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二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实验二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实验二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实验二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实验二: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实验报告人:被试姓名:主试姓名:实验时间:实验原理简介:句子-图画匹配实验是心理学家克拉克和蔡斯(Clark&Chase)于上世纪80年代最先研究的。我国心理学家王甦曾撰文将此实验推崇为减法反应时范例。实验方法是先让被试看一句话,接着看一副图画。要求被试做出句子与图画是否匹配的判断,即此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内容,同时记录反应时。他们的假设是,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时,这种个句子和图画匹配任务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某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

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因素,即所要测量的心理过程。而其他方面二者均相同。那么这两个作业反应时之差即为这个过程所需的加工时间。

(一)目的:

(1)检测句子与图形不同匹配条件下的辨别反应时。

(2)加深对减法反应时的理解。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两个图形“☆”和“+”的不同位置组成8张图片,每张图片均有对应描述两个图形相对位置的两句话,共16对。没对呈现2遍,共呈现32次。

(三)方法与程序:

(1)登陆并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句图匹配”,右边呈现实验说明。点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请认真阅读指导语。实验前可进行参数设置,或者点击“开始实验”按钮(使用默认参数)直接进行实验。

(2)指导语为:“这是一个句子与图形匹配的实验。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端坐屏幕前。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句话,接着呈现一幅图,这句话是对图上一个“☆”和一个“+”字相对位置的描述。请你对它们是否匹配做出判断。认为是匹配的请按“+”号键,不匹配则按“-”号键,尽量做到既快又准,实验要做很多遍。

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可先进行练习,练习结束以后再点击下面的“开始实验”按钮开始”。

(四)结果:

1.计算肯定陈述句和否定陈述句正确判断平均反应时和各正确判断百分比。

2.检验肯定陈述句反应时和否定陈述句反应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计算总正确平均反应时。

(六)讨论:

1.分析个体判断过程经过几个加工阶段。

2.根据减法反应时原理计算反应时所包含的各个加工阶段的时长。

句子图形匹配实验

句子-图形匹配实验报告 教科院095班任艳09153132 摘要:研究以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和手键为工具,以5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不同被试在图形和句子不同匹配情况下被试的反应时间,并分析不同匹配情况对反应时的影响 关键词:句子图形匹配反应时 一、引言 二十多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理论的发展,反应时间的测量受到特别的重视,心理处理是要时间的,处理信息量的多少,信息的特质,都会直接反映在处理的反应时间特征上。 反应时间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加工过程,句子类型、句子图形匹配与否会影响判断反应时。在80年代,心理学家克拉克和蔡斯(Clark&Chase,1972)作了句子-图画匹配实验。我国心理学家王甦撰文,将此实验推崇为减数法的范例。在这种实验里,给被试看一个句子,紧接着再看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此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克拉克和蔡斯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任务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某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 照他们的看法,第一个阶段是将句子转换为其深层结构,而且对“之下”的加工要长于对“之上”的加工(参数a),对否定句的加工要长于对肯定句的加工(参数b);第二个阶段是将图画转换为命题,并常有前面句子中所应用的介词(“之上”或“之下”);第三个阶段是将句子和图画两者的命题表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相同,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不同时为少(参数c),如果两个命题都不含有否定,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任一命题含有否定时为少(参数d);最后的阶段为作出反应,其所需的时间被认为是恒定的(参数t)。这样,对句子和图画匹配的任务来说,减法反应时实验就在于将依赖所呈现的句子和图画的诸反应时加以比较。 本实验假设句子与图形在不同匹配条件下辨别反应时有差异,目的是部分验证克拉克和蔡斯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二、方法 2.1 被试: 某高校在校大二学生,2人一组,互为主被试,共37×2个被试。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1.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2.白色卡片上有上下两个相距2cm的黑色图形:十字和星形,并有描述两图相对位置的一个句子。星形十字的上下、左右长度均为2cm。描述分8种:星在十字下面;星在十字上面;星不在十字下面;星不在十字上面;十字在星下面;十字在星上面;十字不在星下面;十字不在星上面。两种图形的描述各有八种匹配方式,所以共有16张卡片。注视点卡片一张。 2.3 实验步骤:

句子-图形匹配实验报告

句子—图形匹配实验报告 摘要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平衡呈现刺激的顺序。用对两种图形有8种匹配方式的描述16张卡片对被试的反应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对匹配的对象进行认知加工时耗时比较长,句子与图形在匹配和不匹配的条件下辨别反应时没有差异,说明在匹配或不匹配的条件下的心理信息加工过程相同。 关键词句子图形匹配反应时 1 引言 随着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反应时的测量收到特别重视。处理信息的多少信息的特质都会直接反映在心理处理的反应时间特征上。反应时间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加工过程,句子类型、句子图形匹配与否会影响判断反应时间。 在80年代,心理学家克拉克和蔡斯做了句子—图形匹配实验。在这种实验里同时给被试呈现一个句子和一幅图画,要求被试尽快判定此句子是否真实地描述了图画,作出“合”与“不合”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与否定的(不在)共有八个不同的句子。克拉克和蔡斯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任务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某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照他们的看法,第一个阶段是将句子转化为其深层结构,而且对“之下”的加工要长于“之上”的加工,对否定句的加工要长于肯定句的加工;第二个阶段是将图画转化为命题,并常有前面句子中所应用的介词(“之上”或者“之下”);第三个阶段是将句子和图画的命题的表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相同,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不同时少,如果两个命题都不含有否定,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任一命题含有否定时为少;最后的阶段为作出反应时,其所需的时间被认为是恒定的。这样,对句子和图画的匹配的任务来说,减法反应时实验就在于将依赖所呈现的句子和图画的诸多反应时加以比较。 本实验假设句子与图形在不同匹配条件下辨别反应时有差异目的是检测句子与图形不同匹配条件下的辨别反应时。 2方法 2.1 被试 应用心理学系学生15名,平均年龄约为20岁,均无做过此类实验。 2.2 仪器: 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白色卡片上有上下两个相距2cm的黑色图形:星形和十字,并有描述两图相对位置的一个句子。星形和十字的上下、左右长度均为2cm。描述分8种:星在十字下面;星在十字上面;星不在十字下面;星不在十字上面;十字在星下面;十字在星上面;十字不在星下面;十字不在星上面。两种图形的描述各有8重匹配方式,所以共有16 张卡片。注视点卡片一张。 2.3实验程序 将16张卡片按随机原则排成顺序并列表,表中列出每次应作的正确反应。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的思想。 2掌握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的基本设计思想。 3掌握透视投影变换的数学原理和三维坐标系中几何图形到二维图形的观察流程。 4掌握三维形体在计算机中的构造及表示方法 二、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 VC6.0。 三、实验步骤 1、给定两个点的坐标P0(x0,y0),P1(x1,y1),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画出连接两点的直线。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实现自己的画线函数,函数原型可表示如下: void DrawLine(CDC *pDC, int p0x, int p0y, int p1x, int p1y); 在函数中,可通过调用CDC成员函数SetPixel来画出扫描转换过程中的每个点。 COLORREF SetPixel(int x, int y, COLORREF crColor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DrawLine 函数画出不同斜率情况的直线,如下图:

最后、调试程序直至正确画出直线。 2、给定多边形的顶点的坐标P0(x0,y0),P1(x1,y1),P2(x2,y2),P3(x3,y3),P4(x4,y4)…使用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实现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函数,如下: void FillPolygon(CDC *pDC, int px[], int py[], int ptnumb); px: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x坐标 py :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y坐标 ptnumb:表示顶点个数 注意实现函数FillPolygon可以直接通过窗口的DC(设备描述符)来进行多边形填充,不需要使用帧缓冲存储。(边标志算法)首先用画线函数勾画出多边形,再针对每条扫描线,从左至右依次判断当前像素的颜色是否勾画的边界色,是就开始填充后面的像素直至再碰到边界像素。注意对顶点要做特殊处理。 通过调用GDI画点函数SetPixel来画出填充过程中的每个点。需要画线可以使用CDC的画线函数MoveTo和LineTo进行绘制,也可以使用实验一实现的画直线函数。 CPoint MoveTo(int x, int y ); BOOL LineTo(int x, int y ); 实现边标志算法算法需要获取某个点的当前颜色值,可以使用CDC的成员函数 COLORREF GetPixel(int x, int y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FillPolygon 函数画出填充的多边形,如下: void CTestView::OnDraw(CDC* pDC) { CTestcoodtransDoc* pDoc = GetDocument(); ASSERT_VALID(pDoc);

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案例

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案例 1.采购部查询库存信息及用户需求,若商品的库存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则编制相应的采购订货单,并交送给供应商提出订货请求。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给该公司采购部,并附上采购收货单。公司检验人员在验货后,发现货物不合格,将货物退回供应商,如果合格则送交库房。库房管理员再进一步审核货物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登记流水帐和库存帐目,如果不合格则交由主管审核后退回供应商。 画出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 2.在盘点管理流程中,库管员首先编制盘存报表并提交给仓库主管,仓库主管查询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然后根据盘点规定进行审核,如果合格则提交合格盘存报表递交给库管员,由库管员更新库存清单和盘点流水账。如果不合格则由仓库主观返回不合格盘存报表给库管员重新查询数据进行盘点。 根据以上情况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

3.“进书”主要指新书的验收、分类编号、填写、审核、入库。主要过程:书商将采购单和新书送采购员;采购员验收,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合格就送编目员;编目员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分类编号,填写包括书名,书号,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的入库单;库管员验收入库单和新书,如果合格就入库,并更新入库台帐;如果不合格就退回。“售书”的流程:顾客选定书籍后,收银员进行收费和开收费单,并更新销售台帐。顾客凭收费单可以将图书带离书店,书店保安审核合格后,放行,否则将让顾客到收银员处缴费。 画出“进书”和“售书”的数据流程图。 进书业务流程: 书商采购单/新 书采购员 入库单退书单 编目员 合格新图 书 库管员 入库单 入库台帐 进书数据流程:

采购单审核 P3.1编目处理 p3.2入库单处理 p3.3供应商 F3.1采购单 F3.2不合格采购单 F3.3合格采购单F10入库单 F3.4不合格入库单 S2 图书库存情况存档 管理员 F9入库够书清单 F3.5合格入库清单 售书业务流程: 顾客 新书 收银员 收费单销售台帐 保安 未收费的 书 收费单/书 售书数据流程: 收费处理P1.1审核处理 P1.2E1顾客 F6购书单计划F1.1收费单 F1.2不合格收费单 S02S01S03S04图书库存情况存档 F4销售清单 图书销售存档 顾客需求图书情况存档 顾客基本情况存档 F4销售清单 F5顾客需求图书清单 F3顾客基本情况

实验二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个人收集整理-ZQ 实验报告人:被试姓名:主试姓名:实验时间: 实验原理简介:句子图画匹配实验是心理学家克拉克和蔡斯()于上世纪年代最先研究地.我国心理学家王甦曾撰文将此实验推崇为减法反应时范例.实验方法是先让被试看一句话,接着看一副图画.要求被试做出句子与图画是否匹配地判断,即此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内容,同时记录反应时.他们地假设是,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时,这种个句子和图画匹配任务地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某些加工持续时间地参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减法反应时实验地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地因素,即所要测量地心理过程.而其他方面二者均相同.那么这两个作业反应时之差即为这个过程所需地加工时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目地: ()检测句子与图形不同匹配条件下地辨别反应时. ()加深对减法反应时地理解.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型心理实验台,两个图形“☆”和“”地不同位置组成张图片,每张图片均有对应描述两个图形相对位置地两句话,共对.没对呈现遍,共呈现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方法与程序: ()登陆并打开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地“句图匹配”,右边呈现实验说明.点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请认真阅读指导语.实验前可进行参数设置,或者点击“开始实验”按钮(使用默认参数)直接进行实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指导语为:“这是一个句子与图形匹配地实验.请你使用号反应盒端坐屏幕前.实验中屏幕会呈现一句话,接着呈现一幅图,这句话是对图上一个“☆”和一个“”字相对位置地描述.请你对它们是否匹配做出判断.认为是匹配地请按“”号键,不匹配则按“”号键,尽量做到既快又准,实验要做很多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当你明白了实验要求后,可先进行练习,练习结束以后再点击下面地“开始实验”按钮开始”.(四)结果: .计算肯定陈述句和否定陈述句正确判断平均反应时和各正确判断百分比. .检验肯定陈述句反应时和否定陈述句反应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计算总正确平均反应时. (六)讨论: .分析个体判断过程经过几个加工阶段. .根据减法反应时原理计算反应时所包含地各个加工阶段地时长. 1 / 1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报告 姓名:谢云飞 学号:20112497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2班实验地点:逸夫楼507 实验时间:2014.03

实验1直线的生成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直线生成的原理;掌握典型直线生成算法;掌握步处理、分析 实验数据的能力; 编程实现DDA算法、Bresenham中点算法;对于给定起点和终点的 直线,分别调用DDA算法和Bresenham中点算法进行批量绘制,并记 录两种算法的绘制时间;利用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将试验结果编 制成表格,并绘制折线图比较两种算法的性能。 2实验环境和工具 开发环境:Visual C++ 6.0 实验平台:Experiment_Frame_One(自制平台)。 本实验提供名为 Experiment_Frame_One的平台,该平台提供基本 绘制、设置、输入功能,学生在此基础上实现DDA算法和Mid_Bresenham 算法,并进行分析。 ?平台界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设置:通过view->setting菜单进入,如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所示 ?输入:通过view->input…菜单进入.如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所示 ?实现算法: ◆DDA算法: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DDA(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Mid_Bresenham法: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Mid_Bresenham(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3实验结果 3.1程序流程图 1)DDA算法流程图:开始 定义两点坐标差dx,dy,以及epsl,计数k=0,描绘点坐标x,y,x增 量xIncre,y增量yIncre ↓ 输入两点坐标x1,y1,x0,y0 ↓ dx=x1-x0,dy=y1-y0; _________↓_________ ↓↓ 若|dx|>|dy| 反之 epsl=|dx| epsl=|dy| ↓________...________↓ ↓ xIncre=dx/epsl; yIncre=dy/epsl ↓ 填充(强制整形)(x+0.5,y+0.5); ↓←←←← 横坐标x+xIncre; 纵坐标y+yIncre; ↓↑ 若k<=epsl →→→k++ ↓ 结束 2)Mid_Bresenham算法流程图开始 ↓ 定义整形dx,dy,判断值d,以及UpIncre,DownIncre,填充点x,y ↓ 输入x0,y0,x1,y1 ______↓______ ↓↓ 若x0>x1 反之 x=x1;x1=x0;x0=x; x=x0;

