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易儒道交融的中国古代和谐美思想(一)

论易儒道交融的中国古代和谐美思想(一)

论易儒道交融的中国古代和谐美思想(一)
论易儒道交融的中国古代和谐美思想(一)

论易儒道交融的中国古代和谐美思想(一)

摘要:中国古代美学属于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主张和谐美。这同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的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密切相关。从儒家早期的经典文本《周易》和先秦儒家各大流派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到,儒家偏重人的哲学,突出人的主动性,着眼于人对社会的认识,强调善与美的统一。而从老子到庄子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相关言论中则可以看出,道家则偏重于自然哲学,突出自然的合规律性,着眼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真与美的统一。儒道两家各有偏重又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地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思想。关键词:周易;儒家;道家;和谐;古典主义美学OnthethoughtofbeautyofharmonyintraditionalChineseaestheticsintegratingConfucianism,Daoism andYi

——SimultaneouslyonthefusionofConfucianism,DaoismandYi

Abstract:Asaclassicalaesthetics,traditionalChineseaestheticsemphasizesthebeautyofharmoniousn ess.ThisiscloselyrelatedtothemutualseparationandmutualtakinginbetweenConfucianismandDaois minphilosophical,moral,andaestheticthoughts.ByZhouyi,anearlyConfucianclassicaltext,andcertain discoursesofeachConfucianbranchinpre-Qintimes,itcanbeseenthatConfucianismlaysparticularstre ssonhuman,givesprominencetotheinitiativespiritofhuman,andfocusesonhumanknowledgeofthes ocietytoemphasizetheunificationofgoodnessandbeauty.Bycertaindiscoursesoftherepresentativefi guresfromLaozitoZhuangzi,itcanbeseenthatDaoismlaysparticularstressonnaturalphilosophy,givesp rominencetothenormsofnature,andfocusesonhumanknowledgeofthenaturetoemphasizetheunific ationoftruthandbeauty.ConfucianismandDaoismopposeandcomplementeachother,andfuseintoth ethoughtofbeautyofharmony.

Keywords:Zhouyi;Confucianism;Daoism;harmony;classicalaesthetics

对于中国古代美学的基本性质,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中国古代美学与西方古代美学一样,同属于古典主义美学,在美的形态上都主张和谐美。这一历史形态的形成,同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美学思想的互相离异和互相吸收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尽管他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又分化为不同的学派,但总的来说,儒家偏重于人的哲学,着眼于人对社会的义务,强调善与美的统一,这一点从儒家早期的经典文本《周易》和先秦儒家各大流派的相关论述中都可以得到说明;而道家则偏重于自然哲学,着眼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真与美的统一,这一点也可以在从老子到庄子等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的相关言论中见出。两家各有偏重又相互补充,相反相成地融合为共同的和谐美的理想。事实上,无论是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各派学说,还是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文化传统,都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它们在相互论辩和影响,相互补充和交融中,对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拟从先秦儒、道两家美学异同比较和相互交融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和谐美的思想做以简论。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殷周以来,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宗教神学。奴隶主贵族利用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上帝这一超自然的精神力量来主宰一切,人同自然的关系被歪曲颠倒了,自然之天变成了有意志的造物主。在这种神学天道观的统治下,人同自然的关系完全是对立的,除了“人神以和”的宗教幻想之外,没有真正的自由和谐可言。在同这种宗教神学天道观的斗争中,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它撕下了披在“天”上的神秘外衣,恢复了其物质性的本来面目,提出了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以“法自然”为基本原则的思想体系,从而为正确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虽然老子之后的道家分成了稷下黄老学派和庄子学派两大分支,但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上,观点却是一致的,即都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都认为这种和谐统一是美的理想境界。

