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学实验技术实操练习总结报告

生物学实验技术实操练习总结报告

生物学实验技术实操练习总结报告
生物学实验技术实操练习总结报告

生物学实验技术实操练习总结报告

专业:生物工程班级:2013级7班

组员:姜慧慧 2013203485

王振 2013203491

陈汝斌 2013203496

米栋 2013203500

王栋 2013203505

孙传磊 2013203506

第一部分实验玻璃器皿与常用工具的准备与设备调试

一、玻璃器皿与常用工具:大号镊子、尖头镊子、剪刀、解剖刀柄、解剖刀片、酒精灯、喷雾器、烧杯(50 mL、100 mL、500 mL、1000 mL)、量筒(1000 mL、100 mL、25 mL)、容量瓶(1000 mL、500 mL、100 mL)、试剂瓶(1000 mL、500 mL、100 mL)、载玻片、盖玻片、移液管、玻璃棒、药匙,PH试纸,锥形瓶,称量纸等。

1、玻璃器皿的洗涤:一般玻璃器皿只要保证洁净即可,可用自来水洗净,再用普通蒸馏水冲洗,然后晾干即可。组织培养所用器皿和工具必须无菌,因此除正常洗净外,还须进行高压灭菌。

载玻片、盖玻片的洗涤须用10%的盐酸酒精溶液浸泡后,再用95%酒精洗涤,然后用绸布擦干备用。须注意不可用其他布或纸张擦拭,以免次生污染。擦拭盖玻片要按课堂讲述的要领进行,以免受伤。

2、常用玻璃器皿与常用工具的消毒

培养瓶的灭菌待培养基配制完成进行适当分装然后封口后放入高压灭菌器中灭菌。各种镊子、剪刀、解剖刀柄、解剖刀片以及进行无菌切割等操作的垫纸、培养皿等须用报纸包裹,外面再用耐热和塑料薄膜包裹后放入高压灭菌器中灭菌。

3、高压灭菌器的使用

A检查电路与设备完好。

B打开灭菌锅盖,检查水量,如水量不足则须向锅内加入适量水。

C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锅内,不要放的太多,以免影响灭菌效果。物品不要近靠锅壁,以免冷凝水顺壁流入物品中。装有液体的容器要注意不能倾斜、倒置。

D加盖旋紧螺旋。四个螺栓应按对角顺序拧紧。

E打开放汽阀,然后打开电源加热,设定工作温度和压力、工作时间,一般设定为温度120℃,消毒20min.自开始产生蒸汽后5 min,此时锅内的冷空气已由排气孔排尽,再关紧放汽阀,让温度随蒸汽压力的增高而上升。

待压力逐渐上升到所需压力时(一般为15磅/时,1.034×105 Pa), 灭菌20 min。

F达到灭菌时间后,系统会自动关闭,此时切记不可打开灭菌器,要让系统自行冷却,待压力降至0时,开盖,取出灭菌物品。

G 培养瓶取出后整齐摆放在平坦桌面上冷却,在培养基凝固前不可使其晃动。其他工具与器皿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备用。

4、超净工作台的消毒与使用

(1)操作者需穿着隔离衣,带好一次性口罩、帽子及医用乳胶手套。将一应需用物品有序地放入超净工作台。包括培养瓶、酒精灯、各种工具、消毒酒精瓶、消毒酒精棉球、废水杯等。

(2) 超净工作台进行表面灭菌:先开启超净工作台上的紫外灯,紫外照射20 min以上。关闭紫外灯,使用前再用75%的酒精或0.5%过氧乙酸喷洒擦拭消毒工作台面,并对操作者手及前臂用棉球进行擦拭消毒。

(3)开启超净工作台工作电源,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操作。

(4) 如遇机组发生故障,应立即通知实验动物室,由专业人员检修合格后继续使用。

(5) 实验结束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关闭工作电源,重新开启紫外灯照射15 min

5、电子天平、电炉、光照培养箱、恒温培养箱等的使用与注意事项(略)。

6、旋转切片机的使用

第二部分常用试剂的配制及玻璃器皿的使用

一、常用试剂:硫酸—重铬酸钾清洁液、10%盐酸酒精洗液、30%-95%梯度酒精溶液、二甲苯酒精溶液(1:2、1:1、2:1)、石蜡二甲苯饱和溶液、粘片剂、苏木精染色剂、铁矾媒染剂、1%铵水溶液、45%冰醋酸、1%蕃红水溶液、1%固绿酒精(95%)溶液、加拿大树胶封片剂、卡诺固定液、Ms培养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溶液、铁盐及植物激素母液、1%升汞消毒剂。

二、各种化学试剂的配制按课程讲解的注意事项进行。

三、培养基的制备

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1)水

(2)无机成分:

无机大量元素:氮:铵态氮、硝态氮混合

磷:磷酸盐

钾:钾盐

钙、硫、镁

无机微量元素:铁、硼、锰、锌、铜、钼、钴、氯

(3)有机成分:糖、维生素、肌醇、氨基酸及有机附加物。

(4)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生长素类: NAA、IAA、IBA、2,4-D

细胞分裂素类: BAP, KT,TDz,ZT

其他类: GA3, ABA, PP333

(5)琼脂

2、培养基的制备

MS培养基配方母液及取用量

成分1升储备液用量(mg) 每升培养基取用量( mL) 20*储备液1(大量元素)

NH4NO3

KNO3

CaCl2﹒2H2O MgSO4﹒7H2O KH2PO4 33000

38000

8800

7400

3400

100

200*储备液2(微量元素)

KI

H3BO3

MnSO4﹒4H2O ZnSO4﹒7H2O Na2MoO4﹒2H2O CuSO4﹒5H2O CoCl2﹒6H2O 166

1240

4460

1720

50

5

5

10

1

200*储备液3(铁盐)

