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京都到江户_论德川时期日本文化中心之转移_张晓霏

从京都到江户_论德川时期日本文化中心之转移_张晓霏

从京都到江户_论德川时期日本文化中心之转移_张晓霏
从京都到江户_论德川时期日本文化中心之转移_张晓霏

日本旅游攻略7天概览

6月5号 上午9点到双流国际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护照、入境登记卡); 下午四点到关西国际机场,车行交通1个小时到住宿的地方,关西空港—日根野?直通?—天王寺下车,换乘去京桥站,或者直接坐JR电车在京桥车站下车,Hotel Monterey La Soeur Osaka(大阪蒙特利拉苏瑞酒店),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城見2-2-22。 6月6号大阪一日游 推荐玩法:大阪城公园(2小时) →道顿堀美食街(1小时) →心斋桥筋商店街(1小时) →通天阁(1小时) →梅 田蓝天大厦(2小时) 法善寺日本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難波1?2?16电 车出口难波站 推荐好吃的:赤鬼章鱼烧(道顿崛店),大阪府大阪市中央 区難波1-2-3。 心斋桥筋商店 街(Tenjimbashisuji Shopping Street),心斋桥地铁站,建议 从法善寺步行。 大阪历史博物馆位于大阪城公园西侧,9:30-17:00(16:30停止入馆), 其他景点: 9:30-12:00:步行游走,大阪城公园——天守阁——大阪城公园——大 阪水上巴士大阪城港 12:00-13:00:乘坐大阪水上巴士,水上游览大阪城 13:00-15:00:大阪商务园区站乘坐长堀鹤见绿地线前往谷町六丁目站,转谷町线前往四天王寺前站,步行10分钟达到四天王寺 16:30-17:30:通天阁步行返回动物园站,乘坐御堂筋线前往梅田站,步行10分钟到达“HEP Five”乘坐大厦顶部的红色大摩天轮鸟瞰大阪城市景色 17:30-19:30:“HEP Five”步行前往大阪梅田蓝天大厦登上空中庭院展望台鸟瞰大阪夜景 19:30-20:30:蓝天大厦步行前往JR大阪站乘坐JR大阪环线前往JR京桥站。 建议购买2000元的大阪一日游卷

日本东京、京都、奈良、大阪自由行攻略

日本东京、京都、奈良、大阪自由行攻略 ―蜜月游去哪里,我想去马尔代夫、日本、泰国‖ ―都可以,我不挑剔‖ ―马尔代夫玩十天太贵了。。。泰国的话太普通了。。。‖ ―你不如直接说你想去日本‖ ―因为有樱花嘛。。。而且天气合适不会太热‖ ―不怕辐射么?我可以啊,跟团吧‖ ―跟团不好玩,吃不到好吃的不说,一堆老女人在免税店里面扫货也很无语,我不要迁就别人‖ ―自助游会费精力,酒店啊交通啊,你又挑剔‖ ―。。。。自助游吧,没关系的‖ ―那你做攻略,我忙‖ ―。。。。那去泰国吧,不过我们AA,不算蜜月,算朋友出游‖ ―。。。。。。。。还是去日本好了‖ 纠结是一种人生态度,纠结出来的结果就是我们还是日本自助游。

―结果到头来攻略酒店路线什么的还是我定的。。。你就根本不上心‖ ―我选的你这不满意那不满意,再说我不是订了机票么?‖ ―拜托这是蜜月游啊!!!!‖ ―哼,渣精‖ ―。。。。。。。‖ 一.提前准备 1.护照签证 护照需要本人带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回执以及填好的护照申请表到公安局办理,然后1 0个工作日内办好,200元。可自取或者让邮局代送,建议邮局代送,从去办理到送到才3天,第一次护照出国目的地建议填泰国(跟团旅游),同样办护照,填英国目的地的同学用了8天,泰国就只3天。 日本签证算是那么多国家中比较麻烦的,跟英国有一拼,自由行的同学也建议让旅行社代办,自己办就是杯具。需要提交的资料有护照、大一寸近照、资产证明(越多越好)、公司在职证明、公司营业执照、日本签证资料表等,具体可以跟旅行社要,签证大概800——1000 元左右。旅行社会额外收取5——10万保证金以防跑路。回国后要将护照签证那页交回旅行社销签。