老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法自然”的原则上。他认为,广大而无限的宇宙是一个统一整体,是由道、天、地、人四个主要元素组成的大系统,即所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第二十五章。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章次)。这“四大”之间既不是相互冲突,也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和谐统一的,这集中表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这一根本原则上。这个被人、地、天、道依次效法的“自然”是什么呢?综观老子全书,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本来如此,天然而成的性质,如“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二是指整个天地宇宙的存在状态,如上述“域中”,也就是泛指整个大自然。这两层含义其实是一回事,总起来就是后人讲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老子认为,道和天地都效法自然,人也应当如此,即仿效自然的状态和性质,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这种统一就叫“得道”。老子认为得道的人是最自由的,表现在摄生方面,能够“长生久视”,能够“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第五十章);表现在言行方面,能做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第二十七章)而这种得道之人的杰出代表就是圣人。由于圣人完全认识和掌握了自然的无知、无欲、无争、无为等性质以及柔弱胜刚强等规律,所以能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到“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为无为,则无不治,”即自由自在地治理天下。从老子对人与整个自然界的统一,对这种统一性的体现者道的赞美,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得道之圣人的赞美来看,他始终把和谐统一当作美的理想,把由于主体对必然性的取得的自由当作最理想的境界。这种把美建立在合规律性的基础上,强调真与美统一的思想是很深刻的,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握了美的本质。稷下黄老学派则在精气论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的统一直接建立在“和”的规律上。他们改造了老子的“道”,吸收了它的“其中有精”,“冲气以为和”的基本内核,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精气构成的,而“道”主要是指精气的属性、功能本质和运动规律。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和”。这一派的代表著作《管子》中《心术》、《内业》、《白心》等篇认为,“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行,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内业》),强调了由天地而生人的关键是“和”,并把这一规律称之为“种之道”。又说:“凡物之精,比则为生。”“比”与“和”都是不同事物间的结合,即对立统一。他们认为,万物只有按照“和”的规律运动变化,才能生生不息,永无止境,所以“和则能久”。万物如此,人心也不例外。“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同上)人们只要保持内心的和谐并且按照“和”的规律认识和对待事物,不但可以“其外安荣”,“浩然和平”,“四体乃固”,“九窍遂通”,而且“乃能穷天地,被四海,中无惑意,外无邪灾。心全于中,形全于外,不逢天灾,不遇人害”,还可以“戴大园而履大方,鉴于大清,视于大明”,“遍知天下,穷于四极”(同上)。这也就是“圣人”、“得道之人”所达到的自由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高理想。由此可见,稷下黄老学派把老子的单纯“法自然”,发展成为认识和运用人与自然共同具有的“和”的规律,这就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更深刻的层次上了。与此相联系,他们的气化学说和精、气、神统一的思想,以及从万物的本质、属性、功能和普遍规律的意义上来把握“道”的理论,对美学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道家的另一著名代表庄子却继续了老子思想中某些消极因素,把老子的“玄同”发展为物我“齐一”,从而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夸大成绝对的自由。他认为,事物之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齐物论》)。又说:“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秋水》)。既然事物的性质和人的认识都是相对的,不存在什么差别,所以“天

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到极端,把它绝对化了。然而这正是庄子所追求的“道”的理想境界。在他看来,有形的万物都是有成有毁的,只有道才是“无为无形”、“无成无毁”的天下大全,才是超出一切相对的万物之上的绝对。庄子认为,只有认识了道,即与道同体的“圣人”、“真人”、“至人”才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才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这也就是“无己”、“无待”的“逍遥游”。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绝对自由呢?庄子说,必须经过一番“坐忘”的功夫,“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大宗师》)即外物和自己都彻底忘掉,完全无知,无欲,无虑,无为。显然,庄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追求的这种绝对的自由和谐是不存在的。但是在这些唯心主义谬论中却包含着一个深刻而被歪曲了的美学思想,即人与自然的自由和谐作为一种美的理想,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也就是人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把有目的变为无目的,即以自身为目的的时候,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美的最高境界。这一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诸如“神韵说”、“意境说”等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坐忘”是对老子“法自然”的恶性发展,有否定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之嫌,所以被荀子批评为“蔽于天而不知人”。道家的这一弱点却正是儒家特别注意纠正和弥补的。儒家“六艺”之一的《易》所涉极广,《易·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在这里,与“人”相对的“天”、“地”显然都属于自然事物,因而从实质上讲,《易》象首先说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说卦》有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与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念不同,在儒家看来,“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为天之道,天道流行,化成万物之性,人之性亦然。故人与天、地在本性上是相通的,因而人可以通过尽己之性以通天地之性,进而赞天地之化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礼记·中庸》)儒家的这种“天人合一”观较之道家“师法自然”的观点,显然大大突出了个体的主动性,使个人面对自然时不是清净无为,而是积极进取。是故《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完全是从他的“仁学”着眼的,他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就是从人的精神品质出发的。孔子赞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自由境界(《论语·先进》),也正是因为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才充分体现了人生理想,即实现了天下大治的愿望。继承孔子思想的思孟学派比孔子较多地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子思认为“中”、“和”是宇宙中最根本的最普遍的规律。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表面看来,这与稷下黄老学派的观点是相同的,其实却同中有异。子思的观点是孔子“中庸之道”的引伸扩大,是由人道引出天道,再用天道论人道,而道家则是直接从“道法自然”立论。子思还把人的真诚专一等主观精神概括为“诚”的概念,然后又把它夸大为宇宙精神的天道,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以此说明“天人合一”。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子思的思想,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他认为人的心、性与天本为一体,天是有道德属性的,天的道德属性包含在人性之中,天人是相通的。由此他得出结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同上)他体会到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快乐,美在于人与自然的统一。但这种审美感受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的,在这一点上孟子与庄子又是相通的。