FeSO4﹒7H2O

Na2﹒EDTA﹒2H2O 5560

7460

10

200*储备液4(有机成分)

肌醇

烟酸

盐酸吡哆醇盐酸硫胺素甘氨酸20000

100

100

20

400

10

铁盐:7.45gNa2-EDTA(乙二铵四乙酸二钠)和5.57g FeSO4.7H2O溶于1L水中,配1L培养基时取此液5 mL

大量元素:将药品称取后分别溶解再依顺序混合定溶,配成10倍浓度的母液,每配制1L 培养基时取母液100 mL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用量少,为称取方便精确,常配成100倍或1000倍的母液,每配制1L 培养基时取母液10 mL或1 mL

有机化合物:可配成100倍或1000倍的母液每配制1L培养基时取母液10 mL或1 mL

激素的配制

植物激素:配制成0.1--0.5 mg· mL-1的溶液。

萘乙酸(NNA)可溶于热水中或先溶于少量95%酒精中再加水至一定浓度

吲哚丁酸(IBA)可先用少量0.4%的NaOH溶液溶解,再加水到一定浓度

吲哚乙酸(IAA)可先溶于少量95%酒精中,再加水到一定浓度

细胞分裂素:6-苄基嘌呤(6-BA)、激动素(KT)需用3.65%的HCI或0.4% NaOH溶液先溶解后再加水到一定浓度

3、培养基的配

依次吸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母液适量混合→ 300 mL水中放入琼脂7g加强完全溶化→加入蔗糖30g搅拌使充分溶解→注入混合液→ 搅拌均匀→ 用0.4%的NaOH或3.65%的HCl调节pH(5.7) → 分装于三角瓶等培养容器内,用锡箔纸等将容器口封紧包好→ 放入高压锅中灭菌(1.1Kg/cm2压力,灭菌15—20min) → 取出冷却凝固备用。冷却后放到培养室预培养3天,观察有没有杂菌污染

4、培养基中激素的添加

(1)生长激素2,4-D(1 mg? L-1) :准确称取2,4-D 20mg,用2 mL 95%乙醇溶解,然后加水定容到20 mL。

(2)细胞分裂素6-BA(1 mg? L-1) :准确称取6-BA 20 mg,用2 mL的1 mol ? L-1的NaOH 溶解, 然后加水到20 mL。

(3)NAA: 准确称取10mg,用少量1 mol ? L-1 NaOH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 mL,即配制成0.1 mg? mL-1的NAA母液。用同样方法配制6–BA母液,浓度为2 mg? mL-1。转入细口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名称,放大倍数,配制日期,配制人,并置于冰箱中保存备用。

(4)各种培养基的激素配比

愈伤组织及芽诱导培养基:

⑴ MS+NAA 0.1~2.0 mg?L-1(单位下同)+6-BA 0.5;

⑵ MS+NAA 0.1~2.0+6-BA 0.5;

⑶ MS+NAA 0.1~2.0+6-BA 1.0;

生根培养基:

⑷ MS+NAA 0.5~1.0;

⑸ MS+NAA 0.1~2.0;

⑹ MS+NAA 0.1~2.0+6-BA 0.05;

⑺ MS+NAA 0.1~2.0+6-BA 0.1;

⑻ 1/2MS+NAA 0.1~2.0;

⑼ 1/2MS+NAA 0.1~2.0+6-BA 0.05;

⑽ 1/2MS+NAA 0.1~2.0+6-BA 0.1。

第三部分菊花茎的组织培养

一实验目的

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配置培养基以及掌握培养基灭菌的方法,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生物无菌培养技术和知识。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

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吲哚乙酸( IAA )和 6 –苄基氨基腺嘌呤( 6 – BA )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三实验器材

(一)试剂

乙醇、IAA 或 2 , 4 – D 、HgCl 2 (或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 6-BA )MS 培养基

(二)仪器设备

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 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橡皮筋等

四、实验步骤

1. 配制培养基

( 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MS 培养基(蔗糖含量为 10 g/L , 2,4 – D 含量为 2 mg/L ,琼脂 10 g/L ).

( 2 )试验培养基:在 MS 培养基中按表 33 – 1 加入 IAA 和 6–BA .

吲哚乙酸先用少量 0.1 mol/L NaOH 溶解, 6- 苄基氨基腺嘌呤先用少量 0.1 mol/L HCl 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再加入培养基中.

2. 培养基灭菌

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琼脂加热溶解,调至 pH 5.8 ,趁热分装于 100 mL 三角烧瓶中,每瓶约20 mL .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 121 ℃( 1 kg/cm 2 )下灭菌 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冷却后备用.接种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如长镊子、解剖刀、剪刀等)及灭菌水,需同时灭菌.

3. 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 1 )取健壮的菊花茎数段,每段约 5 cm 长,于烧杯中用 0.1% 氯化汞(升汞)浸泡 20 min ,取出用无菌水洗 3 ~ 4 次,置于无菌培养皿中,在接种箱中按无菌操作要求剥去外皮(接种箱事先用紫外灯灭菌 30 min ),用解剖刀切成 5 mm 厚的圆片(弃去开始一片和最后一片),用长镊子将它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注意圆片的切口朝向培养基,每瓶接种 4 片,接种后扎好瓶口.

( 2 )将已接入植物组织(外植体)的三角烧瓶,培养在 25 ℃温室中,每星期检查 l ~2 次,剔除材料已被杂菌污染的三角烧瓶, 3 ~ 4 周后产生愈伤组织.

