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

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

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
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

从《宗教学研究》看二十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导读:近20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表现出三个重点:一是道教文学的内容分类研究,二是文人与道教关系研究,三是文学创作与道教关系……

近20年来,中国的道教文学研究表现出三个重点:一是道教文学的内容分类研究,二是文人与道教关系研究,三是文学创作与道教关系研究。本文从这三方面考察《宗教学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就其特点进行评述。并且采用统计方法,对《宗教学研究》和其它相关刊物进行对比研究,论述20年来中国道教文学研究的状况和发展趋向。

上世纪80年代,在交叉学科研究开始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的浪潮下,道教和文学这两门均以想象力为重要特征的学科,结合而成一门有待开拓的新学科道教文学。自198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把道教文学作为宗教卷的一个重要条目,道教文学这一新兴的学科正式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对于道教文学的研究范围,目前学术界存狭义说和广义说。以林帅月为代表的学者持狭义说,他在《道教文学一词的界定及范围》中指出:道教文学作品必须产生于道教成立之后必须是以道教活动为目的而产生的。林先生将一些虽然受到道教影响,但与道教活动没有直接关联的作品排除在道教文学之外。持广义说的学者,以詹石窗为代表。他认为道教文学是以道教活动为题材

的,道教文学的研究范围,还包括了那些受道教思想影响的作品道教文学研究,也要讨论那些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的作品。詹先生不仅对道教文学的内涵做了阐释,还对其外延做了较为清楚的界定。他认为道教文学不应局限于道教活动的范围之内,受道教影响的作品、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的作品也应该纳入道教文学的研究范畴。广义说较之狭义说,更接近交叉学科研究的本质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我们的研究可采用宗教学的视角,亦可采用文学的视角;可以道教为本体,亦可以文学为本体。再者,道教与文学不只是在道教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在更为广阔的文学创作的领域内,二者也相互渗透、融合。广义说采用多种视角,确立多种本体,而狭义说却只以道教为本体。基于此,

本文将采用道教文学的广义说。

《宗教学研究》作为以道教研究为主的刊物,在上世纪8O

年代率先涉及道教文学的领域,2O年来,刊发了大量有影响的

论文。本文将评述1993年以来《宗教学研究》在该领域的成果,管窥20年来中国道教文学研究的发展。

*一、《宗教学研究》的道教文学研究

《宗教学研究》近20年来发表的道教文学类的文章,从内

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道教与诗、道教与词、道教与散文、道教与戏曲、道教与小说、文人与道教、文学创作与道教。其分类数量如下表1。

由此表可以看出,《宗教学研究》的宗教文学研究基本遵循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路径。道教诗的研究以唐代为主,词以宋代为主,戏曲以元代为主,小说以明清为主。

由图1可见,道教文学研究的时代分布,明清时期最多,高达18骗;其次是隋唐五代时期和宋辽金时期,各16篇;汉代和现当代最少,各2篇。由图2可以看出,在《宗教学研究》中,成果最多的是道教小说研究,其次是文人和道教关系研究,再次是道教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成果最少。

(一)道教文学的分类研究

1.诗

关于道教与唐诗的关系,上世纪30年代苏雪林在《唐诗概论》中就已提及。葛兆光《想象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黄世中《道教与唐诗》、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等多部著作亦有论述。道教在唐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唐代的许多诗人都与丹药发生过关系。李白更是正式履行过入教仪式,是一位受过符箓的道士。所以不难理解为何与唐代道教诗相关的研究论文数量众多。

《宗教学研究》近20年刊发的论文中,有9篇研究唐代诗歌的文章,且多以个案研究为主。其中涉及的诗人有宋之问、李白、刘禹锡、罗隐、吴筠、鱼玄机、李冶、薛涛等。他们大多兼

具诗人与道士二重身份,部分倾向于诗人,部分倾向于道士。《李白诗道教思想二题》和《宋之问的佛道诗歌略论》的研究方法较为一致,在论述诗人接受道教思想事实的基础之上,讨论道教思想在其诗歌中的体现。这是一种大多数道教文学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在唐代,不仅诗人创作诗歌受道教影响,而且许多道士也在创作诗歌。道士创作的诗歌之共性在于富有哲学思考。唐代道士吴筠的咏史组诗从道家哲学观、社会观的角度,对历史发展、演变做出来思考,《论唐代道士吴筠的咏史组诗》做了详细的论述。唐代成就最高的女诗人要属李冶、鱼玄机和薛涛3人,而这

《从三个女诗人看道教对诗歌的贡献》3位基本上都属于女道士。

结合唐代社会背景,对3位女冠的诗作取得独特成就之原因做了详细和全面的论述,认为主要在于道教为其提供了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此外,仔细分析她们的哲理诗,还会发现道教的思维方式对她们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浅谈李冶诗歌中的道教美学义蕴》就从道教的生命意识、审美心境、理性色彩等美学角度分析女冠诗歌。

《宗教学研究》的道教文学个案研究有一个显著的观点:不局限于道教,儒佛道三家与诗人之关联兼而论之。除了刚才提及的《宋之问的佛道诗歌略论》外,还有《亦儒亦道的唐末诗人罗隐》和《试论王梵志诗与寒山诗的异同》。《亦儒亦道的唐末诗人罗隐》一文主要着力于罗隐由儒及道的人生历程:少年心存魏阙,四处碰壁,晚年屈心抑志,寻求出世之道。罗隐之外,还有许多

诗人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儒、道二家思想对于他们的诗歌创作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唐代以后的道教诗歌,研究者所涉甚少,《宗教学研究》近20年来也鲜有成果发表。詹石窗《诗成造化寂无声武夷散人白玉蟾诗歌与艮背修行观略论》弥补了白玉蟾诗歌研究的空白。此文从白玉蟾诗词的主要类型和白玉蟾诗词的艮背思想旨趣及其

艺术架构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后者不落俗套,显示出作者在道教思想与文学作品交叉研究方面深厚的造诣。

《宗教学研究》的道教诗歌研究以讨论单个作家的作品为主。一方面是因为期刊论文的篇幅有限;另一方面,通过个案研究的发掘,可以清晰地阐释作品的宗教动机和文本内蕴,有助于对道教史和诗歌史的研究。尽管《宗教学研究》在唐诗研究方面,成就显著,但是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者用力甚勤的游仙诗,《宗教学研究》却几乎没有文章论及。

