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徐海亮

笔者在1987年,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大地图集》中明清、民国黄河下游变迁和决溢图幅编稿、绘制任务(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持);1989年,又参加“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中黄河下游变徙的研究,以及相关图幅绘制任务(中科院地理所主持)。遂较为系统地考证和考察了元代至明清、民国黄河下游变徙流路、泛道,和大多数泛决的流向。本文属于绘制图幅前的一些考证资料和绘图的说明文字。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

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在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1]。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走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

[2]。这条北徙的河道至明初仍然存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当时,徐达方北征,乃开塌场口(在今鱼台县北),引河入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一支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入颍,循颍入淮,称为“大黄河”,一支仍走贾鲁河,因水流微弱,称为“小黄河”,另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今梁山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用人工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至鱼台入运,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口,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入涡。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下游分为南北二股:南股决自孙家渡口(在今郑州市西北),南夺颍入淮,北股决自新乡八柳树,经原阳、延津、封丘、长垣、东明、鄄城、范县等地,冲沙湾入运.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徐有贞开了一条起自张秋运河西南经范县、濮阳、滑县等地,西接河沁交会处的广济渠,引黄河的水接济运河。徐有贞开河的目的是引黄济运,漕运虽复,但河决仍旧。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黄河在河南境内大决,分为南北数股,北决占全河流量的十分之七,南决占十分之三。南决自中牟至开封县界分成二股:一股由颍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另外一支东出今商丘县南流至毫州也注入涡河。北决正流东经今原阳、封丘、开封、兰考、商丘等地,东趋徐州入运,大体即贾鲁故河的流向,也即汴道。又有在金龙口、黄陵冈等处决出,冲

*刊于“黄河志资料史”,1992年第一期

**本段选引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说—明清时期》,测绘出

版社,1994 ;感谢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纽仲勋研究员统稿修改和润色文字。

入张秋运河的一支。同年冬决向张秋的一支因金龙口水消沙积而淤塞,从次年开始黄河下游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汴、涡,颍三道,以汴道为干流,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白昂治河,在黄河北岸从阳武经封丘、祥符(在今开封)、兰阳(今兰考)、仪封(在今兰考东)至曹县筑一长堤,以防河水北决入张秋运河。此外,还堵塞决口,并疏浚入濉、入颍、入运诸道以分洪,这次治河后,不过二年,黄河又自祥符孙家口、杨家口、车船口和兰阳铜瓦厢决为数道,俱入运河,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刘大夏受命治河,他的治河方针基本上同于白昂而更加完备,采取北堤南分,疏浚汴道和入涡、入颍、入濉各分流,分减黄河水势,并在黄河北岸筑起长堤,从胙城(今延津北)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州(今菏泽)、曹县,抵虞城县界,“凡三百六十里,称为太行堤”,在太行堤之南还筑一道内堤,从于家店(今封丘荆隆宫西于店)经荆隆口(即荆隆宫)、铜瓦厢、陈桥抵小宋集(今兰考东北宋集),凡一百六十里[3]。这两条长堤筑起后,防止了黄河的北决,尔后,在正德至嘉靖前期黄河主要是多支分道南流和东流。

明清豫鲁皖黄河下游变徙泛道示意图

黄河泛道主要有五支:南路二支,一是由涡河入淮,一是由濉水入泗入淮;东路三支,一是由贾鲁故道经徐州小浮桥入泗入淮,二是由曹县向东经沛县飞云桥入运,三是从上一支再分出一支由谷亭(今鱼台)入运[4]。黄河多沙,多支分流,“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5],结果造成分流诸道纷纷淤塞,并因“南行故道淤塞,惟北趋渐不可遏”[6],具体表现为入运口的不断北移,嘉靖后期,河患频仍,尤其是徐州、沛县、砀山、丰县之间的一带地区,更是洪水横流.,沙淤崇积,运道、民生都处于黄河的严重危害之下,面临这种局势,“束水攻沙”的办法遂应运而生[7]。万历年间,潘季驯采用“束水攻沙”的办法治河,

当时是取得一定的成效,对后世的治河也有很大的影响,但他的治河只局限于河南以下的黄河下游,未治理中游,单靠“束水攻沙”,亦决不可能将泥沙全部输送到下游河段,输送入海,时日稍久,河床依然淤高,决溢仍不能避免[8],而且将黄河之患转移到洪泽湖和淮河。但河道却从此基本上固定下来,这条河道大致即现在地图上的淤黄河。

清代仍和明代一样,漕粮仰给于江南,因此治河仍以保运为主。清朝前期对治河相当重视,大修黄河两岸堤防险工,遇决必堵,虽然决溢仍相当频繁,但未发生过大的变迁,只有局部的改道,如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曾引河,由兰考北至商丘潘口。清朝后期,经济衰退,河政腐败,黄河失于治理,河道淤积愈来愈严重,状况恶化。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大决,当时正值清朝政府忙于对付太平军起义,无力堵塞,遂造成黄河北徙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咸丰改道到同治末(公元1874年),黄河呈漫流状况,黄水西北泛封丘,开封、东北淹兰考、长垣,自长垣兰通集下分为二股:一股出菏泽,淹曹县、成武,单县、金乡,一股自长垣、东明又分为二支:一支偏南与前股合:另支出东明,经濮城,范县,至张秋入大清河,即为后来黄河正流。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开始筑堤,至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两岸大堤建立,新的河道初步形成[9]。这条河道大体上就是现在黄河的河道。

隆庆,万历前黄河下游的变迁

研究明清黄河的变迁状况,主要放在明隆庆、万历之前的二百多年,地域上着重于徐州以上。徐州以下泗水故道,原来是地下河,黄河夺泗夺淮后,尚未造成重大的局部改徙,分流状况也远不如徐州以上突出。

清代承袭明末河道状况,未有太大改徙。只是乾隆年间在兰阳、商丘间有百余里河道南徙,摆脱了明弘治年间治河相对固定下来的河线,迁徙到现存废黄河一线上,属局部改徙。

本文根据史料、野外查勘和现代研究成果,主要叙述明隆庆、万历前下游河道的时空变化,主要河段的某些河床特性、沉积形态,以及废黄河固定下来的时间,河床纵向调整得到充分展开后的状态。明清黄河变迁的下限,在1855年铜瓦厢改道。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总河杨一魁概括了明代前期下游变迁:“洪武二十四年决原武黑洋山,经开封城北,又东南绕项城、太和、颍州、颍上至寿州正阳镇入淮,行之二十余年。至永乐九年河稍北入鱼台塌场口。未几复南决,由涡河经怀远县入淮……嗣后又行之二十余年,元弘治二年河复北决冲张秋。经白昂、刘大夏相继塞之,复导河流,一由中牟至颍、寿,一由毫州涡河入淮,一由宿迁小河口会泗。时则全河大势纵横于颍、亳、凤、泗间,下溢符离、雎宿。……正德三年后,河渐北徙,由小浮桥、飞云桥、谷亭三道入漕,尽趋徐、邳,出二洪。……至嘉靖十一年,而河臣建议分导者,始有涡河一支……然当时,犹时浚祥符之董盆口,宁陵之五里铺,荥泽之孙家渡、兰阳之赵皮寨,又或决雎州之地丘店、界牌口,野鸡冈,宁陵之杨村铺,俱入旧河,从亳、凤入淮,……嘉靖二十五年后,南流故道始皆尽塞,或由秦沟入漕,或由浊河入漕。五十年来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明史·河渠志》)

这一概括,提供了明代前期河道变迁的主要线索。

一、豫北、鲁西主要黄泛水道

元代,黄河南徙的口门已上溯到阳武与原武之间,明初、河线经阳武南入封丘境,大抵经古济水方向(在今黄河大堤之北),封丘南、曹州南,至两河口(今菏泽东5公里)分为二,一支东北经巨野、嘉祥北至济宁入运,一支东南经金乡南,由鱼台塌场口入运。这一状态一直维持到1375年以前。封丘,长垣上下河线大致走向是封丘中滦,在今荆隆宫西3公里钟滦城,永乐八年张信言:“祥符鱼王口至中滦下二十余里,有旧黄河岸,与今河岸面平”(《明史·河渠志》)。下封丘县治南,陈桥北,长垣县南三十余里(今黄陵集南),东明县东明集南三十余里(今马头集南),一路冲两河口,—路下接贾鲁治河之黄陵冈。

