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今大学生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当今大学生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当今大学生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当今大学生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当今大学生应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一方面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由于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使人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个体的人来说,这就是他的个人价值。但另一方面他又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客体,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社会的奉献。所以人的价值就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客体的人对主体的人的积极作用。许多人在回答怎样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这个问题时,很难抉择。

那么作为祖国新世纪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呢?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价值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发展中国的成功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有了共同理想,社会成员才能把自己的理想与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归根结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教育我们适应转变,认清使命;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而且,当今大学生的使命是继往开来复兴民族伟业,勇于开拓创新中华文明,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进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在当前,就是要好好学习,努力使自己成才,勇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将来能够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

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年青一代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国家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更要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将来要建设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其人生价值目标就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所以必须树立正确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我们应该把实现社会价值放在首位,自觉地服从社会利益,把为社会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人生的目的。

而最不可取的是,只为自己着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全然不顾甚至牺牲他人或社会的利益。离开了个人,不可能有社会;离开了社会,也不可能有个人。个人和社会相互创造,相互转化。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有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要敢于创新,培养不怕挫折、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要品学兼顾,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忠于职守、大公无私的正直为人;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成为掌握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的高技能人才。要以振兴祖国事业的为己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

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社会飞快的发展速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遇。在我们实现社会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社会也会给我们回报。一个人满足社会的程度越高,他的社会价值就越大,他获得的个人价值就越大。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自己对自我的满足(个人价值)。个人只有为社会多做贡献,先实现社会价值,更多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满足,更多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回报,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个人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教师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思考教程文件

教师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思考

教师价值的体现不仅仅体现在自己对教育的影响,也体现在教育对自己的影响,对自己的发展,对自己成长的的完善上,教师价值的体现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能够留下教师自己个人发展的深刻烙印。 一、教师的价值体现在专业技能的增长,业务水平的提高上 教育是行业,教师是职业。如果你是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的层面上来理解的话,你肯定已经是在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所在。你是快乐的,你是愉悦的耕耘者。不管是职业也好,还是事业也好,你意识到我要充分地学习和掌握教书育人的技能和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你作为老师的价值就会体现,并且愈发显得重要。 二、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之中 我们教师所有的工作可以说都是在学生身上发生的,我们的成果也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之中。我们的教师会为自己所教的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即使是学生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开创出自己的一片灿烂天地,老师也会为之欢欣鼓舞,我们深深地感到一种工作价值的体现,辛勤劳动的收获;反之,当学生不能取得优异成绩,表现不良,工作岗位上总是逊人一筹,我们会忧心。学生的表现是老师工作的一种反馈,也是我们工作绩效的反映,这也是教师价值体现的最佳载体。 三、教师的价值体现在教师自身的不断成长和自我完善上 教育是一个令教师有极大提升空间的行业。一个职业如果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从事者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那么这个职业不是一个好职业。现代社

会是讲究学习的社会,其中的每一分子只有不断地学习,汲取各种先进的文化和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教育这个行业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也正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大活动空间。我们在教育学生做人的同时我们也在教育自己如何做人,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教育自己如何做事,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们在教育自己。这是教育带给我们从事者——教师最大的收获和补益。 今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的快捷,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观念的转变。但对教师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来说,是否有必要进行思考。 第一、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授之以“渔”,孔子育人的思想,主要是教育的启迪作用。从古自今,人们看重的是传递性而非创造性的工作。因为,任何科学成果都是建立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发现、创新,可谓科学探索、求真。 第二、教师职业劳动的现状 一些人奋发努力,考上大学,也学有所成。很多人有聪明才智,但却不愿意选择当教师这一职业,更谈不上愿意到边远的地区去当“孩子王”。认为,当教师一是没有创造性,二是没有挑战性。这是对教师职业价值和劳动性质的局限。 想想自己,寒窗苦读,找一个舒适的工作,既有创造自我的价值,又有优越的条件,优厚的待遇。岂不知,又有多少大学毕业生,宁可待业,屡次求

