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时代的美国自由

全球时代的美国自由

全球时代的美国自由
全球时代的美国自由

全球时代的美国自由

今天,美国无疑是世界上军事、经济和文化强国。随着跨国人口流动、投资、生产和交流持续快速增长,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日益朝一体化方向发展,原来各独立的民族因复杂的经济及文化联系而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表示这一进程的通用术语。它已成为“20世纪90代的概念”。然而,其新颖程度及由此引发的影响依然是一个易于引起争论的话题。全球化就是将要产生一个同质的“美国化”的世界,即一个以美国的经济运作、社会价值和政治制度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球文化?还是,改造成一个异质的、具有复杂现代性的社会,使观念及商品的国际性与地方性融入选择与重新诠释的持续进程中去。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认为有必要指出:与每项人类其它的产物一样,全球化本身是一部历史。全球一体的梦想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时代。商业及文化的国际化与世界各种族间重新组合已经持续了好几个世纪。今天的全球化交往是伴随着飞剪船、电报和电话接踵而至的。卡尔·马克思1848年就曾指出,资本主义是一种“必须到处安家落户并建立联系”的国际体系。这是他和弗兰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Engels)号召无产阶级作为一种全球力量联合起来的原因所在。“业已确立的民族工业,”他们写到,“已经被摧毁了或每天都在被摧毁……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隔绝和自给自足状况日益被我们所进行全面交往、各方面普遍的相互联系所代替”。

在20世纪最后20年里,全球化的范围和速度日益突飞猛进。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促使我们反思过去。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日益增强的全球化意识——然而这是一个有限度和局限的术语——应当向诸位历史学家提出挑战:去更多地认识过去的事件是如何融入到全球性的环境中去的。大约50年前,杰弗里·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就怀疑那种“短视的、仅仅关注单个民族”的历史叙述能否有效地阐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而这个问题,对于我们今天的美国历史学家来说,尤为中肯。

许多塑造了美国历史的制度、进程和价值观——从资本主义到民主政治、奴隶制以及消费文化——引发了全球化进程,而且它们也只能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才能得到理解。前任美国历史协会主席阿肯拉·厄瑞依(Akira Iriye)要求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框架而将历史研究“国际化”。当然自现代开始民族已经构成了历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在可见的将来,这种历史很可能依然存在。但在全球化进程中,史学国际化意味着抛弃或同化民族的历史。

许多历史学家都充分地意识到美国的军事、商品及文化的力量,尤其是在20世纪是如何影响世界各国的。我们了解美国输出各种事物的方法,从可口可乐到民主思想和自由企业。但却很少有人致力于研究外国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历史这一课题。“欧洲,”弗朗兹·范恩(Frantz Fanon)在《地球上的可怜人》中写到:“原来是第三世界创造的”。范恩提到,不仅欧洲财富的积累依靠其殖民地,而且事实上与不同民族的接触——真正的接触和想象的接触——即政治思想体

系及个体的观念,也受益匪浅。他们也似乎常常 产生权力与权利的不均,其中某个民族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权力与权利。对美国的理解不 可能完全通过内部来获得,为了阐明我的观点,我想参考美国政治文化的核心思想——自由。

在美国人把他们自己作为个体和民族的情感中,没有什么比自由更加重要。我们政治词汇的核心词,“自由(Freedom)”——或“自由(Liberty)”,被深深地融入我们的历史和日常生活用语当中。《独立宣言》把自由列为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之一;《美国宪法》宣布,其宗旨是谋自由之福祉。“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教育家、政治家拉尔夫·本奇(Ralph Bunche)写到:“任何人,不论肤色,都知道‘这是自由的国度’……‘自由的发祥地’”。

在1988年出版的《美国自由故事》中,我审视了美国的自由思想史,把它作为一个存有许多争论、不和谐与斗争的故事,而不是有着确定的范畴或预定的观念故事集。在坚持以全球视野审视美国史的同时,我重点强调变化着的自由概念是如何通过社会和政治的斗争被塑造和重新塑造的。而且真实的和想象的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强有力地影响着自由思想及其演化。与我们政治词汇中的其它核心概念:独立、平等、公民权相比较,自由,是参照其假定的对立面被定义和再定义的。

这里,我更多关注的是世界各国是怎样影响美国历史的。在我们历史的每一重大时刻,美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都帮助美国确立理解自由的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负有将自由带给全人类的任务,这一美

国的民族——国家自定义,经常在新旧世界或自由世界与奴役世界的宗教或哲学二元论的范畴内加以表达。

美国在世界上作为自由的化身战胜专制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革命前那一段悠久的历史。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理解这一思想,不仅要参照北美殖民地的条件——可供自由使用的土地、弱小的政府等——而且还要参照欧洲决策者有意识的创造。从殖民时代起,来自不列颠和旧大陆的移民就力图摆脱旧大陆的社会不平等和广泛的经济依赖 而对新世界充满了希望。另外一些人则把美国看作是一块神授土地,在那里人类首次真 正自由的、以一种欧洲不可能具有的态度信奉上帝。但这些思想只能在殖民主义者所进行的似乎永无休止的一系列战争的大环境下才能被理解。英国君主与许多殖民主义者做 法是相同的,就是去创建美国思想藉此作为“那些追逐外国土地的偏执者的收容所”,并积极鼓励大陆向新世界移民以确保在不致耗光英国人口的情况下加强他们的殖民地的 实力。正如玛丽琳·贝斯勒(Marilyn C.Baseler)所写,殖民地的自由意识“很大程度上是英国政策的副产品,并不一定反映一种强烈的美国早期殖民者对宗教自由信条的承诺”。

独立赋予了与美洲毫不相干的“生而自由的英国人”的许多权利。但革命的确使一种狭隘的自由思想体系更多地被另一种思想体系所替代。争取独立的斗争普及了美国自由的思想。甚至早在1776年以前,许多爱国演说家和宣传性小册子的作者就把美国看作是负有特殊使命的一块特殊之地。约瑟夫·沃伦(Joseph Warren)引述道:“自

由之士、品德之寓、被压迫者庇护所、整个地球的声望与荣誉”。萨缪尔·威廉(SamuelWilliams)在《热爱我们祖国的演讲》(1775)中宣称,除了英属北美的外的人类都沦落于淫逸与专制之中。在亚洲和非洲,“自由的真正思想”是“处于蒙昧状态之中的”。甚至在欧洲,威廉宣称,自由所“不可或缺之火焰”也正在被扑灭。这里并且只有在这 里,才是“自由人的国度”。

美国优越感盛行于革命年代,其革命观点,不仅在英帝国内存在无谓的内部争吵,而且在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开端也是如此。埃布尼泽·鲍德温(Ebenezer Baldwin)预言:即使在2000年,美国依然保持着世界上唯一的自由中心地位。美国人确信他们是独一无二 的,从一开始就沉迷于他们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为镇压威士忌起义作辩护,部分是因为“它将导致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其他人 作为欧洲怀疑论者则希望看到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实验失败,因为他们不相信人类能够“自治”。半个世纪之后,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认为,奴隶制会弱化美 国使命,将使国家受到国外“自由制度敌人”的指责:自由制度具有虚伪性。