( 3 )选取愈伤组织生长良好的三角烧瓶,用解剖刀将愈伤组织切下,转移到含有不同激素的试验培养基中(也可以连同原来的外植体一起转移),每瓶放 1 ~ 2 块,仍培养在25 ℃温室中,每周 1 ~ 2 次观察不同处理的三角烧瓶中,愈伤组织分化情况,直至长出根和芽.长成的幼小植株即为“试管苗”,可移栽于花盆中.

五、实验结果

因为时间有限及实验严密性等问题,大部分都失败了,但是仍然有小部分分化发育了出来.已经证明了植物组织能够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作用,愈伤组织又能重新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六、注意事项

1、培养材料的选择,需要选择生长较好的材料

2、植物材料的灭菌,要根据不同的材料来确定,材料允许的话,可以设计实验取得最佳的灭菌处理

3、培养基的配置。要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物种,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最好有一组实验取得。做培养基的过程中注意调剂培养基的PH值,有些高温分解的激素要过滤灭菌等。

4、培养条件的选择,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5、接种。注意灭菌,最好有超净工作台。

第四部分洋葱植物根尖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洋葱根尖制片的方法,复习染色、压片的基本操作。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

二、实验原理

1.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有丝分裂比较旺盛,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期。

2.不同植物分裂高峰时期是不同的。大蒜和洋葱细胞的有丝分裂高峰时期通常在上午九点到十一点。

3.把分裂时期的根尖用固定液固定,再经染色后压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能看到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4.预处理可以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易于计数。同时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使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中期。这时,染色体分散在整个细胞质中,有利于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观察。

三、材料与方法

1.取材

洋葱(Aillum cepa)的鳞茎

2.实验器具和药品

2.1器具

a.载玻片

b.盖玻片

c.烧杯

d.量筒

e.培养皿

f.滤纸

g.玻璃棒

h.镊子

i.手术刀

2.2药品

a.0.1mol/L醋酸钠溶液

b.0.25%秋水仙素

c.冰醋酸

d.无水乙醇

e.1mol/LHcl

f.纤维素酶

g.果胶酶

h.卡宝品红

2.3试剂配制

卡诺固定液:用3份无水酒精,加入1份冰醋酸(现配现用)。酸解液:一份无水乙醇与一份1mol/L 盐酸1:1进行配制。

酶解液:用0.4g的纤维素酶和0.15g的果胶酶溶解在20ml蒸馏水里。

配制成20ml酶解液。

3.实验步骤

3.1取材

将洋葱的鳞茎,置于盛水的小塑料杯上培养。注意选取的洋葱要充实而饱满,表面要油光发亮,底部鳞片薄的老洋葱,去掉老根但不要伤害根芽,用刀片适当削去根部的木栓组织,置于清水中培养,最好使用宿舍放温了的开水,(水的高度要求与洋葱底部正好接触)并且需要注意勤换水,防止根腐烂。

3.2预处理

将洋葱根尖浸泡到0.25%的秋水仙素溶液中2小时。

3.3固定

将预处理过的根部切下,浸泡在配好的卡诺固定液中2.5小时。

3.4解离

1)酸解:从固定液中取出洋葱根尖,用蒸馏水漂洗,再放到解离液,在60℃水浴中解离。(时间为6—10min)

2)酶解:从固定液中取出洋葱根尖,放在0.1mol/L 醋酸钠中漂洗。然后放入配好的溶液中,在28℃温箱中解离1小时。

3.5压片

取出根尖,酸解后的根尖用蒸馏水漂洗,酶解后的根尖用0.1mol/L 醋酸钠漂洗,将根尖滴加卡宝品红染液,等待5~15分钟。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用镊尖轻轻敲打盖玻片,使细胞铺成薄薄一层。然后用显微镜观察。

四、实验结果

方案1:

酸解:10min

分析:解离时间较短,使解离不完全,细胞不能很好的分散开来。并且细胞壁未被破坏,导致染色液无法进入细胞,染色体无法被染色。

解决方案:延长酸解时间。

方案2:

酸解、酶:10min

分析:细胞分裂全处于间期。

1:根尖细胞处于间期,而间期细胞没有纺锤丝和纺锤体,不能使细胞停留在中期。

2.洋葱根尖秋水仙素处理,卡若固定时间太短或浓度太小,在两个小时内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3.剪下洋葱根尖的最好时间是正午时分,因为此时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最为活跃,此时固定,可以观察到最多的分裂相,而我们组因为实验材料培养问题,所以固定的时间是10:40,且只固定了2h,如果固定液浓度不够,就会影响后面的实验结果。染色10min的压片效果最好。制片效果依次为:细胞松散程度 /中期分裂相多寡/ 染色效果/ 染色体形态及分散程度/ 背景清晰度

五、讨论

由实验结果就可以看出,本组此次实验并不十分成功。主要原因是材料也就是洋葱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培养出根尖。我们总结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种植的洋葱为新采收的洋葱,因它尚在处于休眠期不易生根。

2)该洋葱根部的木栓组织较厚,不易生根。正确的洋葱根尖培养方法已经在前面的实验步骤中提到了。由于材料没有及时培养出,导致没有按照计划进行预处理,而是在实验当天提前用秋水仙素预处理2h。导致最后使用的实验材料不十分理想。但根据最后的实验结果也能明显比较出酸解与酶解一起进行的效果比只酸解的效果要好很多。

