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

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身边的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2、知道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3、能够自编“花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回答,可适当板书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学习新课 1、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 观察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 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交流每个人的植物日记。给予表扬与鼓励。 (3) 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4) 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 (5)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些常见开花植物也编制一个花钟呢? (6)学生分组根据课前调查的植物开花时间设计花钟。 (只要能表示大概时间就可以了。) 2、夜对人的影响 (1)植物有生物钟,人类有吗?那么你们的生物钟是怎样的呢? (2)学生说说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要排除特殊日子或事件。) (3)小结: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着类似的规律,都是按24小时变化的,这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3、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观看收集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各自解释。 (3)看图:你认识他们吗?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夜间活动:蛾,猫,猫头鹰,蝙蝠。 白天活动:狗,公鸡,刺猬,蜜蜂。 (4)为什么它们会这样?——昼夜影响和环境变化。 (5)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在夜间都干些什么?-----调查。

光对植物的影响

摘要 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重力、水、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光合作用对植物体的建成的作用上,光还是植物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光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光形态建成和光周期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所处气候带不同或季节变化等原因,农作物不可避免的生长在弱光逆境中,农作物长期的弱光生长会导致植株营养体不健壮、落花落果严重、果实发育缓、含糖量降低、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作为调节因子的影响;但实际上光合作用是贯穿植物体后期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的,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在植物体幼苗分化、营养生长中起作用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关键词:光照;植物;生长发育;呈色反应 1 光照在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作用 1.1 种子的成熟过程 种子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实质上是指胚由小变大,营养物质在种子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主要是把葡萄糖、蔗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有机物质,并积累在子叶和胚乳中。这些物质由光合作用产生,因此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种子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如小麦籽粒2/3的干物质来源于抽穗后叶片及穗子本身的光合产物,此时光照强,叶片同化物多,输入到籽粒的多,产量就高。在小麦灌浆期一遇到连着好几天阴天,籽粒重明显地减小而导致减产。此外,光照也影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 1.2 种子萌发过程 种子萌发必须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即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光对一般的植物种子萌发没有什么他特别的影响,但有些植物的种子的萌发是需要光的,这些种子叫做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等的种子。还有一些萌发时不需要光的种子称为嫌光种子。近年的研究表明,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对某些波长的光较敏感,主要是红光、远红光和蓝光。这些种子的这种需光萌发性与种子内的光敏色素有关,隐花色素对种子的休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主要是光敏色素的作用。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作为光受体,它在吸收了不同波长的光以后,可以诱导和调节植物的形态建成,并对某些生理过程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莴苣种子的发芽中,光敏色素参与了休眠的解除和种子的萌发。在种子成熟后的干种子状态,含有光敏色素的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两种类型。Pr吸收红光能转变成Pfr,Pfr吸收远红光转变成Pr。Pfr是光敏色素的活化形式,可引起各种生理反应。当萌发条件适宜时,在光的照射下,Pr发生水合并转换成Pfr,从而导致发芽。 嫌光种子一般来说都是大粒种子,它们具有足够储藏物质以维持幼苗较长时间生长在地下黑暗环境中,发芽一般不需要光,如瓜类;而需光种子则多为一些小粒种子,当它们处于光不能透过的土层中时,保持休眠状态,只有当它们处于土表,依赖少量储藏物质进行发芽,从而及时伸出土表迅速进行自养生长。这在生态学上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如果小粒种子在土表下的黑暗处就能发芽,等它还不能伸出土表时,就已经耗尽储藏物质而不能存活了。 1.3 幼苗的生长分化过程 这一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间接作用是指光通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物质运输等影响植物生长。这个间接作用是一种高能反应,因为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光照不足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有机物,植物生长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此外,光还可以影响植株的蒸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作为环境信号作用于植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众多外界环境(光、温度、重力、水、矿物质等)中最为重要的条件。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光合作用对植物体的建成的作用上,光还是植物整个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我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即光作为调节因子的影响;但实际上光合作用是贯穿植物体后期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的,是生长发育的基础,通过在植物体幼苗分化、营养生长中起作用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发育”实际上是指植物的生长、分化和发育。其中生长是指体积、重量、数目等方面的增加,分化是指细胞在结构、功能和生理生化性质方面的变化,而发育则是生长和分化的总和。植物生长分化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植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我先从细胞水平大概阐述一下光照对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影响,再从植物体形态建成过程中逐一论述光的作用,然后是光照对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 一、光照对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I.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分裂、生长和分化。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细胞伸长增加细胞体积。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光照没有什么直接联系。但其实当幼苗长成到能进行一定光合作用的时候,光合作用便为细胞分裂与伸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分裂中的细胞的细胞质浓厚,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将无机盐和有机物同化为细胞质,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当细胞体积伸长时,细胞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是来自于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也作了一定的能量供应源,光合作用与细胞生长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II.光对植物细胞分化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些。这表现在光诱导、改变细胞极性等方面。细胞极性是细胞不均等分裂的基础,而不均等分裂或分化分裂(即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在形态、生理生化上具有不同的性质)又是植物组织极性结构分化产生的基础。有实验说明,墨角藻的大小孢子结合生成的合子在最初无细胞壁,是一个完全无极性的球形细胞,但是在由上而下的单向光线照射下,合子形成后的几个小时之内便形成了以细胞内单向钙离子流为特征的极性,此时改变光线照射方向可以改变细胞极性的方向。不过在细胞壁形成之后,细胞的极性便固定住了。这说明在细胞未完全定极性之前,光照对细胞极性是有影响的,影响其分裂方向和分化方向。 二、光照在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作用 I.种子的成熟过程。种子的形成和成熟过程实质上是指胚由小变大,营养物质在种子中变化和积累的过程。主要是把葡萄糖、蔗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合成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高分子有机物质,并积累在子叶和胚乳中。这些物质由光合作用产生,因此光照强度直接影响种子内有机物质的积累。如小麦籽粒2/3的干物质来源于抽穗后叶片及穗子本身的光合产物,此时光照强,叶片同化物多,输入到籽粒的多,产量就高。在小麦灌浆期一遇到连着好几天阴天,籽粒重明显地减小而导致减产。此外,光照也影响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 II.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必须有适当的外界条件,即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光对一般的植物种子萌发没有什么他特别的影响,但有些植物的种子的萌发是需要光的,这些种子叫做需光种子,如莴苣、烟草等的种子。还有一些萌发时不需要光的种子称为

