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

六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

六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六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调研报告根据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的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从9 月17 日开始,我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带领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三个调研小组,围绕全县六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这一课题,深入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卫健局、团县委、12 个乡镇及所辖的重点村、社区,通过听取、查阅资料、座谈讨论、视察询问和走访服务群众等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全县六类特殊人群的基本情况,生活生存状况,服务管理现状、意见建议及创新工作思路,并共同探讨研究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政策法律问题。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六类特殊人群基本情况**县现有在册六类特殊人员**人,其中,在册社区矫正人员**人,安置帮教列管对象**名,在册吸毒人员**人(其中强戒在所吸毒人员48 人,刑事案件吸毒人员**人,死亡吸毒人员**人,在外管控吸毒人员360 人。

),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人(其中,现住院治疗** 人),重点青少年群体**人(孤儿和事实孤儿等困境留守儿童**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人),我县系统规范管理存活的艾滋病病二、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一)强化管理服务,确保刑释解矫人员无重新违法犯罪。

县社区矫正中心在落实“晋中模式”的基础上同时创新建立

了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及时联络政法各家进行具体工作对接,为高效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县司法局社矫中心工作人员与检察院驻中心人员联合成立社区矫正工作检查组,按时进行社区矫正工作大检查,对全县在矫人员执行档案、工作档案进行细致评查,对查出问题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进一步规范了报到接收程序,新增矫正人员必须经规范流程予以接收,一次性告知报到所需的法律文书,有效解决矫正人员多次奔波和材料不全问题。

在接收中,为避免见法律文书不见人现象的发生,及时校对,对未按时到社区矫正中心办理入矫手续的社区矫正人员,协调社区和派出所组织查找,杜绝脱、漏管。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人,包括缓刑**人,假释**人,剥夺政治权利**人,监外执行**人,管制**人。

累计终止矫正**人,其中到期解除矫正**人,变更居住地**人,移交公安机关监管**人,撤销缓刑收监1 人,死亡**人。

目前在册社区矫正人员36 人,均为缓刑。

接管的矫正人员未出现一例漏管、脱管现象,特殊人群管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全县现有安置帮教列管对象**名,“扫黑除恶” 行动开展以来,共进行三次摸排,涉及人员**余人,无一人参与黑恶势力团伙犯罪。

安排专人每日登陆刑释解矫人员核查平台,及时通知、督促基层各所进行服刑人员信息核查及回执。

对不能按时进行核查、回执的司法所在每月例会上进行通报批评。

至目前,**名帮教列管对象无重新违法犯罪。

(二)三位一体强化吸毒人员管理报务。

全县现有在册吸毒人员**人。

其中强戒在所吸毒人员**人,刑事案件吸毒人员**人,死亡吸毒人员**人,在外管控吸毒人员**人。

结构特点:

从性别看,男性** 人,占全县在册吸毒人员的80%,女性**人,占**%。

从吸食毒品种类看,吸食海洛因**人,吸食冰毒**人。

这些人大多数为无业人员。

县委县政府对禁毒工作非常重视,从软件硬件方面大力支持。

一是狠抓禁毒教育基地建设。

各功能区通过典型案例、图片说明、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给人以直观感受、心灵感触、视觉冲击,以获得内心的震撼和共鸣,达到不能试、不敢试、不敢吸、不能吸的教育目的。

实现受教育者识毒辨毒,防毒拒毒的终极目标。

二是成立了以**为标杆示范点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小

组,室内面积110 平米,配备了标准办公设施,选派了专职工作人员、禁毒民警共同开展工作。

三是筹备启动禁毒社工项目,为我县400 余名在册吸毒人员提供个性化建档、心理辅导、康复计划、社会融入等服务,并协助管控吸毒人员。

(三)强化救治救助管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危害。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综合治理机制。

制定下发了《**县关于加强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政法委、公安、民政、财政、、人社、司法、残联等部门和乡镇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县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牵头、主办和协办单位的职责分工,落实了具体管控责任,制定了排查摸底、筛查建档、分类管理的工作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类管理、统筹推进”的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综合治理机制和以“预防为主、收治为先、及时处置、后续管理”的服务管理工作格局。

二是分类管理,完善筛查管控机制。

相关部门按照安排部署全面排查辖区内的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数,了解掌握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基本情况、病情病史、参保参合、评估办证和社会救助

等情况,并对排查出的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逐人登记造册,建立管控档案,实行乡(镇)、村(社区)、公安派出所、监护人、村医五级管控措施,并与患者监护人签订了责任书,最大限度地将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控视线,及时消除社会隐患。

对于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送往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对于暂时无肇事肇祸行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视家属意愿予以住院治疗或在家治疗,并全部纳入卫生部门服务管理范围。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特别困难的,治疗所需费用由县财政负担。

所有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周期不少于三个月。

xx 年以来,全县共投入专项救治救助基金100 余万元。

(四)创新关爱帮扶模式,全力救助重点青少年群体。

我县共有由于贫困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困境青少年**余人,其中孤儿和事实孤儿等困境留守儿童**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人。