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1.营造了浓郁的教学科研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校园人,校园文化建设不在于外在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涵盖了学校教师共性与个性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的优课观有了新的定位,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他们对教师的职业定位也正由于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一批朝气蓬勃、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的关键在于科研,而学校科研的主体也是全体教师。因此,学校科研管理工作就是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在教育科研中得到锻练,提高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如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培训锻炼教师的过程;总结评估成果的过程,则是提高教师水平的过程。学校科研管理就是大力提倡教师的科研意识,全身心投入到教育科研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层面开展的“行动研究”、“校本培训”等科研活动,就是旨在帮助广大教职工根据自己平日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并在实际科研活动中予以指导和培训。学校要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些科研活动来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增强科研信心,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使广大教师由原来的教书匠,变成科研型、学者型的新型教师。

全校不少老师都申报了个人研究课题。教师近三年参加区、市县学术论文评奖活动,有100多人次获奖。三年来,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上县、片和校级研究课、观摩课36节。运用新思想新观念研究和改革课堂教学,科研兴教蔚然成风、方兴未艾。推动了全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观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 首先,参加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发现并强化创新精神。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通过学习交流、外出听课等活动,教师对新课程有了逐步的认识。在宏观上能够用辩证的目光来看待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学科与课程、教与学等关系;在微观上能够恰当地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内涵和要求。结合课改实践,课题组成员勤于总结,不断反思,撰写了许多有质量的课题论文、随笔反思。自开题来,我校课题组成员获奖或发表的区级以上文章达30多篇,其中获国家级以上及刊物发表文章8篇,区级以上和刊物发表文章10篇,市县级以上和刊物上发表文章18篇。 其次,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许多教师不仅在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好课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原因,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altruism)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她帮助他人的行为。一个行为是不是利他行为,决定于作出这个行为的人的企图。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是一个对助人行为较J”泛的定义。任何帮助别人的行为,或目的是帮助别人的行为,不管给予帮助的人的动机是什么,都是亲社会行为。 许多亲社会行为都不是严格定义的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包括最无私心的利他行为,也包括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作出的助人行为。 第二节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决策理沦侧重研究个体确定帮助是否需要这个过程。还强调人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时,对于代价和报醚的考虑;学习理论认为助人行为是通过基本的学习原则如强化、模仿而学得的;社会生物学认为助人行为部分来自于人的本能它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巾保留下来的遗产。 一、决策理论 助人行为只有在一个人决定提供帮助并且付之行动后才会发生。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决定自己是否提供帮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智的决定过程。 决策理论步骤示意图 对需要的注意——没有人需要帮助 | | 是 承担责任——否与我无关 | | 是 考虑得与弊——否太冒险、太难受,花时间等 | | 是 决策如何帮助——否我不知怎么办 | | 是 给予帮助 1、对需要的注意 一个亲社会行为产生的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到有事情发生,而且需要帮助。那么依靠什么线索来决定他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呢? (1)事惰是突然地、出乎意料地发生的; (2)遇到困难者受到某种明显的威胁; (3)无人帮助,威胁、份害将会越来越大; (4)遇到困难者无能为力,需要别人帮助。 (5)某种有效的帮助是可能的。 2、承担责任 当人感到个人有责任时,就更可能作出助人打为。 3、对利弊的考虑 决策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要考虑可能的得失。包括助人行为。一个人如果认为作出亲社会行为的利大于弊,他就可能去帮助别人。