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

摘要: 图像处理,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达到所需结果的技术。又称影像处理。基本内容图像处理一般指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是指用数字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经过采样和数字化得到的一个大的二维数组,该数组的元素称为像素,其值为一整数,称为灰度值。图像处理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像压缩,增强和复原,匹配、描述和识别3个部分。图像处理一般指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图像的质量,它以人为对象,以改善人的视觉效果为目的。目前,图像处理演示系统应用领域广泛医学、军事、科研、商业等领域。因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易于实现非线性处理,处理程序和处理参数可变,故是一项通用性强,精度高,处理方法灵活,信息保存、传送可靠的图像处理技术。本图像处理演示系统以数字图像处理理论为基础,对某些常用功能进行界面化设计,便于初级用户的操作。 设计要求 可视化界面,采用多幅不同形式图像验证系统的正确性; 合理选择不同形式图像,反应各功能模块的效果及验证系统的正确性 对图像进行灰度级映射,对比分析变换前后的直方图变化; 1.课题目的与要求 目的: 基本功能:彩色图像转灰度图像 图像的几何空间变换:平移,旋转,剪切,缩放 图像的算术处理:加、减、乘 图像的灰度拉伸方法(包含参数设置); 直方图的统计和绘制;直方图均衡化和规定化; 要求: 1、熟悉图像点运算、代数运算、几何运算的基本定

义和常见方法; 2、掌握在MTLAB中对图像进行点运算、代数运算、几何运算的方法 3、掌握在MATLAB中进行插值的方法 4、运用MATLAB语言进行图像的插值缩放和插值旋转等 5、学会运用图像的灰度拉伸方法 6、学会运用图像的直方图设计和绘制;以及均衡化和规定化 7、进一步熟悉了解MATLAB语言的应用,将数字图像处理更好的应用于实际2.课题设计内容描述 1>彩色图像转化灰度图像: 大部分图像都是RGB格式。RGB是指红,绿,蓝三色。通常是每一色都是256个级。相当于过去摄影里提到了8级灰阶。 真彩色图像通常是就是指RGB。通常是三个8位,合起来是24位。不过每一个颜色并不一定是8位。比如有些显卡可以显示16位,或者是32位。所以就有16位真彩和32位真彩。 在一些特殊环境下需要将真彩色转换成灰度图像。 1单独处理每一个颜色分量。 2.处理图像的“灰度“,有时候又称为“高度”。边缘加强,平滑,去噪,加 锐度等。 3.当用黑白打印机打印照片时,通常也需要将彩色转成灰白,处理后再打印 4.摄影里,通过黑白照片体现“型体”与“线条”,“光线”。 2>图像的几何空间变化: 图像平移是将图像进行上下左右的等比例变化,不改变图像的特征,只改变位置。 图像比例缩放是指将给定的图像在x轴方向按比例缩放fx倍,在y轴按比例缩放fy倍,从而获得一幅新的图像。如果fx=fy,即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缩放的比率相同,称这样的比例缩放为图像的全比例缩放。如果fx≠fy,图像的比例缩放会改变原始图象的像素间的相对位置,产生几何畸变。 旋转。一般图像的旋转是以图像的中心为原点,旋转一定的角度,也就是将图像上的所有像素都旋转一个相同的角度。旋转后图像的的大小一般会改变,即可以把转出显示区域的图像截去,或者扩大图像范围来显示所有的图像。图像的旋转变换也可以用矩阵变换来表示。

如何绘制业务流程图案例3

有一些同学看过了我写的,发私信过来希望我谈谈页面流程图。 这个话题其实我也酝酿过,但一直没有写出来。细究起来,除了懒,原因其实有好几条: 1. 这一年半来的工作都是围绕数据平台建设,不是很通用,没法举例。 2. 虽然自己一直画页面流程图,但是说实话属于偏方多一些,按直觉行事,要总结出一两条可通用的“规则”比较难。 今日因为因为天气预报号称有雷震大雨,取消了原有的外出计划,刚好在家里,想起抛出这块砖头,期望这个话题能激发更多的分享和讨论。 案例呢……想一个通俗易懂又具代表性的案例真不容易,它不能太简单,太简单的话几乎上没有什么页面,也不能太复杂,太复杂了我还hold不住。 刚好前不久在收拾家里闲置的衣服,舍不得扔但又不穿,当时唠叨一句,说要是有个地方能够提交下捐赠,有人上门收就好了。在我头疼要怎么举例演示页面流程图的时候,我就把这个大概YY了一下,就用“公益捐物网站”为例来说明吧。 页面流程图是个好东西 业务流程图重要的是描述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了什么事。 而页面流程图是具体到了网站、系统、产品功能设计的时候,表现页面之前的流转关系——用户通过什么操作进了什么页面及后续的操作及页面。 从需求到到解决方案无疑要经过很多阶段。需求的分析——用户是谁?用户的问题或需求是什么?用什么功能去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这些功能的优先级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

