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东方主义_与_西方_话语权力_对萨义德_东方主义_的反思

_东方主义_与_西方_话语权力_对萨义德_东方主义_的反思

_东方主义_与_西方_话语权力_对萨义德_东方主义_的反思
_东方主义_与_西方_话语权力_对萨义德_东方主义_的反思

2003年7月

第30卷 第4期

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July,2003

Vol.30 No.4

文化哲学:全球化的文化反思

东方主义!与西方!话语权力

???对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反思

陈 瑛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摘 要:萨义德的#东方学?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文章从对东方主义含义的分析开始,以承接和递进的关系探讨东方及东方文化的真实性、质疑西方文化的纯粹性和独立性、论述东方主义话语的权力内质及萨义德的双重身份和处境。最后,止笔于中国该如何定义自身文化,向新世纪的知识分子提出了问题和要求。

关键词:萨义德;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话语;权力

作者简介:陈瑛(1978-),女,浙江临海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200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中图分类号:G02;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3)04-0029-05 收稿日期:2002-12-30

当西方的后现代理论在20世70年代被推进为后殖民主义话语,并且在全世界不同的视野之中沸沸扬扬地予以评论和审视时,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和他的东方主义(Drientalism 又译成东方学!)已然成为了一个跳不过去的名字和环节。

萨义德曾经在他的著作里指出:我赋予&Orientalism?(东方学)一词以多种含义,在我看来,这些含义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最易于为人接受的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个学科的含义![1](P2-3)。其实,正如萨义德本人所言,东方学!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它至少还涵盖了另外两个维度的内容,即思想方式的东方主义与权力制度的东方主义。

一、东方主义:思想方式与权力制度

东方主义作为学术,它的兴起伴随着欧洲列强持续百年的对外扩张与海外殖民,包括一切东方及东方知识的教授、写作和研究活动。

作为思想方式,它具有想像的特质,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把东西方文化看成截然对立的两面,这恰如鲁迪亚德%吉卜林所言: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这双方永远不会交汇。![2]而萨义德顺着西方文艺的发展脉络,通过对但丁、歌德、伏尔泰、巴尔扎克等作家作品的析读与分解,做出了种种有关东方的精细梳理,包括了理论、史诗、社会描述和政治研究等领域。

作为权力制度,萨义德秉承了福科关于话语权力的理论(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主张),并将二者具体化,由此认为东方主义是一种知识系统,是一套机构和制度,是一套权力体系:东方是欧洲物质文明与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在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层面对此组成部分进行表述和表达,其在学术机制、词汇、意象、正统信念甚至殖民体制和殖民风格等方

?

29

?

(

)德里达认为,西方世界绵延了两千年的形而上体系事实上完全根植于语言的推演,是语言创造了西方的知识系统。

福科认为,语言构成话语,表现总伴随着扭曲,掌握话语的人就是权威,但是权威必须和权力结合在一起才有力量。知识带来权力,而更大的权力反过来要求更多的知识,所以话语构成层层叠叠的权力网。知识是主体借以征服客体的工具,知识就是霸权。

面都有着深厚的基础![1](P2)。这种话语系统是一种兼有政治、经济、文化压迫功能的全球网络机构。实际上,作为权力的东方主义才是最深邃最复杂的东方主义,它也是一种为了主宰、改变并统治东方而形成的西式行为。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正是一个将西方关于东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活动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联合体。而在这三者之中,萨义德最反对作为权力的东方主义。著名思想家罗素说:在社会科学上权力是基本的概念,犹如在物理学上能是基本概念一样。![3](P4)吉登斯说:在社会科学中,不能把对权力的研究当成是次要的问题。可以说,我们不能等到社会科学中比较基本的观念都一一阐述清楚之后,再来探讨权力。没有比权力更基本的概念了。![4](P410)而萨义德之所以强调从话语角度去把握它,是为了更清楚地揭示东方主义与东西方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他说:如果不将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来考察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这一具有庞大体系的学科,而在后启蒙(post-enlightenment)时期,欧洲文化正是通过这一学科以政治的、社会学的、军事的、意识形态的、科学的以及想像的方式来处理???甚至创造???东方的。![1](P4-5)可以说,任何一部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文化变迁史。沃尔夫曾经说过类似的话:14世纪以后的世界史就是西方文化史排挤东方文化史的过程,是欧洲变非西方社会为无历史!的民族的过程,而萨义德通过#东方学?一书的论析认为,西方关于东方的学问,反映的正是西方历史取代东方历史并使后者成为无历史!的历史,是西方作为主体企图征服东方这个客体的产物。它以知识的形式适应和支持西方殖民扩张的需要,制造出西方全面优于东方的神话,为西方侮辱、侵害、征服东方提供了理论根据,为西方施之于东方的罪行披上了一件合理化、正义化的外衣。实际上,西方在认识东方、形成东方学的同时,就把西方包含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检验标准于其中的学科形式扩展到了东方。东方主义是使西方全球扩张合理化的知识论证明,它背后包含着的正是西方的文化理想和权力运作。

于是,基于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和习来已久的偏见,西方对东方的描述,不管是在学术著作中还是在文艺作品里,都严重扭曲了其描述的对象。东方世界经常被丑化、弱化、野蛮化、女性化、异国情调化。一方面,欧美人眼中的非我族类!,一概欠缺理性,道德沦丧,幼稚不堪,荒诞无稽,懒惰愚昧。另一方面,东方本身又不无某种令人向往的

神秘!色彩。这种程式化了的东方形象,是西方自己创造出来的,而种种的扭曲,早已使东方的形象偏离了真实。

那么,问题在于什么是真正的东方和东方文化的真实?在1995年2月发表的一篇论述东方主义的文章中,萨义德戏仿吉卜林的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采用了这样一个标题:#东方不是东方?,前一个东方!指东方主义的东方,或者说是西方话语语境中的东方;后一个东方!则是在历史与地理中真实存在的东方世界。萨义德借此告诉我们,他所讨论的东方,并不是(或不仅仅是)实际地理意义上的东方,它本身还具有更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内涵。正如他在他的#东方学? 导言!中开宗明义指出的:东方几乎是一个欧洲人的发明,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浪漫传奇色彩和异国情调的、萦绕着人们记忆和视野的、有着奇特经历的地方![1](P1),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它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1]。而且,他还借用维科的话说:人的历史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他所知的是他已做的。![1](P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的东方并不是真正的东方,它是随着整个资本主义兴起和全球扩张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一连串实践和认知:西方外交官、军人、科学家、新闻记者、旅游者、考察队、冒险家??各色人等的亲身经历、见闻、感受、思考、言说、写作,构成了西方文化中的关于东方的话语。再加上政治家、学者、思想家的逻辑思考和理论建构,形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

显然东方主义是一个充满权力关系的概念,它并不与自然存在着对应关系,而是帝国因素与想像因素的奇怪结合。东方是西方人创造出来的非西方世界,是一个它者的世界,而真正的东方则处于另一世界。既然西方对于东方的描述带有太多的偏见、遮蔽和歪曲,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东方?什么才是东方文化的真实?

