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中国近现代史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中国近现代史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中国近现代史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活动“读文献·勤思考”

题目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姓名孙永浩

学号20126119

班级农学12-1

指导教师

日期 2013 年 11 月 18 日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主席于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在红军中所存在的教条主义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这片文章语风上风趣幽默,内容上却是蕴含深刻的哲理。读此,觉得很有必要作一篇读后感。

首先,什么是本本主义?即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不仅过去红军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免存在。所以,这篇论作在任何时候都有借鉴作用,值得好好品读。

《反对本本主义》共讲了七大点: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2、调查就是解决问题;3、反对本本主义;4、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5、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6、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7、调查的技术。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使很多把书本、理论当教条的人产生了疑问,凭什么?凭啥就没有发言权?书上这么写的,文件是这么说的......懒得理你,就是因为书中这么写的,你也这么编了,文件这么说,你就跟着掰,还拿着稿到处讲,千篇一律,八股作风,脱离实际。书中好似说蓬莱有仙岛呢,你找给我看一看!这是犯了本本主义。我认为这句话是最霸道,但又最具情理的,很有伟人的风范,读之畅快淋漓,试想若是当着那些领导的面前说这么一句话,便是做鬼也值得啊!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话,虽不能说耳熟能详,但这实践主义的“幽灵”,依然漂浮在社会主义的上空,警醒世人,奈何现今的某些人,鬼见了都会愁,还拿着一帮秘书的活儿,对这群众大肆宣读,“如今啊!GDP屡创新高,人民的生活普遍提高,已经啊,跨人了小康生活啦......”,大腹便便,还说得带劲。要是那GDP能从你肚子里流出那么一丁点儿,民工们也不会磨刀霍霍,想拿你开膛破肚了!不仅本本主义,还本本主义得令人发指,见过瞎掰的,没见过这么能掰的。毛主席在文中强调过,“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简单的十四个字,却胜过千言万语,字字千钧,掷地有声!毛主席生前就注重整风,当今,不仅知识分子,党内人士更要整整风了,面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语,蒙蔽了党的眼睛,破坏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话虽然重了点,但对于我们正确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知道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值得谨记!

紧接着就表明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一观点。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这就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熟悉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文中对那些“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的人,大声疾呼,发出了“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做实际调查去!”的号召。

通过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站到群众中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话虽如此,做起来并冒得那么简单!文-革后,党内坚持两个两个“凡是”的思想,教条主义的理解毛主席的话,让活人寒心,也让英灵不得安身!如让毛主席知道,不抽他们几个耳光子那还行?正是因为错误的思想,才是国家经济建设困难重重,徘徊难进。毛主席曾在文中指出:“盲目的表面无异议的执行上

级的政策,这不是真正执行上级的政策,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手那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何以如此?不东脑筋啊,不深入调查,具体的制定具体方案,只顾生搬硬套,造成损失,却因看上去“未犯错”而难以罪责,美哉,妙哉!损失在谁?还不是国家。我认为,对这种不作为的领导,应该重责!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于机械的执行上级的政策,文本办事,出了篓子还牛气十足,政策和上级精神就是这样,我们也没办法。他们以为没人治得了他们。我曾经多次遇到那样的情况,不管是办贷款,还是交学费,找院里,院里说是校方的决定,没办法。真没办法吗?我看是懒得想,没有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领导还有何用?本本主义!民间常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怎么帮起群众就没有那股子聪明劲了呢?

