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济寺景区

普济寺景区

普济寺景区

各位游客,这里有一座建于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的四柱三门的花岗岩石牌坊,过去朝山者大多以此坊进入普济寺为正道,牌坊高九米,宽12米。请大家往这边看,在牌坊里侧的道旁竖着一块石碑,称为下马碑。碑文上刻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据传这是皇帝竖在这里的特殊圣旨,意思是无论品味大小的文武官员到了这里,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必须徒步进山,以表示对观音菩萨的尊敬之意。

当我们走过这个石牌坊,就标志着进入普济寺了。

海印池: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到之处就是普济寺前的放生池叫海印池。之所以取名叫海印,就是取“观音菩萨的智慧像澄清的海水,能够映现所有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之意。海印池的池水是由山上流下的泉水积蓄而成的,池边全部用青石条砌成,四周古树名木葱茏,三面环山,一面环海,景色十分幽美。

海印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最初用于放生,因为池中每年夏天都会有荷花盛开,所以又叫“荷花池”。池中由东向西并排着三座桥,连贯南北。池中间的这座桥叫平桥,建在普济寺的中轴延伸线上,桥北接普济寺正山门,桥南连接御碑亭,平桥把海印池分为了东西两池。东面池中间的拱桥叫永寿桥,建于明万历年间,高6米,长33米,宽7.5米,两侧的栏柱上雕有20对神态各异的石狮子,雕刻十分精美;西面池中间的拱桥叫瑶池桥,桥面贴着池面,最奇的是每到下雨的时候,水就会从桥两侧的笼嘴里喷出来,设计得十分巧妙。在平桥中间修建的这座八角水亭叫定香亭,即起到了点缀景致的作用,有可作游人稍事休息之用途。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御碑亭,它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重檐歇山顶,琉璃筒瓦金碧辉煌。亭内的汉白玉碑,高3米,厚0.32米须弥基座,碑首雕刻着蟠龙。碑文是雍正清和硕果亲王允礼代笔,详细记载了普陀山历史以及当年朝廷赐金七万两,大规模修建普陀山寺院的铭文。亭额“海月常辉”四个字是由康熙皇帝御笔所书。

多宝塔: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石塔叫多宝塔,它与杨枝庵的“杨枝观音

碑”、法雨寺的“九龙殿”被誉为“普陀山三宝”,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多宝塔建于元顺帝元统二年(公元1335),是当时宝陀观音寺主持孚中禅师向诸王太子宣让王募资修建的,因此又叫“太子塔”。石塔为方形五层,高32米,有台无檐,全部用太湖石砌成。塔基平台四周雕饰着龙头,张口作吐水状;第二层为蟠龙绕住,柱子的头部装饰着莲花,龙的体态雄健修长,形象生动;除基座外,每层塔的四面均设有壶式佛龛,里面雕刻着全伽趺坐式佛像,其中,观音菩萨像为毗卢观音形象,神态祥和,给人以慈善之感。顶层四角饰有蕉叶山花,塔刹为仰莲宝瓶,极具元代佛塔的建筑风格。此塔是普陀山现存佛塔建筑中最古老的建筑,如此精致而有确切年代的石结构方塔,在浙江仅此一座。

每到凌晨,站在海印池的桥头,看着池中倒映的塔影,听着普济寺的晨钟,颇能启人遐想、发人幽思。这就是普陀十二景之一的“宝塔闻钟”。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塔的基本情况:塔这个词源于印度,音译是塔婆或浮图,大概的意思就是功德具、灵庙、堆土。中国古塔始自东汉,可划分为佛塔和风水塔两大系统。其形制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和金刚宝座式;使用材料有砖石、木材及金属等等。其中佛塔有两种,一种是藏有佛祖释迦牟尼灵骨的,叫作舍利塔;一种是没有佛祖灵骨的,叫作支提。建造佛塔一般有四个原因,一是为了祈福;二是为了报恩;三是为了藏经;四是作为寿塔。

“宝塔闻钟”就是在多宝塔处听寺院的撞钟声。为什么寺院里都要撞钟呢?简单说有两个原因,一是钟的声音可以减轻昏沉、消除烦恼、增长智慧,就如《叩钟偈》里唱到的那样: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另一个原因是钟声可以冲破地狱,能够暂时缓解地狱众生所受痛苦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每个寺院都要撞钟的缘故。

