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陆相致密油发展与开采技术—

中国陆相致密油发展与开采技术—

中国陆相致密油发展与开采技术—
中国陆相致密油发展与开采技术—

中国陆相致密油发展与开采技术

中国陆相致密油发展与开采技术

摘要:中国致密油以陆相沉积为主,分布面积偏小、物性差,不同盆地致密油地质特征差别较大,但低孔、低渗、低压特征突出,与海相沉积致密油存在较大差异,有效开发面临产量低、采收率低、效益差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近3 年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取得认识的基础上,为实现致密油的规模效益开发,提出了以水平井规模重复“压采”开发为主导技术的一体化开发模式,主要包括“一体化”设计、“平台式”长水平井钻井、“规模化”体积压裂、“重复式”改造、“控制式”采油、“工厂化”作业、“集中式”地面建设等关键技术。我国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形成大规模效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储层;陆相致密油;关键技术;压裂

0 引言

世界上低渗透油田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各产油国基本上都有该类油田。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小而复杂的低渗透油田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致密油气藏是21世纪最有希望而又最现实的重要油气勘探领域。

因此,致密油气藏开发技术的研究对我国以后勘探开发致密油气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聚集理论的发展,致密储层中纳米孔喉系统的重大发现,为非常规致密灰岩油气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今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致密砂岩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球致密砂岩气产量已达4320亿立方米左右,占全球天然气年产量的14%,已成为全球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中,美国致密气产量于2010年达到了1754亿立方米,约占其天然气总产量的30%。

致密油的表现也十分抢眼。2000年,美国威利斯顿盆地巴肯致密油开发取得突破后(图1),日产量达到7000吨。8年后,借鉴页岩气开发的思路和技术,巴肯致密油实现规模开发,并一举成为当年全球十大发现之一,致密油也因此被西方媒体誉为“黑金”。这两年,

由于油价较高、气价较低,北美地区小公司对致密油的热情甚至超过了页岩气,是继页岩气突破后的又一热点区域。

(图1)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分布图

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加入了世界勘探致密油气的行列,并在这个领域不断取得进展。目前,已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四川盆地川中须家河组两个致密砂岩大气区,其中苏里格2010年产量超过了100亿立方米。致密油也在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四川盆地侏罗系等获得工业性发现。

在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中最关键也最通用的是水平井技术和压裂两大套技术系列。中国致密油气开发的成功表明在这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一些通用设备和材料(如压裂液中作为不可或缺的支撑剂陶粒)已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这就为同样为非常规、

同样是低孔渗、低产储层的煤层气、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奠了基础。这是我们分析中国这类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2致密油勘探开发进展

经过近3 年的稳步推进,中国陆相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已经基本成熟,在储集层类型、源储关系、甜点主控因素及致密油聚集类型等方面已形成较系统的认识,致密油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以及松辽盆地扶余和高台子油层,目前已初步控制+预测储量数十亿吨,落实控制储量超过6×108 t,在三塘湖盆地、华北、辽河、大港也均发现了亿吨级的有利区。致密油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创新完善了4 项配套关键技术:①建立了多参数岩石物理图版为基础的致密油储集层地震预测技术,形成了地质甜点、工程甜点、经济甜点综合评价的致密油“甜点区”优选技术,为致密油勘探开发选准靶区、平台式丛式水平井部署奠定基础。②建立了以测井新技术为主体的“七性关系”评价方法体系,为水平井钻井选层、井眼轨迹和压裂造缝设计提供依据。③形成了长水平井优快钻井和水泥浆体系等技术系列,为提高水平井油层钻遇率、安全快速钻进提供有效支撑。④形成了水力喷砂、水力泵送桥塞、裸眼封隔器滑套等多项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主体技术,压裂优化设计、压裂液体系研发取得创新进展,实现了“千方砂、万方液”的大规模体积改造。致密油开发成效初显。鄂尔多斯盆地西233 示范区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后试油产量均超过100 m3/d,安83 丛式水平井工厂化压裂试验区建成产能30×104 t,水平井单井平均日产量比直井提高了8 倍;松辽盆地3个致密油试验区建成产能规模13.9×104 t,早期试采水平井单井累计产油已超10 000 m3;吉林油田致密油区形成产能规模6.5×104 t,多段压裂水平井日产油26~53 t,是直井的7 倍以上;吉木萨尔凹陷水平井试油日产油71 m3,达到周围直井产量的7 倍。

3致密油主要地质特征

中国致密油主要以陆相沉积为主,不同盆地致密油发育层位跨度大,在储集层类型、物性特征、岩石特征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表1)

表1 中国陆相盆地典型致密油储集层成因类型

3.1陆相致密油六大基本特征

第一,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中—高,厚度较大,分布面积较小。中国致密油烃源岩具有陆相湖盆沉积的典型特征,TOC 主要为 2%~10%,厚度大于 30m,面积几百至数万平方千米。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烃源岩厚 50~150m,TOC 为 2%~15%,分布面积约1200km2;松辽盆地青山口组烃源岩厚30~90m,TOC 为 3%~9%,分布面积约 6×104km2。而北美威利斯顿盆地巴肯组海相页岩厚 5~12m,TOC 为 10%~14%,分布面积为 7×104km2。

第二,储层类型多、物性差。中国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复杂多样,储层总体致密。油层岩性包括砂岩、砂砾岩、石灰岩、白云岩、沉凝灰岩及其过渡岩类等,平均孔隙度一般小于10%,平均渗透率小于0.2mD。相比而言,北美致密油储层岩性较单一、物性好,油层岩性以砂岩为主,其次是碳酸盐岩,孔隙度为 10%~13%,渗透率为 <0.01~1.0mD。

第三,分布范围相对较小、累计厚度大、“甜点”富集。北美致密油分布范围较大,厚度相对较小。北美巴肯组中段 2a 致密油单层厚度 0.5~15m,分布面积 7×104km2;Eagle Ford 致密油层厚 40~60m,分布面积 4×104km2。中国鄂尔多斯盆地长 7 段致密油单砂体厚10~15m(图2),分布面积达1.15×104km2,甜点面积 1400km2;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层厚 40~70m(图 3),分布面积980km2,甜点面积 486km2。

图 2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过里 149—白 117—庄 65 井油藏剖面图

图 3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过吉 25—吉 174—吉 28 井油藏剖面图

第四,含油饱和度高、原油性质变化大。含油饱和度普遍大于 50%,最高达 95% 以上,原油密度一般为 0.75~0.90g/cm3。长 7 段含油饱和度 65%~85%,原油密度 0.7~0.85g/cm3;吉木萨尔芦草沟组含油饱和度 70%~95%,原油密度 0.8~0.9g/cm3。北美致密油含油饱和度通常 60%~90%,原油密度0.81~0.87g/cm3。

