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技术备课组活动记录(定稿)

信息技术备课组活动记录(定稿)

信息技术备课组活动记录(定稿)
信息技术备课组活动记录(定稿)

2014年上期信息技术备课组活动记录

备课组活动记录一

2014年下期信息技术备课组活动记录

备课组活动记录一

备课组活动记录二

备课组活动记录三

备课组活动记录六

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电子期刊初规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电子期刊的组成结构和作用。 2. 能灵活应用艺术字,文本框和背景图片的插入,并且对其进行设置。 (二)情感态度与世界观: 体验使用PPT创作作品的喜悦与成就感,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 1. 认识PowerPoint软件,创建和保存PPT文件。 2. 背景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应用。 3. PowerPoint软件与其他软件的区别。 4. 学生对电子期刊相关知识的认识。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 课件导入,教育引导 师:展示纸质期刊《少年博览》,大家一起说说:期刊有哪些部分组成 ?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封面,目录,正文和封底(如教材P3) 师:电子期刊比纸质期刊有哪些有点,大家一起想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多媒体表现形式,使内容更加生动; (2)通过网络传播,发行量巨大,让更多的人知道; (3)互动性强,可以第一时间内知道读者的反馈; (4)运营成本低,节省了印刷成本,发行投递的成本,时间的成本; 通过展示电子期刊并回顾思考电子期刊相对于纸质期刊的优势,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 2. 规划设计期刊封面

(1)展示电子期刊的封面,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封面的版面组成,并思考各部分所应用的技术。 学生认真观察期刊封面并回答。 教师归纳:期刊封面由刊名,卷期,封面标题和图片组成。 所用到的技术:背景图片的插入,艺术字的标题以及文本框的使用。 通过交流讨论思考各部分制作的技术,讨论各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交流合作能力。(2)任务:学生动手制作封面 首先打开PowerPoint,选择幻灯片版式。再动手制作封面。 , (3)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能自己制作简单的封面了,现在我们来完成书上P6中的第二题制作封底幻灯片。 3. 展示作品并评价 教师任选一个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4. 总结: (1)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选择幻灯片版式; 背景图片的填充效果; ! 艺术字标题的插入以及文本框的使用。 (2)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 教学反思 同学们已经能熟练掌握艺术字的插入,但对于图片的插入和文本框的使用还有待提高。 2 目录制作要先行 1、教学目标 1、了解运用“绘图”工具可以操作的常用功能。 2、会根据目录包含的内容,并结合作品风格,对版面进行规划。 ] 3、能根据主题风格,选择、添加合适的背景。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表

........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表 第1周 日期参加者 3月2日 姚智慧、闫保花、丁彬玲 地点 主持人 高二数学办公室 姚智慧 活动内容研究教材,学习大纲,制定计划

活 动情况记录1、研究教材,学习大纲,讨论教法 2、制定教学计划。 3、组内分工,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 4、每周日晚自习数学测评 试题内容:一周学生易错题目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每位教师轮流出题。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表 第3周 日期参加者 3月12日 高二数学组全体成员 地点 主持人 高二数学办公室 闫保花

活动内容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集体备课 1、决定由丁彬玲老师参加组内公开课,授课内容“导数在函数单 调性上的应用” 2、全体高二数学老师参与听课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表 第4周 日期3月23日地点高二数学办公室

参加者活动内容高二数学组全体成员 集体备课 主持人丁彬玲 活1、 2、 总结前3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对下阶段开始学习的推理与证明,确定教学进度,教学方法 动 情 况 记 录 及教学过程中的注意点。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表第7周

日期参加者活动内容 4月14日 高二数学组全体成员 集体备课 地点 主持人 高二数学办公室 姚智慧 活动情况记录1、回顾选修2-2的各章节知识点。 2、出2份综合试卷。 3、制定选修2—3第一章节的教学进度,确定教学重难点。 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表

第9周 日期参加者活动内容 4月29日 高二数学组全体成员 集体备课 地点 主持人 高二数学办公室 闫保花 活动情况记录1.分析一周学生作业,发现《推理与证明》学生很是薄弱,需要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 2.讨论《计数原理》教学的有效性。 3.分工合作,每人出一份计数原理章节复习讲义。

信息技术集体备课记录(插入图片)

