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生态学实习报告

《环境生态学》

学院:

专业:

组员:

指导老师:

日期:

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

摘要:通过实习掌握森林群落的调查方法,掌握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的测定方法,加深对群落基本特征的理解,了解分析群落结构的方法并通过对调查数据

的整理,得到群落中各成份的重要值,达到认识群落的目的。

关键词:样方法、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重要值、辛普森指数

前言:生物群落作为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生物集合体,具有自己独特的

特征,是有别于种群和生态系统的根本所在。种类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

的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本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将所观测

的乔木层的最小面积定为20 5m2,灌木层定为5×5m2 ,草本层定为1×1m2。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

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各个种在群落中的作用而划分群落成员型。为了更深

入地研究植物群落,在查清了它的种类组成之后,还需要对种类进行定量分析,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是近代群落分析技术的基础。数量特征包括:多度、密度、盖度、频度、重要值。

利用最小面积法来确定群落的数量特征的方法,就是本实习所用的样方法。同时,观察自然界的一些生态现象,例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成层性),季相等。植物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干扰。通过此调查方法加深对植物群落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

认识。

一、实习时间

2013年7月3日— 4日

二、实习地点

①兔耳关小哨

②大板桥宝象河

三、实习内容

(一)参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

(1)实习过程

参观云南亚热带牧草种质资源圃,了解相关草本植物的生长类型及生活习性,同时认识植物种类,为后期实习做准备。

(2)实习结果

本次参观中收集到的植物种类包括:砖子苗、非洲狗尾草、隐花狼尾草、

紫冠马鞭草、百合花、木兰、鸭茅、遏蓝菜、曼陀罗、金银花、白花丹参、扁

穗雀麦、杭白菊、稗草、橘梗、党参、甘草、白茅草、兔子草、紫花苜蓿、菊苣、马鞭草、红三叶、皱叶狗尾草、棕叶狗尾草、黑麦草、铁扫帚、鬼针草、

鱼黄草、弯叶画眉草、长叶车前草、多变小冠花、异燕麦属、垂穗披碱草、鼠

尾草、毛连菜、丝毛雀稗、酸模叶蓼、云南甘草、象牙红(刺桐属)、落花生(豆科)、光叶紫花苕、草木犀(黄花或白花)、沙打旺(豆科)。

(二)植物群落样方法的调查

1、仪器及工具

皮尺、钢卷尺、罗盘、样方线、指南针、记录用表等。

2.调查方法

样方法调查是野外生态学最常用的研究手段。样方,即方形样地,是面积

取样中最常用的形式,也是植被调查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取样技术。当然,其

他形状的样地也同样有效,而且有时效率更高,例如样圆和长方形样地。

样方的大小、形状和数目,主要取决于所研究群落的性质和所预期的数据

种类。因工作性质不同,样方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以下几种:①记名样方——

主要用来计算一定面积中植物的多度和个体数等。比较一定面积中各种植物的

多少,就是精确地计算多度。②面积样方——主要是测定群落所占生境面积的

大小,或者各种植物所占整个群落面积的大小。这主要用在比较稀疏的群落中。

③重量样方—主要是测定一定面积样方内群落的生物量。④永久样方——为了

进行追踪研究,可以将样方外围明显的标记进行固定,以便于以后再在该样方

中进行调查。对于灌木层和草本地被层的调查,可在调查林木层的大样方内,

机械地设置若干个更小的样方,对每个种的多度和盖度进行点数或估测。

此次调查采用的样方法,首先确定样方面积,样方面积一般不小于群落的最小面积。所谓最小面积,就是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用

测绳取出20×5的样方5块,并编号1、3、5、7、9进行调查。

分乔木小样方,灌木小样方,草木小样方调查。

乔木小样方:20×5取5个

灌木小样方:5×5取5个

草本小样方:1×1取5个

3、调查内容

株数;物候期、生活力的记录;高度、冠径和丛径的测量;盖度的测定。

4、调查过程

(1)罗盘的使用:根据罗盘的使用方法,测定样方点坡度、坡向。

(2)株数(丛数):记录样方内同一植物的株数(丛数)。

(3)物候期的记录:物候期的划分和记录方法各种各样,有分5个物候期:即营养期、花蕾期、开花期、结实期、休眠期。有分6个物候期的:即营养期、

花蕾期或抽穗期、开花期或孢子期(可再分为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结果期或结实期(可再分为初果期、盛果期、末果期)、落果期、落叶期或枯黄期、休眠期或枯死期。

如果某植物同时处于花蕾期、开花期、结实期,则选取一定面积,估计其

一物候期达50%以上者记之,其他物候期记在括号中,例如开花期达50%以上者,则记开花期(花蕾期)。

(4)生活力的记录:

生活力一般分3级:

