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要点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要点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要点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要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核心)教务行政管理总务工作

学校管理的过程: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学校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1.方向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5.规范性原则 6.系统性原则 7.效益型原则 8.动态性原则方法:1.行政管理原则 2.法律原则 3.思想教育原则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学校组织结构的主要职能部门:1.校长办公室(对外联络、信访、人事保卫、文件收发归档、报表统计)

2.教务处(教学组织、教育科研、学籍管理、课程资源管理)

3.政教处(德育思想政治)

4.总务处(后勤提供经费物质保障)

5.教研室(基层教学实验)

6.年级组

?(重点)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的由来:《孟子尽心上》

教育主要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主导作用)、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活动中介)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 a.继承性 b.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c. 教育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的功能:

按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人口经济政治科技文化)

按作用分: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呈现方式分:显性功能(计划性)隐性功能(非预期的)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美桑代克英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 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

a.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b.没有阶级性,教育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

c.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没有文字和书本

d.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e.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贫乏

f.教育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没有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

2.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

中国夏朝——痒序校西周——国学乡学“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古埃及宗教教育

古希腊斯巴达——尚武教育雅典——崇文教育

3.封建社会

中国春秋战国——官学衰私学兴显学盛行隋唐——实行分科教学科举制

宋朝——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清朝——学堂中体西用 1905废除科举

西方教会学校骑士学校

特点: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象征性 6.宗教性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校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

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学

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

中国《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文献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学思结合)

墨子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道法自然

西方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与游戏”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

昆体良西方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况为“模

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创立阶段培根——实验科学家鼻祖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归纳法”

特点:教育问题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或概念体系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卢梭——《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儿童本位教育观

康德——最终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

诸实施的教育家

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性教育原则(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没有无教学的教育)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学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儿童经验

活动)“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论

陶行知——人民教育家《中国教育改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流浪儿童和违法者

改造

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育著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赞可夫——《教育与发展》“以最好的效果使学生达到最高的发展水平”发展性教育理

论五条教学原则 a.高难度 B.高速度 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D理解学

习过程 E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美强调学科结构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

瓦根舍因——德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皮亚杰——瑞士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活的教育学”

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c.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舒尔茨人力资源理论)

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决定着受教育权

c.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人才)

b.教育促进民主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a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b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c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a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b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c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3.学校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激励评价

教育目的理论:

宗教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

个人本位论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满足人的需要(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教育目的层次:

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师教学目标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我国的教育目的特点

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全面发展教育构成及其关系

德育——灵魂和核心作用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美育——动力

劳动技术教育——综合

素质教育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一宗旨两重点)

素质教育基本内涵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4.素质教育诗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重视创

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要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

6.素质教育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个方面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前制度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

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英国科学家斯宾塞

课程的作用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关系的纽带

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

4.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工作的依据

课程类型:

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必修课程(发展共性)选修课程(发展个性)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课本课程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兵塞布鲁纳)

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克伯屈)

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金帝斯布厄迪)

课程内容:

课程计划: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包括:课程设置(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作用: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课程标准: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的关于某门学科机器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结构:1.前言 2.课程目标(核心)3.课程内容 4.实施建议

作用:是编写教材、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教材:结构:螺旋式上升直线式编写

作用:学习的主要材料教学的主要依据

课程资源:

按来源:校内校外

按性质:自然社会

按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

按存在方式:显性隐性

按功能:素材性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条件性资源(人力物力场地)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进行社会调查

2.审查学生活动

3.可发实施条件

4.研究学生情况鉴别校外资源

5.建立资源数据库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编制

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拉尔夫泰勒)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3.情景模式(劳顿“文化分析”理论)

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

2.目的游离模式(斯克里文)

3.CIPP(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4.CES(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

价总结性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

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综合课程观(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

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已有经验相联系)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发展评价观(重视过程的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注重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2.提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九年一贯制课程门类,设置综合课程)

3.密切课程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到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版课程管理过于集中)

