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核外电子排布、离子教学设计

核外电子排布、离子教学设计

核外电子排布、离子教学设计
核外电子排布、离子教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二、离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付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粒子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多媒体显示原子的结构

[谈谈]原子结构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2.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央,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3.指出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数:

H 1 ,O 8 ,Na 11 ,S 16 ,Mg 12 ,He 2 ,Ar 18 。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活动1:

[看视频]看核外电子的运动的视频?

[归纳]核外电子运动是否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提示]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叫电子层。

[设问]核外所有电子是杏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

[点拨]核外电子就像人一样,小时候完全靠父母,随着年龄,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小。那

么电子由于能量各不同,所以其运动的区域离核有远有近。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活动2:

[体验]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示]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明确]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小结]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

能量:低……→高

离核:近……→远

活动3: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

[归纳]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难与其他物质反应。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投影]1-20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交流]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

[提示]若第一层为最外层,则为2个。

[点拨]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

[归纳]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若第一层为最外层,达到2个)的结构。

活动4:

[操作]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知识画出氢、氧原子的结构草图。

[讨论]该图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图形叫原子结构示意图。

活动5:

[讨论]以氧原子为例,回答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归纳]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二、离子的形成

活动6:

[投影]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哪些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三类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怎样使其结构稳定?

[归纳]

[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活动7: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动画:氯化钠的形成

[归纳]1.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种。

2.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离子也可构成物质。

活动8: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

[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

先写元素或原子团符号,然后在符号右上方先标电荷数值(数值为“1”时省略),后标“+”“-”号。

[提问]2Mg2+中数字“2”表示何意义?

[归纳]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一个离子带的电荷数。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离子的个数。

活动9:

[议一议]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小结]1.不同点:

①原子结构一般不稳定(稀有气体除外);而离子结构稳定。

②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拓展]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原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阳离子;

若单核粒子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该粒子为阴离子。

③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变,离子可能变。

[点拨]带电的原子团这类离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变。

④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2.相同点(联系):

①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活动10:

[想一想]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归纳]

[明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投影]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C )

2.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A~E共表示四种元素;②表示原子的粒子是B、C (填序号,下同);③表示阴离子的粒于是A、D ;④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E ;⑤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A、D、E ;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B 。

3.钠原子和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由于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四)总结反思,拓展珏伸

[总结反思]本课学习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离子的形成。启示:.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基本概念的较好方法。

[拓展延伸]

1.M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M n+与N元素的阴离子N m-核外电子排

布相同,则N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C )

A.m+n+a B.m+n-a

C.a-n-m D.a+m-n

[解析]原子失电子变为阳离子,得电子变为阴离子,且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对于“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一定具有相同的电子数B.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粒子

C.可能是原子和分子D.一定是同种元素的粒子

[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可能是同种元素的粒子如:S、S2-,也可能是原子和分子

如:Ne、H2O等。

(五)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

1.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D )

A.水受热后汽化B.贮氮气的钢瓶受热爆炸

C.氧气溶解于水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三种元素的粒子X m-、Y n+、Z p+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n>p,则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依次用X、Y、Z表示)关系为( B )

A.X=Y=Z B.Y>Z>X

C.X>Z>Y D.Z=Y>X

3.下列粒子示意图中,表示+2价阳离子的是( C )

4.下列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C )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B )

6.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C )

7.某元素负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B )

A.6 B.8

C.10 D.12

8.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A )

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 C )

提升能力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6 B.原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D.属于金属元素

12.对Fe3+、Fe2+、Fe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有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⑤

C.①④⑤D.②③④

13.某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A )

