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上古史期末考试

世界上古史期末考试

世界上古史期末考试
世界上古史期末考试

世界上古史期末考试完整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晚期智人

现代智人,过去称为新人。生活距今十万年到一万年,其体质形态和现代人大致相同,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额明显,脑容量平均为1400毫升以上。他们的化石不仅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而且在大洋州和澳洲也有发现。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形成了。

2、吉尔伽美什史诗

古苏美尔—巴比伦时期的文学作品。起源于苏美尔时代,至巴比伦时代编定成书。史诗描述乌鲁克成邦首领吉尔伽美什最初施暴政,激怒了神而饱受磨难。在历经艰辛归来之后,终成为洗尽前耻的谨饬之君。史诗生动反映了人们探索生死奥秘等自然的愿望,也表现了人们反抗神意但最终难免失败的悲剧色彩。现存的版本是亚述帝国时期的抄本。

3、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该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的典籍规定四个种姓的地位以及种姓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第一种姓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种姓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种姓是吠舍,是平民,与婆罗门,刹帝利同属于再生族;第四种姓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种姓制度形成后,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和职业世袭,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能通婚。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4、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雅典执政官梭伦推行的宪政改革。改革背景是贵族与平民斗争激烈。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全权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颁布《解负令》,解除平民债务及因债务而遭受的奴役;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之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设立新政权机构四百人会议;颁布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法规。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建立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发展工商业的道路,为雅典后来的繁荣与强大奠定了基础。

5、列国时代

印度历史上一个列国林立的时代。又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个时代,故史学上亦称为“早期佛教时代”。根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517年,次大陆西北部被波斯帝国占领,当地居民被外族统治,次大陆历史发展重心转移到了恒河流域,十六大国主要分布在这里。随着专制王权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于公元前四世纪后期,列国中的摩揭陀强大起来并统一次大陆。列国时代时,铁器已普遍应用,工商业也发展迅速,为孔雀帝国的统一奠定基础。

6、伊普味陈辞

反映埃及中王国末期的大规模贫民和奴隶起义的史料。伊浦味是个奴隶主贵族,他对起义进行了攻击和咒骂,但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起义的一些情况。从这篇陈辞来看,起义的规模很大,参加起义的有农民、手工业者、奴隶等,起义席卷全国各地,起义者推翻了以国王为代表的奴隶主的统治,不仅打击了地方贵族奴隶主,而且打击了追随王权的涅杰斯奴隶主。起义者夺回了自己的劳动果实,使奴隶主威风扫地,起义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7、乌鲁卡基那改革

苏美尔城邦末期,拉伽什国王乌鲁卡吉那执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根据《乌鲁卡吉那改革铭文》记载,改革的主要内容为:禁止贵族侵夺平民财产,废除祭司征收重税,减轻平民负担,兴修水利等。约公元前2371年,乌玛王卢伽尔扎吉西攻占拉伽什,乌鲁卡吉那改革彻底失败。乌鲁卡吉那改革增强了祭司贵族的力量,削弱了王权,但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8、巴比伦之囚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耶路撒冷犹太居民被掠至巴比伦尼亚的事件。公元前587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第二次进军巴勒斯坦,次年攻陷耶路撒冷,该城大部分居民被掠至巴比伦尼亚。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的犹太人得以重返耶路撒冷。巴比伦之囚对犹太,民族凝聚力的孕育及犹太教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9、沙门思潮

印度列国时代,与婆罗门教相对立的思想流派,其哲学思想为印度哲学的重要内容。沙门意为勤息、息心、净志,是对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总称。沙门思潮是当时自由思想家的各种观点、派别的通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佛教、耆那教、生命派、具有唯物性质的顺世派和不可知论派等。上述沙门思潮,虽各有所标榜,但他们反对吠陀权威和婆罗

门教精神统治方面是一致的。但这些派别也有很多时代的局限,诡辩、不可知论,宿命论或极端就是其中的代表。

10、前三头同盟

公元前60年,由凯撒,克拉苏和庞培组成政治同盟。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与凯撒结成秘密的政治同盟,一起反抗元老院,史称“前三头”。为了巩固这一同盟,凯撒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庞培。三头通过协商,共同分享罗马权力。公元前53年,克拉苏死于帕提亚战争,三头同盟破裂。公元前49年,凯撒攻占罗马,庞培逃亡埃及,为托勒密人所杀。公元前44年,凯撒被任命为终身执政官,不久在元老院被刺身亡。

11、血缘家族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种社会组织里,婚姻是按照班辈来划分的,“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而他们的子女,即第一个集团的曾孙子女们,又构成第四个圈子”。这种家族形式排除了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的权利和义务,而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互为夫妻。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公社、一个集团。在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在那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

12、银版合约

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和平条约。埃及与赫梯在争霸战争势均力敌,于公元前1284年前后,赫梯国王哈图舒尔三世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决定终止战争,缔结和平条约。穆瓦塔尔把写在银板上的和议草案寄送埃及。拉美西斯二世以此未基础拟定了自己的草案,寄给穆瓦塔尔。条约规定:双方实现永久和平,“永远不再发生敌对”,永远保持“美好的和平和美好的兄弟关系”;双方实行军事互助,共同防御任何入侵之敌;双方承诺不得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并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

13、陶片放逐法

古希腊雅典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6世纪末创立。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陶片放逐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僭主政治的雅典政客。

14、伯利克里

古雅典政治家。公元前443年起当选将军,历15年,成为雅典的实际统治者。当选期间,对内加强雅典民主政治,对外加强提洛同盟,完成雅典与比雷埃夫斯港之间的“长墙”。晚年与斯巴达争霸,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29年染瘟疫病逝。他的时代被称为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最辉煌的时代。

15、元首制

古罗马政治家奥古斯都创立的政治制度。始于公元前27年,终于公元前284年。屋大维战胜安东尼鉴于共和制的传统势力依然强大,因此未采取君主或独裁的名义,而是采用这种制度。该制度下共和制的各种政治机构如公民大会,元老院等均得以保留。但作用大大削弱,元首实际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和宗教等各方面的事务。

16、底比斯方阵

希腊底比斯的一种军队阵式,马其顿方阵的前身。伊巴密浓达训练了一批精兵,专门布在方阵的左翼。而且,通常来说,希腊重装步兵方阵有8到12排,然而伊巴密浓达方阵的左翼居然达到了50排。开战之后,左翼冲锋,而异常薄弱的右翼主要采取守势,这样一来,敌人的右翼就会被首先击垮,从而导致全军溃退。

17、腓力二世

马其顿的杰出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早年曾在希腊的底比斯城邦为质,回国之后,于公元前359年夺取了年幼的侄子的王位。他经过20多年的励精图治,打造了一个强大的马其顿王国。内政方面,加强王权,改革币制,促进贸易,建立新城市;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常备军和强大的海军,训练了一种战斗力很强的“马其顿方阵”;外交方面:利用希腊城邦之间的矛盾,于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一役中大胜希腊联军。次年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成立了以马其顿为主导的科林斯同盟,确立了马其顿对希腊诸城邦的控制。公元前336年,他在准备进军波斯的前夕被刺杀。腓力二世在位的20多年间,马其顿由一个内乱不止的小国崛起为希腊城邦的首领,并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累计了巨大的潜力,为其子亚历山大的征服准备好了充分条件。

