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月亮湾

一、课程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及《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结合“二期课改”拓展型课程实践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加强中小学生学农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学农劳动社会实践的质量,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三农”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发扬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劳动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要通过生动形象和切实可行的方式将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融入每一位学生头脑中,并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是学校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措施。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审视当代的学生,他们生活在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年代。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他们重视学业、考分,但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张扬;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立志高远、渴求进取,但并未真正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因此让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客观上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心理健康素质和科技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升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艰苦朴素的民族精神,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第三,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现阶段,社会强调个人作用,一切以我为中心,甚至相互倾轧,用非法手段掠夺他人财物和生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校园内,虽然不至于如此严重,但突出个人主义,漠视他人的现象确实存在。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四,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尊重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风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现代中小学生之所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能深刻领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因而也就不懂得什么叫尊重劳动和劳动者,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尤其是条件较优越的城镇中小学生,虽然他们也明白“大米”并非“从船上”来的,也知道那大片的“韭菜”是麦苗,但由于对农民劳作的艰辛缺乏应有的实际体验,有时甚至认为劳动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因此,他们无所谓热爱劳动,甚至轻视劳动及劳动者。那么如何让学生转变这些观念呢?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是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在“身教”上再下功夫。第五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奉献精神。学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均重在参与,也是一种奉献的过程。这是由学校教育核心——“以育人为本”这一宗旨来决定的。因而,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有益的劳动实践活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奉献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第六我们在探索劳动教育的实践中设置了以下农事课程,加强对学生学农、爱农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

二、目标与要求:

通过学农劳动社会实践,让学生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逐步树立正确的农业劳动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热爱农民的思想情感。

适时、适量、适度参加田间劳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敬业与创业精神。

认知常见的农作物和一定的基本农业知识,学会使用常见的小农具。

三、课程内容:

锄草

1、适合学段高年级学生

2、资源配合

劳动工具锄头,学农基地生产用地。

3、活动目标

(1)通过锄草劳动,使学生了解锄头这种传统生产工具的结构、用途和作用;

(2)能比较正确熟练地使用锄头,掌握锄草技术;

(3)同时通过劳动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激励学生努力读好书、学好本领,为农业的发展和改造落后耕作方式而努力学习。

4、活动过程

(1)学生有序地领取农具——锄头;

(2)田头讲解并进行示范;

(3)学生分组劳动,随时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出现的各种不正确方法;

(4)劳动总结。劳动结束,小结学生劳动中的情况,收好工具,并有序归还。

5、注意事项

(1)熟悉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对学农的思想和认识态度;

(2)熟悉班干部和团干部,并分好劳动小组,在劳动过程中按组分散开展;

(3)了解好劳动田块的现状,从而有目的安排劳动内容;

(4)工具的准备(锄头、垫布、木块以及斧头等);

(5)领取工具、行进到田间劳动的过程中以及劳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翻地

1、适合学段:

高年级学生

2、资源配合:

劳动工具xx,学农基地生产用地。

3、活动目标:

(1)通过铁搭翻地,使学生了解铁搭这种生产工具的结构、在传统农业耕中的用途及翻耕土地的意义;

(2)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铁搭的使用方法,掌握翻地技术;

(3)同时通过劳动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4、活动过程:

(1)指挥学生有序地领取农具——xx;

(2)田头讲解:

xx的用途:

翻地、整地等;xx的结构和安装:

使学生掌握并学会铁搭松脱后的自己安装;铁搭的使用方法(重点、难点);具体操作方法并示范;让少数同学进行实践操作。

(3)学生分组进行劳动。注意不断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出现的各种不正确方法;

(4)劳动总结:

劳动结束,小结学生劳动中的情况,表扬和批评突出的学生;

(5)收好劳动工具,并有序归还。

5、注意事项:

(1)熟悉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对学农的思想和认识态度;

(2)了解好劳动田块的现状,从而有目的安排劳动内容;

(3)指导学生拿铁搭的方法,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访谈

1、适合学段:

高年级学生

2、资源配合:

利用营地周边农户实际情况,通过访谈,了解农村现实情况。

3、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农村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以及生活条件的变化,体验农村生活的气息;

(3)同时通过访谈使学生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艰辛才能换来勤劳致富的成果,达到教育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农作物的播种季节和生长过程。

4、活动过程:

(1)向学生讲明到农民家里访谈是我们学农过程中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访问去感受一下农村生活,我们的学生应尊重自己的访谈对象,由于我们学生的文化层次高与访谈对象,他(她)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妈妈、老爷爷,文化较低,特别上不能讲普通话,所以我们学生应耐心地听,而且要有记录,我们的学生大多生长在城市,对农村的一草一木感觉很新鲜,特别赶兴趣,学生应无所不问、无所不提,更多的了解到农村的生活变化,社会的进步;

(2)分组进行活动。每班分成三到四组,选好组长,每组到一户农家开展访谈。

5、注意事项:

(1)随时调节访谈气氛,做好翻译,使整个访谈在亲切、热烈的氛围中进行;

(2)访谈结束应要求学生有礼貌地与之到别。

土地平整

1、适合学段:

学生

2、资源配合:

劳动工具xx,学农基地生产用地。

3、活动目标:

(1)使学生在通过铁搭翻地后,更好的掌握铁搭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了解整地的作用和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整技术;

(3)同时通过劳动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4、活动过程:

(1)指挥学生有序地领取农具——铁搭和长绳;