第五,压力异常不明显。我国陆相致密油以低压—常压为主,压力系数介于 0.7~1.3,除鄂尔多斯盆地异常低压外,其他普遍存以常压和弱高压为主。而北美致密油具有异常高压,压力系数为 1.35~1.8。

第六,改造初期产量高、递减快。国内外致密油开发实例表明,单井生产曲线呈“L”型特征,初始产量高,下降迅速,稳产周期长。北美致密油单井初期产量 20~45m3/d,9~12 个月后进入稳定低递减阶段,产量 2~5m3/d(图4)。我国三塘湖盆地马55 井,初期日产 22.6m3,1 个月后迅速进入低递减稳产阶段,产量 1~3m3/d(图5)。

图 4 北美加拿大典型致密油井生产曲线 (Divestco)

图 5 三塘湖盆地马 55 井试油与试采曲线图

3.2 四大要素控制陆相致密油形成及分布

中国致密油的形成与分布反映陆相湖盆的典型特征,具体表现为陆相湖盆稳定宽缓的凹陷—斜坡区是致密油形成的背景;优质烃源岩是形成规模致密油的基础,凹陷—洼槽有效烃源岩控制了致密油分布;多类型致密储层大面积分布,局部发育甜点,形成富集区;源储紧邻与近源运移形成源上、源下、源内多类型致密油。

第一,陆相湖盆稳定宽缓的凹陷—斜坡区是致密油形成的背景。稳定宽缓的构造背景利于优质烃源岩、致密储层,以及直接区域盖层发育。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原型盆地,发育于古生界克拉通基底之上,构造活动微弱,斜坡—凹陷区地层平缓,坡度小于2.5°,利于烃源岩、区域盖层和重力流砂体及深水席状砂体大面积叠置发育,砂体面积达 3×104km2。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湖相沉积,地层稳定展布,地层倾角 3°~5°(图 6),横向连续性好,断裂不发育,形成致密储层满凹分布,厚度大于 20m 的储层分布面积为 870km2

,占凹陷面积的 70%。

图 5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西、南北向地震剖面格架图

第二,陆相优质烃源岩是形成规模致密油的基础,凹陷—洼槽有效烃源岩控制了致密油分布。首先,优质烃源岩具有烃源岩质量好、热演化适度与生烃总量大等特征,为致密油的形成奠定了资源基础。在鄂尔多斯盆地长 7 段,泥页岩分布面积约 5×104km2,生烃强度达(400~800)×104t/km2;在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泥岩分布面积约 6.2×104km2,生烃强度达(400~1200)×104t/km2。其次,凹陷—洼槽有效烃源岩控制了致密油分布。有效烃源岩具有高丰度、高生烃潜力和高排烃效率,以及源储一体、生烃增压、短距离运聚成藏等特征,这些特征表明有效烃源岩的分布对致密油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通常,富有机质

页岩有机质丰度是泥岩的 5~8 倍,高有机碳含量的页岩排烃率一般大于 80%,因此,优质烃源岩严格控制了致密油的分布。长 7 段有效泥页岩烃源岩(分布面积 3×104km2)控制了长 63—长 7 段约 1×104km2的致密油分布;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有效烃源岩(分布面积1200km2)控制了近1000km2的致密油的分布。

第三陆相多类型致密储层大面积分布,局部发育甜点,形成富集区。首先,在宽缓的凹陷与斜坡地区,相带宽、发育稳定,有利于形成大面积致密储层。由于陆相沉积环境变化、岩石类型分异、成岩演化作用和构造改造程度差异等原因,导致储层类型复杂多样、分布面积大、非均质性强。鄂尔多斯盆地长 81段致密粉细砂岩储层分布面积约(3~5)×104km2,

单层厚度 3~10m,累计厚度 15~25m,平均孔隙度 10.8%,平均渗透率 0.53mD;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以粉细砂岩和白云岩为主的致密储层有利面积870km2,单层厚度0.5~2m,累计厚度 20~60m,平均孔隙度 8.75%,平均渗透率 0.05mD。其次,局部

发育甜点,形成富集高产区。“甜点区”通常表现为储层物性好、裂缝发育、脆性强等,这些特征正是致密油富集高产的重要控制因素。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段致密油分布面积536km2,在厚度大于 15m、孔隙度大于 6%、脆性指数大于 11,而且裂缝相对发育的“上甜点”面积为 180km2,在“甜点区”钻探的吉 172_H 井,初期最高日产油近 70t,目前日产油20~26m3。另外,鄂尔多斯盆地长 7 段致密油,在储层渗透率为 0.2~0.3mD 的甜点区西 233 井区,10 口水平井体积压裂试油日产量均超百立方米,平均日产119m3,阳平 10 井最高日产量达 156m3。

第四,中国陆相湖盆凹陷—斜坡区源储紧密接触与近源运移聚集形成多类型致密油。受稳定宽缓的构造背景、有利沉积环境与层序充填作用影响,湖相优质烃源岩与储层间互叠置发育,形成源上、源内、源下多种致密油类型,由于紧密接触、源储过剩压差大(一般为 10~15MPa),有利于砂岩大面积短距离连续充注成藏。长 7 段源储过剩压力为 5~15MPa,最高达 18~26MPa,为致密油充注成藏提供了动力。

上述致密油成藏理论认识是对近年我国致密油勘探实践及其成果的基本总结,是我国陆相致密油勘探所面对的重要实际,需要充分认识到陆相沉积盆地致密油成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与生产实践中不断深化与丰富致密油成藏理论认识。

4主要开采技术

4.1指导思想

转变观念,突破常规开发技术的思维模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勘探与开发、地质与工程、技术与经济、地面与地下以及科研与生产“五个一体化”,以水平井规模重复“压采”为主导开发技术,采用“工厂化”作业、“集中式”地面建设、精细化经营管理的组织模式,努力提高储量动用率,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益。

4.2 开发技术的内涵

水平井规模重复“压采”一体化开发技术主要包括3 方面内涵:①一次压采,采用长水平段、多段簇、高排量、大液量的压裂方式改善渗流条件,提高地层能量、提高单井及累计采油量,实现“一次采油”;②重复压采,在同一平台井组,采用多井(同时或异时)更大规模的重复压裂转向压裂技术,进一步延拓原有裂缝,形成新缝网系统,挖潜剩余油富集区,

同时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储量动用率,完成“二次采油”;③技术一体化,即集“一体化”设计、“平台式”钻井、“规模化”压裂、“重复式”改造、“控制式”采油、“集中式”地面建设等关键技术于一体的致密油开发模式。

