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释迦牟尼之先世

释迦牟尼之先世

释迦牟尼之先世
夫圣教之传世,乃至兴旺发达,则均有赖于能统御大地圣王之力。以是因缘,我等导师将下凡临世,先则观察种性、国土、时机、家世及生母等五事,乃降生为净饭国王[注释:净饭国王: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释迦牟尼之父]。之太子焉。兹略言释迦族氏之世系。传谓天竺国[注释:天竺:印度的古称,亦作身毒国。(《辞海》122页)]人,大多系从天界下谪人间者。故其人寿命极长,享用不尽、具有无量功德。斯时有天生地精甘露,或地脂青苗,或撤鲁[注释:撤鲁:梵语,原有一种野生谷物名,后成为种植的稻谷的名称。有水稻、干稻之分(《藏汉大辞典》2910页)]等自生香稻,食即取食,不需辛劳。迨下谪功德随其业力[注释:业力:凡身、口、意三门之所作,则名为业。业有生、善、恶、苦、乐、果之力用,故名业力(《佛学小辞典》288页)]转变,天生香稻亦蜕化变为异物,以此之故,始有耕作之农事兴焉。由农事故,发生争夺,互相攻讦,于时又有人出,为其公正裁决,受众敬仰,遂称为众敬王,传为最早之君主。
众敬王后次第出现者有妙光王、善品王、胜善王、圣布萨王等称为上古五部之王。圣布萨王由其头顶肉瘤生我乳童。此乳童由右腿瘤生美妙王。美妙王左腿肉瘤生近妙王。近妙王右足肉瘤生具妙王。具妙王左足肉瘤生近具妙王等,此五王则称为五转轮王。五王中后四王分别统御四大部洲之一洲[注释:四大部洲:佛经上说此宇宙空间有四大世界,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在须弥山的四方(《佛学小辞典》114页)],即金、银、铜、铁四转轮王也。
据闻诸王次第相承,直至净饭王之间,共出君主一百二十万又一千五百一十四位。《世间施设品》[注释:世间施设品:此为《俱舍论》中的一篇。俱舍论,梵名阿毗达摩俱舍论。译言对***。内中讲述世界起源,因果轮回及出世解脱等的教理,即阐明佛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方面的问题,是宗教课程必修之书]又说共出君主八十三万四千五百三十四位,有此两种不同说法。即浊世中被奉为娴于史学之泰斗如迅鲁巴者[注释:迅鲁巴:别号叶桑孜巴(1392-1481)。此人博学多闻,曾翻译大量佛经,并有不少著作,有名的《青史》,就是他撰写的]亦惟引述其事而未加明释。后之贤达欲求详知史实,请再考订之。
次言释尊之族氏。或名日亲,或名甘蔗释迦氏。相传天竺普陀洛伽地[注释:普陀洛伽:在南印度,佛经有观音住南印普陀洛伽之说(《宗教词典》1046页)]出有一百国王,其最后之王名为有耳。有耳王

有二子,长名乔答摩,次名波罗达阇。长子出家,隐居木叶茅篷禅室恬静之处。时有奸人名为莲亲,与一女名贤女私约幽会,因失约误时,奸人恼怒,遂杀贤女,弃血剑于木叶茅篷之侧,于此获得凶器,乔答摩遂被用杙贯身,处以极刑。尔时有黑色婆罗门[
注释:婆罗门:梵语,译为净行。或译净裔。自称是梵天苗裔。印度四性中最高之僧侣阶层(《佛学小辞典》240页)],以神变力,降澍细雨,吹拂微风,触及乔答摩之身,引他追忆欲境,顿生***念,下滴精微二点,化为二卵,得日光煦伏,出生二婴,藏入于甘蔗密林之中,于是遂有日亲氏,或甘蔗氏之族名出焉。传说甘蔗世系相承,共出一百国主,其最末一王名为圣生。圣生前妃生四子后即逝,又乞婚大国之女为妃,曾允以若此妃生子,当授以王位,并立誓约,因此遂将前妃所生之子,悉数流放。诸子各携同胞姊妹,往恒河畔[注释:恒河:印度第一大河。源出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南流入孟加拉湾,全长2700公里],交配同居,蕃衍子孙,则称为释迦氏焉。
夫遍智[注释:遍智:或作一切智,为佛的称号之一]日亲氏诞生之年代,历来贤达对此说法不同。兹取“义成年”[注释:义成年:即已未年之异名]之说,则应为已未年,时值仲夏箕月[注释:箕月:藏历六月的异名]十五日,王母方持斋戒,菩萨化为白象形状,入于母胎。十月将满,是年梵语名为“鲁达罗”,藏语名为“扎波”,配合汉地干支则应名为庚申,藏族则称为金猴之年。当暮春氐宿旺季,百花盛开之月,汉语名为四月。上弦初七土曜之日,胜星出现之时,乃诞生于蓝毗尼国[注释:蓝毗尼国:在今尼泊尔王国西南部布特瓦尔湖的南边(《尼泊尔》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40页)。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在印度有各种不同说法,西藏各派的算规,亦不相同。兹依汉地史料推算佛逝世在公元前483年,相当于周敬王三十七年。他活了80岁,向上逆推八十年即应生于公元前565年,相当于周灵王七年(《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1-2页)],迨王子成长,风华正茂,似睡莲之怒放;六十四艺,才能尽备,如枝叶之繁盛。乃纳持誉女[注释:持誉女:梵名耶输陀罗,又译作名闻、华色。善觉长之女,世尊出家前之正妃,罗瞻罗之母也。世尊成道五年,妃出家为尼,作尼众之主(《佛学小辞典》222页],护地女[注释:护地女:梵名瞿夷,又译作明女,生时日将入没,余明照其家,因以得此名。即佛为太子时的第一妃(《佛学小辞典》333页)]等贤女,具足才德而堪与莲花媲美之人,立为王妃。执掌朝政