2.散文、词、戏曲

在散文方面,《长春真人西游记》是道教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一篇经典游记。近20年《宗教学研究》共发表了3篇与道教散文相关的文章,其中两篇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长春真人西游记)的艺术特征》和《一言止杀,功垂万代读(长春真人西游记》。明清时期道教举办醮仪和布置坛场所用的对联,称为醮联,虽然醮联的宗教色彩浓厚,但是其文字却古雅、精巧。好论醮联及其宗教文学意义》通过对醮联的分析,透视宗教与文学之间微妙的

互渗关系。此文打破了醮联长期以来不受研究者重视的局面。

词方面的研究,相对于诗歌而言较少,有以下4篇。《道教

与南宋文人词》从游仙、成仙理想、对神仙生活的新诠释及修道等几个方面,分析道教对南宋文人词的影响。《最长词调始于全

真道王嘉考》、《西夏全真教佚词十一首考释》和《据格律考订王重阳、马钰、丘处机、王处一诗词异文》3篇文章均从文献考证的角度对全真道的词作进行研究。由此可见,《宗教学研究》的

道教词研究集中在全真道。全真道词人无疑在词曲史上做出了卓绝贡献。但是除了全真道的词作之外,步虚词和青词也是道教词的两个重要部分,以《宗教学研究》为代表的国内学术刊物对此二者关注较少。

学术界有关道教戏曲研究的成果不多,大部分具有影响力的道教戏曲研究成果均发表在《宗教学研究》。《神仙道化剧中的仙踪道影》从人物形象设计、民间流传的道教传说的影响以及全真教观念和教义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道教与神仙道化剧的关联。此文全方位揭示了道教对元代神仙道化剧的影响。其他成果对道情等有关问题也有所涉及。《道情考论》被引用14次,是一篇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章。该文认为道情当起源于仙歌道曲,并且描述了道情在唐代、宋代、元代的演唱形式与变化。文章还选取了张三丰和郑板桥这两位著名的道情作者,对他们的道情作品进行分析。此外,《辅教风化劝善于戏道教劝善书与元明清戏曲初探》辩证地论述了道教劝善书对戏曲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戏曲对道

教劝善书传播所起的媒介作用,道教与文学可谓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宗教学研究》在游仙诗、步虚词、青词等方面

有所缺失,但是总体上代表了大陆地区道教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3.小说

小说作为通俗读物,在市民阶层中普及面较广。道教作为一个具有众多信众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说无疑成为了与道教联系最为紧密的文学体裁。《宗教学

研究》是国内道教小说研究的重要阵地,近2O年发表的道教小

说研究的论文有4O篇之多。这些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1)道教小说主题类型研究

这类论文考察某一故事类型的流变,涉及仙乡奇遇、女仙降临、凡男遇仙、仙凡恋情、梦幻故事等等。《著名仙话仙乡奇遇

的构成与演变》一文把仙乡奇遇类作品分为两个主要亚型:观棋烂柯和仙乡遇艳。文章列举了出自不同文献的关于观棋烂柯和仙乡遇艳的材料,在对比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找出了这些材料的共同点:观棋烂柯这类故事最新奇动人之处,不在凡人遇仙,而

在凡人进入仙乡短暂停留之后所感觉到的时间观念的巨大差异,故事中主人公超脱人间种种拘限享受男女欢爱的美好情景,正可以从这方面满足人们内心的潜在欲望。圆文章不仅揭示了仙乡奇遇类故事的构成,还归纳了这类故事在元杂剧及民间故事中的流变。这篇文章在揭示仙道思想与世俗情趣的融合方面较为成功,不仅剖析了这类故事,而且展示了他们的内涵与魅力。此文充分

占有相关仙乡奇遇的故事材料,能够为后来的研究者在材料上提供帮助。但是就故事与道教的关联而言,论述还不够深入。

《道教与女仙降临故事》、《中国古代凡男遇仙故事与道教》、《从两类仙凡恋情故事看道教世俗化对通俗小说的影响》、《道教的出世人生理想与梦幻故事》这4篇文章都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某类故事的神话学起源,二是道教观念对某类故事文学特征的影响。这4篇文章对故事的宗教学意蕴和世俗背景的揭示较为深入。由此体现出从事道教文学研究的高难度:这门学科需要综合道教学、中国文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整合纷繁的资料得出新颖而准确的结论。

(2)道教小说个案研究

在神仙传记的研究方面,有《(列仙传叙事模式探析与史传之比较》一文。杜光庭的《录异记》是一部记载了众多志怪故事的文言小说。《录异记性质探析》通过论述《录异记》在内容和结构编排上的宗教特征,进而认为《录异记》的功利目的,有别于世俗,是一种为了吸引信众、宣扬教理的宗教目的。而《录异记》在文学与功利之间,处理得相当巧妙用文学的外衣成功地隐蔽了它的宗教本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两部神魔小说,在道教文学的领域也是最受瞩目。《试探西游记的道教内涵》一文从情节模式、内容思想、人物形象三方面分析了道教对《西游记》的影响。《道佛典籍与封神演义阐教词语关系考》是一篇文献功底很扎实的论文。阐教一词,历来争议诸多,作者在道教和

佛教文献中进行了考察,认为其有很深的道佛背景和渊源,推翻了阐教之称,不见经传的旧说。《吕洞宾与金瓶梅的创作及改作》探讨了吕洞宾诗词与《金瓶梅》的内在关联。

(3)道教小说中的神仙形象

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明清小说中,神仙总是比较常见的角色。这些神仙形象既含有道教的特征,又染有世俗的成分。三言、二拍记录当时的社会生活,由于道教信仰及活动与一般市民的日常活动关系密切,因此三言、二拍中记录了一批活跃于市井中的神仙。《三言、二拍中的仙踪道影》圆

通过分析混迹于市井中的神仙的活动,总结出了小说中神仙活

动的宗旨乃为劝善劝道。另一方面,在以神仙、妖魔斗法为主要情节的神魔小说中更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神仙和妖魔,在《道教与神魔小说的人物形象来源》论述了神仙和妖魔形象来源的基础之上,《神魔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道教内涵》则揭示出神仙人物实

际上是人性中诸种善因的象征,而妖魔则是影响凡人向道的种种恶欲的文学形象。神魔斗法故事实际上象征了人性中去欲就善的趋势和过程。

《宗教学研究》的道教小说研究比较集中于明清时期,在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研究上取得了众多的成果。道教小说故事的主题类型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在六朝唐宋志怪小说的研究方面,却只有2013年第4期的一篇文章《从神仙传记看早期