①强(或盛):营养生长良好,繁殖能力强,在群落中生长势很好

②中:生活力中等或正常,即具有营养和繁殖能力,生长势一般

③弱(或衰):营养生长不良,繁殖很差或不能繁殖,生长势很不好

(5)树高和干高的测量

目测树高的两种简易方法。①积累法,即树下站一人,举手为2m,然后2、4、6、8,往上积累至树梢;②分割法,即测者站在距树远处,把树分割成1/2、1/4、1/8、1/16,如果分割至1/16处测量为1.5m,则1.5m×16=24m,即为此

树高度。

(6)冠幅、冠径和丛径的测量

冠幅,树冠的幅度,专用于乔木调查时数目的测量。冠径和丛径均用于灌

木层和草本层的调查。

冠径指植冠的直径,用于不成丛单株散生的植物种类,测量时以植物种为

单位,选测一个平均大小(即中等大小)的植冠直径,记一个数字即可,然后

再选一株植冠最大的植株测量直径记下数字。

丛径指植物成丛生长的植冠直径,在矮小灌木和草本植物中各种丛生的情

况较常见,故以丛为单位,测量共同种各丛的一般丛径和最大丛径。

(7)盖度的测量

群落总盖度是指一定样地面积内原有生活着的植物覆盖地面的百分率。这

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层的各层植物。

层盖度指各分层盖度,实测时可用方格纸在林地内钩绘,比估测要准确得多。然而,有经验的地植物学工作者都善于目测估计各种盖度。

种盖度指各层中每个植物种所有个体的盖度,一般也可目测估计。盖度很小的种,可略而不计,或记小于1%。

个体盖度指上述的冠幅、冠径,是以个体单位,可以直接测量。由于植物的重叠现象,故个体盖度之和不小于种盖度,种盖度之和不小于层盖度,各层盖度之各不小于总盖度。

5、调查数据处理

(1)频度和相对频度

频度=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100

相对频度=某种植物的频度/全部植物的频度之和×100

(2)重要值指数计算

乔木植物的重要值IV(%)=(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高度)/ 3

灌木或草本植物重要值IV(%)=(相对高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3 式中:相对密度 = 某个种的密度 / 所有种的密度之和

相对优势度 = 某个种的胸径和 / 所有种的胸径之和

相对高度 = 某个种的所有个体高度和 / 所有种个体的高度之和

相对频度 = 某个种在样方内出现的次数 / 所有种出现的次数之和

相对盖度 = 某个种的盖度和 / 所有种的盖度之和

(3)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

①物种丰富度(S)= 出现在样方内的物种数

②多样性指数

香农-威纳指数Sw = -∑ Pi ln Pi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Sp = 1-∑P2

式中:Pi为第i个种的个体百分数

③均匀度指数

Jsi均匀度指数1(Jsi):Jsp = (1-∑P2)/ (1-1/S)

Jsi均匀度指数2(Jsw):Jsw = -∑ P i ln Pi/ln s

6、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样方调查乔木层结果及其分析

①乔木层各数据及重要值统计表

②乔木层数据及重要值柱状图

③分析:

从高度,胸径两个角度分别表示某种植物的外部种群特征,相对值反应出了不同乔木的生长优势。再从密度、盖度、优势度三个角度分别表示某种植物的数量特征,而它们的相对值则可以反映某种植物在群落全体组成成员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某种植物的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优势度之和,便构成某种植物的重要值,从重要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某一植物在群落中的重要程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云南松和华山松在此调查样方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猪栎、栓皮栎在此调查样方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很大的,在整个群落中都有起重要作用。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由于测量工具等外界因素的限制,测量存在误差,对于某些物种在此群落中的重要程度存在影响,由于调查地点地理条件的影响对于物种的调查数据会造成偏差。在整个群落中,有的物种存在生长不良或者单一物种被省略。故对于整个群落会有一定影响。

(2)样方调查灌木层结果及其分析

①灌木层各数据及重要值统计表

②灌木层数据及重要值柱状图

③分析:

由调查数据可得:灌木层中出现次数较多的植物是小铁仔,其次为南烛、多花杭子梢、金丝桃。由于麻栎在样方中仅出现一次,且其高度低于3m ,视为灌木层植被,故其重要值较小。而小铁仔出现次数较多,其总高度就较大,故重要值较大。由于月季仅出现一次,其相对盖度偏小。碎米花杜鹃出现次数较多,其在样方地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由柱状图可以知道,野坝子和小铁仔的盖度偏大,占据一定的重要位置。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图形比较,能够更明显的突出样方地灌木层中野坝子、小铁仔、碎米花杜鹃的重要性。

调查过程中,在量取高度方面存在一定误差。而盖度的估算也存在一定偏差。这些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应尽量避免。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12345678910111213

(3)样方调查草本层结果及其分析①草本层各数据及重要值统计表

②草本层数据及重要值柱状图

③分析:

由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半夏、龙牙草和大丁草出现的样方数较多,故它们的相对值均较大,其重要值也就较大,在样方中有很大的作用。虽然小金梅草出现的样方数没有半夏、龙牙草和大丁草多,但其相对盖度却是最大,所以小金梅草在样方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也是相对较大的。另外,野古草、火绒草和荩草虽然出现的次数少,但其重要值并不小,重要性不可忽略。

从柱状图一眼就可以看出半夏、小金梅草、野古草、龙牙草、火绒草、荩草和大丁草的相对值均是较大的,它们的重要值更是显而易见,在样方中均具有很大的重要作用。

调查中,在量取高度和丛茎或冠茎时由于测量工具限制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计算出的盖度和相对盖度与实际值有一定程度的偏离。采取的样方不一定具典型的代表性,会对群落调查有影响。

7、物种多样性分析

①多样性指数——数据表

②多样性指数——柱状图

③分析:

由数据统计分析及柱状图分布可看出,各样方的多样性并不具备规律性。根据所选位置分析,在样方1内灌木种类较为丰富,草本次之,而且不存在乔木;样方3内物种丰富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草本、灌木、乔木;样方5草本和灌木种类相差无几,乔木较少;而样方7的乔木和草本物种一般,灌木较多;样方9物种丰富度情况类似样方7,只是灌木较少。总体来看,样方3物种较为丰富,就草本、灌木、乔木而言,草本较之灌木丰富,灌木又较之乔木丰富。 Shannon-wiener 指数基于物种数量反映群落种类多样性,群落中生物种类增多代表了群落的复杂程度增高,即H'值愈大,群落所含的信息量愈大;Simpson 多样性指数用于反映物种优势度,当值越大,表示优势度物种越小,亦表示奇异度越高。有当前数据分析,样方3的群落所含的信息量最大。均匀度指数反映群落均匀度,乔木的均匀度(样方1不在分析内)由大到小依次是样方7,样方9,样方3,样方5;灌木而言,样方1、样方5与样方9均匀度相差不大且相较于其他大,而样方3最小。

在调查中,各方面都存在一系列的误差,且计算过程中数据处理小数点后省略一部分,数据并不精确,所以结果存在很大差距。

1

2

3

4

5

6

7

8

9

10

1乔木1灌木1草本3乔木3灌木3草本5乔木5灌木5草本7乔木7灌木7草本9乔木9灌

木9草本

8、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首先让我们了解到许多草本植物,特别是参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知道了许多草本植物的名称,同时也为后期的实习过程提供便利。其次,大板桥宝象河的植物群落调查结果表明:大板桥宝象河乔木层的主要植

被为华山松、云南松、猪栎、双皮栎。灌木层的主要植被为小铁仔、野坝子、

多花杭子梢。碎米花杜鹃主要分布于样方7和9;南烛的分布于样方1较多。

草本层的植被主要为野古草、小金梅草、大丁草。

由于调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对调查数据存在一定影响。灌木层与草

本层的小样方选取不具有代表性,对调查结果造成影响。且数据处理部分不够

合理也会造成调查结果与实际之间存在差距。这些误差在今后的学习中尽量避免。

参考文献:

[1] 陈阜,《农业生态学》,2003,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植物生理生态学》,Hans Lambers , F. Stuart Chapin& Thijs L.Pons 著,张国平,周伟军,2003,浙江大学出版社

[3] 段昌群,《环境生物学》,2004,科学出版社

[4] 姜汉桥,《植物生态学》,2004,高等教育出版社

[5] 费安炜、王新伟、万云洋.《生态学实习指导》(第四版).北京:石油大

学出版社,2009

[6] 陈灵芝,《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36.

[7] 郑元润,《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CHINESE BIODIVERSITY6卷,

第3期,1998.

附录1

实习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基本掌握了野外实习考察、实验数据的采集、室内分析和

数据处理分析等技能和知识。此次生态学综合实习的野外实习地点位于大板桥

宝象河。在山坡上,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做了调查记录和数

据采集,进行了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优势种的分析。在野外实习期间,我们

对于那些不认识的植物进行了样品的采集。

此次实习虽然辛苦,但是经过大家的努力,所有同学全部圆满完成了实习

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同学们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

的理论知识,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野外调查实习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开拓,使我们更容易将所学与实践

联系起来;实习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知识的缺漏,虚心请教老师,弥补自身的不足。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会了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对于宝象河植被也有了

一定的了解,认识了具有代表性植物;掌握了生物丰度、辛普森指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克服了许多困难,进一步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

量的真谛,增进了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就个体而言,这是一次艰辛的实习,是一次生活的考验。这次我们深刻体

会到了实习的辛苦。老师是实习队伍的领头人,他们不仅要保证同学们的安全,还要给我们不断地讲解。就整体而言,这是一次增长知识的实习,是一次理论

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以实地实物为例,又进一步向我们讲授

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给我们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让我们有一个自己动

