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派建筑

现代派建筑

现代派建筑
现代派建筑

十、后现代建筑思潮

作为一点背景资料,先把二次大战以来建筑技术上的进展介绍一下。没有这些,上面的四位巨头以及下面要介绍的这些位的奇思妙想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自巴黎世博会的机械馆之后,大跨度建筑又

有了长足的进步。这里有钢筋混凝土的发展的功

劳。新的钢筋混凝土既能保持强度,又能做得很

薄,使自重进一步减轻。比如法国的国家工业与

技术中心的陈列大厅,跨度达218米,但混凝土

壳层的厚度仅12厘米。后来还出现了厚度仅1

厘米左右的壳层。比如为迎接1960年奥运会建

造的罗马小体育宫(Palazzeto Dellospori of Rome,1957年,右图)。

折板结构是一种新的大跨度空间的构建方法,但应用得不是很多。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大厅(1958年)。

悬索结构。这种结构在现在国内很流行的斜拉桥上的大量应用使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其实它出现得比较早,其使用也远不止斜拉桥这一个方面。由于受力形式和以往的建筑迥异,

所以它的造型比较怪。有不少建筑师喜欢用它。

远的比如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由爱德华·斯

东设计的美国馆;近的比如2000年建成的英国伦

敦的“千年穹顶”(Millennium Dome,左图)。

混凝土预制件。最初是现代派为了房屋建造的工业化提出的概念,西欧三巨头尤其热衷,最后也实现得很好。几千年来一贯的在现场一砖一石地盖房子的方式被淘汰了,现在是先大批量地按计划生产出预制件,然后到现场组装起来即可。有不少的公司和事务所都为推广它作出了贡献。柯布西耶率性地使用它造成的“粗野主义美感”也曾为它吸引了不少注意。比如大量使用混凝土预制件而出名的英国的海德公寓(Hide Tower,1961年)。

一些大公司、大财团的热情和密斯的努力促进了高层建筑方

面的技术进步。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金属玻璃幕墙。由于具有重量

轻、便于安装等特点,它几乎是现代“密斯风格”摩天大楼的标

准外衣。不过在单透光性(保护隐私)、既透过阳光又能绝热(否

则大厦的中央空调就没有意义了)等问题上,金属玻璃幕墙还不

算尽善尽美。城市里越来越严重的“光污染”也是对它的一个挑

战。不过有些人照例是要把这些问题算到密斯头上的。右图是美

国铝业公司大厦(Alcoa Building,1953年),幕墙其实就是他

们的大广告――3.18毫米的铝板。

在技术上的进步的同时,不同于以往的针对单个建筑设计的所谓“整体规划”的概念也出现了。这种做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兰西第二帝国时对巴黎的全面改造计划。前面提到的古典主义里很多建筑,比如凯旋门附近的星形广场等等,就诞生于这一时期。巴黎现在的布局也是那时确定的。当时法国政府改造巴黎的初衷是认为之所以在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总是“闹事”,是由于巴黎的街道太窄,几个人几条枪就能守住一个街堡,控制住一条街,所以他们要将巴黎的街道拓宽,以免再次发生革命。当然,这种愚蠢的政治浅见是不成立的。因为即使巴黎的街道拓宽了,也没能避免1848年的革命和巴黎公社的起义。不过类似的改造计划当时在伦敦、纽约等城市都出现了。他们的初衷当然不是为了防止革命,而是他们看到了巴黎改造之后给交通带来的方便。资本主义的蒸蒸日上和工业化都要求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进行彻底的规划、改造,以便达到人流、物流的合理化,产生最大利益。地铁、高架桥等等的出现就是这种想法的结果。而像欧文、圣西门等的“空想社会主义”当中也包含了很多城市规划方面的想法。

二战之后,被战争摧毁的欧洲很多城市的重建使得“整体规划”又兴起了。战后资本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了这个概念的成熟。前面提到柯布西耶的“居住单位”和昌迪加尔城的设计在当时不算新鲜事。很多建筑师,包括我后面会提到的一些人,都投身于“整体规划”中,其中著名的有英国的Archigram小组等。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整体改造应该说是一个建筑师可能有的最大梦想。很多政府也通过这方面的实验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整体规划”的进步推动了战后各种思潮的发展,比如像以《第三次浪潮》为标志的“未来学”等等,这里面当然包括建筑学。

“整体规划”比较成功的例子有英国的考文垂市(Coventry,二战中全城尽毁,1951年重建),瑞典的魏林比新城(Vallingby,50年代初规划),芬兰的花园城市塔皮奥拉(T a piola,1951年开始建设),法国巴黎的台方斯区(Defence,1965年开始建设),日本东京的新宿区(1969年开始建设),以及日本的筑波科学城(1968年开始建设)等。

以瑞典的魏林比为例(右图),规划人

口23000,距斯德哥尔摩10公里,以电气

化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依托原有的城区,

建设了百货商场、专业商店、饭店以及各种

公用设施。住宅布局合理,且彼此之间形成

不同的格局,避免了单调。在保证交通便利

的同时,整个新城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仍然十

分协调。

“整体规划”不太成功的例子也有。比如美国的波士顿市中心(1969年开始建设),由

于公用设施的设计单位争奇斗艳,使得整体风格不协调。还有前面提到的印度昌迪加尔城(1

950年开始建设),棋盘式的格局过于理想化,一些

建筑也没有贴近当地人民的实际需要。更著名的失

败是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亚(1956年开始建筑)。

整体布局(左图)如展翅的大鸟,虽然美观,但居

住区和工作区被分在两个翼上,市民每天要花几个

小时上下班,成了建筑师的牺牲品。城市景观的人

造味也太重。

尽管“整体规划”本身一直在进步,很多做法也在改进,但由于进入80年代后,工业化自身的问题显现了出来,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发展,许多乐观主义的计划(比如60年代最热门的探索火星计划)被搁置了(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美国的SS对撞机在90年代末的下马),一些保守势力也有所抬头,在“自由”的幌子下,对于究竟是自由发展还是进行规划对未来更有利上也出现了争论(如果在建筑学领域内80年代前没有东西方两大阵营的说法的话,80年代后就有了),“整体规划”现在基本上陷入停顿,只是作为城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继续发挥着作用。

前面说过“现代派”并不指时间,而是指风格;而我们现在要讲的“后现代”则最好反过来理解,不是指风格,而是指时间。有人曾经建议把“Post-Modernism”译成“现代派之后”,更能符合这个概念的原意,但最后因为“后现代”的叫法已经传播开了,只有作罢。

确实,后现代不像现代派有着比较明确的指导性理论、比较明确的风格。后现代本身并没有自成一派,它只是一个很多彼此有些距离的思想的集合体。说得难听点就像造反成功之后群龙无首的状态。

说到造反,前面已经说过四巨头里面赖特和其他三人是有区别的。有的造反者就用那三位代表的欧洲新建筑风格最初进入美国时的一个名字“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来特指之,好把赖特救出来。这个名字来自于30年代的一本书,讽刺的是,这书的作者之一后来也在造反大军中,还扮演了比较有趣的角色。这人就是菲利浦·约翰逊(Phillip Johnso n,1906-2005),我们就从他开始讲起吧。

作为最先在理论上概括西欧现代派建筑的美国人之一,菲利浦·约翰逊是在哈佛学的建筑,但是他后来坦言对当时已经在哈佛任教的格罗皮乌斯没有印象,这时他崇拜的是密斯。后者待他也不错,著名的西格拉姆大厦就是两人合作的产物。但大厦落成之后不久两人就分手了,连朋友也不是了。个中原因据说是约翰逊酒后吐真言说不理解密斯。