六、注意事项

1.解离

取洋葱根尖做试验材料.注意解离的时间不可以过长,3-5分钟即可.若时间太长细胞在压片时易破碎

2.漂洗

用清水漂洗10分钟左右,可以洗掉解离液中的酸性物质,还避免解离时间过长3.染色

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染色,一定要用碱性染剂.染色3-5分钟,用清水洗掉

4.制片

压片时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过大

5.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后再换用高倍镜

大学生物实验报告三篇(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9156-11 大学生物实验报告三篇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大学生物实验报告三篇(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篇一: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课程名称生物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姓名徐梦浙 学号专业生物系统工程指导老师王建平/叶尊忠 一热电偶传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热电偶测量温度的原理和调理电路,熟悉调 理电路工作方式。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主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了解热电 偶特性曲线; 2.观察采集到的热信号的实时变化情况。 3. 熟

悉热电偶类传感器调理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所需仪器 四、 myDAQ、myboard、nextsense01热电偶实验模块、万用表 注意事项 五、在插拔实验模块时,尽量做到垂直插拔,避免因为插拔不当而引起的接插件插针弯 曲,影响模块使用。六、禁止弯折实验模块表面插针,防止焊锡脱落而影响使用。七、更换模块或插槽前应关闭平台电源。八、开始实验前,认真检查热电偶的连接,避免连接错误而导致的输出电压超量程,否 则会损坏数据采集卡。九、本实验仪采用的电偶为K型热电偶和J型热电偶。 十、实验原理: 热电偶是一种半导体感温元件,它是利用半导体

生物社会实践报告

生物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者:宋继达 所属学校:武汉理工大学 专业班级:生物技术0901班 实践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港口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 实践日期:XX年7月21日——XX年7月27日 实践时间:7天 实践原因:保护区位于家乡港口,地理位置适宜;海龟是港口所特有的海洋动物,身为港口人对之有着特殊的情感;个人的成长经历及兴趣爱好涉及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方面。 实践目的:增进对海龟保育工作的认识,增强爱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观念,加强学习和动手能力,增加社会实践的经验以及完成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作业。 实践内容:到海龟保护区的海龟馆里体验海龟管理员的日常工作:给海龟投喂食物,清洗海龟池,维护海龟馆的清洁卫生,维持游客在海龟馆里的参观秩序,劝阻游客一些不文明的、对海龟有伤害性的不良行为,以及协助海龟管理员完成其他一些工作。 实践结果:虽然此次社会实践为期只有7天,其深入程度也仅仅是体验保护区内海龟管理员工作生活的浅层水平,但

这一个星期的实践的确让我了解了不少关于海龟生活习性和保育方面的知识,以及保护区在建设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和艰辛。感谢他们为我提供的实践机会,让我拓展了知识和视野,对海龟这一海洋爬行动物以及海洋生态保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与就业留下难得的经验与启发。 体会总结:生态环境和物种是这个地球上一旦失去后就难以复得的宝贵财富。港口人民一直以来与海龟为邻,见证了从发现海龟湾、盗挖海龟蛋、捕杀海龟到共同携手保护海龟,与海龟和谐共处的百年历史。作为一个从小认识海龟的港口人,中国大陆乃至亚洲大陆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海龟产床的独特之处让我既自豪又担忧。全球的海龟数量在下降,而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近年海龟上岸产卵的情况不容乐观,我国海域的海龟生境和数量形势严峻。海龟保护需要不断努力下去,希望有更多有志于这方面的年轻人投身于这方面,同时向正在为海龟保护付出努力的工作者致敬! 导语:广东省惠东县港口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是今天中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后的一个海龟产床,也是亚洲大陆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1985年6月,广东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海龟自然保护区。1986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海龟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保护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以国际濒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龟,及其产卵繁殖栖息

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超薄切片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常规生物样品前处理技术及样品包埋块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材料 植物幼嫩叶片、小鼠肝脏细胞 三、实验试剂 2.5%戊二醛、PBS、1%锇酸、30%丙酮、100%丙酮、 Epon812包埋液、蜡油 四、实验器材 离心管、玻璃棒、滴管、移液枪、刀片、镊子、牙签、烘箱、切片机、 五、实验步骤 1、取材固定:从植株上取叶片或者取小鼠肝脏细胞,切取 1mm3左右大小的组织块,立即放入PBS(pH7.2)配制 的2.5%戊二醛中固定1小时。 2、用0.1molPBS缓冲液冲洗三次每次3~5分钟。 3、1%锇酸固定1小时,然后用缓冲液冲洗三次每次3~5 分钟。 4、丙酮脱水:30%-50%-70%-80%-90%-100%- 100%每级5~10分钟

5、浸透:脱水剂:包埋剂=3:1 1小时 脱水剂:包埋剂=1:3 过夜 6、聚合:45 ℃12h 60 ℃24h 磷酸缓冲液0.2molL-1 PBS 配制 A液:Na2HPO4 .2H2O 35.61g 加DDW 至1000ml B液:NaH2PO4 .H2O 27.6g 加DDW 至1000ml 不同pH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pH 6.6 6.8 7.0 7.2 7.4 7.6 A液(ml) 18.8 24.5 30.5 36.0 40.5 43.5 B液(ml) 31.2 25.5 19.5 14.0 9.5 6.5 Epon812包埋液的配制 Epon812树脂20ml DDSA 4.6ml MNA 15.3ml DMP-30 0.8ml

2、支持膜的制备 将一个干净的载玻片垂直放入含有0.3~0.5%氯仿配制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制模剂中,放置两三秒后将载玻片垂直取出。用刀片在含有膜的载玻片上划出所需要的正方形,然后将载玻片45度倾斜放入水溶液中,使膜飘在水面上,选取厚薄合适的膜,将膜放在载网上,以备后面用。 3、切片 首先制刀,将玻璃片制成梯形的刀片,以备切片时使用。将包埋块置于显微镜下进行修整,将其修为最上端为正方体。在切片机上进行切片操作,使切下来的样品片漂浮在水槽中。对切下来的样品块进行染色并观察。 六、注意事项 1、取材的时候动作要迅速,组织离体后应将其快速放入 固定液中。并且要尽量减少损伤,减少牵拉或挤压组 织。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1mm3。 2、用固定液固定的样品若漂浮在溶液表面,应通过抽真 空的方法让样品沉入溶液中。 3、饿酸为剧毒、极易挥发的试剂,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4、脱水时要逐级脱水,而不能急剧脱水,更换液体时动 作要快,不要让组织离开溶液,否则会在组织内外产 生气泡。