美国历史著作之父大卫·拉姆齐(David Ramsay)坚持认为:新的民族定义并不由通常 的民族特征基础构成的——一系列的边疆、由来已久的政体、共同的“民族”或种族——而是一种“为人类谋幸福”的特殊使命。这种叙述被19世纪的许多历史学家加以详细 阐述,如瓦尔特·H·普雷斯科特(Walter H.Prescott)、弗朗西斯·帕

克曼(FrancisParkman)及乔治·班克罗夫特(George Bancroft)等。他们都充分意识到了全球背景下 的美国历史。但他们确信美国代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自由思想,同时不可避免地孕育着 一定的岛民心理。因为领土的增加意味着“自由区域的扩展”。而那些拦路者——欧洲 列强把法令范围扩及至部分北美大陆、土著美洲人和墨西哥人当中——借此限制自由的 发展。在众人的展望中,西部并不是人民与政府的战场,而是一块准备作为美国神圣使 命的一部分去占有的“无人居住的”的空地。

如果19世纪美国与西半球以外世界的接触更多是在精神层面的话,那么20世纪处于全球阶段的美国则以一个持续而强有力的扮演者身份出现。在参与世界性的诸多关键时刻,美国与国外的接触微妙地影响着自由的定义。

取得这一进展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从反对一战时期严厉的压制到20世纪30年代劳工组织的反对者要求限制自由的新意识。但在美国步入二战前夕,迈克尔·卡曼(MichaelKammen)“发现”,《权利法案》更多地应归功于反对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争论和在美国与德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作为一种速记方式所描述的许多差异而对自由的祈求。一旦美 国参加二战,纳粹这个反面的例子就会经常被公民权的拥护者所援引。作为“四大人类自由”之一言论自由适得其所,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这样描述盟国的战争目的:不仅四大自由体现了盟国与其敌人间的“至关重要”的差别,而且在将 来,罗斯福希望它们将会“遍及世界各地”,这种认识促进了世界其

他地区人们享有自由,更新了数个世纪之久的美国观念。

战时美国谈论自由盛极一时——表现在广告、电影、战争情报办公室的出版物以及罗斯福的言论中。罗斯福不止一次把战争说成是“自由”与“奴役”之间的较量。自由世界,这一专有名词在1940—1941年被那些迫切要求美国介入欧洲冲突的人们加以普及,它在战时修辞中起了支柱作用。1942年,亨利·华莱士(Henry Wallace)在一次演讲中概括了战争引起全球“新政”的观点:美国参与战后世界事条将会普及四大自由并确保 美国革命的前途。华莱士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顺应亨利·卢斯(Henry Luce)更具沙文主义 的美国应承担“在世界上占支配地位强国”作用的要求。但在观点上无论有何迥异,华 莱士和卢斯都预见美国今后将会推动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作为榜样和偶尔的国际干预,而且是通过无休止地介入其他民族事务。的确,在战争结束之时全球主义者的语言和形象充斥于大众媒介,并且美国的思想已经继承了一种很少会引起非议的全球责任。

如果二战预示着一种自由名义下与世界其他国家间传统关系变革的话,那么它(变革)也重新塑造了美国对国内自由的理解。反对纳粹专制及其种族优秀论的斗争使天生的种族和民族不平等的理论名声扫地,而且也给国内长期争取民族正义的斗争注入了新的动力。一种多元社会的定义即所有的公民都平等地享有自由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左倾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联合“群众阵线”所共同倡导。在二战期间,它成为政府的官方立场。美国所确立的思想不仅仅是对四大自由思想的贡献,有益于对付战时的敌人,而且也是一种决心:这

些思想应该扩及到所有的人,不论种族、宗教、血统。在战争期间,一种共同的美国信条,自由、平等、伦理和信仰上的博爱,开始作为民族团结的基础而 出现。法西斯主义是哲学的敌人;不宽容是一种舶来品,不是土生土长的产物。

通过研读美国多元主义的历史,战后的学者把美国定义为带有纯粹文明个性的民族。美国人的信条忽略了我们民族意识的真实历史中有影响力的种族及民族气质,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恒久定义。与此同时,非洲和亚洲反殖民地运动的兴起在黑人间激起了后来被称之为“移民”意识的迅速增长;它强调美国存在根深蒂固的种族不平等,并坚持认为只有通过长期的帝国主义全球历史的三棱镜的折射才能被理解。与战争年代的其他产物一样,这种美国存在种族不平等的看法,是作为全球体系的一部分而存活的,并不是美国理想与行为间的失调,不会伴随着冷战的出现而长久地存活。

在修辞上,冷战在许多方面是二战许多战役的延续。一个世界鲜明地分为两个敌对阵营:一个代表自由而另一个则为奴役的争辩,被与共产主义作世界性的斗争所激活。美国再次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反对恶魔般的、疯狂的敌人并且维护自由运动的领导者,冷战是战后重新设计自由主义的大熔炉。对国外纳粹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厌恶感加速了国内麦锡主义的泛滥,推动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对意识形态的群众政治的普遍排斥。在那里一种教条、管理式的自由主义出现意味着反对民众意志的泛滥而保护民主制度。

关于共产主义的争论利于解释这种普遍的冲击,至少是在自由知

识分子中间,1958年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的一篇文章提到“两种自由的概念”。伯林明确区分了“消极自由”(缺少实现个人愿望的外部障碍)与积极自由(能导致个人对整体的服从,通过把国家作为自由的社会正义的仲裁者)。消极自由代表了西方,带有其保护个人权 利的制度性措施;积极自由代表苏联。当然缺少限制的自由思想在美国历史上由来以久,但伯林本人依然十分惊讶:他所期求的准则是如何被用来反对共产主义,而且是用来怀疑福利国家和任何冲击经济规则的东西。他的文章专注于自由思想,对弱化大约同时代的汗娜·阿伦德特(Hannan Arendt)作为积极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积极”自由的不同理解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苏联作为自由敌人替代了德国,免于匮乏的模糊的社会自由——二战中四大自由的中心——不自觉地滑入政治泥潭中或是呈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意义。无论莫斯科代表什么,它都被定义为自由的对立面:不仅仅是一党专制、压制言论自由,而且还包括公共住房、普遍的医疗保障、充分就业及其它在经济中要求实施强大而持续的政府干预。在19世纪,如果自由有其经济定义的话,那么它不再是经济自主,“工业民主政治”(一种进步主义的普遍呼声),或由政府为每个普通市民提供经济安全保障,正如罗斯福所定义的,而是“自由企业”和消费者自主——能够选择由现在的美国经济所生产的丰裕物质的能力。一种物质繁荣的共同文化在美国的领导下将为全球一体奠定基础,最终扩及共产主义世界。冷战使“自由企业”名声鹊起,作为美国自由最根本的形式,是一种由普遍的政治修辞、广告宣传运