论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论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摘要】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的社会,彼此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生的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密切联系的,相辅相成的。人生的自我价值在于他的存在得到社会认可以及他为社会的发展所做的事,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的关系应该是一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贡献越大就越能体现他的人生的自我价值高。 【关键词】人生自身价值社会价值关系 一、人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定义 自我价值,是指自我的潜力得以发展,自我的目标得以实现,自我的欲求得以满足。 社会价值,是指对社会中其他成员或整个社会有用处,有好处。 很清楚,自我价值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目标都只能够通过社会和其他人才能实现,所以,社会具有优先性。比如,你的目标是要成为富翁。那么,你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外乎就是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让社会中其他成员的钱转移到你的口袋里来。假如你对其他人没有好处,没有作用,别人会愿意把钱转移到你吗?其他几乎所有事情都是这样。你对别人越有用,你就有可能获得越多的钱或者别的你想要的东西。 另外,由于自我总是处于与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因而,他的自我价值如果仅仅是自己肯定,而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那么他也不会满足,除非他是阿Q。如果一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了,取得了成功,自己感到满意,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在这同时,别人也对他满意,别人对他的成功持肯定和认可态度,那么,他的成功就更大,就更可靠,更真实。而要达到这一点,除了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之外,没有别的正常的途径。 所以说,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主要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二、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是价值的属概念,也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在人生价值关系中,价值客体是人生,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而价值主体则是人。人生价值不同于其他客体的价值,一方面,人生价值必须体现为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生价值又必须表现为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人生价值是个具有多维性的价值系统。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生的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客体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一个人,一方面是价值主体,他把他人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他要依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及其成果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或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另一方面,他又成为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客体,以其活动及成果,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他的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在价值关系中是主客体的统一,人生的价值也是人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首先,人生价值是人生社会价值和人生自我价值的统一。所谓人生价值是指人的一生的劳动及其道德行为对社会、他人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及社会对他贡献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他人所做出的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他人创造的价值对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和对自我的尊重、肯定评价。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重要方面,因为没有贡献,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索取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人的自我价值,没有索取,没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人也不可能做出贡献。 人是社会的人,人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客观实践性,人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个人行为同他人、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标志着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1.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同样产生于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但这需要不是一般的需要,是一个人在生命旅途中,通过自己劳动创造价值,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积极的属性,即人生价值只能从人的社会意义、作用方面来界定。“人生价值指的是人在其一生过劳动创造对自我、他人、社会的需要的积极满足和贡献,或者说,是个人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效用。”它着重强调人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对他人与社会的积极意义与作用。人生价值的根本容,是以贡献和索取的关系为实际容的人和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个人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和献身精神。 2.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 ①社会价值 所谓人生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对社会和他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是个体人生对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实现和满足,主要表现为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可以说,劳动、创造和贡献,是人生社会价值的基本标志。在这种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来说,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谁对社会贡献大,价值就大;贡献小,价值就小;没有贡献,就没有价值;如是有损于社会和他人,就只有负价值,就会被社会他人所否定。

②自我价值 所谓人生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生活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作为一定社会关系中活动的个人,他的人生活动必然包含了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由于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自我价值也是多方面的,如个人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获得,对自我社会身份的确认和尊重,以及在知识、道德、人格等方面的自我完善等。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所共有的追求,也是个体进步的动力和表现。 ③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个人既不单纯是社会和他人的手段,也不单纯就是目的,这个“必然的事实”是我们认识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的基础。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不仅是个体生存的前提,也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条件。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础。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哲学分析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哲学分析 侯红吉 任何一个人都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自然是价值关系的客体,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位置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了。一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一方面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并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获得需要的满足;但另一方面他又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客体。就人作为价值主体来说,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由于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使人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个体的人来说,这就是他的自我价值。人作为价值客体,他的实践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社会的奉献。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是人的自我价值,一是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即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一个人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和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两条:一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奋斗;二是取决于社会的支持。而社会是否支持,关键又在于个人的奋斗对社会是否有价值。个人需要从自然和社会索取生活资料以及其他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从而这些成为自我奋斗的条件;个人的努力奋斗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满足了社会前进发展的需要,社会又会给奋斗者以回报,满足他继续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样,个人和社会在索取-奋斗、贡献-回报的循环中,满足了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共同发展。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满足社会的程度越高,