18、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90年雅典与波斯再马拉松的决战。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再次入侵希腊。米提亚德指挥雅典军队及普拉提亚援军,再马拉松平原迎战波斯大军。米提亚德采取了密集方阵队形,并以两翼包抄的战术击溃了波斯军。战后,雅典传令兵腓力普斯在受伤的情况下经过长距离奔跑,返回雅典城内通知胜利的消息,最终在完成任务后力尽而亡,后世因此诞生了称之为马拉松的长跑运动。

二、简答

1、简述埃赫纳吞宗教改革失败原因

1、以阿蒙神庙祭司集团为首的旧贵族势力十分强大且根深蒂固;

2、改革者内部的分裂、埃赫那吞的某些举措失误,使原本支持改革的军队、官僚奴隶

主离开了改革,从而削弱了改革阵营的力量;

3、人民群众并未从改革中得到好处,相反,他们的负担更为加重,因而也对改革缺乏

热情;

4、埃赫那吞的接班人过于软弱,背弃了改革。

5,外部环境逐渐紧张,赫梯的崛起威胁到埃及的政权。埃赫那吞无力解决西亚的紧张局势和亲埃及的统治者的救援,使得埃及的国际威信力下降。

2、简述学术界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起源的争论

雅典民主政治起源有以下三种说法:

(1)梭伦是民主政治的建立者:公元前594年,梭伦着手改革。他根据财产的多寡,把雅典分成四个等级,每个等级都可以参加相应的政治活动,打败了贵族垄断政治的格局。再有,梭伦废除债务奴隶制,扩大了公民的范围。此外,他还设置400人议事会,使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也开始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2)克里斯提尼确定了民主政体:首先,克里斯提尼以10个新地区部落代替四个传统的血缘部落,沉重打击了氏族贵族,从而完全确立了国家组织。其次,他设立了500人议事会,由十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成为雅典国家的重要行政机构,公元前504(501)年,雅典人又从十个部落中选出十将军,他们在后来雅典政治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三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还制定了陶片放逐法。经过克里斯提尼的改革,雅典奴隶制国家终于形成了,奴隶和自由民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代替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对立。

(3)民主政治最终由厄菲阿特确立:厄菲阿特改革进一步削弱了高级官吏的权力,解决了公职人员的津贴问题,使各个财产等级的公民都能发挥一定的政治作用。此后,三个重要的民主机构,即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独立自主地担负处理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的责任。

3、简述马略军事改革

改革的背景: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以及加强武装政治力量和扭转军队腐败的局面(朱古达战争的失败暴露罗马贵族将领的腐朽无能和罗马军队的堕落),于公元前107年当选执政官的马略着手改革。

改革的内容:第一、放弃服兵役财产资格的限制,以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第二、改革军团组织。第三、统一武器装备。第四、严明军纪。

改革的意义:第一、扩大了军队来源,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第二、部分解决了小农破产后的谋生问题。第三、改变了罗马军队的性质。第四、军队职业化有助于军事统帅个人独裁的发生。

4、简述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线索

(1)早王国时期(3100BC-2686BC):出现了国家形式,并开始了统一运动

(2)古王国时期(2686BC-2181BC):埃及历史进入了统一的时代,王权得到加强,也叫法老的时代。

(3)第一中间期(2181BC-2040BC):埃及历史上一个比较动乱的时期

(4)中王国时期(2040BC-1786BC):经过长期激烈的争夺,南方的底比斯崛起,重新统一了埃及

(5)第二中间期(1786 BC-1567B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希克索斯人)共同作用,使埃及历史经过又一个动乱时期。

(6)新王国时期(1567BC-1085BC):埃及重新统一,并进入极盛时期,对外战争进行多次征战,建立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7)后王国时期(1085BC-332BC):埃及历史上比较衰弱的时期。这一时期,阶级矛盾尖锐,外族入侵频繁以及宫廷内部争斗十分激烈。

(8)希腊人和罗马统治时期(332BC-642AD):埃及沦为马其顿和罗马附庸的时期。

5、简述希腊殖民运动原因

(1)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

(2)耕地不足与生存空间的需要

(3)土地兼并破产失地而到海外寻找土地

(4)很多平民与贵族斗争中失去公民权,为了生活他们向海外寻找土地

(5)商业发展寻求原料和开辟市场

6、简述罗马早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原因、经过及影响

原因:罗马共和国成立后,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更加尖锐:

(1)政治上,平民则被完全排斥在贵族把持的政权之外。

(2)经济上,贵族大量兼并土地,导致平民失地,破产,有的沦为债务奴隶,有的被卖往国外

(3)社会地位上,贵族靠自己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权力,肆意加害平民,此外,贵族还以内部联姻的方式,杜绝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流动和平民对贵族阶层冲击

(4)宗教上,垄断宗教职务,平民则不能染指

于是,平民为了改变这种地位和处境,同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经过:(1)公元前494年,设立平民保民官。

(2)公元前474年,平民争取设立了平民会议,

(3)公元前451-前450年颁布《十二铜表法》

(4)公元前449年,一项法案规定平民决议适合于一切罗马公民,设立新的公民大会,特里布斯大会。(5)公元前445年,坎努利优斯法。444年,设军政官职位。

(6)公元前376年,李锡尼和塞克斯图法

(7)公元前326年,“波提利阿法”。

(8)公元前287年,“霍腾西阿法”。标志平民斗争的结束。

意义:(1)政治上,斗争的最大成果是平民获得了参政的权利,可与贵族通婚,可进入元老院。也促进了罗马国家机构、制度的完善。但平民中只有上层可凭其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跻身于上层社会之中。

(2)经济上,债务减免和债务奴隶制的废除,对土地集中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罗马的小农经济,改善了平民的经济状况,使他们可以参与公有地分配,有利于国家内部的稳定

(3)军事上,小农经济的稳固为罗马提供了稳定的兵源,使国家的军事力量有所增强,对于罗马对外扩张提供了稳定的公民兵来源。

(4)阶级关系上,罗马公民不再成为奴隶所来源,掠夺和征服奴役其他民族,获得外籍奴隶成为国家奴隶的主要来源。

7、简述希波战争中希腊胜利原因

(1)地理环境上:希腊海岸线曲折,多山。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易守难攻。波斯远征希腊,舟车劳顿,并不占优势。

(2)政治制度上:希腊的民主城邦制度(斯巴达等专制城邦除外)优越于波斯的专制主义制度

(3)军事实力上:希腊是典型的海洋文明。依托于此,建立了许多实力强大的海军舰队。波斯帝国幅员辽阔,位置稍向内陆。远征希腊,在多海的作战环境中并无优势。此外,训练有素的斯巴达军队战斗力极强。

(4)民族精神上:希腊民族比波斯帝国更富有民族凝聚力。且希腊是正义之战,波斯则是侵略之战。

8、简述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1)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希腊典型的海洋文明,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有利于其与外界交流。从而使希腊人可以汲取优秀的外来文化。

(2)城邦的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民主色彩。民主政治下自由辩论的发展,为各种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环境,有利于各种学派的产生。

(3)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达,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4)古朴时代的希腊社会汲取了爱琴文明和荷马史诗的营养,为古典时期的文化繁荣奠定了文化基础

(5)希腊的民族精神富含进取和奋斗,为文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9、简述戴克里先改革

为了拯救罗马危机,加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戴克里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行政方面,实行“四帝共治制”,同时对行省进行改革 .

