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茶树栽培学一本实验2011

茶树栽培学一本实验2011

茶树栽培学一本实验2011
茶树栽培学一本实验2011

实验一茶树冠性状调查与产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良好的树冠是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茶树树冠的高低、大小、形态、结构直接影响茶树生育、产量和质量。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树冠性状调查项目及方法,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茶园进行产量潜力分析。

二、材料与设备

麦哲伦手持式GPS手持机210,钢卷尺,直尺、照度计、游标卡尺。

三、步骤及方法

按五点法取样,每组测一点项目:

1、茶园面积的测量

利用GPS手持机的实时面积计算功能,根据测量者围绕茶园所走过的路线,自动计算出所成的封闭区域的面积和周长。

2、调查取样点的定位

利用GPS手持机,可读出取样点坐标及海拨高度。

3、树冠性状调查:

取一丛有代表性茶树,量出株距,高幅度、叶层厚度,调查茶树分枝结构。取整丛茶树的1/4,测出其叶片数目(N);再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3~4个枝条,测出其叶片数目(n)和单叶面积(s),求出平均面积,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叶面积指数。

用数字照度计测出冠面光强和冠面下15cm处光强。

四、作业

1、将调查结果填表。

2、分析茶园产量潜力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综合改造措施。

五、内容说明

茶树生长势调查内容包括茶树年龄、行株距、高幅度、覆盖度、叶层厚度、叶面积指数、透光率和地下根系的分布与数量等项目。

1.茶树年龄:茶树从茶籽播种(或扦插苗扦插)到调查时的年限。

2.行株距:行距为两行间对称茶树的距离。株距即同一行中相邻两丛茶树之间的距离。量取时,重复三次,求取其平均值。

3.高幅度:茶树上的高度和幅度,即树冠面的开度。量取时以多数枝条的顶点测之。

4.覆盖度:树冠覆盖的面积与茶园面积之百分比(计算时以树幅与行距比值的百分数表示)。

5.叶面积指数:茶树总叶面积与茶树所占土地面积之比。计算时以单丛茶树叶面积与该丛行距×株距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1) 单叶面积求算方法

①方格法:用叶面积测量板(九宫格板)计算。

②系数法:由于茶树叶面积系数为0.7,叶面积计算:叶面积=叶长×叶宽×0.7

(2)单丛茶树叶面积的计算

①将茶丛上的叶片全部摘下,立即称其重量,再从中随机称取10g叶片,用叶面积系数法或方格法测出其叶面积,以此l0g叶的面积与整丛茶树的叶片按重量求出其整丛的叶面积。

②选取整丛茶树上有代表性的枝条3-4个,测得其叶片数目和单叶面积,求得其平均叶面积,然后测得整丛茶树上的叶片数目,则可求得整丛茶树叶面积。

6.叶层厚度:指茶树冠层大多数叶子分布间的距离。

7.透光率:树冠面光照强度和叶层下光照强度比值的百分数,表示光照透过叶层的比率。照度计操作时动作需迅速,探头必须放平。

8.分枝调查时:骨干枝数目指直径大于5mm的分枝数,一级分枝指直径大于10mm的分枝数,二级分枝为直径大于5mm的分枝数。采面小桩数以33cm×33cm方框内10cm厚度内的小桩数及百芽重(1芽2叶)。

茶树生长势调查记载表

茶树分枝结构调查记载表

3

实验二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综合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光合作用作为植物体内的关键代谢过程,其效率的高低对植物的生长、产量和抗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可作为判断植物生长状况和抗逆性强弱的指标。叶绿素荧光与光合作用各反应过程密切相关,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反映出来。

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代表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非逆境胁迫条件下植物叶片的荧光参数Fv/Fm极少变化,不受物种和生长条件的影响。在逆境胁迫初期,植物通过调节适应环境可以缓解逆境带来的伤害,能够维持较高的光化学效率,一旦胁迫程度加大,光系统PSⅡ活性中心受到不可逆的伤害,从而致使光化学效率明显降低,抗逆性强的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下降程度小;反之,抗逆性弱的植物下降程度大。

研究证明,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都可以作为鉴定植物抗寒性的敏感指标,但Fv/Fm 作为抗寒性敏感指标的研究报道多于Fv/Fo。叶绿素荧光法在鉴定植物抗寒性的研究中快捷便利,用时短,无伤害叶片并且能够对大量的样本同时进行鉴定,其效率远远大于电导法。在不同茶树品种鉴定抗寒性强弱的研究中可以应用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配合Logistic方程快速并准确地做出判断断,提高选育高抗性品种的效率,从而更好地指导田间管理。

二、材料与设备

调制式荧光仪OS-30P,叶绿素测量仪CCM-200,低温培养箱、真空泵、电导仪、小烧杯、大试管、保鲜膜、玻璃棒、打孔器、仪器:真空泵、电导仪、小烧杯、大试管、保鲜膜、玻璃棒、打孔器、超纯水

三、步骤及方法

1、样品处理:

每个品种(农抗早、多抗香、舒茶早)取5个枝条,放在低温培养箱下进行12h的低温处理,温度梯度为-6℃、-9℃、-12℃、-15℃、-18℃。处理结束后将枝条放在4℃解冻3h,测定一次,以后置于室温每12小时再测定一次,连续2次,并观察叶色变化。

2、叶绿素荧光值的测定方法:将3-5叶表面用吸水纸擦干净。用暗适应夹夹住叶片中部,要避开主脉,处理20min。然后用调制式荧光仪OS-30P进行荧光值的测定。

3、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将3-5叶表面用吸水纸擦干净,用叶绿素测量仪CCM-200测定3-5叶的叶中部的左右侧,左右两侧要在叶中部的同一点测定,待3次读数的差异在5%以内,记录下3次数值。

4、未经过低温处理的作为对照。:先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用超纯水将叶片清洗3遍,将水擦干。打孔和加水:每个烧杯放20个小圆片,加入40ml超纯水,每个品种平行5次。抽气:真空下抽气15min,再静置30min,测定初电导率。煮沸:测完初电导率后,将其转移到大试管中,沸水加热15min,冷却10min后,静置15min,测终电导率,同时测定超纯水电导率。

结果与计算:

以相对电导率来表示茶树叶片在低温胁迫下受到的伤害的程度,相对电导率的公式如下:相

对电导率=(处理电导率-超纯水电导率)/(煮沸电导率-超纯水电导率)×100% Logistic方程和LT50利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四、作业

1、用表格分析三个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值、叶绿素值变化、电导率

2、比较分析三个品种的抗寒性差异。

实验三干旱处理下茶树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值与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叶绿素荧光参数是一组用于描述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和光合生理状况的变量或常数值,反映了植物“内在性”的特点,被视为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与环境关系的内在探针。

在逆境条件下(旱、热、冷、冻),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积累的脯氨酸多。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

