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论专题要点( 2014)

文论专题要点( 2014)

文论专题要点( 2014)
文论专题要点( 2014)

第一讲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孔子所说的“兴”的含义,那就是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从文艺发挥社会作用的过程来看,它离不开读者想象、理解和情感活动的积极参与。能够调动接受者参与的,当然就是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创造了。这就是孔安国所说的“引譬”,它实际上是泛指文艺的形象性特征。它对接受者产生的审美作用就在于能够“连类”。这个“类”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对接受者的想象活动而言,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只有与接受者类似的生活经验的回忆相结合时,才能在接受者的想象中“栩栩如生”。另一种是对接受者的理解活动而言,文艺作品所描绘的某种具体的艺术形象,其目的往往在于引导接受者去感悟形象中包含的某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人生哲理。当接受者在作品形象描写的“引譬”作用引导下进入“连类”,在对艺术形象的重新创造中感悟其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时,接受者的整个主观精神因素就都被调动起来了,这就是“感发意志”。

孔子讲文艺的社会作用,之所以首先讲“兴”,是着眼于文艺发挥其社会作用的独特方式,也可以说是诗区别于非诗的本质特征的,这体现了孔子对文艺的审美性质的重视。以下所要谈到的“观、群、怨”都是以“兴”为基础的,脱离了“兴”,就失去了文艺的审美本质,也就谈不上什么诗的“观、群、怨”了。因此,“兴”与其他三者不是并列关系,“兴”

是从文艺创作与文艺接受的审美本质同一性中来揭示文艺所可能具有的种种社会作用之所以能够得以实现的特殊方式,其他三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得以产生的几种具体社会作用,体现着鲜明的功利目的。

“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审美情感特征。

对后世的影响:梁启超的薰、浸、刺、提

第二讲庄子的“言不尽意”说

“言”与“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以及文艺学所广泛探讨的一个核心话题,它涉及到人对世界最基本的观点与看法(哲学本体论),也关涉到艺术家对艺术创作最基本的审美理念及其具体实现的逻辑路径(艺术本体论)。“言”,本指言辞、说话,在古典美学与文论中引申为艺术语言、言语表达;“意”,本指意图、想法,在古典美学与文论中引申为话语的意义,或审美心理感受。中国古典美学与文论中的言意论,其源出于古典哲学中的“言意之辩”。

“道不可言”

“言不尽意”

“得意忘言”

庄子之“言不尽意”说由哲学而美学、文论,由文学而艺术、艺术批评,其绵延的接受史一方面表明了人类语言的天然局限性,而另外一方面也藉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注重“意在言外”的含蓄传统,为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规范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思维与心理。

第三讲刘勰的“通变”说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通变”指的是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所谓“通”,即会通,侧重于对过去经验的继承;所谓“变”,指适变,侧重于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因此,“通变”一说具体讨论的是文学发展演进过程中有关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

齐梁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到一个文体变革的重要时期。如何评价这一阶段创作中出现的若干“新变”,是摆在文学理论批评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这一变化,当时的文论家大抵有“复古”、“新变”和“通变”等三种不同的理论主张。其中,“复古”论以梁代的裴子野为代表,他在《雕虫论》中说,《诗经》以后的文学,或“悱恻芬芳”,或“靡曼容与”,那些“随声逐影之徒,弃指归而无执”,一味追求“箴绣”而“无取庙堂”。因此他对当时文学可以说是痛心疾首。

裴氏以复古、宗经思想论文,强调文学所抒发的情感必须符合儒家礼仪的规范,因此自然把屈原以来的作者给全部否定掉了。其复古论力主质朴的文学无疑是积极进步的,不过一味排斥绮丽的文学则难免陷于偏执和盲目。那么针对裴子野的“复古”论,萧纲主张“新变”,他认为古今作者,“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与湘东王书》)。在萧纲之前,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就已提出“新变”的主张:“习玩为理,事久则渎,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萧统在《文选》中对古今文士的作品也采取以“新变”的标准选录之,言“略其芜秽,集其清英”,“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文选序》)。主张新变的批评家,其皆强调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肯定文学创作中流连哀思、柔情绝艳的情感倾向,推崇文学的辞采之美。

客观评价上述两派观点,复古派的主张看到了文学新变中的一些弊端,尤其是一味追求繁华蕴藻而造成的绮靡无力的文风,他们力主尚用求实的作品,强调对《诗经》之优秀传统的继承,这都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复古论者面对文学的发展,采取拘执的态度,全面否定文学的新变,其观念无疑是保守而落后的。新变论的主张虽然也有合理之处,但他们在强调文学出新的时候,对文坛追求辞采之美和纤弱、绮靡的情感取向却一味肯定,对前人的创作经验也缺乏应有的继承与借鉴。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势与理论背景下,刘勰提出了自己的“通变”论。可以说,刘勰的“通变”论辩证地克服了裴子野的“复古”论和萧纲的“新变”论的片面性,其讲“通变”,简单说就是会通古今而变之,侧重点在“变”,而此“变”又非一味趋新求异,而是有因有革之变。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

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除了政治,刘勰还认为,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例如建安文学,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心理,所以其呈现的面貌很鲜明:

此外,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根据刘勰之所述,大抵可归纳出三点:(1)文学随时代、社会诸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规律表现为“质文代变”,即文学内部两种质素――质朴与文华――的相互消长;(2)从上古到宋齐,“质文代变”的具体表现是,或质胜于文(黄唐虞夏、曹魏后期、东晋),或文胜于质(楚、西汉、西晋、宋齐),或质文相兼(商周、东汉、曹魏前期),总的趋势是由质朴向文华发展;(3)指出楚汉之后,文华胜过质朴,有悖于雅正之道,对此不良倾向必须予以矫正。刘勰的这些看法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大体还是可信的;至于具体描述则稍有粗疏之嫌,甚至带有历史循环论的色彩。好在刘勰的思考并未就此停下,在《通变》篇中,他还进一步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中找原因,并就如何纠正“从质及讹,弥近弥澹”的不良文风,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综观整个“通变”论,可以说,刘勰是站在一个“惟务折衷”、朴素辩证的立场上看问题的,其文学发展观以“通”(继承)为基础而以“变”(革新)为旨归,以“通”求“变”,以“变”葆“通”,初步建立起了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学史观。就像刘勰自己所说的,“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通变》),这样一种文学史观,不说在当时,即使放在今天,仍能给我们留下诸多的启迪……

第三讲:刘勰“通变”说对文章写作学的几点启迪

关于“通变”说的宏观启迪,历来已有不少论者言及,这里便不赘述。下面我们从文章写作学这一微观的角度看看,刘勰“通变”说对今人的文章写作,究竟留有怎样的启迪?笔者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点值得后人借鉴:

首先,刘勰把构成文学作品的内在质素分为“有常之体”和“无方之数”两方面,这就告诉我们要“因”、“革”结合,在写作时要学会用因袭与革新两条腿走路。前面引文已清楚表明,所谓“有常之体”不仅指诗、赋、书、记等各种体裁样式,同时也包括各种文章的体制规格及写作原理,两者是“明理相因”的关系。各种文体及其体制规格、写作原理都是在发展进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刘勰主张“体必资于故实”,即学习过去的作品,以既有的成例和成法为凭借,也就是赞语中所说的“参古定法”。所谓“无方之数”,则是指作品的文辞和风格,那是随时而变、无规则可循的,所以刘勰提出“数必酌于新声”,即无妨参考新兴作品的新鲜经验,以便有所酌取,这也就是赞语中所说的“望今制奇”。前者渊源于传统、重在“因”,后者植根于现实、主于“变”,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使文学创作“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此不可谓不是一种很好的写作策略。

其次,刘勰“通变”说不仅是写作策略,同时也是写作者对文学传统、文学遗产的一种态度和方法。文学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代文学的繁荣,固然首先与特定的时代社会相关,但在文学本身,也有其相承相续、递变革新的规律。

事实证明,文学传统、文学遗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必须加以学习和钻研,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因”与“革”的关系,则势必对文学创作造成危害。为此,刘勰批评刘宋之后的“讹滥”文风,认为其症结在于“竞今疏古”,是片面地追求“新变”、抛弃优良传统的恶果。针对这一时弊,刘勰提出“矫讹翻浅,还经宗诰”。与此同时,刘勰也反对因袭传统而不思革新的思想,在他看来,“因”与“革”是辩证统一的,“因”是“革”之前提,而“革”乃是“因”的目的,不可为继承而继承,继承的目的在于求变革求发展。刘勰讲“通变”之术,就是讲“参伍因革”,正确地处理好文章创作中古与今、因与革的关系。