分子生物学实验报告

分子生物学实验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基地) 班级: 201101班 学号: 姓名: 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已成为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院系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提高学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室主要开设常用而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它的内容包括质粒DNA的制备;DNA的重组;PCR基因扩增等等。 实验一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一、实验原理 要把一个有用的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送进细胞中去进行繁殖和表达,需要运载工具,携带外源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这种工具就叫载体(vector)。载体的设计和应用是DNA体外重组的重要条件。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是一个复制子,载体有复制点才能使与它结合的外源基因复制繁殖;(2)载体在受体细胞中能大量增殖,只有高复制率才能使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大量扩增;(3)载体DNA链上有1到几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识别与切割位点,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4)载体具有选择性的遗传标记,如有抗四环素基因(Tc r),抗新霉素基因(Ne r)等,以此知道它是否已进入受体细胞,也可根据这个标记将受体细胞从其他细胞中分离筛选出来。细菌质粒具备上述条件,它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之一。 质粒(plasmid)是一种染色体外的稳定遗传因子,大小在1~120kb之间,具

有双链闭合环状结构的DNA分子,主要发现于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细胞中。质粒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能力,能使子代细胞保持它们恒定的拷贝数,可表达它携带的遗传信息。它可独立游离在细胞质内,也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它离开宿主的细胞就不能存活,而它控制的许多生物学功能也是对宿主细胞的补偿。 质粒在细胞内的复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严密控制型(stringent control)和松弛控制型(relaxed control)。前者只在细胞周期的一定阶段进行复制,染色体不复制时,它也不复制。每个细胞内只含有1个或几个质粒分子。后者的质粒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随时复制,在细胞里,它有许多拷贝,一般在20个以上。通常大的质粒如F因子等,拷贝数较少,复制受到严格控制。小的质粒,如ColE Ⅰ质粒(含有产生大肠杆菌素E1基因),拷贝数较多,复制不受严格控制。在使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时,染色体DNA复制受阻,而松弛型ColEⅠ质粒继续复制12-16h,由原来20多个拷贝可扩增至1000-3000个拷贝,此时质粒DNA占总DNA的含量由原来的2%增加到40%-50%。本实验分离提纯化的质粒pBR322、pUC19就是由ColE Ⅰ衍生的质粒。 所有分离质粒DNA的方法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培养细菌使质粒扩增;收集和裂解细菌;分离和纯化质粒DNA。采用溶菌酶可破坏菌体细胞壁,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使细胞壁解,经溶菌酶和阴离子去污剂(SDS)处理后,细菌染色体DNA 缠绕附着在细胞壁碎片上,离心时易被沉淀出来,而质粒DNA则留在清液中。用乙醇沉淀、洗涤,可得到质粒DNA。 质粒DNA的相对分子量一般在106-107范围内,如质粒pBR3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6,质粒pUC19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106。在细胞内,共价闭环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简称cccDNA)常以超螺旋形式存在。如果两条链中有一条链发生一处或多处断裂,分子就能旋转而消除链的张力,这种松弛型的分子叫做开环DNA(open circular DNA,简称ocDNA)。在电泳时,同一质粒如以cccDNA形式存在,它比其开环和线状DNA的泳动速度快,因此在本实验中,自制质粒DNA在电泳凝胶中呈现3条区带。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最常用的提取质粒DNA的方法和检测方法。 2.了解制备原理及各种试剂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和试剂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2012级制药专业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姓名: 刘甜甜学号: 2012304090 班级: 制药12-2班指导老师:王健 日期:2014.6.11

一、实验目的 1、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原理。 2、掌握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试验方法。 3、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染色特点。 4、了解细菌在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5、掌握细菌分离划线培养的方法。 6、掌握细菌的初步生化反应。 7、掌握细菌密集划线法,掌握细菌K-B药敏纸片法。 二、实验内容 1 细菌Gram’s stain染色,镜检,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和特色特征 1.1 实验原理:染色原理:G+菌与Gˉ菌细胞壁不同,G+菌比Gˉ菌细胞内核糖核酸镁盐含量高,G+菌比Gˉ等电点低。 1.2 实验步骤: 1.2.1.制片:○1涂片:取半滴生理盐水置一洁净玻片上,以无菌操作技术自平板上去菌落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匀,均匀涂布约1cm2大小,自然干燥; ②固定:取含菌膜的玻片与酒精灯火焰上来回三次,使菌膜牢固附于玻片表面; 1.2.2染色:①初染:取结晶紫一到两滴覆盖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细流水冲洗,切勿直接冲洗涂片区域; ②媒染:取卢氏碘液1~2滴覆盖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③脱色:取95%酒精2~3滴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局部接近无色即可, 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④复染:取1:10稀释石炭酸复红覆盖涂片区域,轻微摇动,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⑤吸水纸初步吸干玻片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1.2.3 镜检:于涂片区域加半滴香波油,油镜(100倍目镜)下。 图1:Gram’s stain(1000×)图2:染色试验 三、分离培养 1实验原理:四区划线法是把混杂着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繁殖后生成个菌落。有时这些单菌落并非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能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高一生物实验报告大全

高一生物实验报告大全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苏丹IV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