学科信息技术时间2018.3.12 地点计算机教室3 主持人钱丽娟记录人李丽 与会领导钱丽娟参加教师全体体艺组老师 内容插入图片 集体备课记录 主备老师辅备老师 活动流程知识与技能: 1.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2.插入“素材库”里的图片。 过程与方法 (1)在学习插入图片的过程中掌握多种图片插入的方法。 (2)初步了解图文并茂的修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审美能力。 行为与创新 (1)在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行为。 (2)在多种方法插入图片的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 1.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及“素材库中的图片” 2.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及“环绕方式 一、教学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和小问号一起学会了如何使用WPS写日记。大家看,他写的多好啊、 (出示小问号的桑蚕的日记)

师:但是,小问号看着自己的文档却不满意,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直到他看到了这样一幅文档,才恍然大悟。同学们,你们猜猜,小问号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日记还不够好? (出示图文并茂的日记文档)请学生说一说。师:对啦。图文并茂的文档,让阅读者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文档也变得更加美观?今天,我们继续和小问号一起来学习,如何在“WPS文字”中插入漂亮的图片。 二、新授 师:在“WPS文字”中插入图片有两种方法,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把“来自文件”的图片添加进去。 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1)依次单击“WPS”下拉菜单中的“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弹出“插入文件”对话框。(2)在“查找范围”框中选择“小问号”文件夹。 (3)选择名为“2015年4月20日”的图片,单击“打开”按钮。 (4)选择“图片工具”选择卡中“环绕”按钮,单击“四周型环绕”命令,拖动图片到合适的位置,一张“来自文件”的图片就插入完成了。 (5)将文章保存到“小问号”文件夹。 (师演示并插入图片,讲解并演示各种环绕方式)练习:刚才老师已经向大家介绍了如何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位同学写的假期出游的作文,请大家利用把保存在“愉快的假期”文件夹中的图片,美化一下这篇文档吧! 下发文件并巡回指导。 师:大家做得非常不错,在刚刚的练习中,很多同学都遇到了一些问题,谁来说一说? 两篇文档进行对比欣赏,说说哪个更美观,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课程全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二、新授 1.身边的信息 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 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传递内心的喜怒哀乐;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师: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2.信息与人类 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根据对学校同学爱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确定学校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兴趣小组;根据对班上同学的期中考试试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确定因该在什么类型题目上应该重点复习……(学生举例) 可见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这样的生活。 3.信息处理 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

信息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电教组八年级信息技术科目集体备课记录表

信息技术:初中二年级下册(机器人) 第4课《绕标比赛 --“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 教 学 设 计

目录 前言 (3) 一、教材分析 (3) 二、教学目标分析 (4) 1. 知识技能目标 (4) 2. 过程目标 (4) 3. 情感价值观目标 (4) 4.教学重点、难点 (4)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4)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5) 五、教学资源 (5) 六、教学设计理念 (5) 七、教学流程图 (6) 八、教学过程设计 (7) (一)新课导入 (7) (二)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7) (三)学习“启动电机”、“延时等待”、“停止电机” 三个模块 (7) (四)机器人绕单标游戏 (8) (五)机器人绕双标游戏 (9) (六)知识着陆 (10)

