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遗传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

遗传流行病学主要由如下三部分组成。

一、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

二、家族聚集性研究studies of familial aggregation

三、某遗传因素研究studies of specific genetic factors

病例报道

一位70岁的卖车主由他50岁的妻子陪同去看医生。主要是健忘症,几年前患者出现很难记住近期发生的事情,常常迷路,即便是在自己家附近也常常迷路。最近他常常忘记名字,同一件事需要问很多遍。患者没有用药、不喝酒、也没有服用松弛性药物、也没有毒物暴露史、血压不高、也没有中风。患者的家族史不清楚,但他母亲和三个姐妹有先天的残疾和相似的记忆力下降病史。

病人一般营养情况良好,体健。精神检查:患者不能说出年份,对新学习的三种东西的名称5分钟后遗忘。不能从100倒数每次减去7的数,神经学检查正常,核磁检查和其他检查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为Alzheimer病。

临床研究的背景

暂短的或长期的记忆力受损或其他感觉功能障碍的特征是认知功能障碍。有60多种临床表现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在许多民族中Alzheimer 病是最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疾病。该病在1907年首先由Alois Alzheirmer 报道死于该病病人大脑的形态学改变。该病的诊断是排除其他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疾病,其中包括血管疾病所致。

Alzheirmer 病的金标准诊断是大脑的组织学检查。临床诊断是根据一系列检查作出的,包括病史,物理、神经和心理检查,实验室和放射学检查。这种诊断方法的阳性预告值与尸体解剖相比,约为85%。

尽管的症状和体症对不同病人的变化很大,但一旦开始发病,认知功能障碍会随时间而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在60岁以下很少见,此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病人学习新知识非常困难,随后几年,病人在注意力、精力集中、逻辑推理和情绪等方面下降非常明显。

脑部影象学显示大脑沟回萎缩,显微切片显示神经细胞和突触丧失。乙酰胆碱能神经丧失,乙酰胆碱转移酶的活性下降,与Alzheirmer 病有关。

Alzheirmer 病的病因及与生物化学和形态学异常有关联的原因仍不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易感性、颅骨骨折及铝中毒有关,但并非所有的研究结果都呈一致性。最近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几种基因与该病有联系,包括载脂蛋白E 的编码基因。

Alzheirmer 病的预后很差。从确定诊断到死亡的中位数存活期为5-6年。到目前没有特异的治疗办法,或

者能使临床病变进逆转。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可以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加速发展,如乙酰胆碱转移酶的抑制剂。

遗传流行病学的定义

研究者应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疾病的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与宿主遗传易感性之间的交互作用。

随着基因学的发展,流行病学方法也得到很大发展。如前述,我们可以用遗传易感性确定高危险性的个体或人群,以便更有效的开展疾病的防治。它的研究设计、实施和结果分析解释原则与其他流行病学研究一致,不同的是该类研究涉及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他由三个部分组成,即:

一、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

二、家族聚集性研究studies of familial aggregation

三、某遗传因素研究studies of specific genetic factors

一、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

为了探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疾病发生的作用,采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描述疾病在人群、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能为环境和遗传的危险因素研究提供线索。

人群特征,某病在一个种族或民族中高发,可能表明共同的生活方式、环境或遗传因素参与。如果某病男性高发,可能表明性激素、共同的生活方式、与X染色体有关的遗传因素参与,如血友病(VIII凝血因子缺乏)与女性的隐性遗传基因有关。

疾病的空间分布也能提供病因线索,如美国黑色素细胞瘤发病率从北方向南方呈增加趋势,如紫外线照射强度从北方向南方逐渐增加呈平行关系,为进行紫外线照射诱发动物皮肤肿瘤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

疾病的时间分布同样可为疾病与发生有关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研究提供线索。如日本居民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非常低,但移居美国的日本后裔几代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上升非常快,说明移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如果该病是遗传性疾病,不可能看到日本移民后裔前列腺癌发病率上升。反之如果日本移民后裔几代后,该病的发病率虽然上升,但比美国当地居民仍低,可能该病除了环境因素外,种族

遗传因素的差异也不应忽视。

同时应该指出,一个重要的遗传因素并不能排除环境因素的作用,反之怡然。如苯丙酸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两个隐性基因改变了苯丙酸的代谢,结果是精神发育迟缓,但如果早给予含苯丙酸低的饮食,可以阻止精神发育迟缓。

二、家族聚集性研究studies of familial aggregation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例1 Huff & colleagues 对Alzheimer(Alz)病的调查设计

A.有该病者的父母、子女→暴露组(队列)

B.没有该病者的父母、子女→对照组

A组在一生中有50%的机率患Alz 病的危险性

B组在一生中有10%的机率患Alz 病的危险性

A/B = 5 ,OR为5.0 与显性染色体遗传规律相符合,但其环境因素也可以对此结果进行解释。

Alzheimer 病人患Alz病

的亲戚

合格的没患Alz病

观察对象

没有该病者患Alz病

的亲戚

没患Alz病

例2.