1375年开封大黄寺河决,河南徙经开封东、兰阳南、雎州北、宁陵南至归德府,下接贾鲁大河。大致走的巴河水道(巴河另行考证)。这—状况一直维持到1391年。

1391年河决原武黑洋山,其决水北股,又北行阳武北、封丘北,至曹州南、郓城西,于东平入运。(见《明史·河渠志》)不过这一流路行黄时间不—定太长。

1411一1415年,仍由两河口至塌场口入运。

1448年新乡八柳树河决,大溜经阳武北、延津南、长垣南、濮州南、范县南,冲沙湾穿运入海。这一情状大致维持到1456年。这一河线,在1453年徐有贞引沁济运,开广济渠时—度利用过。另决于孙家渡,冲中牟、尉氏行颖河泛道,故该年有两处决口走两条泛道。1460年后,获嘉、新乡大河南徒到今北堤以南。

1489年封丘金龙口河决,仍行洪武初封丘、长垣一段河线,自曹州西、东明南,径直东北,冲沙湾穿运入海。这—局面—直到白昂治河后的1493年。白昂、刘大夏整治堵决后,北流大致约束在原贾鲁大河一线。

1508年,河决贾鲁大河线上的黄陵冈、梁靖口,经曹县南、城武南,或鱼台南、单县南,多股入运,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冲沛县飞云桥的一支。这一局面大致延续到1532年。

以上豫北、鲁西泛道,大多已被后世黄泛淤沙堙没,地表流路痕迹不详。

此外,黄河干流自天顺前行武陟—新乡河线,逐步转变到现今铁桥下郑州—中牟—开封河线。1448年孙家渡决口是一大变,不过究其根本,元代以后广武山、敖山失控,黄河南滚侧蚀加剧,明初郑州以下的一系列变迁,加强了这一趋势。15世纪60年代,这一段干流终于演变到现今黄河的方位上。

应当强调的是,明初下游虽以南泛分流为主,但作为河道的自然变迁,北决,北泛趋势仍是顽强而且突出,几次重大的北决都对当时的治河决策起到促进作用。如果不是人为堵塞北决,开浚南流,黄河下游存在自封丘、长垣、曹县北流或东流的显著趋势。这里面有无河道变迁的更深刻的自然背景,有待深入探讨。

二、豫东主要黄泛水道

明代前期,黄河南泛主要有四条大泛道:元末遗留下来的贾鲁大河、颍河泛道、涡河泛道,濉水泛道。下面逐条予以叙述。

过去有人笼统地说汳水泛道与汴水泛道还是不够确切的。不过,黄河在豫东的变迁,最后的固定,也多少与汳水、汴水等水系相关,故先根据涂相乾的考证将汳、汴河线走向陈述如下,以作参考。汳水引黄,始于荥阳北邙山岭西刘沟村,大致沿今黄河线,经桃花峪北、武陟县前城南、中牟杨桥北、开封城北,经土柏岗东南、杞县平城北、阳堌南,雎县白云寺、寄岗北,东北经今民权雎州坝东入废黄河,至砀山东北,东南而下肖县赵家圈、东镇、曲里,再东北于废黄河南入

徐州。宁陵至砀山的一段河又叫获水。唐、宋汴河大致在杨桥附近与汳水分离,经中牟万城、开封汴河堤东入汴京,自禹王台出京,经陈留南、杞县北,雎县北、宁陵北、商丘县南、虞城谷熟集南,夏邑济阳、会亭南,永城县赞阳南,永城南、宿县柳孜,四铺至宿县,下至灵壁、泗洪县,南流至古泗州城入淮(《宋代汴河行经试考》《派水行经今地图考》)。此外,古代的雎水,支出沙蔡,经陈留北,经杞县北,雎州地丘店,宁陵南、商丘南、永城南,雎宁北,于宿迁小河口入泗。元明时上段早已淤废,并行的是巴河。

1、贾鲁大河

欧阳玄撰《至正河防记》,概略地点了一下贾鲁治河后大河的走向,后世一些文献中也多处提及,综合起来其走向如下:

元末明初封丘、长垣、东明一段河道,以上豫北部分已作介绍,据姚汉源《十四世纪的黄河入淮》考证,在今封丘荆隆宫北,黄陵集、马头集南,下接黄陵冈、白茅南河道。黄陵冈在兰考县南彰乡宋庄东北,白茅在今曹县庄寨乡白茅村。《读史方舆纪要》曹县条:“贾鲁河在县西四十里,元至正中贾鲁所开也……宏治以前犹为运道,自塞黄陵冈,而此河遂淤,稍南即大河决流矣”。另《行水金鉴》卷五十六行“小谷口荟蕞”,云“贾鲁河在黄陵冈南三里”。所以今兰考、曹县边界的红卫河南支,在这里不是贾鲁故河河身,而是大堤与太行堤之间的一段洼地,自南彰北刘桥、胡桥、黄陵冈,到武新庄,曹县大寨集乡大杨口、四座楼,前赵沟一段残堤,应当是贾鲁大河的一段北堤。下接民权县新李馆、崔坝、老刘通,到曹县郑庄乡谢道口、李堤头,刘集乡小寨,梁堤头乡梁堤头村北,都是贾鲁大河的北堤,不过在明弘治后这段河道断断续续行黄,明代又多次加修曹,考边界的堤防。

贾鲁大河沿程有梁靖口。《行水金鉴》卷二十二,嘉靖五年刘栾奏“曹县梁靖口南岸旧有贾鲁河,南至武家口十三里……”,此即民权县褚庙乡东南4公里的梁晋口。今梁晋口南北的杨河、小堤河,都是贾鲁大河,特别是弘治、嘉靖以后黄河河道横向变徙及乾隆年间改道后的遗存。嘉靖前后,梁靖口多次北决冲曹县、单县、鱼台。《金鉴》卷二十六,隆庆五年潘季驯言,“自潘家口历丁家道口、马牧集、韩家道口、司家道口、牛黄堌、赵家圈至肖县一带,皆有河形。”这里指的是明嘉靖间走贾鲁故道的一段旧河。潘家口,今商丘市西北12公里的潘口乡,在大河南岸。丁家道口,商丘县道口集乡,有的图上名为双八乡(纪念毛泽东1958年8月8日视察)。马牧集,今虞城县治,在大河北岸。牛黄堌,今夏邑火车站西南3.5公里牛王堌集。《方舆纪要》单县条,“县南境黄堌口即贾鲁旧河也,万历中河屡决溢……黄堌口亦曰牛黄堌”,当时属单县,在单,虞界上。司家道口,今夏邑县东北9公里司道口。韩家道口,今夏邑县韩镇(又称道口),此几地名皆位于大河北岸。另据乾隆《砀山县志》,“黄河故道,在城南三十里,即元贾鲁所开,由虞城入境,经狐父达杼秋九十余里下,出徐州小浮桥入漕”。下经赵家圈、东镇,曲里铺、石将军庙至两河口(《行水金鉴》卷四十),以上皆肖县地名,位于大河北岸。时贾鲁大河及嘉靖万历间泛道皆在明清废黄河河道以南。两河口,地名今佚,疑在徐州西夹河处。

贾鲁大河自形成之日起行黄断续,至1390年,在商丘以下约有60甲。的年代行黄。1391年后百年间,河水经颍、涡泛道入淮,夺溜占90%,贾鲁大河反而被叫作“小黄河”,水沙极其细微。1495年后,上述河线一直行黄,但因南有数支分流,北有岔河口分流,故贾鲁大河未承担全部黄水宣泄。1546年后,南流尽塞,全河经贾鲁大河至徐州。1558年后,全河逐渐脱离这一河线,在丰、