江户时代的町人与明清商人之比较——兼论中日都市文化的差异

刘凤云:江户时代的町人与明清商人之比较——兼论 中日都市文化的差异 刘凤云 江户时代的町人与明清商人之比较 ——兼论中日都市文化的差异 刘凤云 都市文化主要是指那些有都市建筑和都市居民特征的文化。在都市文化丰富的内涵中,作为都市居民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人,其行为方式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乃至权利和义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结构及其都市文化的特质。在封建社会,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地域毗邻的国家,同属于东方文化的范畴,古老的中国堪称东方文化的中心,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建国的日本,不但接受了中国的一整套封建制度,承袭了中国农本商末的儒家文化和统治思想,而且,其最初的都市形态也是唐文化的代表长安城的简单模拟。然而,异国文化的影响与渗透,并不排除其自身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独立性。日本在进入战国(12~15世纪)后,便逐渐形成了以武士为中心的士农工商的等级社会,伴随着武士由乡村迁往城市的兵农分离的过程,日本在17、18世纪迎来了其历史上的“都市时代”。而同一时期的中国,也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出现了“街市繁盛、商贾聚集”的城镇文化发展的历史时期。本文拟分析、比较这一时期两国商人的社会地位、社会价值,以探讨两国都市文化的差异。 一 17、18世纪,无论是明清统治下的中国,还是被称作江户时代的日本,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晚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都市的发达,商人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都市文化的主体。这种变化,在中国则表现为士商渗透、亦儒亦贾的社会结构的新组合,在日本则为以商人为代表的都市自治共同体取得幕藩封建统治末端的地位,即由商人町年寄、町名主直接管辖的町人町(市民町)的出现。町,在这里是指日本都市的行政区划而言。但町人町并非西方意义上的独立的市民社会,它是由幕藩政府所扶植,并与幕藩封建体制融为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常,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取决于其文化结构与文化发展状况的特殊性。在日本德川时代(1607~1867),都市的主要形态为“城下町”。这些有“武士之家”称谓的城下町,原来是幕府及诸大名的封建据点,然而,当武士们迈出从乡村到城市的第一步,完成兵农分离的同时,便无可抗拒地蹈入都市生活的轨道。随之而产生的消费需求,迫使封建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强制性移民及优遇工商业的政策,从而促进了城下町的建设与工商业的发展,并在城下町下聚集起数量可观的手工业者与商人,他们统称为“町人”,所居地区则称“町人町”。 构成城下町文化结构的实体主要是三部分。一是武士,它包括幕府将军、诸大名以及隶属于他们的家臣团;二是被称作町人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三是众僧侣。由于三部分人是按照身份、职业被划定居住区域的,所以适应这种分割状态的居民结构,都市的管理体系也分成了三部分。如当时最大的城下町、德川幕府的所在地江户(东京),武士由大目付和若年寄管辖,众僧侣由寺社奉行管辖,町人统归町奉行管辖。身分上为武士的町奉行虽然名义上具有行政、立法、警察、消防等权力,但实际上,町地的行政则主要由町奉行下属的町人承担,这些人统称为町役人。即町官。 毋庸置疑,町役人是日本封建文化自身的产物,反映了幕藩体制的特征,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悖。其表现有二,一是町役人的町人身分与町人职业。据史料记载,他们大都为享有特权的大商人。如曾任大坂町役人的尼崎家是从事海上运输贸易的巨商。[①]江户的三位町年寄(江户町役人的首脑)亦均为有实力的商业巨头。其中,樽氏与奈良氏共同把持着江户的驿站运输业,喜多村则取得了“关八州连雀商札座”的管理权,为关东行商之总管。[②]二是这些以町人身分参与町政的町役人拥有实际的统治权力。

浮世绘和江户时代的艺术

浮世绘和江户时代的艺术 说起日本的画作,脑海里总是联想到浮世绘。但是对于浮世绘更深层次的知识以及当时江户时代的艺术,却鲜有人知。下面学习谷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走进浮世绘的世界,探索一下江户时代的日本艺术。 公元1603年,德川幕府当权执政,成功地使日本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实现了和平与稳定。在德川政权的统治下,江户(现在的东京)和京都的商人变得越来越富有,继而便开始控制文化活动。 宽永时代(公元1624年–1644年)的绘画描绘了京都鸭川河畔娱乐区的 热闹景象和熙熙攘攘的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大阪和江户同样有着类似的街区,那里“浮世”(ukiyo)无拘无束的生活气息,并最终被称作“浮世绘”(ukiyo-e)的艺术流派加以渲染和称道。这些“浮世绘”(ukiyo-e)常以描绘花街柳巷和“歌舞伎”(kabuki)为主要特色,受到举国上下的欢迎。 “浮世绘”(ukiyo-e)最初为绘画的形式,到了18世纪初,“浮世绘”普遍采用版画形式进行制作和生产。在“浮世绘”最初的印刷制品中,其中就有表现男欢女爱内容的“春画”(shunga)。这些书籍和画册描绘了赤裸直白的性爱场面。还有一些带有解说的画册里面含有当时名妓佳媛的肖像,主要表现一些日常起居活动的内容,如洗发等。她们的姿态及“和服”(kimono)的样式是这些场景的焦点。到18世纪后期,“浮世绘”的主要活动已从京都—大阪地区转移到江户,在那里,“歌舞伎”演员成为其标准的绘画主题。日本的广大民众也对描绘美色形象的“浮世绘”倍加喜爱。

