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核能使用仍将增长 核安全文化需加强

核能使用仍将增长 核安全文化需加强

核能使用仍将增长 核安全文化需加强
核能使用仍将增长 核安全文化需加强

核能使用仍将增长核安全文化需加强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10级政本一班车波清110213020115

内容摘要:核资源不断被利用,核安全核安全文化是核电安全的专门领域,不管是政府、还是核电企业,均应该向普通的民众传递一些核安全知识和文化。核安全文化是制度化的文化,是核电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及有效反馈管理,在核文化的建构中,核电企业对其内部的安全监管是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核增长核文化

一核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

(一)核能是20世纪人类的一项伟大发现,并已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在这以前人类利用的能源,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当核能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后,一种通过原子核变化而产生的新能源从此诞生。当前,世界上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不是可再生能源,用掉一点儿就少一点儿。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并排放大量的烟尘,这些有害的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核能不产生这些有害物质。1987年,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布伦特兰领导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迫切地需要新的替代能源。目前,惟一达到工业应用、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就是核能。

(二)核工业在国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核武器比常规武器有更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且造成放射性污染, 对环境生态有长期的、严重的后果。有鉴于此,核武器成了现代某些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如美国的“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威慑战略”等,都是以强大的核力量为后盾的;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很重视核技术和核工业的发展。毛泽东曾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国要打破帝国主义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防上就不能没有完整的核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核工业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核工业从早期为军用服务发展起来后,陆续转向为民用服务,如核能转换为电能、热能、机械动力等。与有机燃料相比,核燃料具有异常高的热值,成品燃料的贮存和运输费用较少,因而在选择核电厂址时,不受燃料开采和加工地区的地理限制,从而适于在缺乏有机燃料和水能资源的地区提供能源,也适于用作持久航行的远洋船舰的动力。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释放的有害物质比火电站少得多,有利于环境保护。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核电已经能在经济上同火电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有限,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因此, 核电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大力发展核电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总趋势。此外,核工业和核技术还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多种放射性同位素产品、射线仪器仪表以及辐射技术,在辐射加工、

食品保鲜、辐射育种、灭菌消毒、医疗诊断、跟踪探测、分析测量等科研生产方面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三)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核能的和平利用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核能技术已经渗透到能源、工业、农业、医疗、环保等各个领域,为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从利用裂变能到开发聚变能,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期望,它将成为最终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

二核安全带来的一系列核文化

(一)核武器、核泄漏、核辐射

大量核武器的存在,有可能引发人类自我毁灭的核战争威胁。当代人类最愚蠢的事,就是生产了那么多的核武器。当年,美苏两国争霸世界,两国都丧失理智地拼命生产大量的核武器。以拥有更多的核武器作为威慑对方的筹码。却不料三四十年中生产了足以毁灭地球千百次的核武器,科学家们终于使核武器竞赛的疯子们冷静下来。因为你毁灭了对方,也必定自我毁灭。以及近来日本,前苏联等国家的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核泄漏带来的核辐射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和身体的恶劣影响,需要我们用一种共识,一个制度,大家的努力,全人类的共同保卫,才能使我们再利用核的时候,注意它的危害。减轻对人类造成大不好。

(二)核条约、核文化

为实现核能利用安全,通过规定各缔约方义务和建立公约实施机制来确保核安全能得到良好监督管理的国际公约。1994年6月17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总部维也纳举行的外交会议通过。1994年9月20日起开放供签署。一般性义务主要是:各缔约方应在其本国法律上的框架内采取为履行本公约规定义务所必需的立法、监管和行政措施及其他步骤。核文化不是神秘文化,开放和透明是突出特征。在核设施和核活动中,保持正常的运行工况,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免受不适当的辐射危害。核安全文化是近年来在核安全实践活动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的意义是使人们能够充分地意识到核恐怖主义威胁的真实存在,认识到核安全工作对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公众自觉支持和维护核安全制度的意识。核安全文化的元素包括了立法和监管制度、信息情报分析、对威胁的认识和评估、对维护核材料和核设施实物保护所投入的必要人力和财政支持、对从业人员的审查和定期培训以及建立相关信息保密制度和制订相关质量控制计划等内容。因此,建立核安全文化是维护国家和企业核安全制度有效的重要措施。增强公众自觉的核安全意识,加强核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的共同参与。国家主管部门和核工业企业的管理者有责任推动和促进核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和组织定期培训,使所有员工知道自己在保护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方面应担负的责任,从而确保在整个组织和机构中有效地实施核安全计划。加强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应当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注重与我

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所确定的核材料与核设施实物保护基本原则中,对核安全文化建设作出了要求,即所有参与实施实物保护的组织应对必要的安全保卫文化及其发展和保持给予适当优先地位,以确保在整个组织中有效地实施实物保护。我国于2008年10月批准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并于2009年9月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递交了该修订案的批准书。因此,核安全文化建设也是我国应当履行的义务。

参考文献:《凤凰网新闻》北京原子能出版社《人类的困惑》人民网《进退两难的核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