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doc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doc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doc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doc

理论类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导论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教育技术学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代码:

开课学期: 1 学分: 2

学时:34 核心课程: 是

拟使用教材:

黄荣怀.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国内(外)现有教材: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李思维.教育技术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李芒.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学习参考资料

1. 专著教材类

李艺.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 报纸期刊类

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

3. 网络资源类

微信公众平台:教育技术微课堂(微信公众号:vclassroom)

二、课程描述

“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该领域、了解该专业的导入性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5个主要研究方向。

三、课程目标

“教育技术学导论”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学生设计其发展方向,并使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与改善。

到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①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②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学科领域、学科研究方法等基本特征。

③了解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④能够设计本学科五个主要发展方向。

⑤提高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

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反思能力,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四、教学要求

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本门课程学习计划,加强学业管理,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无正当理由不请假,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任何与课堂教学无关事宜,未经授课教师允许,不私自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复习、课外书籍阅读等工作,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如下:

总评= 出勤(10%)+ 课程作业(30%)+ 期末考试(60%)

出勤占总评的10%,点名不少于3次,缺席1次,按无成绩计算;课程作业不少于2次,按批改成绩30%折算后计入总评;期末考试占总评的70%。六、课程内容

第1章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

(授课时间:第1学期第1 ~ 4周)

教学目标:掌握课程学习方法;掌握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掌握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

教学重点:课程学习方法;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

教学难点: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

学时:课堂教学8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主要内容:(1)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

(2)教育技术的学科体系。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网络探究学习

课后作业:“职业生涯设计”研究项目。

第2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授课时间:第1学期第5 ~ 7周)

教学目标:掌握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教学重点: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教学难点:学习理论、课程理论、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学时:课堂教学6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主要内容:(1)学习理论

(2)课程理论

(3)系统理论

(4)传播理论

学习方法:协作学习、自主探究

课后作业:

(1)《我的学习方法: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分析你自己学习方法的不足,提出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写出具体措施)。

(2)“学习方法经验”分享,成果汇报(小组成员汇总“学习方法经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3)个人画思维导图总结理论基础。

第3章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

(授课时间:第1学期第8 ~ 9周)

教学目标:掌握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技术观与教育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

教学重点:技术观与教育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

教学难点: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

学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1)技术观与教育技术

(2)视听技术

(3)多媒体技术

学习方法:网络探究学习

课后作业:个人画思维导图总结本章内容。

第4章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

(授课时间:第1学期第10 ~ 12周)

教学目标:掌握研究方法相关概念;掌握常用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常用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常用的研究方法

学时:课堂教学6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主要内容:(1)研究方法概述;

(2)常用的研究方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

课后作业:

(1)小组合作,对本校范围内本科生日常课堂内、外时间分配和学业负担情况开展调查。

(2)“研究方法”(撰写调查报告)作业分析,成果汇报。

第5章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

(授课时间:第1学期第13 ~ 14周)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掌握“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的研究方法。教学重点: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的研究方法。

学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1)教育技术学的专业方向;

(2)“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的研究方法。

学习方法:网络探究学习

课后作业:了解“职业生涯设计”项目。

第6章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授课时间:第1学期第15周)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教学重点: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教学难点: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学时:课堂教学2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主要内容:教育技术学的新兴研究方向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网络探究学习

课后作业:开展“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研究。

课程复习与成果分享

(授课时间:第1学期第16 ~ 17周)

教学目标:“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研究成果分享;小组项目汇报。教学重点:“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研究成果分享;小组项目汇报。教学难点:“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研究。

学时:课堂教学2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主要内容:(1)“职业生涯设计”项目研究成果分享;