自从欧洲在东方大陆开创第一个殖民地以来,西方世界就以其强大而无可辩驳的力量将处于弱势的东方文化归置于其资本主义的大旗之下,并美其名曰:帮助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实现世界文化的大一统。于是,这一历史与现实被永远地写进了世界史的现代性历程。而按照自身规律和特性自足且悠然的运转了数千年的东方传统文化也因这一现代化!过程而被永远地抛进了世界性!、统一性!的洪流,原本的真实!被篡改甚或进入了尘封状态。事实上,与东方是一个与西方相对的地理概念一样,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

?

30?

文化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无论是它们的源头还是特点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比如罗素把整个世界哲学分为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梁漱溟则在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将世界文化分为西洋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其中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因而如果用西方传统观念和制度对东方文化加以解释和重释,用现代性!的眼光对东方传统加以阅读和审视,就未免失之偏颇。在西方的价值维度和标准之下,东方文化的真实无可避免地会发生遮蔽和扭曲,而其丧失掉(或处于逐渐丧失状态)的真实!实质上就是未与西方文化发生冲突之前的传统文化的真实。

但是,从另一角度而言,东方文化的失真固然与西方话语力量的强大有关,然而不要忽视,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接受,并不是仅仅依靠外力的作用就可以实现的,实际上文化霸权的形成还依赖于东方在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心态上的主动权!,这也是葛兰西对文化霸权定义的基本核心[5](P13),而这一点,在萨义德的#东方学?的论述中,却被忽视了。

二、东方主义:西方权力或者东方话语

在东方实现其现代化!的进程中,无疑是以西方的标准来进行改造的;西方人对东方的认识,也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和基础,以西方的科学为标准,以西方思维为运思方式来进行总结的;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通常都有这样的一个预设,认为西方的模式就是一个终极取向。萨义德在他的#东方学?中并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的质疑,但是却在其后的#文化与帝国主义?中对殖民地人民的抵抗话语!进行了讨论。这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如果再做一次深入的追究,我们不禁要问:作为标准的西方文化本身是不是纯粹的、独立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世界史的演进这个角度来进行考虑,世界史大致可分为三大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轴心时代,此前是原始社会,这一时代东方西方大致相同,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异;此后逐渐形成了各主要文化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希腊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玛雅文化??这些文化各自按照自身的规律分别演进,任何一个都可勾勒出灿烂辉煌的一笔,在世界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然后,随着现代工业在西方的兴起以及西方的全球扩张政策,产生了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统一世界史。

从这样一个业已存在的事实出发,我们看到世界最终是被西方文化带进!统一的世界史和现代社会的,在分散的(前现代)世界史演进成统一的(现代社会)世界史的过程中,直至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史的今天,各文化都有着走向现代化的理想和实践。因此,西方文化实际上包含着紧密地纠缠在一起的二重性:西方性(特殊)和人类性(一般)。也就是说,从西方文化的内里和内质上来说,其本身就具备和包含着一定的东方文化的因素,即使它在潜在层面上并不为人们所见和理解。

基于西方文化的二重性,当我们将目光投注于后殖民主义崛起和形成的基础,我们便能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另外一个二重性???理论大家身份的二重性。

在第一世界中进行思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大家几乎都具有双重身份:巴勒斯坦裔的赛义德(Edward said),印度裔的斯皮瓦克(Gayatri C.Spi vak)和霍米%巴巴(Homi Bhabha),牙买加裔的霍尔(Stuart Hall)??他们既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后裔,又是西方学院里的名教授;他们既具有东方的血统,又能操持正宗和流利的英语写作。而作为东方主义的奠基者的萨义德更是以其特殊的身份和身世,以及杰出的理论贡献成为西方上层知识界的传奇人物。

无可否认,东方主义是产生于西方上层社会的知识话语,是第一世界的学术思考,它代表了第一世界文化的声音;然而它的创立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被西方认为是弱势民族的东方人,它从理论边缘进入话语中心,从学术背景进入理论前沿,又不得不令第三世界的人们欢欣鼓舞,将其视为东方对西方的胜利。那么,我们就不禁要对东方主义理论发生质疑:东方主义究竟是属于西方的理论范畴还是属于东方的话语范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萨义德的双重身份而带来的双重关怀使东方主义理论显出一种特殊性:它既是西方思想传统的逻辑性继续,又跨出了单纯的西方思想演进,融入了东方的视野和思维,从而为全球性思考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发点。

但是,说到底,东方主义描述和论证的是西方人对东方的认识,是西方对东方的言说!、书写!及编造!。如果说西方文化本身是一种全人类的标准,那么作为西方文化一部分的东方主义,就是以西方文化作为普遍性标准,去看待、分析和定义东方,发现它在各个方面、各种指标上低于西方(即全人类)标准。所以可以这样说,东方主义在本质上是西学,它为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提供了科学和道义的支持;但是在形式上却是东方学,它

?

31

?

为西方人如何去提高!东方提供了理论指南;它集东、西方于一体,从而主导了全球(包括东方人在内)关于东方如何!、东方应如何!的理论结构、学术研究和日常话语。

三、第三世界文化景观与中国问题

后殖民主义是一个与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话语,它始终伴随着第三世界人民对第一世界文化霸权的反对和抵抗。那么,以萨义德为首的、具备了双重身份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家们是否能充当起当今第三世界文化的旗手?我们不妨从#东方学?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东方学?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的跨学科学术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野,将研究的触角指向了东方这一向来被西方主流学术界所忽视和故意边缘化了的一个领地;它为从事文化批评的学者指出社会、历史与文本的密切关系以及学术、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关系,为一般的读者指出文化自我和他人的观念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为第三世界指出了西方文化的潜在力量,同时也提示东方世界究竟应该如何透视这一力量。

但是,#东方学?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除了前面提到过的萨义德过于简单地把西方的这一知识论归结为权力扩张的结果,即把西方看成全球文化过程的动力,把东方看成被动的力量,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地理学上的局限。真正地理学上的东方!范围远要比萨义德书中提及的东方!广阔得多。在地理上,东方!的范围囊括了幅员辽阔的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然萨义德的东方!虽然在广义上包括了欧洲以外的非基督教地区,可实际上只说到中东和近东的阿拉伯地区,而对广大的东南亚地区和诸如中国、印度和日本这样一些重要的东方国家却很少或根本没有涉及。

其次也是比较重要的是#东方学?在文化意义和意识形态上的局限。我们知道,东西方长久以来的对峙状态与双方的文化差异不无关系,这正如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所描述的: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发冲突的主要根源??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6](P22),在所有文化之中,对西方世界而言最危险的莫过于以阿拉伯世界为中心的穆斯林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教文化,可是在萨义德#东方学?的论述中,我们却几乎没有见到这两大作为东方文化发祥地文化的只言片语。