(2)田头讲解并示范。整地的目的和要达到的要求;铁搭的结构和安装;整地时使用铁搭的方法和要领;

(3)学生分组进行劳动。注意不断进行巡视,及时纠正出现的各种不正确方法;

(4)劳动结束,表扬和批评突出的学生。收好劳动工具,并有序归还。

5、注意事项:

(1)熟悉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对学农的思想和认识态度;

(2)学生必须分组、分班次轮流进行劳动。因为整地不能全部学生挤在一起,避免事故发生和影响劳动效果;

(3)了解好劳动田块的现状,从而有目的安排劳动内容;

(4)指挥学生有序地领取农具。指导学生安全拿铁搭的方法。到田间劳动的过程中以及劳动中注意安全。

种菜施肥

1、适合学段:

学生

2、资源配合:

劳动工具种菜刀、铁搭、粪桶、粪勺等,时令秧苗,学农基地生产用地。

3、活动目标:

(1)通过劳动,使学生能尝试到精耕细作的重要、种菜的欢乐和施肥的特殊意义;

(2)使学生体会到劳动是艰辛的。同时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欢呼。

4、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按分组领取相应的劳动工具;

(2)教师讲解。交代每一组学生劳动的任务,明确要求和劳动方法;

(3)按组开展劳动。种菜组单独进行拔菜苗,然后在种菜的田块等待种菜;让施肥组领好工具后,先进行休息准备。老师带领整地组在田块上示范辅导他们按要求整地、挖菜沟。整地组基本完成后,老师示范辅导种菜组学生按要求种菜。种菜组基本结束后,老师再示范辅导施肥组学生怎样掏粪、加水及浇粪的动作方法;

(4)劳动总结,点评整个劳动过程中学生的劳动表现;

(5)收好劳动工具,特别要求施肥组学生把工具清洗干净。

5、注意事项:

(1)熟悉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对学农的思想和认识态度;

(2)熟悉班干部和团干部,并分好劳动小组,在劳动过程中按组开展;

(3)了解好劳动田块的现状,从而有目的安排劳动内容;

(4)动员学生克服怕脏、怕臭的思想,让学生知道臭和香的辨证关系。

粘桃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桃袋的相关知识,掌握粘桃袋的一般方法,了解桃袋在桃子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在探究桃袋的制作材料、形状、大小、制作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桃袋样品、废报纸、浆糊、裁纸刀、废牙刷等制作材料和工具。

2、备有课桌的教室或有圆桌的食堂。

三、活动过程:

(一)、劳动讲解:

1、介绍桃袋在桃子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水果在接近成熟的时候都会受到鸟类的侵袭、病虫害的危害以及风雨阳光的损伤,因而造成减产或质量的差异。而水果套袋则解决了这些困扰,使水果保持适当的湿度、温度,提高水果的甜度,改善水果的光泽,增加水果的产量,并缩短其成长期。同时由于生长的过程中不需施用农药,使水果具有高品质且无公害。

2、介绍桃袋的制作方法:

(1)、展示商品桃袋和农民自己制作的桃袋,让学生理解制作桃袋可以节省成本。

(2)、自制桃袋的方法:

A、将整张报纸裁成6开,38*18厘米大小。

B、取裁好的报纸一叠,约20张,沿中线斜向对折。(用演示让学生掌握折纸的方法和要领)

C、把对折过的纸张沿中线铺开,使每张报纸露出5毫米的边缝。(演示)

D、用牙刷在一叠报纸的边缝涂上浆糊。(演示)

E、把涂有浆糊的一边报纸折叠,粘到对折过的报纸的另外一面,将桃袋的一边先粘住。(演示)

F、把糊好一边的桃袋整理对齐,按上面的步骤,把桃袋的另外一边也糊上浆糊、粘贴。(演示)

3、注意要点:

(1)、裁纸时注意安全,每组可以安排专人裁纸。避免出现事故。

(2)、步骤C和D要仔细认真,避免把浆糊涂得太多,把整张桃袋都粘住。

(3)、学生制作桃袋可以流水生产,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和桃袋制作的质量。

(4)、保持制作教室的环境卫生和整洁。

(二)、学生活动:

1、分好活动小组,每5名学生一个小组,教育学生制作要细致、认真,注意桌面干净和制作桃袋的袋口大小。

2、教师巡视指导。

四、结束点评:

1、让学生展示各自小组的劳动成果,交流劳动体会,整理劳动器具和打扫场地。

2、教师检查各组的劳动情况,完成任务情况和卫生工作,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一一打分。

3、对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进行鼓励,指出劳动中存在的问题。

“开心农场”活动方案(xx用)

一、活动主题

浏河营地创设的“开心农场”活动,主要体现活动者的“开心”。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快乐活动、快乐学习、享受快乐。

二、活动背景

生活中经常有学生把“小麦”当成“韭菜”、“大蒜”当作“大葱”、“油菜”当作“青菜”等的窘事发生。这是不是一种悲哀?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苦读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必须多沟通、多交流、多创新、多实践;学校学理论,校外练实践,实践结合理论,才不会闹出以上低级笑话。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农业知识。学农社会实践是高中学生的必需课,让远离农村、不了解农业的学生近距离接触农业、学习农事、走进农家,需要学农基地设计学生喜欢的学农实践课程,“开心农场”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农业知识,了解农民生活,体验农耕文化,掌握基本的农事和技能。通过活动,还在于增加合作交流,培养人际关系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开心网”是现在最流行的网络游戏。不管是什么人群,只要一有空就会在“开心农场”里面种菜、偷菜、饲养家禽和小动物等,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在虚拟的“农场”里乐此不疲,无比开心,显示出非常的爱心和责任心。营地正是利用这种人们对网络“开心农场”的无比热情和支持,利用它的影响力,利用它的知名度,顺势推出营地野外时令项目——“开心农场”。这样的活动项目让学生更熟悉、更亲切、更能产生兴趣,也更能让学生接受,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也正因为营地有学农基地,创设“开心农场”活动项目更是顺理成章,希望能借助网络的有利条件,让“开心农场”成为营地的品牌项目。三、活动目的