手的机会。希望学校以后会安排更多的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更多的知识。

附录2

表2-1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总表

表2-2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表

群落名称华山松群落样地面积20×5野外编号 3 第 1 页层次名称乔木、灌木、草本层调查时间 2013-7-4

附录3

表3-1 乔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

层次名称:乔木层样地面积:20×5m2野外编号:1.3.5.7.9 记录时间:2013-7-4

表3-2 灌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

层次名称:灌木层样地面积:5×5m2野外编号:1.3.5.7.9 调查时间:2013-7-4

表3-3 草本层野外样方调查表

层次名称:草本层样地面积:1×1 m2野外编号:1.3.5.7.9 调查时间:2013-7-4

生态学知识点汇总收集-复习资料

生态学知识点汇总收集-复习资料 名词解析: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内稳态通过生理或行为的调整来实现的。如恒温动物、合欢的昼开夜合。内稳态是提高耐性限度的一种重要机制,但不能完全摆脱环境制约。) 负反馈:大多数生物的稳态机制以大致一样的方式起着作用;如果一个因子的内部水平太高,该机制将减少它;若水平太低,就提高它。这一过程称为负反馈。 耐性限度的几种驯化:内稳态机制外另一种调整生物耐性限度的方法。 驯化过程是通过酶系统的调整来实现的,因为酶系统只能在特定的环境范围内起作用,并决定着生物的代谢速率与耐性限度,驯化即体内酶系统的改变过程。 物种定义: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生理、生态和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生态学实习报告

生态学实习报告 篇一:生态学实习报告 鹫峰林场主要森林的分布 及林分结构特点 张鹏水保141 140214 中文摘要:妙峰山林场经过了长期的人工经营和自然改变,现在临汾无力地上下分层结构和生态结构都较为复杂,生态功能良好,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和稳定性。作为人工林,其重要值分析表现为人工栽植树种较高,但其他树种也占相当比例。在空间格局上,地下草本作物表现出近自然的分布特点。 关键词:林分、调查、分析、植被、林层、结构特点。 【1】序言:通过所学到的知识,运用树木学、测量学、测树学以及生态学等有关学科对妙峰山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如每木检尺,最小面积的计算,点四分法,林木特征,林下植物。通过我们这三天的实习,使我们小组成员基本掌握了研究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巩固生态学知识,同时也培养我们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妙峰山实习期间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我们所分析的林分结构及林层分布等问题带来了大量的真实数据。 【2】实习地点的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教学实验林场位于北京市西北角太行山脉北部,北安河境内,横跨海淀和门头沟两个区,距

市区约30公里。燕山东端,东界与北安河、南安河和周家巷相接壤,西边与妙峰山的涧沟村、南樱桃沟相邻,南到北安河的大宫村,北一区妙峰山的香道为界。北纬39o54′,东经116o28′,面积811.73 hm ,鹫峰主峰海拔 465米,最高海拔1153 m。森林覆盖率高达96.2%,共有陆地植物110科313属684种。 2 气候:林场位置属于温带落叶林带的山地栎林和油松林带,代表华北大陆性季风气候型,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年均温12.2℃,最高气温39.7℃,最低-19.6℃,年均气温12.2℃。降雨量近700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植物生长期为220天,无霜期为180天,晚霜于4月上旬,早霜于9月上旬。不同海拔高度及坡向显著的影响着植物生长期,海拔900米德萝芭地林区晚于海拔130米的秀峰寺地区20天,阴阳坡可差15天左右。 3 土壤:由于林场地形地势比较复杂,相对高差较大,基岩、尤其形成的成土母质以及坡向、坡度、局部地形的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成多的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因此,形成的土壤也比较复杂。林场范围内平均土层后约为19cm,最小5cm (除去岩石裸地),最大厚度近2m。主要基岩在300m以下为花岗岩,300—700m为辉绿岩,700m以上为砾岩。 根据土壤的形态特征将林场范围内的土壤分为褐土型耕作土、淋溶褐土、暗淋溶褐土三种。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 这次的暑假实习我选择了一家装潢设计公司,因为平时在学校从事编辑排版工作很想有机会到外面类似的公司里面实习一下,使自己的基础更牢固,技术更全面,实习的内容是学习平面设计(photoshop和coreldraw的使用)。因为考虑到以后毕业有可能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各种平面设计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次实习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我自己感觉在知识、技能、与人沟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总体来说这次是对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第一天来到公司,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这里看看,那里逛逛,最终还是公司里的老师给我指了条路,让我用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模仿教程做一些简单的图片,终于找到事情做了,于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图片。说实话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这样做过,不过效果没有这么好,因为以前一遇到难的或不懂的就停下来不做了,而现在有老师在旁边,有不懂的就问,这使我受益非浅。假如在作图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几个小技巧,确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photoshop小技巧 1.制作圆角矩形方块首先在photoshop中建立一个新文件,在文件上用矩形选取工具画一个矩形框,接着选择选单select→feather,输入半径值,数值越大则圆角矩形的半径越大。在选取区中填入颜色后,取消选取范围。选取 1 / 9

