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

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

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
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

藏象学说的临床应用,从范围来说是以内科、妇儿科等的内伤杂病居多,从作用来说着重在于分析病机、确定治法。凡藏象学说中的主要论点对于临床实践,是有它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将藏象学说中的心的主要论点,试作如下分析:

1、心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以中医学典籍中记载有关它的生理功能来看,一直认为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是内脏活动的主宰者,同时又是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和枢纽。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曾指出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故中医学中心的概念既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心脏、血液循环系统,还包括了大脑皮层的部分活动。

(1)心主神明

临床应用:

由于中医学认识到心(大脑皮层)是思维活动的器官,故认为心脏一旦发生功能障碍,就会出现心悸、心烦、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的就会有思维混乱,意识模糊等临床表现。对于这些病变,中医在诊断、治疗上都离不开心。现将临床常见的心主神明功能失常的病证列举如下:

属于心神不安者有:

①失眠、多梦。病机常为心血不足,血不养心。

②心悸不宁,惊惕不安。病机常为心阳不足,水气凌心。

属于心神失常者有:

①神昏谵语。病机常为热入心包,或为湿浊之邪蒙蔽心神。

②神昏不语(昏迷状态)。病机常为热邪入心。以上两种病情多见于温热病热甚期。

③神志时明时昧。病机常为痰迷心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上述病证都限于心的本病,若由其他脏器影响到心而产生病变的不在此例。以上病证的病机。虽然都在心,但是它的致病病因则各有不同,故在治疗方法上亦各有不同。心血不足,血不养心而致失眠多梦者,宜用养血安神法;心阳不足,水气凌心,而致心悸不宁,惊惕不安者,宜用温阳化水,镇心安神法;如邪热入于心包,宜用清热泻火安神;若湿独之邪蒙蔽心神,宜用芳香化浊,开窍安神;热邪入心者,宜用清热泻火,开窍清心;痰迷心窍者,宜用涤痰镇心。

(2)心主血脉:心主血是指心气主宰血液循环推动血液进行的功能;

心主脉是指心有营养血管运动的功能,使血液能正常的运行于脉道之中,由于血液在运行的过程心和脉是相互协调的,故又可以说“心主身之血脉”

临床应用:

吐血、衄血,或外发斑疹者,多应考虑到与心的病变有关(当然这些病证中有与其他脏腑有关的)。关于吐血、衄血与心的关系,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的论述。按心气不足是指在心火亢盛下导致心阴的不足,故用黄连、黄芩、大黄苦寒之品清泄心火,兼引火下行,火降则血亦自止。至于外发斑疹,常在温热病的后期,当邪热犯心营的同时往往外发斑疹,是系热邪内扰心神,外伤营血所致,故治疗上常以清营凉血解毒清火安神,轻者用清营汤重者用犀角地黄汤加味。凡吐血、衄血从心治者,必须具有心经的症状,如烦躁不宁,失眠多梦,体征有舌红苔黄,脉数等,否则就不应从心着手。此外如心律不齐,心律失常,脉见止歇或三、五不调者,在治疗上亦常从治心着手,《伤寒论》中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用炙甘草汤。仲景的炙甘草汤亦名复脉汤想其亦根据“心主血脉”的理论而拟方定名的,其他如冠心病中属心阳不宣,心血瘀阻的。脉管炎的血脉闭塞,其病机亦大多与心有,密切关系的。

(3)心在窍为舌:

在窍为舌与“开窍于舌”、“舌为心苗”等是同一意义,主要是揭示了舌体的生理功能是

源出于心的。它们在生理上心和舌体之间有经络的联系(心之别络系舌本),在理论上有“心气通于舌”的论点(《灵枢·脉度》)。

临床应用:舌上的病变,一般都要着眼于治心,舌的常见病证有:

1)舌疮:舌上红白相间,甚则糜烂。病机常为心火上炎。内治宜用清(心)火解毒法。

2)木舌:舌忽肿胀,不能掉动,甚则塞满口中,坚硬如甲,上有紫黑斑点。病机为心经热毒上攻,治宜清火解毒法,尤宜重用焦山栀。

3)重舌:舌下肿起,如舌下又生一小舌,故名重舌。病机常为心火内郁,循经上攻。治宜清火散郁法,散郁还可用刀刺局部出血:外敷药用黄连与生蒲黄等分,研极细末吹掺局部。按蒲黄生用有活血散郁作用,黄连苦寒泻心火解热毒,二味同用具备了消火散郁的功用。

4)舌疔:舌上生紫疱,其形如豆,坚硬疼痛应心,并有恶寒发热,病机常为火毒犯于心脾。内治宜用清火解毒法。

5)舌衄:舌上出血不止。病机常为心火亢盛,逼血妄行。内治宜用清泄心火法,外治可用焦山栀炭、槐花炭二味研极细末掺于出血处,每1~2小时一次,亦可用以内服,每次调服二钱,以白茅根一两煎汤送服。按此系心经本病而致舌衄的治法,若由其他脏腑涉及心经而致舌衄者,则除治心外,还当治疗来自它脏腑的病邪,才能取得应有的疗效。

(4)心在志为喜:在志为喜是指出心的情感活动。喜则心情舒畅,其表现为笑,所以有“心,在志为喜”和“在声为笑”的论点。这是指心在这方面的正常的生理现象。

临床应用:

凡遇到患者有喜笑(妄笑)不休的,总应从心论治,病机为心气过旺,在理论上有“神有余则笑不休”、“心气实则笑不休”(《灵枢·本神》)。这种症状常见于温热病的热入心包期,或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常称它谓“余热之邪,留恋心包”。治疗上常用清心泻火法。一般常用连翘心、玄参心、莲子心、竹叶心、灯心草之类,成药可用牛黄清心丸。还有一种精神病而见妄笑不休者,病机为痰火交阻,神志失常,治宜清火化痰,镇心安神,可用镇心丹

(5)心在色为赤,在味为苦:

一指凡色赤与味苦的药物,多数能作用于心的病变,传统认为色赤者能人血分,具有活血散血的功能,味苦的大多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二是指病变的证候或体征的反映,如心火旺盛者多色赤,舌觉有苦味等(心阳不足者否)。其余脏器如肝、脾等的在色为青,为黄,在味为酸、为甘等均同此义。

1)在色为赤:在色为赤一般俱解为“赤为心之色”。这是从五行学说中的五色配五脏而立论的。如从病变反映赤色则不仅属心,如面缘缘正赤为阳明热病,两颧红赤为肺病(结核)阴虚发热,面红目赤又为肝火上腾,故心的在色为赤,临床体验应是舌尖部的红赤。舌虽为心之苗,但整个舌体的分部还有舌根属肾,舌中属脾胃,舌两边属肝胆,舌尖属心的划分。