动、学校课程及新闻社会舆论所推动的思想。自从自由世界包容了过多的专制政府(甚至南非还是具有良好声誉的成员)以来,作为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官方定义更多地倾向于以反对共产主义和实行市场经济为特色,而不是政治自由。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后期,随着战后思想意识上的共识坍塌和经济与政治危机,尽管冷战自由的修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和缓了,但它却被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重新激活。“伟大的传播者”有效地把冷战时期自由的诸因素——消极自由(即有限的政府)、自由企业及反共产主义——所有这些联为一体,继续用来为更新的美国全球使命服务。至少两个世纪前,美国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这种修辞,里根声称:“凭借一些神圣的计划……一些特殊的人们——那些特别热爱自由的人们,”已经被迫选择到北美大陆去定居。这种独特的历史强加给这个民族独特的责任:“我们是全人类自由的灯塔。”

今天,至少在政策和辩论方面,美国人依然生活在革命思想的阴影之下。“自由”,在我们的政治词汇中仍然处于同样的中心位置,继续保持不变。但它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某些自由意志论者和保守主义者所窃取,从自由市场经济到坚持有权荷枪实弹的武装军事集团成为美国自由的核心部分。许多定义似乎是由一系列的否定构成的——对政府、社会的责任、共同的公共文化、对个人自定义及消费者选择的限制。今天一旦重新出现无依无靠者的呼喊,自由通常是为论证权威、甚至个人层面的许多形式上的合法性而被 援引,它常常似乎暗示了

整体上缺乏外部权威。

当我们迈入21世纪的门槛时,全球化进程本身似乎被这种盛行的对自由的理解所强化。数届美国政府受到许多大众媒介的支持和怂恿,重新定义了美国自由和美国历史使命:为全人类而推动它,意味着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的创造,资金、自然资源及劳动力与无休止追求更高生产率及更多利润的生产要素同样是不重要的。同时,其中许多作为自由表达方式的、带有更为广泛的社会目标的活动,被当作是国际负担而横遭指责。盛行的全球自由市场思想,假设所有国家的经济生活都能够并且应该按照美国的形象加以改变——成为全世界自由典范的民族自我定义的最新观点。“在许多的方面,”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写到,“全球化就是我们”。“我们”对弗里德曼来说意味着“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扩及世界各国”和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正如一个学生的课题所称之为的“过度全球化者”,全球化被定义为一个人类历史上的新时代,在这里一种“全球文明”将取代传统的文化。民族——国家已经变得毫无意义,它将逐渐消亡或至少被其经济职能所征服。然而到那时不是同质的世界,全球化似乎是被五花八门的新文化和政治裂痕并且有时是变本加厉的旧裂痕所创造。基于种族、宗教、地区和地方文化的社会运动,有时是暴力冲突的激增,暗示着一种单一的全球文化或全球意识的到来绝非唾手可得。但这些进展确实似乎直接与民族——国家传统职能的衰落有关。

从政治角度来看,在即将到来的数年内,世界很可能依然被划分

为多个区域性国家。然而,全球化在全球经济中正在产生许多令人思考的管理及责任问题。并且它正陷入对政治主权、民族性与自由关系的传统思想的疑虑中。今天,一些跨国公司的资产超过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由一种没有类似的民主义务而运行着的许多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跨国公司所做出的决策影响着数以百万计的世界各国人们的日常生活。全球化增加了自由。它深深地植根于政治自治、经济自主和社会正义的美国的历史中。

全球化与自由的关系可能是21世纪最紧迫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历史上,权利来源于各个民族国家,而自由则经常依靠政治权利的存在去加强它。“没有权威,也就没有权利,”也许,在将来,人类走到哪里,自由也将紧随而至,并且一个不知有民族疆界的世界性政体将产生,伴随着有能力加强这些权利的跨国性制度和热衷于扩大自由疆域的社会运动而日趋完善。然而,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尽管已经发生,但还没有一个与之平行的民主制度规范的国际化的出现。

与植根于历史的其他进程一样,全球化产生了输家,同时也创造了赢家,它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创造并分配着财富,与此同时,也在整体上、在世界范围内和各社会当中加速了不平等的步伐。21世纪的问题不是全球化是否会继续,而是全球化是由谁执行、为谁服务和由谁控制的问题。

今天,要求美国人应该倾听世界其他地方关于什么是自由的呼声,而且这种呼声似乎比以往更加高涨。这对一个经常自诩为山巅之城、人类灯塔的民族来说是十分困难的。然而美国独立正是由那些急

切地论证“给全人类各种观点以适当的尊敬”的人们宣告的。在21世纪的全球化世界中,我们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坚持自由讨论必须跨越国界,而不是增强或重现那些藩篱。全球时代下生生不息的美国自由故事必须与整个世界对话,而不是陶醉于我们洋洋自得的独白中。

新闻自由观的历史

第一章新闻自由观的历史 新闻自由作为公民民主权利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项积极成果,列宁就曾称赞出版自由是一个"伟大的口号"。 按照人们对新闻自由的一般理解,新闻自由的基本内涵在于,强调人们有获取各种新闻信息和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自由,媒体有根据受众的需要传播新闻信息和发表公众意见的自由,这种自由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任意限制和剥夺公民和媒体的这些新闻自由权利。 例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新闻自由体现的是为私有制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服务的明显特征。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自由体现的则是为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服务的明显特征。 从现今的认识出发,我们可以为新闻自由作如下定义:新闻自由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一种,是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领域内的体现。它是指“收集、发布、传送和收受新闻的自由,包括报刊的出版自由、电台与电视的播放自由、新闻采访与报道的自由,以及发表新闻评论的自由”等。 1、这个定义切合着国际新闻自由协会(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 IPI)为新闻自由提出的四条标准。但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却是有着经300多年的漫长历史的,总

体上可以分为争取出版自由、争取言论自由、争取采访自由和争取公众新闻自由四个大阶段。 新闻自由是从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新闻业的自主权开始的,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斗争中提出的“伟大口号”。新闻自由的口号最早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17世纪40年代,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国会取代皇家掌握了政权,但原有的对出版的管制与特许出版制度仍未废除。1644年11月,英国诗人、资产阶级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向议会发表了《出版自由请愿书》的长篇演讲,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根据“主权在民”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的压制进行了犀利的揭露和批判,并提出出版自由是人的与生俱来的权利,限制人民的出版自由就等于压制真理,因为真理只有在“自由而公开的斗争”中,才能战胜谬误,证明自己的真理性;他认为,“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象;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象。” 2、因此,对出版的查禁与特许,实际上就是伤害真理本身。弥尔顿的这些思想,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所首倡的出版自由观念,以及从中引导出的“观念

