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

在现如今的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远远超过人类的预算,人工智能已经屡见不鲜,其功能更是数不胜数。

在今年,阿尔法狗成功战胜世界冠军柯洁,进一步证明了人工智能的能力超过了人类的智商。因此许多人都很害怕如果世界被人工智能统治的后果,但对我而言,我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

人之所以能在世上立足,靠的不仅仅是智商,而是人类相对于其他动物有更强大的思想。在今年九月的《开学第一课》中就曾经让世界著名钢琴家朗朗凭声音分辨在屏幕后弹钢琴的是人还是人工智能,他立马分辨出后就说:人工智能弹出的曲子很流利,几乎没有错误;而人类谈出来的却是富含感情的,虽然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完美。所以人的思想情感是人能够做万物之王最重要的条件。

试想,当人类都没有了思想,这个社会会有多么可怕?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的人们眼前的想法就只是完成手头工作,他们不能分辨对错,做一切事情都十分机械化。让它向前走,只要不喊

停,就算前面有阻碍物也照样向前冲;如果让它杀人,它会义无反顾地拿起刀,不经思考的砍下去。它不会管法律是否允许,不会管后果,更不会管对错。

在我看来,人类已经开始慢慢步入这个没有价值观和同情心的时代了。近来最具有爆炸性的娱乐新闻鹿晗关晓彤公布恋情这一事件就足以说明如今的网民已经渐渐失去了价值观。近日被这条消息刷爆了的朋友圈可谓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有被舆论左右对这件事的主人公粉转黑的,又不顾一切依旧追捧这两个主人公的,更甚者因为这件事跳楼割腕。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是事情啊作文这些粉丝就像被明星操控了一般,可以为了他们逃学、打架斗殴生之付出生命。而这件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这就是因为现在的人已经失去了价值观,他们认为自己的偶像做什么都是对的,盲目的崇拜已经使他们疯狂,没有了价值观的他们只能依赖于别人强加于他们的,当这个价值观崩塌了,他们也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从而导致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害怕。

而这一切正是因为现代人独立的价值观和同情心的消退,而如何组织这件事的发生,仍需要我

们解决。不仅中国,国外亦是如此。美国贫乏的枪击案就是人性的泯灭,是缺乏同情心的人报复社会的一种典型方式。

我们应该要深刻认识到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带给我们的后果,进一步防止这样的情况的持续严重。

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

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课程前言 田桐(主持人):学术前沿,思想对话,欢迎收看《世纪大讲堂》系列节目“儒学与当代中国”。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后,经历了不同方向的发展,而思孟学派是孔子以后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那么思孟学派的特征是什么?思孟学派的人性论对于儒家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它对于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念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又对于当今的道德教育有什么样的启发?有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荣幸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李景林先生,他来为我们解读《人性本善与道德责任——思孟学派的人性论及其文化意义》,有请。 解说: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儒学、道家哲学、中国文化等。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曾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多种教学科研奖励;主持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 田桐:李老师,可能《三字经》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那么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不是同一而出的? 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观念是实质上是孟子提出来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在《论语》里边的,其实这两个是相关联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性相近”其实是讲人作为一个类的类型。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在《孟子》里边没有这个话,性相近,习相远在《论语》里边是有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在《孟子》里边它这个话就是“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那“性本善”这个观念,到了宋代我们看大家基本上都使用这样一个观念。其实这个“性本善”说的是非常准确的,那这个“性本善”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要把这个人类这个类性,人作为一个类的这个类性它的内容给说出来,这是孟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我觉得这个奠定了中国文化教养的基础,它的教化的

人性·道德的反思——莎士比亚悲剧人物的深度解读

在世界文学史上,最能代表莎士比亚戏剧水平的是他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刻划。他结合社会背景及其本人的主观感情意识,深入刻画了悲剧人物在殊途同归走向人生悲剧的过程中的性格内蕴和行动路线,揭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风貌和社会现实的某些特征。本文就莎翁后期著名戏剧巨作入手,从人性的灵与肉、道德等角度重新解读,感悟对社会进步发展起不可磨灭推动作用的因素。 众所周知,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巨匠,他笔下的人物可谓活灵活现,震撼感人。莎氏的四大悲剧人物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每当人们通过这些剧中主人公的言行,体悟到了人性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唤醒了超道德的崇高精神,对建设和谐社会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一、对人性层面的质疑与拷问 俗话说得好:“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说明人的复杂多样性。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有喜剧也有悲剧。所谓喜剧就是有一个快乐的结局,这是不言而喻的。悲剧就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并以及其悲惨命运为结局的艺术形式,它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莎士比亚的第一阶段主要以喜剧为主,而第二个时期则以写悲剧为主。后期他共写了七部悲剧、四部喜剧和一些十四行诗,数量只有第一时期的半,却极为重要。为什么?因为他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和艺术都更加成熟了,而且他毕生最重要的四部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都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人是灵(思想灵魂)与肉(自然身体)的高度统一体,其中的“肉”就是自我意识主体,首先必须作为一种属于人的自然实体而存在,之后才有精神的灵性和社会的本质。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对人的这种本质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此阶段戏剧艺术家们创作的作品多为性格悲剧,而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也多体现在人格人性层次性与矛盾性方面,他那时的人物形象不是高大全而是活生生的“圆形人物”,且都有性格缺陷。虽然如此,他的悲剧及悲剧中人物之所以耐人寻味就是它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我认为以下四个元素或多或少是悲剧的魅力所在。第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第二,人性的缺点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三,对所谓命运的无可奈何。第四,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在《奥塞罗》中明显的悲剧元素就是奥塞罗性格的缺陷,只要是人总会有些嫉妒心的,这是人之常情,更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他对自己妻子的爱本来就不放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对黛丝德摩娜又爱又恨又怕。最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求求你表扬我

