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小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每年小班新生入园时,总有一些幼儿出现这样那样的行为问题,如暴力反抗不愿上幼儿园、过分依赖个别保教老师、冲动爱打人、持续哭泣、尿裤子、吮吸手指、乱咬东西等。幼儿出现的这些行为,很大原因是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庇护,孩子缺少交流和应对人际瓜葛的能力造成的。如何透过这些表面的行为问题,开启幼儿的心扉,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呢?

一、“我们的新家真漂亮”

为了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我们精心创设幼儿的活动环境:门口——“小头爸爸”带着“小头儿子”来上学了;墙壁——“可爱的一家人”里有每个小朋友与爸爸妈妈的照片;主题墙——“可爱的幼儿园”里有一群小动物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耍;玩具柜——有小朋友最爱玩的玩具;小椅子——有小朋友最喜欢的小贴画。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把环境安全放在第一位,注意室内的色彩搭配,游戏区域的划分,各种物品的摆放,使小小的活动室看起来亲切又活泼,温馨又和谐。孩子来园后,看到了爸爸妈妈的照片、自己喜爱的玩具,他们忘记了陌生环境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娃娃家”“玩具室”“电话亭”以及小贴画等,都成了他们情感依托和表现的最好空间。

二、“我想上幼儿园”

孩子来到幼儿园,生活环境和次序的改变,给他们带来了不安和恐惧。为了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新生入园前我们去每位孩子家里家访,亲近幼儿,了解孩子的个性、习惯、爱好以及家长对孩子所采取的教育方法,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孩子入园前的能力和心理准备工作。

新生来园前夕,我们组织了两次半日活动。一次以“美丽的幼儿园”为主题,请家长带着孩子到幼儿园来,参观幼儿园,让孩子在幼儿园里自由玩耍,熟悉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一次以“我上幼儿园”为主题,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班级的活动,我们按幼儿园正常的作息时间制度组织活动,在集体活动环节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帮助幼儿和家长熟悉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让孩子们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从心理上减轻对新环境的恐惧感。

三、“老师像妈妈”

那些过于依恋父母的孩子,来到幼儿园后会惊慌失措,有的把班级某一老师当救命稻草,有的干脆用沉默和哭泣筑起一道屏障。尽快地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以缓解幼儿这些不良行为。因此我们常常以“妈妈”的身份出现,有时是“兔妈妈”,有时是“娃娃妈妈”,有时是“羊妈妈”等。我们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用“妈妈”的胸怀包容他们,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情感,解决他们的困难,以母亲般的情怀去补偿幼儿的情感缺失,渐渐的孩子们打开了心扉,把老师当“妈妈”。

四、“我爱演节目”

小班阶段的幼儿是非观念差,不知如何与同伴交往,部分幼儿爱用拳头解决与同伴间的纠纷,其根源在于他们不能正确分辨出自己行为的对错。小班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常常要借助于具体形象。我们就把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事,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木偶表演出来。如:针对幼儿抢玩具这一现象,我们设计了两个角色,谦让、友爱的“佳佳”,霸道、自私的“强强”,让孩子们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例分析 促也不听,赖着不穿衣服,不吃早饭。最后家长上班也总迟到。家长打电话和老师沟通,希望老师在幼儿园能说说教育孩子早点入园,不要来晚迟到。 采取的措施:和王奕程单独谈话。以聊天的口吻和孩子谈话:为什么最近总来晚呀?家里有什么事吗?以前你来得比老师上班都要早,每天早上总是我们中三班来园的第一名小朋友,这几天第一名都让李嘉霖抢去了......你要加油,争取再把入园的第一名再给抢回来,早晨得早点起床穿衣服,吃早饭,然后你也催促着让爸爸早点送你来园,不然一不小心就让别的小朋友抢走了第一名...... 和程程家长电话沟通,告诉刚才在园老师和他说的这些话,约定的这些事,请家长在家也给孩子适当的提醒如:快点,不然第一名就抢不到了等等。 教育效果: 果然,连续几天程程都来得早早的。我去值班室领孩子,程程见到老师第一句话总是说:“老师,今天是我第一名。”程程的爸爸也打来电话感谢老师说:老师的话真有作用,程程这几天总是早早起来,反而还催促家长快点,别让他迟到抢不到第一名了。 存在问题:过了几天,程程的爸爸又打来电话说:上次的方法管用了好几天,可这几天又失效了,程程又变成开始的样子,老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再说说他。