,至二十九岁之间。虽已雄居诸小邦王侯大象之顶,高声宣扬,已操胜策,可以睥睨一切。为示殊胜化身大行[注释:殊胜化身:佛在所教化的一般众生心目之中,示现十二种行状以施行教化的变化之身。“大行”,指佛一生中经历的十二件大事,旧译十二相成道。即从天降世、入胎、诞生、孩提、取妃、出家、苦行、升金刚座、降魔、成正觉、转***、般涅盤等],于二十九岁广持年,即戊子年,因缘和会,则圆满完成出家之事。此后经历六年苦行,美妙风姿,顿改颜色。时有喜女及喜力女二人以千头黄牛之乳,反复提炼,历十六次,取出精华,熬成乳糜,和入甘蜜,作为“普贤供云”[注释:普贤供云:普贤菩萨名。《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菩萨曾发大愿,内中有广兴供养句,其供品众多,犹如云聚,故名]而敬献之。释尊受供后,身体焕发光明,如同亿万旭日照射金塔。旋至金刚台座菩提树前,尔时帝释天子[注释:帝释天子:梵语作释提桓因,为三十三天之主,通称之为玉皇大帝],变为草贾,献吉祥草垫,敷坐其上。继而战胜魔王他化自在天王[注释:他化自在天王:为欲界六天之第六。此天之快乐取自其下第五天所变五欲之境而自在娱乐,不须自变也。此天为害正法之魔王,即四魔中之天魔。佛成道前所降之魔者,亦即此魔]及其魔军,胜利悬旗,高飘于无边虚空之中。年三十五岁盛年,即甲午年,四月十五日,东方拂晓,刚现证殊胜智慧甘露而成正觉。经中云:“是日也,月为蚀,罗睺星出,甘露饭王之子亦生焉”。此中所说之月蚀图像,乃依一曜位为三十八小时,而月和星之星位,有十六座星位落空不计,则十六座罗睺面星位,计二十九小时,由此推算产生月蚀图像。此像系呈现于合量莹洁镜面之上也。
成道后四十九日,尚示未开妙法甘露百门之相。继由创世主者金胎梵天[注释:金胎大梵天王:金胎者,梵天的异名。据《摩奴法典》载,梵天出自金胎(金卵),故名金胎者。他把卵壳分成两半,创造了天和地,故他又是创造之神。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神祇,佛教产生后,被吸收为佛教的护法神(《宗教词典》922页)]为有缘善根吉祥事业,始作启请。世尊依众生胜劣根器,各随所应,开启深广诸种法门。为具备大小乘门之根器,如愿满足一切资粮,转妙味无穷而遍及虚空之甘露***[注释:甘露***:此指密乘]。寿满八十岁,最后,时届勇士年,即庚辰年,于拘尸那[注释:拘尸那城:梵语,译言上第城,或译双林。在今印度北部戈拉克普尔东之卡西地方(伽夏)。一说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东。其他异说还

