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

论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

论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
论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

论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

姓名:黄亚玲

学号:111014082

班级:11级美术学国画一班

指导老师:刘翔辉

论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摘要:本文以当代画家何家英教授的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为中心,着眼于绘画的女性所具有的特点,分析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进而从绘画中女性的衣服,年龄,社会分类等角度入手,讨论分析何家英绘画的女性的特点。因当代对何家英人物画方面的研究总结比较少,大多集中于何家英先生绘画女性所表现的精神意蕴和其绘画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意义,很少有对其选择题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文从何家英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特点这一角度进行论述,以分析何家英的作品为主线,逐步深入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

第一部分从何家英的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进行简单叙述,让我们来了解何家英和何家英的绘画的特点—何家英生平及其作品;

第二部分进一步对何家英工笔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特点进项分析,分别从绘画中女性的年龄,社会层次,服饰,发型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其特点——作品分析;

第三部分总的叙述何家英工笔人物女性形象绘画中的特点及何家英的绘画的特点进行论述——何家英工笔女性人物画形象特点。

目前专门研究何家英工笔人物绘画的论文比较少,研究何家英工笔人物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年龄等方面的则更少,本文从论述何家英供工笔人物画女性服饰年龄等方面这一条主线进行深入论述,进一步认识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何家英工笔人物画女性形象

目录.............................................................................2-3 摘要.. (2)

文献综述……………………………………………………………..3-4

正文…………………………………………………………………4-10 第一部分…………………………………………………………4-5 第二部分…………………………………………………………6-9 一羞涩天真的少女…………………………………………6-7

二气质高雅的城市姑娘……………………………………7-8

三善良淳朴的农村姑娘……………………………………8-9 第三部分…………………………………………………………9-10 参考文献……………………………………………………………10-11 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何家英工笔画研究方面的论文比较少,大多描述的也是何家英教授关于工笔绘画的在技法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很少有关于何家英教授在画工笔女性人物画选材方面的论述,下面是我看过的其中一小部分对本论文有很大帮助的论文以及期刊。

施琼英的《一个纯净的女性世界》艺术生活2008.06一文将何家英绘画作品中的女性进行了分类,并细致分析了其中的一幅作品,明确点出了何家英绘画中的女性特点.但是进行具体的分析

牛慧敏的《何家英工笔人物画女性形象研究》硕士研究论文2012.05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何家英的作品忒安,明确阐述了何家英工笔绘画作品女性形象的意蕴及其工笔绘画的技法,构图和色彩,本篇论文对本论文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萨萨的《何家英.努力表现现代女性的心灵美,气质美,形象美》期刊2010.03让我了解到何家英在继承前人和在立足时代上在其作品中表现了以忧伤为核心的独特绘画特点,清晰的表达了何家英对美的

向往。但是太过于笼统,没有进行细致分析,对本篇论文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韩朝的《何家英笔下的女性人物》2012.02.15想我们传达了何家英工笔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和何家英的绘画要求,分析了其绘画的所表现的的东方女性的古典美和当代女性的文化内涵。

柏冬友的《何家英教授与女性绘画》海内海外2006.01 这篇期刊简单叙述了何家英在其绘画选择女性题材中挖掘出女性心理的内在美,点明了何家英绘画关注人性的特点。

夏硕琦的《把纯情化作一片诗境——何家英与他的工笔人物》期刊这篇期刊从多方面简述了何家英的画,阐述了何家英工笔人物画做现楼出来的精神内涵。

综上,所以说现在对何家英教授绘画的研究比较少,没有人细致分析过,现在我从何家英教授在工笔画女性的年龄等这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何家英教授女性工笔人物创作背后的女性特点。

一何家英生平及其作品

提起当代工笔人物画画家,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第一个人大部分是何家英教授。何家英,1957年生于天津,河北任丘人,是当代中国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何家英先生四次连获天津鲁迅文艺奖--优秀作品奖,也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何家英绘画技法全面,从国画的写意、工笔到西画的素描、油画、水彩、水粉,无所不通,因此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有了巨大帮助。他的作品注重对心灵的卓越表现和对人性

的深刻关注,为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作了巨大探索。何家英先生先后到日本、韩国、印度、香港等地参加画展,他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一代画家”。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何家英先生以不断创新的作品而成为时代焦点的同时,也书写了自我成长的历史。他给自己设置了“衡中西以相融”的命题,也以实验者、学者和手艺人的三重身份完成了这一命题。实验者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学者的睿智和价值判断力,手艺人日复一日的技艺劳作习惯在何家英身上不分彼此地融合为一体,构成他传奇般成功的全部秘诀。他所获的回报当然也是丰厚的,那就是,他在中国画坛上打上自己的独特印记。何家英教授在当代中国画画坛上崭露头角,他既继承中国传统工笔画绘画技术,同时又吸收西方绘画的造型方法,素描绘画特点和日本浮世绘绘画,创新绘画出一系列新颖和及其富有时代意义气息的工笔人物画作品。同样他的工笔人物女性绘画同样的别具一格,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工笔的古典女性美,还加上其独特的表现手法绘画出了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东方女性精神美和现代美。

在何家英先生的工笔人物绘画绘画中,创作题材大多主要以女性题材为主,他笔下创作的女性有一种坚韧的力量,同时又透露出一种的淡淡忧伤。何家英把自己对现代女性的那种独特理解和感受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成功的塑造出有他自己的独特绘画特点的唯美浪漫的新时代女性。何家英绘画的女性题材有很多,有表现学生味道十足的小学生,如《红苹果》《秋韵》,有表现沉思遐想的纯真少女,如《秋冥》《若云》,有表现淡儒优雅的年轻少妇,如《子君》《秋水无尘》,还有表现气质高雅,举止脱俗的知识分子,如《韩国留学生》《落英》,还有表现穿着入时,发型新潮的时尚女性,如《酸葡萄》《孤叶》等,何家英出了绘画这些美丽的少女和少妇外,他同时还画

了简朴随和的中年妇女,如《街道主任》,还有淳朴敦厚的农村姑娘,如《十九秋》《桑露》《米脂的婆姨》等。

我们在何家英先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绘画的女性都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和令人回味的忧伤意境,下面我们就从何家英的几幅工笔女性绘画作品中,看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特点。

二何家英作品分析

一羞涩天真、清纯秀美的少女——《秋冥》

这篇工笔人物画表现的是沉

思的少女,这幅作品在何家英教授

一系列少女绘画中,无论是形象、

意境都非常经典。画中少女抱膝坐

在金色的草地上,双手折叠放在支

起的膝盖上,头很优雅舒适的趴在

手背上,画中少女的头发乌黑亮泽,

同时在发际线上画家用画了几丝稚

气未脱的绒毛,画家这样的绘画表

现了少女的那一份纯真善良。画中

少女一身素白,上身穿一件宽松的毛线衣,配一件质地飘垂的白色布裙,脚上穿一双黄褐色的翻毛皮鞋。画家画中刻画的少女的柔软乌黑的短短秀发,有淡淡哀伤的天真脸庞,衬托出了少女的清纯沉静,大棒针编织的白线毛衣,洁白飘逸的长裙,展现出了出了少女的美丽动人,那一双黄褐色的翻毛皮鞋充分反映了画中少女的年龄,身份和生活情趣。这些平淡的服饰在何家英教授的精致绘画下,无一不在衬托着少女,同时也富裕了画面,向我们表达出来一个羞涩天真的少女。他想我们传达的少女形象对着生活

