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经济学习题-有答案-权威大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有答案-权威大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有答案-权威大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习题-有答案-权威大学资料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

2、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利益

3、国际均衡价格

4、生产可能性边界

5、开放经济

6、封闭经济

7、贸易条件

四、简述题:

1、试用图形分析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

2、试画出贸易提供曲线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3、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重要?

2、试推导贸易提供曲线。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比较优势

2、绝对优势

3、机会成本

四、简述题

1、试用图形或数学模型分析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

2、试画出绝对技术差距论的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3、试说明绝对成本说的主要缺陷。

五、论述题

1、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李嘉图的“比

较优势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在战后的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进行解释。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斯脱尔波——萨谬尔森定理

2、罗伯津斯基定理

3、贫困化增长(悲惨的增长)

4、要素密集度

5、里昂剔夫之谜

四、简述题

1、生产要素禀赋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

2、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3、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别/

五、论述题

1、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在战后的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进行解释。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特定要素

2、特定要素模型:

四、简述题

1、假设一国的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前者的特定要素是土地,后者的特定要素是资本,那么,世界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对该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

2、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如果X、Y产品价格不变,增加流动要素——劳动的供给,会对要素的实际收入和X、Y部门的生产产生什么影响?

五、论述题

试运用特定要素模型分析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制造业部门生产的影响。假定能源部门(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共同投入的要素是劳动,同时两部门分别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

第五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重叠需求

2.产业内贸易

3.产业间贸易

4.产品生命周期

5.初始期

二、是非判断题

1、奢侈品具有收入弹性。

2、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3、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

4、如果瑞士旅行靴的进口增加,英国皮靴制造商就会受到损失。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静态分析理论

四、简述题

1、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2、比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3、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吗?为什么?

4、重叠需求理论与需求逆转(第三章)都是讨论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两者之间

有什么区别

五、论述题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有什么启发意义?

2、区别“行业内贸易”与“行业间贸易”很有用吗?为什么?

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 2. 外部规模经济 3. 规模收益递增:

4.垄断竞争市场

5. 产业内贸易:

二、是非判断题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从规

模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对国际贸易的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该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

2、如果两国之间不存在比较优势,两国之间绝不会发生贸易。

3、根据贸易理论,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

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4、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关系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间贸易则完全是由规模经

济引起。

5、在寡头垄断的条件下,会发生两国关系之间同质产品更新换代的双向贸易,即产业内

贸易。

6、在寡头垄断市场下,贸易会使两国的福利恶化。

四、简述题

1、假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Y部门则规模收益不变,试

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

2、试简述规模经济下国际贸易是如何扩大市场和提高社会福利的?

3、简述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五、论述题

试论述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贸易仍是互利的。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一、名词解释

1、进口配额

2、有效保护率

3、掠夺性倾销

4、歧视性公共采购

5、出口补贴

6、持续性倾销

7、自愿出口限制

四、简述题

1、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

者福利的损失?

2、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给予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

到影响吗?

3、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他

们会选择那种措施?

4、以小国为例,试画图分析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

五、论述题

大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及如何制定最佳关税?

第八章贸易保护的依据

一、名词解释

1、最佳关税

2、垄断租金

3、幼稚产业

4、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

5、利益集团院外活动

四、简述题

1、用图形说明最佳关税的确定

2、幼稚产业的三种评判标准有何区别

3、从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出口鼓励政策的制定过程

4、通过保护某厂商的国内市场是否可以促进该厂商的国际竞争力

五、论述题

1、幼稚产业论对我国的意义

2、简述你对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看法

第九章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同盟

2、经济一体化

3、贸易创造

4、自由贸易区

5、关税同盟

6、贸易转移

四、简述题:

1、简述关税同盟理论的经济效应。

2、试比较各种经济一体化形式之间的差异。

3、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4、共同对外关税的高低对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有何影响?

5、什么是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6、试用图形表示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产生及其产生的因素。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你认为关税同盟对那些垄断程度较高的停滞产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十章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进口替代战略

2、WTO

3、出口替代战略

4、NAFTA

四、简述题:

1、试分析欧盟的形成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发展战略。

3、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有什么特点?

