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同步练习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同步练习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同步练习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同步练习

张衡和他的地动仪

一、看拼音,写词语。

dōng hàn wěi dàjīng tōng líng mǐn

( ) ( ) ( ) ( )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省份反省省钱省悟

三、选字组词。

摸漠膜模

隔(膜) 冷(漠) (摸)索 (模)型

四、选择恰当的量词填空。

一()铜球一()蛤蟆一()方向

一()地震一()科学家一()仪器

五、按要求缩写句子。

1.张衡是我国东汉伟大的科学家。

( )。

2.张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 )。

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张衡是东汉人。

B.陇西位于今甘肃省西南部。

C.张衡制成的地动仪是人类历史上的首创。

D.地动仪是在公元前132年制成的。

七、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服:A.衣裳 B.习惯,适应 C.顺从 D.吃

1.张衡能够制造出地动仪,实在令人叹服.!()

2.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许多人出现水土不服.。()

八、你知道吗?

1.张衡发明了和

2.中国的四大发明是、、、。

九、阅读理解。

掩[yǎn]耳盗[dào]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 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就听不见了吗?”他掩

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

2、《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B.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C.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张衡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张衡传》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 (______通_______)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______通_______) ﹙3﹚傍行八道 (______通_______) (4)形似酒尊 (______通___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得古今义: 淡静。古: 今: (1)常从容 .. 。古: 今: (2)举孝廉不行 .. 拜郎中。古: 今: (3)公车特征 .. 无际。古: 今: (4)覆盖周密 .. ,乃知震之所在。古: 今: (5)寻其方面 .. ,治威严。古: 今: (6)衡下车 .. 俗人。古: 今: (7)不好交接 .. 骄奢,不遵典宪。古: 今: (8)时国王 .. 三、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 (正: )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 ) (3)又多.豪右 (多: ) (4)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善: ) 四、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译: ) (2)被动句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 ) (3)宾语前置句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 )

(4)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果地震陇西 (译: ) ②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译: ) (5)省略句 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译: ) ②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译: ) ③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 )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译: ) (6)状语后置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译: ) 五、一词多义 观①观太学(观摩学习) 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得楼台)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 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瞧) 因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就是) 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 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 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乃①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就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与,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就是,就)

《张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衡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 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 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 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 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 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 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 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 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

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属:撰写 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平素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征:征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①十年乃成②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C.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②王好战,请以战喻 D.①于是皆服其妙②其孰能讥之乎

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模型

随着地球村时代的到来,世界上更多的人注意到了中国的张衡和他创制的地动仪。这不仅因为它是人类第一台地震仪器,创制年代早于西方验震器约1600年, 还因为地动仪成功地测到了千里之外的陇西地震,创造了一个1700多年前“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的科学奇迹。突出的科学创新和巨大的时间差距,使得地动仪成为自然科学史中永恒的话题之一,而仪器的失传又为其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因此,自19世纪后期开始,各国科学家对地动仪的复原研究工作就没有间断过。 在地动仪的复原研究过程中,迄今已经提出了14个复原模型,实现了三次里程碑性的跨越:19世纪日本人服部一三,把文字史料变成了猜想图形;20世纪中国人王振铎先生,把猜想图形变成了展览模型;21世纪,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河南博物院组成的科学复原课题组,把展览模型上升到了验震仪器。在一百多年的复原研究中,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王振铎先生于1951年设计的地动仪复原模型。该模型在弘扬中国文化和开展国际交流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其工作原理和外形也被编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进行着传承式的宣传教育。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资料的丰富,这个模型却被国内外的学术界所否定。因为地动仪是地震学的一种专业仪器,复原模型在宏观上必须具有能够自动区分出地震和非地震的基本功能,否则就失去了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甚至起到负面作用。而1951年的复原模型,恰在这一点上存在严重失误,张衡地动仪被复原成了报警器而不是验震器,以至于社会上流传的所有模型,包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原件,都是不能工作的。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崛起,需要科学的批评。张衡地动仪的科学复原势在必行。 2002年,在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的资助下,张衡地动仪工作原理的研究开始起步。2004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同河南博物院合作,开展了科学复原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本着“原理正确,结构合理,设计有据,逼近历史”的原则,同时从历史学、考古学、地震学、机械学、试验学和美术学六个方面开展研究。新模型于2005年4月先后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的验收,以及由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政府组织的验收,并在河南博物院和北京海淀公共安全馆正式展出,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定型小样的制作得到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的专项资助。 新模型的外型及内部结构严格忠实于史料记载,在百余年来复原研究仅限于范晔《后汉书·张衡传》196个字的基础上,拓展挖掘出了早于《后汉书》70 至150年的7份史料,经逐字对比,共得238个字: 阳嘉元年,秋七月,史官张衡始作(候风)地动铜仪。 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酒樽,其盖穹隆,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樽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方兆,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机、关巧制,皆隐在樽中。张讫,覆之以盖,周密无际,若一体焉。如有地动,地动摇樽,樽则振,则随其方面,龙机发,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丸声振扬,