A.1 B.2

C.8 D.10

开放探究

《核外电子排布》教学设计

《核外电子排布》教学设计 思南三中何显勇 一、教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及其排布规律; (2)会画原子结构图示意图; (3)知道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2)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间相互制约关系。 三、教学过程 [引入]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课题3就给我们讲了有关离子的知识。在学习离子之前,我们再走进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万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讲述] 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宏观物体不同:它没有确定的轨道,我们不能测定或计算它在某一时刻所在的位置,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道。 [提问]是不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的运动就没有规律呢?核外电子的运动有什么规律呢?如: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这11个电子是聚成一堆在离核相同的距离处运动,还是分散在离核不同的距离处运动?为什么?(学生思考) [讲述] 在多电子原子里,一方面电子和原子核之间因带有异性电荷而有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倾向于把电子尽可能拉得靠近原子核。另一方面,电子和电子之间因带有同性电荷而相互排斥,这个排斥力迫使电子尽可能远离,当吸引力和排斥力达到平衡时,核外电子就分布在离核不同的区域运动,而且分布在不同区域的电子能量不同。电子能量低的,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电子能量高的,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也就是说,核外电子是分区域运动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提问] 原子核外的不同区域,既然能量有高低,那么,可否把它们按照能量的高低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呢? [讲述] 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一,二,三,四,五,六,七层,通常用字母表示为:K、L、M、N、O、P、Q。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提问] 核外电子的排布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既然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那么核外电子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还是先排能量高的电子层? 1、核外电子总是最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即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依次类推。 [提问] 每一个电子层上容纳的电子数目有没有一个限度?(学生思考回答) 2、每一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为电子层序数) 3、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

2.3.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学案(含答案)

2.3.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含答案) 第第22课时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点。 2.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能用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常见原子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的规律。 一.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与其电子的能量各电子层由内到外序号n1234567符号KLMNOPQ与原子核的距离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1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2离子结构示意图Cl;Na1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2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完全相同3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4M 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18个电子5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为8答案123451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A2a2B2a10Ca2D2a答案A解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最外层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所以该元素的次外层只能是K 层,2个电子,最外层是L层,电子数是2a,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是2a2,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根据下列叙述,画出对应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3倍________。 2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1价阴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数为 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________。 答案123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密切相关,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也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1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较易失去电子,化合价常显正价,且正化合价失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2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通常易得到电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常显负价,且负化合价得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8。 3稳定结构与不稳定结构1稳定结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处于稳定状态,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稳定如He.Ne.Ar。 2不稳定结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转化为最外电子层上为8有些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如易失电子的金属元素.易得电子的非金属元素。

核外电子排布教学反思07

教学反思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 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学案:5.1 原子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必修2)

第五章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高考新动向】 【考纲全景透析】 一、原子的构成 1.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组成表示式:X,其中X为原子符号,A为质量数,Z为质子数,A-Z为中子数。2.基本关系 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③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④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的比较

二、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 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标示出核电荷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的电子数。要注意无论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圆圈内的核电荷数是不变的,变化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离核由近及远→电子能量由低到高 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 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有: (1)能量规律 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即排满了K 层才排L 层,排满了L 层才排M 层。 (2)分层排布规律 ①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 2 个电子。 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K 层为最外层不能超过2个电子)。 ③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电子(K 层为次外层不能超过2个电子)。 【热点难点全析】