当代美国新闻事业

美国电视节目形态涵义 所谓形态,指的是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简单地说,电视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的存在样式和运动状态。电视节目形态概念的大行其道是电视产业化、电视节目商品化、电视传播理念受众中心转移等的结果。美国最基本的商业电视节目形态可以被大致划分为电视剧、新闻节目、谈话节目、娱乐节目、游戏节目、体育节目、儿童节目七大类。 美国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及动因:美国电视节目形态分为两大类:1.电视技术创新使节目形态激增成为可能2.内容控制权转移使节目生产步入标准化轨道一、非虚构节目(Non—fictional Programme):传统的新闻资讯节目和不加虚构排演的纪实节目;二、虚构节目(Fictional Programme):主要是供消遣放松的娱乐节目主要节目形态介绍 (一)美国电视新闻节目 1.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起源 1940年,NBC试播了第一个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记者》 1945年,NBC所在的新闻影片制作完成了一部新闻影片《电报—新闻影片》 1948年,NBC广播部门开播了一档自行制作的新闻节目——《NBC新闻室》 2.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初创期 1949年,NBC独家制作播出了一档真正意义上的晚间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篷车》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也开创了一个类似的节目,名为《道格拉斯·爱德华兹新闻》 3.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成熟与繁荣 20世纪60年代的典型代表是《60分钟》(60 Minutes 4.商业环境下的美国电视新闻节目走向 三大有线电视新闻频道(CNN、FNC与MSNBC)的新闻脱口秀节目 5.美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形态 晚间新闻报道(Evening Newscast) 纪录片(Documentary) 新闻杂志(News Magazine) 访谈节目(Interview Shows)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2002年1月16日(北京时间)与时事脱口秀大腕主持人拉里·金续签4年合同,以年薪1400万美元的高价买断了这位名嘴。此举等于宣告,CNN在美国电视人才大战中又告一捷。 专与政要唇枪舌剑提起拉里·金,在美国恐怕无人不晓。他是CNN每晚9点至10点黄金节目“拉里·金现场”的主持,这个节目的收视率是全美最高的,平均每晚的观众人数都超过100万。一般来说,拉里·金在节目中每次只采访一人。接受访问者往往是在美国政界、经济界、娱乐界颇有名气的人物,或是媒体关注的敏感人物。在制作节目时,拉里·金显得十分理直气壮,从不因为采访对象是总统、要员而显得卑躬屈膝,一张“铁嘴”什么都敢问。他很少事先准备问题,经常现场发挥,使节目很有可看性。1992年,美国总统老布什的副手奎尔来到“拉里·金现场”,讨论堕胎的问题。现场直播中,奎尔随口说到他很尊重自己女儿的选择,拉里·金抓住时机便问:“假如您的女儿和您说她要去堕胎,您会怎么回答呢?”奎尔不假思索地说:“不管她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支持她!”身为副总统,又是共和党保守势力“反对堕胎”的代言人,奎尔此言在当时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老布什竞选军团的形象因此大打折扣,并最终败给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拉里·金一举成为美国时事谈话类节目的金牌主持人,以至于很多媒体后来都说———“美国人可以不相信总统,但不能不相信拉里·金。” 飞黄腾达全靠铁嘴拉里·金1934年出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今年68岁,至今还没有大学学位。高中时,他的学习成绩很差,能混张毕业证书全靠运气。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迈阿密一家小电台看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凭借着自己的伶牙俐齿当上该电台“晨谈”节目主持人,之后又干过足球评论员、报纸娱乐专栏作家。 1985年,规模尚小的CNN看上了拉里·金,聘请他担任时事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以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一炮走红,成为CNN的名嘴。2002年以前,拉里·金每年的收入为750万美元,已经是CNN节目主持人中待遇最高的了。在今年1月16日续签的4年合同中,拉里·金身价翻番,每年总收入达到1400万美元,额外津贴还未计算在内。另外,拉里·金还享有使用一架私人飞机的权力。

时代周刊翻译

…Back to Sleep?: Why Are 2,500 U.S. Babies Still Dying of SIDS Each Year? ‘用背部睡觉’:为什么美国每年都有2500个婴儿死于婴儿猝死综合症 Putting babies on their back to sleep has dramatically reduced the number of SIDS deaths, but thousands of babies still die each year. A look at the key risk factors. 让婴儿用背部睡觉戏剧性的减少了婴儿猝死综合症的死亡数量,但每年还是有上千数量的婴儿死亡。这有一种对于关键的风险因素的看法。 There?s no doubt that the Back to Sleep campaign launched in 1994 to get parents to stop putting babies to sleep on their tummies has been a succes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the rate of infant deaths per 1,000 live births was 1.5; it?s now 0.5. 无需置疑的是,1994年发起的用背部睡觉的运动,旨在阻止父母让婴儿用肚子睡觉是成功的。在20世纪70到80年代,婴儿死亡率为每一千名安全出生婴儿中有1.5,现在是0.5。 Within a generation, most babies are now put to bed on their backs, and yet 2,500 U.S. infants still die each year in the U.S. Researchers trying to understand why have noticed a curious byproduct of the trend toward back-sleeping: as fewer babies were being put to sleep on their bellies, more babies were documented engaging in other pediatric no-nos — sleeping with their parents, for example — which is another risk factor for SIDS. 在一代人中,大部分婴儿现在都用背部放在床上,但美国每年依然有2500个婴儿死亡。研究员正试图弄明白为什么人们会注意到用背部睡觉这种趋势的奇怪的副产品:越来越少的婴儿用腹部睡觉,越来越多的婴儿被证明参与到了一些儿科禁止的事情中——例如,和父母一起睡——这是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另一个风险因素。 A study published Monday in the journal Pediatrics takes a look at how risk factors for SIDS have evolved over the years. In an analysis of the 954 babies who died suddenly and unexpectedly in San Diego County between 1991 and 2008 — 568 of these deaths were attributed to SIDS — researchers found that

西方新闻自由发展的历史及其价值(定稿)

论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 ——理性主义视阈下的传媒业思考 彭海星 (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401120) [摘要] 所谓价值者,其内在已经假设主体对其目标有明确认识,客体价值的论述即是它与这一目标关系的展开。所以欲探讨西方新闻自由历史发展的价值,势必先要探求时代对于传媒业发展前景所达成的共识,历史发展的价值应当在与这一共识的比较中加以把握。此外,对于“西方新闻自由发展史”,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然而文化理论的形成和转型,常常作为历史发展其他方面的总结或起点,因而笔者欲将这一历史置于新闻自由理论范式的形成与转型中加以透视。 [关键词] 价值; 新闻自由; 理性; 群体认知原理 一、中国语境下的现代传媒 “理性”与“传媒发展”几乎勾勒了现代传媒业形成的全部历史。 在理性主义兴起的过程中,知识首先被笛卡尔—康德的现代哲学定义为人类认知的先天结构形式与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而伴随科学取得的种种成就,它也被定义为坚信人类将不断进步的信心。 正是此种建基于理性基础上的信心,加之同样建基于理性基础上的进化理论,构成了西方文明扩张的两块基石。对于近代中国而言,它具体在严复在《天演论》中表述为,一国文明中如不能结出理性的果实,则它将为世界诸民族的进步所淘汰。正因如此,近代中国寻求