(2)军事方面,把军队分为边防军和内地机动部队,后者供随时调遣;扩大兵源,大量招收蛮族入伍,加速了军队蛮族化。

(3)财政上,实行新税法。为保证税源,严禁各行业流动迁徙。为抑制通货膨胀,颁布“限价法令”。

10、简述布匿战争

为了掠夺资源和奴隶和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罗马和商业强国-迦太基展开了生死决战。战争从公元前264至146年,共进行三次战争,延续一百年,史称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264BC-241BC)是为争夺西西里而引起的。战争以迦太基战败而结束,罗马获得大量赔款和西西里岛。

公元前218年,迦太基人反击罗马,爆发了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201年)。战争之初,迦太基人在其著名军事领袖汉尼拔率领下连连获胜,但由于孤军深入,补给困难,战斗力逐渐衰弱。前204年,罗马派军进攻迦太基,前202年,双方在迦太基南部的札玛附近发生决定性会战,迦太基战败。次年,被迫求和。

经过半个世纪的恢复,迦太基再次雄起。罗马恐其强盛,于公元前149年发动第三次战争(公元前149-146年)。迦太基坚守了三年后终于沦陷,被罗马划为其“阿非利加”省。布匿战争是一场罗马征服扩张的战争。

11、简述古代希腊早期僭主政治

定义:僭主政治的实质在于僭主独立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之外,实行“压抑贵族、加惠平民”以努力使两个阶级的利益实现平衡和稳定的统治。是介于寡头贵族制与民主制的政治体系。一般僭主传承不过三代。

形成:公元前6世纪,希腊平民大都处于奴役状态,对政治毫无发言权,所以他们十分不满。这一时期希腊各城邦先后出现僭主政治,僭主们打击贵族的政策深受平民支持。

公元前560年,贵族出身的庇西特拉图在山地派的支持下用武力夺取雅典政权,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推行僭主政治。

作用:僭主的主要作用还是在于使城邦强盛,经济发展,平民地位提高,从而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

12、简述佛教教义

佛教最根本的教义是所谓四谛(四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宣扬所谓八苦,“集谛”说明产生苦的原因在于有欲爱(渴望)。有欲爱便有行动,有行动便造了业,造了业便造了今后的因,于是因果不断,生死轮回不已。“灭谛”说明佛教的目的在于消灭苦,认为灭苦的关键在于消灭欲望。“道谛”说明佛教修道的主张和途径,包括八正道。所谓八正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理论上理解佛教宣扬的教义,一方面从静坐中体验佛教所宣扬的境界。

此外,佛教还宣扬“众生平等”说。

佛教的教义虽然在轮回转世说上与婆罗门教相近,但它不承认婆罗门教的神能主宰人的命运,不承认婆罗门的经典、祭司和祭祀有拯救人的作用,从而否定了婆罗门教和婆罗门种姓的权威,因此佛教成为当时反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的重要派别。

三、论述题

1、论汉谟拉比法典特点

(1)某些内容保留了原始的同态复仇法。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2)法典具有阶级性。汉漠拉比法典是一部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①它严格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②它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权。法典规定,窃贼要处死或处以重罚。法典本身证明了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实质。

(3)内容不具有普遍性,并非法律条文的完整汇集。汉谟拉比法典的条文多数是在古巴比伦王国末期及之后写成。有些条文有明显的习惯法的痕迹如《汉谟拉比法典》第249条:“如果一男子雇一头牛,神使之罢工而且该牛死掉,那么租牛者可以神的名义发誓并且免去责任。”在遇到无法确定原告,被告的陈述是否属实之时,采用神判法。

(4)缺乏逻辑性。有矛盾或不一致之处。如第8条和第259条的矛盾.

(5)深刻反映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汉谟拉比法典》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古巴比伦王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等信息。

2、论格拉古兄弟改革原因、内容及影响

原因:

(1)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农民的破产,使公民兵和共和国社会政治基础遭到破坏

(2)失地破产的农民强烈要求重分土地

(3)统治集团内部有识之士想解决土地和自由民内部问题以扩大兵源,增强军队战斗力

内容:

(1)提比略提出改革法案,规定每户家长占有公有地限于500犹格,每户占地总数不得超过1000犹格,超占部分收归国有,划分为30犹格的份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由三人委员会负责分配土地。

(2)盖约颁布恢复提比略的法案基础上再提出粮田法,,审判法,筑路法等法律,削弱贵族的影响,提升骑士与平民的地位。

影响:

(1)使8万农民分得土地,改善了平民的生活条件,缓和了土地兼并

(2)打击了元老贵族的势力,促进民主派发展

(3)保护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4)抑制豪强地主,限制其特权

(5)提高了骑士的政治,经济地位,促进骑士阶层力量的壮大

(6)鼓舞并促进意大利人争取公民权的斗争

(7)修建道路,建设交通网络,一方面使部分无业贫民就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工商业和国内贸易的发展

3、论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及其现实启示

4、论早期基督教的产生和演变

1、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出现于一世纪,最初发生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的犹太人团体之中,逐渐发展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产生的背景是罗马共和国末期,东方各地人民多次进行反抗罗马暴政的斗争,都归于失败,处于愤怒和绝望中的人们只能从宗教中寻找精神出路。犹太人的犹太教中有种传统思想,相信上帝耶和华将会派“救世主”(希腊语称基督)来拯救犹太人脱离苦难。这种“救世主”观念就是后来基督教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但犹太教有不能适应罗马各地各种受苦受难人民需要的一面,于是新产生的基督教不再是犹太人的宗教,而成了没有民族

界限的,能吸引各种受苦受难者的宗教。

根据基督教经书《新约》的说法,基督教的创立者是耶稣,他是上帝的独子,是为挽救人类而降生世间的“救世主”,即基督,他为了赎取人类的罪恶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三日后复活升天。这套神话纯属虚构,是教士传教过程中编造出来的,其实不是耶稣创造了基督教,而是基督教创造了耶稣。

基督教最初作为群众运动而产生,只要信奉耶稣,遵守教义,就可成为教徒。早期教徒不分种族,不歧视被压迫阶级,因而很快传遍帝国的城市和乡村。他们彼此互助,反对罗马的统治,具有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因此备受罗马统治者的残酷迫害。