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探

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初探 摘要探讨厂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内涵,提出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处理一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实 现图书馆增效的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效进入网络化时代的图书馆面临信息服务领域的 激烈竞争,迫使我们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提 高效益补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策略,以便图书馆 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1内涵与特点 图书馆的效益是指对图书馆的投入与其产生的 图书馆的收入与社会经济增长之和相比较的结果。 它直接表现为充分利用和调动图书馆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我国图书馆界普 遍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衡量图书馆价值的标 准。图书馆运行所产生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效果,即 社会效益,表现在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科学教育 性和用少‘满意度上。 图书馆经济效益,是指图书馆活动的劳动消耗 与图书馆活动的劳动成果之比,是以社会及其用少‘ 的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作为价值标准,对图书馆活 动的劳动实效做出的评价。具体说,图书馆经济效益 的内涵有州个要素:一是投入,包括图书馆活动中的 活劳动、物化劳动及其货币表现—资金的消耗,即 人力、物力、财力等总消耗,通常可用经费表示;一是 产出,包括图书馆在搜集、筛选、加工、开发和传递知 和信息资源作为学习研究的和解决问题的上具,从而 真正体现出信息检索课的作用与价值。 3. 3注重对整个学习活动的控制 W ebques膜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很人的白由 度,教l} l}对学习进度的掌握较为困难。例如,学生可能 会浪费时间浏览人量无关的网络信息;小组中的某此 成员可能会对任务的完成漠不关心;学生只关心最后 结染而忽视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与反思,等等。这需要教 l} l}在以下3方面采取措施对活动进行控制:任务设计 充满吸引力和挑战性、任务完成进程中不断激励和引 导、完善对结染和过程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 3. 4与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W ebques徽学模式虽然具备很多优点,但并非完 美,也不能替代其他形式的教学方法,只有将W ebquest识信息过程中形成的劳动成果;下是实效,即图书馆 的产出是否与用户需求形成谐振。构成图书馆经济

模板-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终结性考试答案一、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普通人可以通过自我隔离把客观风险与主观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医务工作者则选择了“逆行”。当很多人在家中安全隔离时,大批白衣天使却走出家门,坚守工作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疫情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风险更高,工作环节更复杂,工作强度更大。面对这些严峻考验,医务工作者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真正内涵。 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 兰娟院士说:“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国家的兴盛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相应得到多少回报,这里的价值分为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如今是给社会带来较多物质价值的是科研人员、医生、军人、工程师等,他们工作一生不及明星一天的收入;给社会创造精神价值的作家不再受推崇,致使如今难出思想大家。不要说什么存在即合理,这明明就很不合理。” 请回答: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答: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个人价值是社 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的外在体现。 1、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人 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433616161的个人价值得到保证,即为满足个人发展的个性和才能的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的 和精神的条件。个人的个性和才能越发展,其为社会创造的 物质和精神财富就越丰富。社会的物质精神财富越丰富,社 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2、另一方面,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在实现社会价 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个人价值。没有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也无法实现。一个人完全脱离社会,不为社会做任何奉献, 一味强调社会、他人对他的尊重,强调个人的需要的满足,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能实现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 在于索取。” 试想,如果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只关心索取而不注重创造,人类社会还何以存在?即使创造与消费等值,人类社会也势必失去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实际上,个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发挥得越充分,为 他人和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越多,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就越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 文化需要,促进人们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每个成员的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12月思想汇报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12月思想汇报实现个人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敬爱的党组织: 我光荣的参加了xx年3月28日的第54期高级党校学习。在这短短几节课上,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党员义务是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更是党员自身素质的要求,预备党员必须先对其有正确地认识。义务中提到的先锋作用是党实现有效领导,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共产党*觉悟的重要标志,每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记住自己是 __的先锋战士,要注意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时时处处要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作为党组织的成员,就要以党的利益为重,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多做贡献,要具有自我牺牲精神。 每名共产党员都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身为党员一定要做到严格保守党的秘密,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共产党员还都要站在党性的立场上,同一切危害党的团结统一的言行作坚决地斗争,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党*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这八项义务明确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提出了党员应尽的职责,规定了党员的行为准则,对每个党内分子都有约束力。

我必须要懂得它的精神实质,熟悉每项具体要求,并经常对照检查,严格要求自己,切实付诸实践。其次,我进一步明确了入党的基本条件和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的重要性。通过步步深入的学习,我对入党要求的认识渐渐从朦胧走向清晰,明白了不仅要在学习中创造入党条件,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发展对象。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具有持久不衰的动力,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理论以及“ __”的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对共产党*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作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尽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够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当周围的同学比自己先入党的时候,不会因此而沮丧和急躁,而是加倍努力。同时,也真正认识到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党*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作为入党的唯一动机,才能在入党的道路上越走越近,越走越快,才能真正领悟和实践“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圣才出品】