生态学复习题集复习资料

李博《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依赖于环境,只有适应了环境生物才能生存并进化;同时,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3.现代生态学的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的层次性更加明显,向宏观与微观两极发展;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范围的扩展;国际性是其民展趋势。 4.简述经典生态学的几个学派及其特点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的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的类型,建立了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英美学派:重视群落的动态,从植物群落演替观点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方法,并提出了演替顶极的概念。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与优势种,建立了一个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并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简述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非等价性);不可替代作用和补偿作用;阶段性作用。6.关于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有哪些定律?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两个定律: A. Leibig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食物的量;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两补充: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 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出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应作几点补充:生物能够对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广,而对另一个因子耐受范围很窄;对所有因子耐受范围很宽的生物一般分布较广;在一个因子处于不适状态时,对另一个因子耐受性会受影响;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不同,繁殖往往是敏感期;生物实际并不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因子最适范围内生活,可能有其它更重要的因子在起作用。 7.生物内稳态保持机制,有何生态意义?生物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机制:恒温动物通过体内产热过程以调节体温(生理过程);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使身体增温。生态意义:使生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扩大。 8.贝格曼规律与阿伦规律。 Bergman 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单体面积的散热相对较少。 Allen 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耳、尾、四肢等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9.土壤的生态作用,三种耐碱植物类型各有哪些特征?生态作用:a 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场所;b 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c 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d 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聚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能适应在强盐渍化土壤生长,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并把这些盐类积聚在体内而不受伤害。该类植物原生质对盐的抗性强,极高的渗透压。泌盐性植物特征: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于盐类的透过性与聚盐性植物一样是很大,但是他们吸进体内的盐分不积累在体内,而是通过茎、叶表面上密布的分泌腺,把所吸收的过多盐分排出体外,这种作用称为泌盐作用。不透盐性植物:这类植物的根细胞对盐类的透过性非常小,所以他们虽然生长在盐碱土上,但在一定盐分浓度的土壤溶液中,几乎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土壤中的盐类。 11.内禀增长率及其在控制人口方面的意义。内禀增长率是指当环境不受限制时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计算公式rm=lnR/T 控制人口途径:降低Ro值:降低世代增值率,限制每对夫妇的子女数;T值增大:推迟首次生殖时间或晚婚来达到。

生态学问答题(答案)整理

生态学 四、问答题 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分类: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全球生态学等;根据生物类群分类: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根据生境类型分类: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根据交叉学科分类: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等;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农业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3、生态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分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窆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5、种群具有哪些不同于个体的基本特征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各种群体特征,大体分3类: (1)种群密度和空间格局。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natality)、死亡率(mortality)、迁入和迁出率。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等。 6、常用生命表的主要有哪些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常用生命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简单的生命表只是根据各年龄组的存活或死亡数据编制的。 (2)综合生命表与简单生命表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描述了各年龄的出生率。 (3)称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存活数动态监察资料编制而成。这类生命表或称为同生群生命表。动态生命表中个体经历了同样的环境条件。 (4)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编制的。静态生命表中个体出生于不同年(或其他时间单位),经历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因此,编制静态生命表等于假定种群所经历的环境是没有变化的,有的学者对静态生命表持怀疑态度,但在难以获得动态生命表数据时,如果将静态生命表应用得法,还是有价值的。 7、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的含义。 d N/d t:rN(1-N/K)=rN(K-N/K) 式中:N表示种群大小;t表示时间;d N/d t表示种群变化率;r表示瞬时增长率;K表示环境容量。 或写该方程的积分式:Nt=K/l+e a-rt” 式中: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a表示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 8、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哪些类型 (1)季节消长(2)不规则波动(3)周期性波动(4)种群爆发或大发生 (5)种群平衡(6)种群的衰落与灭亡(7)生态入侵 9、动物的领域性及决定领域面积的规律。