另一名儒家大师荀子则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实现了儒道两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交融。他站在儒家的立场,却充分吸收了道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他认为自然界是

井然有序的,有规律的,而这些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这些规律中最根本的是“和”,“列星随旋,日月递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同上)。自然规律既然有迹象可寻,因此是可以被人认识的,“所志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知之可以治者矣”(同上)。荀子的这些观点显然是对老子的“法自然”的道论和稷下黄老学说的批判继承。但是荀子没有到此为止,他同时吸收了思孟学派强调人的主观精神的合理因素,而克服了道家消极无为的缺点,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从而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在积极的自然天道观的基础上。荀子认为,自然界既然是有秩序的,存在着和谐,因而存在着美,例如有“山林川谷美”、“兰槐之美”、“珠玉之美”、“响万物之美”等。但是自然界之所以有美,是因为和人有关,能为人“致其用”,他说:“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王制》)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不仅是因为体现了能“致其用”的功利目的,而且还因为人们在自然物上看到、想到人的某些优美品质,从而产生审美感受。荀子说:“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宥坐》)可见君子之所以观赏赞美水,是因为他把水这一自然物与人的德、义、道、勇等优美品质联系起来,使人与自然产生了共鸣。这就是说美的合目的性一面,即美与善的统一,是儒家一贯强调的观点。荀子说:“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解蔽》)“故”就是事物的道理、规律,只有“兼知”并且亲自遵循事物的规律,才能达到美。他认为圣人把这种合规律性即“天道”与合目的性即“人道”结合得最好,所以说“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正名》)。由此可见,先秦儒道两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上,由各执一端,通过互相争辩,相互影响,逐步达到了相互补充、相互交融,荀子在这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指与形而上意义上的“天”相应的一切形而下世界的总和,包括了普天之下的自然万物和人文世界生发存灭及其联结互动的具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而人在天地之间,其行为要合于天道,才能尽天命之性,化育万物。二,指中国与四方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和人民。“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礼记·月令》)因此,人们都应遵从上天的旨意与命令。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如何来构建“天下”秩序?在儒家看来,拥有崇高德性的“圣王”上承“天命”,作为“天子”来执政天下。就是说,“天命”只落实在“天子”的位置上,而不是具体人上,“天子”保持有“天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敬德”。孔子指出,治理天下国家者,首先要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戴亲人、尊敬大臣、体察群臣、爱护百姓、招来百工、怀柔四夷、安抚诸侯(《礼记·中庸》)。如能依此九项而为,则天下归服。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显然,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也就

是说,“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忠恕”之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为此,孔子还从“仁”的普遍伦理确立了人际关系的两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两条原则,就是要求自尊和尊人,把自我与他人同等看待,承认他人与自我的相同心理需求。从这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宽容和尊重精神。《左传》作者曾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六年”条)。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就是说,君子追求和谐,不但承认差异,而且尊重并容许有差异;而小人却是强求一致而造成相互之间不和谐。“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东汉何休语,载于《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宋代苏轼语,载于《苏轼文集》卷二;明朝邱浚语,载于《大学衍义补》卷一四五)。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显然,这也显示出“和而不同”的原则理念。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明朝费信《星槎胜览·序》),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浅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和”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关键词: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审美意识“和” 中国传统音乐绵延几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它是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中国古代先哲奉行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思维方式,将矛盾双方作为一种内在的和谐,即中华文化传统“和”的精神。“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精神在美学领域里的集中体现,贯穿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作为一种审美品格,“和”构成了传统音乐特有的气质和艺术魅力。“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涵义,不同的时代,社会对其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将古代不同时期对音乐思想“和”的阐释作一梳理和简要述介。 “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和同之辩”的论争。《国语·郑语》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说明了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这是从音乐审美的角度对“和实生物”规律的体验和理解。 春秋时期晏婴是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音乐有精辟的见解,曾说:“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将音乐各种特征的“相成”“相济”都归属到音乐审美的和谐统一之中。晏婴在谈音乐诸要素之间的谐和时,并没有忽视音声与人心的谐和关系。“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只有“和”的音乐才能使君子听了产生心平气和的感情。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倡导礼乐思想,对音乐所看重的主要是它的社会教化作用。他们对“韶”一类的雅乐推崇备至,认为“中和”的音乐是最能移风易俗具有教化作用的,讲究借中和的音乐修身养性。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道家倡导“天地之和”的思想。老子崇尚朴素自然,追求平和;庄子认为主客体和谐产生美感,以内心纯朴自然性情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用乐调调和阶级矛盾,追求人类平衡,认为合乎其理想社会的乐,是具有自然无为,平和恬淡属性的“乐”。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有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有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有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①中国古典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它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古典园林是如何巧妙地体现它的意境美的呢? ②首先,它崇尚自然,(酿造、烘托、注重)意境美。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优雅的环境具有调节生活、怡情养性的功能。而环境之美,莫过于自然景色之美。大自然集中了一切美好的东西,山川江河、日月星辰、奇花异木构成了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诗情画意。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人类珍视环境、保护环境、善于利用自然环境的典范。承德避暑山庄展示了我国北方古典园林的自然本色。 ③其次,它巧妙置景,(酿造、烘托、注重)意境美。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中,置景取得了最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置景又称“造景”,是按艺术构思对景物进行巧妙布局,突破空间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常用的置景手法有借景、分景、隔景、对景等。 ④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最普遍的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湖万里船”,这是古代诗人的“远借”。中国古典园林借鉴的这种诗情画意,也常常出现在邮票上。