研究Alzheimer 病的家族性Payami :设计

i.病人的亲戚

ii.健康老人的亲戚(神经检查、核共振、除外意识丧失(dementia)病史)

iii.从人群中随机确定对照的亲戚

调查各组亲戚中患Alzheimer的人或dementia的人数,计算预期生存到90岁时患Alzheimer病人的危险性对病人的亲戚组为0.44,对健康老人的亲戚组为0.06,对从人群中随机确定对照的亲戚组为0.20。研究结果表明了Alzheimer 病存在家族性。健康老人的亲戚组患Alzheimer 病的危险性低,表明该家族可能存在有某种保护性基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也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Alzheimer疾病的家族聚集性。

病例组的亲戚→回忆患Alzheimer病者数

对照组的亲戚→回忆患Alzheimer病者数

两组比较统计指标为odds ratio (比数比例,OR),结果可以支持Alzheimer疾病的家族聚集性。但

要限制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家庭成员构成一致,要对家庭成员数进行一定的限制,不要因他们各自的家族人数差异引起的差异。

前瞻性和病例对照都可以进行疾病家族性研究,同时也可以可用于环境因素的研究。如评价乳腺癌患者的亲属易患乳腺癌,除了遗传因素外,可能还于饮食、生育史、雌激素暴露等外因有关。

双胞胎研究( Twin studies)

通过纯合子双胞胎(monozygotic twins)有基因的一致性与杂合子双胞胎(dizygotic twins)基因不一致性的比较,分析有关的危险性是与遗传因素有关,还是与环境因素有关。

纯合子双胞胎有一致的基因型,杂合子双胞胎基因不一致。纯合子双胞胎患病的一致性比杂合子双胞胎多。如双胞胎研究证明Alzheimer病的遗传性,设计如下:

20个Alzheimer病者有双胞胎,观察双胞胎中Alzheimer病的发病人数。

n=3

纯合子双胞胎n=2

N=12 没有患病n=7

二个都患病n=1

杂合子双胞胎一个患病n=3

N=8 没有患病n=4

养育性(reared )研究

另一研究养育性(reared )研究用于区别遗传或环境因素

研究设计:双胞胎一起养育和双胞胎分开养育,如果观察到双胞胎一起养育的患病一致性大于

双胞胎分开养育的患病一致性,则表明该病不是遗传因素的作用,而主要是环境因素的作用。

近亲结婚研究(Inbreeding study)

可用于研究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来自一个祖先的相同基因的复制)。

三、某遗传因素研究(epidemiologic studies of specific genetic factors)

某遗传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由描述性研究和家族聚集性研究后,需要进一步研究与疾病有关联的遗传性因素如:酶、受体、蛋白等。

研究设计方法分直接的和间接的,目的是探讨基因连锁(genetic linkage)、基因重组或交叉、有可能破坏或减失基因平衡,如基因突变等的作用。

直接的研究设计方法:

如DNA序列的改变、酶活性的改变。观察改变组发生疾病的危险性,类似前瞻性研究。也可以从观察无病者开始,随访观察疾病的发生,进行与遗传有关因素的频率比较。也可用case - control study设计。

研究中应注意控制引入偏倚,病例组观察因素频率增加也可能包含偏倚成分,如观察某基因突变与白血病是否有关联的研究,如果突变基因测定用的是病人化疗后的血样,这种突变率升高可能不是与疾病本身有关联,而是与化疗药物的致突变有关联。

注意对结果的解释时,应考虑可能的选择偏性、混杂因素、误分类(如种族、民族)。

如研究Ⅰ型糖尿病与人白细胞抗原(HLA)的关系,发现 HLA DK3基因与Ⅰ型糖尿病有关联,但也可能不是HLA DK3基因改变,而是附近基因的改变,从而并发引起糖尿病。因为在一个基因位点,非致病基因位点改变,可以引起这种现象。如果基因连锁不平衡存在,疾病危险性与基因标志之间的关联反映了基因标志与基因位点锁链不平衡,不是标志基因本身与疾病之间有因果联系。同样要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

间接的方法:

间接法与直接法不同,用于研究的遗传因素本身可能不是引起疾病。这种方法取决于疾病易感基因与遗传标志物之间的遗传连锁,表明在标志基因附近的基因影响疾病的危险性。

连锁分析 linkage analysis

a:遗传基因标志物与疾病关联度大小

b:确携带易感基因的染色体位置

c:疾病易感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间接方法指示病例后代中发生的危险性,对一特异的基因位点,病人后代分为有这种基因的频率为0,1,或2。如果后代有2个位点的基因与病人的相同,则患病危险性最高;后代有一个位点的基因与病人相同,则患病危险性居中,后代没有与病人相同的基因位点,则患病危险性最低。(也称该研究为sil-pair analysis )。

比较复杂的遗传连锁分析(genetic linkage analysis)

家族成员中遗传因素标的志基因并不限于病人的后代(子女)中。如果一些有相同遗传标志基因(genetic marker)的人,他们可能会得这种疾病,这种疾病的易感基因可能会存在于该基因标志物所在的同一染色体的附近。复杂的遗传连锁分析就是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即如果测定的标志基因位于疾病的易感基因附近,这种标志物基因和疾病的易感基因会一起进行遗传传递,即复合分离(cosegregation). 疾病的发生现象和遗传基因标志的存在二者是一致的。