因此,通过脱水处理,比较不同品种中叶片中叶绿素荧光值与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可分析品种抗旱性差异,为抗旱品种鉴定与选育提供参考。

二、材料与设备

1、材料:农抗早、多抗香、舒茶早茶树叶片。

2、仪器:调制式荧光仪OS-30P,叶绿素测量仪CCM-200,水浴锅、移液管、容量瓶、离心机、烧杯、研钵、试管、漏斗

3 试剂:

(1)酸性茚三酮溶液: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 ml6mol/L磷中,

搅拌加热(70℃)溶解,贮存于冰箱中。

(2)3%磺基水杨酸: 3g磺基水杨酸加纯水溶解后定容到100ml。

(3)冰醋酸

(4)甲苯

三、步骤及方法

1、材料处理

取农抗早、多抗香、舒茶早三个茶树品种当年生枝条,以5个枝条为一组放入5%PEG水溶液中胁迫处理,以不加PEG营养液作对照。每隔24小时,测定各个茶树品种枝条中部第3~5叶绿素值、荧光值、植物脯氨酸等变化。

2、叶绿素值、荧光值测定

参见实验二

3、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100ug/ml脯氨酸的制备:称取25mg脯氨酸,加纯水溶解并定容到250ml的容量瓶中,即为100ug/ml的脯氨酸溶液。

(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制:取6个50ml的容量瓶,分别加入100ug./ml的脯氨酸0.5ml、1.0ml、1.5m、2.0ml、2.5ml、3.0ml,用纯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则各瓶的脯氨酸的浓度分别为1ug/ml、2ug/ml、3ug/ml、4ug/ml、5ug/ml、6ug/ml。

(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2ml的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冰醋酸和2ml的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沸水加热30min。

(4)萃取:冷却后各管加入4ml甲苯,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中。

(5)吸光度的测定和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各管上层的甲苯溶液至比色皿中,以甲苯为空白对

照,于520nm出测定其吸光度值;再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脯氨酸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回归方程。

3.2 样品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1)脯氨酸的提取:取3根枝条,,每根枝条剪取3~5叶,去掉主脉,剪碎,混匀,称取0.5g,平行3次,置于大试管中,加入3%的磺基水杨酸5ml,沸水中浸提20min,冷却后过滤并加1ml磺基水杨酸溶液冲洗,即提得脯氨酸溶液,测量溶液的体积。以采回来未进行任何低温处理的为对照。滤纸用磺基水杨酸润洗。

(2)反应:吸取2ml的浸提液,加入2ml的冰乙酸和2ml酸性茚三酮溶液,沸水中加热30min,溶液即变成红色。

(3)萃取:冷却后加入4ml的甲苯,立即剧烈摇晃30s,静置片刻,再将上层甲苯溶液转移到离心管中。

(4)吸光度值的测定和脯氨酸含量的计算:于520nm处测定吸光度值,并在标准曲线上查出脯氨酸的浓度或通过回归曲线计算出其浓度。

3.3 结果与计算:

根据回归方程或者标准曲线可得出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X,ug/2ml),然后计算单位鲜叶中脯氨酸含量的百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鲜叶质量所含脯氨酸含量(%)=X×Vt×100/(W×Vs×106)

式中,X为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2ml测定液中脯氨酸含量(ug/2ml);

Vt为提取液体积(ml);

Vs为测定时取用的样品体积(ml);

W为样品质量(g)

四、作业

1、用表格分析三个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值和叶绿素值、脯氨酸变化。

2、比较分析三个品种的抗旱性差异。

实验四茶园土壤肥力的测定

(综合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茶园土壤的物理性状可反映茶树立地环境的好坏,而土壤养分则反映茶树的生育中供肥状况,及时了解土壤理化性状,并根据茶树需肥的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及肥料效应,合理施肥,是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土壤的酸碱性反应是土壤的重要属性之一。它影响土壤养分的存在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土壤酸度不足,茶树生长差,叶子发黄芽稀瘦小,叶片簇生,顶芽萎缩,细根稀少,粗根发黑,主根呈螺旋状生长,根尖糜烂坏死等不良症状。

土壤有机质代表着土壤供肥的潜在能力及稳定性。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供肥潜力大,抗逆性强。有机质与茶叶的产量、品质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制约茶叶产量、质量、效益的主要因素。

氮、磷、钾被称为肥料的三要素,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与鲜叶的产量和品种关系极为密切。

本实验要求掌握茶园土壤主要养分测定方法,学会配方施肥方案的制定。

二、材料与设备

材料:茶园土样

主要仪器:恒温加热器及配套的玻璃仪器;酸式滴定管分析天平;扩散皿及毛玻璃盖;恒温箱;消化炉及配套的消化管;凯氏定氮仪;滴定装置往复式振荡机;火焰光度计分光光度计主要试剂:重铬酸钾;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银;二氧化硅;邻菲罗啉指示剂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碱性甘油;2%的硼酸溶液;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0.005mol/L的盐酸溶液;混合加速剂(硫酸钾与硫酸铜以8:1的比例配制;乙酸铵溶液(1.0mol/L,调节溶液的pH在7.0);钾标准溶液0.03mol/L氟化铵—0.025mol/L盐酸溶液;1.5%钼酸铵—盐酸溶液;2.5%氯化亚锡溶液(贮藏于棕色瓶中);2.6--二硝基苯酚;磷标准溶液。

三、步骤及方法

1、土壤pH的测定

准确称取10g(精确到0.1g)通过2mm孔径的土壤样品置于50ml的高脚烧杯中,加入50ml的去CO2水,用玻璃棒搅拌1min,使土粒充分分散,放置30min后进行测定。将电极插入上部的清液,轻轻摇动烧杯除去电极上的水膜,促进平衡,静止片刻后待读数稳定后读下读数,即为该土壤液的pH值。重复3次。

2、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称取通过0.25mm孔径的风干土壤0.3g(精确到0.0001g)放入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准确加入10ml的0.4mol/L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摇匀在每个试管上加一个长的玻璃漏斗做冷淋管。放到之前已经预热到180℃的恒温加热器上加热。待试管内的溶液沸腾后开始计时消煮5min左右。消煮完后取下在试管架上冷却。冷却后用蒸馏水冲洗试管壁使液体全部流入管内但瓶内的总体积控制在60~80ml为宜,加入3~5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溶液的变色过程是橙黄变为蓝绿,再变为棕红,即为到达终点。

每批实验必须做两个空白的实验。取0.500g粉末状的二氧化硅代替试样,其它的步骤与试样的测定相同,取其平均值。重复3次。

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下式计算:X=(V0-V)*C2*0.003*1.724*100/m

式中:X………土壤有机质的含量%;V0…,空白滴定是消耗硫酸亚铁的体积,ml;V,测定试样时消耗硫酸亚铁的体积,ml;C2…,硫酸亚铁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003,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g/mol;1.724,由有机碳算为有机质的系数;M,干试样的重量,g。