临床应用:

舌尖红赤,可以作为诊断心阴不足,心火旺盛的一个重要体征。这种证型的失眠患者尤为多见。故心在色为赤不能笼统的、不加分析的认为凡是赤色都是属心的,如果这样去理解相反的失掉“心在色为赤”的临床意义。

2)在味为苦:在味为苦,通常都作“苦为心之味”,是以《内经》中“苦入心”的理论为根据的。其实味苦之药未必完全作用于心,而其他味的药物亦未必不能作用于心,因此在味为苦,亦应看做是心病中的一种病理反映。论口苦亦不局限于心病,因少阳经病多有口苦,疟疾亦多有口苦,这是因热邪在少阳经,导致“胆汁上溢”的结果。至于心在味为苦,凡心火上炎的失眠患者,常诉有口苦,而这种口苦往往在晨起一段时间,经漱口或饭后即逐渐消失。

临床应用:以此作为诊断失眠属于心肝火旺类型的一个佐证。

2、肝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中医学中的肝在认识上范围较广,除了肝脏外,还包括了血管、

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消化等系统的部分功能在内。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肝主疏泄:主要是指肝具有使本脏以及其他脏腑功能的气机调畅的作用。如对脾胃的腐熟和运化,对胆汁的排泄,对冲任脉的调和等,均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肝的疏泄功能,除作用于本脏外,还能作用于其他脏,因此在临床上肝失疏泄的病变,除本脏外亦能使其他脏腑发生病变。常见的有:

1)肝失疏泄病在本脏者:常见两胁胀痛,胸闷胀满,嗳气则舒等。病机常称谓“肝气郁结”或“肝气不舒”。治以疏肝理气,方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

2)肝失疏泄涉及其他脏腑者:

①肝郁及胆。

临床表现为右胁胀痛,甚则牵及右肩背,胸闷嗳气,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凡胆囊炎由于肝失疏泄而形成者,多数具有这些症状。病机常为气机郁结,肝胆疏泄失司。治用疏肝利胆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②肝郁而涉及脾胃者。常表现为运化和腐熟功能的失常。肝郁而影响脾运者,除胸胁胀痛、胸闷嗳气外,更见胸脘胀满,大便溏泄等。肝郁而影响胃失腐熟者,除肝郁症状外,更见脘胀不舒,嗳腐吞酸或见呕恶等。前者为肝郁及脾,肝脾不和,治以疏肝理脾法,方用四逆散或逍遥散加减;后者为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治以疏肝和胃法,方用抑肝和胃饮加味。

③肝郁而影响冲任者。

前人有“肝经一病,则月事不调”,因肝郁则气滞,导致肝脏调血功能失常,若涉及冲任则能影响月经的周期,从而使经期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或经前乳房结块,或有胀痛(此种乳房胀痛、结块,经行即自消除),或小腹胀痛等。病机常为肝郁气滞,气血失调。治以疏肝解郁、和血调经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前人有“欲调其经,先理其气”和“调经以理气为先”的说法,理气就是调理肝气。

(2)肝藏血:

中医学认为肝脏对血液具有贮藏和调节的功能,从而使人体各部分的血液能保持相对的需要量,故有“动则行于诸经,静卧则血归于肝”之说。关于肝藏血的功能,现有人作了生理实验,证明在100g的肝脏内,它的含血量就有15~20ml之多。正因为它有藏血的功能从而又为调血功能创造了条件。肝既为藏血的脏器,那么一旦它的藏血功能失常,便有可能表现各种出血的病证,如咯血、衄血、女子崩漏等,由于肝不藏血而引起,在治疗上当以治肝为本。临床如遇支气管扩张症,因为暴怒,咳血涌出,量多色鲜红,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观其面色红赤,唇燥舌绛苔薄黄,脉弦数,证属肝火犯肺,气逆血溢之候。即应考虑以清肝凉血、清肃肺气治之。药用龙胆、山栀子、大黄、牡丹皮、白茅根、藕节、白及、沙参、桑白皮等。又如肝气抑郁化火,下迫冲任,以致经来如崩,伴有头昏耳鸣,舌尖有朱砂点,边紫,两脉弦细。病机为抑郁伤肝,疏泄无权,失其藏血之职,以致冲任失固,迫血妄行。药用龙胆、炒山栀子、炒黄芩、炒柴胡、木通、泽泻、当归炭、生甘草、地榆炭、贯众炭等清肝泻火之药,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3)肝主筋,其华在爪:

筋是附着于各关节的肌腱,具有维持肢体的屈伸、施展的功能,故也是主宰运动的组成部分。但筋的营养和运动的动力是来源于肝,故有“散筋于肝,淫气于筋”和“肝为罢极之本”的论点。关于其华在爪,是指出肝的营养状况表现在爪甲部分的。故有“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以及“爪为筋之余”的论点。

1)肝主筋:凡筋的病变,如四肢屈伸不利、痉挛拘急、筋痛麻木、目圆口噤、角弓反张等,虽可表现于各个不同部位,但这些证候的产生,大多由于肝血或肝阴不足,使筋失所养,故在治疗上从治肝着眼,用养血柔肝或养阴清肝、镇肝息风等法。如腓肠肌痉挛,中医称为转筋,用芍药甘草养血柔肝,唯分量宜重,芍药甘草常用五钱至一两。如温热病后期,津液

亏耗,症见低热神疲,手足蠕动,面部肌肉或口唇颤动,属肝肾阴虚,筋失所养,中医称为虚风内动。治用养阴息风,常以大定风珠加减治疗。

2)其华在爪:

用于诊断方面,观察爪甲,可以是了解肝血虚实的一个标志。指甲红润,表示气血充足,肝血不足则爪甲之色淡白,其质软而薄。高热而见指甲突发青紫,为惊厥动风的先兆。若妇女停经,按其拇指甲呈红活者为孕征,暗滞者为月经病。

(4)肝开窍于目:

在生理上有足厥阴经脉上连目系,在理论上有“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矣”。眼目的功能是视物辨色,而这种功能的正常,主要是依赖肝血的营养,故有“肝(目)受血而能视”的论点。中医学认为肝与目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并认为眼功能主要是渊源于肝的,故凡眼目病证的产生,大部分与肝有关。例如急性结膜炎(赤眼),病机常为肝经实火。治用清肝降火剂,有以龙胆末内服,亦有以野菊花嫩叶打汁内服,或以野菊花全草煎水洗眼。又如目涩干痛,无眵而视觉模糊者,病机常为肝血不足,虚火上炎。治宜养血清肝,常服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夜盲症(雀目)亦认为与肝血不足有关,以猪肝或羊肝,配以苍术、草决明、夜明砂等常能见效。余如青盲(视神经萎缩)、玻璃体混浊、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有的由于失血过多,有的常为瘀结肝经络脉,有的则为肝肾阴亏。一般说从肝论治分清虚实当可收效。