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生物技术实验报告

生物技术实验报告 篇一:生物技术实验报告 组别:第六组 组员:苏琳伟、陈治、陈家和、陈硅 报告人:陈硅 学号:10349069 词汇&释义: Parafilm 封口膜 Chloroform 氯仿(三氯甲烷) Isopropanol 异丙醇 DEPC 焦碳酸二乙酯 TRIZOLa mono-phasic solution of phenol and guanidine isothiocyanate Phenol苯酚 isthiocyanate 异硫氰酸胍 MCS multiple cloning site (polycloning site) 注:MSC是DNA载体序列上人工合成的一段序列,含有

多个限制内切酶识别位点。能为外源DNA提供多种可插入的位置或插入方案。 实验任务: 1. 从猪肌肉纤维中提取RNA; 2. 2对RNA上EGFP基因密码子片段进行RT-PCR扩增; 3. 将经RT-PCR技术扩增的cDNA与插入载体质粒,并将其转化入大肠杆菌进行克隆; 4. 从大肠杆菌中提取含目的基因的载体质粒。 实验目的: 1.掌握提取纯化总RNA的原理和技术; 2.掌握RT-PCR原理和技术; 3.掌握TA克隆原理和技术。 实验原理: A.总RNA提取和纯化 RNA 分离的最关键因素是尽量减少RNA 酶的污染。但RNA 酶活性非常稳定,分布广泛,除细胞内源性RNA 酶外,环境中也存在大量RNA 酶。因此在提取RNA 时,应尽量创造一个无RNA 酶的环境,包括去除外源性RNA 酶污染和抑制内源性RNA 酶活性,主要是采用焦碳酸二乙酯(DEPC)去

除外源性RNA 酶,通过RNA 酶的阻抑蛋白Rnasin 和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如异硫氰酸胍抑制内源性RNA 酶。 Trizol试剂是直接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总RNA的试剂,是一种由苯酚和异硫氰酸胍组成的单相溶液它在破碎和溶解细胞时能保持RNA的完整性,裂解细胞并释放出RNA,酸性条件使RNA与DNA分离,加入氯仿后离心,样品分成水样层和有机层。RNA存在于水样层中。收集上面的的水样层后,RNA可以通过异丙醇沉淀来还原。在除去水样层后,样品中的DNA和蛋白也能相继以沉淀的方式还原。乙醇沉淀能析出中间层的DNA,在有机层中加入异丙醇能沉淀出蛋白。共纯化DNA对于样品间标准化RNA的产量十分有用。 无论是人、动物、植物还是细菌组织,各种样品最大使用量(1ml Trizol),动物组织( 50mg),植物组织(100 mg),丝状真菌( 100mg),动物细胞(5×106~1×107),酵母(1×107) 。 TRIZOL试剂能促进不同种属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多种RNA 的析出。例如,从大鼠肝脏抽提的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并用溴化乙啶染色,可见许多介于7 kb和15 kb之间不连续的高分子量条带,(mRNA和hnRNA成分)两条优势核糖体RNA 条带位于~5 kb (28S)和~2 kb (18S),低分子量RNA介于0.1 和 0.3 kb之间 (tRNA, 5S)。当抽提的RNA用TE稀释时其

细胞原代培养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原代培养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同组成员: 一、实验原理

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种。原代培养是直接从生物体获取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进行培养。由于培养的细胞刚刚从活体组织分离出来,故更接近于生物体内的生活状态。这一方法可为研究生物体细胞的生长、代谢、繁殖提供有力的手段。同时也为以后传代培养创造条件。 原代培养的方法: 1、组织块法在平皿中用弯头剪把组织尽量剪碎,每个组织块小于1mm3大小。用Hanks 液洗涤2—3次,自然沉淀。用吸管吸去上清液。将组织块贴于培养瓶进行培养。 2、酶消化法将1mm3大小的组织块放入1个三角瓶内加入10—30ml的%的胰蛋白酶。370C磁棒搅拌消化20-30分钟。然后终止消化。用几层无菌纱布过滤。取过滤液,离心800rpm 5—10分钟收集细胞。弃上清,加入带有双抗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瓶培养。 取材注意事项: 取材要注意新鲜和保鲜。取材应严格无菌。取材和原代细胞制作时,要用锋利的器械,如手术刀或剃须刀片切碎组织,尽可能减少对细胞的机械损伤。要仔细去除所取材料上的血液(血块)、脂肪、坏死组织及结缔组织,切碎组织时应避免组织干燥,可在含少量培养液的器皿中进行。取材应注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年龄等,一般来讲,胚胎组织较成熟个体组织容易培养,分化低的较分化高的组织容易生长,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容易培养。 二、实验目的 1、理解细胞原代培养原理 2、熟悉细胞原代培养方法与过程 3、了解细胞原代培养的应用 4、独立进行细胞原代培养操作 三、实验材料 手术小直剪刀、眼科直镊子、眼科弯镊子、玻璃平皿、培养瓶、试管、移液管、巴斯德吸管、废液缸、75%酒精棉球、酒精灯。 动物:9-12日龄的鸡胚蛋 四、实验步骤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小鼠解剖英文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2014.5.21 科目实验名称Mouse Dissection 合作者指导教师成绩 LAB 10: Mouse Dissection Introduc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imal models are always regarded as indispensable tools. They contribute to the scientific discovery in biology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s of individual genes, even the mechanism of different diseases. Typically, although mice are different from humankind in size and appearance, they have a distinct genetic similarity. At the same time, mice have an efficient ability to reproduce, so they are important research tools for experiments in the lab. In this experiment, we will exercise to dissect a mouse, so that we can observe the inside of a mammalian body to identify the female and male mice. Learning and recognizing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mice, includ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Materials: Operation plate, Scissor, Forceps, Alcohol cotton, Mouse. Methods: [we get a male mouse] Part 1: Observations of external features. Make a table T-1. 1.Having an overhead view, identify the mouse’s head, neck, truck, and tail; observe the dorsal and ventral surfaces. Roughly record what is seen. 2.Observe the thorax 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rib cage, and the abdomen, and the details of appendages attached to the abdomen. 3.Find the mouth, two external nostrils, two external auditory canals, and anus, which are on the body surface. 4.Have a simply look at the surface of reproductive organ, prepuce, urethral and penis including. And locate the saclike scrotum; feel for the paired testes in the scrotum. Note the rough features. Part 2: Observation of organs and structures inside the mouse. [Open the Ventral Body Cavities, Thoracic Cavity, and Abdominopelvic Cavity in order. We must break the ribs near the attachment to the vertebral column to fold back the upper flaps.] Make a table T-2. 1.Ventral Body Cavities. a. Make a longitudinal incision through the skin with a dissecting scissor, from the neck to the preputial opening. Pierce the body wall below the ribs, with the blades angled upward, so that it won’t damage the internal organs. b. Pull the sides of the longitudinal incision, and look for the diaphragm. Then make two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 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1%淀粉溶液100 mL %糠醛溶液100 mL 浓硫酸 500 mL 4、实验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糠醛溶液各1 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塞氏试剂:%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 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4、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三篇】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 篇1 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 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 四、实验过程(见书p30) 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 五、讨论 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篇2 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