3、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称取通过2mm孔径的风干土壤2g(精确到0.01g)和1.0g硫酸亚铁粉剂放入扩散皿的外室,轻轻的旋转扩散皿使土壤分布均匀。扩散皿的外室加入2ml2%的硼酸溶液,并加一滴指示剂。然后在扩散皿的外室边缘涂上碱性甘油,盖上毛玻璃,旋转数次,是毛玻璃与扩散皿的边缘完全契合。再逐渐转开毛玻璃一边,使扩散皿外室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0ml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立刻盖严再用橡皮筋圈紧,使毛玻璃固定,轻轻摇动扩散皿,是碱液与土壤充分混合(注意不要将碱液流入外室中)随后放入40℃的恒温箱中,碱解扩散24个小时(中间摇动数次以加速扩散吸收)。取出扩散皿后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颜色由蓝色变为微红色为终点。同时进行空白测定,即用二氧化硅代替试样,其它步骤同上,重复3次。

土壤水解性氮含量由下式计算:W=(V-V0)*C*14*1000/M

式中:W水解性氮的含量,mg/kg; V,滴定待测液用去盐酸溶液体积,ml;V0…滴定空白样用去盐酸溶液体积,ml ;C,盐酸溶液浓度,mol/L; 14,碳原子的摩尔质量,M,风干土样的质量,g。

4、土壤全氮的测定

消煮:称取通过0.25mm孔径的风干土壤1.0g(精确到0.0001g),将试样小心的送到凯氏管的底部,加2g混合加速剂摇匀,然后加5ml的浓硫酸。设定消化炉程序,是其在10~15min时是小火缓慢加热,之后迅速加温到380℃,试管的消煮液和土壤颗粒全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在加热1h左右,整个加热时间大约为85min左右。消煮完后取下凯氏管,冷却,以待蒸馏,同时做两个空白实验。

蒸馏:在1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2%的硼酸溶液和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将其套在凯氏定氮仪的冷凝管下端,管口为于硼酸溶液上的3~4cm处。将消化管置于凯氏定氮仪的内室,通过预实验设定相应的程序。使消化管内的氨全部蒸馏出来。

滴定:吸收在硼酸中的氨,用0.01mol/L的盐酸滴定,由蓝绿色变到紫红色为终点。与此同时进行空白实验和两组平行的实验。

土壤全氮含量由下式计算:W=(V-V0)*C*0.014*1000/M:式中:W,土壤全氮的含量,g/kg;V,滴定样品用去盐酸溶液的体积,ml;V0,滴定空白样品用去盐酸的体积,ml;C,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0.014,氮原子的摩尔质量,g/mmol;M,风干土样的质量,g。

5、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称取通过1mm孔径的风干土壤5g(精确到0.01g)于200ml的锥形瓶中,加入50.0ml乙酸铵溶液,盖紧瓶塞,在20~25℃下150r/min~180r/min振荡30min,干过滤。滤液直接在火焰光度计上测定,同时做空白实验。

标准曲线的制定:分别吸取钾标准溶液体积(ml):0.00、3.00、6.00、9.00、12.00、15.00于50ml容量瓶中,用乙酸溶液定溶,即浓度(ug/ml)0、6、12、18、24、30的钾标准系列溶液。以钾浓度为0的溶液调节仪器零点,用火焰光度计测定,绘制标准曲线。

土壤速效钾含量由下式计算:W=C1*V1/M

式中:W,土壤速效钾的含量,mg/kg; C1,查标准曲线得待测液中钾的浓度数值,ug/ml;V1,浸提济的数值,ml ;M,试样的质量,g。

6、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称取通过1mm孔径的风干土壤 2.00g,放入100ml的三角瓶中,加入0.03mol/L氟化铵—0.025mol/L盐酸溶液20ml。振荡30min。用无磷滤纸干过滤,滤液用盛有0.1g硼酸三角瓶承接,摇匀,使硼酸溶解,以遮蔽氟离子对显色反应的干扰。吸取10ml滤液,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少许,再加2.6--二硝基苯酚指示剂一滴,用4mol/L的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至微黄色。用移液管加入1.5%钼酸铵—盐酸溶液5ml,摇匀加蒸馏水至近刻度,再加2.5%氯化亚锡溶液3滴,用蒸馏水定溶,充分摇匀,5~25min内在分光光度计上比色(700nm处)。

磷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吸取标准的磷标准溶液0、0.5、1.0、1.5、2.0、2.5ml,分别放入25ml 的容量瓶中,各加入0.03mol/L氟化铵—0.025mol/L盐酸溶液10ml,再加入0.1g硼酸,按照上述手续调节酸度,显色,此一系列蓝色溶液磷浓度相应为0、0.1、0.2、0.3、0.4、0.5ppm。比色后绘制曲线。

土壤速效磷由下式计算:P=C*V2*V/V1*W 式中:P,土壤速效磷浓度,mg/kg;C,查标准曲线得待测液的浓度,ug/ml;V2,比色溶液体积,ml;V,浸提液0.03mol/L氟化铵—0.025mol/L盐酸溶液体积ml:V1,吸取浸提济的体积,ml;W,风干土壤的重量,g。

四、作业

1、将测定结果填表。

2、比较茶园土壤肥力水平。

茶园土壤肥力指标测定表

土层深度pH值有机质

(%)

有效N

(mg/kg)

全N

(g/kg)

有效P

(mg/kg)

速效K

(mg/kg)

0~20cm 20~40cm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专业:茶叶科目:茶树栽培学 一、填空题(20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开展)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鳞叶、鱼叶、真叶)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5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腋芽一片叶片一个短茎”。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树林大生长差、生态条件不适、群体结构紊乱) 5、茶园耕作可分为浅耕和深耕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旱害) 二、选择题(10分) 1、茶树的芽按着生部位的不同分为(A) A、定芽和不定芽 B、顶芽和腋芽 C、冬芽和夏芽 D、生长芽和休眠芽 2、插穗一般是选择(B) A、未成熟的枝条 B、当年生的半木质化的枝条

C、两年生的枝条 D、已老化的枝条 3、茶树的哪些器官是营养器官(A) A、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 C、根、茎、花 D、花、果实、叶 4、茶园耕作深耕在哪几个月份进行(D ) A、1-2月份 B、3-4月份 C、5-6月份 D、7-8月份 5、我国茶区传统的灌溉方法有(C ) A、喷灌和漫灌 B、滴灌和沟灌 C、沟灌和漫灌 D、渗灌和滴灌 6、下列哪个不属于生产季节的浅耕(C ) A、春茶前的耕锄 B、春茶后的浅耕 C、秋茶后的耕作 D、夏茶后的浅锄 7、下列哪个不是影响插穗发根的环境因素(C ) A、湿度 B、温度 C、空气 D、光照 8、下列关于茶园园地规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 A、道路系统的设置 B、排蓄水系统设置 C、茶园地块划分 D、栽培授粉树 9、茶树常见的病害不包括( C ) A、茶芽枯病 B、茶白星病 C、灰斑病 D、茶饼病 10、对茶树的需肥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B ) A、营养的连续性 B、营养的分散性