有着无限的向往,在蔚蓝的天空下静静的思索着,她的端庄与美丽让我们也想停下脚步也想像她一样就这样安静的坐着。简单的服饰搭配,但却散发出大家闺秀的气质,这种简单的细节却深深层次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纯洁,美丽清秀的特点。

同样我们可以看何家英一系列的绘画中的另外一幅《红苹果》这幅画也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秋冥》一样,只有简单棒织毛衣和长裙,还有表现少女情怀的可爱发卡,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特意的打扮,就给了我们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天真美丽恬静的有着淡淡忧伤的少女形象。

二气质高雅、高贵纯净的知性女子——《酸葡萄》

《酸葡萄》这幅作品表现的是

城市现代女性的个性美。画中

表现的是几个美丽舒适的城

市女青年,这幅画中我们最先

看到的是右面站着的女青年,

她有着一头时尚蓬松的大波

浪披肩长发,还在头顶旁边梳

着流行的发髻,这显示了属于都市女青年的那种时尚浪漫;她上身穿一件简单黑领条纹上衣,下面是一袭黑色蓬松长裙,,简单的衣服穿在她的身上传达给我们了一个充满浓浓的知性文艺气息。一袭长裙下是透明的黑灰色丝袜,脚上蹬着的是一双系带黑色凉鞋,这些细微处服饰的选择迎面给我们一个现代都市的时尚潮流女青年。在她的右边,画的是以为长辫子姑娘,穿着大花的连衣裙,右手撑在地上,优雅的坐在地上听她对面的小姑娘吹着笛子,这些细微的情节让我们都感受到了属于都市女孩的所特有的浪漫温柔情怀。同样,画中有一位

穿着长裙摘葡萄的姑娘和一位在葡萄架下端着书本看书的有着齐刘海的穿着蓝色长裙和黄色凉鞋的温柔恬静姑娘。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姑娘都有着流行的不一样的发型,穿着飘逸的长裙,从这共有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何家英教授所呈现的城市知性女女子。他画的这些姑娘处处都透漏出端庄的姿态,在沉静的环境中绽放着自己的美丽,画中的姑娘处处都透着属于她们这个美丽年龄的恬静祥和,温柔美丽。

三淳朴勤劳善良的乡村姑娘——《十九秋》《桑露》

何家英先生绘画

的《十九秋》这幅画

画的是一个十九岁的

姑娘在树下摘柿子的

乡村姑娘形象。画中

的这位姑娘有着一条

乌黑发亮的长长的辫

子,辫子上系着一条

红头绳,直直的垂在背后,在头发的描绘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何家英先生区别于城市姑娘细致时尚的描绘,这一点直观上就给了我们一个淳朴的乡村姑娘的形象。画中姑娘穿的衣服我们也可以看出她的身份,不同于城市少女美丽的展示着美好身材的飘逸长裙,画中少女上身着白底蓝叶图案的上衣和普通的蓝色宽裤子,没有过多的修饰但是却展现出了属于农村姑娘的那种自然健康美。画中姑娘略显变形的胖脚丫穿着农村特有的黑色布鞋,明确对比了城市少女的漂亮迷人的各式各样的美丽鞋子。何家英教授画的《十九秋》中的姑娘衣着朴素,发型简单,恰恰是这样,描绘出了属于农村少女的那种浑厚,朴实和勤劳。

和《十九秋》一系列的乡村姑娘的画《桑露》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五个姑娘都是非常朴素,衣服没有过多的颜色,简单的纯白上衣,红裤子,红底黄花的红色上衣,没有任何形状的黑色裤子等,红底黄条纹

的上衣,赭石颜色的裤子一切衣着

都是最基本的颜色,她们不注重衣

服颜色的搭配,一切都那么天然,

头发上更不像城市女孩子那样,只

有简单的头绳,红的,蓝色的,当

然不能忽视还有姑娘胳膊上挎着的

黄色草编篮子,一切看起来都那么

淳朴自然。在这些画中我们我们可

以看到何家英先生画的乡村姑娘处

处都露出淳朴,善良,勤劳。

三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特点

在何家英教授的绘画的工笔人物画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对每个人物的选择捕捉上都非常精确入微,在《秋冥》《红苹果》中,画家扑捉到的纯真忧伤少女的齐耳直短发和可爱的小发卡;在《酸葡萄》中,画家找到的时尚文艺城市女青年的浪漫的大波浪卷发,飘逸长裙,黑灰色丝袜,高跟鞋;还有《十九秋》《桑露》中,画家画出来的红头绳,乌黑发亮的长辫子,简单的上衣裤子,和黑色的方口布鞋,这些对不同层次女性形象的发型服饰的选择搭配上我们可以看到画家给我们塑造的一个个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他对这些女性人物细致入微的选择绘画,都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的形象,不管是天真浪漫的少女,还是时尚文艺女青年,又或者是乡村淳朴善良勤劳的姑娘,从何家英先生笔下画出来,无一个不美丽动人,无一个不婉约庄。

何家英先生曾经在采访中说过这样的话:女性题材的创作最讲究韵味……美丽是一种有文化的韵味,是一种气质,可以是壮美,是秀美,或者是病态的美,但我最喜欢的是忧伤的美,因为我觉得纯净的忧伤是最感人的,我最喜欢这样的形象。从何家英这段话的讲述我们看何家英教授的绘画,无论是《秋冥》、《酸葡萄》,又或者是《十九秋》等我们从这些画中都可以看到他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是发式,服饰上都是非常简单,他绘画题材中的女性虽然年龄分层,社会分层不一样,但是就是从何家英绘画中的简单有不一样,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女性共有的形象特点,婉约美丽,清秀端庄,和谐自然,带着一点淡淡的忧伤。

参考文献:

1 《何家英笔下的女性人物》期刊韩盟2012.02.15

2 《何家英:努力表现现代女性的心灵美,气质美,形象美》期刊萨萨2010.03

3 《一个纯净的女性世界》期刊施琼英2008.11.05

4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牛慧敏2012.05

5 《衡中西以相融》期刊何家英2010.05.01

6 《回归直觉____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期刊韩朝2009.03.05

7 《何家英人物画的当代性》期刊许海燕2010.04.15

8 《何家英.从寻根到失根》期刊张渝2008.06.05

9 《工写本同源——从‘工写相宜’展谈何家英的绘画艺术》杨维民10《漫谈何家英的工笔人物化理论》期刊张慧2012.01

11《静居而化》何家英期刊1997.02

12《把纯情与至美化作诗境——何家英与他的工笔画人物》期刊夏硕琦

13《何家英教授与女性绘画》期刊柏冬友2006.01.05

14《何家英:工笔人物居高位》期刊2005.06

15《论近三十年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多元发展》李元学2012.03.01 16《理想美的再塑造——何家英工笔人物画赏析《十九秋》》