这里有必要把西格拉姆大厦的成长过程再说一下。

但是美国后来流行欧洲的折衷主义,高层建筑上面加些仿古

典的装饰成了时尚。最著名的就是纽约的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1931年,右图),其尖顶就是在模仿哥特

式。

密斯一直是

的。他到美国之

后也一直宣传这

个。于是有了1950年Harrison & Abramowitz

(H&A)事务所设计的39层的纽约联合国总部

(UN Headquarters)。但是由于没有用玻璃幕

墙,效果并不太好。新的高层建筑这时还在摸索阶段。

Building,22层,右图)出来之后,大家意识到这才是造

高楼应该走的路。于是有了1953年密斯设计的芝加哥湖

滨公寓(图见上一章)。作为高层建筑,利华大厦是一个标

志。西格拉姆大厦就是业主(西格拉姆威士忌酒业公司)

在它的影响下萌生了建造的意向。

这里有必要讲一下SOM事务所,他们后来还设计了

很多高层建筑,几乎成了高层建筑的代名词,比如同在芝

厦(John Hancock Ce

nter,1970年,100层)和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1

974年,110层,左图),都曾经是世界第一高楼。H&A

事务所也不甘寂寞,他们设计了匹茨堡的美国钢铁公司大

厦(1971年,64层)。这两个事务所,再加上DMJM、G

lenn以及前面提到的TAC,被并称为当时美国建筑设计界

的5大事务所。

一时间,钢框架、玻璃幕墙、外形简单的高层建筑成了大都市市中心的一景。建筑评论界和业主都喜欢这样的方盒子。就是在这个似乎高枕无忧的时候,菲利浦·约翰逊离开了密斯,因为他不满意这样的简单。偶像破灭之后,人往往陷入虚无主义。约翰逊也是一样。他

后来总说自己没有信条。但从其后来的设计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有些偏爱,就是在简单实

用的基础上有意地加上装饰,这种风格被称为“典雅主义”(Formalism,又译作“形式主义”)。代表建筑有AT&T大厦(AT&T Building,1984年,右图),屋顶明显是在模仿希腊神庙的山花。

他的另一处著名建筑是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州立剧院(NY State Theater,Lincoln C ultural Center,1964年,左图)。门前的柱廊明显也是在模仿希腊神庙。纽约林肯艺术中

心可以说是典雅主义的一个展览,设计者除了约

翰逊,还有H&A和SOM的各一位主将,以及

我们后面会介绍的小沙里宁。

约翰逊的“典雅

主义”应该说是在和

“粗野主义”的斗争中渐渐成长起来的。“粗野主义”是追溯柯

布西耶的一个重要群体,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史密森夫妇(Aliso

n & Peter Smithson,1928-,1925-),这个不太雅观的名

字就是他们起的。他们看中的是柯布西耶在马赛公寓和昌迪加

尔城的建筑中的直接和不加修饰――用当时还少见的混凝土预

制板直接相接,没有修饰,预制板没有打磨,甚至一些安装时留下的痕迹也还在。他们认为这种简洁是解决当时社会经济困难甚至伦理困难的一个途径。其代表建筑有英国的Hunsta nton学校(1954年,右图)。

当时受“粗野主义”影响的还有英国的詹姆斯·斯特林爵士

(Sir James Sterling,1926-1992)、美国的保罗·鲁道夫(P

aul Rudolph,1918-)、日本的前川国男(Maekawa Kunio,

1905-1986)、丹下健三(Kenzo Tange,1913-)等人。对

后人影响更大些的是斯特林和丹下健三。左图是鲁道夫1963年

设计的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

詹姆斯·斯特

林初期是典型的

“粗野主义”者,

代表建筑是Langham住宅。但后来大家就不

怎么提它了。“粗野主义”被击败之后他的风格

多变了起来,也开始讲究装饰了。但是总体来

说还是喜欢运用大块的简单几何形体,还有柯

布西耶的影响的痕迹。他后期的代表建筑是Leicester大学的工程馆和剑桥大学历史系大楼(Cambridge University History Faculty Building,右图)。

丹下健三的老师是前川国男。前川是第一批出国学建筑的日本留学生,他留学时的老师就是柯布西耶,所以前川可以说是个坚定的“粗野主义”者,他设计的建筑有1961年的京都文化会馆和东京文化会馆。

丹下健三曾经是日本建筑界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他的风格比较全面,还曾为东京的发展提出过规划。

其代表建筑――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建的代代木体

育馆使用了当

时还不多见的

悬索技术(右

图)。但在对混

凝土的偏爱上,可见他受前川的影响,还是比较倾向

于“粗野主义”的。这方面的例子有仓敷市厅舍(即

市政府,左图)。

作为和“粗野主义”斗争的“典雅主义”,当然也不止约翰逊一人。另外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爱德华·斯通(Edward Stone,1902-1978)、路易·康(Louis Kahn,生于波兰后入美国籍,1901-1974)和山琦实(Minoru Yamasaki,日裔美国人,1912-1986)。这里主要介绍后面两位。

路易·康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他就读的宾州

大学建筑系本来是美国建筑系的王牌,全方位照

搬法国的巴黎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学生一点一

点从柱式开始学起,是折衷主义在美国的据点。

但是自从现代派来了之后,折衷主义一下子衰落

下去了。路易·康简直到了潦倒的境地,直到5

0多岁接手耶鲁大学美术馆(Yale Art Gallery,

右图)的扩建工程才一炮而红。而这幢建筑可以说是典型的现代派。

1961年他设计的宾州大学理查森医学研究楼(Richa

rds Medical Research Building,左图)才真正体现了他

自己的风格。虽然还是用了大量的方盒子,但是建筑之间

的相互关系已经体现出他在有意地模仿古希腊建筑的布

局,也有人称他是“历史主义”。不过相比约翰逊,他的

“典雅主义”是不够鲜明的。有人因此批评他是“过渡式

人物”。

山琦实是日本移民的后裔。初期也是现代派的支持者,但是自50年代起就开始反思现代派诸人、特别是柯布西耶的“历史无用论”的口号是否正确。这也许是他的东方背景使然。他后来提出了“人本主义建筑”的口号,就是希望建筑和文化背景相协调。但口号只是口号,他自己的设计一直没有什么特色,这也许和他比较强调根据业主的提议和建筑的环境来进行设计有关。建筑界内部对他的评价一直不高。后来就有人拿他的建筑被拆毁作为现代派建筑死亡的时间。他比较有名的设计有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

学院(Wilson School,P rinceton University,1965年,右图),颇有希腊神庙之风。

讽刺的是,他现在最为人所

知的设计是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的双楼(Twin Towers,NY World Trade Center,1972年,

左图)。

“典雅主义”和“粗野主义”的论争始于柯布西耶的昌

迪加尔城设计。后来居然在1956年C.I.A.M(“国际现代建

筑协会”的简称,现代派建筑师的组织,成立于1928年)

第10次会议上出现了分裂的迹象。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

论争最后以“粗野主义”的失败而告终,其标志就是1966

年出版的一本书《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本备受瞩目的书从书名就能看出是在唱现代派建筑原则的反调,作者甚至把密斯的名言“少就是多”(L ess is More)改成了“少就是烦”(Less is Bore)。可以说现代派建筑自此之后就有日薄西山的态势。

而当“典雅主义”和“粗野主义”的论争还在进行时,另有一些建筑师虽然也在论争的边缘,但并没有投身进去,而是从其他方向对现代

建筑进行了探索。除了TAC之外,最突出的就是所

谓“High-Tech”风格。如果说现代派建筑一味减少

装饰的主张在“粗野主义”失败后普遍遭到放弃的

话,其对技术进步的重视还在High-Tech中继续着。

High-T ech的代表之一是老沙里宁的儿子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他是一个风格多变的建筑师,曾经仿效密斯设计了底特律的通用汽车技术中心(Technical Center for General Motors,1955年,右上图)。