读完《反对本本主义》后,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毛主席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读者带向他要说的话题上,由浅入深,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他的想法并接受他,领略革命领袖高层建瓴的气质;反对本本主义,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除共-产-党员外,还有广大群众,学生都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我们说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生活才会更像生活,和-谐与进步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以上就是我读了毛主席的这篇《反对本本主义》后的些许感想。我主要想表达的就是:通过这篇文章,倡导“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教条主义”这个理念,将其重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希望在当今社会,大家一起拉起这张大旗,同本本主义者做斗争,使各层人士灵灵活活做事,踏踏实实为人,建设和谐祖国,和谐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值得注意”。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用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他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里斯,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 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 -2006年)。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路。 1918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在中国传播;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2年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标志开始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927年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表明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1945年中共七大思想形成,是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53—1956年三大改造,把主义同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1956年中共八大开始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探索,形成了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我所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是有著名作家蒋廷黻写的,这本书向我们讲述的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历史事件。从书中我能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多少令每一个中华儿女永远难以忘怀的、深深烙印入骨子里的屈辱事件。它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对中国一次次的侵略、奴役、压迫以及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尤其是日本法西斯更是罪恶滔天,不可饶恕。八年抗战,我们终于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中国这一路走过来不可谓不坚辛啊。 在我看来这部书不仅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科学的历史。说它是屈辱史是因为中国近代期间人民饱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不管的强大的西方列强还是比较弱小的日本帝国都争相侵略我们美丽富饶的中国大地,一点点得瓜分。而我们却毫无抵抗之力,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中国一次又一次地被打败,被迫签订了几百个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让中国的尊严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不可磨灭的屈辱。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更是加重了中国的沦陷,可以说让中国屈辱的不仅是外国侵略者,还有那些无能的统治者,是他们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与此同时,说这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科学的历史,是因为在清朝就实施闭关锁国政策,骄傲自满使得中国科学发展方面与世界脱轨,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当西方用炮火打开中国大门时才清醒过来,时代变了,科学才是主导世界的强大力量,没有先进科学的国家是多么不堪一击啊。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于是,当时派出了大量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带回了大量知识,正是他们不断地探索才奠定了中国现代科技的基础,这些留学生居功至伟。 当我每次阅读《中国近代史》时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愤怒之感,为中国被外国侵略而无还手之力感到悲哀,中国怎能任人宰割。现在的中国虽然已不再是当初的弱小国家了,但是比我们强大的依然比比皆是,我们国家绝对不能因为一点进步就开始骄傲的认为已经是无敌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重蹈当初清政府的覆辙,走上同样的灭亡道路。当今世界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其实早已暗流涌动,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大,中国的崛起更是遭到其他大国的敌视。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中国的崛起要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让世界记住中国不是好欺负的。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中国近代学习心得体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感触颇深。一方面,我对中国近代的这一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不能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国门洞开,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农民和地主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也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然而落后的生产状况和落后的阶级状况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政治行动。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级的表现先是近乎邪教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末盲目排外、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 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继续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入侵,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和研究近代史,每个中国人将会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凝聚力在此激发。 中国的近代历史我们从初中至现在已学得很详尽了。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总之,我们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而“天朝”这具木乃伊,已经被空气接触,很快便腐烂了!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建国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有一些错误和冒进的做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前期的建设和改造为后面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开创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在十六大报告中,我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认识在近现代中国引起大变革的背景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把这段历史当做一个反思的历程。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多方面的进步才能增强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明白“满招损,谦受益”,只有虚心批判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明白“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了解我国国情,尊重自己,不能对外屈尊,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见未来。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方向,勇往直前,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法学L141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书报告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因为这本书不厚,便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最大的感触就是与高中历史课上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有很大出入,不管是时间的陈述还是评论事物的眼光和深度。就拿甲午战争来说,历史课本上只告诉我们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并宣告自强运动的彻底失败。而蒋廷黻先生把事件的始末告诉了我们,让我现在才知道为何会发动甲午战争,是由于我国和日本在高丽问题上产生了纠纷,日本想要占领高丽进一步实现自己领土的扩张,而中国看出日本的野心想要阻挠,便引发了甲午战争。而战争的失败的原因,究其根本不是器械的落后,而是技术的落后。 所以我对本书的第三章《自强及其失败》有浓厚兴趣,并经过研读之后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自强运动的提出和实行,是有远见的士大夫,如李鸿章深刻认识到中国虽在18世纪处于优越地位,但是西方列强在19世纪进行了改革,专制君主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更使西方列强的生产机械化。而此时的中国还是夜郎自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不知改革。直到英法联军叩