〖考点一〗原子的构成及概念比较 1.构成原子的粒子 2.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及相互关系 (1)原子或分子: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3)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 3.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比较 〖提醒〗(1)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原子不易出错,对于阴、阳离子容易出错。应清楚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少于质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多于质子数。 (2)元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关键是描述的对象。如: 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和H2O。 ②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两微粒不一定互为同位素,如14N2和13C16O。 ③2H2和3H2既不是同位素,也不是同素异形体。 【典例1】铀(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其中23592U是核反应堆的燃料,下列关于23592U和23892U的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设计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必修二第一章的内容,是在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而本节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又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后面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初中时已经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和元素,对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这一知识点也做了初步了解,所以在此节内容的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具备了一些原子的相关基础知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用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常见原子(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其规律。 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间相互制约关系。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大家好,这节课我们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板书】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提问】在进入新课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学习的内容。初中的时候在《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当中我们就学习了原子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原子?原子由什么微粒构成? 【学生回顾】…… 【板书】 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的负电荷核外电子:带一个单位 中子:不带电 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带原子核原子????????1 【教师】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则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提问】那么为什么原子对外显电中性呢? 【学生】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教师】很好,其中我们还学习到了一个重要的等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相互抵消,导致原子不显电性。 【过渡】好,我们都知道了原子的结构。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电子在原子核外究竟是怎么运动的。 【教师】大家来看ppt 上这张熟悉的原子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原子核外有一圈圈的层状区域,由里往外分为好几个圈层,这就是我们以前初三所学习到的电子层——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而核外电子就是在这样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这些都是同学们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内容。 【过渡】那么,大家知道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之后,是不是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核外电子究竟是怎么分层排布的呢?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共同解决同学们的疑问——我们来探究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板书】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提问】我们来看这个原子结构,从黄色最里一层原子层到蓝色最外一层原子层,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教学过程 【引言】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这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就是通过这个实验,提出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视频中还介绍了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核外有着非常广阔的相对空间,电子就是在这非常“广阔”的空间里作高速的绕核运动。那么电子的绕核运动还有着哪些特征?这些运动的电子在核外又是怎样排布的?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二、核外电子排布 【讲述】同学们请看,屏幕上展示的是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我们共同看一下。 (1)质量很小(9.109×10-31kg)。 (2)运动速度快(接近光速)。 (3)运动空间范围小(直径约10-10m)。 【过渡】根据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设想猜测】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学生活动】略。 【质疑一】电子的绕核运动有没有固定的轨迹? 【质疑二】电子的绕核运动没有固定的轨迹,是不是说电子绕核运动就没有规律? 【讲述并投影】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这个极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而出现在离核远处,时而出现在离核近处,我们不能同时测定出电子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但是能从理论上统计出它在原子核外某一范围内出现的机会的多少——这就是我们将要在《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教材中加以学习的电子云。 【过渡】同学们太伟大了!我们研究分析原子结构中电子的运动情况,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而科学家们却用去了一个多世纪!让我们踏着科学的足迹,重温这段曲折、坎坷、震撼世人的科学探索过程! 【投影】历史回眸 1.最早提出“原子”一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但是很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伟大的学说没有为人们所重视,被忽视了20多个世纪——这是科学界的一大憾事! 2.直到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通过对当时化学实验的现象分析,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第一次将原子学说从推测转变为科学概念。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原子就像道尔顿说得那样,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实心球,里面再也没有什么花样了。 3.然而科学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人类对真理的无限追求,迫使原子结构的真相不断地显露出来。在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近百年后,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居然从氢原子中跑出了一个比它质量小1700倍的带负电的粒子来,这说明原子内部还有结构。电子的发现,使得汤姆生于1897年提出了“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电子的发现,给当时的科学界注入了一支兴奋剂,一大堆新问题摆在了科学家们的面前。 【投影】 原子中除电子外还有什么东西? 电子到底是怎么待在原子里的? 原子中什么东西带正电荷? 正电荷又是如何分布的? 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东西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第2讲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练习题

第二讲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练习题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常用电子层来表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依次类推,由近及远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依次把它们叫做K、L、M、N、O、P、Q层。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如图。科学研究证明,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布L层,依次类推。 1-20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 核电 荷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核电 荷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K L M N K L M N 1 2 3 4 5 6 7 8 9 10 氢 氦 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1 2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8 1 2 8 2 2 8 3 2 8 4 2 8 5 2 8 6 2 8 7 2 8 8 2 8 8 1 2 8 8 2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是: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2;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③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导学案]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内容〗 §3.2㈡.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知道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做分层排布。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3.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1.【温故知新】 1911年,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完成了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中观察到三种现象: ⑴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α粒子 撞到了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 ⑵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 是:α粒子经过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附近,受 到斥力作用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⑶绝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 是:α粒子从金原子内部的广阔空间穿过。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然后阅读课本P54页第1、2自然段,填写下列空白。 ⑴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更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电子在核外广阔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 ⑵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是,电子运动有经常出现的区域。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⑶为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可近似认为:在多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又叫做分层排布。科学家把核外电子经常出现的区域叫做电子层。 ⑷在现有元素的原子中,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一层,最多的有七层。第一层电子数不超过2 个,第二层电子数不超过8 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 个。 ⑸核外电子按能量最低原理分层排布:电子总是优先占有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只有当能量最低的电子层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电子层。 二、原子结构示意图 3.【自主学习】下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圆圈表示原子核。 ⑵圈内“+”号表示原子核与核内质子都带正电。 ⑶圈内数字表示质子数。由此可知,钙原子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都是20 。 ⑷弧线表示电子层。由此可知,钙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四层排布。 ⑸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 ,核外电子总数是20 。〖07?厦门〗 5.【课堂练习】请将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补充完整。