我国茶树育种的发展

我国茶树育种的发展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前言】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叶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品种的竞争。了解我国茶叶育种的发展情况,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茶叶技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茶产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茶文化。 【正文】游览杭州西湖的人,都要到虎跑泉去享受一下“龙井”名茶;到过安徽祁门的人,谁能不去品尝那素负盛名的“祁红”!我国茶区广阔,产茶历史悠久,著名茶类,驰名中外。饮茶,可以使人提神解卷,健胃消食;饮茶,可以增进健康,防除疾病。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材米油盐酱醋茶”。可见。饮茶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有多么重要!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在远古时代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茶在古代称荼,又名茗皋芦等。相传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用茶叶来治病。据《晏子春秋》记载,古代人还把茗作为珍贵的祭品。公元前一世纪王褒《僮约》中有“脍鱼庖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都买茶”之句。这是我国最早关于饮茶并以茶叶作为商品的记载。《神农本草》还说,茶树“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这表明在两千年前,我国的祖先就已经发现茶树并开始利用了。随着对茶叶经济价值认识的增加,人们逐渐把茶树驯化成栽培植物。据《四川通志》记载,在两千多年的汉代,四川等地就已经开始种植茶树了。 但是,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称得上是好茶的,这就说道茶的品种问题。好的茶叶不仅可以买个好的价钱,而且受大多的人的喜欢,被人们称颂。 因此,要想培育出良种优质的好茶,我们必须了解茶树育种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与育种目标;了解茶树品种资源、良种特性;掌握系统选种、引种、杂交育种、杂交优势的利用、良种繁育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育种试验程序等。学习倍数体育种、辐射、激光、高光效育种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最好能独立开发新的优质品种。 如何培育良种优质的茶叶:(1)、品质育种、抗性育种是主要的育种目标。在茶叶商品不足的情况下,育种目标以产量为中心。在供需基本平衡时,品质成为主要育种目标。品质应包含品种内在品质和商品的外在品质,所以茶叶品质应包含早生、香高、味醇、形异及内含成分含量、组成等内容。由于我国茶区广阔,自然环境和气候千差万别,需要考虑以抗生育种为目标的研究和选育抗病虫、抗旱东的茶树品种,满足部分茶区的需要。(2)、积极应用高新技术的育种手段。新世纪,常规的茶树育种方法将继续被采用,同时渗入高新技术的育种手段,利用种子、激光等现代辐射技术,结合化学诱变技术,产生大量的变异材料,有利育种工作者在宽范围选择更好、更多的育种材料,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茶树品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创造具有新性状的茶树品种,也可将两个品种的有良性结合在一起,或导入新的遗传性基因,前景看好。同时,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使单个细胞在几周或几个月内繁殖多代,毋需受季节、茶树生长习性等条件限制,使育种时间缩短,提高繁殖系数。(3)、工厂化育苗。在继续采取传统的短稳扦插繁育良种茶树的同时,利用微繁殖技术(组培技术之一)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大量植株,这种工厂化微繁殖技术育苗可以在很小的地方产出上百万个小植株,其繁殖系数高,只要能规模化生产,成本先对会比较低。此外,人工种子也是建立在细胞胚胎和微繁殖技术基础上的一项新技术,即将体细胞胚或试管菌用含有营养成分的胶囊包裹起来(其胚乳作用),形成一种类似种子的结构,然后再用人工外皮包起来,防止机械损伤。该技术的优点是效率和繁殖率高,能保持优良

茶树栽培学试卷题库

二、名词解释 1.纯茶园生态系统; 2.活动积温; 3.无公害茶; 4.有机茶; 5.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 6.低产茶园; 7.单轴分枝; 8.合轴分枝; 9.茶树有性繁殖;10.茶树无性繁殖;11.生理需水;12.生态需水;13.生物覆盖;14.茶树枝条的异质性; 15.轻修剪;16.定型修剪;17.寒害;18.冻害;19.根外施肥; 五、问答题(包含论述) 1.怎样科学划分中国茶区?中国四大茶区各有何特点? 2.茶树新梢生育有哪些规律? 3.茶树的一生可划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哪些特点?栽培上要做好哪些工作? 4.光强对茶叶品质有何影响?生产上如何控制? 5.茶树喜酸的原因是什么? 6.请分析“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理论依据。 7.试述茶树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点。 8.进行茶树品种搭配有什么意义?怎样做好品种搭配工作? 9.简述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10.何谓无公害茶园?无公害茶园建设有哪些要求? 11.试分析低产茶园的成因,如何改造低产茶园? 12.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掌握哪些技术环节? 13.采取哪些措施可实现茶园保水? 14.茶园施肥应遵循哪些原则? 15.如何解决茶园有机肥不足的问题? 16.有哪些茶园土壤覆盖形式?如何应用? 17.试分析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如何改良? 18.试分析茶园土壤有机质贫化问题,如何改良? 19.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结构要求? 20.各种修剪方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21.简述茶树产生寒、冻害的机理及其防御技术。 22.试述有机茶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 23.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概念和异同点。

24.试述茶叶采摘标准确定的依据及其掌握的方法? 25.怎样做到依树龄、树势留采叶? 26.怎样运用茶树栽培措施调节茶叶采摘的洪峰? 27.茶园水分散失的途径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实现茶园保水? 28.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结构要求? 29.修剪对茶树生育及体内代谢带来怎样的影响 30.修剪对茶树树冠培养起哪些作用?

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栽培技术 一、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选好茶树品种和茶园地 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茶树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茶园建设:1、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2、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3、生产基地的空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4、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资源。 三、种植技术 1、种植方式:良种茶园品种布局应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选好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通常当家品种应占70%以上,以早、中生品种为主;搭配品种点30%左右。良种茶园每个品种均应做到集中连片栽植。不宜将品种分散栽种; 2、种植密度:良种茶园要做到合理密植,使之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窄畦双行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33米,小行距4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双行的茶丛按等腰三角形交错排列。单行条栽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 3、移栽时间:茶苗移栽的最适时期,是在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旺盛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移栽容易成活。浙江茶区一般茶苗移栽的适期为早春的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和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这段时期,选择空气湿润,土壤含水率较高的阴天或雨后初晴的天气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移栽。 4、定植技术:在茶苗定植时,做到现开现栽,保持沟内土壤湿润。扦插苗无主根,根系分布浅,定植时要适当深栽。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栽植时要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于将茶苗向上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与土壤密接。然后再适当加点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在茶苗基部覆盖些松土,使植后雨水便于渗入根部。移栽后要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的材料,可用于茅草、柴禾、稻草、麦秆等。 5、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通过解除茶苗顶端生长优势,刺激腋芽萌发,促进侧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培养骨架、塑造树型的目的。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