开了中国的大门,才知道本国的落后,才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这是对中国进步,拥有现代化的文化一个巨大的突破,但为何最终会失败呢?我总结了有一下几点: 1.封建思想不但在统治者士大夫身上根深蒂固,在民众身上也是无法动摇的。 2.自强运动的倡导者,自身束缚于旧文化中,使得没有真正懂得西方文化,并且不懂得正 确用人。 3.时代的束缚,小人的谗言,使得自强运动无法真正展开。 4.自强运动期间,日本,俄国,西方列强因为想领土扩张的原因频频干涉中国,越南和新 疆的动荡,使中国损兵折将。 接下来,我就细细分析这4点。 -。从英法联军身上,恭亲王和文祥得到了三种教训:西洋的军器和练兵远在我们之上;西洋人愿意我们购买兵器并愿意教给我们练兵之法;西洋人并不是先前所传的狼子野心,不守信用。而且曾国、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认识到只有学习先进的科学机械才能生存,并且倡导派学生出国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作业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门很有价值的课程。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 研究生阶段我们接触的更多的专业课与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专业课很多,难度也很大,这就让大多数同学一头钻进其中苦苦挣扎。这个过程是有必要的,不经过历练无法成长,不淬火炼不出好钢。但是,一头钻进专业课中去,容易让人忽略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哲学上的一些东西。哲学讲的不是具体的技术,这也使得很多人轻视哲学,但是哲学是帮助一个人形成思想,形成思维方式的。你可能不能从哲学中找到一个数学问题或者物理问题的解,但是如果你真的潜心深入地去研究哲学,你可以学会如何思考,如何更高效合理地解决具体地问题。有人说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也有人说一切科学的归宿是哲学,爱因斯坦也说过,物理学的尽头是哲学。这并不是随便说说的,发现了浮力和杠杆原理的阿基米德就是古希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因此学习哲学非但不会耽误时间影响我们的科研和成长,相反,学好哲学可以帮助我们事半功倍,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我认为自己有了一定的提升。在老师的推荐下也读了一些相关的著作,其中我最为喜欢,最能够引起共鸣的应该说是毛主席在1930年的著作《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写得浅显易懂,语言朴实,毛主席的文章一向如此,这是因为毛主席写的东西是要在旧中国人民大众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背景下给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工人,和人民武装的战士看的,甚至是讲给不识字的人民群众听的。1930年党内和红军当中“本本主义”盛行,党员干部不调查具体情况,遇到问题机械地照搬书本,同时对共产国际的命令奉若神明,而毫不结合旧中国的具体情况。正是在这种请款下,《反对本本主义》应运而生,使中国革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 反对本本主义总共讲了七个问题。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二、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三、反对本本主义。四、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五、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六、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七、调查的技术。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直接表明,只有经过实际调查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发表评论,进而开展工作,不经过调查是没有发言权的,不经过调查仅通过本本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具有参考价值的。干脆地否定了不经过调查就“闭着眼睛瞎说”的同志。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指出了调查的重要意义和目的,当我们面对棘手的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开展调查,经过认真的实际调查之后再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结论,而不能“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反对本本主义指出,我们过去文化落后,对西方经典无比崇拜。这都是不对的,对于西方经典我们要认真学习,但是没有任何一部

中国近代史感悟

中国近代史感悟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悠久,纵观中国古代史,中国都是世界上的强国,受世界各国的尊敬和敬仰,为何到了中国的近代,却是由屈辱的受侵略开始的呢?为何中国的革命屡屡受挫,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呢?中国何以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发展,走上复兴之路呢?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后,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想。 对,正如大家所知的,古代的中国在世界上一直都是强国,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不尊敬这个悠悠大国的,但自明末中国的封建统治进入全盛时期后,中国开始走下坡路,清朝的一系列封建腐败统治,更成了中国走向受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捷径。当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当世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当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飞速发展时,中国当时的统治者——清政府,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完全与世界脱轨,世界在向前发展,而中国在原地踏步,或者说是在向后退步,落后就要挨打,物产丰富、劳动力廉价的中国怎会不成为具有侵略性的资本主义的侵略目标? 关于贸易逆差的问题使广大资本主义国家十分头疼,怎么改变这一局面?“聪明的”英国人率先想出了办法——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英国成果改变了贸易逆差的局面,于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这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不仅不能赚钱,还使白银大量流失,国家越来越穷,人民越来越苦,一些有良心的清政府官员开始上书,如林则徐,他的上书便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同意开展禁烟运动,所以有了声势浩大的虎门销烟。资本主义国家们看见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露出了本来的丑恶嘴脸,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亦由此开始。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腐败的封建统治让中国走上了受侵略的道路,虽封建人士中,不乏有爱国志士勇敢站出来进行抗争,但大势所趋,走封建道路是不能挽救现在的中国的。 再看看中国近代的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都没能使中国重新站起来,为何如此?可爱的农民阶级已落后,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产阶级比较先进,但中国的资本主义无法与外国资本主义相比,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走不下去,所以,资产阶级亦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于是,中国更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总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她来自于人民,至此,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慢慢走向成功。 1949年10 月1日,所有中国人都会铭记的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在今天站起来了! 建国时,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经过几次战争的洗礼,中国百废待兴,各资本主义国家又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局势十分恶劣。就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国共产党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开始建设新中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面临了很多困难,也走过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一系列政策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民族区域自治、改革开放……中国也成功走上了复兴之路。 对于中国近代史,说实话,我很纠结,因为这是一段血泪史,一段屈辱史,但我们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以史为鉴,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也明白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对自己很有收获。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以史为鉴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以史为鉴 以史为鉴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筱琨小言 对于中国近代史,上学的时候是最不喜欢学的,现在却越发感兴趣。上学时我一直喜欢历史,当时是觉得历史故事很有意思,现在可能是因为我喜欢在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时间流逝,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事情发生,但是故事的脉络和演进却是相似的。对过去了解的越深刻,越能在现实中拨开迷雾,看清方向。 最近看的这本《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fu,二声)先生最有名的著作。对于蒋廷黻,之前并不了解。这个复杂的字也是查字典之后才知道的。看书之前简单地看过他的介绍,知道他是由学术转入政治,并且担任过国民政府的外交“大使”。现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