2、基督教的传播和演变

罗马统治者企图用强权消灭基督教,但未得逞。随着奴隶制危机的加深和罗马皇帝残暴统治的强化,基督教日益发展起来,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信徒中增加了富有者,他们捐献财产,逐渐在教会中取得领导地位。二世纪后期基督教就从最初受苦受难人的宗教蜕变为富有者,统治阶级的宗教,这样一来,基督教无论在成分上或在性质及组织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教会逐渐拥有大量产业和金钱,并为一些有财有势者控制,他们在教义中加进宣扬忍耐服从、爱仇敌、寄望来世等欺骗性内容,这样,基督教变为剥削阶级接受和利用的宗教。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给予教会和教士许多权利,拥有自己的土地,免除赋税和劳役。

但这时基督教也出现了教派分裂,其中势力最强的阿里乌斯派,该派奠基人为亚历山大里亚城的阿里乌斯,他认为基督是圣父创造。因而低于圣父,而亚历山大里城主教阿塔纳西乌斯所领导的正教派认为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的。教派间的争论使教会产生分裂,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基督教。325年,君士坦丁在小亚细亚的尼西亚城,召集各地教会的主教举行会议,制订了基督徒必须遵守基督与圣父同体的信条,宣布阿里乌斯派为异端,将其开除出教。

5、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1.根本原因:奴隶制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奴隶制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由上一根源引发的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

(1)农业的衰落,进而危害到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导致城市的萧条。

(2)隶农制的危机:奴隶——农奴的转变。

3.由上一根源引发的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1)帝国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激烈,帝位更迭频繁,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势力称雄。

(2)政治腐败透顶,竭力维护其腐朽统治。

(3)罗马帝国的奴隶、隶农和各类劳动群众不断掀起波澜壮阔的反抗斗争,震撼帝国各地。

4.外部原因:蛮族日耳曼人的征服。

5淫风盛行、纵欲使得人口减少是古罗马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6.基督教思想的深入传播

6、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的产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化的结果。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由西向东、南方面扩张,到达恒河下游和纳巴达河流域,这一时期,铁器广泛使用,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所发展,农业居主导地位,耕地用重犁,农田使用粪肥。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导致社会进一步分化。占据较多财富的贵族罗惹尼亚演变的刹帝利掌握了部落的权力,勤于放牧和务农的平民维什成为与刹帝利相对立的阶层—吠舍。婆罗门和首陀罗也先后出现。

(2)该种姓制度有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其中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属于可再生族。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属于不可再生族,不能参加婆罗门的人门式和宗教仪式。

(3)与其他文明相比,印度种姓制度具有时间长,十分严格和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职业世袭制,即每个人将来的职业,不取决于他本人的能力,而取决于他的出身。其次,各种姓实行内婚制。第三,在法律上,种姓之间的不平等表现得最为明显。

(4)种姓制度给印度造成了重大影响:首先,造成社会结构刚性,劳动力结构僵化。且阻碍劳动力身体素质与文化水平的提高,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不利于经济发展。其次,种姓制度与村社制度一起,构成了印度社会两大不可动摇的支柱,使得印度在几千年的时间中统治者换了很多,却从未动改变过印度的社会,使印度社会处于一种帕累托次优的状态。第三,不利于民族团结,也是印度屡次被外族入侵征服的原因之一。

7、论埃及新王国时期的军事扩张

(1)新王国时期扩张的原因:第一,雅赫摩斯一世在赶走希克斯人之后,建立了埃及第18王朝。他在任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环境现对比较缓和。第二,那时西亚各国实力比较弱小。

(2)扩张的方向:东北出西奈半岛进攻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偶尔进人两河流域。向南主要进攻努比亚。

(3)扩张过程:雅赫摩斯及其继承者都曾进军努比亚,图特摩斯一世时期不仅再次掠夺了努比亚,而且北进到了幼发拉底河和北部叙利亚。图特摩斯三世时,埃及对外扩张达到了顶峰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他的《年代记》里详细记载了他历次侵略的“战果”。特别记述了对西亚的战争情况,他多次进兵西亚,不仅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而且迫使米坦尼等国与埃及交好,送来礼物。在西亚的影响也到达顶峰。

(4)经过连续几代人的扩张,到公元前15世纪,埃及成为一个地跨亚非的帝国。它的北疆达到小亚细亚南部,东北达幼发拉底河,西接利比亚,南达尼罗河第四瀑布,成为西亚北非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8、论凯撒改革

首先,凯撒为了巩固统治,扩大自己的势力,给8万名老兵分配了土地。其次,改革元老院,把一些非贵族出身的人塞进元老院,将元老院的人数扩大到900人.其三,授予一些行省城市以自治市地位,给予一些行省居民以罗马公民权。其四,以固定税款代替农业税,改由国家直接征收。最后,颁布新的法律,严惩贪污的行省总督。对于罗马的城邦制度来说,凯撒的统治和改革无疑又是一次沉重打击。凯撒集大权于一身的做法,直接违背了罗马共和国的分权与任期有限的制度,极大破坏了共和制度;将公民权扩大到行省的做法,使城邦直接参与体制的局限性更加暴露,因为行省的居民几乎没有可能放弃自己的工作到罗马来行使他们的公民权。至此,罗马共和国的灭亡几乎不可逆转。

但是,长期的共和传统,绝不是一次改革就可以埋葬的,尤其是那些有政治参与欲望与利益受到损害的贵族,对凯撒的独裁统治更加不满。即使是普通的罗马人,也没有接受君主制的心理准备。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古代史必考重点知识梳理汇编(精品)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资本主义的曙光(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16世纪后新航路开辟) 1.文艺复兴(文化) ①背景:a 14世纪前后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厂,资本主义关系产生 b 不满教会对人们的精神控制 c 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自由的发展资本主义 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③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 ④实质:资本主义的思想解放文化运动 ⑤时间与范围:14世纪于意大利,15世纪到16世纪发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⑥代表人物:a 但丁,诗人《神曲》,表明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 b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充分体现人文主义c 莎士比亚,文学家《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批判封建道德理论和社会陋习