到18世纪末,“浮世绘”进入其发展的黄金时期。鸟居清长作品中的美人,尤其是身材高挑、举止优雅的妇人成为18世纪80年代的绘画主题。1790年后,画家们创造的新的艺术风格层出不穷,他们的名字已为今天的人们所熟知:喜 多川歌麻吕、东洲斋写乐、葛饰北斋、安藤广重和歌川国芳,可谓不胜枚举。对西方人而言,包括19世纪末欧洲最伟大的画家在内,“浮世绘”不仅仅只 是一种具有异域情调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家,如爱德加?德加、文森特?凡高等,借鉴了“浮世绘”的构图布局形式、透视绘画手法,以及色彩运用方式。 频繁使用来自于自然的主题拓宽了画家选择的范围。法国艺术家和玻璃作品大师埃弥尔?贾列(émile Gallé)在他的花瓶装饰作品中采用葛饰北斋绘鱼的素描 手法。 “狩野派”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图确立自己作为德川幕府绘画学术团 体的地位。“狩野派”受到当时权贵的青睐,通过家族关系、代代相传的方式 将绘画技法传承下来。与其相抗衡的另外一个画派是“琳派”,“琳派”不同 于当时流行的墨守成规的做法,而注重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琳派”最著名 的代表画家是活跃在江户时代(1603–1867)中期的尾形光琳。光琳本来师从“狩野派”大师俵屋宗达,俵屋的绘画构图设计极为大胆,光琳继而将自己的 独特的画风发扬光大,反映了时代的新颖感知。众所周知,光琳的作品构图精 细唯美,极具装饰效果,不仅对绘画艺术,而且对工艺造型设计等整个艺术领 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明治时代(公元1868年–1912年)的到来及其 西方化政策的确立,“浮世绘”,这种一直以来与其所描述主题和现实的文化 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很快走向消亡。与此同时,欧洲绘画风格影响了江户时代晚期的日本画家,且人数不断增长。一些主要的艺术家,如圆山应举、松村吴 春和伊藤若冲将日本、中国和西方的各种绘画风格融合加以运用。 上面就是浮世绘,以及江户时代的日本艺术的基本介绍啦。

江户时代政治体制是什么样的 江户时代的经济如何

江户时代政治体制是什么样的江户时代的经济如何 本文导读:江户时代的日本统治着除虾夷地(今北海道岛)以外的日本群岛。18世纪初以来早期资本的进入及18世纪后期虾夷地已经成为长崎对外贸易中出口海产品的重要产地,虾夷地实质上已经被纳入了幕府的对外贸易体系。 征夷大将军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封地在一万石以上的大名,其领地及行政机构就称为“藩”。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虾夷松前福山的松前家没有石高(土地及收入),下野喜连川的喜连川家石高只有五千石,但它们被幕府确定有一万石的格,因此也有被称为藩的资格。需要指出的是,一般大大名的家臣,领地超过一万石的大有人在,但因为不是大名,所以其领地不能被称为藩。绵延二百六十年的江户幕府,前前后后存在的大大小小的诸藩计有五百多个,平均下来的话,各个时代所存在的藩大概有二百七十个,号称“江户幕府三百藩”。 政治 幕藩体制 在江户时代,知行10000石达以上者便称为大名。江户时代共有200多家大名。江户时代的政治体制为“幕藩体制”,由江户幕府和各藩共同管理国家。在幕藩体制下,幕府将军是江户时代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江户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

效忠于幕府。将军实质上是各藩诸侯盟主,大名处于半独立状态,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在自己的领地就是绝对的主宰,但受到幕府将军的控制,对幕府负担政治、军事以及经济义务。各个藩国的大名实际上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类。 亲藩大名是与德川家有血缘关系的藩领,在这之中有着御三家之称的尾张、纪伊、水户藩最为重要。 谱代大名又称世袭大名,是指在关原之战以前一直追随德川家康的。地位仅次于亲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有权力,俸禄却很少,如本多正信、大久保忠邻等。德川家康设计幕府统治必须完全由亲藩和谱代大名操控,外样大名不得参与。 外样大名则是在关原之战被迫臣服的大名,他们有的拥有雄厚实力,不过,却没有亲藩或谱代大名的权力,又常被幕府监控,即使有心要反抗德川家,也无法成事。因为外样大名的领土多在偏僻的外边,在锁国时期反而最容易跟外国势力结合,成为倒幕的主要动力。 武家法度 江户时代针对大名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武家诸法度》因此频频出台。庆长二十年(1615年)闰六月,大阪夏之阵结束后不久,江户幕府针对全国各地大名用于防御而城堡林立的情况,发布“一国一城令”。紧接着,在德川家康的幕后策

江户时代简介 江户时代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江户时代简介江户时代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本文导读: 江户初期,德川家康建立起严密控制下的政治体制,经过德川秀忠、德川家光两代将军,幕府统治趋于稳定。政治一安定,经济也随之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发展良好,商人与町人盛行元禄文化。江户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之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等企图改善,但却未解决根本。18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江户日本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严禁与外国贸易,禁止日本与海外交往,只许同中国、朝鲜、荷兰等国通商,而且只准在长崎一地进行。 江户时代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主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在德川时代,全体居民都被严格地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历史

一统天下 庆长五年(1600年)的关原合战奠定了江户幕府的天下。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被天皇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幕府。庆长十年(1605年),德川家康为了确立将军世袭制,决心让位于第三子德川秀忠。在挫败了丰臣氏和朝廷的反对之后,德川秀忠接替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自称“大御所”,迁居到骏府城遥控朝政,与江户城的德川秀忠形成两个政治体系。 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元和元年(1615年),通过“大阪冬之阵”与“大阪夏之阵”两场战争,消灭了德川氏最大的劲敌丰臣氏。同时德川家康时期又采取了大名改易政策,并颁布了《武家诸法度》、《禁中并公家诸法度》等措施,这些都为江户幕府两百多年的霸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江户幕府建立后,天皇虽然享有崇高威望,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1.先土器时代(?—1万年前) 日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大陆人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早期居民。开始制作、使用石器。 2.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3世纪) 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绳纹土器出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竖穴居住,瓮棺出现。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原始农耕出现。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3.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后半) 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 北九州地区稻作与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器如铜剑、铜铎等传入。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4.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5.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こふんじだい】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奠定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 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了解江户时代建筑