例3.研究载脂蛋白 Apo E基因与Alzheimer病的关联

采用case - control study

Alzheimer病人的血样

对照者的血样

测三种Apo E的异构体基因(E2E3E4),结果病例组E4 基因为35%,对照有E4 为13%,表明Apo E 与Alzheimer病有关联。但机理不明,有人报告可能是Apo E结合β- 糊精结合,本身变为一种神经毒性物质。

例4. 连锁分析(linkage analysis )

14个家族,每家在二代人中至少有3个成员患Alzheimer病。研究者发现,在14染色体的基因位点上用几个标志基因进行研究,发病比较早的某些家族内,家族成员有与Alzheimer病人相同的标志基因。表明14染色体上有Alzheimer的易感基因,这与Apo E基因不同,因为Apo E基因位于第19对染色体上。

复杂的遗传学分析

研究遗传性,同样可以应用群体遗传学的方法。常用的是分离分析(segregation analysis)这是一种复杂的统计技术,是研究疾病在家系中发生的规律。

分析的目标:

a:提供某特异疾病(至少部分上)遗传引起的证据

b:提出可能的遗传方式(mode)

不能评价具体的因素或标志基因在遗传关联方面的作用。

用这种方法遗传学家可以确定遗传性疾病在家系中发生的类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或多因素的遗传

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下面几种方式:

●仅一位父母有病,其子女有一半受累

●二位父母都有病,有3/4子女受累

●父母都没有病,其子女无一受累

segregation analysis 提供了这种方法观察疾病发生的类型与理论上遗传发生类型概率一致性的评价。因人群研究不一定可看出经典的遗传类型。

早期胃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分期

早期胃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分期Author Douglas Morgan, MD, MPH Section Editors Mark Feldman, MD, MACP, AGAF, FACG Kenneth K Tanabe, MD Deputy Editors Anne C Travis, MD, MSc, FACG, AGAF Diane MF Savarese, MD 翻译 张静, 副主任医师 Disclosures:Douglas Morgan, MD, MPH Grant/Research/Clinical Trial Support: Cancer Prevention Pharmaceuticals [Gastric cancer prevention (Eflornithine)]. Mark Feldman, MD, MACP, AGAF, FACG Nothing to disclose. Kenneth K Tanabe, MD Consultant/Advisory Boards: Astella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nzalutamide)]. Patent Holder (no licenses/royalties to date): EGF SNP to determine risk for HCC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e of EGFR inhibitors to prevent HCC (cirrhosi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ne C Travis, MD, MSc, FACG,

流行病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 1.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学科性质?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临床流行病学是在病人及其群体中应用流行病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地观察和解释临床事件,宏观研究临床问题的方法学。 研究内容: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是临床研究的设计、测量和评价。 学科性质: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是在临床医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方法学,构成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临床流行病学具有以下4个特点。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以临床为基础,与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经济学及社会医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互相渗透;2.以个体病例为基础扩大到相应的患病群体;3.由医院的个体病人诊治扩展到社区人群疾病的防治;4.对疾病的早期发现与诊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大大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什么?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测量应注意:(1)试验的措施要有反应性和可度量性;试验的措施要有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能客观地反应出来并被临床及实验室等检查方法及指标度量。(2)测量的方法要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敏感性才能发现措施的效应,而良好的特异性才能确认这种效应。(3)测量指标的判断标准和临床意义要明确。不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必须具备临床意义,有公认的判断标准。 3.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有哪些? 临床流行病学评价内容:1)研究设计方案:选题、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观察指标的测量、质量控制、结论及其外推的客观性等。2)临床意义的评价:3)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分析和评价: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显著性检验)。4)研究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评价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5)临床适用性 4.何为横断面调查、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因、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是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内在某一地区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从时间上说,调查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完成的,反映这一时点的疾病分布以及人群的某些特征与疾病的关系,好似时间上的一个横断面,故称横断面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调查他们既往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比例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及其联系程度。 队列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研究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结局(outcome)发生率的差异,研究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综述

流行病学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也由传统的生物型转变为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流行病学的研究也由疾病扩展到健康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所有卫生事件,甚至包括人口“爆炸”,社会动乱,自然灾害,恐怖事件等。这些都是新世纪流行病学面临的新挑战。因此,流行病学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复杂,研究方法日趋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 一.定义 流行病学的定义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基本内涵有四点:: 1.以人群为研究对象。 2.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况。 3.以观察分布现象为出发点,重点研究疾病或健康的影响因素。 4.根本目的是为控制或消灭疾病及增进健康提供科学的策略与措施。 二.方法 流行病学方法分类的方式有多种,但目前更多地倾向于根据研究设计特点分类。 1.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对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历史资料或者特殊调查所获的资料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群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提示疾病或死亡的发生频率及其变动趋势。描述性研究虽然不涉及深奥的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但它实际上广泛地适于多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各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描述性研究关键在于“描述”,因此所利用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通常通过疾病现象的描述,可以初步了解导致疾病发生可能的因素是什么,目前对该病防治采取的措施及效果等,从而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假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或起点,因此描述性研究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在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是“现况调查”(或称现况研究)。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如果对某些重点疾病或项目进行长期的动态观察时,则称“疾病监测”,其也属于描述性研究。有些情况下需要对某人群某疾病现象与相关的暴露因素同时进行分析,说明暴露与疾病是否相关,称作相关性研究(亦称生态学研究)。 2.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是根据疾病的分布特征提出假设,然后选择专门的人群进行调查或观察来验证假设,说明某病与某种暴露是否存在联系。分析性研究的特点是在研究开始前的设计中,一般设立了可供对比分析的两个组,用以检验关于暴露因素的假设。分析性研究分为病例对照研究和群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是从某病患者出发,调查回顾患病组与非患病组以往某些因素的暴露状况并比较两组有暴露史比例的差异。群组研究是将人群根据是否暴露于某可疑致病因子或是否具有某种特征分为暴露组与对照组,追踪观察两组的发病或死亡情况并进行比较。二者在设计上的区别在于病例对照研究是从结果出发,找可能的“原因”,而群组研究是从原因出发观察所发生的结果。 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统称为调查性研究或观察性研究。其是指调查观察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是否具有某种因素及疾病与健康状况,并通过比较说明该因素是否与某疾病存在联系。 调查研究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不论是从事临床工作或是从事卫生保健工作,调查观察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是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进行有