⑦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市场) ①背景:a 《马可?菠罗行纪》,欧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b 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 ②航海家:a 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横渡大西洋,西班牙支持,称那里的人为印地安人 b 几乎于哥伦布同时,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原学说,西班牙支持 c 1487年-1488年,迪亚士发现非洲好望角,葡萄牙支持 d 达伽马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葡萄牙支持 ③意义:a 欧洲到亚非美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b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9年)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①背景:a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保留贵族头衔,从事资本主义性质活动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b 英国国王宣扬“君权神授”推行封建专制。查理一世有增无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受损,革命爆发 ②起止时间: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到1688年(宫廷政变) ③主要任务: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完整word版)世界上古史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世界上古史习题及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类形成的具体过程,说明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寻找食物,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石块和木棒,并采集植物,扑捉小动物,最后终于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脚的直立和手的进化影响到身体构造上的一系列变化,而大脑和感觉器官也日益发展,终于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 2、氏族是怎样产生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氏族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及认识到近亲通婚的危害,人们排斥了血缘群体内部的通婚,进行族外通婚形成了氏族。母系氏族的特征是,实行群婚,世系按母系计算,有管理机构。 3、分析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生产力有了巨大进步,陶器的广泛使用和磨光石器的流行,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较稳定的定居生活。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 4、综合说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的原理。 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个体劳动和私有制,出现了贫富分化,有了战俘奴隶和债务奴隶,产生了贵族、平民和奴隶的阶级差别,产生了暴力机关。 5、阅读下列材料:“整个氏族制度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物:它从一个自由处理自己事务的部落组织转变为掠夺和压迫邻人的组织,而它的各机关也相应地从人民意志的工具转变为旨在反对自己人民的一个独立的统治和压迫机关了。” ---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四卷,第161页。 回答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这段话主要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时期?从氏族公社向阶级、国家的过渡。(2)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从国家产生的原因、过程、类型及国家的职能分析。 6、简述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农业革命导致又一次人口爆炸,其规模可与随人类形成而出现的人口爆炸相比。在旧石器时代,正在进化中的人类不断改进工具,使生产率提高,从而使人口相应增加。约100万年以前,猿人的人口数还只有125000,可到了距今1000O年时,以狩猎为生的人类的人口数已上升到532万,约增长42倍。现在,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一定地区的食物供应量比过去更多更可靠,因此,人口数的增长也比过去更迅速。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人类的人口数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与旧石器时代 100万年中的人口增长数相比,约增长25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三章人类—食物生产者 回答问题:结合该段文字分析农业革命的历史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列材料:新石器时代初期人工裁培植物获得成功。这样,家畜饲养业和农业便发明出来。人类从此由食物采集和渔猎型经济转变为食物生产型经济,从游荡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生活方式,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文明社会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其历史意义可与近代机器革命相提并论。因此这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被称作“新石器革命”或“农业革命”。-—周启迪《世界上古史》,第18页回答问题:(1)新石器时代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时段?约11000年前 (2)农业革命的历史影响有哪些方面? 1)人类从食物采集者→生产者: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2)农业、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3)生活资料方面:较多依靠、适应自然→利用、改造自然;4)在农业生产基础上,人们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等现象的观察,积累经验,产生初步的人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新的高度;5)为以后一系列社会变革创造条件: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人口较大增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交换。

2019年数学高考试题(附答案)

2019年数学高考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某班上午有五节课,分別安排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一节课.要求语文与化学相邻,数学与物理不相邻,且数学课不排第一节,则不同排课法的种数是 A .24 B .16 C .8 D .12 2.函数ln || ()x x f x e = 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 C . D . 3.已知回归直线方程中斜率的估计值为1.23,样本点的中心()4,5,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 A . 1.2308?.0y x =+ B .0.0813?.2y x =+ C . 1.234?y x =+ D . 1.235?y x =+ 4.已知532()231f x x x x x =++++,应用秦九韶算法计算3x =时的值时,3v 的值为( ) A .27 B .11 C .109 D .36 5.设集合M={1,2,4,6,8},N={1,2,3,5,6,7},则M ?N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2 B .3 C .5 D .7 6.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想一个数字,记为a ,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 ,其中a ,b ∈{1,2,3,4,5,6},若|a-b|≤1,就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 A . 19 B . 29 C . 49 D . 718 7.若,αβ是一组基底,向量γ=x α+y β (x,y ∈R),则称(x,y)为向量γ在基底α,β下的坐标,现已知向量α在基底p =(1,-1), q =(2,1)下的坐标为(-2,2),则α在另一组基底m =(-1,1), n =(1,2)下的坐标为( ) A .(2,0) B .(0,-2) C .(-2,0) D .(0,2) 8.圆C 1:x 2+y 2=4与圆C 2:x 2+y 2﹣4x +4y ﹣12=0的公共弦的长为( )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F D C B A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理科)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32{2>--=x x x A ,}4,3,2{=B ,则B A C R ?)(= A .}3,2{ B .}4,3,2{ C .}2{ D .φ 2.已知i 是虚数单位,i z += 31 ,则z z ?= A .5 B .10 C . 10 1 D . 5 1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点为(1,1)P ,则输出的n 值为 A .3 B .4 C .5 D .6 (第3题) (第4题) 4.如图,ABCD 是边长为8的正方形,若1 3 DE EC =,且F 为BC 的中点,则EA EF ?=

A .10 B .12 C .16 D .20 5.若实数y x ,满足?? ???≥≤-≤+012y x y y x ,则y x z 82?=的最大值是 A .4 B .8 C .16 D .32 6.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右图,则该棱锥的表面积为 A .3228516++ B .32532+ C .32216+ D .32216516++ 7. 5张卡片上分别写有0,1,2,3,4,若从这5张卡片中随机取出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大于5的概率是 A . 101 B .51 C .103 D .5 4 8.设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11-=a ,11++?=n n n S S a ,则5a = A . 301 B .031- C .021 D .20 1 - 9. 函数()1ln 1x f x x -=+的大致图像为 10. 底面为矩形的四棱锥ABCD P -的体积为8,若⊥PA 平面ABCD ,且3=PA ,则四棱锥 ABCD P -的外接球体积最小值是

世界历史文选 复习资料

世界历史文选复习资料 一中英文词互换 ①人名查理五世 Charles V 查理大帝 Charlemagne 查理曼 Charlemagne 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希罗多德 Herodotus 修昔底斯 Thucydides 莎士比亚 Shakespeare 麦克尼尔 Mc.Neill 文学三杰但丁Dante 彼特拉克petrarch 薄伽丘 Boccaccio 艺术三杰达芬奇 da.vinic 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拉斐尔 Raphael ②文献名著作名剑桥近代史The cambridge modernhistory 查理大帝传 Life of Charlemagne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s Britannica 年鉴学派 ecole des Annales 英国历史评论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③事件名词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文艺复兴 The Renaissance 宗教改革 Religious reform 法国大革命 The French revolution 罗马帝国 The Roman empire 拜占庭帝国 The Byzantine empire

欧洲文艺复兴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罗马天主教会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新教改革 Prothetant reformation 工业革命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农业革命 The agricultural revolution 伯罗奔尼撒战争 The peloponnesian war 启蒙运动 The enlightenment 三大宗教 The three major religions 佛教 Buddhism 基督教 Christian 伊斯兰教 Islam 新石器时代The Neolithic Age 旧石器时代The Paleolithic Age 加洛林文化文艺复兴Carolingian culcutural revival 郡县制Country System 书同文车同轨Standardizing the Width of the Cart Axle and the Chinese Script ④兰克史学Rankean history 民族史National history 城市史urban history 近代史modern history 现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 古代史 ancient history 地方史 local history 乡村史 rural history 劳工史 labor history 中世纪史 medieval history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笔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世界市场的形成)

5.1 复习笔记 一、欧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改革运动 1.英国1832年、1867年改革 (1)19世纪初英国的经济状况 ①18世纪后半期英国纺织、采煤、冶金行业发展迅速;铁路、轮船新型交通工具出现。 ②英国农业经“清洗领地”和“圈地运动”,完全纳入资本主义轨道。 ③英国经济有很大的对外依赖性,纺织行业尤为明显。 (2)政治和社会背景 ①19世纪,代表贵族利益的托利党当权,实行不利于广大人民和工业资产阶级的政策。 ②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抗资产阶级压迫的斗争出现,全国性总工会和工会组织出现。 ③统治者严厉镇压反抗运动的政策,引发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不满。 (3)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的兴起 ①英国统治阶级实施改革和措施,承认工会组织的合法性,工会组织纷纷成立。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和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长期的压迫,致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贫困。 ③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高涨,提出越来越明确的政治要求,如实行普选权,秘密投票等。 (4)争取议会改革的斗争 ①温和派主张扩大议会选举权,激进派主张给人民选举权。 ②城乡群众运动发展,政治斗争增多,政治要求越来越明晰。