了解江户时代建筑 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也是历史建筑很有特点的一个时代,下面是由为你提供了解江户时代建筑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了解江户时代建筑1:川越藩;城下町江户时代,日本有块宝地,是繁荣发展的川越藩;城下町,有“小江户”之称。川越藩;城下町所在的市内城迹、神社、寺院、古迹、历史建物众多,能让喜欢历史遗迹的你一饱眼福。川越藩;城下町整体充满了日本江户时代的元素风格,被誉为最具有日本江户遗风的地方。 川越藩;城下町最好的参观方式就是“坐11路公交”;;双腿漫步的方式。川越藩;城下町文化财数量在关东地方仅次于神奈川县镰仓市、栃木县日光市,被国家认定为“历史都市”(埼玉县唯一)。 川越藩;城下町由于未受战争与地震破坏,市内保留大量历史风貌,每年吸引约620万人次前来观光。 川越藩;城下町的藩街上除了传统藏造建筑,还有明治维新后的西洋式建筑。在川越也可以看到一些,如教堂、银行、商会等等,也都是老房子。川越藩;城下町体现日本人对"和西结合"的良好应用。 这不仅体现在建筑样式和外观上,也体现在建筑和日常起居上,往往客厅、餐厅等对外部分的陈设是西式的,使用沙发、椅子等现代

家居;而卧室内的陈设则是日本传统样式,还是喜欢榻榻米、灰砂墙、杉板、糊纸格子推拉门。在川越藩;城下町,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都完好保留,从江户时代到今天的建筑,都在街道两旁陈列,构成一部立体的建筑史。 了解江户时代建筑2:日本桥设计日本桥的时候,当时建筑界的领军人物妻木赖黄担任建筑顾问,他提出将青铜材质与西洋建筑风格融合的设计方案,众所周知,青铜是中国古代礼器的常见材料。但是,日本除了镰仓时代可见一下青铜制品(镰仓大佛)外,并不见大型的青铜雕塑,以青铜为材料这一提案,明显反映了受欧洲青铜雕塑艺术的影响。另外,从桥身的设计和整体造型上看,也彰显了浓烈的欧洲风情。这座明治时代的建筑似乎名副其实的代表着日本脱亚入欧的战略思想。 不过,日本存在的诸多矛盾是不允许我们对他进行如此简单的分析。桥上的大型雕塑虽然是以青铜雕塑,但主题却是麒麟和唐狮子。麒麟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传说中的神兽。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功的融入并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明治时代的麒麟已经不再有唐味,而成为可以与西方文化相对立的日本文化的象征。不过,麒麟本无翅膀,日本桥的青铜麒麟却像波斯带翼神兽一样被按上翅膀。正如《麒麟之翼》小说中提到的那样,这对翅膀,被赋于了明治时代日本腾飞的象征意义。另外,青铜麒麟的坐姿,酷似西方恶龙的坐姿,也是这座桥“和西折中|的一大看点。 位于桥两端的狮子像在塑造当初,参考了奈良手向山八幡宫的雕

常用商务日本语700句 第0课 日本の常识

日本の常識 一、行政区画 北海道地方: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 东北地方(とうほくちほう):青森(あおもり)岩手(いわて)宫城(みやぎ)秋田(あきた)山形(やまがた)福岛(ふくしま) 关东地方(かんとうちほう):茨城(いばらき)栃木(とちぎ)群马(ぐんま)埼玉(さいたま)千叶(ちば)神奈川(かながわ)东京都(とうきょうと) 日本行政区划 中部地方(ちゅうぶちほう):新泻(にいがた)富山(とやま)石川(いしかわ)福井(ふくい)山梨(やまなし)长野(ながの)岐阜(ぎふ)静冈(しずおか)爱知(あいち) 近畿地方(きんきちほう):三重(みえ)滋贺(しが)京都府(きょうとふ)大阪府(おおさかふ)兵库(ひょうご)奈良(なら)和歌山(わかやま) 中国四国地方(ちゅうごくしこくちほう):鸟取(とっとり)岛根(しまね)冈山(おかやま)广岛(ひろしま)山口(やまぐち)徳岛(とくしま)香川(かがわ)爱媛(えひめ)高知(こうち) 九州地方(きゅうしゅうちほう):福冈(ふくおか)佐贺(さが)长崎(ながさき)熊本(くまもと)大分(おおいた)宫崎(みやざき)鹿儿岛(かごしま)冲绳(おきなわ)

二、人口数量 1东京东京都关东地方9,003,892 2横滨市神奈川县关东地方3,680,503 3大阪市大阪府近畿地方2,641,893 4名古屋市爱知县中部地方2,259,762 5札幌市北海道北海道地方1,906,129 6神户市兵库县近畿地方1,530,068 7京都市京都府近畿地方1,469,350 8福冈市福冈县九州及冲绳地方1,445,628 9川崎市神奈川县关东地方1,385,003 10埼玉市埼玉县关东地方1,183,762 11广岛市广岛县中国地方1,176,502 12仙台市宫城县东北地方1,028,196 三、歴史 ?早期神话 ?弥生时代 ? ?飞鸟时代 ?奈良时代 ?平安时代 ?镰仓幕府 ?南北时代 ?室町幕府