普济禅寺: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普陀山的第一大寺普济禅寺,俗称前寺。寺院占地面积为37019平米,建筑面积17829平米,是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它与本山的法雨寺、慧济寺合称普陀山三大寺院。由于是普陀山最主要的人文景观建筑群,

普陀山佛教协会、普陀山全山方丈住锡地均设在该寺内,另外,全山重大的佛事活动和重要的接待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

普济寺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奉敕改不肯去观音院宝陀观音寺。后经元、明两代朝廷数次恩赐拨款修建,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到了明万历三十三年,朝廷赐帑金重建,赐寺名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后至清康熙四年(1665年),普陀寺遭到荷兰入侵者的蹂躏。康熙十年迁僧,寺宇逐渐破败,到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又陆续得到朝廷的赏赐重建,又逐渐形成了规模。在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康熙帝御赐“普济群灵”匾额,遂该寺名为“普济禅寺”。此后在清雍正九年(1731),再次下旨扩建普济禅寺,寺院就成了现在的规模了。

普济寺前后经历了千年兴衰,最终名冠江南,门前的对联“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就是对普济寺千年兴衰史的高度概括。

正山门: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普济寺的正山门,它的前身是万寿御碑亭,又叫御碑殿。因为扩建普济寺,后来就把御碑殿圈入寺院,改做正山门。这座御碑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重修与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建筑面积179平方米,殿内现有三块石碑,中间是康熙帝御书的“御制补陀罗迦山普济禅寺碑”,碑身用红石制成,高3米,宽1.2米,厚0.2米,重达2.5吨,碑趺是一个大赑屃,由青石制成,长2.15米,宽1.2米,高0.6米,重约2吨;东面的石碑是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的“再赐藏经碑”;西面的石碑是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的“特旨修建南海普陀山普济、法雨二寺碑”。殿中原来还有一块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的“蠲免田赋碑”极为珍贵,可惜被毁于“文化大革命”。

说道寺院的山门,或许大家会发现普济寺的正山门怎么是关着的,为什么不开?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微服朝拜普陀山的时候住在普济寺。因为白天玩得高兴,等回到

普济寺的时候,山门早已关上了。乾隆皇帝叩门要从正山门进来,遭到了和尚的拒绝。把门的小和尚说:“国有国法,寺有寺规,除非皇帝来了才能开此门。”因是微服朝拜,乾隆皇帝听后是无言以对,只好遵守寺规从东三门(正山门东侧的小门)进寺。极为不快的乾隆皇帝回宫后便下了道圣旨:从今以后,除皇帝来,普济寺正山门不能开。此后普济寺的正山门就不轻易开了。

这段传说是否野史戏谈暂且不说,现在普济寺正山门依然紧闭,看来寺规确是如此啊。如今,普济寺只有在国家元首到访、寺院的佛像开光和新任方丈升座才可以见到打开正山门的场面。

各位游客,那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从东三门进寺院吧。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天王殿,为山门内第一重殿。明清以来,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已成定式,一般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正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东西两侧的配殿为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堂等。但普济寺有所不同,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正山门、天王殿、大圆通殿、方丈殿、内坛。东西两侧的配殿为钟楼、鼓楼、伽蓝殿、观音、文殊地藏王及普贤殿等。天王殿中的供奉格局也有一定的规矩,就是我们常说的:迎来的弥勒,送往的韦陀,四大天王站两侧,中间来回是香客。

说起弥勒菩萨,他就是佛经中所说的阿逸多菩萨,又叫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现在居住在兜率天的兜率内院,正为天人说法。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降生到人间,修成正果,代替释迦牟尼佛广度众生,所以又叫补处菩萨。现在我们看到的弥勒菩萨塑像是根据梁朝奉化一位布袋和尚的相貌塑造的。他形体宽胖,经常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行走于闹市之中,平时言语无常,乐乐呵呵。

后来他在浙江奉化圆寂,临终的时候说了一首谒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知”。后来的寺院就都以这位布袋和尚的形象作为弥勒菩萨,供奉在寺院的天王殿里。