4.3 技术机理

由于致密油藏孔喉细小、连通性差,渗流规律不符合达西定律,储集层压力系数低,衰竭开采过程中地层能量不能及时补充,地层压力下降快、驱替动力进一步降低,造成单井产量快速下降、采收率降低。改善储集层的连通性,补充地层能量,建立有效的渗流动力系统是致密油藏开发的关键。规模改造、重复“压采”的开发技术具备科学的增产理论基础:致密

油水平井压裂期间,人造裂缝压力高于喉道和孔隙压力,压裂液进入连通的孔隙,在扩压放喷前逐步趋于平衡;放喷时裂缝内的压力降低,孔喉中原油在压差驱动下通过裂缝进入井筒,形成工业产能;经过一段时间采油生产后,当产量低于经济下限时,实施重复转向改造,力求既拓展原裂缝、又形成新缝网系统,再次补充地层能量,形成多次“压采”的采油过程。

4.4 关键技术

4.4.1 “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设计集成勘探、开发、工程、管理等各环节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勘探向后延伸、开发提前介入的方式,建立满足油藏全生命周期评价需求的一体化交互式信息处理平台(见图4),遵循“逆向思维、正向实施”原则,根据实时动态变化的参数,及时调整优化所有环节的设计方案。“一体化”设计的内涵主要包括:①“逆向思维”,从地表环境、地面建设与系统管理的优化设计出发,基于勘探评价初步形成的“甜点”资源规模,对钻井平台数量、位置、规模提出要求,再基于钻井平台位置开展井型、井位、井身轨迹优化,根据地应力方向及裂缝特征进行水平井方向、压裂规模及井距优化,完成开发井网优化设计;

②“正向实施”,根据设计的开发井网方案,结合地质认识程度优化设计钻井顺序,实施后不断根据新井资料及时修正地质模型,并随着监测、试采、分析资料的补充完善,动态优化调整井网井距、完井方式、采油及地面建设方案,直至实现油藏整体动用。“一体化”设计的目标是储量整体动用、综合开发效益最好。

4.4.2 “平台式”长水平井钻井

长水平井钻井的目的是通过增加水平井段的长度大幅度增加单井控制储量,而“平台式”则是通过增加平台井数实现单个平台有效动用储量最大化。“平台式”长水平井钻井的主要优势是大幅度减少了用地面积,并为“工厂化”作业、集中式地面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平

台式”长水平井设计以水平段的方位、长度、井距为重点设计内容。不同区域的致密油地质条件不同,设计参数也不相同。例如,目前长庆油田致密油开发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一般为1 500 m,根据体积压裂缝网监测及油藏工程计算确定合理井距为500 m;大庆油田根据不同区块储集层发育特点,水平段长度为1 200~1 500 m,试井解释确定体积压裂水平井的合理井距则为700~1 400 m。目前“平台式”钻井尚处于技术完善阶段。

4.4.3 “规模化”体积压裂

“规模化”体积压裂采用大规模分段压裂的方法,优化基质孔隙与人造裂缝网络的空间配置,在尽量增大井控体积的同时,促进长水平井控制范围内储量的高效动用。实施规模化体积压裂需要把握5 点:①增加压裂段簇,以实现整个长水平井段内储量的有效动用,目前可压裂22 段以上;②细分“模块”改造,根据渗透率将整个水平井分成很多小“模块”,再根据储集层展布特征优化每个模块内的单缝规模(见图6),主要包括裂缝间距、长度、导流能力和射孔参数等,理想效果是实现均匀改造;③提高压裂液排量,目的是扩大裂缝规模、增加有效供给半径,目前压裂液注入排量可达到15 m3/min,体积压裂井的供给半径比常规压裂可提高1 倍以上;④增大入地液量、改造体积,中国陆相致密储集层普遍低压,大体积改造可有效补充地层能量;⑤低砂比、大砂量,通过尾追支撑剂提高压裂缝的支撑能力,减少裂缝闭合。现场施工中,在水平主应力差别大、渗流能力较高的井段推荐采用切割式的体积改造,减少裂缝间的干扰;在基质渗流能力偏差的井段,单条裂缝控制的基质范围有限,此时应采用“打碎基质”的方式,沟通含油裂缝与孔隙,形成较大的裂缝网络;水平主应力差小的储集层易形成复杂裂缝,可以考虑减少分段数、增加簇数的改造方式,降低作业成本。此外,很多陆相致密油储集层单层薄、多层叠合发育,水平井钻遇率相对较低,应加强目的层上下邻近油层的地质评价,探索垂向造缝为主的穿层压裂技术,扩大单井改造范围。

图6 模块化体积改造示意图

4.4.4 “重复式”改造

“重复式”改造将大规模重复转向压裂与补充地层能量相结合,既改变裂缝延伸方向形成新

的更均匀孔缝改造体系,改善原人工裂缝两侧高含油饱和度区域的动用效果,同时补充地层能量,有效提高单井产量,实现二次采油。“重复式”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重复转向均匀压裂改造,例如受局部地应力影响形成“V”形裂缝网络(见图7a),此时要针对单井开展精细化的重复转向压裂设计,而一次压裂后的闭合裂缝也是重复改造的对象,尽量实现水平井段内均匀改造的理想效果;②一次改造效果好的井组,长期生产后在水平裂缝两侧存在动用效果较差的高含油区(见图8a),此时可开展多井规模的整体重复改造试验(见图7b),转变裂缝方向连通剩余油区域(见图8b),改善开发效果;③受水平井入靶段影响,2 个水平井井排中间往往有一定规模剩余储量,此时可补打水平井,进行压裂改造,最终实现整体有效动用(见图8c)。按照致密油“压采”思路,目前需要开展CO2/N2携砂的体积改造技术研究,完善形成水平井无水重复转向压裂改造技术。气体作为携砂液进入储集层,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同时有效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原油采收率。吉林油田已经完成CO2/N2干法压裂技术装备的研究与配套,大规模压裂即将进入现场。

图7 重复转向压裂改造裂缝展布示意图

图8 重复转向压裂改造前后剩余油分布

4.4.5 “控制式”采油

“控制式”采油是通过采用合理生产工作制度维持单井长时间的稳定生产,实现单井控制储量的相对均匀动用,从而获得更高的单井累计产量。

4.4.6 “工厂化”作业

“工厂化”作业是指在同一区域采用大平台集中部署一批井身结构相似、完井方式相同的井,

大量使用成熟的、标准化的技术系列和标配装备,以流水线形式进行钻井、完井、压裂、生产等作业的生产模式。“工厂化”作业以“平台式”钻井为基础,以成熟的工程技术为手段,以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为目标,可显著降低致密油钻压成本。中国“工厂化”作业尚处