教案《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1-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用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等随元素核电核数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认识元素周期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教学重、难点] 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培养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2.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3.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原子核上?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电子在原子内有“广阔”的运动空间。在这“广阔”的空间里,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板书]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交流与讨论1]原子在核外是怎样运动的? [回顾]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道尔顿原子结构模型: 2.汤姆逊原子结构模型: 3.卢瑟福原子有核模型 4.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讲述]电子的运动具有区别于宏观物体的几大特征:(1)质量很小(9.109×10-31kg);(2)带负电荷;(3)运动空间范围小(直径约10-10m) ;(4)运动速度快(接近光速)。因此,电子的运动特征就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着极大的不同一一它没有确定的轨道。 [交流与讨论2]观察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原子核外排布的规律。 [归纳]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能量由低到高) K L M N O P Q …… 1 2 3 4 5 6 7 …… [交流与讨论3]P3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代表电子层数); 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等等。 4.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 [交流与讨论4]电子与原子核距离远近、能量高低有何关系? [板书] 电子层 1 2 3 4 n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 离核距离近远 电子的能量低高 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2 8 18 32 2n2 【试一试】完成下表,看看谁较快。

2018年通用版中考化学专题测试专题0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离子含解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离子 一、单选题 1.【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小明想 知道通过改变X 的值,可表示多少种不同的粒子( ) A .7种 B .6种 C .5种 D .4种 【答案】A 【解析】当该意图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18,当该示意图为阳离子,则可能失去了1个、2个或3个电 子,当为离子结构示意图,则可能得到1个、2个或3个电子,故共有6种离子,故选A 。 2.【 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如下图是X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X 元素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关于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X 元索的符号为Mg B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3 C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D .X 原子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是X 3+ 【答案】D 3.【 广西防城港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Fe +、3Fe + 是同一种离子,都属于铁元素 B .生石灰和氧化钙是同一种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和钙元素 C .2NO 和24N O 是同一种化合物,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

D.属于同一种元素,两种粒子的电子排布相同 【答案】B 【解析】A、Fe2+、Fe3+核内质子数相同,故都属于铁元素,但不是同一种离子,错误;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生石灰和氧化钙是同一种氧化物,都含氧元素和钙元素,分别是?3、+5,正确;C、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化学式不同,物质也不相同,错误;D、核内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质子数相同,元素的种类相同;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也不同,错误。故选B。 4.【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3个氧分子:3O B.3个钠离子: C.2个氢原子:2H D.氯化钾:KCl2 【答案】C 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7届九年级一模化学】下列冇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④可以形成化合物 B.②和③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不同粒子 C.②和④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②和③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解析】A.①是钠原子,④是氯原子,它们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化合物,正确;B.②是氖原子, ③是氧离子,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的不同粒子,正确;C.②是氖原子,④是氯原子,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的原子,正确;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②是氖原子,③是氧离子,错误。故选D。 6.【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得出的结论不. 正确 ..的是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 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核外电子排布原理一——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怎样才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呢?比方说,我们站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再往下看时我们心理感到害怕。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高,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空中,必须要有外加力的作用。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在一般情况下总想处于一种较为安全(或稳定)的一种状态(基态),也就是能量最低时的状态。当有外加作用时,电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到能量较高的状态(激发态),但是它总有时时刻刻想回到基态的趋势。一般来说,离核较近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同一层中,各亚层的能量是按s、p、d、f的次序增高的。这两种作用的总结果可以得出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遵守下列次序:1s、2s、2p、3s、3p、3d、4s、4p…… 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也称能级)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决定。当l相同时,n越大,原子轨道能量E越高,例如E1s<E2s<E3s;E2p<E3p <E4p。当n相同时,l越大,能级也越高,如E3s<E3p<E3d。当n和l 都不同时,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同时考虑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及电子之间的相互排斥力。由于其他电子的存在往往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从而使多电子原子的能级产生交错现象,如E4s<E3d,E5s<E4d。Pauling根据光谱实验数据以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近似能级图。用小圆圈代表原子轨道,按能量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将轨道能量相近的放在同一个方框中组成一个能级组,共有7个能级组。电子可按这种能级图从低至高顺序填入。