杨小玲[青年文学家] 2010.12.06期刊17《当代文语环境下的工笔人物画语言探析》

白晓明2013/04/01 论文18《试析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的两种趋势》

苏州大学杨大卫2009/03/01 硕士论文19《独特的审美与表达——何家英艺术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牛文娟2012/03/01 论文20《超越的行者》山东理工大学韩盟2012/03/01 论文21《从当代周昉到现代何家英——中国工笔人物画形式美的发展变化》张慧[美与时代] 2005/01/30 期刊22《当代情景下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杨声2009/05/01 论文23《从《十九秋》看中国画“以形写神”传统》

西安美术学院魏波2007/05/01 论文24《融汇与创新》张宁2004/04/26 论文25《当代情景中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杨声[美术向导] 2009/08/15 期刊

[形式美,人物画,工笔]简谈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

简谈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 本文分析了色彩形式美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形式以及特征,还分析了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形式美中的区别与联系。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定帮助,发掘出画家作品中更多的价值。了解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也可以使当代画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工笔人物画作品。 1色彩形式美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特性 色彩体现了不同画品的特征,也体现了画家的画风,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画者想要表现的情怀。对色彩的认识最早来自远古时代,从彩陶艺术开创以来,工匠开始了对色彩的追求,好的画品中,色彩可以传达感情,也可以传达精神,随着陶艺的不断发展,色彩成为了艺术语言的重要构成。我国早期的很多绘画艺术家,比较重视对色彩的客观再现,希望可以还原生态自然的颜色。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眼光越来越高,而且比较重视主观的表达色彩印象,其可以传达画家的主观思想,也可以宣泄画者的情感。在近现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画者在应用色彩时,对色彩进行了重新认识,而且影响着画者的画风。在西方绘画中,色彩的种类比较多,不但包括固有色、环境色,还包括光源色,西方画家还对色彩进行了细化,色彩可分为色度、明度以及纯度。在近代形成的色彩理论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表达形式以及技巧,还增加了我国近现代绘画作品的丰富性。 2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人物画在色彩形式美方面的差异与联系 2.1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色彩主要起着辅助线条的效果,在应用色彩时,需要先勾勒然后再进行填色,在应用的过程中,要遵循色不碍线、色不碍墨的原则。虽然,色彩的重要性不及线条与墨色,但是却对工笔人物画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唐代的人物画,代表作有《捣练图》,画中人物端庄秀雅,行笔流程,而且色彩艳丽,画家很好的运用了色彩,将画中人物的形象表达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唐朝著名的人物画《瞥花仕女图》,其运用色彩,对人物的精神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描绘,表现出了人物苦闷、空虚的精神,画者运用了较多柔丽的色彩,这类画颜色并不明亮,更深层次的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抑郁的心情。所以,在不同的题材下,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色彩,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与组合,不同的色彩传达的感情以及意境是不同的。 2.2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当代工笔人物画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形势。当代工笔人物画有着不同的风格流派,比如传统流派、现代派以及前卫派等。传统流派的代表人物是何家英,其代表作是《酸葡萄》,这位画家在创造时吸取了西方绘画色彩的精华,做好的中西结合,而且提高了我国工笔人物画的品质。现代派的代表人物是土冠军,其画风也具有中西方融合的特点,而且具有突出的个性,其画风以写实为主,而且其作品人物以男性为主,描绘了当代打扮比较时尚、精神较为饱满的潮男,这也展现出了画家敏锐的捕捉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2.3两者的差异性。在不同的时代后,传统工笔人物画受到了社会以及客观世界的影响,使得画家对色彩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不同时代的人物画还会受到统治阶级的影响,这从不同

浅谈中国画工笔人物的用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45297255.html, 浅谈中国画工笔人物的用线 作者:李晓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1期 摘 ; 要:何谓线?线即点的运动轨迹,是一种有动态的形式。线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同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试图从线的一体性、审美特性、装饰性和线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运用这几方面来对线进行研究。 关键词:线;运用;中国画工笔人物;作用 中图分类号:J21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2-0149-01 中国人物画中线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方绘画艺术思潮影响着中国近现代人物画及线条的探寻。何家英、刘泉义、张见、罗寒蕾等现代画家赋予了中国工笔人物画更多元的现代语汇,使线条具有个性皆异的时尚味觉。空前活跃的创作空间,打破了历代领袖群伦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局面,不断地创新使工笔人物画的线条呈现丰富的多样性,进入千峰竞秀的飞跃发展时期。 线,作为中国画技法的表征,源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审美习性。在众多的画种中,中国传统的工笔画是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工笔画中的线是工笔人物画的基本造型手段,它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探索,形成了既有外在美又有生命的节奏、情感和美学气质的审美特性,它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美学内涵。 一、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线的重要性 (一)线与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一体性 线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重要表现手段,两者是不可剥离的整体。就线与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关系的研究中,我国著名学者童书业先生说过中国人物画最重要的是线条的画法,以线造型是工笔人物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去掉线条描法,就很难作成人物画,人物画的衣纹描法,与山水画的皴法,作用基本相同。但人物画中的线根根清晰可见,落到实处,而皴法看起来就比较模糊。自先秦时代线的早起萌芽到近现代线的振兴,工笔人物画的通常画法,都主要由线条构成,线是构成整个人物画的最根本的要素。 (二)线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审美特性 1.线造型的节奏性 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线是形象在画中的存在形式。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中飞扬的天衣,一根根流动的线条,或婉转流利,或波折起伏,或直曲,或斜扬,或密集,或疏旷,或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修订稿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 析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雷雨》中繁漪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 繁漪是曹禹的成名之作《雷雨》中的一个被凌辱、被摧残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一个阴鸷的女人。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为了爱情,“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的搏斗”。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将“最圆满,最有秋序”的封建家庭劈得粉碎。但她不仅毁灭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己的幸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一人物的悲剧形象。 关键词: 《雷雨》繁漪封建社会形象悲剧 正文: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该剧是一部多幕剧,它写于一九三三年,一九三四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繁漪是曹禺刻画的最具特色和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芬芳。她的眼睛大而灰暗,沉静地灼烧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微笑:“红晕的颜色快乐地散布在她的脸上”。①曹禺曾说过,繁漪的性格是最“雷雨”的。在曹禺看来,繁漪是个“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并“敢冲破一切的桎桔,做一次困兽的搏斗”②的女性。 一、繁漪是资产阶级的新女性 繁漪是个受过新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女性,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在她身上折射出不畏强权、争取自由、宁死拼斗

