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差错账项调整第五次作业答案

会计差错账项调整第五次作业答案

会计差错账项调整第五次作业答案
会计差错账项调整第五次作业答案

会计差错账项调整第五次作业答案:

1、2009年6月,对某股份制企业进行检查,发现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1)2008年,超过计税标准的销售费50000元,未进行纳税调整;

(2)5月6日,以托收承付方式销售产品400件,单价300元,已办妥托收手续。但由于尚未收到对方的货款,因而未进行账务处理,也未进行申报纳税。

该企业5月份申报交纳的增值税为5688元,5月底“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无余额。(3)2008年,收取出租房屋的租金200万元。该企业编制记账凭证为:

借:银行存款 2,000,000

贷:资本公积 2,000,000

有关资料:该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城建维护税税率为7%,教育附加费率为3%,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出租房屋的营业税税率为5%。

2、分析要求:

(1)分析该企业存在的问题与性质;(20分)

(2)进行调整及账务处理;(60分)

(3)如果该企业为上市公司上述事项应如何披露?(20)

答:该企业存在的问题:会计核算水平比较低,会计人员对税法的理解不够透彻;该确认收入的不予确认,甚至200万元的租金收入隐藏计入资本公积中,所有的一切只为一个目的,达到少缴税款偷逃税款,隐藏利润,有主观故意的明显意图,是一种严重的会计舞弊行为。从而可推断出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严重失实,财务造假不可靠,其经营管理也是比较混乱的。

(1)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销售费用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只能扣除发生额的15%,剩余未扣除的8 5%销售费用可以递延至以后会计期间继续抵扣。该项差异影响公司的应交所得税,账面价值是全额的销售费用,而计税基础是全额销售费用的15%,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所以形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全额销售费用的85%。由于销售费用多计,造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少计、应交所得税少计,应补缴25%的企业所得税,但对所得税费用没有影响。编制调整分录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2500(5000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2500(50000*25%)

(2)、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的,企业应在办妥托收手续,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时确认销售收入,因此该差错属于本年度的会计差错,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①借:应收账款14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

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20400

②借:营业税金及附加204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428

—应交教育费附加612

该企业5月份申报交纳的增值税为5688元,5月底“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无余额。

2008年6月应补交5月增值税20400元,城建税1428元,教育附加费612元整。5月份共应缴纳增值税26088元。

(3)、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收取出租房屋的租金200万元,应确认其他业务收入,缴纳营业税。且金额比较大,发生在以前年度,可判断此会计差错属于重大会计差错,涉及以前年度损益和税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调整:

①借:资本公积 2 000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 000 000

②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0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00 000(2000000*5%)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7 000(100000*7%)

—应交教育费附加 3 000(100000*3%)

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72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72 500(2000000-110000)*25%

④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 417 500(2000000-110000-4725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417 500 (1 417 500*10%)

⑤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41 750

贷:盈余公积141 750

(4)、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市公司对前期差错应做如下披露:

某股份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和上市公司相关法规规定,公司对2008年年度报告中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如下:

①重大前期差错的性质及原因说明:

某股份公司2008年,超过计税标准的销售费50000元,未进行纳税调整和2008年收取出租房屋的租金2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的会计核算属于前期重大会计差错。

2008年,超过计税标准的销售费50000元,未进行纳税调整由于会计人员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造成;2008年收取出租房屋的租金2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缘于对税法主观曲解为资本溢价,因而计入资本公积。

②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

上述会计差错导致:公司2008年超过计税标准的销售费50000元,未进行纳税调整,由于销售费用多计50000元,造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少计12500元、应交所得税少计12500元,应补缴12500元的企业所得税,但对所得税费用没有影响。而2008年收取出租房屋的租金2000000元应确认为2008年的其他业务收入,因此上述差错应调减资产负债表中资本公积2000000元,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12500元,调增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000000*5%=100000元,调增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100000*7%=7000元,调增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85000元,调增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100000*3%=3000元,调增盈余公积141750元,调增未分配利润1275750元。调整增加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200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调增110000元,调减销售费用50000元,调增利润总额1940000元,调增所得税485000元,调增净利润1455000元。