(2)小组项目汇报。。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

课后作业:无。

七、课程内容调整说明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 《现代管理专题》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开放教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是广播电视大学与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联合开办的,其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合当代国际先进的企业组织管理方式和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或实际操作的管理人员。 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现代管理专题》是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54学时,3学分,一个学期开设。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最新发展动态。 三、本课程的教学对象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文凭的学员。 四、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知道; 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免理解并把握;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同时能准确地应用。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最后一门课程,其前续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和技术性课程,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企业信息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六、教学环节 1.音像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传授教学内容、使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本课程采取录像教学媒体,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以专题形式主要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配合主教材讲授本课程的思路、方法,帮肋学员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原理。 2.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面授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录像讲座,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自学是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各级电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注意。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基础写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写作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类) 总学时数 92 周学时数第1学期2,第2学期4 开课学期 1、2 学分 6 先修课程 基本教材《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1. 《基础写作教程》尉天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写作教程》,路德庆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 写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并带有师范专业的特色。开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的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初步熟悉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为将来胜任语文教学工作做好“会教”的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础写作理论和主体素养知识,结合写作过程训练和文字表述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和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创造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正确处理理论知识传授和写作训练的关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首先选准知识点精讲细讲,使学生进入写作学理论体系,形成写作和研究的氛围。其次根据每章节的重点进行写作实践训练,实现最终目标——每人一本“精品作文集”。讲授时以传统讲授为主要授课方法,以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2.为学生提供优秀范文,讲前用例文引路,让学生对相关写作理论有感性认识,讲后用例文分析印证写作理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理论。 3.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讨论活动,强调广泛阅读,培养学生读书和写作的积极性。 4.提倡自主创作,提倡为实际工作和学习写作,鼓励学生为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对发表或录用文章的学生给予奖励。 5.对学生的作文、作业认真批改讲评,每学期作文评改课不得少于6次,其中包括学生互评与自评。 三、课程各章建议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建议学时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概论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金融 课程性质:必修 总学时数:64课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各专业学生顺利进入专业课的基础。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金融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阐述的是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以及货币银行方面有关基本理论、基本业务的基础知识。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内容构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银行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基础。 二、内容及重点难点 1、内容: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货币流通、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意义、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2、重点难点: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三、主要内容 (一)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二)货币流通 (三)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 (四)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五)参考书籍介绍 四、思考题 1、列举你所遇见并希望求得理论解释的货币银行领域中的问题,现在你对这些问题是如何理解的? 2、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的关系。 3、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制度。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理解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制度的定义、本位货币的特点、货币制度的演变。 二、内容及重点难点 1、内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式、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货币制度 2、重点难点:货币的定义、货币制度 三、主要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起源 一、古代货币起源说 二、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三、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第二节货币的形式 一、古代的货币 二、币材 三、铸币与纸币 四、存款货币与电子货币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考研真题 考研笔记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考研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招生基本信息介绍: 2014年学费:全日制54000元/学年非全日制共为79000元/学年。 2015年学费:全日制6.9万/年在职9万/年 招生院系及招生人数:财政金融学院国际学院汉青研究院(只接受推免生) 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431金融学综合 参考书目:431金融学综合 罗斯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公司理财》,第九版 黄达主编,人大出版,《金融学》 陈雨露的《国际金融第四版》 易纲的《货币银行学》 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9版》 金融硕士大纲解析团结出版社

第6篇期权、期货与公司理财[视频讲解] 25.2课后习题详解 26.久期当市场利率为9%时,一个2年期、息票利率为6%,且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的债券久期为多少?答:债券的久期就是债券现金流支付的时间的加权平均,权重是每期支付的现值与债券价格的比。需要按照市场利率来计算债券利息支付的现值。每期支付的相对价值就是每期支付的现值除以债券价格。债券久期等于每期支付的相对价值与该期支付时间(年)的乘积的和。由于这种债券是每半年付息一次,所以时间的计算单位包括半年。因此,债券的久期为: 27.远期合约定价在资产既无持有成本也无便利收益时,其远期合约价格(F )等于当前资产的现货价格(S 。)乘以1加上合同起始日和资产交割日之间的利率。通过比较以下两种策略产生的现金流将这一关系式进行进一步推导: 策略一:今天在现货市场中购入白银并将其持有1年(提示:不要使用你自己的钱购买白银)。 策略二:买入白银的远期合约,1年后交割。假设白银是一项资产,既无持有成本也无便利收益。 答:使R 等于合约起始日到资产交割期间的利率。策略一产生的现金流 0.5 28.710.030340.015171.0 27.470.029030.029031.5 26.290.027780.041682.0 863.720.91284 1.82568偾券价格946.19久期= 1.91156 年份 每期支付现值相对价值每期支付权重今天 1年以后购人白银 0借人 +S 0-S 0(l +R )总现金流0-S 0(l +R ) 策略二产生的现金流