③19世纪20~30年代欧洲的革命运动在英国国内引发强烈反响,改革势在必行。 (5)1832年改革 ①惠灵顿公爵内阁倒台,继任的格雷勋爵内阁为缓和国内强烈的不满情绪,先后三次向议会提出改革方案,获得上院通过。 ②改革内容:降低选举财产资格,让更多人获得选举权;整合选区,调整“衰败选区”代表名额,增加新兴起大城市的代表名额。 ③改革的意义: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加政权的机会,适应了工业革命以后发生的社会变化,刷新了政治制度。但是工人阶级照旧被排除在选举权利之外。 2.1867年改革 (1)工业革命的完成 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有“世界工厂”之称。 ②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和汽船广泛应用,对英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19世纪中叶英国的对外贸易 ①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垄断地位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②英国对外贸易结构 工业制成品和机器出口居世界领先地位。毛纺织品和输出机器总值迅猛增加。 ③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a.技术上的优势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有技术上的优势。 b.交通上的优势

2019年数学高考试卷(附答案)

2019年数学高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圆锥的俯视图为( ) A . B . C . D . 2.123{ 3 x x >>是12126{ 9 x x x x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如图,12,F F 是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过2F 的直线与双曲线 C 交于,A B 两点.若11::3:4:5AB BF AF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23y x =± B .22y x =± C .3y x =± D .2y x =± 4.函数2 ||()x x f x e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5.圆C 1:x 2+y 2=4与圆C 2:x 2+y 2﹣4x +4y ﹣12=0的公共弦的长为( ) A 2B 3 C .22 D .326.若干年前,某教师刚退休的月退休金为6000元,月退休金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

的条形图.该教师退休后加强了体育锻炼,目前月退休金的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的折线图.已知目前的月就医费比刚退休时少100元,则目前该教师的月退休金为( ). A .6500元 B .7000元 C .7500元 D .8000元 7.在△ABC 中,P 是BC 边中点,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若 0cAC aPA bPB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但不是等边三角形. 8.已知函数()3sin 2cos 2[0,]2 f x x x m π =+-在上有两个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2) B .[1,2) C .(1,2] D .[l,2] 9.设F 为双曲线C :22 221x y a b -=(a >0,b >0)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OF 为直径 的圆与圆x 2+y 2=a 2交于P 、Q 两点.若|PQ |=|OF |,则C 的离心率为 A .2 B .3 C .2 D .5 10.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大值是( ) A . B .1 C .10 D .12 11.已知抛物线2 2(0)y px p =>交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渐近线于A ,B 两点 (异于坐标原点O ),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5,AOB ?的面积为32,则抛物线的焦点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12.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十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且样本容量是16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 A .32 B .0.2 C .40 D .0.25 二、填空题

2019年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银川一中第一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 陆邵明 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那么,“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相关政策法规是守住底线的中坚力量,主要是通过技术导则来管控。

世界古代史参考教材及基本参考书

世界古代史参考教材及基本参考书 1. 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修订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2.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3. 崔连仲主编:《世界史·古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4. 朱龙华著:《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5. 周启迪著:《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6. 刘家和、王敦书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7.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8. 顾銮斋、夏继果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9. 晏绍祥:《世界古代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 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1981年。 12、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上册),重庆出版社,1986年。 13、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上册),重庆出版社,1982年。 14、北师大历史系世古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编》,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 世界中古史参考教材及基本参考书 1.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3. 黄洋、赵力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郭守田:《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5.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两卷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六年级《希利尔讲世界史》读书笔记

六年级《希利尔讲世界史》读书笔记 这本书对我作用很大,因为它让我明白了我不知道的历史故事,使我的又认识了许多新的知识。 这本书不像别的书那样枯燥乏味,里面运用了许多幽默的手法,还有题目也特别新颖。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它让我收获很大,它让我知道:是谁发明了字母ABC、小巨人拿破仑等等。其中我最喜欢《奥林匹斯山上的 众神》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在奥林匹斯山上有12位神,他们各自 掌管各自的工作,比如: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阿波罗是掌管太 阳和音乐的神等等。里面还说天上的行星还用这些神的名字来命名。里面还让我知道了希腊人是如何祷告的。 里面还有许多的文章也让我受益非浅,比如:《特洛伊之火》、《造坟墓的人》、《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等等。这本书还让我改掉 了一些坏习惯,我原本是一个不太爱读书的孩子,尤其是看到这些 关于历史的文章,一看到头就大,可是这本《希利尔讲世界史》不 仅让我改掉了这个不爱读书的坏毛病,还让我了解了许多知识,这 真是一本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书啊! 我下次要把《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希利尔讲艺术史》统统买下来,回家认真品读,这样我的知识就更加丰富了。 就在今日,我读了《希利尔讲世界史》,这本书是由希利尔写的,希利尔是美国杰出的教育家,毕生都从事于中小学生的教育,酷爱 历史和艺术,喜欢旅行,十分了解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这一本书讲述了从地球形成一直到?世界大战世界上所有重要的 历史,我在其中,了解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我对希腊和罗马的历 史最感兴趣,因为他们的智慧和勇敢。

我忘不了斯巴达的三百勇士,忘不了那攻入特洛伊的巨大木马,忘不了奥利匹克竞赛的起源,更加忘不了那滑铁卢战役。读了这本书,让我流连忘返,醉心于世界历史中。 用希利尔的一句话来说,最好的老师是能调动起学生的激情,激起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引导他们孜孜不倦地去追求更好的事物,并 将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正的文化注入学生灵魂深处的的老师。 这个几乎无所不能老师是——我们自己。 作者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例子把历史说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切都近在咫尺。此书令人称道,书中没有满腹积怨,处处充满卓绝的远 见和幽默感。当你遇到困难时,只要想一想书中的人物是如何心平 气和地去解决,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只要你乐在其中,愿意去探 寻分享,总能领悟到这些文化的共同之处。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没有了知识我们什么也干不了,读了这本书会让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书中的孩子们自由自在,他们都在想常人不敢想,不可能的事情,他们自由自在,总是对周 围的食物充满了好奇,就如同初生的月亮一般。 今年寒假,我读了《希利尔讲世界史》,这本书是美国教育家希利尔先生写的,它讲述了人类起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近六千年 的世界历史。 作者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像与我聊天一般,把我带进了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我在历史长河中看到了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古罗马的 辉煌、亚历山大大帝的强大、耶稣的伟大、拿破仑的神奇、工业革 命对世界的影响、世界大战的残酷。我最敬佩的人是哥伦布,因为 他不像其它的国王或皇帝只是想着夺取,他是在“给予”。他给我 们带来了一个新大陆。他经受了长年的挫折和打击,却仍然坚持自 己的理想,从未放弃,也没有气馁。 看了这本书,我了解了原来这个世界上曾经发生过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事,世界上曾经出现过这么多伟大的人物!历史原来是那么有趣!