在本报告期编制的2007年度与2008年度可比的财务报表时,已对上述会计差错运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了更正。

③会计差错对本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上述事项应增加2008年度净利润1455000元。

④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会计师事务所及独立董事对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

公司董事会于某日召开了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更正议案;监事会于某日召开了监事会会议,一致同意对上述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全体独立董事认可了差错事

项的更正并发表了独立董事意见,同意董事会的更正议案。

特此公告

某公司

2009年6月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_四次作业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_四次作业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第一次作业 一、实际业务处理题(80分) 1、对下列上市公司年报中关于会计政策变更披露实例进行分析。(40分) ST唐陶(000856)关于变更公司会计政策事项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唐山陶瓷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28日在公司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会计政策的议案》,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公司有关会计政策变更事项公告如下: 根据财政部财会[2010]25 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及财会[2010]1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公司自2010年1月1 日起按照上述规定变更公司会计政策,本次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2009年年初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运用新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的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为增加 16,491,930.34 元,其中:增加未分配利润16,491,930.34元。少数股东权益减少 16,491,930.34 元。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2009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数为增加9,846,427.41 元,少数股东损益减少9,846,427.41 元。 由于上述会计政策的变更,增加公司2010 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321057.34元。

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会计政策的变更符合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能够更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更合理的计算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不存在操纵公司经营业绩的情形。 第 1 页共 20 页 独立董事认为:公司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变更会计政策,并对股东权益等项目在相关年度进行了追溯调整,严格遵循了财政部发布的相关规定,能够更加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现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符合公司及所有股东的利益。公司董事会审议本次会计政策变更的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同意公司本次会计政策变更。 监事会认为: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公司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进行的,是必要的、合理的,监事会同意公司本次会计政策变更。 特此公告。 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1年1月28 日 分析提示: (1)该案例披露的主要内容, 答:变更会计政策 (2)该变更的种类(性质), 答:强制性变更 (3)该变更的调整方法及影响, 答:1.变更方法:追溯调整法。 2.影响:2009年年初归属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引用新会计制度变更累计影响数威增加16491930.34元,其中:增加未分配鲁润19491930.34元,少数股东权益减少

编制期末账项调整分录

编制期末账项调整分录 应计业务收入即企业已经完成了收入赚取过程并具备收取 货款的权利,但账面上尚未体现的收入 ①应计收入记录其实就是应收款账户,和应收账款本质等同 应计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包括两种银行中的款项,按利息计算 (其他应收款财务费用)企业持有的其他单位的带息 债券或股票 ②应计费用记录已经发生、但尚未入账、也为未支付现金的应计费用。所以对 未入账费用的账项调整,同时还要增加企业的负债。 应付服务费(营业费用,其他应付款) 应计利息费用(财务费用,其他应付款) ③预收收入分配将已实现的部分分配作为本期的收入未实现的部分递延到下期(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收益性支出预付费用支出与发生时间差不超过一个会计年 度(待摊费用) ④预付费用的摊销 资本性支出预付费用支出与受益时间长于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的折旧) ⑤折旧的账项调整<服务成本(如设备成本)应该跟未来期间内使用它而获得的 收入相配比,这个配比过程一般称为摊销> 资本性资产实质上类似与预付保险费,一开始记为资产,在以后的服务期内要转化为费用 收益性支出转化为费用的过程不超过一年,通常在发生时就记为费用 设定累计折旧账户与国定资产账户对比 ⑴筹资业务核算: 初始投资 永久性资本后续投资↑ “实收资本”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所有者投入的资本额 短期借款偿还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以内 (流动负债) 借入资本的核算贷方:取得的短期借款 借方:到期偿还的短期贷款余额在贷方 长期借款……以上类似,但还反映应付而未付的利息 设置财务费用账户:借款利息、借款手续费、债券发行成本等,所有的财务费用期末都要通过贷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课程第一次作业(1---2章) 一、实际业务处理题(80分) 1、对下列上市公司年报中关于会计政策变更披露实例进行分析。(40分) ST唐陶(000856)关于变更公司会计政策事项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唐山陶瓷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28日在公司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会计政策的议案》,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公司有关会计政策变更事项公告如下: 根据财政部财会[2010]25 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及财会[2010]15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公司自2010年1月1 日起按照上述规定变更公司会计政策,本次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2009年年初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运用新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的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为增加16,491,930.34 元,其中:增加未分配利润16,491,930.34元。少数股东权益减少16,491,930.34 元。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2009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数为增加9,846,427.41 元,少数股东损益减少9,846,427.41 元。