《酒店信息化管理》教学大纲

《酒店信息化管理》教学大纲 酒店与餐饮管理教研室 编写说明 本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为原则,将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融为一体,克服了以往教材“面面俱到,面面俱不到”的弊端,着重介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酒店管理软件研发与特点、酒店经营战略管理、酒店营销管理、酒店前厅管理、酒店客房部管理、酒店餐饮管理,并在信息化教学中抽象业务模型,有效地展现酒店管理的业务流程。本书既具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作为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用书,也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用书,以及作为广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

课时分配表

目录 第一章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一、旅游教育与旅游需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特征的思考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四、在实习实验教学活动中实现“产、学、研”互动 第二章酒店管理软件研发与特点 第一节酒店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第二节从酒店软件系统研发看中国酒店业的发展 第三章酒店经营战略管理 第一节酒店经营战略分析 第二节ERP与战略管理 第三节ERP企业经营模拟教学 第四章酒店营销管理 第一节酒店传统营销组合策略 第二节酒店新型营销组合策略 第三节石基PMS与顾客关系管理 第四节西软商务中心系统 第五章酒店前厅管理 第一节酒店前厅部 第二节客房预订流程(一)——瑞通酒店管理系统 第三节预订接待系统(二)——西软Foxhis酒店计算机管理系统第六章酒店客房部管理 第一节酒店客房部 第二节实时房态流程(一)——瑞通酒店管理系统 第三节实时房态流程(二)——西软Foxhis酒店计算机管理系统第七章酒店餐饮管理 第一节餐饮服务内容与程序 第二节餐厅实验操作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浙江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有机化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础。通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掌握各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其相互转换和有机化学基本原理组成。涉及的官能团有:烷、烯、炔、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硝基化合物、杂环、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涉及的基本原理有:立体化学、结构解析、自基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和亲核取代等机理初步。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了解其在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生命、医药、农业等学科中的根基地位

及其相互的关系。二、教学内容(一)、结构与性质 1.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2. 有机分子的结构:共价键、碳原子的特性; 3.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实验式、结构式、投影式;4.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σ键和π键; 5. 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 6. 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溶解度、沸点、熔点、比重的影响。(二)、饱和脂肪烃1. 烷烃的结构:SP3杂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异构现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Newmann投影式,重叠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 2. 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及系统命名法; 3. 烷烃的物理性质; 4. 烷烃的化学性质:自基取代反应游离基取代反应历程(均裂反应、链锁反应的概念及能量曲线、过渡态及活化能) 5. 氧化反应及热化学方程式; 6. 烷烃的来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402修订) 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英文)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层次:专升本 学时:64 学分:4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 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学方法:讲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货币银行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货币银行问题。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的定义及其本质;货币的职能;领会货币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的关系;了解我国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明确人民币的性质和在流通中的地位;掌握国际货币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和理解货币起源理论、货币的职能,掌握货币形态的演变,理解其演变规律,并能运用货币的基本理论与知识解释和理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 一、代用货币与信用货币的异同 二、货币起源的本质 三、为什么要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优缺点 五、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1 货币的产生(1学时) 一、货币的定义 二、货币的职能 三、货币的形式 四、货币的度量

《金融学综合》考试大纲

天津工业大学全国统考硕士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2020年新修订) 课程编号:431 课程名称:金融学综合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金融学综合》是本年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我院根据考生参加《金融学综合》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成绩的总分来选拔参加复试的考生。 《金融学综合》考试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对于金融学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考试范围试题涉及货币银行学和投资学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货币银行学(约占50%比例)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货币的定义 2.货币的统计口径 3.货币的职能 4.货币制度 5.国际货币体系 (二)利息和利率 1.货币的时间价值 2.利息的形式 3.利率体系 4.利率水平决定的理论 5.利率的风险结构 6.利率的期限结构 7.利率管理体制 (三)信用 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2.信用形式的主要形式 3.信用工具 (四)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的界定 2.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 3.通货膨胀的成因 4.通货膨胀的危害 5.通货膨胀的治理