(七)视野拓展(布置作业) (10) 九、教学评价 (10) 十、教学体会和反思 (12) 信息技术:初中二年级下册(机器人)第4课 绕标比赛 ----“启动电机”模块和“延时等待”模块 前言 我们媒体中见过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它们有的形似人,有的形似动物,有的只有一只手臂,有的只有一只眼睛……。可是你真正了解机器人吗?机器人为什么能服从人的指挥?机器人是如何运动和发音的?…… 本单元,让我们走近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学会用“能力风暴VJC1.5仿真版”软件编写程序控制机器人,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让我们在机器人的世界里尽情遨游,享受机器人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教材在编写方式上以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活动为主线,体现了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以科学的体例结构为基础将信息技术知道融会贯通。基于以上原因,本人在各栏目的设置使学习逐层深入,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并坚持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教材分析 《绕标比赛》是清华大学“信息技术教学一条龙”实验教材编写组组编的初中二年级下册(黑白版)第一单元第4课的内容。 本单元通过活动使学生逐步了解能力风暴机器人仿真系统的使用方法,在活动中感受为机器人编写程序的乐趣,在机器人活动中体会创造的成就和喜悦。 本单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介绍了用“执行器模块库”中的模块为仿真机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息;2.使学生了解信息革命;3.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教学重点: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引入:大部分同学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现代人的三大基本技能:会使用计算机、会说英语、会开汽车。二.新课:(一)信息与信息革命(1)概念“信息”教学:先列举一些实例:蚂蚁的触角传递一种信息;红绿灯代表一种信息;VCD碟片上的空容是一些信息。等等。揭示: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达的实际内容。(2)人类的六次信息革命以列表的形式板书如下:信息革命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特征语言的开成创造了文字造纸、印刷术的发明电话、电报电传播信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多媒体信息和网络信息在讲解前五次信息革命时,讲清楚当时产生革命的背景、简单过程。在讲解第六次信息革命时,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中华民族应努争取占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重铸中华民族的辉煌。(二)现代信息技术1.简单回顾六次信息革命,揭示概念:“IT”——信息技术;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电脑之父”——冯。诺依曼。2.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揭示“摩尔定理”(IT第一定理)。3.网络时代的来临:1969年11月12日中午。4.INTERNET无国界、地球村。三.小结1.信息2.六次信息革命3.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四.学生活动做作业:P15 1—4题。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1.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Information)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人类历史上的六次信息革命:①语言②文字③造纸术和印刷术④电传播⑤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⑥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在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了比物质材料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2.现代信息技术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随着微电子工业水平的不断增加,单位面积集成电路板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Internet 是无国界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机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通信和信息的自由王国。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方向继续发展。3.计算机基本结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4.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功能及发展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中央处理器(CPU)。 5.存储器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时制位称为一个字节。单位换算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RAM中数据全部丢失,可读可写。内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但只能进行读操作。存储器硬盘:可读可写几十个GB外存储器软盘:可读可写 1.44MB光盘:只读不写650MB 6.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及作用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除此之外,还有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扫印机、音箱、绘图仪。 7.软件的概念及分类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8.系统软件的功能主要用于计算

信息技术集体备课教案

信息技术集体备课教案 中心发言人:施建军 组员:刘兵、牛晓蕾、赵光梅。 课题:初识excel 教学设计 一、课时: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 (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 (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 2.技能目标: 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启动Excel的方法 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 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Excel软件的启动方法。认识Excel的窗口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 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通过视频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提问: 1.什么是行、列? 2.一个工作表中最多有多少行?多少列? 3.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阅读课本,找出答案。通过自主学习,理解Excel软件的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录入和修改工作表数据布置任务一: 输入课本中的范例工作表“趣味运动会比赛名次”,教师巡视,并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1.单元格的数据输入出错该如何修改? 2.A1单元格中的文字输入时为什么会“跑”到B1,C1单元格中去?一个单元格最多可以存放多少个字符?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并回答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录入和修改单元格数据的方法。保存文件与退出Excel 提问:

历史备课组活动记录

07年度第二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作者:ljh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5 | 更新时间:2008-3-20 10:23:07 』 武岭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组长卓晓辉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必修一至三的基础知识,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其中的历史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领悟和运用历史学习方法。学生顺利通过会考,并取得较好成绩。要求通过学习和复习,能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以及高考(针对文科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具体工作措施: 要搞好模块的教学,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把握好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愿望和发展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教学任务较紧,这要求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三、研修主题和思路: 主题:关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 思路:重点对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设计、过渡、教材处理、创新、互动等问题进行探讨。研修的总体思路是在高一后两个必修模块和高二选修模块中的教学中,对比较典型的章节进行校本研修,通过备课组的一系列活动,对这些章节的教学,在有限的课时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活动安排

历史备课组备课活动记录表2009年 2月16日 历史备课组备课活动记录表

小学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

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济宁市实验初中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1-2活动地点初四物理办公室主持人胡思慧主备人胡思慧记录人张潇波参与教师胡思慧、宋洪坤、高猛、张潇波 缺席教师无 课题《12.1温度计》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学情 分析 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理解。 教师准备: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 备 表、体温计、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水、广口 教瓶、橡皮塞、细玻璃管、多媒体课件。 材 学生准备: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 计、烧杯、水。 备学 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 教法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 .能说出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知道物态变化现 象。 3.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 教学目标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会用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单位来表 示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

