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4 课 抗击侵略的英勇斗争中图版复习巩固第七十四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4 课 抗击侵略的英勇斗争中图版复习巩固第七十四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4 课 抗击侵略的英勇斗争中图版复习巩固第七十四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 4 课 抗击侵略的英勇斗争中图版复习巩固第七十四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 课抗击侵略的英勇斗争中图版复习巩固第

七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大地,如果当时他到中国,最不可能( )

A、了解科举制度

B、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C、学习活字印刷术

D、查阅《尼布楚条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一项英雄业绩,①康熙②戚继光③。根据你的判断,第三个人物应该是

A、郑和

B、乾隆

C、唐太宗

D、郑成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他曾经积极反清复明

B、是他最早开发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C、他于1662年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D、他将台湾收复后又交给了清政府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结束之际,新任国家总理李克强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在阐述我国外交政策的时候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决心,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中国不可动摇的意志。”以下各项不可以用这个说明的是( )

A、雅克萨反击战

B、五四运动

C、淮海战役

D、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写的挽联。这幅挽联称颂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1课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 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

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这句话的意思是: 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 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 1、科举制的产生: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589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 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 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 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 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 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 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 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 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 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 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 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 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 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 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笔记 第一课 1、秦隋朝的共同点: A.秦、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 B.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秦、隋朝不惜民力,连年大兴土木,劳师远征。 D.秦、隋朝历二世而亡。 2、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南北重新统一。 3、隋朝繁盛的原因: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B.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即位后,大力提倡节俭。在位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被称为“开皇之治”。 4、隋朝繁盛的表现: 隋文帝后期,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国家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口大幅度增长。 5、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障。 6、隋炀帝耗费民力的表现(隋朝灭亡的原因): 掘长堑,营东都,开运河,修长城,筑宫室,没有节制地巡游,接二连三地发动战争。 7、618年,隋炀帝的侍卫将士在江都,发动兵变,将他处死。不久,隋朝灭亡。 8、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 为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控制,便于江南财务向洛阳和长安运输。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 大运河的开凿,适应了统一后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维护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隋炀帝时,包括开凿大运河在内的一系列工程,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9、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从南向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4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 10、赵州桥位于今河北赵县。它由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比欧洲早700多年。 11、赵州桥的科学性: 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B.赵州桥长50多米,宽近10米,净跨度约37米,拱高7米。 C.桥的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孔,既可以加大过水面积,减少夏秋季节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又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和对桥基的压力。 12、赵州桥的艺术性: A.轻巧玲珑,更加美观。 * B.石栏板上雕刻的蛟龙,变化多端,“若飞若动”,刀法苍劲,线条流畅,造型古朴。 13、隋朝定都长安。隋炀帝时,他常住洛阳,洛阳成了政治、军事和漕运中心,被称为东都。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 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 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统治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①统治前期,重用酷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④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姚崇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 唐朝的经济高度繁荣表现: ①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 产量;②唐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过了前代;③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至一千多万户;④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四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能力,比进士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_附答案