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 原子轨道》导学案+课后练习题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原子轨道[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及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掌握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掌握1~36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和电子排布图。 学生自主学习 一、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 1.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01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02最低状态。 2.基态与激发态 基态原子:处于□03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激发态原子:基态原子的电子□04吸收能量后,电子会跃迁到□05较高能级,变为激发态原子。电子从□06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07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 至基态时,将□08释放能量。基态原子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激发态原子。 3.原子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09吸收光谱或□10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二、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1.电子云 (1)电子云是处于□01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2)电子云轮廓图 ①将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02P=90%的空间圈出来,制作电子云

的轮廓图,便可描绘电子云的形状。 ②s电子、p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所有原子的任一能层的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都是□03球形的,同一原子的能层□04越高,s电子云的半径□05越大,如下图Ⅰ所示。这是由于1s、2s、3s……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06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 除s电子云外,其他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云都不是球形的,如p电子云是□07哑铃状的。每个p能级都有3个□08相互垂直的电子云,分别称为p x、p y和p z,如图Ⅱ所示。p电子云的平均半径随能层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2.原子轨道 (1)定义 量子力学把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09空间运动状态称为一个原子轨道。 (2)不同能层的能级、原子轨道及电子云轮廓图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

3.2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知道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重难点) 3.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重点) 【课前预习】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如铁、水、食盐。 2.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叙述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的联系与区别。 朗读《漫游原子世界》,猜想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我是一个小、小、小的电子,在原子内部很大的空间中围绕着原子核这个小老头不停地转动;我们在飞,却怎么也飞不高。因为这老头长得很特别:虽然占据原子中央很小的地盘,却是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因此,这小老头也带正电,很有能耐,正好把我们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所以我们很难脱离原子核的怀抱。”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78~79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核外电子是排布的。 2.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①圆圈表示、②圆圈内+表示、③数字表示、④弧线表示、⑤弧线上的数字表 示。(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五个要素) 3.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一层后排第二层,第二层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 4.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 5. ★对照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O与S、F与Cl两组元素的化学性质如何?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数关系密切。而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数决定的。 【思考】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得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资料】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 达成共识后由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阅读】 1.找出离子、阴离子、阳离子的概念,并举两例。

2020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学案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重点)2.能够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重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2)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 (3)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低,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高。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1)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 (2)常见微粒结构示意图: 氟原子:;镁原子:。 二、核外电子排布 1.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电子层(n) 1 2 3 4 5 6 7 符号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由近到远 能量高低由低到高 2.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 (1)电子在原子核外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 (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用n表示电子层序数)。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目不能超过2个)。 微点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中的各项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运用其中一条而违背其它规律。 [基础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中含有11个质子、11个电子。( ) (2)F原子中含有的9个电子能量相同。( ) (3)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4)电子一定优先排满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电子层。( ) 【答案】(1)×(2)×(3)×(4)× 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B[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为阳离子。] 3.同一个原子的下列电子层中,能量最高的是( ) A.L层B.K层 C.N层D.M层 C[核外电子排布,从里向外,分别是K、L、M、N等层级,能量逐渐升高。] [合作探究·攻重难] 书写结构示意图,认识 原子或离子结构[ 根据指定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思考交流] (1)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构成有什么差异? 【提示】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 (2)原子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后,其电子层结构有何变化? 【提示】原子形成阳离子后,要减少一个电子层,形成阴离子后,电子层数不变,但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它们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3)原子或离子中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有什么规律存在? 【提示】①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电荷数。