很多论据和观点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本书很短,大概五万字,分为四章:《剿夷与抚夷》、《洪秀全与曾国藩》、《自强及其失败》、《瓜分及民族之复兴》,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前夕一直到1925年孙中山先生去世这近100年的中国历史,讲解并剖析了为什么中国会遭受列强入侵以及在100年间中国谋求复兴并失败的教训。这些教训一直到今天都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并值得我们去反思。书中有几个重要的观点,介绍如下: 1、中国能否实“近代化”是华民族复兴的关键。 如果能,那前途是光明的;如果不能,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考虑到本书成书于1938年,当时所指的近代化是机械化和工业化。我们都知道,清末中国走向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是闭关锁国和盲目自信。在缺乏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下,仍然以天朝自居,对于西方国家的发展始终没有真正予以重视和关注。即便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也没有励

精图治,开始维新改革,而是等又过了20多年,光绪年间,才开始反思。但是最好的20年窗口已经过去了,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如果能把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那近代化历史比日本还要早二十年。 2、中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剿夷与抚夷”的循环往复。 自从西方国家进入到我国通商之后,不论后续是主动通商还是被动通商,在中国的外交领域永远都是“剿夷与抚夷”的争斗,剿夷势力强大,那我们就主战;抚夷势力大了,那我们就主和。而到底应该是剿夷还是抚夷,或者是否有更好的政策,其实没人能真正说清。 林则徐是剿夷派,所以以极坚决的态度禁止鸦片。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士大夫阶级的代表人物和中国旧文化的坚定用户者。虎门销烟时,林则徐是没有看清西方的,他真的认为我们是有能力的。可是后来,林则徐其实渐渐了解了西方也知道了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感受例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感受例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感受例文最近翻看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薄薄的一本,所以一口气读了下去。这本书是作者赋闲汉口时,花费两个月时间一气呵成的。尽管如此,却并不意味着它的内容肤浅。蒋先生本人是近代的留洋博士,修的历史学。或许正是他在国外学习到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因此他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这本书是他对当时的中国的深深思索。它主要讲的是以中国当时怎么一步步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近代史要从西方的对外殖民战争讲起。因为一场浩浩荡荡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带来进步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们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当时是的俄.意.日国家都是在这种外界环境压迫下,走向了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靠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闭关锁国,一直等到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让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有着稳定的农业经济,完全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而且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充满优越感,因为周边那些国家确实在文明形态上相较落后。所以中国并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