采取措施:了解了这一情况,我又找程程谈话。以不知情的口吻问程程:怎么这两天我早晨来看到都是李嘉霖、伊怀玉来得最早?为什么呀?是爸爸开车路上堵车了吗?还是你又没早点穿衣吃饭?我今天刚在超市买了好吃的棒棒糖,准备留着奖励明天来第一名的小朋友,老师偷偷的告诉你希望这颗棒糖程程能得到。可以吗?会让老师失望吗? 教育效果: 这次的激励方法又特别的灵验,果然第二天早晨程程又来了第一名,顺理成章的得到了那颗棒糖,他很高兴,拿着棒糖向小朋友们炫耀。而且我还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程程,早起早入园。后来连着几天我又偷偷的跟他约定了其它的物质奖品,以激励他早晨早点入园。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3篇

小班心理健康:不怕看医生活动目标: 1、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 2、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 2、 PPT课件(关于小朋友看病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观看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刘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们想不想来看一下呀?那是什么动画片呢,我们赶紧来看看吧! 2、教师播放动画视频《不怕看医生》,看完后请幼儿来说一说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3、幼儿简单描述视频中的内容,教师继而引导幼儿知道生病了就要去就医,医院和医生并不可怕,我们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打针。 二、观察图片,了解就医的心理准备和安全注意事项。 1、教师:好了,刚刚我们都看过小猫不怕看医生的故事了,那小朋友们你们去看过医生吗?医院里又有哪些人呢? 2、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病经历,并依次播放小朋友们看

病的图片,让幼儿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医院的表现,并引导幼儿知道就医的安全事项。 1、克服惧怕医务人员的心理。 2、做个勇敢的孩子,配合医生做检查。 3、不乱动诊疗室的物品。 4、注意清洁卫生,不到处乱摸。 5、耐心等待就医。 活动结束 小二班 执教:汪英芝

小班心理健康活动:我好害怕 活动目标: 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愿意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 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尝试战胜害怕。 活动准备:1、绘本《我好害怕》。 2、事先让幼儿和家长讨论并记录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3、打针情景。 活动过程: 一、绘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你们看,谁来了?(小熊) 小熊今天怎么了?小小的圆眼睛瞪得大大的,毛都立了起来,双手握得紧紧的。到底怎么了?(不高兴、生气、害怕) 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原来是遇见了一只凶恶的大狼狗,还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 二、经验迁移,说出自己的害怕。 1、根据记录图,讨论自己的害怕。 那你有害怕的时候吗?(有) 昨天宝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已经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轻轻地从小椅子下面取出图片,和身边的朋友说一说。(老师巡回倾听) 2、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人生基础教育的幼儿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以前只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逐渐向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然而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真正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的却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出路,是目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并去探索的一个课题。下面就让我来浅谈一下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从现代社会看幼儿心理健康的指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到现在更加注重人的内在心理需求的转变,这也无形中对幼儿健康心理形成了细致化的指标。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现在人的健康指标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行为适应方面的健康。因此作为幼教

工作者,已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与保育,以及生长指标的达标,而是保教工作既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而究竟什么才是幼儿心里健康的指标呢?幼儿心理健康表现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得知。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2.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3.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4.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 ①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一、个案情况介绍 师海情,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知识很快。他是个中班的插班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家长工作忙,孩子上幼儿园比较早。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只是注重孩子的衣食,不懂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二、观察时间:2015年9月20日—12月。 三、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安全感。 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奶奶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做不到接纳别人并让别人友好接纳自己。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 2、不自信 活动时,老师提问,他从不举手,不抬头。进一步引导他回答问题时,他就直接说,:“我不会,不知道。”拒绝合作。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愿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上学年龄小,接受能力比较差。受到的挫折使孩子形成自卑