让学生完成如图所示实验: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引入温度计。 提出问题:能否自己设计一个温度计 ?给出实验器材:一个装有红 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使学 生通过观察了解液体温度计的 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云、雨、雪等形成的知识。太阳照射使地面 原理 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 ,空气逐渐加深 学生对摄氏温度的理解。 合培养 ,小水滴结冻让学 现自 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 并成大 :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 学生的设计能力。 生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 ,同时发 己 设计上的不足 水便以 、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2.温度: 自学指导:让学生阅读教材 P4内容,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完成 的自学检测: 1. 温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它有哪些常用单位? 2. 摄氏度是怎样规定的? 3. 能够估测一些物体的温度。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 ,归纳出高温物体 与低温物体有何不同。 让一个 -同学将他所知道的一个温度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对其结 果进行 ?评估,使学生了解摄氏温度的读法,写法及规定。 让学生观察P4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的温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将 空白填上。 布置课外探究题。 3 .温度的测量: 过一 提出问题: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

信息技术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附:教学设计提要 导入:让学生们自行在网上查找海口一中的网址,引出搜索引擎新课:2.2因特网上的信息查找 给出百度搜索引擎地址

主题目录来检索信息(局部和通过分类的链接) 搜索引擎检索(直接通过数据库来检索) 1、搜索引擎种类 2、搜索引擎基本原理 3、搜索引擎技巧 要让学生在阅读自己所找的信息基础上,总结归纳。简要回答上面问题。 让学生在检索的数据库中检索信息,越靠前信息相对比较准确。我们不能太相信网络,其真实准确与否还要自己辨别。 拓展引导学生:1、在关键字的选取上,如何扩大和缩小关键字。2、逻辑符号的巧妙应用。 教师让学生演示。 并把搜索到的文件保存下来,与上一节课的文件管理衔接。教师演示如何保存。 并让学生注明文件信息的来源。 对信息的甄别和筛选,网络上的信息是否是真实的,是不是科学的回答,那需要我们认真的辨别。需要老师引导和归纳。 并尝试用其它搜索引擎来查找信息,并比较不同搜索引擎在搜索上的区别。让学生归纳总结 思考: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在检索信息方面的比较。 探索与思考: 这节课从有些学生反映来说:1、找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2、不明白要找什么?3、找到的东西那么多,不知道选择什么?也就是面对这些信息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没有给出明确的任务。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习惯老师的讲,习惯于老师给出明确的答案。大多数学生我巡查的时候,看到他们都会搜索,但他们却说不会,我就思考一下原因了,可能是他们完成的目标不清楚,对搜索引擎没有总结,因此他们对于自己那些应该

掌握的东西还不清楚。也就是自己掌握了,还不知道自己学会了。没有任务的控制,太让学生自由了。 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是对知识的阅读。我们多了一种形式化的举动,就是让学生说一下体会。可以课后让学生谈体会。 对学生的评价暂时还没有拟订。 还有搜索引擎的东西,因此给他们自由,他们就不知所措了。因此对于这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还是要着重引导他们。下一节课那就注意了。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工作单位:文田镇中心学校项目名称集体备课项目负责人罗姣玉活动时间2014.05.21 活动地点小会议室活动主题小说教学主讲人罗姣玉参加对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成员申请学时1 学时活动内容 及进程1、明确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及七年级期中期末考诗歌类作品的考点。 2、探讨本学期诗歌教学的重点以及诗歌教学方法的采用。 3、对《诗两首》进行教材分析。 4、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5、对陈雪芳老师的设计思路进行研讨并修改成定稿。 6、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 活动反思 与意见反思:对诗歌教学大家看法很多,有共同的看法,也有保留意见,课的设计只是一种预设,真正的课堂教学还会出现很多问题。 意见:应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课效果会更好。 说明:活动一周内,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诗两首》 时间:2014、5、21 地点: 小会议室 主备:罗姣玉 成员:曾文龙罗姣玉罗文罗若霞邹建新王春燕 一、教材分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七年级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诗两首》以作者亲身的经历,教会了我们如何去面对困难,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两位诗人,理解两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2.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熟读《未选择的路》。 3.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地面对人生的选择。 4、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 课时安排:2 课 第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导入: 当你处于逆境时,是该前进?还是后退?前进,或许会有老虎拦路,但等待同样意味着死亡,怎么办?让我们在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去寻找答案。 2、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 俄罗斯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俄国文学的始祖” .代表作有:著名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以及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 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弋江中心初中