道教对神仙世界超越性问题的认识》国有所涉及。这也从一个侧

面透露出:目前大陆的道教文学研究在志怪小说方面,较之港台和日本学界,成果较少。以王国良、李丰猕为代表的台湾学者,在志怪小说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分别出版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等专著。日本学者更是从上世纪2O年代起就已开始关注志怪小说,以青木正儿《支那小说的渊源与神仙说》为代表。虽然我们的明清道教小说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志怪小说研究方面,还需要奋起直追。

(二)文人与道教关系研究

《宗教学研究》1995年第l-2期刊登了3篇文人与道教关系研究的论文:刘文刚《文人的道观旅游与创作》,杨子江《文人的逸态傲态与道教之啸法》,王宪章《古代庐山文人与道教》。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道教旅游景区起到了宣传作用。

学者们不限于研究文人与道教的关系,对于文人与道教产生密切关系的原因,也做了深入的研究。《试论元诗四大家与道教的关系》从三个方面指出元诗四大家与道教关系密切的原因,《苏洵与释道》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苏洵信奉佛道的契机。

(三)文学创作与道教关系研究

道教与文学这两门极具想象力的学科,衔接在道教文学的领域中。《想象的深度从道教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看当代文学想象的匮乏》,《论道教的存想与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想象之异同》,两篇文章都论述了道教对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影响。前者更偏重道教对文人想象力产生影响的体现和原因,以及这一传统在当代

失落的现状。后者更偏重论述存想与审美想象在想象的方式、想象的内容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强烈情感体验方面的相同。想象力与道教和文学,这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以《宗教学研究》为代表的宗教学期刊的道教文学研究现状

《宗教学研究》在道教文学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成果。表2统计了19932013年,道教文学论文数量以及所占道教研究载文总量的比例。

分析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道教文学论文在2004年至2009年之间,篇次最多,占道教论文的百分比最高。2009年的百分比为19.1%,排名第一。2005年的百分比为18.4%,排名第二。2008年以15.6%位居第三。1993-2012年,二十年间,道教文学的论文数量平均占道教研究论文总量的10.38%。从1993年至2001年,百分比的波动较大,从2002年开始,趋于稳定。

表3是近3年《宗教学研究》与其它刊物对比表:

从表3可以看出,《宗教学研究》较《世界宗教研究》和《中国道教》而言,道教文学研究方面的文章比例更高。差异产生的原因与这三种刊物的性质有关。《宗教学研究》是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宗教学专业学术季刊,并且以道教研究为主。《宗教学研究》的道教研究,不仅仅着眼于道教本身,

而且较为重视道教与文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创办的专业学术性刊物,立足世界各宗教,道教研究与民间信仰研究合为一栏,道教研究的载文量数量不多,并且更多注重道教思想和道派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道教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中国道教》是由中国道教协会编辑出版的会刊,其中有一半多篇幅刊载道教学术性论文和道教史料,在道教与文学、医学、音乐等交叉学科方面,都有所涉及。相比较而言,《宗教学研究》是一本较为重视道教与文学交叉研究的刊物。

《中国道教》的道教文学研究与《宗教学研究》相比,较为注重宏观的论述。以元代的道教文学研究为例,《元代南方道教与江西文人和文学》(《中国道教》2012年第4期)从元代江西道教的分布、江西文人与道教人士的交往、道教对江西文学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道教影响了文人的文学观念,丰富了江西文人创作的题材,影响了江西文人的诗文风格。同为研究元代南方道教与文学的关系,《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刊发的《元代后期南方道教图景的真实展现桃花女的宗教文化蕴含及价值》从宗教视角对神仙道化剧《桃花女》进行观照,认为《桃花女》正是元代后期南方以画符念咒,祈禳斋醮等法术为人驱鬼降妖,治病救难的符篆道派盛行,并已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生动展现。较之前文而言,此文从细微处人手,小中见大。

另一方面,《中国道教》倾向于文人与道教的关系研究,这

一类型的论文几乎占了道教文学研究论文总数的一半。除了《元代南方道教与江西文人和文学》一文之外,还有《刘伯温的道缘》、《高道蹇拱辰的修炼思想及其对苏轼的影响》等。

除此之外,《中国道教》的诗词歌研究,一般是咏道诗和斋词,比如《杜光庭与蜀地道教兼论其咏道诗的思想内涵》;《俨陈醮礼敬荐斋诚浅谈崔致远桂苑笔耕集中的道教斋词》。《中国道教》的道教文学研究没有涉及小说,个中原因可能是小说作为纯文学的一种题材,与道教的关联不是那么直接。通过《宗教学研究》与《中国道教》两本刊物的对比,可以得知:关于道教文学研究范围的界定,《宗教学研究》采用广义说,而《中国道教》采用

狭义说。

*三、从《宗教学研究》看道教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向

罗列20年来的道教论文发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宗教学研究》道教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由图3可知,道教小说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道教文学研究的重点,并且研究成果的发表较为持续和稳定。其次是道教诗歌。在文人与道教关系的研究方面,从19932003年,偶有刊载,自2004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成果发表。近年来的研究者开始注

重历史研究的成果,结合道教经典与文学经典,具体考察文人与

道教、道观和道士的关系。这是道教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但是仍有一些问题探讨得不够充分:在诗歌方面,游仙诗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比较重要的诗歌题材。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把诗分为20类,其中第9类就是游仙。游仙诗早在六朝时就已

经成为堪与山水诗、咏怀诗、咏史诗等鼎足而立的一种诗歌题材,游仙诗在作家人数和作品质量上,都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宗教学研究》的诗歌研究却忽略了游仙诗这一与道教神仙思想联系密切的诗歌题材,近20年没有相关成果发表。在词方面,道教步虚词、青词等也未涉及。在戏曲方面,《宗教学研究》对神仙道化剧和道情都有所涉及,但是在道曲、仙歌、道教民间戏神等方面,则未关注。国内的道教小说研究,以《宗教学研究》为代表,在神仙传记方面,涉人不多,研究不够深入。神仙传记在文献方面的增补不多,仙传的宗教文学本质还原得也还不够。除此之外,目前的研究者对道教小说的校读还不够仔细,对道教小说语言特征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对目前道教文学研究现状的准确分析,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以后的研究。从材料的角度来看,道教文学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文学作品。道教仪式上应用的仙歌、音诵、道赞等可以成为道教文学研究的对象。除此之外,道教图象对于道教文学研究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再者,道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幼习读道经的文人的创作,对道经的释读有助于道教文学研究。例如《真诰》是南朝陶弘景所著的一部道教洞玄部经书。随着《真诰》研究的越来越精