临床流行病学整理

一、临床流行病学概述 1、现代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动态分布及影响因素,藉以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拟定并评价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对策和措施的科学。 2、选择性偏倚: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的重病人多,而有的医生观察的轻病人多,所得的结论必然存在矛盾。 测量偏倚:对同一种病,有的医生观察得仔细,测量得精密;而有的医生观察粗糙、测量误差大,则所得的诊断和疗效结果也必然不同。 3、临床流行病学定义:以医院病例为基础,以人群中的病例为对象; 运用临床与流行病学结合的方法;探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预后及其防治规律,研究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和评价的临床基础科学。 4、研究内容:1、诊断试验评价;2、治疗评价试验;3、病因学研究;4、预后研究; 5、临床决策分析 5、现况研究: 设计:横断面调查;三间(地区、时间、人群)分布 指标:患病率、比值比OR 科学性:提出病因假说、检出高危人群 问题:1)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抽样、选择偏性) 2)不能分析因果时序关系 a.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 发病率=某年内新发生某病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患病率(现患率):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的病例数(新、旧病例,但不含死亡、痊愈者)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某期间一定人群中现患某病的例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 注:横断面现况调查:患病率;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病率。 b.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的最常用指标。 死亡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指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病死率=某一定期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同期内患有该病的例数 6、队列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根据某暴露因素的有无将选定的研究对象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两组疾病及预后结局,以验证暴露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有无因果联系的观察分析方法。 == a.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非暴露人群组某病发病或死亡率 RR>1 存在正的关联RR<1 存在负的关联RR=1 无关联 b.特异危险度或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AR) 是指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1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I0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AR = I1 - I0 = I0(RR-1) 7、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能代表所研究疾病特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组未患该病但与病例组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两组对象过去有无暴露于某种(些)可疑病因的历史及其暴露的程度;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对象的暴露史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藉以推断暴露因素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a.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配比:1、组间配比:两组例数可不等,但有关配比因素在两组间的频数

(4797本)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4797动检本科)动物流行病 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简史 流行病学即意为“研究发生在人群中的事件的学问(OLOGY)”,可见就医学范畴而言,它是指研究人群中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 第二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是观察法中的重要方法,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通过观察详细记载疾病或健康状况按时间、地点、人群各种特征 (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的分布特点。另外,通过描述性研究,将病例分布与某些因素的分布进行对比,根据其特点与差异,有可能对疾病病因提出假设,为进一步研究的提供线索。描述性研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病例报告 2.现况研究,又称现况调查、横断面调查等,现况调查又有普查、抽查和筛查几种形式; 2.纵向研究; 3.生态学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或叫分析流行病学。属于这类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两种: 1.病例对照研究 2.队列研究 二、实验法 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一)理论研究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是利用数学模型研究疾病流行的规律性,定量地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的各项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二)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流行病学不仅是一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医学方法学。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也对流行病学方法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不断研究、发展和完善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流行病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目前,流行病学在医学各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日益扩大,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描述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讨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因素 三、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 四、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五、用于防制效果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时间、不同人群(人间)的分布特征。在流行病学中简称“三间分布”。 第一节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 一、死亡频率的测量 (一)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总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 死亡率= ×1000‰ 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 上式中比例基数为千分率,有时用万分率(10000/万)或十万分率(100000/10万)。分母中同年平均人口数可用:①当地该年7月1日的调查人口数代替;或②当地年初人口数加年终人口数之和除以2。 (二)死亡专率(specific death rate) (三)调整死亡率(adjusted death rate) (四)婴儿死亡率(infant death rate) (五)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 (六)超额死亡率(excess mortality rate) (七)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death rate) (八)病死率(fatality rate)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常以百分率表

