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基于前人相关文献,文章首先归纳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的理论指标

体系,然后依次采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法对该理论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筛选,从而首次建立了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有关企业正确评价其知识管理战略绩效提供了实用的工具。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10)17-0044-04李

理,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2100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2073);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ZG52066)作者简介:李

理(1984-),男,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战略。

灿(1962-),男,湖南长沙人,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工业工程。

1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的构成维度及其初始评价指标体系1.1

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的构成维度

知识管理战略(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KMS )是指组织要成功、有效地管理内外部有价值的知识,首要任务是如何规划适合知识管理成长的组织结构、文化、流程、信

息技术结构,以及管理制度和人员训练等工作[1]。

迈克尔·H ·扎克(M ·H ·Zack )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是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战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其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形成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2]。

笔者认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最直接“收益”表现为其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

(以纽约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市场风险。总之,无论是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这样的新兴资本市场,还是对于纽约证券交易所这样的成熟资本市场而言,基于极值理论的静态和动态风险测度模型都能较好地度量收益率序列的尾部风险,且动态的风险度量模型更具优越性和通用性。

参考文献:

[1]Artzner P,Delbaen F,Eber J.Thinking Coherently[J].Risk,1997,(10).

[2]Artzner P,Delbaen F,Eber J.Coherent Measures of Risk [J].Mathematical Finance,1999,(9).

[3]Diebold F,Schuermann T,Stroughair J.Pitfall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Use of Extreme Value Theory in Risk Management [J].Journal of Risk Finance,2000,(1).

[4]Embrechts P.Extreme Value Theory: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as an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Tool [J].Derivatives Use,Trading and Regulation,2000,(6).

[5]Alexander J McNeil,Rudiger Frey.Estimation of Tail -Related

Risk Measures for Heteroscedastic Financial Time Series:An Ex -treme Value Approach[J].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2000,(7).[6]Pickands J.Statistical Inference Using Extreme Order Statistics[J].Annals of Statistics,1975,(3).

[7]Balkema A A,Haan L.Residual Lifetime at Great Age[J].Annals of Probability,1974,(2).

[8]Alexander J,Rudiger Frey,Paul Embrechts.Quantitative Risk Management[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9]陈守东,孔繁利,胡铮洋.基于极值分布理论的VaR 与ES 度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3).

[10]魏宇.金融市场的收益分布与EVT 风险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

济研究,2006,(4).

[11]刘志东.基于Copula-GARCH-EVT 的资产组合选择模型及其混

合遗传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2).

[12]Paul H,Kupiec.Techniques for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Risk

Measurement Models[J].The Journal of Derivatives,1995,(4).

(责任编辑/亦民)

指标归类知识应用能力

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

评价指标

企业数据库覆盖率及使用率提高度数据库信息量增长率

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提高率

与科研院校合作项目数增长率合作项目成功率提高度合作项目资金投入增长率

新产品比例增长率新生产工艺增长率企业专利申请增长率新管理模式增长率

科研人员水平提高度R&D (研发)成功率提高度

先进设备比率提高度

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提高度

指标归类管理能力

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竞争地位

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计划进度提前率组织结构优化度

领导层的重视度(对知识管理)质量控制能力提高度

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报酬增长率知识与智力资本收益率

企业形象提高度市场增长率提高度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度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率

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减少率社会贡献率提高度

表1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1]

进而表现为其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市场能力)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其经济效益、竞争地位(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全面、系统和准确地评价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绩效,就必须设计出包含以上三个层次指标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图

1简明地反映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主要目标及其相

互关系。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由9个维度(或一级指标)构成,这9个一级指标是: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竞争地位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1.2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的初始(或理论)评价指标体系

在确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的一级评价

指标之后,我们参考文献[3~23]初步确定了各一级评价指标所包含的二级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的初始(或理论)评价指标体系X[1],该指标体系由

9个一级指标和28个二级指标构成(表1)。

下面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简要说明。(1)知识应用能力(维度绩效)的评价指标

借鉴文献[3]所建立的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文献[4]的有关观点,本文初步确定用三个二级指标来评价企业知识应用能力。这三个二级指标是:企业数据库覆盖率及使用率提高度、数据库信息量增长率和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提高率。

(2)知识吸收能力(维度绩效)的评价指标

知识吸收能力是指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关于知识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研究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例如,段福兴等人[5]认为,知识吸收能力主要包括知识吸取与修正能力和利用资料和网络能力;而曹菲菲和范水清

[6]