营地创设“开心农场”这项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回归农村、融入大自然。

以活动形式,最直接地来了解一些基本的农作物和农事,这样更能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也能更好地、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要让学生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自觉养成珍惜粮食、食物的良好习惯。以小队为主的活动形式,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增加友谊。还有活动是以地图作为主要的参考对象,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地理知识和识图能力,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所以活动就会紧张、刺激,容易激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开心农场”既是一项让学生增长知识的活动项目,更是一项体能和智力的兴趣活动项目。

四、活动时间:

本次活动时间为1小时

五、活动地点:

月亮湾农庄

六、活动对象

xx

七、活动内容

“开心农场”活动项目中,设置迷宫寻宝(熟悉种子)、按图索骥(认识农作物)、知识竞赛(了解农业知识)三个活动内容。

1、迷宫xx

学生在迷宫中寻找事先放置的种子,既完成了任务又达到了玩的目的。要求学生找到其中的5种,并且要回答出它的名称,就算完成任务。每一种种子的分值为6分,此项任务共30分。

2、按图索骥

让学生拿着图片在农场里寻找对应的农作物,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营地的农场里,种植了许多农作物,学生对照15种农作物的图片(活动时发放

给学生),学生按照图纸上的农作物,任选5种农作物的样本(叶子)就算完成任务。每一种农作物样本的分值为6分,此项任务共30分。

3、知识竞赛

通过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展室内农业知识的介绍,学生们迅速、正确地完成知识竞赛题。要求学生们回答规定的40道知识问题题,每答对一题为1分,此项任务共40分。

八、活动要求:

1、将每班学生分成四个小队进行活动,小队长抽取第一个活动任务,按照

①迷宫寻宝——②按图索骥——③知识问答活动顺序,这样避免了在第一个活动项目上就可能出现学生拥挤的情况。例如:

某小队长抽取的第一项活动是“知识问答”,这个小队的活动顺序是③——①——②。

2、活动总时间为60分钟,不规定某一项任务的活动时间,学生自己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使用时间。

3、整个活动必须以小队为单位,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比赛任务。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之事发生,而影响整个活动。

4、三项任务分值相加就得到该队的总分。最后哪一个小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分值最高,就获得本次活动的优胜者。

九、评价标准

任务名称完成情况分值得分

1、迷宫xx(8选5)每种6分共30分

2、按图索骥(15选5)每种6分共30分

3、知识竞赛(40题)

每题1分共40分合计总分:100分

总得分:

今天我主厨

(xx野炊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自主自理和动手实践能力,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师生、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

3、通过活动体验劳动和生活的艰辛,体会父母的真情。

二、活动重点:

1、在活动时间内完成自主配菜和烹饪。

2、交流厨艺和活动体会。

三、活动难点:

炒菜中火候的把握。

四、活动时间:90分钟

五、活动准备:

中式农庄大锅台提供野炊场地、灶具、炊具、抹布、钢丝球、酱油壶、油壶、调料盒、洗菜篮、洗菜盆、刀、砧板、碗筷、原料等。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师:

前面我们开展的“开心农场”活动包括“迷宫寻宝辨五谷”、“按图索骥认识农作物”、“农技操作”、“知识问答”等环节,接下来还有一个更开心的活动“今天我

主厨”野炊活动,自主决定野炊的菜肴搭配、烹饪方法。大家在家里有没有给爸爸、妈妈完整地做过一顿饭的经历?有没有信心完成一桌可口的饭菜?

(二)、活动辅导

1、明确活动要求:

(1)、菜肴原料中有两个荤菜、一个蛋类、一个豆制品类、两个蔬菜。

(2)、每组在10人左右,完成自主配菜、炒菜、交流、评比、品尝、整理器具、打扫卫生等活动内容。

(3)、每组在60-70分钟内完成配菜和6个菜肴的烹饪。然后交流菜肴的名称、营养搭配和特色等。

(4)、评委打分,评出优胜小组。(评委由学生代表和老师担任,根据各组开展活动的合作情况,菜肴的搭配,制作、展示和场地整理等情况打分,细则另附表格)

2、辅导活动要点:

(1)、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先配菜再实施,先做好切菜、洗菜等准备工作,想好操作步骤再实施炒菜。如果有困难,特别是炒菜中火候的把握等,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请教烹饪技术。

(2)、炒菜时锅子柄朝上风方向放置,起锅时一手持柄,另一手用抹布扶持锅子另一端,防止烫伤。

(3)、炒菜要热锅、冷油,油锅不可以长时间烧,防止油温过高,万一油锅起火,不要惊慌,保持镇定,加盖灭火。

(4)、灶台上不要放太多的碗筷,碗、调料盒、调料壶不要靠近锅子,防止被火烧坏。

(5)、活动结束做好整理工作,洗净碗筷、整理灶台、处理垃圾等。(略)

(三)、学生活动:

1、配菜和烹饪

(1)、学生在明确要求后分组,然后进行策划、讨论,决定菜肴的搭配、人员分工、炒菜、交流展示等活动。

(2)、每个小组完成6个菜肴的烹饪,并做好交流准备。

(3)、教师在现场巡视和指导。

2、交流和评分

(1)、炒菜完毕,各组介绍菜的搭配、营养、菜名和色、香、味特点等。

(2)、评委打分。根据各组学生活动过程的合作情况以及菜肴的搭配、营养和色、香、味情况打分。器具和场地的整理,在活动总结前进行打分。

3、品尝和整理

(1)、交流展示之后,小组成员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享受野外活动的快乐。

(2)、整理器具和场地。清洗碗筷、锅子等野炊器具,打扫场地和灶台等活动场地,归还活动器具。

七、评价和总结

1、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谈谈活动体会,交流活动感受,体验野外活动的快乐和劳动的艰辛,体会父母的真情。

2、宣布获奖小组。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让每位学生都享受活动的快乐。

3、对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和教育。

八、注意事项

1、教育学生炒菜之前,想好操作步骤,注意协同配合,不要手忙脚乱。

2、油温过高,炒菜时可能会起火,教育学生保持镇定,加盖灭火,措施得当。

3、活动全程注意安全操作,防止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4、教师时刻在场地内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指导。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月亮湾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一、课程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及《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结合“二期课改”拓展型课程实践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加强中小学生学农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学农劳动社会实践的质量,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三农”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发扬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劳动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要通过生动形象和切实可行的方式将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融入每一位学生头脑中,并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是学校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措施。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审视当代的学生,他们生活在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年代。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他们重视学业、考分,但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张扬;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立志高远、渴求进取,但并未真正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因此让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客观上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心理健康素质和科技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升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艰苦朴素的民族精神,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第三,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现阶段,社会强调个人作用,一切以我为中心,甚至相互倾轧,用非法手段掠夺他人财物和生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校园内,虽然不至于如此严重,但突出个人主义,漠视他人的现象确实存在。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四,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尊重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风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现代中小学生之所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能深刻领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因而也就不懂得什么叫尊重劳动和劳动者,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尤其是条件较优越的城镇中小学生,虽然他们也明白“大米”并非“从船上”来的,也知道那大片的“韭菜”是麦苗,但由于对农民劳作的艰辛缺乏应有的实际体验,有时甚至认为劳动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因此,他们无所谓热爱劳动,甚至轻视劳动及劳动者。那么如何让学生转变这些观念呢?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是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在“身教”上再下功夫。

基地实践报告

基地实践报告 篇一:关于“综合实践”基地分析报告 关于对“综合实践基地”分析研讨报告 一、分析研讨背景 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和任务:首先是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其次是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近几年来,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整合实践基地创建工作,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研讨的目的 深入分析研讨全国素质教育基地、学科课程基地和学科教室,为国泰安公司基础教育部业务拓展提供参考资料。

二、 吴其争石壮素质教育基地三、 三、分析研讨内容学科课程基地学科教室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和成长背景,体现经验和社会生活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综合性、经验性、实践性场所。它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 要出发,通过实践体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与其他基地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是一门能力取向、经验取向、实践取向的场所。 我们从网上搜集全国部分综合实践基地,其内容包括素质教育基地、学科课程基地、学科教室。具体分析如下:(一)素质教育基地 我们在分析研讨时发现,各地素质教育基地名称有所不同,有的是叫综合实践基地、素质教育拓展基地、爱国主

义基地等等(如上表)。综合实践基地包含素质教育基地、学科课程基地和学科教室。常规性素质教育基地内容包括生存体验基地(生活技能训练、野外生存体验、紧急救护训练、防灾减灾演练、手工技艺体验、农业劳动实践、工业劳动实践、职业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实践等活动项目)、专题教育基地(国情省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毒品预防教育、民族民俗文化教育等活动项目。)和科学实践基地(科学探究、技术与设计、科学与艺术、科普教育等活动项目)。素质拓展基地主要包括军事训练、体能拓展、竞技比赛、趣味游戏、文化娱乐等活动项目。旨在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体力、毅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以及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张扬个性,激发潜能;展示学生的艺术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

从农事实践看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契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16434217.html, 从农事实践看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契合作者:王凯元何晓波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6期 摘要:地方性知识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农事实践中的技术选择体现了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契合性。我国传统农业发达,农民生产经验丰富,但科学知识却贫乏。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加强对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挖掘和整理,扩大其传播途径和影响范围,使呈凌乱状和消弭状的经验型农业传统知识系统化、科学化。而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农民应增加科学知识的修养,自觉融合二者并运用这种契合性,发挥地方性知识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呵护作用,创造出一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实践。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科学知识;技术选择;农事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167—05 从文化生态学派的观点看,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对该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生态条件的适应模式,地方性知识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点。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科学知识却贫乏。科学知识在农事劳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却为农民所乏有。专事实用的农业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知识差异较大,农民农事实践中的技术选择却也表明二者之间具有契合性。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加强对地方性农业知识的挖掘整理,增加其传播途径、扩大其影响范围,使呈凌乱状和消弭状的传统经验型农业知识科学化、系统化、知识化,改变其自生自灭的原生状态。契合性视角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中,农民应该增加科学知识的修持和运用,充分发挥地方性知识的环境适应性,运用这种契合性创造一种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实践。 一、地方性知识的提出

农事训练总结(原创)