⑤分景是运用廊、园门、假山、墙垣等形式,把园林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景区,形成曲折多变、层层深入的艺术空间。岭南庭园中的“余荫山房”,以亭桥为界,将园林景色分成东西两区,东区以玲珑水榭(八角亭)为中心,水池绕亭与外界沟通;西区的深柳堂、临池别馆,中间隔以荷花;各建筑又以风雨廊相连,极富岭南特色。 ⑥隔景是在园林中另辟相对独立的小空间,也就是大园林中的小园林。扬州瘦西湖的岛屿、土岗、湖滨等处,因地制宜地建造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小园,以湖水相连,引人入胜。 ⑦对景是于景之间,动与静、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相互对应,丰富景观的内蕴。 ⑧此外,它还利用建筑风格,(酿造、烘托、注重)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轩、榭、廊、桥等,配合山水花木,曲径通幽,组成不同的园景,体现情趣各异的诗情画意。颐和园便是无数民间建筑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全园不求规则对称,随意挥洒,形散而意不散;而留园的长廊环绕全园而建,廊壁上镶嵌着异第彩纷呈的中国历代书法家的碑贴石刻,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人们于观景之外,怎能不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的陶冶呢? ⑨中国古典园林中特色纷呈的建筑,是观赏景致的最佳视点,也是园林景观的精彩之笔,它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往往总是匠心独运,使环境的建筑美与园景的自然美互为映衬,融为一体。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我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李曙明先生《乐记和律论音乐美学初探》一文,该书对美学思想进行了充分解读,此后,我国对音乐美学的研究愈发深远,怎样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融入到现代音乐美学体系中成为当前首要问题,并轩起了一场辩论的学术浪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音乐进行研究,并对其真正含义进行全面的解析和研究。和一般的音乐美学进行比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来源于生活。作为音乐美学的一种,它不仅要将生活状态和现象进行诠释,同时也要将

自己的含义进行全面的表达。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是在传统美学的根本上进行建立的,并借助一些西方音乐美学中的特点进行借鉴,进而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诠释。因此,文章就主要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含义进行阐述,进而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进行全面的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我国今后的音乐创作以及发展提供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建设;问题;探究 在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它也得到了音乐节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很少人清楚它真正的意义。他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科学,谁也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进行传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在意的是学术上面的研究。很少会在站音乐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很多种,但是主要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具备完善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意识,根本没有完全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真正含义。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进行探究。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以具体实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意境美 ---------------------- 以无锡寄畅园为例 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也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手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与自然的融入、空间的布局、意境的营造上彰显出的自然美、空间美和艺术美,达到了审美的最高境界。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所学习和传承。 关键词: 自然美、空间美、艺术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成熟的园林体系, 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 的话,他的个性是鲜明的。它的主要特点是: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 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含蕴。 这四大特点所衍生的四大美学范畴——园林的自然美、 建筑美、 诗画美、 意 境美, 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从根本上来说,

这与中 国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以及重整体观照、 重直觉感知、 重综合推衍的思维 方式的启导也有直接的关系。 1 、自然美 寄畅园在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 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 明嘉 靖初年(约公元 1527 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 名“凤谷山庄” 。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 1560 年) ,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 。秦梁卒,园 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 年) , 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 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 疏浚池塘, 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