则认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包括四种:知

识获取能力、知识吸纳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利用能力。

我们认为,企业主要是通过与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吸收外界知识,因此,可以通过考查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前后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所取得的增量成果的多少,来评价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提高度。为此,本文初步确定用三个二级指标来评价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即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项目数增长率、合作项目成功率提高度和合作项

目资金投入增长率。

(3)知识创新能力(维度绩效)的评价指标。

虽然前人已经建立了一些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文献[5]、[7]和[8]),但我们认为,企业知识创新的成果主要包括企业新产品、新生产工艺、新专利、新管理模式。因此,拟设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为新产品比例增长率、新生产工艺增长率、企业专利申请增长率和新管理模式增长率。

(4)技术能力(维度绩效)的评价指标

基于已有的相关文献[9~11]和我们的前期思考,本文初步确定用三个二级指标来评价技术能力,即科研人员水平提高度、R&D 成功率提高度和先进设备比率提高度。

(5)市场能力(维度绩效)的评价指标

市场能力是指市场营销、开拓、占有及发展的能力[12]。文献[13]指出,市场能力包括市场应变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市场能力可以通过市场环境预测、市场需求趋势预测、产业竞争结构动态分析、企业品牌影响度和市场占有率、顾客信赖度等调查分析来进行评价。

以上几个指标中,市场环境预测、市场需求趋势预测、产业竞争结构动态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市场能力,而企业品牌、市场占有率和顾客信赖度可用于考核市场能力。世界品牌实验室(WBL )评价品牌影响力的基本指标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偏好度、品牌占有率、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这些指标来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直接评价和认可,其中,核心指标是品牌忠诚度[14]。

通过以上分析,拟设本文的市场能力评价指标为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忠诚度提高率

(6)管理能力(维度绩效)的评价指标

借鉴吴新华和贾宏俊[15]构建的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16],本文初步确定用四个二级指标来评价企业管理能力,即计划进度提前率、组织结构优化度、领导层的重视度(对知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提高度。

(7)企业经济效益(维度绩效)的评价指标

本维度二级指标的确定主要是王德禄的《企业经济效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17]和查尔斯·亨格瑞的权威著作《会计

评价目标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归类知识应用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

技术能力

市场能力

管理能力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竞争地位

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企业数据库覆盖率及使用率提高度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提高率与科研院校合作项目数增长率合作项目成功率提高度新产品比例增长率新生产工艺增长率企业专利申请增长率

科研人员水平提高度

R&D 成功率提高度

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提高度组织结构优化度

领导层的重视度(对知识管理)质量控制能力提高度

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报酬增长率知识与智力资本收益率

企业形象提高度市场增长率提高度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率

社会贡献率提高度

表4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4]指标归类知识应用能力

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市场能力评价指标

企业数据库覆盖率及使用率提高度数据库信息量增长率

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提高率与科研院校合作项目数增长率合作项目成功率提高度新产品比例增长率新生产工艺增长率企业专利申请增长率新管理模式增长率科研人员水平提高度

R&D 成功率提高度

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提高度

指标归类

管理能力

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竞争地位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

组织结构优化度

领导层的重视度(对知识管理)质量控制能力提高度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报酬增长率知识与智力资本收益率企业形象提高度市场增长率提高度

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率

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减少率社会贡献率

表2

隶属度分析后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2]

学》(第五版)中的公司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两个指标体系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18]。考虑到本文是对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进行评价,因而应重视企业在知识与智力资产上的投资与所得之间的关系,故借鉴文献[19],增设相应的二级指标,即知识与智力资本收益率。最终,本文将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报酬增长率和知识与智力资本收益率确定为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备选指标。

(8)企业竞争地位(维度绩效)的评价指标

参考张培炼和王林生[20]建立的企业竞争地位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初步确定用三个二级指标来评价企业竞争地位,即企业形象提高度、市场增长率提高度和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度。

(9)可持续发展水平(维度绩效)的评价指标

在兼收并蓄文献[21~23]的基础上,我们决定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认可三个方面来评价可持续发展水平(维度绩效),相应地,设立了三个二级指标: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率、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减少率、社会贡献率提高度。

2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初始评

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2.1

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上述理论(或初始)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知识管理战略内涵及以往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结果确立的,因而不仅可能包含较大的主观成分,而且其信度和效度也有待检验。以下依次使用隶属度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鉴别力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统计分析,以剔除其中的不适宜指标,从而得到更加优化而简单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以上述的28个评价指标为基础,制成问卷调查表,选取高校的知识管理研究者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骨干进行调查。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认识,从28个评价指标中选出18~20个比较重要的指标。笔者共发放了问卷114份,问卷回收109份,剔除无效问卷(即剔除选择过多或过少及不规范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85份,有效回收率为74.56%。我们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了隶属度分析。