现代流行病学-绪论

第一章绪论 提要:流行病学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本章重点介绍该学科的发展简史,包括学科的发展及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不同时期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目前的定义及研究领域的突破;现代流行病学的特点及在方法学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最早发展起来的是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从个体水平去研究疾病的表现、诊断与治疗,其目的是帮助病人早日痊愈。为了解疾病表现的内在机制,其后医学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形成了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是从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去研究疾病发生的机理,而预防医学则是从群体水平研究环境与疾病及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其目的是寻求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起初,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预防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但随着学科的发展,目前流行病学已被认为是整个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不但研究具体的防病策略和措施,而且能为其他群体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现代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研究方法的日新月异。 第一节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一、学科的发展 1、学科形成前期:流行病学是人们在不断地同疾病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在《史记》(2300余年前)中已用“疫”、“大疫”等来表示疾病的流行。同期,希腊著名医师Hippocrates用“流行病”来表示疾病的流行。这是关于流行病学的最初描述。中国早在唐代就设有“疠人坊”以对麻风病人进行隔离;意大利于15世纪中叶规定外来船舶需在海港停留40天以检疫;中国在宋真宗时(公元234年)已用人痘来预防天花。这是流行病学的最初阶段,此期流行病学仅限于对疾病的简单描写与记载,缺乏系统的分析。 2、学科形成期:自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病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的学科体系。此期出现了许多堪称流行病学典范的工作。英国医师Jenner于18世纪末发明接种牛痘以预防天花。英国Budd在1837年他的家乡发生伤寒流行时,通过深入现场做细致的人群调查,明确提出“伤寒是由特殊的毒物在人体内繁殖而引起”,“毒物随粪便排出”,“通过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流行”。而伤寒杆菌直至1880年才被发现。1844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公立医院第一产房年轻的产科医生Semmelweis面对大量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情景痛苦万分,他细心观察,通过群体调查分析后,否定了当时盛行的瘴毒学说,提出了产褥热是由于做尸检的医生因未洗净粘附在手上的尸毒而将其带入产妇体内所致。该成果比李斯特的无菌术早18年,比巴斯德的消毒理论早30年。1848年,伦敦医师Snow对当时伦敦的霍乱流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他应用标点地图的方法研究了伦敦的霍乱病例分布,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了当年伦敦宽街霍乱流行与水井的关系,提出霍乱病原存在于肠道,随粪便排出污染饮水,人喝被污染的水而感染发病。该结论比从粪便分离出霍乱弧菌早30年。这些是早年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成功范例。 然而,流行病学研究并不局限于传染病。1747年,Lind对12名患坏血病的海员进行了分组的治疗试验,结果证实新鲜水果可预防坏血病。1778年,Pott根据扫烟囱工人阴囊癌发病率很高的现象证实了扫烟囱与阴囊癌发病的关系。1914~1917年Goldberger

流行病学复习要点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3、流行病学认识疾病的途径是: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 (病因与疾病的分布) 1、病因:与疾病发生和流行有关因素的总和。一般认为,那些能使人群的发病概率升高的一切因素都是病因。 2、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病因三要素):致病因子、宿主、环境。 3、共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因果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例如:甲肝的发病率与生食毛蚶的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4、流行病学探索病因的一般程序是:从统计学关联(相关)到因果关联。(相关不等于因果,因果也不一定相关)。 5、衡量疾病危险度的指标是:发病率。 发病率=某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 同期暴露人口× K 一般为1年内某人群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 6、较短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是:罹患率。 罹患率=观察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 同期暴露人口× K 7、适用于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是: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患病率=某时间内某人群中某病现(新+旧)患病例数/ 同期平均人口× K 8、续发率又称“二代发病率”。 续发率=接触者中二代病例数/ 接触原发病例的易感者人数× K 9、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10、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人群、地区、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家庭)、地区分布(国家间、国内、城乡、局部地区)、时间分布(流行、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 11、横断面分析(属描述性研究)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年龄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 12、易感人口增加,导致麻疹流行:宿主因素发生变化,宿主比重增加。 13、流感病毒发生变异引起流感流行:环境因素不变,病因比重增加。 14、夏季气温高、雨量多、蚊媒密度增加,引起乙脑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病因比重加重。 15、战争年代因饥荒、贫穷、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恶劣,引起传染病流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宿主比重加重。 16、自然疫源性疾病: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是依靠自然界的野生动物绵延繁殖,人只在偶然的情况下才感染该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狂犬病、鼠疫、莱姆病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病因线索。主要用途是:提出病因假说。 2、进行爆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核实诊断。 3、某病的流行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所有病例都集中在该病的常见潜伏期内,据

中南大学2017年《流行病学》硕士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7年《流行病学》硕士考试大纲本大纲根据詹思延主编《流行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由公共卫生学院于2016年7月修订。 I.考试性质 流行病学考试是我校生物统计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流行病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流行病学考试要求考生: 1.准确地掌握该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掌握流行病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熟悉其研究范围与应用。 3.掌握疾病分布的描述方法及常用指标。 4.掌握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各分类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实施及质量控制原则与资料分析方法,熟悉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5.掌握病因的定义及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6.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7.熟悉慢性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疾病“三级”预防的基本含义,疾病监测的定义和应用。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流行病学》代码827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基本概念30% 基本原理40% 方法应用30% Ⅳ.试卷题型结构 1)《流行病学》代码827 名词解释50分(10小题,每小题5分) 单项选择题20分(10小题,每小题2分) 问答题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 分析计算题20分(1小题,每小题20分) Ⅴ.考查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流行病学的起源、形成、发展;我国流行病学的成就 第二节流行病学的定义 1.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的定义 2.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铨释流行病学的三个层次;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任务;流行病学学科中的三大要素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一半左右