现代化的合理性,现实地源于“帝国—中国”,“文明竞争”的叙事当中。 这种动机使得现代性的紧张,具体而言是理性主义内部的紧张,成为一个退居其次的问题。而现代传媒业与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互构性联系,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国家理想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帝国—中国的叙事乃是把握现代传媒必要性的起点。 与此同时,在帝国—中国叙事开启的现代化进程中,其理论已内在地含有国家—公民这一叙事,它同时成为传统文化本身寻求理性主义合理性的一种叙事。 综上,构建现代传媒,对于时下对抗和联系着的两种主流叙事,即帝国—中国、国家—公民均具有合理性。在此意义上,理性主义视域下的传媒业即是时代对于传媒发展的共识。 二、理性视域下的传媒图景 任何一种文化的向度都以其所欲塑造的个人为表征。 当包括近代中国在内的非西方文明面临着“不理性即淘汰”的局面,理性主义事实上已经规定了诸文化的任务:以探求真理为前提,以改造自然为进步。循着这一任务,个人的使命被无可避免地规定为认识世界。 这便证明了,理性主义在将世界改造得更适于人的同时,也在界定人的内涵。当人的使命被理性主义规定为认识世界,人的内涵即被界定为现代哲学认识论主体的形象。 巴雷特对此评论道:在现代哲学(笛卡尔以来的哲学)中,人已

是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是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编写的介绍民主制度基本原则的一个新的短文集。文集共含12篇文章。 1.概述:何谓民主?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在民主体制下,人民拥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权。 尽管世界各民主政体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民主政府有着区别于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则和运作方式。 民主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政府。 民主是保护人类自由的一系列原则和行为方式;它是自由的体制化表现。 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所有民主国家都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 民主国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政府权力分散到地区和地方,并且地方政府必须最大程度地对人民敞开和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民主政府知道其首要职能是保护言论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权,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保护人们组织和充分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 民主国家定期举行全体公民参与的自由和公正的选举。民主国家的选举不会成为独裁者或单一政党的门面装饰,而是争取人民支持的真正角逐。 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确保全体公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其权利受到司法体制的保护。 民主体制多种多样,反映着每个国家各自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特点。决定民主体制的是其基本原则,而不是某种特定形式。 在民主国家,公民不仅享有权利,而且负有参与政治体制的责任,而他们的权利和自由也正是通过这一体制得到保护。 民主社会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协的价值观念。民主国家认识到,达成共识需要妥协,而且时常无法达成共识。用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的话说:“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是妨碍真正民主精神发展的障碍。” 2.多数决定和少数权利 从表面看,多数决定与保护个人和少数派权利的原则似乎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它们是一对支撑我们所说的民主政体的基础支柱。 多数决定的原则是组织政府和决定公共事务的一种方式,不是导致压制的另一途径。正如没有任何一个自我任命的群体有权压迫其他人一样,多数派,即便是在民主制度下,也不应剥夺少数群体或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少数派——无论是以族裔背景、宗教信仰、地理位置或收入水平而论,还是仅因在选举或政治论坛上失利而致——都享有基本人权的保障,这些权利不得被任何政府或任何多数派剥夺,无论它们由选举产生与否。 少数派要相信政府会保护他们的权利和特徵。一旦有了这种信任,这些群体就能够参与本国的民主机制运作,并为之贡献力量。

美国新闻中英文翻译(阅读理解可以用到

Today, we tell the story of the 9-11 attacks through some of the words spoken that morning ten years ago. A newly released document includes recordings of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military pilots and others reacting to the fast-moving events. 今天,我们将通过9.11袭击事件发生时的一些对话回顾10年前的那一幕。一份最新公布的文件包括空中管制员(简称空管)、军方飞行员和其他人士对这次突发事件反应的录音。 On September eleventh, two thousand one, nineteen al-Qaida members hijacked four passenger planes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They crashed two of them into the World Trade Center in New York City, destroying the Twin Towers. 2001年9月11日,19名基地组织成员在美国东部劫持了4架客机,并将其中两架撞向纽约世贸中心,撞毁了这栋双塔楼。 A third plane hit the Pentagon, the Defense Department headquarters outside Washington. The fourth plane crashed in a field in Pennsylvania. 第三架飞机撞到了华盛顿郊外的国防部总部五角大楼。第四架飞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某地。 The document is known as an "audio monograph." It begins with normal radio calls shortly after eight o'clock. American Airlines Flight 11 had just left Boston for Los Angeles with ninety-two people. 这份新公布的文件被称为“音频专辑”,它从八点后不久的正常电台呼叫开始。美国航空公司11号航班刚从波士顿起飞前往洛杉矶,机上载有92名乘客。 AA11: "Boston Center, good morning, American 11 with you passing through one nine zero for two three zero." 美航11航班:“波士顿空管中心,早上好,美航11航班正从190爬至230。” CONTROLLER: "American 11, Boston Center, roger, climb, maintain level two eight zero." 波士顿空管:“美航11航班,波士顿空管中心,收到!继续爬升,保持高度280。” 注:这两段对话涉及空管术语,可能翻译有误。 Soon radio contact is lost. A flight attendant on the plane, Betty Ong, called a company office to report the hijacking. 随后无线电联络丢失。飞机上一位名为Betty Ong的空中乘务员给公司办公室打去电话报告飞机被劫持。 A woman at that office then calls the airline's emergency line. 该办公室一位女职员随即拨通了航空公司的紧急电话。 NIDIA GONZALEZ: "So far, what I've gotten, the number five flight attendant's been stabbed, but she seems to be breathing. The number one seems to be stabbed pretty badly and she's lying down on the floor, they don't know whether she is conscious or not. The other flight attendants are in the back, um, and that's as far as I know. It seems like the passengers in coach might not be aware of what's going on right

美国伯纳特公园分析

美国伯奈特公园分析 案例介绍 历史背景 伯奈特公园最早由伯克·伯奈特(Burk Burnett)捐资,设计师乔治·凯斯勒(George E.Kessler)规划设计,风格为传统的自然风景园形式.伯奈特公园附近为美国著名雕塑家野口勇设计的雕塑广场,二者共同形成了福特沃斯市重要的入□形象.为了促进福特沃斯市中心商业区的复兴,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谭迪基金会出资重建伯奈特公园。1 9 8 3年彼德·沃克作为SWA集团方案设计师赢得设计竞赛,重新设计了伯奈特公园。 公园概况 伯奈特公园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伏特沃斯市,占地约6公顷,伯奈特公园为一方形的城市公园,主要采用草坪、季节性植物和小树林作为设计素材,中间还铺设了许多花岗岩小路。它以一个大大的喷泉为主要设计特色,旁边还摆放了许多雕塑大师的青铜雕塑作品。该公园设计曾获得了ASLA波士顿杰出设计奖。 大师简介 个人简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 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 设计思想 彼得·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是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 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们一贯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画和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例如:柏林的索尼总部首先是一个公共广场,它的设计十分别致,令人难忘。但是它的设计与形象是在相互依赖中共存的。” 网格的叠加、自然与规则形式对比产生的纯净美与力、景观与建筑的呼应和谐、利用现