隶属度这个概念来自模糊数学。模糊数学认为,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模糊现象,其概念的外延不是很清楚,无法用经典集合论来描述。某个元素对于某个集合(概念)来说,不能说是否属于,只能说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元素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称之为隶属度。如果把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c 视为一个模糊集合,把每个指标视为一个元素,对每个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假设在第i 个评

价指标X i 上,调查对象选择总次数为M i ,即总共有M i 位被调查者认为X i 是测度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的重要评价指标,那么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为:R i =M i /85。若R i 值很大,表明该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模糊集合,即评价指标

X i 在评价体系中很重要,有必要保留它作为一个正式评价指

标;反之,该评价指标则有必要予以删除[24]。

通过隶属度分析,删除了隶属度低于0.5的4个评价指标,保留24个评价指标(如表2)。

2.2评价指标的相关分析

表2中的各项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

相关性的存在显然会降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从相关性较高的若干个指标中删除一些指标。下面通过相关分析来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对高校的知识管理研究者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业务骨干进行了深入调研,采集了经过隶属度分析后的24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

保留的评价指标(X i )组织结构优化度(X 14)删除的评价指标(X i )新管理模式增长率(X 9)

相关系数

0.709

表3

相关系数大于临界值的评价指标

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给定临界值M为0.7,在此相关系数矩阵中有一对评价指标的系数大于该临界值,我们删除了其中一个评价指标(如表3),保留其中的23个评价指标,构成了第三轮评价指标体系X[3]。

2.3评价指标的鉴别力分析

接下来要对评价指标体系X[3]中的每一个指标进行鉴别力分析,以剔除那些鉴别力偏低的指标,从而进一步简化和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所谓评价指标的鉴别力是指评价指标区分评价对象特征差异的能力。如果所有被评价对象在某个评价指标上几乎一致地呈现很高(或很低)的得分,表明该评价指标几乎没有鉴别力;相反,如果被评价对象在某个指标上的得分出现明显的不同,则表明这个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鉴别力。人们通常用变差系数来描述评价指标的鉴别力:V i=S i/X

其中为X=1

n

i=1

ΣX i平均值,S i=Σ(X i-X軍)2

姨为标准差。

变差系数越大,该指标的鉴别能力越强;反之,鉴别能力则越差。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删除变差系数相对较小(即鉴别力较差)的评价指标。

根据上述原理,我们运用SPSS15.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对评价指标体系X[3]中23个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进而计算了这些指标的变差系数,然后删除了变差系数较小的“数据库信息量增长率”和“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减少率”这2个评价指标,最后由剩下的21个评价指标构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4]。

2.4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对理论指标体系进行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后,我们建立了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可操作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4](表4)。

参考文献:

[1]李孟辉,陈江洪.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战略[J].经济管理论坛,2005.

[2]蒋蓉华,钟旺霖.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 2004,(8).

[3]李文慧.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 2009,(2).

[4]林东清.知识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段福兴,张建东,程钧谟.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模糊评价体系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5,(5).

[6]曹菲菲,范水清.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因素分析[J].陕西综合经济,2006,(4).

[7]Davenpert,T,Prusak,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 Man-age What They Know[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bool Press, 1998.

[8]龙飞,戴昌钧.组织知识创新能力开发的内在心智基础及演化过程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8,(2).

[9]张洪吉,崔援民.中国本土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权变观点[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4).

[10]张华胜,陈良猷.仿效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J].北京航空航天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11]翁君奕.竞争、不确定性与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J].经济研究,

2002,(3).

[12]万君康,尹术飞.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思路[J].上海汽

车,2001,(8).

[13]朱晓妹,陈必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技术经

济与管理研究,2002,(5).

[14]简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4,(4).

[15]吴新华,贾宏俊.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项目管理技

术,2007,(7).

[16]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6.

[17]王德禄,孟凡志.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J].工业技术经济,

1997,(6).

[18]杜文毅.国内外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J].现代管

理科学,1999,(2).

[19]李喜荣,于倩.关于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财会通

讯(理财版),2006,(12).

[20]张培炼,王林生.企业竞争地位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湖北

工学院学报,1996,(3).

[21]邢相勤,陈莹.资源型一起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研究[J].理论月刊,2008,(6).

[22]吕宏宇,王宇奇.炼油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J].边

疆经济与文化,2007,(5).

[23]刘晓波.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

学报,2006,(3).

[24]冯木林.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建设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8.

(责任编辑/易永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