第8章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1.试述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及思路。 答:(1)社会交换理论的基础 社会交换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Homans在1958年提出,该理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交换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在他看来,社会交换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几乎与Homans同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Thibaut,Kelly和Blau等人也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社会交换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功利主义经济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社会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 ①功利主义经济学 功利主义经济学认为唯利是图是人的普遍特性,人们在市场竞争中与他人交易时,总是理性地追求最大的物质利益。这种功利主义的经济学思想对社会交换理论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Homans吸收了功利主义经济学的几条基本原则融入了自己的理论,这些原则包括: a.人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但当与他人交往时总是试图得到一些好处; b.人并非总是理性的,但在社会交往中的确要核算成本与收益; c.人并不具备可供选择的完备信息,但人们知道有些信息是评价成本与收益的基础; d.在社会生活中,经济交换只是人们普遍交换关系的特例; e.人们在交换中不仅追求物质目标,同时也交换非物质的东西,如感情与服务等。 ②行为主义心理学 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和斯金纳等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也给了Homans一定的启发。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为基本目的的。受行为主义的影响,

Homans把斯金纳从动物行为实验中确立的命题引入了社会交换,这些命题包括:a.在任何情境中,有机体都将产生能够获得最大报酬和最小惩罚的行为; b.机体将重复在以往曾经受到强化的行为; c.在与过去行为得到强化类似的情境下,有机体将重复同样的行为; d.有机体从某一特定的行为中得到的报酬越高,该行为越不值得,机体可能产生替代性的行为以寻求其他的报酬。 Homans把行为主义的这些原则和李嘉图等人的经济学观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思路,这个理论被许多行为科学研究者用来解释人类的行为。 (2)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 Homans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在心理学领域中的社会交换,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①两个基本概念 a.酬赏 指个体从人际交换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事物对人是否具有酬赏作用因人而定,在一个人看来重要的东西,别人可能认为一文不值。Foa等人通过分析人际关系中的酬赏问题,找出了六种基本酬赏: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和服务。他们还发现,这些酬赏可从两个维度加以分类: 第一,特殊性:指酬赏的价值大小由提供该酬赏的特殊人物所决定,取决于提供的人是谁; 第二,具体性:指有形的、能看到、嗅到、摸到的东西,以及非具体性或象征性的东西。 b.成本 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的付出或产生的负性结果,如社会交换需要时间、精力,有时还伴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论文摘要:个人的自我价值是个人作为客体对自己的需要的满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不是个人的自我价值,而是个人作为价值主体对社会价值的占有和享用。每个人都应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的自我价值的高度统一,并且努力使个人的社会价值大于个人的自我价值。 个人价值问题是决定青少年个人追求导向的重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人们通用的价值观点(以下简称“通用观点”)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种“通用观点”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着误导。 一、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是确定的 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里的个人是价值的客体,社会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同样,在“雷锋”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关系中,雷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雷锋的社会价值,这里的“雷锋”是价值的客体,“社会主义中国”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雷锋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还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就应当是社会的价值。这里的社会是价值的客体,个人是价值的主体,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同样,在“雷锋”与“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关系中,“社会主义中国”对“雷锋”的尊重和满足应当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这里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价值的客体,“雷锋”是价值的主体,“社会主义中国”对“雷锋”的尊重和满足是价值。 在一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通用观点”认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