农事训练个人总结 2014级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类21班 李乐书 201430842116 刚开始得知本学期第五周要进行农事训练我是不太惊讶的,在高中已经接触过类似的训练,但是包含了更多的实践,例如摘玉米,开垦田地,挑粪水等。听闻前几周已经完成农事训练的班级说传,上课更多的是在课室里听讲,实践很少,其实我是有点失落的。但凡事总有美好的一面,维系一个星期的农事训练也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那我们就一天一天地回忆吧。 第一天 上午的课是鸡的观赏。在我的印象中,鸡只是一种用来食用的家禽,我的家乡是清远,想必知道闻名久远的“清远鸡”。从老师的介绍中,清远鸡是一种肉鸡,也属于麻鸡,土鸡,走地鸡。有机会可以到清远本地尝试“凤中皇”牌清远走地鸡。当然,课堂上还介绍了很多观赏类的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无毛鸡。身体真的一点毛都没有,我的第一反应是:“好恐怖!”见过全身没有毛的狗,猫,就是没有见过全身没毛的鸡。老师还介绍了斗鸡等不同类型的鸡。在介绍完后的实地看鸡时间中,我抱起了乌鸡!雪白雪白的很可爱。总的来说,这节课带给了我很多新知识,也给我这个不经常接触动物的人多了一次难忘的实践经验。 下午是蚕的模块。课堂上老师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有关蚕的知识,讲述了一个关于中日研究蚕的DNA序列的故事。大家听得有滋有味,深深地被老师那深沉的生动的声音感染了,中国人对蚕的情怀是多么的深呀!最有趣的就是缫丝了,而我是负责操作缫丝的机器。当老师宣布开始缫丝时,我们兴致勃勃地拿出已经经过处理的蚕茧,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根丝,几经尝试后顺利地缫起丝来,很惊讶蚕丝是多么的坚韧,我以为是类似蜘蛛丝那样很容易断,要经过加工处理才会变得坚韧,然而事情出乎我们的意料,可能是我们煮蚕茧不够透,导致丝经常断,也可能跟蚕茧的质量有关,很可惜没能缫很多的丝。把丝摘下来后发现,丝卷在

综合实践活动课《二十四节气-谷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跟着节气去探究 ——24 节气之谷雨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了解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增强团队协作 精神。 (2)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思辨中养成主动参与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人 生观,同时养成关注节气、关注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社会责任感,也增强对民族的自豪 与认同感。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2)学生能联系生活发现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感兴趣、有效的问题。 (3)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和筛选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基础上开脱自己多元的思维。 (2)学生采用观察法,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1.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有效的指导,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提炼问题的能 力。 2、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课前准备 PPT 教学课件,A4 纸、卡纸、双面胶、录像机等 四、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图片活动导入 师:(出示孩子们竖蛋的图片)同学们,我们这是在干嘛呢? 生:春分竖蛋 师:我们还进行过春分诵诗……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节气呢?

生;惊蛰,立春……谷雨……大雪…… 老师,我知道24 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作为我国民俗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 所特有的,是我们的骄傲。 师:(出示课件孩子们播种的图片)前两天,我们赶集买种播种,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几天吗? 生预设1:因为是春天 生预设2:因为不中就长不出来了 生预设3:没有说话的…… 师:是呀,同学们,惊蛰开犁,春分竖蛋,清明祭奠……不同的节 气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们之所以播种是因为谷雨来了…… 预设4:因为到谷雨了…… (二)知识讲授 师:呀,你知道的真不少,惊蛰开犁,春分竖蛋,清明祭奠……不 同的节气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们选择在这几天播种,是因为谷雨即将来临。 师:你们对谷雨了解多少呢? 生:今年的谷雨是4 月20 日,农历三月初五,也就是明天 生:我听妈妈说谷雨时,一般都会下雨 师:老师好期待,明天会有一场雨啊。 生:老师,我知道谷雨是24 节气的第六个节气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月亮湾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一、课程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及《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结合“二期课改”拓展型课程实践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加强中小学生学农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学农劳动社会实践的质量,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三农”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发扬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劳动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要通过生动形象和切实可行的方式将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融入每一位学生头脑中,并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是学校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措施。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审视当代的学生,他们生活在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年代。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他们重视学业、考

农事学实践课程论文

农事学实践课程论文 油料作物种植年终生产实践总结 年度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农事学2级 课程类别必修课、实践课 姓名 班级 学号 任课教师 日期 2010-11-28

油料作物种植年终生产实践总结农事学是系统研究农事实践活动与农业生产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课程,是农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专业基础和专业先导课程。以下为这一年农事学活动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一、播前准备 (一)整地: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一系列土地整理的总称,是作物栽培的最基础的环节。整地的目的是利用犁耙盖磙等农具,通过机械作用,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结构和表面状态,达到“平、净、松、碎”,使水、肥、气、热状况互相协调,提高土壤有效肥力,为作物播种和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土壤耕作的作用有四:1、松碎土壤;2、翻转耕层,混拌土壤,土肥相容;3、平整地面; 4、压紧土壤 旋耕:本次种植前的基本耕作措施是用旋耕机旋耕。旋耕机上安装犁刀,旋耕过程中起切割,打碎渗和土壤的作用。一次旋耕既能松土,又能碎土,土块下多上少。旋耕机在实际运用中常只耕10-12cm,应作为翻耕的补充作业。 表土耕作:又叫次级耕作,是在基本耕作的基础上采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平整地,消灭杂草,为播种出苗和植株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表土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0cm。包括耙地、耢地、镇压、起垄、开沟、作畦等作业。我们组主要的表土耕作是用钉齿耙耙地和用开沟器开沟作畦。(二)作物播前试验设计及区域规划:我们组在标本区主要种植十一种作物,其中亚麻、柽麻、甜菜、油菜、芝麻、花生、紫苏是农事学课程要求中的,其余都是自愿种的有甜瓜、豆薯、南瓜和葵花。区域规划图如下:

农事学

玉米套种红薯生产实践年终总结 年度学期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农事学2级 课程类别必修课、实践课 姓名 xxxxxxxx 班级 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 任课教师 xxxxxxxx 日期 xxxx年xxx月xxx日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玉米套种红薯生产年终总结 摘要:今年,我们开展了农事学2级课程。理论教学两部分。我们继续学习农事学理论知识,主要学习了作物收获与留种技术、小麦栽培和管理技术、和田间数据的处理,掌握了农事生产后期的基础知识。而实践课程中,我们在崔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实践,切身体会到农事生产的辛苦,同时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在销售过程中更是体会颇多! 我们这一组选择的是创新组,组员共十名。这一学期我们继续农事学生产环节的实践操作,今年主要进行了玉米和红薯的收获和销售,通过这些我们学到了许多实践技能,总结了许多经验,对知识能够深刻掌握。 关键词:农事学;玉米;红薯;套种;生产实践;收获;销售 一、第一学期工作 第一学期我们主要做了收获以前的各项工作,为今年的收获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播前 播前主要是对种植方案进行了讨论确定,并对种植区域进行了规划;其次是对土地进行起陇,开沟,覆膜等工作;最后购买了种子,准备播种。 1.方案与计划 我组种植方案是玉米和红薯套种,种植区的面积为7.5×27㎡90(约三分地)。计划起垄10列, 2.整地 整地是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一系列土地整理的总称,是作物栽培的最基础的环节。 我组在整地方面主要进行了平整土地、起垄、高垄覆膜等作业,通过这些作业使得土壤整洁疏松,有利于播种。 四月十九号完成土地平整后我组随即进行了起垄,起垄同时我们施用充足基肥,可以使农作物在前期和中期的生长中获得充足的养分,保证农作物对于氮磷钾等主要元素的需求,增加作物产量。 随后进行了覆膜,覆膜能减少春季土壤水分蒸发,保证播种时有较充足的土壤水分,此外,播种打的孔全在地膜上,行距容易调整,避免了播种后盖膜时看不清播种沟而把种子翻出来。我组于四月二十号开始覆膜。开始,先将膜的一头压好,然后由一个人拉模并倒退着将膜盖在垄上,两人跟在后面用铁

农事实践课程系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一、课程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及《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结合“二期课改”拓展型课程实践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加强中小学生学农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学农劳动社会实践的质量,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三农”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发扬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劳动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要通过生动形象和切实可行的方式将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融入每一位学生头脑中,并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是学校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措施。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审视当代的学生,他们生活在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年代。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他们重视学业、考分,但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张扬;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立志高远、渴求进取,但并未真正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因此让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客观上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心理健康素质和科技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升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艰苦朴素的民族精神,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其次,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现阶段,社会强调个人作用,一切以我为中心,甚至相互倾轧,用非法手段掠夺他人财物和生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校园内,虽然不至于如此严重,但突出个人主义,漠视他人的现象确实存在。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再次,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尊重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风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现代中小学生之所以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能深刻领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因而也就不懂得什么叫尊重劳动和劳动者,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尤其是条件较优越的城镇中小学生,虽然他们也明白“大米”并非“从船上”来的,也知道那大片的“韭菜”是麦苗,但由于对农民劳作的艰辛缺乏应有的实际体验,有时甚至认为劳动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因此,他们无所谓热爱劳动,甚至轻视劳动及劳动者。那么如何让学生转变这些观念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是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在“身教”上再下功夫。 第四、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奉献精神。学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均重在参与,也是一种奉献的过程。这是由学校教育核心——“以育人为本”这一宗旨来决定的。因而,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有益的劳动实践活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奉献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月亮湾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一、课程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及《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结合“二期课改”拓展型课程实践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加强中小学生学农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学农劳动社会实践的质量,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三农”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发扬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劳动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要通过生动形象和切实可行的方式将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融入每一位学生头脑中,并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是学校道德建设中

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措施。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审视当代的学生,他们生活在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年代。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他们重视学业、考分,但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张扬;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立志高远、渴求进取,但并未真正养成珍惜劳动

农事实践课程系

列 一、课程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及《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结合“二期课改”拓展型课程实践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加强中小学生学农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学农劳动社会实践的质量,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三农”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发扬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劳动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要通过生动形象和切实可行的方式将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融入每一位学生头脑中,并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是学校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措施。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审视当代的学生,他们生活在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年代。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他们重视学业、考分,但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张扬;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立志高远、渴求进取,但并未真正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因此让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客观上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心理健康素质和科技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升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艰苦朴素的民族精神,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会服务活动4.农事季节我帮忙》优质课教案_0.doc