道德困境中的人性冲突 ——评电影《求求你,表扬我》 《求求你,表扬我》(黄建新导演),讲述的是一个打工仔杨红旗(范伟饰),因父亲是劳模,特别期待能受一次表扬。于是他到报社讲述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欧阳花(陈好饰)的事迹,可没有人信他,他不断四处讲述,终于引起报社重视,派记者古国歌(王志文饰)进行调查。正当事情要水落石出,女大学生出面阻止,面对女孩的声誉和民工的心愿,记者不知如何取舍。在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经历着灵魂的拷问。影片以对现实的陈述和小人物的关注展开了对人性的分析和社会批判。 在这个电影中,大部分人都在因为不同的原因和目的而成为撒谎者,少数的诚实者在这个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且更可悲的是.由于看到太多谎言这些诚实者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怀疑,就像古国歌对女友米依说的抓捕犯人的事情也充满怀疑一样。欧阳花为了不受影响,后来又意图情挑古国歌摆平此事,但是最后却由于西区惯犯的落网而鸡飞蛋打。同样,为证明自己确实救过人,为了给患有肺癌时日无多的爸爸一个交代,杨红旗拼命在证实自己,但是,他也一直挣扎在孝道和道义之间。黄建新精心布设了村支书的笑容、葬礼的仪式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细节,铺垫出了第二个结局“杨胜利没死且和儿子一起去了北京”,在这个结局中.杨红旗为村里的利益默许了村支书的谎言.且还参加了虚假的葬礼。于是杨红旗得到了村里和报纸的双份表扬、村里免费打开了知名度、杨胜利老汉因为儿子得到表扬而心情愉快病情好转,大家似乎皆大欢喜,但是古国歌却无法理解自己做了什么把一个诚实的见义勇为者逼成了撒谎者。片中出现的其他看似无关紧要的配角,也都在不同侧面表现着社会浮夸和谎言成为风尚。村支书决定撒谎,因为他知道撒谎可能给村民带来更大利益:句号扮演的警察决定撒谎,因为如果说出粉巷曾发生过恶性治安事件,派出所的综合治理标兵单位就会泡汤:唯一说真话要求得到表扬的杨红旗也被归于其中得不到信任,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由于道德沦丧而造成“我们不敢去相信别人”的悲哀。 这部影片表面上展示了一出略带苦涩的黑色幽默“想在影片中表述生活中不可判断的东西.所以选择了荒诞这种表达方式”。但是,实际上,它展示的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从一元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冲击和融合的混沌的状态。社会各个阶层,面对着社会的变革,特别是经济大潮下的道德困境,其意味更值得研究。道德困境,正是《求求你,表扬我》的核心所在。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在这个个人价值全面抬头(却并不健全)的动荡年代,道德成为一种艰难的选择。《求求你,表扬我》的主角包括民工、大学生和报社编辑,这一次的道德问题也似乎与时代无关,成为人人难以自保的陷阱。至此,黄建新已经完全走出中期作品社会图景式的风貌,似乎正走进一个更为开阔的地带。黄建新就是给我们显示道德标准多元化带给整个中国社会的茫然失措。黄建新说过:“我经常对某些东西判断模糊,当无法概括一件事的时候,只能用表述的方式,就像这部电影,要求表扬的范伟、一心想挖掘真相的王志文以及不想让别人知道事实怕影响前途的陈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没有错,这就是一个悖论,到最后每个人都背离了原始的初衷。尤其在现实生活中,实用主义已经代替了理想主义,不知道我的片子能否表达一些。”作为一个民工,范伟身上负载了太多的符号意味:他是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孝子,他又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民工,一个38岁的老光棍,最深刻的感受到了社会阶层的差距,以及金钱给