于工艺流程试验和装备配套阶段。长庆油田创新优化形成了多井交替压裂作业技术(见图9)。

图9 单井体积压裂与双水平井交替压裂对比示意图

4.4.7 “集中式”地面建设

“集中式”地面建设是指在一定的有效半径内,建设集压裂水源供应、压裂液回收处理、原油集输三位一体的联合站,采用一套管网与各丛式水平井场相连,集输管道在体积压裂作业阶段反输压裂用水,放喷和采油阶段油水正向混输,从而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绿色”开发。长庆油田设计了多水源井集中供应的配套模式,有效解决了“工厂化”作业面临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参考文献

[1] 杜金虎,刘合,马德胜等试论中国陆相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4

[2] 杜金虎,何海清,杨涛等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中国石油勘探 2014.01

[9] 苏义脑, 孙宁, 我国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 石油钻采

工艺, 1996, 18(6): 14-20.

中国成品油行业

中国成品油行业"十一五"发展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2011-5-16 16:25:07 国际石油网网友评论 “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轿车开始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受此推动,国内成品油消费持续快速增长,5年间成品油消费量增长了6300多万吨,增幅为38.4%,这一增幅虽然比“十五”期间低了12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世界同期约3%的平均增幅。过去的5年也是中国成品油行业规范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5年,表现在:消费增长结构改变,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领域取得明显进步,零售业务深入发展,非油业务快速提升,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成品油税价机制进一步完善,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替代能源发展良好。展望“十二五”,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汽车消费也将继续快速普及,成品油行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不仅成品油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行业发展质量也将稳步提升,呈现有序发展、规范竞争的良好格局。 一、消费增长结构改变 由于沿海经济由基础原料加工和简单生产向深度加工和技术升级转变,以及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诸多措施取得效果,“十一五”期间中国柴油消费增长了34.2%,虽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在经济增速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增幅低于“十五”期间多达40个百分点;成品油消费强度从886亿元/吨降至578亿元/吨,下降了34.8%。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内柴油消费开始由沿海逐步向内地转移,特别是内蒙古、新疆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这些地区成品油消费增长尤以柴油为主。例如,内蒙古地区柴油消费5年内几乎翻了一番,由385万吨增长到765万吨。 汽油消费增长仍在加速,5年间增长了44%,高于“十五”期间6个百分点。但这一增幅与汽车销量由530万辆增加到1740万辆相比,差距十分巨大,说明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单车利用率和耗油量都出现明显下降。预计后期这种趋势还会持续。 2010年,国内成品油消费的柴汽比是2.15,比5年前下降了0.16个点,这一数字与“十五”期间上升0.37个点相比,更能反映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尽管如此,2010年国内消费的柴汽比仍高于生产的柴汽比0.13个点,柴油需要进出口调剂。2010年11月份出现的柴油紧缺也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消费的柴汽比按照目前的趋势进一步降低,结构性的纯柴油供应紧张可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受经济节奏加快、出行观念改变以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影响,航煤消费增长最为突出,5年间增长了57%,与世界航煤消费同期下降8.4%相比,形成巨大反差。随着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内地新疆、甘肃、陕西、四川、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区支线航空发展迅速,航煤消费上升明显,成为近年成品油消费的显著特征。由于航煤生产、运输、仓储都需要特殊条件,而且暂时还没有合适的替代品,航煤消费的快速增长需要引起主管部门和行业参与者高度重视。 二、资源保障能力增强 “十一五”期间,在成品油消费快速增长背景下,多次出现不同规模和程度的油品供应紧张。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提高。在过去的5年内,国内原油生产能力由每年1.8亿吨提高到2亿吨,进口原油由每年1.3亿吨增加到2.2亿吨,进口依赖度由42%提高到55%;同时,资源进口渠道更加多元化,除进口中东原油的传统渠道外,石油企业海外开拓获得的非洲、南美等

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知识

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知识 一、国际原油价格 ◆ WTI 指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交易的,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 (WEST TEXAS INTERMEDIUM),为所有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作价基准油。 ◆布伦特指在英国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交易的,英国北海轻质原油BRENT,也是80%的世界原油贸易量的作价基准油,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部分中东国家如也门等。 ◆迪拜指阿联酋含硫原油DUBAI,是中东产油国生产或中东销往亚洲原油的作价基准油,主要交易方式为场外交易或与其他标准油的价差交易。 ◆辛塔指印度尼西亚原油。 ◆米纳斯阿联酋含硫原油,从中东产油国生产或从中东销往亚洲的原油都是以它为作价机制。 ◆塔皮斯指马来西亚轻质原油TAPIS,是在东南亚代表轻质原油价格的典型原油,东南亚的轻质原油大部分以它为基准油作价,其主要交易方式是与其他标准油的价差交易。 二、国际成品油价格 目前国际上主要的成品油市场有三个:荷兰鹿特丹、美国纽约、新加坡,国际成品油贸易均以上述三地之一的市场价格为基准作价。其中新加坡的成品油价格是作为亚洲地区国家市场价格的基准价。 新加坡成品油价换算成国内成品油价公式: 新加坡完税价=(汽/柴油新加坡离岸价+国际运保费)*吨桶系数*汇率*关税+燃油消费税】*增值税+港口费用 三、我国原油价格形成机制 我国自1998年起,原油的作价机制开始与国际市场接轨,目前国内原油主要是国家计委按照国际同品质原油前一阶段的离岸均价来对国内原油价格进行相应调整。绝大部分原油的作价是与印尼的部分原油联动,少部分原油与马来西亚的塔皮斯联动,每月以相当于官价的形式调整一次,应该说,我国原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2)中国古代科技着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3)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1、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了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为科技的进步提供了经济基础。 4、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5、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6、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发展。 7、中国古代科学家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王永星 中国古代科技曾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散发过耀眼的光芒。但它却没有孕育出近代科学,反而在明清之际变得裹足不前。是何原因呢?本文仅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加以探讨,我们可以从这些特点上得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兴衰的一些原因。 一、“大一统型”的结构体系 所谓“大一统型”的结构体系即指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和程度与“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密切联系。如中国古代交通、通讯、军事技术、历法、土地丈量技术、绘制地图技术、皇宫建筑等,统称为“大一统”技术。如果把古代的技术成果按农业、“大一统”技术、手工业和医药技术加以分类统计,并算出各类技术在整个技术构成中所占的百分比,与大一统社会结构相联系的技术成果所占百分比,多在30%以上;而分裂时期则在13%以下,它明显地表现出“大一统”技术与大一统社会结构休戚相关。统计结果表明,历代手工业多占技术部分的30%-50% 。这样在统一时期,手工业和大一统技术的总合计分就占了整个技术部分的70%-80%,它决定了技术的水平。因此,我国的古代技术发达主要是由大一统的社会相应的地主经济所决定的。中国古代技术水平的最高峰是在宋代,这时不仅大一统的官僚政治形态趋于成熟,而且地主经济和商品经济也非常发达。当时国家征收商业税的年收入就增达2200万缗,约占部收入的1/7 。相反,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地主经济衰落,商