4、出口导向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有何优缺点?

5、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

五、论述题:

1、试对主要几种经济贸易发展政策进行述评。

2、述评发达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3、论述WTO的基本原则及中国加入WTO的经济意义。

4、以亚太经合组织为例,谈谈你对开放的地区主义是如何理解的

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

一、名词解释

1、直接投资

2、将来商品

3、资本存量

4、实际利率

5、要求权

四、简述题

1、用跨时期选择理论解释资本移动

2、用图形说明交换时储蓄与投资的决定

3、简述资本流动如何在不同时期促进总效用水品的提高

4、移民为什么可能得不到与移入国相当的工资水平

五、论述题

1、资本流动如何增加总体福利水平

2、解释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象第十二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内部化

2、国际直接投资

3、跨国公司

六、论述题

为什么研究与开发能力强的企业更具有跨国经营的动机?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

一、名词解释

1.资本项目

2.经常项目

3.官方结算差额

4.储备资产

5.错误和遗漏净额

四.简述题

1.为什么说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是什么?。

4.怎样理解自发交易(自主性交易)项目与调整交易(调节性)项目?

五、论述题

1.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

2.一国能否总是处于国际收支赤字或盈余状态?为什么?

第十四章外汇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外汇

2、汇率

3、汇率制度

4、外汇管制

5、外汇平行市场

四、简述题

1、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

2、外汇管制的成本有哪些。

3、发展中国家实行外汇管制的原因。

4、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外汇?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五、论述题

1、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有什么理论上的优劣?在我国经济逐步开放的情况下应采

取哪种制度?

2、试析国际收支状况对外汇市场的影响。

第十五章汇率决定

一、名词解释

1、铸币平价

2、汇率超调

3、购买力平价

4、金本位制

5、实际汇率

四、简述题

1、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当前,决定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主要

因素是什么?

2、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1、如何评价汇率决定的利率平价理论。

五、论述题

1、试述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逻辑与发展趋势。

2、试述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实际予以分析。

第十六章国际收支调整

一、名词解释

1、弹性论

2、吸收分析法

3、J曲线

4、对外贸易乘数

5、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6、马歇尔—勒纳条件

四、简述题

1、试解释J曲线的成因和政策含义。

2、货币贬值对经常项目收支的主要效应是什么。

3、为什么采取货币贬值往往要配合以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

4、试分析货币分析法与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的区别。

5、吸收分析法的主要缺陷是什么?

五、论述题

1、试论货币法分析货币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假设国际收支原来是平衡的)在此

情形下,国际收支如何调整?

2、析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第十七章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BP曲线

2、丁伯根法则

3、支出变动型政策

4、支出转换型政策

5、分配法则

6、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四、简述题

1、简述影响BP曲线变动的因素。

2、何为分配法法则,有何优缺点?

3、在固定汇率下,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意味着什么?

4、说明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的效果?

5、什么在固定汇率和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五、论述题

1、试论IS—LM—BP模型?

2、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试论如何实现

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的交换利益:是指如果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不同的偏好,那么通过互相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

2、国际贸易的专业化利益:是指个体或国家之间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3、国际均衡价格:是指一国的过剩需求等于一国的过剩供给时,对应的相对价格。

4、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

5、开放经济:是指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6、封闭经济:是指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没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关系

7、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比较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是指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

对优势,而另外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遵循“两优取重,两弊取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得利益。

2、绝对优势: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

绝对优势,而在另外一种产品上处于绝对劣势,另外一个国家相反。如果两个国家都从事自己占优势的商品的生产和国际交换,都可以获得贸易利益。

3、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因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不得不放弃

另外一种产品的量或价值。

四、简述题

1、该理论的数学分析

表1

X产品Y产品

甲国10天20天

乙国20天10天

全社会总产出 2 X 2 Y

表2

X产品Y产品

甲国30天(10+20)0天

乙国0天30天(20+10)全社会总产出 3 X(30/10)3Y(30/10)

结论

(1)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约劳动时间;

(3)分工可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益;

