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要学会的729个Linux命令

要学会的729个Linux命令

要学会的729个Linux命令
要学会的729个Linux命令

《Linux命令应用大词典》涵盖了Linux系统常用的命令,内容涉及基础入门、系统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服务器配置和程序编译等多方面,共计729个命令,1935个例子,内容非常全面。每一个命令都讲述了它的功能描述、命令语法、选项含义和命令实例,内容清晰明了,正所谓一书在手,万事不愁。

目录

第1章登录、退出、关机和重启 1

1.1 login:用户登录系统 1

1.2 logout:退出登录Shell 1

1.3 nologin:限制用户登录 1

1.4 exit:退出Shell 2

1.5 sulogin:单用户登录 2

1.6 rlogin:远程登录 2

1.7 poweroff:关闭系统 3

1.8 ctrlaltdel:设置按Ctrl+Alt+Del组合键的功能 3

1.9 shutdown:关闭或重启Linux系统 4

1.10 halt:关闭系统 5

1.11 reboot:重启Linux系统 5

1.12 init:切换系统运行级别 6

1.13 runlevel:输出以前和当前的运行级别 6

1.14 telinit:更改系统运行级别 7

第2章获取帮助 8

2.1 help:查看内部Shell命令帮助信息 8

2.2 man:显示在线手册页 8

2.3 manpath:查看和设置man手册页的查询路径 11

2.4 info:阅读info格式的文件 11

2.5 pinfo:基于lynx类型info浏览 13

第3章文本编辑器 15

3.1 vi:文本编辑器 15

3.2 nano:nano编辑器 20

3.3 view:文本编辑器 22

3.4 ex:文本编辑器 22

3.5 ed:文本编辑器 22

3.6 red:文本编辑器 23

3.7 emacs:GNU项目编辑器 24

第4章目录和文件操作 25

4.1 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25

4.2 cd:更改工作目录路径 25

4.3 ls:列出目录和文件信息 26

4.4 dir:列出目录或文件信息 28

4.5 dirs:显示目录列表 31

4.6 touch:创建空文件或更改文件时间 32

4.7 mkdir:创建目录 33

4.8 rmdir:删除空目录 33

4.9 cp:复制文件和目录 34

4.10 mv:文件和目录改名、移动文件和目录路径 34

4.11 rm:删除文件或目录 35

4.12 install:复制文件和设置属性 35

4.13 tmpwatch:删除在指定时间段内没有被访问的文件 36

4.14 file:查询文件类型 37

4.15 du:显示目录或文件的磁盘占用量 38

4.16 wc:统计文件行数、单词数、字节数和字符数 39

4.17 tree:以树状图逐级列出目录的内容 40

4.18 cksum:显示文件的CRC校验值和字节统计 42

4.19 md5sum:显示或检查MD5校验和 42

4.20 sum:为文件输出校验和及块计数 43

4.21 dirname:输出去除尾部的“/”字符部分的名称 43

4.22 mkfifo:创建FIFO文件 43

4.23 mktemp:创建临时文件或目录 44

4.24 ln:创建链接文件 44

4.25 sln:静态ln 45

4.26 lndir:创建一个链接到另一个目录树的符号链接的影子目录 45 4.27 link:调用link函数来创建文件链接 46

4.28 unlink:调用unlink函数删除指定的文件 46

4.29 basename:去掉前导的目录部分后显示名称 46

4.30 pathchk:检查文件名是否有效或便携式 47

4.31 symlinks:检查目录中的符号链接 47

4.32 stat:显示文件或文件系统状态 48

4.33 rcp:远程文件复制 50

4.34 fsview:文件系统浏览器 50

4.35 mc:类UNIX操作系统的目录浏览器/文件管理器 52

第5章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53

5.1 cat:显示文本文件 53

5.2 more:分页显示文本文件 54

5.3 less:回卷显示文本文件 56

5.4 head:显示指定文件前若干行 58

5.5 tail:查看文件末尾数据 60

5.6 nl:显示文件的行号和文件内容 61

5.7 tac: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63

5.8 rev:把每一行字符的顺序颠倒过来显示文件内容 63

5.9 fold:限制文件列宽显示文件内容 64

5.10 fmt:简单优化文本格式 64

5.11 expand:将文件中的制表符转换为空格写到标准输出 65

5.12 pr:对指定文件附注打印所需的页码或聚焦 65

第6章文件处理 67

6.1 sort: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排序 67

6.2 uniq:将重复行从输出文件中删除 67

6.3 cut:从文件每行中输出选定的字节、字符或字段 68

6.4 comm:逐行比较两个已排序的文件 70

6.5 diff:逐行比较两个文本文件,列出其不同之处 71

6.6 join:每一对具有相同内容的输入行整合为一行 72

6.7 diff3:按行比较3个文件 73

6.8 cmp:按字节比较两个文件 74

6.9 colrm:从文件中删除列 75

6.10 paste:合并文件的行 75

6.11 tr:从标准输入中替换、缩减和/或删除字符 76

6.12 split:文件分割成片 77

6.13 csplit:按照指定的格式将文件分块为“xx00”、“xx01”...并输出 78 6.14 tee:将标准输入复制到每个指定文件 79

6.15 unexpand:空格字符转换为制表符 79

6.16 patch:应用一个diff文件 80

6.17 awk:模式扫描和处理语言 81

6.18 sed:用于过滤和转换文本的流编辑器 85

6.19 od:以八进制和其他格式转储文件 88

第7章字符串、文件和命令查找 91

7.1 grep:查找文件中符合条件的字符串 91

7.2 egrep:在文件或标准输入中查找模式 93

7.3 fgrep:在每个文件或是标准输入中查找模式 94

7.4 find:列出文件系统内符合条件的文件 95

7.5 updatedb:创建或更新mlocate数据库 98

7.6 locate:在数据库中查找文件 98

7.7 whereis:查找指定文件、命令和手册页位置 99

7.8 whatis:在whatis数据库中搜寻特定命令 100

7.9 apropos:搜索whatis数据库中的字符串 100

7.10 which:显示可执行命令的路径 100

7.11 look:显示指定字符串的行开头 101

第8章日期和时间 102

8.1 cal:显示日历信息 102

8.2 date:显示和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 103

8.3 hwclock:查看和设置硬件时钟 105

8.4 clock:查看和设置硬件时钟 105

8.5 clockdiff:主机之间测量时钟差 106

8.6 zdump:时区输出器 106

8.7 rdate:通过网络获取时间 107

8.8 sleep:暂停指定的时间 108

第9章数字计算 109

9.1 bc:任意精度的计算器 109

9.2 dc:一个任意精度的计算器 109

9.3 expr:将表达式的值列印到标准输出 110

第10章 Shell相关命令 112

10.1 command:抑制正常的Shell函数查找 112

10.2 exec:使用执行命令替换当前的Shell进程 112

10.3 bash:GNU的Bourne-Again Shell 112

10.4 builtin:执行Shell内建命令 113

10.5 enable:启用或禁用内建Shell命令 113

10.6 source:在当前Shell环境中从指定文件读取和执行命令 115 10.7 mksh:用于交互式和Shell脚本的命令解释器 115

10.8 suspend:暂停Shell执行 115

10.9 sushell:执行单用户Shell 116

10.10 shopt:切换变量控制可选的Shell行为的值 116

10.11 rsh:远程Shell 117

10.12 ulimit:控制Shell执行程序的资源使用限制 117

10.13 history:查看命令历史记录 119

10.14 alias:查看和定义别名 120

10.15 unalias:取消别名 120

10.16 eval:连接指定参数在一起成为一个单一的命令来执行 121 10.17 fc:修改或执行命令 121

第11章 Shell编程 122

11.1 declare:显示或设置Shell变量 122

11.2 export:显示或设置环境变量 123

11.3 set:显示和设置Shell变量 123

11.4 unset:删除变量或函数 124

11.5 env:查看和设置环境变量 125

11.6 read:从标准输入中读取一行 125

11.7 readonly:设置只读变量 126

11.8 test:?检查文件类型,并比较值 126

11.9 false:什么都不做,表示失败 129

第12章程序编译 130

12.1 gcc:GNU项目的C和C+ +编译器 130

12.2 gdbserver:为GNU调试的远程服务器? 131

12.3 cmake:跨平台Makefile生成工具 131

12.4 indent:更改通过插入或删除空格的C程序外观 132

12.5 protoize:自动添加函数原型 134

12.6 unprotoize:自动删除函数原型 135

12.7 gcov:显示代码覆盖信息 135

12.8 find2perl:转换找到的命令行为Perl代码 136

12.9 as:便携式GNU汇编程序 137

12.10 php:PHP命令行界面 139

12.11 perl:实用报表提取语言 140

12.12 gdb:GNU调试器 142

12.13 autoupdate:更新configure.in到较新的Autoconf 144

12.14 autoheader:创建C定义的模板文件 145

12.15 autoreconf:更新已经生成的配置文件 145

12.16 autoscan:生成一个初步的configure.in? 146

12.17 autoconf:从模板文件生成配置脚本 146

第13章用户和组群管理 148

13.1 useradd:创建用户账户 148

13.2 adduser:创建用户账户 149

13.3 lnewusers:创建用户账户 149

13.4 usermod:修改用户账户 149

13.5 userdel:删除用户账户 150

13.6 groupadd:创建组群 151

13.7 groupmod:修改组群 151

13.8 groupdel:删除组群 152

13.9 passwd:设置或修改用户密码 152

13.10 gpasswd:设置组群密码或在组群中添加、删除用户 153

13.11 chfn:更改finger信息 154

13.12 chsh:更改用户账户的Shell类型 155

13.13 pwck:校验/etc/passwd 和/etc/shadow文件的内容是否合法和完整 155 13.14 newgrp:让用户账户以另一个组群的身份进行登录 156