张衡的故事6则完美版

《张衡的故事》 张衡的故事(一): 少年张衡的故事 少年时代对日月星辰的观察,激发了张衡努力探索天文奥秘的决心。之后他两度出任中央政府专管天文的太史令,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据《辞海》所记:他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观测和记录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2500颗星星,并且绘制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他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候风地动仪;创造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和能飞行数里的木鸟。 渴求知识的张衡总是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不满17岁时,他辞别父母独身一人到外地访师求学。在古都长安,他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和世态人情。在当时的京都洛阳,他结识了不少有学问的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崔瑗,精通天文、数学、历法,还是很有名气的书法家。张衡登门向他求教。 正是由于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使得他在各方面获益匪浅。除了在天文学方面有杰出成就外,在地震学的研究上也是举世瞩目的,他创制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相类似的仪器问世早1700多年。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他写的《二京赋》精思博会,十年乃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张衡的故事(二): 张衡小时候的趣事 张衡很小的时候,小张衡就是奶奶的小尾巴,不管奶奶走到哪里,后面总会有小张衡的影子。他总是缠着奶奶给他讲故事。老人家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又加上十分喜欢这个聪明的孙子,所以只要小张衡提出要听故事,奶奶就给他讲。在这些故事中,小张衡最喜欢的是北斗七星和月亮的传说了,他总是一边抬着头望着天空里眨眼的星星,一边听奶奶讲,还不时地问奶奶:星星怎样不会像苹果一样掉下来呢?星星害怕下雨吗? 对于聪明孙子的问题,奶奶当然也回答不上来,这让他越发觉得浩渺的夜空里会有无数的宝藏,同时也在他的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无数的好奇的问号。从奶奶那里得不到答案,小张衡就急切地读书,他期望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他十岁那年,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了。舅舅送张衡到书馆里去读书。他深知读书对他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十分刻苦。不久,小张衡开始作诗了。他作的诗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呢。为增长知识,小张衡博览群书。一天,他看到一本叫《鹗冠子》的书,被书中按北斗星定季节的四句话深深吸引住了。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二(附答案)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二(附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A.属( )文邓骘( ) B.逾侈( ) 璇( )玑 C.驿( )站河间相( ) D.骸( )骨蟾( )蜍( ) 2.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 )同( ) (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 )同( ) (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 ( )同( ) (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 ( )同( ) (5)府吏见丁宁 ( )同( ) 3.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4. 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8.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张衡传文言知识梳理0001