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读后感

康德的人性与道德中的一些领悟 11物理系一班雷嘉宝11101091011 大致的度过康德的人性与道德这本书,虽然康德已经离我们很远,时代也已经改变。到时里面他提到的内容,我认为对理解人性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有很多都是很经典的观点。 一、善意的意识 在第一章中,善良的意志,“除了善意以外,没有什么可被称为善而无穷制。”的确,一个如果拥有知识,才华,可以对社会甚至世界可以造成重大影响的人,而他有能力造成好的影响或重大奉献,同时也有能力造成坏的影响,混乱或造成破坏。这就取决于这一个人是否有善意。上述的这些观点,一般人应该也是可以想到的,但是书中还提到,善意是构成幸福不可或缺的条件。而善的意志又不能是无节制的。如果一个人无节制的善意,可能会被坏人利用成为帮凶,又或者被害,这都是有可能的。我想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南郭先生。他善意把一条冻僵的蛇放到怀里,可蛇,解冻了,却把他咬死了。在这里,南郭先生不仅是受害人,也是帮凶。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他没有把蛇放到怀里帮它解冻,那蛇根本伤害不了他。所以有天赋的人要有善意,要不然可能对社会造成坏的影响,有天赋又有善意的人又必须要有理智,要不然有可能是好心做坏事。 二、道德的价值 我们总说人要有道德,那么为什么要有道德呢?道德到底有它自己的什么价值呢。道德的价值不能用具体的金钱来衡量。有时候道德可以关系到人的性命,为什么这么说,这其中举一个例子,可以具体到商业道德这一范畴。比如说现在我们中国,有很多药品,食品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有死猪肉,有毒奶粉,有皮鞋胶囊药,等等等等。多不胜数,这些人要生活就避免不了的食品,药品,因为商家的不道德行为会使很多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受到威胁。在这里,这个商业道德就涉及到人的性命,而不能用钱财来衡量这样做对别人带来多少损失。 三、心灵与义务 在这一章里面,我看到了以前一直没有这样想的观点。在看这一章以前我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是每一个人必须要有的,而我不知道在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里面有分很多很多不一样的品质,而这些品质并不是每个人必须要具备每一条的。每个人的经历,身份,分工,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也不尽相同。就像作为一个医生,他必须具备医德,才算是有道德品质的人。而不作为医生的人,他知道医德,但可以不具备医德,而他的道德品质则从另一方面呈现。即一个人具备什么道德品质跟他所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有很大的关系。康德说爱是一种情感,不是意志或意愿。人没有说必须去爱,而爱不是一种义务。而有仁。康德所强调的那些人不具备也不必非得获得的道德品质其实是属于心灵层面的。它们是人作为道德人与生俱来的,它们是心灵法则。而人要通过追求才获得的道德品质其实也是一种道德义务。它们是以上那些道德品质的实践过程。所以,心灵是高于义务的。 四、欲望的张扬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欲望。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根据具体的每个人人情况不一样。而欲望里面又有希望或者企望,空幻的希望就是企望。感性的欲求又叫做意向,当人难以用理性控制他的意向的时候,就演变成了情绪的欲望。激情是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论道德层次及其人性基础 摘要: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功利主义道德观分别是对中西方的历史和现代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种伦理思想,它们对塑造中西方的社会政治和群体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事实证明,两种伦理思想都难以为人类社会找到现实的依托和理想的归宿。其原因在于,它们没有建立在完整的人性基础上。基于此,笔者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对道德的层次性做一个论述。 关键词:伦理道德功利主义道德人性道德层次 道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与发达的命脉,因而对道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无可争辩的。但问题的关键是道德应该以什么为基础,这是研究道德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但同时也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困扰着人类并为此争论不休的一个论题。笔者认为,道德毫无疑问应该以人性为基础,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和西方的功利主义道德观之所以由盛而衰,就是因为没有完整把握丰富的人性,其人性基础都是不稳固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会走入困境。 一、中西方两种道德观及其困境 (一)中国:儒家伦理道德 从中国近代起一直到今天,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文化是一直论争不断的,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争论的一个热点。吴安春认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系真正的终极关怀是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易于人们认同和实践。她指出,儒家的人生论是以道德智慧成就来解释人生价值的,其最高追求是道德人格达成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这与道家所追求的逍遥与洒脱的人生境界和佛家所追求的和谐、圆通与永恒的宗教境界是相通的。程颢的<<秋日>>诗, 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家的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十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吴安春认为,人到了这个境界,体悟到自己的生命与宇宙的生生不息精神是贯通融合的,他就会自觉地过着奉献人类的积极生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黎鸣在<<中国人性分析报告>>的封面上指出:“主张人性本善的中国人,却让绵延几千年的封建皇权制度为自己造出了一个非常缺乏人道、非常不善的官场化社会;而主张人性本恶的西方人,近500年来竟创造出了一个科学、民主、自由,相对而言更富裕、更尊重人道的社会。这个巨大的悖论是怎样产生的呢? ”他在书中围绕这个问题对儒家伦理道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①。他认为,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之所以源远流长,其源就是人性善。人性善蛊惑了中国人几千年,使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渗透进了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使传统的中国人格深深打上了主奴意识的烙印。

当人性道德与法律冲突时

当人性道德与法律冲突 时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当人性道德与法律冲突时 摘要: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不断改变,不断完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作为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在当今社会,它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范跑跑”事件,还是老人跌倒谁来扶的争论,还是洞穴探险案,我们都能看到法律与道德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而这其中,又不乏许多的矛盾,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处理好这些矛盾,正是困扰古今法哲学的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关键词:道德、法律、法哲学、法理学 在当今法制社会的大背景下,法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也被大家所熟知,大多数人都知道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应该拿起法律这一武器去维护。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性道德这一与法律相似却又有诸多不同的概念也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正是由社会的公理和道德来约束的。 那么,道德和法律究竟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异同与联系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①通俗来说,它是“人们在实际生活

