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川伴你读社论&评论员文章】《把握好“督”与“导”的关系》

【小川伴你读社论&评论员文章】《把握好“督”与“导”的关系》

【小川伴你读社论&评论员文章】《把握好“督”与“导”的关系》
【小川伴你读社论&评论员文章】《把握好“督”与“导”的关系》

【小川伴你读社论&评论员文章】

把握好“督”与“导”的关系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以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以具体指导推动任务进展,这是我们党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中央派出45个督导组,目的正在于此。所谓督导,就是既要督查又要指导。只督不导,督就会缺少方向感;只导不督,导就少了力度。不督不导,那就成了“泥菩萨”。督导组不辱使命,就要把握好“督”与“导”的关系,从严要求做好督查工作,从实际出发做好指导工作。

督导工作的“督”,体现为一个“严”字。要坚持严字当头,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督导到位、严格把关,抓住关键不撒手、突出重点不放松。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当“老好人”,而要当“黑包公”。坚守底线,对有不足之处的,应明确指出,帮助弥补;对问题较多、工作不力的,应责其纠正、加大工作力度;对走过场的,应严肃批评,令其重新进行。坚持原则,对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肤浅空泛的、查摆问题避重就轻的、自我剖析浮光掠影的、没有把自己摆进去的,都要及时指出,予以纠正。尤其是那些与中央要求不符的、达不到的,该“补课”的就要“补课”,该“回炉”的必须“回炉”。

督导工作的“导”,表现在一个“实”字。“四风”问题普遍存在,但具体到某个地区或单位,有共性也有个性,表现不尽相同,不能搞“一刀切”。因此,对被督导单位的指导,要坚持把中央精神对接各单位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对听意见、找问题不大上路的,就要帮助分析原因,指出怎样才能听到真意见、找到真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抓不住重点或视而不见的,就要帮助矫正和纠偏,促使其查找并解决突出问题、紧迫问题;对未把重点放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身上的,要及时提醒,真正“把自己摆进去”。

督得如何、导得怎样,直接关系活动成效,直接影响群众信任。中央督导组一定要按照从严治党要求,强化督导措施,严格督导过程,提高督导质量,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交出一份让中央放心、让群众满意、让被督导单位敬佩的答卷。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20日 01版)

人民网文章

人民网评:八项规定务实新风开启“实干兴邦”之路 “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十八大闭幕以来中国政坛呈现的新气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平实的讲话,开会不念稿子,听汇报不时追问具体问题,倡导说真话,这些做法令人眼前一亮。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不乏轻车简从、精简会议、力戒空话套话、改进新闻报道等很受百姓欢迎的内容。从身体力行到制度约束,不断释放的信息表明,接过历史接力棒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以务实作风开创新局面,中国的改革发展将在实干中奋然前行。 十八大报告把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列入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既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气质,也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从“靠实事求是吃饭”到做“实事求是派”,务实作风助力我们党一再创造历史的辉煌。今天,处在改革深水区、发展攻坚期,执政者更加需要发扬务实作风,激发实干力量。 中国现代化进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来之不易,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能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取决于现实的作为,尤其是能否啃下硬骨头、完成硬任务,比如突破改革的难关险隘、破解民生的重点难点、化解执政党面临的四大危险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面对肩上的重大责任,面对我们党面临的许多严峻挑战,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中国在转型,发展在爬坡,越是这个时候,各级干部就越需要深入实际、深入改革发展一线,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直面现实问题,寻求改革方案,才能把发展继续推向前进;就越需要深入群众、察民情听民声,向群众学习、多同群众交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才能凝聚共识与力量;就越需要严于律己、清廉朴素,治理文山会海、迎来送往、铺张浪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不断增强公信力和感召力。