细,道经与文学的关联随之变得明朗起来:某一诗句出自道经,某小说对神仙世界的描绘来源于道经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讲,道教文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宗教学研究》的道教文学研究,呈现出宗教学、文学、历史学、神话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均衡发展的状态。文学与道教相辅相成,道教影响文学,从文学作品亦可以反观道教的发展历程。《从刘禹锡诗看中唐道教的升降变迁》通过对刘禹锡和玄都观桃花诗的重新解释,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唐时期道教升降变迁情况的总认识。同时,作者也在文章中指出专门学术的研究有助于文学研究的深入,而文学研究的深入也有助于专门学术的推进和验证。《论道教诗歌的道教史料价值》认为道教诗歌有关道士生平、道士思想和感情、道教修炼的材料值得重视,并且认为道诗是一个资料宝藏,科学地对这些史料加以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道教研究。诗歌以外的文体,小说和戏剧也可以反映道教在某一时期的升降变化。《三言、二拍中的仙踪道影》从话本和拟话本的角度讨论了此期道教的特征。《论元代道教戏剧对道教乐生思想的图解》与《明清小说视野中的社会思潮与道教伦理》分别以元代道教戏剧和明清小说为依据,讨论了道教思想在元代和明清的具体表现和变化。《从世说新语看晋宋之际道教的发展》利用《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的记载,考察了在历史传统和地域的影响下,道教在这一时期的取向以及对此后道教的影响。道教、文学与历史的紧密关联要求研究者必须善于

利用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更全面地进行研究。这既是道教文学这门交叉学科对研究者的要求,也是道教文学这一新兴课题的根本所在。

道教思想的阐发并不局限于道经,道教文学也是一种独特的载体。阐释出道教文学的宗教内蕴,既有利于道教研究,也有助于文学研究。《宗教学研究》作为一部以道教研究为主的学术刊物,在道教文学的研究方面起着标杆的作用,基本反映了中国道教文学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本文由道教之音咚锵狂人校对整理)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道教是我国 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自他产生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若从它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算起时间久更长了?它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养身学、气功学、以及民族关系、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两个方面?道教对此影响颇深。关键词?道教传统文化影响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在其创建和 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源泉的一部分。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它的思想来源上多样性它对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收 并蓄的态度?所以道教留下来的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大集合、大杂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又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过巨大而又复杂的影响。第一对古代政治历史的影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许多封建王朝大力提倡道教?用道教的教义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 器?所以道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封建统治者关系是十分密

切的。许多古代的农民起义也是与道教的思想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道教经典中的某些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来指导农民起义?此后利用道教的教义起义的农民战争也有很多。所以道教对我们国家下层社会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第二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我国的许多道教学者?例如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等这些都为我国古代文化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道教长期与佛教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碰撞?排斥到最后的不断融合?兼容并须的发展过程?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而且道教的许多劝善书以及大量戒律都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为我国古代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第三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著作中都有道教的影子?道教的主要目的在于羽化成仙?而这种思想也反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成为文学著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这种思想而创作的诗、词、赋、小说等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伟大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这其中的主要代表?其部分诗也被称为神仙诗。此外有关道教的雕塑、石刻、建筑都各具特色?由此可见都道教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

中国古代宗教剖析

中国古代宗教 教学重点难点:宗教理论,远古宗教,道教的产生与发展,原始佛教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儒学的宗教色彩和宗教功能 第一节中国远古宗教 一、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一词源于拉丁文religare,有“联系”之意。故宗教本义,是指某种被神秘化了的超自然力量。宗教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人对某种超自然力量(人格化)的盲目信仰和崇拜。 它的前提,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把人类同自然界和动物界区别开来,这本身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结果,因此,从这角度说,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更遑论它与各种文化现象所结下的不解之缘。 宗教就其起源而言,是人赋予的,是人想象的产物,由此可以说,凡教必本于心。我们在《绪论》中说,电闪雷鸣并非文化,但当原始人将其想象为神灵的显现(意志或命令),则为文化现象。同样,月亮不是文化现象,但当我们过中秋节,赏着月亮,想着亲人的时候,就是文化现象了。宗教也是如此。 从词源学上来说,佛教以佛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为“宗教”。它本指佛教的教理,现泛称对神道的信仰。 二、中国远古宗教 对中国人而言,礼与道为一种情、一种意,此情此意在人之心。西方一神,教会组织是一种法、一种力。中国不尚法,不尚力,故若中国无宗教。然而,中国多神,所亲所敬便尊为神,礼生于其中。对于神,古人既恐惧,又盼得到恩赐。 中国以自然神崇拜和鬼魂崇拜最为盛行,这些属于自然宗教。 1、所谓自然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云雷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其保护和赐福。