3?—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 常从容淡静 (古义: 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 2.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3. 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J 4.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 如大篆、小篆等。) 5. 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 6. 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 7. 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子男)之一。此指鲁庄公。)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3征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名词,证据,征验。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 ,酒器)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 旁征博引(动词,寻求,搜集。)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动词,征收,征取。)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4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 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5精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形容词,精心。) 以精铜铸成(形容词,精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名词,本义是精舂过的上等白米。) 齐楚之精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精粹的宝器。)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形容词,精锐。)三打白骨精(名词,精怪。)[ 殚精竭虑(名词,精力,精神。) 6施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动词,设置。)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动词,施行,实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动词,施加,强加。)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靡计不施,迄无济(动词,使用。) 未报秦施(动词作名词,恩惠。) 何施之为(动词,报答。) 7关 施关发机(名词,枢纽,关键。)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动词,涉及,关系到。) 距关,勿内诸侯(名词,关口,要塞。此指函谷关。) 赢乃夷门抱关者(名词,此用本义:门闩。抱关者,守门人。) 8机 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名词,器件。)[ 衡善机巧(名词,机件。)其牙机巧制(名词,机件。)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名词,关键。) 此子机变(形容词,灵活,机灵。)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 日理万机(名词,事务。) 9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副词,平素,向来。)察纳雅言(形容词,正确的。)_ 明经义谙雅故(形容词,旧时的。) 闻弦歌而知雅意(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附庸风雅(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人教版新课标张衡传同步练习

廉颇与蔺相如列传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开辟(pì)鄂州(è)侈谈(chǐ)陇西(lǒng) B.尸骸(hái) 蟾蜍(chán) 阉党(yān) 动辄(zhé) C.阴骘(zhì) 逾越(yú) 小篆(zhuàn) 讽谏(fěng) D.猝然(zù) 玄机(xuán) 伺机(sì) 谗言(chán) 解析猝然(cù)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用尽心思[来源:学|科|网] B.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汉代官署名称 C.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讽议:对政事提出意见 D.衡常思图身之事图身:谋划自身进取 解析D项,“图身”应为“图保自身”,也就是“图保自身安全”。 答案 D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B.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C.衡少善属文 ; D.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解析A项,“禽”通“擒”;B项,“尊”通“樽”;D项,“员”通“圆”。 答案 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游于三辅,因入京师秦时与臣游 B.中有都柱,傍行八道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C.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D.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复举剑拟之 解析A项,“游”,前:游历,后:交往。B项,“都”,前:大,后:汇集。C项,“阴”均为暗中。D项,“拟”,前:模仿,后:做……的样子。 答案 C )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解析A项“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B项《两都赋》作者班固,《二京赋》作者张衡。C项“拜”指授予官职。 答案 D

张衡传文言知识

张衡传文言知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原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欲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着《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从容不迫,淡泊宁静,不爱和庸俗的人们往来。(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三公官署屡次召请去任职(他)也不去应召。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来讽喻规劝。精心地构思写作,(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于是他研究、考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着,论述十分详尽明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被调回重当太史令。他不慕高官厚禄,所担任的官职,常常多年得不到提升。从离开太史令职务,五年后又恢复原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盖子中央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铜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

【配套K12】高中语文 4.13 张衡传课后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13 张衡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辟.邪/开辟.叨.扰/絮叨.奔赴./精思傅.会 B.篆.文/编撰.骸.骨/惊骇.连累./累.召不应 C.磅.秤/磅.礴积攒./攒.动脉.动/一脉.相承 D.蹊.跷/蹊.径绮.丽/倚.伏便.利/大腹便.便 解析:A项分别读bì/pì,tāo/dāo,fù/fù;B项分别读zhuàn/zhuàn,hái/hài,lěi/lěi;C项分别读 bànɡ/páng,zǎn/cuán,mài/mài;D项分别读qī/xī,qǐ/yǐ,biàn/pián。 答案:D 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 ..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 ..傅会:文章的经营构思。 C.其牙机 ..巧制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 ..政理:政治管理。 解析:D项,“政理”应为“政治清明”。 答案:D 3.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④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解析:①“因”,于是;②“因”,用,凭借。③“乃”,才;④“乃”,于是。 答案:D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大王必欲急.臣 B.时.天下承平日久杖.汉节牧羊 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妙尽璇机之正. D.皆共目.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解析: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B项,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D项,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张衡传》复习题及答案

《张衡传》复习题及答案 《张衡传》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 B.逾侈(yú)邓骘(zhì )不徙(xǐ) C.都柱(dōu )合契(q ì)陇西(lǒng) 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 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D项中《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 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 6.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 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证 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 8.下列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为:(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