震惊!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一半左右 4月20日,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IGCC)在北京正式召开。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许多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中晚期的胃癌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机会一般低于30%。而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存活5年的机会超过90%。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对于胃癌高危人群要做规律的筛查,以免延误诊治。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我国专家学者将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确定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包括: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胃肠道肿瘤患者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存在胃肠道肿瘤其它高危因素等。 此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部分胃癌有家族聚集倾向,其中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突变的携带者一生中有80%的概率发生遗传性浸润性胃癌。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4月·长沙)》及《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对我国早期胃癌筛查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总结如下: 1. 血清学筛查 (1)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 PG是反映胃体胃窦黏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可被称为"血清学活检"。当胃黏膜发生萎缩时,血清PGⅠ和(或)PGR(PGⅠ与PGⅡ比值)水平降低。一般以"PGⅠ≤70 μg/L 且PGR≤3"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临界值。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目前常用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CA125、CA242等,但上述肿瘤标志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率均低于40%,因此目前主要通过几项指标的组合进行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 (3)其他方法: 此外,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等也是常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血清G-17水平的升高可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血清G-17联合PG检测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Hp的血清学检测常与PG、G-17检测同时进行,此外,C13、C14尿素呼气试验是临床最常应用的非侵入性Hp检测试验。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第二十二章糖尿病 糖尿病的预防策略: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 1.制定长远的糖尿病防治国家计划; 2.加强与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等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多地区的协作,进行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干预的研究。 3.建立糖尿病三级防治和疾病监测网,使糖尿病治疗和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4.开展社区综合防治; 5.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倡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同时,强调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6.有计划地第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糖尿病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开展教育和培训; 7.研究和评价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机制,提供公平、可及、有效的糖尿病防治。 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1.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3.提倡膳食平衡,注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比例,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限盐,防止能量的过度摄入;4.预防和控制肥胖。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筛检试验:包括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检验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积极的治疗,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三级预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控制血糖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第二十三章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的基本结构:流感病毒在分类上属正黏病毒科,是多形性有包膜病毒,多为球形,直径80~120nm。 其病毒颗粒结构由外至内分为三层,最外层有两种表面抗原,即血凝素(HA)抗原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中间层为类脂膜下面的基质蛋白(M1)形成的厚的球形蛋白壳,具有维持病毒外形及保护核衣壳的作用。最内层为核衣壳,由病毒基因组与核蛋白组成。 流感病毒的分类:根据流感病毒NP和M1抗原特异性及其基因特性的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流感抗原变异性最强,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变异性较弱,可引起中、小型流行或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的抗原性比较稳定,多引起婴幼儿和成人散发病例。 根据甲型流感病毒HA和NA抗原结构及基因特性不同可将其分为若干亚型,HA有16个亚型(H1~H16),NA有9个亚型(N1~N9)。 甲型流感病毒的命名规则如下:型别/宿主/分离地点/毒株编号/分离年代(血凝素抗原亚型和神经氨酸酶抗原亚型),宿主如果是人可以不写。乙、丙型无需注明亚型。 抗原变异:流感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和流感大流行,主要是其HA和NA的抗原性容易发生变异所致,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流感流行的规模。 变异种类:1.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是指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小幅度的变异,属于量变。漂移的结果往往引起流感的季节性流行。 2.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是指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幅度大,形成的新亚型,属于质变。转换的结果常引起流感的世界性大流行。

胃癌流行病学

胃癌的流行病学状况 胃癌 5 年生存期仅20%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胃癌的 5 年相对生存期在 20%左右,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 1.5~2.5 倍。大约 90%的胃癌属于腺癌,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 1)肠型胃癌,分化较好,在男性、老年患者中更常见。肠型胃癌在高风险地区中占主导地位,比如东亚、东欧、中南美洲等地区。( 2)弥漫型胃癌,分化不好,在男性与女性中发病率更接近,在年轻患者中更常见。弥漫型胃腺癌的地区分布更均匀,与 A 型血及遗传关系密切。近几十年来肠型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带动了胃癌的整体发病率的降低,而弥漫型胃癌发病率却上升了。 50岁~80 岁,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 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以男性胃癌发病率为例, 45~54 岁发病率为 70/10 万, 55~64 岁阶段为 145.7/10 万, 65~74 岁为 264.3/10 万。发病的高峰年龄在 50岁~80 岁。 全球胃癌发病状况 90 万 vs 70 万——全球每年 90 万胃癌新患者,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 2002 年全球每 10 万名男性发生胃癌的的人数为 22 人,女性为 10.4 人;死亡率在男性中为每 10 万人 16.3 人,女性为 7.9 人。 2002 年全世界估计有 90 万胃癌新患者(其中男性为 60 万,女性为 33 万),同时有 70 万人死于胃癌(男性为 45 万人,女性为 25 万人)。男性中,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前列腺癌,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在女性中,胃癌的发病率居第五位,排在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肠癌之后。 按地理分布,有三分之二的胃癌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中南美洲、东欧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欧和印度的发病率较低。发达国家的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有显著下降了,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年死亡率约为 22/10 万, 90 年代下降至 3.7/10 万以下。日本近年来亦有明显下降趋势,这得益于采用 X 线钡餐检查或胃镜定点筛查,大大提高了早