生态学实习报告

鹫峰林场主要森林的分布 及林分结构特点

.Z 140214101 鹏水保141

中文摘要:妙峰山林场经过了长期的人工经营和自然改变,现在无力地上下分层结构和生态结构都较为复杂,生态功能良好,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和稳定性。作为人工林,其重要值分析表现为人工栽植树种较高,但其他树种也占相当比例。在空间格局上,地下草本作物表现出近自然的分布特点。关键词:林分、调查、分析、植被、林层、结构特点。 【1】序言:通过所学到的知识,运用树木学、测量学、测树学以及生态学等有关学科对妙峰山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如每木检尺,最小面积的计算,点四分法,林木特征,林下植物。通过我们这三天的实习,使我们小组成员基本掌握了研究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巩固生态学知识,同时也培养我们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妙峰山实习期间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我们所分析的林分结构及林层分布等问题带来了大量的真实数据。 【2】实习地点的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林业大学妙峰山教学实验林场位于市西北角太行山脉北部,北安河境,横跨海淀和门头沟两个区,距市区约 30 公里。燕端,东界与北安河、南安河和周家巷相接壤,西边与妙峰山的涧沟村、南樱桃沟相邻,南到北安河的 大宫村,北一区妙峰山的香道为界。北纬39054东经116028',面积811. 73 hm,鹫峰主峰海拔465米,最高海拔1153 m森林覆盖率高达96.2%,共有陆地植物110 科 313 属 684 种。 2气候:林场位置属于温带落叶林带的山地栎林和油松林带,代表华北大陆性 季风气候型,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年均温 12.2 C, 最高气温39.7 C,最低-19.6 C,年均气温12.2 C。降雨量近700毫米,多集中 在 7—8 月份。植物生长期为 220 天,无霜期为 180 天,晚霜于 4 月上旬,早霜 于 9 月上旬。不同海拔高度及坡向显著的影响着植物生长期,海拔 900米德萝芭 地林区晚于海拔 130 米的秀峰寺地区 20 天,阴阳坡可差 15 天左右。 3土壤:由于林场地形地势比较复杂,相对高差较大,基岩、尤其形成的成 土母质以及坡向、坡度、局部地形的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成多的人类

生态学资料

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Ecology(生态学):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2、Ecosystem(生态系统):The biotic community together with the abiotic factors; all the interactions within the biotic community and between the abiotic factors. 3、Environment(环境):The sum total of physical and biotic conditions influencing the responses organisms 4、Ecological factors(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refers to the growth of organisms in the growth,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a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 5、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Each kind of environmental factor to adapt the size of that ecological amplitude range 6、Population(种群):a group of organisms of the same type, or species, living together in the same area 7、Population growth(种群增长):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a population increases or decreases with time 8、Age structure(年龄结构):the proportions of each individual in each age class. 9、Life table(生命表):A life table is an age-specific account of mortality(Life table provide a summary of how survial and reproductive rates vary with the age of the organisms.) 10、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内禀增长率):The difference between birth rate and death rate is the intrinsic growth rate内禀增长率(r) (instantaneous per capita rate of growth瞬时人均增长率). 11、Ecological strategy(生态策略):Ecological Strategy (life history Strategy) describe the anatomical, physiological and behavioural adaptations control how individuals invest in reproduction and self-maintenance in response to thei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12、S-curve(”s”型曲线):Natural mechanisms come into play and cause the population to level off and continue in a dynamic equilibrium. This pattern is known as the S-curve 13、J-curve(”J”型曲线):In the absence of natural enemies, the population keeps growing until it exhausts essential resources - usually food - and then dies off precipitously due to famine and, perhaps, diseases related to malnutrition. This pattern is known as a J-curve 14、R-strategy(r策略):R-strategy is to produce massive numbers of young but then leave survival to the whims of nature. This strategy results in very low recruitment 15、K-strategy(k策略):K-strategy is to have a much lower reproductive rate but then care for and protect the young to enhance recruitment 16、Niche(生态位):Niche includes temporal and spatial positions of population (individual) and functional interactions with relative populations (individuals). 17、Community(群落):A community is a group of interacting populations that occupy the same area at the same time. 18、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Species have a community impact that is proportional to its biomass

最新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精选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 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 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 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 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 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 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 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 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 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25.景观异质性形成原因:环境资源的异质性、干扰、生态演替 26.Forman景观格局的分类:均匀分配格局、聚集型分布格局、线状分布格局、 平行格局、特定组合或空间联结

《景观生态学》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景观生态学》实习报告 (2015 - 2016 学年第2学期) 姓名:袁程 学号:311405040226 专业班级:自环1402班 指导教师:乔卫芳 ----------------------------------------------------------------------------------------- 成绩:评分人: □优:实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实习报告内容完整;熟练掌握各项操作,动手能力强;能熟练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总结全面、客观,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 □良:实习目的较明确,态度较端正;实习报告内容较完整;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总结全面、客观,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中:实习目的较明确,态度较端正;实习报告内容基本完整;基本掌握各项操作;基本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习总结客观,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及格:实习目的基本明确,态度基本端正;实习报告内容不太完整;基本各项操作;不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习总结不全面。 □不及格:不予评论。

实习名称: 校园景观生态设计调查报告 随着高等院校不断的发展,校园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空间。校园的教师与学生在其中学习和居住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1、校园功能分区及道路系统规划 1.1校园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是校园景观规划最基本的要求。根据各类校舍的使用功能分类组合,各得其所,分区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既方便使用,又避免干扰。现代新型校园功能分区应重点体现以下几点:功能分区应注意合理利用土地。保护基地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态印痕;巧妙运用基地的山水、树木、创建“生态校园”;做到文化上的和谐统一以及园林景观衔接过渡上的自然完美,合理利用土地应体现“低密、高容、立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了实现“生态校园”保护校园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适当预留土地供后人发展,校园建设在不提高建筑密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向空中及地下发展。 1.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 路网构成要体现“一举三得”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能使交通便捷、顺畅、可达率高;机动车形成环路,最好人车分流;其次,路网布局能合理划分出功能分区,用地比例和谐;再次,路网建设能形成若干校园景区 1