高中化学《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教案9苏教版必修2.doc

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 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课标内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会考考纲: 1.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B) 2.能画出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通过 1-20 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学习,扩展到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的认识,初步体会归纳与演绎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了解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二、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原子的结构,能画出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由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运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教学媒体和教具 学案、练习题、图表 (三)课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下表是构成原子的各微粒的一些参数,请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表 1 微粒质量 /kg 相对质量电性和电量 /C 质子 1. 673×10 -27 1.007 +1. 602×10 -19 中子 1. 675× 10-27 1.008 0 电子9. 109×10 -31 1/1836 -1. 602×10 -19 问题解决: 1.原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的。 2.在原子中,质量集中在上,其大小是由和之和决定的。 3.在原子中:== 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交流与讨论: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那为什么电子 不会落入原子核内呢? 2.进行新课

第2讲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练习题

第二讲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练习题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常用电子层来表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依次类推,由近及远叫三、四、五、六、七层,也可依次把它们叫做K 、L 、M 、N 、O 、P 、Q 层。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如图。科学研究证明,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 层,当K 层排满后,再排布L 层,依次类推。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是: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是2n 2;②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③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结构示意图(原子、离子) 2.电子式(原子、离子) [课堂练习]写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 结构示意图:Na+;Cl-;Ar ;K+;N ;O 电子式:S2-;K+;S;P ;He 。 练习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所有粒子都带中子 C.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不含电荷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电子在核外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 B.电子云中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 C.离原子核越近的电子越不容易失去 D.在原子中,除最外层电子层,每层上的电子数必符合2n2个 3.下列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中性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中子数 B.中性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在R2-中:电子数=核内质子数-2 D.在R2+中:电子数=核内质子数+2 4.在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中,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和中子数 D.核外电子数

高中化学《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课前学案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结构。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二、预习内容: 1、原子结构:__________________ 2、 3、(1)原子的电性关系:核电荷数 =_____________ = 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数()= ___ ()+ ___ () (3)离子指的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荷的粒子叫_____,带负电荷的粒子叫______。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 ______ 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核数 ______ 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4、核素和同位素 (1)核素: (2)同位素 ⑶原子符号“x A Z ”中,Z表示_____________,A表示____________,核内中子数用______表示。(4)写出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们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总结,学会概括.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知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学习过程: 探究: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电子的特征: 电子的运动具有区别于宏观物体的几大特征: (1)质量很____(9.109×10-31kg); (2)带_____电荷; (3)运动空间范围_____(直径约10-10m) ;(4)运动速度_______。 因此,电子的运动特征就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着极大的不同一一它没有确定的轨道。 2、电子的能量高低与离核远近的关系: 电子层 1 2 3 4 n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 离核距离 ( ) ( ) 电子的能量()() 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2 8 18 32 ( ) 3.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_______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_____个); (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_个电子;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____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_____的电子层。 知识迁移: 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 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3.现有微粒结构示意图,试填表,当n取不同值时相对应的微粒名称和微n值 微粒名称 微粒符号

高中化学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学案

1.1.3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典例导悟】 【典例1】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从左到右改为第 1~18列,第ⅠA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 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C.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思路点拨 【规律方法】短周期上下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 【变式训练】在元素周期表中,第3、4、5、6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A.8、18、32、32 B.8、18、18、32

C.8、18、18、18 D.8、8、18、18 【解析】选B。此题考查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6各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2、8、8、18、18、32。 【典例2】(广东理基)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 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 C.六种元素中,c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 D.c 、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思路点拨】 【自主解答】选D。d、e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氢化物稳定,A项错; a、b、e三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前面的元素半径大,故B项错;六种元素中,f为氯,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a为钠,为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单质,C项错;c、e、f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H2CO3、H2SO4和HCl O4,酸性依次增强,D项正确。 【变式训练】(重庆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的单质可与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 B.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比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弱 C.b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稳定 D.原子半径:a>b>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