最后,刘勰提出,作家要贯彻通变思想,就应当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作家是自由的创作主体。如同时代社会等外部条件必须内化为作家的审美个性,才能进入创作过程一样,尽管通变讲的是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刘勰认为也需把它落实到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实践当中,才能发挥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对作家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宜宏大体”,即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钻研,掌握各体文章的规格要求和写作原理;二是“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即按照表达情志的需要和根据作家的才性特点贯彻通变的原则。文学既不能背离优良传统,又要求应时适变,这中间关键靠人、靠作家。无数创作实践证明,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作家个性的发展和文学风格的多样化――文学的恒久生命力,正在作家不断提高人文修养和写作技术的过程中,唯其“通变”,作家才能在历史境遇的不断挑战下与时俱进,并最终站在优秀的文章写作者之列。

第四讲司空图的“韵味”说

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更是以“滋味”说著名。到了司空图这里,他首先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包括近代王昌龄的“意境”说以及皎然的“取境”说等,在深入总结古典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他对诗歌的“味”作了缜密的研究,谓“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特殊属性,所谓“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从而把能否辨识这种属性提到了创作与评论的首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创立了“韵味”说。

在另外一篇文章《与极浦书》中,司空图把这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具体地描述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合称“四外”,共同构成了司空图“韵味”说的基本内容。

按照字面义,“韵味”说所包括的“四外”应该说分别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如“象外之象”意谓意象之外还有意象,“景外之景”意谓景色之外还有景色,“韵外之致”意谓韵致之外还有韵致,而“味外之旨”则意谓在特定的味道之外,还有别的味道。

简单地说,“四外”或者“韵味”,首先是把诗歌分为“韵内”和“韵外”两层。“韵内”指诗的语言文字、声韵及其所表达的意义,这是诗歌直接呈现出来的、读者可以感知的东西;“韵外”则是指诗的语言文字、声韵及其表面意义之外所蕴含的的意味,这种意味往往是一种只可以意会却不可以言传的“大意”,一种“化境”,它需要读者凝神体味,“品而得之”。对于诗歌而言,“韵内”与“韵外”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紧密联系、相互涵化,“韵内”是基础,“韵外”为升华,只有“韵内”工细、到位了才有可能自然通向“韵外”的境界。

第五讲严羽的“妙悟”说

《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诗辨”是全书的理论核心,“诗体”主要讲述历代诗歌体制的演变与发展,“诗法”主要论述诗歌创作的技巧法则,“诗评”主要叙述历代的诗作与风格,而“考证”部分则是关于一些诗人、诗歌的考辨与批评。五个部分从诗歌审美与诗歌创作的不同方面切入分析,继而整合成为具有一定体系性的诗歌理论专著,其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严羽将宋诗大量运用唐宋古文的写法来写诗,散文化色彩渐趋浓厚,议论和说理成分增加,用典亦愈加普遍,从而形成了宋诗所特有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诗辨》)的典型特点。

严羽将诗分解成为词、理和意兴几种元素。词是外形构造,是语码范畴;理是内在构造,是内质范畴;意兴相对形式与内容而言,是美学范畴,体现为一种审美趣味或者审美取向。在他看来,南朝诗人片面追求语言的华丽与堆砌,忽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显现出浮浅贫乏苍白的病态;宋朝诗人一味地追求“以文入诗、以理入诗”,必然丧失了诗歌的审美趣味;唐代诗人重视诗歌的审美特征并能做到融情于景、融理于境;而汉魏晋之诗则更是内容、形式、美感三者有机融合的典范之作。

“妙悟”与诗歌美学层次论

“妙悟”一词并非严羽首提,但作为诗歌审美质素和思维范式这一理论范畴而言,则无疑是由他率先将其体系化。“妙”这个范畴性术语本来自道家,被用作体现“道”的无限性、深邃性和不确定性的界定语,并借以说明宇宙之道的高远深邈。“妙悟”在严羽这里,更多地偏重于“悟”的层面,也即从根本上规定了诗歌的审美范式和思维方式是直觉的和非逻辑性的。“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诗辨》),在严羽的意识当中,唯有“妙悟”,方是最大限度地接近诗之本质的艺术思维方法。那么,在诗歌美学中,“妙悟”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首先,“妙悟”是诗家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悟性”,通俗点讲是禀赋或潜质。无论是禅家还是诗家,都承认人的本性之中具有天生能力的成分。对于诗家来说,“妙悟”是高于一切的,学诗者必须要懂得诗歌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技法。诗之所以成为诗,就在于诗具有属己的内在规定性,这是与其他文学体裁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一个欲要对诗歌进行鉴赏或从事写作的人,必须对诗歌的本质属性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甄别出诗歌的真伪、优劣,能够识诗之“妙”之所在,

其次,妙悟是学诗者应有的一种思维方式。严羽在这里将“妙悟”与“学力”相对提出。他认为韩愈在学力上强于孟浩然,但诗歌的艺术魅力却逊于他,原因就在于孟浩然作诗多用“妙悟”之思维方法,发自内心地去体悟审美对象,是灵感的自然流淌,强调直观感觉和对对象的心领神会,是一种豁然开朗的形象思维。

再次,“妙悟”是衡量诗歌艺术境界高低的标尺。严羽把“妙悟”看作诗歌创作的关键,在诗歌创作的体察、运思、动笔、修改等各个阶段都需要创作主体去感受、体验、领悟和创造,也就是说,“悟”之程度的深浅直接关涉到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下优劣。

第六讲叶燮的“才胆识力”说

诗人写诗应具有独创性,要能“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尤其要“言人之能言而不敢言”(《原诗》)。可诗人如何方能做到“欲言”、“能言”与“敢言”呢?叶燮用建造房屋作为比喻,将创作的过程概括为四种元素:基础、取材、匠心、文辞。四者中,尤以“基础”为重,是诗人进行诗歌创作的根本。

“胸襟”是决定创作品位与个性的总根基,是世界观、价值观与艺术观的统一。叶燮明示了“胸襟”对于创作的决定性作用:

“胸襟”是创作者更为高级层次的主体素质,能否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关键在于作者“胸襟”的品位是否高尚。只有胸襟高尚而广博的人,才能写出真正具有很高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作品,才能在艺术创作中发人之所“不能发”、言人之所“不敢言”。所以,“胸襟”是作家最根本的主体因素。

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核心和主宰的地位。叶燮认为,“才、胆、识、力”四者具有一种“交相为济”的关系,“胆”既有依赖于“识”,又能延展深化为“才”,“惟胆能生才,但知才受于天。而抑知必待扩充于胆邪!”而“才”则必须要“力”来承载,“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叶。历千百代而不朽者以此。昔人有云:…掷地须作金石声。?六朝人非能知此义者,而言金石,喻其坚也。此可以见文家之力”(《原诗》)。因此,没有“力”的作用,“才”是不可能充分展现出来的。总而言之,“才、胆、识、力”四者不可分割,而且相互联系,相互滋润,共同构成了创作主体的个性心理结构。诗人做诗,只有充分调动这四种心智机能,有效协作,方能写出优秀的诗篇来。

第七讲:金圣叹的“因文生事”说

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

首先,成功塑造人物性格是小说创作的首要任务和取得艺术成就的根本标志。

其次,小说人物还应该是个性化、性格鲜明的。

再次,小说还应注意如何去表现人物性格的问题。

金圣叹关于小说理论的“因文生事”观点

小说是“因文生事”,其所写之“事”全是出于美文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它可真可假,可以是历史的事实也可以是作家在概括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发明创造出来的。

小说的虚构特质可以从“因文生事”中的“文”和“事”两点来谈。先说“事”。小说所写之事属于艺术真实的范畴,它不同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要求作者根据主题、结构、人物形象等的需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发挥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去虚构和编织故事情节。这是第一层意思:事为虚构;再说第二层意思,即事为文生。小说的“事”是手段,“文”是目的,作者的虚构之“事”实际上是为审美之“文”服务的。

第八讲:李渔“浅处见才”

李渝通俗戏曲观表现

第一、题材的通俗性

第二、曲文的通俗性

第三、科诨的通俗性

第四、舞台的通俗性

李渔的戏曲结构的四点具体主张

第一、“立主脑”

第二、“减头绪”

第三、“脱窠臼”

第四、“密针线”