逐步得以明确,与此同时,你需要用一些线框图、原型或者DEMO(这些在我认为都是一个东西)去帮助自己精细化这些功能,想透彻那些需求。 直接画单张页面的线框图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一下子进入单页面,不先系统性规划,考虑每项功能的前置和后置,每项操作的上下文,就很容易顾此失彼,遗漏重要状态或忽视本应简化的任务。 说到这里,单页面的线框图很像PPT,我个人在做PPT之前,其实是一定要有脑图或者已经在一张大纸上将目录结构、每页的重点都写出来、画出来的。所以真正做PPT则纯粹是在做而已,可以做得很快,只因为心中早就有谱了。所以,在画线框图之前,我也习惯先将页面流程图画出来。 好处之于对于设计师或产品经理: 1.页面流程图一张页面助你讲完完整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故事,借助它,你更容易知 道流程中的潜在地雷是什么,哪里的效率比较低,有助于系统化、全局化、周全性的思考 2.细化工作量的基础,通过页面流程图可准确评估需要多少张页面。 3.聚焦:页面流程图中的每个页面都不必追求精细——你的目标是规划行为路径,而 不是单页面交互设计,所以完全无需考虑页面内容、布局。所以你会更加聚焦于用户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不必过早陷入细节。 4.关键是很快。线框图有可能有几十张,你画起来没那么快,而且一旦进入细节,则 还需要慢慢深究。但是页面流程图也许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你就可以对整个项目心中有数了。

心理实验:句子—图形匹配实验

实验名称:句子—图形匹配实验 1.实验目的:检验句子与图形在不同匹配条件下的辨别反应时。 2.实验方法: 2.1实验被试: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14人。 2.2实验设备、材料: ①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②白色实验卡片16张,注视点卡片1张。其中白色实验卡片上有星形和十字各1个, 以及一句描述星形和十字相对位置的句子。星形与十字的相对位置关系有两种,句 子描述共8种形式,从而形成了16种不同的组合。 2.3实验设计:采用2*2的两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共有两个因素,其中句子与图形的匹 配情况这一因素有匹配与不匹配这两个水平,句型这一因素有肯定与否定两个水平。 2.3.1 自变量:句子与图形的匹配情况;句型。 2.3.2 因变量:被试的反应时。 2.3.3 控制变量:图形及文字的大小,星形与十字之间的距离,速示器中光照强度等。 2.3.4 实验任务:判断句子的描述与图形是否匹配,向主试报告同时作出按键反应。 3. 实验程序: 3.1 随机排列16张实验卡片。 3.2 连接电源及实验仪器,接通速示器电源,选择工作方式为:A—定时,B—背景,顺.序 为“A—B”方式,确定A的显示时间为2000。 3.3 打开计时计数器电源,选择工作方式为“反应时”。 3.4 将注视点卡片输入B视场,被试作实验准备。 3.5 主试呈现指导语。 3.6 实验开始,由主试将实验卡片一一输入A视场,并负责记录被试反应时和反应结果。 3.7 重新安排卡片顺序进行新一轮实验。 3.8 实验结束,整理仪器。 4. 结果分析: 4.1 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别计算各个被试在“匹配—肯定”、“匹配—否定”、“不 匹配—肯定”、“不匹配—否定”四种结合水平下的正确率和正确反应的平均反应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句子—图形匹配实验正确率与正确反应的平均反应时: 编号RTA PA RTB PB RTC PC RTD P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740 1.738 1.478 1.420 1.275 1.606 1.581 1.545 1.543 1.412 1.009 1.596 1.071 1.000 .875 .875 .750 .875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750 1.000 1.000 1.888 1.859 1.949 2.259 1.417 2.006 2.119 2.016 1.818 1.881 1.369 1.842 1.567 1.000 1.000 .875 .625 1.000 .875 .875 .625 1.000 .750 .875 1.000 1.000 2.231 1.616 1.763 2.035 1.349 1.608 1.528 1.716 1.577 1.507 1.186 1.417 1.289 .875 .875 1.000 .625 .75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875 1.000 .875 2.120 1.937 1.792 2.221 1.424 1.859 1.928 1.563 1.806 1.788 1.316 1.671 1.372 1.000 1.000 1.000 .750 1.000 1.000 1.000 .875 .875 1.000 1.000 1.000 1.000

串匹配实验报告

实验成绩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实验报告书 实验项目:串匹配问题 课程名称:算法分析与设计 班级: 1 实验时间:周六早上8:30-11:30 实验目的:一、深刻理解并掌握蛮力法的设计思想。 二、提高应用蛮力法设计算法的技能。

三、理解这样一个观点:用蛮力法设计的算法,一般来说,经过适 当的努力之后,都可以对算法的第一个版本进行一定程度的改 良,改进其时间性能。 实验报告要求:1、实现BF算法。 2、实现BF的改进算法:KMP算法。 3、对上述算法进行时间复杂性分析,并设计实验程序,分析结果。 BF算法内容: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 80 #define N 50 void main() { char S[M],T[N]; int i,j,count=0; cout<<"请输入长串S:"; gets(S); cout<<"请输入子串T:"; gets(T); i=0;j=0; while(count!=strlen(T)&&i<(strlen(S))) { int k=i; if(S[i]==T[j]) {i++;j++,count++;} else {i=k+1;j=0;count=0;} }

if(count==strlen(T)) { cout<<"子串从长串的第"< #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 80 #define N 50 void getnext(char *t,int *next)