由于上述会计政策的变更,增加公司2010 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321057.34元。 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会计政策的变更符合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能够更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更合理的计算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不存在操纵公司经营业绩的情形。 独立董事认为:公司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变更会计政策,并对股东权益等项目在相关年度进行了追溯调整,严格遵循了财政部发布的相关规定,能够更加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现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符合公司及所有股东的利益。公司董事会审议本次会计政策变更的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同意公司本次会计政策变更。 监事会认为: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公司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进行的,是必要的、合理的,监事会同意公司本次会计政策变更。 特此公告。 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1年1月28 日

会计差错及帐项调整作业三

案例分析。(共1道试题,每题100分) 1、 第三次作业 根据所学基本理论及方法进行分析 对下列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披露的实例并进行分析 广东开平春晖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计报表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节选)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 2010 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及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9 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要求,现就本公司会计报表有关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公告如下: 一、会计差错原因及内容 1、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春晖股份公司化纤一厂一批专用设备因陈旧过时,于 2008 年起停止使用至今,将来再次改造利用的可能性不大。公司过去未对该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在 2010 年末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对该批设备进行了价值估算,测试结果反映其至停用时的 2008 年初该批固定资产即只存在废料变现价值,发生减值 5,678,375.70 元。公司据此追溯调整增加 2008 年度资产减值损失 5,678,375.70 元,同时追溯调整减少 2008 年至 2010 年计提的该批资产折旧,每年减少折旧费用 111,376.08 元。 2、关于职工工资计提 公司 2010 年 1 月发放 2009 年 12 月份工资 2,788,225.44 元,计入了 2010 年度损益。由于公司每年 12 月工资都在次年元月发放时计入发放月份的损益,同样在 2009 年元月也计入了 2008 年 12 月的工资费用3,161,279.21 元。上述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需对上述事项进行追溯调整,调整减少2009 年年初未分配利润 3,161,279.21 元,调整增加 2009 年度工资费用2,788,225.44 元。 3、关于费用挂账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课程第一次作业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课程第一次作业(1---2 章)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课程第一次作业( ---2
一、实际业务处理题(80 分) 实际业务处理题(
· 1、 对下列上市公司年报中关于会计政策变更披露实例进行分析。 40 (40 对下列上市公司年报中关于会计政策变更披露实例进行分析。 ( 分)
ST 唐陶 唐陶(000856)关于变更公 关于变更公 司会计政策事项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日在公司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唐山陶瓷份有限公司于 2011 年 1 月 28 日在公司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 审议通过了《关于变 过了 更公司会计政策的议案》,根据相关规定, 更公司会计政策的议案》,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公司有关会计政策变更事项公告如 》,根据相关规定 下: 根据财政部财会[2010]25 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 根据财政部财会 2010 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及财会 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及财会[2010]15 号 号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在合并财务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4 号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在合并财务 报表中, 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 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公司自 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公司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按 照上述规定变更公司会计政策,本次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照上述规定变更公司会计政策,本次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2009 年年初归属 计政策 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运用新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的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为增加 16,491,930.34 元,其中:增加未分配利润 16,491,930.34 元。少数股东权益减少 其中:

会计差错更正的概念

会计差错更正的概念: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经济事项或交易进入会计系统后,经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输出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会计信息。在确认、计量、记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差错。会计差错特别是重大差错若不及时、正确地更正,不仅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可能误导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使其作出错误的决策或判断。 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 1.方法的分类 汇总各种法律规范的规定,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更正的技术方法,二是是否追溯的方法。 (1)更正会计差错的技术方法 更正会计差错的方法从技术角度看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注销法、蓝字反方向更正法(蓝字更正法)、红蓝字更正法(综合调整法)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如果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则应按照规定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据此规定,只更正账簿的方法则是划线更正法;调整记账凭证金额用红字则是红字注销法;调整记账凭证金额用蓝字则是蓝字更正法;对某错误同时使用红、蓝字则是综合调整法。红字表示注销或减少,醒目明了,红字过多则又让人眼花缭乱,反映的内容会不清晰;蓝字记录若与原分录方向相反则表示注销或减少,填制的补充分录则为增加。 (2)是否追溯的方法 会计差错更正按是否追溯到差错发生的当期或尽可能的早期,分为追溯重述法和未来适用法。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未来适用法,是指不追溯而视同当期差错一样更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