第九讲王国维的“境界”说

意境说,其内容有三个来源,其发展有三个阶段:中晚唐以前是它的酝酿时期,其特点是三家理论分头发展。其一是以《老》、《庄》、《易传》、魏晋玄学一脉相承的思辨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意象”说;其二是以儒家诗学中的“六诗”说、汉儒经学中的“六义”说为源,直到唐代的陈子昂、殷璠而逐步成熟的“兴象”说;其三是以佛家哲学为基础至唐代才勃然兴起的“诗境”说。中晚唐是意境说的形成时期,其代表理论家为皎然和司空图。他们融汇三家之说而成一体,奠定了意境说的理论基础,

第十讲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一、《诗学》的地位与影响

《诗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而全面地探讨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的专著。在欧洲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史上,《诗学》是巍峨高耸的具有开创先河、法典权威性和重大范式意义的一座里程碑,它提出的定义、原则、方法、范畴等等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乃至跨跃了国界和民族区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风采,即使在今天看来其亦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资鉴、启示意义。俄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诗学》是第一部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之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鲁迅先生则曾将《诗学》与刘勰的《文心雕龙》相提并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文艺价值观

首先,文艺可以给人以知识。

其次,文艺可以给人以快感。

第三,文艺可以陶冶人的心灵。

三、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诗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古希腊已获得繁荣发展并达到了辉煌的、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的史诗和悲剧的探讨,其中关于悲剧的研究又占有更大的比重。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诗学》是西方戏剧理论的濫觞。其对悲剧的性质、来源、演变、创作特点、欣赏效果等等都提出了相当具体细致的认识,给与后世的戏剧发展和戏剧理论建设以强大的范导和推动作用。

(一)悲剧的性质

在《诗学》第六章,亚里斯多德提出了西方戏剧理论史上第一个完备的悲剧定义: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要准确理解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即应从这“三点差别”入手。

第一,媒介上的差别。第二,对象上的差别。第三,方式上的差别。

上述悲剧定义中所说的“长度”、“完整”,亚里斯多德比较于史诗及根据当时的悲剧创作实际,亦有特殊的认识和具体说明。

关于“长度”,亚里斯多德认为,“在长度方面,悲剧尽量把它的跨度限制在…太阳的一周?或稍长于此的时间内。

关于“完整”,亚里斯多德有着三重所指,一是情节的完备。二是情节的整一。这是强调一部悲剧只写一个事物或事件、行动。三是情节的严密。

(二)对悲剧构成因素的抽象概括

包括如下六个决定其性质的成分,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

(三)亚里士多德说明“情节”在悲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P158)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种行动,而不是品质;人的性格决定他们的品质,但他们的幸福与否却取决于自己的行动。]所以,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由此可见,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而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此外,没有行动即没有悲剧,但没有性格,悲剧却可能依然成立。……因此,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

第十一讲布瓦洛的诗学原则

一、布瓦洛的《诗的艺术》的影响

《诗的艺术》这部诗体文艺理论著述共一千一百行,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总论,阐释“理性”是文艺创作以及文艺批评必须遵守而不可逾越的基本原则;第二章论牧歌、挽歌、颂歌等次要的诗类,以及各种诗体的特点;第三章论悲剧、喜剧和长篇叙事诗等主要诗体,在此提出了著名的“三一律”戏剧创作法则。第四章论作家的道德修养,表达了其对作家创作追求的具体看法。总体而论,《诗的艺术》相当完备地论述了古典主义文艺创作和批评的理论基础和原则,并对文艺与现实、文艺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它的解答。

二、布瓦洛所说的“自然”是指什么?(165--167)

在布瓦洛看来,文艺创作除了要接受理性的控制外,还必须遵守的另一诗学原则就是摹仿自然。布瓦洛所说的“自然”,在理论上源于亚里斯多德和贺拉斯,也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普遍崇尚自然的追求,不过布瓦洛赋予了这一崇高字眼以特殊的含义。

首先,“自然”在布瓦洛那里,不是谓客观现实或自然事物,而是指“常情常理”,也就是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习惯性的东西,亦可称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性。布瓦洛认为,文艺创作只有恪守和表现了这种“常情常理”,才可能打动人心,为人们喜爱。

其次,“自然”对于布瓦洛有着“自然人性”的含义。这又分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由年龄不同造成或决定的性格、性情取向。另一方面是由出身所决定的性格特点。

布瓦洛认为,任何人都会随年龄的改变而改变性格或性情,文艺创作要做到符合“常情常理”、“逼真”、贴近“自然”,就应当抓住年龄这个关键因素。

对于文艺创作的这一“自然”要求,显然是人物“类型化”、“共性化”的主张。毫无疑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性格或性情一般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文艺创作要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不能不注意人物的年龄因素。据此来说,布瓦洛的看法不无道理。但是,经验同时能够有力地说明,社会的人的性格或性情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总是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而决不是生理的自然的年龄。以年龄作为人物性格塑造的根本依据,只能造出没有鲜活个性的类型化形象。在布瓦洛,“自然”或“自然人性”的另一方面含义,是由出身所决定的性格特点。如他说,写英雄就应该写出他们“论勇武天下无敌,论道德众美兼赅”,而若是写平民,则只能有“扭捏难堪的嘴脸”。这是一种血统论在理论上的运用,也是其强调理性统一性的一个体现。当然,布瓦洛是明确反对文艺创作以市井、村夫为描写对象的。由此出发,布瓦洛提出了人物塑造的“定型化”要求。如他说道,“写阿迦门农应把他写成骄傲自私;写伊尼阿斯要显出他敬畏神祗;写每个人都要抱着他的本性不离。”即使是描写“新人物形象”,“你那人物要处处符合他自己,从开始直到终场表现得始终如一。”

第十二讲康德的审美艺术理论

一、《判断力批判》的影响与作用

大约从1770年代起,康德转入研究哲学,先后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在这三部著作中,康德分别阐述了他的认识论思想、伦理学思想和美学观念,构成了所谓真善美的批判哲学体系。《判断力批判》分为上下两卷,上卷论述美与艺术问题,下卷阐发目的论问题,正是这一部分,对后来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二、康德的审美鉴赏论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的“导论”中首先对与艺术直接相关的审美鉴赏和美的性质做出了一般界定,他指出:“通过……一个愉快来进行判断的机能(从而也是普遍有效的)唤做鉴赏。”而被鉴赏的“这对象因而唤做美”。康德从形式逻辑判断的质、量、关系、情状四个方面对此做出了说明阐述。

首先,从质的方面来看,康德将人能够产生的快感或愉快,概括地分为三种,并分别说明了它们各自的“不同特性”。第三种,是“静观”的愉快。这也就是审美的愉快。

其次,从量的方面来看,康德肯定:这里的关键词是“普遍”,即所谓的“量”。康德认为,一个人对美的事物做出的判断,必须具有“普遍有效性”,也就是人人都会赞同他。

再次,从关系方面来看,康德要解决的是鉴赏判断与目的的关系问题。他说明,鉴赏判断所确定的美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最后,从情状方面来看,康德要辨析阐明的是,一个人的鉴赏判断如何必然地会得到他人的普遍赞同。

第十三讲黑格尔的艺术哲学

一、黑格尔的《美学》

黑格尔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精神阶段”早期之表现形态的论述。在他看来,“美”(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中期情状,而“真”(哲学)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美、善、真三者历时生成,由低到高上升运动,如同一个人从儿童到壮年再到老年。因此对于黑格尔,研究美就是研究人类早期或童年时代的人类之创造活动,并且就是创造艺术的活动。美即艺术,这是黑格尔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的独特看法。在其《美学》的“序论”开篇,他即明确说道: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从而“我们的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者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二、艺术本质论。

黑格尔在论证美学或艺术哲学可以成立的同时,亦对艺术下出了定义。其确切的表述就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对这一艺术定义,黑格尔还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给予了具体的阐释说明。

第一,艺术中的感性因素(形式)是为人类心灵而存在的。

第二,艺术中的“心灵的东西”(内容)是“自在自为”的,具有自身的“目的性”。

三、悲剧理论

黑格尔关于悲剧的研究所形成的篇幅不大,但其看法却十分独特而异于既往,并在其《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对悲剧冲突和悲剧性质的认识上。

关于悲剧冲突,黑格尔以古往今来的悲剧创作为依据,首先对其发生原因做出了归类总结,指出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是“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产生的冲突”。他认为,这种冲突由于“所涉及的只是外在的自然,以及自然所带来的疾病、罪孽和灾害,这些东西破坏了原来的生活的和谐,结果造成差异和对立”,所以单就它们本身来看,是消极的,“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过艺术创作以之为题材,“只是因为自然灾害可以发展出心灵性的分裂,作为它的结果。”这是说,真正的悲剧不是将自然原因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斗争,作为悲剧冲突的根本原因来描写。