其中,日神崇拜为最盛(日神在中国古代诸天神中享有“群神之首”的地位),也颇盛行月神崇拜(猎人昼伏夜出,捕捉猎物,需依赖于月光),另外还有山神崇拜(古代天子封禅,对泰山和嵩山多有封祭)、河神崇拜和蛇神崇拜(可扩大为生肖崇拜)。三代以后,更发展为对于至上神——天帝的崇拜。天帝崇拜,是自然神崇拜的最高阶段,也是与世俗帝王的产生相对应的。 2、鬼魂崇拜。中国古代,魂指心之灵,魄指体之能。鬼魂崇拜其理论依据是“灵魂不死”说。肉体与灵魂的的二元论,再加上不能解释做梦与生死等现象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故灵魂或鬼魂成为崇拜对象,再进而转变为对自己祖先鬼魂或本部落首领鬼魂的崇拜。演化出祖先崇拜(民间祭祖,如清明节),这是鬼魂崇拜的最高阶段。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人为宗教。 第二节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崇奉清静无为、延年益寿)。另外可补充的是,还有:1、古代的民间巫术(沟通人神之间感情的人有巫、祝、卜。巫有男有女,男称“觋”xí,女称“巫”;祝是负责宗教祭祀的礼仪者;卜是决疑难断吉凶的人。先人们有了疾病,便请巫觋祈神画符驱鬼;要预知未来,便请卜者钻龟刻甲决断;要祈求丰收,便请巫觋以歌舞取悦鬼神;死了亲人,便请巫觋安抚亡灵,使它重新获得生命。可见,巫术的总类繁多,有祭祀、有歌舞、有诅祝、有占卜、有画符等等,这些神道巫术都被后来的道教承袭下来,成为道教特有的仪式和方法,即斋醮jiao、诅祝和符菉);2、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说早在春秋时代就已产生,当时先民们在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中,把成双成对的现象归纳为阴阳;因为日暖月寒、昼热夜冷,于是又得出了阳具有热、阴具有寒的性质。然后又把阴阳理论扩展到自然、社会领域,以阴阳来看待世间的万事万物。道教吸收了阴阳思想,在其经典、教义中无处不讲阴阳,甚至道教的标志都是神秘的“阴阳鱼”。五行之说早在西周时就产生了,先民们认为是金木水火土这五材构成了世界,战国时齐人邹衍将之与仁义礼智信无常、青赤白黄黑五色等相配,用来解释人世间的变化,提出五行相生相克论,认为五行与五色、五种味道、五种音阶、人的五脏甚至王朝更替都一一对应,自然、社会、人是随着五行的交替而变化,这样,整个世界就被描绘成一幅由金木水火土排列组合成的循环运转的大图画。道教在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这是它与别的宗教信仰的根本不同之点。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后期,然而孕育过程很长,上限极难具体确定。道教前期分为丹鼎与符两大派。符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灾为主要宗教活动内容,组织上多系民间道教,如汉末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魏晋以后,太平道被镇压,五斗米道转化为上层天师道。南北朝时又分为南北天师道。丹鼎派侧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别。唐代李氏皇朝与老子李耳联宗,推崇道教。宋代真徽二宗迷恋道教,并开始组织编撰《道藏》。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南北两大教派。南方为正一教,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教,中心在江西龙虎山,活动以符为主。北方有王重阳在金代创立全真教,炼养性命兼融儒释。其弟子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盛极一时。明代正统、嘉靖、万历时期,道教亦很发达,巨大规模的《道藏》陆续编成。此后直至清末,道观虽不断修建,然而道教逐步丧失了理论上的创造力,走身衰减。然而道教的思想影响却在民间不断扩展起来。 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生命为中心的。 一、“有形皆含道性”的生命平等观 道教是重视生命的宗教。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南朝时的《三天内解经》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 然而,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根本途径在于得道成仙。道教所要得的“道”,即是“自然”;而“道”的自然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其生命,在于化生万物;因此,“道”就是生命本体。老子《道德经》把“道”称为“天地母”,赋予“道”以生命,又明确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道”生天地以及人和万物。《老子想尔注》明确地说:“生,道之别体也。”所以,道教追求生命并不是通常那种单纯地追求长生不死,而是要在追求“道”的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实现人的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自然 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而且都含有“道”的生命本体,因而都是一种生命;各种生命虽然形式并不相同,但就生命本体而言,是一致的;各种形式的生命都是“道”的生命本体的体现。因此,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平等的,而且人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道教不仅在宇宙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的同源、同根性,而且,还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从本体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皆有道性。梁陈时的宋文明对道性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一切含识皆有道性”,认为人以及有心识的动物均有道性。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则更为明确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认为天地间

中国道教历史及主要派别(全)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道教内容包罗万象,它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与道并提的是“德”,即道之在我者就是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追求与道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因此,道和德就是道教的核心和基本的教义。 道教一般都以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为中国道教的创立者,称他为“张天师”。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南北朝以后,五代统治者基本上都重视儒释道三教,只是各个皇帝对每个教的喜爱、信奉程度有差异,有的更重视佛教,有的更重视道教。在尊奉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对佛道二教的控制。 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明代道教走向衰落,对统治阶级的影响远逊于唐宋时期。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对道教采取严厉限制的方针,道教更加衰落,活动主要在民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亦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西方思想的冲击。道教进一步衰败,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降为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许多道士文化素质低下,宗教知识缺乏。道教组织松散,各地

联系和团结不够紧密。但仍有一批道士潜心修炼,著书立说,课徒传戒,使道教法脉得以延续。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引导下,道教摆脱反动阶级的控制利用,废除了教内长期存在的封建特权与压迫剥削制度,成立爱国爱教的团体。宫观内实行民主管理,弃止了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一些规戒习俗。经过民主改革,中国道教徒加强了联系和团结,在沈阳太清官方丈岳崇岱道长的倡仪和政府的支持之下,1957年4月于北京召开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由岳崇岱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2010年6月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选举任法融道长为新一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道教徒活动的宗教场所,统称为宫观。道教有全真宫观与正一道宫观之分,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目前,道教宫观共9000余座,被列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有21处,乾道、坤道5万余人。 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然主义审美观念的形成,影响尤深;道教的俗神崇拜活动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息息相关;道教的服药炼丹方术,对中国古代化学和药物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道教信仰目前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仍很普遍,那里信徒众多、宫观林立,同时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也都有当地华侨建立的道教宫观。

中国道教与养生

中国道教与养生 中国道教与养生 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长生不死,是人类自我意识苏醒以来世代相传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这种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世界各民 族的宗教观念和文学艺术中,都有所体现和反映。 道教故乡的华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以贵生著称的华夏民族,历来向往长生。从先秦时代起,就有不少人在孜孜不 倦地探索长生不死之道。数千年来,华夏先民在养生实践中,创造 和发明了种类繁多、功效各异的养生延年之术。这丰富多彩的养生 文化,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卓异智慧。这珍贵的历史 文化遗产,更有待于我们今天的发掘和利用。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追求长生不死,修炼成仙是它的基本特征。道教是一种乐生恶死的宗教。对于生命的保护和延长 以及渴望永生,向来是道教最为关心和探索最多的课题。 道教初创时期,《太平经》等典籍中,就有追求长生不死的意思。《道藏》的首经《元始无量度人经》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认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陆修静《洞玄灵宝 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正因为道教把人的生命看得宝贵,所以主 张人应当竭力爱护生命,目的是要延年益寿,长生不死。道教继承 了这一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义和实践之中。 集汉民族不死信仰和养生术大成的道教,确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在执着地追求不死之道。正是在这种积极态度的支持下,二千年来,无数的道教徒在寻求长生成仙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锲而 不舍。道教所行的养生术很多,有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食、辟谷、存思、导引、按摩、房中等等。大多数养生方法如行 之得法,确能收到奇效。这些已被海内外医家和养生学家所公认。 所以,如果没有道教对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仰,没有道