(5)肝在志为怒,怒伤肝:

指出情志活动是与肝密切关联的,大多作为诊断肝火旺的一个指标。临床凡遇有主诉性躁易怒者,多属肝火内郁或肝阳亢盛。如高血压患者中,自诉有易于发怒及性情急躁的表现者,根据“肝主怒”的理论,可采用平肝息风的治法,对高血压及自觉症状,会有明显的改善。

(6)肝在味为酸,在色为苍:

肝病常反酸,如胃痛反酸。中医学认为是肝逆犯胃,其病在胃,其本在肝。苍为微青微黄,肝病久则面色多苍。治胃痛反酸都用治肝的药物,常用的乌芍散便是敛肝制酸的简易良方。若肝逆上冲而反酸,常用瓦楞子、左牡蛎等平肝降逆制酸。若肝火内郁而反酸者,常用左金丸以清泄肝火以制酸。面色苍常为肝郁气滞,气滞而肝血不畅的一种反映。

3、脾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脾位于中焦(腹中),具有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转输营养水分,以及生化血液、统摄血液运行等功能。脾功能的正常与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故前人称脾为“后天之本”。脾的生理作用相当于现代医学中消化系统的大部分功能,还包括运动、水液代谢、造血系统的部分功能。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脾主运化:

是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的功能。脾是以运为主的,化是指它进一步消化来自胃中消化未尽的食物。这样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脾吸收后,通过经脉运送至全身,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其水液部分亦先由脾吸收而转输的,在肺、肾、三焦、膀胱等共同协作下,以保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故在理论上有“脾气散精”和“脾为胃行其津液”之说。因此脾气(阳)不足,运化失常,便会产生一系列病证。

临床应用:

凡是由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病证,都应从治脾入手,加强脾的运化。常见的有:1)脾虚生湿:

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液精微聚而不行,临床表现轻症为精神倦怠,面色萎黄,食少腹胀,亦有肠鸣便溏(湿胜则濡泻),治以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虚湿重者可形成饮邪、水肿,治以苓桂术甘汤、实脾饮加减。

2)脾虚生痰:

食物已化为津液,但由于脾气薄弱,散津不足,致津液滞而成痰,这种痰称之谓湿痰,所以张景岳说:“如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水谷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这就是脾为生痰之源的理论根据。湿痰的临床表现是痰量多,质较稠,但并不黏,咯之较易,其兼证有胸痞口腻,不甚知饥,或食后作胀等。治疗上痰多时可用平胃二陈汤,待痰少时,须用六君子汤以巩固疗效(其中甘草宜少用或不用)。亦即叶天士提出“治痰须健中”观点。

3)脾虚不能生血:

临床表现有心悸,头晕舌质淡,脉弱等血虚现象,兼见食少体倦,面色萎黄等,便属脾虚不能生血。治宜补脾,以脾为血气生化之源,营出于中焦,治以归脾汤。

4)脾虚而致营养缺乏症:

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食少腹胀,或大便溏,语言低微,四肢无力等。治宜健脾补气,方用四君子汤加味。

(2)脾统血:

临床应用:根据脾统血的理论,诊治一些急慢性出血病证。但这些出血多数见于下部,因脾气是主升的,脾气不足形成气虚下陷而不能摄血,故以下部失血为多。

1)便血:

先便后血《金匮要略》称之谓远血。并有腹胀满,四肢清冷,口和唇淡,面色萎黄,甚或眼睑有轻度浮肿等脾阳不足现象。法宜健脾温阳、益气摄血,治以黄土汤。

2)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断,色淡红,伴有食少肢倦,头晕心慌,面色萎黄等症,舌淡胖边有齿印,脉细弱,证属脾气虚弱,不能统血。法宜补脾益气、养血止血,治以归脾汤加减。

3)紫癜(血小板减少紫癜):一般分为血热与气虚两类型,气虚型则属于脾不统血者,其临床表现除紫癜外,亦伴有脾气虚弱的症状和体征。法宜补脾益气摄血,亦以归脾汤加减治之。气虚型紫癜治疗效果较慢,一般需服多剂,方能渐见效果。

(3)脾主四肢:

临床应用:

曾以脾主四肢的理论治疗一例顽固性冻疮。患者有大便易溏的脾虚症状,因此用当归四逆汤加了补益脾气而获愈。

(4)脾在体为肌肉:脾运正常则肌肉丰盈,脾运失常则肌肉消瘦;脾主肌肉的另一功能,是指脾气主宰肌肉的运动。因此凡见肌肉消瘦和肌肉运动乏力而伴有脾虚症状者都可以从补益脾气、调理脾胃着手。

临床应用:

1)重症肌无力:其临床表现为精神疲乏,每至午后则懒言少动,特别是眼睑下垂,手软下垂不能握拳,口唇软弛,咀嚼无力,更不能食硬物等。以脾主肌肉的理论和辨证施治的原则紧紧抓住脾气失运,聚湿生痰,致精微物质不能正常营养于肌肉四肢,故使脾所属的部位(眼睑、四肢、口唇)出现严重的疲乏无力现象。治以健脾补气和胃化痰,处方以扶元散加减配合新斯的明治疗,取得疗效后再以培补肝肾之法进行巩固而获痊愈。

2)周期性麻痹:主症是四肢完全不能主动活动,肌张力减低,四肢深反射消失,并有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腹泻等。其特点即每年在某一时期均有类似性发作,所以称它为周期性麻痹。在诊疗上抓住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腹泻等脾虚症状,表现在肌肉、四肢,而病本在脾,便以脾主肌肉和主四肢的理论为指导,治以健脾补气,渗湿化痰。已有治愈的报道。

5)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临床应用:

一般无显著症状而只见口燥唇干,甚至唇裂出血,或见口臭,烦热易饥者,证属脾有伏火,或称脾胃郁热所致。治宜泄脾胃伏热,治以泻黄散。其华在唇常用于诊断,如营血旺盛则唇红,营血不足则唇淡,脾绝不治则唇缩。

(6)脾在色为黄,在味为甘:

在色为黄一般是指病色的反映,如面色萎黄。在味为甘,一是指甘味的药物多数作用于脾的;一是指病证中口泛甜味,亦为脾病的一种反映。

临床应用:在色为黄常作为诊断脾虚气血不足的表现。在味为甘,临床时常以它指导两种病证的诊治。

1)脾瘅:一般急性热病中有口甜者称它为脾瘅,其临床表现除口甜外,兼有胸痞口腻,常吐厚浊涎沫,不思饮食等。它的病机为湿热内蕴,脾气上溢与谷气相搏。治法以

清化湿热为主重用佩兰叶、黄芩,其余山栀子、黄连、竹茹等亦可选用。

2)口甜见于慢性病,无热象而见口甜者,其他兼见涎沫清稀,小便清长,舌质淡红,此属脾虚不能摄液。法宜温中摄液,治以理中汤或四君子汤加益智仁。

4、肺藏象理论的临床应用

肺位于胸腔,分左右两叶,上连气管。在内脏中肺位最高,故称其为“华盖”;肺的生理特点,肺叶娇嫩,肺气清虚,不耐寒热,故有“娇脏”之称。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现结合临床应用,分述于下:

(1)肺主气:所谓主气,是指肺具有呼吸功能。有了肺的呼吸,才能呼出体内陈旧的浊气,吸进新鲜的清气,故肺是体内外交换气体的脏器,这一功能就概称为“肺主气”。

临床应用:

凡外感之邪或内伤寒饮等,涉及于肺都能使肺的呼吸功能失常,发生咳嗽或呼吸之气不畅。大多可用宣肺解表法。如外感风热用辛凉解表法,常用方剂如桑菊饮或银翘散;若感风寒之邪,用辛温解表法,常用如麻黄汤或葱豉汤等,若内伤寒饮可用小青龙汤等。

(2)肺主治节,主一身之气: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意谓肺的功能如同辅助君主的宰相。肺的生理功能,还具有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所以张景岳说:“肺气调则一身之气皆调。”这就是“肺主治节”和“主一身之气”的含义。

临床应用:

调肺气治胃病:关于调肺气治胃病,清代名医陈修园创制百合汤治胃病。百合汤系百合、乌药二味组成。他释方义曰:“百合之从瓣而成,有万脉一宗之象,其色白而入肺,肺气降则诸气降则诸气皆调。”百合之治脘腹痛,其关键在百合入肺经,降肺气,肺为诸气之总司,肺气得降则诸气皆调。”百合汤之治胃痛是适用于气郁化火,除疼痛外,并有痞胀,舌质略红而苔少者为宜,或有口渴,或有身热便秘等,非统治一切胃痛。亦有医者在治疗脏腑气机不调者,除调脏腑之气机外常加用调肺气的药物——紫苑,从而可加强其他调气药物的功效。故治疗胃肠病的方药中常用紫苑和桔梗。陈修园说:“治肺以展气化,因肺主一身之气。气舒则脾运得健,胃气得降。”

(3)肺主皮毛:

这是指出体内之肺和体表的皮肤、毫毛,在生理上是密切关联的。故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主皮毛”,“在体为皮毛”,这是说明外在体表的皮毛部分,其生成实源于内在肺内的精气。基于肺主皮毛的理论,用于治疗各种病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1)治疗硬皮病:现有报道,以肺主皮毛的理论为指导,创制补肺清瘀法,治疗硬皮病2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硬皮病是临床不常见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其形成与微循环及血流流变学发生障碍,缺氧后可加重患者纤维化,因此改善患者的缺氧状况,就可能改善患者纤维化。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肺主一身之气,肺能输精于皮毛,营养肌肤,并与心血起协调作用。气行则血行,从而使周身血脉流通。“肺之合皮也”,故认为本病的形成都由肺气亏虚,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功能减退,致卫气不固,抵御外邪能力低下,导致寒湿之邪的侵袭;肺气虚,使其推动血液运行不足,使血行失于流畅,且寒湿之邪侵袭后,寒湿凝滞,营养难于达到,这就导致肌肤的硬化,肤色变褐而缺乏弹性。据于这一病机,采用补肺清瘀的治则,方用党参、黄芪、当归、丹参、牡丹皮、山药、五味子、凌霄花、桔梗、桃红等,制成颗粒剂,每包6g,每次1包,1日3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2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硬皮病是不多见的难治之症,报道者能很好的运用“肺主皮毛”的理论和肺气与心血的依附关系,拟定了补肺清瘀的治则来处方用药,这一点对我们学习理论如何指导临床有很大的启迪。另亦有人认为本病属中医学中的“肌痹”。由脾胃阳虚,寒邪凝滞,致络脉瘀阻。脾主肌肉,肺脾与皮腠肌肉也有一定的关联,亦可作治疗时的参考。

2)咳嗽痰中带毛症:

“肺主皮毛”,严格地讲主皮和主毛还有一定的区别。皮,指皮肤;毛,指毫毛。肺主毛,临床上也有病例可证,在名家医案中有咳嗽痰中带毛症。徽州张芝圃,咳嗽半年,所奇者,每咳痰内必带纤毛,脉左右细如蛛丝。内经谓“肺合皮毛”。此肺气大虚,不能托毛外长而生于里。人有毫毛,犹地有草木,全是生生之气,敷布于外,此症非大补肺气不为功。重用党参、黄芪,辅以白芍、甘草。连服30剂而愈(此案系孟河费氏绳甫先生经验案。选自《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4)肺开窍于鼻: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又曰“肺主鼻”,指出鼻虽生于外在的面部,但其生成和功能都是源出于肺。故一旦肺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病变,不论内外因素,在鼻窍中常会产生不同的症状,这就证实了肺开窍于鼻的科学性。

临床应用:

1)感冒的分型:若感受风热则鼻塞流浊涕,若感寒邪则表现鼻塞流清涕,这流涕的清浊,可作为感冒分型的标志之一,万不可忽视。

2)鼻炎的辨证:鼻炎诊治,临床有多种类型,但在辨证施治时,亦离不开“肺开窍于鼻”的理论。中医对鼻炎的诊治应有不同的方剂,但在病机的分析,都认为与肺是密切相关的,即使鼻息肉,亦是湿浊之邪上蒸于鼻窍,前人曾比之犹湿地得热而生芝菌也;而过敏性鼻炎虽由外在过敏原而致,但归根到底还系其人肺气素虚之故,所以在治疗上除用祛风之剂如消风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石膏、知母、当归、胡麻仁、生地黄、木通、甘草),但要杜其复发,还需服补气固表之剂,且要久服,方能奏效。