人的社会价值,个人是价值的客体,社会是价值的主体。同时又认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的自我价值”,个人也是价值的客体。“通用观点”把“贡献”与“索取”两个相反的价值关系的客体都说成了个人,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中本来是主体的个人当作了客体,丢掉了作为客体的社会,显然是错误的。 二、价值的确定和归属 价值的确定者是主体人。客体不是价值的需求者,并且作为客体的物也没有判断的能力。所以,价值不是由客体来确定的。主体人是价值的评价者、确定者。可见,“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有道理的。正是由于作为主体的人们的需要各不相同,评价价值的标准各不相同,对价值的追求各不相同,所以,也就形成了人们的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属于客体。价值作为积极作用是由客体发出的,是作用于主体的。但是,价值的归属不是一个所有权的问题。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这里的价值的客体是个人,价值的主体是社会。责任和贡献是由个人履行和做出的,是作用于社会并由社会享用的。所以,这个价值属于客体的个人,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还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应当是社会对个人的价值。这里的价值的客体是社会,价值的主体是个人。尊重和满足是由社会作出的,是作用于个人并由个人享用的。所以,这个价值属于客体的社会,尊重和满足是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在一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通用观点”认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责任和贡献属于客体的个人,是正确的。但是,同样在这个确定的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却认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个人的自我价值。这就把本来属于客体的社会的价值,归属于作为价值主体的个人,显然是错误的。

社会心理学第七讲

第七讲社会态度 一、态度概述 1.定义与特点 ⑴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习得的、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 准备状态。 ⑵态度的特点: ●态度是习得的,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形成后,不易改变(态度的抗变 性)。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可不等于行为本身。 ●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并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 ●态度具有感情色彩。 2.态度的心理成份: ⑴认知成份: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它是态 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⑵情感成份: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情绪。它是态 度的核心与关键。 ⑶行为倾向成份: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它会影响到 人们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不等于外显行为。 图7.1态度的心理成份及其关系 认知成份情感成份行为倾向成份 事实→评价→意向↘ 信念外显行为 观点情感倾向 知觉←←↙ 理解情绪偏好 (资料来源:侯玉波,《社会心理学》,P96,北大出版社,2002) 3.态度的功能与作用: ⑴态度的功能:认知功能、动机功能、价值观表达功能、自我防御功能(时蓉华,《社 会心理学》,297-298,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⑵态度的作用: ●态度影响社会认知: 研究者将普林斯顿大学和达得毛斯大学两校队足球赛录像分别放给两校学生看,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生发现达得毛斯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实际上指出的多两倍,而达得毛斯大学生则相反,则更多地指出普林斯顿球队犯规而未受罚的次数。显然,这是两校学生维护各自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积极态度造成认知判断上的偏差的例证(Hastorf&Cantril,1954)。 ●态度影响耐力: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d6927251.html,mbert等(1960)曾作过一个"会员群体对耐痛力增长特色的效应"实验。 他们以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一种类似血压计的改装耐压器(在充气皮绑带上置一尖突起,绑在被试手臂上,充气后会使人产痛感。当被试无法忍受时会说"受不了",这时松开绑带并测定充气量,作为耐痛力的指标)来测定耐痛力的水平。 实验前告诉被试,测试目的是为了确定正常人耐痛的程度。初测时,仅仅是记录两教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经常会听到有人破坏公物、偷工减料的事情,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了社会的利益,不免令人思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间的关系的问题,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个人的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矛盾对立的一面,但是本质上却是统一的。人人都向往创造一个有价值的人生,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的价值又在哪里?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极端的价值倾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样人的价值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定位 什么是价值?价值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它渗透在人们全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始终。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和轴位的事物和现象发生着价值关系。离开了价值体系,人们一天也不能生存。比如,人要维持生命,必须吃饭、喝水,这就和粮食、水发生了价值关系,粮食和水也就成为人们需要的价值对象。人们常说的理想、信念、幸福、家庭、健康、美好生活等,都是人们价值追求的表现。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栩雅的外界物质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作用或者影响。人的价值是指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和自身的意义、作用或影响,人的价值在个体的人生过程中,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仅仅局限于个体范围,同时也会站在整个社会角度考虑问题,可以分为个人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表现为个体需求的满足和个体存在意义的展现,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表现为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即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进步的促进。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如何。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A 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B一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另一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的价值自我的价值也无法存在。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就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身体健康的标准? A有充沛的精神,B善于休息,睡眠质量好,C能抵抗一般的疾病,D体重适当,身材匀称,E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F牙齿清洁,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G头发有光泽,无头屑,H皮肤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5.心理健康的标准? A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B有积极的态度C有健全的人格D人际关系良好E 情绪稳定F能适应环G具有抗打击和自我康复的能力 6.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平等,相容,互利,信用,尊重,宽容。 7.人的本质:既有社会关系,又有社会关系的总和。 8.人生观:是人们对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以及对人生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9.追求崇高的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态度,价值。 10.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人生: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11.人生价值的评价: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我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12.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点: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爱国主义。 13.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14.道德的本质和具体表现? A道德是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主义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道德必然带有阶级属性;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15.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 调节;评价;教育。 16.“批判继承”是我们对待传统道德的一个总的原则和统一的指导思想。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9.公民基本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①有利于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②有利于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③有利于增强爱国心,增强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 20.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