第二是“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提出这一冲突显然是续上而论的,即在悲剧中直接表现或说明了,悲剧冲突的发生是以自然原因为条件或基础的。因而黑格尔认为,这种冲突是“积极的”,有一定意义的。

第三是“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对于这种分裂导致的悲剧冲突,在他看来“才是真正重要的矛盾”。其重要是在于,“它起于人所特有的行动”。这就是说,真正的悲剧冲突,应是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之付诸“行动”

引起的,而不是什么外在自然的因素或力量。再简言之,导致悲剧冲突发生的原因应当在于人而不在于自然。对此黑格尔亦做出一个总结:“总之,一方面须有一种由人的某种现实行动所引起的困难、障碍和破坏;另一方面须有本身旨趣和力量所受到的伤害。只有把这两方面定性结合在一起,才是这最后一种冲突的深刻的根源。”这其实就是对真正的、符合悲剧艺术理想的冲突的认识和界定。

第十四讲泰纳的实证主义艺术观

泰纳(1828-1893)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出身于律师家庭,自幼表现出长于理性思维的禀赋,老师曾预言他是“为思想而生活”的人。

西方十九世纪是达尔文的进化沦和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十分流行和活跃的时期,泰纳深受其影响。他相信,社会事物同自然事物一样,有着它发生、发展、演变、衰落、消亡的客观规律,因而人们只要运用科学方法,从事实出发,就可以获得对它的正确认识。他对于艺术的研究,正是本着这样的信念,借助于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发掘和梳理艺术史料,力图揭示那决定和支配着艺术创造及艺术运动的终极根源、必然动因。他的《艺术哲学》可谓是按照他找到的规律而描绘出的一幅关于艺术真相、艺术史变迁的图画。其关于艺术的基本看法,亦主要体现在这部宏著中。

一、艺术本质论

泰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他认为,“这是艺术品的最后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而艺术品与其产生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的关系,在他看来完全同于自然界植物的生长与地域和气候之间的关系:“地域的存在与否,决定某些植物的出现与否。而所谓地域不过是某种温度,湿度,某些主要形势,相当于我们在另一方面所说的时代精神与风俗概况。自然界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据此他甚至提出:“美学本身便是一种实用植物学,不过对象不是植物,而是人的作品。”

从实用植物学──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出发,泰纳对艺术下出了他的定义:“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事物的某个凸出而显著的属性,某个重要观点,某种主要状态。”

二、科学与艺术对真理的不同认识

泰纳明确谈道:人们为了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科学,靠着科学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出来;第二条路是艺术,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与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易于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而且诉之于最普通的人的感官与感情。艺术就有这一特点,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第31页)将这段话换一种简单的表述就是,艺术是通俗的科学,或科学是专家才能理解的艺术。

三、艺术构成论

构成艺术品“原素”的或对突出事物主要特征起着作用的有哪些东西?泰纳认为在“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

四、艺术发生论

泰纳谈道:“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第32页)。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他又将之细分为三种因素或“三个原始力量”:种族、时代、环境。

第十五讲克罗齐的直觉主义艺术论

艺术即直觉论。

如果我们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看作一个逻辑体系,那么作为其出发点、本体或内核的东西,就是一个简单的定义:“直觉即表现即艺术”。

第十六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文艺观

文学创作论。

一、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运用心理分析的批评方法,就是通过“解释作品”来揭示艺术家的意图。

艺术批评运用心理分析法来解释作品、揭示艺术家的意图的根据是什么?弗洛伊德提出了两点:一是“最近的诱发场合”。也即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引起艺术家创作冲动的当下事件、人物、场景。二是“旧时的记忆”。这主要是指艺术家对发生在他童年时期的事情的深刻印象。

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将艺术作品看作是艺术家的白日梦,从而艺术批评的一切解释最终是“释梦”,即把作品中的一切成分不是看作艺术家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表现”,而是视为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的“症候”显示,对之作揭去“化装”的还原性解读。

弗洛伊德的艺术批评方法,就是以作品为艺术家的“症候性动作”,以“最近的诱发场合”和“旧时的记忆”为根据,对之做出心理分析解释。

二、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弗洛伊德建立在他所创建的精神分析学说之上的艺术理论,对于文艺学的发展是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贡献的,它也实际上产生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影响。其对于艺术家创作动机的研究,潜意识的探讨,对于艺术作品的心理分析,拓宽和丰富了人们对艺术的发生、艺术创作中的“受动”作用和艺术的意义的理解认识,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浪漫主义批评或传记批评的发展。后来在西方出现的“原型批评”、“神话批评”亦与之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其提出的“症候”论,可谓是在“反映”论和“表现”论之外的一种新见,开启了人们分析艺术作品、艺术形象的新思路。最近二十年兴起于西方的“新历史主义批评”,无不能说是将其推广和运用于对社会生活、历史运动的观照认识而发展起来的。

但是,这一理论的偏颇、荒诞和乖谬之处也是明显可见的。其将艺术创造一律看作是艺术家的白日梦,将一切艺术家统统视为受原始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支配和控制的人,这不仅是无视艺术家具有在后天环境中生成的互不相同的个性存在,把他们从心理上抽象化了,而且更是否定了艺术家(以及一切社会的人)具有相对独立于其肉体欲望的精神追求,将他们还原为了森林动物,或在本质上是极端自私、仇视社会伦理道德的心理罪犯(如果不是神经病人的话)。

第十七讲韦勒克、沃伦的新批评派文学理论

一、韦勒克、沃伦关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区别

1.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

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同时这种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它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以及它是“简捷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此外,“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即它追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字”。与科学语言比较起来,文学语言则显现出如下特点:

多歧义性。

表情意性。

符号自具意义。

2.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

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这个区别、主要有三点:

文学语言对于语源的发掘更加用心而有系统性。

文学语言的实用意义较为淡薄。

第三,文学语言呈现的是虚构的、想象的世界。

二、文学构成论

韦勒克、沃伦其实是认为,文学作品中有一种本质上不变的东西──“由几个层面构成的体系”,这使它既独立于外部现实,又独立于它的创作者,同时还独立于欣赏者。文学作品这个“由几个层面构成的体系”,究竟有哪些“层面”?韦勒克、沃伦说明,它有四个层面:一、声音层面。二、意义层面。三、意象和隐喻层面。四、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三、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

第一,包容性或多样性。

第二,连惯性。

第三,建立在经验事实上的世界观。

第十八讲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立论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

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可以做一大体的概述认识:“游移视点”是将本文分解成相互作用的结构,也就是发现本文中各种不同的意义成分;“建立连惯性”是对各种意义成分作出一致性的整理集合,形成关于意义的完形认识;“卷入事件”是因为本文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存在而要求读者进入本文之中依据自身的知识进行一种选择,从而将本文不是作为一个认识的对象而是作为自己参与其中的事件来体验和领会;“建构意象”则是将本文由语言符号构成的含有意义的图式形成感性具体而又具有理性意味的“想象性客体”。

2.本文和读者进行交流活动之基本结构的“空白”

伊瑟尔谈道:空白是用来标示“存在于本文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读者填补这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换句话说,在这里,完成作品的需要被联合本文模式的需要代替了。只有当本文的图式被读者联系起来时,读者才开始构造想象性客体,正是空白使这种联结性运作得以进行。这些空白表明,本文各不相同的部分应当被读者联结起来,尽管本文并没有这样说明。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因为它们把本文的图式和本文的视野互相区分开来,同时在读者方面引起观念化的活动。理所当然,当读者把本文图式和本文视野联结起来时,空白就…消失?了”。

所以,“空白”在文学本文中不是一种消极的因素,它调动和激发了读者的想象。空白阻碍“良好的绵延”,调动和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这里,伊瑟尔还对“空白”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作出了考察。他列出了“主题小说”、“系列故事”、以及“对话体小说”。

通过上述考察,伊瑟尔说明,从认识文学中的交流活动来说,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是看到在不同本文中对于“空白”有着如何不同的运用,而是去理解潜在于这些空白的不同运用之中的结构。“空白”是文学交流中的本体性因素,没有它就不可能有文学的交流活动。

3.与以往的文学理论相比,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其创见性和启示意义表现在哪里?