而且,在历史进入20世纪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以西方文化为标准和主流的统一世界史的背景之下,基本上是将一套话语同时运用于国门内外,将其自身的历史在家!里和家!外同时展开。但是,殖民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需要在同时应付自己人!和非自己人!(即书中的他者!)时构筑起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欧洲资本主义内部,使用的是一种普遍的、人人享有!权利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话语;在欧洲以外的世界,使用的却是一种强权甚至霸权。实际上,西方在一套共同的话语中,选择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运作方式。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虽然已经抓住了这一点,但是,这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他的理论建构中却并不是特别清晰。对比性的薄弱使其对资本主义文化内在矛盾的揭示缺乏更为震撼人心的深刻和力量。

另外,萨义德在他的书中讨论和引证的文本几乎都是用英语写成的文学文本,而极少数才涉及非英语的第三世界东方国家的文学作品,这无疑使他的著作留下了一个不完美的缺憾和供人指责的缝隙。然而这也不意味着抹煞萨义德在争取民族解放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第三世界的政治和文化自立依赖于所有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萨义德只不过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东方和西方建立起一种对话、互渗、共生的新型关系[7](P487)。

对中国知识界而言,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知识分子该如何面对一个真实的中国?

萨义德在#东方学?中并没有对中国进行描述和评论,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同样可以被纳入到东方主义!范式所适用的研究领域中去,因为中国在与欧美列强的历史交往中同样被东方化!了。在东方主义!盛行的今天,作为中国人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正视自身,从中国的特殊性来分析中国形象的内涵,不要自我东方化!。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也是不同的。在中西文化接触的早期,直至18世纪,欧美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在多数情况下是正面的甚至被过分理想化了。#马可%波罗游记?里就有许多对中国物质文明夸张的渲染,早期的耶稣会传教士到中国后写回去的报告,也是正面的描述居多。那时,中国文化在西方人心目中被定义到一个极高的高度,它对西方世界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力,超过了欧洲人在与其他文明打交道时所得到的。

但是,伴随着晚清国势积弱,随着中国逐步沦

?

32?

落为西方列强掠夺的对象,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就朝着负面变化。到了19世纪的中晚期,西方原来对中国的好感完全被一种反感所取代。中国被描绘成一个沉睡的怪物:中国文化是封闭型的文化,无自我革新能力;中国人全是一个面孔,毫无个性可言;中国人唯利是图,不诚实,而且诡计多端??于是,昔日文明辉煌的中国渐渐退出了世界历史的框架,就像黑格尔所宣称的那样,中国只是在讨论世界历史的开端时方才显露出她的意义。

其次,要对自我东方化!问题加以关注。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西方近代以来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中充斥着殖民话语,而且这种殖民话语对近代以来中国本土的学术有着深刻的影响。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许多举动和措施都是对西方的一种回应,我们常常以西方的是非为是非;我们按照西方人的要求和暗示去从事种种有关中国具体问题的论证。在急于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中国无可避免地被笼罩在了后殖民主义世界的大气候之下。就像周蕾(Rey Chow)教授所说的:现代中国人不知道自己不能墨守一个静止不动的传统而生存下去,他们过的是不纯洁的、&西方化?了的中国人的生活,他们&看?中国的方式也打上了那种生活的烙印。![8](P9)

的确,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诸如走向世界!这样颇有吸引力的口号下,将西方当做正面的东西来看待,认为西方的模式和经验就是好的,从而丧失了从根本上去挑战和拒绝西方权势话语、殖民话语的勇气。原因之一是我们还拿不出一套完全摆脱西方权势话语的论述方式。可以说,在今天,是中国人和欧洲人(还有美国人)一起共同营造着东方主义!的新神话。

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大生产的今天,在中国加入W TO后的新世纪,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时期,如何保证和坚持自己文化上的主体性,如何加强中国人自身的文化认同,如何清醒地正视一个朴素而真实的中国,是每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未来的国际冲突中获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2] 盛宁.后殖民!文化批评与第三世界的声音[J].美国研究,1998,(3).

[3] 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外交(Foreign Affairs),1993年夏季号.

[7] 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 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李小娟] Orientalism and Western Rhetorical Power

???reflecting upon E.W.Said?s Orientalism

CHEN Ying

(Chinese Department,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Abstract:Said?s Orientalism is regarded as a foundation work of post-colonialism theory.Attempting to offer an analysis on Orientalism as its starting point,this essay analyzes the authenticities of the East and eastern culture by a connective and progressive way,queries the purity and independence of western culture,expounds on the power essence of orientalism rhetoric and Said?s dual identifications and positions,and finally ends the writing by propos ing a question and requirement of how China should define its o wn culture to the intellectuals of the ne w century. Key Words:E.W.Said;orientalism;post-colonialism;rhetorical;power

?

33

?

文本的回溯_论_诺桑觉寺_中戏仿的反思性_郑佰青

收稿日期:2007-07-22 作者简介:郑佰青(1980-),女,浙江宁波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小说及西方 文艺理论。 文本的回溯 论 诺桑觉寺 中戏仿的反思性 郑佰青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简 奥斯汀的小说 诺桑觉寺 中戏仿反思性策略具有双重特征:一是通过戏仿,对哥特小说进行了一定的改写并以滑稽模仿的形式运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其目的在于对哥特小说进行商榷的同时给予传承和维护;二是小说在接近尾声时插入埃莉诺丈夫的叙事回溯到前文本,使 诺桑觉寺 自身成为潜在的被戏仿对象,这构成小说的自我戏仿。 关键词:诺桑觉寺;哥特小说;戏仿;反思性中图分类号: I561 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22X (2008)06-0089-05 T extua l Retrospection :R eflexi vity of Parody i n N ort hanger A bbey ZHENG Ba -i qi ng (School o f Eng li sh and Internati ona l Stud i es ,Beiji ng F ore i gn Studies U nivers it y ,B eiji ng ,100089,Ch i na) Abstrac t :The reflex iv it y of parody i n Jane A usten s novel N or t hanger A bbey has dua l features .F irstl y , t hrough parody ,A usten rev ises G o t h ic nove ls i n a co m ic w ay for the purpose of negoti a ti on w ith G othic nove ls ,as w e ll as i nhe ritance and preservation .Secondly ,t he na rrative of E leanor s husband w hich is i nserted at the end o f the nove l retrospects to the prev i ous text of the nove.l It m akes N orthanger A bbe y i tse lf a po tential object o f parody ,w hich constitutes t he nove l s sel-f parody . K ey word s :N or t hanger A bbey ;G othic nove;l pa rody ;reflex iv it y 英国小说家简 奥斯汀(1775 1817)的 诺桑觉寺 最初写于1798年,后几经修改在1818年 她死后才与 劝导 一起出版,被认为是她完成最早的一部小说。奥斯汀创作 诺桑觉寺 的18世纪90年代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哥特小说时代,当时统治文坛的是三部流行的哥特小说,分别是安 拉德克利夫(1764 1823)的 奥多芙的神秘 (1794)、 意大利人 (1797)和马修 刘易斯(1775 1818)的 僧人 (1769)。随着哥特小说的风靡应运而生的是哥特戏仿,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意识地模仿哥特叙事策略的讽刺批评或幽默嘲讽。它常通过荒谬模仿和滑稽讽刺,把传统哥特小说里的主要元素如古堡、修道院、废墟、荒野、暴力、邪恶、凶杀等嫁接到当代英国社会场景以营造一种神秘、恐怖、怪诞的气氛,使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时空错位感。长久以来,学界普遍认为 诺桑觉寺 是对哥特小说的戏仿。奥斯汀的传记作家约 翰 哈尔派林描述她在18世纪90年代 主要是作 为一位戏仿作家 走红文坛。(H a l perin ,1986:66)权威的 牛津英国文学词典 认为: 这本小说的 目的是嘲弄流行的浪漫和恐怖故事,比如安 拉德克利夫的 奥多芙的神秘 。(D rabb l e ,1985:703)道格拉斯 布什指出: 诺桑觉寺 具有戏仿和现实主义的双重目的 ,并认为 小说一开篇就开展了对哥特和感伤罗曼司的讽刺性模仿,后来在寺里的哥特事件是该小说的唯一弱点 。(Bush ,1975:57) 而R.布伦雷 约翰逊则认为,奥斯汀像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一样热衷于拉德克利夫,她一 头扎入这个令人愉悦的戏仿的创作目的只是为了回味刺激和延续荒诞。(Johnson ,1918:91) 上述观点长久以来在奥斯汀评论中占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 诺桑觉寺 的创作基调,但同时又过于简单和片面化,没有考虑到戏仿自身内含的反思性和自我指涉性。在小说 诺桑觉 第31卷 第6期2008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 PLA U n i ve rsity o f F oreign L anguages V o.l 31 N o .6N ov .2008