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点是抛物线的焦点,点,分别在抛物线和圆 的实 线部分上运动,且 总是平行于轴,则 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2.定义运算()() a a b a b b a b ≤?⊕=? >?,则函数()12x f x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3.某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某同学获得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x 1.99 3 4 5.1 6.12 y 1.5 4.04 7.5 12 18.01 对于表中数据,现给出以下拟合曲线,其中拟合程度最好的是( ) A .22y x =- B .1()2 x y = C .2y log x = D .() 2 112 y x = - 4.设5sin 7a π=,2cos 7b π=,2tan 7 c π=,则( ) A .a b c << B .a c b << C .b c a << D .b a c << 5.若满足 sin cos cos A B C a b c ==,则ABC ?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6.一个频率分布表(样本容量为30)不小心被损坏了一部分,只记得样本中数据在 [)2060,上的频率为0.8,则估计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共有( ) A .14 B .15 C .16 D .17 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2B A =,1a =,3b = ,则 c =( ) A .23 B .2 C .2 D .1 8.在“近似替代”中,函数()f x 在区间1[,]i i x x +上的近似值( ) A .只能是左端点的函数值()i f x B .只能是右端点的函数值1()i f x + C .可以是该区间内的任一函数值()(i i f ξξ∈1[,]i i x x +) D .以上答案均正确 9.函数y =2x sin2x 的图象可能是 A . B . C . D . 10.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 ) A . B .1 C .10 D .12 11.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2AB =,设P ,Q 满足AP AB λ=, ()()1AQ AC λλ=-∈R ,若3 2 BQ CP ?=-,则λ=( ) A . 12 B . 12 2 ± C . 110 2 ± D . 32 2 ±

世界古代史复习资料

第七章亚洲名族大迁徙和欧洲的法兰克国家 名词: 1.《萨利克法典》:法兰克人古代习惯法汇编,墨洛温王朝初期国王克洛维(481—511年)在位晚年用拉丁文编成,共65章,后又有增补。法典反映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初期的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以及农村公社的经济生活与风俗习惯,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2.民族大迁徙:公元4—6世纪,处在军事民主制阶段的日耳曼部落,从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向罗马境内大规模的迁移过程,历史称作民族大迁徙。从376—568年,前后近二百年。民族大迁徙摧毁了西罗马帝国,并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些日耳曼人的封建王国。 3.凡尔登条约:于843年8月正式签订,条约规定虔诚者路易去世后其三子三分查理曼帝国的具体事项,其中长子保留皇帝头衔,兼任意大利国王,领地为“中部法兰克王国”,三弟成为法兰克王,统治莱茵河以东地区,幼弟秃头查理为法兰克王,其统治区轮廓近似中世纪法国。凡尔登条约奠定了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疆域的基础。 4.采邑制改革:没收叛乱贵族和教会的土地,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贵族和教会,采邑的受领者必须为赐予者服骑兵役,并向他宣誓效忠,采邑的赐予者有义务保护忠心效力的领受着,使其不受他人的侵害。采邑封分,只限终身,不得世袭。这一改革是查理·马特为了加强王权、强大国家军事支柱而采取的,它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奠定了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为组建新行的骑兵创造了条件。 问答: 1.名族大迁徙的意义: ①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变迁,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 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②罗马帝国晚期,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欧洲民族大迁 徙具有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进步性质。 ③日耳曼人进入西罗马帝国还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日耳曼人摧 毁了西罗马的国家机器,为封建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2.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罗马因素日、耳曼因素各含那些? 罗马因素:①农业中生产力的新发展、新技术新农具的出现。

世界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读书笔记 导语: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世界史读书笔记文章,仅供参考! 世界史读书笔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阅读了《失落的国度》这本书。西琴这部《失落的国度》,探讨的主要是印第安文明与苏美尔文明之间关系。他认为美洲的文明仍然只是苏美尔文明在美洲的一个分支,同样是由阿努纳奇人建立的。他非常精确地将阿努纳奇人到达美洲的时间定在了公元前3113年,这是玛雅最后一个纪元开始的时间。这些来自中东蓄须人来到这里,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是挖矿,一个是金矿,一个是锡矿。前者用于解救尼比鲁星的生态危机,这也是阿努们来到地球的主要目标;后者则用于制造青铜器。其实人类采用青铜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在不知金属冶炼为何物之时,竟能掌握复杂的青铜冶炼工艺,且在全世界遍地开花,真是够神奇的。人类对于工具的采用,一般先是从简单的、容易得到的、不脱离自然形态的物件开始,像青铜这样如此复杂,需要融化两种金属,还得按照一定比例的合金,人类会进行长久的探索才能得到。人类却尚在蒙昧时期,刚从石器时代进入金融时代,就得到如此坚硬

的合金,如无外力的帮助,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也很多,铜与锡来自何处?走笔至此,想起一个中国城市,名叫无锡,市内还有一山,名叫锡山,这是很有意思的。无锡何以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此地本产锡,一直开采到汉代,锡矿枯竭,是称无锡。无论如何,无锡与锡有关是基本可以定论的,且现在无锡确已无锡。难道此处之锡都用作制作青铜去了吗?中国还有一处盛产锡,那就是云南的个旧,现在仍然还在产。吊诡的是,此两处皆非中国青铜文化的中心,而是处于边缘地带,作为青铜文化中心的中原,则并不产铜与锡。那么就有一个问题,这些矿石是如何运至中原的?想想当时的运输条件,真是个艰巨的工程。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过,如果有人做一点研究,会取得很有趣的成果的。 回过头来再说《失落的国度》。书中还有一处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美洲的巨石文化,随处可见的石制建筑,很是让人惊叹。特别是在蒂华纳科,这座位于的的喀喀湖边的神秘高原之城,巨大而坚硬的石头像豆腐一样,被人任意地切割,砌成各式各样的形状,堪称鬼斧神工。即使以现今的技术,亦不一定能达成。那么数千年前的印第安人,是以何种手段做到的呢?总不会像现在一些研究者认为的,也如埃及金字塔那样,是由数以十万计的平民,以肩挑背扛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砌成的吧?其实,类似的奇迹在美洲这块神秘的大陆

2019全国II卷理科数学高考真题【2020新】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共5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设集合A ={x |x 2 –5x +6>0},B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2.设z =–3+2i ,则在复平面内z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已知AB u u u r =(2,3),AC u u u r =(3,t ),||BC u u u r =1,则AB BC ?u u u r u u u r = A .–3 B .–2 C .2 D .3 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2L 点的轨道运行.2L 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质量为M 1,月球质量为M 2,地月距离为R ,2L 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 满足方程: 121223 ()()M M M R r R r r R +=++.设r R α=,由于α的值很小,