江户时代武士有谁_江户时代武士简介

江户时代武士有谁_江户时代武士简介 江户时代的武士是统治阶级,同时也是知识阶级。日本的传统数学和算在江户时代取得众多成果、获得繁荣发展,与武士对和算的贡献密不可分。今天本人给大家精心挑选了江户时代武士,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江户时代武士一:最上义光 最上义光(もがみよしあき,1546-1614),最上氏第十一代家督。羽州大名最上义守的长子,幼名白寿。最上氏是足利一族斯波氏的分支奥州探题斯波家兼次子兼赖的后裔,世代承继羽州探题的职位。永禄三年十五岁时白寿元服,受将军足利义辉赠其名讳中的“义”字,通称源五郎义光。 天文15年(1546年)1月1日,最上氏第10代家督最上义守与妻子小野少将生下了一名男婴,此男婴生下后随即被取名为白寿。 永禄3年(1560年),白寿进行了元服礼(一说为永禄元年(1558年)),并与父亲义守一同上洛拜见室町幕府第十三代将军?足利义辉。将军足利义辉赐予白寿自己的偏讳「义」字,从此白寿便改名为源五郎义光。而义光的母亲为了祝福父子俩人上洛期间的一路平安与武运昌隆所做的绣有「文殊菩萨骑狮像」七个字的刺绣,也在近年被发现。同时由于伊达氏已经渐渐从天文之乱的内耗中逐渐恢复了实力,因此父亲义守时代的最上家独立到接下来持续的领国扩张也大约于同时受到了顿挫。 依据“羽阳军记”的记载就在义光元服翌年与父亲义守一起去温泉旅行时,半夜有山贼闯入住所,听见异声的义

光保持镇静,然后仔细观察后即拔出大刀砍杀了贼首,失去头领的贼众立时一哄而散。然而父亲虽然认同义光机智勇敢的做法,但却始终偏爱次子义时,疏远义光,认为他傲慢不逊非是良才,故要将家督一职让给其弟义时。 然而更深一层的原因该是在最上氏上代家督最上义定于永正十八年的长谷堂之战败给伊达植宗,最上家羽州探题的权威便日益动摇,本来在其支配下的各家豪族纷纷兴起自立之心,义定之子又早在永正十七年逝世,故由分家中野义清的二男,也就是最上义光的父亲,当时年仅两岁的义守继位。宗家的弱化使各个分家、豪族更进一步往独立迈进,形成弱干强枝的现象。最上义光是宗家中强势的集权派,早有一合南羽州之意,所以希望维持现况避免和各分家冒险交战的义守才会舍义光而选义时。 江户时代武士二:保科正之 保科正之(1611年6月17日-1673年2月4日),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三子,母亲为侧室阿静(净光院),幼名幸松。由于秀忠的正室崇源院是善妒的女人,而秀忠自己又是个怕太太的男人,因此在幸松出生以后,不敢养在城里,便将阿静与幸松母子托给武田信玄次女见性院照顾。 保科正之(1611年6月17日-1673年2月4日),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三子,母亲为侧室阿静(净光院),幼名幸松。由于秀忠的正室崇源院是善妒的女人,而秀忠自己又是个怕太太的男人,因此在幸松出生以后,不敢养在城里,便将阿静与幸松母子托给武田信玄次女见性院照顾。后来见性院将幸松养育到七岁时,又将正之交给和武田家有关系的保科正光做养子。 保科正光没有儿子,虽另有养子,不过在收幸松做养

大阪往返京都交通

大阪往返京都交通 大阪往返京都的交通路线从大阪到京都主要有五种路线: 西日本 2.阪急电车 3.京阪电车 4.近铁电车 5.新干线(贵,不推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西日本 【路线名称】 JR京都线(或东海道本线) 【起止地点】 大阪:JR大阪駅(梅田地区)京都:JR京都駅(京都车站地区) 大阪:JR新大阪駅(新大阪地区)京都:JR京都駅(京都车站地区) PS:这三个车站并非列车的行驶起站、终点站 【最近的大阪地铁车站】 御堂筋线-梅田站 【列车种类】 主要是JR京都线的一般列车:新快速、快速、普通列车

另外还有特急列车:特急はるか(Haruka)、特急サンダーバード(雷鸟号)、 特急スーパーはくと(超级白兔号) 【车费】 上述的这些列车的车费都是560日元,但是特急列车需要另外再付特急料金。(从JR大阪駅到JR京都駅的特急料金是650日元),建议搭乘JR京都线的一般列车即可。 【车程】 新快速列车从大阪到京都约30分钟、快速列车约45分钟、普通列车约1小时。 2.阪急电车 【路线名称】 阪急京都线(或阪急京都本线) 【起止地点】 大阪:阪急梅田駅(梅田地区)京都:阪急河原町駅(四条河原町地区) 大阪市地铁堺筋线-天下茶屋駅(大阪)阪急河原町駅(仅在周六日才有此直通列车) 【最近的大阪地铁车站】 御堂筋线-梅田站 【列车种类】 快速特急、特急、通勤特急、快速急行、快速、准急、普通 【车费】 不管何种类的列车,从梅田上车,河原町下车,一律400日元。乘坐阪急电车特急列车,不需要另外支付特急料金。 【车程】 特急列车约43分钟。 【补充说明】 阪急电车-千里线与大阪市地铁-堺筋线在「天神桥筋六丁目」(简称"天六")直通运转,因此,大阪市地铁-堺筋线可以坐到淡路站(最远可以坐到北千里站)。如果要从堺筋线各车站