备课组活动记录 基本信息 全等三角形的识别——SSS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的“S.S.S.”识别法. 本课时内容是上一节内容指导下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一个开端,它揭开了本章核心内容“三角形全等的识别”的篇章。作为识别三角形全等的一个重要方法,它自然是全等三角形识别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课堂上“操作——发现——归纳”的方法,也是探索其它识别方法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石,对后续学习有着指导作用。又本节课作为几何证明的开始,还承担着规范学生几何说理的重任,自然不能简单“走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1:边边边公理,能使用该识别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与实际问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与交流的习惯,感受数学的知识性、

趣味性、严谨性; 教学重点: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1:边边边公理 教学难点:获得“边边边”识别方法的过程及其简单应用 突破方法:通过主动动手操作探究,分析,归纳获得数学结论, 注重基础性、过程性;通过一些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时广泛的应用。 教学设想: 以上节课的讨论结果为知识准备,提出问题。在SSS识别方法的探索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并总结自己的发现,体会识别方法的正确性,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思维走向及问题分析的方法,规范学生书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上拟安排一课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小制作:用长分别为4cm,3cm,4.8cm的三条线段为边制作一个三角形,并验证这些三角形的全等; ☆思考与解释全等的原因; ☆概括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1(S.S.S公理); ☆尝试解决课后习题 ☆小试牛刀:解决两个简单问题,规范书写方式,并作练习 ☆继续探索全等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数学、生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小结回顾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 活动内容: 1、收看示范课《Powerpoint综合运用——学做电子报》听课记录: 一、谈话引入: (出示电子报) 二、学习制作电子报 (一)主题的选取 (二)纸张的选取及设置 大小:A4、A3、横向、纵向、多页的设置 (三)版面设计 1、报刊的要素:主题、出版单位 2、报刊的版面对象 3、文本框的使用:横、竖文本框、艺术字 三、布置任务 1、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为小组),自选主题 2、至少三张; 3、主题要有创新,主要以探索性内容为主。 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主题,查找素材,教师指导。

五、作品赏识 将个别作品与全班学生分享,对其优缺点进行评析。 六、小结、质疑: 七、课后练习: 将课堂上未完成的小报补充完整,并美化。 2、评课 刘国峰:出示图文并茂的电子报,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于主题的选取要有创新性和探究,有肋于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制作电子报过程中,逐步贯穿Powerpoint各种功能的认识,使得学生体会到学习这个软件的趣味性。在一节课里掌握好一个知识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一来教师必须分配好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教师少说,学生多动手。学生装遇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把方法告诉学生就完事。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创他们的思维。 陈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务要求明确,没有给学生带来错误信息。同时要求内容要有创新和探索性,符全新课标的改革。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使学生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部分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避免直接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赞扬了制作得比较好的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张侠:通过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认识和运用 信息技术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二) 活动内容: 讨论议题: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在校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教案1

XX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教师课案 年级_七年级____科目_信息__审核_________ 主备教师 段XX 执教 段XX 课题 信息技术 课型 讲解型 第9 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1 课时 日期 教材内容 解读 本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技术有那些。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

重点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包含的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课前准备 课件, ○○○○○○○○○○○○○○○○○○○○○○○ 教学程序、师生互动和关注要点 评析、修改及补充 出示目标:(3-4分钟) 1. 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 2.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3. 了解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 先复习上一课时内容: 信息的定义;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主要特征; 直奔主题,引出信息的第一个内容: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凡是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 教师根据信息技术的定义向学生介绍收集、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主要设备。 向学生介绍现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作息技术的基石,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历程的讲解说明这个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启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公共汽车IC卡、银行卡、电子手表,电话手表,电视机、洗衣机等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有芯片(微电子) 传感技术:功能主要是获取信息。这个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方方面面应用都很光。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国防、航天、航空、机器人等诸多领域。 例如:电视利用红外设备接收遥控器的红外信号达到调台的目的;电子体温计、血压计、感应水龙头、自动门、煤气报警器、电饭煲等.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现代信息技术一刻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使人们得到更完善、更直观的综合信息。当今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人