综观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其从“语用学”和“功能主义”的立场出发研究文学的性质,将文学作品看作是“艺术极”的本文与“审美极”的读者体验之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富有创见性和启示意义的。既往的文学理论,从古希腊的摹仿说到现代的形式主义,普遍地是着眼于客观现实与文学的关系、或作家与文学的关系、文学本文与语言的关系,来认识文学的本质、成因和构成的,并且在宇宙“一元论”观念的支配下,它们大多将对立双方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将文学视为或是某种实体事物的虚幻影像、感性显现,或是目的在自身的唯美存在、绝对自足的封闭体。这其中虽不乏“片面的真理性”,但偏颇是严重深刻的。伊瑟尔的理论立足于读者与文学的关系,同时以“互动论”取代了“一元论”,无疑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天地,是领悟和掌握了辩证法的真谛,让人看到了曾被忽略、遮蔽、否定然而真实存在且起着重大作用的东西。我们当然可以说也应当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文学研究历时演进的客观必然,也是文学从“独语”式走向“对话”式创作向理论研究发出的诉求的必定回应,但对伊瑟尔的个人作用我们仍应给予高度的和充分的肯定。他对现象学美学(以茵加登为主)理论的批判性接受,对阐释学理论的积极借鉴和吸取,还有对完形心

理学以及精神分析学的合理引进和发挥,对这些理论学说的融会贯通的运用,可以说都显示了他是那“历史必然性的要求”的积极承担者,对文学理论研究做出了继往开来的重要贡献。不仅如此,从批评实践来说,他提出的语用学方法,独创的“隐含的读者”、“召唤结构”、“游移视点”、“空白”等概念,具有分析和解读作品的积极指导意义,人们据此可以从文学的世界中看到或发掘出更为丰富的东西。其对于创作来说,亦不无具有启示和裨益。当作家在创作中能够“胸怀读者”,并能以与读者“平等对话”的理念指导创作,而不是以“导师”、“工程师”、“牧师”、“说教者”自居,其创作必然比运用其它任何方式都更能打动读者,为读者所喜爱。

当然,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只能看作是对“作品-读者”关系的发现认识,它并不能取代过去在其它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理论。文学是一个复杂的人类精神产品,本然存在于由历史和现实之各种关系构成的网络之中,因而它允许或诉求对之的各种角度、方位、层面、关系的观照研究,只要某一认识不宣称是对它的“唯一”真理性的认识就行。伊瑟尔并无这种以“真理终结者”自居的自以为是。不过,他仅以西方18世纪以来的小说、特别是批判现实的那一类小说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对象,显示出其视野的偏狭和思考问题的局限性,这减弱了他的理论的说服力。同时,他只是以其个人的阅读体验之反思认识来“推论”一般读者的阅读反应活动,而未作必要的、广泛的社会阅读心理之“田野调查”,或者说未吸收这方面的实验调查成果,使其理论不仅充满形而上的抽象和晦涩味道,难以让人读懂,而且其发现亦显得可疑,虽然其研究方法和一般结论性认识值得称道和应予肯定。

“空白”调动和激发读者的想象;

1.空白是潜在于本文中的结构模式;

2.空白在文学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自我调节的结构作用;

3.空白是存在于本文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成分

最新2014年农村经营工作要点汇总

2014年农村经营管理 工作要点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农办经[201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办、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号)和《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农发〔2014〕1号)的要求,认真做好2014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我部研究制定了《2014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 农业部办公厅 2014年1月22日 2014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点 2014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牢牢把握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这条主线,紧紧抓住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这个根

本,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体制保障。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服务,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一)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落实和维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进一步研究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相关重大问题,配合做好修订完善法律法规工作。按照审慎、稳妥的原则,配合有关部门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研究提出具体规范意见。加强调研,深入研究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形式。 (二)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两年扩大试点、三年全面推开”的总体安排,选择部分省开展整省推进试点,其他省选择1个整县推进试点。总结试点经验,研究制定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规划进度,明确政策,落

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

湖北地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 1、总则 1.1 为加强和规范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建立目标明确、组织有序、运转高效、上下联动的新闻宣传工作体系,使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做到及时、准确、有效,推动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的健康发展,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1.2 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严格遵守党和政府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定和要求、保密工作有关纪律,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集团公司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对外新闻发布、媒体公关和对内宣传等活动。 1.3 集团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的宣传方针,遵循“统一协调、严明纪律、服从全局、资源共享、规范程序、分级负责、尊重事实、正确引导、精心策划、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把握好、发挥好、引导好舆论导向,推动集团公司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2、适用范围 2.1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 2.2 本办法所称新闻宣传工作包括:以集团公司名义、通过大众媒体进

行的宣传报道;以集团公司内部媒介为载体,进行的新闻宣传;各子公司通过内部和外部媒体进行的新闻宣传活动,特别是涉及公司大政方针、重要事实和事件的内容。 3、职责 3.1 新闻宣传工作由集团公司董事会统一领导,集团公司主管领导直接领导,市场部归口管理、组织实施。各子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3.2 市场部新闻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是: 3.2.1 归口管理集团公司系统的新闻宣传工作,制订集团公司系统新闻宣传计划,指导集团公司系统宣传报道,对政策性强的重大新闻报道把关; 3.2.2 宣传报道集团公司重大战略和决策、领导重要讲话、工作思路,准确、及时、有效地向省测绘局以及主流媒体报送或发布有关本公司的新闻; 3.2.3 负责组织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报会、记者招待会;在日常工作中代表公司对外发布新闻、声明和有关重要信息;负责召集公司系统各单位新闻宣传工作负责人会议。 3.2.4 归口负责对新闻媒体的采访接待、安排和组织,审核相关报道,负责媒体公关工作; 3.2.5 负责集团公司网站新闻内容的提供; 3.2.6 组织对集团公司和与集团公司有关的重大事件的音像资料的摄录、整理和保存;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生物科技行业)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 CLSI2010更新 CLSI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解读第三辑 2010年CLSI药敏试验的更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杨启文王辉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The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是壹个国际性、跨学科、非营利的、致力于发展操作标准的教育组织。其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小组委员会(Subcommitteeon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每年组织该领域专家和药厂代表等对药敏相关文件M100进行壹次修订。目前我国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均以CLSI文件作为药敏指导文件进行试验操作和报告,本文将CLSIM100-S20(2010年)的主要更新点总结如下: 壹、主要格式的更新: 下表显示了壹些在M100-S19(2009年)中位于最后的附录在M100-S20(2010年)文件中新的命名、编号和位置。表1.M100-S20的格式更新 (1)修订了“非敏感”的定义:M100-S20中对“非敏感”的定义是由于耐药菌株缺失或稀少因而仅确立了敏感性解释标准。当药物对菌株的MIC高于或抑菌圈直径低于此折点时需报告为非敏感。非敏感且不意味着菌株携带某种耐药机制。有可能MIC高于敏感折点的菌株缺乏耐药机制且且属于野生菌株,只不过其出现于敏感性折点确立后。对于“非敏感”的菌株,菌株鉴定和药敏结果需被再次确认。 (2)对“使用头孢噻吩的折点仅用于预测对其他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增加注释:在M100-S20中,头孢噻吩的折点仅可用于预测菌株对口服药物,包括孢羟氨苄,头孢泊肟,头孢氨苄和氯碳头孢的敏感性。旧的数据认为头孢噻吩的结果能够预测某些其他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可能仍然正确,但目前的数据尚不能支持此论点。 (3)在M100-S20的第26页增加第VII部分来描述筛选试验且总结他们的局限性以及对应的确证试验。该部分总结了 肠杆菌科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耐药表型初筛试验和对应的确证试验。 (4)在表1和1A的警告框内,M100-S20将头霉素类药物加入脑脊液分离菌株中不能常规报告的抗菌药物列表中。在M100-S19中,口服抗菌药物、第壹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除外静脉用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被列为脑脊液分离菌株中不能常规报告的抗菌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不是脑脊髓感染的选择药物,在M100-S20中,头霉素类药物(如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和头孢替坦)也被纳入此类药物。 三、肠杆菌科菌相关的更新 (1)修订了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和氨曲南的折点,且在折点后增加了对应 的用药方案。

