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版2021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提纲大全2021

新版2021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提纲大全2021

新版2021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提纲大全2021
新版2021年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提纲大全2021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提纲大全2021

由于历史延续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知识结构和社会认知。所以,我们不可能割断与历史的联系。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5课

1、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是什么朝代?

北宋。

2、采取重文轻武治国政策的是什么朝代?

北宋。

3、与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

辽、西夏、金等。

4、占据江南,与金形成南北对峙局面的是什么朝代?

南宋。

5、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蒙古族。

6、辽宋夏金元时期时代特征是什么?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政权民族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灭亡

北宋汉族赵匡胤东京

(开封) 960年1127年

(被金灭)

南宋汉族赵构临安

(杭州) 1127年1276年

(被元灭)

辽契丹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

(内蒙古巴林左旗) 916年1125年

(被金灭)

西夏党项元昊兴庆

(银川) 1038年1227年

(被蒙古灭)

金女真完颜阿骨打中都

(北京) 1115年1234年

(被蒙古灭)

元蒙古忽必烈大都

(北京) 1271年1368年

(被明灭)

第6课北宋的政治

导言

1、“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赵匡胤。

2、北宋的政治有什么突出特点?

重文轻武。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3、北宋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开封。

4、赵匡胤是通过哪次兵变篡夺哪一政权建立北宋的?

陈桥兵变、后周。

5、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出现什么趋势?

统一趋势。

6、宋初统治者制定的统一方针是什么?

先南后北。

7、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的宋朝皇帝是谁?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

8、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有何意义?

措施:

(一)军事方面: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二)行政方面:

(1)在中央: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2)在地方: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②频繁调动州县长官,知州三年一换,在各州府设通判;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④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意义: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皇权大大加强。

重文轻武的政策

9、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对皇权构成威胁。

10、宋朝重文轻武政策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太宗时)。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11、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措施有哪些?

①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②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1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有何长远影响?

①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1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③(消极影响)导致国家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导言

1、与北宋并立的辽和西夏分别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契丹族、党项族。

契丹族与党项族

2、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的是谁,都城在哪? 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

3、为契丹族创制文字的是谁?

阿保机。

4、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哪个民族的一支?

羌族。

5、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什么地区?

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6、西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府(今银川)。

7、创制西夏文字的是谁?

元昊。

宋辽与北宋的和战

8、占领燕云十六州的辽朝皇帝是谁?

辽太宗。

9、宋太祖时,北宋与辽的关系怎样?

保持友好关系。

10、宋太宗时,被迫对辽采取什么政策?

防御政策

11、澶州之战发生在何时,当时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谁?

宋真宗时、寇准。

12、辽与宋签订的盟约历称作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澶渊之盟、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13、宋夏合约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导言

1、辛弃疾是何时的抗金将领?

南宋。

2、金是哪个民族建立的?

女真族。

女真族的崛起

3、女真族是哪个民族的祖先?

满族。

4、女真族原来生活在哪一地区?

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5、辽宋时期女真族受哪一政权的控制和压迫?

辽。

6、11世纪末完成女真各部统一的是谁,是哪一部落的?

阿骨打、完颜部。

7、金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建立的时间、建立者。

女真族、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

8、颁行女真文字的是谁?

阿骨打(金太祖)。

9、辽是在何时被哪一政权所灭?

1125年、被金灭。

10、北宋是在何时被哪一政权所灭,被金军掳去的皇帝是谁?

1127年、金、宋徽宗、宋钦宗。

11、南宋的建立者是谁,定都何地?

赵构(宋高宗)、临安(今杭州)

12、南宋初年,率北伐的抗金将领是谁,他的军队被誉为什么,取得了什么战役的胜利?

岳飞、岳家军、郾城大捷。

13、杀害岳飞的人物有谁,他们为何陷害岳飞,罪名是什么?

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莫须有。

14、宋金和议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5、宋金议和后,金迁都到哪,改名为什么?

燕京、中都。

16、两宋时期各族政权示意图:

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①两宋时期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立;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

②两宋时期各政权关系特点:“战”与“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言

1、“苏湖熟,天下足”是何时的谚语?

宋代。

农业的发展

2、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①自身因素:江南地区宋代以前即得到开发;

②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③政治因素:南方的战乱较少。

④自然因素:气候的变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⑤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高产作物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3、宋代南方经济开始进一步向哪里发展?