道教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道教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与其它宗教一样,道教代表了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幻想和超越,反映了人们内心最深处一些不可能实现或不被社会现实容纳的愿望,这从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历史上众多无神论者对宗教已进行过无数次深刻批判后,在人类思维和科学技术相对昌明的今天,宗教仍然存在并且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道教中的神仙思想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道经所描述的彼岸世界和神仙,衍生出不少神话故事。 道教神仙们那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状态刺激了作家的想象力,使得它们的作品总带有一定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不同于佛教高层的是,道教的仙真们不那么高高在上,更加贴近现实,比如那些地仙、鬼仙,他们的行为往往就与现世的人一样,更容易为普遍民众接受,更容易被小说作者模仿。 道教小说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神仙传说。诸如《山海经》、《穆天子传》一类作品,已有不少神仙传说内容。东汉时已有不少神仙故事在流传,所以才有王充《论衡》的问世。随着道教的建立和道教活动的逐步展开,各种新的神仙传说、道教故事不断产生。较早的有托名刘向的《列仙传》,继之有葛洪的《神仙传》,以及《三茅真君传》、《洞仙传》等,都是在这种气候下产生的。 两晋南北朝时期,以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志怪小说甚为流行。 鲁迅评价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研究志怪小说的起源和发展,不难发现它和宗教的密切关系。中古社会宗教迷信的规模声势,影响都远超前世,神灵观念深入人心,其中以道教为甚,在民间社会最有市场。道教集中国以往一切迷信之大成,把巫术、神仙、纬、卜筮、符咒说等等包容兼收,创造出诸多神仙,无时无处不在。精怪神灵,层出不请,遍布人间,而道教法术,神通威灵,变化万端。宗教迷信和神灵观念如此发达、深入人心,本身又如此繁复,这是必要造成大批先到股市的产生和流传,不仅前代产生的旧故事传说会得到传播的几回,而且新的故事传说也会大批产生,这样志怪小说就有了极为丰富的素材来源和各种题材内容。 魏晋之际在道教史上为开教时期,一些道教学者或深受仙道思想影响的文人,尝试整理以前出现的妖怪变化思想与故事传说,企图为这新型的宗教建构一套理论。诸如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刘敬叔的《异苑》、刘义庆的《幽明录》、王嘉的《拾遗记》、任防的《述异记》以及题名陶渊明的《搜神后记》等等。仙道思想一方面是道士实践其养生术的哲学依据另一方面也提供林林总总的仙道故事传说。这些代表人物诸如干宝、葛洪等,他们在浓厚的道教风尚中,具有方士、道士化的文人性格,因而他们能在道教发展的初期,搜集大量妖怪变化神话与故事传说,并以其奇特的卢纶边说仙道变化思想。 两晋南北朝的道教文学在小说中占着主导地位。南北朝时期,有关神仙方面等道教内容的故事不断增添,丰富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 隋唐开始,中国小说进入重要发展阶段,在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出现了传奇小说。 一些道士和奉道文人借鉴传奇家之笔法,创作了道教传奇小说。鲁迅先生指出:“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目录: 一、导引行气 二、守静 三、挖掘生命体的奥秘 四、回光返照 五、呼吸停止后的神通 六、超人的养生法 七、遗精与走 八、睡功修炼 佛教称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人的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所以希望人看破红 尘,对人生不要有什么留恋。与此相反,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因为它认为,人只有有了生 命,才能享受人世的种种乐趣。如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就说:“凡人之所汲汲者,势利嗜欲也。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千,非我有也。”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直截了当 地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正因为道教重视生命,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所谓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是让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更好、更多地享受生命。

也正是为了提高这一生命质量,道士们在几千年的修炼实践中,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 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极广,诸如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内丹、外丹、房中等等都属于道教 养生术的范围。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 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如行辟谷术,你就可以省去营求饮食带来的烦恼, 同时还能使你身轻体健;如行胎息术,你就可以不用呼吸,同时又能去除各种顽疾;如行内丹术,在 身体中就能充实生命根本,使你容光焕发…… 当我们以这种态度来看待道教养生术时,便会发现,行气导引对于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确实有其 神奇功效;静坐存思对于获得心灵的宁静,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病诸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特 殊的疗效;内丹术对于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络、防止疾病侵袭更是匪夷所思;房中禁忌则为我 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性保健知识…… 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道教养生术的有关内容,澄清人们对气功的种种误解和迷惑,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导引行气 --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

儒道互补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之比较谈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概括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强调人的行为,最高的是天道;内圣外王强调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设计,内圣即如何做人,外王泛指建功立业,内圣是基础,外王是扩展;儒道互补是从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来概括的。 儒为主导,道为民间。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思想决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儒家的建树在于伦理道德,道家在于哲学思维。儒家主张刚强有为,道家主张柔弱不争;儒家主张热情豪情,道家主张沉静低调;儒家具有忧患意识,道家具有反思精神。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形成了相反相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作为中国两大主干,儒道互补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一、儒道文化差异 儒道有差异,才能形成互补。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老子偏重自然,进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 孔子偏重社会,着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建立伦理学。孔子以“仁”为儒家最高范畴,以“仁”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破解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价值观念不同。孔子是人文主义取向,追求道德完善,强调积极进取,儒家倡导积极人生,主张用世,也有超然心态和矛盾心态;

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取向,超越世俗;道家倡导超然通达,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更多是以批评者形象出现。 儒家的超然和道家的入世情怀慢慢被人遗忘了,孔孟和老庄的本来面目被窜改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儒道的误解: 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消极无为? 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不同。孔子主张发挥政府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作用,老子主张淡化政府和领导人的作用,以无事的态度作大事。这并非消极,“不争”是顺其自然,仍是积极有为,只不过方式呢不同而已。孔子是直线思维,老子是逆向思维。 道家是逃避现实。很多人把道家等同于隐士,把隐士等同与逃避现实的人。此说不妥。实际上,他只是喜欢低调,不张扬。老子主张退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士之隐是为求志,并没有放下天下。庄子即隐士,隐士待时,存身之道。 道家不关注现实,没有忧患意识。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也有忧患意识。二者关注的方面不同。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文明进步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忧患意识。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演进