论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

论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其开采水平在我国国内的能源开发中占据着不可忽略的位置。针对目前石油供需之间巨大的不平衡局面,只有不断改进与完善开采技术,才能保证石油安全、稳定的供应。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笔者从我国的石油地质类型的不同分类出发,着笔分析了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创新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标签:石油开采;油田;复杂地质 1 我国石油地质类型的具体分类 石油工业已经在人类社会中发展了150多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勘探开采油田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只有石油的开采技术有所进步,石油的开采量以及开采率才能得到提高。而石油的高效开采与对石油地质类型的熟悉又息息相关,现阶段国内对石油地质类型分类具体如下: 1.1 生油层 生油层,顾名思义,就是指具有实用价值的石油或天然气岩石。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泥质岩,一部分是碳酸盐岩。两种岩层都具有非常多的有机质,在生物种群繁衍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说,是生物数量最多的岩层。这一层的岩层中包含的主要成分为泥岩、粘土岩、隐晶质灰岩、沥青灰岩等,颜色为暗褐色和深灰色不等,属于比较好开发的岩层。 1.2 储集层 储集层是地壳中分布比较广泛的岩层之一,分布地域较为集中,具有广阔而集中的特点。储集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一是岩层间需要有大量的孔洞或缝隙,这些孔洞和缝隙中能够有效的保证液体的流淌和储存。二是在流动中,保证液体能够得到过滤和渗透,从而达到较高密度和容量的存储。储集层的主要岩层类型为碎屑岩、火山岩、变质岩等。 1.3 盖层 盖层的主要功能是将储集层内的油气良好的密封在岩层之间,保证油气不会外溢和飞散。这层岩层是大自然能够将油气稳定存储的关键。盖岩的主要特征是岩层的孔洞和缝隙极少,岩层密度高,能够有效的防止石油和天然气从岩层缝隙中流走,对盖层的勘查是石油勘探的重要标志。盖层的主要岩层分类为盐岩、致密灰岩和膏岩等。 1.4 常规和非常规油田地质层

成品油贸易行业分析

成品油贸易行业分析 成品油(汽、柴、煤油)销售企业的经营情况与成品油流通行业状况、市场需求有着很大的联系,对商品销售影响较大。 1、行业发展概况 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成品油行业作为石化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成品油上游行业是原油,石化行业等,故原油市场的变化直接会影响成品油市场;新兴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的上游行业是农业。成品油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是工业和交通仓储邮电行业。和油价紧密相关的行业是石油、煤炭、机械、汽车制造、玻璃、航运和运输行业,油价的上涨或下跌直接影响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形势。 目前国内成品油销售市场初步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主导,其他国有石油公司、民营企业、国际石油公司共同参与竞争的格局。目前,全国共有成品油批发企业2500余家。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全资和控股批发企业1682家,约占总数的67%;全国共有加油站9.5万座,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全资、控股及特许加油站数量占加油站总数的51%。规划建设中的外资加油站、包括油气合建站共有1770座,占加油站总数的2%左右。 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08亿吨,占据了全球产能的11.5%,稳居世界第二位。预计2011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同比增长5.26%,届时中石油与中石化将分别占据国内加工产能的31%和47%。 2、2010年行业发展情况 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3.9亿吨,增长4%,增速有所放缓;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4.55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5%以上,同比扩大约5个百分点。 2010年国内成品油消费处于较高水平。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汽油、柴油分别增长7.6%和12.6%。四季度成品油日均消费近66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国内成品油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品油总体价格水平有所提高。统计数据显示,两大公司全年成品油销量同比增长13.5%。其中,汽油销售量同比增长11.2%;柴油销售量同比增长14.8%。成品油库存继续回升。截止12月末,国内成品油库存环比增长9.2%,同比下降9.6%。 在原油价格强劲攀升推动下,2010年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涨幅较大,平均涨幅在15%左右,全年分别三次上调和一次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价格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0#柴油市场年均价为7488元/吨,同比涨幅达18.1%;-10#柴油年均价为7702元/吨,同比上涨15.3%;93#汽油年均价为8559元/吨,同比上涨13.5%;90#汽油年均价为8069元/吨,同比上涨13.9%。2011年,随着国际油价的继续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将保持上行态势,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 702 研究所 刘九卿

物联网对传感器技术的新要求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702研究所刘九卿 【摘要】随着传统产业应用信息技术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兴起,传感器产业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就传统传感器如何适应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提出了对传感器技术的新要求是便携、节能、环保。技术发展方向是一部分产品应由传统型向全新型转型发展,并研发新结构、新敏感机理的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在结构与功能上应具有微型化、无线化、智能化、低驱动、低成本和快速响应等特点,同时做到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寿命长、免维修。最后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结构原理和制造工艺特点。 【关键词】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微型化;智能化;低驱动 一、概述 计算机、互联网、传感器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产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成为继计算机、通信网络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国内有关调查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物物互联将成为下一个新兴的信息产业。而传感器是物联网整个链条需求总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物联网产业已进入市场导入期,传感器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31%,预计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以上。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实现互联互通;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联网的物应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传感器属于物联网的神经末梢,成为人类全面感知自然的最核心元件,各类传感器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是构成物联网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因此,物联网发展的根基是传感器,也就是说,发展物联网,首先应发展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可以说物联网与传感器是相辅相成的促进与带动关系,在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强力牵引下,我国传感器企业的一部分产品正由传统型向全新型转型发

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报告简介 成品油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6类。其中,石油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中国成品油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成品油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成品油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成品油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成品油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成品油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成品油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图表部份 第一章 国际成品油市场分析 第一节 国际成品油市场环境分析 一、全球炼厂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炼油毛利低位徘徊 二、欧洲市场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状态仍将延续 三、中东油品出口将大幅增长,亚洲为重要目的地 四、俄罗斯将加强向远东的石油输出 五、亚太地区成品油需求增速趋缓 第二节 2009-2010年国际主要成品油月平均价格 一、2009年国际主要成品油月平均价格