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往往流传较为广泛,形成共识。”②也就是说道德是在人类漫长的演化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束。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是由立法机构结合广大群众意见,并投票通过形成的一种强制的约束力”③由此可见,道德和法律都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约束,不过,前者的约束力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靠的是自觉遵守,而后者的约束力是国家强制力,比如公安、司法部门,后者比前者有着强的多的约束力。 时值汶川大地震七周年纪念日过去一个多月,对于“范跑跑”这一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七年前,教师范美忠正在四川一所学校上语文课时,地震突然来临。与其他教师不同的是,他没有选择留下来疏散学生而是自己先冲出了教学楼。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声称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若再有一次选择,他还是会先逃出教学楼。这一举动遭到了当时社会各界强烈的谴责,人们纷纷怒斥他不配为人民教师,冠以“范跑跑”的称号。我想,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并没有错,更谈不上违法犯罪。但是,若是从社会道德来看,他的做法并不妥当。人民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老师们不仅在教书育人上给学子们指明方向,更在身心成长以及人身安全上关心保护着学子。范美忠的这一行为与人们心中所熟知的教师崇高的形象截然不符,更与其他教师在这场大灾难面前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才出现了社会各界痛斥“范跑跑”的局面。维护自身安全,求生的本能并没有错,但是在当时的事件背景下,过

神性与人性——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道德主题(一)

神性与人性——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的道德主题(一) 论文关键词:莎士比亚文艺复兴道德人文主义神 论文摘要:从伦理道德角度对莎士比亚文学作品进行考察。以文化为参照,以人为基点,以道德主题嬗变的整理讨论为指归透析文艺复兴“人”的道德图式。文艺复兴是神性回归并参与人性建设的时代,其成为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他完成了后期人文主义对“人”的诠释:享受现世节制的自然之爱,同时以上帝之爱消弭邪恶。莎士比亚文学作品道德主题体现为神性超拔人性、人文终极的图式。 一、引言 瑞士著名史学家、文化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称文艺复兴为“人”的发现时代。之所以被定义为“人”的发现,是因为相对于中世纪人是神的奴仆而言,文艺复兴时代人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人的价值不仅在于服从上帝、信仰彼岸世界的安宁幸福,而且在于人本身是世间的上帝,勇于追求此岸世界的美好和谐。 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崇高地位,主张一切以人为本,以此来反对罗马教会所代表的神权的绝对统治。针对教会认为人生是苦难和罪恶的邪说,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肯定现世生活,歌颂爱情和个性解放;针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人文主义提倡理性,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因而有权追求知识,探索未知,了解自然和研究科学;针对封建压迫和封建等级制度,人文主义倡导仁慈、博爱,歌颂纯真的友谊和崇高品德,提倡平等和冒险精神。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意气风发、朝气蓬勃和乐观进取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莎士比亚便是该时期应运而生的巨人。神性回归并参与人性建设,是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享受现世节制的自然之爱,同时以上帝之爱的合理性消弭利欲滋生的邪恶,他完成了后期人文主义对“人”的诠释。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代表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最高峰。“从来没有比他的剧本更加全面地表现了人的状态了。”莎士比亚的创作已经产生超出描述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意义和作用,其戏剧可以看成整个人类的缩影。他所具有的包容性、前瞻性使其成为文艺复兴的总结性人物,至今为止无人可以比拟。基督式的上帝之爱守护古希腊式的自然之爱是莎士比亚不变的创作主题,虽然传承了世俗人本传统的文化内质,但是超世俗的理性指引着世俗的情感,这在他早期的诗歌和戏剧创作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二、基督爱的力量 莎士比亚早期的诗歌和喜剧多以爱情为描写对象。他热情地讴歌爱情,肯定人自然欲望之合理性以“爱情是天经地义的”来反对禁欲主义,这与前期人文主义相似。不同的是,他笔下的爱情并非一味的放纵、疯狂、粗野,而是奔放又节制,激情又不失理智。莎士比亚指出,情欲是贪婪的——你容易变得嫉妒和专制。他主张用人的理性来约束原始欲望不让泛滥的本能毁灭自己。文艺复兴时期人固然冲破了禁欲主义的压制,但是却又陷入自我情欲冲动的牢笼,这是他较早期人文主义先进成熟的地方这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也有表现,是他从始至终的思想。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描写了男女青年冲破封建伦理道德、传统偏见、宗教禁忌以及自私、欺骗等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运用个人的智慧、聪明和勇气,大胆地追求自由、纯洁的爱情。这当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闪耀着人文主义理想光辉的敢作敢为的文艺复兴新女性艺术形象。她们年轻美丽、温柔多情、乐观,敢于而且善于为实现美好理想而斗争到底。如《无事生非》中的贝特丽思漂亮、聪慧、泼辣,好为人抱不平;《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有勇有谋;《辛白林》中的伊摩琴美丽善良、爱憎分明,为了爱情不惜抛弃荣华富贵;《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为情人的死去而殉身等。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人人心,人文