课题农事季节我帮忙 总课时数2第(1)课时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资源及课前准备教材分析 学生学了一期的综合实践课,对这门课有很浓厚的兴趣,积极性很高,并且有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知识与技能: 体验新时代的农家生活,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观察农家生活、分析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掌握知识,感受乡村的美丽。 体验新时代的农家生活,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的变化。 体验新时代的农家生活,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的变化。 观察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新课讲授 一、情景导入: 展示图片(农家风景) 师:请同学们先看图片,说说图片上是什么? 生:三轮车(交通工具)。 师:对,这是八十年代的交通工具之一,特点:老 旧、可以用来载人载货。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下一组图片, 这组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 生:农家小院┈┈ 师:八十年代农村民居。(特点:陈旧,环境也不太 好)可见,在那个时候,大多数农村的住宿、交通等各方面 条件都不太好。但是,在那个年代生活的人们仍然有很多 他们的乐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农村、 农业、农民的内涵和特征将不断被丰富、完善,新时代的 农村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活富裕”的现代化乡村。 二、新授 (一)通过查阅资料感受八十年代小孩童年的乐趣。 (课件展示图片:滚铁环、捉泥鳅、抽陀螺等) 农村生活确实有很多乐趣,(玩具手工制作,有些玩 法也比较贴近大自然)。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现在小朋友的童 年的乐趣。 (课件展示图片) 现在小朋友童年生活的特点:科技化、现代化(不 利于身体健康) 同学们想了解农村有什么农活在、农民的生活吗? 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衣、食、住、行等等。我们想 了解哪个方面呢?因此,我们制定一个“开心农场”的活 动。走,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制定活动方案 (针对本班学生情 况,对集体备课的教 学设计进行二次备 课,通过增删、调整、 改进等个性化修订, 使教学难度、教学容 量适合本班学生实 际。)

农事学论文 刘孝仿

玉米生产实践年终总结 摘要:在这一年里我们学习了理论知识包括农事与节气,作物的播种,作物的田间管理,作物的收获留种技术,冬小麦栽培技术以及田间数据的处理等内容。而在实践课上,在崔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切身参与了整个作物生长发育全过程的农事操作,我们体会到农事学这门课的实践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过不足,有过错误。一年来的农事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也总结了许多经验与教训。这些经历与收获将指导我们未来的路的方向。 关键词:农事学;玉米;生产实践 1.播前准备: 1.1播种期确定: 理论课上我们了解到播种期的确定直接影响到作物的长势与收获。适期播种,能够保证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而且能满足作物各个时期处于最佳生育环境,避开低温,阴雨,干旱,霜冻和病虫害等不利因素,生育良好,获得高产。而且崔老师反复强调到一定要根据太谷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作物播种期。4月上旬气温一直较往年偏低,而玉米是喜温作物,所以崔老师让我们推迟几天播种,等气温回升稳定后再播种。2013年4月19日,出现极端气候情况,太谷地区突降大雪,气温骤降。降雪后,气温开始逐渐回升。我们听取了崔老师的意见,遂将玉米播种期推迟到清明后。 1.2划分小区: 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下午天气阴由崔老师带领我们去地里进行小区划分工作。要点是:崔老师在地里反复向我们强调不要太计较小区大小,一定要划出走道,以使作物不受来往同学的践踏。 1.3种子的准备: 2013年 4 月21日星期日下午天气晴我们去县城选购自留地樱桃萝卜,生菜,生菜,西葫芦,西红柿种子。并仔细询问老板每种作物种子的质量和一些种植的要点。实验地玉米种子由崔老师独家赞助。而甜瓜,向日葵的种子则由我们班其它同学友情提供。 1.4整地: 2013年 4 月21 日星期日下午天气晴 1.翻耕:小组成员去地里进行播种前整地等农事活动。先由男生用铁锹进行翻耕。其目的在于翻土,松土,碎土,深埋残茬,秸秆等。在深翻过程中我们仔细将上届同学种植后残留的薄膜去除。在翻土过程中偶有发现几只害虫,我们立即进行现场消灭。以免危害玉米种子。 2.耙地:翻耕完毕后,我们用钉齿耙进行耙地。主要目的是平整地面,混拌肥料,耙碎根茬杂草。减少蒸发,抗旱保墒。由于创新小组在我们地里进行了农家肥沤制,剩余些农家肥堆在一起,为了避免那一块土壤肥性过足引起烧苗,我们将残留农家肥均匀混撒在地里,然后耙平。 3.起垄:耙完地后进行起垄工作,注意要点垄不能起的太低。 1.5覆膜: 玉米种植我们采用先覆膜后播种的方法。其优点: 1.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减少春季土壤水分蒸发,保证了播种时有较充足的土壤水分,使

劳动实践课程规划之《农 事》

劳动实践课程规划之《农事》 红安县教研室余向红 规划主题:《农事》 实施学校:县城及乡镇初中 适合开展年级:七-九年级 活动时长:根据农事时令,全学年开展 课程规划设计:余向红 一、课程设计背景 2020年3月20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意见强调:当前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教育。劳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强调要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学校要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和劳动周,保证必要的劳动实践时间,同时强调其他课程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要求学校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同时分学段提出教育内容要点,大中小学各学段各有侧重。把学生劳动素养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注重评价结果在评优、升学就业中的使用。 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体能基础。中国是农业大国,乡村中学学生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既能了解家乡农事,掌握农业生产劳动技术,认识并学会使用劳动工具;又能强健身体,感受劳动不易,懂得珍惜农民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农村中学拥有丰富便利的农事劳动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学校可开发并利用这些资源,规划设计以劳动教育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同主题分年级劳动实践活动课程《农事》。 二、总体目标 1、价值体认:在劳动实践中了解农业生产劳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认