韦驮菩萨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又名韦驮天,名列佛教二十诸天。据说当初的释迦牟尼佛入灭的时候,曾在捷疾鬼盗取佛陀的牙齿,韦驮菩萨发现后,追回了佛牙,所以被奉为护法神将。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当初佛陀让韦陀菩萨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为了方便监视所有出入寺院的人,所以将他塑在弥勒菩萨的背后。他的姿态有三种:据说这三种不同的姿态还有另一层意思呢。

一种是韦驮菩萨手中的金刚杵杵尖向上,这就表示这里是皇家的寺院,概不接待外来僧侣;一种是韦驮菩萨手中的金刚杵杵尖向下,表示这里接待云水僧人,也可以常住下来;还有一种是韦驮菩萨手中的金刚杵横着担在胸前,这就表示这里虽然也接待云水僧人,但不能常住下来。

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他们分别是白身的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碧玉琵琶,但是琵琶没有弦,所以又叫“琴无弦”;青身的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可是宝剑没有鞘,所以又叫“剑无鞘”;红身的西方广目天王,手上握着蟠龙,但是蟠龙没有龙鳞,所以又叫“龙无鳞”;绿身的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拿混元珠伞,左手握银鼠,可是混元珠伞没有伞骨,所以又叫“伞无骨”。四大天王所持的法器均不相同,他们分别象征了“风调雨顺”四个字,这也表现出了佛教始终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慈悲心愿。

大圆通殿:各位团友,我们下面要去的是普济寺的主殿——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中轴线上建筑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一座正殿,采用的是单层失明檐的木结构殿堂式建筑,顶盖金黄色琉璃瓦,四角飞檐插孔,外观雄伟庄重。是典型的清代初期建筑风格。

大圆通殿始建于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重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殿堂高18米,宽42米,进深24米,面积2000多平方米。传说“百人齐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素有“活大殿”之称。

观音菩萨又叫圆通大士,据说是因为观音菩萨曾以耳根圆通而居二十四圆通菩萨之首,所以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宇又叫圆通宝殿。一般寺庙正殿中供奉的是佛教至高无上的

本尊释迦牟尼佛像,而普济寺正殿内供奉的为毗卢观音菩萨,高8.8米。也是观音菩萨的正身像。观音菩萨头顶毗卢天冠,慈容祥和,结三昧印。两侧侍立的是善财和龙女。东西两厢塑的是观音三十二应身,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表现了观音菩萨神通广大,自在无碍,能够化身出不同的形象,包括神像天王、文官武将、僧俗男女等化身来普度众生。

殿门两侧分别塑的是佛教的两大护法:持降魔杵的韦驮菩萨和拿偃月刀的关羽立像。

说起活大殿的由来,其中还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个贪官到普济寺来打“千僧斋”,千僧斋本来是随缘施舍,并不拒人数多少。可他因为贪字当头,施斋也要贪多,偏偏非要够一千个和尚不可。菩萨有求必应,施斋那天来的和尚人山人海,足有一千有余。这些和尚排起长队,双手合十,口颂菩萨圣号,在大圆通殿里的供桌、香炉、法鼓、拜凳、柱子之间穿来绕去地“绕佛”。

这大殿也真奇怪,平常五百来个和尚绕佛并不显得宽敞,可这次一千多个和尚一起绕佛,竟然也不觉得拥挤。更有趣的是,这些和尚绕起佛来不但不会擦着别人的肩膀,就是脚后跟也不会互相踩着一点点儿。

普济寺的老方丈感念菩萨感应,信口说道:“这真是佛力无边啊,大圆通殿可变成活大殿了。”旁边的香客听了也赞同的说:“是啊,是啊,这真是活大殿啊!”从此,“活大殿”的说法也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

妙善纪念堂:各位游客,我们接下来要游览的是妙善纪念堂,座落在普陀山著名景点、普陀十二景之一的法华灵洞西侧,是为了纪念复兴普陀山的妙善老和尚而修建的。

妙善老和尚祖籍江苏如皋,生于1909年,2000圆寂。24岁时,在江苏镇江的焦山定慧寺剃度,法名心慈,字妙善。1944年来普陀山,1952年任法雨寺住持,1979年为全山方丈,也是普陀山佛教发展史上第一位全山方丈。妙善大师一生为重振海天佛国普陀山观音道场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法雨寺景区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法雨寺,又叫后寺。寺院位于千步沙的北端、光熙峰下,始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最初名为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扩建,改海潮庵为海潮寺。后在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朝廷赐帑金续建,并且御旨拆明朝金陵故宫的九龙藻井和琉璃瓦改建这里的圆通宝殿,同年康熙御赐“天花法雨”匾额,寺院遂改名为法雨禅寺。