但是他最出名的设计是纽约肯尼迪机场环球

航空公司候机楼(TWA Terminal,Kennedy Airp

ort,1962年,左图)和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楼(1963年),造型奇特并且运用了薄壳、悬索等当时最新的技术。要知道当时喷气客机本身也在发展之中,这些机场从整体上说就是“技术至上论”的最好注释。虽然现代派对装饰的厌恶现在在他这里看不到了,但应该说密斯在西格拉姆大厦中使用大量先进技术对小沙里宁转向High-Tech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在小沙里宁的学生西萨·配里身上可以看出来。

西萨·配里(Cesar Pelli,生于阿根廷后入美

国籍,1926-)最出名的设计是洛杉矶的太平洋设

计中心(Pacific Design Center,1971年,右图),

他也因这座建筑得到了“蓝鲸”的外号。他主要的

设计仍然遵从密斯的玻璃外墙和钢结构的思路,只

是融入了很多技术,使他造高楼的理想在“密斯风

格”已不再流行的情况下继续得到实现。他被人称

作“乐观主义”,也许叫“理想高楼主义”更适合一些。

西萨·配里的“理想高楼主义”最近的一个成功案例是在马

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双子楼(Petronas Towers,452米高,199

8年,左图,它们直到去年还是世界第一高楼,直到台北101大

楼的建成)。

High-Tech里面除小

沙里宁一系之外,巴克敏

斯特·富勒(Buckminste

r Fuller,1895-1983)一系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富

勒是美国最伟大和最会吹牛的工程师。他在1967年

蒙特利尔世博会上设计的美国馆(右图),用大量五

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一个球状结构,可以说是继帕

克斯顿的“水晶宫”之后在钢与玻璃的组合上又一个突破。后来化学上发现的C60分子也因为结构相近被命名为“富勒烯”。他当时就像一个已经上千岁的预言家那样宣称这种结构会是以后海洋住宅和太空住宅的基本结构,还把什么“太空能量”也胡诌了进去。也恰好赶上60年代末美国年轻人的虚无主义大流行,所以富勒至今在很多人眼中仍被视为一个“有

魔力”的人。

受富勒影响较大的是英国的诺曼·福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1935-),其代表建筑是香港汇丰银行大厦(New Headq

uarters of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1986年,左图)、德

国柏林的新议会大楼(Reichstag,1999年)。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当

代“High-T ech”的领军人物。

前面提到丹下健三对技术比较重视,他的学生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1934-)对此就很热衷了。他和其他一些人在1960年提出了一个“新陈代谢主义”(Metabolism)来反对现代派把建筑简化成机器的主张,后来他老师也参加了这个派别。他的这个提法其实和赖特的“有机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其东方味道和思辨的成分更重些。不过黑川不像赖特那样不信任技术,他把新陈代谢主义的实现完全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用新技术来反对旧技术,其实是当时及以后很长时间内日本人的一个总体倾向。总地来说,虽然新陈代谢主义强调要从日本的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源泉,但

他们仍可以算作High-Tech中的一部分。黑川纪章最出名的设计是1970年大坂世博会上展出的实验性房屋(Takara Beautilion,右图)。

相对来说,矶崎新(Arata Isozaki,1931-)虽然

也是丹下的学生,却对新陈代谢主义并不热衷。面对

现代派的困境,他走的是一条折衷的路,也就是把西

方和日本的建筑元素拿来做综合。也有人因此评价他

是个“手法主义”者。他心中始终对日本神话中的“天

柱”情有独钟,他的很多设计中都有它的形象。代表

建筑有洛杉矶当代艺术中心(Los Angeles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1986,右图)。

和矶崎新类似,依旧生活在现代派影响之

下的还有贝聿铭(Ieoh Ming Pei,1917-)。

他是格罗皮乌斯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他先是密

斯的追随者,现代派倒台之后也走上了折衷和

手法主义的道路。他最早出名的是肯尼迪纪念

图书馆的设计(J.F.K. Memorial Library,19

64年),后来有美国国家美术馆东侧大楼(Ea st Building of National Gallery of Art,1978年,左图)以及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19 89年)和香港中银大厦(1990年)。

无论是战胜了“粗野主义”的“典雅主义”,还是那三类“High-T ech”人物,或者走折衷道路的人,虽然都已经和现代派有了一段距离,但都只能算是反对者,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造反者,因为从根本上说他们的设计仍然针对的是工业化时代。只要还是从工业化出发,他们离四巨头的距离就不可能很远。至多是四巨头在工业化这条大船上建立的塔楼已经倒掉,他们换块地方另外立了一些小塔楼而已。但是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及随之出现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等巨礁面前,这条大船现在自身难保。消耗巨大的摩天楼越来越受到各方的指责,人们对高技术的信心大为降低,大的建筑计划已经越来越少,各大事务所的生意大幅

退步。西方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现在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人类不得已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

真正在理论上给现代派建筑以最后一击从而完成造反事业的,是1977年英国人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1939-)写的《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它明确地宣告了现代派的死亡,首次提出了“后现代”概念,痛斥了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些反对者在内的所有在船上的人,就差骂对方是“资本主义走狗”了。到了1981年,一个建筑界的外行,美国人汤姆·伍尔夫(T om Wolfe,1931-)在著名的右派杂志《Harper's》上写了一篇长文《从包豪斯到现在》(后来印成了小册子),历数了现代派的罪恶,激烈程度几近文革的“大字报”。有趣的是,和左派的詹克斯不同,伍尔夫是右派,在他看来,资产阶级的骨头还不够硬,否则就不会屈服于现代派的“淫威”了。伍尔夫的书虽然有些洞见,但明显过激的言词太多。有趣的是当时似乎没有人出来为现代派说句好话,可见现代派在左右两派的交叉火力下此时确实已回天乏术。

实际上还在詹克斯的书之前,他所称许的几个人已经在行动上和自称为“纽约五人组”的现代派原则的拥护者们开展了斗争。“纽约五人组”(NY Five),又称“白派”,代表人物有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1932-)、迈克·格雷夫斯(Michael Graves,1934-)和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1934-)。“白派”的对手有人称之为“灰派”,但因为詹克斯的书,其更为人熟知的名称是“后现代”。这个在70年代刚出来时还没有被用滥到只剩时间意味的“后现代”倒确实是一种“主义”,因为“灰派”这些人有一致的、明确的主张(我叫他们“真后现代派”)。对于现代派崇尚的功能为主、理性、简化、单一、国际化,他们全都反对。这些真正的、主动的造反者包括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1925-)、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1939-)、查尔斯·莫尔(Charles Moore,1 925-1993)和后来的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1929-)、朗佐·皮亚诺(Renzo Piano,1937-)。其中文丘里就是那本著名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作者。

他们的主要思路是反对以功能出发的简化,反对他们认为冷冰冰、缺乏人性的理性,最终的靶子就是工业化。他们要的就是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时甚至故意追求破碎、分离、扭曲等奇特的效果。总地来说,他们强调的是建筑和历史、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注意装饰的象征意义,注意建筑的外在形象在公众眼中以及心理上产生的效果,追求建筑具有隐喻性。斯特恩曾经用“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引喻主义”(Allusionism)、“装饰主义”(Orna mentation)来概括后现代建筑。可以说在“现代派之后”的诸建筑风格中,他们是最极端的。

“真后现代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有这样一些。

文丘里为其母建造的费城Chestnut山住宅(1963

年,左图)。

莫尔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lazza de Italia,1978

年,右图),混杂着各种风格。

盖里的著名建筑有西班牙毕

尔巴鄂的古根海姆艺术馆(Gugg

enheim Museum,Bilbao,199

7年,左图)。

最典型也是最出名的“真后现代派”建筑是皮亚诺等人设计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Le Centre Nationale d'Art et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1977年,右图)。