调整分录-例

调整分录-例 鼎信诺软件审计调整说明(内部参考) 一、审计调整概述 特别说明:期初/期末账表差异调整中反映的是账表调整,期初/期末调整分录维护中反映的是账项调整!! 二、账表调整 1. “期初账表差异调整” 1) 在“底稿向导”中选择“审计调整”-“期初账表差异调整” 2) 单击 进入编辑分录界面: 根据需要对分录进行编辑,编辑完成点击。 3) 对系统中当前界面相关功能的说明: A. ——对分录组进行调整: 在中,此处若选为“不同意调整”,则不会对账表进行调整,相关信息会在—中显示。 B. ——若企业将上年应调整的数据列入本年发生,即在本年对上年的金额进行调整,在我们审计时应将这一笔金额从本年发生还原至期初数,并且期末数不变,勾选此选项将完成这个功能。 (红字影响本期发生是指在被审计单位将本应归属于其他期间的业务记错期间,计入本

审计年度。在审计时,我们添加期初调整分录对本审计期间的期初余额进行调整,将其期初余额还原正确。但审计中不仅涉及期初余额,还涉及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企业在记账时,有可能已经在本期间补记了相关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额增加了,期末数也自然随之增加。但本期发生额反应的是本审计期间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情况,故而以前期间的业务计入本期时增加的发生额应该排除在本审计期间的发生额之外,以保证损益及相关科目的数据分析与对比的正确性。 倘若企业未记账(即漏记),则添加期初调整分录之后,进行滚调,滚调至期末)C. ——适用于需要结转至“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损益类科目,完成该笔结转。 D. ——用于上述C中系统生成的结转至“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分录,此功能用于防止出现系统误将“调整分录”与“结转分录”中的对应科目金额对冲为0的情况。 E. ——适用于有核算项目的科目,用于将一级科目金额拆分至一个或多个核算项目。 F. ——在当前会计年度中,将当前期初分录调整滚调至期末数,并在“期末账表差异调整”中生成相关分录。 G. ——是由账表分录调整移至账项分录调整,即:将选中分录从“期初账表差异调整”移至“期初调整分录维护”。 2. “期末账表差异调整” 对系统中当前界面相关功能的说明: 同“期初账表差异调整”功能的在此不再赘述。 A. ——适用于在“期初账表差异调整”中执行了 功能的分录,系统会自动勾选生成的该笔分录的“不影响本期发生”。 B. ——用于连续审计,是使当前年度的期末分录调整 对以后年度的期初数产生影响。 3. 对此类调整的汇总 “期初/末账表差异调整”反映在: 4. 账表调整举例(加下划线文字表示假设前提) 审计人员对企业06年度进行审计后,对相关账项进行了调整,若: ? 07年度,会计人员根据审计人员的建议,在本年度对上年的相关账项进行了调整,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作业

1、 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课程第一次作业 ST唐陶(000856)关于变更公司会计政策事项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唐山陶瓷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28日在公司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会计政策的议案》,根据相关规定,现将公司有关会计政策变更事项公告如下:根据财政部财会[2010]25 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以及财会[2010]15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年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公司自2010年1月1 日起按照上述规定变更公司会计政策,本次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2009年年初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运用新会计政策追溯计算的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为增加 16,491,930.34 元,其中:增加未分配利润16,491,930.34元。少数股东权益减少16,491,930.34 元。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2009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数为增加9,846,427.41 元,少数股东损益减少9,846,427.41 元。由于上述会计政策的变更,增加公司2010 年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0321057.34元。 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会计政策的变更符合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能够更真实反映公司财务状况,更合理的计算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不存在操纵公司经营业绩的情形。 独立董事认为:公司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变更会计政策,并对股东权益等项目在相关年度进行了追溯调整,严格遵循了财政部发布的相关规定,能够更加客观、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现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符合公司及所有股东的利益。公司董事会审议本次会计政策变更的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们同意公司本次会计政策变更。 监事会认为: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公司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进行的,是必要的、合理的,监事会同意公司本次会计政策变更。 特此公告。 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1年1月28 日 首先,案例中的变更为会计政策变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但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变更会计政策: 1)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企业变更会计政策的; 2)有确凿证据表明,变更会计政策后,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可靠、公允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所有者