寺内古迹众多,除九龙藻井、琉璃瓦之外,还有石刻栏板二十四孝图、云龙游海天,龙凤古柏、古银杏、连理罗汉等,均是法雨寺的镇寺之宝。

法雨寺占地面积33408平方米,建筑面积13845平方米,是普陀山三大寺院中的第二大寺院,地位仅次于普济寺。在寺院布局上,法雨寺采用了依山起势、分层递升的建筑格局。从天王殿直到方丈殿,殿殿升高,寺容宏伟壮丽,气象非凡。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法雨寺的标志性建筑——海天佛国坊。原来的石坊建于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95年在原址上重建的。整座石坊用花岗岩石雕凿而成,全部采用仿木制结构设计,石飞檐,石斗拱,建造工艺可谓是巧夺天工。

这里是法雨寺的放生池,又叫莲池,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开凿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池中的水是由法雨寺后山锦屏山上的山泉汇聚而成的,池水清冽纯净,涝不溢,旱不竭,十分神奇。

这座石桥叫海会桥。海会是指众菩萨齐来集会的意思。海会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采用单孔圆拱式,桥长约20米,宽约5米,这座桥最有特点的莫过于桥面上的石鼓、桥栏柱上的石狮和石栏板上雕刻的花卉人物了。花卉细致入微,石狮活灵活现,尤其是两侧桥栏板上浮雕的各种故事传说、竹木花卉、飞禽走兽、鱼鳖虾蟹等52幅图案,雕刻精致,是不可多得的石刻珍品。整座石桥具有浓郁的清代建筑风格。

天后阁:各位游客,我们面前的这座两层红色亭楼就是天后阁,天后阁分为上下两层,是重檐方亭式建筑,始建于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又叫法雨寺的头山门。这座山

门与其他的寺院不同处,是因为这儿的山门不在寺院的中轴线上,而是设在了寺院的东南角,堪称法雨寺一奇。

请看山门墙上题有“天华法雨”四字的蓝底镶金字匾额,这四个字是佛门律宗高僧弘一大师暂居法雨寺时题写的。

说起天后阁,也叫天妃宫,就是东南沿海一带所说的“妈祖庙”。妈祖被福建、台湾等地视为航海保护神,也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九龙壁: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九龙照壁,俗称九龙壁。是1987年在原址上新建的。原来的照壁刻有观音菩萨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可惜被毁于“文化大革命”。新建的九龙照壁宽12.5米,高2米,照壁上除了这幅九龙争珠图之外,还雕有28条蟠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看。

这座九龙照壁与北京故宫、北海、大同等三处的陶制九龙壁不同,它是用60块0.7米见方的青石精雕细凿拼接而成的。拼接的地方不露缝隙,看上去好像是一整块青石板雕成。照壁上刻画的是九龙争珠图,九条蟠龙昂首舞爪,栩栩如生,全采用深浮雕技艺,浮雕深度达0.16米,堪称一绝。照壁石梁石瓦,飞檐翘角,底下是清式须弥座,请大家仔细看,在梁于梁之间还雕有十七条造型各异的团龙,使得整座照壁华丽庄严,精美绝伦。

请大家看前面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石塔,这在佛教建筑中叫经幢,就是佛教寺院中永久性的经塔。东面的塔叫尊胜幢,幢高12米,刻有《功德宝山神咒》、《准提神咒》经各一篇;西侧的叫大悲幢,高12米刻有《往生净土神咒》、观音灵感真言》、《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缘起》和《千手千眼大悲神咒》经各一篇。

天王殿:现在我们来到的这座大殿就是法雨寺的天王殿,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宽30米,进深12.5米,为双层三檐殿堂式建筑,两厢的东西三门宽达10米。(以下内容与普济寺天王殿同)