的绚丽光彩。首先,她出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末年,当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对于人民的压榨和剥削日益深刻,人民群众没有人身自由,处于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同时,刚刚过去的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光明与希望,要求民主,争取人权,要求自由的新思想、新观念,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这种时代的特点,这种时代里要求个性自由的精神氛围,无疑给繁漪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抗争的精神动力。另外,她上过私塾又受过一点新的教育,这不仅使她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了她的感情,开阔了她的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她们奋起,勇敢地走上了抗争之路,义无反顾地追寻自己被社会、被封建家庭剥夺了的幸福。这种抗争的勇气和行动使她们身上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她们压抑——抗争——再压抑——再抗争(不惜以自毁方式抗争),正是“五四”以来时代新女性精神觉醒的典型性历程。③然而,新时代潮流过于迅疾、过于猛烈,使她们根本来不及从容地吸取新的精神营养,除去存留于灵魂深处的旧时代的种种烙印。于是,她们不得不以“半新”(相对现代新女性而言)的姿态,乃至以传统的、病态的思维方式、斗争方式去寻求个人幸福。但她身上折射出的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解放色彩,是周朴园这个死寂家庭的一场雷雨、一个闪电,她照亮了所有的黑暗与罪恶,当她的灵魂终于勇敢地发出一声强烈呼喊:“我是人,一个要真正活着的女人!”那是时代的觉醒,是“五四”的声音。她一生为这追求,生命为这燃烧。 二、繁漪的反抗精神及反抗的不彻底性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 1.2《雷雨》人物解读

《雷雨》人物解读 蘩漪的形象 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由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正象作者所说,她陷入了“一口残酷的井”。作者用力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的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求挣脱这一切。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悲剧的意义于是就更加深刻和突出。蘩漪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出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剧中蘩漪在双重的悲剧冲突中走完她心灵的全部历程。在这个悲剧女性身上,闪烁出曹禺卓越的艺术才华。 周冲和四凤 周冲是一个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下成长的青年。他富于幻想、生性浪漫。但他没有韧性,对封建制度的顽固性认识不足,这注定了他悲剧命运。周冲和四凤是整出戏中最让人不忍心的受害者,他们两个同样的单纯、清澈,对甜蜜的爱情那么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他们明亮的眼睛无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涛汹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轮廓,当他们的幼稚在残忍的现实面前被冲击得头破血流的那一刹那,老钟就已经鸣起。四凤只是因为和周萍相恋,不料却卷入一场风波。她本是个有着青春、活力的人,然而一连串的打击却使她的命运变得坎坷多难。其实周冲化比四凤更加无辜,看上去他只是一个孩子,没有周萍的成熟,没有周朴园的罪恶,有的是他这个年纪该有的思想,憨厚,甚至在知道四凤同他哥哥恋爱时,不像繁漪那样妒火中烧,但是他对四凤还有一种执着,在四凤冲出去之后,他义无返顾去救她,致使自己也落个触电而亡的结局。 鲁大海的性格 鲁大海是一个有思想、有行动的年轻工人的形象。他直爽、质朴但又头脑清醒。他是一个较为粗犷的人,他厌恶资本家,所以他才会直面周朴园,尽数他的罪恶,并且说话直接坦诚,我们还可以从他的言语中读出他的正义感。他代表的工人阶级将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他们是雷雨,是闪电,将要摧毁黑暗没落的旧制度,作者的立意也在这里。和周朴园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显示了他的反抗精神。但是,曹禺毕竟对工人不熟悉,所以,鲁大海的形象与别人相比,还是显得单薄。

白鹿原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湖北文理学院2012-2013学年(下)当代小说研究期末考查作业汉语言文学1011班 22 宋雅 白鹿原上的女人 ——读《白鹿原》 《白鹿原》讲的是渭河平原50年的变迁史,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画卷,一个家庭的两代子孙争夺白鹿原统治争斗不已。争天下仿佛是男人们的事情,但是,男人站在背后的女人却无人提及。偌大宽阔的白鹿原上只有四个女人,四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女人,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女人。她们有的传统、勤劳,有的大胆、叛逆,更有的或许放荡、不堪,但是,他们是有自己的名字。 《白鹿原》的开篇是: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读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白嘉轩娶过七个女人,而鹿子霖有许多个相好的。这许许多多的女人里只有四个女人用自己的一生换的一个名字。而开篇的头一句话就统领了全文,他告诉我们这是男人们的故事,女人就靠边站吧,站在男人身后,默默无闻的吧,就这样一辈子吧! 白鹿原上有名姓的四个女人,她们分别是:吴仙草、田小娥、百灵、高玉凤。总体上来说她们有名字也是因为男人,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自古以来,都有许多规范是专为女子设立的: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些道德准则在建立之初就是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设定的。这是儒家的思想,并在历代的统治中占有绝对的、正统的地位。它们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女人的身上,让他们在世世代代的大事中站在男人的背后沉浮,在死后也没有博得身后名。 那么,在这样的大的背景下,白鹿原上的这四个女人是怎样这一部关中大戏中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名字呢是因为男人吧 吴仙草——最后的传统 开篇说过,白嘉轩七娶六殇,而他娶的第七个女人——第七个娶回来并且活下来的女人。作为这样的一个女人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在白家这个活下来的女人是在原上对白嘉轩的“妖怪”的谣言中活下来的,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

《雷雨》中的蘩漪人物形象分析

《雷雨》中的蘩漪人物形象分析 她是一个从走廊上静静走来的女人,阴鸷而沉郁,穿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的芬芳。她的眼睛大而灰暗,沉静地灼烧"一个年轻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偶尔也会露出依稀的微笑:"红晕的颜色为快乐散布在她的脸上"。这就是蘩漪,《雷雨》中的蘩漪,她敢爱敢恨的突出个性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整个剧本的灵魂,蘩漪是个颇具评论价值的人物,我对蘩漪的恨和爱有着自己的理解。 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爱敢恨,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蘩漪反抗的对象,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蘩漪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但她却不是一个有开创性的能力和思想的人。 蘩漪的反抗性,主要表现在对周朴园的反叛或恨上。这贯穿在她的许多言行中,而且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激烈,最后终于完全撕碎了周朴园的“尊严”,彻底破坏了周家的“秩序”,显示出刀子“雷雨”般的性格。 在《雷雨》整部剧中,蘩漪和周朴园的正面冲突就有四处。第一次冲突是周朴园逼蘩漪喝药。这次蘩漪的反抗性是表现出来了,但这属于消极抵御。这可以从她的语言中看出来。如:“我不愿意喝这苦东西”,“我不想喝”,“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她最后还是屈从了,带着极大的愤怒把药喝了。虽然这主要不是为了周朴园。第二次冲突是周朴园催蘩漪去看病。这次蘩漪却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的。周朴园曾经两次派仆人催蘩漪去看病,蘩漪都没有去,周朴园只能自己亲自去催,企图以家长的威严逼她看病,但他没有想到,蘩漪并没有被他吓住,她仍没有去看病,而是径自回楼上去了。这次冲突中蘩漪的态度有所改变,但优势仍在周朴园一方。因为最后他还是让周萍陪着柯大夫上楼替她看了病。第三次冲突是蘩漪雨夜从鲁家归来遇到周朴园。这次蘩漪的反抗性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对周朴园的每一落千丈次问话的回答,都使周朴园感到惊愕骇异最后又只能摆出家长的架势命令蘩漪到楼上去,但他得到的回答却是:“(轻蔑)我不愿意,告诉你,我不愿意。”这可以看出优势转到了蘩漪一方。第四次冲突是在剧尾。这次蘩漪更以一个审判者的姿态,将周朴园叫出来,当着众人的面,撕毁了他庄严的外衣,肃医治了他的道德面具,让周公馆见不得人的黑暗暴露无遗。而周朴园此时完全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每次冲突之后,都使她们的关系发生变化。蘩漪对周朴园的反抗,也由消极到积极,越来越不可遏制。 虽然蘩漪对周朴园的反抗,带有个性解放思想跟封建专制斗争的性质,具有较积极的社会意义,可是蘩漪性格中的封建性,使她的反抗不能不带有旧式女人的痕迹,具有软弱无力的特点。她对周朴园的禁锢和摧残感到痛苦,使出一切力量进行反抗,却从没想到要与周朴园彻底绝裂,到周家以外去呼吸更为自由的社会空气;她虽竭力反抗,但她并没有正确地估计一下自己与对手之间悬殊的力量对比。对她的反抗前途也没有什么更为考虑。所以在传统思想的重压下,她没有也不可能通过个人的力量去挣脱周朴园的控制,这使她的反抗带有某些苍白的病态。 蘩漪不仅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而且还有个性解放的要求,但她却不知如何获得个性解放。 蘩漪在周家过的是蜇居似的生活,没有地位,没有自由,什么都要听周朴园的摆布,这使她“渐渐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但这并没有把她内心的渴望完全浇灭。因此,当五四风暴席卷全国,反对旧礼教,个性解放的呼声象春风般吹进周公馆时,蘩漪便从一个“石头人”