心得体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考(最新)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影响着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定性,一旦在意识形态工作上出现滑坡,从思想上开始出现裂缝,国家政权将面临重大威胁,这是历史无数次验证的真理。网络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传统意识形态工作受到了不小冲击,在反权威、反传统的浪潮中,传统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逐渐被边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迎合时代发展特点,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解读,更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是有效遏制社会不良风气、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不少挑战 反权威化加剧,去中心化突出。网络信息化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政府机关和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不断发展完善,自媒体数量持续增长,让新闻传播

逐渐趋于多元化。大众不再是被动接受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人人在新闻传播中都具备一定的主动性,通过网络平台,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大众反权威性日益加剧,人们不再盲目相信权威,而是开始独立思考,甚至对权威产生质疑。作为马克思主义主要传播渠道的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不断降低,与此同时,被大众所热衷、青睐的新媒体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上却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当前,部分新媒体平台不仅未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阵地,反而为了博取大众关注,满足个人私利,蓄意传播虚假信息、负面信息,造成社会恐慌,影响安定团结。自媒体一旦缺乏限制任其发展,主流媒体影响力被削弱,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就会趁机兴风作浪。 碎片化思想表达,削弱传播内涵。网络信息时代,话语权回归社会大众,单纯依靠原有的发声渠道很难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为社会大众带来了更多新闻资讯,与不断增长的信息量相比,社会大众消耗在信息阅读上的时间却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成为现代媒体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而从大众角度进行分析,趣味性、猎奇性、时效性往往是影响社会大众关注新闻信息的主要因素。当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模式与社会大众乐于关注的传播形式还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自媒体平台更倾向于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这种表达

中国缺乏国际话语权需增强软实力(精)

中国缺乏国际话语权需增强软实力当代,在解决国际争端、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中,仅仅依靠军事和经 济等硬实力,不仅要付出巨大的资源代价,还容易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相比 之下,国家形象、发展模式、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等以感召为主的软实力,却 在展现国家魅力、提高国际地位、化解争端等方面,有着硬实力无可比拟的优势。软实力处在各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注重提高软实力成为大势所趋。 增强对国际社会的感召力 提升“软实力”,就是要向世界展现蓬勃发展的经济形象、透明公正的政 治形象、和谐融合的文化形象、温和诚信的民族形象等,充分发挥国际影响 力,以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高度负责赢得各国的尊崇。 我国正在将和平发展的承诺付诸实际行动,以开明开放的心态,展现我国 亲和友善、富于合作的战略气度。同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深邃内涵和现实 价值,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吸引力,搭建起世界文明交流的桥梁,推动国 际文化互动交流,向世界展现我国独特的人文魅力,使国际社会从全新的视角 了解中国,消释对我国实力增长的恐慌和担忧,为我国和平发展注入“润滑剂”。为此,我们应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重大国际和地 区问题上主持正义,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国际友好 关系;自觉适应全球化时代变革的需要,开创国际关系新理念,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民族文化理念;积极关心全人类的福祉,在国际社会遭受洪灾、海啸、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时,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及时提供 救援,并加强与国际社会在维和、反恐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展示我国的政治道 德操守。 在重构国际秩序中发挥作用 国家崛起的标志之一是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当前,由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 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影响力与大国身份不完全匹配,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主张 的诉求还处在别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之中。 我国发展“软实力”,要着眼于本国战略利益,不断提高国际事务的参与 能力,扩大国家利益在全球利益框架内的权重,以大国的责任和义务参与国际 规则的调整设置。此外,应加深对区域性国际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以前瞻的眼 光推进制度化合作,将战略目标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繁荣有机融合起来, 构筑起和平发展的战略依托。 探索完善“中国模式”