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其中一个外国人马戛尔尼来华提到的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此后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同而思考改革。中国遭遇西方人的攻击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国在被攻击的过程中完全有机会有可能转祸为福化险为夷,像日本等许多后发展国家一样大胆接受西方文明。以中国的人力物力,倘若像日本那样接受了科学机械,重构中国文明,那么中国不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历史是不会改变的,而历史的经验我们是可以汲取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谁排斥改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因此,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的创新改革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之道,也必将永远处于进行时。精美的史书是轻盈的蝴蝶飞跃光阴的记载,轻叩我们的心扉;它流传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记载着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承载着中国日新月异的王朝更替,镌刻着中国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与胜利,铭记着中国现代辉煌建设成就打开中国近代史,它是一部记载着我国由危亡走向复兴。在鸦片严重损害人们健康,犹如一条毒蛇吞噬着,这时林则徐深明大义地上述朝廷请求严禁鸦片,从而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血腥掠夺.本国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洪秀全领导太平军奋起放抗。由于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 在老师推荐的四篇文章里,我选择了《反对本本主义》,是因为它的新颖的题目吸引了我。在知道《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后,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读了它。《反对本本主义》写于1930年5月,原名是《调查工作》,是毛泽东同志为了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而写的。因为那时没有“教条主义”这个词,有些人认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事情解决不了,就拿本本来,所以就叫它“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一开始就透露着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他一开篇就写了一句常被人引用的话——“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犹如一声断喝般地批判了当时红军不注重调查研究和中国实际,空谈理论,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的本本的同志。接下来,他用了四个自然段写了四句话:“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强而有力地表达出了对这些党员不进行实际调查的愤慨。这四句话虽然平凡却掷地有声,非常有力量地体现了他对部分共产党员只会瞎说的、不进行调查的强烈不满,更让我们深深地了解到深入调查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问题的现状和历史,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所有结论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非像某些领导那样苦思冥想地“想办法”、“打主意”思考出来的,否则这些结论必然是错误的、瞎说的。如果某些领导硬要拿这些结论去指导实践,必然会导致共产党的工作出现错误,必然会令党脱离群众而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学孔夫子的“每事问”,只要把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就算是再困难的问题也会变得容易解决。 在文章的第三四部分,毛泽东同志指出了本本主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某些共产党员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盲目地执行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导致党的策略路线不能深入群众;许多从书本上讨生活的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共产党员,成了革命叛徒;本本主义会导致唯心精神,产生机会主义或盲动主义错误。由此可见本本主义是一定要纠正的。但与此同时,他也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我们还是需要学习的,“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 而要纠正本本主义,就要向实际情况作调查。我们决不能想当然作决定,也绝不能搞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因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斗争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刚要》之心得体会

浅谈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刚要》之心得体会又是一学期匆匆而逝,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课程的学习也将告一段落。在学期初,作为一个已经学习了三年历史的文科生而言,最开始对于即将重复的中国近代史并不够重视。本没指望从这个课上再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在周华虎老师辛苦的讲授中,自己的确受益匪浅。 先就这个课谈谈我自己的浅薄认识。历经一学期的近现代史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大学课堂和高中课堂的差别。高中就是枯燥无味,死记硬背,而大学的历史课堂却截然相反,老师不再照本宣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周老师常给我们讲述针对同一个事件史学界的不同观点,给我们播放历史人物传记或者战争的纪录片。这些都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和全新的认识。 丰富的课堂内容不仅仅再次勾起了我脑中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记忆,而且还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也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学习和了解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周老师给我们播放陈独秀和李鸿章的纪录片,不看这些我压根就不能理解陈独秀的聪明才智和李鸿章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无奈。 历史作业也不再是单纯的做题,周老师叫我们进行历史实践调查并撰写报告。这又使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又多了一个提高我们实践活动能力的功能。我和我的小组成员赶赴汶川,对地震后的灾区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经历,也让我们从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书本上从未出现过的东西。