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课程实施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a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b具有发展潜能c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a是完整的人b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c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b是学习的主体c是责权的主体

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立自为自律

2.合作学习有明确责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观(新课程要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习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发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要求)

1.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对待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机智)

3.主体性和示范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和间接性

6.系统性(高度协调性,通力合作相互配合)

教师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心理学教育学)实践性知识(教学方法)文化知识(人文)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学生喜欢我吗同事如何看我)

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室是否成熟的标志)

?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目测)

自然情境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是否借助仪器)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结构是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二)教育调查法(搜集资料)

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三)教育实验法(人为的影响研究对象)

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准实验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循环实验(四)教育行动研究法(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

步骤:确定研究课题拟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进行总结评价

(五)教育叙事研究法(以叙事讲故事的方法)

教学叙事生活叙事自传叙事

(六)个案法

跟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教育会诊法

(七)历史法

(八)比较法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撰写

基本要求客观性创造性规范性

格式观察报告1.题目 2.引言 3.正文 4.观察结果 5.附录

调查报告1题目 2.引言 3.正文 4.讨论或建议.5.结论 6.附录

教育实验报告1.题目 2.引言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 5.分析与讨论 6.结论 7.附录

经验总结报告 1.题目 2.前言 3.正文 4.结尾

教育研究论文 1.题目 2.内容提要 3.序言 4.正文 5.结论 6.参考文献

第二章学生指导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人性心理个性倾向(个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爱好动机)

个性心理特征(比较稳定性格能力气质)

认知过程

(一)注意

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分类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又称“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又称“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品质及影响因素 1.注意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散(注意离开的心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活动吸引)

3.注意的转移(转移不等同于分散,转移是根据任务的要求主动的,而分散式离开了当前任务)

(二)感觉(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基本规律 1.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视觉适应分暗适应(由亮转暗)和明适应(由暗转明)

2.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3.感觉后像

4.感觉相互补偿

5.联觉

(三)知觉(整体属性)

种类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基本特征选择性(分化对象和背景)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四)记忆

分类形象记忆词语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陈述性记忆(概念记忆)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过程 1.识记(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2.保持遗忘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影响遗忘的因素 a.学校材料的性质 b.识记材料的数量与学习程度的大小 c.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

重要性 e.时间因素 f.识记者的态度

遗忘的原因 a.消退说 b.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五)思维特征间接性概况性

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况具体化与系统化

基本形式概念(思维最基本形式)判断推理

种类按性质和凭借物分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按思维逻辑性分 a.直觉思维 b.分析思维

按指向性分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

按创造程度分 a.再造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按思维过程分 a.经验思维 b.理论思维

(五)想象

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无意想象

情感过程

(一)情绪(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基本分类快来愤怒恐惧悲哀

状态分类心境(平静持久的精神状态)激情应激

(二)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意志过程

概念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 2.对活动有调节作用 3.克服困难时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a.动机冲突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冲突 (前有断崖后有追兵)

趋避冲突(鸡肋)

多重趋避冲突

b.确定行动目的

c.选择行动方法或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品质自觉性——易受暗示与独断性果断性——优柔寡断草率决定坚持性——固执见异思迁自制性——任性懦弱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一般规律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势力说)霍尔(一两遗传胜过一顿教育)高尔登(优学生)

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白板说)华生(一打婴儿)斯金纳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前提)

2.环境

3.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主要原因

1.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各方面因素。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通过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

四时期 1.感知运算阶段(0~2)

2.前运算阶段(2~7)具有表现思维但缺乏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2)思维具有可逆性能够完成守恒任务

4.形式运算阶段(11~15)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不能揠苗助长要循序渐进)

2.阶段性(注意内容有针对性)

3.不平衡性(把握关键期最佳期)

4.互补性(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5.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小学儿童的学习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1.巴普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条件反射)

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2.桑代克尝试错误说

三条主要学习定律准备律联系律效果律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基本规律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惩罚