江户时期日本教育

江户时期的教育 日本社会经过长期分裂和战乱之后,于17世纪初得到统一。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是德川家康,1603年,他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此后直至明治维新的260多年间,成为江户时期(德川时期)。与前几个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教育又呈现复兴之势 德川幕府建立后,德川家康及其后世恢复和加强了幕府集权统治。他们把全国分为260多个藩,藩主称大名。将军和大名又分别拥有众多直属家臣和下级武士,各级武士之间形成严密的等级制度。这就是以幕府为核心、以诸藩为支柱的幕藩体制。为实现长治久安,他们还一方面制定各种法规,实行依法治国;另一方面重视教化,实行思想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儒学,特别是朱子学,受到历代幕府的赏识和推崇,成为维护幕藩体制的官学,并极大地影响了江户时期教育的发展。这是江户时期文教政策的一个显著特点。对该时期日本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日本的国学和西方的洋学。国学是江户时期兴起的一种学术派别,以研究日本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为依据,阐明日本固有的精神。洋学指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于18世纪在日本流传。因幕府怕欧洲殖民势力入侵,采取了锁国政策,禁止与除中国、荷兰以外的其他国家通商,日本只能通过荷兰人了解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因此洋学当时被称为兰学。上述三种学说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日本文化思想和教育的发展,多种教育机构也逐渐发展起来。 江户时期的教育机构主要有幕府直辖学校、藩校、寺子屋、乡校和私塾。教学内容涉及儒学、国学、洋学、军事学、医学、武艺等多种学问。 幕府直辖学校:是为幕陈子弟设置、培养辅佐幕政的官吏和务实人才的教育机构,带有强制性。江户时期先后设置21所。如昌平学门所等。 藩校:是以昌平坂学问所为样板、由各藩设立并经营的学校,以教授儒学、汉诗、汉文、兵学及经济为主,江户时期先后设置219所。著名者有会津藩日新馆、米泽藩兴让馆、熊本藩时习馆及水户藩弘道馆。 寺子屋:是专门为平民子弟开设的初等教育机关,提供类似现代的小学教育,学童年龄大都是六至十多岁,以训练读、写及算盘为主,江户时期共有2万多所;乡校:是乡村用公费设立的初等教育机构,以教育士庶子弟为主,乡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读、写、算知识。学生的入学年龄大体上是七八岁的儿童。乡校的特点是重视道德教育,各藩的办学者企图通过乡校来“淳化社会风尚”,“革除平民中间的恶习弊风”。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教育机关。总之,乡校介于藩校和寺子屋之间,兼备二者的特点。但,因为乡校是用公费来办的,又是平民的教育机关,所以在维新以前开设数不多。所设数量远少于寺子屋。 私塾:是一些学者在私宅设立的高等专门教育设施,入学者多是慕名而来,据《日本书记》记载,当时约有1500所 江户时期的文教政策和教育机构,虽然对提高当时日本人民的文化水平和进行思想教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终究未能实现幕府统治长治久安的梦想。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下级武士和劳苦大众奋起反抗,加之西方殖民势力的频频入侵,德川幕府终于走向了灭亡的命运。

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的政治统治 一、幕藩体制 幕藩体制是将军集权和大名分权的统治体制,即中央政权是幕府,地方分为近270个半独立的藩。 1、经济基础:对原有的战国大名进行大洗牌,对支持敌军的大名进行经济上的剥夺与削弱。幕府建立后,进一步对诸大名进行改易或减封,进而扩大幕府的直辖领地,400万石直辖领地,300万石家臣旗本封地,全国共3000万石,幕府占其四分之一。重要的矿山纳为幕府直辖,垄断金银开采和货币铸造权。为了确保手工业生产和掌控国内外贸易,还控制重要城市和港湾如京都、大阪、长崎等。幕府控制了全国大部分重要财源,由此奠定了凌驾于诸大名之上的幕府权力的经济基础。 2、军事实力:能晋见将军、有封地的旗本5200人,每千石出兵23人,可构成八万规模的军队,不能晋见将军、领取俸禄御家人1万7千多人。拥有大名无法抗衡的军事实力。 3、藩制的建立:幕府为削弱地方而强大中央,依据与德川幕府将军关系的亲疏,把270个藩分为亲藩、谱代、外样三种,等级严明,不得僭越。 二、幕府的大名统治政策 1、制定法律:颁布‘武家诸法度’作为武士行为的基本准则。如有违反,则要受到惩处。 2、大名改易:在制定法律约束的同时,对奉公有疏的大名的具体惩罚措施。 3、参觐交代:是幕府控制控制大名、强化将军权威的实际措施。 4、摊派军役:幕府将军役制度化,以此提高幕府权威,抑制大名势力。 作用:在以上各种高压政策下,大名们不仅消耗了财力,也磨平了扩张的意志,再也无力挑战幕府与将军的权威。幕府的大名统治政策奠定了江户时代奠定了江户时代天下太平的统治基础。 三、幕府统治的支柱——身份制度 德川幕府延续了丰臣秀吉时代的‘身份统制令’的措施,明确士农工商的区别,兵农分离的政策被继承下来。在武家内部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通过‘家格’来对臣下、武士进行规范。 评价:身份等级制度造成社会不平等,但有效的维护了幕府的统治,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财富的过度集中,抑制了社会上层腐败的发生,从而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四、幕府统治的支柱——家制度 1、德川幕府建立后,把家作为幕藩体制的基本单位,是武士阶层的每个人通过特定的家被固定在将军或各个大名的统属之下,形成严密的主从关系。 2、继嗣继承和财产继承相统一,即由长子继承家业与家长权,同时也继承家产的家督继承制得以确立。 五、朝幕关系 为树立德川将军的权威,强化对大名的统治,对毫无实力的天皇与皇室采用怀柔与严控并用的方针。 1615年,幕府公布了《禁中并公家诸法度》,对天皇和公卿贵族的权力和行动做出严格规定。 将军无视天皇的存在,以‘日本国大君’作为正式的外交称号,一直使用到幕末与欧美国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江户时代——经济的发展 幕藩体制结构本身已经蕴含了对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前提条件:江户前期,货币制度形成、度量衡的统一、海路交通的整备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条件。并且随着都市的建设,初期豪商结束了历史使命,其职能由新兴的都市