13.15 finger:用户信息查找程序 157

13.16 groups:显示指定用户账户的组群成员身份 157

13.17 id:显示用户的UID及该用户所属组群的GID 158

13.18 grpck:验证组群文件的完整性 158

13.19 grpconv: 启用组群影子密码 159

13.20 grpunconv:关闭组群的影子密码 159

13.21 groupmems:管理用户主要组群的成员 159

13.22 userinfo:更改自己的finger信息 160

13.23 userpasswd:允许用户更改密码的图形化工具 160

13.24 vigr:编辑/etc/group文件 161

13.25 vipw:编辑/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和/etc/gshadow文件 162 13.26 newusers:更新和批量创建新用户 162

13.27 chpasswd:成批更新用户口令 163

13.28 pwconv:开启影子密码功能 163

13.29 pwunconv:关闭影子密码功能 164

13.30 chage:更改用户密码到期信息 164

13.31 su:切换到其他用户账户进行登录 165

13.32 visudo:编辑/etc/sudoers文件 166

13.33 sudo:以另外一个用户执行命令 166

13.34 sudoedit:以另外一个用户身份编辑文件 167

13.35 sudoreplay:重播sudo会话日志 168

第14章显示登录用户 169

14.1 w:详细查询已登录当前计算机的用户 169

14.2 who:显示已登录当前计算机用户的简单信息 169

14.3 whoami:显示与当前的有效用户ID相关联的用户名 170 14.4 logname:显示当前用户的登录名称 170

14.5 users:用单独的一行显示出当前登录的用户 171

14.6 last:显示近期用户登录情况 171

14.7 lastb:列出登录系统失败的用户信息 173

14.8 lastlog:查看用户上次登录的时间 173

14.9 rwho:显示在本地网络的所有主机上登录的用户信息 174

第15章文件、目录权限和属性 175

15.1 chmod:更改文件和目录的模式 175

15.2 chown:更改文件和目录的用户所有者和组群所有者 177

15.3 chgrp:更改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177

15.4 umask:显示和设置文件及目录创建默认权限掩码 178

15.5 getfacl:显示文件或目录的ACL 179

15.6 setfacl:设置文件或目录的ACL 179

15.7 chacl:更改文件或目录的ACL 181

15.8 lsattr:查看文件和目录的属性 181

15.9 chattr:更改文件和目录的属性 182

第16章归档与压缩 183

16.1 tar:进行归档和压缩 183

16.2 gzip:压缩或解压缩gzip文件 185

16.3 gunzip:解压缩gzip文件 186

16.4 zcmp:比较gzip压缩文件 187

16.5 zdiff:比较gzip压缩文件 187

16.6 zforce:在所有的gzip文件上强制添加.gz扩展 188

16.7 zip:压缩zip文件 188

16.8 unzip:解压缩 zip文件 190

16.9 zcat:查看zip压缩文件 190

16.10 zgrep:在压缩文件中按正则表达式来搜索 191

16.11 zipgrep:在zip压缩文件中搜索匹配指定的字符串或模式 191 16.12 zipinfo:列出zip文件相关的详细信息 192

16.13 zipsplit:拆分zip文件 192

16.14 zless:查看zip压缩文件 193

16.15 zmore:查看gzip、zip、compress压缩文件 193

16.16 bzip2:压缩或解压缩bzip2文件 194

16.17 bunzip2:压缩或解压缩bzip2文件 195

16.18 bzcat:解压缩bzip2文件到标准输出 195

16.19 bzcmp:比较bzip2压缩文件 196

16.20 bzdiff:比较bzip2压缩文件 196

16.21 bzgrep:在bzip2压缩文件上搜索可能的正则表达式 197 16.22 bzip2recover:从损坏的bzip2文件中恢复数据 197

16.23 bzless:查看bzip2压缩文件 197

16.24 bzmore:查看bzip2压缩文件 198

16.25 compress:压缩或解压缩compress文件 198

16.26 uncompres:压缩或解压缩compress文件 199

16.27 znew:将.Z压缩格式文件重新压缩为.gz压缩格式文件 200

16.28 xz:压缩或解压缩xz文件 200

16.29 xzcat:查看xz压缩文件的内容 201

16.30 xzcmp:比较xz压缩文件 201

16.31 xzdiff:比较xz压缩文件 202

16.32 xzdec:解压缩xz文件 202

16.33 xzgrep:在xz压缩文件上搜索正则表达式 202

16.34 xzless:查看xz压缩文本文件 203

16.35 xzmore:查看xz压缩文本文件 203

16.36 tgz:将文件压缩为.tgz格式文件 203

16.37 gzexe:使用自身的压缩版本重命名指定文件 203

第17章软件包管理 205

17.1 rpm:RPM软件包管理器 205

17.2 rpmargs:处理RPM软件包 210

17.3 rpmbuild:构建RPM软件包 210

17.4 rpmdiff:比较两个软件包之间的不同 211

17.5 rpmelfsym:在RPM软件包中通过对象文件列出符号 212

17.6 rpmfile:在RPM软件包中列出文件模式和类型 213

17.7 rpmlint:检查rpm软件包中的常见错误 213

17.8 rpm2cpio:从RPM软件包中提取cpio归档 214

17.9 yum:YUM管理器 214

17.10 yum-builddep:安装建立指定的包所需要的RPM包 223

17.11 yum-complete-transaction:尝试完成系统上不完整或中止的yum事物 224 17.12 yumdb:查询和修改yum数据库 225

17.13 yum-debug-dump:为yum创建调试问题的gzip压缩文件 226

17.14 yum-debug-restore:借助yum-debug-dump创建的gzip压缩文件进行还原 227 17.15 yumdownloader:从YUM软件仓库中下载RPM安装包 227

17.16 yum-groups-manager:创建和编辑yum的组元数据 228

17.17 yum-config-manager:YUM配置管理 228

第18章磁盘分区 230

18.1 fdisk:分区表管理 230

18.2 parted:分区维护程序 236

18.3 cfdisk:基于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238

18.4 partx:告诉内核关于磁盘上分区的号码 239

18.5 sfdisk:用于Linux的分区表管理 240

18.6 delpart:在Linux内核中删除分区 241

18.7 partprobe:告知操作系统分区表更改 242

第19章文件系统管理 243

19.1 mkfs:创建Linux文件系统 243

19.2 mke2fs:创建ext2、ext3、ext4文件系统 244

19.3 mkfs.ext4:创建ext4文件系统 244

19.4 mkfs.ext3:创建ext3文件系统 245

19.5 mkfs.ext2:创建ext2文件系统 245

19.6 mkdosfs:创建MS-DOS文件系统 245

19.7 mkfs.vfat:创建vfat文件系统 246

19.8 mkfs.msdos:创建MS-DOS文件系统 246

19.9 fdformat:低级格式化软盘 246

19.10 mount:挂载文件系统 247

19.11 umount:卸载文件系统 248

19.12 df:显示文件系统信息 249

19.13 mountpoint:查看目录是不是一个挂载点 251

19.14 e2label:显示或更改文件系统卷标 251

19.15 dumpe2fs:查看文件系统信息 251

19.16 tune2fs:显示和调整文件系统参数 253

19.17 findfs:通过卷标或UUID查找文件系统 255

19.18 blkid:显示块设备属性 255

19.19 e2image:保存关键ext2、ext3、ext4文件系统元数据 257 19.20 fsck: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 257