实习报告生态学实习报告4篇

生态学实习报告4篇 生态学城市实习报告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 是无初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在其中的居民一样;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过去的事件、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人的作用,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者,我们于XX年4月5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

郊的实习。 一、实习概况 我们于早晨8 00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书馆、燕南园、李大钊铜像、蔡元培铜像,到达未名湖南岸,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至V 达颐和园南如意门,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习。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习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 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 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精品课程试题 --------感谢生教班无私提供※<习题一>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物种生物圈环境环境的类型生态因子主导因子密度制约因子限制因子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态幅区域环境小环境内环境驯化休眠内稳态机制适应组合指示生物阳地植物阴地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合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兽类生理有效辐射极端温度Bergman规律Allen规律有效积温法则物候变渗动物恒渗动物低渗动物高渗动物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二、简答: 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3) 解释和比较生态类型、生活型、生态型的涵义。4)比较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的异同? 5)试举例说明生物如何调节其耐性限度以适应不良生境? 6)试举例分析特定生境中某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关系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7) 生物对光照会长生哪些适应? 8) 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长生哪些适应? 9) 物种的分布完全由温度决定吗? 10) 陆地上水分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11) 水生植物如何适应水环境? 12) 水生动物如何适应于高盐度或者低盐度的环境? 13) 水生植物对水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4) 陆生动物如何适应于干旱环境? 15) 大气中CO2与O2浓度与生物的关系? ※<习题二>种群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种群相对密度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构件种群的内分布型年龄结构性比生命表存活曲线同生群综合生命表净生殖率种群增长率内禀增长率数学模型指数增长模型罗辑斯谛模型生态入侵生活史适合度繁殖扩散繁殖成效亲本投资生态对策-3/2自疏法则领域婚配制度社会等级利他行为竞争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捕食作用协同进化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 二、简答1)什么是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 2) 试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种群生态学基础。 3) 设在0.5mL培养液中放5个草履虫,每天计数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其后四天的结果为20、137、319、369,请用逻辑斯蒂曲线拟合,并求出种群增长方程。 4) 什么是生活史?包含哪些重要组分? 5) 什么是生活史对策?K-对策和r-对策各有哪些特点? 6) 种内与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7) 密度效应有哪些普遍规律? 8) 领域行为和社会等级有何适应意义? 9) 什么是他感作用?有何生态学意义? 10) 什么是竞争排斥原理?举例说明两物种共存或排斥的条件。 11) 什么是生态位?画图比较说明两物种种内、种间竞争的强弱与生态位分化的关系。 12) 谈谈捕食者对猎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13) 谈谈寄生者与寄生的协同进化。 ※<习题三》群落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物群落机体论学派个体论学派建群种伴生种特征种多度密度盖度频度优势度重要值综合优势比种间关联关联系数 群落结构层片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MacArthur的平衡说群落动态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旱生演替内因性演替异养性演替顶级群落群落分类原则植被型群系群丛群落的排序直接排序间接排序三向地带性学说植物群落分布的区域性规律趋同适应趋异适应 生态型生活型生活型谱生长型协同适应 二、简答 1) 什么是生物群落?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2) 什么是群落交错区?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 何谓生活型?如何编制一地区的生活型谱? 4)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5) 层次和层片有什么不同? 6) 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生态意义是什么? 7) 比较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异同点。 8) 简述群落波动与演替的差异。 9) 说明水生演替系列和旱生演替系列的过程? 10) 什么是演替顶级?单元演替顶级理论与多元演替顶级理论有什么异同点? 11) 试述中国群落分类系统的原则、单位与系统。 12) 植被型、群系和群丛是如何命名的? 13) 什么是排序?排序方法可分为哪两类?个有什么优点? ※<习题四>生态系统部分 一、名词解释

