、地点、经济、实施的难易度等方面具有可行性。(3)心理护理措施的接受性:

心理护理措施必须与病人的现实情况相吻合,必须符合病人的人格、价值观、信仰及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才能被病人所接受,也更容易产生效果。(4)心理护理措施力所能及性:在选择心理护理措施时,护士必须拥有该护理措施充分的理论及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实施该项措施,反之,如护士没有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可能会在应用此项护理措施时感觉紧张,不知所措,反而使自己及病人感觉紧张或烦恼,加重了病人的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实施的范围 心理护理贯穿与护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心理护理既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与其它的护理活动同时进行,或在其它护理活动中贯穿了心理护理的原则,应用了心理护理的技巧,以帮助病人消除或减轻由于疾病等消极因素的影响,纠正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及反应,促进病人的身心康复。 心理护理的实施对象包括所有的护理对象,既可以是健康的人,也可以是患各种疾病、需要治疗及护理的病人。因此,心理护理既为健康人提供心理保健,也为患病的人提供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心理护理的实施有一定的专业指导原则,临床护士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护理措施。 在实施护理措施时必须注意发挥病人的内在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 心理护理不是护士替病人作出选择,而是引导病人找出符合自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