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消退

4.班杜拉社会学习论

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系

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二)认知学习理论

1.克勒——完型—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

2.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期望是核心)

3.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观: a.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b.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a.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b.提倡发现学习 c.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4.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一遍与新知识进行联结

先行组织者策略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有意义学习的主要特征 1.全神贯注 2.自动自发 3.全面发展 4.自我评估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a.真实或真诚

b.尊重、关注和接纳

c.移情性理解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观

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b.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c.学习的情境性

2.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4.教学观 1.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

2.除讲授学习材料以外还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启示

a.探究学习通过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

b.支架式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无法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然后逐渐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探

索学习。

c.情境教学学生应该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d.合作学习互动合作小组形式

小学儿童的学习指导

(一)认知过程的指导

1.观察的指导

a.根据学习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观察

b.观察活动要与动手操作活动相结合

c.引导学生将知觉过程与思维过程相结合

d.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技术

2.注意的指导

a.不断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生的注意品质

b.采用生动多样的教学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c.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学习最主要的内容

3.思维的指导

a.善于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质疑精神

b.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各种思维方法

c.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思维活动

d.对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训练,指导学生的语言活动

4.记忆的指导

a.明确记忆的任务,提高记忆的自觉性,积极的进行有意记忆

b.正确使用记忆方法

c.掌握记忆遗忘的规律,科学的进行复习

(二)非认知过程的指导

1.情绪情感的指导(如何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状态)

a.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活动方式

b.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启发性提问,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的情绪

c.是学生理解学习,激发学习的积极状态

d.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不断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感

2意志的指导

a.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b.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c.加强学习意志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坚持性

(三)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法指导的类型

1.领悟式指导法

2.迁移式

3.点拨式

4.反馈式

5.矫正式

6.对比式

7.兴趣式

8.渗透式(最常用的)

学法指导的原则

1.针对性

2.整体性

3.实践性

4.渗透性

学习计划的指导

a.设立目标和安排时间都要力求具体化

b.要切合实际,循序渐进

c.要留有余地,使计划富有弹性,便于执行

d.要结合实践,及时调整

听课方法的指导

a.认真听

b.注意看

c.多动脑

d.主动练

e.做笔记

f.善归纳

认知方式的差异

类型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反思型——冲动型辐合型——发散型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利用学习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学习习惯的特点

广泛性实践性阶段性模仿性

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演,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作用,形成家庭与学习共同培养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小学德育

学习德育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四方面构成

德育的主要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小学道德发展的特点: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有很大的依附性,缺乏原则性)

2.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言行一致)

3.品德发展具有过渡性(由依附性向自觉性过度)

4.自觉纪律的形成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外部条件 1.家庭教育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态度和品德改变的原动力)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儿童品德发展的四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规则对他们来说不具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5~8)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他律的道德

3.可逆性阶段(8~10)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4.公正阶段(10~12)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太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知即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意即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结束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小学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表里一致)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小学教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摆事实讲道理)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4.指导实践法(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

5.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评比)

6.品德修养指导法(自我反省)

?美育

最早提出系统的美誉思想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王国维第一个引进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

学校美育包括:形式教育理想教育和艺术教育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评估的方法

会谈法(倾听鼓励询问反映澄清面质)观察法自述法调查法心理测验

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惩罚法

第三章班级管理

?班级与班级管理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最高形式,是需要全体学生和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共同努力的。

班级管理的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班级管理的原则方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自主参与原则管教结合原则全员激励原则平行管理原则

班级管理的方法调查研究法目标管理法情境感染法规范制约法舆论影响法心理疏导法行为训练法

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

问题 1.班主任对于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应对对策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突发事件 1.成员间分歧 2.打架斗殴 3.顶撞 4.恶作剧

处理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

2.客观性原则(避免定势思维)

3.有效性原则(讲究效果)

4.可接受性原则(心悦诚服)

5.冷处理原则(保持冷静)

处理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原则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班主任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1.实时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2.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3.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班主任的基本素养