19.21 e2fsck:检查 Linux ext2、ext3、ext4文件系统 258

19.22 fsadm:在设备上调整或检查文件系统 259

19.23 mkswap:设置Linux交换分区 260

19.24 swapon:启用交换分区或交换文件 261

19.25 swapoff:禁用交换分区或交换文件 261

19.26 volname:返回ISO 9660文件系统的卷名 262

第20章磁盘配额 263

20.1 quotacheck:创建、检查和修复配额文件 263

20.2 edquota:编辑用户磁盘配额 263

20.3 quotaon:启用文件系统磁盘配额 265

20.4 quota:显示磁盘使用情况和限制 265

20.5 repquota:为文件系统总结磁盘配额 266

20.6 quotastats:查询磁盘配额统计数据 267

20.7 setquota:设置磁盘配额 267

20.8 quotaoff:关闭文件系统磁盘配额 268

20.9 warnquota:发送邮件给超出配额的用户 269

20.10 convertquota:从旧文件格式转换配额为新文件格式 269 第21章 LVM和RAID管理 270

21.1 pvcreate:创建物理卷 270

21.2 pvscan:列出找到的物理卷 272

21.3 pvdisplay:显示物理卷的相关属性 272

21.4 vgcreate:创建卷组 273

21.5 vgscan:查找所有的卷组 274

21.6 vgdisplay:显示卷组的相关属性 274

21.7 vgreduce:从卷组中删除未使用的物理卷 275

21.8 vgextend:动态扩展卷组 275

21.9 lvcreate:创建逻辑卷 276

21.10 lvscan:列出所有卷组中的逻辑卷 276

21.11 lvdisplay:显示逻辑卷的相关属性 277

21.12 lvextend:扩展逻辑卷大小 277

21.13 resize2fs:文件系统大小调整 278

21.14 lvremove:删除逻辑卷 278

21.15 vgchange:更改卷组属性 279

21.16 vgremove:删除卷组 279

21.17 pvremove:删除物理卷 280

21.18 pvchange:更改物理卷属性 280

21.19 pvck:检查物理卷元数据 281

21.20 pvresize:调整一个卷组中的物理卷的大小 282

21.21 pvmove:移动物理盘区 282

21.22 pvs:输出有关物理卷的报告信息 283

21.23 vgcfgbackup:备份卷组描述符区域 283

21.24 vgcfgrestore:还原卷组描述符区域 284

21.25 vgchange:更改卷组属性 284

21.26 vgconvert:转换卷组元数据格式 285

21.27 vgexport:导出卷组 286

21.28 vgimport:导入卷组 286

21.29 vgimportclone:导入并重命名复制的卷组 286

21.30 vgmerge:合并两个卷组 287

21.31 vgmknodes:重新创建卷组目录和逻辑卷特殊文件 288 21.32 vgrename:重命名卷组名称 288

21.33 vgs:报告关于卷组的信息 289

21.34 vgsplit:将卷组拆分为两个 289

21.35 lvchange:更改逻辑卷属性 290

21.36 lvmconf:LVM配置修改 291

21.37 lvmdiskscan:扫描可见LVM2所有设备 291

21.38 lvmdump:转储LVM2有关的各种信息 292

21.39 lvmetad:启动LVM元数据高速缓存守护进程 293 21.40 lvreduce:减小逻辑卷大小 293

21.41 lvrename:重命名逻辑卷 294

21.42 lvresize:调整逻辑卷大小 294

21.43 lvs:报告有关逻辑卷的信息 295

21.44 mdadm:管理Linux软RAID 296

第22章 GRUB 303

22.1 grub-md5-crypt:使用MD5格式加密口令 303

22.2 grub-install:在设备上安装GRUB 303

22.3 grub:进入GRUB命令Shell 304

22.4 grub-crypt:对口令进行加密 306

第23章进程和服务管理 307

23.1 ps:报告当前进程的快照 307

23.2 top: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 310

23.3 pgrep:按名称和其他属性查找进程 314

23.4 pidof:查找正在运行的进程的进程号 314

23.5 pstree: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的进程树 315

23.6 kill:终止进程 317

23.7 killall:按名称杀死进程 318

23.8 pkill:按名称和其他属性杀死进程 319

23.9 timeout:在指定时间后仍在运行则杀死该进程 319

23.10 skill:发送一个信号或报告进程状态 320

23.11 wait:等待指定的进程 320

23.12 fuser:显示哪些进程使用指定的文件、套接字或文件系统 321 23.13 nice:以指定优先级运行命令 322

23.14 renice:更改正在运行进程的优先级 323

23.15 nohup:运行指定的命令不受挂起 323

23.16 pmap:报告进程的内存映射 324

23.17 lsof:列出打开的文件 326

23.18 ntsysv:配置服务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或停止 328

23.19 chkconfig:为系统服务更新和查询运行级别信息 329

23.20 service:运行System V init脚本 330

23.21 bg:恢复在后台暂停工作的作业 331

23.22 fg:将程序或命令放到前台执行 332

23.23 jobs:列出作业 332

23.24 initctl:控制和管理init守护进程 333

第24章任务计划 335

24.1 crontab:针对个人用户维护crontab文件 335

24.2 at:在指定时间执行命令 336

24.3 atq:列出用户等待执行的作业 337

24.4 atrm:删除作业 337

24.5 atrun:稍后执行运行作业队列 338

24.6 batch:当负荷平均下降到低于0.8时执行命令 338

24.7 anacron:定期运行命令 338

24.8 watch:定期执行一个程序 339

第25章备份与还原 340

25.1 mkisofs:创建ISO9660/Joliet/HFS文件系统 340

25.2 isosize:输出iso9660文件系统的长度 342

25.3 dump:ext2/3/4文件系统备份 342

25.4 restore:从dump备份中还原文件和文件系统 344

25.5 cpio:存取归档包中的文件 346

25.6 dd:转换和复制文件 348

25.7 wodim:将数据写入光盘介质 349

25.8 cdrecord:将数据写入CD光盘介质 351

25.9 dvdrecord:将数据写入DVD光盘介质 351

25.10 cdrwtool:在CD-R、CD-RW和DVD-R设备上执行各种动作 351 第26章模块和内核管理 353

26.1 lsmod:显示内核中模块的状态 353

26.2 get_module:查看内核模块详细信息 354

26.3 modinfo:显示内核模块信息 355

26.4 insmod:插入模块到内核中 355

26.5 modprobe:在内核中添加和删除模块 356

26.6 rmmod:在内核中删除模块 358

26.7 depmod:生成modules.dep文件和映射文件 358

26.8 sysctl:在系统运行时配置内核参数 359

26.9 kexec:直接重启进入一个新的内核 361

26.10 slabtop:实时显示内核slab缓存信息 362

26.11 dmesg:显示或控制内核环形(ring)缓冲区 363

26.12 make:编辑内核或模块 365

第27章日志管理 366

27.1 logwatch:系统日志分析和报告 366

27.2 logger:在系统日志中记录相应条目 367

27.3 logsave:保存一个命令的输出到日志文件中 367

27.4 logresolve:在Apache日志文件中解析IP地址为主机名 368 第28章硬件管理 369

28.1 lscpu:显示有关CPU架构的信息 369

28.2 nproc:显示当前进程可用的CPU数目 370

28.3 chcpu:配置CPU 370

28.4 cpuspeed:用户空间的CPU频率调节 371

28.5 free:显示系统中的空闲和已用内存量 371

28.6 lspci:列出所有的PCI设备 373

28.7 setpci:配置PCI设备 376

28.8 lsscsi:列出SCSI设备及属性 377

28.9 hdparm:显示或设置硬盘参数 379

28.10 eject:弹出可移动介质 381

28.11 lsusb:列出USB设备 382

28.12 usb-devices:显示USB设备的详细信息 384

28.13 lspcmcia:显示扩展的PCMCIA调试信息 385

28.14 pccardctl:PCMCIA卡控制工具 385

28.15 setserial:获取和设置Linux串口信息 386

28.16 lssubsys:列出包含指定子系统的层次结构 387

28.17 lpinfo:显示可用的设备或驱动程序 387

28.18 losetup:设置和控制循环设备 388

28.19 blockdev:从命令行调用块设备读写控制 389

28.20 dmidecode:DMI表解码器 390

28.21 systool:按总线、类和拓扑查看系统设备信息 396

28.22 mev:报告鼠标事件 397

28.23 loadkeys:加载键盘转换表 397

28.24 dumpkeys:转储键盘转换表 398

28.25 minicom:友好的串口通信程序 398

28.26 arch:显示计算机主机的体系结构 399

28.27 sync:将缓冲文件写到硬盘中 399

第29章 SELinux管理 400

29.1 sestatus:显示SELinux状态 400

29.2 getenforce:显示当前SELinux的应用模式 401

29.3 setenforce:修改SELinux的应用模式 401

29.4 getfattr:获取文件系统对象的扩展属性 401

29.5 chcon:修改文件SELinux安全上下文 402

29.6 matchpathcon:查看文件默认安全上下文 403

29.7 fixfiles:修复安全上下文 403

29.8 restorecon:修复文件默认的SELinux安全上下文 404

29.9 seinfo:显示SELinux策略的组件有关的信息 405

29.10 sesearch:在SELInux策略中搜索规则 406

29.11 getsebool:查看SELinux布尔值 407

29.12 setsebool:修改SELinux布尔值 408

29.13 semodule:管理SELinux策略模块 409

第30章审计系统 411

30.1 auditctl:控制内核的审计系统 411

30.2 aureport:生成审计信息报表 413

30.3 ausearch:搜索审计记录 416

30.4 autrace:跟踪指定进程 417

30.5 audit-viewer:查看和总结审计事件的图形工具 417

第31章设备管理 418

31.1 udevadm info:查询udev数据库中的设备信息 418

31.2 mknod:创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文件 421

31.3 MAKEDEV:创建/dev中的设备 422

31.4 lsblk:列出块设备信息 423

第32章性能监控 426

32.1 sar:收集、报告或保存系统活动信息 426

32.2 iostat:报告CPU统计数据和设备、分区输入/输出信息 429 32.3 iotop:进行I/O监控 430

32.4 mpstat:报告CPU相关的统计数据 432

32.5 vmstat:报告虚拟内存统计 433

32.6 tload:加载显示系统平均负载 435

32.7 time:给出资源使用的时间 436

32.8 uptime:显示系统已经运行的时间 436

32.9 ipcs:提供IPC设施信息 437

32.10 ipcrm:删除消息队列、信号量集或共享内存ID 438

32.11 lslk:列出本地锁 439

第33章 X Window 441

33.1 xhost:X服务器的访问控制程序 441

33.2 xinit:X Window系统初始化 441

33.3 xlsclients:在显示器中列出正在运行的客户端应用程序 442 33.4 xlsfonts:显示X服务器字体列表 442

33.5 resize:设置xterm窗口大小 443

33.6 startx:初始化一个X会话 444

33.7 screen:VT100/ANSI终端仿真屏幕管理 444

33.8 xset:显示或设置显示器的用户首选项 446

33.9 xauth:X权限文件实用工具 446

第34章打印和传真 448

34.1 lpr:打印文件 448

34.2 lpq:显示打印队列状态 448

34.3 lprm:取消打印作业 449

34.4 lpstat:显示cups状态信息 449

34.5 cupsaccept:接受作业发送到目的地 450

34.6 cupsreject:拒绝作业发送到目的地 451

34.7 cupsenable:启动打印机和类 451

34.8 cupsdisable:停止打印机和类 451

34.9 cancel:取消打印 452

34.10 lp:打印文件 452

34.11 lpadmin:配置cups打印机和类 453

34.12 efax:以1、2或2.0级传真调制解调器发送/接收传真 454 第35章终端 456

35.1 tty:显示连接到当前标准输入的终端设备文件名 456

35.2 consoletype:显示连接到标准输入的控制台类型 456

35.3 fgconsole:显示活动的虚拟终端数量 456

35.4 mingetty:用于控制台的精简版getty 457

35.5 vlock:锁定虚拟控制台 458

35.6 stty:输出或修改终端参数 458

35.7 tset:终端初始化 459

35.8 open:启用虚拟终端 459

35.9 reset:终端初始化 460

35.10 securetty:添加tty到/etc/securetty文件 460

35.11 tput:初始化一个终端或查询terminfo数据库 461

第36章密码和证书管理 462

36.1 pwdhash:密码哈希生成器 462

36.2 mkpasswd:生成应用于用户的新密码 462

36.3 keytool:密钥和证书管理工具 463

36.4 certutil:证书服务器管理工具 464

36.5 vncpasswd:创建或更改VNC登录密码 465

36.6 ssh-keygen:创建SSH密钥 465

36.7 htpasswd:为基本身份验证管理用户文件 467

36.8 htdigest:管理用于摘要认证的用户文件 468

36.9 ntp-keygen:生成NTP主机密钥 468

36.10 slappasswd:设置LDAP管理员密码 470

36.11 rndc-confgen:密钥生成工具 471

36.12 openssl:OpenSSL命令行工具 472

第37章 Linux系统故障排错 474

37.1 mkbootdisk:创建用于运行系统的独立启动软盘 474

37.2 chroot:切换根目录环境 474

37.3 badblocks:搜索设备的坏块 475

37.4 mkinitrd:创建要载入ramdisk的映像文件 476

37.5 switch_root:切换到另一个作为挂载树的根的文件系统 476

37.6 mkdumprd:为内核转储崩溃恢复创建初始ramdisk映像 476

第38章网络命令 478

38.1 traceroute:显示跟踪到网络主机的路由数据包 478

38.2 mii-tool:查看、操纵网络接口状态 479

38.3 ifconfig:显示和配置网络接口 480

38.4 ifdown:关闭网络接口 481

38.5 ifup:开启网络接口 481

38.6 ping:测试与目标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482

38.7 netstat: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接口统计、伪装连接和组播成员 483 38.8 arp:操纵系统ARP缓存 484