沛、永、夏、砀、肖间泛滥。约在隆庆、万历初完全脱离该河线。

贾鲁大河泛道,基本是1234年形成的金故道在肖县的一段,与古代汳水行经一致。

2、颍河泛道

颍河泛道,指的是河南周家口以下的原颍水干道以及黄河与颍河之间的几条联系支河河线。

元代、明初,黄水已有进入颍河之例,但大规模地夺颍,是在1391年及其之后的一个半世纪。联系黄河与颍河的通道有如下几条:其一,是北宋的东蔡河线,从开封百亩岗、赤仓、小城,到通许城耳岗、百里池,扶沟老白潭,西华东夏亭,太康五里口之间,南下从颍歧口入颍,或从牛口入颍。颍歧口地名今佚,在周口市东9公里。另一分支绕淮阳南下,在古项城处入颍。《河南通志》所述及太康“旧黄河”,“淮宁古黄河”谈到这一泛道。太康段自高贤集到五里口,淮阳段自五里口至牛沟口。原宽十余米,深1.0~1。4米(指深泓)。1391年元1410年问,黄水多经此入颍。永乐间曾议及由此通漕(参见拙稿《探讨沙颍河历史沿革的一些线索》、《明清淮河上游黄泛南界》)。其二是孙家渡分流,下中牟、尉氏、扶沟,于颍歧口入颍。孙家渡在何处?有的说在郑州北河滨的孙庄,有的说在中牟杨桥附近,1984年黄委会黄河志总编室组织的豫北黄河故道考察,认为在原武西姚村附近,《原武县志》云1448年“河决荥泽姚村口”,孙家渡当在邙山岭与磁固堤之间,决水东南而下,斜穿今黄河河道,散流于中牟、开封之间。孙家渡分流之河,指在这次决流的基础上经人工规划开凿形成的新道。笔者在《贾鲁河史话》中考证,元代只疏浚过郑州至中牟、朱仙镇一段河道,明初叫郑水:但中牟、尉氏间在宋、元无通道。1470年,扶沟自吕潭南张单口开河,至扶沟东北张会与双洎河合流入颍。1493年白昂、陈政提出疏治朱仙镇以上一段,目的即在于分导孙家渡来水。在刘大夏疏治贾鲁大河时,自中牟另开新河导水南行,河长70里。这样,郑州之水自双桥到中牟李胡桥—中牟—板桥—朱仙镇—尉氏闹店—金针—永兴、白潭,下接成化间疏治的下段河道。所以孙家渡分流的河线,大致相当于明末清初的贾鲁河。这一流路,分流行泛时间较长,大致在1448~1454年,1490~1492年、1494~1546年,都起到分黄行泛的作用。以上两路入颍的黄水,对颍河河道的塑造起到不小的作用。

3、涡河泛道

进入太康、柘城以下涡河河道的泛水,大致走几条支道。其一,走清代后期人工治理的惠济河线,由开封东,陈留、杞县、雎州南,至柘城入涡(如1416年1447年之际)。但后来时流时断。其二为巴河泛道。巴河泛道是明代黄泛中一重要的流路。它的走向大致是陈留东北、兰阳南、杞县北、雎州北、宁陵南、商丘南,南下入涡。它在商丘至开封的流经,与唐宋汴河大势相近,可能是一条与汴河大致平行且偏北数里至数十里的排涝河道。因而也与古代雎水的上段平行,大势一致。《明史·河渠志》言及正统年间,“太黄寺巴河分水处,水脉微细”,巴河在开封城北。《读史方舆纪要》陈留县记,“巴河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兰阳县“巴河在县南六里”,仪封县“巴河在县南八里”,下流经雎州北十五里,下至宁陵县北,光绪《虞城县志》云巴河在旧县南十里,嘉靖《夏邑志》云巴河在县北二十里。所以商丘以下,又东行,也大致沿古雎水方向(绕夏邑,经太丘、顺河、去刘河)。虞、夏一段,巴河又似是贾鲁大黄河的堤外排涝河道。巴河泛流之水,一路自商丘南下入涡,—路东下永城、砀山、肖县,还有的南下濉水。以上两泛道的上流,除直接与黄河干流联系外,也通过祥符四府营、兰阳赵皮寨、李景高

口等分流联系。赵皮寨在兰阳北8公里,已沦入废黄河中,李景高口在兰阳、仪封之间。巴河泛道,在15、16世纪起到了主要作用。有时宣泄黄河主流,有时与颍河泛道交替行黄。此外,涡河泛道另有一上流,同为颍河泛道的上源,即北宋东蔡河线。此线现今地图上标为“涡河故道”,在通许小城与东蔡河分水,东南下,在太康西入老涡河。老涡河经白潭处分沙蔡水,经扶东城,经太康,是《水经注》著作时代的老道。有的黄水,冲决老涡河后直下五里口,即上述颍河泛道的—支了。

4、濉水泛道

符离河泛道,由巴河、贾鲁大河南下之水,一部分在睢州、宁陵南下入濉,一部分在商丘南下,—部分在虞、夏间南下,如万历三十二年工部覆云:“由潘家口过司家道口,至何家堤,经符离,道睢宁,入宿迁,出小河口入运,是名符离河”,成为颍、涡泛道阻塞后的南路泛道。

三、徐沛间水道

嘉靖后期,开、归间河道混乱局面逐步结束,—时徐、沛、砀、肖间水道十分混乱,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隆庆、万历年间,徐沛间才最后固定到废黄河这一单一的河线上。

1、曹县、成武、鱼台南和丰沛入运,此即前述黄陵冈、梁靖口决口泛流,杨一魁述及的正德三年后的冲飞云桥、谷亭的水流。这段时间集中在1508-1532年间。但在1558年新集决口之后,商丘、虞城以下河势极乱,北决泛水也多次冲丰、沛入运。新集决口,单县段家口以下分为六股,砀山坚城集下郭贯楼五股,这一局面到1565年大流走秦沟后才告一段落。

2、秦沟大河。《读史方舆纪要》“丰县西南有秦沟口”,即邵口,后来潘季驯筑邵坝于此。秦沟于此与废黄河线分,大流“绕沛县戚山、杨家集,入秦沟至徐”。秦沟的走向,大致冲今丰、沛间的大沙河,至华山东流,经栖山、崔寨、前五段南南下至徐州。栖山以下,河北岸一系列地名:魏堤口、田堤口、崔堤口、孔堤口、刘堤口、大夹河、桥口、田堤口、夹堤等,大致标志了河道北岸。而河右岸的秦庄、秦水口、秦坑、秦楼(茶城北3公里),似与秦沟之名相关。但秦沟大河主溜经由也只到1568年。

3、浊沟。]569年自华山附近秦沟大河南决东南经肖县的古液水道至徐州。此即万历三十二年工部所述之中路:过坚城集,入六座楼,出茶城而向徐邳。六座楼在大沙河东岸,下至栖山、河口之间,河势东南而下,直插肖县雁门集(郝集),入汳水道至徐州(参阅单树模《江苏黄河故道历史地理》)。主流大致行经至1577年。

4、符离河。以—上豫东部分已述及。

5、肖县北河道。其一为贾鲁大河下段,时流时断。其二为1577年崔道口河溢,东下一支,《明会典》云“自崔家口历北陈、雁门集等处,至九里山出小浮桥”,即指这一泛道。它在废黄河南堤以南。1607年,朱旺口挑河工成后,砀肖之间的河道在此基础上北徙到废黄河一线,直至康熙年间补筑此段南堤,徐、沛间黄河河道才最后固定下来。

乾隆年间兰阳、商丘河段的局部改徙和咸丰丰县决徙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七月,仪封漫口二十多处,北岸水势全注青龙岗。

青龙岗,旧址在兰考县红庙乡北的废黄河北岸,屡寒不止,遂在次年春议自兰阳三堡一带大堤外,另筑南堤,开挑引渠,以减轻青龙岗大工的压力。后来,又议利用原河道南岸高滩,在滩南旧河身内“挑挖引河,深至一丈五六尺”,待青龙岗口门收窄至七、八丈,引河进水,“设法变通之计,惟南堤外尚可更改迁移,于青龙岗迤上南岸堤内,履勘测量,自兰阳三堡至商丘七堡,地势就下,较堤外大河水而低三四尺不等,槽比河唇滩面,则低一丈五六尺至二丈不等……现拟相距南堤千丈外,建筑大堤一道,又前次南岸漫水所过,本有沿堤旧河形,再间段挑深数尺引渠一道,实有就下之势(《续行水全鉴》卷二十一引《南河成案》)。这里讲的旧河,是在原河道南堤之南,明代分流时部分黄水通道,考城县在明末清初称之“沙河”。于是利用万历年间沈鲤主持兴筑的兰阳至商丘旧堤,加筑培厚,仪封至商丘十一堡,另行盘筑根基。新堤自兰阳汛李六口至商丘七堡东老河崖,长24500丈。1783年,青龙岗工成,新堤工成,于是仪封北的河水沿新渠入沙河河道东南而下,至今商丘郑阁与原河道合,原河道的南堤,遂变为北堤。到四月,李奉翰查勘新河,奏云“河水面宽九十余丈至一百三四十丈不等,水深一丈一二尺泵一丈四五尺不等,一律深通”(《续行水金鉴》卷二十一引《南河成案》)。

这一段即今存兰考至民权、商丘间的废黄河,原来的北股黄河,成了高滩地区的除涝河段,在郑阁汇入黄河,后世又名杨河。

此后,下游干道未出现重大变徙。只是到咸丰二年(1852年),于丰县蟠龙集决口,大溜入昭阳湖,丰、沛、砀、肖间大河断流。所行河道观今遗存,称大沙河。不过这一局部改徙维持时间不太长,1855年即于铜瓦厢决徙改道了。