(五)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概述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外汇市场 5.黄金市场 6.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六)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概述 2.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七)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 2.中央银行的业务 (八)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第二部分投资学(约占50%比例) (一)投资学概述 1.投资过程 2.投资环境 3.投资监管 (二)投资工具 1.货币市场证券 2.债券 3.股票 4.衍生证券 5.证券投资基金 (三)投资市场 1.证券发行市场 2.证券交易市场 3.证券价格指数 (四)投资组合理论 1.风险与效用 2.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3.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4.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资产配置 (五)股票投资分析 1.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 2.股票估值模型 (六)固定收益证券投资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学科,它运用经济管理理论、信息理论、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它既具有较深和较宽的理论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一门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其它类型的信息系统等;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开发应用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讲,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综合运用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和计算机网络等先导课程的知识,是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与其它业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基础。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本课程不侧重于讲解技术本身,重点在于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 三.教学要求的层次 各章教学的具体要求在后面列出的课程教学内容中给出,教学要求的层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了解即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2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学; 3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 4 .初步掌握应用系统开发的方法,能够编写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主要文档; 5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进展;

【货币知识】货币银行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对象和性质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公共核心课程之一和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应用经济学的特征,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能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变量间的随机因果关系。 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理论的新发展有概念性的了解;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使用常用的计量经济学软件;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和能力。 四、授课方法 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上机实验、课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讲解主要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讨论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实际运用,对计量模型

中可能存在问题的检验方法和补救措施,如何在计算软件上实现各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运算;上机实验是对所学课程内容、基本方法的验证性实验;课外研究则是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的拓展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与研究能力。 五、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基本概念和内容体系,了解计量经济研究的基本步骤,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的计量经济学软件,了解EView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计量经济研究的基本步骤;难点是课时紧,教师要处理好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主要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学科交叉后所形成的新学科,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三门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学科,计量经济学与数量经济学的区别。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关系。 第三节:计量经济研究的步骤 建立理论模型:模型的经济理论依据、确定模型变量、确定模型的函数形式、确定变量的统计指标并搜集整理数据、计量经济研究中常见的数据类型(时间序列数据、横截面数据、

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812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0-07-14 金融学基础分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国际金融与货币银行学)、微观金融(投资学与公司金融)三部分,各部分各占比1/3。 参考书目为: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七版)》范里安,格致出版社,2009年 2、《宏观经济学》曼昆(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国际金融学》奚君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4、《货币银行学》(第二版)戴国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5、《投资学》金德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公司理财》(原书第7版)斯蒂芬. 罗斯等,机械工业出版,2007年 考试大纲为: 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消费者行为:预算约束、消费者偏好与效用函数、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斯勒茨基方程、消费者剩余 二、不确定性:期望(预期)效用函数、风险规避、风险性资产 三、生产者行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企业供给 四、竞争性市场:市场需求、行业供给、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经济租金、竞争性市场中的税收与税负转嫁 五、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定价、价格歧视、自然垄断、寡头产量竞争、产量合谋、产量领导者模型、价格领导者模型 六、博弈论基础:支付矩阵、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七、一般均衡:交换经济均衡、帕累托有效、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八、外部性与公共品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核算与国民收入恒等式 二、IS-LM模型 1、收入与支出 2、IS-LM模型 3、IS-LM模型中的财政、货币政策 4、开放经济下IS-LM模型政策效应分析 三、总供给与总需求 1、总供给与总需求 2、失业与通货膨胀 四、经济增长 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五、消费 1、持久性收入消费理论 2、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行为 六、投资 1、基本投资理论