38.9 rpcinfo:显示使用portmap注册的程序信息 485

38.10 ip:显示和操纵路由、设备、策略路由和隧道 487

38.11 tracepath:跟踪到目的网络主机的路径 490

38.12 ifcfg:进行IP地址管理 491

38.13 setup:文本模式系统配置工具 491

38.14 arping:发送ARP REQUEST到相邻主机 492

38.15 ss:获取套接字统计信息 493

38.16 ipcalc:执行IP地址的简单操作 496

38.17 arpwatch:为以太网/IP地址配对保持跟踪 497

38.18 arpaname:IP地址转换为对应的ARPA名称 497

38.19 route:添加、删除和查看IP路由表 498

38.20 nntptest:交互式NNTP测试程序 499

38.21 rpcbind:通用地址到RPC程序号映射器 500

38.22 usernetctl:允许用户操纵网络接口 501

38.23 iwconfig:配置无线网络接口 501

第39章网络安全 504

39.1 rtacct:网络统计工具 504

39.2 nmap:报告远程主机特征 504

39.3 tcpdump:实现网络数据采集分析 510

39.4 iptstate:显示IP表状态表条目 512

39.5 nstat:监视内核SNMP计数器和网络接口统计数据 514

39.6 iptraf:互动的IP网络监控 515

39.7 lnstat:查看网络统计信息 516

39.8 nc:进行任意的TCP和UDP连接和监听 518

39.9 mtr:实现traceroute和ping程序的网络诊断工具 519

第40章网络客户端 520

40.1 elinks:字符模式的Web浏览器 520

40.2 wget:从Web网站下载文件 521

40.3 curl:传输URL 522

40.4 lynx:通用分布式信息的万维网浏览器 525

40.5 lftp:实现文件传输 528

40.6 lftpget:使用lftp下载文件 530

40.7 telnet:通过TELNET协议和远程主机进行通信 530 40.8 tftp:TFTP客户端 531

40.9 ftp:ARPANET文件传输程序 532

40.10 mutt:Mutt邮件用户代理 534

40.11 mailx:发送和接收邮件 535

40.12 mail:发送和接收邮件 537

40.13 vncviewer:连接VNC服务器 537

40.14 smbclient:显示和连接Samba共享目录 538

40.15 smbget:下载Samba共享资源 541

40.16 svn: Subversion命令行客户端程序 542

40.17 ssh:远程登录程序 547

40.18 scp:安全远程文件复制程序 548

40.19 sftp:安全的文件传输程序 549

40.20 mount.nfs4:挂载NFS v4文件系统 551

40.21 mount.nfs:挂载NFS文件系统 551

40.22 umount.nfs:卸载NFS文件系统 552

40.23 dhclient:配置DHCP客户端 552

40.24 ntpdate:通过NTP服务器来设置日期和时间 553 第41章 MySQL数据库 554

41.1 mysqld_safe:MySQL服务器启动脚本 554

41.2 mysql_install_db:初始化MySQL数据目录 554 41.3 mysqlshow:显示MySQL数据库结构 555

41.4 mysqladmin:管理MySQL服务器 557

41.5 myisamchk:检查和修复MyISAM表 559

41.6 mysql:MySQL命令行工具 560

41.7 mysqlimport:实现数据导入 562

41.8 mysqlcheck:检查和修复MyISAM表 563

41.9 mysqlbinlog:查看二进制日志文件 564

41.10 mysqldumpslow:显示慢查询日志文件摘要 566 41.11 mysqldump:备份数据库 567

41.12 mysqlhotcopy:备份数据库 568

第42章 PostgreSQL数据库 570

42.1 initdb:初始化PostgreSQL数据库 570

42.2 pg_ctl:控制PostgreSQL服务 572

42.3 psql:PostgreSQL交互式客户端工具 573

42.4 createdb:创建PostgreSQL数据库 576

42.5 dropdb:删除PostgreSQL数据库 577

42.6 vacuumdb:清理并优化PostgreSQL数据库 577 42.7 createuser:创建PostgreSQL用户 578

42.8 dropuser:删除PostgreSQL用户 579

42.9 pg_dump:备份数据库 580

42.10 pg_dumpall:备份所有数据库 581

42.11 pg_restore:恢复数据库 582

第43章 iptables和arptables防火墙 584

43.1 iptables-save:保存iptables规则 584

43.2 iptables-restore:恢复iptables规则 584

43.3 iptables:IPv4数据包过滤和NAT管理工具 585

43.4 arptables-save:保存ARP表 591

43.5 arptables-restore:还原ARP表 591

43.6 arptables:ARP数据包过滤管理工具 592

第44章 PPPoE配置 595

44.1 pppoe-setup:配置PPPoE客户端 595

44.2 pppoe-connect:管理PPPoE链路 597

44.3 pppoe-start:启动PPPoE链路 597

44.4 pppoe-stop:关闭PPPoE链路 598

44.5 pppoe-status:报告PPPoE链路的状态 598

44.6 pppoe-sniff:为非标准的PPPoE帧检查网络 598

44.7 pppoe-server:用户空间的PPPoE服务器 598

44.8 pppoe-relay:用户空间的PPPoE中继代理 599

44.9 pppstats:显示PPP连接状态 600

第45章服务器配置 601

45.1 ssh-agent:存储用于公钥验证的私钥 601

45.2 ssh-add:添加RSA或DSA身份的认证代理 601

45.3 ssh-keyscan:收集主机公钥 602

45.4 sshd:运行sshd守护进程 603

45.5 vncserver:管理VNC服务器 603

45.6 exportfs:导出NFS服务器上的共享目录 605

45.7 showmount:查看NFS共享目录信息 606

45.8 nfsstat:显示NFS活动统计信息 606

45.9 mountstats:显示NFS客户端统计信息 607

45.10 nfsiostat:显示NFS客户机挂载统计信息 609

45.11 testparm:检查smb.conf配置文件的内部正确性 609

45.12 smbpasswd:创建Samba账户 610

45.13 smbstatus:显示当前Samba连接报告 610

45.14 pdbedit:管理Samba用户数据库 611

45.15 smbtree:基于文本进行SMB网络浏览 615

45.16 nmblookup:通过TCP/IP客户端来查找NetBIOS名称 616 45.17 dhcpd:运行DHCP服务器 617

45.18 dhcrelay:提供中继DHCP和BOOTP请求 618

45.19 rndc:控制DNS服务器操作 619

45.20 named-checkconf:named配置文件语法检查 621

45.21 named-checkzone:区域文件有效性检查和转换 621

45.22 named-compilezone:转储区域内容到指定文件 622

45.23 host:执行DNS查找进行域名解析 623

45.24 nslookup:以交互式和非交互式方式查询域名 624

45.25 dig:DNS查询 626

45.26 jwhois:在命令行上为对象搜索Whois服务器 628

45.27 whois:在命令行上为对象搜索Whois服务器 629

45.28 dnsdomainname:显示DNS域名 629

45.29 nsupdate:进行动态DNS更新 630

45.30 apachectl:控制Apache服务器 631

45.31 httpd:运行Apache超文本传输协议服务器 634

45.32 ab:Apache HTTP服务器基准测试 635

45.33 postalias:维护Postfix别名数据库 636

45.34 postconf:Postfix配置工具 636

45.35 svnadmin:管理SVN版本库 638

45.36 svnserve:启动SVN服务 639

45.37 nisdomainname:显示或设置NIS域名 640

45.38 domainname:显示或设置系统的NIS/YP域名 640

45.39 ypdomainname:显示或设置NIS/YP域名 641

45.40 ypinit:创建NIS数据库 642

45.41 yptest:调用不同的NIS函数来测试NIS配置 643

45.42 ypwhich:列出NIS服务器的名称及昵称转换表 644

45.43 ypcat:指定映射名显示所有键的值 645

45.44 ypmatch:显示NIS映射中指定键的值 646

45.45 yppasswd:更改用户的NIS密码、Shell和通用信息 647

45.46 ypchsh:更改用户的登录Shell类型 648

45.47 ypset:绑定ypbind到特定的NIS服务器 648

45.48 yppoll:显示当前服务器上使用的NIS映射的顺序号(标识号) 649 45.49 ypxfr:同步设置 649