多,尚无确论。佛学辞典译为角城,以其城三角故名]力士之城,乃以所现各类化身游戏之如云色身[注释:色身:此有二,即报身和化身。“报身”指佛国中相状美好的佛身;“化身”指随类变化之身,此二身均有色相可见,故名色身。把色身融入于不变大乐法身之中。即涅盤之意,这是使用的词藻语言],收归入于不变大乐法身之空中,而成为一体也。
如是佛教大宝,初传自摩羯陀国[注释:摩羯陀国:梵语,古五印度中之大国,在恒河南],如雨季溪流自然汇成江河,佛教亦复如是,其后流遍一切方域。众生导师释迦狮子,世寿八十有一,岁次壬辰年三月十五日,于室利达那耶迦陀迦[注释:室利达那耶陀迦:梵语,即时轮经中所说之吉祥米聚山,在灵鹫山之东,摩羯陀国上第城附近(《土观宗派源流》463页、(《辞海》1459页)。有时是不定指,即属于神话的世界]为护持一切秘密法藏之月贤法王演说《吉祥最初佛时轮金刚根本续经》,凡一万二千颂。法王颂请佛经至苫婆罗[注释:苫婆罗:梵语,藏译音为香拔拉。意为保持乐源。传说系古印度北方的一个人间净土。地形为圆形,雪山环绕,状如八瓣莲花,每瓣有河流贯串其间,为贵种王所领也。佛演说“时轮”须教时即在此处(《土观宗教源流》462页)],于玛拉耶宛中,创建圆满具足佛陀身、语、意三密所依[注释:身、语、意三密所依:三密指佛的身、语、意三根。所依,即所凭依之处。佛像,为佛身凭依之处,佛经,为佛语凭依之处,佛塔,为佛意凭依之处]之大曼荼罗[注释:曼荼罗:梵语,译作坛城、道场、轮圆具足等,为密乘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场合]形象,智慧威光,赫赫有灵,幻舞游戏,变化多端,为有情眼目作大庆会,使迦拉波城[注释:迦拉波城:梵语,为香拔拉国的都城名]所有从生俱得共享金刚密乘之法缘。自佛开创无边大事之后,则由贵种法王[注释:贵种法王:据说香拔的妙吉祥称法王,传时轮金刚灌顶时,把日车仙人等许多不同法种的梵净仙人,合为一个金刚法种兄弟同时传授,因而得到这个称号,其后世亦袭用此称号(《藏汉大辞典》2689页)]辗转相传,共历三十三王。诸王皆是升登大雄狮座,具有千辐车轮之相,光辉极为粲然者也。复由彼等贵种法王又开演大密法门,配合内、外、他三种方便,以狮子吼声传与诸具有法缘者,如以珍宝璎珞,严饰其耳。当传承至最末法王,名神武轮王[注释:神武轮王:香拔拉国王第二十五代。说他在时轮第二十二纪之申年登位,寿50岁时,则有外道摩沙侵入苫婆罗国,为神武轮王所破,于

是大兴佛教(《土观宗派原流》第465页)],其世寿九十八岁时,则殄灭摩沙异端[注释:异端:此处藏文为“拉洛”,原意是未开化者,系贬词,实际指的是回教徒。佛教徒把凡是未受佛教教化者均称为异端]军,使其名亦不存。昔无之圣法,从此广为流传,普及大地。或谓神武轮王在世,寿五十岁时,灭异端军。此乃依据摩沙存在时间为一千八百年之说,若按此推算,则有四十七年之差误。上仅粗略之算法,本应精确计算,苦无暇晷,因此惟请公正有识之士,再说为察之。以苫婆罗为例,他如邬坚[注释:邬坚:古译为乌苌,邬仗那。其国在今印度河上游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地区],尼婆罗[注释:尼婆罗:即今尼泊尔王国。是我国南部的一个邻邦。唐时称尼婆罗。18世纪的廓尔喀人兴起,统治了尼泊尔,所以又把它叫廓尔喀。藏人称为“白波”,清代书写作巴勒布或别棒子,皆是“白波”之对音。尼婆罗唐时似曾为吐蕃所羁属],汉地霍尔[注释:霍尔:原指居住西藏北部的回鹘人。元时蒙古阔端统治该地,藏人遂用“霍尔”来称蒙古人,但对本住大漠南北的蒙古人,仍称“索布”。霍尔也可能最早是来源于汉语的“胡”字]等地之佛教源流,尤为广大无边,恐文太繁,故不赘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