调整分录-例

鼎信诺软件审计调整说明(内部参考) 一、审计调整概述 特别说明:期初/期末账表差异调整中反映的是账表调整,期初/期末调整分录维护中反映的是账项调整!! 二、账表调整 1.“期初账表差异调整” 1)在“底稿向导”中选择“审计调整”-“期初账表差异调整” 2)单击进入编辑分录界面: 根据需要对分录进行编辑,编辑完成点击。 3)对系统中当前界面相关功能的说明: A.——对分录组进行调整: 在中,此处若选为“不同意调整”,则 不会对账表进行调整,相关信息会在—中显示。

B.——若企业将上年应调整的数据列入本年发生,即在本年对上年 的金额进行调整,在我们审计时应将这一笔金额从本年发生还原至期初数,并且期末数不变,勾选此选项将完成这个功能。 (红字影响本期发生是指在被审计单位将本应归属于其他期间的业务记错期间,计入本审计年度。在审计时,我们添加期初调整分录对本审计期间的期初余额进行调整,将其期初余额还原正确。但审计中不仅涉及期初余额,还涉及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企业在记账时,有可能已经在本期间补记了相关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发生额增加了,期末数也自然随之增加。但本期发生额反应的是本审计期间企业经营活动的真实情况,故而以前期间的业务计入本期时增加的发生额应该排除在本审计期间的发生额之外,以保证损益及相关科目的数据分析与对比的正确性。 倘若企业未记账(即漏记),则添加期初调整分录之后,进行滚调,滚调至期末) C.——适用于需要结转至“未分配利润科目”的损益类科目, 完成该笔结转。 D.——用于上述C中系统生成的结转至“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分录,此 功能用于防止出现系统误将“调整分录”与“结转分录”中的对应科目金额对冲为0的情况。 E.——适用于有核算项目的科目,用于将一级科目金额拆分至一 个或多个核算项目。 F.——在当前会计年度中,将当前期初分录调整滚调至期 末数,并在“期末账表差异调整”中生成相关分录。 G.——是由账表分录调整移至账项分录调整,即:将选中分录 从“期初账表差异调整”移至“期初调整分录维护”。 2.“期末账表差异调整” 对系统中当前界面相关功能的说明: 同“期初账表差异调整”功能的在此不再赘述。 A.——适用于在“期初账表差异调整”中执行了

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财税处理方法

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财税处理方法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喀什账务实务相关内容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财税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新准则取消了原有的“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的定义,增加了“前期差错”的定义。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一是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新准则不涉及本期发生的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都是针对前期发生的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第二条规定,前期差错更正的纳税影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旧准则没有提及。 前期差错新旧政策的更正方法是一致的,只是新准则明确称为“追溯重述法”。 新准则将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处理,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旧准则作为当期损益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财税差异 会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本期净损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作为本期数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为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处理。 而税法对会计差错的处理与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发现时企业已经完成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会计上调整前期收益,税法上则调整本期收益;对于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漏计漏提费用、折旧等会计差错(非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且超过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会计上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的收益,而税法则不允许补扣,由此产生了永久性差异。 另外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因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和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情况,在发现前期差错时,应按照税法规定重新计算前期应纳税所得额,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原因并重新申报,由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处理,补征税款、退还税款、加收滞纳金等。对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对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述规定期限的限制。 所得税费用分析 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会计处理相对简单;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为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会计处理相对复杂,但需要明确以下事项: 1.注意区分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关键看税法和会计处理是否存在差异。如果调整的会计事项和税法处理是一致的,那么该事项涉及到所得税的影响一般是调整应交所得税;如果该调整事项会计和税法处理不一致,并且会计和税法形成了暂时性差异的,一般用递延所得税。