二、2010年国际主要成品油月平均价格 第三节 发达国家成品油零售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一、成品油零售行业转向混业经营 二、行业投资回报率低,不符合高回报、高赢利的要求 三、成品油消费量持续下降,加油站数量锐减 第四节 美国成品油销售市场的特点分析 一、竞争激烈,行业形成期即埋下竞争的种子 二、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齐头并进 三、油品规格多样,区域间供需不平衡 四、配送体系高效并富有灵活性 五、仓储行业竞争激烈,油库数目急剧下降 六、成品油批发形式多样,炼化企业通过批发价格影响销售 七、生产、炼油、销售分离,纵向一体化程度逐渐减弱 第五节 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特点分析 一、亚太地区油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但未来增速趋缓 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过剩突出,炼厂开工率将大幅降低 三、区域贸易仍保持活跃,但进出口总量将减少 四、区域内务经济体的市场化政策对成品油贸易有显著影响 五、中国企业将成为亚太成品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第二章 中国成品油市场供需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06-2010年中国成品油供给量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公开招聘研究人员公告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公开招聘研究人员公告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是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以及我院工作需要,拟公开招聘研究人员1人。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聘岗位: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十级专业技术岗位) 二、应聘条件 1.政治思想素质好,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身体健康; 2.具有全日制高校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专业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经济管理、科研管理、科技法律等,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者优先; 3.具有敬业精神、研究能力强,理论基础和文字功底扎实,熟悉国家科技政策与制度,有国际合作项目组织经验或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经验丰富者优先; 4.具有北京市户口(出站博士后除外)。 三、招聘程序 1.自愿报名:应聘人员须填写《应聘报名登记表》(详见附件),在2015年5月5日17时前将((应聘报名登记表》及相关材料(包括简历、2寸免冠照片、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户口本等的

电子版)用电子邮件发至zhb@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5392427.html,。 2.资格审核:由院领导、人事干部和用人部门组成招聘工作小组,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核,确定选择考试人选,在科技部网站(www.most.gov.cn)和我院主页(www.casted.org.cn)上公布参加笔试的人选名单和笔试时间、地点。 3.考试: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笔试主要测试专业知识、政策法规掌握程度等。通过笔试者,原则上按1:5的比例参加面试。面试人选及面试时间、地点将在科技部网站和我院主页公布。面试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4.考察:对通过面试的应聘人员,我院将对其思想政治表现、 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推荐进行复查。 5.身体检查。 6.确定拟聘人员、公示招聘结果。 7.签定聘用合同。 公示后,院领导班子根据公示结果确定拟聘人员,通知本人并签定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四、有关注意事项 1.请应聘人员按时限要求填报《报名登记表》,过期不予受理, 恕不接待来访。 2.应聘人员在应聘工作过程中的一切费用自理。 3.笔试人选和时间、地点,将于2015年5月11日前在科技部 网站和我院主页上公示。面试人选和时间另行通知。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①科技内容上主要集中于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等方面,应用性强,但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如经验总结,缺乏实验;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②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的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意识。 ③注重社会人文问题的探求,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这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就是应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为农耕经济服务的,如科技成就主要集中于农学和天文历法方面。 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③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继承前代科技成果,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明,都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⑤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创造的结果。中国古代科学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 ⑥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16世纪后没能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②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 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③17世纪以来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 容,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都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归根结底是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石油开采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石油开采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发表时间:2018-11-17T15:53:25.9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郝鼎岸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石油开采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重点阐述,结合当下石油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石油开采技术应用和石油开采技术创新为主要依据,从人工智能开采技术、数字石油开采技术、地理数据采集开采技术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石油开采技术应用和创新的运作效率。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本文主要以石油开采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为重点阐述,结合当下石油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石油开采技术应用和石油开采技术创新为主要依据,从人工智能开采技术、数字石油开采技术、地理数据采集开采技术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石油开采技术应用和创新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石油;开采技术;GIS应用 引言:石油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所需能源之一,在医疗、工业、能源等产业上发挥着一定作用。中国现在发展迅速,经济增长迅猛,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频繁,导致地面表层容易开采的石油几乎被开采完,加上传统的开采技术落后,不够先进。在面对难以开采的石油时开采技术无法发挥作用,无法开采出大量石油量,既浪费了石油资金投入,又破坏了开采石油设施。由于石油在人类反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对石油开采技术进行不断创新,提升不容易开采石油的开采速度和质量。 1.石油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 中国石油的种类不计其数,主要有燃料油类、溶剂油类、润滑油类、电器油、液压油等等,不同的石油种类所采用的开采技术也不相同,而且石油所处的开采环境也有一定差别,有些石油处在地表层,有些石油处在石头岩壑深处等,对开采石油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应用广泛的两种开采技术分别是气举开采石油和深井泵开采石油,在对地表石油开采的时候通常会应用气举开采石油的方法进行,但是由于开采石油技术不到位,开采不够彻底,地表和开采中会残留大量的石油,导致石油投入成本增高,效率过低[1]。对于离地面较深的石油开采一般采用深井泵进行开采,由于深度过高,泵在地中发挥的作用会逐渐减小,开采油量相对比较少,石油浪费严重。两种开采技术比较落后,不够创新,无法最大限度的节省资金和提升石油开采力度,因此,要加大力度和资金投入石油开采技术中,不点创新和完善开开采技术,解决石油开采困难等问题。 2.石油开采技术应用 石油开采工程繁琐,过程过多,首先要进行石油开采设计、对模型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模拟开采数据对比分析等等。目前应用于石油开采新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人工智能开采技术、数字石油开采技术和地理数据采集开采技术,具体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如下: 2.1人工智能开采技术 人工智能开采技术是针对石油开采研发的全新技术,此项技术包含了多重技术于一体,具有一定综合性,融合很多学科统计知识,在开采石油具有一定优势。不论开采环境多么复杂,地形多么不便,人工智能技术都可以依照石油开采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能解决问题并真正有效的开采措施,可以在不浪费石油基础上开采石油[2]。却因为这项开采技术应用资金较高,因此,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比较少。 2.2数字石油开采技术 数字石油是一种以被人们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的开采技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操作完成石油数据的信息化、数字化、有效化以及规范化。在石油开采中应用此项技术,能够将环境、地形等不利条件变得智能化。按照石油开采现场实际情况完成石油的勘探和开采。这是一项融合了数学、地理等多门学科的新型技术,运用该项技术会产生一定的针对性,由于对技术的操作不够熟练以及投入成本高,对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不足和问题,因此,该项技术还需要创新和完善。 2.3地理数据采集开采技术 地理数据采集开采技术主要针对于对石油的地质勘探工作,应用此项技术对石油进行全方位的勘探,将勘探的数据和信息建立成系统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还可以对石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收集[3]。根据现在在石油开采中技术的应用来看,地理数据采集开采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存在收集数据传输慢等问题,还有待解决和创新 3.石油开采技术创新 要根据以往石油开采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技术进行创新和完善。要对以上三种石油开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是能提升石油开采的有效策略。 对于人工智能开采技术中存在的数据处理困难及数据连接不统一问题,要将存在的问题细化,找到解决方法。由于数据信息在石油开采勘探中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要对次进行及时解决,在人工智能技术中应用快速计算机技术,增强对勘探数据的辨认分析能力,使数据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开采效率。由于收集的数据不一样,导致不同数据在鉴定分析过程中不能够统一情况,无法进行准确及时分析,所有,要针对此现象制定一套能统一数据的标准化连接口,完善存在的问题。因为勘测数据对开采石油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却不能合理有效的处理,会严重影响石油开采的结果。所以,把快速计算机用于处理数据信息会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勘探数据结果很精准。 数字石油开采技术在开采石油中主要应用的是信息技术的数据化处理,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以往的开采的经验中可以看出使用数字石油开采中需要很多资源和资金投入,开采石油的成本过高[4]。所以,在针对数字石油开采工作时要注意严格控制数据问题,尽量减少投入,根据有关科学家的研究后发现,将多种技术结合起来运用会有很明显的效果,最终研发出将GIS技术应用在数字石油开采技术中,将一些先进能解决大量数据分析的信息技术也逐步使用到数字石油开采中,不断完善和创新数字石油开采技术的应用。 而比较成熟的石油开采技术地理数据开采存在的问题,是收集的数据信息进入建立数据库时间过长,效率低,数据管理方面有所不足等,影响了数据进入数据库的时间,往往需要大量时间资金和人工努力后提升一点点效率,但是采集的数据进入供不上石油勘探技术使用情况。索引,需要增加投资设计数据库和完善库内设备和操作,使用GIS技术逐步完善地理数据开采技术的应用,使得数据进入数据库的效率不断提高,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不断增强,从而达到石油开采技术的创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人类对石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开采石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石油开采的工作变得繁琐。所以,要及时采取