论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论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历史,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维系社会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关键词】和谐思想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 和谐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的发展历史,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而且在促进社会进步、维系社会稳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中国思想历史上,儒家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倡导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然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类理应善待自然,就更应尊重自然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人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尊重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和片面地利用自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礼记·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 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具有的特殊性,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取向。本文分析并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是以“中和”为核心,以虚实相生为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以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为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本文对于我们在民族音乐风格把握和深化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中和虚实相生意境 所谓中国传统音乐就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和手段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在世界音乐美学中成为公认的精致优雅音乐。究其根源,这是与中国文化所形成独特的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呈现出的特殊性,与西方审美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中国传统音乐中其审美取向与西方音乐的音色厚重、表现力强、追求戏剧性冲突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简练、音色含蓄、淡泊、不渲染为主要特征,在艺术表现中,更多地反映作者的主观感受。在内容上,受道德因素支配,注重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以平淡天真、幽静深远,空灵传神为艺术目标。 本文就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审美特征来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使表演者和广大听众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审美特征。热爱中国本土文化艺术,为弘扬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而努力。 一、“中和”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核心思想 “中和”审美也称“和”,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凝聚,中国远古先民把自己与宇宙天地视为一体,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并在天地的相和中求得生存幸福,滋生了以和为美的思想观。儒家从中推出“中和”之美。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追求人人相和,天人合一,社会大同。“中和”审美常被作为是中国古典美的理想来描述,贯穿于中国各门类艺术中。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国语·郑语》载: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说明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 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汉代《乐记》从“德音”“中和”来看“乐”之美。“乐者,天地之和也”。要求在情感表现上处于“中和”状态,“乐而不乱”、“乐而不流”、“刚而不怒”、“柔而不慑”。既包含人与自然的“和”,也包含人与人的“和”,也有音乐内部结构的“和”。 唐代白居易对琴乐审美上视恬淡、平和为琴乐的音乐审美情感特征,以“淡”“和”为其审美标准。 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以“和”为美首先表现在音乐作品的题材上,在传统音乐作品中经常出现山、水、月、渔樵等这类以自然为主的音乐主题,如琴曲《流水》、《渔舟唱晚》、《关山月》,琵琶曲《夕阳箫鼓》等众多曲目。这些音乐大都带有文学性标题、标示。如琵琶曲《夕阳箫鼓》曲谱中带有文字性小标题,《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文曲,李芳园之《浔阳琵琶》有“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著名的丝竹合奏《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据此曲改编。 从这些作品的标题、标示中我们就能看出,作品不仅诠释了自然美,也展示了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使天、地、人达到了统一和谐。追求人与人的“和”,体现出一种独白自娱的一种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我们应该汲取这个古代先进思想的精神养料,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积极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生态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3-随着工业化社会步伐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不断加剧,给人们 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害。人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人们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维持人们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需。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我们有必要对这种理念理解、把握,从古人那里汲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丰收。 一、“天人合一”的科学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是中国传 统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命题是由北宋张载第一次明确、系统地提出的。张载在其名篇《正蒙?