外国新闻史自己整理外国新闻史

何谓新闻史: 人们在新闻传播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人们对这些活动的回忆和思考 新闻史三大命题: 一切历史都是文学史思想史近代史 如何学习外国新闻史:以史为经以地为纬,经纬交织力求把年代部门媒介三个因素搞清楚学习外国新闻史意义何在: 1、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新闻事业发展普遍规律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2、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外国新闻新闻事业发展的性质特点,继承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经 验 3、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外国新闻事业发展状况,从而更好做好对内对外宣传工作 语言产生的意义: 1、语言的产生使得人类不再单纯的依靠嚎叫、音节、简单姿势和身体动作来应付大自然带 来的威胁和共同劳动 2、语言的产生使得人类的抽象、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增强,使得人类音效传播在深度、 长度、广度和精细度上有所进步,使得人类同大自然斗争的经验得以相传 3、语言的产生提高了人类信息接受速率,减少了人们的解码时间 文字产生的意义: 1、文字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原始传播时代的结束,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 2、文字的产生使得信息能在不同的时空中得以传递,保存永久 3、文字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化的进程,出现了信息的专职传播者或职业 印刷术的意义:印刷术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复制文字技术的原理,有了对信息批量生产的概念,提升了人类信息传输效率 人类传播阶段:口语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国际互联网传播 口语传播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是人类历史上运用最广的传播形式 非语言传播弥补了口语传播传播距离短,信息记载性差等不足之处 古登堡: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茨的一名工匠发明了铸金盒冲字压膜铅活字油墨木质印刷机等工艺在内的金属活字印刷法,还发明了依靠螺旋在印板上压力的印刷机,取代了纯手工操作,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 印刷术时代背景: 1、文艺复兴各种创造朝气蓬勃,对书籍的浓厚兴趣使得印刷术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2、宗教改革使得人们对教会的权威由罗马教皇转向《圣经》早期印刷的3/4都是圣经 最早新闻传单1482年《土耳其侵犯欧洲新闻》最早的新闻记者:皮特罗阿伦提诺最早的期刊《法比信使》 新闻事业:各种新闻传播机构各项信息传播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 特点: 1、有法制化的新闻传播机构 2、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3、有专门从事新闻传播为职业的专业人员 4、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新闻传播 产生条件: 1、经济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各地之间的交往不断,人们不但要了解本地情 况也要了解外地大事,新闻需求不断增加 2、政治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打破长期停滞的封建秩序,促进了社会变动,各阶层

国家安全问题对新闻自由的限制研究以美国新闻法判例为例

国家安全问题对新闻自由的限制研究以美国新闻法 判例为例 对新闻自由最为基础的限制原则是国家安全,即新闻自由的权利范围应被限制在不威胁国家正常安全运转的基础上。在战争等特殊时期,因国家安全问题对新闻自由做出的限制格外严格。美国的《反煽动法》、《外国人法》、《反间谍法》等法律均对战时的新闻自由做出了明确限制。宪法学者们对这几部法律的合宪性一直存在争议,在具体判例中也有体现。尽管如此,它们从确立到失效的整个过程仍能体现出新闻自由问题上法律观念的变迁,即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对新闻自由的限制性法律已经由消极的否定性限制逐步发展为积极的肯定性保护,其中以“明显而现存危险”原则具体适用的变化最为典型。 “明显而现存危险”原则是联邦最高法院确定言论自由界线的首次尝试,于1919年由联邦最高法院的霍尔姆斯大法官首次提出,并在以后50年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培育和发展。法学家法官们越来越认识到比起对言论进行严格的限制,把言论放在思想的自由市场上进行讨论更能促进真理的尽早获得,从而体现“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权利的真正内涵。下面通过四个标志性判例进行阐述。 “明显而即刻的(或作“现存的”)危险”原则肇始于1919年的申克诉合众国一案。申克是社会党总书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因散发抨击美国征兵违宪的传单并煽动应召男子抵制征召以维护权利,被联邦区法院判决违反1917年的《反间谍法》。本案的争议点在于《反间谍法》是否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首席法官霍尔姆斯在判决意见中写道:“我们承认,被告传单所说的一切,若在平时的许多场合,都属宪法所保障的权利。但一切行为的性质应由行为时的环境来确定。对言论自由作最严格的保护,也不会容忍一个人在戏院中妄呼起火,引起恐慌。禁令所禁止的一切可造成暴力后果的言论也不受保护。一切有关言论的案件,其问题在于所发表的言论在当时所处的环境及其性质下,是否能造成明显而即刻的危险,产生实际祸害。如果有这种危险,国会就有权阻止。这是一个是否迫近和程度的问题。当国家处于战争状态下,许多和平时可容许的言论,因其妨碍战事而变得不能容许了,法院也不认为它们是宪法所保障的权利。”霍尔姆斯法官“反间谍法不违宪,维持下级法院判决”的意见引起了学界的争议,“明显而即刻的危险” 原则也激起了空前辩论。在这一阶段“,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主要作用于对言论自由的消极性限制,强调在特殊背景下,政府限制言论的权力。 最高法院裁定申克案一周后,又裁定了德布斯诉合众国案,本案是第一次适用“明显而现存危险”原则的案例。美国工人运动领袖德布斯在俄亥俄州康顿城发表反对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演讲,随后因触犯1917年《反间谍法》被逮捕。本案的争议点主要在于如何确定“明显而现存危险”标准的界限。尽管霍尔姆斯法官以战时不同于平

美国新闻标题话语特色

MEDIA 传媒 60 海外传媒 这则标题的精炼在于使用了一些语法元素:现在分词、省略号和连接词。Working这个现在分词的话语符号给人的解读含义是“人们正在 拼命努力地劳动着、工作着”,比它的动词形态work更具动感。Working后面的省略符号的含义是“人们还要再这样怀着希望和期盼一直干下去,干下去”。而连接词and则起到了强调“结果”的作用,使最后一个字poor 的分量变得格外重:“干了半天落得一 个穷s的下场”。 3.TRIUMPH!胜!——美国 《商业周刊》(04/11/15)封面标题 这是布什赢得大选后《商业周刊》的封面标题,真是一字道破天机!TRIUMPH中的每一个字母都用红色 美国新闻标题话语特色 文/陈卞知 美国报刊文章中的新闻标题话语常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尤以新闻期刊的封面标题话语为甚。正像美国整个国家每天都在为全世界制造新闻、吸引全球注意力一样,它的语言,也借着新闻文化的传播,扮演着标新立异的角色。 在对《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几种主流新闻刊物的封面标题话语做了一些研究之后,发现确有与众不同之处。在此,仅以2004年出版的新闻杂志为例,总结出标题话语六个方面的特色,分述如下。 “一语中的”的醒目印象 1.Arafat’s Shadow: 阿拉法特的阴影 ——美国《新闻周刊》(04/11/22)封面标题 整版封面刊登着世人熟悉的阿拉法特头部肖像,脸的右下部份被阴影复盖着。文章仅以两个字Arafat’sShadow为题,点出了中东地区未来的政治局面——在阿拉法特死后的很长时间里,他的阴影仍会继续存在。 2.Working…And Poor: 工作然后……变穷 ——美国《商业周刊》(04/5/31)封面标题 在美国,近几年来因为有大量的工作岗位外流,引起经济市场疲软,在白领阶层感到惴惴不安的同时,蓝领阶层更感到收入窘迫。 大写,后面还带着感叹号。这里的一字一叹,让人重温不久前方见分晓的坚苦卓绝的竞选激战。最后布什胜出,一切定格,再说什么也是多余了。因此一锤定音,一“字”以蔽之。话语简洁到极限,传播力达到无限! 另外三家同一天出刊的杂志也是惜墨如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封面标题用了2个字(其中一个还是数字):Round 2(第二幕);《时代》杂志用了3个字:Four MoreYears(又是4年);美国《新闻周刊》用了4 个字:How He DidIT (他怎么成功的)。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插曲:2004年6月一期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封面标题也使用了Four More Years这3 个字,但是后面带着一个问号:还要4年吗?《时代》杂志现在像是来回答它,肯定地说:又是 4年。 通过这些主流刊物的封面标题,一再使我们印证到:用语简洁精炼确实是当今美国新闻话语的一种总体风格。 堂而皇之的大白话 1.Our Con Man In Iraq: 我们在伊拉克的“骗子”  ——美国《新闻周刊》(04/5/31)封面标题 Con是地地道道美国俚语,是骗 局、伪造、骗子 的意思,在这里指伊 拉克国民大会主席沙拉比,把他说成伊朗间谍。既然沙拉比是间谍,是政