关于蓬皮杜艺术中心,可说的实在是太多了。在

我看来,它最明显的特征是整个地把传统的建筑里外

颠倒了一下。大量的管线和通道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建

筑外。虽然刚出来时备受争议,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

工业化时代的标志。而建筑本身具有隐喻,正是“真

后现代派”建筑希望达到的效果。

至于在公众中认为是“后现代”之标志的悉尼歌

剧院(Sidney Opera,1973年,左图),建筑界内

部认为是一件不应该发生的事。整体设计尚未完成就

匆匆动工。地方政治势力对工程的干预使得设计者约

恩·伍重(Joern Utzon,1918-)在设计完成前就

已辞职,并发誓此生绝不踏上澳洲的土地。为了这几个并不高大的贝壳,整个工程花了几乎20年的时间和10亿美元。

应该说“真后现代派”在建筑语言上的突破是有其价值的。但他们引入当时兴起的语言哲学、结构、解构等等思想来解释建筑,使得对风格、对所谓的隐喻的把握越来越陷入混乱。本来,隐喻就是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因环境而异的。对建筑风格的解释一味依靠隐喻使得解释到最后实际上变成了解释者的个人独白而不再是对被解释物的阐释,失去了解释的本意。“主义”的发明后来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大量名词、术语的涌现使得建筑评论晦涩难懂,几近乩语,连专家也看不懂。这要是也是一个隐喻的话,倒是很契合造反者的心态,但对于建筑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现在各种建筑风格并存的现象既是“真后现代派”诸人所希望产生的,也是他们力不能及导致的。

而他们反对现代派的单一,也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风格。多元化的路走到底之后,以派别来划定时代就不可能了。再加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社会越来越倾向于保守和实用,20年代和60、70年代那样全社会涌动着新思潮的面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众传媒已使普通民众的注意力远离了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人自

身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术问题被传媒有意无意地曲解为书呆子的头脑发热(当然,有商机的情况除外)。

在传媒的引导下,大众以为越是奇

异似乎就越是后现代,不再深究其中的

文化内涵。其实奇异只是一种表象,像

文丘里1963年设计的老人公寓从外表

看简直是平淡无奇的,关键是其内部空

间的分布是对以往设计的突破(Guild

House,右图)。更深一点说,大众现在

已经不在乎身边的建筑是什么风格、什么样式的了。电影院和互连网里的虚拟世界可能更真实一些。缺少了参与和原动力,建筑风格的新的突破也就在这样一片表面的喧嚣中渐渐停滞了。

最后要谈的这种建筑风格几乎是和现代派建筑的那五个萌芽(见第八章)一起产生的,但从来没有被视为现代派建筑。到了后现代时期,它似乎又是个旁观者。用个前面的比喻,它一开始就没有上工业化的贼船,粗野主义、典雅主义、High-Tech、折衷主义等等就与它无关,“真后现代派”的火力自然也打不到它。也是由于其没有上工业化的贼船,似乎还停留在工业化之前的时代,它也就算不上“现代派之后”,“真后现代派”的隐喻、文脉等等它也用不上。不过对于这些它好象也乐得清净。

这就是我本人最喜欢的“地方风格”。当然,喜欢发明名词的人也没有放过它,其正式的名称是“方言”(Vernacular),也就是以融入当地的历史、当地的环境为主旨。从这一点上说,“地方风格”只是一种趋势,而且因时因地而异,没有指导具体行动的原则。

“地方风格”最早的起源也许可以追溯

到英国的埃德温·鲁琴斯爵士(Sir Edwin

Lutyens,1869-1944)。他1900年左右在

伦敦郊区建造的乡村住宅(右图)就以和周

围的环境相协调而著称。这也是“地方风格”

这个名称的由来。他的设计虽然照顾到了当

时的现代派风潮,但也仅止于装饰很简单而

已;虽然也有折衷主义的迹象,似乎也只是为了应一下景。关键是这些建筑没有丝毫要成为别人仿效的模板的意思,只是静静地在英国的乡村中存在而已。也难怪这样的住宅当时非常受欢迎了。

作为“地方风格”最出色的代表,当推芬兰的天才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 8-1976)。他在芬兰的珊纳特赛罗镇中心的设计(T own Hall of Saynatsalo,1950年,左

图)可以说是其风格的代表。小镇共3000人口,镇中心坐落在一座小山上。整个镇中心都是用红砖和木结构建造的,和当地自然风光和传统建筑十分协调。人们在去镇中心的路上始终能感觉到主楼的存在,但直到进入主楼,其大门也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没有权力压人的感觉,人们自由地来到这里发表意见,这就是设计的妙处。而且镇中心的整体布局完全有传统中国画的“移步换景”的妙处。我想建筑的最高境界就应该是像这样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中去,而非突出自己,足以完成维特鲁维对建筑订下的三项任务――实用、坚固、美观即可。建筑是也仅是人的栖息之所,而人的生活所追求的就是和谐。像柯布西耶那样强调混凝土、像密斯那样强调钢和玻璃,固然都是有问题的,但像“真后现代派”他们那样强调什么隐喻也是大可不必。建筑,在我看来,是人生活的舞台,是让来来往往的人展示他们的个性的地方。这样一来,建筑本身的个性就不能太张扬,否则就要吓退一些人了;既然是舞台,那么建筑本身的光彩就不要太强烈,否则就要喧宾夺主了。退隐而包容,这就是我喜欢“地方风格”的原因。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阿尔托只是北欧“地方风格”的代表之一。像拥有英国瑞典双重国籍的拉尔夫·厄斯金(Ralph Erskine,1914-)也是值得一提的。他设计的拉普兰体育旅馆(Sport Hotel,L appland,1955年)和当地自然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简直让人认为这是大山自己长出来的一部分。

至此,我已经将“现代派之后”的各主要建筑风格概要地介绍了一下。由于进入20世纪之后,建筑和建筑师的数量都有大幅增加,风格的多样性也是以前无法想象的,所以大家可能看着有点眼花缭乱。实际上我在第九、第十章中凡是提到名字的都是著名的建筑师,每个都是可以为之写一本书的人物。另有不少著名建筑师,由于风格不够鲜明或者代表性的建筑不多我只有略去了,比如德国的汉斯·沙隆(Hans Scharoun,1893-1972)、美国的约翰·波特曼(John Portman,1924-)等。

另外,由于20世纪以来建筑师大多风格多变,而限于篇幅和能力,我所做的分析和归纳仅仅是就其有代表性的建筑而言的,并不能涵盖其人的一切设计。而当代建筑的多样性,也正是其主要的特点。