45.50 ypserv:运行ypserv守护进程 650

45.51 ypbind:进行NIS绑定处理 650

45.52 ntpstat:显示网络时间同步状态 651

45.53 ntpq:查看NTP服务同步状态 651

45.54 ntptime:读取内核时间变量 654

45.55 ntpdc:询和更改当前ntpd守护进程的状态 654

45.56 makemap:为Sendmail创建数据库映射 657

45.57 mailq:显示邮件队列 657

45.58 mailstats:显示邮件统计信息 658

45.59 fetchmail:邮件检索和转发工具 658

45.60 sendmail:电子邮件传输代理 660

45.61 zebra:运行zebra守护进程 661

45.62 squid:运行Squid服务器 662

45.63 squidclient:从缓存中检索和清除URL 663

45.64 slaptest:检查OpenLDAP配置文件 663

45.65 ldapadd:添加LDAP条目 664

45.66 ldapsearch:查询LDAP数据信息 666

45.67 slapcat:LDAP数据导出成LDIF 671

45.68 ldapmodify:修改LDAP条目 673

45.69 ldapdelete:删除LDAP条目 674

45.70 slapindex:在SLAPD数据库中重新索引条目 675

45.71 slapschema:数据库模式检查实用程序 676

45.72 slapauth:检查slapd行为映射身份验证和授权 676

45.73 slapadd:添加LDIF格式的条目到SLAPD数据库 677 45.74 slapacl:检查访问属性的列表 678

45.75 slaptest:检查slapd.conf配置文件的一致性 678

45.76 slapd:运行slapd守护进程 679

第46章其他命令 680

46.1 mkfontdir:创建X字体文件的索引 680

46.2 dumpiso:转储IEEE 1394同步信道的数据包 680

46.3 iconv:转换文件编码 681

46.4 hash:显示和删除哈希表 681

46.5 lsb_release:显示LSB和特定版本的相关信息 682

46.6 locale:获取特定语言环境 683

46.7 nm:从对象文件中列出符号 685

46.8 rmt:远程磁带传输协议模块 685

46.9 lscgroup:列出所有的cgroups 686

46.10 cgclear:卸载cgroup文件系统 686

46.11 cachefilesd:运行CacheFiles用户空间管理守护进程 687 46.12 uuid:通用唯一标识符命令行工具 687

46.13 uuidd:运行UUID生成守护进程 688

46.14 ar:创建、修改并从归档中提取文件 688

46.15 arpd:运行arp守护进程 690

46.16 automount:管理autofs挂载点 690

46.17 col:从输入中过滤控制字符 691

46.18 diffstat:显示diff输出的统计信息 691

46.19 dircolors:输出用来设置LS_COLORS的环境变量 693 46.20 ldd:显示共享库的依赖关系 693

46.21 ldconfig:配置运行时绑定动态链接程序 694

46.22 hostid:显示当前主机的数字标识符 695

46.23 uname:显示计算机及操作系统的相关信息 695

46.24 hostname:显示或修改计算机主机名 696

46.25 echo:在显示器上显示文字 697

46.26 yes:重复输出一行指定的字符串,或重复输出y 698 46.27 printf:格式和打印数据 698

46.28 mesg:允许或拒绝写消息 699

46.29 wall:对全部已登录用户发送信息 699

46.30 write:向用户发送消息 699

46.31 clear:清除计算机屏幕信息 700

46.32 type:显示命令的类型 700

46.33 bind:显示或设置readline键和函数绑定 701

46.34 pjtoppm:转换HP PaintJet文件为PPM图像 702

46.35 qrttoppm:QRT文件转换输出为PPM图像 702

46.36 fiascotopnm:转换压缩FIASCO图像到PGM或PPM 702

linux 常用命令全集

Linux 虽然是免费的,但它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操作系统,与MS -WINDOWS 相比具有可靠、 稳定、速度快等优点,且拥有 丰富的根据UNIX 版本改进的强大功能。下面,作为一个典型的DOS 和WINDOWS 用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Linux 的一些主要命令,希望大家能尽快进入到Linux 的世界里,成为玩转Linux 高手.....[电子版下载] <<编者:YOYO >> 温馨提示:按 Ctrl+F 快速查找 cat chattr chgrp chmod chown cksum cmp diff diffstat file find git gitview indent cut ln less locate isattr mattrib mc mdel mdir mktemp more mmove mread mren mtools mtoolstest mv od paste patch rcp rm slocate split tee tmpwatch touch umask which cp in mcopy mshowfat rhmask whereis cd df dirs du edquota eject mcd mdeltree mdu mkdir mlabel mmd mrd mzip pwd quota mount mmount rmdir rmt stat tree umount ls quotacheck quotaoff lndir repquota quotaon col colrm comm csplit ed egrep ex fgrep fmt fold grep ispell jed joe join look mtype pico rgrep sed sort spell tr expr uniq wc lprm lpr lpq lpd bye ftp uuto uupick uucp uucico tftp ncftp ftpshut ftpwho ftpcount badblocks cfdisk dd e2fsck ext2ed fsck fsck fsconf fdformat hdparm mformat mkbootdisk mkdosfs mke2fs mkfs.ext2 mkfs.msdos mkinitrd mkisofts mkswap mpartition apachectl arpwatch dip getty mingetty uux telnet uulog uustat ppp-off netconfig nc httpd ifconfig minicom mesg dnsconf wall netstat ping pppstats samba setserial talk

Red_Hat_Linux常用命令大全

Red Hat Linux常用命令汇总 Linux 常用命令汇总 ls命令: 1. ls //列出当前目录的文件和文件夹 2. ls –a //列出当前目录的文件和文件夹,包含隐藏文件 3. ls –l //列出详细信息 4. ls 目录 //列出某目录下的文件 pwd命令 //查看当前所在位置 du 命令 1. du 目录 //查看目录的总容量以及子目录的容量 2. du –s 目录 //查看目录总容量 cd 命令 1.cd .. //回上一级目录 2.cd / //回根目录 3. cd //回用户主目录 4.cd 目录路径 //去某目录 mkdir 目录名 //创建目录 rmdir 空目录名 //删除空目录 rm 文件名 //删除文件 rm –rf 目录名 //删除目录以及目录下所有文件 mount 命令 1.mount /dev/cdrom /mnt/cdrom //挂载光驱到 /mnt/cdrom目录下2.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 //挂载U盘到 /mnt/u目录下

3. umount /mnt/cdrom //卸载光驱 fdisk –l //查看本机存储设备 file 文件名 //查看文件类型 find 目录名–name “*.c” //在某目录下查找文件为*.c的文件 whereis 文件名 //查找文件在哪些目录下 cat 文件名 //显示文件内容 cat 文件名 | grep 文字 //只显示包含文字相关的内容 cat 文件名 | more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 tail 文件名 //查看文件末尾 head 文件名 //从头查看文件 cp 命令: cp 文件1 文件2 //复制文件1 到文件2 cp 文件1 目录1 //复制文件1到目录1下 cp 目录1/文件1 目录2 //复制目录1下的文件1到目录2下 cp –r 目录1 目录2 //复制目录1下所有内容到目录2 mv 命令: mv 文件1 文件2 //重命名文件1为文件2 mv 文件1 目录1 //移动文件1到目录1下 mv 目录1/文件1 目录2 //移动目录1下的文件1到目录2下 mv –r 目录1 目录2 //移动目录1下所有内容到目录2 chmod 命令: chmod u+x g+r o-w 文件名 //为文件设置权限(用户,组,其他人)chmod 744 文件名 //为文件设置权限(1-执行,2-写,4-读) chown 命令: chown 用户文件名 //把文件改为用户所有