关于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关于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报告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甘薯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学生:学号: 同实验者: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 GSH具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 抗自由基和抗氧化应激作用, 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等。γ-GCS是植物细胞中GSH生物合成的限速酶, 可以调控GSH 的生物合成量。GSH在生物体抵御冷害、干旱、重金属、真菌等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说明γ-GCS也与植物抗逆过程密切相关。 实验一甘薯叶片RNA提取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真核生物RNA提取的原理; 2. 掌握Trizol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Trizol 试剂是由苯酚和硫氰酸胍配制而成的单相的快速抽提总RNA的试剂,在匀浆和裂解过程中,能在破碎细胞、降解细胞其它成分的同时保持RNA的完整性。TRIzol的主要成分是苯酚。苯酚的主要作用是裂解细胞,使细胞中的蛋白,

核酸物质解聚得到释放。苯酚虽可有效地变性蛋白质,但不能完全抑制RNA酶活性,因此TRIzol中还加入了8-羟基喹啉、异硫氰酸胍、β-巯基乙醇等来抑制内源和外源RNase。%的8-羟基喹啉可以抑制RNase,与氯仿联合使用可增强抑制作用。异硫氰酸胍属于解偶剂,是一类强力的蛋白质变性剂,可溶解蛋白质并使蛋白质二级结构消失,导致细胞结构降解,核蛋白迅速与核酸分离。β-巯基乙醇的主要作用是破坏RNase蛋白质中的二硫键。在氯仿抽提、离心分离后,RNA处于水相中,将水相转管后用异丙醇沉淀RNA。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总 RNA中蛋白质和DNA污染很少。 三、实验材料 1. 材料 甘薯叶片,品种为徐薯18 2. 试剂 ①无RNA酶灭菌水:加入%的DEPC,处理过夜后高压灭菌; ② Trizol试剂; ③氯仿; ④异丙醇、75%乙醇; ⑤ TBE缓冲液; ⑥上样缓冲液 3. 仪器

生物制药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

广东药学院 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论文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广东药学院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生物制药研究所

目录 摘要 (2) 前言 (3) 一、材料与方法 (3) 1.1 材料 (3) 1.1.1 重组蛋白质药物单元的实验材料 (3) 1.1.2重组DNA药物单元的实验材料 (3) 1.2 方法 (4) 1.2.1 重组蛋白质药物单元 (4) 1.2.1.1 工程菌构建(已由老师完成) (4) 1.2.1.2 工程菌表达筛选 (6) 1.2.1.3 制备IL-18工程菌甘油种 (8) 1.2.1.4 GST工程菌生长曲线分析 (8) 1.2.1.5 GST工程菌表达影响因素试验 (8) 1.2.1.6 表达进程分析 (9) 1.2.1.7 凝胶扫描分析 (9) 1.2.1.8 发酵工艺(观摩) (9) 1.2.2 重组DNA药物单元 (9) 1.2.2.1 质粒TCRVα12.2-Vβ7.1-EYFP的大规模制备 (9) 1.2.2.2 TCR质粒-脂质体复合物制备与分析 (10) 1.2.2.3 TCR体外转染活性检测 (11) 1.2.2.4 TCR转染体内试验 (12) 二、结果与讨论 (12) 2.1 重组蛋白质单元结果与讨论 (12) 2.1.1 IL-18工程菌表达筛选SDS-PAGE (12) 2.1.2 GST工程菌生长曲线分析 (14) 2.1.3表达影响因素试验 (15) 2.1.4 表达进程试验 (16) 2.2 重组DNA药物单元结果与讨论 (18) 2.2.1质粒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 (18) 2.2.2 质粒柱层析样品琼脂糖电泳分析 (19) 2.2.3 质粒-脂质体复合物制备 (20) 2.2.4 TCR转染基因表达荧光检测 (20) 2.2.5 TCR体外转染活性检测 (21) 2.2.6 TCR转染体内试验 (23) 三、小结 (25) 致谢 (25)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一练习使用显微镜 目的要求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材料用具: 显微镜、e字玻片(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永久玻片、擦镜纸、纱布 方法和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e”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不要损伤显微镜、目镜和物镜。 2、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将玻片压好。 3、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镜头。 4、取下玻片标本时要小心; 5、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实验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目的要求: 1.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2.描述同一种组织中细胞的共同特点;3.描述不同组织中细胞形态上的不同之处;