(完整版)《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 (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 (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 (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 (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音dōu)。) 11.不好交接俗人 (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一词多义 1公 连辟公府不就(名词,指三公。公府,三公的官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名词,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之一。此指鲁庄公。) 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名词,对尊长或平辈人的尊称。) 便可白公姥(名词,称丈夫的父亲。)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作名词,公正无私的人。) 公车特征拜郎中(形容词,公家的。) 公然抱茅入竹去(副词,公开。)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2辟 连辟公府不就(征召)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唇吻翕辟(开,打开)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辟邪说(排除,驳斥) 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伟大科学家。他发明制造的地动仪、浑天仪,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伟大科学家。他发明制造的地动仪、浑天仪,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张衡。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伟大科学家。他发明制造的地动仪。 浑天仪。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张衡影片通过复杂尖锐的矛盾。描写了他为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 中文名,张衡。出品时间,1983年。导演,黄祖模。编剧,于力。类型,故事片。主演,许还山。上映时间,1983年。对白语言,普通话。色彩,彩色。制片机构,上海电影制片厂。 电影名:张衡。制片国家:中国大陆制片机构: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映年份:1983年影片颜色:彩色片影片语言:汉语普通话影片类型:故事片胶片长度:

2787米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伟大科学家。 他发明制造的地动仪。浑天仪。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片通过复杂尖锐的矛盾。描写了他为科学事业锲而不舍的献身精神。 主要演员。许还山.... 张衡高博.... 桓震秦怡.... 桓夫人朱健民.... 崔瑗吴喜千.... 车羽冯奇.... 亶谱王诗槐.... 冯少卿肖雄.... 桓娥龚雪.... 兰竹洪流.... 奴辜季虹.... 孙庆张云立.... 兰竹养父包福明.... 灵台丞张绶龄.... 杨谭张元.... 方士武皓.... 邓骘沈冰凝.... 太后阀永祥.... 幕僚。 剧情简介。东汉时。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为制造地动仪。 拒绝京师诏官。离开未婚妻兰竹与好友崔瑗进京都洛阳求师访友。沿途所见地震灾区一片惨景。灾后幸存的老百姓在城门外祭神消灾。张衡赶到。见祭台上方士正在弄神作鬼。他们挖出预先埋好的石牛。并从中取出”图谶”。愚弄