心理,不敢表现自己。妈妈说,孩子上学早,比其他孩子年龄都小,和老师小朋友沟通交流的很少,慢慢地被老师和小朋友忽略了,不能融入班集体。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生活照顾太多,心理教育方面关注太少,导致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玩,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发展动向。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家长应该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信任并接纳老师和小朋友,从而能和他人融洽相处。 2、老师应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3、赏识激励教育。 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说升旗仪式上,让他做护旗手。在美工课上,随时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集体活动时,多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让他回答能胜任的问题,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看到希望。慢慢地,他开始主动积极地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5、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发展众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全社会重视、关注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了对社会的贡献及具劳动效率,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负担。从古到今,每个人都希望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并着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中是否有生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则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究竟要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符合特征的标准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会有一个观念的、正确的评价和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合适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做到就事论事,顺其自然。 ②有自信自立的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有明确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能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自我整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谈定冷静的处理和对待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谐相处、友善对待的方式来克制自己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的宽容的公开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人合作和相处。 ④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的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适应自己,而是自己适应环境。在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着自己的价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有顺利的环境中都能够很好的发展自己。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各位家长,晚上好!今天我想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7个问题,时间大约45分钟。 一、什么是健康?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地成长。那么,什么是健康呢?传统的健康概念就是没病没灾。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简单地说,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的一撇一捺,两者缺一不可。 二、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三、儿童心理有问题表现在哪里?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有些家长可能会想:小孩子天真烂漫,不会有心理问题。其实,由于受到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儿童期就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至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因此家长有必要了解有关常见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儿童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

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儿童心理有问题表现在哪里呢?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三是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到医院检查又没有身体疾病。 数千名患儿心理行为咨询与治疗实践证实,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 四、孩子最希望得到什么 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喜欢说谎,不听话……几乎一无是处。其实《知心姐姐》杂志最近对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的调查显示:现在的爸爸妈妈跟孩子经常说的三名话是“听话”、“好好学习”和“没出息”。而孩子们最希望得到什么呢?在3671名接受问卷调查的中小学生中,56.82%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54.6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老说其他孩子比自己强。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们原以为“玩的时间多一些”和“多给一些零花钱”这两项承诺会受到孩子们的青睐。现在才知道,一个人,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孩子,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会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 再来看看《一个孩子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石塘小学附设园林燕青 一、幼儿情况分析 林睿阳,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有较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老人没有文化,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父母工作较忙,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推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老师让小朋友学着穿衣服,他不会就哭;在班里,他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奶奶帮忙,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三、目标 (一)使幼儿喜欢来幼儿园,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学做自己能做的事,能自己吃饭、睡觉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一)做好家长工作 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二)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们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三)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根据他的记忆力好,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现,慢慢地、他主动积极性的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四)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他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穿衣服,洗手、大小便等,自理进一步提高。 (五)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 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从而建立良好积极愉悦的情绪。 五、观察记录 第一阶段:一天的早上,我在门口迎接孩子们来园,发现睿阳跟奶奶来了,发现他还是不高兴,于是我蹲下给了他一个拥抱,并亲了他一下。慢慢的他松开了抱着奶奶的手,而且在我的提示下跟奶奶说再见。 效果:睿阳来园虽然还是不太习惯,但他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来园不再拽住奶奶的衣服哭闹了。 分析:只要适时给孩子给与关怀,相信孩子会慢慢习惯的。 第二阶段:一次我们班组织上体能课,在玩集体游戏时,刚开始我发现睿阳站在一旁,并没有加入,我悄悄的告诉几个小朋友:“你们要跟睿阳一起玩。”于是睿阳便被热情的小朋友们牵着加入了游戏中,慢慢地,睿阳也开心的玩了起来。 效果:睿阳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很强,正因为他对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显得比其他孩子多动。 分析:只要能参与集体活动,相信孩子个性也会有所改变。 第三阶段:现在的睿阳,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效果:孩子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分析:通过各种方法,使幼儿融入集体,适应幼儿园环境。 六、教育效果 (一)他已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能自己穿衣服,能心情愉快的来幼儿园,自

幼儿小班心理健康教案

幼儿小班心理健康教案 幼儿不仅仅要满足简单生理需要,更需要来自不同方面的爱。以下是整理的关于幼儿小班心理健康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小班心理健康教案【1】:你喜欢谁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对父母特别依恋,行为很受情绪的支配,出现了哭着上幼儿园、不敢大胆表演等情况。本活动通过“你喜欢谁”培养幼儿大胆、勇敢的思想品质。 1、幼儿能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幼儿喜欢并大胆参与活动。 1、导入活动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要表扬几个小朋友,如某某。 他们真是勇敢的好孩子,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一点都没哭。 我们用掌拨鼓励他们! 2、看图片,理解故事。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图片上都有谁? 医生在干什么? 壮壮表现得怎么样? 那明明呢? 教师鼓励幼儿向壮壮学习。 教师请幼儿看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内容,鼓励幼儿不怕冷。 教师请幼儿看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故事表演,参与各种活动。