道德与人性作文

道德与人性作文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有很多人为追名逐利而奋斗,却把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道德丢了。小编收集了道德与人性作文,欢迎阅读。 道德与人性作文【一】 生物是什么,对!是有生命的物体,那么人类与其他生物有什么不同呢?作为高级生物的我们,对于这个温馨的世界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能都学到过,人类与其他生物最与众不同的就是人类有智慧,但是,人类的智慧也同时带来了人性的泯灭,人之初,性本善,这种良知的善良心理,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这种正义与善良,却被这种高等的“智慧”所挥洒得淋漓尽致,这怎能不是我们喟然长叹,人之所以有了智慧,也同时有了人性所邪恶的一面,可以为了那些物质上的东西所追求,所奔波,也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把那些东西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把那些所谓的万能的东西看成是最宝贵的东西,这真的是智慧所造成的福音吗?这难道是智慧逐渐发展所带来的吗 回顾原始社会,人们虽然没有智慧,但是可以一起分享,一起同甘,一起共苦,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没有主次之分,没有君主之别。但随着慢慢的进化,又进入了奴隶社会,便

出现了私有财产。对人类这样的同等生命,竟然想出各种残忍的手段。就如曹植的一首诗中的“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反映哥哥与弟弟之间为权力之间的反目之争,这部足以说明一切吗。 希望不要在出现这种对人性的扭曲行为了,对同在一个世界的我们,和对那些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要再发生这种事情了 道德与人性作文【二】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有很多人为追名逐利而奋斗,却把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道德丢了。他们认为只要有钱便会高人一等,有钱能使鬼推磨;而道德却没有用,既不能让人填饱肚子,也不能给人温暖的房子。所以就有人为了获得金钱干起了昧良心的事。比如:“大头婴儿”、“苏丹红”、“三鹿奶粉”等等。 金钱虽然重要,却不值得我们为它放弃道德。那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怎么解决这些道德缺失现象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钱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金钱,那是万万不可的。如果那样做会严重危害社会、甚至伤人性命。正如重庆文强案件,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不为民负责,反

关于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建构的思考

关于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建构的思考 道德与人性长期以来就是人们自身研究的重点。全面省思道德与人性的关系是研究道德及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人性是道德的根基,道德是人性的核心,将道德教育放在人性视角下进行诠释才具有意义。道德教育作为一门提升人生境界和德行品质的学科离不开对人性本质的探讨。在思考如何建构人性视域下道德教育的同时,我们应该做到赋予传统“德”文化以时代特征,丰富对人性的认知,重视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自身建设。 标签:人性;道德;道德教育;价值观 一、历史的回顾 为了全面省思道德与人性的关系,需要将道德放入历史长河中进行考察。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面临生存或是灭亡,生存成为第一法则。在人与人以群居形式结成的交往方式中,原始的道德萌芽逐渐显现。原始的道德表现为一种约束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它是群居式人际关系及真正人类社会形成前,人与自然相抗衡的法宝,甚至成为人类繁衍生息的关键。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智力实现大幅提升,带来的是阶级社会的出现和物质的丰富,西方理性主义认识论逐渐占据上风。在保持道德本能与理性潜能并行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理性彰显的光辉,在知识爆炸的工业社会中尤为突出。诚然,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经阶段,也体现了不断开发的智能潜力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这不能成为掩饰物质的满足与精神匮乏和道德丧失之间不平衡发展的借口。“现代科学技术的无处不在、无坚不摧和新产品、新工艺的无奇不有、无所不能,容易使人更多地关注‘物’的因素,徜徉于技术的神奇、信息的快捷、物质的丰赡和生活的舒适,而忽略了德行的修养、理性的崇高和个性的丰满,这样势必会造成科技对德行的挤占、物质对精神的压抑、工具对素质的取代。”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激化了人性矛盾,掌握知识大权的科技专家似乎更具发言权,在这种重信息和知识的时代中,人们在懂得“如何活”的意识前提下开始寻找“怎样活”和“为何这样活”的答案。尤其在价值体系多样化,对人性与德行提出严峻考验的当代,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不仅靠物质,更需要精神力量,即存在于头脑中规约行为的潜在意识能力——道德。 二、道德——人性的观照 要保持人性认知的完整就离不开对道德的关注。传统意义上的人性分析是从二元论开始的,东方文化背景下人性被分为善恶,西方文化背景下人性被分为理性与非理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分别将人性本质拉向两个极端。人非善即恶,非理性即感性,在这两种张力的作用下,人们的视野逐渐转向了人性中更高的层面,人们不禁会问:“什么是掌握人性善恶的无形之手?”“什么是激化理性与感性之间矛盾的罪魁祸首?”“难道我们只能将人性置于黑白、正负之间吗?”正视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认识的升华。在不停地追问下,人们意识到人性与道德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意识的轮廓逐步清晰,在人性光环的照耀下,道德认知凸显其应有之

道德和人性的关系

道德和人性的关系 1.一个人的意念有多强,就决定了他的能动力有多强。当我决定今天要跑完十公里的时候,就决心无论内心和身体遭受了多大的痛苦和摧残,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那一刻,我为自己感动;那一刻,我拼了多有的力气;那一刻,即便生活对我有多残酷,我具有十足的抵抗的信心。因为,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没有你战胜不了的事情,只有不够努力的自己。而所有努力的动力,源自于你对完成这事情的意念不够强。 2.那些杀不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并不是每个人能把挫折当成养分,让自己成长。也许,只是工作中的一个矛盾,就会导致你情绪失控。也许,只是情感关系中的一个小误会,就会让你心力交瘁。如果这些都可以杀死你的信心和希望,你该如何去面对更加残酷的世界。 3.人的生态和动物的生态非常接近,如果你暂时还看不透人性,可以尝试着构建一个动物的生态,去洞察它们的生活,去理解它们的生态,你就会找到与人类共同的地方。这种不同的角度切换,就像你以一个第三者的角度在观察自