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1603-1867)

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由 1603年创立到1867年的大政奉还。是日本封建 统治的最后一个时代。 江户城 目录 一、历史综述 二、社会结构 三、经济发展 四、海外贸易发展 五、教育发展 六、文化发展 七、艺术发展 一、历史综述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 江户设幕府,至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幕府机 构大体完备。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1/4,其余 由大名(诸侯)领有,称藩国。将军是全国最高统 治者,下设老中,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 制朝廷、大名与外交;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下设家老、年寄等,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幕府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监督各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觐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制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治体制。 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繁。为应付危机,幕府在18 世纪中叶~19世纪40年代实行改革,

但并未奏效。1854年日本开国后,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 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1867 年12 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经1868 ~1869年的戊辰战争,彻底打倒幕府势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结束。 二、社会结构 综述 在德川日本,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 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在德川时期之前,这些阶层之间曾经有过一些流 动,但是,德川将军为了维护他们的势力和特权, 限制了这些流动。特别是,他们试图保护武士阶层,使得农民阶层不可能成为武士。1586年,丰臣秀吉颁布法令,农民必须在他们的土地上耕作。1587年,他颁布只有武士才可以佩带长剑,之后,佩带长剑成了武士阶层的象征。如同经济状况的变化那样,在维护不同阶层的严格界限上,将军也不是那么成功。 武士 武士就是战士阶层。最顶端的就是将军本身。在他的下面,是大名(藩主),控制着大量土地的地主。大名手下是他们自己聚集的武士,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他们服务。其中一些是指导教师,一些守卫他的城堡,还有一些组成了他的私人军队。另外,在江户那种大城市里,武士有各种各样的职务——幕府中的官员,或者警官。最后,还有浪人,就是没有主人的武士。他们不用报答主人,同样也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浪人可能会定居在特殊的地方,教授技能或进行其他的工作。不过许多浪人会在乡下流浪并寻找有酬劳的工作。一些人也会像雇佣兵一样受雇于出价高的大名。德川时期日本一共有3000万人,其中大约200万是武士。 农民 大米是粘合社会各阶层的胶水,理所当然是由农民生产的。大米的量度标准是石。一石能供一个人吃一年。在这个时期,日本大米年产量估计是2500万石。将军负责分配整个国家的收成。他自己拿了20%,另外把绝大多数都分给了大名。

大阪为什么叫难波

大阪为什么叫难波 “大阪”在古代多称为“大坂”,而“大坂”一词最早出现在室町时代。那大阪为什么也叫难波?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大阪叫难波的原因 古时候,大阪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因濒临濑户内海,自古以来便是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重要门户,是日本商业和贸易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4到7世纪,几代日本天皇曾在这里建都(公元313年至412年、公元645年至683年)。据日本史书记载,神武天皇乘船自九州向东航行巡视,到大阪附近,水流湍急,浪花翻滚,将此地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同浪速的意思相近。公元19世纪起,改称为大阪,其原因是附近地区多山,上町台一带坡地面积广大且坡面平缓,在日语里坂作坡解,始称大坂,后来演变为大阪。 大阪为什么又叫浪花城 “古时候,大阪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据日本史书记载,神武天皇乘船自九州向东航行巡视,到大阪附近,水流湍急,浪花翻滚,将此地称为“浪速”,浪华或难波同浪速的意思相近。公元19世纪起,改称为大阪。” 大阪的自然环境 大阪(Osaka),位于日本西部近畿地方大阪府的都市,是大阪府