1.责任意识与移情能力

2.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

3.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学生(前提和基础)

a.观察法

b.谈话法

c.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

d.调查访问法

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写好工作计划和总结

个别教育工作

1.先进生工作

a.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b.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c.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d.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后进生工作

a.关心爱护尊重人格

b.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c.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d.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的功能

1.满足交往的功能

2.学习发展的功能

3.个性发展的功能

4.班集体建设的功能

5.班主任专业提升的功能

?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自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计划性原则 6.生活化原则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 1.性质的自愿性和选择性 2.内容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3.形式的多样性 4.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5.活动方式的实践性

6.活动评价的综合性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群众性活动

第五章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与编写

教案基本内容

1.课题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课型课时(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检查课)

4.教学内容

5.教学重点与难点

6.教学方法

7.教具

8.教学过程

9.作业布置

10.板书设计

教案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检查课

教学目标的陈述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建立……概念

复习……改进……提高……进一步提高

培养……加强……发扬……调动……

在……的过程中,学生体验……

在……的情境下,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的设计

1.导入新课

a.直观导入(实物、教具导入,实验引导导入,视听导入)

b.设疑导入(提问析题法,以旧引新法,悬念导入法)

c.趣味导入(故事事例导入法,游戏、活动导入法,歌谣谜语导入法)

d.目标展示导入法(一颗一得)

?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课程类型

1.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3.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目前小学设置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

性质社会性开发性活动性

理念 1.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珍视童年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总是课程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

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第六组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积极的学习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是直接动机)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重要性)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教学原则与方法

我国小学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3.启发性原则(调动学生主动性)

4.巩固性原则(理解基础上巩固组织复习)

5.循序渐进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6.因材施教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小学常用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5.演示法

6.参观法

7.练习法

8.实验法

9.实习作业法 10.实践活动法 11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活动 12.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组织形式与模式

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授课制

2.班级授课制

3.分组教学(外部分组内部分组)

4.设计教学和道尔顿制

5.特普朗制(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独立性受到限制

2.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课堂教学的实施

教学实施的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的布置与修改

4.课外辅导

5.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上课的具体要求: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

1.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多媒体

4.借助游戏

5.借助故事

?学习动机

构成学习需要(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诱因

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功能 4.调节功能

分类 1.内部与外部 2.高尚与低级 3.远景与近景 4.直接与间接

学习动机理论 1.行为主义强化理论(通过外在诱因来维持学习动机)

2.需要层次理论

3.成就动机理论(趋向成功的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倾向)

4.成败归因论维纳

5.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思想品德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设置榜样

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性教学

2.根据作用难点,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学习方式

学习策略的分类

1.认知策略 a.复述策略(画线、整体记忆、有意记忆) b.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

2.元认知策略 a.计划策略(设置学习目标、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 a.时间管理 b.环境管理 c.努力管理 d.资源利用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教学问题

2.提供反馈信息

3.调控教学方向

4.激励学习热情

5.检验教学效果

类型按功能分 1.诊断性评价(教学开始前) 2.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3.总结性评价(后)按标准分 1.相对性评价(甄选性强) 2.绝对性评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3.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方法分 1.定性评价 (洞察内省移情) 2.定量评价

按主题分 1.外部评价 2.内部评价

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常见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影响多元能力的发展) 2.片面追求分数(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4.制约教学改革

新的教学评价理念

1.在评价功能上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2.在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

3.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信息多元化,重视自评、互评

4.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公平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态

度的改进

5.评价内容上,全方面考察

6.评价方式上,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

7.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评定、理解、互动,体现一人为本。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1.课堂教学是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

2.探究和解决问方式是教学反思的着眼点

3.追求教学环节的最优化是教学反思的不竭动力

4.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标

教学反思的内容

反思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目标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得失教学再设计

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有利于教案的改进

2.教学反思为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3.教学反思有助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的原则