(5)肺在志为(悲)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肺在志为忧”,《素问·宣明五篇》说“精气并于肺则悲”。可见人若过度忧悲,都能伤肺而为病,但所说伤肺,既非伤肺气,亦非伤肺阴而是伤肺之神。伤神之症,常发生于忧悲过度而致。治此等症,亦须用情志以胜之,故曰:“忧伤肺,喜胜忧。”盖若由忧悲过度而致病者,非草木之药所能胜任,必须用采用“以情胜情”法,在中医学中称为“情志疗法”。

金元四大家中的张从正有一次应邀为举人之妻项夫人诊病。项夫人老年得子,对孩子爱如掌上明珠,不料孩子未及周岁患了噤口痢不治而死,项夫人痛失爱子,终日悲伤过度,饮食不进,神情恍惚,终于酿成大病。虽经多方求医,服药百剂而终鲜疗效,项举人也整日闷闷不乐。张从正应邀致项府,他详细问明病情,为黄氏仔细诊脉。诊脉时,他突然双眉紧锁,就起身来说:“哎呀,大事不妙,我老伴让我买油豆腐嵌肉,我还没有办好,我得马上回家,不然,老伴会拳打脚踢毫不客气的对待我。容我先走,明日我一定送药上门。”说罢,出门

就走。黄氏一听此言,禁不住“咯咯”笑出声来。第二天,张从正身背药袋而来,一进门就开始伸手掏药,但药袋装满红丹、绿粉,染了他掌指,却没找到一粒药丸,急得面红耳赤,不慎竟涂了个大花脸,忙对黄氏抱歉说:“请夫人原谅,药丸。忘在家中,明天一定送到。”黄氏夫人一见他这个花脸样子,忍俊不禁大笑起来。第三天张从正身穿长袍而来,到了黄氏房中,伸手到长袍袋掏药,掏了好久也没掏到,他干脆把长袍脱下来找,却露出了里面红红绿绿的女人衣衫,连忙对她说:“让夫人又见笑了,我真糊涂,怎么把老伴衣服穿身上了呢。”黄氏见此,笑得前仰后合。张从正走后。黄氏对丈夫说:“官人,你这是请的什么医生?第一次说怕老婆,第二次来涂了个大花脸,这次又穿了老婆的花衣服,他能治好我的病吗?”说罢不由得捧腹大笑不止。从此以后,黄氏逢人就讲述,边讲边笑。说来也奇怪,他的病竟在不断的笑声中渐愈了。张从正三次为黄氏诊病,没用一粒药物,而治愈了他夫人的疾病。项举人感到其中必有奥妙。他决定登门拜访问个究竟。张从正微笑地对他说:“你夫人的病乃过度悲忧所生之郁证,用药难以奏效,我三次去为她诊病,是有意逗她发笑,因为笑能遣愁,使悲忧得散,郁气得开,病就不用服药而自愈。”(案例见《儒门事亲》)(6)肺在色为白:在色为白,其义有二:凡食物或药物色白者,大多有治肺或补肺的功用,如山药色白,入肺,其功亦能宁肺定喘(见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讲义》中山药案)此其一。再有患者如面色白光白者,大多属肺虚。或梦中常见白物,亦与肺病有关,如“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素问·方盛衰论》)。

临床应用:

1)有助于对药物或食物功用的认识。

2)对某些疾病的辨证有一定参考价值。

(7)肺在味为辛:其义有二:凡药、食物其味辛辣,大多能作用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攻,……辛先入肺。”此其一。再者,是指病患者味觉异常其所食之物,皆觉其味辛辣,或口中常有辛辣味。

临床应用:

1)外邪束肺,多用于辛味药发散,如风寒之邪束肺,多用辛温发散剂;如风热之邪束肺,多用辛凉发散剂。

2)味觉辛辣者,治取清肺养阴法。食物进口,不论何物,皆觉其味辛辣,或口舌带有辛辣味,凡此皆属病态,现代医学认为系味觉神经的病变,或称为神经官能症。但中医学认为此种病证,其病机都与肺气有关,或为肺热,或属肺阴不足,肺火内郁所致。据此认识进行辨治,可以取得相应的效果。

5、肾藏象理论临床应用肾,位于腰部,在脊柱两侧,紧贴于腹后壁,故曰:“腰者,肾之府也。”形如蚕豆,左右各一,这是从解剖学所见实质性的肾脏。而在中医学中所说的肾,除实质性的肾脏外,更涉及生殖、神经、泌尿、骨骼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现将其生理功能并结合临床应用,分述于下:

(1)肾主藏精,主封藏:本于《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曰主蛰,蛰本意指各种虫类,如蛇、青蛙、蛤蟆之类,至冬伏藏于土中冬眠。肾主蛰,在此乃指“肾主水”,能使龙雷之火潜伏;主封藏,谓人肾气正常能使先天精气,不致遗泄。

临床应用:

1)补肾固涩治遗精,凡男子体差,频频遗精者。常见腰酸,腿软或者头昏,记忆力减。夜寐差,无梦而遗,都系肾虚,精关不固,治宜补肾涩精,常用《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沙苑子、芡实、莲须、煅龙牡)加味,若肾阴偏虚者,可加服六味地黄丸。

2)清泄相火治遗精,因肾虽主水,但内寄相火,若属阴虚而相火旺遗精者,不宜固涩,宜清泄相火为主。临床证见,夜寐多梦,梦中与女子相遇而遗,其伴随症状如小便黄少,大

便干,口干喜冷饮,舌质偏红,舌苔黄腻,治以封精丹(知母、黄柏、砂仁)或知柏地黄丸。切记固涩,若兼肝经湿热,可配龙胆泻肝丸。

(2)肾藏志:

临床应用:

用补肾法治记忆力减退。一般人的记忆力最佳为10~20岁,尤其是10~13岁。过此时期记忆渐渐减退而理解能力增强,这是正常现象。记忆力的强与弱,在人群中不是相同的,有记忆力强,看书1~2遍就能记住,这种“过目不忘”者,虽亦有之,但毕竟是凤毛麟角,一般人多数要5~10遍才能记住梗概。而这里所说记忆力减退是指原本记忆好而在一场大病后,记忆猝然减退,这是属于病态;另一种情况是指年龄大了,人过中年之后,记忆力逐渐衰退,这是生理现象,为人生衰退的自然规律。然而不管是因病还是自然衰退,记忆力减退都与肾衰有关,所以要解决记忆力减退,补肾是前提。治疗的方法,古方有孔圣枕中丹,由龟甲、龙骨、远志、菖蒲组成。主治曰:“专治读书善忘”。该方还可以适当配补气养心药。若因病后而见者,首先要辨证,然后再适当加补肾药物。若属中年后记忆力逐渐衰退者,虽属自然现象,但能经常服用补肾的药物或食物亦能起到一定的功效。若属阴虚体质者可常服六味地黄丸;若属阳虚体质者可常服八味肾气丸,不过丸剂的功效较较慢,古有云:“丸者,缓也。”所以若无外感或消化不良等疾患,可以长期服用,久久自见功效。此外,亦可用食补法,如核桃肉、黑芝麻、黑豆、制首乌粉等,这些都有补肾、滋润作用,且都是黑色食品,其中尤以核桃和首乌为首选