社论

名词解释: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 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14.社论的重要性是什么? 同其他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对于党的机关报来说,社会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是其他评论文体所不能替代的。 15.评论员文章和社论的区别? 首先,它跟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就规格而言,评论员文章仅低于社论,不如社论的权威性强。它的作者作为编辑部的一名评论员,自然要体现编辑部集体的观点和倾向,但又不必像社论那样代表整个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发言并经党委审阅,一般由编辑部自行定稿。 其次,就论题的重要性而言,一般说来,社论常常针对重大典型、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言,显得特别庄重。而评论员文章则偏重于论述局部性重要事件或问题,选题范围比社论要广泛而又具体。 再次,社论通常是独立发表的,对于新闻报道的依附性不很明显,评论员文章除了少数独立发表外,则常常是配合或结合新闻事实或材料而发,依附性较为明显,也正因此,它格外要求配合及时,不失新闻性和时效性。 第四,评论员文章篇幅比社论要短些,介乎社论与短评之间,一般在千字以内。 17.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社论、评论员文章大体可分哪几种类型? (1)阐述型:阐述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下同)是政治性、政策性和指导性很强的评论文章。 (2)启迪型:属较为常见的评论文章。 (3)评介型:评介型社论的任务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4)论辩型:是以揭露和批驳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敌对言行、反动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一种战斗性较强规格较高的重要言论。 (5)礼仪、纪念型社论:礼仪、纪念型社论是指有关评述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日、国耻日以及外交建交、签约、各国领导人来访和我国领导人出访等送往迎来外交礼节性活动的社论。 18.阐述型社论的写作要求? 一、要善于交待国情和时代特征,说明和交代制定方针政策和有关决策的政治背景和客观形势的内在联系,以充分揭示制订并执行方针政策的现实意义及其精神实质。 二、论述要突出重点顾及全面,力求重点与全面的统一,使论述既有针对性又不致陷入片面性。 三、实事求是地分清政策上、政治上的是非界限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界限。 四、是顾及政策的连续性及其关联性。 五、善于依托典型来阐述政策,揭示政策制订的客观依据,从而使人们加深对政策的理解,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六、切忌板着面孔说教,力求说理论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耳入脑。 19.启迪型社论的写作要求? 首先,要正确理解指导。 其次,要虚实结合,不要就事论事。 20.怎样发挥评介型社论的评价效应(写作要求)? 一、立论要旗帜鲜明,富有远见卓识。这就要求作者具有胸怀坦荡、爱憎分明的革命情怀。 二、要善于对评介的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概括和开掘,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切忌就事论事,隔靴搔痒,作表面文章。 三、正确掌握褒贬即赞誉与针砭的指导思想及其辩证关系。

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论、评论员文章 【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论、评论员文章 8.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社论的重要地位 1.定义 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2.性质 社论的论题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党的报刊社论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而且直接表达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 我国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办于香港),该报主编王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解放前,由共产党直接创办的报纸如延安《解放日报》(在解放区)、《新华日报》(在国统区)都设有社论委员会。 3.党报社论重要权威的原因 (1)社论是代表编辑部发言的,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机关报而言,它更是党和人民的重要喉舌,不仅代表编辑部发言,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同级党委,有的重要社论直接由党和政府的领导人执笔,更显示它的权威性。 (2)社论的内容一般是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或重大节日纪念,表明报刊编辑部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必要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指明任务和方向,因而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高度的指导性。有的重要社论实际成为党的重要文献。 (3)党的领导干部亲自写作并审阅党报的社论,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工作的光辉传统,从而形成党报重视社论的优良传统,大大增强党报社论的权威性。 二、社论、评论员文章的类型 1.阐述型 (1)分类 ①专题式阐述型社论 专题论述的方式是指一篇文章专门论述某项方针政策。

②宏观式阐述型社论 一般用于论述党的纲领路线、最新精神、奋斗目标和重大决策,面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其精神实质普遍适用于各条战线、各行各业。 ③系列式阐述型社论 这是指围绕某项方针政策连续发表的社论,各篇之间互有联系又有各自的侧重点。 ④补正式阐述型社论 这是指针对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实际情况,包括出现的偏差而写的坚持正确导向的评论,目的在于纠正和防止实践中对政策的片面理解,划清是非界限,排除“左”“右”干扰,进而使人们加深对方针政策的理解并完善贯彻执行的措施、步骤和方法。 (2)阐述型社论应注意的问题 ①善于交代国情,说明和交代制定方针政策和有关决策的政治背景和客观形势的内在联系,以充分揭示制定并执行方针政策的现实意义及其精神实质; ②立足释疑解惑,以典型事实为论据结合实际进行论证; ③论述要力求重点与全面的统一,使论述既有针对性又不陷入片面性; ④实事求是地分清政策上、政治上的是非界限,力求在分清是与非的界限上阐明道理; ⑤顾及政策的连续性及其关联性。 2.启迪型 (1)启迪型社论的任务 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或现实生活中开始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作风、领导方法方面的问题发言。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帮助读者从思想、理论和政策上提高认识,增强党的基本路线觉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 (2)启迪型社论的论述对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