己。当你观察动物生态的时候,你将会找到你的行为的影子,并且你能够知道什么样的动物才能在每一次的争斗地盘和 抢食的过程中获胜。例如,同样在一个生态不好的环境里面,最先死亡的动物,一定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动物。动物如果无法适应环境,就会导致它免疫力下降,进而绝食而死。隐喻到人类当中,我们的职场、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所有的这些隐性的框架,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信息——适应的重要性。但适应只不过是生存的前提,想要在这个生态链里面成为王者,还将面临很多的考验。这些你都可以通过观察动物的生活,而得出自己的结论。为此,你将很彻底的看到自己在动物世界里面映射的位置,甚至于你未来的可能性和结局。而动物唯一的不幸就是它们的出生就决定了它们的命运,而人类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4.假设,我们人的性格、器官都可以拼凑的话,那么,所有人都将选择:乐观、勇敢、智慧,外表:俊美、挺拔。男女会根据性别的区分,选择大众上认为最好的性格安置在自己身上,包括外观也是一样。具备这些性格的人,一定是具有非凡的勇气和胆识,所有人都将成为公司的领导、意见的领袖。但社会上百分之八分的基础工作要由谁来做?如果人人都具备这些优秀的特质,没有人充当底层的人物和基础的建设,经济就将无法运转。人与人之间看似在性格和外表上都接近平等,但所有人就像是一群批量生产的机器人,同

中国人的人性与道德

中国人的人性与道德 [摘要]黑格尔可能在给我们暗示:我们说人性善也好,说人性恶也好,我们说的都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种价值:对人性善恶的理解和信念能够给我们带来制度建设这方面的基础性的思考。 作为一位近年来公众知名度甚高的学者,鲍鹏山教授有着浓重的历史情怀,曾在多个场合感慨“治史不易”,因此,他的很多著作都带有深刻的历史思辨性,凝结其多年思考的本文亦不例外。作者认为,中国人的人性与道德,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前道德问题”,而“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温习历史,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我们对人类的一些文化成果的评价”。 一 人性问题,是一个非常哲学化的问题,或者说它是哲学中的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表明只有哲学家才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人性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面对的,甚至是随时随地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生活时时在挑战我们的人性,考验我们的人性,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和被动的拷问自己的人性。

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古往今来的很多思想家们对这个问题发表过不同的看法。比如说有人说人性恶,有人说人性善,有人说人性没有善恶,甚至有的说人性并不一致,有的人人性善,有的人人性恶。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对人性问题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伦理学体系,在这个伦理学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一套人类的政治制度,所以,人性问题事实上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甚至还变成了一个制度问题。黑格尔曾经讲过一句很好的话,他说当人们说人性善的时候,人们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是人们不要忘了,当人们说人性恶的时候,可能是说出了一种更加伟大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并没有说,说人性善和说人性恶是说出一种“事实”,而是说出了一种“思想”,黑格尔可能在给我们暗示:我们说人性善也好,说人性恶也好,我们说的都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种价值:对人性善恶的理解和信念能够给我们带来制度建设这方面的基础性的思考。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主流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是善的,中国古代的一个启蒙读物《三字经》,开头的两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的这一种认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个民族的选择。这种观点来自于什么人?来自于孟子。 在孟子之前,孔子并没有对人性的善恶做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孔子对人性问题非常谨慎,基本上他是不跟别人谈这样的