(3)肾主骨:

临床应用:

1)骨关节炎,颈、腰椎增生:这两种病证都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其形成的原因,虽有其内外因素,也与职业有关,如司机、缝纫工、教师和整天和电脑打交道者;关于外在因素,即常受寒湿的侵袭。但其关键的因素都与肾虚有关,或肝肾两虚,虚则易受外邪的侵袭,邪入经络又能导致气血的凝滞,气血不能畅通,导致骨骼营养不良,从而又加重了肾虚的程度,所以治疗的根本,还在于补肾(补肾要注意补阳还是补阴)。若与职业有关的在平时必须注意有针对性调养;若受寒湿之邪要加祛寒逐湿的药物,并要注意局部保暖,以改善气血的流通;若是年老者,肾气必虚,但通过补肾为主的治疗,也能起到缓解的功效。

2)骨质疏松症:此症好发于老年人及妇女绝经期后,发病情况常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其临床表现为:疼痛、畸形(椎体呈楔形改变、老年人发生驼背)和易骨折,所以老年人特别要防跌,跌后极易骨折,疏松严重者甚至打两个喷嚏也会骨折(主要在胸、腰椎骨),基于“肾主骨”和“其充在骨”的理论认识,故对该症的防与治,都应以补肾为主要措施。至于补肾壮骨,应根据肾虚阴阳的不同,分别服用六味和八味肾气丸,如妇女绝经期可服二仙汤加味,二仙汤(仙茅、仙灵脾、知母、黄柏、当归、巴戟天)加川续断、骨碎补、煅龙牡等。关于食疗可常食骨头汤、虾皮、黑豆、豆腐皮、核桃肉、板栗、黑芝麻等。

3)椎间盘突出:本症亦称髓核突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在中医学里属“腰痛”范畴,或称为“骨痹”。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肾虚,再受外寒的侵袭,导致气血失和,故而表现腰背部酸痛、重着、活动受限。其疼痛可放射至臀部,甚至远及大小腿,影响步履。对其治疗,多数医者主张补肾为主,活血通络为辅。补肾为主,活血通络为辅,两者结合久久服之,自可见功。但补肾也要弄清阴虚和阳虚,阴虚为主治以六味地黄丸,甚者可服大补阴丸或龟甲胶;若阳虚为主可服八味肾气丸,配服鹿角胶,具体若有其他兼症,应结合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保养亦很重要,如睡硬板床,睡姿都宜仰卧,平时忌负重、久站,腰部宜加腰围,既可保暖,还可起支撑作用;腰部的保暖防寒,有利该部的血脉流通。

4)骨折的愈合及小儿先天不足、发育不良:大凡骨折,经过整复后有的迟迟不能康复,则需用补肾活血药,肾藏精,精生髓,髓能养骨。故骨伤后的修复,亦有赖于肾精的滋养,

其加用活血药是使有利滋肾药的吸收。小儿先天不足、发育不良,尤其是表现两腿软弱无力,囟门久而不合,或骨骼发生畸形,如鸡胸、龟背等,都是属于肾虚所致,在治疗时应以补肾为先。

(4)肾开窍于耳:以上所说,前者是指出耳的功能是由肾主宰的,后两者都是说明耳的功能之所以能够正常发挥,都是取决于肾功能的正常。

临床应用:

1)耳鸣、耳聋:耳鸣,为常见之症,若久延不愈,渐致耳聋,一般都是肾虚所形成的。故年老体衰者都有耳聋,所以治疗都用补肾之剂,如六味地黄丸,如属肾阳虚者八味肾气丸,若兼头昏目眩或性燥易怒者,属肾阴虚而肝火旺者,宜用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加磁石、柴胡,亦有去柴胡加五味子);若耳鸣耳聋属一侧者则不属肾虚,亦有暴鸣、暴聋者亦不属肾虚,故有“暴聋属实,久聋属虚”之说。现还有链霉素中毒性耳聋,亦不属“肾虚”之列。

2)耳内长肉:曾有一人,耳内忽长肉一条,手不可近,色红带紫。诊之者曰,此肾火腾烧于耳也。用硼砂一分,冰片一分,二者等量研细末,以之点上立化为水,后用六味丸大剂饮之,两服而愈。此案出清·沈源《奇症汇》,临床实属罕见。但亦足证“肾开窍于耳”理论的科学性。

(5)肾在志为恐

在志为恐,指出一旦受了强烈的恐惧能损伤肾的精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肾,在志为恐,恐伤肾。”《素问·宣明五气》“五气所并,并于肾者恐”,所言并者,吴昆曾释:“并合而入之也。五脏精气,各藏其脏则不病,若合而并于一脏,则邪气实之,各显其志。”精气合而并于一脏,似不可能,应作大邪之气入于一脏,可显其志。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若骤然受到强烈的惊恐,则立即表现面色苍白,全身战栗,甚者小便失禁,故《素问·举痛论》有“恐则气下”与“恐者精却”之说。

(6)肾在色为黑:

在色为黑其意有二。其一凡黑色的食物大多有利肾的功效,药物亦有类似的论说;其二,是指有病后色泽的表现,凡皮肤呈黑色的多数反映肾的病变,但必须懂得所谓黑色,并非似墨似漆,只是望之有较之本人健康时肤色不同。呈现黑色是提示肾有病变的征兆之一,要引起重视,亦可作为辨证的根据之一。

临床应用:

1)黑疸劳疾,治宜温肾:陈某,男,30岁。身体素健,勤于劳作,常夜以继日。有一天强力劳动后,全身乏力,自以为劳倦过度,休息后可愈,谁知疲乏加重,继而肌肉关节疼痛,头昏耳鸣,失眠心悸相继而来,不久复增胃痛呃逆、呕吐、食欲不振、便秘腹泻交替,身体日瘦,其间虽经多次治疗,病势有增,经友人介绍来诊,经四诊辨证,此属黑疸劳疾,前期从疲劳开始属前趋症,以后颜面、背部等肤呈紫褐色(前医未加注意)。中医学认为黑乃肾水之色,肾之色外现,肾之阴阳不足显而易见。但在治疗上宜先健脾阳、和胃气。方用附片14g,党参16g,炒白术12g,干姜6g,姜半夏12g,陈皮6g,磁石(先下)30g,川芎9g,丹参14g,白蔻壳9g,大腹皮12g,枳壳9g,炒六曲12g。3剂。服药后胃肠症状大减,纳谷渐增。面色素沉着依然,为今之计,宜大补肾之阴阳以治本。方用:附片(先下)16g,熟地黄16g,肉桂4g,党参14g,补骨脂、萸肉、巴戟天、仙茅、仙灵脾、山药各10g,磁石(先下)30g,焦白术、枸杞子各12g,大枣10枚。10剂。服10剂精神好转,黑色渐退。再以原方加鹿角胶12g,烊化冲服。6剂。以后眠食俱佳,黑色素消退大半,再继服全鹿丸,每次6g,一日两次。1个月后黑色全退,健康如常。