实验2 茶树分枝习性的观察

实验2 茶树分枝习性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茶树枝条的特性的分枝规律,目的在于通过人为的修剪、采搞等措施来改变枝条间的关系,改变茶冠的构成和形状。 通过本实验,要求了解茶树树冠形成的基本情况,为修剪、采摘提供依据。 二、内容说明 (一)茶树分枝形成及其特点 1.单轴分枝 顶芽生长势强,主干向上生长,侧枝生长比主干细小,缓慢。幼年期茶树及徒长枝属于这种分枝方式。 2.合轴分枝 主干顶端的生长点常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而侧芽则生育旺盛,形成了不断分枝的密集形式。 3.鸡爪枝分枝 是合轴分枝的一种特殊形式。茶树经长期采摘,茶树顶端分枝细小,细节很多,节间很短,形似鸡爪。 (二)自然生长下不同年龄的茶树分枝形式 不同年龄的茶树具有不同的分枝层次。一般自然生长的茶树每年积累一层,到8年左右基本固定。茶树枝条的粗细、长短、数目,随年龄而增长,颜色由青→红→棕色→灰褐,随年龄增长皮孔增大而形似裂纹。 (三)修剪、采摘与分枝 茶树分枝的长度、粗度、密度、角度等,随剪采及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未经修剪的茶树分枝稀疏而不壮,树冠零乱,采摘面小;经修剪的茶树分枝多而粗壮,枝条粗度随高度而逐渐变细,树冠大而浓密,采摘面大。 (四)茶树品种与分枝 茶树品种与分枝关系密切,一般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较高;而灌木型茶树则无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较低。不同品种的分枝角度、节间长短、枝条色泽等都有相当差异。 三、材料与设备 (一)材料 不同品种的茶树,自然生长和栽培的茶树各一块。 (二)设备 钢卷尺、量角器、测微尺等。 四、步骤及方法 (一)每二人为一组,在各类茶园中依次观察分枝方式,比较自然生长和剪采后茶树在分枝方式、粗度、长度、角度等方面的差异。 (二)观察自然生长茶树、人工修剪,比较各其分枝部位、数目、角度等分枝习性的差异,并将结果填入表2-1中。 五、作业 1.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不同茶树年龄时期的分枝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剪采措施。 2.将表2-1茶树分枝习性观察记载表交上。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0 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一片、一个”。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和。 5、茶园耕作可分为和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 8、我国一级茶区有四个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其中,西南茶区为最古老茶区,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9、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为: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ft茶目ft茶科ft茶亚科ft茶族ft茶属茶种。茶树国际命名法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10、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按发生部位不同,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根具有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阻力小方向生长四大特性。 11、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和开展状三种。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12、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13、茶树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14、茶树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15、目前,我国国家审定的茶树品种96 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 个,无性系品种79 个。省级审定品种120 个。 16、扦插时间: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17、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8、茶园土地管理包括耕作除草、水分管理、施肥、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19、茶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有:地面径流、地下水移动、地面蒸发和蒸腾作用。 20、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和 21、茶园灌溉的四种方式是: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 22、茶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兼顾。 23、修剪类型包括: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五种类型。 24、云南省经国家认定的群体品种(国家品种):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云抗 10 号、云抗 14 号。 25、茶园施肥可分为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几种。 26、茶园地面覆盖有生物覆盖和人工覆盖两种。 27、优质高产型茶树树冠的外在表现是分支结构合理、树冠高度适中、树冠覆盖度大和有适当的叶层厚度。 28、影响扦插成活的本身因素有:品种差异、插穗老嫩程度、插穗的粗细长短、插穗留叶量和插穗上的叶芽生育状态等。 29、ft区开梯的目的是:保持水土、改善茶园条件。 二、选择题(10 分)

li茶树栽培学复习资料

骨干枝:主要由一、二级分枝组成,其粗度是影响茶树骨架健壮的重要指标之一。高产优质树冠要求骨干枝粗壮且分布均匀。 生产枝: 叶面积指数: 茶园覆盖度: 茶树的三基点:茶树三基点温度分别指茶树生长能承受的最低临界温度、最高温度和茶树生育最适温度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茶树品种耐低温的表现,一般把中小叶种茶树经济生长最低温度限定为-8~-10℃,大叶种-2~-3℃;生存最低界限气温:小叶种-8~-10℃,乔木型-6℃左右,茶树生物学最高温度: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茶树生育最适温度是指茶树生育最旺盛、最活跃的温度,多数品种为20℃~30℃ 茶树的总发育周期:指茶树一生的生长、发育进程。过程:合子→茶籽及插穗→茶苗→根深叶茂的茶树→衰老→死亡。茶树的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茶树的活动积温:茶树在某一生育时期或整个年生长周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的温度总和 生态茶园:一种人工群落,以茶树为主,因地制宜地配置林木、果树、草本植物,形成乔-灌-草多层次、多物种的立体复合栽培模式,从而从而构成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 无公害茶园: 1、简述我国茶树栽培发展的历史? 2、我国茶区怎样划分?简述四大茶区气候条件、茶叶生产的基本特点? 茶区是依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在适合于茶叶生产要求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综合第划分为若干自然、经济和社会提哦啊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大致相同的茶树栽培区单元,依据中国茶区地域差异、产茶历史、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生产特点,将全国国家一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华南茶区:本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域划最适宜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个茶区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茶区土壤大多为砖红壤和赤红壤,部分是黄壤,主要生产茶类为红茶、普洱茶、六堡茶、绿茶和乌龙茶。 西南茶区:该去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去内各地气候差别大,但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且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黄壤。主要茶类有红茶、绿茶、普洱茶和花茶。 江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基本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春温、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土壤类型基本上是红壤,部分为黄壤或黄棕壤。生产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江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次适宜区。处于亚热带北缘,区内地形复杂,气温低,积温少。宜茶土壤多位黄棕壤,部分为山地棕壤,主要茶类为绿茶。 3、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科、属、种)?茶树的学名? 学名: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 地位: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4、茶树的树型分为?茶树的树冠因分枝角度不同树姿分为?茶树的分枝方式? 5、茶树新梢生长的基本规律?新梢生长、休止周期性的主要原因? 茶树新梢:(1)凡是新梢具有继续生长和展叶能力的都称为正常的未成熟新梢;(2)当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 茶树育种学(Tea plant breeding) 教学课件