环境生态学导论考试简答题&答案

简述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 (1)生命与环境的统一性和协同作进化是生态监测的基础; (2)生物适应的相对性决定生态监测的可能性; (3)生物富集是污染生态监测的依据; (4)生态结果的可比性。 城市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殊性质;空气中由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较多;加上人为的热源等因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这种情况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合理的城市规划、宽阔的水域和良好的城市绿化对消减城市热岛效应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光的生态作用 光因子是一个能量因子,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质中。 光照强度能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控制着生长发育速度,保持身体比例。 光的穿透性制约着水生生物的层次分布。 光周期现象是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物、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 光对动物的生殖、体色、迁徒、羽毛更换、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等都有重要影响。还促进生殖腺机能活跃。 干扰类型及应用 按干扰动因划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按干扰来源划分为内源干扰和外源干扰;按干扰性质划分为破坏性和增益性干扰。 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可持续发展定义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合理需求性原则、和谐性原则、持续性原则。 生态工程的定义与作用 生态工程的定义是在复合的系统中,通过各个系统中的循环关系,包括复杂的物质能量代谢系统及地质化学循环系统,及时有效地将人类和动物的废物返回到土壤,把工业废物加以分解或再生,称之为生态系统工程。 生态工程的作用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生态工程的原理和要求 生态工程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要求是一、生态工程的建设有应用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自我设计和组织能力;二、生态工程是进行基础生态学研究的工具;三、生态工程的建设特别强调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而不是其中的若干物种或成分,需要综合一系列的生物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原理,使用建模、边际分析等方法来理解并处理设计生态系统中所遇到的问题;四、生态系统是以太阳能为支持的一个自我发展的系统;五、生态工程选择能满足人类的生态系统,以及那些适应于现存的生态系统的人类需要,来设计新的生态系统。 气候对人类和自然影响有哪些 气候对自然的影响: (1)对地形的影响是会形成各种地形,如风蚀、风积地形、沟壑纵横、山地性高原或喀斯特地形等。

景观生态实习报告

景观生态实习报告 一、东滩湿地公园 1、概述 东滩湿地公园毗邻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内唯一一处与候鸟保护区相邻的湿地公园。建成的湿地公园二期草木丰茂,引来了不少珍稀鸟类。湿地公园二期专设了一个水涉禽招引区,园内种植了大量崇明当地土生土长的植被,如竹子、赤槐、乌桕、水葱、菖蒲等,这不仅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也为鸟儿带来了栖息的佳地。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6.3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2、动植物群落 东滩湿地植被属于滨海盐生植被类型,以芦苇群落为主的禾草沼泽是生物量最大的植物群落。在沼泽向草甸过渡的植被一侧,常有鸭跖草、马兰、茭白、空心链子草等杂草伴生其间。在群落的低潮位,群落交错区,常见藨草、海三菱藨草、水莎草、糙叶苔草等植物混生。芦苇植被呈斑块状分布。随着东滩向外滋长,芦苇群落亦有向外扩展成带的趋势。 3、游憩功能 公园内设有影剧院、会议室、餐厅、 茶室、咖吧、农特产超市、科普展馆和 科研实验室等场馆设施,可为广大企业 客户提供包括游园、休闲、餐饮、会务、 企业活动日、员工素质拓展和科普学习 等在内的诸多服务项目,更是实现企业 履行社会责任,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首 选场所。 二、西沙湿地公园 1、概述 西沙湿地公园于2005年9月19日成立,位于崇明岛西南端,绿华镇桃源水乡与明珠湖大堤外侧,总面积4500亩。它是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纪念碑所在地,也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还是上海市科委立项的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 2、湿地植物 西沙湿地的地质遗迹和景观主要有“河口潮滩地貌地质遗迹”、“湿地地貌地质遗迹”及湿地植被、鸟类、底栖动物等。园内主要保存着两大类十七种典型的地质遗迹,展示着世界第一大河口冲积岛沧海桑田的地质景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 西沙湿地与东滩湿地不同,周而复始的潮汐现象,是西沙湿地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潮水一涨一落的时间平均为12小时24分钟。因为潮汐,这里形成了丰富的地形地貌,湿地中港汊纵横,具有湖泊、泥滩、内河、芦苇丛、沼泽等不同的湿地形态。另外,潮汐的涨落还孕育了湿地里多样性的动物,比如迁徙到来的候鸟和随着潮汐而来的沙蟹。 3、湿地生物 西沙湿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湿地共有种子植物46种,植物优势种有芦苇、野茭白、荩草、马兰、糙叶苔草以及人工种植的旱柳、落羽杉等,水塘中主要为狐尾藻、巩草等沉水植物,边缘为芦苇、狭叶香蒲等挺水植物。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生态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空间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生境:又称栖息地,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即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因此,相对于一般“环境”而言,生境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2、种群:在特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互利共生: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并且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 4、群落演替: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某些物种侵入,使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5、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即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系。 7、生物群落:特定空间或生境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种群,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8、生物量:在某一特定的的调查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dB/dt=NP-H-D 9、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错综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10、生态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11、温室效应: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12、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13、生物学放大作用:各种有毒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系统后,便立即参与物质循环,那些性质稳定、易被生物体吸收的有毒物质在沿着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愈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愈高的现象。 14、内禀增长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性质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反映了种群在理想状态下,生物种群的扩繁能力。 15、生态危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 16、赤潮: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17、水体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18、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常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 19、趋异适应:一群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有机体,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而形成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

相关文档