湘江以西、江西、福建和两广。

4、由越南传入的哪一稻种在何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占城稻、北宋。

5、宋朝时哪一作物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水稻。

6、宋代成为丰饶的粮仓的是哪一地区?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

7、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是在哪一朝代?

宋代。

8、北宋到南宋初年,植棉地区仅限于哪些地区?

广东和福建。

9、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什么地区?

江淮和川蜀一带。

手工业的兴盛

10、两宋时期,南方成就突出的手工业部门有哪些?

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

11、北宋时丝织生产发达的地区是哪里?

四川、浙江地区。

12、棉纺织业兴起于何时,哪一地区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南宋后期、海南岛。

13、中国瓷器发展的辉煌时代是在哪一朝代?

宋朝。

14、宋代的瓷窑有哪些?

河北的定窑、河南的汝窑、江西的景德镇。

15、宋朝的瓷都是哪里,兴起于何时?

景德镇、北宋兴起。

16、南宋时我国制瓷业中心在哪里?

江南地区。

17、宋朝造船业在世界上居于地位的地区有哪些?

广州、泉州、明州。

18、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建在何时的什么地方?

北宋东京郊外。

19、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配备了哪一辨别方向的先进装置? 指南针。

商业贸易的繁荣

20、宋代在哪些河流沿岸兴起了商业城市?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

21、宋代的商业城市是哪里?

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22、宋代商业的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沿江、沿河商业城市兴起;

②城市开设店铺地点不限;经商时间不限,出现早市、夜市;

③乡镇出现新的商业区草市;

④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区。

23、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广州、泉州。

24、宋代海外贸易的范围近可到哪里,远可达哪里?

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5、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置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市舶司。

26、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在哪一朝代?

南宋。

2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出现于何时的什么地区?

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28、交子出现的原因、意义是什么?

原因:商业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便。

意义:交子的出现,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9、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是在何时?

南宋。

30、我国经济中心难移开始于何时,最后完成于何时?

唐朝中期、南宋。

31、南宋的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哪里?

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经济重心的南移

3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①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②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到南宋最后完成南移。(“国家根本,仰给江南”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

33、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最主要的原因)。

②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③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⑤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34、经济中心南移的启示:

①要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创新,重视科技的发展。

②要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③要保持和谐安定的局面。

④要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导言

1、结束宋辽夏金分裂局面的是哪一朝代?

元朝。

2、元朝是哪一民族建立的?

蒙古族。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3、蒙古族原先生活在什么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

4、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谁完成的?

铁木真(成吉思汗)。

5、蒙古政权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

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

6、创制蒙古文字的是谁。

成吉思汗。

7、1227年蒙古灭亡了哪一政权?

西夏。

8、成吉思汗在进攻哪一国家时逝世,地点是哪里?

西夏、六盘山。

9、1234年蒙古灭亡了哪一政权?

金。

10、金朝灭亡后,蒙古和哪一政权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南宋。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11、1260年继承蒙古汗位的是谁?

忽必烈

12、忽必烈推行新政的做法有哪些?

①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

②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③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13、元朝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定都哪里?

1271年、忽必烈、大都(今北京)。

14、元灭南宋是在哪一年?哪一年攻灭南宋残部?

1276年、1279年。

15、南宋灭亡后继续展开抗元斗争的有哪些人?

陆秀夫、文天祥等。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文天祥。

17、元朝统一有何重要意义?

结束了我国历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导言

1、我国历版图的是哪一王朝?

元朝。

2、我国历从分裂割据到大统一的朝代有哪些?

秦朝、隋朝、元朝。

元朝的疆域

3、我国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哪一王朝?

元朝。

4、史书上关于元朝的疆域是怎样表述的?

“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5、元朝疆域超过了历疆域较大的哪几个朝代?

汉朝和唐朝。

6、今天哪些边疆地区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x疆、x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和南海诸岛。

7、我国历版图的是哪一王朝?

元朝。

行省制度

8、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政治上确立了什么制度?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9、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哪些机构,分别负责哪些事务?

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10、元朝在地方实行哪一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

行省制度。

11、元朝行省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①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 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②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10个行省。

③在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12、元朝在地方设置了哪10个行省?