茶树育种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中国茶树优良品种的识别 一、目的中国茶树品种丰富多彩,其中有许多高产优质良种,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些优良品种各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通过多它们的识别,要求认识当前推广的主要茶树品种的优良性状,并初步掌握识别茶树良种主要特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茶树优良品种的许多经济性状都可通过如植株形态、分枝状况、芽叶特点、适制性能、产量情况和生物学特性等表现出来,而这些我们均可用计数、称重、化学分析和比较记述的方法加以鉴别与区分它们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因此,认识良种是为了更好地选用良种和提高良种,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材料及用具 1、材料选用校内生产茶园或品种园主要良种10~20个。 2、用具钢卷尺、粗天平、记载板、铅笔、调查表。 四、方法与步骤每2人为一组,在生产茶园内选2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和在品种园内选3个品种各有代表性的植株各1株进行观察,并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记载(附表)。 五、作业 1、填写调查表。撰写实验报告。 2、比较各品种主要性状的异同点。 3、提出各调查品种的适制性,并说明理由。 附一:茶园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上往下数)右边1~5行福云6号;第6行金萱和龙井长叶;第7行福云6号;8~12行金萱。左边第1行仁化白毫和台湾单选;第2行华农1号;第3行华农1号和黄枝香;第4行华农2号;第5行黄叶单枞、黄枝香和红柄单枞;第黄淡和白叶单枞;第7行红柄单枞;第8行黄淡和凤凰单枞;第9行华农2号和华农1号;第10行资源圃。 附二:资源圃品种示意图(由上往下看,由里往外、由左向右数)第一行:勐海大叶6株;台湾长叶11株;佛手8株;福云6号3株;桃仁10株;台湾黄叶9株;政和大白茶12株;迎春10株;黄叶水仙9株。第二行:小叶水仙12株;毛蟹12株;悅茗香12株;大叶水仙12株;铁观音12株;越南种12株;英红9号11株。第三行:排旗种6株;笔架山茶6株;台湾种6株;锅孟种6株;无名杂种6株;连南白茶5株;宛田种6株;云大单株株;龙脊种3株;六洞种5株;云南大叶5株;凌云无性4株;掸部种5株;大瑶种5株;台湾种4株;开山种5株;凤凰水仙6株。 实验三:茶树有性杂交技术 一、目的:有性杂交是现代育种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实验,要求初步掌握 茶树有性杂交的技术。 二、原理:通过2个或2个以上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植株进行人工有性交配,可使基因重 组,从而可能产生具有双亲(或两个以上亲本)优良性状甚至更多优点的后代,为选育新品种提供有利条件。 三、材料及用具 1、材料各杂交组合的亲本(视具体情况临时选定)。 2、用具:玻璃纸袋、花粉收集瓶、培养皿、毛笔、回形针(或大头针)、镊子、纸牌、铅 笔、记录本等。 四、方法步骤

茶树栽培学实验指导

茶树栽培学 实验一茶树叶片的外部形态观察 一、目的: 茶树是叶用植物,因此了解叶片的外形及其特征对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和识别真假茶都有一定意义。 二、材料与用具 不同叶片形态的腊叶标本,不同叶尖形态的腊叶标本、鲜成叶、幼嫩叶、放大镜、绘图用具等。 二、说明: 1.锯齿:叶缘有锯齿,锯齿顶端有一个圆锥体,由许多腺细胞组成,能分泌胶质,在幼嫩时锯齿上还有排水孔,具有排水作用。排水孔因叶片的发育和气孔的出现而消失,残留下棕褐色的斑痕,在放大镜下是一种棕色突起,形似老鹰嘴。 2.茸毛:叶片背面,具有银白色的茸毛,嫩叶比老叶多,因此茸毛多少往往是品质良好的特征。茸毛是长形的细胞,细胞壁厚,它的基部大多变曲成为直角形,卧伏在叶背面上,尖端指向叶尖。 3.叶脉:叶脉是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主脉明显,在叶片的中央部位,主脉两边分出8-15对(少数在5-7对)侧脉。主脉在叶正面呈凹痕,在叶背面呈突起状。侧脉末端伸展到叶缘约2/3处,即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一条侧脉相连接,主侧脉构成明显的封闭状的网状结构。由侧脉再分出细脉,细脉向叶缘伸展到锯齿部位的小腺体里。 4.叶尖:叶尖的形状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种:圆头、钝头、渐尖和急尖。此外,叶尖尖端略有凹陷。 5.叶片形状:以叶的长与宽之比来划分: 圆形:长宽比在2.0一下; 椭圆形:长宽比为2.0~2.5; 长椭圆形:长宽比为2.6~3.0; 披针形:长宽比在3.0以上。 6.叶片大小:叶片大小是茶树品种分类的标准之一,以叶面积(叶长×叶宽×0.7)大小来划分,我国分级标准为: 特大叶:叶面积大于60cm2; 大叶:叶面积在40~60cm2之间; 中叶:叶面积在20~40cm2之间; 小叶:叶面积小于20cm2。

茶树栽培学题库

1茶树的植物界地位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2由于茶树品种分枝习性不同,茶树的树姿可分为直立、半开张和开张等3种类型。 3茶芽的萌发生长与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等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 4茶氨酸是在茶树根部由茶氨酸合成酶催化谷氨酸和乙胺反应合成,然后通过枝干送至叶部,并积累在叶中。(茶树根部) 5高产茶园的树冠覆盖度应达到80%以上,叶面积指数以3~4为宜。 6一般认为,茶树的生物学零度(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为10℃左右。 7茶树对蓝光和橙光的吸收比重大,蓝光为短波光,有利于茶树代谢和形成。(氮代谢、蛋白质或氨基酸) 8福建茶区土壤的有效钾和镁含量常明显偏低。施用钾、镁肥可提高乌龙茶的产量。 9茶园土壤外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大气沉降物污染、施肥污染和农药污染。10茶鲜叶的质量包括嫩度、匀度、净度、鲜度四个因素。 11茶树根分泌的物质中,多酚类和咖啡碱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12与乔木型茶树比较,灌木型茶树,植株较矮小,无明显主干。 13通常把茶芽萌动后展叶的嫩梢称为新梢。 14茶树的叶片可分为鳞片、鱼叶和真叶。

15茶树的一生,依其自然生育特性,可分为幼苗期、幼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四个时期。 16茶树幼苗出土后,其叶展开,进入双重营养阶段,营养的来源,一方面来自子叶,另一方面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17纬度偏低的茶区年平均气温高,地表接受的日光辐射量较多,年生长期较长,往往有利于碳代谢,故对茶叶品质有重要作用的多酚类物质或茶多酚积累较多。18茶树枝条的下端与上端存在着阶段发育的异质性,下端就其生长年龄来说是,而阶段发育相对。(较老、较幼) 19茶园营养诊断包括土壤营养诊断和植株营养诊断。 20高产优质的茶园,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在80cm 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有机 质含量高,土壤pH多在 4.5~5.5或5.0左右。 21茶园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有:管道输水、喷灌、微喷灌滴管根区导灌等。 22幼年期茶树的采摘原则是以养为主,以采为辅。 23茶树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 24茶树的树型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等3种类型。 25茶籽萌发过程必需的3个基本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26一般认为茶树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1500mm 左右。茶树在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 。 27茶树对蓝光和橙光的吸收比重大,橙光偏长,有利于茶树代谢和的积累。 (碳代谢、碳水化合物或茶多酚)