linux常用命令

新手刚刚接触Linux的时候可能处处感到不便,不过没有关系,接触新的事物都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在你用过Linux一段时间后,你就会逐渐了解Linux其实和Windows一样容易掌握。 由于操作和使用环境的陌生,如果要完全熟悉Linux的应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Linux常用命令的熟练掌握。本章我们就来介绍Linux的常用基本命令。 Linux常用命令 1.Linux命令基础 Linux区分大小写。在命令行(shell)中,可以使用TAB键来自动补全命令。即可以输入命令的前几个字母,然后按TAB键,系统自动补全命令,若不止一个,则显示出所有和输入字母相匹配的命令。 按TAB键时,如果系统只找到一个和输入相匹配的目录或文件,则自动补全;若没有匹配的内容或有多个相匹配的名字,系统将发出警鸣声,再按一下TAB键将列出所有相匹配的内容(如果有的话)以供用户选择。 首先启动Linux。启动完毕后需要进行用户的登录,选择登陆的用户不同自然权限也不一样,其中―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 在启动Linux后屏幕出现如下界面显示:Red Hat Linux release 9 (Shrike) Kernel 2.4.20.8 on an i686

login: 输入:root(管理员名)后,计算机显示输口令(password:),输入你的口令即可。当计算机出现一个―#‖提示符时,表明你登录成功! 屏幕显示Linux提示符:[root@localhost root]#_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Red Hat Linux release 9 (Shrike)‖表示当前使用的操作系统的名称及版本。―2.4.20.8‖表示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版本编号。―i686‖表示该台电脑使用的CPU的等级。 下面我们来介绍常用基本命令 一,注销,关机,重启 注销系统的logout命令 1,Logout 注销是登陆的相对操作,登陆系统后,若要离开系统,用户只要直接下达logout命令即可: [root@localhost root]#logout

linux常用的60个命令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 Linux提供了大量的命令,利用它可以有效地完成大量的工作,如磁盘操作、文件存取、目录操作、进程管理、文件权限设定等。所以,在Linux系统上工作离不开使用系统提供的命令。要想真正理解Linux系统,就必须从Linux命令学起,通过基础的命令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Linux系统。不同Linux发行版的命令数量不一样,但Linux发行版本最少的命令也有200多个。这里笔者把比较重要和使用频率最多的命令,按照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成下面六个部分一一介绍。 ◆安装和登录命令:login、shutdown、halt、reboot、install、mount、umount、chsh、exit、last; ◆文件处理命令:file、mkdir、grep、dd、find、mv、ls、diff、cat、ln; ◆系统管理相关命令:df、top、free、quota、at、lp、adduser、groupadd、kill、crontab; ◆网络操作命令:ifconfig、ip、ping、netstat、telnet、ftp、route、rlogin、rcp、finger、mail、nslookup; ◆系统安全相关命令:passwd、su、umask、chgrp、chmod、chown、chattr、sudo ps、who; ◆其它命令:tar、unzip、gunzip、unarj、mtools、man、unendcode、uudecode。 本文以Mandrake Linux 9.1(Kenrel 2.4.21)为例,介绍Linux下的安装和登录命令。immortality按:请用ctrl+f在本页中查找某一部分的内容或某一命令的用法。

Linux常用命令

(1)基于虚拟机的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 1.启动VMware Workstation应用程序,启动Windows以后,选择开始—程序——VMware—VMware Workstation,出现如图7—1所示窗口。 2.选择File—Open选择安装好的Linux虚拟机文件,或者直接单击Start this virtual machine 启动Linux操作系统。 3.启动系统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如图7—2所示,用户名为“root”,密码为“jsjxy308”。 4.启动终端,成功进入系统后,选择“应用程序”—“系统工具”—“终端”。 5.在终端中执行Linux 命令,终端运行以后,就可以在这里输入Linux命令,并按回车键执行。 (2)文件与目录相关命令的使用 1.查询/bin目录,看一看有哪些常用的命令文件在该目录下: ll /bin 2.进入/tmp目录下,新建目录myshare: cd /tmp mkdir myshare ls –ld myshare/ 3.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 pwd 4.新建testfile文件: touch testfile ls -l 5.设置该文件的权限模式: chomd 755 testfile ls -l testfile 6.把该文件备份到/tmp/myshare目录下,并改名为testfile.bak: cp testfile myshare/testfile.bak ls -l myshare/ 7.在/root目录下为该文件创建1个符号连接: ln -s /tmp/testfile /root/testfile.ln ls -l /root/testfile.ln 8.搜索inittab 文件中含有initdefault字符串的行: cat /etc/inittab | grep initdefault (3)磁盘管理与维护命令的使用 1)Linux 下使用光盘步骤 1.确认光驱对应的设备文件: ll /dev/cdrom 2.挂载光盘: mout -t iso9600/dev/cdrom test/dir 1.查询挂载后的目录: ll /media/cdrom 2.卸载光盘: umount /dev/cdrom 2)Linux下USB设备的使用

mount挂载及逻辑卷划分

一、fdisk、df命令及/etc/fstab文件介绍 1、fdisk常用参数: -l:列出分区信息, [root@centos-zjk-node1 init.d]# fdisk -l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72b31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26 204800 83 Linux Partition 1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2 26 281 204800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Partition 2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3 281 2611 18717696 83 Linux 红色部分,为柱面分配。 2、df 命令:查看设备磁盘文件空间利用率 常用参数: -h:可直观查看方式显示;如以K/M/G单位呈现 -P:使用POSIX格式输出,同条记录,不换行; -i:以节点数形式显示文件系统使用大小; 例如: [sudotest2@centos-zjk-node1 ~]$ df -hP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3 18G 3.7G 14G 23% / tmpfs 242M 0 242M 0% /dev/shm /dev/sda1 194M 30M 155M 17% /boot 3、文件/etc/fstab 系统启动后挂载文件系统和存储设备,如下: [root@centos-zjk-node1 init.d]# egrep -Ev "^#|^$" /etc/fstab UUID=5a7f873b-721f-4591-836d-007acecc5ba0 / ext3 defaults 1 1 UUID=98175831-f0ec-4d91-9c63-9edbd611f235 /boot ext3 defaults 1 2 UUID=84569af9-d55b-41c9-a35a-5deb941d2d89 swap swap defaults 0 0

Linux常用命令大全.pdf

Linux常用命令学习 1、ls命令 就是list的缩写,通过ls 命令不仅可以查看linux文件夹包含的文件,而且可以查看文件权限(包括目录、文件夹、文件权限)查看目录信息等等 常用参数搭配: ls -a 列出目录所有文件,包含以.开始的隐藏文件 ls -A 列出除.及..的其它文件 ls -r 反序排列 ls -t 以文件修改时间排序 ls -S 以文件大小排序 ls -h 以易读大小显示 ls -l 除了文件名之外,还将文件的权限、所有者、文件大小等信息详细列出来 实例: (1) 按易读方式按时间反序排序,并显示文件详细信息 ls -lhrt (2) 按大小反序显示文件详细信息 ls -lrS (3)列出当前目录中所有以“t”开头的目录的详细内容 ls -l t* (4) 列出文件绝对路径(不包含隐藏文件) ls | sed "s:^:`pwd`/:" (5) 列出文件绝对路径(包含隐藏文件) find $pwd -maxdepth 1 | xargs ls -ld 2、cd命令 (changeDirectory),命令语法:cd [目录名]。说明:切换当前目录至dirName 实例: (1)进入要目录 cd /

(2)进入"家"目录 cd ~ (3)进入上一次工作路径 cd - (4)把上个命令的参数作为cd参数使用。 cd !$ 3、pwd命令 查看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实例: (1)查看当前路径 pwd (2)查看软链接的实际路径 pwd -P 4、mkdir命令 创建文件夹 可用选项: -m: 对新建目录设置存取权限,也可以用chmod命令设置; -p: 可以是一个路径名称。此时若路径中的某些目录尚不存在,加上此选项后,系统将自动建立好那些尚不在的目录,即一次可以建立多个目录; 实例: (1)当前工作目录下创建名为t的文件夹 mkdir t (2)在tmp目录下创建路径为test/t1/t的目录,若不存在,则创建 mkdir -p /tmp/test/t1/t 5、rm命令 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如果没有使用- r选项,则rm不会删除目录。如果使用rm 来删除文件,通常仍可以将该文件恢复原状 rm [选项] 文件… 实例:

Mount命令

挂接命令(mount) 首先,介绍一下挂接(mount)命令的使用方法,mount命令参数非常多,这里主要讲一下今天我们要用到的。 Mount命令: 需要注意的: 1、挂载点必须是一个目录。 2、一个分区挂载在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这个目录可以不为空,但挂载后这个目录下以前的内容 将不可用。对于其他操作系统建立的文件系统的挂载也是这样。 3、光盘、软盘、其他操作系统使用的文件系统的格式与linux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是不一样的。 光盘是ISO9660;软盘是fat16或ext2;windows NT是fat16、NTFS;windows98是fat16、fat32;windows2000和windowsXP是fat16、fat32、 NTFS。挂载前要了解linux是否支持所要挂载的文件系统格式。 挂载时使用mount命令: 格式:mount [-参数] [设备名称] [挂载点] 其中常用的参数有 -t 指定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常见的有: minix linux最早使用的文件系统 ext2 linux目前常用的文件系统 msdos MS-DOS的fat,就是fat16 vfat windows98常用的fat32 nfs 网络文件系统 iso9660 CD-ROM光盘标准文件系统 ntfs windows NT 2000的文件系统 hpfs OS/2文件系统 auto 自动检测文件系统 -o 指定挂载文件系统时的选项。有些也可用在/etc/fstab中。常用的有: codepage=XXX 代码页 iocharset=XXX 字符集 ro 以只读方式挂载 rw 以读写方式挂载 nouser 使一般用户无法挂载 user 可以让一般用户挂载设备 注意:mount命令没有建立挂载点的功能,因此应该确保执行mount命令时,挂载点已经存在。例子:windows98装在hda1分区,同时计算机上还有软盘和光盘需要挂载。 # mk /mnt/winc # mk /mnt/floppy # mk /mnt/cdrom # mount -t vfat /dev/hda1 /mnt/winc # 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 #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如果你的windows98目录里有中文文件名,使用上面的命令挂载后,显示的是一堆乱码。这就要用到 -o 参数里的codepage iocharset选项。codepage指定文件系统的代码页,简体中文中文代码是936;iocharset指定字符集,简体中文一般用cp936或 gb2312,现在的新发行版一般都需要多加