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通知

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公司所属各项目: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促进项目安全生产水平的稳步提升,确保2014年各项目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要点。 一、建立组织,落实领导责任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公司所属各项目都应以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统筹安排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专职安全员为项目安全工作主要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作业、管理、监督、检查、指导、考核、教育、培训等组织实施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负责,如工作变动,接任人为当然负责人。 二、层层分解,落实安全责任 为认真落实我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目标任务,路桥二公司所属项目应明确自身安全生产责任目标,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通过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进一步突出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安全生产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进一步严格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加强监督,提高防范意识,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把安全责任与先进荣誉挂钩。 三、加强监管,落实安全检查 各项目要严格执行车辆管理规定,严禁病车上路、酒后驾车、无证驾驶,按规定地点停放车辆;严格按照安全作业要求,提高自身作业安全;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严格用电用火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定,按要求存放备用金。各项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对上述内容进行检查,特别要对所属车辆装备、设备、生产作业、用电用火、办公场所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到工作台账上。在重大节日期间,公司工程部将组织力量,对公司属各项目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做到排查、督查、整改三到位,进一步促进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有效扎实开展。

XXXX年公司新闻宣传工作要点

XXXX年公司新闻宣传工作要点2011年是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届一次职代会暨2011年工作会,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做优做精化工产业,努力提升资源价值和开发水平,持续增强进展后劲,实现跨过式进展的关键一年,是落实公司“十二五”进展规划,实施公司新的五年进展战略的开局之年。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坚持团结稳固鼓劲的方针,紧紧围绕公司改革进展战略大局,以集团公司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指导,以公司党政中心工作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方式方法和载体为途径,全面宣传和落实公司一届六次职代会暨2011年度工作会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着力营造推动公司科学进展、促进矿区和谐的浓厚氛围;着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大队伍建设,提升公司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做到千方百计助力公司快速健康进展,尽职尽责提升公司声誉和阻碍力,扎扎实实提升队伍整体素养,进一步展现公司的经营形象、治理形象、责任形象和人文形象,为“十二五”时期公司进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提出的“要让宣传工作成为集团的竞争力”指示要求,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三贴近”原则和正面宣传原则,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在思想政治、文化进展、舆论引导上取得新进展。以深入、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公司快速进展和创新改革为主线,以宣传公司进展战略、传递公司最新动态、爱护公司形象为要紧任务,充分发挥以对外报道、《陕北矿业》和公司网站为主体,各单位宣传载体共同联动的宣传优势,持续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探究报道规律,努力提升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地服务大局,推动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4年10月份工作要点

2014年10月份工作要点 办公室: 1、做好印鉴登记盖章工作。 2、上报四、六楼及办公用品报表。 3、配合工程部做好投标盖章工作。 4、做好办公用品及食堂原材料采购工作。 5、做好车辆管理工作。 6、做好办公区域卫生检查工作。 7、做好办公区域常用设备检查及维修工作。 8、做好冬储菜采购工作。 工程部: 1、配合项目部投标相关工作。 2、与项目部签订内部承包协议签定。 3、标书的承揽与制作。 4、新增项目部人员档案建立。 5、新增项目合同签订。 6、做好印鉴的登记工作。 7、做好资质升级准备工作。 8、其它日常工作。 财务部: 1、配合四平地税稽查局对四平市地区2011-2013年缴税情况进行检查。 2、对长春荣城郑思利、魏忠海项目付款情况进行对帐。 3、跟踪关于央行贷款利率七折,贷款银行落实情况。 4、各公司账务处理情况及外阜施工项目缴税情况。

5、关于海南杨卫东欠法院划款及律师费。 6、园林、劳务、基础公司缴纳季度所得税。 7、统计已进款扣税未开发票项目部,通知外地项目部开发票。 8、重新整理六楼档案。 9、日常工作。 企管部: 1、核对9月份建筑及各分公司银行帐、往来帐、发票金额。 2、核对9月份收缴的税金、管理费、证费及各项目部月末余额。 3、导出考勤机信息、填考勤薄。 4、网银转款的、授权工作。 5、汇总工程调查表及月末各种报表。 6、其它临时性工作。 法律事务部、质量安全部: 1、配合工程部完成人员报名、培训及考试工作。 2、深入施工现场检查不少于34次。 3、完成日常公司质量管理工作。 4、网上发布安全信息部少于5次、微信平台发布不少于5次。 5、完成法律事务部应办工作 6、下发关于做好越冬维护通知。

XX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

XX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改进、规范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内聚人心,外塑形象,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新闻宣传工作是指以公司名义,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 道的活动。 第三条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客观、准确、及时的原则,围绕中心工作,营造有利于公司生产经营,有利于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员工队伍稳定的氛围。 第二章新闻宣传工作管理 第四条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上级领导参加公司相关活动, ,二,公司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及重要会议、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的宣传报道, ,三,公司及所属单位党的建设、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情 况和先进单位、个人的典型经验及优秀事迹的宣传报道。 第五条公司的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紧贴实际、准确及时” 的基本原则,建 立健全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完善责任制。公司的新闻宣传工作由公司党委统一领导, 公司主管领导直接领导,公司XX部具体负责并对公司新闻宣传工 作实行归口管理、业务指导、协调服务。 第六条公司XX部每年度要按照公司整体工作安排制定新闻宣传要点,每季度根据阶段重点工作提出宣传要点和要求,各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新闻宣

传计划,促进宣传工作的开展。第七条公司各单位、项目部要指定一名专,兼,职通讯员, 负责 本单位的新闻信息采集、报送工作,主动和公司XX部保持信息沟通联系,建立完善的通讯工作联络站。 第八条各单位、项目部要加强对通讯员工作的管理,如有人员调整变化,应及时向公司XX部通报。 第九条通讯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业务,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新闻敏感性。 第十条新闻内容要真实,讲究时效性,一般新闻上报期限不超过两天。 第十一条通讯员上报新闻稿件要经过部门领导或者主管领导审核,上报新闻稿件要有明确的标题,注明作者。 第三章新闻宣传报告制度 第十二条公司XX部应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努力扩大对外宣传的渠道。公司举办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需要邀请上级单位媒体及其他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承办单位应于活动或会议举办前至少三天通知XX部,由XX部联系邀请新闻单位,进行宣传报道和采集文字、音像资料。 第十三条各单位、项目部要加强新闻宣传素材的采集工作, 有条件的可自行摄像、摄影,做好各类工程图片、视频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由通讯员及时报送公司XX部。 第十四条公司各单位的突发新闻事件要尽快上报,不得拖延、隐瞒,更不得擅自对外发布。对失实、虚假、恶意的报道,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 第十五条公司对外建立新闻发言人,行政,、党委新闻发言人、网络新闻发言人及其联络员体系,遇到突发新闻时间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统一行动。 第四章新闻报道审核

2014年公司党委工作要点

2014年公司党委工作要点 2014年是公司成立十周年,公司上下要明确目标,深化载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干劲,提士气,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完成各项目标,同时,要认真回顾公司十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成绩和经验,广泛开展爱企教育,提升企业竞争力。今年党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xx 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牢牢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促使“三个文明”全面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公司成立十周年。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关于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精神,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各级党委的一项首要任务来抓,一要坚持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各级党组织要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集中办班、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情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学以致用,提高运用先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要注重提升现代知识素养,加强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加强法律、文化、科技、历史等知识的学习,用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三要进一步改进领导作风,各级管理者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坚持立党为公,牢记“两个务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开拓进取的

精神状态,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检验实际工作的效果,妥善解决好息工队伍和分包工程、员工疾苦和队伍稳定、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等矛盾,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大力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各单位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公司党委[~]118号《工程分公司项目治理结构三个层面议事规则及工作制度》及集团公司《关于在实行“两个直管”和建立“五大市潮改革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工程项目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则》、《党支部工作细则》等文件精神,在建和新组建的项目部,必须做到组织健全,工作到位,活动经常,发挥“三个层面”特别是监督层在项目治理结构中的保证监督作用,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针对实施“两个直管”“五大市潮改革以来党建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对流动、分散、息工党员的管理,使每个党员都能参加党的生活,置于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下。公司党委年内将结合政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的验收,对项目治理结构情况、落实党建工作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各级党组织要结合本单位施工生产和改革实际,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随时了解掌握员工的实际思想和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和有效地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要紧靠“前沿阵地”,贴近职工生活,注重解决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把困难问题想在前面,把实际思想工作做到家,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为