(4)分工可以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2、灵活

3、(1)该理论未能说明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

(2)该理论所说的贸易利益是短期利益

(3)按该理论观念,当今的贸易应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但事实恰好相反。

五、论述题

比较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说明李嘉图的“比

较优势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斯密认为,各国之间分工应按地区、自然条件及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即一国生产并出口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成本绝对低的商品。李嘉图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国家参与分工应遵循“两优取重,两弊取轻”的原则,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进行交换,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2)数学模型或图形的分析比较。

(3)意义

2、灵活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斯脱尔波——萨谬尔森定理:斯脱尔波——萨谬尔森定理认为,某一种商品相对价格

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2、罗伯津斯基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认为,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

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贫困化增长(悲惨的增长)

4、要素密集度

5、里昂剔夫之谜

四、简述题

1、(1)商品的价格差

(2)各国生产要素的成本价格差

(3)出口和进口

2、(1)贫困增长的基本含义。

(2)贫困增长的图形解释。图形见教材。

(3)贫困增长的条件和原因。

3、灵活

五、论述题

1、(1)每个国家应密集使用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出口商品,应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2)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价格差异;(3)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借鉴意义:灵活

2、灵活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特定要素:指一种要素通常仅限于特定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该特定要

素在不同部门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2、特定要素模型:该模型假定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劳动是一种流动要素,可以在两

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劳动总量固定并可达到充分就业;而劳动以外的其它要素则是特定的,它们只能被用于生产特定产品。根据该模型,在生产函数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情况下,当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劳动在两个部门间的分配便达到均

衡,进而两个部门的产出也得以确定。

二、是非判断题

1、错误。根据特定要素模型的假设,劳动可以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属于可流动要素。

2、正确。

3、错误。根据特定要素模型,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会导致劳动的名义报酬—名义工资

水平—以低于价格上涨幅度的幅度上升。但劳动的实际报酬—实际工资水平—是否提高却取决于其消费结构。

4、正确。

5、错误。如果X商品与Y商品的价格同时上升或下降,不会改变其相对价格,因而不

会对劳动及X部门和Y部门的实际报酬产生影响;如果X商品与Y商品的价格以不同比例上升或下降,则X商品或Y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此时才会使要素的实际报酬发生变化。

四、简述题

1、答:制造业部门产出增加而农业部门产出下降。

2、答:实际工资会降低,X、Y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报酬增加。同时,X,Y部门的产出

以相同比例增加。

五、论述题

答:减少制造业的生产而增加能源部门的生产。

第五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 高收入国有对低值品需求的消费者,低收入国有对高档品需求的消费者,两国之间就存在交叉需求,即重叠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

2. 国家间类似产品的双向贸易。

3. 国家间不同产品的双向贸易。

4. 把产品从诞生到衰落的过程视为一个生命周期,即产品的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的阶段,占据支配地位的要素不同,形成的比较优势不同,国际贸易在各国发生。

5. 即新产品在创新国诞生,占据支配地位的要素是知识、技术,贸易发生在少数收入水平接近的发达国家之间。

四、简述题

1. 两者都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重叠需求理论适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适于解释发达国与发展中国之间的产业间贸易。

2. 两者都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属于动态分析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属于静态分析理论。

3. 一般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如果发展中国家之间收入水平相近,需求也会接近,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4. 重叠需求理论侧重的是两国收入水平相似,需求接近;需求逆转更侧重于一国的需求偏好。

五、论述题

1. 发展中国家生产成熟产品具有劳动力的优势。

2. 有用。用产业间贸易理论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现象。

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规模经济通常

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厂商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另一种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2、部规模经济: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整个行业的的产出规模的增加而递

减。它是一种外部经济性的表现。

3、规模收益递增:指生产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4、垄断竞争市场:在保持完全竞争市场其它条件不变,允许差异产品存在,即每个厂商

军部能生产与竞争对手有差异的产品,产品差异确保每个厂商在行业中对它所特有的产品拥有一定的垄断力量。同时,每个厂商把竞争对手的价格作为既定价格—即不考虑自己的价格对其它厂商价格的影响。

5、内贸易:指贸易发生在具有差异产品的同一行业内的贸易形态。即一国的特定消费品

一部分由本国厂商提供,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向国外的进口。

四、简述题

1、答: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如果要素密集度的影响大于规模经济

的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出;反之,如果规模经济的影响大于要素密集度的影响,生产可能性曲线则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2、答:规模经济下国际贸易使市场扩大:一方面,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