西方新闻自由的发展历史及其价值

论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 研究路径概述 所谓价值者,其内在已经假设主体对其目标有明确认识,客体价值的论述即是它与这一目标关系的展开。故而欲探讨西方新闻自由历史发展的价值,势必先要探求时代对于传媒业发展前景所达成的共识,历史发展之价值则应当在与这一共识的比较中加以把握。此外,对于“西方新闻自由发展史”,应当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然而文化理论的形成和转型,常常作为历史发展其他方面的总结或起点,故而笔者欲将这一历史置于新闻自由理论范式的形成与转型中加以透视。 现代传媒的必要性 “理性”与“传媒发展”几乎勾勒了现代传媒业形成的全部历史。 在理性主义兴起的过程中,知识首先被笛卡尔—康德的现代哲学定义为人类认知的先天结构形式与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而伴随科学取得的种种成就,它也被定义为坚信人类将不断进步的信心。 正是此种建基于理性基础上的信心,加之同样建基于理性基础上的进化理论,构成了西方文明扩张的两块基石。对于近代中国而言,它具体在严复在《天演论》中表述为,一国文明中如不能结出理性的果实,则它将为世界诸民族的进步所淘汰。正因如此,近代中国寻求现代化的合理性,现实地源于“帝国—中国”,“文明竞争”的叙事当中。 这种动机使得现代性的紧张,具体而言是理性主义内部的紧张,成为一个退居其次的问题。而现代传媒业与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互构性联系,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现代国家理想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帝国—中国的叙事乃是把握现代传媒必要性的起点。 与此同时,在帝国—中国叙事开启的现代化进程中,其理论已内在地含有国家—公民这一叙事,它同时成为传统文化本身寻求理性主义合理性的一种叙事。 综上,构建现代传媒,对于时下对抗和联系着的两种主流叙事,即帝国—中国、国家—公民均具有合理性。在此意义上,理性主义视域下的传媒业即是时代对于传媒发展的共识。 理性主义视域下的现代传媒图景 任何一种文化都以它所将塑造的个人形象作为表征。 当包括近代中国在内的非西方文明面临着“不理性即淘汰”的局面,理性主义事实上已经规定了诸文化的任务:以探求真理为前提,以改造自然为进步。循着这一任务,个人的使命被无可避免地规定为认识世界。 这便证明了,理性主义在将世界改造得更适于人的同时,也在界定人的内涵。当人的使命被理性主义规定为认识世界,人的内涵即被界定为现代哲学认识论主体的形象。 对此,巴雷特评论道:“在现代哲学(笛卡尔以来的哲学)中,人已经完全扮演了一个认识论主体——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记录感觉材料,提出命题,进行推理,确定知识,而不是当作一个在这一切现象低下,出生、受苦、死亡的人。” 以此为背景,经过“思想自由市场”这一命题的转化,个体的认知使命得以与传媒的认知使命接轨,传媒的认知使命又与文化的认知使命接轨。因此,理性主义视域下的传媒文化是作为群体认知的实践而存在的,它被具体反映为真实性和客观性等报道原则。于事实层面,现代传媒人秉持着与科学类似的工作原理,后者以物作为客体,前者则与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一同构成“事实”的认知链条。 因此,现代传媒文化与理性主义本身相同,都以求真为己任,以塑造认识论主体式的个人作为表征。这便解释了李普曼描绘下现代传媒人呈现的形象:“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

世界新闻史复习资料

手抄新闻> 新闻书> 周刊、日报的兴起 第一章手抄新闻传播 1.官方公报:最早出现在罗马时期《每日纪闻》,又称《罗马公报》。 《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罗马帝国执政官恺撒下令颁布《每日纪事》,是一种手抄布告,公布于罗马和各省公共场所,内容为公民投票、官吏任命、政府命令、条约、战争和宗教新闻等。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随之终刊。 2.新闻信: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手段。 3.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威尼斯兴起。 《威尼斯公报》1563年威尼斯与土耳其交战期间,威尼斯政府定期发布的一种新闻公报。加西打:原意硬币,获取这种新闻需要一个硬币(加西打),后来演变成报纸、公报的意思。常用于报刊的名字。 第二章17世纪近代报刊的萌芽 一、报纸产生条件:①纸张的普及,唐造纸术西传。②约翰·古登堡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新闻事业原始形态萌芽: ①15世纪原有的新闻传单流行 ②16世纪出现的印刷小册子和新闻书 三、定期刊物在17世纪出现欧洲各地。(现代邮政系统于17世纪在欧洲大陆建立。) 1.荷兰:《新闻报》,半月刊。1605年在安特卫普出版。 2.德国:《观察周刊》,创办于1590,不定期发行;1609年改为周刊。 《法兰克福新闻》,创办于1615年,周刊;创办人:艾莫尔,德国报业之父。 《莱比锡新闻》,1663年创刊,初为周刊,后改为日刊。世界最早日报。 3.英国:《采自于荷兰的新闻》1619年,英国早期的新闻书。(不允许刊登国内新闻) 《每周新闻》,1622年,英国最早的周报。 4.法国:《法国公报》,1631年,巴黎,周刊。创办人雷诺多特,被誉为法国报业之父 法国最早的报纸,世界上最早的政论性报纸 四、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飙突进” 1、都铎王朝时期,厉行封建专制主义,对印刷出版实行严格的监管。 常见三种措施:许可制、检查制、惩罚制。 2、革命时期报刊的变化: ①1641废星法院,报刊获得出版自由。 ②报刊开始大量刊登国内新闻。《国会新闻》。 ③报刊形态逐渐由初始形态向现代形态过度,现代报刊中许多要件如社论、特稿、标题、广告纷纷问世。 ④成为不同利益团体的宣传工具。 3、弥尔顿和出版自由 弥尔顿1644出版《论出版自由》 ①提出了自由主义报业理论;②形成了近代自由报业理论的基础 4、《牛津公报》:第一张新闻纸 1665年创刊,后迁往伦敦,改为《伦敦公报》。 里程碑意义:单张散页形式,头版上方有报头,每版分为两栏,标志报纸开始脱离书刊家族。第三章革命和新闻传播 一、英国 1、《每日新闻》,英国第一张日报,1702年在伦敦创刊。以咖啡馆顾客为读者对象。 2、杂志