浅谈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浅谈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浅谈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摘要:详述了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照对植物活性的影响;植物叶片对不同光照的适应;光照对树木高生长的影响及对植物水分、氮素吸收及代谢的影响。 关键词:光照植物影响 自然生境下植物不可避免要经受光照强度和光质变化的影响,它们需适应其生长的光环境才能生存。当喜阳种被置于遮阴下,常可见其茎间显著延长,加快生长速度以使新生的叶片能达到林木的冠层以获得足够的阳光,这种现象被称为生长反应水平的光驯化,它也包括如叶片方向的移动,分枝数的改变等适应。实际上植物的叶片采取何种方式适应光环境,是取决于它们所处的生境的光条件和它本身的能被驯化的程度,不同种植物或同种植物处于不同遮阴程度下,其叶片的适应方式都可能表现出差异。整个世界生态系统的功能几乎全部取决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其中,最大量的能量是由生活在海洋有光照的表层水中的微小浮游植物固定。通过光照时间、水温,描述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因子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过程,可更好地了解光照时间影响初级生产力的生态现象原因。 1、光照时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合作用包括两个过程,即光化学过程与酶催化过程。植物光合作用的酶催化过程一直受到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光辐射和光照时间分别决定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化学过程与酶催化过程。在一定范围内,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光色素对光的吸收,所以较长的光照时间对提高初级生产力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光照时间即昼长也是影响初级生产力的因子。水域植物生长的研究中发现,光照时间的增加或减少,使太阳光能通过海水进行2个月的能量积累,使其海水温度具有相应的提高或降低,并且当光照时间达最长和最短时,2个月后海水温度达到最高和最低,说明海水温度变化滞后于光照时间变化两个月,表明具有相同光照时间的不同时期,2个月后却具有不相同的水

