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生真的懂了吗

学生真的懂了吗

学生真的懂了吗?

南京市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贡林俊

一、活动的背景

高中阶段江苏省全面实施新课标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了,今年我校担任高一数学课的教师全是第一次接触新课改。开学前经过全市的“新课程培训”,我们教师对新课标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回来后,也努力地从观念上,形式上靠近新课改。课堂上学生探索的多了,课堂气氛热烈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大多用“创设情景——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应用巩固”的形式。但在实践中,传统观念,传统教法还根深蒂固,形式上虽然符合新课改,但是实质上如新瓶装旧酒。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备课组针对高一数学《必修一》中难点的教学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教研的主题是函数单调性中的一个问题的教学——“分式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

二、活动的过程

活动的第一步是集体备课,我们老师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致认为分式的单调性的判断和叙述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极易把两个单调区间错误地表述成一个单调区间,它既是难点,同时也是重点,因为这个问题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的深入理解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力争突破难点。经过讨论,一致决定采取两个措施突破这个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从图象上感受两个分支的下降的独立性,从反面来说如果把两个分支看作一个整体,就不是一直保持下降了。(2)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去寻找反例,从而说明错误之所在。我们确定由甲老师开这节组内公开课。以下是甲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 师:画出函数x

y 1=

的图象,并且说出它的单调区间。 学生1板演,画出了函数x y 1=的图象,并且写下了答案:函数x y 1=的单调减区间是)0,(-∞和),0(+∞。

师:非常好,大家注意到他是如何回答的!

(甲老师原来以为学生会答错,打算详细地订正错误,现在学生回答对了,所以接着问。) 师:如果说“函数x

y 1=在),0()0,(+∞?-∞是单调递减函数”对吗? (有些学生在下面说“对”,其他学生虽然不说对,估计大多数学生心中表示赞同。) 师:难道两种答案都对吗?

(学生都沉默了,不过学生能够确定“学生1”写的第一种答案肯定是对的,因为书上就是这样写的。)

师:大家观察图象,看看是不是符合减函数的图象的特征——一直下降!

(学生还是看不出,老师又用手指沿着图象,从左到右移动,让学生观察手指的升降趋势。)

师:大家看到我的手指是如何升降的?——先下降,又抬高以后再一次下降。这符合减函数的特征:保持一致下降的趋势吗?

(学生听了有点明白了。)

学生2:不符合,因为移动过程中手指有抬高的过程,不是保持一直下降趋势的。

师:大家再从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去思考,这个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是否是减函数?

学生3举手回答:取11-=x ,12=x ,满足21x x <,

但是1)(1)(21=<-=x f x f ,不符合减函数的定义。

老师小结:函数单调性是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局部的性质。分别在两个区间上是减函数,但是在它们的并集上不一定是减函数。听懂的举手!(举手调查:全班全部听懂了。)

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甲老师的课上得很精彩,讲解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第二天我们选择了一组题目在该班级进行测试,其中有一道题就是说出函数11+=

x y 的单调区间,结果全班50人,有24人错误地把答案说成:函数1

1+=x y 的单调减区间是),0()0,(+∞?-∞,另外有4人只写区间,不说单调递减。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立即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许多老师被检测的结果搞糊涂了,什么原因?甲老师讲得够好了啊!大家对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重新反思这个问题的教学,经过反思讨论,大家指出了这节课的问题所在:

(1)教师出示例题后,学生1能回答正确,其实他是看到书的结论,并没有真正弄懂,其他学生都有类似的情况。这就给老师一种假象,以为很多学生都明白了,很快就过去了。

(2)教师出示错误答案让学生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处理方式,但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老师直接把两种判断的方式讲给学生听,教师虽然讲得很精彩,但学生缺乏意义建构,导致部分学生没有明白,只是记忆答案,还有些学生虽然当时明白了,但由于缺乏意义建构,印象不深,过了一段时间又产生了模糊。这是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如何改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探索,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我们备课组又决定让乙老师改进以后再上一次这个内容的公开课,他是这样上的:

回顾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强调是某个区间上的局部的性质,强调单调性的叙述的规范性(要带上区间),出示例题: 例:画出函数x

y 1=的图象,并且说出它的单调区间。 学生思考讨论的时候,老师巡视,从中找出一个错例,让一个做错的学生1回答:“函数x

y 1=在),0()0,(+∞?-∞是单调递减函数”,再让一个正确的学生2回答。 师:这两种答案哪种正确?学生1答案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一段时间还没有想出错误的原因,老师就进行启发性提问:要判断一个函数的单调性,有那些方法呢?

学生3:(1)图象法;(2)定义法。

师:好!根据这两种方法,大家继续思考,学生1的答案是否正确。(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4:从图象上看函数x

y 1=

在)0,(-∞和),0(+∞每个局部都是一直下降的,但是把两个分支当作一个整体就不是一直下降的!

师:学生4的分析对吗?你怎么理解他的话“把两个分支当作一个整体就不是一直下降的”。(学生再讨论交流)

学生5:我可以用手势演示图象的升降过程来说明。

接着学生5上讲台用手势演示给大家看,老师提醒大家看手是否有抬高的动作,抬高了说明图象上升了,违反了减函数的要求。

学生6:我可以用定义来说明学生1的答案是错误的: 取11-=x ,12=x ,满足21x x <,

但1)(1)(21=<-=x f x f ,这不符合减函数的定义。

师:大家小结一下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和叙述的注意点。(让学生讨论交流,再回答。) 学生7: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性质,在整个定义域上不一定具有单调性。

二、活动的效果

一个月以后,我们备课组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再次检测,结果甲老师的班级,仍然有25人错了,而乙老师的班级只有7个人错了。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老师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灌输是十分低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该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标准)。——这才是数学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联系人;贡林俊

联系电话:138********

联系地址:南京市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2112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