识劳动价值,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精神,尊重劳动人民;提高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在实践中热爱劳动亲近自然,在劳动中强健体魄磨炼意志。 2、责任担当:形成在劳动中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生产劳动的集体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建立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的基本认知;培养通过劳动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的担当精神;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模范,培养工匠精神。 3、问题解决:了解农业生产基本常识,学习并掌握农业生产基本技能;认识并学会使用劳动工具;在实践过程中,能团结协作,发现并提出劳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动手动脑,探究、解决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 4、创意物化:能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现代科技成果,创造性参与农业生产劳动;能以积极的态度享受劳动成果,推动劳动成果转化。 三、同主题分年级劳动实践活动设置表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海淀区前进小学

2016年4月27日 穿越农耕时代 顺义区河北村民俗文化体验园社会实践课程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6年5月13日(周五) 二、活动地点:顺义区河北村民俗文化体验园 三、活动人员:三年级110名学生+12名教师 四年级 88名学生+ 9名教师 四、活动安排: 7:30~7:40:学生到校集合,清点人数 7:40~9:20:学生集体乘车前往河北村民俗文化体验园 09:30~10:00:手工大课堂 10:00~10:40:农产品加工体验 10:40~11:20:农耕农事体验 11:20~12:00: 午餐(自备) 12:00~13:00: 农耕实物展(各种农耕用具展、古老的民俗民风);道德教育、爱国教育以及司法教育学习 13:00~ 13:50:青少年素拓基地:大滑梯、独木桥、水上拓展,放风筝等 14:00~15:30:学生乘车返回学校 五、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农家,接触社会、贴近自然、开展“学农”主题教育活动,学会交往、学会自理、学会协作、体验和学会校外一般的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掌握了简单的劳动技能,知道学农基地概况以及有关农业知识,从中获得了有益的科学知识,了解各时期我国农耕经济情况,认识其发展,能够使用简单的农具。 [能力目标]学生提高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初步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体验到了农村生活,开展了生活自理实践,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促进了学生自理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同学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看农村在改革中的变化、谈变化,了解乡土民俗风情,农耕文化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热爱农村,形成劳动习惯意识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感悟劳动创造了美,热爱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逐步树立正确的农业劳动价值观,激发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热爱农民的思想情感,自觉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课前准备 (1)收集资料,了解我国农耕发展史,用思维导图绘制农耕发展史。(2)搜集资料,学习认识不同的农具及使用方法。 (3)各班级成立通讯报道小组,活动结束后出一期板报,编写一起微信稿。 七、活动过程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会服务活动 4.农事季节我帮忙》优质课教案_2

《农事季节我帮忙》-谷雨篇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到田间地头参与当前季节(谷雨)的农业劳动,,向学生介绍谷雨节气农耕习俗等知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农耕文化。让学生对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有深入了解;认识身边田地中的蔬菜和粮食作物以及常用的农具。 2、能力目标: 在劳动中要慢慢学习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热爱劳动勤于动手,积极主动参与劳动。 3、情感目标: (1)合适让学生参与、播种、插秧等劳动,体验生产劳动的艰难与喜悦。 (2)不能浪费种子或者粮食,要知道得来不易的辛劳。 学情分析:现代社会,大多数的中小学生都成为家长中的掌中宝,缺乏对劳动过程的认知,不了解、不清晰很多劳动作物的样子和生长过程,通过这次活动能增长同学们劳动知识,体会到农业劳动的辛劳,促进学生品德的全面发展。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跟随长辈到农田里体验谷雨时节的农事活动,并用图片和视频记录田地实况和劳动过程。(时间两周) 活动注意事项: 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带领下,到田地里参与和体验农业活动,必须时刻注意安全;保证参与的同时,合适的把握好劳动的强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走进“谷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和煦春阳不温不火,绵绵春雨大小正宜,正所谓是“雨生百谷”,是多种农作物生长的好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中下种催苗的好时机,是农人们最繁冗的时光,那么就来了解,谷雨农事活动有哪些。 观看有关谷雨节气的小视频。 问题:1、“谷雨”因何得名? 2、“谷雨”节气在什么时间到来? 3、在这个节气,我们这里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4、人们通常在这个时节从事什么农业活动? (三)认识农具,农作物和农业活动 1、多媒体展示常用的农具,农作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农具,农作物,并了解农具的用途。 2、观看同学们参与的农事活动,分享体验心得。 3、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 屏幕出示农具、农作物、农业活动的信息,两人一组,一个人看图比划描述农,另一个人猜,倒计时,猜出最多的一组获胜。 (四)小组讨论 1、我们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应该帮助父母及其他长辈做家务活吗?如果应该,能做些什么?如果不应该,请说明理由。 2、结合自己参与劳动的体验,谈谈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理解。

农事实践课程系列

月亮湾 一、课程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纲要》及《上海市校外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结合“二期课改”拓展型课程实践与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加强中小学生学农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学农劳动社会实践的质量,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三农”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发扬勤俭节约和艰苦朴素的精神。 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通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劳动一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要通过生动形象和切实可行的方式将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融入每一位学生头脑中,并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是学校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确保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措施。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有助于学生逐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劳动实践教育有利于磨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审视当代的学生,他们生活在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中的年代。他们聪明活泼、见多识广,但对社会缺乏本质的认识和真实的了解;他们重视学业、考分,但忽视能力和个性的张扬;他们不愁吃穿,生活优裕,但缺少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立志高远、渴求进取,但并未真正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因此让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客观上有助于学生增强体质、心理健康素质和科技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升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艰苦朴素的民族精神,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