《苏武传》《张衡传》同步练习(答案)2012.9

《苏武传》参考答案 一、实词 1.引:(1)虞常果引张胜(牵引,供出) (2)引佩刀自刺(拿.举) (3)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带领) 2.节:(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节杖,古代使者所持的信物)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气节)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季节) (4)常恐秋节至(节气) (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节操) (6)守节情不移(贞节) 3.会:(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恰逢) (2)会论虞常(共同) (3)单于召会武官属(会合)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当)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应当,表推测) 4.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者) (2)故使陵来说足下(派遣) (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据秦。(假使) (4)使得奋大辱之积志(让) (5)单于使使晓武(派遣使者) 5.当:(1)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 (2)副有罪,当相坐。(判处)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 (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掌握) 二、虚词 1.益:(1)单于益骄(更加副词) (2)武益愈(逐渐副词) 2.相:(1)数通使相窥观(互相副词) (2)副有罪,当相坐(偏指一方,你,代词) 3.即:(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连词,假使) (2)昭帝即位数年(上) (3)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就在(某时)/当(时) 4.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介词,因为) (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介词,在) (3)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通“已”,已经) 三、词类活用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使……回去) 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语,n-v,告诉) 3.宜皆降之(使动,使……投降) 4.欲因此时降武(使动,使……投降) 5.空以身膏草野(n-v,滋润,作肥料) 6.天雨雪(n-v,下) 7.武能网纺缴,檠弓弩。(n-v,校正) 8.杖汉节牧羊(n-v,拄着,手里拿着) 9.单于壮其节(意动,认为……壮) 10.剑斩虞常已(名-状,用剑) 11.反欲斗两主(使动,使……争斗) 12.使牧羝,羝乳乃得归(n-v,生育) 13.言太守以下皆白服(n-v,穿白衣服) 14.得夜见汉使(名-状,在夜晚) 15.收族陵家(n-v,灭族) 16.惠等哭,舆归营。(名-状,用车子/ 名-动,用车子送) 四、通假字:请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女为人臣子(女-汝,你) 2.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悬,悬挂)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弆,收藏) 4.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旃-毡,毛织的毡毯) 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无,没有) 6.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决-诀,辞别;衿-襟,衣襟) 7.南乡号哭,欧血(乡-向,向着;欧-呕,呕吐) 8.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宿-夙,早;昔-夕,晚) 9.异域之人,壹别长绝(壹-一,一旦) 10.士众灭兮名已隤(隤-颓,毁坏) 1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叛,背叛) 五、古今异义 1.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成为皇帝亲近之臣) 2.武等实在。(确实活着) 3.武使匈奴明年,陵降。(第二年) 4.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不抱成见) 5.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6.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7.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8.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六、特殊句式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句) ——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 ——为什么要见你?(见你干什么?) 4.见犯乃死(被动句) ——被(匈奴)凌辱后才去死 5.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 ——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德惠,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6.陵尚复何顾乎?(宾语前置) ——我还再顾念什么呢? 7.虽欲报恩将安归!(宾语前置) ——虽想报恩可归去哪里呢? 8.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 ——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 七、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 匈奴使者回国。 2.单于益愈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单于更加想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 使他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不给他吃的喝的。 3.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灭 亡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 4.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 庶几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我李陵虽然无能和胆怯,假如汉廷姑且宽恕我的罪过,保全 我的老母,让我得以施展在奇耻大辱下积蓄已久的志愿,或许 也能像曹沫在柯邑订盟的举动那样,这是我当初日日夜夜都不能 忘怀的念头! 八、选择题 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C ) A.前后十余辈。(批)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行辈) C.因厚赂单于。(贿赂)(“赠送”) D.召苏武受辞。(供词)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解析:A项,“女”通“汝”;B项, “畔”通“叛”;D项,“县”通“悬”。) A.何以女为见?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单于召会武官属。 D.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3.对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D应为“不要再说什么啦”。) A.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于是眼泪浸湿了衣襟,与苏武告 别而去。) B.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一道去见汉 使。) C.来时,太夫人已不幸。(我率兵离开长安时,你母亲已去世。) D.勿复有云。(不再有什么云了。)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阴:暗地里) A.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扯。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 C.而收系张胜收:逮捕。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 5.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 项是(D )(一词多义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平时要多 掌握积累。第一组中第一个“会”是“适逢”的意思,第二个“会”是“一 起”的意思。第二组中第一个“生”是“活”的意思,第二个“生”是“活 着”的意思。) ①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④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例句和A项中加点的词都是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为 名词作状语,C项中为意动用法,D项中为使动用法。)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使人止晋鄙军,留军壁邺 B.其一人夜亡 C.单于壮其节 D.欲因此时降武 7.选出与下面例句句式不同的一句() 例句: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A.见犯乃死,重负国 B.皆为陛下所成就 C.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D.为降虏于蛮夷 8.选出与下面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 例句:(3)何以女为见? A.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B.子卿尚复谁为乎? C.非汉所望也 D.皆为陛下所成就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根 据文意,虞常谋划射杀卫律,未实施。)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 所缓和的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 人的谋劫行动,导致苏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 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者宁死不屈的凛然正 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 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九、给加点字注音。 昆邪王() ()且鞮侯()()阏 氏()()煴火()左伊秩訾()浞 野侯()丈人行()缑王() 答案:hún yéjūdīyān zhīyūn zǐzhuóhánɡɡō u 《张衡传》参考答案 1、答案:CC项中“都”读dū 2、答案:DD项中“视事” 指治理事务 3、答案:CC项中的“羞”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答案:BA项“五经”;C“拜”不指调动官职;D《后汉 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4、答案:BB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 5、答案: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6、答案:CC项中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也指长安 和洛阳 7、答案:BB项均为“用”A表范围、在……方面;C前者 为召,后者为验证;D项前者表顺承,后者译为根据 8、答案:BB项中的“机巧”应翻译成“器械方面的巧思” 9、答案: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 围,在……方面; 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 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 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 10、答案:①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 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为被动用 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 辟于公府”,省略“于” ②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 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 的主语(即兼语)“其” ③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 ④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 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 前置 三、阅读课文选段 1、答案:D.D项中征:验证 2、答案:CC为以后,之后 其他三项均为“用”3、例句(1)为省略句,例句(2)为宾语 前置句 参考答案:(1)果地震陇西(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四、拓展运用 1、答案:C C项中樵:柴,名词 2、答案:AA项前句中的“故”为“特地”之义,副词;后 句中的“故”为“故意”之义,副词;B项中的两个“每”都为 “每当……时候”之义,副词;C项中的两个“因”都为“经、 有”之义,介词;D项中的两个“及”都为“到”之义,介词 答案:C这一选项的问题在于是谁将途中之事告诉了胡质, 是帐下都督,还是胡威?根据文意,帐下都督是不愿将此事告知 胡质的,所以他的许多做法均瞒往胡质而胡威清慎的本性使他“后 因他信,具以白质”,并导致胡质对帐下都督的处罚因此C项的 概括与分析是不正确的 4、(1)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2)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3)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张衡传文言知识归纳