乾称》里说:“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张载提出的这一重大而先进的哲学命题,体现了中国哲学重合轻分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表达了中国先辈“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同时亦揭示了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包容宇宙、开拓进取的风貌特色与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秀思想精髓。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应是和谐共处的关系,人凌驾在自然之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其次,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发展、创造的完美主义理想和拼搏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先进性和创造性。中国哲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命题的问题意识之一就是深刻认识到“天人一体”,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大自然万事万物的生存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环境问题不但是个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问题,而且是人在实践活动 中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的理想境界,古人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年前的周朝根据气候节气,严格规定了打猎、捕鱼、砍伐、烧荒等的时间;二千年前的秦朝,禁止春天采集幼小植物,禁止猎取年幼野兽,禁止毒杀野生动物。中国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有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中国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拥有一个更加绿色安全的生存环境而努力奋斗。 二、“天人合一”指导实践的生态意义 近代工业文明发展所形成的自然观,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类确实取得了巨大的物质文明成就。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到上世纪后期,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水体污染等一系列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特征之比较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特征之比较 摘要:中国古代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和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发展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果能将中国和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特征进行比较,能够从中得出更多的启迪。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就应该在批判继承前人、充分吸收他国的优秀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 关键词:主体审美标准感性与理性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思考的学问,其发展过程是极其漫长和古老的。从有记载的论著开始深究,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而西方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的古希腊时期。诸多思想家、哲学家都结合当时的音乐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进行思考和论述。在音乐的价值和功能、音乐的美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但受到不同文化底蕴和环境的影响,同样是在古老的年代开始发端的美学思想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一、中西方音乐美学研究的主体曾经有区别 两千年前,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有记载,音乐应为礼以奉之,便强调出音乐必须受制于礼。百家争鸣时期孔子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还是被强调于教化、宣传、教育的功用。孔子也曾提出思无邪,讲求音乐的思想感情要合乎礼制,纯正无邪。荀子则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礼乐的范畴。两汉时期的《乐记》提出乐者,德之华也,突出强调了音乐与伦理道德的联系,音乐应该表现道德。这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于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是多注重音乐的外部关系,强调音乐与政治的联系,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流是礼乐思想。 西方音乐美学思想都深刻地体现了注重音乐本体研究的特征,并且十分注重将美学思想运用到音乐的创作上来,音乐美学走上了一条更加面向音乐实践的发展道路。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从数的与感情的进化角度,探讨了音乐美的本质,提出了五度相生律。导致了在中世纪时期,认为音程以4度、5度、8度为协和,在奥尔加农里仍以4、5、8度为主,其实是从毕达哥拉斯的音乐美学思想中脱胎而出。18世纪是一个发生了巨大转变的世纪,在18世纪的法国乐坛曾经爆发过三起重大的争论:旋律派和和声派之争、喜歌剧之争、格鲁克歌剧改革之争这三次争论实际上是音乐美学不断完善与提出的表现。争论的重点不是在音乐的外部联系,而是音乐形式与内容之间哪个更为重要。这本身就体现出,西方音乐美学所研究的重点是本体,思想一经产生就会对音乐实践和音乐形式的本体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看到,喜歌剧之争之后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卜者》的出现代表活泼清新风格的喜歌剧开始确立自己的形式以及在欣赏者心目中的地位。格鲁克歌剧改革后,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成果,比如《伊菲姬尼在奥里德》等。这些作品表现出内容的严肃性与崇高性,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音乐与表现内容之间的联系。可见西方的音乐美学研究是立足音乐本体,并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音乐美学家在阐述理论的过程中,也善于结合音乐作品具体分析,善于观察并致力于解决音乐审美现象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特别是到了20世纪后期,西方音乐美学研究更加推崇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将研究问题的起点放到具体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现象上去,回避拒绝任何先人为主的观点。 中国对于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是多注重音乐的外部关系,强调音乐与政治的联系和音乐的社会功能。西方音乐美学主要研究音乐本身发展的问题,以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且研究方法上也颇为不同,音乐以分析作品研究音响为主,这种态度对于音乐美