观赏蝴蝶的寄主植物

观赏蝴蝶的寄主植物 1.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1)北马兜铃 多年生藤本。这种马兜铃在北方很常见,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北京、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多生活在较为干旱的地方,在北方这一个特性更明显。取食蝶类:丝带凤蝶、麝凤蝶。 (2)蜂窝马兜铃Aristolochia roveolata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取食蝶类:红珠凤蝶、麝凤蝶、长尾麝凤蝶、多姿麝凤蝶、黄裳凤蝶。 (3)异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湖北、台湾等地。取食蝶类:红珠凤蝶、多姿麝凤蝶、黄裳凤蝶。 (4)大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kaempferi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福建、台湾、江苏、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取食蝶类:曙凤蝶、红珠凤蝶、多姿麝凤蝶、麝凤蝶、长尾麝凤蝶多尾凤蝶。 (5)卵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取食蝶类:红珠凤蝶、红珠凤蝶多斑亚种、多姿麝凤蝶、裳凤蝶、珠光裳凤蝶。 (6)木香马兜铃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四川。取食蝶类又三尾麝凤蝶。 (7)杜衡Asarum sieboldii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江苏、河南、安徽、湖北、浙江、陕西、四川等地。取食蝶类:有中华虎凤蝶。 (8)华细莘Asarum sieboldii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陕西、江苏等地、取食蝶类:长尾虎凤蝶(太白虎凤蝶)、中华虎凤蝶。 2.芸香科Rutaceae (1)过山香(假黄皮、过山客)Clausena excavata 多年生藤本。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取食蝶类:玉牙美凤蝶、白纹美凤蝶、玉带美凤蝶。 (2)贼仔树(陈叶吴茱萸)Tetradinium glabtifolium 半落叶小乔木。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取食蝶类:白纹美凤蝶、多型美凤蝶、双环翠凤蝶、柑桔凤蝶。 (3)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常绿小灌木。分布于台湾、广西、福建、海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取食蝶类:白纹美凤蝶、白斑美凤蝶、多型美凤蝶、玉带美凤蝶、柑桔凤蝶、巴黎翠凤蝶。 (4)食茱萸(刺椒)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落叶乔木。分布于台湾以及除了江苏、安徽外的长江以南地区 。取食蝶类:多型美凤蝶、无尾美凤蝶。短尾翠凤蝶、双环翠凤蝶、白斑美凤蝶、柑桔凤蝶。(5)乌柑子Severinia buxifolia 常绿灌木。分布于台湾、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取食蝶类:多型美凤蝶、玉带美凤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光质因天气及其它遮挡材料而变化。如散射光强度低,但红、黄光比例可达50%左右,而直射光只有37%的红、黄光。 2.光质作用

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

植物生长在一定时间内呈现慢快慢的节奏,这种快慢节奏与季节和昼夜变化有关,植物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生长的周期性.从定义中可见,植物生长的周期的可分为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 (一)昼夜周期性 植物生长随昼夜交替而呈现的有规律变化,就是昼夜周期性.随昼夜交替,光照,温度、水分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速率.植物生长速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干物质积累量为指标,二是以株高或体积为指标.如果以干物质积累量为指标,白天的生长速率大于夜间,如果以株高、鲜重、或体积为指标,生长速率随昼夜交替呈现三种变化, (1)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白天光照充足,温度适合,生长速率大于夜间. (2)白天光照过强,温度较高时,蒸腾过于强烈,失水多,体内出现水分亏缺,生长受到抑制,这时白天生长速率小于夜间. (3)当白天与夜间温度相近时,白天和夜间的生长速率相近. 植物生长的昼夜周期,不仅受昼夜交替的影响,而且受植物内生机制—生物钟的影响的调节. (二)季节周期性 植物生长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有规律变化,就是植物生长的季节周期性.由于地球公转,引起日照长度和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而日照长度和气温又影响植物的生长,使植物的生长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例,春季气温升高,光照逐渐增强,植物开始生长,夏季旺盛生长,由于较高日照较长较强,秋季,日照逐渐缩短,气温降低,生长受抑,进入休眠状态,冬季生长完全停止,处于休眠状态.这种变化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三)生物钟 生物钟是指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活动随昼夜交替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内在控制机制.生物钟是生物的内生计时系统.生物钟的计时周期是近似24小时.因此也称为近似昼夜节奏.植物的生长,运动,细胞分裂,某些酶活性都受生物钟的调节,受生物钟调节的最典型例子是菜豆叶片的就眠运动. 菜豆叶片在白天呈水平状态,夜间下垂,称为就眠,如菜豆连续光照,或连续黑暗,并使温度处于恒定,菜豆叶片仍然在白天时平展,夜间时下垂,这种运动的周期不是24h,而在22-28h,说明菜豆叶片的就眠运动受体内的一种内生机制控制,这就是生物钟.生物钟的重要特点是可以调拨的,调拨生物钟的因子主要是光照,因此,生物钟的周期总是近似24h.