再来说说自己对于中国近代史这段历史的浅薄认识。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曾说:“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遗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许多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我们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下走向甲午中日战争的屈辱,再走向抗日战争的胜利。我仍然无法忘记,每次学习到火烧圆明园和南京大屠杀那种义愤填膺的心境。然而如今却不同了,勿忘国耻之后更是要反思,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历史重演。 穿越解放战争的硝烟,新中国站来了,现代史的发展也是历经坎坷。从三年经济困难到大跃进,从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再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中国在不断成长壮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着。的确,中国近现代史像曲折向前的川藏公路,路途坎坷,却终将通向天堂般的西藏。 中国曾经辉煌过,但也毕竟衰败过,虽然现在是进步的,但仍应牢记这段历史,以史为镜,让这段历史犹如警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 期末将至,课程即将结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在这门课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各种素质和能力。在此感谢周老师您的辛勤工作和付出,此上便是我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心得体会,略显浅薄,望见谅。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事件有感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事件有感 必然:别无选择的选择,唯一选择。历史背景和因人物性格所做出的决定和导致的结果。偶然:小概率事件的出现时间、经过和结果,关键人物的出现和作用 一直都有太多的人,对社会各个方面有太多的不满和抱怨,那是他们不懂历史!的确,当下的中国,我们的制度还有很多缺陷,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还有很多矛盾等待化解。但无论如何,当下的中国是先祖们留给我们唯一的遗产,如果他们当年还有第二个选择,我相信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美国的确强大,让全世界为之疯狂。无一不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多完美,美国的建国先贤多么伟大。但如果你研究美国那短暂的历史,也会发现,美国民主也是美国人民和先贤们的唯一选择,是美国的最好选择。都是唯一选择,为什么就一定说美国的比我们的好? 现在是历史的延续,现在的果是过去的因决定的,认识现在就必须先认识过去的历史。让我们一起回顾近现代历史中的大事件吧。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开始瓜分中国,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耻辱历史——必然 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袁世凯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开端。——偶然 1911~1912年,辛亥革命。终帝制,起共和,中华民族第一次近代的自我拯救尝试,没有孙中山就没有革命的成功,成功概率极小,孙中山的伟大就此奠定!——偶然 1913年,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必然 1915年,袁世凯称帝——偶然中的必然 1919年,五四运动。一批青年老师和学生的流血牺牲改写了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中华民族再次自我拯救,知识分子伟大!——必然中的偶然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由于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偶然中的必然 1922年,永丰舰事件(中山舰事件),蒋介石救护孙中山,蒋介石个人命运从此改变——偶然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蒋介石出任校长,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是最恰当的选择,也是唯一选择,蒋介石从此上位——既是必然也是偶然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偶然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的开端。——必然中的偶然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地位,把共产党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唯一选择,没有毛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冷视权威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这急切的呼唤中包含着毛泽东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核心思想,反映出他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最坚定的立场,也给予我深深的震撼。要解决问题,必须有足够的立场发言,否则便是瞎说。虽然说得较绝对,但也不乏道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不仅在当时为党内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对于今日的我们更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 追本溯源,浅读《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首先要做的便是要了解毛泽东创作此文的时代背景,了解创作动机,以便更深入透彻的对于文中的信息有正确的认识。《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1930年5月,毛泽东为了反对红军中的教条主义而写下的一篇重要论著。就综合此文产生的多方历史背景来讲,《反对本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国际背景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而导致的挫折;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红军内部思想意志不一引发的激烈的政治斗争是毛泽东有着切身的体会,认识到本本主义对革命的严重危害是该文产生的根本原因;而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是该文产生的思想根源。从写作背景我们就不难看出,毛泽东作此文也是建立在长久的革命调查研究,深入浅出的分析才凝练出反对本本主义,倡导社会调查的思想。 那什么是“本本主义”?本本主义即一种把理论当作教条、视书本为圣经的思想作风。其主要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不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书本上的个别定义、公式、结论出发,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拒绝对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本主义固然是错误的,经验主义也是应该摒弃的。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本本主义。 “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调查是本文的第二部分也是我认为的本文的重点部分。怎样摆脱本本主义?光是在思想上纠正错误只是治标不治本。意识形态是以客观存在为基础,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只有在实践上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以调查作为我们思想的依据才能更好地巩固意识上对于反对本本主义的思想,也能真正促进调查的发展。 毛泽东将调查问题比作“十月怀胎”将解决问题看成“一朝分娩”。可见做社会调查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怎样做好社会调查也显得尤为重要。读过《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我认为首先要坚定做好社会调查的决心,不为本本主义或个人因素所动摇;其次要做好详尽周密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标,明确调查对象,这包括调查对象的数量,阶层,横向纵向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亲力亲为,深入调查,汇集多方力量: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微薄的,只有群策群力才能事半功倍,在该文中毛泽东指出“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可以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来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