中国成品油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成品油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成品油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成品油本土市场调查报告 供应紧张 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机制成 品油价格继续控销保零 成品油价格对增加居民生活成本及相关产业成本 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美国输油管改向冲击等因影响,国 际油价本周(11月18日当周)震荡下行。综合周情况来看,NYMEX原油 期货周下跌1.58美元/桶至97.41美元/桶。展望后市,随着入冬取暖 油需求将会进步增加,预计下周国际油价仍将呈现高位震荡走势。国 内成品油方面,随着国际油价走高,远东地区成品油调价窗口或再次 打开,海外市场观望氛围浓厚,预计国内成品油资本市场或趋稳。以 下是本人根据国家布的数据金融市场及新闻信息对中国成品油市场所 得的调查结果。 目前东亚的成品油市场供应情况 据调查,进入10月以来,江苏安徽浙江,到成都重 庆武汉,以及石家庄济南均爆出加油站无油可加的消息。与 往年油价不涨导致油荒多种不同,今年油荒正发生在10月初国内油价 大幅下调后。10月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此后成品油的批发价直 处于批零倒挂的状态,即批发价高于零售价,各地陆续爆发柴油供应 紧张吃紧局面。 据了解,目前的资源紧张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华东等地,表现在油企控量销售,民营加油站无柴油可加。目前湖南市场柴油紧 张严峻,加油站排队现象较多;货源江西市场资源供应也未见转,九 江炼厂尚未正常供货,当地加油站也均开始限供。据悉,在长江江苏

段水上服务区,昨日出现船舶等待助威现象,原因是南京港50多家加 油站停供。中石化长江有限司南京分司工作人员表示,为可以保证更 多的船舶可以加到油,般船舶可以加跑完个航程“接力”到另个 小卖部的柴油。 24日,中石化集团新闻发言人黄生表示,此次油荒与荷重民营炼 油企业负荷减少相关,当地方炼厂油品质量和价格都低于大于中石化时,些平时不来中石化加油的客户都会转向中石化,导致司供应压力 渐增。中石油方面则表示,旗下27个炼厂都在开足马力生产,司正积 极扩大生产,增加销量,保证市场供应。于此同时,山东地方石油化 工企业人士表示,“油荒”主要是由两大石油巨头“控制”销售导致。地炼产能上升导致“油荒”的说法是借口。地炼领导表示,少部分地 方司从事成品油批发仓储荫湿业务,最痛苦的就是油源完全是由两大 石油司垄断,政府不开放成品油进口,导致即使国外的成品油很便宜,民营企业也买不来。中国成品油市场定价机制 将划一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全面 推行最高零售价格,并分销适当缩本人流通环节差价。而最高零售价格,将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弄清。同时,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四 元组确定。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新 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国际性对国际油价 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更替幅度超过4%时,即国 内外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201*年底进 行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费改革,目的在于理顺成品油和的价格关系, 形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的定价制 目前眼下成品油市场的价格情况怎么样 为应对油荒局面,价格本周国内油价价格继续控销保零,且有部 分省份为保证零售柴油供应而全面停批柴油。汽油方面,国内存相对 丰富,暂无出现明显紧张局面,上周国际原油价格上扬盘整走高,给 予国内炼厂巨大成产成本压力,预期国内成品油价格将继续到位高挂,

我国历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及对应国际油价

我国历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及对应国际油价

北京93#汽油价格调整曲线(1998年-201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9〕11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中国石油(8.92,-0.04,-0.45%)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等有关规定,现将我们制定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附件: 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完善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价格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石油包括原油以及由原油炼制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航空汽油等成品油。 第三条在我国从事石油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之间互供原油价格由购销双方按国产陆上原油运达炼厂的成本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到厂成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中石化、中石油供地方炼厂的原油价格参照两个集团公司之间互供价格制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其他企业生产的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市场价格由企业自主制定。 第五条成品油价格区别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 (一)汽、柴油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以及供应社会批发企业、铁路、交通等专项用户汽、柴油供应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二)国家储备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汽、柴油供应价格,以及航空汽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第六条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第七条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