东方主义与东方学

[编者按]本文讨论了萨义德Orientalism一书的汉译名(《东方主义》/《东方学》?)问题,所反映出的史学视野与开放性的研究思路,无疑值得研究现当代东方文学者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萨义德之书以及罗氏本文值得推荐! “东方主义”与“东方学” 罗厚立 民国初年曾访华并引起轰动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当时说,他眼望旗帜上飘动之流苏,便悬想到中国人的浪漫特性,进而企慕中国人的浪漫生活。但曾经编辑《国故学讨论集》的中国人许啸天却以为,浪漫性其实“并不是什么好名词”,反是“可以叫人嘲骂、叫人鄙弃的劣等人种的贱性!”因为,“生在如今科学精神极发达的时候,一天不发明,便一天得不到进步;你若不进步,便只好坐待着别人拿物质的实力来亡你的国、灭你的种。到那时候,且问你浪漫不浪漫?”许氏此语恐怕代表了民初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甚至包括康有为)的观念:“浪漫”与“科学精神”固然有些对立的意谓,更重要的是,没有“物质的实力”,浪漫即由奢侈变为低劣的代称,带有挖苦的意思了。 不管泰戈尔悬想的中国人的特性和生活是否符合实际,他的原意当然是说好话;又不论他是真有此想,还是特意找出点什么来礼节性地奉承,其出于善意应无疑问。然而许啸天却读出了嘲骂和鄙弃的言外之意。这真有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味。“反求诸己”固然是清季以还许多中国士人的共相,许氏的联想仍不免体现出一种自我“东方主义”的倾向,因而也提供了探讨“东方主义”之微妙复杂的例证。萨义德《东方主义》一书最重要的核心观念即剖析建立在东西二元对立基础上的人我之别(Other &/vs Self),但“东方”’和“西方”对不同的具体对象其实可以有许多层次的含义,这是萨义德所不曾讨论的中国情形给我们的启发。 对民初的多数中国读书人来说,他其实是作为“西方象征”或“西方代表”而来到中国的(若是亡国代表断无“资格”挖苦中国人);这很有点类似哥伦比亚大学的巴勒斯坦裔教授萨义德,他自己觉得在美国社会中仍是个“他人’(the other),如今却以西学正宗的“东方主义”观念风靡了中国士林(若从一般市井之见看,能做常春藤大学的讲座教授,绝对已融入美国社会主流,但萨义德所重却不止此,这是许多称引他的言论者所可注意的)。 本来“东方主义”是揭露和批判西方帝国主义者用他们的眼光加诸被侵略和被殖民地区之人民,但近代中国从梁启超起的许多趋新学者却正好相反,他们并不认为用西方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历史文化是错的,反而认为用西方眼光或学习西人的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中国历史、甚或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中国问题都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他们自觉并反复强调其胜过昔人之处。近代中国当然也有将西方“他人化”的西方主义倾向存在(我们本有夷夏之辨这一本土思想武器),但中国士人主动投入西方“文化霸权’之下的自我“东方主义”倾向仍极为明显,且更居主流、持续得更长久。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之后,许多学者都毫不犹豫地标举自己研究问题的“新眼光”,虽名之以带普世性的“科学”却并不讳言是西来的。这个问题拟另文专论,下面仅稍作简述。 前些年许多号称继承“五四”精神的学人说要将传统“创造转化”,不知“五四”人正要将传统送进博物院,不许其在新时代里延续。顾颉刚晚年论其古史研究的意义说:“我们现在的革命工作,对外要打倒帝国主义,对内要打倒封建主义,而我的《古史辨》工作则是对于封建主义的彻底破坏。我要使古书仅为古书而不为现代的知识,要使古史仅为古史而不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2019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建构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各级党委要牢牢把握时代主旋律,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作用。借鉴马克思的观点,我们应充分利用好理论武器,运用理论说服人民大众,将理论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力量。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总体目标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社会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特征显著,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就越要把握好时代诉求,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为此,我们要明确话语权建设的总体目标,一是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二是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三是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理念,消除种种偏见和误解,为我国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和谐社会、“中国梦”等理念在国际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崭新的中国面貌,阐释了“中国将向何处去”的基本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网络已经将全球融为一体,为多元化文化传播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我国应该立足当今国际发展形势,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通过密切联系群众,把握时代发展机遇,不断丰富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不仅包含话语体系 的完善,还需要在话语内容架构和宣传方式上进行创新首先,增强话语内容的认同感。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观,其思想内容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还是世界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是建立在理论的科学性基础之上的。此外,增强话语内容的认同感还是多元文化思想传播和全球化社会现实的需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思想观念也更为复杂化。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严重扰乱了人们的内心,对大众的意识抉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应该对多元思想进行去伪存真式的筛查,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的主导地位。 其次,促进话语表述的多元化。由于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大众的话语表述趋向多元化。通过网络,人们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西方话语表述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明显变

反思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反思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概念、两者在发展中的关系、两者各自的局限性、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以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关键词:科学主义人文主义斗争融合 一、科学主义 在哲学上,科学主义是指由于科学的过分膨胀而导致的对科学的工具价值和科学原则的无限扩张,以至视科学为万能。科学主义,是一种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盛行于现代西方,它把自然科学奉为哲学的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简单地推论到社会生活中来,是在当今世界有决定性的思考方式。 科学主义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强调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用它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世界的一切,包括生命、情感、思想、精神等,迟早都可以化约为科学认识的范围与对象;第二,科学的方法万能,应该用于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所有知识领域,强调只有科学方法才是认识世界(包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唯一正确和有效的方法。科学主义“是那种把所有的实在都置于自然秩序之内,并相信仅有科学方法才能认识这种秩序的所有方面(即生物的、社会的、物理的或心理的方面)的观点”。 二、人文主义 “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源自拉丁文的Humanitas,最早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现在的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人文主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箴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作为对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它在文艺复兴时期扬弃了狭隘的哲学体系、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把价值由以神为本转变成以人为本,鼓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以致成为一种普世文化; 到了19世纪,西方学者开始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整个思潮。其基本内容为:(1)肯定人的价值,称颂人的特性和理想,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2)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注重人的现世生活的意义,强调按照人的自然本性生活,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针;(3)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品德、努力和才能,反对中世纪的宗教栓桔和封建等级观念;(4)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跨文化研究应该既要注意它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更多的要注意差异下面之间能够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一些________的方面。 A. 政治性 B. 社会性 C. 共同性 D. 本土性 2 【单选题】(10分) 要使一个文学经典成为世界上流通的文学经典,要采用________的语言。 A. 书写最为简便的 B. 使用人数最多的 C. 世界范围内流通的 D. 历史最为悠久的

3 【单选题】(10分) 比较文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都还是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一个学科,而________是当代的学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 A. 超越东方中心主义 B. 继续西方中心主义 C. 形成东方中心主义 D. 超越西方中心主义 4 【判断题】(10分) 17、18世纪以及近代所有西方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非常发达,他们是文明的代表,非西方则是落后的。 A. 错 B. 对 5

【判断题】(10分) 世界文学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A. 错 B. 对 6 【判断题】(10分) 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他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认为,超出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世界上更广泛的范围内流通的作品,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 A. 对 B. 错 7 【判断题】(10分) 做一个好的比较文学学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A. 对 B. 错

8 【判断题】(10分) 差异是使一个文化具备其独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独特的文化。 A. 错 B. 对 9 【单选题】(10分) 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认为世界文学是________。 A. 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 B. 世界各国文学的总和 C. 非西方经典文学 D. 西方经典文学 10 【单选题】(10分)

关于话语权的思考

关于话语权的思考 白居易的《天可度》中写到: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大概意思是:人虽然近在咫尺,但他在想什么,谁也难以猜料。人心是世界上最难以把握的,但也是最值得争取的柔软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争取话语权,就是赢得人心的过程,而这对于美国选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大选是间接选举,由选民先产生选举人团,选举人团再选出总统及副总统。另一方面候选人需要得到大多数选举人票才可当选为总统或副总统,赢得人心就赢得选票,这直接决定了你能否当选。 读了《话语权》一书,我们不难了解到一个成功的美国总统都有的特点,那就是擅长并且乐于与媒体打交道,在他们看来,媒体不是负担和敌人,相反的,他们认为媒体是你的翅膀和助手,当然,前提是你能够把握住媒体的方向,否则媒体将成为一把利剑,深深的在你的身上划出深深的伤口,而这伤口有时是很致命的,也许你将就此跌入深谷,陷入万劫不复的深谷。 “话语权”简言之,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在当代社会思潮中,话语权指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我们从美国的发展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快速发展与话语权的掌握有很大的关系,正如《话语权.》一书中写道:“美国,以总统为代表的政府,与媒体之间一直存在着爱恨交加的关系。从华盛顿、杰斐逊时期总统忍受着媒体的误解乃至造谣中伤,到杰克逊尤其是西奥多·罗斯福对媒体的善加利用,美国政府走过了一

