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应力筋张拉方案及计算书

预应力筋张拉方案及计算书

预应力筋张拉方案及计算书
预应力筋张拉方案及计算书

预应力筋张拉方案及计算书

一、预应力筋下料

1.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厚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

钢丝束两端采用镦头锚具时,同一束中各根钢丝下料的相对差值,当钢束长度小于或等于20m时,不宜大于1/3000;当钢丝束长度大于20m时,不宜大于1/5000;且不大于5mm。长度不大于6m 的先张结构,当钢丝成组张拉时,同组钢丝下料长度的相对时差值不得大于2mm。

2.钢丝、钢绞线、热处理的钢筋、冷处理的钢筋、冷拉IV级钢筋、冷拔低炭钢丝及精轧螺纹钢筋的切断,宜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二、机具及设备

施加预应力所用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应定期维护和检验。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校验,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之间的关系曲线,校验应在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定期进行。

张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配套使用,并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对长期不使用的张拉机具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校验。使用期间的校验期限应视机具设备的情况确定,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

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弹簧测力计的检验期限不宜超过2个月。

三、施加预应力的准备工作

1.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必须完成或检验以下工作:

①施工现场应具备经批准的张拉程序和现场施工说明书。

②现场已有具备预应力施工知识和正确操作的施工人员。

③锚具安装正确,对后张构件,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强度。

④施工现场已具备确保全体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必要的预防措施。

2.实施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四、张拉应力控制

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就符合设计要求,当施工中预应力筋需要超张拉或入锚圈口预应力损失时,可设设计要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大张拉控制应力。

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请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3.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б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бcon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测量。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

伸长值。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

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mm),可按①式计算;

△L=△L1+ △L2

式中:△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4.必要时,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

5.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

五、张拉

1.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混凝土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

2.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一半横梁钢束→腹板束→顶板束→底板束→顶板横向束→剩下的一半横梁钢束的顺序,对称均匀张拉。

3.使用能张拉多根钢绞线或钢丝的千斤顶同时对每一钢束中的全部力施加应力,但对扁平管道中不多于4根的钢绞线除外。

4.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小于25m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②曲线配筋的精轧螺纹钢筋应在两端张拉,直线配筋的可一端

张拉。

③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的两端。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垃时,可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

④整体现浇时腹板通长布置,在联端两端张拉,逐跨现浇时

腹板束在每道施工缝处交错锚固,每道施工缝锚固总钢束的一半左右,剩下的另一半通过连接器接长到下一施工缝锚固。

⑤顶板束布置在支点附近的顶板内,整体现浇时,在箱内高100cm×80cm入孔张拉,采用逐跨现浇时,一端锚头预埋在砼内,另一端在施工缝处张拉。

⑥底板束布置在靠近腹板的底板内,整体现浇对箱梁内设齿块张拉。采用逐跨现浇时,在每个施工缝处根据需要或通过或用连接器连接或张拉锚固。

5.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0→初应力15%бcon→30%бcon→

1.03бcon→бcon(锚固)测出各分级的伸长量,作出记录,并用理论伸长量进行校核,持荷结束后,打开高压油泵截止阀,张拉卸油压缓慢地降到零,活塞回程,卡片即自动跟进锚固,卸下工具锚、千斤顶、限位板。

6.滑丝和断丝的处理:在张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预应力钢筋的破断或滑移,其结果会使预应力钢筋受力不均,甚至使构件不能建起足够的预应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滑丝和断丝的数量,使之不超过设计规定的数值。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

滑丝和断丝现象,应使用千斤顶锚,更换钢束后重新张拉并锚固。六、张拉计算

1.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P P 与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P相等,以主线11联第一跨顶板束为例进行计算:采用400吨进行张拉。

15%时油表读数б1= P1-A

K

=7×0.15×1395×106 ×140×10-6×10-3-68.53 72.56

=1.9MPa

30%时油表读数б2= P2-A

K

=7×0.3×1395×106 ×140×10-6×10-3-68.53

72.56

=4.7 MPa

100%时油表读数б3= P3-A

K

=7×1395×106 ×140×10-6×10-3-68.53

72.56

=17.9 MPa

103%时油表读数б4= P4-A

K

=7×1.03×1395×106 ×140×10-6×10-3-68.53

72.56

=18.5 MPa

所有预应力筋为直线时类似计算。

2.当预应力筋为曲线时: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

P P=P(1-e-(kx+Mθ))

kx+Mθ

式中: P P -----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

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参见附录

G-8

M-------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参见附表G-8

附表G-8 系数K及M值表

表G-8

P

张拉力p即可,其他相同于直线段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在这里就不再述。

理论伸长量计算:

△L=PL

EA

△L--------伸长量(mm)

P-------------张拉力

L-------------受力钢绞线的长度(mm)

E-------------钢绞线弹性横量(N/ mm2)

A--------------钢绞线截面积mm2)

按此公式,算出各个阶段的理论伸长量,与实际量测的伸长量进行对比,校验。

张拉人员配置情况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