人性与道德

人性与道德 2013202867 牛牧晨我们谈论道德,必然离不开对于人本身的探讨——即对于人性的探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离开了社会道德便无自身的存在意义;同样它作为一种人化的产物,离开了人性,便完全丧失了自身的存在论意义。因为道德首先是人的道德,人性的存在是道德产生的基础,由此而生出伦理道德问题。人性不仅是道德的主体基础, 而且是道德的终极基础。只有这样, 道德成为人性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才能实现其现实的价值和作用, 道德才具有德性的力量。因而我们首先要对人性有一个十分准确而清晰的认识。对于人性的分析,我认为要关注其先天性与后天性两个方面。所谓先天性是指人的自然性,人之所以为人固然有其独特性和自身优越性,但是人也不能逃避自身的动物性,作为在漫长历史时期进化而来的人类,本质上不仅与猿猴无甚区别,甚至我们也不能说与其它动物有本质区别。人的自然性在现实中则表现为人的欲望,本能,情感等因素,他们是道德产生的直接基础。动物也有其群体的内在规范与要求,有其生存发展所需的秩序,人的道德也是由此而萌芽并产生。对于人的认识从最根本上来说人的一切行为表现都是自身意志的直接或间接显现,都是生存欲望的衍生品。到的产生的重要前提就是人的生存欲望的满足,人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后便开始追求自我享受,以及更高层次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如今我们看人自身更多的是从其社会性入手,而往往忽略了其内在自然性,这固然是因为人的社会性的强大展现,现代社会多元化与人的异化的产生,以及人在后天发展中被外在因素改造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在社会性的显现中始终附带着自然属性,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将人总结为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固然不错,可也忽略了人的动物性的影响。我们吃饭不再是简单满足自身生存,而是成为一种文化性的产物,不断追求质量与层次,同样的在饮食文化最原初性的结构中必然离不开人通过摄取食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这种关系同样的体现在人类的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方面。人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背后隐藏的是我们远祖对于群体生活的依赖,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通过合作更好的保障彼此的生存发展的需要。人性的先天性里面最主要的便是自私,趋利避害,竞争与恐惧等特性,由此也可以看出,人性的先天性的不足必然导致后天性的出现。人类社会的资源有限性,人的自然性中的无休止的贪婪欲望,自然法则优胜劣汰的残酷性决定了人自身意志不可能完全性的实现,必然要加以限制和规范,人性的后天性的产生也就是大势所趋了。 后天性集中表现为人的社会属性,在个人的成长中后天性在社会中逐渐形成并完善,概括在人性之中;同样的在发展中人越来越受到后天性的影响和制约,与先天性始终处于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这种后天性也是在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而发展,从氏族公社时期的简单化到奴隶社会阶级关系的产生所导致的社会性中的多元化,在到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社会阶层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种后天性在不断演变与拓展。人身上所体现的社会性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有最本源的欲望性作支撑;但更多的表现为对于自身欲望要求的限制与规范,这不仅由于人自身的有限性,更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也就导致了人性始终处于先天与后天发展与演变的动态平衡中,在这个过程中道德逐渐产生并发展。 对于人性的探讨与争论始终离不开对于其本源性的价值探讨,古今中外也是百家争鸣,莫衷一是。中国人性论其实是探讨人的道德情感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在德性论的基础上对于人性善恶价值趋向的探讨历来纷争不断。典型代表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二者都是从人性的先天性去探讨,但都有所不足。个人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存在很大问题与疏漏,首先从孟子的立场角度可以看出它的最终目的是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告诫君王要施行仁政,实质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分析人性,将性善论作为施政的理论工具,带有很强的阶级性与片面性;其次,孟子用四端说来论证性善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由此可以看出孟子认为人先天就有四个善端,但这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问题。如果说人有恻隐之心还很还理解(人先天对于同类的同情帮助以为自身的生存以及种族的延续),那么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则完全不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是后天社会环境与教育的产物,一个孩童不告诉他穿衣遮羞他在自己永远不会感到害臊,同样的,我们不接受礼仪教育怎么会懂得恭敬谦让?并且这和人的先天性中的自私自利,相互竞争是相悖的。至于是非之心则更无需多言,人如果没有经受后天的教育学习,怎么会对是非产生分别?本身对于是非标准的判定,是非的定义就带有社会化的内容,孟子却把这些都当作人先天的本性实在让人难以信服。因而孟子没有真正理解人的本性,不了解本性与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因而孟子会说人之所以要求学习是因为人性本善——但是本性是不可能学习得到的,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生成的。孟子还说道:人的本性是善的,只是由于所有人丧失了本性,所以才变恶了。那么人类是怎样丧失的这种本性呢?如果人本性是善的,那么怎么会有在后天中的改变为恶的可能呢?每个人都从善出发,恶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产生?由此观之,恶必然属于人性中的一部分。荀子也说道:如果人的本性生下来就脱离了它的自然属性,

道德与自然:理学中的性情之辩

道德与自然:理学中的性情之辩一一以元儒吴澄 为例的分析 提要:本文通过对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有关人性论观点的分析, 透视了理学中的性情之辩的实质即道德与自然、体与用的关系。 吴澄一方面继承了宋儒性体情用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对性情作了 双重理解。在如何处理情的问题上,吴澄像大多数理学家一样主 张“性其情”而反对“情其性”,表现出强烈的理性主义立场。 关键词:性体情用、四端、七情、性其情、情其性 如果说,对人性中的性与气因素的考察属于人性论中的应然与实然、先天与后天之辩,那么,对性与情关系的讨论则可以说是人性论中的体与用、道德与自然之辩。所有这些都丰富了对人性的认识,改变了传统性一元论描绘的单面人性形象。 自程颐提出“性即理”的命题后,这一思想为理学家普遍接受。在天为理,在人为性,对应于天的元亨利贞,性的主要内容表现为仁义礼智。这种新的人性理论把孟子的性善论置于一个更原始更神圣从而更牢固的基础——天道之上。孟子诉诸四端的论证策略在宋儒那里基本上被放弃,后者且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四端与四德的关系,这就是性体情用的观念。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体现丁?人皆有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 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这里说恻隐羞恶 恭敬是非之心就是仁义礼智,更为严谨的表述是说它们是仁义礼智之端[1],即 所谓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朱熹在解释这段话时说: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端, 绪也。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而绪见于外也。 “(《孟子集注》卷三,《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8页)

道德与与人性作文

道德与与人性作文 导语:在生活中,道德与与人性作文让别人选会选择哪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道德与与人性作文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有很多人为追名逐利而奋斗,却把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道德丢了。他们认为只要有钱便会高人一等,有钱能使鬼推磨;而道德却没有用,既不能让人填饱肚子,也不能给人温暖的房子。所以就有人为了获得金钱干起了昧良心的事。比如:“大头婴儿”、“苏丹红”、“三鹿奶粉”等等。 金钱虽然重要,却不值得我们为它放弃道德。那么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怎么解决这些道德缺失现象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钱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金钱,那是万万不可的。如果那样做会严重危害社会、甚至伤人性命。正如重庆文强案件,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不为民负责,反而为了钱去触犯法律,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人民利益。 第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社会的责任,所