五年级科学上册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1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5. 昼夜对动植物的 影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

光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对光的适应【学习资料】

光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对光的适应

光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对光的适应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合成的有机物质中,除提供给自身需要外,还提供给其他异养生物,为地球上几乎一切生物提供了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源。光照条件随着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时间而发生变化,在城市地区更有其特殊性,光对植物的影响使植物为长期适应不同光照条件而形成相应的适应类型。一、光对植物的影响 (一)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根据植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与还原方式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C4植物和CAM(景天酸代谢)植物。C3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形式为卡尔文循环,它是植物界中的主要类群。C4植物叶细胞几乎可以吸收细胞间空气中的所有二氧化碳,并且由于叶细胞中没有光呼吸,故能在叶内二氧化碳浓度很低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其主要分布在温暖、干燥气候地区,其主要类群为禾本科、莎草

科、马齿笕科、藜科和大戟科等,多为一年生植物。CAM植物夜间通过酸的形式保存二氧化碳,白天利用这些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因此,CAM植物主要分布在周期性干旱和贫瘠的生境中,其类群包括所有仙人掌属、大多数干草原、热带与亚热带沙漠的肉质植物以及热带的萝藦科、大戟科和凤梨科的全部的附生植物等。 一般来说,C4植物的光和能力较强,对光照强度的需求最高,C3植物的光和能力较弱,其光饱和点明显低于C4植物,而阴生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对光照强度要求更低。 (二)光强对植物生长和形态的作用 光照强度与植物茎、叶的生长及形态结构有密切关系。在弱光条件下,幼茎的节间充分延伸,形成细而长的茎;而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则节间变短,茎变粗。光能促进植物组织的分化,有利于胚轴维管束中管状细胞的形成,因此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树苗的茎有发育良好的木质部。充足的阳光还能促进树苗根系的生长,形成较大的根茎比。在弱光照下,大多数树木的幼苗根系都较浅,较不发达。 此外,很多树木由于接受到的光照强度不均匀,枝叶向强光方向生长茂盛,向弱光方向生长羸弱或不能生长,形成明显偏冠。一些喜光树种甚至发生主干倾斜、扭曲,这种偏冠现象在行道树或庭院树木中经常可以看到。 (三)光质的作用 太阳光谱中含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光,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的作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备课时间 2020 .9.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白天和黑夜”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揭示昼夜现象对动物的影响,说明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具有一个“自己上发条”和自己调节的昼夜生物钟。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比较少,教学中可以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观察和讨论来了解昼夜对动物的影响,可以鼓励学生课后利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有关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收集证据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从“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昼夜动植物的变化提出问题,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 3.能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4.知道动植物、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5.培养尊重证据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 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教学难点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收集与分析动物在昼夜的不同变化。