益;另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品种数量。从社会福利的提高来看:一方面,生产成本降低使消费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另一方面,产品更新换代品种的增加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带来更多的满足。

3、答: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关系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内贸易则完全是由规

模经济引起。

五、论述题

答: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贸易可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利益;贸易可改变市场结构,促进竞争,从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并促进技术进步;贸易可增加消费者的消费品种。

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一、名词解释

1、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

2、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

3、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

4、国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

壁垒措施。

5、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6、倾销是无限期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

7、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金额。

四、简述题

1、征收关税使国内市场价格提高,国内需求弹性大于零,必然导致消费量的减少,

此即关税的消费效应。

2、国内消费者支付比国外消费者更高的价格,并且国内消费者作为纳税人,还要承

担一部分政府给予国内生产者的补贴,因此出口补贴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

3、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4、略

五、论述题

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关税不断削减的今天,各国高度重视非关税壁垒。

第八章贸易保护的依据

一、名词解释

1、最佳关税——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

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2、垄断租金——如果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上具有垄断力量,那么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征收

关税可迫使垄断厂商放弃一部分垄断利润。这部分利益转移到进口国,实际上是从出口商那里抽取一部分垄断租金。

3、幼稚产业——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4、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通过保护厂商所在的国内市场来提高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

力,达到增加出口的目的。

5、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游说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者,使政策制

定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活动。

四、简述题(答案及要点)

1、用图形说明最佳关税的确定

W C

A B

O t

t* t H

(1)横纵坐标说明(2)曲线说明(3)各点说明

(4)C点切线斜率为0 (5) t*为最佳关税

2、幼稚产业的三种评判标准有何区别

(1)三个标准的概念

(2)区别:保护成本与预期利润贴现比较;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3、从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出口鼓励政策的制定过程

(1)简要阐述利益集团院外活动

(2)假设利益集团分类,如三个利益集团,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消费者群体。(3)三个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

(4)出口部门的突出努力

4、通过保护某厂商的国内市场是否可以促进该厂商的国际竞争力

克鲁格曼理论

(1)双寡头假设(国内国外双寡头市场)

(2)边际成本递减假设

(3)征收关税后情形(H国征收关税,H、F国竞争)

(4)H国对第三国出口增加

(5)*反应曲线图

(6)H国利润增加与关税收入之和完全抵消保护成本,H国福利改善

五、论述题

1、幼稚产业论对我国的意义

(1)我国的产业发展现状

(2)幼稚产业理论的阐述

(3)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与幼稚产业理论的联系(举例)

(4)加入WTO后,面临的幼稚产业保护问题

(5)加强需要保护和不需要保护的产业辨别

2、简述你对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看法

(1)贸易保护主义的意义

(2)自由贸易的意义

(3)现实中,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的辨证统一(举例)

(4)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与辨证

第九章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同盟:是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

2.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包括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

3.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要素重新优化配置所形成的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的效果。

4.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效应,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5.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区别是它还设立共同对外关税和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6.贸易转移: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和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第十章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进口替代战略:是指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代替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的战略

2.WTO: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建立于1995年1月1日,是约束各成员国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国际贸易组织。它的各项协定是国际贸易制度运行和各成员国贸易政策制订的法律基础。

3.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4.NAFTA: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简称。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在1992年8月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于1994年1月正式成立的。其发展目标是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从而推动美洲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五、论述题(灵活)

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

一、名词解释

1、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

投资。

2、“将来商品”是指为满足将来消费的商品。为跨时期选择理论提供假设前提。

3、资本存量是指对有形资本的保存与储蓄及有形资本的数量。

4、跨时期选择理论中,我们通常用“利率”来表示现在商品与将来商品的“相对价

格”,实际利率等于以明年商品表示的今年商品的价格减1。

5、对将来商品的处置权,通常一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形式存在。

四、简述题

1、(1)现在商品与将来商品假设

(2)利率决定“比较优势”