这些人员流散社会,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据统计,2018 年以来,检察部门共受理青少年犯罪案件8 件17 人,涉案人员皆为父母离异或留守青少年。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救助重点青少年群体。

一是成立了“**县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排查摸底,建立起**县孤儿和事实孤儿等困境留守儿童台账**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32 位,排查身心困惑青少年、生活困难青少年、问题偏差青少年等人员20 多人。

二是通过法制进校园、法制小讲堂、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法制宣讲工作,并充分发挥“晋美**”、“**宣传”、“青春**”、“平型关义工联”等网络平台的传播作用,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爱心队伍。

同时广泛动员平型关义工联等社会公益组织,开展“社会关爱行动”“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组织开展了30 余次困境儿童及青少年救助帮扶活动,关爱困境儿童400 多人次,落实帮扶资金12 万余元。

三是打造了留守儿童活动服务平台,为316 位困境青少年发放了微心愿物质;另外对接李连杰壹基金,为**位孤儿、事实孤儿等困境儿童每人发放了包括棉衣、书包、文具等13 套装的温暖包。

走访慰问60余位孤儿和事实孤儿;聘请“青少年维权专员”、“困境青少年安全教育讲师”和“心理咨询师”,集合“开学第一课”分别在5 个中小学校开展了十五期困境青少年“阳光自护”、困境青少年五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等团体辅导教育。

四是**县平型关义工联与博爱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利用中心现有的21 初级社工师、10位中级社工师、3 位律师、6 位法律

工作者、5 理咨询师、30位爱心妈妈,积极创建“相伴成长留守儿童之家”、“青年之家”、“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爱心活动,建立困境儿童成长档案,对100 余名留守儿童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

其中平型关义工联青年志愿者、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联合开展的“三者联动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项目,被评为xx 年年度“**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入选当年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 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五)严格落实措施,系统规范管理艾滋病病人。

目前我县系统规范管理存活的艾滋病病人37 人,其中外地报本地病例31 人,37 名患者全部在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统一管理、随访及治疗。

CD4 病毒治疗率均在95%以上。

县疾控中心协助第四人民医院管理、随访病人。

截止目前,37 名患者无失联及失访情况。

其中明确的患者17 人在所辖户籍地居住、生活,其余人员属于流动人口,外出打工、自由职业。

目前均未发现异常行为。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一些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地大力推进,专职工作人员的短缺日益成为突出

问题。

网络维护、应急值守、热线解答、后台管理等工作都需要一批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人才,尤其是那些既懂司法行政业务又懂信息化技术的专业骨干更是严重短缺,刑释解矫平台的人员配置捉襟见肘。

(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率偏低。

整体患者家庭困难,经济收入低,无力支付昂贵医药费用,由于我县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药品缺乏,报销比例低,不能满足患者支付水平所需。

县医院虽然成立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但门诊医疗设备配备不健全,专业医务人员缺乏,不能很好的及时确诊与治疗。

各相关单位配合协调机制缺乏统一性。

(三)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一是一些非公和社会组织缺乏党支部的引领作用。

二是团县委社工部的社工们开展个案维权、心理咨询、行为矫正等日常工作及开展“爱心夏令营”、“七彩课堂”、“圆梦微心愿”、“儿童影院”等的关爱帮扶活动经费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团干部+社工+志愿者”的工作队伍作用四、创新的工作思路(一)健全落实日常监管有效机制,加强社区矫正适用前、交付接收、监督管理、收监执行的衔接配合管理。

健全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库,推进和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系统、矫正人员指纹签到机及视频会议系统,使社区矫正工作纳入信息

化管理的轨道。

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做好社区矫正人员教育帮扶和就业服务工作,为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认真做好刑释解矫人员教育帮扶和服务管理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二)进一步做好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筛查登记工作。

全面提高筛查率,对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严格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和责任险的同时,做好新筛查出人员的政策落实工作,切实让监护责任落到实处。

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推动卫生、公安等法定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公安民警、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相关单位“五位一体”的监护管理机制,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和上报患者的异常情况,社区(村)、民政、卫计、残联等部门对新发现的患者要及时向公安派出所报告,形成运行良好的新机制,防止漏管失控。

确保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补尽补”。

(三)加强吸毒人员管理服务。

一是落实吸毒人员跟踪帮教措施。

针对每一名吸毒人员,建立单位、家庭、管片民警、司法助理员、社区干部、社区医疗机构、禁毒志愿者等组成的帮教小

组,一对一地开展对吸毒人员的戒毒治疗、身心康复、行为矫治等工作。

二是按照《关于提升禁毒社会工作水平强化吸毒人员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购买**省首家专业禁毒社工机构(**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禁毒社工**名,为我县在册吸毒人员**人提供个性化建档、心理辅导、康复计划、社会融入等服务,并协助管控吸毒人员。

三是做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有偿劳动安置。

积极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就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进行就业援助。

将符合条件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或提供临时救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