以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不要只谋个人利益,还要思考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多为社会、国家做贡献,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著名影视明星章子怡,为了自己的名利做出了一些错误的行为,比如“诈捐门”事件,严重伤害了国民的感情。究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的确,金钱是重要的,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金钱又不是万能的。易普生就是说过: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钱能买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如果你为金钱疯狂,为它丧失理智,为它失去良心、丢弃道德,那金钱最终也会让你变成魔鬼,让你一无所有!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道德与与人性作文,一个外在,一个内在,一个人的内在美丽丰富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富裕。若超过道德底线,即使这个人再有钱,也只是算是“穷光蛋”。所以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不应该丢弃道德! 篇二:道德与与人性作文 一个观众曾这样问演员:“请你为一种从未用过的化妆品做广告,而支付的报酬很吸引人。你将如何?”演员脱口

道德与人性

道德与人性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而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由此可见,道德包含的都是好的东西,而人性却有双面性,因而我个人觉得人性的范围更大。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人性如果失去道德,犹如折翼的天使,失去水的鱼,人性必须以道德为依托。人性具有双面性,对于人性中的正面的部分,道德只有锦上添花的作用,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人性中的负面部分,必须辅以道德去矫正,换言之,我的观点是:道德在一定程度上是克制人性的。 先举几个例子吧:现如今的三公消费,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反贪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今年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由于大众的积极监督,社会舆论的冲击,今年过年的时候各大饭店的公款吃喝明显少了不少,有保安这样对记者说:这风口上还敢来吃喝,除非他是不想要工作了。我们来分析一下,用公家的钱享受人生,吃好的喝好的,无疑是一种人性,我想如果允许的话,应该是没有人会拒绝的。但是这种现象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交税不是为了养这样一帮蛀虫的,因而道德的风向标指向了这帮人,社会舆论接踵而至。政府官员不得不收敛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人性。可见道德是克制人性的。 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让座事件,这是一种纯粹利他主义吗?答案是否定的。上来一个老人,你脑子里会首先就会想:我应该给她们让座。注意,这里是“应该”,这是一个长期接受道德教化的人内心的反应,约束着他们自私的一面,展现的是一个经过道德塑造的人。 我一直相信“性恶论”,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喜欢抢别人的东西玩,别人拿走他还会哭闹不停,相信这是接触过孩子的人都有的感触。小孩子,还没有正式的接受教育,因而他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他内心中最真实的一面。孔子主张以礼乐教化人性,虽然孔子的理论没有明确提出他支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但是我相信,这位先秦时期的大思想家,中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肯定认识到了这一点,不以礼乐教化人,社会必乱。当时的礼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道德。因而道德,自古至

道德与人性

道德与人性 又一次被领导提出“发扬一次风格”,感觉莫名地不舒服。记得曾经几次印象深刻的“风格”飙飞时,还有无尚的荣光感,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自豪减弱了?思索良久,嗯,或许就始于对人性的思考。对,就是人性。 羊有羊性,狗有狗性,人有人性。从本源来讲,从动物进化为人,但仍属高级动物,所以必须承认人类有兽性的一面,演化为社会化动物,附加了道德约束,人类便脱离了纯动物的“低级趣味”,“人性”是道德约束兽性的结果。所以呈现出其复杂性,每一名个体既有努力奋斗、乐于助人、追求真善美的一面,也可能同时具有潜意识里自私、贪婪、偷懒、欲望无止境的想法。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而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是道德约束人类动物性达到平衡的结果,而法治,是实现这种约束平衡的保障。 先从艺术上扯起吧。一切艺术皆是人性的展示。无论记录现实中真实的故事,还是艺术家凭空的虚构,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或者直接以围绕人性来彰显艺术魅力。 1

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红楼梦》中众多人物的塑造,从欧洲中世纪的绘画雕塑到原始部落的载歌载舞,无非都是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宣泄。传世名作之所以被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时代的人所欣赏并产生共鸣,只因一个理由:人性是相通的。人都有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假恶丑的憎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是伴随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后的人类生活必然。 举个栗子,前不久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的华语科幻小说《三体》,构建了一个神奇又波澜壮阔的未来世界和地外文明,其中一个环节阅读时我一直感觉莫名其妙,一名中国科学家,为什么要主动联系地外文明,目的是毁灭地球?而且这事发生在“政治第一”的年代。直到全部阅读完毕,再回想起小说开头那漫长的几章全部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苦难历程的叙述,终于明白这情节设计有其合理性,对,符合人性。正因为她亲身经历长期的乃至家族几代人遭受的磨难,并且也看不到有走出牢笼的未来,对这个世界,她没有丝毫的爱戴和眷恋,唯有砸烂旧世界,明天或许有另一种可能。她的作为,是对人生的绝望激发了人性中的恶的爆发。 中国几千年里一直提倡的是以德治国,儒家教条并不是法律,却起到了远比法律管得宽、管得严的效果。《孟子·离娄上》 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