条漫长的路,而这段路程,也正是美国走向强大的过程。”获得人民的支持让美国总统得以在政策的实施上得以顺利进行,让他们能够在一些事情上保持一致的意见,正所谓团结的力量大,一个国家人民共同致力于国家的发展,他们的发展又怎么会慢呢? 从美国的经历中,我们国家能够得到什么呢?美国在当今国际可以长期的保持强势地位,不仅仅在于美国有着超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更多的还是依靠其话语权甚至可以说是话语霸权,因此,这使得对美国话语权的赢取具有重要研究的意义。实力使美国拥有了话语权,引导舆论,使之导向有利于已的方向,而美国对话语权的深刻认识以及灵活掌握则扩大了话语权的优势,这一点在美国的内政外交史上都有丰富的体现。通过美国对话语权控制的一些成功案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去理解话语权的重要性及其本质,引发对中国话语权的相关思考,进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话语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加之,在西方主导话语权的大背景下,中国时常被错误定位(中国威胁论),甚至被误解,这都反映出中国话语权存在着挑战。同时,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凸显出来,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为之努力,可以说当前国际事务正面临着一场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因而,深入研究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会增强中国走向世界的支撑力,为中国扭转国际话语权被动地位提供可能性,同时有助于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塑造、国

《谈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现状及看法》

2016-2017-2《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贝尔英才学院 专业:理工科强化 姓名:李堃羽 课程号:B0900181C 学号:Q16010313 任课老师:王从烈 2017年6月10日

谈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现状及看法 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格局多变,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时期。而要抓住并利用好这个重大机遇期,增大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环境的建设力度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使中国声音“走出去”,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的根本目的,是要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的真实声音。这样才能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所谓‘话语权’,顾名思义,就是说话的权利。中国国际话语权,通俗地讲,就是中国在国际上说话的权利。这里所说的说话权利,并非讲讲话、发发言那么简单,而是我们说话的被重视程度,有多少人真正地听我们说话,尊重我们的说话,重视我们的说话,公众合理地把我们的说话进行传播发散。而我们自己说话的覆盖面、受众群体的多寡、受众者是否接受我们的说话、尊重我们的说话、客观公正地对待我们的说话,都是我们研究与提高我们的话语权的重要内涵。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硬实力得到了空前提升,从而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总体上也得到了空前提升。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声音已成为世界上谁也不能忽视的大国之音。但同时,我们必须客观冷静地分析认识当今中国在国际上所拥有的话语权的实际情况,这是有针对性地加强话语权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前提。 在当前的国际外交领域与国际事务中,中国的国际地位虽然在不断地得以提高,话语权也在不断的增大,但实际国际地位依然还未与中国的大国的身份相符合。我们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在当今国际话语权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话语权的根基依然坚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分量依然有限,中国在国际主流舆论中的形象依然负面。比如说,中国GDP第二的身份,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就是第二,中国的经济话语权有限。世界上主要的经济规则话语权、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知识产权话语权、证券市场话语权、期货市场话语权、金融机构话语权、货币话语权、信誉评级机构话语权,等等,基本都是西方国家在主导。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普遍采以敌视的态度,甚至不惜诬蔑与栽赃。西方国家凭借其话语体系优势,对中国进行抨击:抛出“普世价值”,说中国反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把中国妖魔化为

东方主义

中文系甲班陈淳09309086 从《末代皇帝》等电影看西方人的东方主义视角 摘要:8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尤其是好莱坞开始热衷于探索东方,用他们的理解来创作出他们自以为准确的东方影像,而东方导演又极少能拍出真正代表东方世界的电影,所以东方特别是中国一直摆脱不了这种靠别人的描述展示自己的尴尬处境。本文以几部经典的西方人创作的关于东方的电影为例,试分析西方电影的东方主义视角 关键词:西方电影;东方主义;奇观化;定型化 世界不仅由于经济的差异被分为了发达的西方与贫穷的东方,西方社会所持的文化上的优越感更是将世界分为文明的东方和愚昧的东方。自视甚高的西方人用一种源于种族优劣论的二分发把这个世界简单化了,这就是贯穿好莱坞电影中的东方主义产生的根源。 《末代皇帝》获得1988 年第60届美国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九项大奖,国人大多认为这是中国故事或者中国文化的一次成功的对外传播,而我在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怀抱着一种自豪、喜悦的心情。殊不知,它,只是西方人在文化分析话语权上的又一次胜利。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展示的只是“他者”眼中的溥仪,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时隔20年,同样的事情、几乎翻版的一个过程发生在同样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印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而这20年间西方对东方特别是中国的自我解释的电影从没停止过,《拉贝日记》、《黄石的孩子》都是这样比比皆是的例子。也是因为西方的东方主义视角,这些电影才得到主流意识的正面评论,成为奥斯卡、金球等西方电影盛会的大赢家。 一、“他者”眼中的东方——奇观化 西方人了解东方吗?贝托鲁奇了解中国吗?丹尼·博伊尔了解印度吗?不!《末代皇帝》只是老贝的中国印象的拼凑,《贫民富翁》只是博伊尔对印度的想象和成就自我的美国梦的嫁接,他们展示的是一种奇观化的社会,满足了西方观众对东方的窥视和猎奇心理,而不是想要解释或者解决什么实质问题。 在东方主义的视角下,东方是“华丽的、专制、残酷、奥秘的、异国情调的、神秘的、虚弱的、黑暗的”①,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中才会有许多让中国人感觉不和谐的表达:最明显的莫过于整部影片极力强调的中国的佛教特性,北京的街头人群中随处可见红衣喇嘛的身影;溥仪新婚时东面墙上尽是佛像;溥仪登基时也是红衣喇嘛立在四周,但在自古重儒的中国,特别是在满人统治的晚清,佛教所能占的比例,其实是很有限的。其次,整部影片尽显神秘的气氛,猩红的色调、阴暗的大殿,大殿的两侧立着神态各异的罗汉,慈禧边上是身着各个朝代服装的侍从。通过这些描述,导演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华丽而神秘,充满着与“我们”知道的所不同的“他们”的世界”②,所以,已是少年的溥仪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解开阿嬷的衣服吃奶;年老的太监会以喝下墨汁的方式来证明皇权的力量依然存在;民国的总统坐在汽车中,身旁却是不伦不类的华盖;新婚之夜,奴仆主动往前为正在缠绵的溥仪和婉容宽衣······最夸张的是,在描写文化大革命不到三分钟的片段里,杂糅了所有文革的元素,满眼的红旗、毛主席像、红宝书、走资派、纸帽子、宣传画、阴阳头、忠字舞以及震天的音乐和激扬的口号,压缩在贝托鲁奇对东方的想象、对西方的迎合的镜头里。