[总结]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概要

[总结]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概要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在考研范围内所占比例近1/4,主要题目类型均有覆盖(填空,名词,画图,简答,论述),但总体还是可以分为记忆和论述两大类,记忆类考点集中在与现代派建筑相关的内容,而分析类则很有特点,往往是整份考卷中最为灵活的题目,可谓仁者见仁,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在大方向有适当把握的基础上,主要靠个人的理解和表达。 西方近代史纲的核心线索很明确,就是现代派建筑,具体又可分为产生,发展,兴盛,流变等几个环节。 产生 产生的背景有以下: 现代建筑产生之前的建筑形式主要是各种复古风格和折衷主义,(各自的代表作…)总的来说古典的建筑形式和建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成为桎楛,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 新建筑的产生,最重要的应该还是技术背景,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的出现,从根本上打下了新建筑形式产生的基础,(如最早应用生铁的一批建筑如赛文桥,水晶宫等,最早的大跨结构,最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蒙马特教堂,最早的电梯otis,最早的钢框架建筑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等等,还需总结) 思想背景,工艺美术运动,它的积极方面,反对古典样式的束缚,开始了新风格的探索,但消极方面,它的某些思想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比如热衷于手工艺的表现,这与工业革命的进步潮流又有相悖的地方。 探索与发展 早期的探索大致从两个方向,即样式表现方面的探索和理性的技术角度与建造方式的探索,其中后者更为本质和重要。 样式表现方面的探索 1)新艺术运动(在各国家的不同表现风格特点,代表人物,作品需总结) 起始,比利时 在德国,青年风格派 奥地利,维也纳学派与维也纳分离派 英国,格拉斯哥学派,麦金托什 西班牙,高迪! 荷兰,贝尔拉赫 芬兰,老沙利宁 等 2)西方现代绘画艺术风格的影响 绘画流派:立体主义(毕加索·亚维农少女),表现主义(蒙德里安)等 建筑上的表现: 荷兰风格派 俄国结构主义 3)其它 表现主义,探讨混凝土的塑性表现力 意大利未来派(伊利亚·桑等),对未来建筑与城市形象的想象,包括巨型尺度的建筑,城市立体交通,强调速度和机器的力量(当时无一建成但很有远见,后来大都实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外立面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外立面 3.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外立面 源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19年的包豪斯学派发起。现代主义建筑的立面特征反映了当代建筑表现工业化时代的精神。 具体特征: (1)建筑外观应成为新技术的反映,而不去掩饰。 (2)建筑造型自由且不对称,立面的形式取决于使用功能的需要。 (3)建筑立面造型摒弃这种主义的复古思潮与繁琐装饰,成为几何形体的抽象组合,简洁、明亮、轻快便是它的外部特征,反对多余的装饰,墙面平整光滑,无突出的柱式或线脚,窗子用大片玻璃,不加窗棂,干净利落。 代表人物: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 国际式:当时的现代主义风格 自由平面自由面横向长窗,技术精美 柯布西耶 风格变化大 早期:理性主义思想萨夫以别墅1928设计1930建成 1.自由平面(生长起自由立面) 2 自由立面 3带型长窗 (采用框架结构,窗户开设不受墙体限制) 4底层架空(由于结构技术的发展,可将底层架空) 5屋顶花园(现在多见,当时是了不起的创新)(屋顶种植绿植——屋顶景观) 粗野主义时期 1952年马赛公寓 提出观念: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立面: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立面不做任何多余装饰。直接表现的是模板拆 除之后混凝土的效果。立面装饰粗野的一面:清水混凝土。 阳台侧板颜色鲜艳 浪漫主义时期朗香教堂1950 抽象主义代表作品 上帝聆听你祈祷的声学原件 曲线屋顶像是给建筑戴上帽子倾斜白墙上大小不一的喇叭口形状的窗户。 有的外大内小,有的内小外大。营造出室内彩色的光线。 室内的家具设计皮革钢管:可调整角度的躺椅、大沙发椅。当代也一直在沿用。 赖特美国浪漫的田园主义柯布西耶:狂飙式建筑大师 流水别墅横向和竖向构图,空间交错设置。空间虚实对比、材质对比 特点:和环境的有机融合这样的作品只能放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中,若放在城市里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像从环境中长出来一样。 约翰逊制蜡中心蘑菇柱造型蘑菇住之间镶嵌由玻璃管组成的玻璃顶why在大空间下是开敞式办公空间(现代开敞式办公的由来)避免光线太强形成眩光。(玻璃管粘合在一起形成的玻璃可形成漫射型光线,光线柔和,适合办公空间的需要。) 密斯凡德罗 少就是多 1929巴塞罗那展馆 技术精美形式简洁 范思沃斯住宅 玻璃盒子钢和玻璃表现玻璃的透明性内部空间布局夜间一览无余忽略了住 宅私密性的需求

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1.格罗皮乌斯(1887~1969)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主要建筑理论 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 ②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皮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③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法古斯工厂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色彩的感觉和体验。 一个人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之所以20年代末前比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工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二、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让包豪斯成为一种风格——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面的建筑观》 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主张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机构。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2)强调三大美术一体。将美术、雕塑、绘画有机融合。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强调造型与功能的协调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

06西方近现代建筑

第三章西方近现代建筑 一般认为,1851年伦敦“水晶宫”的建成,标志着近现代建筑的开端。 一、工业革命的建筑 (一)时代背景: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二)新材料和新技术: 1、以金属作为建筑材料 2、框架结构 (三)代表作品: 1、“水晶宫”是一座展览馆,专为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大博览会而设计建造。 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建筑面积约74000平方米,宽124.4米,长564米。整座建筑的各个面只显出铁架和玻璃,内部没有任何装饰,由英国园艺师J·帕克斯顿按照当时建造的植物园温室和铁路站棚的方式设计,整个建筑通体透明,宽敞明亮,故被誉为“水晶宫”。 “水晶宫”的建成,曾轰动一时,被人们认为是建筑工程上的奇迹。 2、埃菲尔铁塔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战神广场上,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百周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立起来的永久性纪念物。法国著名工程师埃菲尓设计的铁塔方案在700多个竞赛方案中脱颖而出,被评委会选中。该塔落成后便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为埃菲尓铁塔。铁塔占地12.5公顷,高328米,重约7000吨,由18038个优质钢铁部件和250万个铆钉铆接而成。埃菲尔铁塔于1887年11月26日动工,1889年3月31日竣工,历时21个月。1889年以前,人类所造的建筑物的高度从来没有达到200米,埃菲尔铁塔把人工建造物的高度一举推进到300米,是近代建筑工程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它表明了19世纪后期结构科学和施工技术的长足进步。铁塔的出现预示着采用金属结构将会大大增加建筑的高度。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建筑 (一)芝加哥学派使用铁的全框架结构,使楼房层数超过10层甚至更高。由于争速度、重时效、尽量扩大利润是当时压倒一切的宗旨,传统的学院派建筑观念被暂时搁置和淡化了。这使得楼房的立面大为净化和简化。为了增加室内的光线和通风,出现了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被称为“芝加哥窗”。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成为“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 路易·沙利文,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沙利文在高层建筑造型上采用了三段法,即分成基座、标准层和出檐阁楼的手法,流传很广,而且很久。他重视功能,提出“形式服务功能”的口号。他提出,高层的办公和商业建筑的基本形式应当是:要有地下层,这是结构的需要,同时是可以放置锅炉房、动力、采暖、照明设施等的空间;底层主要作为商店、银行和其它大众性的服务设施,空间宜宽敞,光线要充足,交通需方便;二层楼要有宽敞的楼梯与底层联系,以增加对顾客的吸引力;更上面则是办公,功能虽有不同,但形式要统一,除了美的要求外,也有利于经济和技术合理性;顶层要有设备用房,如水箱、电梯机房及其它设备用房。他认为装饰是建筑所必需而不可分割的内容,但他不取材于历史形式,而是以几何形式和自然形式为主。 作品:美国布法罗信托大厦 (二)安东尼奥·高迪,1852年出生于西班牙特兰古纳。他的作品以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偏爱取代建筑功能的主题,技术仅用来为其偏爱服务。