教师总结:我们要做大胆勇敢的好孩子。 3、练习 教师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你喜欢谁》一课,观察图片。 请幼儿说一说哪个小朋友做得对?为什么? 教师: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为什么? 教师总结。 建议:在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扮演图片上的幼儿,表演故事内容。 幼儿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我们来帮你小班的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也存在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注。在成长过程中,幼儿逐步体验到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关系,渐渐学会彼此关心和帮助。本活动通过故事《我们来帮你》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 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知道要关心帮助别人。 教学挂图、小动物头饰。 1、导入活动: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讲述:咯咯咯,今天我鸡妈妈可高兴了,因为我要带着我的鸡宝宝回新家去。 教师可以做一些鸡的动作,用夸张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2、看图片听故事 教师出示图片,有表情地讲故事。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哪里?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一起玩,真快乐!》 湘潭市雨湖区北京金色摇篮新景婴幼园—刘蓉蓉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对幼儿园的一切感到陌生,个别幼儿出现不合群现象,这样会影响幼儿个性的发展。根据这一现象,我设计了小班活动《一起玩,真快乐!》,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我制作了幼儿喜爱的动画形式的课件,并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玩具,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大家一起玩快乐,并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2、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合群、乐群的性格。 [教学准备] 课件、磁带、录音机、大型积木、各种玩具若干。 [教学重点] 给幼儿提供大家一起玩的机会。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进程]

1、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走路好吗?(小兔、小鸭、乌龟、小猫)我们刚才学了那么多小动物走路,你们高兴吗?小朋友你们喜欢来幼儿园吗?你们每天在幼儿园里玩的高兴吗?小朋友,有个叫妞妞的小朋友她也上幼儿园了,我们一起看妞妞在幼儿园玩的快乐吗? 2、展开:放课件,幼儿观看。 图一、妞妞独自一个人在玩,小朋友这个小姑娘叫妞妞,你们看她在干什么?她和谁在玩?你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吗?你喜欢怎样玩? 图二、我们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妞妞怎么了?她为什么生气了?鼓励幼儿想办法: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么做才能让妞妞不生气,快乐起来呢?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我们看妞妞的小伙伴是怎样做的。 图三、来许多小朋友哄她(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你别生气了)妞妞看到小朋友态度那么友好,就原谅了他们,也不生气了。 图四、小朋友们拉起妞妞的手说:“妞妞,和我们一起玩去吧” 图五、妞妞和大家一起玩,真快乐呀! 提问: 小朋友你们觉得妞妞一个人玩快乐,还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快乐?你喜欢一个人玩还是和大家一起玩,当你和小朋友玩玩具或做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碰坏了别人刚搭好积木时,怎么办呢?要向别人说:对不起,这样别人才原谅你,喜欢你,才能成为好朋友。

浅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bai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动作发展正常、认知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及研究,笔者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 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美国学者witty指出:教师的病态人格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在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的班级里,出现人格障碍的学生人数也较多。为此,幼儿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及孩子们,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义务,因为这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心灵也很脆弱。因此,教师对待孩子不能因为他们年龄小,不懂事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和承受力。幼儿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成为影响儿