聊斋志异女性人物形象浅析

聊斋志异女性人物形象浅析 摘要:《聊斋志异》里有近五百篇的故事,塑造了不下百人的人物形象,这在古典小说中是较为少见的。在这一群人物中,又以女性形象占大多数。由她们引发的故事,也是聊斋故事中最感人的部分。这些女性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她们几乎个个美得令人眩目。除了外表美,最可贵的是她们有着美丽的心灵,她们或温柔或聪慧,或天真或无邪,或行侠仗义。在《聊斋志异》描写女性的篇章中,既体现了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女性美的一面,同时也展现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才能,这些人物形象丰富了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本文选取数位耳熟能详的女性人物加以分析。 关键词:聊斋志异女性形象浅析性格特点 追求爱情的女性人物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女性处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女性打入与“小人”同类的行列,“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奉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给女性套上了难以解脱的精神枷锁。同时。在《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不再被笼罩在男性的阴影之下,丧失了自身的意义,而是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主动性,充满了进取精神,她们在爱情婚姻的追求上表现得大胆热烈,毫不顾及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敢于按照自己的感情和意愿,义无返顾地去追求,忠贞不渝地去爱,直到实现与所爱的人的幸福结合。爱情背景下聊斋女性的代表主要有: (一)敢爱敢恨的狐妇 《武孝廉》中的狐妇在石某病时救了石某,也不嫌弃他的落魄嫁给他,并且帮助他走上仕途,但石某不知恩图报,百般侮辱、谋害狐妇,狐妇在得知石某要杀死自己后决然收回自己赠给石某的丸药,让石某旧病复法而亡。作者让那些负心汉一个个不得好死,一方面表明了作者对这些被侮辱女性的同情,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鞭笞。不难看出,

经营位置文言文式的工笔画构图(罗寒蕾)

经营位置文言文式的工笔画构图(罗寒蕾) 经营位置——文言文式的工笔画构图(罗寒蕾) 2011-09-22 13:41 一张画,它安静地呆在某个角落,却发出让人难忘的声音。这声音很奇妙,可能是一阵匀静的呼吸,就像山风那么自然;也可能是一声呐喊,把你从常态中惊醒;可能是一片欢笑,驱赶你心中的烦闷;也可能是一声叹息,让你不禁悲从中来... 工笔画的声音是文言文式的,它舍弃了许多不必要元素,避免了繁杂的干扰,使画面更为精简单纯,以掷地有声的干练语言,直奔主题。正是大胆的割舍使工笔画获得了更强的表现力。 文言文那意犹未尽的简洁,是一种减法,蕴藏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孔老夫子的一句“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让人不禁联想到这个有趣的场景:没有独立见解的俗人们日夜争论不休,聪明人虽然有不同见解,却始终默默无语地躲在一旁看热闹。还有,中国人写了数以万计的论文专著只为了注释谢赫的“气韵生动”,然而,千言万语却远不及这四字精彩。 一、经营位置的审美特征。 传统中国画把构图称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等等,

强调作者对画面的主观处理,体现出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度。画家通过经营位置决定画面的总体结构和气势,它既属于立形的首要一环,也是立意的第一步。它是创作主题的具体表现,将作者情感和构思付诸实现的开端。 位置,指画面空间,它与真实空间是有区别的。 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造就了中国画对意境与情趣的特殊关注,形成一种独特的空间观念。它既不特别强调对客观世界的忠实再现,也不过分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介于客观与主观之间,是人为的虚拟空间。 中国画在观察上强调目识心记,以散点透视组织法画面空间,形成了独特的构图模式系统。如山水画为了符合漫游于自然之中的心境,运用“高远、深远、平远”的不同空间样式,“起、承、转、合”的画面节奏等构图原则,作到可观、可游、可居。 所以中国画与西洋画用透视显示空间不同,它用虚实显示空间,讲究“计白当黑”,空白虽然不是实体对象,却作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实体形象相互补充。“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虚实相生,以虚托实。这种诗意的体现,留给人们更多的想象余地。 二、主观操控位置——强化或割舍

《雷雨》人物性格分析

一、曹禺戏剧创作概述 曹禺戏剧的四大名著:《雷雨》(1933)、《日出》(1935)、《原野》(1936)、《北京人》(1940)。 二、《雷雨》线索 (一)周朴园、蘩漪、鲁侍萍、鲁贵的多角关系; (二)周萍、蘩漪、四凤、周冲的多角关系; (三)周朴园、鲁大海的劳资关系。 三、《雷雨》人物性格分析 (一)周朴园 1.家庭中专制的家长:(1)对待妻子、对待儿子的权威性;(2)对待儿子的慈爱。 2.残酷剥削工人的资本家:(1)为了利益不惜枪杀工人、收买罢工代表;(2)在德国的时候曾经倾心社会主义。 3.真心怀念鲁侍萍的男人:(1)长久以来一直怀念鲁侍萍,有真心的悔恨;(2)当鲁侍萍 真的出现的时候,他又取防范的态度。 (二)蘩漪 1.反抗家庭专制:吃药和下楼两件事体现她的反抗和无奈。 2.追求爱情:(1)爱情追求是痛苦生命的自我拯救;(2)拒绝妻子与母亲的角色,追求自我;(3)爱情失败既想委曲求全又疯狂报复,但终存善良。 3.在等级秩序和文化教养两方面看不起下等人。