模板匹配技术实验报告

模板匹配技术实验报告 11120528 徐晗 实验内容: 利用①相关匹配(Correlation Matching)、②基于Hausdorff距离匹配方法及③考虑对场景图象距离变换(Distance Transform)的Hausdorff距离匹配方法,实现模板目标在场景图象中的定位。 实验过程: 对于每个模板分别给出最后的目标定位位置坐标(左下角坐标为(0,0)),对于方法①与②,比较定位精度的偏差;对于方法②与③比较定位效率(时间)。 实验环境: Matlab 实验结果: 1.程序运行结果: (1)相关匹配 由于相关匹配是在原图上进行匹配,所以对匹配位置的像素用底片色显示,以 便于观察。 模板一 相关度分布图 相关度彩色网格图:

匹配结果图: 左下角位置为(0,0),以模板左上角位置为参考点,模板匹配位置在ans = 172 111 即坐标(172,111)为模板左上角位置所在。 模板二: 相关度分布

相关度彩色网格图: 匹配结果图:

左下角位置为(0,0),以模板左上角位置为参考点,模板匹配位置在 ans = 174 104 即坐标(172,111)为模板左上角位置所在。 (2)Hausdorff距离变换匹配 模板边缘提取,用参数为0.005的log算子和canny算子: Template_1 ,log算子Template_2,canny算子 背景边缘: 模板一 Hausdorff距离彩色网格图

分割效果图:

左下角位置为(0,0),以模板左上角位置为参考点,模板匹配位置在ans = 174 111 模板二 Hausdorff距离彩色网格图 变换效果图 以模板左上角为参考点,匹配点位置坐标为

括号匹配(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括号匹配 姓名:***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 09月 10 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 需求分析 (3) 3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3.1概要设计 (3) 3.2详细设计 (3) 3.3调试分析 (5) 4 总结 (7) 5 程序清单 (8) 6 参考文献 (7)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熟练使用C 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2) 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 (3) 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 (4)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需求分析 本程序文件主要的功能是判断括号的匹配问题。 程序的执行是从事先输入好数据的文档中读取,然后对所读取的数据进行括号匹配行的判断。最后输出判断的结果。 程序函数主要有void InitStack(Stack *S)、ElemType GetTop(Stack S,ElemType *e)、void push(Stack *S,ElemType e)、ElemType pop(Stack *S,ElemType *e)、int Judge(ElemType a[])。InitStack函数是用来初始化栈;GetTop函数是用来获取栈顶元素;push是用来把元素压栈、pop函数是用来把元素弹出栈、Judge函数是用来判断括号是否匹配。 3 括号匹配的设计 3.1概要设计 算法分析: 首先设置好一个栈,然后从文件中读入数据,在读入的数据时,从文件中读取的字符串存入到函数定义好的字符数组中。然后把该数组作为函数参数。当每读入一个‘(’或者是‘[’,就把这个元素压栈,若是读入的元素是‘]’或者是‘)’,就调用GetTop函数,来获取栈顶元素,如果获取的栈顶元素和该次读入的元素匹配而且栈不空的话,就说明该元素是匹配的,继续比较下一次的元素;如果获取的栈顶元素和该次读入的元素不匹配的话,就说明该元素是不匹配的,直接结束运行。当所有的‘)’或者是‘]’全部比较完成之后,栈仍然不空,说明栈中还剩有‘[’或者‘(’,括号不匹配。 3.2详细设计 void InitStack(Stack *S)//建造一个栈 { S->base = (ElemType *)malloc(STACK_INIT_SIZE *sizeof(ElemType)); if(!*S->base) printf("error"); S ->top = S ->base;//将栈设置为空栈 S->stacksize = STACK_INIT_SIZE;//将栈的空间大小设置为STACK_INIT_SIZE } 建栈的操作首先将栈指针s->指向新开辟的内存空间。然后将栈顶指针s->top等于s->base。将栈置成空栈。 ElemType GetTop(Stack S,ElemType *e)//获取栈顶元素 { if(S.top!=S.base) { *e=*(S.top-1); return *e; }