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做深刻的反思,以免不经意中使儿童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教师要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从晨间接待开始为孩子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心理气氛每天早晨我都会站在活动室门口迎接家长送来孩子,主动向孩子们问好,用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接待他们。有的孩子来园后会主动给我一个拥抱,我也会高兴地拥抱他们,给孩子们以安全感和亲近感。通过和家长简短的交流了解孩子早晨在家的状况。当孩子情绪不太好时,我就会微笑着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抱抱他,与他说说悄悄话鼓励他。孩子则会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心情很快由阴转晴。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孩子们才会始终保持积极愉快的活动情绪。 2.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一个健康的幼儿,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不怕困难的幼儿。教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要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譬如:在健康活动中,个别孩子不敢走独木桥,我并没有训斥他们,而是鼓励他们,让他们先放松心情,然后交给他们方法:眼睛向前看,双臂伸开,一步跟着一步走。同时老师在旁边做好保护他们的准备,孩子们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大全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大全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一小班心理健康教案:你喜欢谁 课前提示: 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对父母特别依恋,行为很受情绪的支配,出现了哭着上幼儿园、不敢大胆表演等情况。本活动通过“你喜欢谁”培养幼儿大胆、勇敢的思想品质。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幼儿喜欢并大胆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要表扬几个小朋友,如某某。他们真是勇敢的好孩子,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一点都没哭。我们用掌拨鼓励他们! 2、看图片,理解故事。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图片上都有谁? 医生在干什么? 壮壮表现得怎么样? 那明明呢? 教师鼓励幼儿向壮壮学习。 教师请幼儿看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内容,鼓励幼儿不怕冷。 教师请幼儿看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故事表演,参与各种活动。 教师总结:我们要做大胆勇敢的好孩子。 3、练习 教师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你喜欢谁》一课,观察图片。 请幼儿说一说哪个小朋友做得对?为什么? 教师: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为什么? 教师总结。 建议:在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扮演图片上的幼儿,表演故事内容。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我们来帮你 课前提示: 小班的幼儿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也存在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注。在成长过程中,幼儿逐步体验到了自己与同伴之

间的关系,渐渐学会彼此关心和帮助。本活动通过故事《我们来帮你》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得到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知道要关心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教师戴鸡妈妈的头饰,讲述:咯咯咯,今天我鸡妈妈可高兴了,因为我要带着我的鸡宝宝回新家去。教师可以做一些鸡的动作,用夸张的语调,吸引幼儿的注意。 2、看图片听故事 教师出示图片,有表情地讲故事。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哪里?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鸡妈妈和鸡宝宝又不会游泳,想想他们心里着不着急呢?这时小鸭子说了什么呢? 小乌龟说了什么呢? 大象又说了什么呢? 小朋友们想一想,鸡妈妈和鸡宝宝过河了没有呢?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提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应该看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案例一:我班李浩哲事事要如他的意,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他。 案例二:在户外晚间游戏时,马心智不玩游戏,自己坐着,这时周浩用积木 搭了一座小桥,马心智过来一把将桥推倒,周浩哭了。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 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教师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 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 益加快,现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 好心理素质,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的自 我保护更是十分重要。 一、幼儿园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 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 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 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 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 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 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的好,可 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具体的说,教师的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享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 例分享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一、个案情况介绍 师海情,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知识很快。他是个中班的插班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家长工作忙,孩子上幼儿园比较早。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只是注重孩子的衣食,不懂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二、观察时间:2015年9月20日—12月。 三、存在的问题。1、缺乏安全感。 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奶奶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做不到接纳别人并让别人友好接纳自己。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 2、不自信 活动时,老师提问,他从不举手,不抬头。进一步引导他回答问题时,他就直接说,:“我不会,不知道。”拒绝合作。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愿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上学年龄小,接受能力比较差。受到的挫折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不敢表现自己。妈妈说,孩子上学早,比其他孩子年龄都小,和老师小朋友沟通交流的很少,慢慢地被老师和小朋友忽略了,不能融入班集体。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生活照顾太多,心理教育方面关注太少,导致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玩,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发展动向。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家长应该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信任并接纳老师和小朋友,从而能和他人融洽相处。 2、老师应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3、赏识激励教育。 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说升旗仪式上,让他做护旗手。在美工课上,随时抓住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集体活动时,多给他创造机会,鼓励他大胆的表

幼儿心理健康辅导

陈宋阳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今年四岁了.是一个聪明孩子.开学时他的妈妈向老师抱怨,说孩子淘气任性,不听话.想要的东西哭闹着要,不到手不罢休;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家长担心,孩子如此任性,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 我们根据家长的叙述,和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根据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分析了一下康康任性性格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 2、由于康康自身年幼,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其实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造成康康的逆反心理,使康康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父母抗争,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 3、当康康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感到无奈,束手无策,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探讨,采取了以下措施: (1)转移注意 康康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康康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奥特曼,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喜羊羊和灰太狼,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明确要求,预防在先。平时对康康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康康任性的发作。规则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以此来规范孩子的行为,如待人接物的礼貌要求,作息时间的安排等。这些规则可以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应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3)采用“负强化”的方法,对孩子任性进行冷处理 (4)激将法 利用康康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康康在每餐吃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父母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喜羊羊的吗?我看喜羊羊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20篇