4.外貌上:可爱与可怕两种风格相结合。 这个形象代表作家的反叛愿望,也包含作家对女性的期待。 (三)周萍 1.外貌上体现出他具有理智无法控制热情、欲望的特点。 2.渴望拯救自己,所以真心爱四凤。 3.曾经反叛父权制,但是最终复归于父子伦理。 这个形象代表作家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拯救。 (四)四凤 1.青春纯美:具有拯救周萍精神忧郁的功能。 2.敬重、孝顺母亲:导致爱情与母女亲情的冲突。 3.自尊自爱:鄙夷鲁贵的奴才气。 代表作家对女性的形象期待。 (五)鲁侍萍 1.外貌上:底层人的质朴自爱与上等人的教养相结合。 2.爱情上:一直深爱周朴园,但是又自尊自爱。爱恨交织。 3.亲情上:热爱自己的子女。 4.命运感:害怕自己的女儿走自己的路。这种害怕之中,包含作家对命运的形而上思考,也包含对阶级不平等的批判。 (六)周冲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及我的创作实践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性”及我的创作实践 摘要 当今我们的世界正在快速的发展之中,我们正在受着全世界各国文化的熏陶。诚然,当代工笔人物画也在各国文化交流中发展前行。在西方的写实性油画、摄影、素描、日本画等的影响下,使得当社会的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写实性绘画,更加喜爱写实性工笔人物画。从我学习绘画开始,在工笔人物画的实践中都充分感受到了“写实性”所具有的魅力。它不仅仅是将事物的形态照搬照抄的描绘出来,而是作者在不断地摸索、提炼的过程中,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去感受它,通过写实的手法表现浓厚的思想感情,从而创作出属于极具特色的绘画风格。所以,认真的去研究工笔画中的写实性因素也是我未来进行工笔画创作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写实性;新时期;多元化;创作研究 一、概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现状 (一)工笔人物画的演变 1.古代时期 工笔人物画从唐代开始繁盛起来。这一时期的张萱跟周昉可谓是较为典型的画家。 张萱描绘的贵族妇女的生活较多,例如他的《捣练图》,描绘了8个正在捣练缝衣的妇女,生动自然。每个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的人在做着相应的动作,线条流畅,人物的形象惟妙惟肖。他用朱色晕染耳根以及面部,每个人物的神态,都刻画的极为传神,人物衣饰颜色鲜艳却不落俗套。周昉的代表作品《簪花仕女图》,他借鉴张萱的绘画手法,运用在自己的绘画中。因为周昉出身在贵族家庭,当朝为官,所以他对于自己所处的贵族生活周围的人非常的熟悉。唐代是以胖为美,所以周昉用淡墨细线,体现的女人肌肤丰韵、白皙,衣服纱和罗的薄和透,体现唐代人物画最重的“以形写神”的艺术特点【1】。《簪花仕女图》中代表行的特点就出现了,比如,衣饰的华丽,头饰的牡丹花朵,都很精细的刻画出来,包括人物妆面的花钿,都按照当时的人物特色所描绘。作者从他所处的社会生活中,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阶层.。“多层烘染、罩染、分染相结合和以色代线的手法都开启了唐代工笔人物画的新风”。

工笔人物画技法(三)设色

工笔人物画技法(三):设色 作者:刘泉义来源:拙风文化网 1.色彩稿 设色之前,先要对画面的整体色彩关系有一个设想,是冷是暖,是纯是灰,是浓是淡,要多画几个不同感觉的色彩稿,相互比较,确定其一。《春雪》(见图)是我去贵州采风后所绘。构思时,我想表现一组人物。少数民族服装比较艳丽,为暖色,如果占画面太大,就会影响视觉效果,所以我要把它安排在画面下部。人物后面安排深色、冷色的山体、房屋、积雪来调整画面;既增加景深,又烘托出盛装苗女洁白美丽的头饰。这些都是在设色之前确定下来的。 中国画设色不同于西画,它以主观色彩为主,客观色彩为辅,不考虑那么多颜色变化,抛开一切影响颜色的客观因素及光影,直逼本质。物象本身的颜色有时只作参考或摒弃不用,画家重新设色,以适合自己的审美要求及画面的意境。而西画写生大都忠实于客观色彩。它受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等条件的制约,每个环境中的颜色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如中国画用色那样随意自由。 2.中国画颜料

中国画颜料按其属性分为矿物质颜料和植物颜料。矿物质颜料为不透明色,覆盖力极强,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等等。石青、石绿又分为头青、二青、三青……头青、头绿色泽最重,越往后越浅。朱磦、赭石按其属性虽属矿物质颜料,在研制过程中是漂在上层、质地很细的颜色,具有一定的透明性,所以可把二者称为半透明色。植物颜料为透明色,有花青、藤黄、胭脂、曙红等。矿物质颜料一般呈粉末状,色泽鲜明沉稳,永不变色。用时倒在干净碟子里,加浓度适中的明胶胶水调匀。朱磦、赭石都早膏状,用温开水化开即可使用。透明色因其透明性强,适于反复渲染,用来表现细微深入的地方。半透明色和透明色都可作底色使用。白色以蛤粉为上,它是用贝壳研制而成,白而不飘,永不变色。云母色也属矿物质颜料。因其有闪闪发亮的效果,可以产生特殊的感觉,所以我在表现银饰时经常使用。云母色呈粉片状,有粗细之分,具有一定的覆盖性,调制方法同石色。现在云母色种类很多,有不同色相、不同颗粒之别。中国画颜料不止上述几种,现在又开拓了新的领域,研制出数十种矿物质中间色,冷暖各异,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想,这将会使工笔画出现一个新局面。 化学合成颜料中,上海美术颜料厂出品的锡管中国画颜料色质不错,一般情况可以代用。不过化学合成颜料不易持久,色泽的饱和度、沉稳度等方面与天然颜料无法相比,因而正式创作时应慎用。 3.分染 分染是把平面的线描按其结构、纹理,用色或墨渲染出厂定的层次和体积关系。分染有凹染法和凸染法之分。凸染法是渲染结构突起的部位,如额头、鼻梁、颧骨、下颏及衣服高起的地方和人体凸起的部位。凹染法则染与之相反的结构低下去的部位。凹染法紧贴着线条的一侧进行,凸染法则离开线条,使线条更清晰。凹凸分染法不是截然分开的,为了更充分、更具体地表现物象,两者可结合使用。分染用色为透明色或半透明色和墨,一般不用石色。

(整理)《雷雨》中的女性形象及写作成因.