西方建筑结构的发展史

西方建筑结构的发展史-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012-3-16 15:23|发布者: |查看: 490|评论: 0 摘要: 伴随着社会进步,建筑结构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建筑形式的新的进程。本文通过聚焦于西方建筑结构形式和建筑形式,从建筑结构技术的进步推演到建筑形式的推陈出新,而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同时又促进了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将 ... 伴随着社会进步,建筑结构技术的创新推动了建筑形式的新的进程。本文通过聚焦于西方建筑结构形式和建筑形式,从建筑结构技术的进步推演到建筑形式的推陈出新,而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同时又促进了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将建筑技术研究、设计、生产同新技术相结合起来是建筑形式的发展道路。 建筑的形式美源自于结构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的形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一座新建筑穿着华丽的外衣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我们驻足、流连于建筑形式美给我的心灵的印记,世人对于建筑的评价往往局限于外在的形式美,当建筑师苦苦的求索寻找新的美学形式但仍然黔驴技穷时,我们的设计者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建筑的形式美源自于什么?我认为形式美的源泉是功能的需求、结构的技术。所以功能、技术与艺术作为建筑的三要素是辩证统一的,建筑象人体一样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的,它是系统的整体的而非孤立的局部的。当下业者对于形式美的理解是由偏颇的,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也必然会阻碍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建筑结构是指将建筑物自身及其在使用中所产生的荷载传递给地基的一种设施。古往今来人们就是在不断的利用新的材料创造着新的建筑形式。

1.原始社会的建筑 原始社会的住屋形式是巢居、穴居、以及在北美的印第安人的帐篷屋,是人类基本生活的需求。原始人使用木材生土当地的建筑材料建造窝棚。 2.奴隶社会的建筑 奴隶社会随着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增强建筑的类型建筑的规模以及建筑的形式出现巨大的变化。在古代的埃及人们利用石材建造神庙和陵墓,建筑的结构形式是梁柱体系,古希腊同样继承埃及的梁柱体系,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希腊人将梁柱发展成具有美的形式,出现古典的三柱式,以及女像柱,两者的形式不同但结构的核心是一致的以石材作为基本材料的梁柱体系。由于石材本身的力学性能是抗压能力强于抗弯的能力。所以我们看到埃及、希腊的古建筑的柱距是如此的小,建筑空间也是狭小的。建筑作为单体强调的是外部空间或者建筑的内部狭小空间的神秘化。在希腊建筑往往是作为雕塑来处理的。在古罗马文化时期,随着领地的不断扩张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罗马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新的结构形式拱券结构。罗马人利用混凝土这种新建筑材料创造一种新筒形拱形工交叉拱、十字拱解决了大跨度屋盖的结构形式,继而获得了连续的复合的建筑空间。建筑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意义的建筑,正是在古罗马时代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推动了新的结构形式的产生进而获得新的较大的人类活动的室内空间。就功能决定形式而然,以上的变化必然带来建筑形式的新的突破。我们在研究建筑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在罗马的建筑上仍然有希腊建筑的影子,罗马人在建筑形式上仍然沿用希腊的柱式,出现古罗马五柱式,罗马的柱式已经没有了希腊柱式结构上的意义,柱式已经成为了壁柱。成为一种装饰,同时由于罗马建筑的体量、建筑的层数的增大希腊的柱式又在罗马时期演变成券柱式、连续券、巨柱式等多种形式。从古罗马的建筑形式生成之初,它是在古希腊时代的建筑形式范围内发展,直到找到适合新技术的建筑形式的出现。我们常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希腊和罗马

五位现代派建筑大师

五位现代派建筑大师 1.格罗皮乌斯(1887~1969)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主要建筑理论 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 ②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皮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行论战。“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③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格罗皮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法古斯工厂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色彩的感觉和体验。

一个人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之所以20年代末前比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工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一、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二、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让包豪斯成为一种风格——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面的建筑观》 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走工业化道路,主张用工业化方法供应住房机构。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第三章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3.1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 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 筑的旗手”,并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一起称 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3.1.1柯布西耶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基础中的形式美学 勒·柯布西耶作为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自 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 一格。“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因为它使我们能清晰地 了解体块,赞美简单几何体。”秉承这样的理念,他一直 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普通的方形、圆 形以及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设计 模式。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体现了他对 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精确控制。正如勒·柯布西耶在1911年写到:“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的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他成功地利用明暗光线的对比,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使用大量的图样产生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 3.1.2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 柯布西耶主张在建筑设计中进行“革命”。他始终强调机器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因为他们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所以更加具有合理性。他曾说:"建筑设计中老的经典已经被推翻,历史上的过往样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的设计样式已经兴起,这就是革命。" 柯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主张:“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在具体设计上,柯布西耶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一方面使建筑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理性特征,同时也体现了技术的原则。他是第一个提倡巴黎提主义艺术形式引入设计的人。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 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 普瓦西,由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 设计。这幢白房子使用钢筋混凝土 结构,外表看起来平淡无奇,简单 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 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 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 部件的是那个长条形排窗,完全不 同于早期中世纪时期的建筑给人 的那种印象。建筑表面平整,但光 影变化丰富,从不同的方向看过 去,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印象; 别墅外形简单,但内部空间复杂,

五位建筑大师分析

五位建筑大师分析 现代建筑五位建筑大师: 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阿尔瓦??阿尔托 格罗皮乌斯: 建筑思想: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是被一致肯定的。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1914年发表的《包豪斯纲领》和格罗皮乌斯宣言中有两个指导思想:第一,综合全部造型活动,使之凝集于建筑之下,创造绘画、雕塑、建筑为一体的统一艺术。 第二,造型活动的基础是手工艺,美术家都必须重新回到手工艺(或手工劳动)中来。从而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教育体制。 代表作品分析: 包豪斯校舍 概要:包豪斯校舍由教学楼、实习工厂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空间布局的特点是根据使用功能组合为既分又合的群体,既独立分区,又方便联系。教学楼与实习工厂均为四层,占地最多。宿舍在另一端,高六层,连接二者的是两层的饭厅兼礼堂。居于群体中枢并连接各部的是行政、教师办公室和图书馆。建筑占地面积为2630平方米。

形式特点:这样不同高 低的形体组合在一起,既创造了在行进中观赏建筑群体给人带来的时空感受,又表达了建筑物相互之间的有机关系,更体现了“包豪斯”的设计特点:重视空间设计,强调功能与结构效能,把建筑美学同建筑的目的性、材料性能、经济性与建造的精美直接联系起来。 在这里格罗皮乌斯首次提出了建筑要从内向外设计的思想,即先确定各部分的功能,再确定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最后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建筑规律的发展是客观的,由于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名族文化,传统观念,生活理念以及建筑价值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中西方的建筑有着严格的差异。在建筑研究中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进行纵横的比较分析。中西方传统建筑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形态,在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传统建筑异同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差异。 一.xx西方建筑布局的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讲究的是对称的有规律的走向,传统中国的四合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采用均衡对称方式的前提下,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 其实中国传统建筑无论大小通常都有这样预定规划,遵循着礼制观念,有着对称的和谐之美。 西方的建筑通常是围绕着一座或几座有市民公共活动中心性质的教堂进行发展布局,街道或自由曲折,或作放射状自发的伸展,城市外围形状一般也不规则,商店、作坊满布全城,面向大街。因此可以说欧洲建筑的布局是“广场式”的。庭院的内敛性,是中国人自古内敛沉静、含蓄之个性的体现;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跃、好动个性的体现,他的布局也体现了不同的名族文特征。 二.xx西方建筑结构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有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独特的单体造型,讲究对称美,黄金分割美等艺术效果。中国传统的建筑在建筑结构上的一个特征是“框架式结构”体系,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在框架结构的基础上体现出对称,黄金风格等多种的艺效果,而在中国的建筑结构上,庞大的屋顶当然需要承托的构件。中国的工匠采用了一种名叫斗拱的小木块构件。“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部分之间,可以看到有一层用