的府厅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大阪市面积22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有267万人,是日本次于东京、横滨人口第三多的城市。“大阪”在古代多称为“大坂”,而“大坂”一词最早出现在室町时代。自奈良时代开始,大阪就因其临海的地理位置成为贸易港口。丰臣秀吉修建大阪城,并以大阪作为丰臣政权的统治核心城市。在江户时代,大阪和京都江户并称为“三都”,是当时日本经济活动最为旺盛的商业都市。在战后,仍是西日本的大都市。大阪拥有以钢铁、机械制造、金属加工为主的重工业和以纺织、印刷、食品、造纸和化工为主的轻工业。全市有10万余家各类商店。大阪也以独特的文化而著称。在城市的阪急区,还有繁华的地下街。工商活动规模和大众运输捷运铁道密度均居日本前茅。 地理环境 大阪市位于大阪府中部的大阪湾沿岸地区,面积223平方公里,是政令指定都市中面积第17位的都市,仅大于埼玉市、堺市和川崎市。区域坐标:34°40′48″N;135°29′59&Prim e;E。然而,以大阪为中心的京阪神都市圈面积达11701平方公里,仅次于东京都市圈,位居日本第二。地形大阪市区大部大阪分面积位于大阪平原上。大阪平原是一座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在约8000至7000年前时,由于绳文海进导致水位高涨,大阪平原曾位于海面之下,被称为河内湾。随着上町台地北侧的沙嘴逐渐向北延伸,至绳文时代中期,河内湾已演变为潟湖,被称为河内湖。进入古坟时代后,

日本历史的时期

日本的先土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日本的古代 绳文时代【约中国先秦】 弥生时代(纪元前3世纪- 3世纪)【约两汉】 古坟时代(3世纪後半、4世纪初- 7世纪前半、8世纪初)【约魏晋南北朝】 飞鸟时代(6世纪末- 710年)【约隋唐前期】 奈良时代(710年- 784年)【唐代】 平安时代(794年- 1184年)【唐五代、宋】日本的中世 镰仓时代(1192年- 1334年)【宋元】 南北朝时代(1334年- 1392年)【元明,注:日本历史上的南北朝是其抄袭中国史,其实所谓南北朝只是宫廷政变后,原来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边不远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时间很短】 室町时代(1392年- 1573年) (戦国时代)【明,注:其间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被明朝册封为“日本国王”】日本的近世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1598年)【明,即所谓“织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期】江戸时代(1603年- 1868年)【明末、清】日本的近代-现代 明治(1868年- 1911年)【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大正(1911年- 1926年)【北洋军阀时期】 昭和(1926年- 1989年)【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 平成(1989年-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由于日本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政治、文化也牵涉到日本的历史,了解日本的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日本本身。作为日本的邻国,中国人很有必要清楚日本在过去两千中的所作所为。有的历史可以忘却,有的历史是绝对不能抹到的,这也是我们不惜篇幅的原因。同时日本的历史正是对“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的最好诠释。 邪马台国 在1世纪,班固所编《汉字·地理志》写道:“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这段记载概述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日本部落情况。于3世纪前期,在日本西部地区,组成了一个早期的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有七万多户。女王称“卑弥呼”,卑弥呼女王曾多次派遣权臣到中国访问,并向魏王奉献过奴隶和其他物品。魏明帝曾授与她“亲魏倭王”的称号和金印紫绶,并回赠其他珍贵物品。 大和国 3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州中部以大和地方(今奈良县)为中心兴起了另一个更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到5世纪,统一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大和国的首脑称“大王”,是奴隶制国家中的最高执政者。 “大化改新” 所谓“大化改新”就是指大化二年(646年),大和国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

江户时代外交情况如何 江户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江户时代外交情况如何江户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 会 本文导读:虾夷地(哀伊努人居住地区。16世纪以后,泛指现在的北海道及其以北地区)在宽政十一年(1799年)幕府宣布东虾夷地“上知”(江户时代,幕府把藩及其他领地收归为幕府直辖领地的做法)之前,因为18世纪初以来早期资本的进入及18世纪后期虾夷地已经成为长崎对外贸易中出口海产品的重要产地,虾夷地实质上已经被纳入了幕府的对外贸易体系,并且与幕藩制国家日本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但是至少在形式上和人们的意识中,虾夷地还是处于由宽永锁国令确立的对外体制规定下的一块异地,幕府只是通过“委任”大名政权松前藩的管理——幕府对幕藩体制外地域的一种统治形式——来实现它对虾夷地的权力渗透和延伸的。 天明五、六年(1785、1786年)幕府派遣官员前往虾夷地探查,天明六年(1786年),幕府据此探查结果制定了大规模开发虾夷地计划。天明七年(1787年)继任老中的松平定信任职伊始,就十分关注虾夷地问题。他在虾夷地问题上持有与田人口沼执政时期不同的主张,即保持松前藩的委任制和提出虾夷地非开拓论。是要把虾夷地当做防备俄国南下的一种天然屏障。

人口 从17到18世纪中叶,亚洲最重要的地区和经济体,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如果将中国和日本作为一个整个进行考察,那么庆长五年(1600年)到元禄十三年(1700年)这个区域的人口增长了45%,庆长五年(1600年)到宽延三年(1750年)则增长了90%。根据日本学者的统计和推算,享保六年(1721年)时日本全国人口达到3128万,西方学者的测算数值则为2600万。 外交 中国 宽永十三年(1636年)到天和二年(1682年),中国清朝正忙于统一战争,无暇顾及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江户幕府也囿于华夷成见,倾向于明朝残余势力,曾一度想假道出兵中国。这一时期日中关系仍以民间为主,而且仅限于经济贸易。天和三年(1683年)到享保元年(1716年),清朝已经完成对台湾的收复,极为关注对日关系。康熙派官员赴日查探,试图打破对日僵局,进而建立外交关系。此时的江户幕府虽没有与清朝建交的意愿,但对清朝的态度已由原来的敌视、排斥转变为默认,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对清朝的尊重。双方关系转暖,但仍未建立正式的官方关系,双方往来仍旧以民间经济往来为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