前置作业内容 调查一些小动物的昼夜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去了一趟植物王国,认识到了植物王国的神秘。植物王国的小精灵也想了解同学们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活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来研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探究昼夜对人的影响 1.谁能谈一谈你一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2.学生自由发言。 3.通过刚才的发言你发现了什么?(白天活动,夜晚休息) 4.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吗? 到了深夜,我们会觉得很疲劳,想睡觉,早晨没有闹钟,我们常能自己醒来,你们认为这是为什么? 4.小结:孩子们我们发现大家的作息时间有类似的规律,都是按24小时变化的,几乎都是白天活动,夜晚休息。其实就是我们的生物钟。 活动二:探究昼夜对其它动物的影响 1.谈话:我们研究了昼夜对植物和人的影响,知道了它们都有自己的生物钟,真是了不起。现在我们在去动物王国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2.出示图片:刺猬、蛾、狗、蝴蝶、猫头鹰、公鸡,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 3.提问:这些动物哪些在白天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见解。 5.出示前置作业: 调查一些小动物的昼夜活动 6.谁能说一说你的发现? 猫在夜晚捕食,是因为猫的眼睛在夜晚能根据光的强弱调节感受光线。而为了保证视力,必须要补充牛磺酸,而老鼠体内有,老鼠在晚上活动,所以猫也在晚上活动。

植物体内病原微生物与寄主的作用关系

植物体内病原微生物与寄主的作用关系 摘要: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接触并能够识别后,侵入寄主体内,与寄主发生了一系列的作用机制,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释这些作用机理。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病原微生物、寄主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生物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 Abstract : Pathogenic microbes and host cell contact and able to identify, uncovered body, and host had a series of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from the Angle of molecular biology explain these mechanism. 一、病原物与寄主互作机制 (一)、病原微生物和寄主的识别 识别是病原微生物与寄主接触后短时间便发生物质和信息相互作用,激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及组织反应,从而决定最终感病或抗病后果。 两者接触部位包括胞壁和胞壁、质膜与质膜、吸胞与胞质、胞壁与质膜、胞内菌丝与胞质以及核酸与胞质(病毒)。 识别机制主要有外源凝集素、共同抗原、激发子、抑制子、蛋白质共聚学说等 1、外源凝集素(lectin) 植物中能够凝集红血球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称外源凝集素,也称植物凝集素。它存在于植物细胞膜或细胞壁上,按化学组成分为简单蛋白和糖蛋白两类。外源凝集素主要与碳水化合物进行结合,能够识别复杂碳水化合物上特定的糖残基,与糖发生可逆性结合而不改变糖苷键的共价结构。 2、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s) 研究发现,在亲缘关系远但可以发生亲和互作的寄主植物和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或真菌等)之间存在共同抗原。共同抗原在确立寄主与病原物之间基本亲和性上的作用可能是传递互作双方的信号,或抑制抗性反应。 3、激发子(elicitor) 指能诱导任何植物产生防御反应的分子。激发子类型多样,从激发的防御反应类型来看,可分为种族特异(race-spacific)和非特异(普通)激发子 4.、抑制子(suppressor) 抑制子是由病原微生物产生的能够抑制寄主防御反应的化学物质。可能通过阻塞激发子与外源凝集素的结合而起作用,即与寄主细胞表面互补结合位点的结合而起作用。