明清黄河流路的确定与河口延伸

明清黄河下游,自沁河口至商丘北一段,在弘治年间白昂、刘大夏兴筑北堤之后,其流路基本上确定下来。今沁河口至东坝头一段河道与明清黄河大致同一(只是局部有横向变化)。兰封至商丘一段河道,前述分为两股,北股是在贾鲁大河基础上演变而来,弘治年间固定下来的,南股是乾隆年间改徙的现存废黄河。

商丘至徐州一段较为复杂,直至砀山东北,明清废黄河河线与古获水线大致同一(获水在砀山县治以下从毛城铺上下的洪沟河南下,接赵家圈下肖县北贾鲁大河线),但是1558年新集决口后,商丘以下河道十分散漫,获水泛道大致是浊河泛道的上段,但嘉靖至隆庆间,它并非主要泛道。特别是废黄河砀山至徐州一段,形成的更晚一些。1577年砀山崔家口之决,使砀山以下河道变迁到贾鲁大河与废黄河之间。决定性的变迁发生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河决朱旺口后,这段河线溜势又北徒。1606年6月,河决郭贯楼,大致在丰县李寨乡北5公里郭楼附近,决水北支仍入秦沟旧道,南支从工部侍郎沈应文言,行水占70%,而且“全河既已东注”,主张乘势冲宽新开的渠道,加修堤防。这南支河道即今砀山县唐寨至肖县郝集寨一段废黄河。1606年、1607年曹时聘李化龙挑朱旺口工程,对此段黄河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东下之水塑造了这段废黄河河道。1607年的杨村集以下、陈家楼以上(今丰县末楼乡南3公里、沛县范楼乡西南2公里)的堤防多处决口,即上年新道新堤所决。其后,水患大多转移到徐州以下,砀、肖段在明末再未出险,河道已相对固定下来。只是南岸大致凭借先前行河的高滩,到了康熙年间,才补筑了砀、肖段南堤,而且创筑了毛城铺分水枢纽工程。

徐州以下,黄河走泗水与淮河故道,横向变迁不大,河道变迁主要反映在它的纵向,变化,即河口延伸之上。明末,经万历年间的整治堤防,河口延伸发展

较快。从潘季驯《两河经略疏》看,1578年河口在四套附近,到1591年潘季驯上疏,称1591年查勘,河口发展到十套附近。据《治河方略》卷6称,1677年已发展到十巨。1700年,据《张文瑞治河书》,河口已发展到八滩东。1747年,据周学健调查,发展到七巨以下。1776年,萨勒调查,发展到新淤尖。1803年,到南北尖。1810年,百龄调查,河口到六洪子。1855年前,河口移到望海墩、黄河口,在今废黄河口东20公里左右。

淮安以下河道在横向上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原河道循泅水入淮老道,在清口之东问草湾折而南流,、经淮安,东北经柳浦湾折向西北,再折而东,经安东赤晏庙,东北于云梯关入海。从而形成一个马蹄形大湾,古称山阳湾。万历四年吴桂芳曾开草湾新河,1589年黄水暴涨,大溜直入草湾新河,夺正河十分之七,造成一次自然裁弯取直,直河段长15公里,亦即今草湾至涟水一段废黄河,清口亦取代了末口的运道咽喉地位。

明清黄河下游与河口地区示意图

小结:

明初,黄河下游沿袭金、元夺淮的趋势,主流在原武、阳武一段南徙。时而冲开封、兰阳、仪封,入涡河、濉河或颍河泛道,时而冲郑州、中牟入颖河或涡河泛道,时而又北决封丘,曹县冲张秋入运。明隆庆,万历前,郑州至徐州一段黄河,冲突南北,处于极其混乱的泛流状态。隆庆,万历后这段河道才完全固定于现存废黄河一线。徐州以下河道,靠袭夺泗水、淮水故道行黄,万历以前,宣泄大部分黄水。其后,南河,东河两岸堤防相继完善,该河道宣泄了绝大部分黄水。

附注:

[1]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P56,科学出版社,1982年

[2] 《元史》,卷50,《五行志》,中华书局,1976年

[3] 《明史》,卷66《河渠志》1,中华书局,1971年

[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史稿》下册,P58,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5] 潘季驯《河防一览》卷2,《河议辨惑》,乾隆十三年刻本

[6] 《明实录·武宗实录》卷56,江苏国学图书馆本影印本,1940年

[7]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史稿》下册,P111,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8] 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P266-270,水利出版社,1982年

[9] 颜元亮、姚汉元,《清代黄河铜瓦厢决口》,《水利水电科学院科学研究论文集》,25集,水利水电出版社,1986年

考证资料参考文献

1、《黄河水利史述要》,水电出版社,1984年

2、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

3、潘季驯《河防一览》

4、《明史·河渠志》

5、《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

6、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水电出版社,1987年

明清古河道示意图编号:

13.明洪武元年河道(1368—1375年)

14.明洪武二十四年河道南股(1391—1410年)

15.明洪武二十四年河道北股(1391—1410年)

16.明永乐十四年河道(1416—1447年)

17.明正统十三年河道(1448—1456年)

18.明弘治二年河道(1489—1781年)

19.明弘治七年河道(由颍河,1494—1546年)

20.明弘治七年河道(由濉河,1494—1546年)

21.明正德三年河道(1508—1532年)

22.明清故道(万历年间—1855年)

23.清乾隆四十八年河道(17831855年)

河道演变规律

河道演变规律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我国河流分布广泛,与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河道演变是河流动力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相关研究对于整治河道,航运,水利工程,生态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河道演变基本概念入手,对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各种不同天然河道的演变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并对河道整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河道演变;关键因素;演变规律 引言 天然河流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治河工程或其他工程后,受建筑物的干扰,河床变化将更为显著。人类在开发利用河流的过程中,要有成效地兴利除弊,必须采取整治措施。要有效地整治河流,必须充分认识河道演变的基本原理及各类河床特殊的演变规律。 1.河道演变的基本概念 河道演变系指在自然情况下或者在受人工建筑物干扰情况下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水流和河床相互作用的结果,河床影响水流结构,水流促使河床变化,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经常处于运动和发展的状态之中。水流和床沙的相互作用是以泥沙运动为纽带的。在一种水流的情况下,通过泥沙的淤积使河床升高;在另一种水流的情况下,通过泥沙的冲刷,使河床降低。因此,河道演变的规律是以泥沙运动的规律为基础的。但是,自然河道的演变过程极为复杂,往往不能直接从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得到充分解释。因此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对河道演变的基本规律进行探讨,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河道演变的预测问题。 河道演变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方面在时间应包括河道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在空间上应包括河道所流经的河谷的各个部分;而狭义的方面只限于近代的、河道本身的变化。河道演变发生演变的根本原因是输沙的不平衡造成的河床变形长期积累的结果。所谓的输沙平衡是对时间或空间的平均情况而言,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的的输沙平衡,也只是相对的,绝对的输沙平衡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河床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2.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 影响河道演变的因素是极为复杂的,但归结起来,最主要的因素不外乎气象、地质、地理等方面。在研究这些因素最河道演变的影响时应该区别两个问题。一个是河流形成的历史过程,另一个是河流目前的河道演变特性。 就河流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其主要作用的动力因素有如下四种:地壳的构造作用、水流作用、冰川作用和风化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流作用,其他因素不能单独创造河道,它们只能在在河道形成过程中配合水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对河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就河道目前的演变特性而言,与河道的形成不同,完全取决于上述动力因素在现阶段的情况。由于冰川作用仅限于部分河流的河源地区,地质构造运动和风化作用进行的异常缓慢,因此在研究河流目前的河道演变特性,可以只着眼于现阶段的水流作用,尤其是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 对于任意具体河段,影响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因素主要由以下四点: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 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

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至东汉时期,69年时,王景领导治理黄河决口,通过筑堤堵口,河汴分流、疏汴通漕等方法,疏浚河床,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积,使黄河出现了一个长期较为安流的局面。此时的黄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人海。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局面仅维持到了唐代末年。宋初,由于黄河已经流行了800多年,王景治水后形成的河床淤高严重,水流不畅,黄河又进入了频繁决口泛滥的历史时期。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决澶州横垅埽,久不复塞,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横垅河。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向北冲出一条新道,经河南省内黄县,河北省大名、南宫、青县,至今天津入海,名为“北流”。景祐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向东决出一支,向东北经山东堂邑、夏津、平原、在冀、鲁间入海,名为“东流”。至此形成了