会计差错更正的账务处理和纳税调整

目录 内容提要 (3) 关键词 (3) 序论 (4) 一、新准则将“会计差错更正”修正为“前期差错更正”,取消了重大差错,改为前期差错,而且采用追溯重述法处理会计差错 (4) 二、新准则增加了无法进行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的规定 (4) 参考文献 (9)

内容提要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非重大之分而不同。本文比较了新旧会计差错更正准则的主要变化,并通过举例对其账务处理和纳税调整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会计差错更正账务处理纳税调整

会计差错更正的账务处理和纳税调整 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新准则”)与2001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新准则将“会计差错更正”修正为“前期差错更正”,取消了重大差错,改为前期差错,而且采用追溯重述法处理会计差错 新准则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以下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遗漏或错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同时,新准则又规定,重要的前期差错应该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而追溯重述法则是指在发生前期差错时,如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对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企业应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企业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 1.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2.,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或“递延所得税负

账项调整练习与答案

一、【目的】练习期末账项调整的会计处理 【资料】某公司20*9年6月份需进行期末账项调整的资料如下: 1.1月份曾预付本年度房屋租金84 000元。 2.1月份曾预付本年度厂房设备财产保险费12 000元。 3.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原价1 200 000元,年折旧率10%;房屋原价4 800 000元,年折旧率5%,其中生产车间应负担60%。 4.本月应计提设备修理费800元。 5.本月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800元,教育费附加200元。 【要求】按权责发生制编制该公司6月份的调整分录。 1)借:管理费用 7000 贷:预付账款 7000 2)借:管理费用 1000 贷:预付账款 1000 3)借:制造费用 18000 管理费用 12000 贷:累计折旧 30000 4)借:制造费用 800 贷:其他应付款 800 5)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800 -应交教育费附加 200 二、(一)目的:练习期末账项的调整 (二)资料:某企业2004年12月份需要调整的有关项目如下: 1.生产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及房屋应计提折旧2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房屋应计提折旧800元; 2.支付第四季度短期借款利息1550元,10和11月份已预提利息费用共计1000元; 3.年初曾支付一年期的财产保险费2400元,每月均匀负担; 4.本月应付所得税1800元; 5.本月出租包装物,预收三个月的租金共计900元,款项存入银行; 6.预计本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00元; 7.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年度保险费1200元; 8.预收下年度房屋租金24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习题及答案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 差错更正习题及答案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第十八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会计政策变更情形的是()。 A.企业将某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 B.企业以往租入的设备均采用经营租赁方式核算,自本年度起对新租赁的设备采用融资租赁方式核算 C.企业由于追加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核算 D.对价值低于500元的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由分次摊销法变更为一次摊销法 2.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B.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C.会计政策变更表明以前的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政策存在错误 D.变更会计政策应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年年末,甲上市公司发现其所持有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合理确定,决定从下年起对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该经济事项属于()。

A.会计政策变更 B.会计差错 C.会计估计变更 D.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4.甲公司在2015年1月变更会计政策,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调整,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下列哪一年属于列报前期()。 年年年年 5.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变更采用的追溯调整法,是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 A.计入当期损益 B.计入资本公积 C.期初留存收益 D.管理费用 年12月31日,黄河公司将一栋办公楼对外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当日该办公楼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税法对其处理与会计一致。2015年1月1日,长江公司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满足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条件,甲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该写字楼进行后续计量。当日,该办公楼公允价值为13000万元;2015年12月3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上升为15500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则2015年长江公司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影响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万元。 7.下列关于会计估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B.进行会计估计时,往往以未来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9529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201301-大作业考核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会计差错及账项调整》2012秋学期大作业2012年12月 一、甲股份有限公司20×7年1月1日起,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自20×7年1月1日起将一套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折旧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按税法规定,该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该生产设备原价为900万元,已计提折旧3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净残值为零。 要求: (1)判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政策变更; (2)计算并编制所得税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分录; (3)计算20×7年改按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 答:(1)判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还是会计政策变更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追溯调整;所得税核算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需要追溯调整。 (2)计算并编制所得税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分录 3年累计会计计提折旧=900÷12×3=225(万元) 3年累计税收计提折旧=900÷10×3=270(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675(900-225)>资产计税基础630(900-270),差额=45万元,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125(11.25×90%) 盈余公积