茶树育种学考试试卷之三及参考答案

茶树育种学考试试卷之三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3个国家级茶树种质资源圃,分别在浙江杭州,云南勐海和福建福安。(写出具体地名) 2、广义上的发酵工程包括上游工、发酵工程和下游工程三个部分。 3、野生茶树与栽培种茶树叶片上表皮纹饰有明显的差别,其中,野生茶的气孔小而稀疏,不具表皮毛,栽培种茶树的气孔大而密,并具表皮毛。 4、茶树正、反交产生的后代结实率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茶树属于细胞质遗传。 5、经黄化处理后的茶树芽叶同化率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含水量较高。在水分最高时进行秋水仙素处理,药液容易内渗,正在分裂的幼嫩细胞容易诱变成多倍体。 6、比较下列材料对辐射的敏感性(“>”表示左边材料较敏感): (1)福鼎大白茶 < 福安大毫茶(2)毛蟹 < 黄棪 7、写出下列茶树品种的茶类适制性: (1)黄棪乌龙茶、绿茶、红茶;(2)丹桂乌龙茶、绿茶; (3)福鼎大白茶绿茶、红茶、白茶;(4)福建水仙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 8、辐射剂量范围与诱变效果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获得最多的突变,较理想的照射剂量应选择在临界剂量附近,临界剂量的表示方法为LD60 ,其含义指存活40%,致死60%。 9、RAPD的英文全称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ic DNAs ,中文指随即扩增片段多态性。 二、术语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育种的原始材料指选育新品种时最初应用的那些材料。又称为品种资源、种质资源、基因库等。——栽培、野生、半野生、近缘、人工中间材料等。 2、细胞融合:又称体细胞融合,指两个品种的核融合,产生的后代能表达亲本的性状,但不经精卵细胞交配,为无性杂交。 3、异替换系:某一物种的1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的1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代形成的新类型。 4、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的基因型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 MAS)手段,减少育种过程中的盲目性,加快育种的进程,这就是分子标记辅助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提高产量——1分 (2)改善品质——2分

茶树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茶园建设 茶园建设包括新园建立和低产茶园改造两个内容。 (一)茶园建设 1、园地选择。茶树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在它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喜温湿、怕严寒,喜酸性土壤。怕碱性土壤和耐阴等一些基本特性。因此,人工栽培茶树首先要选择好和茶树在系统发育中,所获得的基本特性相适应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势条件,使茶树的生长发育有一个较好的环境,为茶树的优质、高产、高效益打下基础。 我国中、北部茶区,茶树适生条件为:光照强度最低不低于1000勒克斯;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00C;年降雨量在800或1000毫米以上;土层的深度不低于60厘米,土壤的PH在4.5-6之间,最高不得超过6.5,土壤的地下水位离地面1米以上;海拨高度在1000米以下,最高不高于1200米;地势要求平坦,20度以上山坡地不再用来开辟茶园。计划生产有机茶茶园,宜选择在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较远、高拨较高的地段建立。 2、茶园规划。新建茶园要认真做好规划。其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布局要合理、路沟要分明、茶园要富有园林化的优美环境。其茶园规划的主要内容: (1)茶园区块划分。大面积茶场,要依据地形、地貌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生产作业区,每区又划分成若干个地块。地块的形状以长

方形为好,这有利于耕作管理。山地茶园的地块,一般是用纵、横水沟来划分、平地和缓坡茶园,一般是用道路来划分。地块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好,但不能强求一致,不过每块茶行的走向应尽量做到一致。 (2)道路设置。茶园道路必须按需要设置,防止过多的占用好地面积和割裂地块。茶园的系统是由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组成。 干道:对内连结场部、加工厂和作业区、对外和公路相接,其宽度为6-8米。面积较小的茶场,可不设干道。 支道:是园内运输、耕作采摘等机具运行的道路,其设置一般和茶行平行并和干道相接,宽度为4-5米。 步道:是从支道能向茶园地块的道路,其设备一般和步道垂直或成一定交角,宽度为1.5米,两步道之间的距离,以50米左右为宜。 环园道:是用来和农田分界的线路,设在每片茶园的边缘,宽度为1.5米。 (3)排灌系统设置。茶树是怕旱又怕涝的作物,山地茶园还有一个水土保持问题。因此,在规划时必须把茶园排灌系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茶园的排水系统,包括纵沟和横沟。纵沟顺坡向开设,一般和茶行方向垂直,用于接纳横沟溢水;横沟依等高线开设,一般和茶行方向平行,用于拦蓄茶园流水,坡地茶园要每隔15-25米设置一条。茶园上方和林地或荒地交界处还要设置一条隔离沟,防止山水流入茶园。

(完整版)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一片、一个”。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和__________________。 5、茶园耕作可分为和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 8、我国一级茶区有四个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其中,西南茶区为最古老茶区,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9、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为: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亚科山茶族山茶属茶种。茶树国际命名法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10、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按发生部位不同,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根具有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阻力小方向生长四大特性。 11、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和开展状三种。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12、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13、茶树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14、茶树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15、目前,我国国家审定的茶树品种96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品种79个。省级审定品种120个。 16、扦插时间: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17、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8、茶园土地管理包括耕作除草、水分管理、施肥、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19、茶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有:地面径流、地下水移动、地面蒸发和蒸腾作用。 20、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和抗蒸腾剂。 21、茶园灌溉的四种方式是: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 22、茶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兼顾。 23、修剪类型包括: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五种类型。 24、云南省经国家认定的群体品种(国家品种):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 25、茶园施肥可分为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几种。 26、茶园地面覆盖有生物覆盖和人工覆盖两种。 27、优质高产型茶树树冠的外在表现是分支结构合理、树冠高度适中、树冠覆盖度大和有适当的叶层厚度。 28、影响扦插成活的本身因素有:品种差异、插穗老嫩程度、插穗的粗细长短、插穗留叶量和插穗上的叶芽生育状态等。 29、山区开梯的目的是:保持水土、改善茶园条件。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茶树栽培技术 二、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性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 (二)适用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三)适用对象:专科 (四)学时:32 (五)教材:茶树栽培学(第四版),骆耀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10月 (六)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茶树栽培、茶区分布及其自然条件,掌握茶树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其内容包括茶树生物学特性、茶树繁殖、?新茶园建立和低产茶茶园改造以及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基本方法:采取课堂讲授、电化教学、实训、教学实习相结合。讲课32学时侧重讲授茶树选种和良种繁育、新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方面:了解目前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简史与概况,掌握茶树生物学基础与适生环境、品种与繁育、茶园建设与土壤管理、树冠培养、茶园安全生产、茶叶采摘与茶叶可持续发展等教学理论。 能力目标方面:通过实践掌握茶树繁殖、除草、施肥、土壤管理、修剪、采摘等技能。 道德目标方面:树立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良好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质疑与勤奋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学时分配和课程内容 第一章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与茶区概况 本章计划课时为2 教学目标: 1、了解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2、了解中国茶区分布。 3、了解世界茶区分布及主要产茶国的生产概况。 4、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茶树栽培技术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学农热情,树立努力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1、茶树发现、利用起始时期; 2、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3、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 4、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整理)《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1