黄河发展变化_作文素材

黄河发展变化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黄河发展变化,感谢您的阅读! 黄河断流 从1972年起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球变暖——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情况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热量,造成内陆局部气温低于往常,减小了内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差,进而造成季风减弱,缺少季风从海面带进内陆的水汽。虽然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加大上游水源的流量,却抵消不了蒸发量的提高和季风减弱的影响效应。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 2.植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缺少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发量变高,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吸收流经河道才能补充。 3.灌溉方式落后——黄河中上游流经的多为经济较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多为大水漫灌,黄河水浪费严重。 ①上游属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率极少,中游为主要补给区但水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流域面积小,补给少; ②流域内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粮食增长率; ③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黄河沿岸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引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④水库调节能力较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 ⑤水费低廉,低水价唤不起人们的节水意识,工农业用水浪费极大; ⑥环境污染急剧降低黄河水的利用率。

⑦河道沿岸工厂污水排放过多。 悬河 由于泥沙淤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全靠大堤约束,它因而被称为“悬河”。那么黄河是从什么地方开始成为“悬河”的呢?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的磴口县,在这里,黄河河道比县城所在地平均高出4至6米。 黄河奔流在中条山与秦岭之间,东行经河南孟津。由这里距黄河30公里处,就是我国著名的都城洛阳。洛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从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炀帝)、唐(武则天)、后梁、后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 河道变迁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战国筑堤以前

河流演变

第六章河流演变 第一节河流地质作用及其发育过程 一、河流地质作用 1.侵蚀作用 河道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刷破坏河谷、加深河床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按侵蚀作用方向,又分垂向侵蚀(下蚀)、侧向侵蚀(旁蚀或侧蚀)和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三种情况。 2.搬运作用 河流携带大量的物质(泥沙),不停地向下游方向输送的过程,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搬运能力巨大。据统计,全世界河流每年输入海洋的物质总量约200亿吨。 3.沉积作用 河水在搬运过程中,一部分泥沙从水中沉积下来,此过程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其堆积物叫河流的冲积物。 二、河流的发育过程 在地貌学领域,河流发育和水系形成的时间尺度一般是以地质年代计。一条完整的河流水系,从初生到趋向成熟,是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缓慢形成的。河流的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 图6-1可用来说明河流的一般形成过程。其中,图(a)表示在陆面上受近代地壳活动的地形控制而形成的一条河流,水流在阶梯状瀑布中,强烈地磨蚀着基岩河床,此时的河流发育属于幼年期阶段。随着流水侵蚀的均夷作用的进行,湖泊、沼泽消失,峡谷加深,支谷延展,河床坡降逐渐减缓(图(b)),河流发育处于青年时期。往后,泛滥平原逐渐发育,河谷进一步拓宽,干流显现均衡河流特征,此时接近壮年期阶段(图(c))。随着侧蚀的不断进行,泛滥平原带宽扩大,形成冲积性准平原,曲流河型形成,河流地貌发育进入相对成熟期或称老年期(图(d))。再往后,又可能由于地壳运动、气候等因素影响,使河流侵蚀作用而重新“复活”,河谷地貌又现出幼年期的特征,表现出地貌上的“回春”现象。 (a)幼年期(b)青年期 (c)壮年期(d)老年期 图6-1 河流形成一般过程示意图

关于河道演变的探讨性分析

关于河道演变的探讨性分析 摘要:河道的演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到精确的推断。但从河流的分类、河床的组成及形态特性,并利用现有的资料进行对比及综合性分析,还是可以预测其变化过程,对特殊河段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洪灾损失造福于地方百姓。 关键词:河流演变;形态;分析;建议 一、河流的特性 1、河流分类 河流按其流经的地区,可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两大类型。较大河流的上段多为山区河流,下游段多为平原河流,中间段往往兼有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的特性。 山区河流流经地势高峻,地形复杂的山区,其河谷由水流不断纵向切割和横向拓宽逐步形成。 平原河流在地势平缓、土质松软的平原地区,其形成过程主要表现为水流的堆积作用。河谷形成深厚的冲积层,河口淤积广阔三角洲。 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不同,其特性有自己的特点。 2、河床的组成及形态 山区河流的河床多为基岩、乱石或卵石组成,抗冲性能强,不易冲刷。尽管长时间不断下切,从短时间来看,变形却十分缓慢。 山区河流发育以下切为主,其河床的横断面往往成“V”字形或“U”字形,河槽狭窄,中水河床与洪水河床之间无明显分界线。沿程多为开阔段与峡谷段相间,平面形态极为复杂,岸线极不规则,两岸、河心常有巨石突出,急弯卡口。 山区河流的河床纵坡面比较陡峻,形态极不规则,常出现台阶形,在落差集中处,往往形成跌水甚至瀑布。 平原河流的河床由冲积层的冲积物组成,冲击层一般比较深厚。最深处多为卵石层,在上为粗砂层、中砂及细砂层,在枯水位以上的河漫滩表层有粘土和壤土存在。 平原河流的横断面形式随河段的不同类型而异:顺直过渡段多为抛物线形或

surfer河道演变分析

Surfer在河道演变分析中的应用 1.2绘制数字高程模型图 经过前期数据处理后,就可以绘制数字高程模型图了。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把数据文件转换成grd文件:①打开菜单“网格|数据”在open对话框中选择数据文件;②打开“网格|数据”对话框.在“数据列”中选择要进行grid的网格数据(X和Y坐标)以及格点上的值(Z列)(不用选择,因只有3列数据且它们的排列顺序已经是X,Y,Z了,如果是多列数据,则可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要的列数据)。选择好X,Y,Z值后,在“插值模式”中选择一种插值方法(如需要比原始数据的网格X和Y更密的Z数据,或网格为非均匀),则在grid的过程中,Surfer会自动插值计算,生成更密网格的数据。如果只是想绘制原始数据的图,不想插值,则最好选择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nverse Distance To A Power)或克里金法(Kriging Method)。因为这两种方法在插值点与取样点重合时,插值点的值就是样本点的值,而其他方法不能保证如此。在Output Grid File中输入将输出的文件命名,然后在“网格点几何分布”中设置网格点数,确认,画图所需要的grd文件就生成了。不过,为了便于后面对各年地形进行比较分析或冲淤分析,尽量使每个grd文件的几何分布一直,即同样的XY坐标范围和插值的网格密度。 步骤二,将河道边界白化。在Surfer中默认的插值区域为数据文件中离散点坐标x,y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围成的矩形,经过插值生成的图形边界为矩形,但在实际情况下,河道边界可能是不规则的,或者需要显示某些特定区域的形态(如潜洲)、添加图签等,这时就用到Surfer的白化(Grid Blank)功能。 白化文件[.bln]格式 [.bln]文件是以ASCII文件格式存储的用来描述白化边界及白化信息的文件,其格式如下: length,flag″Pname 1″ x1,y1 x2,y2 ... xn,yn x1,y1 length,flag″Pname 2″ x1,y1 x2,y2 ... xn,yn x1,y1 其中,length是一个用来表示组成白化区域定点X,Y坐标对的整数;flag取值为0或1,若flag为1,则白化指定区域内部,若flag为0,则白化指定区域外部;Pname是一个用来指定白化区域ID的可选参数;以下是组成白化区域定点的X,Y坐标对,每行存储一对X,Y坐标,最后重复x1,y1表示所描述的对象是封闭区域。在河道演变分析中,白化边界一般是河道的岸线,通常将DWG格式的河势图存为DXF文件,然后在Surfer中选取地图│基面图(map│base map)命令,将该DXF文件导入Surfer,然后用CS Scripter编程