句子—图形匹配实验报告

句子——图形匹配实验报告 摘要反应时是指从有机体接收刺激到作出回答所需的时间,不同的反应时反应不同的信息加工过程。本实验为验证这一理论,选取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6名被试,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平衡呈现刺激的顺序,用对两种图形有八种匹配方式的描述16张卡片时被试的反应进行测试。本实验采用的实验设计是三因素被试内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对肯定的、匹配的对象进行认知加工时耗时比较短,肯定句对人们的理解速度更有利。 关键词反应时句子——图形匹配信息加工 1引言 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常把反应时间看作对信息的心理加工复杂程度的指标,根据反应时间的延长推断信息加工阶段的增加。反应时间可分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两大类,复杂反应时包括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是指一个单一简单刺激与被试作出单一简单反应之间的最小的延迟时间。选择反应时是指呈现给被试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对每个刺激作不同的反应。辨别反应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差别的刺激,要求被试只对其中一个反应,而禁止对其他的刺激反应的情况下测得的反应时。Clark和Chase(1972)的句子——图形匹配实验是减法反应时法的一个经典研究。他们设想,句子和图形匹配作业的完成需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为验证这一理论,我们假设实验句子与图形不同匹配条件下的辨别反应时间有差异。 2方法 2.1被试 教育科学学院105班第6组6名同学,平均年龄21岁,身体健康。 2.2实验仪器与材料 2.2.1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2.2.2白色卡片上有上下两个相距2cm的黑色图形:星形和十字,并有描述两图相对位置的一个句子。星形和十字的上下、左右长度均为2cm。描述分八种:星在十字下面;星在十字上面;星不在十字下面;星不在十字上面;十字在星下面;十字在星上面;十字不在星下面;十字不在星上面。两种图形的描述各有8种匹配方式,所以共有16张卡片。注视点卡片一张。

实验一 阻抗匹配 实验报告

实验一 :阻抗匹配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本的阻抗匹配理论及阻抗变换器的设计方法。 2. 利用实验模组实际测量以了解匹配电路的特性。 二、实验内容 1、型阻抗转换器的S11及S21测量以了解Π型阻抗匹配电路的特性;测量MOD-2B: T 型阻抗转换器的S11及S21测量以了解T 型阻抗匹配电路的特性。 二、试验仪器 项次 设 备 名 称 数 量 备 注 1 MOTECH RF2000 测量仪 1套 亦可用网络分析仪 2 阻抗交换器模组 1组 RF2KM2-1A (T 型,π型 3 50ΩBNC 连接线 2条 CA-1、CA-2 4 1M Ω BNC 连接线 2条 CA-3、CA-4 三、实验原理 (一) 基本阻抗匹配理论: 如图2-1(a )所示:输入信号经过传输以后,其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信号的输出功率直接决定于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之比。 in out S S in S L L L S S L P k k P R V P R k R R R R V R I Pout ?+= ?=?=?+=?=2 2 2 2 2) 1()( 当R L =R S 时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此时为阻抗匹配状态。 阻抗匹配电路也可以称为阻抗变换器。 (二)阻抗匹配电路 T 型阻抗匹配电路: Rs RL Vs V out

π 型阻抗匹配电路: 五、实验步骤 1、测量T 型阻抗转换器的S11及S21,了解T 型阻抗匹配电路的特性;测量π型阻抗转换器的S11及S21,了解π型阻抗匹配电路的特性。 2、准备 电脑、RF2000、连线、50Ω电阻等。 3、将RF-2000频段设定为Band3,将信号输入T 型阻抗转换器,再连接50Ω电阻,测量S11、S21;移除 电阻,并将信号输回FR2000,测量S11、S21。记录实验结果。 4、将RF-2000频段设定为Band3,将信号输入π型阻抗转换器,再连接50Ω电阻,测量S11、S21;移除 电阻,并将信号输回FR2000,测量S11、S21。记录实验结果。 六、实验内容记录 一.T 型: (1)连接50Ω 电阻: R S Vs R S R L Pout R L X S1 X P1 图 2-4(a) 型 匹 配 电 路 X P2 X S2 R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三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三

中南大学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三数学形态学及其应用

实验三 数学形态学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值形态学的基本运算 2.掌握基本形态学运算的实现 3.了解形态操作的应用 二.实验基本原理 腐蚀和膨胀是数学形态学最基本的变换,数学形态学的应用几乎覆盖了图像处理的所有领域,给出利用数学形态学对二值图像处理的一些运算。 膨胀就是把连接成分的边界扩大一层的处理。而收缩则是把连接成分的边界点去掉从而缩小一层的处理。 二值形态学 I(x,y), T(i,j)为 0/1图像Θ 腐蚀:[]),(&),(),)((),(0,j i T j y i x I AND y x T I y x E m j i ++=Θ== 膨胀:[]),(&),(),)((),(0 ,j i T j y i x I OR y x T I y x D m j i ++=⊕== 灰度形态学 T(i,j)可取10以外的值 腐蚀: []),(),(min ),)((),(1 ,0j i T j y i x I y x T I y x E m j i -++=Θ=-≤≤ 膨胀: []),(),(max ),)((),(1 ,0j i T j y i x I y x T I y x D m j i +++=⊕=-≤≤ 1.腐蚀Erosion: {}x B x B X x ?=Θ: 1B 删两边 2B 删右上 图5-1 剥去一层(皮) 2.膨胀Dilation: {}X B x B X x ↑⊕:= 1B 补两边 2B 补左下 图5-2 添上一层(漆) 3.开运算