-------------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6月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茶树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茶树栽培学的任务是:简要介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史、茶树栽培科学发展史及其现状;系统阐述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原理;分述基本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依据、要领及操作方法;系统介绍茶叶无公害栽培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综合阐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阐述、指导和推广茶树栽培种植技术和从事其相应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基本形态。 2、掌握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习性)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它们在茶树不同类型(或变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某些差异性。 4、掌握茶树正常生育和高产优质所需的主要生态条件,认识茶树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了解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条件与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茶树常规栽培技术即茶树繁殖技术、新茶园规划与建设技术、茶园耕锄技术、茶园施肥技术、茶园灌溉技术、茶园保水技术、茶树修剪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保护技术和茶叶采收技术等的制定依据、适度的标志(或标准)和执行的技术要点。 2、掌握茶园测产技术。 3、掌握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茶树修剪、茶园耕作、施肥和茶叶采收等具体

操作技术。 4、初步具有利用掌握的茶树栽培原理及各种栽培技术,实现以及发展茶树的无公害生产。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基本内容 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茶叶的功能、茶树栽培的历史经验;传播史;茶业现状、特点;茶树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基本要求

茶树育种学考试试卷之四及参考答案

茶树育种学考试试卷之四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8项内容即单倍体培养、胚乳培养、细胞融合、 胚培养、茎尖脱毒、试管受精、种质保存、快繁等。 2、茶树原始材料根据来源划分,包括初级基因库,主要指各个茶树品种之间、茶育茶的变种;次级基因库,主要指茶和与茶同属的植物如红山茶、茶梅、油茶、红花油茶、金花茶等;三级基因库,主要指与茶杂交时杂交不实或杂种不育等现象。 3、野生茶树与栽培种茶树叶片上表皮纹饰有明显的差别,其中,野生茶的气孔小而稀疏,不具表皮毛,栽培种茶树的气孔大而密,且具表皮毛。 4、根据茶园中茶树的开花结果部位可判断其老化程度及树龄。一般,若茶树结果多,主要集中在树冠上部结果,可初步判断为老龄树。 5、从遗传距离与特点考虑,写出下列各组合所属的杂交方式: (1)铁观音×安溪野生茶:远缘杂交; (2)奇兰×黄棪:近缘杂交; (3)福云7号×云南大叶种:回交; 6、写出下列茶树品种的茶类适制性: (1)黄棪乌龙茶、绿茶、红茶;(2)丹桂乌龙茶、绿茶; (3)福鼎大白茶绿茶、红茶、白茶;(4)福建水仙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 7、比较下列材料对辐射的敏感性(“>”表示左边材料较敏感): (1)福鼎大白茶 < 福安大毫茶(2)毛蟹 < 黄棪 8、RAPD的英文全称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ic DNAs 中文指随即扩增片段多态性。 二、术语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杂种优势:远缘杂种的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均比双亲优越称为杂种优势。它是可以计算的(数值化):如产量、品质或抗逆性等。 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借助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基因的基因型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效率,即采用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 MAS)手段,减少育种过程中的盲目性,加快育种的进程,这就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3、品种:是人类创造的;是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资料;适应于一定农业区域的一个群体;遗传性稳定;有一定种植面积和产量,品质符合要求。 4、异位系:某物种的一段染色体和另一物种的相应染色体节段发生交换后,基因连锁群也随之发生改变而产生的新类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实习报告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下文是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可作参考。 范文一: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实习,一方面使我们学习和了解茶树育种的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以及实际实习中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茶树育种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巩固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实习,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激发我们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支撑。 实习意义 1、通过本次实习,虽然有些汗水,学到一些团结合作的苦中作乐精神 2、通过本次实习,可以培养科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

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3、在这次实习中,可以深入对茶树的认识,增加对茶树学习、工作的激情 4、通过本次实习,可以让我们更能充实丰富大学生知识文化的乐趣生活 5、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实习可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内容 在我们实习有两周的时间里,实习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锄草、施肥、盖草、修剪、喷农药、整地、扦插。 1、锄草(第一周星期一至星期三) 工具:锄头、剪刀

茶园杂草既与茶树争地、争光、争水、争肥,又是传播茶树病虫害的重要中间寄主。茶园除草为茶园田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茶园杂草一般平地茶园多于山地茶园;幼龄茶园多于成龄茶园。茶园杂草的共同特点,一是生命 力强,能耐寒暑、耐干湿、耐酸瘠,适应范围广;二是传播方式多;三是繁殖快,种子数量多;四是寿命长。杂草种子遇到不良条件,能处于休眠状态,待条件成熟后,再发芽生长。 2、施肥(第一周星期四) 工具:锄头 茶园施肥的方法有穴施、沟施、撒施和根外追肥的方法,我们这边使用的是沟施。 沟施是茶园施肥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基肥和追肥的沟施方法不 同。我们的茶园的施肥方式是追肥。追肥开沟只要有10厘米深即可;坡地茶园施追肥,春季沟开上方,夏季沟开下方,轮换进行;施用追 肥后要及时盖土。尽量回复到以前的样子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6月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茶树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茶树栽培学的任务是:简要介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史、茶树栽培科学发展史及其现状;系统阐述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原理;分述基本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依据、要领及操作方法;系统介绍茶叶无公害栽培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综合阐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阐述、指导和推广茶树栽培种植技术和从事其相应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基本形态。 2、掌握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习性)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它们在茶树不同类型(或变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某些差异性。 4、掌握茶树正常生育和高产优质所需的主要生态条件,认识茶树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了解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条件与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茶树常规栽培技术即茶树繁殖技术、新茶园规划与建设技术、茶园耕锄技术、茶园施肥技术、茶园灌溉技术、茶园保水技术、茶树修剪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保护技术和茶叶采收技术等的制定依据、适度的标志(或标准)和执行的技术要点。 2、掌握茶园测产技术。 3、掌握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茶树修剪、茶园耕作、施肥和茶叶采收等具体

操作技术。

4、初步具有利用掌握的茶树栽培原理及各种栽培技术,实现以及发展茶树的无公害生产。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基本内容 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茶叶的功能、茶树栽培的历史经验;传播史;茶业现状、特点;茶树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