《企业信息化》教学大纲.doc

《企业信息化》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企业信息化课程编号:0715331 学时:72 学分:3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课程类别:管理类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教材名称:《企业信息化建设》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者:姚国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专业核心课 (二)课程目的:该课程是电子商务必修课,以学生实践为主。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个成熟的商品化ERP系统,深入了解和掌握ER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对比分析,学会ERP软件的规划设计方法,并通过亲自开发软件,进一步体会ERP功能的实现方法和ERP软件的开发方法。 (三)教学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及程序,企业要提高竞争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由之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全面集成的解决方案。本教程力求从务实的角度,揭开ERP那层神秘的面纱,让学生对ERP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推动我国ERP实施应用的健康发展。 本教程从各种角度对ERP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对ERP相关知识的讨论涵盖了原理、设计与应用的全部过程,同时收集了一些ERP实施的案例为学生提供参考。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好一些几点: 1、授课过程中注意将案例分析所需要的理论知识讲解清楚,详略得当。 2、在授课之前,让学生复习阅读与案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 3、进行案例分析时和学生一起讨论,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 在理论讲解时,注重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能力培养和创新教育。二、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企业信息化概述 第二章信息和信息资源管理 第三章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 第四章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 第五章企业信息化网站建设

大纲格式要求模板

理论课教学大纲格式 全文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2磅,除标题等加粗字号为四号或小四外,其余均为五号字. 《地貌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J101404 课程名称:地貌学 总学时数:72 实验或上机学时:0 一、说明 (一)《地貌学》的课程性质: 《地貌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的科学。系统介绍了地貌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本课程的任务是直接(二)教材及授课对象: 1、教材选用:选用了严钦尚主编的《地貌学》(第一版),2003年5月出版。本书为一经典的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地貌学教材。同时选用杨景春主编的《地貌学原理》、吴正主 2、授课对象: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地理科学专业,经过前一阶段地质学基础、气象学与 (三)《地貌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地貌学基本概念和知识,初步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地貌类型,分析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掌握地貌发育过程和分布规律,为今后学习相关地理专业课程和讲授中学地理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地貌学》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讲授实验 一绪论 4 二构造地貌8 三风化作用 4 四重力地貌 6 五流水地貌16 六喀斯特地貌 6 总学时72 72

(五)考核要求: 《地貌学》采用考试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中包括作业、提问、点名、课堂讨论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主要教学目标:了解地貌学的课程性质;掌握地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地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一、地貌学的研究对象 (一)地貌及地貌学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 三、参考文献 1、严钦尚主编,《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5月(第1版) 2、杨景春主编,《地貌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3、高抒主编,《现代地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四、教研室:地理科学课程主讲负责人:XXX 院长审核签名: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货币银行学课程英文名称: Finance and Banking 课程类别:必修课程编号:020110j011 课程归属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制定时间: 2006年 12月30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货币银行学》课程是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后续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金融监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的基本要求: 1)注意与各先行课程内容的联系,系统掌握《政治经济学》、《西 方经济学》等的内容。 2)在把握《货币银行学》理论基础、构成内容的基础上,应该能 分析经济生活中与货币银行相关的客观经济现象中与货币银 行相关的客观经济现象。 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了解指一 般把握的内容;理解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握概念、原则、方 法,及其理论依据;掌握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经济类各专业及学时数:72学时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货币银行学》 6、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属于大学本科课程,教材和讲授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以图表、模型和案例,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内容构成。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银行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理解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基础。 二、内容及重点难点 1、内容:经济生活中的货币现象、货币流通、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货币银行学的意义、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2、重点难点: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学习方法、货币银行学的内容构成。

《信息管理系统》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门融合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等多种科学与技术的新兴边缘型、交叉型学科。随着21世纪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系统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已形成共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已成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主干课程,以及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重点课程。 本课程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选修课程,其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掌握系统建设的基本方法、技术,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社会应用,能够把握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将来能综合运用课程所学,迅速投身到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去。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要素 2. 理解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3.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 4. 了解系统分析与设计 5. 掌握系统实施与管理 6.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