《张衡传》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圆周) 2.形似酒尊(尊,通“樽”,酒器) 3.一时收禽(禽,通“擒”,捉拿,擒拿) (二)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 ( 应荐 ) 。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特地征召。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古义:指官职名称;今义:中医医生)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篆,篆文。文,通“纹”,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如大篆、小篆等。)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细致。) 6.振声激扬(古义:激越、传扬。此指清脆响亮。今义:激动昂扬或激励使振作起来。) 7.寻其方面(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9.上下肃然(古义:整肃,老实收敛的样子。今义:十分恭敬的样子,如:肃然起敬。) 10.中有都柱(古义:大,音dū。又如:军惊而坏都舍。今义:都市;或用作表范围的副词 ( 音dōu ) 。) 11.不好交接俗人(古义:结交;今义:移交和接替) (三)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 2.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4.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也,表判断) 2. 倒装句 (1)否定句宾语前置

张衡地震仪现在在哪里【地震仪的介绍及历史故事】

张衡地震仪现在在哪里【地震仪的介绍及历史故 事】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大厅里,许多国内外的参观者都被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的复原模型所吸引。人们不觉惊叹古代中国人的聪 明智慧。 这架地震仪的发明者是我国东汉着名天文学家,南阳郡西鄂(今 河南省南召县南)人张衡。他精通天文历算,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 太史令。他在公元132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曲地动仪,比国外类似仪器早一千多年 这架地震仪用精钢制成,圆径8尺,形状像个大酒樽。上面有个盖子,内部有一个中枢机械“都柱”。柱旁通着8条道,每条道上 有发动机关,周围铸有8条龙。龙嘴里各含一个小锕球,对着东、西、南、北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位。在地上,对准龙 嘴蹲着8个铜蛤蟆,昂着头,张着嘴巴。哪个方向如果发生了地震,仪器上对着这个方向的龙嘴就会张开,嘴里的铜球就落到蛤蟆嘴里 发出响亮的声音,报告震源的方向。这是因为,在平时,地震仪平 稳地放着,都柱也垂直竖立在仪器的中央。但因为都柱上粗下细, 重心高,支面小,像个倒立的不倒翁,这样就极容易受震动而倾倒。譬如东方发生地震,东面的地壳自然发生波动,震波影响都柱,都 柱自然倒向震动方向。沉重的都柱向东倒下后,于是推动了东方的 横杆,横杆推开含有铜球的东面的龙嘴,于是龙嘴吐出了铜球。 有一次,位于仪器西方的龙嘴里的铜球“当啷”一声落到了蛤蟆嘴里。但洛阳并没有地震的征兆和感觉,有些人便议论纷纷,乘机 讥笑说,张衡发明的地震仪并不科学。没想到过了几天,从西北来 人飞报消息,说是距洛阳一千多里的兰州、临洗、陇西一带的陇西郡,发生了地震,大家这才信服了地震仪,赞叹它果真如此灵敏准确,从此,“铜龙报警”这个故事便在朝野上下和广大群众中广泛 流传开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