黄河的变迁

黄河的变迁 历史时期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温状况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 研究表明黄河下游在3000多年的时间内决口达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在先秦时期,黄河主要在今天津附近进入渤海,为北流时期;在汉唐时期,黄河主流在进山东入渤海,为东流时期;南宋至清咸丰五年,黄河夺淮从今江苏入黄海,为南流时期;清咸丰五年以后黄河恢复了东流,结束了700多年黄河由淮河入海的历史。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沼比现在多得多,但历史时期多数湖沼是由大变小,乃至淤灭,如圃田泽、孟渚泽、菏泽、雷夏泽、巨野泽、大陆泽等。但随着黄河的改道,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湖泊,如南四湖、洪泽湖等。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的河湖演变既有自然地貌、地质、气候因素的制约,也有认为的作用。总的来说,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日趋干燥,是地表水总体减少时一个重要原因,而人类无节制地用水加重了水资源的缺乏,黄河断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历史时期长江的河湖地貌变化也很大,其中长江中游地区的变化最明显,影响甚大。古代的云梦是指包括今湖北东南大部分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只是其中的湖沼地貌部分,占据着今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形成后,云梦泽瓦解。由于各种原因使荆江河道的河曲高度发育,使得洪水灾害的频率更高和强度更大。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的湖泊变化显著,一方面洞庭湖从新石器时代的平原景观演变成为明代“方八九百里”的大湖,而鄱阳湖则是从新世中期的古彭蠡泽演变成为今日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从近5000年来中国主要江河水温便前来看,总的趋势是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幅增大,这既表现在黄河及其支流上,也表现在长江的一些支流上。同时,西北内陆的塔里木河等一些河流总的来看是流程缩短,河道不断摆动以至断流,湖泊也因此多缩小而干涸消失。造成这种现象既有自然内部变化的不可回归和不可逆转的因素,也有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因。 自公元前2000 年以来的4 000 年中,黄河下游有两个泛流区(徐福龄,1996) :1) 从“禹王故道”到唐宋时期的河道,均在华北平原摆动,注入渤海,约有3 000 多年;2)1128— 1855 年,黄河河道在黄淮平原摆动,注入黄海,约有700 多年。据统计,自公元前602 年至1938 年的2 540年间,黄河下游决溢达1 590 次,称作“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对于黄河下游地区在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大的改道,说法不一。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指出,自大禹到明代,黄河共发生 5 次大的改道;刘鹗在《历代黄河变迁图考中的黄河变迁图里绘出了6 次大的改道。《邓子恢文集》中认为,黄河下游河道在3 000 多年中发生重要改道26 次,其中大的改道9 次。叶青超(1990) 提出,黄河下游共发生7 次大的改道。 1.1河道变迁的原因 在历史时期,黄河决口改道频繁,各流路的年限长短不一。对于这一现象,以徐福龄( 1996)提出的5 次大改道为基本脉络(图1) ,主要从地质学角度来分析黄河下游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摘要: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水少沙多,河道的泥沙淤积比较严重,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形成高耸的“悬河”,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威胁着25万平方公里地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防治黄河洪水,人们利用工程,在黄河下游修建了大量防洪工程,对黄河下游洪水的防治起到了巨大作用,“黄河安危,事关大局”,做好黄河下游的防洪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黄河;洪水;防洪;工程措施 1 黄河下游河道概况 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坡度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高村以上河宽5-20km,艾山以下河宽仅为0.5-4km。黄河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逐年抬高,形成了地上悬河,一般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3-5m。近十年来,黄河来水量明显减少,河道不断淤积抬高,防洪形势日趋严峻。[1] 2 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性 黄河泥沙之多,含沙量之高举世闻名。黄河自中游的尾端出峡谷之后,河道展宽,比降变缓,流速降低,水流挟带的泥沙沿程沉积,使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地上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黄河下游河道高悬于两岸地面以上,无论是洪水期还是枯水期,水位都远高于两岸地面,再加上在持续降雨和高水位的作用,造成堤防决口的可能性极大。黄河决堤后,水沙俱下,洪水流经之处,将给沿黄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由于黄河洪水泥沙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下游河床仍将继续抬高,悬河形势会更加严重,中常洪水黄河下游堤防仍有冲决和溃决的可能性。因此,黄河洪水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加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3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概况 1.1黄河下游介绍及防洪工程综述 黄河下游流经河南、山东两省15个地(市)区、43个县,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沿黄主要城市有郑州、开封、新乡、濮阳、荷泽、济南、滨州、东营等,并有胜利和中原两大油田,是我国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重要地区。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简称河龙间);龙门至三门峡间(简称龙三间);三门峡至花园口间(简称三花间)。这三个区间产生的洪水是构成下游洪水的主体。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包括干流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和支流陆浑、故县水库,黄河左、右岸大堤,以及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区等。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涉及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河北五省的12万km2土地。黄河下游堤防一旦溃决,将成为民族的灾难。[3] 1.2黄河下游防洪的近代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黄河下游决溢灾害之所以特别严重,不仅因洪水大,更重要的是泥沙淤积河道,河床不断升高,排洪能力降低。长期以来,堤防一直是黄河下游防洪的主体工程。[4]经过历代治河专家们的不断努力,对黄河洪水泥沙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刻,治河技术措施不断改进,但其治河思想大都着眼于在下游排洪排沙的范畴,主要措施是依靠堤防排泄入海,治理活动也多限于下游。 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后兴建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黄河下游防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5]但是,曾一度认为三门峡水库建成后,黄河下游洪水即可基本解决;同时根据永定河官厅水库修建后下游河道治理的经验和模型试验的结果,认为三门峡水库蓄水拦沙下泄清水后,下游河道将会出现强烈冲刷,河势摆动,河床下切,给防洪、灌溉引水带来困难。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运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陕西风县东北的秦岭山脉,经阳平关流入四川。经南充、武胜至合川,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全长1119km,落差2300m,平均比降为2.05‰,流域面积159800km2,占长江流域的9%。嘉陵江为长江右岸较大的支流,为典型的山区河流,其河岸组成较为坚硬,河床变形主要以推移质运动为主,悬移质几乎不参加造床。河床年际间变化不大,年内冲淤演变较为明显,浅滩演变遵循“洪淤枯冲”的规律,深槽表现为“洪冲枯淤”。山区河流典型的特征是水流急、流量变幅大,使得河床受到较大的水流作用力,上游来沙不易在河床中淤落,一般是通过河床断面向下游输送。山区河流在构造初期河床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切,直至冲淤基本平衡。总的看来,工程河段河型河势较为稳定,冲淤变化基本平衡。 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工程河段属于嘉陵江下游河段,河床组成大多为基岩,并夹有少量卵石,河床组成较为坚硬,水流对其侵蚀作用比较缓慢,对河床的演变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多年来河床相对稳定。 工程河段河床覆盖层主要是沙卵石,冲淤变化以悬移质为主,一般汛期6~9月是悬移质集中淤积的时段,主要淤积部位在工程上游弯道的凸岸边滩、下游左岸积坝、宽阔河段的缓流区;汛后10月开始走沙,随着水位的消落,水流归槽,淤积泥沙逐渐被冲刷,年际间冲淤相对平衡,基本无累积性变化。 从实地勘踏以及地质钻孔资料来看,工程河段河床、河岸组成大多为基岩,并夹有少量卵石,河床组成较为坚硬,因而河道深泓平面摆动及纵向下切都受到了较大的制约。由该段河道的河势、水势分析可知,嘉陵江河道比降较大,洪水期主流流速较大,泥沙难于在深槽内大量淤积,淤积部位主要还是在凸岸边滩或者回流区内。近年来河道深泓线平面及纵向变化较小,基本保持稳定。 实地勘踏表明,河道深泓线以及主流线基本在河心靠近凹岸(右岸)一侧。由于曲率半径较小,洪水期水流在此形成大片回流区,泥沙容易落淤,另外弯道环

黄河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

*历史上黄河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 徐海亮 黄河的水沙变化与河道变迁归根结底是一个地质环境问题。本文在历史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河床形态、堆积形态及黄土与环境的研究,采用历史学、地理学、水利学方法,并吸取灰色系统、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变化的历史事实,以及河道变迁的历史事实,认为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曾经有过数个躁动期,有多次的水沙剧烈振动(两汉、宋金、元明、明清),相应地,中下游河道进入躁动期。来水来沙的突出变异,下游河道河床变形的加剧,导致河道迁徙、改道事件频频发生。唐宋以来环境恶化及这一相关变化趋势加强,明清尤剧。从历史长河看,环境演变对水沙变化与下游河道变迁起到决定性作用。 一、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研究 今人对于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做过各种研究,影响较大的诸如对决口改道的各种研究。近年在本课题中,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各阶段的具体变迁,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考证。从这些研究中,特别是通过对决溢、变迁,河床堆积形态的探讨,认为应从黄河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形的意义来认识黄河变迁,记载中的1500多次决溢事件以及人类重大的治河活动,可以从更为深刻的含义上去理解。从而在各种历史年表和笔者自己研究的河患事件中,筛选出38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黄河下游重大河患与变迁事件。筛选的根本原则是:这些事件正处于黄河历史变迁时间序列的转折点上,或者处于变迁的高发阶段,它们客观地又非常突出地反映出河道变迁中一系列重大的控制性变异,或反映出阶段性变异的某种后效;其中包括黄河来水来沙的变化,在下游河道的上段所显示出的沿程淤积效应,同时也考虑到河口段的变化和溯源反馈。这些事件以自然变迁为主,同时也涉及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这样,客观地显示出流域自然环境变迁、水沙变化的总趋势,以及在人类参与下的河床变形和河道变迁的结果。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变迁的重大事件,从宏观现象上披露了黄河河床堆积与河道游荡性加强的实质。钱宁根据北方多沙河流的水沙资料,提出游荡性指标表达式1:Θ=(ΔQ/0.5TQπ)×(Q max–Q min/Q max+ Q min)0.6 (J/D35) 0.6 (B/h) 0.45 (W/B) 0.3 其中第三因式显示了河床物质的相对可变动性,隐含了河流来沙状况和冲淤变化的幅度,第二因式突出了径流变幅对河流游荡性的影响。总课题里其他子项目的研究,也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水沙变化与河床变形的关联2。本文的指导思想和下面筛选出的重大河患年表,都遵从这一数理表达的基本思路。认为河患——特别是重大河患、变迁事件,是河床变形的一个结果,实质上都反映出河流来水来沙的急剧变化,研究将这些经过特意筛选的河患事件,作为来水来沙变异、变化的某种象征点;以河床变异(而非水文)来探讨水沙变化的规律, *“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课题子项目报告,辑入《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三),地质出版社,1992 1钱宁等,1987年,《河床演变学》P196,科学出版社。 2钱意颖1991;王玲等1991年见总课题论文集(一) 地质出版社,1991年。