最新-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精品

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围绕中心突出亮点 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导向作用 ——神南矿业公司2019年度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红柳林矿业公司 2019年,红柳林矿业公司在神南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心·文化为引领,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中心,以讲述红柳林好故事、传播红柳林好声音为主旋律,以深度报道为切入点,丰富内涵,拓展领域,创新手段,整合资源,有效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喉舌作用,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落实责任,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为进一步强化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考核,公司下发了《新闻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党建绩效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强化了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完善了新闻宣传报道制度和宣传纪律,进一步明确了新闻稿件审核外发流程,规范了稿件审核流程。 同时,加强基层稿件的考核力度,明确了各党支部书记作为本单位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规定了各党支部新闻宣传稿件任务。 按照《新闻宣传工作要点》的要求和规定,每月对各支部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在党支部书记例会上通报投稿、上稿、外发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支部评优的重要标准,把新闻宣传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宣传载体作用。 公司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和微信等媒体平台,及时编印和播发新闻动态、先模人物和相关文件精神,实现了把成果宣传和经验宣传的有机结合。 围绕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制作了《双危辨识8+6管理程序》、《安全就是效益》等7部安全宣传视频,成为员工了解公司安全管理的桥梁和公司宣传的靓丽名片。 同时,公司把锻炼通讯员队伍作为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年初及时调整通讯员队伍,把一批热爱新闻工作、采写能力强的人员吸收到通讯员队伍之中,规范了队伍建设。 通过开展通讯员培训、兴趣小组、举办座谈交流会、组织专题采访等活动,

2016年CLSI-M100S主要更新内容解读

2016年CLSI M100S(第26版)主要更新内容解读 张雅薇? ? 王辉(通讯作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此文发表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3月第39卷第3期,165-169建立和完善病原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的标准化操作规程,是加强微生物室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其对优化临床药物选择、减缓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CLSI 制定的药敏试验标准是我国实验室遵循的指导性文件。作为CLSI批准的药敏试验标准(包括M02-A12、M07-A10和M11-A8)的补充文件,2016年M100-S26正式更名为M100S(第26版)。本文将重点解读CLSI M100S(第26版)文件[1]中的主要更新内容,以供临床实验室参考。 一、常规试验及报告药物的更新 CLSI M100S(第26版)文件新增了多种目前新上市的新药如ceftolozane-他唑巴坦、奥利万星、泰地唑胺和特拉万星作为临床选择性报告的药物,并修订了几种抗菌药物的临床药敏报告组别,见表1。

注:a A组:常规测试并报告的药物。b B组:常规测试,但选择性报告的药物。c C组:补充性抗菌药物,选择性地报告。d U组:仅用于泌尿道感染的抗菌药物。e O组:其他药物,是指对微生物有作用,但在美国不常规要求测试的药物。f其他非肠杆菌科:包括假单胞菌属和其他非苛养、非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除外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二、药敏折点的相关更新 2016年CLSI M100S(第26版)文件修订了头孢唑林对肠杆菌科的纸片法和MIC折点,并建议将头孢唑林药敏结果用于预测口服头孢菌素的药敏。当头孢唑林用于治疗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时,建议使用新修订的折点,见表2,

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工作要点

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工作要点 (海师〔2014〕20号文印发) 2014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人才、质量、学术、特色、文化、开放”六个关键词,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启动新一轮的省重点大学建设,力争省部共建海南师范大学,全面深化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把握好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方向,加强办学顶层设计 1.组织开展办学顶层设计大讨论活动,集中全校师生员工智慧,认真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目标定位,进一步厘清科学发展思路,完善办学顶层设计。 2.研究制订学校内涵式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和优势,抓好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内涵式发展,真正把深化内涵式发展落到实处。 3.认真总结省重点大学建设经验,研究制订新一轮的省重点大学建设方案。 4.积极争取省政府和教育部支持,创造条件把学校列为省部共建重点大学,创设新的发展平台,共同推动学校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二、认真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组织开展教育思想讨论、“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专题研

讨会,继续办好“高教改革和发展论坛”,进一步加快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6.抓好“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培育更多优秀教学成果,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等方面有新的重大突破。 7.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扩大“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试点,实施二次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展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省内职业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8.打通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界限,设立学科平台课程,深化主辅修和双学位修读改革,加快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9.认真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扩大“卓越教师计划”试点,借助“双五百工程”等实践平台,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加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强化师范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训练考核,逐步构建开放、合作、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0.大力推进课程建设,继续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关注双语课程建设,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集中建设网络课程,提高课程效益。 11.加强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继续加强对本科教学的常规管理,组织好“课堂教学质量月”专项活动,继续开展院级教学水

关于当前重点工作新闻宣传方案

关于当前重点工作新闻宣传方案 为进一步营造全区上下深入推进“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和建设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发展战略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建议在全区开展重点工作新闻宣传战役。制定如下新闻宣传方案。 一、总体要求 地区广播电台、电视台、大兴安岭日报联合造势,各职能部门、县区局密切配合,全面解读“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和建设生态型花园式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深入宣传“通过开展境外采伐,把我区资源保护起来”的积极行动,深入宣传“通过发展异地经济,把我区生态保护起来”的重要举措,深入宣传“合理保护开发利林下资源”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形成全区上下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宣传内容 1、深入宣传扩大境外采伐。以赴俄采伐、开发圭亚那为重点,大力宣传我区在开发国际森林市场、拓展合作领域、大项目推进、达产达效、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促进职工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发展前景,使“十二五”期末在境外再造一个大兴安岭森工的发展目标深入人心,成为全区上下的共同的奋斗目标。 2、深入宣传发展异地经济。以大兴安岭(肇东、安达)项目区建设为重点,深入宣传地区与肇东、安达签订的合作

协议,深入宣传域外建厂发展异地经济的重大意义、建设项目、优惠政策和发展成就,增强发展异地经济共识。 3、深入宣传全民创业致富。以实施《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下资源承包经营工作指导意见》和建立营林生产任务公示制、实名制、合同制,安排林区职工群众参加营林生产任务为重点,全面宣传地区增收致富方案、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大力宣传各县区(局)林下资源承包经营和全区中幼林抚育劳动竞赛的经验典型和增收代表,全面掀起全区新一轮全民创业热潮。 4、深入宣传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建设提档升级。围绕推进生态优良、产业优化、环境优美、生活富裕“三优一富裕”的总体目标,大力宣传效益、效率、效果“三个原则”,大力宣传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产业培育、机制创新、城乡建设、民生工作“六个重点”,大力宣传森林培育保护升级、发展质量效益升级、城乡建设管理升级、百姓生活质量升级“四个升级”,深入报道全区在机制创新、强化管理、招商引资、向上争取、抓促落实上取得的新突破、新成就,全面营造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抓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报道安排 (一)开设专栏专题。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位置、时段、主页开设《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专栏专题,组织刊发相关报道,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 (二)推出系列报道。以一篇新闻综述开篇,重点宣传我区在境外采伐、异地经济、全民创业、“三优一富裕”等方面工作的新亮点、新态势、新进展,随后推出集中、连续、

后勤服务中心2014年工作要点

后勤服务中心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后勤服务中心将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为目标,以深化后勤改革为动力,以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新局面,着力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 一、坚定后勤改革发展方向,进一步理顺后勤管理体制 2014年,后勤服务中心将按照学校对后勤服务保障的工作总体要求,坚定后勤改革发展方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配合学校做好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在确保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项规章制度,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部门及员工考评考核,充分调动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后勤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促进后勤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1.继续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成果。同时,结合后勤服务中心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目标,认真进行整改落实。后勤服务中心将对领导班子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师生员工反映的问题形成整改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促进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的不断提升。 2.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两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陕西省十项规定,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规范工作程序。认真落实党风廉

政责任制,进一步梳理风险防控点,全面推进后勤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完善后勤服务中心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后勤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1.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人力资源部将继续做好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产业型人事代理、合同制等形式接收优秀的本科生充实到后勤管理和专业技术队伍中去,从而优化后勤队伍结构,为后勤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2.加强员工岗位培训工作。今年,后勤服务中心将拿出一定的专项经费,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后勤管理干部和一线骨干员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人力资源部要进一步优化培训手段,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效果。同时,各中心也要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制定本部门员工培训计划,并做好贯彻落实。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切实提高后勤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3.建立健全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人力资源部、质监办要继续完善后勤服务中心先进集体和个人考核考评办法;完善员工各类奖励办法;出台产业型人事代理、合同制员工薪酬管理办法;完善一线工勤人员绩效工资发放办法。 四、开展后勤服务专业化建设,努力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1.继续开展物业服务的专业化建设。继续开展物业服务的专业化学习调研工作,不断完善和细化相关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物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努力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舒适、优雅的学习、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2.全面启动餐饮工作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模式的调研及实施工作。今年,饮食中心全面启动餐饮工作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调研工作,通过调研,形成餐饮工作精细化管理调研报告和工作实施方案,并逐步实施。同时,努力做好三校区饮食服务保障工作,促进三校区就餐环境、服务水平、饭