按:黑疸,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也有论述:“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后人对此释为:额上黑,是肾色外观,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皆是肾虚有热之表现。

2)额部呈现黑褐色,服肾气丸而愈。有位高校马列主义教授,年50许,额部呈现灰黑色,始浅淡不以为意,延及半年,色渐加深而求治,询其有无所苦,答曰除此外只有至冬季,四肢寒冷,双足尤为明显,夜尿多而色清如水,余无所苦。脉细,右尺尤软。其为肾阳虚可以无疑,给予八味肾气丸,平时忌寒冷食物,服一月后复诊,额部灰黑已淡,畏寒与夜尿多均有好转,是证肾阳虚无疑,嘱其继服3个月,同时令常服核桃肉,每日3~5枚。过6月后,又因他疾就诊,并告知八味肾气丸服4个月后,额部灰黑色全部消失。

(7)肾在味为咸:

在味为咸,旨在说明咸味和肾脏的密切关系。在《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肾,其味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味为咸”,《素问·宣明五气》曰:“咸入肾。”曰“其味咸”和“在味为咸”,应谓咸味的食物或药物,对肾有特殊的亲和力;再者是指病变中口味现咸的反映;曰“咸入肾”,凡欲使药物的功效专注于肾,须用咸味以引之入肾,如服补肾之六味地黄丸,八味肾气丸,均需用淡盐水送服,再有凡处方中欲使药物作用于肾皆用盐水炒,如黄柏、知母、怀牛膝,在以往都有盐水炒,其意即在于此。

临床应用:

咳嗽痰咸:凡咳嗽频频,痰呈清稀而味咸,小便较少,咳嗽昼轻夜重者,凡此类咳嗽多属肾阳不足,阳虚不能化水为气,致肾水上泛凌肺而为咳。此等咳嗽治肺无益,常用景岳金水六君煎,若痰稀明显,口不渴而畏寒者可酌加附子。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 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 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 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 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 维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 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 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 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 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 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 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 间的关系都整理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 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 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 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 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 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 么问题了。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 《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 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考试大网站收集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及任务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由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照中医学的逻辑体系组织而构建的理论体系。它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并融合了历代著名医家真知灼见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包括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两部分内容。认识论方面主要是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等哲学思想以及藏象学说等为代表的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认识;方法论主要是以辨证论治、养生防病为核心的临床思维方法,遣方用药法则等。本课程体现了古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是中医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药学其他各门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种中医基础知识的奠定作用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灵魂,课程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

本规律对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对学生以后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辩证水平以及开拓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部分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其他各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训练。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五行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初步了解人体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二、技能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用验案来对照理论,结合理论进行辨析讨论,让学生亲身感受临床诊疗经过,培养学生的临床兴趣,使得理论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并直观形象地把握理论,能初步运用中医理论来辨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逐渐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在防病治病方面的魅力,理解并热爱中医,形成对祖国医学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情感,逐步确立为人类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中医基础理论(3.25)--藏象-肾

【藏象—肾】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1.与肾相表里的是: A.胆 B.膀胱 C.大肠 D.三焦 E.小肠 2. 肾中所藏之精的来源是: A.先天之精气 B.后天水谷之精气 C.自然界清气 D.先天之精气和自然界清气 E.秉受于先天并受后天精气滋养 3.与机体生长发育生殖最密切相关的是: A.心 B.肺 C.脾

D.肾 E.脑髓 4.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的客观标志是:A.皮、肉、骨 B.筋、骨、脉 C.齿、骨、发 D.面、舌、耳 E.呼吸、心率、脉搏 5.促进性腺发育成熟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是:A.肾精 B.元气 C.肾气 D.肾阳 E.天癸 6.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 A.肾中精气 B.水谷精微 C.天癸 D.先天精气 E.自然清气

7. 不孕不育、精神萎靡、健忘失眠主要属于: A.肾精不足 B.肾气不充 C.肾阳虚衰 D.肾阴亏虚 E.肝血不足 8. 阴阳偏衰以下列哪脏为根本? A.脾 B.肺 C.肝 D.心 E.肾 9.“命门之火”实际上指: A.心阳 B.肾阳 C.肝阳 D.脾阳 E.胆火 10.“命门之水”实际上指: A.肝阴

B.心阴 C.肺阴 D.肾阴 E.脾阴 11. 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2. 与肾主水液有关的是: A.肾精的作用 B.肾气的作用 C.肾阴的作用 D.肾阳的作用 E.以上均非 13.“胃之关”是: A.心 B.肾 C.脾

D.肝 E.肺 14. 下列哪组脏腑功能失调最易聚湿生痰? A.肺心肾 B.肺心脾 C.心肝脾 D.心肝肺 E.肺脾肾 15.维持呼吸的深度需哪脏的功能? A.肝 B.肺 C.肾 D.脾 E.心 16.“骨之余”是指: A.齿 B.髓 C.发 D.爪 E.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藏象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 藏象学说部分 1、有“藏血”功能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2、有“藏精”功能的脏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有“藏神”功能的脏是 A、心 B、肾 C、脾 D肝 E、肺 4、心在液为 A、血 B、津 C、汗 D、涎 E、唾 5、脾在液为 A、涎 B、唾 C、尿 D、泪 E、涕 6、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 A、心主血脉功能 B、肺主气功能 C、脾主运化功能 D、肝主筋功能 E、肾主水功能 7、“气之主”是指 A、肺 B、心 C、脾 D、肾 E、肝 8、肾阳对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化气 B、成形 C、滋润 D、宁静 E、制约阳热 9、病人呼多吸少,动则气短,是由于 A、肺失宣肃 B、肝失疏泄 C、脾失运化 D、肾不纳气 E、心气虚 10、肝藏血与脾统血的共同点是 A、贮藏血液 B、调节血量 C、统摄血液 D、防止出血 E、化生血液 11、肝的生理特性为 A、喜燥恶湿 B、喜湿恶燥 C、喜调达而恶抑郁 D、不耐寒热 E、以降为顺