linux常用命令大全

& &命令可用在其他任何命令的后面,它用来通知计算机在后台运行某一命令。通过把作业放在后台,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当前的shell来处理其他命令;如果命令在前台运行的话,那么用户在此进程结束前不能继续使用当前的shell。 adduser adduser命令由root或其他具有权限的管理员用来创建新用户,跟在adduser命令后面的是所要创建的帐号名,例如:adduser flying alias alias命令用来设置命令的别名或替代名。一般说来别名往往是实际命令名的缩写。例如用户为ls设置一个别名dir: alias dir=ls 若仅输入alias本身时,系统将显示当前所有的别名。 bg bg命令用来迫使被挂起的进程在后台运行。例如,当你已经在前台启动了一个命令时(没有在此命令后使用&),你才想到这一命令将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但你这时还需使用shell。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ctrl+z挂起当前运行的进程。此时你既可以使它长期挂起,也可以通过输入bg把这一进程放到后台运行。这样shell就可以用来执行其他的命令了。 cat cat通常是用来在屏幕上滚动显示文件的内容。它的格式是: cat〈filename〉 cd cd用来改变目录。这一命令非常有用,它有三种典型的使用方法。 cd移到目录树的上一层 cd~移动到用户的主目录,与单独使用cd相同 cd directory name改变到指定的目录 cp cp用来拷贝对象。例如要把file1拷贝到file2,用如下命令: cp file1 file2 dd dd命令用来转换文件格式。 fg fg命令用来激活某个被挂起的进程并使它在前台运行。当有一个进程正在运行时,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挂起它,在执行完其他任务后,需要重新把这一进程调到前台运行,这时便可用bg命令使这一进程继续运行。 find find命令用来查找指定目录的文件。当找到后将按照用户的要求对文件进行处理。语法是: find以它为起点进行搜索的目录想要查找的文件名或元字符对文件执行的操作 grep grep命令用来在指定的对象中搜索指定的文本。语法是:grep〈text〉〈file〉。它还可以和其他命令的结果联合使用,例如: ps -ef|grep-v root 这一命令要求grep接受ps命令的输出,并除去所有包含单词root的进程(-v的含义是显示与文本不匹配的内容)。在不使用-v选项时,这一命令将显示进程清单中所有包含单词root的进程。 halt halt命令用来通知内核关闭系统,它是一个只能由超级用户执行的命令。 hostname 既可以用来显示系统当前的主机名或域名,也可用来设置系统的主机名。 login 当向系统注册时,将使用login。login命令也可用来随时从这一用户改变到另一用户。 logout

linux必须知道的60个常用命令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 来源: ChinaUnix博客日期: 2008.01.28 18:50 (共有条评论) 我要评论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 Linux提供了大量的命令,利用它可以有效地完成大量的工 作,如磁盘操作、文件存取、目录操作、进程管理、文件权限设定等。所以,在Linux系统上工作离不开使用系统提供的命令。要想真正理解Linux系统, 就必须从Linux命令学起,通过基础的命令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Linux系统。 不同Linux发行版的命令数量不一样,但Linux发行版本最少的命令也有200多个。这里笔者把比较重要和使用频率最多的命令,按照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成下面六个部分一一介绍。 ◆ 安装和登录命令:login、shutdown、halt、reboot、install、mount、umount、chsh、exit、last; ◆ 文件处理命令:file、mkdir、grep、dd、find、mv、ls、diff、cat、ln; ◆ 系统管理相关命令:df、top、free、quota、at、lp、adduser、groupadd、kill、crontab; ◆ 网络操作命令:ifconfig、ip、ping、netstat、telnet、ftp、route、rlogin、rcp、finger、mail、nslookup; ◆ 系统安全相关命令:passwd、su、umask、chgrp、chmod、chown、chattr、sudo ps、who; ◆ 其它命令:tar、unzip、gunzip、unarj、mtools、man、unendcode、uudecode。 本文以Mandrake Linux 9.1(Kenrel 2.4.21)为例,介绍Linux下的安装和登录命令。 immortality按:请用ctrl+f在本页中查找某一部分的内容或某一命令的用法。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1)-安装与登陆命令 login

Linux 常用命令集合

Linux 常用命令集合 1、清空文件中所有内容 cat /dev/null >filename 2、查询文本中某个字符串 grep -ni 字符串filename n选项表示列出所有的匹配行,并显示行号。 i 选项表示不区分大小写。 3、查看磁盘状态 fdisk -l 4、将指定目录下的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复制到目标目录。 cp -r 源目录目标目录 5、读取标准输入的数据,并将其内容输出成文件 tee filename -a 附加到既有文件的后面,而非覆盖它 例如:[root@localhost ~]# pwd | tee -a who.out 6、从标准输入或输出文本文件中按行或域提取文本 cut [选项] filename -c 指定提取的字符数或字符范围 -f 指定提取的域数或域范围 -d 改变域分隔符 例如:[root@localhost ~]#cut -d: -f1-3 output.txt 7、sed替换命令

①全局替换 sed -e 's/foo/bar/g' filename 在最后一个斜杠之后附加的'g' 选项告诉sed 执行全局替换。字符bar替换字符foo。 ②局部替换 sed -e '1,10s/foo/bar/g' filename 在第1到第10行之间执行替换命令。 ③注释掉指定行并写入文本 sed -i '1s/^/#/' filename 注释第1行 ④获取文本中参数值 例如:a=”123” sed -e 's/^.*=\”//' -e 's/\”//' filename 输出:123 8、查看目录中文件夹的大小 du -h -s /* | sort 9、两台linux主机之间互传文件 10、Vim替换命令 :1,$ s/str1/str2/g 用字符串str2 替换正文中所有出现的字符串str1 11、查看环境变量 export

Linu指令详解

第二章Linux的使用 安装Red Hat Linux Red Hat 是目前最流行的Linux 操作系统,也是我们的实验系统的平台,因此将以Red Hat Linux 为例介绍其安装过程。Red Hat Linux 的安装方法很多,我们采用的是从CD-ROM 安装。其安装光盘共有两张,第一张可直接从光盘启动,包含大部分的软件包和一些安装工具,第二张光盘则包含许多附加的软件包。下面是安装过程和注意事项:一.启动安装程序 用Linux 的第一张光盘,从光驱引导启动系统。进入一个启动界面,显示“boot:”提示符,直接回车(enter),选择图形模式进行安装。 二.选择使用的语言 三.选择默认的键盘设置 四.选择默认的鼠标设置 五.设置安装类型 Red Hat Linux 提供了个人桌面、工作站、服务器和定制等多种安装类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个人桌面或定制方式。 六.进行硬盘分区 对硬盘进行分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若没有必要的把握,最好先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不测。对于IDE 硬盘,Red Hat Linux 的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 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IDE 硬盘。“x”为盘号(a 为基本盘,b 为基本从属盘,c 为辅助主盘,d 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用数字1 到 4 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 开始就是逻辑分区。 对用户而言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个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构。Red Hat Linux 采用了“装载”的处理方法,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因此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 Linux 最少需要两个分区,一个Linux native(文件)分区,一个Linux swap(交换) 分区。其中Linux native 分区是存放Linux 系统文件的分区,它只能用EXT2 的分区类型,在分区时应该将载入点设置为“/”目录。SWAP 分区则用做交换空间,它主要是把主内存上暂时不用得数据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调进内存内。一般建议分区方案如下: SWAP 分区:SWAP 分区至少要等于系统上实际内存的容量,一般来说它的大小是内存的两倍。 /boot 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 机要受到BIOS 的限制,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 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50MB—100MB 之间。 /分区:这是根目录挂载的位置。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其它文件都在该分区上,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5GB 之间。