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3、元朝在边疆的哪些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加强管辖?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

14、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

①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②由宣政院直接统辖x藏,掌管x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15、澎湖巡检司的设置有何影响?

这是历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16、由宣政院直接统辖x藏有何影响?

x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7、面对当今“”“qd”分裂势力,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台湾和x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径都是不可能得逞的,必将遭到失败。

18、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一说元朝统一的意义。

①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为以后各朝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

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复习提纲大全2021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来的代表——北京人 1、元谋人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工具和生产生活方式、地位。 2、北京人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发现过程(1929年,裴文中)、外形特征、使用工具和生 产生活、社会组织、北京人遗址意义、石器的种类、火的用途、火使用的历史意义。3、山顶洞人距今年代、发现地点、使用工具和生产生活、社会组织。 第二课原是农耕生活 1、世界上最早种植稻粟黍的国家是哪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原始农业兴起和发 展的意义。 2、河姆渡人生活年代、发现地点、代表类型、房屋建筑和优点、生产工具、种植农作物、 畜牧业、手工业。 3、半坡居民生活年代、发现地点、代表类型、房屋建筑和优点、生产工具、种植农作物、 畜牧业、手工业。 第三课远古传说 1、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的时间、典型部落、炎黄战争的地点、炎黄对战蚩尤的地点、人 文初祖。 2、炎帝是发明、黄帝发明、黄帝时期的发明。 3、尧舜禹禅让制的含义、实质、特点。 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 1、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国家机构、统治中心、二里头遗址(了解 知道是夏朝的)。 2、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巩固政权措施、武王伐纣决战地点。 3、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重要事件。 4、分封制的目的、原则、对象、权利、义务、作用、等级、等级特点。 5、东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第五课青铜器的甲骨文 1、青铜器的用途、铸造技术、司母戊鼎的地位。 2、甲骨文的定义、发现、地位、造字方法。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 志。 2、王室衰微的原因(分封制瓦解的原因)、王室衰微的表现。 3、诸侯争霸的原因、口号、霸主、影响、实质;齐桓公率先称霸的原因、标志。 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地理位置、兼并战争的特点、影响、著名战役。 2、商鞅变法的原因、时间、人物、内容、作用、启示。 3、都江堰建造时间、人物、结构、作用。 第八课百家争鸣

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很多的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首次接触历史,感觉到很多的不适应,其实掌握一些的方法就会比较的容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2020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1.距今时间:约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位于长江流域) 3.历史地位: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二、北京人:1、距今时间:约7020万年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位于黄河流域) 3、面貌特征:还保留着猿的一些特征 4、用火情况:使用天然火 5、生活情况:过着群居生活 6、使用的石器:打制石器 三、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制造工具。 火的使用,提高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1.距今时间:约6000多年2、遗址地点:陕西

西安半坡村(位于黄河流域) 3.房屋结构:半地穴式房屋 4.主要农作物: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之一) 5.饲养的家畜:猪、狗等 6.生活方式:过着定居生活和原始农耕生活 7.使用的陶器:彩陶) 8.生活情况:过着氏族生活9.使用的石器:磨制石器 二、河姆渡聚落:1.距今时间:约7000年2.遗址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位于长江流域) 3.房屋结构:干栏式房屋 4.主要农作物: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之一) 5.饲养的家畜:猪、狗、水牛等 6.生活方式:过着定居生活和原始农耕生活 7.使用的陶器:黑陶8.生活情况:过着氏族生活9.使用的石器:磨制石器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和黄帝 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生活在距今约4000多年前,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始祖 2、炎帝的贡献:相传发明了医药和原始农业;发明了陶器;开辟了集市。炎帝号称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8万里,讲的就是地球的赤道周长) ▲读懂七年级上册P3图1.2,用图说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用证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1、登高可以望远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3、站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看到整个船身。 4、月食现象 2、经线(度)、纬线(度)特点及经纬网 ▲列表比较经纬线的特点:

▲列表比较经度与纬度的区别: ▲判定的技巧: A、东西半球判定:从200W向东到1600E是东半球,从200W向西到1600E是西半球 B、南北半球判定:北纬北半球,南纬南半球 C、低、中、高纬度的判定: 纬度小于300为低纬度 纬度大于600为高纬度 纬度值为300-600为中纬度 D、纬度判定五带:(P12图1.20) 纬度小于23.50为热带