12、肝者,其华在 A、毛 B、唇 C、发 D、面 E、爪 48、肺者,在液为 A、汗 B、泪 C、涎 D、唾 E、涕 13、心开窍于 A、口 B、舌 C、鼻 D、目 E、耳 14、肾者,在体合 A、筋 B、脉 C、肉 D、皮 E、骨 15、脾在志为 A、喜 B、怒 C、思 D、悲 E、恐 16、与呼吸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两个脏是 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 E、心与肾 17、被称为“生痰之源”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8、在调节女子行经、男子排精方面的密切相关的两脏是 A、心与肾 B、肺与肾 C、脾与肾 D、肝与肾 E、肝与脾

中医基础理论 藏象练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练习题 一、A1 1、中医学认为与女子胞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A、心、肝、脾、肾 B、胃、肝、脾、肾 C、心、肝、脾、肺 D、心、肝、脾、胆 E、肺、肝、脾、肾 2、在中医学中,被称作“孤府”的是 A、脑 B、三焦 C、膀胱 D、胆 E、女子胞 3、具有“髓海”之称的是 A、骨 B、脊椎 C、脑 D、肾 E、脉 4、脑主司感觉运动,有赖于 A、脑髓充养 B、营血充养 C、肾精充养 D、肝血充养 E、脾精充养 5、“人之记忆,皆在脑中”的说法出自 A、《本草纲目》 B、《灵枢》 C、《素问》 D、《内经》 E、《本草备要》 6、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运化和调节血量 B、疏泄和防止出血 C、化生和贮藏精气 D、受盛和传化水谷 E、藏神和血液运行 7、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

C、奇恒之腑 D、心 E、脑 8、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运行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9、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肝 B、胆 C、脑 D、髓 E、女子胞 10、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 A、分布部位的不同 B、解剖形态的不同 C、功能特点的不同 D、阴阳属性的不同 E、表里联络的不同 11、关于胆的说法叙述错误的是 A、胆贮藏胆汁 B、胆排泄胆汁 C、胆生成胆汁 D、胆主决断 E、胆为中正之官 12、与胆经相表里的经脉为 A、肝经 B、肾经 C、胃经 D、大肠经 E、心经 13、既为奇恒之腑又被称为六腑之一的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心包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肠主液 B、大肠主津 C、胃主通降 D、肾喜燥 E、肾为水脏 15、“主津”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6、六腑中“太仓”所指的是 A、小肠 B、三焦 C、脾 D、大肠 E、胃 17、下列关于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胃主通降 B、胃以升为主 C、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D、胃为“太仓” E、胃主腐熟水谷 18、临床上“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 A、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 B、大肠传导糟粕 C、膀胱排泄尿液 D、肾主气化水液 E、三焦通行水液 19、“主液”的腑是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20、具有“水之上源”之称的是 A、肾 B、脾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藏象学说概述

藏象及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藏象”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帝曰:藏象何如?……。”藏,是指藏于躯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如图所示];象,是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如图所示]。王冰注释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即是说,脏腑虽然藏于体内,但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有征象表现于外。所谓藏象,即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故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来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正如朱丹溪所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也就不再流动,神志亦就很快丧失,从而形成了“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的理论。再如感冒,由于皮肤汗孔开合失常而见无汗,并见鼻塞,咽喉疼痛,咳嗽等症,并可影响及呼吸之通畅,从而发现皮毛、鼻、喉、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长期的观察与验证,因而形成了“肺主呼吸”、“肺合皮毛”、“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等理论概念。 3.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古人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观察到某些病理现象与相应的脏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又往往可使病理反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进食某些动物的肝脏或从治肝入手,可治疗某些眼疾,从而得知肝与目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形成了“肝主目”的理论概念。又如,发现某些补肾药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因而认识到肾的精气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又得出“肾主骨”之理论。应指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藏象 藏——藏于体内的内脏。 象——是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一.定义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二.五脏:心、肝、脾、肺、肾。 共同的功能:贮藏精气,形态都是实质性器官 内脏的内容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形态:中空的器官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功能象藏形态象府 三.内脏分类的依据 根据功能的不同 把内脏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府。根据形态的不同 四.藏象学说的形成 形成年代:春秋战国时代,标志:《黄帝内经》 ①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个方面②长期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③反复的医疗实践

五藏象学说有何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详于脏略于府 3.详于功能略于解剖 4.中医学的内脏不仅是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生理病理的概念。 五脏 (一)心 在胸中偏左在五行属火与小肠相表里。 心主血脉 功能 心主神志 心主血脉 心动力推动血液运行 心脏搏动 血营养物质 脉血液运行的通道 心主血脉:是指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发挥营养作用。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 心气充沛 血液运行的三大要素血液充盈 脉管通利

脉象和缓有力 心气充足 血(液)运(行)正常 *生理面色红润光泽 血液充盈 但以脉管通利为前提条件 心慌气短 心气无力脉象无力 血行障碍 *病理心血不足─面色淡白 胸部刺痛 心脉瘀血口唇青紫 脉涩 心主神志 ①广义: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神 ②狭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 心主管人的精神意识与思维活动精神振奋生理:心主神志正常————————————神志清楚 反应灵敏 思维敏捷 记忆力强

藏象学说练习题

藏象学说 一、A1 1、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化生和贮藏精气 B、受盛和传化水谷 C、藏神和血液运行 D、运化和调节血量 E、疏泄和防止出血 2、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运化和调节血量 B、疏泄和防止出血 C、化生和贮藏精气 D、受盛和传化水谷 E、藏神和血液运行 3、对藏象学说“象”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 B、指五脏生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C、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D、指五脏病理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E、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4、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A、以五脏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C、五脏者,实而不能满 D、六腑者,满而不能实 E、以上都是 5、五脏六腑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是 A、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B、脏病多实,五脏宜泻 C、腑病多虚,六腑宜泻 D、腑病多实,六腑宜补 E、脏病多实,五脏宜补 6、既是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的是 A、脑 B、胃 C、膀胱 D、三焦 E、胆 7、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中心为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心 E、脑 8、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以下哪项不正确 A、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认识了内脏的一些机能 B、长期对生活实践的观察总结,了解了脏腑的一些机能 C、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使藏象理论系统化 D、临床经验大量积累,丰富并完善了藏象理论 E、古代解剖学知识的积累,使藏象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修正完善 二、B 1、A.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B.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故实而不能满 D.传化物而不藏,故满而不能实 E.藏精气而不满,故泻而不能藏 <1> 、关于五脏的功能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E <2> 、关于六腑的功能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