人文主义、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humanism) 20世纪,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化和演变,人们对此开始有所反思,虽然不能说在整体的范围内已经有效地完成了从科学主义向人文主义的复归,但作为对于科学主义的一种抗衡力量,或者说作为可以与科学主义并存的文化,人文主义重新开始在科学主义的强势背景下得到重视。 “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源自拉丁文的Humanitas,最早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制度。在古代世界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没有出现这个概念,直到19世纪才在西方出现。 “Humanism”是德国教育家、黑格尔的朋友尼特哈默(F.J.Niethemmer)于1808年在一次关于希腊罗马著作与中等教育的地位的辩论中首创的。尼特哈默根据拉丁文词根Humanitas杜撰了德语单词humanismus。后来德国史学家乔治·伏依格特(George V oigt)在1859年出版的一部著作《古代文化的复兴》(又名《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中首先将德文新创的“人文主义”(humanismus)一词用于文艺复兴的研究,其中描述“发生于15至16世纪的佛罗伦萨后扩展到整个欧洲的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运动”,首次把“人文主义”与一个历史时段联系起来,并认为它是“与古典学问的复活有关的新态度和新信念”。11860年,瑞士学者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在文化史巨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提出了两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关键性概念——“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他认为人文主义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和“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世界观,个人主义是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人文主义世界观是沟通古今的桥梁。布克哈特的观点一直到20世纪上半期一直在西方学术界占据统治地位。英国史学家西蒙兹是继布克哈特之后一个不可忽视的学者,他把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分为两个阶段,即“早期人文主义”和“盛期人文主义”。早期人文主义是“开始于彼特拉克并包括亲受其影响的人的生活和劳动”。进入20世纪,随着对中世纪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布克哈特构建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严峻考验。布氏的“黑暗的、野蛮的、迷信的中世纪”的观点遭到学者的否定。学者们认为文艺复兴和中世纪不是断裂的,而是一种继承关系。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在中世纪寻找人文主义的渊头。如美国著名的中世纪史学家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在《十二世纪的文艺复兴》中以不可争辩的事实认为许多主要的古代罗马作家及作品不仅仅在中世纪的学校中被讲授而且是被学生很好的掌握。韦斯(Robert Weiss)在《意大利人文主义的黎明》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是从中世纪发展过来的,“早期的人文主义并非是对哲学深思形式的反抗,也不是来 1free online encyclopedia article for George V oigt,powered by Wikipedia,available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d5194090.html,/browse/wiki,(March 4,2006).

老子的“道”与爱默生的“超灵”之比较

老子的“道”与爱默生的“超灵”的比较 老子,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东方古典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道德经》中,老子主要阐释了“道”的哲学思想与世界本原的命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42章》)指出“道”是一切事物的源泉,也是自然界最原始的动力与创造力。老子的“道”,并非有一只和人格的神或者上帝,他强调“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的自然观是建立在道德论上的,“道”决定着自然的演化,“道”的性质决定了自然的性质。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他受到了浪漫主义与康德先验主义的启发,开始了超验主义的著述与传播。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自然》,则被认为是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爱默生在书中,主要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自然为人类服务的种种途径,而“灵魂的重要性”则贯穿了《自然》的始终。“上帝的直接性”对人来说,上帝比呼吸还近,“自然的神力”,意在告诉人们“人在自然中就能直接找到上帝。爱默生将之称为“超灵”,即绝对的精神、上帝。 虽然老子和爱默生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他们在自然观有着许多的相似点与异同点。他们都相信自然是万物的源泉与归宿。 一.相似的自然观 老子主要思想“道”,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老子在《道德经》

这样说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难以言说的,而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了。但老子则认为“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生万物,是一切事物的源泉。而天的处事方法则是天道,所以人们应该顺应天道。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这样写道“梁山好汉举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反应出老子的思想在人们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次“道”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所以老子提出,世界的形成是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老子的“道”是抽象的绝对,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动力与创造力。 爱默生在《论自然》里曾提出超灵与精神是同义语。超灵充斥于宇宙之间、天地之内。爱默生称其为“你永远不能知悉的最高未知”可见其神秘至极。在《论超灵》中爱默生这样写道“在灵魂的内一个行为中,都有人与上帝的统一,这是不可言喻的。最单纯的人在真心诚意崇拜上帝之时就变成了上帝”。上帝是与人类共存的,只要人们虔诚的信仰上帝,自然而然上帝就可以与你达到灵魂的交流.爱默生还认为,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存在,也就是说,大自然是超验的上帝的化身,上帝普遍存在人的心中,那么人能够感知与体验上帝的存在与达到与上帝的交融的完美境界,即“人神合一”的境界:“人可以认识真理,通过自身的努力”。因而人成为爱默生思想的中心。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爱默生的自然观与中国的“天人合一”都是自

_中国怎样赢得国际话语权

中国怎样赢得国际话语权 —读《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话语权,乃是一国发出声音对世界的影响能力,无疑,在当今的世界中,美国是话语权的最大拥有者,甚而可以说是话语霸权。它所发出的每一个声音,世界上都有许多双耳朵在认真倾听着,揣摩着。这种倾听的力量,在和平的年代,在日常的事务中,已经超越了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的相对间接影响,而形成日常影响力的最大构成者。当然,这种软性的影响力之源还是得基于军事.政治.经济.历史等综合国力因素。而就话语权本身,最大.最直接的促成者则是媒体。 话语权之兴起,兴盛缘至美国,那么我们就以美国为例来察看它的兴盛史,获知中国赢得话语权的灵感。 话语权,追究乃是政治的发言力,执行力。这种发言力的表达则是通过媒体。由最早的报刊,书刊到现在的电视,网络,它通过媒体的传播达到扩展范围,扩大受众。而传播知识构成影响能力的一层因素,更深层次的力量因素则有二:媒体的公信力和政治的权威性。这三者共同构成了话语权的力量之因。 而美国如今话语霸权的形成,则是三者逐步扩大,形成的共同影响力。而这也并不是说这三者是独立完成其发展的,恰恰相反,它们——媒体和政治正如一对亲兄弟,是有打有闹,有分有合的一路走来的。没有它们的打闹,完不成其各自的壮大.成长;没有它们的和解,更形不成话语权这个可怕的利器。 从美国的建国之初起,民主.自由观念便被高高树立,言论自由则被