1.125(11.25×1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1.25(45×25%) (3)计算20×7年改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额=(900-225)×(2/5)=270(万元) 二、黄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10%计提盈余公积。该公司在20×9年12月份在内部审计中发现下列问题: (1)20×8年末库存钢材账面余额为305万元。经检查,该批钢材的预计售价为27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5万元。当时,由于疏忽,将预计售价误记为36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20×8年12月15日,黄河公司购入800万元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至年末尚未出售,12月末的收盘价为740万元。黄河公司按其成本列报在资产负债表中。 (3)黄河公司于20×8年1月1日支付3000万元对价,取得了丁公司80%股权,实现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丁公司成为黄河公司的子公司。 20×8年丁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黄河公司按权益法核算确认了投资收益400万元。假设丁公司处于免税期。 (4)20×8年1月黄河公司从其他企业集团中收购了100辆巴士汽车,确认了巴士汽车牌照专属使用权800万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黄河公司从20×8年起按照10年进行该无形资产摊销。经检查,巴士牌照专属使用权没有使用期限。 假设按照税法规定,无法确定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按不少于10年的期限摊销。

会计差错更正的纳税调整概要

会计差错更正的纳税调整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重大会 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1 发现与当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整当期相关项目。 (2 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发现当期净收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一并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即视 同当期发生的差错。 (3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应一并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3 企业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按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4 企业对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原因和更正方法,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一、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 例1:甲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发现,当年3月漏记了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5000 贷:应付工资5000. 由于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本年发生的与本年有关的会计差错更正并不影响本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甲公司申报2004 年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进行纳税调整。 二、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例2:甲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发现,2003年从承租单位收到当年的房屋租金1000 元,贷记“预收账款”科目,年底未作调整。 根据相关准则规定,甲公司漏结转租金收入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2004 年的有关账目。调整分录为: 借:预收账款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0. 税法规定,因已过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期,上述租金收入应计入2004年收入,与会计处理一致。因此,甲公司申报2004 年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三、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 例3:甲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发现,2003年漏计了一项固定资产折旧200000元,所得税申报中也没有包括这笔费用。假定甲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 3%. 相关准则规定,甲公司漏提折旧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2003 年的收益和有关账目。调整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0 贷:累计折旧200000. 税法规定,甲公司2003年漏计的固定资产折旧不允许转移到2004年补扣。因此, 甲公司申报2004 年企业所得税时不得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从会计上讲,漏计的折旧本是一项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可作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 产在以后年度转回,但由于税法规定其不得补扣,从而变成了永久性差异。因此,会计上不需要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或“递延税款”科目。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年报审计账表调整分录

年报审计时,如果发现错报或者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而需要调整报表数字,且被审计单位又同意调整的,如何调整?此时,会计上新账已建立,而要调整的则是新账年度的上年数、年初数,如何在新账上调整上年数、年初数?笔者提出了“三套分录法”,为年报审计账表调整提供一个有益尝试。 一、三套分录法的指导原则和一般做法 三套分录法,是指在调整前期会计事项时,对同一笔会计业务,分别编制调整账务、调整资产负债表、调整利润表(或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下同)三套调整分录,分别在会计账和审计工作底稿上进行调整的方法。该方法的一般做法是: 1 分工。年报审计的账表调整,由审计人员提出,被审计单位(以下简称企业)同意后,由审计人员编制审计调整分录,由企业会计人员负责调账,审计人员负责调表。 2 先调表、后调账,保证账表衔接。审计人员凭调表分录调整财务报表,并以调整后的财务报表(审定表)作为审计报告的附表,企业会计人员则根据调账分录编制记账凭证调整账务。账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应分别编制调整分录,各自独立调整,但必须保证调整后的账表相衔接。 3 针对不同调整对象分别调整。年报审计的账表调整,应调整损益、利润分配影响的累计数和报告年度年初或期末的资产、负债科目应有余额与实有余额的差额。调整账务时,损益科目和资产负债科目可以相互对转;而调整财务报表,除调整不同报表的分录必须分别编制、损益项目与资产负债项目不可相互对转外,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期末余额,调整年报利润表的上期金额、本期金额,也必须分别编制调表分录,各编一套,分别调整。因此,编制审计调整分录表时,都必须清楚注明调整对象,比如在“审计调整对象”栏注明“2×11年度账务”、“2×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年初数”、“2×10年度利润表本年数”等等。 审计调整分录表是作者参照记账凭证的原理,结合调整账表实际需要设计的一种审计工作底稿,其参考格式示意如表1. 二、调账分录的编制和处理