玉佛殿: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这座殿就是法雨寺第二层玉佛殿。殿内原供奉

的是清末从缅甸请来的白玉释迦牟尼佛像,高2米左右,可惜毁于“文革”。现在供奉的高1.3米大理石佛像是1985年从北京永乐宫请来的。

在玉佛殿后面的月台中,有24块石栏板,分别刻有二十四孝图,是明代石刻。采用青石为原料,每幅宽1.27米,高0.65米。图案结构完整,线条流畅,画面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石刻“二十四孝”图中的24位孝子,上到帝王公卿,下至平民百姓,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之传统美德,也是佛教与儒家学说融为一体的见证。

圆通宝殿: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就是圆通宝殿,又叫九龙宝殿。它是法雨寺的第三重大殿,也是法雨寺的主殿,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

据《普陀山志》记载,当年康熙皇帝下发“拆金陵旧殿以赐”御旨,拆金陵故宫旧殿移建普陀山。当时运来琉璃瓦12万张和九龙藻井一架,这就是圆通宝殿为什么还叫九龙宝殿的由来。

各位请看,这座极具清代殿堂建筑风格的大殿,单层重檐歇山顶,属于古代建筑分级中的第二等级。殿顶覆盖的七彩琉璃瓦,仍然还是当年从金陵故宫运来的殿瓦;整座大殿无梁无钉,“宏制巧构”。堪称中国木制殿堂一绝。殿中供奉的毗卢观音菩萨坐像高6.6米。

请各位随我向上看,殿顶的藻井金碧辉煌,纹络精美,这就是被称为普陀山三宝之一的九龙藻井,是当年从金陵故宫的金殿拆移过来的,是罕见的明代御用文物,也是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珍品。藻井中间的蟠龙盘在井的顶部,昂首舞爪,其余的八条蟠龙绕着周围的八根垂柱,飞舞盘旋而下,争夺藻井中间悬着的这颗琉璃宝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九龙争珠图。雕刻细致入微,工艺精湛,立体感极强。

背后是大型群雕“海岛观音图”,整幅群雕布局巧妙,人物众多,场面壮观,气势恢宏。中间是飘逸自在的鳌鱼观音,周边以天庭、龙宫作为背景,散雕五十三位菩萨摩诃萨,栩栩如生。画面主要表现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

在圆通宝殿月台两侧的这两棵银杏树(又名白果树),一雄一雌,就想菩萨的侍者一样,一左一右在圆通宝殿殿前侍立了几百年。有人便将他们比喻成观音菩萨跟前的侍者善才和龙女。

圆通宝殿月台右边的这两棵形状奇特的柏树,姿态别具一格,多像一对亲密无间的恋人啊,中国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赞叹不已,将其命名“龙凤柏”。

佛顶山景区

香云路:各位游客,我们现在踏上的这条石板香道叫香云路,香云路从法雨寺的西侧开始,沿途经过香云亭、云扶石、游普陀志奇碑等名胜古迹,直通佛顶山上的普陀山第三大寺慧济寺,全长1公里余,拾级而上共有1088级石阶。

香云路修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当时慧济寺住持文正和监院庆祥看到虔诚的香客朝拜佛顶山,要在陡峭难行的山路上三步一拜,十分艰难和危险。他们就发慈悲心募化十方善款,用平整的石板铺成一条经由法雨寺直达慧济寺的香道——香云路。后来舟山市人民政府又在1982年拨专款重修,拓宽了路面,修补了破损的石板,又在路旁加设了铁栏杆和石凳,为游人和香客提供了方便。

香云路一路都是秀峰险石,名木古树,走在香云路上向远处眺望,寺院庵堂星星点点,就想一颗颗宝石点缀在苍翠的丛林之间,莲花洋浩瀚无际,震旦第一佛国独特的海山风光尽收眼底。大有“身登青云梯,平碧见海日”之意境。

在这条香云路上,随时都会看到很多香客三步一拜地往上走,这就是佛教信众的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佛教把山比喻成我们心中的烦恼和修行过程中的障碍,山顶被比喻成能够得到无上智慧的地方。拜山也就含有征服障碍、消除烦恼和得到无上智慧的双重含义。与此同时,也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心中对观音菩萨的无比虔诚。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三大香会期,成千上万的僧尼和香客都会云集香云路,在全山方丈戒忍大和尚的亲自带领下,齐拜佛顶山,场面真是蔚为壮观。