石油开采方法和开采流程

石油开采方法和开采流程 石油开采方法主要有:气举采油和深井泵采油,其中深井泵采油又分为有杆泵采油和无杆泵采油。有杆泵采油分为游梁式深井泵采油和螺杆泵采油等。无杆泵采油主要有电潜泵采油、水利活塞采油和射流泵采油等。方式有很多但主要的过程大多是一样的: 第一、测井工程: 在井筒中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把钻过的岩层和油气藏中的原始状况和发生变化的信息,特别是油、气、水在油藏中分布情况及其变化的信息,通过电缆传到地面,据以综合判断,确定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见工程测井,生产测井,饱和度测井)。 第二、钻井工程: 在油气田开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建设一个油气田中,钻井工程往往要占总投资的50%以上。一个油气田的开发,往往要打几百口甚至几千口或更多的井。对用于开采、观察和控制等不同目的的井(如生产井、注入井、观察井以及专为检查水洗油效果的检查井等)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应保证钻出的井对油气层的污染最少,固井质量高,能经受开采几十年中的各种井下作业的影响。改进钻井技术和管理,提高钻井速度,是降低钻井成本的关键(见钻井方法,钻井工艺,完井)。 第三、采油工程: 是把油、气在油井中从井底举升到井口的整个过程的工艺技术。油气的上升可以依靠地层的能量自喷,也可以依靠抽油泵、气举等人工增补的能量举出。各种有效的修井措施,能排除油井经常出现的结蜡、出水、出砂等故障,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水力压裂或酸化等增产措施,能提高因油层渗透率太低,或因钻井技术措施不当污染、损害油气层而降低的产能。对注入井来说,则是提高注入能力(见采油方法,采气工艺,分层开采技术,油气井增产工艺)。 第四、油气集输工程: 是在油田上建设完整的油气收集、分离、处理、计量和储存、输送的工艺技术。使井中采出的油、气、水等混合流体,在矿场进行分离和初步处理,获得尽可能多的油、气产品。水可回注或加以利用,以防止污染环境。减少无效损耗(见油田油气集输)。 石油的开采历史非常的悠久,而且开采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行,石油开采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的意义非常的深远,但是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发展,不断的研究新型的石油开采技术,避免开发过程中的浪费。

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

成品油价格管理办法(全文) 发改价格[2009]1198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等有关规定,现将我们制定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〇九年五月七日 编辑本段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完善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价格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石油包括原油以及由原油炼制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航空汽油等成品油。 第三条 在我国从事石油生产、批发和零售的企业,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之间互供原油价格由购销双方按国产陆上原 油运达炼厂的成本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到厂成本相当的原则协商确定。中石化、中石油供地方炼厂的原油价格参照两个集团公司之间互供价格制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及其他企业生产的原油价格参照国际市场价格由企业自主制定。 第五条 成品油价格区别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 (一)汽、柴油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以及供应社会批发企业、铁路、交通等专项用户汽、柴油供应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二)国家储备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用汽、柴油供应价格,以及航空汽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第六条 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021111班徐冠宇02111062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 内容摘要: 一.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其延续性 三.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 四.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技术结构 五.古代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实用科学体系 六.注重实用,理论薄弱 正文: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几乎全是中国人自己独自创造出来的,正是这种独创的科技成就的长期发展,历代继承,才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不仅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对东方各国乃至西方各国科技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其延续性 我国的科学技术自两汉而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术发展,并呈现一股继续高涨的趋势。这种趋势因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理学形成、战争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强化。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政权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举行多元化考试,奖励发明创造和培养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长、推动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安定与富裕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出版业则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使宋元时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论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均有突出成就。 在中国这块疆土上产生的古代科学技术,几千年来一直在延续地发展着.总的进程未曾中断,受到外来的影响不多,在这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古代科技文明不甚相同。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和古希腊,在奴隶社会都创造过辉煌的科技成就,但都在外族入侵或不明的原因下中断,未能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延续。古代阿拉伯则完全是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发端于本国的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虽时缓时速,但一直在继续发展,直至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传入后才逐渐衰落。其延续发展的时间跨度之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2.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 由于我国古代的封建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国家又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如天文学、农学、地学、医学等在中国古代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先秦以来,一直强调以农为本,编造历法,授民以时正是历代王朝必须从事并给以极大

石油是如何开采的-12页word资料

1,海上石油开采,包括勘探和开采的详细流程(经过哪些程序来最终取得和输送原油) 2,勘探和开采时涉及的技术(国外的领先技术和国内现在掌握和使用的技术) 海上油气开发海上油气开发与陆地上的没有很大的不同,只是建造采油平台的工程耗资要大得多,因而对油气田范围的评价工作要更加慎重。要进行风险分析,准确选定平台位置和建设规模。避免由于对地下油藏认识不清或推断错误,造成损失。60年代开始,海上石油开发有了极大的发展。海上油田的采油量已达到世界总采油量的20%左右。形成了整套的海上开采和集输的专用设备和技术。平台的建设已经可以抗风、浪、冰流及地震等各种灾害,油、气田开采的水深已经超过200米。 当今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尚未勘探或充分勘探,深部地层及海洋深水部分的油气勘探刚刚开始不久,还会发现更多的油气藏,已开发的油气藏中应用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可以开采出的原油数量也是相当大的;这些都预示着油、气开采的科学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体矿物。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产生的油状液体矿物称石油,把可燃气体称天然气,把固态可燃油质矿物称沥青。随着对这些矿物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它们在组成上均属烃类化合物,在成因上互有联系,因此把它们统称为石油。1983年9月第11次世界石油大会提出,石油是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烃类化合物以及少量杂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所以石油开采也包括了天然气开

采。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石油是重要能源,同煤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等重的石油燃烧热比标准煤高50%)、运输储存方便、燃烧后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较小等优点。从石油中提炼的燃料油是运输工具、电站锅炉、冶金工业和建筑材料工业各种窑炉的主要燃料。以石油为原料的液化气和管道煤气是城市居民生活应用的优质燃料。飞机、坦克、舰艇、火箭以及其他航天器,也消耗大量石油燃料。因此,许多国家都把石油列为战略物资。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能源消费的构成中,石油已超过煤而跃居首位。1979年占45%,预计到21世纪初,这种情况不会有大的改变。石油制品还广泛地用作各种机械的润滑剂。沥青是公路和建筑的重要材料。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地用于农业、轻工业、纺织工业以及医药卫生等部门,如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制品,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1982年世界石油产量为26.44亿吨,天然气为15829亿立方米。1973年以来,三次石油涨价和1982年的石油落价,都引起世界经济较大的波动(见世界石油工业)。 油气聚集和驱动方式油气在地壳中生成后,呈分散状态存在于生油气层中,经过运移进入储集层,在具有良好保存条件的地质圈闭内聚集,形成油气藏。在一个地质构造内可以有若干个油气藏,组合成油气田。 储层贮存油气并能允许油气流在其中通过的有储集空间的岩层。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