光谱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谱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以光谱、光照强度、日照时间、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太阳辐射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气象要素。到达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三部分。而光谱成分是植物重要的一个生态因子,在太阳光谱中,对于植物生活其最重要的是可见光部分(波长0.04μm~0.76μm),但紫外线(波长0.01μm~0.4μm)和红外线(波长0.76μm~1000μm)也有一定的意义。不同波段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刺激和支配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太阳光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植物器官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形态建成的作用。 太阳辐射不同光谱对植物的影响如下:1)波长大于1.00μm的辐射,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热能,影响植物体温和蒸腾情况,可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但不参加光合作用2)波长为1.00~0.72μm的辐射,只对植物伸长起作用,其中波长为0.72~0.80μm的辐射称为远红外光,对光周期及种子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控制开花与果实的颜色3)波长为0.72~0.61μm的红光、橙光可被叶绿素强烈吸收,某种情况下表现为强的光周期作用4)波长为0.61~0.51μm 的光,主要为绿光,表现为的光合作用与弱成形作用5)波长为0.51~0.40μm的光,主要为蓝紫光,被叶绿素和黑色素强列吸收,表现为强的光合作用与成形作用6)波长为 0.40~0.32μm的光,外辐射起成形和着色作用,如使植物变矮,颜色变深,叶片变厚等7)波长为0.32~0.28μm紫外线对大多数植物有害8)波长小于0.28μm的远紫外辐射可立即杀死植物。 此外,有科学实验证明,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可见光中的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生长及幼芽的形成有很大作用,这类光能抑制职务的伸长,而是其形成粗矮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培的影响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培的影响 植物组培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获得了飞快的发展。早期的组培报道,多集中于研究各类植物的培养基组成,包括无机盐、有机物、激素等培养基成分的种类和配比浓度。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培养基研究成果的积累,人们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培养条件方面,如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容器内空气因素对组培和培养过程中植物生长速度、生长质量的影响。 组织培养中光照也是重要的条件之一,主要表现在光强、光质、以及光照时间方面: 1、光照强度(lightintensity) 光照强度对培养细胞的增殖和器官的分化有重要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光照强度对外植物体、细胞的最初分裂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生长的粗壮,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容易徒长。 2、光质(lightwave) 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组织的增殖以及器官的分化都有明显的影响。如百合珠芽在红光下培养,8周后,分化出愈伤组织。但在蓝光下培养,几周后才出现愈伤组织,而唐菖蒲子球块接种15天后,在蓝光下培养首先出现芽,形成的幼苗生长旺盛,而白光下幼苗纤细。据倪德祥等在香石竹的研究表明,白光条件下生长量最高,其次是红、黄、绿、蓝光对生长有抑制作用,单色光对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在复合光条件下完成。 3、光周期(lightperiod) 试管苗培养时要选用一定的光暗周期来进行组织培养,最常用的周期是16h的光照,8h 的黑暗。研究表明,对短日照敏感的品种的器官组织,在短日照下易分化,而在长日照下产生愈伤组织,有时需要暗培养,尤其是一些植物的愈伤组织在暗培养下比在光下更好。如红花、乌饭树的愈伤组织。 除某些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需要黑暗条件外,一般培养都需一定的光照。

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影响

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发芽以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了解哪种颜色的光对植物发芽或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哪种颜色的光对植物发芽以及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控制植物的生长。方法:将24株植物分成4组,每组6株,分别把4组置于不同光照下,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重量和比值的对比。把500粒种子分成5组,每组100粒,至于不同颜色的光照下,测算发芽率,进行对比。结果:在自然光下种子发芽率最高,植物长得最好;红色光下的种子发芽率也较高;黄色光下的小苗长势较好;其余则不是很好。结论:相比之下,自然光对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长都起到积极作用;黄光也可对植物生长起到积极作用;红光对种子的萌发起到积极作用;其他都起到消极作用。关键词:光质植物影响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能量。光具有粒子性质,又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与其波长成反比,分为7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在可见光区,紫光波长最短,能量最大;红光波长较长,能量最小。① 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只是可见光,因为在光合作用中起到作用的色素——叶绿素只吸收可见光。那么不同颜色的可见光对植物都有什么影响呢?根据资料,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和叶绿素b。②叶绿素a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紫光和红光,呈草绿色;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光和橙色光,呈黄绿色;而两种叶绿素都不吸收绿光。因此我们猜想叶绿素主要吸收的几种光,也就是蓝紫光和红光对植物的发芽以及生长起到促进作用;绿光则对植物的发芽和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实验是证实猜想的唯一方法。所以为了证实猜想,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选择7盆品种以及长势相同的植物作为实验品,准备7个玻璃罩分别用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塑料袋套上,把植物罩在玻璃罩中,放在光照下。因为有色透明塑料袋会吸收不同颜色的光,只允许本颜色的光通过,所以可以保证植物受到的光是单一的。几个小时后,把蜡烛放入7个玻璃罩中(每个玻璃罩中各一个),检测7盆植物在其中释放的氧气含量,燃烧时间越长,说明植物转化的有机物越多,给自己提供的能量越多,长得也最好。蜡烛在哪种玻璃罩中燃烧时间最长,那个玻璃罩相对颜色的光质就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燃烧时间最短的蜡烛所在玻璃罩相对的光质就对植物生长起到抑制作用。但是在把蜡烛放进玻璃罩中时,里面的氧气会出来,而外面的空气会进去,它们会往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这样就不能准确测出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影响,所以我们否定了这个实验计划。 经过仔细的考虑以后,我们定下了实验计划:选用24株景天科小苗(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容易成活),称量净重后移植到纸杯中进行编号,按净重分为4组,每组6株。

