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城乡叙事中的逃离与回归

论城乡叙事中的逃离与回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6463489.html,

论城乡叙事中的逃离与回归

作者:庞琦昕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4年第08期

摘要: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主题一直是中国文学书写的热点话题。经过百年发展,作家对

城乡书写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作家们的身份经历了从启蒙者到反思者的转化,农民被迫进入城市化强大的磁场中,他们游离在城与乡之间,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生活又再次成为我们对诗意栖居的文学想象。

关键词:乡土小说;城乡关系;城市化

马克思在其《经济学手稿》中曾经预言:“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农耕文明构建下的古老中国在面对一股现代性浪潮席卷而来时,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诗意栖居的乡村生活被坚船利炮打开,农耕文明面临着空前强大的生存危机。工业文明直接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文人志士开始严肃思地考中国的命运。一时间,城市成为文明聚集的场所。而乡村则被看成落后、迂腐、封闭的代名词。城市与农村的文化冲撞在20世纪出体现的尤其明显。

一、同一性的渴望:城对乡的教化

“乡土小说”的出现甚至可以看做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田园牧歌式的颂赞在20世纪初的中国变得异常边缘化。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走出乡村——那么令他们感到滋生“劣根性”的土地——去接受城市文明带来的洗礼。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小说虽然把笔触聚焦在农村与农民身上,但他们却成为作家启蒙的对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成为早期乡土小说对待乡村与农民的基调。作家进入城市,以一种接受了城市文明洗礼的态度审视乡土中国的病症,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工业文明的强行入侵让中国人彻底地丧失了自信力,我们更加习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我们的原生文化。而对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文明,我们不加分辨的热烈拥抱,对城市文明的膜拜导致了对乡村文明的拒斥,甚至于这种极度自卑的心理差点中断了中国实用了数千年的书写符号——汉字。钱玄同曾说:“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城市/乡村的二元对立格局在我们民族自信心丧失的同时也逐步形成。

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记忆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乡土记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留在深刻的记忆芯片,从乡村到城市的地理迁移并不足以改变这种乡土记忆。从20世纪到新世纪的一百年间,乡土小说的主题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丁帆在其《中国乡土小说史》中对乡土小说题材做出宏观的描述,如果说20世纪初到70年代末,中国的乡土小说史以乡土本身旧题材占主导地位的话,那么到了新世纪,中国的乡土小说便以农民工“进城打工”题材为主了。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依旧存在,但其精神内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家不再以启蒙者自居,乡村不再成为“落后”的标签。新世纪的“乡土文学”更加关注城市空间与农村空间的焦虑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