《雷雨》中的女性形象及写作成因 专业名称: 年级班别: 姓名: 指导教师:

《雷雨》中的女性形象及写作成因 摘要曹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赋予女性人文主义关怀、同情、理解和热爱的男性作家,他笔下的女性无论是卑微的鲁侍萍,还是阴鸷的蘩漪,生命中的生与死、情感上的爱与恨、意识的觉醒与行动的自觉、人物的命运浮沉与现实的严峻、社会的动荡、时代的演进、民族的解放息息相关。通过对这些女性的描写,浸透着曹禺内心的苦痛与思索,焦灼与期望。 关键词曹禺剧作;女性形象;女性意识 Women’s Images Of The "Thunderstorm" And The Causes Of Writing Wang Jing (College of Allied,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 Cao Yu is rar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of the care given to women of humanism, compassion, understanding and love of the male writer, he described women as an inferior Lu Shiping or fierce Fanyi whose life and death, emotional love and hate, the awakening of awareness and conscious action, the fate of the characters float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grim reality, social unrest, the evolution of the times, national liberation.The descriptions of these women are soaking the inner pain and thinking, anxiety and expectations of Cao Yu. Key words Cao Yu;female image;feminist consciousness 文明对愚昧,民主对封建专制的强行撞击是二十一世纪初撼动人心的大事。继鲁迅、郭沫若的代表的“五四”新文学而起的一代文学新人以令人注目的文学成就,在“人的文学”领域中开拓了一个又一个自由的艺术空间、思想空间和文化空间,这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不断成熟与壮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话剧自西方舶入,经过田汉、欧阳予倩等先驱的戮力笔耕,终获长足的进展,然而中国话剧的真正成熟,当推30年代曹禺及其系列剧作的创作,诚如朱栋霖所言:“《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成熟。” [1] 正是“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以及在文学创作上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直接哺育和激励着曹禺,在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旗帜下,曹禺对女性世界和女性灵魂的探索独到而深刻,他在话剧文学上的成功就得益于女性形象的构画与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也成为中国现代戏剧艺术中不朽的艺术瑰宝。如果说他的剧本的成功是美丽的花环,那么女性形象则是这花环中闪光的明珠。

雷雨女性人物形象

论文 论《雷雨》中的女性形象 姓名:王萌

论《雷雨》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雷雨》这一戏剧作为曹禺的成名作,在中国近代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其中的几位女性形象,她们的悲剧命运,更是给一代代读者和研究者印象深刻,扼腕叹息。本文以形象为切入点,分析她们的性格特征及最终悲剧结局的原因。 [关键词]:女性形象悲剧戏剧

[正文]: 在曹禺的早期话剧中,女性形象大多以个性鲜明、性格独特著称,但她们同时又是受害而至于怜悯同情的一类人物。《雷雨》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雷雨》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的家庭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所造成的悲剧,展现了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家庭的全部罪恶历史,从而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本质,以雷雨般的激情写出了当时令人压抑的时代气氛,预示了社会变革的一场“大雷雨”的到来。剧中的三个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悲剧。侍萍是个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她所遭受的命运的不公,使她承受着最沉重的心灵压力。蘩漪是一位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她所发出的悲愤的呐喊,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追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尽管她有着“雷雨”式的性格,但在当时的社会及家庭环境下,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合理需求却被视为“异类”。四凤是美丽纯真的少女,却鬼使神差地重蹈母亲的覆辙。 受过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繁漪

如果从戏剧中挑选一个人物来表达《雷雨》二字的真谛。非繁漪莫属。繁漪个性中的不屈不挠,无拘无束、,敢爱敢恨的倔强性格也正是曹禺作品人物众生相中最闪亮的一个,从而成为戏剧《雷雨》贡献给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的最耀眼的形象之一。但繁漪这一人物也是可悲的,其结局是凄惨的,繁漪的悲剧留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繁漪作为名门之女,正值花样年华的她十八岁的嫁给了周朴园。繁漪与周朴园的结合,表面上看是门当户对,实际上却是貌合神离,无论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他们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物质方面,繁漪可以得到一切用来满足女人虚荣心的东西,但在精神方面,繁漪非常空虚,她不仅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还要被封建专制主义铐上精神枷锁。曹禺在剧本中,第一次繁漪出场是的评价是“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显然,在繁漪这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人身上还带有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 繁漪具有旧式女人的“文弱,明慧”以及在仆人面前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如对于侍萍、四凤的阶级偏见——当她知道儿子喜欢四凤时,提醒周冲“她始终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等人”。在周冲面前,繁漪对四凤的偏见显然不是出于对四凤的嫉妒,而是反应了繁漪真实的封建意识、等级观念和门第思想。

浅谈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写实风格

浅谈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写实风格 随着东西方文化思潮的碰撞融合,使中国画领域出现了过去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尤其是给工笔人物画画家带来了好的契机。目前无论是在审美态度方面还是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方面,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实风格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存在。尤其是在近三十年,写实工笔人物画从题材上大大的超越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雅俗观念和表现手法,更具有现实色彩和审美趣味,并涌现了一大批的从艺术形式到绘画风格都很新颖的画家。 标签: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现实色彩;审美趣味 1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家的写实手法 当代的很多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都会将传统工笔人物画手工绘制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的媒介艺术拓展了工笔人物的表现形式也大大的增加了作品的写实性。比如罗寒蕾的作品《单眼皮小西》,作品里的形象只是一个不够美丽但却年轻的单眼皮少女,带着一顶磨破的胖球帽,穿着一件洗白了的牛仔背带裤,画面不大但是却栩栩如生,帽子上微微隆起的logo标志还有蓝色牛仔裤的纹理走向都让人不禁感叹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家的成熟和进步。最值得提起的是她的作品《旅途》,画面中拿着机票的少女写实的让人觉得可怕,特别是衣服的处理,画家要根据要表现的少女的外套的物理质感找到最搭配的成品物件,对成品物价进行表面上的着墨处理,淡淡的涂上墨,要适度的上墨避免大的墨迹影响纹理的表现,要让布料和纸张充分的接触然后将有纹理性痕迹的布拓印在宣纸上,产生材料本身的迹象,这种手法超越了手工繪制表现的界限,给人一种机械化的技术感和精密性还有一种以假乱真的写实性,这种方式也是当代绘画需要的表现形式和突破,艺术家们用这些手法诱惑着观者进入画面,被这种真实性所感染。也有立粉的方法来展现作品的写实性,比如何家英的作品《秋冥》,画中的少女蜷着身体抱着腿在一片静谧的树林里冥想,宽大的毛衣和白裙子衬着少女的气质格外的忧郁动人,少其中女的毛衣就是采用立粉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中国古代就有运用,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永乐宫壁画中人物天神的首饰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让颜色在画面上凸显出来,营造出一种立体真实的视觉效果,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运用这种传统方式在创作现在人物造型里面,表现现代人物的各种形象,特别是运用在服饰配件上面,增强物体的真实感,触手可及的视觉效果。拓印出来的网纹固然好看,但是耗时会非常的多而且需要时间收拾,像是需要节省时间的方法,还有一种手绘肌理效果的方法也是现代写实工笔人物画中常用的方法,艺术家们运用毛笔,板刷等工具制造效果,路背景,织物的表现完全可以通过绘制出它的纹理来达到写实效果,增加作品的审美趣味。 近三十年来,涌现了大批当代工笔人物画画家,他们都神解魏晋人物的传神,唐画的形式美与线条的章法,宋画的完美技巧和平和的境界,艺术家们强调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用笔线条的精致,同时减少了对于墨色渲染的表现,尽量保存线的质感充分发挥了线的作用。继承传统又富于创新,结合古今中外的绘画技法,现