1.自主性

2.真实性

3.及时性

4.个性化

教学反思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自我提问法

3.教学诊断法

4.比较法

5.阅读新知法

教学反思的过程

1.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教育基础知识完整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 点归纳教育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二节教育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

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4.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1.教育的本质

(完整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与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小学语文

云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 (一)清末小学开设国文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教弟子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就是最早的课程。此 后,《四书》、《五经》长期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古代,我国有语文教学而没有语文学科,语文是和史学、伦理学融于一体的。明清时学校课程是以习作八股文为重点内容。 我国最早的蒙学识字课本是西汉的《急就篇》,之后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影响深远,比驰名西方的夸美纽斯的课本早一千多年。 鸦片战争以后。“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建立了我国的小学制度。课程方面,初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高等小学设中国文学科,教学内容有读文、作文、写字、习官话。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1907年公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的教授科目里有国文科而无读经科.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校课程。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规定初小和高校均设国文科。

(二)五四运动以后“国文”改为“国语” 1920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并通令全国各国民小学将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小学语文课程从此称“国语”科,实现“言文一体”。这是划时代的变化。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全国教育会联合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于l923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课程纲要《小学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其中的《小学国语课程纲要》规定,国语教学内容包括语文、读文、作文、写字四项,要培养听、说、读、作、写五种语文能力。 (三)建国之初“国语”改为“语文” “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此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而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建国后语文界对语文课程性质、任务认识的历史发展: 1.1950年,关于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双重性质思想的初步形成; 2.1953年,批评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的缺点.但又出现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主要内容的倾向; 3.1956年,比较全面地阐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 4.1958年,片面强调语文课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语文基础训练被“政治化”; 5.1963年,明确提出和重点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工具性;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求同存异 【解析】B 。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解析】A。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 B.延续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解析】B。教师劳动的延续性是指教师的教学不只局限在学生的上学时期,还会影响到学生毕业以后。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学校 B.少年宫 C.同学 D.社会 【解析】A。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罝 【解析】A。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 B.吃止痛消炎药 C.冷敷受伤手指 D.热敷受伤手指 【解析】C。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小学教育知识能力重点

教育知识重点 第一章小学基础教育 一、教育概论 (1)狭义的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形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教育的功能:促进个体发展是其本体功能,促进社会发展是其衍生功能 (5)教育的目的:教育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映教育对人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向的要求。 (6)教育目的的作用: (1)规范功能:规范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教育方向;规范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了学校管理 (2)激励功能:是一种激励的力量 (3)选择功能:选择功能集中体现在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4)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 (7)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2)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3)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4)符合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5)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教育目的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取向:把个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奇、康德、马斯洛、萨特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

的根本价值。代表人物有: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 (9)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目的及其确立依据: (1)德育: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 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 的行为习惯。 (2)智育:是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 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二、教育历史 1.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体现天或神的意志 (2)生物起源说: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代表人物有:列托尔诺、 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而这种无意识的模仿不是习得性的而是遗传的。代表人物:孟禄 (4)劳动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代表人物:凯洛夫、米丁斯基。 2.教育的发展(标志性事件):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最初的学校被称为庠、序、学、校;西周时期六艺由六门课组成,即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成为儒家私学的创始人;两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元时期《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考点梳理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 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做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是教育者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教育的属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测试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独立性 教育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 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 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的功能 .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这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三,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3、学校文化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的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 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30×1’=30分、辨析题:4 ×5’=20分、简答题:5 ×6’=30分、材料分析题:2×10’=20分 《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 第一章:教育基础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 、我国小学教育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教师及其专业发展 、小学学校管理、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学生指导 、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 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小学智育 、小学德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辅导、小学生的安全指导 第三章:小学班级管理 、班级和班集体 、班级管理 、班级活动 、少先队活动 、课外活动 、班主任 第四章: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第五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教案 、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 1 第六章:教学实施 、教学概述 、教学过程 、小学教学原则 、小学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组织形式