成 果 简 介(含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1

成果简介(含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本课题针对中学实验教学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学生缺乏动手习惯与能力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有关实验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立题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学实验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常规。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扎实,政策法规依据及教育科学依据充分,目标明确。从学习教育理论到构建教育教学模式,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操作应用,从教师的身体力行到学生主体的积极自主发挥,采取教师边探讨边实践,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师生互动的研究形式,整个研究过程组织得当、方法科学合理。 三、课题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出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动手习惯与能力、兴趣和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路子。 1、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且易于操作的新型实验教学活动框架。 2、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进修、自我角色转变提供了一个好形式。 3、为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动脑习惯与能力提供了一个好途径。 4、调动全体学生进行实验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使有效地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成为现实,使在全方位上培养学生动手习惯和能力成为可能。 5、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科技教育、实验研究、教具仪器的研制及开发能力。

四、该课题研究在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在实验教学模式的学科化研究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根据实验教学的科学 性、实用性、优效性、创新性原则,突出素质教育思想,注重认知、 情感、技能目标统一,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杠杆、以创新 思维为基调的由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系统中自主选题、自行 设计、自己动手动脑的大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且具有较强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理论水平,师生的实验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有提高。(1)撰写论文30多篇,其中在国家、省级CN报刊上发表 文章14篇(含学生发表文章6篇)。(2)获奖论文13篇,其中省级7 篇。(3)自制教具学具40多件(个),省、市级获奖6项(其中学生3 项)。(4)学生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全国劳技教育创新大赛、“光大 杯”大赛、自制教具评选等共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三十多 人次。获国家专利一项。(5)课件4个。(6)讲座4个。(7)学生调查报 告、研究报告4份,研究性学习论文十多篇(其中获省级一等奖3篇)。 (8)实验(校本)教材三编,约5万字。 五、产生较广泛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学校先后多次获县、市、 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优秀组织奖。被评为省少年科学院一级 分院。在《中学生理化报》、《少年发明与创造》、《巢湖日报》、 《安徽教育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以及省、县等多家电视台、电 台均有对学校开展实验、实践、科技活动获得了可喜成果的报道。《教 育文汇》以“教研组写真”长篇专文报道了物理教研组。 安徽省庐江二中“大实验教育开放式实验”课题组束义福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哲学分析

任何一个人都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自然是价值关系的客体,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位置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了。一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一方面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并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获得需要的满足;但另一方面他又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客体。就人作为价值主体来说,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由于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使人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个体的人来说,这就是他的自我价值。人作为价值客体,他的实践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社会的奉献。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是人的自我价值,一是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即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一个人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和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两条:一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奋斗;二是取决于社会的支持。而社会是否支持,关键又在于个人的奋斗对社会是否有价值。个人需要从自然和社会索取生活资料以及其他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从而这些成为自我奋斗的条件;个人的努力奋斗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满足了社会前进发展的需要,社会又会给奋斗者以回报,满足他继续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样,个人和社会在索取-奋斗、贡献-回报的循环中,满足了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共同发展。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意 义,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满足社会的程度越高,他的社会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他损害了社会利益,那么,他给社会提供的是负价值。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这两者的统一。 不论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存在一个由潜在变为现实的问题。一个人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的。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社会飞快的发展速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遇。 其次,从主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主观素质有密切关系。如,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正直为人;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稳定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最后,实现个人价值的惟一的途径是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为社会所作的奉献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在的表现而被社会所承认。社会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新的实践形式层出不穷。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比较复杂的,应当因人而异。例如,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既可以通过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再学习、再提高、更换社会角色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