浅谈《雷雨》中人物形象

浅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雷雨》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整个故事在雷雨中开始又在雷雨中结束,注定了是一幕人生大悲剧。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独具特色,人物命运极具传奇色彩,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思。 剧中的周朴园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人物,是丰富的、立体化的人物。是一个专制的封建家长角色,同时又是一个伪善的资本家。一方面他身上有着明显的阶级烙印,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在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七情六欲、知冷知暖的人,与所有的正常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愿望和追求,他是一个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在《雷雨》中,周朴园所表现出的是善恶交织、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他阴险、狡诈、虚伪,是所有悲剧的始作俑者。他年轻时曾到德国留过学,也曾追求过西方进步思潮,受到过自由、开放思想观念的熏陶。但由于周朴园从小就受封建道德礼法的洗礼,所以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周朴园特别维护自身的权威性,要建立一个在他眼中所谓的有秩序的“模范家庭”。 周朴园是一个绝对独裁者,他是伪善的、冷酷并且残酷的。就是在潜意识里,都始终维护着自己在家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在他眼中,始终认定妻子蘩漪有病,认为蘩漪阴鸷、尖锐、乖戾的个性和反抗精神是不正常的,是一种病。所以,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妻子的关心爱护,

他逼她喝药,还请“有名的脑病专家”给她看病。他所做的一切,他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他是宽厚仁慈的,他是一个好丈夫,是出于对妻子的关心。 其实他所追求的是一个纯粹的封建式独裁者的地位,在劝妻子蘩漪吃药的时遭到蘩漪的公然反抗后,他伪善、残酷的一面便显露出来,“冷峻”地劝诫蘩漪应当自重:“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子女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周朴园由不得任何人对他有半点个性和反抗,为了让所有家庭成员绝对服从自己,周朴园让周萍跪下劝自己的后母喝药,这时,周朴园那个封建道德的执行者和捍卫者的可憎面目便彻底揭露出来了。 周朴园的复杂人性同时也体现在对待侍萍的情感上。三十年前,周朴园他面临利益与爱情的冲突时,他选择了利益抛弃了侍萍,当他知道侍萍抱着儿子投河自杀的消息,他心中充满深深的愧疚,而且这种愧疚感随着后来家庭生活的不和谐不断加深。 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周朴园牢牢记住侍萍的生日,衬衣上绣着梅花,保持着三十年前家具的摆设,保持着关窗的习惯,甚至教育下一代与他一起怀念侍萍,他给大儿子取名为“萍”,还命令周萍为了他的生母,把在歌舞厅厮混的不良行为“完全改过来”。三十年来,他一直没有忘记侍萍,他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这些好像又看出,周朴园与侍萍之间是有感情的,周朴园是爱侍萍的。但是,30 年后,侍萍重新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他非但没有那种惊喜万分、重遇故人的欣喜表现,反而是一反常态,一句“你来干什么”!

《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

《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繁漪所处的时代背景、语言对白、行为举止等诸多的方面,来具体分析介绍繁漪复杂的性格形成的各方面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评价。繁漪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女性,周朴园用卑鄙的手段将她骗进了周公馆,周朴园仗着资产阶级的封建制度的权威,在精神上折磨着她,使她在精神上忍受着无比的煎熬。她的性格渐渐地变的烦躁、冷酷无情。而恰恰这个时候,周萍带着年轻人所特有的热情冲动闯进了她烦闷的生活,使得她将要枯死的心,得到了一丝的滋润和抚慰。尤其是当周萍引诱她时,所表达的热情,更是点燃了她生命的火花。在这个时候,她认为周萍是唯一能给她幸福的人。她疯狂的爱上了周萍,并且把自己的生命、名誉都寄托在了周萍身上。繁漪在这种乱伦之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满足。但是最后,周萍又去追求年轻、美丽的四凤,抛弃了繁漪。繁漪在这种难以容忍的情况下,开始激烈的报复周萍,想要把她积累了一生的愤怒都爆发出来。繁漪在《雷雨》中是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与个性自由的代表,繁漪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色彩与现实的黑暗、丑陋的社会产生了不可调节的矛盾;她的叛逆、挣扎,有力的抨击了资产阶级封建专制的统治,并撕破了自己所在的罪恶家庭虚伪的面纱。繁漪是一场突发的“雷雨”性格,揭示了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追求资产阶级个性的解放与个性的自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封建社会;性格形象;爱情悲剧;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引言 《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而繁漪却是曹禺这部代表作中一个被凌辱、被摧残的女性,而且还是一个敢于打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者”。然而,曹禺曾说过,繁漪的性格是最“雷雨”①的。在曹禺看来,繁漪是一个“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并“敢于冲破一切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搏斗”的女性形象。最终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将完美有秩序的封建家庭劈得粉碎,不但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的幸福。在《雷雨》中,繁漪是可悲的,她的结局也是凄惨的,悲剧产生的背后总是会有我们深深的思考。下面就是对《雷雨》中繁漪形象的的分析。 一、人性的扭曲,悲惨命运的开始 《雷雨》剧中的繁漪是一位名门之女,正当是花样年华的她,在18岁的时候,被逼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周朴园,一个可以做她父亲的男人。繁漪与周朴园的结合,实际上是貌合神离的,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思想上,他们两者之间

李鸣现代工笔人物画欣赏

李鸣,1958年生于山东牟平,1982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 美术系。现为烟台大学建筑系美术学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其作品先后在多种作品集及报刊上发表,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 并获奖。作品曾在美、加、新、韩、日、澳等国家展出并有多幅被 收藏。2007年,作品《秋日遐想》发表于《美术观察》(核心期 刊) 2007年,《初冬的阳光》等五幅作品发表于《当代中国画精 品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画的通俗性与艺术性》获二等奖2005年,水彩专集《皖南古村落水彩画写生之二》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2004年,国画专著《李鸣工笔人物画》荣宝斋出版社2004年,水彩专集《皖南古村落水彩画写生》中国国际美术出版社2004年,作品《长日》、《李清照》发表于《美术观察》(核心期刊) 2004年,论文《美术鉴赏教学的现代观念》发表于《职业技术教育》(核心期刊) 2004年,论文《中国画的通俗性与艺术性》发表于《装饰》7期(核心期刊) 2004年,2003年,参加第三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2003年,作品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2002年,U?S?A《美南周刊》专题介绍并发表五幅作品。2001年,作品入选大型画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珍品选—传世名画》。2001年,作品入选《2000?中国画百家作品集》。2000年,《中国报道》第3期作专题介绍并发表四幅作品。2000年,作品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金彩奖中国画大展》。2000年,作品入选中国美协《200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1998年,作品入选文化部主办的《北京首届国际扇面书画艺术展》。1998年,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三次新人新作展。1998年,作品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牡丹杯金彩奖大展》并获优秀奖。1997年,作品入选文化部于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获优秀作品奖。1996年,作品《清音》被收入外文出版社,汉、日、英三种语《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宝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