Linux基本命令大全

下面我们来介绍常用基本命令 一、注销,关机,重启 注销系统的logout命令 1,Logout 注销是登陆的相对操作,登陆系统后,若要离开系统,用户只要直接下达logout命令即可: [root@localhost root]#logout Red Hat Linuxrelease 9(Shike) Kernel 2.4.20.8 on an i686 Login: ←回到登陆的画面 2,关机或重新启动的shutdown命令 Shutdown命令可以关闭所有程序,依照用户的需要,重新启动或关机。 参数说明如下: λ立即关机:-h 参数让系统立即关机。范例如下: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h now ←要求系统立即关机 λ指定关机时间:time参数可指定关机的时间;或设置多久时间后运行shutdown命令,范例如下: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now ←立刻关机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5 ←5分钟后关机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10:30 ←在10:30时关机 关机后自动重启:-rλ参数设置关机后重新启动。范例如下: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r now ←立刻关闭系统并重启 [root@localhost root]#shutdown -r 23:59 ←指定在23:59时重启动 3,重新启动计算机的reboot命令 顾名思义,reboot命令是用来重新启动系统的。常用的参数如下: λ-f 参数:不依正常的程序运行关机,直接关闭系统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Iλ参数:在在重新启动之前关闭所有网络接口。 虽然reboot命令有个参数可以使用,但是一般只需要单独运行reboot命令就可以了 二、文件与目录的操作 列出文件列表的ls命令 1,ls(list)命令是非常有用的命令,用来显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列表。配合参数的使用,能以不同的方式显示目录内容。范例如下: ? 显示当前目录的内容: [tony@free tony]$ ls Desktop mail myinstall.log test.txt ←有两个目录及两个文件夹 ? 当运行ls命令时,并不会显示名称以―.‖开头的文件。因此可加上―-a‖参数指定要列出这些文件。范例如下: [tony@free tony]$ ls –a ? 以―-s‖参数显示每个文件所有的空间,并以―-S‖参数指定按所有占用空间的大小排序。范例如下: [tony@free tony]$ ls –s –S 总计36 4 Desktop 4 mail 24 myinstall.log 4 test.txt ? 在ls命令后直接加上欲显示的目录路径,就会列出该目录的内容。范例如下: [tony@free tony]$ ls –l/usr/games 2,切换目录的cd命令

mount命令

名称: mount 使用权限: 系统管理者或/etc/fstab中允许的使用者 使用方式: mount [-hV] mount -a [-fFnrsvw] [-t vfstype] mount [-fnrsvw] [-o options [,...]] device | dir mount [-fnrsvw]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说明: 将某个档案的内容解读成档案系统,然后将其挂在目录的某个位置之上。当这个命令执行成功后,直到我们使用umnount 将这个档案系统移除为止,这个命令之下的所有档案将暂时无法被调用。 这个命令可以被用来挂上任何的档案系统,你甚至可以用-o loop 选项将某个一般的档案当成硬盘机分割挂上系统。这个功能对于ramdisk,romdisk 或是ISO 9660 的影像档之解读非常实用。 参数 -V 显示程序版本 -h 显示辅助讯息 -v 显示较讯息,通常和-f 用来除错。 -a 将/etc/fstab 中定义的所有档案系统挂上。 -F 这个命令通常和-a 一起使用,它会为每一个mount 的动作产生一个行程负责执行。在系统需要挂上大量NFS 档案系统时可以加快挂上的动作。 -f 通常用在除错的用途。它会使mount 并不执行实际挂上的动作,而是模拟整个挂上的过程。通常会和-v 一起使用。 -n 一般而言,mount 在挂上后会在/etc/mtab 中写入一笔资料。但在系统中没有可写入档案系统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选项取消这个动作。

-s-r 等于-o ro -w 等于-o rw -L 将含有特定标签的硬盘分割挂上。 -U 将档案分割序号为的档案系统挂下。-L 和-U 必须在/proc/partition 这种档案存在时才有意义。 -t 指定档案系统的型态,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型态。 -o async 打开非同步模式,所有的档案读写动作都会用非同步模式执行。 -o sync 在同步模式下执行。 -o atime -o noatime 当atime 打开时,系统会在每次读取档案时更新档案的『上一次调用时间』。当我们使用flash 档案系统时可能会选项把这个选项关闭以减少写入的次数。 -o auto -o noauto 打开/关闭自动挂上模式。 -o defaults 使用预设的选项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nd async. -o dev -o nodev-o exec -o noexec 允许执行档被执行。 -o suid -o nosuid 允许执行档在root 权限下执行。 -o user

Linux:挂接(mount)命令的使用方法

Linux:挂接(mount)命令的使用方法(1)发布时间:2006.06.09 08:06来源:chinaunix作者:xchang 挂接命令(mount) 首先,介绍一下挂接(mount)命令的使用方法,mount命令参数非常多,这里主要讲一下今天我们要用到的。 命令格式: 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其中: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 UNIX(LINUX) 文件网络共享:nfs 2.-o options 主要用来描述设备或档案的挂接方式。常用的参数有: loop:用来把一个文件当成硬盘分区挂接上系统

ro: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 rw: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 iocharset:指定访问文件系统所用字符集 3.device 要挂接(mount)的设备。 4.dir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挂接光盘镜像文件 由于近年来磁盘技术的巨大进步,新的电脑系统都配备了大容量的磁盘系统,在Windows 下许多人都习惯把软件和资料做成光盘镜像文件通过虚拟光驱来使用。这样做有许多好处:一、减轻了光驱的磨损;二、现在硬盘容量巨大存放几十个光盘镜像文件不成问题,随用随调十分方便;三、硬盘的读取速度要远远高于光盘的读取速度,CPU占用率大大降低。其实linux 系统下制作和使用光盘镜像比Windows系统更方便,不必借用任何第三方软件包。 1、从光盘制作光盘镜像文件。将光盘放入光驱,执行下面的命令。 #cp /dev/cdrom /home/sunky/mydisk.iso 或 #dd if=/dev/cdrom of=/home/sunky/mydisk.iso 注:执行上面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将当前光驱里的光盘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 /home/sunky/mydisk.iso 2、将文件和目录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执行下面的命令。 #mkisofs -r -J -V mydisk -o /home/sunky/mydisk.iso /home/sunky/ mydir 注:这条命令将/home/sunky/mydir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 /home/sunky/mydisk.iso,光盘卷标为:mydisk

Linux常用命令大全

Linux常用命令大全 系统信息 arch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1) uname -m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2) uname -r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dmidecode -q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操作 cat /proc/cpuinfo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显示中断 cat /proc/meminfo 校验内存使用 cat /proc/swaps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显示内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cat /proc/mounts 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lspci -tv 罗列PCI 设备 lsusb -tv 显示USB 设备 date 显示系统日期 cal 2007 显示2007年的日历表 date 0412********.00 设置日期和时间- 月日时分年.秒clock -w 将时间修改保存到BIOS 关机(系统的关机、重启以及登出) shutdown -h now 关闭系统(1) init 0 关闭系统(2) telinit 0 关闭系统(3)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shutdown -c 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r now 重启(1) reboot 重启(2) logout 注销 文件和目录 cd /home 进入'/ home' 目录'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cd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user1 进入个人的主目录 cd -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录 pwd 显示工作路径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s -F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Linux常用的100+命令大全详解长文(典藏版)

Linux常用的100+命令大全详解长文(典藏版) Linux提供了大量的命令,利用它可以有效地完成大量的工作,如磁盘操作、文件存取、目录操作、进程管理、文件权限设定等。所以,在Linux系统上工作离不开使用系统提供的命令。要想真正理解Linux系统,就必须从Linux命令学起,通过基础的命令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Linux系统。 不同Linux发行版的命令数量不一样,但Linux发行版本最少的命令也有200多个。这里马哥linux学院学习小组把比较重要和使用频率最多的命令,按照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成下面六个部分一一介绍。 ◆安装和登录命令:login、shutdown、halt、reboot、install、mount、umount、chsh、exit、last; ◆文件处理命令:file、mkdir、grep、dd、find、mv、ls、diff、cat、ln; ◆系统管理相关命令:df、top、free、quota、at、lp、adduser、groupadd、kill、crontab; ◆网络操作命令:ifconfig、ip、ping、netstat、telnet、ftp、route、rlogin、rcp、finger、mail、nslookup; ◆系统安全相关命令:passwd、su、umask、chgrp、chmod、chown、chattr、sudo ps、who; ◆其它命令:tar、unzip、gunzip、unarj、mtools、man、unendcode、uudecode。 本文以Mandrake Linux 9.1(Kenrel 2.4.21)为例,介绍Linux下的安装和登录命令。immortality按:请用ctrl+f在本页中查找某一部分的内容或某一命令的用法。 Linux必学的60个命令(1)-安装与登陆命令 login 1.作用 login的作用是登录系统,它的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 login [name][-p ][-h 主机名称]

Linux命令学习手册mount命令

mount [-lhV] mount -a [-fFnrsvw] [-t vfstype] [-O optlist] mount [-fnrsvw] [-o options [,...]] device | dir mount [-fnrsvw]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功能] 挂载文件系统。 [描述] 所的文件在unix系统中用树状的方式组织,mount命令用于把从device上面发现的文件系统挂载到这个树状组织中,这样就可以访问设备中的文件系统了。 标准的格式是:mount -t type device dir 这样会把设备上指定格式(type)的文件系统挂到dir目录上面。 一些常用的操作: *打印帮助信息: mount -h *打印版本信息: mount -V *列出所有被挂载的文件系统: mount [-l] [-t type] 这里,-l列出所有被挂载的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 *将文件系统中的一部分重新挂载: mount -bind olddir newdir 这个功能在2.4的内核中支持,也可在fstab中添加: /olddir /newdir none bind 进行这步后同样的内容可以在两个地方被访问。也可remount单个的文件。据说这只能够挂一种文件系统,即不能挂载submount. *把整个的文件系统(包括submount)挂载到第二个地方: mount --rbind olddir newdir 注意,文件系统上面的挂载项将会保持和原来挂载点上面的项一样,并且不能通过和--bind/--rbind一起的-o选项来改变。 *内核2.5以后的版本支持把被挂在的树挂载到另一个位置: mount --move olddir newdir 内核2.6以后的版本支持给mount以及子mount进行标记,标记为:shared,private,slave 或者unbindable.shared提供mount的镜像功能,这样当在任何一个镜像中进行mount 或者umount的时候都会传递给其他的镜像,在其他的镜像中反应出来。slave的mount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