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县城小学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主持人记录人主备人 课题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说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 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即P27页例1和P28页的例2题及相关练习。 说教法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本课的教学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形象直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 说学法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 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 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这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2.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最佳动力。怎样让学生体会求长方体、正方体体 积的方法的应用价值,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 表面感觉这一层上呢?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以“长 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 生主动参与、发现结论、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使 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 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 革精神。

说教学目标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 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 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 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 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 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 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进 行简单的体积计算。 (2)能力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 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 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体积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 二、说学情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发展 的一次逾越。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 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 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 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轻 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 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 图、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 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信息技术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主题目录来检索信息(局部和通过分类的链接) 搜索引擎检索(直接通过数据库来检索) 1、搜索引擎种类 2、搜索引擎基本原理 3、搜索引擎技巧 要让学生在阅读自己所找的信息基础上,总结归纳。简要回答上面问题。 让学生在检索的数据库中检索信息,越靠前信息相对比较准确。我们不能太相信网络,其真实准确与否还要自己辨别。 拓展引导学生:1、在关键字的选取上,如何扩大和缩小关键字。2、逻辑符号的巧妙应用。 教师让学生演示。 并把搜索到的文件保存下来,与上一节课的文件管理衔接。教师演示如何保存。 并让学生注明文件信息的来源。 对信息的甄别和筛选,网络上的信息是否是真实的,是不是科学的回答,那需要我们认真的辨别。需要老师引导和归纳。 并尝试用其它搜索引擎来查找信息,并比较不同搜索引擎在搜索上的区别。让学生归纳总结 思考: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在检索信息方面的比较。 探索与思考: 这节课从有些学生反映来说:1、找不到自己所要的东西。2、不明白要找什么?3、找到的东西那么多,不知道选择什么?也就是面对这些信息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没有给出明确的任务。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习惯老师的讲,习惯于老师给出明确的答案。大多数学生我巡查的时候,看到他们都会搜索,但他们却说不会,我就思考一下原因了,可能是他们完成的目标不清楚,对搜索引擎没有总结,因此他们对于自己那些应该

掌握的东西还不清楚。也就是自己掌握了,还不知道自己学会了。没有任务的控制,太让学生自由了。 学生回答了这些问题是对知识的阅读。我们多了一种形式化的举动,就是让学生说一下体会。可以课后让学生谈体会。 对学生的评价暂时还没有拟订。 还有搜索引擎的东西,因此给他们自由,他们就不知所措了。因此对于这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还是要着重引导他们。下一节课那就注意了。

信息技术flash集体备课稿

大兴初中信息技术 第8单元动画制作集体备课记录 学科:信息技术备课人:音体美信组全体成员备课年级:九年级 备课单元:第八单元动画制作备课地点:教务处备课时间:教材分析 、体现的知识模块 本单元体现的是最新“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基础模块第三阶段的“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的“学会使用一种动画制作软件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了解动画生成的基本原理。” 的纲要内容。 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实现大纲中提出的“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复杂问题,将技术的文化特性与个性表达融为一体,通过信息的加工、组织,体验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利用。”同时,也是为高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加工与处理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 1.了解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了解动画制作的常用软件;理解动画制作技术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信息素养。 2.学会动画素材的采集方法,能够利用动画技术制作简单动画,并能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体验技术思想和科学方法。 3.通过基本动画的制作,获得充满快乐的学习体验和充满探究的成功 体验,增强对动画的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4.培养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究动画制作技术的兴趣与愿望和技术创新 的使命感,为发展信息文化培养人才。 二、教材框架 1本单元教学重点为“动画补间”动画和“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方法。 2.本单元教学难点为常用工具的使用、基本概念的理解及创建“影片剪辑”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 从教材的编写来看,教材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引导学习者自行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学习者的主体主要体现在能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机会,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不仅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整个单元的内容以一个个任务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参与到学习中来。 我们学校根据该单元原有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以及最终完成作品所需要的技能,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做了补充,将该单元安排为8课时完成,分别是: 四、教学内容 第1节动画基础知识 1)动画的原理及动画分类——理解动画是一组相关的静态画面的 连续播放的视觉效果,同时了解传统动画与现代动画之间的联系与创作技术上的区别。 2)常见动画制作软件的获取与介绍——了解多种形式的动画制作 软件(拓宽视野) 3)探究逐帧动画的制作方法 第2节初识Flash 动画软件 1. 认识flash 软件的窗口结构——多面板的结构,与过去学习的软件有所不同(难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