第七章: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西方世界的教育萌芽 毕达哥拉斯:《金言》(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美诺篇》(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 、中国的教育萌芽 孔子:《论语》 孟子:《孟子》 无名氏:《中庸》 无名氏:《大学》 (二)教育学的创立时期(独立阶段) 创立条件: 、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近代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使然;3、著名学者的个人努力。 创立的标志: 、教育问题成为专门范畴;、形成了教育概念和范畴体系; 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的教育家和教育著作;、出现专门教育研究机构。 主要教育学家: 、培根:英国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鼻祖” 2 贡献: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贡献:《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康德:德国哲学家 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洛克:英国哲学家 贡献:《教育漫话》提出了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 贡献:《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三)、教育学的发展时期(科学阶段) 、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主要观点:

2018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2018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完整版)2019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答:强化法、代币疗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四维的活跃,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5、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答: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7、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前三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两种是成长需要,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到时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很少能得到安全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相对高级的追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需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是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科学参加课外活动的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最新版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整理笔记 真题: 材料解析: 1、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教师在对话中的角色定位。 2、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四、课堂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 2、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五、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怎样教育学生。 4、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 5、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6、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两个设计。 7、对于课堂吵闹现象老师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十、如何创建优良的班集体?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3、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4、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教材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基础性 3、义务性 4、全面性 二、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 2、创造性 3、示范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 6、系统性 第二章学生指导 三、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后象;4、感觉的相互补偿;5、联觉。 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2、理解性;3、整体性;4、恒常性。 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分为:1、无意注意;2、有意注意;3、有意后注意。 意志品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持性;4、自制性。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考点一: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出题类型:单选题】 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包括自然行为的偶然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但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 实验室观察是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这种观察有严密的计划,有利于探讨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 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的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观具体。 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考察。 参与性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非参与性观察是研究人员以“旁观者”身份观察,非参与性观察结论可能比较客观,但易限于表面化,难于获得深层次的材料。 结构式观察是有明确的目标、问题和范围,有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和合理设计的可控制性观察,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非结构式观察则是没有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其方法比较灵活,但获取材料不系统完整,多用于探索性研究,多用于对观察对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的观察。 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全面调查就是用来调查某一事物和现象的全面情况,如对某一地区学龄儿童的普查,对某一学校全面情况的调查;重点调查是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如

为了了解农村中学学生的流动情况,可选择学生流动较多的农村中学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调查的对象,借以推断、说明总体的一种调查,如要研究全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数学成绩;个案调查是对一个单位、一个事件或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如果这种研究是长期的调查研究,又叫跟踪调查。 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内借助于各种专门仪器设备进行教育心理实验的方法。现场实验是在自然情境下,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学生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察,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历史法的第一步是史料的搜集,史料分为文字和非文字两种。历史法第二步是对史料的鉴别。第三步是对史料进行分类。 行动研究法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环节:计划、行动、考查和反思。 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现象、事件或某个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个案研究是指个案研究应用于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或建立理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叙事研究是指通过口头或书面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研究。叙事研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教师自传型叙事,即通过教师个人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改进,以促进自身经验的积累和生长。 考点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出题类型:单选、简答】

小学教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 (一)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章节重点分析