不同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不同色光对植物的影响 【摘要】 植物生长需要光,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也不同吗?那么不同色光对植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因此,我们把豌豆种放在不同色光的环境中培养,观察其发芽、长叶、生根、生茎情况。研究不同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利于植物的栽培。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 (1)色光对植物的发芽有影响:蓝光下生长打的植物发芽最快,其次是绿光下的植物,第三个发芽的是黄光下的植物。 (2)色光对植物的绿叶生长有影响:长绿叶时,长的最好的是绿光下的植物,第二是黄光下的植物,第三是绿光下的植物。 (3)色光对植物的生根长度有影响:生根长度最长的是黄光下的植物,其次是绿光下的植物,第三是蓝光下生长的植物,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色光对植物生长确实有不同影响,植物主要是吸收红光和蓝光,反射绿光,但此实验结果则是绿光下植物长的最好,此处有待研究。红光使植物更快生茎,蓝光是植物更快发芽,绿光使植物长得更好。 【关键词】色光植物器官 【正文】 一、提出问题 光在植物的生长中是必不可少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产生葡萄糖和能量,供给植物生长需要。但不同色光的波长不同,对植物的影响也不同吗?不同色光会使植物出现什么现象?因此,研究不同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利于植物的栽培。 二、实验原理 如果某一种色光不影响植物器官的生长,那么此光的照射下生长的植物与自然光照下生长的植物相同,对植物的器官生长无影响。因此,通过人工创造不同色光环境中生长的植物发芽、叶片生长、生根长度的比较来研究不同色光对植物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用具 1、种子(豌豆*50)、棉花(两包)五个玻璃杯 2、铁丝、玻璃纸(四张—红.黄.蓝.绿)、纸箱 3、电灯炮(60烛光的飞利浦灯泡)红白电线十五公尺,双向插头 4、纪录本、测量工具。 四、实验步骤 <一>人工创造不同色光。 取五个40×25×38厘米的硬纸箱,用不透明胶带将纸箱各角封好,使不透光。在纸箱顶上各开10×8厘米的孔。其中4个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封好,用以人工创造各种单色光(红、黄、蓝、绿),1个不包玻璃纸,作为对照。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5.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

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作业: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光照时长对植物的影响

光照时长对植物的影响 作者:毛鑫亮 由于一年中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赤道面之间存在着黄赤交角,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长度随季节的转变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随季节的转变而导致的一天中光照的持续时间的长短的变化在植物的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的植物要求在白昼较短,黑夜较长的季节开花,如早春的报春花、秋天开花的菊花;有的植物要求在白昼较长,黑夜较短的季节开花,如夏季开花的鸢尾花。这种不同长短的昼夜交替对植物开花结实的影响,叫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间性植物。长日照植物: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段时间,每天的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14~17小时)以上才能形成花芽。光照时间越长,则开花越早。生长在纬度超过60°地区的植物大多数是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断时间白天短(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夜间长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短。许多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春秋季节开花的植物大多数属于此类。中间性植物: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长短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其他生态条件合适,在不同的日照长短下都能开花。如番茄、黄瓜、四季豆等。 为了能够使植物较早开花,缩短植物生长周期,北京大学东莞生物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植物补光灯就能够很好的增加植物光照时长,达到补光,助长的效果。 我公司的植物补光灯特点:1.波长类型丰富、按照其生长规律与和光的特殊关系,给予特殊波段的补光,使其更好的生长。2、频谱波宽度半宽窄,可按照需要组合获得纯正单色光与复合光谱;3、可以集中特定波长的光,均衡地照射作物;4、系统发热少,占用空间小,可用于多层栽培立体组合系统,实现了低热负荷和生产空间小型化;5、光衰很小, 寿命高达5万小时。