第十六号科创板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公告【模板】

第十六号科创板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 或会计估计变更公告 适用情形: 1.科创板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达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披露标准,适用本公告格式指引。 2. 上市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说明的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适用本公告格式指引。 3.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披露除按照本公告格式指引披露外,还应遵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的相关要求。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公告编号:XXXX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差错、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计差错更正、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对上市公司损益、总资产、净资产等的影响。 一、概述 公司应简单说明本次会计差错、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 公司应说明董事会审议会计差错、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的表决情况。董事反对或弃权的,应当披露反对或弃权理由。 对于需要提交股东大会批准的前述事项,应当在公告中特别载明:上述事项“尚需要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二、具体情况及对公司的影响 (一)重大会计差错 公司应披露如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更正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更正金额、财务指标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如果更正事项涉及公司资产重组相关业绩承诺的,还应当说明更正事项对业绩承诺完成情况的影响。 2.更正后经审计年度财务报表和涉及更正事项的相关财务报表附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或专项鉴证报告;

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会计调整事项是会计考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会计调整事项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和日后调整事项。这几类调整事项的账务调整处理和报表调整存在差异,也有相同的地方。下面我们分别讲解各自的会计处理,并进行总结对比。 1.会计政策变更: 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变更年度的年初数,利润表调变更年度的上年数。 2.前期重大差错更正: 一般来说,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发现当年的年初数,利润表调发现当年的上年数。 特殊情况: ①不应作为日后事项期间的会计处理,而错误处理作为日后事项期间的会计处理并调整报告年度的报告:对于错误的调整分录,再作反分录;涉及损益的,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而是调整留存收益。 ②不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而错误处理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并追溯调整:对于错误的追溯调整分录,再作反分录;涉及损益的,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而是调整留存收益。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 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报告年度期末数,利润表调报告年度当年数。 【总结】会计政策变更、前期重要差错与日后调整事项的比较: (1)分录调整:日后事项的调整分录与前期重要差错相似,第一,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第二,可能调整应交所得税。会计政策变更在这两方面不一样。 (2)报表项目调整:日后事项主要是调整报告年度报表的期末数或本年数;而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重要差错主要调整本期报表的期初数或上年数。

财务报告报出日之后发现的前期会计会计差错更正的纳税调整

财务报告报出日之后发现的前期会计会计差错更正的纳税调整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1)发现与当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整当期相关项目。 (2)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发现当期净收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一并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即视同当期发生的差错。 (3)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应一并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3)企业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按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4)企业对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原因和更正方法,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一、本期发现的与本期相关的会计差错。 例1:甲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发现,当年3月漏记了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5000 贷:应付工资5000. 由于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本年发生的与本年有关的会计差错更正并不影响本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甲公司申报2004年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进行纳税调整。 二、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例2:甲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发现,2003年从承租单位收到当年的房屋租金1000元,贷记“预收账款”科目,年底未作调整。 根据相关准则规定,甲公司漏结转租金收入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2004年的有关账目。调整分录为: 借:预收账款1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0. 税法规定,因已过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期,上述租金收入应计入2004年收入,与会计处理一致。因此,甲公司申报2004年企业所得税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三、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 例3:甲公司于2004年7月1日发现,2003年漏计了一项固定资产折旧200000元,所得税申报中也没有包括这笔费用。假定甲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相关准则规定,甲公司漏提折旧属于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2003年的收益和有关账目。调整分录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000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