中国古代的宗教

中国古代的宗教 一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 ?道教的内涵: 1.以老子之“道”为最高信仰、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的中国本土宗教。 2.道教教团组织的正式创立于东汉后期,创教人为张道陵天师。 3.教义:老子的《道德经》,倡导尊道贵德、抱朴守真、清静无为 ?“道”的内涵: 1.无形无象,是孕育天地万物的本源。 2.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 ?宗教的内涵: 1.有特定的宗教教义, 2.有宗教的创始人,以及膜拜的对象 3.有宗教的教职制度和社会组织 (一)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东汉中后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为道教产生提供了土壤。 2.汉代统治思想的宗教化,也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董仲舒的宗天神学与谶纬之学 黄老学派 ?“黄”,指的是传说中的黄帝,“老”,指的是春秋末期的老子; ?它是在先秦时期的一个道家派别,尊黄帝、老聃为本学派的创始人,以“黄老之言” 为学派的指导思想。 ?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崇尚无为,又推崇法治,带有很明显的道法结合的性质。 谶纬之学 ?“谶”是由巫师、方士编造的,所谓传达天意,预示吉凶的政治预言, ?纬,就是纬书,以附会儒家经典,来预言人事吉凶为内容 ?“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 (二)道教产生的思想渊源 1.道家思想 2.原始崇拜,周代形成了一个由天神、人鬼、地祗组合成的神灵系统 3.神仙信仰 如“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又如“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再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方仙道”:把神仙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相融合 ?主要流行于战国时期燕齐列国的上层社会 此外,道教还汲取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受到易经和墨家学说的影响;佛教比较完备的教理教义、组织形式和修持方法,也为道教提供了一个效法的样板。杂而多端 (三)古代道教的发展历程

中国道教与科学

中国的道教与科学 一、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道教的根,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之上,可以说,自从中华大地上有了智慧的人类,中国道教的胚胎就开始孕育、发生了。道教的源,包罗自然崇拜、原始巫术、鬼神信仰、神仙方术、阴阳五行、谶纬神符、方仙道、黄老道和儒、墨、阴阳诸家学说以及燕齐文化、巴蜀文化的某些部分;可以说,凡是能参与历史宗教形成过程的中国文化(包括主流部分和非主流即异端部分)的诸因素,都一齐向着道教的发生与形成,情有独钟地奔涌去了。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术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二、道教文化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一)从积极方面看,在科学技术上,道教文化崇尚自然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是与道教文化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化学、矿物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大都发源于道家。 1.仙道贵生——道教的长生观及对中国医学和养生学的影响。 对生命或长寿的思考是人类的一项最具普遍意义的课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为悠久而光辉的主题。而在这追求生命长久的漫漫历程中,跋涉得最为劳苦艰辛,表现得最为执着热烈,所留下的足迹也最为鲜明深刻者,当数中国的道教文化及道教思想家、养生家们。道教的长生方法主要包括清静无为、节欲避害、阴阳平和、形神相安及心斋、坐忘、服气、服饵、外丹、内丹、导引、行蹻…它们都分属于养神、养形、适应自然三大部分。其中导引按摩、道教气功、道教武术、呼吸修炼都是流传较广的养生之术。除此之外,对传染病和体内寄生虫的认识和防治,在道教的科学探索中得到了提高。从早期道书对人体内“三尸”的讨论,逐渐发展出对体内具体的寄生虫的观察和防治。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的以青篙治疗疟疾的方法, 具有

中国道教神仙谱之三官大帝

中国道教神仙三官大帝是谁,职务是什么,什么是天官赐福?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又称三元大帝、三元帝君、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是指天官、地官和水官,是我国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他们居所是玄都玉京山中云台山妙纬宫,诞辰分别为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下元节。他们掌管人间祸福罪罚、天神转迁、生死轮回诸事,阴阳救度。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释结。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 三元帝君职任宰御,巡历考校,凡仙官真人天神地祇,水母三界万灵君臣人物善恶,悉主隶焉。上元天官隶玉清境,结青黄白三气置上元三宫,总主上真自然玉虚皇皇上帝、诸天帝王、上圣大神";"中元二品地官者,隶上清境,结元洞混灵之气,凝极黄之精而成,总主五帝五岳诸真人,及诸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隶太清境,结风泽之气,凝晨浩之精而成,总主水帝汤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诸大神及仙箓簿籍"。 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从天地水处取三炁,合在三焦结成圣胎。结成圣胎后,于三元节而吐出三尊。春一月月望即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紫微圣诞;秋一月月望即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清虚圣诞;冬一月月望即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洞阴圣诞。后三神下凡,即为尧、舜、禹三帝。 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十一月冬至一阳生,正月三阳生,三阳而成乾。乾者,天之用也。正月十五,天炁圆满。天官大帝考较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天炁主生,天官大帝校录天人,标提功过,届三阳而赐福,合九炁以流辉,所以正月十五上元校录赐福而泽被众生。 五月夏至一阴生,七月三阴生,三阴成坤。坤者,地之用也。七月十五,地炁圆满。地官大帝主管三界十方九地,地炁主成,五岳八纮之类,会校录於庆生;九幽三府之流,愿关宣而赦罪。削愆尤於动植,得遂生成;施善利於飞潜,咸臻宁晏。故而,七月十五中元校录赦罪而泽被众生。 十月建亥,亥属北方,北方属水,水炁主化,天一生水,水至纯而至清,凡迎真请圣,必先用水涤荡坛场,水有荡秽去凶之效。十月十五,水炁圆满。水官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炁主化,水官大帝定川源之品汇,考江海之威灵。会五炁於建生,无幽不烛;遵群伦之解厄,有愿皆从。故而十月十五校录解厄而泽被众生。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

题目:试问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 指导老师: 学院:专业: 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宗教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容的,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文化的融合以及促进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各个教派有其特有的思想体系与思辨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关键字:传统宗教儒家道家佛家融合影响促进 正文: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

却有其归元。由学术系统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佛教典籍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此外还有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在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 儒家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

中国原始道家的天道自然观

中国原始道家的天道自然观 *导读:对道概念的诠释是原始道家生态哲学体系的起点, 整个哲学体系也是在道这个命题的统率下展开的。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我们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1]。这一 讲话,是对近年社会各界普遍强调的重视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回应和重申,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回顾历史,自产业革命以后,在人类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生态危机正如同巨浪一般汹涌而来。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有识之士开始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把这种思考延伸到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之中,企图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理论根据。1967年,林 恩怀特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宣称基督教应当为出现的生态危机负责,因为基督教相信