大学历史专业世界古代史的练习情况总结复习资料

世界古代史的复习(一) 世界上古史的范围 世界上古史的范围,就时间而论,始于人类的产生(大约300多万年前),终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公元476年),中间以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为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点。 ?就地域而言,原始社会史运用世界各地的典型资料,综合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规律;奴隶社会史则主要叙述埃及、西亚、印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中心地区的历史。 大河文明 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 地理特征:濒临大河流域 经济特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组织特征:相对封闭的村社 政治特征: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一、古代两河流域: 1、地理位置: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 2、地理特点和文明特征: 1)两河定期泛滥带来充沛的水源-----灌溉农业发达 2)地势平坦容易受到外族入侵----王国更替频繁, 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3、文明成就:苏美尔人作为两河流域的文明奠基人 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1)文字:楔形文字 2)文学艺术:《吉尔伽美什》 3)法律:《汉莫拉比法典》 二、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东北非,尼罗河流域 2、地理特点和文明特征: 1)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充沛水源----适宜农业发展 2)狭长河谷地带----提供相对安定发展环境,有利于保持统一 3、政治制度:法老神权专制统治 4、文明成就: 1)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法老专制特征、来时信仰产物) 2)文字:象形文字(文字特点:与具体事务形态相像;书写复杂难懂,随古埃及国家的衰亡而逐渐消亡) 三、古代印度:

1、地理位置:南亚,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 2、种姓制度: 1)形成:雅利安人对印度居民的征服,用种姓区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雅利安人的征服对印度历史的发展起了重大转折,同时对雅利安人社会自身也产生了反作用。使得雅利安人生产方式从游牧转变为农业,雅利安人内部的氏族社会解体,引发内部出现等级划分,从而在社会上形成四个种姓。 2)影响: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隔离,阻碍社会流动,引起各阶层不满。 3)佛教产生:公元前6世纪,列国纷争,社会剧变,刹帝利和吠舍地位上升。佛教创立。乔达摩悉大多主张“众生平等”;公元前3世纪,佛教向外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 四、美洲印第安文明: 1、玛雅文明:发端于公元前2500年,有美洲的希腊之称,地理范围在中美洲。在农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如: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等。 2、阿兹特克文化:发端于12—15世纪,位于墨西哥,主要成就是建立了阿兹特克帝国 3、印加:发端于15—16世纪,从南美安第斯高原兴起,扩展成为以秘鲁为中心的辽阔帝国 五、古代黑非洲: 1、地理特征及其影响:被撒哈拉沙漠与海洋相隔,导致黑非洲与其他文明区域较少联系,发展缓慢。但在东北部非洲与埃及、西亚联系比较密切,形成了较高程度的文明。 2、东北非: 1)麦罗埃文明:公元前590年—公园4世纪,受埃及文明影响较大。有发达的冶铁业,黄金开采量大,陶器比较著名。 2)阿克苏文明:公元前后兴起,主要特征为:地处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交通要冲,与各种文明交融,贸易发达。 3、南部黑非洲:大津巴布韦:公元 4、5世纪—--14、15世纪,以一组古代巨石建筑群遗址而著称。 六、古代希腊城邦制度 1、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爱琴文明: 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蓝色的海洋文明”的特点是经济上以商品经济为主,政治上拥有议会体制。 ?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2、希腊文明的产生得益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①多山、多港、多岛,地少人多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小国寡民。 ?②海外贸易兴盛,殖民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较早接受平等互利观念,有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③殖民扩张促进希腊各地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展,开阔了希腊人的眼界,从东方文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 3、古希腊城邦及公民 1)古希腊城邦 ?含义:希腊的一种国家状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实质:公民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和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读书笔记】希利尔讲世界史

初一完成本月读书笔记 今年1月份,新加入一个读书群。每月一篇读书笔记,每月一本书。真是久违的感觉。想起学生时代,每天在图书馆进进出出,享受于书香墨宝之间,曾其乐融融。进入不惑之年,又开始有计划的读书,书写读书笔记,还真有几分欣喜!一直在读书,但思考的时候,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中的阅历和自以为是!所以,有这样一个思考的时间,也是一大幸事了! 本月的书籍为《希利尔讲世界史》,因为这本书,一直在看。但真正的细读,还没有。更多的是陪女儿上课时断断续续的读。原本每天2章节,共90 章节,正好一个月读完。群里大咖们超快的速度下,我也提速了! 国外的书籍,真的是更人性化。前言读来,更像一位老人家谆谆善诱的,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带孩子们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闭塞生活,让孩子们能够鉴往瞻来。是呀,我们学的历史从来只是枯燥的数字和简短的没有感情的文字。其实历史也是人类共同的发展史。了解了西方的发展史,才会理解为什么西方会推崇个性,推崇价值,推崇财富。 历史总会在遥远的过去开始。纵观世界史,西方历史,要比我们东方历史更短。四大文明古国,其它三国的相继陨落也说明,自我民族中文字和传承的重要性。一场场的战争,见证着历史的国家更迭。西方文化,建国之初,就是一部战争杀戮史。每一个强大的国家,必有一个强权的首领。征战各国,而且不择手段,真正的体现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理念。希腊各神的传说,也都充满着争斗,充满着较量。对于价值的认同感,也是一直推崇权利,金钱与美貌。反思一下,我们国家的大国情结,真的源于我们的地大物博,人们更多的是服从,与配合。 战争,总有开始也必有结束。长达数年之久的战役,每次都会有国家的扩张与分裂。对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这样的强权国家。统治掌控更多的国家,就意味着占有更多的财富。每一次的海洋探险,都会目的明确的赶走当地的原住民,文化的侵蚀,语言的更迭,更多的为少部分强权人物,而服务。回想我们的郑和下西洋,更多的是一种大国实力的展示,交流,贸易,只是为了更好的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可见东方人的思维,更多的是过程的体验,也更强调非物质性的收获。而西方各国,更多的是物质和最后结果的占有。更多的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思维。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文化合背景的不同,才有了我们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最后一部分的科技的发展,还是令人耳目一新。各种科技和发明,更快的也更广泛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历史的车轮,不会停下脚步,我们的人类也不会停下发展。但是过度的物质生产,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会在不久的将来,给人们带来恶果。 现在的世界,更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交锋,价值交锋,信仰交锋。更会体现全球共同化的特点。当无线网络,微信,等等这样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我们国与国,人与人的距离,变得慢慢靠近时,每个个体的特异性也更加决定了,国家和个人的价值。同而不化,化而不同。要求我们在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的时候,更要加强东方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因为,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没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特色的民族,必将消亡。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本试卷共4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2 42{60M x x N x x x =-<<=--<,,则M N ?= A. }{43x x -<< B. }{42x x -<<- C. }{22x x -<< D. }{23x x << 【答案】C 【思路引导】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解析】由题意得,{}{} 42,23M x x N x x =-<<=-<<,则 {}22M N x x ?=-<<.故选C . 【点睛】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并集包括二者部分. 2.设复数z 满足=1i 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x ,y ),则 A. 2 2 +11()x y += B. 22 (1)1x y -+= C. 2 2(1)1y x +-= D. 2 2(+1)1y x += 【答案】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