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众所周知,清末及以后的中国历史,是历史长河中一部不可或缺的史诗。它既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屈辱史,又是中华民族英勇抗争和曲折求索的历史。它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思想和血泪,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拙见成长和寻求解放的苦苦挣扎。 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了之后百年中国受到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它可以说是中国人民苦难加剧的标志,因为自此之后,中国人民除了继续忍受封建体制的摧残之外,还要经受外国帝国主义的摧残。而接踵而至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催发了太平天国运动等反抗活动的同时,也一步步摧毁着封建统治,打击着外国势力。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各种民族危机和经济危害压迫下的产物陆续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之后的武昌起义、黄花岗起义以及最终的辛亥革命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从而终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思想解放的集中表现。虽然最后以同旧势力妥协,失败而告终,但也说明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的道理,为之后的救国的仁人志士更好地指明了方向。随着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爱国运动、等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接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人民真切地带来了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平复了内乱、解放了全中国并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中国人民终于能自信的站起来了。 可以说,中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史,中国人民在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过程中,明白了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须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重生固然欢喜,涅槃苦痛漫长。今天的中国最不能忘记的就是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存法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写好中国的未来史,不仅需要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且要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书写下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帮助我们建立更完整的人生价值观。 我所期望的大学时代的近现代历史课程,不再是像初中和高中时期对重大的历史活动的表面介绍和意义了解;而是老师能更多的讲一些重大或者有代表性的历史活动背后蕴藏的一些小故事,例如某个英雄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个人生活等等。另外,建议老师多放一些音频资料,类似历史纪录片之类的。我觉得这样的历史学习不仅更加增添了趣味性,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加贴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感悟历史。这样学习下的历史,将不再只是我们学生印象中一堆事件、数字和意义的结合,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仿佛身临其境的历史场景。谁说历史一定要是黑白和沉重的呢?我们也可以给历史涂上彩色,用眼睛、用脑子、用耳朵去铭记和刻画它。 关于近代及以后的中国,我个人最想了解和探讨的这段历史时期一些仁人志士的不凡的人生故事。主要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些爱国革命志士,比如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女英雄秋瑾等等。另外,我还想了解人称“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爱国将领张学良他传奇的一生,以及北伐战争这段历史中主要人物和历史活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 2011040173 陈倩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 ——资料来自百度百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中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下篇: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9)。 除了上、中、下三篇,作者还为这本书写下了一章“开篇的话”。这一章中,作者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怎样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他说:“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作者认为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而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大学生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需的。 之后的上、中、下三篇中,开头都有一章综述。在综述里,作者把一整个篇章的大概背景都概括了起来。再在后面详细地告诉我们具体的情况。 上篇的综述标题是“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章节分成了三部分: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中篇的综述标题是“翻天覆地的三十年”。章节分为了三部分: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二、“三座大山”的重压;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下篇的综述标题是“辉煌的历史征程”。章节同样是分为了三部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看完了这三篇综述,还没开始仔细看其他章节,我就已经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了一定的感触。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中国近代史。 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我们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在那段时岁月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着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就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当时在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中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等一系列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

中国近代史实践报告(1604)39851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 ——参观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有感实践题目:南京总统府—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实践时间:2016年5月29日 实践地点:南京总统府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班级:14级数普1班 小组成员:吉路(23)戴明月(31) 李娇(35)宗文韵(27) 陈瑶(24)郑雅(25) 一、小组实践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重温大革命时期到新中国解放的革命历史。通过对南京总统府的实地考察,以及和当地大学生互动等多种方式,我们 重温党的伟大革命历程,增强我们大学生对党革命征程的认识; 通过社会实践,我们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加强和升 华,从而更加坚定不移的听从党的指挥,跟随党的脚步为进一 步向党组织靠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近代史上,金陵古城—南京是值得牢牢记忆的一座城市。为了拯救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其他民主党 派在南京这座古城中付出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近代南京城的每

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都与中国革命息息相关,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国共十年对峙,从日本侵华战争到国共和谈,最后到人民解 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进而2解放全中国,赢得了 革命的最终胜利,南京这座苍老的古城见证了中国革命的热情。 因此,了解这段峥嵘岁月,重温中国革命历史,我们当代大学 生定能加强自己的思想觉悟,在实践中矢志不渝地感受革命精 神,进而进一步听党指挥、跟党走。而南京总统府已有160多 年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南京解放的100多年里在 中国当时政治中心的南京,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 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在此活动过。这一建筑群,成为 近代中国史的重要遗址。 二、小组实践活动记录 ①、2016年5月29日我们一同坐车去南京总统府 ②、参观总统府,六个人按照分工,依次收集各建筑资料介绍,拍照留影 ③、参观后整理资料,照片,借助上网搜集补充,整理出总统府的近代史,著名建筑 ④、由相应小组成员负责网络调查问卷,基于对南京总统府近代史的了解,收集数据,得出结论 ⑤、根据以上材料,做了一份有关总统府近代史PPT、实验报告一份以及实践活动心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