云扶石: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叠在方形巨石之上的石头叫云扶石。云扶石位于香云路的上段,过了云扶石之后,山路就变得平缓了,不再像走上来的前半段山路那么陡峭了。

云扶石是一块竖立的菱形岩石,各位请看,它立脚的岩顶,是一道陡峭的石坡,让人觉得又险又玄,云扶石虽然摇摇欲倒,却能千百年来屹立不动,古人说:此石危而不倒,惟有云扶方可。这解释出了云扶石命名的原由。

那块在云扶石下面的方形巨石叫海天佛国石,在石头南面石壁上刻着“海天佛国”四个大字,是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亲笔所书。字径约有一米,用这四个字来概括普陀山这景致幽绝的菩萨道场及引人入胜的海山风光,真是十分贴切。后来,“海天佛国”就成了普陀山的代称了。

说到这云扶石,还有一段佳话呢。1962年10月,著名大文豪郭沫若先生游览普陀山,当他来到佛顶山的时候,郭沫若先生有感而出了一付上联叫“佛顶山顶佛”,并向同行的人征求下联。随行秘书应对“天一阁一天”,可郭沫若先生认为不贴切,正当没人能对出下联的时候,本山一位姓郭的公社干部随口对出“云扶石扶云”,郭沫若先生听后颇为赞赏。此后,“佛顶山顶佛,云扶石扶云”成了普陀山众口皆碑的妙联佳句。

刀劈石:各位游客,请看南面石坡上这块巨石,它叫刀劈石。位于佛顶山慧济寺后门的东面石坡上,高约6米,宽4米,中间的缝隙仅12厘米宽。石头从中间裂为两半,缝隙自上而下直通到底,感觉就像被刀劈开的一样,缝隙十分平整,所以就叫它刀劈石了。

据传这块刀劈石还真的是被劈开的。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曾与二郎神杨戬斗法。孙悟空斗不过他,就变化了藏在这块石头的后面,被二郎神识破,一刀劈下。孙猴子当然没有被劈到,可这块石头却被劈成了两半。

大家看到没有,那里还有一块石头很像猴头,正笑着目视着呢。笑什么呢?在笑二郎神刀劈石头的愚态。原来当年二郎神刀劈石头的时候,孙悟空早就跑了,在不远的地

方变成了另外一块石头,从而躲过了二郎神的追赶。后人根据这段传说,就给这块与刀劈石两相对的石头起名叫猴子岩了。

游普陀志奇碑:各位游客,我们面前的这块石碑就是游普陀志奇碑,位于佛顶山石坊西南面的平坡上,天然雕饰的巨石透着一种自然之美。青灰色的碑身上刻写着“游普陀志奇”五个字,这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这块石碑其实是一块纪念碑。纪念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亲眼目睹了天空显现奇妙瑞像的故事。

民国5年(公元1916)孙中山先生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察看过象山、舟山军港后,顺道趣游了普陀山。当时普济寺的住持了余和尚陪同孙中山先生游览了全山。孙中山先生乘竹轿登临佛顶山,当走到这里时,有幸见到了天空显现的瑞像奇观。

当时在他眼前幻化出的灵虚幻境,让这个脑藏中素无神异思想的革命先驱惊奇不已。后来便由孙中山先生口述,陈去病代笔写下了这篇游普陀志奇,落款处盖有孙中山先生的“月白风清”阴文闲章。孙中山先生在游普陀志奇的文中叙述到,他在慧济寺前突然看到天空出现了华丽的牌楼、怒放的奇葩、舞动的宝幡、飘逸的僧众等等奇异幻象,令人心驰神往。

慧济禅寺: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普陀山三大寺院中的第三大寺慧济禅寺。座落在佛顶山的白花山顶,深藏于浓荫翠木之中。寺院四面环山,环境幽静古雅。慧济寺始建于明代的万历年间,又叫佛顶山寺、佛顶山庄,俗称佛顶山。寺院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海拔286.3米,是普陀山海拔最高的寺院。