实训三系统分析 6 实验法、实训法 总计48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要素…… 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信息及其特性、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了解信息的类型;熟悉信息的生命周期;掌握系统及其属性;了解系统的类型;熟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管理的含义、职能及现代管理原理;了解管理的性质、方法;熟悉管理的对象及不同组织形式的管理;正确认识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深刻理解企业信息化及其要求。 重点和难点:信息及其特性、信息与数据的关系;系统及其属性;管理的含义、职能及现代管理原理 第一节信息 一、信息和信息特性 二、信息与数据 三、信息的分类 四、信息的生命周期 第二节系统 一、系统的定义 二、系统的性质 三、系统的分类 四、系统的构成 第三节管理 一、管理的定义 二、管理的职能和性质 三、管理的对象与方法 四、管理的组织形式 五、现代管理原理 第四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一、信息与管理 二、管理与系统观念 三、管理与信息化 四、案例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了解发展过程;熟悉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方法及主要分类;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类型;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含义;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开发原则;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特点;掌握结构化方法;熟悉原型化方法;了解其他方法重点和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类型;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开发原则;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特点;结构化方法;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7370050) 学分:2 学时:30学时(其中:讲课学时26:实验学时:4)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热力学、金属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等 适用专业: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 年修订版培养计划 教材:热加工测控技术石德全,高桂丽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及相关材料类其它专业 的选修课程。在电工电子学、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非电量测量的基础知识、传感器基本原理及作用、温度测量及控制技术、检测误差分析、工程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的基本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检测系统的组成、检测系统的基本要求及检测方法的应用;初步了解控制理论在热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使学生具备运用现代工具将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胜任新材料开发与材料检测、检验和管理工作。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课程目标1:了解和掌握检测系统的基本单元构建,检测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具有基本检测系统的构建能力; 课程目标2: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以及传感器的基本性能指标;具备选择传感器类型以及技术指标的能力; 课程目标3:了解力、速度、位移、温度及物位等物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具备力、速度、位移、温度等参数检测的能力; 课程目标4:了解实验数据误差类型、误差原因及误差分析方法,具备数据误差类型鉴别以及数据误差分析的能力; 课程目标5:了解工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控制方法以及对工业过程的控制提出基本的思路;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4、3-1、4-2和5-2。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Money and Banking Theory 学时数: 51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以货币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济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财经学科相关专业学习、了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该课程是在假设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讲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二、教学方式 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系统地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介绍本学科理论的前沿性课题,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金融活动及金融调控的问题。它试图通过对货币运行的研究,来说明现代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课程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讲概述(1学时) 基本内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介绍、 教学基本要求:从微观、中观、宏观的三个层次系统介绍货币银行学知识体系 重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框架、 难点:货币银行学体系构成 第二讲货币与货币制度(5学时) 基本内容:货币的起源及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制度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于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通过了解货币的五大职能以及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及货币制度的构成和演变阶段 重点:劳动价值论、信用货币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制度演变的历程

同等学力经济学考试大纲(第四版)思考题答案货币银行学(4)