(3)储蓄与投资分析

(4)储蓄低于投资与将来商品的出售与现在商品的购买。

2、见教材图11-3

(1)横纵轴说明,点的说明。

(2)交换说明(当前收入OY0、OC O为消费、Q0Y0为投资、C0Y0为储蓄)

3、(1)总效用函数

(2)现在商品与将来商品交换平抑消费水平波动。

(3)经济低迷借入资金,经济高涨借出资金。

(4)流动带来的净利益。

4、(1)经济上付出的代价(移民成本)

(2)心理上付出的代价(歧视)

(3)工资所得与移民代价对比

五、论述题

1、(1)总效用提高的理论阐述

(2)资本流动与资本边际产量(价格均等化带来的利益)图形说明

(3)资本流动的现实意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引资

2、(1)人才流失的概念及原因

(2)移民特征,熟练劳动者的移动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差距

(4)经济学角度的人才外流(边际产出,外在性、市场工资扭曲、人力资本投资机会成本)

(5)人才流失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系

第十二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一、名词解释

1.企业创造其内部“市场”的过程,就是内部化过程。

2.控制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对外投资。

3.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型企业为获取巨额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四、简述题

1.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内部化、比较优势理论。

2.对某种技术的垄断;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特点;企业家才能的“过剩”等

五、论述题

具有大规模研究与开发能力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内部化动机。因为,它通过外部市场实现这种交易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

第十三章国际收支

一、名词解释

1.对本国私人居民(非货币当局)购自和售至国外的金融资产价值的记录。

2.价值记录,即售至和购自国外的商品和服务时的价值,加上净利息和其他要素支付,以

及净单方面转移和赠与,

3.即“官方余额,它等于经常项目余额余私人资本项目余额之和。官方余额的失衡必须通

过官方储备交易而弥补。

4.由国家货币当局持有的资产,包括主要外汇、黄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储备以及特别提款权。

5.为解决实际中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人为设立的平衡项目。

四、简述题

1.复式记账原理,借贷双方总额总是相等。

2.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错误与遗漏项目。

3.即国际收支不平衡,尤其是自发项目收支的死板平衡。。

4.为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把国际收支项目设置为自发交易项目(经常项目、资本项

目)和调整交易项目(错误与遗漏项目)。国际收支的帐面平衡通过调整项目来实现,自发项目反映国际收支的实际状况。

五、论述题

1.导致不平衡的因素有:经济周期、结构失衡、价格波动、国民收入改变等。

2.长期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对一国来说并不好。

第十四章外汇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

率。

3.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出的规定。

4.是指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5.外汇黑市是“平行”于官方外汇市场的非法市场。

第十六章国际收支调整

一、名词解释

1.弹性论:是指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整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所以被成为弹

性论。这一理论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易贝尔提出,后来以琼罗宾逊为代

表的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收支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2.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是西德尼亚历山大提出的,该分析方法是指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的产出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民收入才能得以

改善。

3.J曲线: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如果用横轴表示时

间,用纵轴表示贸易收入的变动......

4.对外贸易乘数:是指一国出口增量所诱发的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大小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其一是边际进口倾向、其二是边际储蓄倾向......

5.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是关于国际收支调整的长期理论,它把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失衡和货币余额的增减密切联系起来......

6.马歇尔—勒纳条件: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勒纳推到出来。这一条件所要说明的是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即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和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就是汇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

第十七章固定汇率下的宏观

经济政策答案

一、名词解释

1.BP曲线:当该国官方储备差额等于零,也就是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与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之和为零,满足国际收支平衡的各种可能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

2.丁伯根法则:政策手段的数目和政策目标的数目的搭配原理。

3.支出变动型政策:这类政策旨在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来改变进出口贸易、劳务及资本的输出入状况,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

4.支出转换型支出:这类支出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如经济手段中的汇率政策和法律手段的外汇管制。

5.分配法则:蒙代尔、弗莱明提出的政策主张,针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不同作用,将稳定国内经济使其在没有过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达到充分就业之均衡的任务分配给财政政策,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策。

6.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以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为假设前提的开放经济模型。

第十八章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充分弹性汇率制度:是通过汇率制度变动来维持外汇供求的平衡,从而国际收入也总能处于平衡。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目标: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所以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