流行病学习题

《流行病学》思考题 一、绪论 1.目前我国的流行病学定义是什么?该定义包含哪些特征? 2.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3.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 4.简述流行病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5.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以及与临床医学的区别 二、疾病的分布 1.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联系和区别?使用发病率时应注意什么 2.若疾病分布出现性别和民族差异,其原因有哪些? 3.某地人口及其年龄、性别构成稳定,经三年观察,某病发病率逐年下降而患病率略有升高,可能是什么原因? 4.若某病分布呈现出家族聚集性,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三、描述性研究 1.简述现况研究的特点 2.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哪些? 3.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4.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5.现况调查研究的实施主要有哪些步骤? 四、队列研究 1.什么是队列研究?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2.简述队列研究优缺点 3.试述队列研究的便倚及其防止 4.在一项关于吸烟与肺癌的队列研究中,获得如下资料:吸烟组肺癌的发病率为51.0/10万人年,非吸烟组的肺癌发病率为 5.0/10万人年,而一般人群(全人群)的肺癌发病率为21.0/10万人年。请据此计算吸烟暴露对肺癌发病的各项效应指标,并对其结果作出解释与评价。

五、病例对照研究 1.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何谓病例对照研究的四大要素?其含义是什么? 3.什么叫配比?什么叫匹配过度?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正确进行配比? 4.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和解释OR值? 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1.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2.什么是真实验和类实验?真实验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3.现场试验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是什么? 4.什么叫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影响实验流行病学样本估计的因素有哪几点? 七、理论流行病学 1.什么叫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有什么用途? 2.流行病学数学模型抽象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3.建立流行病学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4.试述理论流行病学在控制传染病中的重要意义。 八、研究的真实性与因果关系 1.什么是病因?其判定标准是什么? 2.试述研究的变异性与研究的真实性的关系 3.简述因果推断的标准 4.什么叫危险因素,从疾病的因素模型来看,流行病学研究的危险因素多为哪一层次的病因,特点是什么?请简要举例阐述研究该层次病因的意义。 九、传染病流行病学 1.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2.简述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3.传染病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是什么? 4.在人群中实施计划免役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临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1、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 )是将现代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 的原理和方法融入临床医学领域,研究患病群体的疾病自然史( n 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 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 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 no stic, prog 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 dividual patie nts. The populati 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 nt because these in dividual patie 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 "A basic science for clinical medicine". 析和评价方法,—将相关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相联系,进行比较评价。 3、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也称现患率,是指某时间内,某些人群中某病的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4、存活率Survival rate 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 经过几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绝对效应(.absolute_effect_丄是指暴露(处理)组与对照组所测量的频率 之差,又称差值测量( differe nce measure )。 6、相对效应_Relative_Effect ____ 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频率测量之比,又称比值测量,也称率比( ratio measure , rate ratio )。比值〉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值v 1表示保护效应(因素)。 7、归因比例attributable proport ion 是指绝对效应与暴露(处理)组人群 或人群频率之比,该值反映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分布改变的预期效应比例。归 因比例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表达为百分比,又称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 AR% 8、临床依从性_clinical __ complia nce_是指患者对于医疗和临床试验的要求和规定遵守、执行的程度。 9、临床一致性(clinical agreement )同一医生连续多次检查或几位医生同时检查一例病人,能获得基本一致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即称作临床一致性。 10、临床不一致性(clinical disagreement )指同一医生对同一病人连续几次检查结果或不同的医生对同一位病人检查结果不相符,即称作临床不一致 性。 11、霍桑效应_ Hawthorne_effect ___ 是指临床病人(研究对象)成了研究中特别被感兴趣或被关注的目标而改变了其自身的行为,是患者渴望取悦于他们的 医师,使医师感到其治疗活动是成功的,是患者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 effect )。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不信任某医生而产生 一些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有向均数接近的现象。例如,血压水平处于高限的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血压,也可能会降低一些(其他像血糖,血脂等指标)。 13、双盲double blind 是指研究对象和观察检查者均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 不知道两组接受治疗措施的具体内容和试验设计, 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 控制全部试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两者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缺点是方法复杂,实行困难,一旦出现问题较难及时处理。 14、偏倚_bias_是指在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实施、分析和解释的各个阶段由于 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是由于许多其他的原因,使研究的结果与事物的真实结果 之间产生差异,出现的系统误差,甚至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导致暴露疾病之间的联系做出错误的结论。 15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亦称前瞻性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分为暴露于某因素与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或不同暴露水平的几个亚人群,追踪观察其将 来两组人群某病的结局(发病、死亡)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6、研究的因素是指能使疾病发病概率增加的暴露因素,亦称危险因素 (risk factor )或致病因素(pathoge nic age nt ),而把导致疾病发病概率降低的暴露称为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 ),所以暴露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是保 护因素。 17、实验流行病学_是按正规随机化原则,将实验人群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某种因素或措施,对照组不予以处理或给予安慰剂,然后随访观察一定的时间, 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比较两组人群某病的频率变化、某药的疗效或某医疗 措施的效果。 18、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是指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 表面上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可疑者的试验方法。 A scree ning test is a procedure that i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presence of a specific disease. The in dividual or group of in dividuals (as in mass scree nin gs) does not prese nt any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19、诊断试验_ Diag nostic _ Test_是指应用各种实验检查、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对疾病做出诊断的试验。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基于历年考题的流行病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 )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E.亚临床型病人2、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普查优点的是( B )A.早发现、早诊断病人;B.验证病因;C.普及医学知识;D.为病因分析研究提供线索;E.抽样误差小3、在现况研究过程中,按抽样方案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随意以其他人代替,从而破坏了调查对象同质性的偏倚属于( E )A.混杂偏倚;B.调查员偏倚;C.回忆偏倚;D.测量偏倚;E.选择性偏倚4、在队列研究中,随访资料与基线资料相比更着重收集( D )A.暴露因素;B.对象的个人生活习惯;C.对象的家庭疾病史;D.结局变量;E.家庭环境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暴发调查特点的是(A )A.复杂性;B.现场特点;C.实用性;D.及时性;E.重复性 6、疾病三间分布是指( B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B.时间、地区、人群分布;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D.病因、宿主、环境分布;E.年龄、地区、人群分布 7、对某地40万人进行某病普查,共查出病例60人,因此得出( B )A.该地该病发病率为15/l0万;B.该地该病患病率为15/l0万;C.该地该病罹患率为15/10万;D.该地该病累积发病率为15/10万;E.该地该病续发率为15/10万, 8、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中,为了组织方便和节约费用,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D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E.多级抽样 9、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B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 D.死亡率;E.治愈率 10、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 B )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11、流行病学实验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B )A.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对象;B.选择预期发病率低的对象;C.选择干预对其无害的对象;D.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对象;E.选择依从性好的对象12、以下不属于病因推断准则的是( E )A.关联的强度;B.终止效应;C.关联的可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E.剂量-时间关系;1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C )。A.能准确计算发病率;B.由“因”及“果”;C.适用于暴露多,发病率低的的疾病研究;D.设立对照组;E.能确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 14、在100名血吸虫病人中,60名有游泳戏水的历史,据此可以推断( C )A.游泳戏水是血吸虫最主要的感染方式;B.游泳戏水引起的血吸虫病发病率为60%;C.该组血吸虫病人中,60%有游泳戏水的历史;D.避免在疫水中游泳戏水可使60%的人不患血吸虫病;E.游泳戏水得血吸虫病的可能性较其他途径高60%。 15、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 D )A.高估RR值;B.高估OR值;C.低估RR值;D.低估OR值;E.对结果影响不大 16、某地一项有关高血压的横断面研究表明:男性45~55岁组有高血压者占13%,女性占15%。从而得出结论,该年龄组男性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较女性小。该结论(C )A.正确;B.不正确,因没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C.不正确,因为未用率作性别间比较;D.不正确,因为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队列的影响;E.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 17、以下不属于流行病学特征的是(E )A.群体特征;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C.预防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E.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1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抽样调查的优点的是( E )A.调查费用相对较少;B.出结果速度快;C.结果正确性高;D.不适宜于少见病的研究;E.覆盖面大 19、现况研究中偏倚的控制不包括(B )A.随机选取研究对象;B.任意选择研究对象;C.检测标准和要求力求一致;D.统一培训调查员E.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受检率 20、对某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研究对象应该是(B )A.发现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E.具有该病家族史的2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流行病学实验对照设立方式的是( C )A.有效对照;B.自身对照;C.分层对照;D.安慰剂对照;E.交叉对照 22、某病患病率是指( C )A.某病新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B.某病曾患病的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C.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D.所有疾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E.某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23、某镇多年未发现伤寒,某年秋季发现一例伤寒后,在同一街道相继发生了5例