浅谈太子河河道演变及影响因素

浅谈太子河河道演变及影响因素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流域概况 太子河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东经122°26′~124°53′,北纬40°29′~41°39′之间,流域呈东西走向,源头为新宾大红石砬子,流经本溪市、鞍山市、辽阳市,最后入浑河。太子河流域面积万km2,全长363km,流域内山地面积占69%,丘陵占%,平原占%[1]。太子河支流较多,辽阳以上左侧支流有细河、兰河、汤河,辽阳以下左侧有柳豪、南沙、运粮、杨柳、三通、五道、海城等支流,右侧仅有北沙河一条支流。流域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在650mm~800mm,主要集中在6 月~9 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太子河流域内建有观音阁、葠窝及汤河三座大型水库,其中观音阁水库和葠窝水库位于河道干流上,汤河水库位于支流汤河上,小汤河和小夹河为观—葠区间河段的支流,分别建有关门山和三道河两座中型水库。太子河河道比降上、下游变化大,辽阳水文站以上河流摆动变化趋势不大,辽阳水文站以下河道弯曲,纵向冲淤变化大,河道演变变迁是影

响河流生态健康因素之一。 2 河道形态演变分析 考虑到代表性及资料完整性,选择太子河干流本溪、辽阳、唐马寨水文站为代表,分析河床形态变化规律。本溪水文站设立于1933 年11 月,初为水位站,1945 年7月停测,1949 年7 月恢复,1951 年4 月上迁2500m 为本溪(二)水文站,1955 年7 月上迁620m 为本溪(三),1960 年1 月下迁2000m 为本溪(四),1963 年6 月下迁6520m 为本溪(五);辽阳水文站设立于1934 年2 月,1935 年2 月改为辽阳(二),1957 年7 月改为辽阳,1965 年1 月改为辽阳(三),研究选用1965 年之后辽阳站大断面成果分析其形态演变规律;唐马寨水文站属于太子河下游干流控制站,设立于1934 年3 月,初为水位站,1950 年5 月下迁350m 为唐马寨(二),1960 年1 月改为水文站,集水面积,1974 年5 月上迁300m为唐马寨 河道过流能力分析 分析方法 辽宁省河流水位~ 流量关系多为绳套曲线,研究中采用指数函数对水位~ 流量关系进行拟合。若一年内有多次洪水过程,且不同洪水过程水位~ 流量关系差异较大,则选取峰值最大的洪水过程构建水位~流量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作者:————————————————————————————————日期:

浅谈黄河下游防洪工程 摘要: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水少沙多,河道的泥沙淤积比较严重,黄河下游在华北平原形成高耸的“悬河”,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威胁着25万平方公里地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防治黄河洪水,人们利用工程,在黄河下游修建了大量防洪工程,对黄河下游洪水的防治起到了巨大作用,“黄河安危,事关大局”,做好黄河下游的防洪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黄河;洪水;防洪;工程措施 1 黄河下游河道概况 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坡度上陡下缓,排洪能力上大下小。高村以上河宽5-20km,艾山以下河宽仅为0.5-4km。黄河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逐年抬高,形成了地上悬河,一般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3-5m。近十年来,黄河来水量明显减少,河道不断淤积抬高,防洪形势日趋严峻。[1] 2 黄河下游防洪的重要性 黄河泥沙之多,含沙量之高举世闻名。黄河自中游的尾端出峡谷之后,河道展宽,比降变缓,流速降低,水流挟带的泥沙沿程沉积,使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地上悬河的不利局面进一步加剧。黄河下游河道高悬于两岸地面以上,无论是洪水期还是枯水期,水位都远高于两岸地面,再加上在持续降雨和高水位的作用,造成堤防决口的可能性极大。黄河决堤后,水沙俱下,洪水流经之处,将给沿黄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由于黄河洪水泥沙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下游河床仍将继续抬高,悬河形势会更加严重,中常洪水黄河下游堤防仍有冲决和溃决的可能性。因此,黄河洪水灾害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加强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3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概况 1.1黄河下游介绍及防洪工程综述 黄河下游流经河南、山东两省15个地(市)区、43个县,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沿黄主要城市有郑州、开封、新乡、濮阳、荷泽、济南、滨州、东营等,并有胜利和中原两大油田,是我国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重要地区。黄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自中游三个河段,即河口镇至龙门间(简称河龙间);

黄河变迁的原因

黄河变迁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黄河象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的北部大地上。它全长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七十五万二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其中下游地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一、历代对河源的探索 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对这一象征着中华民族古文化摇篮的河流发源地,曾进行过长期探索。 1.古代“河出昆仑”及“伏流重源”的臆说 《尚书·禹贡》最早就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说明远在公元前五至三世纪,当经济文化发展较高的中原地区与西部河源地区还没有发生直接联系的时候,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黄河是发源于今青海东部积石山一带①。成书于《禹贡》之前的《山经》说:“昆仑之丘,……河水出焉”②。《尔雅·释水》:“河出昆仑虚。”《淮南子》:“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据胡渭考证,“自汉以前,但知昆仑在中国西北,终未明在外国某地也”③。说明人们对当时为戎羌诸族所占居的黄河上源一带的真相,还不很清楚,所云黄河出于昆仑,可能来自间接传闻或是一种臆度。 汉朝通西域后,“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①从此,将今新疆西部的于阗河当作黄河源,于阗河所出的于阗南山称为昆仑山,成了河出昆仑说的根据。 张骞向汉武帝汇报在西域的传闻,于阗河“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①。其后,班固更进一步加以引申说:“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③古代“导河积石”和“河出昆仑”的传说,便这样与西域流传而来的“潜流复出”的说法揉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伏流重源”的谬说。 2.晋、唐时期对青海河源地区的初步认识 魏、晋时期,内地人民从对吐谷浑所据青海地区的密切往还中,逐渐了解到河源不在新疆,而在青海境内。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第一次提出“源出星宿”④。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平定吐谷浑后,在今青海贵德以西黄河上源地区设置河源郡,也表明了当时人们对河源所出地区的确认。及至唐代,和青海、西藏等地的羌、藏族人民交往频繁,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到达河源地区:“阅月,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观河源。”⑤按星宿川唐《十道图》别作“星宿海”。柏海当即今黄河源上的扎陵湖。藏语扎陵系白而长之意,“白”与“柏”同音。后吐谷浑为吐蕃所并,唐蕃之间来往不断,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松赞干布曾“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⑥。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大理寺卿刘元鼎作会盟使出使吐蕃,进入黄河上源“虏曰闷摩黎山”①。据吴景傲《西垂史地研究》考证,闷摩黎山即今巴颜喀拉山,对河源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可见唐代对处于入藏通道的河源地区已有所了解。