上帝创造了人类并赋予人类主宰万物的特权[2]。该文引起了科学、宗教、哲学等各界的强烈反向,也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生态问题相互关系的反思。在中国,讨论传统文化的现代生态意义的文章及著作亦已有不少。本文主要阐释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原始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并说明它对今天保护环境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的有益启示。 一、基石:尊崇天道 对道概念的诠释是原始道家生态哲学体系的起点,整个哲学体系也是在道这个命题的统率下展开的。对于道这个命题,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地告诉人们: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1章,以下凡引自《道德经》的均只列出章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25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在老子看来,道是可知的,它并不神秘,其中有象,其中有物。但由于道的权威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而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恰当地称呼它,只好暂且称之为道。庄子也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

第三章 道家的文学观

第三章道家的文学观 第一节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 ●《老子·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曰:“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而 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有声是指具体的声音,它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故非“大音”。 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具体“有声”之局限。 附录 ●北京大学西语系严宝瑜教授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大音乐家约翰·凯吉曾创作过一部 著名的钢琴独奏曲《4分22秒》,演出时,一位钢琴家在钢琴前静坐4分22秒钟。据说在这段时间里,听众可以听到许多美妙的音乐。有趣的是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据《晋书》记载,陶渊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第二节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风格:“自然”、“素 朴”) ●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知北游》)、“无始无终”(《秋水》),这是从时空 上对“道”的哲学认识。庄子心目中的“道”即为“自然”,也就是说,“道”即“自然之道”(郭象《庄子注》)。 ●《天运》篇里的东施效颦,就充分说明保持自然的本性就能获取美的效果;相反,违背 自然去盲目效仿就会产生丑的效果。《秋水》篇更加说明了这种祟尚自然的思想:“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天,即道也。 ●基于这样的认识,庄子以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为文艺创作的渠度。庄子的命题有四: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2)“顺物自然”(《应帝王》);(3)“既雕 既琢,复归于朴”(《山木》),(4)“朴素而天下厂莫能与之争美”(《天道》)。 ●其基本论点是:文艺创作应该顺合、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 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天下任何一种美的类型。 ●由此可见.庄子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要求文 艺创作必须剔除人为的雕琢和华伪,纯任自然、宰性真情地保持事物的自身本性才是真正的艺术,才能达到“功成之美,无一其迹”(《渔父》)的美学效果。 ●庄子在《齐物论》篇中把音乐艺术分为“天籁”、“地籁”、“人籁”三类。所谓人籁,是 人为地通过乐器创造出来的声音;所谓地籁,是风吹大地上各种孔穴发出的声音;所谓天籁,是自然界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自然发出的声音。在庄子看来,前二者都是假借于他物而形成的音乐,并不属于自然天成的“至乐”;只有块然自生、不假人工的“天籁”才属于“至乐”,即“天乐”。 ●《庄子·胠箧(qūqiè)》:“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庄子并不反对类似于“刻雕众形”的文艺创作活动,而是反对那种乖巧华伪的文艺创作 方式。 ●庄子是一个反儒者,他批判儒家文艺创作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力主“擢乱六律、铄绝竽 瑟”、“灭文章、散五采”,唯其如此,才能返朴归真于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文明。 ●应指出,庄子企图摈弃儒家艺术生产的方式来拯救社会、疗救人性,在认识论和方法论 上有其片而性,但是绝不能因此断言庄子就是一个艺术的虚无主义者。 ●事实上,他还纠正墨子“非乐”观的错误,肯定《咸池》、《九韶》的音乐美(《至乐》),

自然科技常识

第二节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热能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热能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作用缺乏症 维生素 A 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 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食物的通道)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①最长; ②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④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小微粒→甘油+脂肪酸

唐宋文学研究参考书目

《隋书》魏征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旧唐书》刘昫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旧五代史》薛居正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新五代史》欧阳修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 《全唐文》董诰、阮元、徐松编中华书局1983年11月版 《全唐文补编》吴钢主编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 《全唐诗补编》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全唐诗重出误收考》佟培基撰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 《唐诗纪事》计有功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唐代文学概论》朱炳煦著上海光华书局1933年版 《唐代文学》胡朴安、胡怀琛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唐代文学史》陈子展著重庆作家书屋1944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周祖譔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版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各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版 《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10月版 《唐代幕府与文学》戴伟华著现代出版社1990年2月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上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邓小军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9月版 《隋唐五代文学史》中册罗宗强、郝世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唐诗史》许总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版 《唐代文学史》上册乔象锺、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代文学史》下册吴庚舜、董乃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程蔷、董乃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唐诗与科举》陈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佛教》毛水清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道教》黄世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音乐》朱易安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绘画》陶文鹏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舞蹈》张明非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唐诗与庄园文化》林继中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5月版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禅思与诗情》孙昌武著中华书局1997年版 《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戴伟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李斌城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唐诗通论》刘开扬著巴蜀书社1998年10月版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9年8月版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作为中华民族自创的宗教,它是在神州大地的怀抱中诞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是我国整个思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曾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首先,从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来看,许多道教学者,如晋代的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李荣、司马承祯、吴筠,五代十国时的杜光庭、谭峭,宋代的陈抟、张伯端、陈景元、白玉蟾等,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唐代道教重玄学在理论思辨方面非常精致,是当时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发端于唐代、兴盛于宋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心性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道教与儒家和佛教在思想上互相吸收渗透,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比如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邵雍等人的哲学思想,都深受陈抟的影响。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对道教经典也下过许多搜集整理和研读的功夫。他曾托名"空同道士邹欣"为道经《周易参同契》作注,并对《阴符经》作过考订,尝自谓"终朝读道书"。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对道教

也很感兴趣。王阳明在结婚的那天,走到南昌铁柱宫,遇一道士在盘腿打坐,于是向前与其谈论养生之说,越谈越入迷,乃至忘了结婚大事。第二天早上,他的家人才在道观中找到他。另外,道书中关于《老》《庄》《易》的注释和阐述也很多。我们要考察道家思想和易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不能忽视道教徒的有关著作。作为道教经典的《阴符经》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名著。历代有很多道士对《阴符经》作过注解,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也应有一席之地。其次,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历史来看,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中国历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以道教为题材或涉及道教内容的。受到道教影响的文人墨客更是不计其数。魏晋时期,文坛上盛行的游仙诗,即是一种以歌咏神仙漫游之情为主题的诗篇。魏晋时期最有名的志怪小说,是干宝的《搜神记》,其中即记载了许多道教故事。魏晋笔记小说中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同样涉及道教内容。唐诗中描写道教的作品也不少。被称为"诗仙"的李白,所作的诗中,道教内容极多,以至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称李白是"反映道教思想的杰出作家"。词起于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