中国建筑大师 戴念慈

中国现代建筑大师戴念慈——中国美术馆 戴念慈(1920~1991),锡山区东港镇陈墅村人。建筑大师,1991年当选 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央建筑工程设计院主任工程师和总建筑师、国家城 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中国建筑学会理长等职,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代 表。 戴念慈从小聪明好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苏州中学。1938年考入中央大学 (重庆)建筑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后,他进入兴业建筑事务所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又随事务所来到上海。当时上海当局为纪念抗战胜利准备在外滩与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交汇处建造一座“胜利门”,并为此举办一个设计方案大赛。戴念慈也参加了这一大赛。在应征的众多方案中,大都采用了中国牌楼式或国外凯旋门式,而戴念慈的设计方案则与众不同,以树立在马路两旁的一对展翅欲飞的大雕雕像,既象征中国抗战的胜利和预示着中国的腾飞,又避免了“门”给车辆交通带来的不便,构思独特,富有新意,一鸣惊人,夺得桂冠。戴念慈从此在建筑界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新中国成立后,经梁思成推荐,戴念慈被调到北京,担任中央直属机关修建办事处设计室主任。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设计室承担了数十项工程设计任务,例如中直机关礼堂、保育院、育英学校、香山双清别墅、中南海菊香书屋等,这众多工程大都由他负责设计、审定。 建国初期,朱德同志在审阅育英学校的设计方案时提出“设计要从新中国的国情出发,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戴念慈根据这一建设方针,提出了“适用、经济、美观”的主张,上报中央办公厅。到1955年初,建工部明确“适用、经济、美观”正式定为全国性民用建筑的指导方针,在中国建筑设计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53年5月,戴念慈担任中央建筑工程设计院主任工程师和总建筑师。195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1982年起,他担任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8年,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仍担任建设部特邀顾问、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等职。 1991年11月12日,建筑大师戴念慈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71岁。 戴念慈设计的中国美术馆,是国庆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该馆位于繁华的珠市大街和王府井大街交叉口的西北角。考虑到美术馆是我国最高的艺术殿堂,不仅要举行各种大中型的美术展览,而且要珍藏大批精美的书画作品。戴念慈凭着对设计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他的聪明才智,日夜加班加点,呕心沥血,设计方案终于得到周总理的赞赏而通过。该馆建成后,受到建筑界和公众的普遍赞扬,美术界人士评论“雍容华贵而不矫饰,重檐碟瓦而不繁复,庄严巍峨而不凌人,宛如一座具有深刻东方文化内涵的巨大雕塑,使美术馆成为第一陈列品”。 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而且其主体建筑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建筑理念于一身,融合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样式和时代气息,以中国特有的多重飞檐、长廊环绕的建筑形貌和园林式的建筑环境而成为北京城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也被看作一件可以永久展示的建筑艺术作品。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模版是敦煌莫高窟主楼建筑,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主楼建筑面积22379 平方米 建筑风格和外观(4张),一至五层楼共有20 个展览厅,展览总面积7000平方米,展线总长2110米,其中一层9个展厅,一层、二层夹层有3个小型展厅,展览面积总和达4305平方米,展线长1400米;二层5个展厅,展览面积总和1500平方米,展线长429米;三层3个展厅,展览面积总和863平方米,展线长235米。1995 年新建现代化藏品库,面积4100 平方米。建馆40多年来,中国美术馆已举办数千场具有影响的各类美术展览及国内外著名艺术家作品展览。

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Poissy),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幢白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让光线射入。”

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祁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马赛公寓,1946-1957建于马赛市郊的一座大型公寓住宅。被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按当时的尺度标准是巨大的,165 米长,56 米高,24 米宽,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x2.47 英亩面积的花园,主要立面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还设有入口、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大楼共有18 层,有23 种不同的居住单元,共337 户,可供1500-1700 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民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 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 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 4.8 米高,3.66x4.80 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在第7 、8 层布置了各式商店,如鱼店、奶店、水果店、蔬菜店、洗衣店、饮料店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幼儿园和托儿所设在顶层,通过坡道可到达屋顶花园

外建史论文 五位现代建筑大师的研究

浅谈对五位现代建筑大师的研究 【摘要】在建筑学习和设计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把握建筑大师们的建筑思想和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建筑特点和语言手法,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基本的建筑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比较大师们的一个经典作品,希望能够从建筑基本问题感受和理解大师们的代表性建筑。 【关键词】建筑思想功能空间材料结构环境 一、主要的创作思想 格罗皮乌斯首次提出了建筑要从内向外设计的思想,在构图上他大量使用不对称构图。他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他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和全面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勒·柯布西耶是一个自学成材的建筑师,他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对建筑设计强调“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他赞美简单的几何体。【1】他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是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 赖特反对复古,重视建筑功能并提倡采用新技术。他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强调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推崇活的有机的建筑,认为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建筑应该表现材料的本性,营造一种连续运动空间以及有特性和诗意的形式。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他具有批判的地方主义精神,它可以维持高度的批判直觉性,即承担着世界文化谱系的进展,又必须通过矛盾的综合,使优美的建筑作品显示某种根植民族的意向和回归自然的天性。 二、设计手法 1、周围的环境 吐根哈特别墅位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它坐落在面朝南德绿草如茵的坡地上。建筑主体共有两层,另有一个半地下室,住宅的正立面的前面是一个大花园。大部分的私密性活动空间均放在二楼,它的周围是露天活动平台。一楼则因地形营造了一个通透空间,使人们可以从中欣赏美丽的室外景色,视野开阔心情舒畅并有融入大自然的冲动,平台和踏步可以直接通向花园,因为地处公路旁的坡地上,所以吐根哈特住宅的主入口和车库入口均在二楼,即朝向北临街的立面。人们进出或穿越住宅时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层次感,这是地形造成的,密斯也正是利用了这点让建筑空间不只停留在平面上。 萨伏伊别墅外部形态是一个正方体,一个封闭的实体,内部空间极为复杂。她表现出了一种内向性的特质。她的四个外立面几乎都相同,放在立柱上的方盒子是建筑的主体。四个立面的条形观景窗最大限度地开满整个墙面,于是可以透过它们和中间的“散步楼梯”来欣赏那些周围的田园景色,风景成为室内的视觉对象,只可以远观。这样封闭的方盒子建筑几乎和外界环境不发生关系。由此可见,她的美只在于她本身,周围的环境,绿树、蓝天都只作为她的陪衬,她才是场地的主角,她孤立于自然,她的精美和高傲使她与周围环境格格不

近现代著名建筑大师简介

约翰·拉斯金 John Ruskin:(1819-1900) 约翰·拉斯金拉斯金生于伦敦。是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莫里斯等人都深受其思想影响。是英国“工艺美术”的思想倡导者。 (英国“工艺美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为了解除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以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1834—1896)

莫里斯生于伦敦旁边的瓦瑟斯多。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真正实现了约翰·拉斯金思想的现代设计史的先驱人物。他被誉为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博学多才的人物之一。莫里斯打击产业革命大量生产的粗俗制品,仰慕中世纪基尔德社会手工制作的实用美的器物,励志以美术工艺品美化现实世界,提升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莫里斯与他的商会活动通过制品的输出与杂志媒体报道,影响到欧美诸国,使他成为近代设计运动先驱的典范。1864年成立的设计事务所。大约是最早的独立产品和平面设计事务所之一。 当时准备结婚的莫里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婚房而自主设计出哥特风格的“红屋”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莫里斯代表作“红屋”) (莫里斯设计的壁纸图案) 莫里斯虽是画家,却主要是致力于工艺美术,从事绘画设计出漂亮的玻璃、陶器、家具、壁纸、绒毯、书籍装帧等各方面的工作。莫里斯在设计中,大量的装饰都是东方式的、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试题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古典主义 2、解构主义 3、有机建筑 4、包豪斯 5、工艺美术运动 6、表现派 7、德意志制造联盟 8、古典主义 9、芝加哥学派 10、粗野主义 11、密斯风格 12、帝国风格 13、草原式住宅 14.、风格派 15、CIAM 16、国际式 17、雅典宪章 18、浪漫主义建筑 19、典雅主义 20、新陈代谢派 21、功能主义 22、高技派 23、“净化”建筑 24、先浪漫主义建筑 25、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 26、理性主义建筑 27、后现代主义 28、“装饰即是罪恶” 29、西塔里埃森 30、贝瑞 二、简述<答>题: 1、如何理解“少就是多”的内涵和意义 2、维也纳的斯坦纳住宅反应了设计人什么样的观点?简要评述其观点。 3、简要论述你对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看法。