《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和变化 —《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 尤明庆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1) 摘要:就《水浒传》而言,至少存在3个时间概念:事件发生的北宋;作品产生的元末明初;读者所处的时代 空间与时间交织在一起,不能截然分开。如果不能充分了解空间随着时间而产生的变化,就可能引起混乱。黄 河在宋元之间泛滥频繁,下游河道变化巨大,淤埋城镇村庄,改变平原水系道路。《水浒传》中不具体叙述地理 位五,显示了作者的明智;而少数看似不合理的行走线路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如元末明初从江州至开封完全可 以在梁山作水陆换行,这与当时黄河、运河的状况相符。因此,传统文化和人文学科的研究必须具备求真务实 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历史地理;水浒传;黄河迁徒;行走线路;空间与时间;人文科学 1976年暑假笔者小学毕业,随即就到生产队的场头 “防震抗震”。不过,我们一点儿也不知道当时的唐山已经 发生了惨烈的地震。那时.农村电视没有,报纸没有.只 有一日三餐时的有线广播。2003年“抗击非典”,信息交 流实现了“空间没有间隔,时间无须等待”。当然,这还得 知情者愿意叙说.电视台愿意播放。在场头的三个月.白 天除了少许的家务多是坐在河边,看小桥流水,任时光慢 慢流淌;晚上是在与蚊虫抗争的余暇看流星闪烁,任眼光 四处流荡。可惜无人指点,只是感叹星星既多且远,并不 知道那些微弱的光亮乃是多少万年前、多少亿年前发出的。 现在想来,我们与星星之间的相隔.既是遥远的空间,又 是漫长的时间,以时间表示空间的“光年”二字,显得人 收稿日期:2004一09一12 作者简介:尤明庆(1964一),男,江苏兴化人,博士.教授,从事岩石力学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第1期尤明庆: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和变化—《水浒传》中的地理位置与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57 生短暂而又渺小。 无聊的生活之中偶尔也能看到几本小说,当然,都是 些人民革命战争和农村阶级斗争的故事,惟一的例外就是 《水浒传》。说实话,那时小学五年级的毕业生,字认不了 多少,《水浒传》是读不懂的,也就约略看懂点儿故事情 节。当时的印象是,梁山好汉“爽得很”。前几年少年儿童 看《还珠格格》,不就是羡慕那疯疯傻傻的“小燕子”爽得 很么?孩童的乐趣并没有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女儿初中毕业后看《大话水浒》,看《水浒传》,还时 常讨论一些借古讽今的杂文—新式的“评水浒、批宋江”。她似乎也看不懂《水浒传》,总提一些怪怪的问题。

黄河中下游大型水库对下游河道的减淤作用

2005年5月SHUILI XUEBAO第36卷第5期文章编号: 0559-9350(2005)05-0511-08 黄河中下游大型水库对下游河道的减淤作用 郭庆超1,胡春宏1,2,曹文洪1,李景宗3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北京 100044;2.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北京 100044; 3.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本文采用泥沙数学模型分别对小浪底水库单独运用以及小浪底与古贤水库联合运用的20个可能运行方案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河上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对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遏制河床抬升具有明显作用。结合三门峡水库运用以来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运用与下游河道演变的内在规律,建立了小浪底水库出库水沙与下游河道泥沙冲淤的量化关系,给出了维持下游河道冲淤平衡的临界条件,为通过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运用来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泥沙数学模型;黄河下游减淤;临界含沙量;小浪底水库;古贤水库 中图分类号:TV147.+5 文献标识码:A 黄河下游最突出的问题是水少沙多,导致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抬高,使得部分河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5m 左右,有的河段甚至高出堤外10m,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防洪任务日趋严峻。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黄河下游来水连续偏枯,造成河道自身不断萎缩,主槽过洪能力进一步下降,严重危害着两岸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因此,如何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恢复河道功能是目前黄河治理中的重要任务。在长期治理黄河的实践中,人们逐渐总结出了“拦、排、放、调、挖”的综合处理黄河泥沙体系[1]。然而,就目前而言,通过在黄河上修建大型水利枢纽来减轻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仍是一项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措施[2,3],它不仅见效快而且还可以为水土保持赢得更多的时间。然而水利枢纽建成后,下游河道如何响应,泥沙冲淤图景怎样,减淤效果如何评价,不淤年限有多长,都是需要迫切回答的问题。为此,作者采用自主开发的泥沙数学模型分别对无大型水利枢纽、单个大型水利枢纽、及枢纽间联合运用和各种不同出库水沙组合条件下,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趋势进行多个方案计算和分析研究,结合三门峡水库运用以来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大型水利枢纽运用与下游河道演变的内在机理,建立了小浪底水库出库水沙与下游河道泥沙冲淤的量化关系,为通过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调水调沙运用来减轻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提供科学依据。 1 黄河下游泥沙数学模型简介 黄河下游泥沙数学模型是基于非均匀沙不平衡输沙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维泥沙数学模型[4],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并经过黄河下游将近30年的实测资料率定和验证,能够较好地反映黄河下游河道泥沙冲淤演变规律。在理论上,考虑了支流入汇和区间耗水对水流影响,改进了水流动量方程,增加了由于水流沿程变化而引起的附加比降项,从而能够反映当引水时水面比降会增加,而有支流入汇时水面比降会减缓的事实。 收稿日期:2004-05-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39040);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4BA610A-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G1999043604) 作者简介:郭庆超(1965-),男,安徽六安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河道水库河口海岸有关泥沙问题研究。 E-mail:Guoq@https://www.wendangku.net/doc/f54274209.html,

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论文关键词: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 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在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 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1]。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走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2]。这条北徙的河道至明初仍 然存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当时,徐达方北征, 乃开塌场口(在今鱼台县北),引河入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洪武二十四年(公 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一支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入颍,循颍入淮,称为“大黄河”,一支仍走贾鲁河,因水流微弱,称为“小黄河”,另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今梁 山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用人工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至鱼台入运,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口,东南流经杞县,睢县、 柘城入涡。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下游分为南北二股:南股决自孙家渡口(在今郑州市西北),南夺颍入淮,北股决自新乡八柳树,经原阳、延津、封丘、长垣、东明、 鄄城、范县等地,冲沙湾入运.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徐有贞开了一条起自张秋运河 西南经范县、濮阳、滑县等地,西接河沁交会处的广济渠,引黄河的水接济运河。徐有贞开河的目的是引黄济运,漕运虽复,但河决仍旧。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黄河在河南 境内大决,分为南北数股,北决占全河流量的十分之七,南决占十分之三。南决自中牟至开封县界分成二股:一股由颍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另外一支东出今商丘县南流至毫州也注入涡河。北决正流东经今原阳、封丘、开封、兰考、商丘等地,东趋徐州入运,大体即贾鲁故河的流向,也即汴道。又有在金龙口、黄陵冈等处决出,冲入张秋运河的一支。同年冬决向张秋的一支因金龙口水消沙积而淤塞,从次年开始黄河下游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汴、涡,颍三道,以汴道为干流,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白昂治河,在黄河北岸从阳 武经封丘、祥符(在今开封)、兰阳(今兰考)、仪封(在今兰考东)至曹县筑一长堤,以防河 水北决入张秋运河。此外,还堵塞决口,并疏浚入濉、入颍、入运诸道以分洪,这次治河后,不过二年,黄河又自祥符孙家口、杨家口、车船口和兰阳铜瓦厢决为数道,俱入运河,

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河床演变的基本原理 自然界的河流无时不刻都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在河道上修建各类工程之后,受到建筑物的干扰,河床变化将人为加剧。由于山区河流的发展演变过程十分缓慢,因此,通常所说的河流演变,一般系指近代冲积性平原河流的河床演变。 河流是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产物。水流与河床,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水流作用于河床,使河床发生变化;河床反作用于水流,影响水流的特性。由因生果,倒果为因,循环往复,变化无穷,这就是河床演变。 水流与河床之间相互作用的纽带—泥沙运动。泥沙有时因水流运动强度减弱而为河床的组成部分,有时又因水流运动强度的增强而成为水流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河床的淤积抬高或冲刷降低,是通过泥沙运动来达到和体现的。因此,研究河床演变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关于泥沙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 一、河床演变分类 天然河流中,河床演变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是极其复杂的。根据河床演变的某些特征,可将冲积河流的河床演变现象分为以下几类: (1)按河床演变的时间特征,可分为长期变形和短期变形。如由河底沙波运动引起的河床变形历时不过数小时以至数天;蛇曲状的弯曲河流,经裁直之后再度向弯曲发展,历时可能长达数十年、百年之久。 (2)按河床演变的空间特征,可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整体变形一般系指大范围的变形,如黄河下游的河床抬升遍及几百km的河床;而局部变形则一般指发生在范围不大的区域内的变形,如浅滩河段的汛期淤积,丁坝坝头的局部冲刷等。 (3)按河床演变形式特征,可分为纵向变形、横向变形与平面变形。纵向变形是河床沿纵深方向发生的变形,如坝上游的沿程淤积和坝下游的沿程冲刷;横向变形是河床在与流向垂直的两侧方向发生的变形,如弯道的凹岸冲刷与凸岸淤积;平面变形是指从空中俯瞰河道发生的平面变化,如蜿蜒型河段的河弯在平面上的缓慢向下游蠕动。 (4)按河床演变的方向性特征,可分为单向变形和复归性变形。河道在较长时期内沿着某一方向发生的变化如单向冲刷或淤积称为单向变形,如修建水库后较长时期内的库区淤积以及下游河道的沿程冲刷;而河道有规律的交替变化现象则称为复归性变形,如过渡段浅滩的汛期淤积、汛后冲刷,分汊河段的主汊发展、支汊衰退的周期性变化等。 (5)按河床演变是否受人类活动干扰,可分为自然变形和受人为干扰变形。近代冲积河流的河床演变,完全不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变形几乎是不存在的。 二、影响河床演变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