同等学力申硕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5315736.html, 同等学力经济学考试大纲(第四版)思考题答案_货币银行学(4) 第五章金融市场 一、名词解释 21、金融工具 又称金融资产,是一种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以及价格的书面文件,对于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意义。 22、货币市场 是指一年和一年以下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主要有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等子市场。 23、资本市场 是指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市场,主要有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24、远期(2007) 是指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期,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 25、期货 是指在远期合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买卖合约,即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时期,按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议。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并由交易所保证合约的履行。 26、互换 是指一种双方约定在一段时间内彼此相互交换现金的金融交易。互换协议主要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 27、期权 是指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期内,期权的买方有权按照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或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的协议。 二、简述题 12、简要分析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风险投资的投资过程大致分五个步骤: (1)交易发起。即风险资本家获知潜在的投资机会。 (2)筛选投资机会。即在众多的潜在投资机会中初选出小部分作进一步分析。 (3)评价。即对选定项目的潜在风险与收益进行评估。 (4)交易设计。包括确定投资的数量、形式和价格等 (5)投资后管理。关键是将企业带入资本市场运作以顺利实现必要的兼并收购和发行上市。 13、简述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风险与收益是进行任何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的一对矛盾,风险和收益是对称的,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所有收益都是要经过风险来调整的。经济学家马苛维茨用比较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为资产定价理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我们将风险定义为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那么,用数理统计的语言描述,投资风险就是各种未来投资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所谓期望收益率,就是未来收益率的各种可能结果乘以与它们相对出现的概率,然后相加的值。 风险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可以用对预期收益的偏离来反映。知道了期望收益值,就可以用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表示风险。 14、简要分析为什么分散投资可以减少风险。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48/2.5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40/8 授课时间:二(3,4)、双周四(3,4)/1-16周授课地点:6D402 任课教师姓名:董敬然职称:工程师 所属院(系):机械学院 联系电话:Email: dash2012@https://www.wendangku.net/doc/f05315736.htm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间,一对一,或与同学协商时间地点集中答疑; 2.针对作业中的问题,集中讲解。 二、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测试、系统实施等的理论,同时也针对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操练习,培养学生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特点,此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和特点;掌握系统分析的调查方法、资料分类与整理方法、业务流程的总结方法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的编制方法、业务逻辑表达方法;掌握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功能结构图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信息流程图设计和处理流程图设计;掌握至少一种开发平台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并对其设计特点有一定了解,了解规范化的测试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了解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及其特点,了解微软项目开发框架MSF的应用;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了解至少一个主流技术的开发案例的所有细节和其运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能将客户的需求与当前的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能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和系统需求进行详细的业务调查,也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并根据需求设计出新的数据流程图;能根据当前技术平台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业务组件设计、数据库设计;能在现有技术平台上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中的技术综合应用案例,其根本要义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抽象化、理性化、过程化并转换为一系列的信息流动、处理与存储。所以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最终是对设计者理性程度的考验,其中包括:系统规划的技术能力考量、系统调查的切入点与重点的设置、系统分析中信息的变迁与流程的改造、系统设计中架构的扩展与优化等。而在更深层次上也应意识到设计者本身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接受程度对系统的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这是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因此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开放知识与信息接纳并以理性予以归化才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终极手段。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数据库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李一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版。 2.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版。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附件2 :宁波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及示例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学分:周学时:总学时: 课程类别:(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所属团队/团队方向:课程负责人: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 三、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四、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七、实验(实践)环节教学要求(纯理论课程不用) 参照以前格式 撰写人: 审核人: 制定时间:年月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一: 《法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Jurisprudence 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位课程;自主学习课程;(1、大类课程 2、专业必修课 2、专业选修课 3、公共必修课 4、公共选修课 5 学位课程 6、自主学习课程)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法学导论、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所属团队/团队方向:法学/经济法学课程负责人:李学兰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任务 《法理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的本科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的基础学科,相对于各部门法学、应用法学而言,法理学关注的是法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论。《法理学》课程既是法学教育的起点,又是法科学生为养成法律人素质而须终生修习的一门知识。《法理学》知识不仅是国家司法资格统一考试必考内容,更是法学研究生、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单独一门。 法理学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法律观和民主的法制观,确立法律思维方法,培植法学理论素养,既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并思考法律问题,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问题,又要通过专门训练养成法律人独特的理念、知识同、思维和经验。 《法理学》将从法理学概论、法律本体论、法律方法论、法律价值论、法律社会论等五个层次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法律观和分析法律现象的理论框架,熟悉并掌握法学思维方式,从而为有效地学习其他法学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论基础。课堂将重点解析贯串整个法学体系的法学基本范畴,如法、法律、权利、义务、法律责任、法律程序、法律方法、法律价;系统介绍法的要素、法的部门、法的体系、法系等法学本体论知识;分析应用法律发现、法律判断、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基本法律方法;分析研讨法的基本价值、法与社会、法律现代化、法治建设等法理学传统理论和前沿问题。具体而言,法理学对培养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方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包括: 1、法律理念:经由感性、知性的认知,通过系统的思维,达到对法律理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