期末考试卷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3.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 A.①②B.③④C.④①D.②③ 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 5.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6.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8.隋朝时建立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A.玉带桥B.泸定桥C.赵州桥D.西安灞桥 9.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 B C D 10.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1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12.两宋时期,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试题(附答案)1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但明王朝遣使西航的目的,并没有和民间对外贸易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郑和远航将朝贡、勘合方式的对外关系推到顶峰,“厚往薄来”,用大量的物质财富换取海外诸国形式上的藩属关系。 材料二限制海外船入口,严禁中国海船出口,放弃市舶税利收益,高价买进,贱价卖出,甚至无偿赠送,这是明代朝贡贸易与前代航海贸易不同的特色……(郑和)忠心执行的朝贡贸易,由于长期贬价贱卖,无偿赠送,耗费巨大。“收货所出数十万,而所取曾不及一二。且钱出外国自昔有禁,今仍竭天下所有以与之,可谓失其宜矣。”可见赏赐开支疲于应付。致使国库枯竭,财政短绌,长此下去,终会导致明王朝的经济崩溃。 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所到达的最远地区。 (2)根据材料二,说明郑和下西洋活动终止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角度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贡献。 【答案】(1)宣扬国威: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明初朝贡贸易出多入少,造成重大损耗。致使国库枯竭,且缺乏内在驱动力。 (3)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郑和远航将朝贡、勘合方式的对外关系推到顶峰,“厚往薄来”,用大量的物质财富换取海外诸国形式上的藩属关系”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从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2)依据材料信息“忠心执行的朝贡贸易,由于长期贬价贱卖,无偿赠送,耗费巨大”可知,明初朝贡贸易出多入少,造成重大损耗。致使国库枯竭,且缺乏内在驱动力,是郑和下西洋活动终止的主要原因。 (3)依据所学可知,从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初一(下)历史知识要点: 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 1、隋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 2、隋朝重新统一的条件?时间?意义?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概况(图)?影响? 4、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5、隋朝开创了哪些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6、完成教材P7表格,比较隋朝与秦朝有哪些共同点? 第2、3课从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到开元盛世 1、唐太宗的统治:什么是“贞观之治”?统治措施?有何影响? 2、评价唐太宗。 3、武则天的统治:“武周政治”的含义?统治措施?有何影响? 4、唐玄宗的统治(前期):“开元盛世”是怎么出现的?具体表现? 5、唐玄宗的统治(后期):唐朝为什么由盛转衰? 第4课唐代的边疆各族 1、唐朝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是什么?具体做法如何?体现了什么特点?列举一史实说明。 2、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为加强汉、藏两族关系做出哪些重要贡献?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如何认识我国现在的民族关系? 第5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1、列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至少举出三个) 2、唐代中外交流的史实,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促进交流,才会进步。 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虚心学习,吸取精华,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7课辽、宋、西夏、金并立 1、辽、北宋、西夏建立的情况?辽的统治政策及目的?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有否统一全国? 2、北宋与辽、西夏三个政权之间的关系怎样? 澶渊之盟:签订的时间、双方、影响? 3、金、南宋建立的情况?金先后灭掉哪两个政权?靖康之变? 4、南宋与金的关系怎样?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 绍兴和议:和议的时间、双方?影响?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1、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宋代流传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什么?主要因素有哪些? 3、了解我国宋代南方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发展概况。 4、我国棉纺织业兴起的时间、意义? 5、纸币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达,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产生于何时何地? 6、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到什么时候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 7、以史为鉴、学以致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 政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知识要点】 一。繁荣 1南北重归统一 (1)隋的建立: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 (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2.隋文帝统治 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整顿吏治 局面: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 表现:人口迅速增长、粮仓丰实 3.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河段: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长度: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灭亡:618年、隋炀帝暴政导致 [难点解析】 1.你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从这点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隋炀帝开通运河大量地征用民工,在使用上非常残酷,十分之四五的民工都因饥饿、劳累折磨而死,所以说开通运河对当时劳动人民来说是沉重的徭役负担,是灾难。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段话的意思吗?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中国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陆路运输只能靠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3.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一是隋文帝时经济繁荣、隋炀帝利用了已有的经济实力。 二是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有能力征发几百万人。 三是有前段开凿的几段古运河基础。 [重点考点]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知识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考前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考前知识点总结整理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祖先追求科学和真理、献身于科学和真理的态度。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4.大运河:3+4+5=1。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隋朝二世而亡。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逐渐松弛。)(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

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武则天统治时期,史称有“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⒋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任用名相,锐意改革等。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5.唐朝出现的新型农业工具——曲辕犁,可用于控制入土深浅。与新的灌溉技术——筒车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6.唐朝疆域四至:东至安东,西到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⒈科举制度:(1)隋朝时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和发展。(2)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3)常设的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明经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4)科举制度的作用(见课本21页):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B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C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_附答案

期末考试卷 10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D.开通大运河 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 .③④C.④①D.②③ 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 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③④C.①③D.②④ 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B.泸定桥C.赵州桥D.西安灞桥 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B C 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民以石油作燃料 民以煤炭作燃料 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 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 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 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价郑和及其远 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 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动交流;小华殖 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准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的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 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9、下列我国古代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11、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能够去夜市买东西②边喝着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③普通百姓能够穿多种颜色的衣服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能够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⑤城市平民都住着高大宽敞的瓦顶平房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1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个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 A.宋 B.元 C.明 D.清 14、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唐太宗 D.宋太祖 15、军机大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官员,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年)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 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 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 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 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 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确立: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300多年。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间:618年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 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君民关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三、女皇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世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 、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鲁教版_七年级(下册)_历史总复习知识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容:(1)选举中华人民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 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 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5、(1)时间:和平解放: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 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1950年6月朝鲜战爆发), 以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 “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 人民的英勇奋斗。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 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2.唐太宗有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①重视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①戒奢从简,虚心纳谏②增设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④选拔贤才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 B. 经济繁荣 C. 政治清明 D. 交通发达