建庙以前,这里早先是一块石头亭子,亭子里供奉着一尊石头佛像。明代的圆慧和尚在亭子旁边发现了一块刻有“慧济禅林”四字的石头。他便募化善款,在这里修建了慧济庵。到了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临济宗大师恒学和尚又募资扩建,改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再次扩建,终于成了普陀山第三大寺。因为受到地形所限,慧济寺的中轴线上只有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两重大殿,观音殿、地藏殿、方丈殿等均在大雄宝殿的两边一字排开,这样的寺院建筑格局可说是十分少见的。

慧济寺现在藏有皇帝所赐的御印三枚,其中一枚是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所赐,印文是“敕建南海普陀名山观音宝印”;另一枚翠玉印是嘉庆元年(公元1796)所赐,印文是“南海普陀佛顶观音大士宝印”;还有一枚铜印是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所赐,印文是“敕建南海普陀禅寺观音宝印”。以上三枚御印可以说是慧济寺的镇寺之宝。

各位游客,佛顶山位于普陀山的西北部,其东面的菩萨顶又叫白华顶,是普陀山的最高峰,海拔288.2米,在那里可以鸟瞰海天佛国普陀山的全貌。白华顶常年云雾缭绕,古树成林,好似海浪一样的云朵伴着阵阵的松涛,真是海阔天空,别有一番韵味,这就是普陀十二景之一的“华顶云涛”。

大雄宝殿: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慧济寺的主殿——大雄宝殿。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毁于大火。四年后重修,并在大殿的殿顶盖了江西黄瓦。这种黄瓦很是神奇,在自然条件下,会呈现出天蓝、淡绿、鹅黄、紫红等颜色。天气晴好的时候,就反射出道道彩虹一样的光芒,可谓“佛光普照”的絢丽奇观。

大雄宝殿里供奉的佛像和普陀山其他寺院主供观音菩萨不同,这儿的主殿里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两边侍立着佛祖的两大弟子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左右两厢是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二十诸天的护法神像。

佛祖释迦牟尼,全名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祖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565年,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其父是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在19岁那年因为有感于人一生必须经历的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为求解脱之道而舍弃了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后来他30岁时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随后的49年里,他在印度北部、中部广阔的恒河流域,宣说至高无上的解脱教义,这期间有1000多名弟子常随左右,成就无数。

在佛祖涅槃后,弟子们回忆并记录了佛陀一生中因时因地的善导教义,形成了我们

今天受持读诵的佛教经典。

观音宝殿: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观音宝殿。座落在大雄宝殿的西侧,它的前身是大悲楼,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传说以前,如果有缘的人在大悲楼上虔诚祈祷,就能够看到观音菩萨在云雾缭绕的白华顶示现种种端相。这就是大悲楼名称的由来。

考虑到普陀山的三大寺中,唯有慧济寺没有观音殿。为了体现观音菩萨普门示现,无刹不现身的慈悲情怀,在1989年改大悲殿为观音宝殿。殿内供奉高2.7米的观音菩萨圣像。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周的123幅观音菩萨石刻图轴。这些精美绝伦的观音菩萨线描图荟集了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菩萨造像精萃,是历朝画坛巨匠的巅峰之作。菩萨造像神态各异,线条连贯流畅,慈容庄严殊胜,栩栩如生,可称得上是历代观音菩萨绘画艺术的瑰宝,本山菩萨造像艺术品中的珍品。

普陀鹅耳枥树:各位游客,请看这棵生长在慧济寺后门西侧的古树,它叫普陀鹅耳枥树。这株鹅耳枥树是中国植物研究先驱钟观光先生在1930年发现的,在1932年又经过著名植物学家郑万钧教授鉴定,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新树种,在世界上尚无发现相同树种,故命名为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树为落叶乔木,树形朴实无华,雌雄同株,雄花在4月上旬先于叶子开放,可雌花却要待到新叶萌发的时候才开,这样就造成了雌雄花期不同的现象,致使结实率极低。经过多年的探查,这是世界上仅存的一株,作为珍惜的濒危树种而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这也是普陀山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树龄至今已经有200余年了,树高13.5米。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树冠部分,它的主干在填土造路时被埋在地下,这是它能够在台风频至的海岛上存活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

普陀鹅耳枥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树冠分成两杈向上,它们相偎相依,不弃不离,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夫妻树、鸳鸯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