XXXX年公司新闻宣传工作要点

2011年公司新闻宣传工作要点 2011年是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届一次职代会暨2011年工作会,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做优做精化工产业,努力提高资源价值和开发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是落实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公司新的五年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发展战略大局,以集团公司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指导,以公司党政中心工作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方式方法和载体为途径,全面宣传和落实公司一届六次职代会暨2011年度工作会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着力营造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促进矿区和谐的浓厚氛围;着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司新闻宣传工作水平,做到千方百计助力公司快速健康发展,尽职尽责提高公司声誉和影响力,扎扎实实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展示公司的经营形象、管理形象、责任形象和人文形象,为“十二五”时期公司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提出的“要让宣传工作成为集团的竞争力”指示要求,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三贴近”原则和正面宣传原则,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在思想政治、文化发展、舆论引导上取得新进展。以深入、及时、全面、准确反映公司快速发展和创新改革为主线,以宣传公司发展战略、传递公司最新动态、维护公司形象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以对外报道、《陕北矿业》和公司网站为主体,各单位宣传载体共同联动的宣传优势,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探索报道规律,努力提高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地服务大局,推动公司新闻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全面宣传公司一届六次职代会暨2011年度工作会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公司一届六次职代会暨2011年度工作会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2011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提出了党委、行政工作的奋斗目标、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就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作为党群部门和新闻宣传工作者,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全面认真准确地宣传好会议精神,使会议精神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各基层单位党群部门要及时将本单位和基层区队,学习落实公司会

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 题及改进措施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截止10月份,综合办公室共收到各部门、子公司报送的手机报338条,新闻稿194篇,手机报报送明显优于新闻稿报送情况,但整体上均与预期有一定差距。 目前,公司各部门、子公司的新闻信息员队伍已经基本建立,相对稳定,但是队伍整体素质仍需进一步加强,新闻信息员的新闻敏感度与新闻拟写水平有待提升。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部门、子公司对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一,报送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错别字、语句不通顺、主要信息缺失等),部分部门报送新闻重数量不重质量,对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二、各部门、子公司内部信息反馈渠道不足,内部对新闻信息的关注度、敏感度不足,全员参与部门新闻信息宣传建设工作的活跃程度与热情有待加强。 三、在新闻信息报送方面,各部门、子公司的兼职新闻信息员与办公室新闻宣传专责的沟通联系存在较大盲区,事前信息沟通机制不畅通,新闻时效性无法保障,新闻信息报送滞后、拖延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重要工作总结、重大科技成果、重点项目投运、验收等综合性新闻信息以及先进、典型人物、团队类新闻信息的报送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对外信息报送范围窄,立意和角度低,仅限于对一般性信息的组稿与报送,缺乏信息的深度挖掘与有效整合,应尽量把公司的工作上升到、转化为国家电网公司的层面,提高信息的价值贡献和采用率。

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根据今年公司承建各项目的实际和上级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任务,2014年安全生产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责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安全文化为引领,以事故预防为主线,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和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深化安全隐患排查,以安全专项整治为推手,扎实推进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推进我司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安全发展。2014年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是:提高公司各项目参建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基层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发生火灾和劳动工伤等事故,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今年要重点落实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一、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认真落实公司建设单位及代建业主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为原则,以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为重点,健全完善各项目安全监管体系。 一是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督促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制订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公司各管理部门安全职责,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部门、细化到岗位、落实到个人。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同各部门负责人、各参建单位第一责任人签订

2014年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各建设项目安全组织机构建设,严格督促监理、施工单位按投标承诺配足安全管理人员,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二是全面加强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建设。健全公司考核奖罚制度,完善季度考评、年度考核制度,细化、量化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和工作要求;对每一起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进行查处,对在事故中负有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内部倒查和“一票否决”;事故隐患也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强化预防为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保障举措 一是及时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以管为先、保障安全”的管理理念。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多形式、多层次地安排专题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宣传安全生产先进典型,用生动、形象、真实的生产事故案例教育,强化学习效果,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知识,职工安全生产培训率达到100%,特种作业人员参加安全技能培训、持证率达到100%。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彻底消除思想上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时刻提醒职工和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积极营造安全生产环境,在工程建设中形成“人人讲安全、时时抓安全、处处重安全、事事要安全”的工作氛围。 二是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充分抓住“安全生

宣传报道工作要点

宣传报道工作要求 **公司正在积极发展期,有着丰富的新闻源。通过积极的新闻报道,对掌握各单位工作进展信息,促进三块业务互相了解,激励员工工作热情,协调**公司内部工作有序进步,是宣传报道主要任务,为此特作要求如下: 一、2011年宣传报道工作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队伍建设、深化经营管控、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加强基础管理和风险防范,实现**公司“双亿”目标为中心任务,着力创新宣传报道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宣传报道工作的舆论导向作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贴近生活、贴近员工,积极营造**公司快速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二、2011年宣传报道工作的思路与目标 (一)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要正确认识宣传工作与本职工作、宣传报道与宣传策划的关系,宣传报道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1、要正确认识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与促进本职工作的关系,通过加强舆论宣传推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加强舆论宣传

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是互推互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工作做得再好,不为社会认知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同样工作做不好,宣传报道力度再强也不行。摒弃“多干少宣”的传统观念,通过舆论宣传,放大工作效应,扩大社会影响,塑造行业内知名度。 2、要正确认识宣传报道与宣传策划的关系,通过宣传策划,推进**公司不断出现既可做深度宣传报道、又具有创新意识的活动。加强舆论宣传不单是写新闻,更重要的是策划新闻。要通过策划运作,把我们开展的工作,把我们组织的活动,有目的有意义地进行深层次导向性地宣传。这样,做到我新闻宣传工作有生气有生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针对**公司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特点及内容,展开不同的宣传方式,**公司重点工作,必须大力度地进行深度报道。 (三)建立新闻宣传报道考核机制。为推进公司“人人关心新闻,人人都报新闻”的氛围,将实行新闻宣传考核保障机制,改进原考核办法,具体措施见本文四。 三、2011年宣传报道工作的具体要求 **公司本部各部室、各单位(项目)应与其办公室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紧紧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与任务,牢牢抓住**公司工作的特点,不断创新新闻宣传的思路,充分发挥和调动宣传的

2014年禁毒工作要点

2014年禁毒工作要点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禁毒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六个提升、六个下降”(六个提升即破获毒品案件数量提升、缴获毒品数量提升、依法打击处理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数量提升、吸毒人员管控率提升、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六个下降”即重点城市突出毒品问题下降、吸毒人员新滋生幅度下降、外流人员贩毒下降、涉毒犯罪活动下降、吸毒人员从事“两抢一盗”案件比例下降、因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比例下降。)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严厉打击机关单位及干部职工毒品犯罪专项行动、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阳光工程建设,为我县加快实现同步小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加强领导,强化督促检查,落实禁毒工作各项责任 1、要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成立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加快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工作规划,将禁毒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配齐工作人员,建立健全禁毒工作机构,坚持做到机构健全,投入有保障,工作有人抓,工作目标能实现。 2、认真开展禁毒调研和督促检查。各单位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经常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一线,与禁毒专干、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交谈,了解禁毒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指导和帮助开展好工作。

3、完善考评奖惩机制。抓好“无毒县”、“无毒社区”、“无毒单位”、“无毒校园”巩固达标工作,落实“七包”责任制,层层签订禁毒工作责任书,对禁毒工作消极、懈怠的单位采取“约谈”形式责令整改;对未完成禁毒工作任务的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对认真抓好禁毒工作,考核评优的单位和个人,按照综合评定结果报县委、县政府兑现奖励。 二、开展禁毒宣传预防教育,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禁毒的浓厚氛围 4、认真按照省禁毒办开展2014年禁毒宣传预防教育活动要求,制定“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年”活动方案,落实措施,深入到车站、集市、社区、农村、企业,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做到人人了解禁毒知识、人人自觉拒绝涉毒、人人主动参与禁毒宣传。 5、以春运、五月综治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为重要节点,通过禁毒宣传展板、毒品实物展示,禁毒签名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广大干部、职工、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去年新修订的《贵州省禁毒条例》、2月1日即将实施的《贵州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促进办法》的学习宣传,以新型毒品知识、新型毒品、新型毒品防范为宣传重点,扩大禁毒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再次掀起禁毒预防宣传的新高潮。 6、加强对打击毒品犯罪的新闻宣传报道,通过报刊、电视、广播和QQ、微博、微信等新兴媒质多方位多渠道刊播禁毒严打整治战果新闻报道,正面树立典型、歌颂正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