4、结合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简述风格派建筑的特点和意义。(或)结合里特维德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住宅,谈谈风格派艺术是怎样把握绘画、雕刻和建筑的 5、在现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人物中,密斯、柯布西耶与阿尔托、赖特的作品既表现出某些共同特征, 又有一些不同之处,简述这些不同及意义。 6、简要论述现代建筑在空间方面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及意义。 7、简要评价本世纪70至90年代西方建筑的主要现象。 8、简述勒.柯布西耶设计的巴黎瑞士学生宿舍的空间布局手法特点及其对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9、简述风格派、构成派艺术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影响。 10、简述密斯凡纳德罗在设计中如何处理结构、空间、形式的相互关系。 11、简要评述一下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大楼。 12、简述“ARCHIGRAM”派在城市设计方面的构想,归纳其基本的指导思想。 13、美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从“板式”建筑逐渐转变为“塔式”建筑的原因何在。

中国近代著名的五大建筑大师,梁思成上榜,你还知道有谁吗

中国近代著名的五大建筑大师,梁思成上榜,你还知道有谁 吗? 杨廷宝(1901.10-1982.12),字仁辉,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童寯(拼音:Tóng Jùn),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他设计的作品凝重大方,富有特色和创新精神。数十年不间断地进行东西方近现代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和借鉴西方建筑理论和技术有重大贡献。他是位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早在30年代初,进行江南古典园林研究,是我国近代造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刘敦桢(1897.9.19-1968.5.1),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192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

学)建筑科。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建筑教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毕生致力于建筑教学及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吕彦直(1894—1929),安徽滁县(今滁州市)人,籍贯安徽滁县(今滁州市),曾祖父起由山东东平迁居滁县(今滁州市),中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他设计、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都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近代建筑中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的代表作,在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

西方建筑风格发展及对中国建筑影响任廷凯

西方建筑风格发展及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摘要:现代主义建筑思想是世界建筑发展的主流建筑思潮,对正逐步融入世界建筑发展潮流的中国建筑界产生过或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建筑思潮不仅仅受此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建筑"无限广阔的创造范围里",还包括了中国国内所固有的建筑传统思想的制约和世界上其它建筑思潮如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的影响,因而表现出更具特色和多样性。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中国建筑设计技术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是先后影响建筑发展的主流思潮,为了把握这些思潮发展的大致脉络,本文先对其进行归纳和简化分析,再对比国内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情况,简浅地谈淡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现代建筑的影响。 一.现代主义建筑 1、现代主义建筑产生历史回顾 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现代主义思潮的荫芽,体现在许多文化领域中,建筑艺术领域中真正有较大影响的则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芝加哥学派等。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是一个随着艺术、技术的发展,不断简化装饰,强调功能和技术的过程。 a.装饰的简化:“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设计的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设计装饰上从自然形态吸取营养。它促使欧洲的另外一场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的产生,直接影响了建筑形式的改变。新艺术运动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一种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其主题是模仿自然生长的草木曲线,是现代建筑简化与净化过程中的步骤之一。在其影响下的代表是维也纳学派,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另一位建筑师鲁斯提出“装饰就是罪恶”,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 b.功能的重视: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之一沙利文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先驱,提出“形势追随功能”的口号,其功能的含义包括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本身的表现、建筑形式的象征性功能等。 c.现代工业为背景:德意志制造联盟以贝伦斯为代表,主张在建筑设计上创新,使功能、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并满足当时社会要求;大力宣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d.现代主义建筑确立和传播:在之前的现代建筑思想影响下,新一代的建筑家开始成熟,出现了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师——格罗庇乌斯、密斯、勒?柯布西耶和阿尔托,加上美国的赖特,他们组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设计和设计教育力量,通过建筑实践和教育实践,冲破了禁锢人们思想数千年的传统建筑、设计和美术教育体系,建立了崭新的体系,新建筑思想、新原则、教育体系得到确立。他们使现代主义成为国际建筑的标准风格,影响了整个世界20世纪的建筑面貌。 2、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具体内容 沙利文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主张在传统继承上的发展和变化,为新时代设计新建筑。 美国建筑家赖特现代义建筑重要奠基人之一,将沙利文的现代建筑方法和思想发扬光大,提出了自己的有机建筑理论(organic architecture)、提出现代建筑与自然形式应该具有内在的关联,在自己的设计中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形式和功能的协调性。他将沙利文的“from follow function”发展为“from and function are one”,认为功能与形式在设计中根本无法分开。建筑的结构、材料、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他的“有机设计”就是指这个综合性、功能主义的含义。 德意志制造联盟认为现代设计应是一个科学的、技术的、可量化的过程,因此必须采用标准化作为整个活动指导中心,而非一个自由发挥过程。这使德国,乃至欧洲的建筑设计因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概述西方近现代建筑 转折——从古代到现代 现代建筑运动的产生背景: 1、许多传统建筑类型如教堂、宫殿、城堡、府邸等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现代建筑正处于建造盛期,工期紧迫,讲求效率和经济性; 2、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方法应运而生,必然导致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 现代建筑的萌芽 1、世界博览会建筑 1851年由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 1889年由法国铁路桥梁工程师埃菲尔为巴黎博览会设计的埃菲尔铁塔(博览会的机械馆就布置在铁塔后面,是一座空前的大跨度建筑,长420米,跨度达115米,四壁全为大玻璃) 标志着20世纪建筑历史的到来,即现代建筑的诞生。 2、工艺美术运动 代表人物为莫里斯和拉斯金 1859~1860年间由魏布设计的莫里斯自宅“红屋”是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作。红屋平面布置按功能要求呈“L”型,不加粉刷,大胆摒弃了传统贴面的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相结合。 3、新艺术运动及其影响 19世纪80年代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是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的信号。其目的是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这一派的建筑师反对历史的样式,想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其主要成就是室内装饰,建筑外形较简洁,常有花饰。

典型的例子是霍尔塔设计的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室内。装饰的主题是模仿自然界繁荣生长的草木的形状曲线,墙面、家具、栏杆及窗棂等莫不如此。 人物:西班牙建筑师高迪,作品具有强烈的怪诞性,带着神秘的朦胧感 代表作: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上帝遗落在人间的玩偶)、圣家族教堂(“玉米棒”,建造了110多年至今仍未完工) 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1895年瓦格纳出版了《现代建筑》一书,指出新材料、新结构必将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路斯认为:“装饰就是罪恶”,认为建筑“是依靠本身的形体之美而不是依靠装饰”,代表作为1910年在维也纳建造的斯坦纳住宅,建筑完全没有装饰。 贝尔拉格提倡“净化”建筑,主张表现建筑造型的简洁明快及材料的质感,他设计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采用了新颖的结构。 老沙里宁设计的赫尔辛基大火车站以简洁的形体和灵活的空间组合为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4、赖特的“有机建筑”和草原式住宅 赖特自称自己的建筑为有机建筑:“有机表示的是内在的哲学意义上的整体性,在这里,局部属于整体,整体属于局部;在这里,材料和目标的本质、整个建筑活动的本质都像是必然的事物一样,一清二楚……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部分,它给环境增添光彩,而不是损坏它。” 其代表作为流水别墅、罗比住宅(草原式住宅) 5、芝加哥学派与摩天楼 19世纪70年代兴起,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