简析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美形式

(下转第页) 简析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美形式 刘文(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在我国的文化长河中,“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和谐美也成为各门艺术的审美准则和审美标准。而古典园林作为融 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一门综合艺术,更是把和谐美作为造园准则,处处体现一种和谐之美。 Abstract:In our country's cultural perpetual flow,“harmonious ”the thought is well-established,with graceful and friendly also becomes various artistic the esthetic criterion and the esthetic standard.But the historic garden achievement melts many kinds of artistic forms is a body's synthesis art,is and the graceful and friendly achievement landscape gardening criterion,everywhere manifests beauty one kind of harmony.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生态 key word:Chinese historic garden Harmonious Ecology 作者简介:刘文、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194-02 一、和谐美在古典园林的作用和谐最早指的就是音乐的和谐,受这种和谐思想的影响,中国历代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把和谐美作为审美的最高要求和艺术准则。中国古典园林正是融多种艺术样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它对和谐美的体现和诠释则更加的充分。纵观园林史,我们不难发现,园林艺术愈向前发展,愈具有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灵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和谐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更能体现人的生命情调与心灵律动。它始终与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不但可望,且要可居可游,它承载现实生活的同时,又关注人们的精神层面。在这片天地中,人的审美情趣与内心世界交融在一起,透过人与景有机地联系,人、园林与自然甚至宇宙处于一个和谐的整体之中。 二、中国古典园林和谐的形式美从此意义上来说,形式美指的就是形式的和谐。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同样追求形式的和谐统一。园林的形式美主要是指园林的基本要素形体、声音、色彩以及三大物质要素即建筑、花木和山水等这些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律,遵循形式美的原则,有机的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至于遵循怎样的组合规律以及如何体现,以下我把它概括为四种类型来论述 (一)、比例与均衡早在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就对美作了概括,认为“美是比例与和谐”。 虽然这一定义片面的偏颇于形式,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任何美的事物都要遵循 一定的比例。同样在园林设计中对比例的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特别是在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的佛香阁,阁的位置,体量的大小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其位 作者简介:刘文(1985-),女,河南商丘人,汉族,商丘师范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究. 置基本都在万寿山中轴线的黄金分割点上,而阁的体量与山体比例又搭配得当,整体上既活泼又给人以视觉的均衡感,真正创造出既给人以物质需求,又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美的愉悦。 (二)、调和与对比 对比调和这一组合规律在形式美法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突出事物相互对立着的因素,称为对比,把有差异的事物结合便形成了对比关系。相反,所谓调和就是在不同的事物中,强调其共同因素以达到协调的效果。“对比”强调个性,“调和”强调共性。 调和手法在园林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园林各要素建筑、植物、山石、水体等的风格和色调的一致来体现的。如江南私家园林 中的不同建筑从外观看虽然风格有所不同,但整体的色调处理都 很朴素淡雅,大都以冷色调居多,院墙的颜色也大多采用青灰色,这样的色调不仅易于与自然界中的山石、水体调和,更给人一种幽雅宁静的感觉。总之,调和手法的运用,使整个园林呈现一种和谐统一的布局,给人一种含蓄和优雅之美。 对比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运用手法,通过对比使对立双方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从而使园林艺术达到多样统一而又生动和谐的效果。缺乏对比的园林艺术,即使富于变化也会流于平淡。园林中的对比也分为不同的类别。 1、空间的对比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把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空间毗邻在一起,通过对比更加突出各自的特点。这个差异首先表现在体量的悬殊上,园林空间大小的对比是相对的,当从大空间进入小空间时,会给人以小空间更小,大空间更大的感觉,反之亦然。这是园林建筑空间最常用的手法,特别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占地面积比较小,为了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就采用这种对比手法。 2、明暗对比 园林空间明暗的对比主要是指光线强弱的对比。明暗对比强烈的景物使人振奋,明暗对比弱的景物给人以宁静。游人从明处看暗处,暗处的景物更显得深邃;从暗处看明处,景物更加瑰丽。另外建筑中的漏窗、隔断、栏杆阻挡光线也形成一种明暗不同的界面。 3、色彩对比 除了自然光线的对比,园林中色调的对比也不容忽视,不仅同一园林中的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色彩有对比,北方和南方的园林色彩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北方皇家园林建筑以红柱、琉璃瓦、红墙为特色,以暖色调为主,突出庄重、威严、雄伟的气势。如北京颐和园中的建筑富丽堂皇,与周围的树木、山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之相比,南方的私家园林则以灰色、青色等冷色调为主,营造一种深邃、宁静的意境。由此可见,不同色彩的运用可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不同的空间感。 4、质感对比 质感的对比在园林中主要是利用植物与建筑、山石、道路等不同材料的粗细、刚柔、纹理不同造成对比,不同的质感给人不同的感觉,达到不同的效果。如用木质材料的建筑可以营造古朴大方、幽雅的格调,而大理石细腻光滑,用它营造的线条简洁、明快。 5、虚实对比 所谓的虚实是相对而言的,山水对比,山为实,水为虚;以山本身来说,凸出的部分为实,凹入的部分为虚;建筑与庭院对比,建筑为实,庭院为虚;以建筑本身来讲,粉墙为实,廊、门窗孔洞为虚。虚 194-- 196