认为在履行民主职能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美国奠基之人的华盛顿.杰斐逊,在位总统时遭受媒体的恶意诽谤,被迫接受不同程度的攻讦和谩骂,却从未利用其信誉和地位对报刊进行打压。虽然说政治此时并未从媒体获得正面的话语力量,单媒体却从兴起之时便生起敢于与政治叫板的力量,获得独立,批判的能力。这一阶段,媒体为其媒体,政治为其政治。 而自罗斯福总统开先,媒体与政治开始打起交道。总统借媒体打造形象,宣传政策,他的“炉边谈话”.“白宫咖啡”,在特殊的时刻以民众信心,又极好的宣传了施政政策。而媒体,,也借此与白宫的默契,逐步赢得公众的信任。再观我们所熟悉的事件,伊拉克战争中美媒的借势渲染,奥巴马选举的大力造势,中美汇率之争的焦点制造,白宫与美媒的并肩而立,获得了多大的眼球效应,话题论点。白宫抛出的话题,媒体借势发挥,各抒己见,各取所需,各赢所利。白宫掌握着“信息源”这个巨大的经济源头,由此控点,时而给媒体分几个胡萝卜,时而又挥舞一下这根关乎媒体利益的大棒,让媒体在报道时不得不考量利益。这并不意味着媒体丧失了独立地位,看看《纽约时报》的《五角大楼文件案》看看《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弄得尼克松黯然退场,就可知媒体并不是那么安分,它们绝不可能丧失它们赖以稳固的公信力的基础,如若它们连批判力都丧失,它们还何以谈自由和独立。 反对与合作,最终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媒体既不可能因为受白宫去信息源的约束而与白宫步调一致丧失其独立地位,白宫也不可能因自由的原则而任媒体无肆的揭露与批判。它们双方在斗争,为赢得更大的

东方主义介绍2010.4.1

东方主义是西方对近、中及远东社会文化、语言及人文的研究。它亦可意为西方作家、设计师及艺术家对东方的模仿及描以东方主义形容西方对东方的研究是有负面意思的,在“西方”的知识、制度和政治/经济政策中,长期积累的那种将“东方”假构为异质的、分裂的和“他者化”的思维。在一些激进作品中,东方甚至被认为是西方的对立面;即将所谓的“他们”(They)表现们”(Us)的反面。对东方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批评莫过于爱德华·萨义德[1],他用福柯的话语概念考察了东方主义,并试图阐明权通过话语起作用、权利如何产生认识,以及关于“东方”的认识本身如何表现了社会权利关系。 近古以前欧洲人所说的东方主义中的东方,指亚洲等地,包括欧洲人所指的近东、中东、远东地区,甚至包括俄罗斯和原来的东罗马中国称东方文化圈则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而在当代英语中,东方(Oriental)一词狭义上也主要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区,不包括印度、西亚等地区,比以前所指的范围小。 持偏见态度的人被认为是时常有意无意地抱着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态度来理解东方世界,又或对东方文化及人文的旧式及带有偏见的理解。东方主义的描述性表达无一例外地将地中海以东各国家社会的多种生活进行了对象化、本质化和刻板印象的方式处理。对立化的表现有: 1.敌视(the xenophobic):专注于他者的威胁性和可憎性(如暴君、原教旨主义、恐怖主义等,东方男 性成为堕落无耻且被妖魔化的对象)。 2.异域(the xenophilic):关注他者具有吸引力的一面(如闺房、面纱、艺妓等,东方女性被描绘成为 放荡、被动且颇具异域风情)。 萨义德与东方主义 萨义德于1978年在他富争议的名著《东方主义》里清晰表达并宣扬了这个观点,批评这种学术传统以及一些现代学者,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Bernard Lewis教授,和文明冲突论学者,耶鲁大学教授塞缪尔·P·亨廷顿博士。萨义德认为,东方主义属于西方建构产物,旨在为东西建立一个明显的分野,从而突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而在法国和英国要让东方国家如阿尔及利亚、埃及、印度成为殖民地的时候,这种思想形态便在政治上有利用价值。 萨义德认为,这种建构及论述,与那些国家的真实面貌几乎毫无关系。即使西方人要重新认识东方,他们大都跳不出这种论述的框框。 有学者总结萨义德的观点如下:“萨义德曾以伊斯兰研究为中心分析过欧洲的东方学,他把这种学问视为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东方成为了欧洲物质文明和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是欧洲自我得以建立的它者。对于欧洲而言,东方既不是欧洲的纯粹虚构或奇想,也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蕴含着漫长历史积累下来的物质层面的内容。”[2] Orientalism Orientalism is primarily a term used for the imitation or depiction of aspects of Eastern cultures in the West by writers, designers and artists. Since the 19th century, "orientalist" is the traditional term for a scholar of Oriental studies, however the use in English of "Orientalism" to describe academic "Oriental studies" is rare;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cites only one such usage, by Lord Byron in 1812. Orientalism was more widely used to refer

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教学反思

一堂互动课的教学反思 洛南县永丰中学王军强 课标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知道与了解:1、雅典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 2、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格拉的命题。 3、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及其对人性的研究。 4、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发展了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理解与运用:1、“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基本内涵:意义与局限。 2、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和异同。 3、知识对于完善一个人的美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4、苏格拉底的人格力量。 教学重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 难点:哲学观点比较抽象、难懂 学情分析:初中时期由于中考开卷考试对学生造成了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就是不记忆基础知识,所以学生基础知识缺乏。而世界古代史知识就是初中时学过。对西方人文 主义思想缺乏了解,课前预习和知识储备不足,对抽象哲学概念理解能力较差。教学方法:对策是互动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学好历史课的信心。师生、学生互动,问题教学法。老师补充历史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创设历 史情境,营造历史学习的必要氛围。 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回顾: A、教学导课:前面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思想,了解了我国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宣扬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统秩序,同时先奉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又被后世所继承。儒家思想又维护了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持续发展。但西方传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却有很大的不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去了解东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不同特点,并分析产生不同思想的历史背景。首先学习第五课。 B、新课学习:5、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流程是: (1)、预习10分钟,自主预习,包括阅读拓展资料。 (2)、全班分组讨论10分钟,并提出问题——你不懂得,本组成员认为难懂的,或者对你感触较深的问题。 (3)、每组推举1人组成学习领导小组,带领大家学习本课,以解答收集起来的问题为中心,进行互动学习。 (4)、教师归纳、总结、深化本课学习。 C、小结、布置作业、分组完成作业。 课堂实践反思: 1、本课教学为了避免陷入艰涩难懂的哲学概念解释的教学误区,我先指导学生通过解答简单问题和不小问题,先了解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分析概括其思想的特点,最后抽象出人文主义思想的含义,即先具体再抽象,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轻松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减轻学生思想上的负担和畏惧心理,促进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培养。我认为这是我本课教学设计理念的成功之处。 2、学生提出问题偏重于又大又难,比如: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古代思想有什么不同?什么是人文主义思想?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而且上讲台组织学生解答问题的学生对问题的顺序整理不合理,比如先问的大和难的问题,显然很少有学生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