6.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收集的相关史实中与该主题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玄奘西游天竺B.文成公主入藏C.设置安西都护府D.册封南诏首领 7.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隋唐社会“繁荣与开放”的有:①贞观之治 ②“唐蕃和同为一家”③鉴真东渡④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笔记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笔记 第一课 1、秦隋朝的共同点: A. 秦、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 B. 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秦、隋朝不惜民力,连年大兴土木,劳师远征。 D.秦、隋朝历二世而亡。 2、 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 3、隋朝繁盛的原因 : A.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 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 年 , 南北重新统一。 B.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即位后 , 大力提倡节俭。在位期间 ,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 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生产。被称为 “开皇之治 ” 4、隋朝繁盛的表现: 隋文帝后期,隋朝出现了鼎盛的局面。国家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人 口大幅度增长。 5、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前提和保障。 6、隋炀帝耗费民力的表现(隋朝灭亡的原因) : 掘长堑,营东都,开运河,修长城,筑宫室,没有节制地巡游,接二连三地发动战争。 7、 618 年,隋炀帝的侍卫将士在江都,发动兵变,将他处死。不久,隋朝灭亡。 8、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 为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控制,便于江南财务向洛阳和长安运输。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大运河的开凿, 适应了统一后南北经济交流的需要,对加强南北政治、 经济和文化联系,维 护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隋炀帝时 ,包括开凿大运河在内的一系列工 程 , 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9、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从南向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 南河 4 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5 大水系。 10、赵州桥位于今河北赵县。它由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 最古老的石拱桥, 比欧洲早 700 多年。 11、赵州桥的科学性: A.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B. 赵州桥长 50 多米,宽近 10 米,净跨度约 37 米,拱高 7 米。 C.桥的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孔, 既可以加大过水面积, 减少夏秋季节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又 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和对桥基的压力。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史的主流是祖国统一与民族融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 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 二、大运河的开凿 1.时间:605年隋炀帝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下令开凿大运河。隋大运河 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天杭州),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大运河由.北到南 ...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促进沿河两岸经济的发展,在以后的历史过程一直发挥着作用。 三、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时,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时,创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科举制度以才能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作用: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有利于国家选拔有用的人才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读书风气的盛行。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1)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称帝,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2)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1.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作时间。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任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是:魏征3.进一步完善隋朝时创立的三省六部制 (3)贞观之治的含义: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三、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1、690年武则天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的统治“贞观遗风”的表现:重用有才能的人,如狄仁杰,(武则天实行武举,首开殿试);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武则天,也称“贞观遗风”。 四、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开元年间,政局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 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杜甫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说的就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①农业:唐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②手工业:邢州的白瓷,越州的青瓷,巩县的“唐三彩”负有盛名。③商业:都城长安建筑宏伟,布局严整,商业繁荣,人口达百万,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二、天可汗。 1.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密切交往。 2.唐太宗认为自古皆贵中华(汉族),贱夷狄(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D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D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D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B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C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D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即隋文帝)都城:长安 2、隋朝统一全国: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全国。 ★隋朝实现统一全国的原因: ①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不断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在位时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1)人口大幅度增长。(2)长安洛阳修建了许多仓库,储积了大量粮食布匹。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涿郡——洛阳(叫永济渠);洛阳——淮水(叫通济渠);淮水——江都(叫邗沟);江都——余杭(叫江南河) 2、隋炀帝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3、目的: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隋朝灭亡的原因:(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2)修建大运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3)手下部将反叛。 四、隋朝与秦朝的相同点 (1)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短期统一的朝代。(2)都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 (3)都修建了许多浩大的工程。(4)都是因为统治残暴而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①注重发展生产,轻徭薄赋②提倡节俭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