句子图形匹配实验报告

句子-图形匹配实验报告 H21114045 周莹 摘要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平衡呈现刺激的顺序。用对两种图形有8种匹配方式的描述1 张卡片对被试的反应进行测试。本实验采用的实验设计是三因素被试内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人们在对肯定的、匹配的对象进行认知加工时耗时比较短,肯定句对人们的理解速度更有利。 关键词句子—图形匹配反应时三因素被试内设计信息加工 1、引言 随着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反应时的测量受到特别重视。处理信息的多少,信息的特质,都会直接反映在心理处理的反应时间特征上。反应时间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加工过程,句子类型、句子图形匹配与否会影响判断反应时间。 在80年代,心理学家克拉克和蔡斯做了句子—图形匹配实验。在这种实验里,同时给被试呈现一个句子和一幅图画,要求被试尽快判定此句子是否真实地描述了图画,作出“合”与“不合”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与否定的(不在),共有八个不同的句子。克拉克和蔡斯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前,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任务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某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照他们的看法,第一个阶段是将句子转化为其深层结构,而且对“之下”的加工要长于“之上”的加工,对否定句的加工要长于肯定句的加工;第二个阶段是将图画转化为命题,并常有前面句子中所应用的介词(“之上”或者“之下”);第三个阶段是将句子和图画的命题的表征进行比较,如果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相同,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不同时少,如果两个命题都不含有否定,则比较所需的时间比任一命题含有否定时为少;最后的阶段为作出反应时,其所需的时间被认为是恒定的。这样,对句子和图画的匹配的任务来说,减法反应时实验就在于将依赖所呈现的句子和图画的诸多反应时加以比较。 本实验假设句子与图形在不同匹配条件下辨别反应时有差异,目的是检测句子与图形不同匹配条件下的辨别反应时。 2、方法 2.1 被试 选取安徽大学11级心理班1位女性,被试的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年龄为20岁。 2.2实验仪器与材料 1.JGW-B型心理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2.白色卡片上有上下两个相距2cm的黑色图形:十字和星形,并有描述两图相对位置的一个句子。星形和十字的上下、左右长度均为2cm。描述分8种:星在十字下面;星在十字上面;星不在十字下面;星不在十字上面;十字在星下面;十字在星上面;十字不在星下面;十字不在星上面。两种图形的描述各有八种匹配方式,所以共有16张卡片。注视点卡片一张。

如何绘制业务流程图+案例3

有一些同学看过了我写的《如何绘制业务流程图》,发私信过来希望我谈谈页面流程图。这个话题其实我也酝酿过,但一直没有写出来。细究起来,除了懒,原因其实有好几条: 1. 这一年半来的工作都是围绕数据平台建设,不是很通用,没法举例。 2. 虽然自己一直画页面流程图,但是说实话属于偏方多一些,按直觉行事,要总结出一两条可通用的“规则”比较难。 今日因为因为天气预报号称有雷震大雨,取消了原有的外出计划,刚好在家里,想起抛出这块砖头,期望这个话题能激发更多的分享和讨论。 案例呢……想一个通俗易懂又具代表性的案例真不容易,它不能太简单,太简单的话几乎上没有什么页面,也不能太复杂,太复杂了我还hold不住。 刚好前不久在收拾家里闲置的衣服,舍不得扔但又不穿,当时唠叨一句,说要是有个地方能够提交下捐赠,有人上门收就好了。在我头疼要怎么举例演示页面流程图的时候,我就把这个大概YY了一下,就用“公益捐物网站”为例来说明吧。 页面流程图是个好东西 业务流程图重要的是描述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了什么事。 而页面流程图是具体到了网站、系统、产品功能设计的时候,表现页面之前的流转关系——用户通过什么操作进了什么页面及后续的操作及页面。 从需求到到解决方案无疑要经过很多阶段。需求的分析——用户是谁?用户的问题或需求是什么?用什么功能去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这些功能的优先级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

逐步得以明确,与此同时,你需要用一些线框图、原型或者DEMO(这些在我认为都是一个东西)去帮助自己精细化这些功能,想透彻那些需求。 直接画单张页面的线框图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一下子进入单页面,不先系统性规划,考虑每项功能的前置和后置,每项操作的上下文,就很容易顾此失彼,遗漏重要状态或忽视本应简化的任务。 说到这里,单页面的线框图很像PPT,我个人在做PPT之前,其实是一定要有脑图或者已经在一张大纸上将目录结构、每页的重点都写出来、画出来的。所以真正做PPT则纯粹是在做而已,可以做得很快,只因为心中早就有谱了。所以,在画线框图之前,我也习惯先将页面流程图画出来。 好处之于对于设计师或产品经理: 1.页面流程图一张页面助你讲完完整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故事,借助它,你更容易知 道流程中的潜在地雷是什么,哪里的效率比较低,有助于系统化、全局化、周全性的思考 2.细化工作量的基础,通过页面流程图可准确评估需要多少张页面。 3.聚焦:页面流程图中的每个页面都不必追求精细——你的目标是规划行为路径,而 不是单页面交互设计,所以完全无需考虑页面内容、布局。所以你会更加聚焦于用户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不必过早陷入细节。 4.关键是很快。线框图有可能有几十张,你画起来没那么快,而且一旦进入细节,则 还需要慢慢深究。但是页面流程图也许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你就可以对整个项目心中有数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