纬度大于66.50为寒带,北纬北寒带,南纬南寒带 纬度值为23.50—66.50为温带,北纬北温带,南纬南温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自转的比较: ▲地球自转方向: 面对北极(或在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面对南极(或在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地轴与公转轨道保持66.50的夹角) ▲二分二至日比较:(P11图1.19)

▲五带的比较:(P70图4-22) 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比例尺的大小看其值如1: 100大于1: 1000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1: 100000 线段式:0 1千米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范围的关系:对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两幅地图: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的复习提纲

初一地理复习资料 一、世界陆地地形类型: 类型主要特征典型地区 山地起伏大,坡度陡峻,山高谷深;海拔高,一般超过500米。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最高峰-珠穆郎玛峰 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高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200米。 高原中间海拔高,起伏小,边缘陡峭。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小于200米。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盆地四周高山高原环绕,中间低平。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二、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部位特征图示 坡度陡缓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 陡崖几条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山谷等高线由地势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弯曲 山脊等高线由地势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弯曲 三、海底地形 四、板块构造 1.六大板块名称、分布: 2.活动规律: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3.主要地理现象及原因: 主要地理现象形成原因 红海面积扩大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 地中海面积缩小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 台湾和日本多地震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地壳活动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 五、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 1.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中低纬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临海地带,人口特别密集。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3.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会对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带来影响。所以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六、世界的人种 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的。 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七、世界的语言 六大语言使用范围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超过12亿,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及华人华侨。 英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母语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官方语言有:印度、菲律宾等。 法语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俄语俄罗斯和东欧国家。 西班牙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 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 八、世界的宗教 三大宗教教徒时间诞生地活动场所主要分布地区经典 基督教10亿公元1世纪巴勒 斯坦教堂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圣经 伊斯兰教7亿公元7世纪沙特清真寺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西北部古兰经 佛教2亿公元前6世纪印度庙宇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金刚经 九、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 2.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七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3.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4.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 世界炎热中心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在南极洲;我国夏季寒冷中心在青藏高原。十、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降水的形成条件:(1)足够的水汽量;(2)气温下降和凝结核. 2.降水的主要类型: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工具, 知道用火。 2、北京人: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大约距今70—20万年 之间,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用火和保存火种,过着群体生活。 3、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 物的根本区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 植粟,饲养猪狗,使用彩陶,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和制衣。 2、河姆渡人:生活长江中下游,距今约7000年。住干栏式房屋,使用木结构水井,种植水 稻,饲养猪狗和水牛,会制作陶器和玉器,会雕刻和懂得使用天然漆。 3、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新石器时代。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 标志。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代。黄河流域活动着有炎帝、黄帝和蚩尤等几个大部 落。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击败炎帝,炎帝归顺黄帝,结成炎黄联盟。 2、炎黄部落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部落。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逐渐形成为 华夏族。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3、炎帝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 法知识。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了弓箭的指南车。其部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会纺织和缫丝。 4、黄帝后,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

2017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完整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提纲请保管好)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① 天圆地方 —②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 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③ 麦哲伦 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 人造地球卫星拍摄地球照片 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 比例 缩小,制作的 模型 叫做地球仪。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北极点、南极点、纬线、经线) 纬 线 经 线 定义 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互相垂直的线 形状 一个圆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开始 ,向两极逐渐 递减 ,到极点时成一点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 方向 东西 方向 南北 方向 (地 轴 北极 南极 经 线 纬 线

纬度经度 起点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 标度范围0°- 90°0°- 180°度数变化规律 以0°纬线为起点, 往北、往南度数越来越大 以0°经线为起点, 往东、往西度数越来越大相同度数的区分北纬( N )、南纬( S )东经( E )、西经( W ) 重要经纬线(度) 0°-30°(低纬度) 30°-60°(中纬度) 60°-90°(高纬度)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北回归线 23.5°N 、南回归线 23.5°S 北极圈 66.5°N 、南极圈 66.5°S 北极点 90°N 、南极点 90°S 20°W 和 160°E 组成的 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经纬网 (1)定义: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经纬网。 (2)作用:用来定位以及确定方向 (3)常见的形状: 三、地球的运动——自转 1.自转绕转中心:地轴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 从极点上空俯视,北逆南顺 3.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 4.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差;③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四、地球的运动——公转 1.公转绕转中心:太阳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3.公转周期:一年 4.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②正午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的季节变化(夏季短、冬季长); ③四季更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④地球上的五带 5.二分二至与季节划分 S N