外国新闻史试题A卷试题答案

1.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凯撒下令公布议事纪录,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采用的传播形式是( C ) A.口头传播 B.新闻信 C.公告牌 D.印刷新闻 2.英国最早的定期报刊是1621年出版的( B ) A.《各地见闻》 B.《每周新闻》 C.《报纸》 D.《新闻报道》 3.通常认为,世界上第一张日报是1650年在莱比锡创办的( A ) A.《新到新闻》 B.《每日新闻》 C.《法兰克福邮报》 D.《莱比锡新闻》 4. 依据形式上的演进,人类古代的新闻传播依次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A ) A.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B.手写传播、口头传播、印刷传播 C.印刷传播、口头传播、手写传播D.口头传播、印刷传播、手写传播5.1450年前后进行印刷技术的革新从而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的德国人是( B ) A.富格尔B.谷登堡C.里兹赫D.福斯 6.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太阳报》创办于( A ) A.1833年B.1834年C.1835年D.1836年 7.法国大革命中,马拉创办的报纸是(B ) A.《杜歇老爹报》B.《人民之友报》C.《法国及布拉班革命报》D.《箴言报》8.被人称为“黄色新闻鼻祖”的美国报人是(A) A.普利策B.默多克C.北岩D.赫斯特 9.目前,《泰晤士报》的拥有者是(D)A.镜报报业公司 B.快报报业公司C.汤姆森集团公司D.默多克的新闻国际公司10.1954年,世界上最早播出彩色电视的机构是(A)A.美国全国广播公司B.英国广播公司C.德国公共广播联盟D.苏联中央电视台 1、简述“三社四边协定” 背景:“联环同盟”的缔结是早期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他们的业务日益超过国界,而且同殖民扩张的进程相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4分) 经过: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得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5分) 影响: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他们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压制和排斥所在各国的新闻机构,迫使众多的新闻机构只能从他们唯一渠道获取新闻,达到更好的为本国资产阶级殖民活动服务的目的。(3分) 2、杰弗逊在新闻思想方面的贡献是什么? 杰弗逊1775年起草《独立宣言》,1789年他为首的民主力量经过斗争国会制定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就是:国会不得制定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的法律。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自由立法。(4分)

从“明显而即刻的危险”规则看美国的言论自由

从“明显而即刻的危险”规则看美国的言论自由The Clear-and-Present-Danger Standard and the freedom of Speech in U.S.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吴飞 内容提要:由霍姆斯法官于1917年提出的“明显而即刻的危险”标准旨在第一修正案保护的言论与限制的言论之间划出一条界线。长期以来,该规则一直是美国政治学界与传播法学界论争的重点问题之一,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本文将系统地分析“明显而即刻的危险”规则提出的历史背景,介绍美国学界对这一规则的理解与评价。 The standard of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is well known by American. It attempt to define the point at which speech comes close enough to triggering serious harm that it loses First Amendment protection. Since Justice Oliver Wendell Holmes first pointed this standard, then the legal debate had just begun, however. some studies supported and others opposeed. In this paper we’ll discuss on this standerd. “明显而即刻的危险”是美国人最为熟悉的司法标准之一,在宪政学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规则出台以后,围绕它的论争就没有停止过,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原则明显有违于第1修正案,因而是违宪的,但也有一些人对此持赞同的态度。 一、“明显而即刻的危险”规则产生的背景

美国新闻周刊

美刊笔下的中国百姓:中产阶级雅皮士民工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6月20日(2005年)一期刊登记者方同铭自中国撰写的三篇文章,描绘中国百姓的生活: 北京中产阶级家庭:关心的是挣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让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学校 四岁的安安在商店里跑来跑去找寻玩具汽车。他的妈妈董薇(音)一边紧追不舍,一边躲避着正在测量橱柜和试坐椅子的夫妇们。那些椅子上挂着一些自编的斯堪的纳维亚名字,虽然译成了中文却十分拗口。这是周日下午在北京宜家家居超市上演的一幕。董薇和家人似乎正在和这座城市里的许多人共同执行一项任务。等待停车位的队伍排了将近一个小时,而这种情况在周末是司空见惯的。一个个满怀消费热情的家庭拿着铅笔、卷尺和自己新房的照片,挤满了整个宜家。董薇和她的丈夫曹杰(音)来这里是为了给安安买一个学习用的书架和电脑桌。然而,一个电视柜吸引了她的目光,而丈夫则看上了一个彩色的CD架。 和中国飞速增加的中产阶级家庭一样,董薇和曹杰过着一种他们的父母永远无法想像的生活。两人刚刚买了一套房子,并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装修上面。夫妻俩经常在外面吃饭。到了周末,他们会带安安到满是塑料球和蹦蹦床的游乐场去,和其他被惯坏了的独生子女们一同玩耍。他们不再像传统中国人那样,希望“当个好工人为国家服务”。事实上,他们更像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关心的是挣更多的钱、买更大的房子,让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学校。 董薇穿着牛仔裤,画着眼线,背着“新秀丽”牌挎包。她在中国商务部拉美司工作,每年都会去拉丁美洲地区出差四五次。她的丈夫原来也在政府机关工作,不久前刚刚辞职,然后和一个朋友下海经商,销售医疗器械。 曹杰说:“在国有企业很难充分发挥一个人的潜能。以前我们还觉得有必要保住铁饭碗,但现在我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能耐。” 在一代人以前,国有企业的年轻夫妇们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私人财产寥寥无几。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一家人吃饱饭。随着国有体系在过去十年里逐渐瓦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另谋出路。他们既要寻找工作出路,也要寻找生活出路。 董薇和曹杰买了一辆汽车,安安说那是一辆“捷达”。回想1997年的时候,他们梦想着攒够钱买一套大点儿的房子,这样安安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间。曹杰说:“现在,中国的生活和美国没有太大区别。” 在过去一两年里,机场高速公路周围的新建住宅区拔地而起,还起了诸如“中央公园”“优山美地”“棕榈 泉”“橘郡”之类的名字。这些规划中的理想社区将为人们提供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志,包括自家的院子、烤肉架和配备台球桌的地下室。虽然一些楼盘以外国人和最最富有的中国人为销售对象,但越来越多的住宅将面向这个由拥有国际品味的中国年轻夫妇组成的新阶层。 过去,年轻男女即使在结婚以后也要和男方父母住在一起。如今,年轻夫妻自己买房搬出去住已经成了大势所趋。虽然曹杰的父母也生活在北京,但他和董薇并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董薇说:“我们的朋友中很少有人和父母住在一起。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空间。” 他们也在为安安上学攒钱。在中国,这笔费用可能十分昂贵。中国的教育是由政府出资扶持的,但学校间的差距却越来越大。目前,董薇夫妇平均每个月要为儿子上幼儿园花费100美元。他们说,与现在时兴的一些私立幼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