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出版发行.

《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出版发行 由公共卫生学院刘爱忠教授和黄民主教授主编,中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包头医学院等8所国内高校以及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参编的《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已于2010年8月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材是对研究生教材《临床流行病学》的修订再版,结合编者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以及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并在参考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 全书包括绪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流行病学测量,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临床试验,临床疗效研究与评价,疾病预后研究与评价,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测定与评价,病因学研究,临床决策分析,临床经济学评价,临床研究中的常用综合评价方法,临床研究中的典型错误辨析,临床研究中常见的误差及其控制,医学文献的阅读、评价与应用,医学论文的写作等共18章,是从事临床研究和指导临床实践十分有用的方法学。 该教材从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编写,以临床实际案例为主线介绍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引导读者理解和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知识,以解决临床各专业的研究生和临床医生在毕业论文研究和其他临床医学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不能正确地选择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不能正确地进行资料处理和分析,不能正确地进行结果的解释与论文的撰写等。因此该教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临床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上诸多问题都能从该教材中找到答案,适合作为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生、七年制和八年制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精神卫生、医学检验、护理、药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用书,还可作为临床医师及医学研究人员的工具书或继续医学教育的教材。 临床流行病学是提供证据者(新的临床研究设计)和应用证据者(科学性地评价已有的证据)必须掌握的重要工具,全球范围内都高度重视对临床医学生和临床医生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知识的教育与培训。因此,临床流行病学应为医学生特别是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必修课程。 该书的出版将为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为临床医学研究生提供解决如何选题、设计、测量、评价、选择统计学分析方法、理解文献、保证研究质量和撰写论文等问题的实用工具和科学方法。 孙倩莱 2010.9.2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