高兴生气的时候——小班心理健康活动 一、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 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应该能逐渐学 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和生气是人的两种情绪,高兴是一 种积极的情绪,过度的生气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 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幼 儿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 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心、快乐。 本活动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很不稳当,容易冲 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 活动的,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 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 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 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三、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四、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五、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 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 (一)语言导入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例谈 今天我想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7个问题。 一、什么是健康?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地成长。那么,什么是健康呢?传统的健康概念就是没病没灾。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简单地说,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好比“人”的一撇一捺,两者缺一不可。 二、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三、儿童心理有问题表现在哪里? 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心理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的场所。有些家长可能会想:小孩子天真烂漫,不会有心理问题。其实,由于受到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儿童期就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为12%至16%,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为2%左右。因此家长有必要了解有关常见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儿童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影响了学习成绩,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儿童心理有问题表现在哪里呢?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心理求助信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寡言,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为。三是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到医院检查又没有身体疾病。 数千名患儿心理行为咨询与治疗实践证实,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心理健康要从小抓起。 四、孩子最希望得到什么 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做小动作,喜欢说谎,不听话……几乎一无是处。其实《知心姐姐》杂志最近对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经济条件的家长的调查显示:现在的爸爸妈妈跟孩子经常说的三名话是“听话”、“好好学习”和“没出息”。而孩子们最希望得到什么呢?在3671名接受问卷调查的中小学生中,56.82%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54.6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老说其他孩子比自己强。在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们原以为“玩的时间多一些”和“多给一些零花钱”这两项承诺会受到孩子们的青睐。现在才知道,一个人,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孩子,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会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 再来看看《一个孩子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 1.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2.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分析 一、幼儿情况分析睿阳,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有较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老人没有文化,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父母工作较忙,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推了他,就放声大哭; 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老师让小朋友学着穿衣服,他不会就哭; 在班里,他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 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二、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老人对孩子照顾太多,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他自理能力差; 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遇到事情总想着让奶奶帮忙,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快。 三、目标(一)使幼儿喜欢来幼儿园,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二)学做自己能做的事,能自己吃饭、睡觉(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四、采取的措施(一)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他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的交往技能。 (二)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们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三)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根据他的记忆力好,平时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我们经常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他大胆

的表现,慢慢地、他主动积极性的参加活动了,自信心也逐渐的提高了。 (四)教师给予个别指导由于他生活技能比较差,在平时老师经常给予个别指导:教他穿衣服,洗手、大小便等,自理进一步提高。 (五)用音乐活动进行心理调控如:进行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愉快的心情,从而建立良好积极愉悦的情绪。 五、观察记录第一阶段:一天的早上,我在门口迎接孩子们来园,发现睿阳跟奶奶来了,发现他还是不高兴,于是我蹲下给了他一个拥抱,并亲了他一下。慢慢的他松开了抱着奶奶的手,而且在我的提示下跟奶奶说再见。 效果:睿阳来园虽然还是不太习惯,但他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来园不再拽住奶奶的衣服哭闹了。 分析:只要适时给孩子给与关怀,相信孩子会慢慢习惯的。 第二阶段:一次我们班组织上体能课,在玩集体游戏时,刚开始我发现睿阳站在一旁,并没有加入,我悄悄的告诉几个小朋友:“你们要跟睿阳一起玩。”于是睿阳便被热情的小朋友们牵着加入了游戏中,慢慢地,睿阳也开心的玩了起来。 效果:睿阳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很强,正因为他对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显得比其他孩子多动。 分析:只要能参与集体活动,相信孩子个性也会有所改变。 第三阶段:一次中午午休后,在穿衣服时,睿阳遇到了困难,“老师,你能帮我吗?”他求助的眼神看向我,我把穿衣服的步骤慢慢的交给了他,终于,他学会了,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效果:睿阳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主动与老师交流。 分析:孩子能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已经融入集体生活。 第四阶段:现在的睿阳,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在吃饭的时候,能够独立进餐、并保持桌面干净,睡觉也能自己安静入睡了。 效果:孩子已经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高兴和生气的时候》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子,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 1、卡片联想。 (1)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起说)。 (2)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么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2)生气时可以做些什么?(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1)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2)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3)为别人想一想(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 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应该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助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起唱表情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