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上下册中国历史复习提纲整理

中国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发轫 一、基本学习要求 (一)基础知识要求 1.知道:(1)中国目前发现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2)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3)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分别是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4)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位世袭制替代了“禅让制”。(5)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7)商代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 文字,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文字。中国自商朝起,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b5E2RGbCAP 2.了解:(1)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天然火。(2)传说保留着许多真实的历史信息,是珍贵的历史资料。(3)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居住干栏式的房屋;半坡人种植粟、黍,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屋。(4)禹治水成功,保障了人民安全,有利于农业发展。(5)盘庚迁都殷后,商朝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6)宗法制是西周维护全国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西周为了有效统治广阔领土,实行分封制。(7)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8)卜辞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价值。(9)商周时期,我国青铜文化发展到鼎盛阶段。金文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文献。p1EanqFDPw 3.理解:(1)北京人体质进化上的特征印证了劳动在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2)我国南方和北方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南稻北粟”。(3)水利事业的兴起,标志着农耕文明的进步。DXDiTa9E3d 三、学习训练示例 1.小王同学购买了一些历史书籍,他决定按书籍所记载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将下列书籍放在不同的 书格里,请你帮他选择。RTCrpUDGiT ①《炎黄的故事》②《“北京人”之谜》③《青铜器图鉴》④《大禹治水》⑤《河姆渡》 书格A (旧石器时代) 书格B (新石器时代) 书格C (传说时代) 书格D (商周时期) 2.小张、小李和小王三位同学就“半坡人是否掌握了制陶技术”展开了讨论。老师问他们的观点和依 据分别是什么?5PCzVD7HxA 小张说:“我听研究历史的爷爷说‘半坡人没有掌握制陶技术’。” 小李说:“我看课本上这么写着‘半坡人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 小王说:“我参观过半坡出土文物展览,看到了半坡考古发掘出的陶器。” 请你说说他们分别通过什么材料得到了历史信息? 3.《吕氏春秋》等书籍中记载了很多关于黄帝发明创造的传说:有的说黄帝发明了车,有的说黄帝发 明了煮饭的锅,有的说黄帝教百姓盖了房子来居住。黄帝几乎成了古代发明创造的“万能博士”。jLBHrnAILg ①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传说与历史史实有何差异? ②如果需要探究关于黄帝的历史,这些传说是否有价值?为什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提纲式复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4.生产状况:①采集狩猎②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③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原始社会。 6.地位:①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②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发现地点: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①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②会人工取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使用陶器、使用磨制工具、聚落生活(定居);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贡献(神农氏) ①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轩辕氏) ①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②黄帝的下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③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体现了刻苦耐劳,坚持不懈,大公无私的精神。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制度: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3.遗址;二里头遗址——①阶级分化②等级界限 4.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年被商汤所灭。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迁都: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纣王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建立: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3)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3.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基本知识 1.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 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 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 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 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10.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 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11.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 盟。 12.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 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15.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 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 20.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 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2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3.春秋五霸是指先后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4.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25.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26.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 27.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使用牛耕去向都始于春秋时期; 28.战国时期,秦国蜀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的“天府 之国”。 29.甲骨文是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 发展而来的。 3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年代是从商朝开始的。 3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是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 食。 32.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有确切时 期的记载。 33.一年有24个节气始于战国时期。 3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珍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35.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代表作抒情长诗《离骚》被译成多国文 字处理;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期中考试之前内容 一、地球仪 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①地球卫星照片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在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④月食现象⑤站的愈高看的愈远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赤道是0°纬线,是最长的纬线,是南北纬的分界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4)本初子午线是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但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西经20度)和160°E (东经160度) 6)经纬线的区别 9 11160度才是东半球,大于160度却是西半球,西经并非都是西半球,大于20度才是西半球,小于20度却是东半球。 12)0°纬线上一年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13)地球公转示意图:

1)比例尺的三种表达形式:1.数字比例尺 2.线段比例尺 3.文字比例尺 3)在同样大小的两幅地图上,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范围越小,所反映的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所反映的内容越略。 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高原:海拔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地面起伏和缓。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下,地面起伏和缓。 6)山谷:等高线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 山脊:等高线从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 山顶:等高线呈闭合的状,且四周低,中间高的地方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陡崖:等高线密集到重合一处的地方 三、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路块。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陆地。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大陆与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6)全球陆地共分为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7)全球海洋共有四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8)亚洲与欧洲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它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进一步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亚洲与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它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11)南美洲与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它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12)赤道穿过的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其中赤道穿过的大陆有有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极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有北冰洋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亚洲、欧洲、北美洲。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南极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13)20°W主要穿过大西洋和北冰洋。160°E主要穿过太平洋和北冰洋。 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太平洋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兼跨南、北、东、西四个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大洋洲。14)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个大洋围绕的大洲是南极洲。 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的大洋是北冰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 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 1:10000000或1/10000000或一千分之一 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 100千米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相同图幅情况小,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定方向 N 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 30°N 0° (赤道) 30°S30°W 0° 30°E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W E S 图例和注记常用图例(P8图1-4)2、社区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 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 举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 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 社区的差异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同特色的社区。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1、大洲和大洋(世界地形图)海陆分布地球总面积陆地占29%,海洋占71% 陆地陆地分为大陆和岛屿大洲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七大洲、四大洋面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P21图2-4) 大洲位臵分布特点除南极洲外,两两南北对称分布。 大洲间的分界线(P21图2-4)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洲分界线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运河、海峡、山脉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沟通的海洋地中海和红海太平洋和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 重要的海峡(P23图2-7、2-8)重要海峡地理位臵沟通的海洋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太平洋和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欧、非之间地中海和大西洋 麦哲伦海峡南美洲最南端太平洋和大西洋 好望角非洲最南端太平洋和印度洋 岛屿之最最大的岛最大的半岛最大的群岛: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陆地上的水的来源;海洋中丰富的资源;陆地空间的扩大;海上交通等,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1、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 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北京人的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长,能直立行走。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①工具: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称为打制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②生活组织形式:生存环境险恶,个人无法生活,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 ③用火:学会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学会用火——改善生存条件,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火的作用——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3、北京人遗址的地位 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磨制石器,使 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 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 构水井;

人教版2017七年级上册政治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习提纲 ◆◆第一课中学时代(P2) ★1、中学生活的新起点是什么样? ①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②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时代在生命的历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③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④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发展自我的机会。 ★3、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④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4、重新塑造一个怎样的我? ①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②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③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5、梦想的内涵是什么?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6、少年为什么需要梦想? 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②少年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目标紧密相连。④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7、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少年应树立什么样的梦想?)

①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目标紧密相连。②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8、为什么说“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9、努力的内涵是什么? ①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6、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如何努力?) ①努力,需要立志。②努力,需要坚持。③努力,需要方法。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P14) ★1、为什么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2、我们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3、为什么学习没有终点?(为什么需要终生学习?) ①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②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机会。 ★4、学习有什么重要性?(为什么学习点亮生命?)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更有充实的生活。②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③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地理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 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5、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1、地球的自转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复习提纲2018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1、我的家在哪里P4 (1)地图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社区中生活 P7 2、乡村和城市P9 (1)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2)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所以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而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

分布。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 (3)乡村聚落的房屋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云南傣族(热带季风气候)的高脚楼,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气候)的厚墙小窗房,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 (4)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 (5)乡村和城市的区别P13 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4、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6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势比较和缓,是缓坡;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势比较陡峭,是陡坡。(答题时一定要先说明等高线的稀疏或密集状况,再得出缓坡或陡坡的结论 )具体见书本P17 (2)分层设色地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其中,一般来说,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丘陵,褐色代表高原,白色代表雪线以上。褐色越深,海拔越高;褐色越浅,海拔越低;绿色越深,海拔越低,绿色越浅,海拔越高。图册P9有缓坡、陡坡、鞍部、山脊、山谷,悬崖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注意山脊处不可能出现河流,山谷处有可能孕育出河流) (3)按照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比例尺和不同类型的地图。如金华小朋友去北京旅游,需要带中国交通图,北京旅游图。 (4)选择交通方式,需要考虑路上需要的时间、路费花销和交通舒适程度。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