谈谈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谈谈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可见光大致划分为红光(650-760nm)、橙光(600~650nm)、黄光(560-600nm)、绿光(500-5 60nm)、青光(470-500nm)、蓝光(430-470nm)、紫光(390-430nm)。植物对光的吸收不是全波段的而是有选择性的,但不同绿色植物对光的吸收谱基本相同,就红(橙)、黄、绿、蓝(紫)4种波长的光而言,叶片对其的吸收能力为蓝(紫)>红(橙)>黄>绿。日光中强度最大的恰恰是500nm左右的绿光,而蓝紫和红橙区的含量相对较弱。因此,日光虽能促进植物均衡地生长,但其光效并不高,那么被吸收的光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的呢? 1 光质影响光合作用的相关机理 1.1 光质对叶片的影响 光质影响叶片生长。蓝光有利于叶绿体的发育,红、蓝、绿复合光有利于叶面积的扩展,而红光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光质还影响气孔的开合。研究表明,叶绿体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的蓝光受体(玉米黄质)使得蓝光在促进气孔开放方面具有更高的量子效率。光质还可以调节保卫细胞内的物质浓度,通过渗透作用实现对气孔开闭的调节。 此外,光质对气孔的大小和数目也有影响。研究发现,红光下菊花的气孔较大但数量较少,而远红光下气孔较小但数量较多。 1.2 光质对叶绿体的影响 红光和远红光可通过光敏色素借助细胞微管系统介导叶绿体运动。红光可以使叶绿体宽面朝向光的一面,而远红光逆转这个过程。 不同光质还可以调节叶绿素含量。尽管叶绿素含量可能因植物种类、组织器官不同而不同,但大多试验表明,蓝光可以提高多种植物的叶绿素a含量,且蓝光下的植株一般具有阳生植物的特性(叶绿素a/b 值较高),而红光培养的植株与阴生植物相似(叶绿素a/b较低)。此外,光质还能影响植物叶片的类胡萝卜素含量。 1.3 光质对光系统的影响 光质能调控叶绿体类囊体膜的结构和功能。据报道。红光处理的黄瓜叶片PSⅡ活性与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比白光和蓝光处理高;蓝光处理的PSⅡ活性最低,但PSⅠ活性最高。但也有不同的报道,Bond ada等研究发现,叶绿体的光化学效率在蓝光下升高,在红光下降低。 此外,光质的改变还可以造成PSⅠ和PSⅡ之间光吸收和电子传递的长期不平衡,而植物可以通过自身对PSⅠ和PsⅡ各成分的比例调节来抵消这种不平衡,从而使激发能在两系统间合理分配。但单色光的波长范围太窄,有可能引起PSⅠ和PSⅡ的光子不均衡而改变电子传递链,从而降低表观量子产量。 1.4 光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D1蛋白和D2蛋白组成了PSⅡ反应中心的基本框架。D1蛋白是由质体基因psbA编码的,它既能为各个辅助因子提供结合位点,也对原初电荷的分离和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psbA基因的表达受光质的影响。此外,聚光色素复合体(LHC)和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相关基因的转录也受红光和远红光协同调节。 1.5 光质影响酶活性 Rubisco是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关键酶,光质不但影响其合成还可影响其活性。此外,在多种植物中发现增加蓝光比例可以提高植物呼吸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前者的产物为蛋白质类合成提供了充分的碳架,后者则提供了较多的可同化态的氨源。所以,相对而言,蓝光更加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更有利于糖类物质的积累。 1.6 光质与光合速率 植物光合色素吸收一个适当能量的光子也将从色素分子中逸出一个电子。必须强调一个光子不可能把它的能量传递给两个或者更多的电子,两个或者更多的光子的能量也不能结合起来发射一个电子。因此必须具有一个超过临界值的能量的光子才能使色素分子中的一个电子受激发,从而启动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并不与光能量呈正比,而是与光量子数呈正比。理论上,在相同光强下,较长波长光更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