细胞生物学小鼠细胞培养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项目细胞培养 实验题目小鼠肝细胞的原代培养 专业生物技术 年级、班别生技142 姓名徐嘉宽 学号1414300030 任课教师陈鲲

细胞培养 ——小鼠细胞的原代培养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和培养小鼠肾、脑、心肌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脱臼法处死新生小鼠,结合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对新生小鼠肾、脑、心肌细胞进行了体外分离、培养。(用眼科剪把新生小鼠心肌细胞组织剪成小于1mm3大小的植块,然后用胰蛋白酶消化5~10min,最后将心肌组织块接种于培养瓶中进行体外培养。脑和肾直接进行组织块培养。)结果比较成功地进行了原代肾、脑、心肌细胞培养,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论采用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小鼠心肌、肾、脑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较好观察到心肌、脑、肾细胞的形态。 关键词原代培养小鼠细胞组织块法酶消化法 1前言 初步了解动物细胞原代培养的基本方法、原理和基本操作过程,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方法。学习植块培养法、营养液的配置及酸碱度的调节。细胞培养是当前细胞生物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工程中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当前,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肿瘤学、细胞工程等领域,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了解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的基本操作过程,观察体外培养细胞的生长特征,并对原代培养有一个基本概念。结合酶消化法和组织块法通过无菌操作培养新生小鼠细胞。 2实验原理 原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体外培养后,直到第一次传代为止。这种培养,首先用无菌操作的方法,从动物体内取出所需的组织(或器官),用植块培养法或酶解法,在人工培养下,使其不断地生长及繁殖。 细胞培养是一种操作繁琐而又要求十分严谨的实验技术。要是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须的条件,如适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与渗透压的调节。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3实验用品 3.1器材

细胞冻存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冻存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同组成员:

一、实验原理 在低于-70℃的超低温条件下,由机体内部的生化反应极其缓慢,甚至终止,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生物材料降至超低温条件,即可使生命活动固定在某一阶段而不衰老死亡。当以适当的方法将冻存的生物体恢复至常温时,其内部的生化反应可恢复正常。 冷冻保存就是将体外培养物悬浮在加有或不加冷冻保存液的溶液中,以一定的冷冻速率降至零下某一温度,并在此温度下对其进行长期保存的过程。水在低于零度的条件下→结冰→细胞死亡。如向培养液加入保护剂,可使冰点降低。在缓慢的冻结条件下,能使细胞内水份在冻结前透出细胞。贮存在-130℃以下的低温中能减少冰晶的形成。 目前常用的保护剂为二甲亚砜(DMSO)和甘油,它们对细胞无毒性,分子量小,溶解度大,易穿透细胞。最适冷冻速度:不同细胞的最适冷冻速度不同。标准冷冻的开始速度为-1至-2℃/min,当温度低于-25℃时,可加速,到-80℃时可直接加入液氮中(-196℃)。复苏细胞时则直接将细胞的冻存管放到40℃热水中迅速解冻。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2、.掌握细胞冻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3、掌握培养细胞的消化方法。 4、了解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况。 三、实验仪器、材料、试剂及用品 1、仪器: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倒置相差显微镜 2、材料:人宫颈癌HeLa 细胞 3、试剂:胰酶、DMEM培养基、血清、DMSO、抗生素 4、用品:培养瓶,试管,移液管,巴斯德吸管,废液缸,75%酒精棉球,酒精灯 四、实验步骤 1、穿好实验服,进入无菌室前穿鞋套、洗手。 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确定细胞是否需要传代及细胞需要稀释的倍数。将培养用液置370C下预热。 3、无菌室及超净台紫外线照射,关闭超净台紫外灯, 打开可见光灯开关,打开抽风机,用

【实验报告】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格式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格式 专业学号 姓名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用到哪些试剂、材料、玻璃器皿等都要写出,包括数量)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步骤填写,切忌抄袭)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简述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2.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3.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什么要先将灭菌锅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 实验二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这是个综合实验,请大家回顾三周来的所有操作步骤,将其整理成连贯完整的一份报告,注意每次实验的衔接,不要把其他的实验项目写进来,但也不要漏写该实验的相关步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整个综合实验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每周所做的相关步骤)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划线分离时,为什么每次都要将接种环上多余的菌体烧掉?划线为何不能重叠? 2、如何从自然界中分离自己所需要的纯培养? 实验三平板培养测数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操作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相关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七、思考题 1、平板菌落计数法中,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再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本次实验是否成功?如果失败,试分析原因。 实验四简单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菌的显微形态) 六、思考题 1、简单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实验五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判断自己分离到的菌种是G还是G+-?) 六、思考题 1、革兰氏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课程名称(英文)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Biotechnology 课程编号33101105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教材名称《生物技术综合实验指南》(陆勇军等)自编教材 是否独立设课是√否 学时学分:总学时 108 总学分 3 实验学时108实验学分3 开出时间:四年级第十学期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逸仙班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学》、《微生物学》、《遗传学》 备注: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技术原理等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生物技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常规操作(如从生物材料中提取功能基因、再把该基因克隆到载体DNA上。然后转化至细菌或酵母中进行表达等)技术及一系列生物大分子的提取(包括从微生物、动物或植物材料中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和技术。了解并掌握各种常规生化仪器及发酵器材的使用和保养;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的及要求 1.通过实验综合运用各门理论课相关知识,并加深理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德、团结合作的科学工作精神、善于思考和分析、解 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科研素质,为今后独立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 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3.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熟悉每个单元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 和兴趣,设计相关研究实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