中国古代人水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中国古代人水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肖冬华 2012 摘要:在人与水的关系上,追求和谐的基本理念源远流长。文化维度下,人水和谐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塑造了中华语言文字,构筑了儒释道三大传统文化。历史维度下,源远流长的人水和谐思想,堪称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中华文明史上绽放出了熠熠的光辉,对于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水环境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水环境持续恶化、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灾害频发。当下恶劣的人水环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居民健康安全。人水危机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其根源在于人为。为此,当下,我们要弘扬中国古代的人水和谐思想,重建当下人水关系。 关键词:人水和谐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090-03 作者: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教师,博士;江西,南昌,330099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1年度研究项目(JD1178)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西周末年史伯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春秋末期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荀子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尚书·虞书》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左传·襄公十一年》载:“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事物和理想状态。在人与水的关系上,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基本理念源远流长。 一文化维度下的人水和谐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还是语言文字,抑或是儒释道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水和谐因子。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孜孜追求人水和谐的关系,人水和谐是中华传统水文化的共同诉求。 丰富多彩的古代神话,作为中国最原始的文化形态,折射出了人水和谐思想的萌芽。在上古的创世神话中,水被视为创世的圣物。“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徐整:《五运历年纪》)盘古开天辟地的美丽神话,说明华夏初民重视水,把水视作生命之源。在古老的泉神话和酒神话中,人们则形成了水有灵异的基本认识,水被赋予了一种无与伦比的神奇力量。“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饮此酒,人不生死,一名遗酒。”(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名城酒泉因此得名。中国古代治水和抗旱的神话故事,则折射出华夏初民在与水的相互关系中力图谋求和谐与平衡的努力。洪荒年代,沧海横流,“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训》)华夏初民对洪水极端恐惧,进而将水予以神化,塑造出女娲这一治水英雄。除了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也是流芳千古的治水佳话。“禹凿龙门,通大夏,疏九河,曲九防,决渟水,致之海”(《史记·李斯列传》)。古代先民认识到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并力图找到人水关系和谐发展的规律。从被神化的水中,人水和谐的思想得以萌芽。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汉字的出现,是中华民族史上的大事件。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符号,同样浸透着人水和谐的声韵。从汉字的产生看,正是水,启蒙了中华文字,水是中华文字之母。《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河图洛书这一水文化宝典诠释着中华语言文字和水的密切关联。从中华文字的造型看,一笔一画都能书写出人水和谐的意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①古人依流水之貌造出了许多甲骨文字。如以河流中回旋的水流之态造出“亘”字,以雨点从天空降下之态造出“雨”字,以溪流从山谷中疾驰而下之形造出“谷”字,以深潭中回水之貌造出“渊”字等。据统计,甲骨文中,表示河流、山川的文字约占7%。②由是观之,在创造文字的过程中,古代先贤清楚地认识到水的重要意义,将水摆在了突出位置,使浩瀚的中华语言文字宝库积淀了人水和谐的独特意象。 儒释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无不流淌着人水和谐的精神基因。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核心,而水则是儒家伦常道德之化身。孔子曰:“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孔子提出水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化、志等九德,并将水之九德与君子的品德一一对应。孟子进一步发挥,以水的特性阐发了性善论思想:“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上》)儒家注重以水比德,而佛家则倡导以水观佛,以水修心。水对于佛家而言,是观佛的方式,自水中可以看到理想的佛国世界。不仅如此,佛家还认为水是佛家智慧的体现。“夫水也者,随器方圆,逐物清浊。弥漫无间,澄湛莫测。满而示之,比我学之智周也。”③佛家学者借水启迪智慧,并将水直接比作了佛家智慧。与此同时,佛家学者还极为重视以水修心。佛家主张“心静如水即是佛”,佛学弟子大都喜欢在远离喧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三重解读 摘要: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是作为最高原理被思考和领悟的。我们的祖先建立了贯通天、地、人的和谐思想体系。古人把“和谐”理解成世界存在、生成、变化、发展的最高原理和内在动力,也把它理解成人类相处、社会治理的基本方法。本文从存在论、辩证论、方法论三个方面对古典和谐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关键词:古代;和谐;解读 “和”是中国哲学最高与最基本的X畴。细细体会古典哲学中“和”的意蕴,进人它所建构的“和”的语境,梳理清楚古典和谐思想的内在逻辑,对当代人思考和谐问题以及在实践中贯彻和谐之道,都是有所帮助的。 一、和谐存在论:万物一体 对“存在”的思考,在古希腊哲学中就有了,但作为一种方法或作为一种理论视域提出来,则是从现代西方哲学才开始。现代西方哲学出于对近代‘‘认识论’哲学的解构和超越,提出了“存在论”哲学。 “存在论”哲学相比于“认识论”哲学对我们认识事物有什么新的启发和意义呢?“存在论”哲学的思考向度与“认识论”哲学的思考向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从整全的视野,统一性视野,把人置于存在之中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从与人相关联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至于事物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这里不被强调,被悬搁起来不予讨论。

相较于“认识论”哲学的思路,“存在论”哲学的思路更符合中国古人的思考习惯。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观点,就是从“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的视点出发的,也就是说,以人为中心,从人与万物的关系来理解事物。一切关于事物存在的判断,如美丽、鲜艳、崇高等,都是人赋予的。一切人的“灵明”所没有涉及的东西,是不可思想的,是处于“黑暗”之中的,因而等于是不存在的。 这种思路,我们还可以往前追溯到先秦这个中国哲学的原创时期。道家的思想就具有明显的“存在论”哲学的特征。老子、庄子都具有拒斥客观知识的倾向。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还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在老子的视野中,人与世界不是单向的认识关系所以要塞“兑”、闭“门”,要致“虚”、守“静”,世界不是人的认知对象,而只是人可以感悟的存在。所以人可以观“复”,即从万物的根本和归宿处感悟,也就是从大本大源处体会万千世界的风起云涌。 庄子更是反对人们以认识态度来对待一事一物。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对繁多的具体事物的追逐,正是“认识论”哲学所强调的,这种努力的方向,在庄子看来是徒劳无益的。他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庄子·逍遥游》)在明月光照之下却打起火炬,在时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