了解分析总体考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学科目二也就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总体考情。整个考试总分150分;时间为120分钟;题量为26道题:其中20道单选每道2分,3道简答每个10分,2道材料分析每道20分,1道教学设计题40分。总体来说,题量并不大,对于120分钟而言,时间是非常充足的。 展开章节重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基础(这一章在历年考试中,150分中占到45分左右,占到了30%的比重所以要全题型备考,所谓全题型也就是单选简答材料各种题型。) 第一节历年没考过,所以大家只需要做到答题了解即可;第二节历年只考过一道,2014年下考过校长负责制。因此这一节以选择题备考就可以;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考过单选和材料,但是今年再出材料题的概率不大,因此还是以单选题备考;第四节教育研究方法:主要以单选题备考。主要放在具体的方法上。比较方法的不同,这里大家只需抓住每个方法的关键词,考试时能根据关键词选择出来就可以; 第五节教育学基础知识:内容比较多,考试喜欢考,做单选题和简答题备考,还有些高频的考点,教育学的发展中有些主要的人物,历年考过的人物可以放在次重点的地位进行复习。(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还没考过需要大家重点关注);教育与社会部分中教育与文化已经考过,这些可以简单看一下,了解即可。第六节心理学:历年顶多两道单选,考过一次简答题,所以以单选题备考。其中注意、感知觉比较重要,需要大家重点关注,能理解即可。第七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要,考过单选、简答、材料分析,所以这一节还是要以全题型备考。其中课程类型是重点,课程流派历年还没考过,但是还是要重点讲解。关于新课改理念、目标都是考单选题,所以简单看看。而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经常会结合材料来考,或出简答题,所以这些就需要大家重点去看。 第二章学生指导主要以单选、简答备考。这一章在考试中平均占19分,占12%的比例。 第一节主要以单选题备考,重点是要掌握个体身心发展规律,能题解每个规律的意思及带给教学的启示。第二节以单选简答备考:重点是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单选题,皮亚杰虽然考过,但是他还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人物,还是要重点掌握。第三节:历年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能力Word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模拟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有()三种形式。 A.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B.集中授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C.集中授课、协作学习、策略研究 D.集中授课、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2.主张学生的成功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学派。 A.人本主义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认知 3.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4.《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毕业生的英语词汇要求是()。 A.学习800一900个单词和7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B.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约700一800个单词和6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C.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D.词汇不作硬性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5.如果没有(),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也就无法启动。 A.教师备课 B.教师学习 C.教师说课 D.教师上课 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7.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课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向性 D.成员性 8.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A.结果评价 B.过程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9.对于小学生正式群体而言,其内部成员间在价值取向上保持较高的(),而非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较多的()。 A.同质性差异性 B.一致性差异性 C.一致性独立性 D.同质性独立性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教育基础知识

第二节教育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

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4.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本质及功能 1.教育的本质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知识点

30题: 德育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二)疏导原则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①严要有度; ②严要有方; ③严要有恒; ④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⑤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⑥不能迁就学生。 (四)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①“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②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客服缺点;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觉进行自我修养。 (五)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①统一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③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六)因材施教原则 ①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世界; ②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七)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①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③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与活力。 德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1.语言说服 ①注意说服的时机,有针对性; ②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 ③做好引导总结。 2.事实说服 ①明确目的,制定计划; ②做好充分准备; ③加强指导; ④做好总结工作。 (二)榜样示法 ①选好示的榜样(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 ②引导学生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 ③激起学生学习榜样的倾慕之情; ④激励学生自觉用榜样调动行为,提高境界。 (三)情感冶法 ①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③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四)指导实践法 ①坚持严格要求; 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五)品德评价法 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②发扬,获得学生支持; ③注重宣传与教育; ④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种类:实物直观、言语直观、模像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01教育基础 一、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学教育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古代的小学教育的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2、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设立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3、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当代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教育的现状 1. 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 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 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 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2)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 (3)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小学教育的义务性(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小学教育的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规范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责任制原则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法规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学校主要职能部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室、年级组 四、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苏格拉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大全说课讲解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大全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 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及精神实质 主要内容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神实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加强课程与社会联系、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高中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等。 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主任工作 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 3、教育方法 4、经济方法 5、学术方法 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 1、制度管理法 2、民主管理法 3、学生自主管理法 4、情感沟通法 5、目标管理法 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 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 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九、教育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4、教育性原则 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十四、布鲁巴奇的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十五、教学原则定义及有哪几个原则?注意事项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知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 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 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 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 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励和引导学生 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 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 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 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要求迅速再现出来, 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 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 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 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记》强调“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否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 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 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 得最佳的发展。最早见于朱熹的概括“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 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 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 的因材施教。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 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 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达 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 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 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十六、教学方法 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 法等。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 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 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